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WYG0196-048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传卷二十七

  宋 张九成 撰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
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奕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
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WYG0196-0489b.png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
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
然也

  此一段深悯齐宣为沈同陈贾王驩及稷下诸子所
坏也夫沈同陈贾以兵谋进王驩以宠幸进淳于髡
田骈慎到以卓诡荒唐之说进惟孟子一人独以尧
舜之道启沃齐宣耳指易牛为王者之心齐宣悟于
言下有戚戚之说不可谓无其萌也使齐宣一意孟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WYG0196-0489c.png
子尽听其所为如陈贾沈同王驩稷下诸人一皆听
孟子之号令则如齐桓之任管仲朝夕晏见无非正
心诚意之学而因物而省因机而会者又非一事则
易牛之心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尧舜之道坦然在前
直而趋之不复回顾率诸侯事周王以复文武之绪
夫何难之有惟孟子进则易牛之心见孟子退而沈
同陈贾王驩稷下诸子各以其私杂然并进则易牛
之心或乱于兵或乱于宠幸或乱于卓诡荒唐之异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WYG0196-0489d.png
说此一暴十寒之喻孟子所以昌言而不隐也是则
孟子进则齐宣之智明孟子退而沈同之徒进则昏
昏不辨每见其不智也且夫学奕者尚贵乎专心致
志岂有欲治天下国家不一意于圣贤而杂以众小
人之论其能治乎孟子尝以此意有一齐人傅之众
楚人咻之之说殆亦为齐王而𤼵也呜呼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WYG0196-0490a.png
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
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
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
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
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
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
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嘑尔而与之行道之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WYG0196-0490b.png
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
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
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
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
谓失其本心

  此一章专主羞恶而言行羞恶之心则义不可胜用
矣夫以平居而论莫重于死生以羞恶而论莫重于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WYG0196-0490c.png
义士大夫当以义为重以义为重则以死生为轻王
衍拜石勒哥舒翰降安禄山李元平拜李希烈此皆
以死为重而异时深入微眇之说扫除青海之英高
谈阔论之资皆扫地矣颜杲卿骂安禄山颜真卿死
李希烈段秀实以笏击朱泚此皆以义为重而彼凶
威虐燄长刀大戟烈火沸汤视之如平地矣王衍以
下至今为士大夫唾骂皆羞道而喜攻之至闻杲卿
诸公之名见杲卿诸公之像则端心凝虑肃容正冠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WYG0196-0490d.png
再拜稽首瞻仰企慕恨不得与之同时亲见其人焉
以是而观死生为重乎义为重乎此孟子所以有舍
生取义之说而反覆比较以为生亦我所欲然所欲
有甚于生者其惟义乎义之可欲有甚于生吾敢为
苟得耶死亦我所恶然所恶有甚于死者其惟不义
乎不义可恶有甚于死吾何敢辟患耶然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特识轻重不为死生
所乱耳何以知人皆有羞恶之心哉箪食豆羹得之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WYG0196-0491a.png
则生弗得则死是性命系于此矣然嘑尔而与之行
道之人宁饥死而不受以嘑尔之非礼吾宁饥死耳
蹴尔而与之虽乞人宁饿死而不以为意以蹴尔之
非礼吾宁饿死耳是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以羞恶为
重故以死生为轻虽行道乞人之无知亦知所轻重
矣而况士大夫哉夫能辨礼义弗受于箪食而不辨
礼义受之于万钟向也滨于死而不受今也为宫室
妻妾所识而受何于箪食时而见礼义如此之明而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WYG0196-0491b.png
于万钟时见礼义如此之暗乎岂非失向来之本心
乎此孟子所以深指羞恶之心人人具有第识之于
逆而违之于顺耳逆顺虽不同其害礼义一也箪食
嘑尔蹴尔此非礼义之见于逆意也故虽行道乞人
皆能辨之万钟之来其名甚美此非礼义之见于顺
意也故虽士大夫之高明者亦堕其中焉此无他逆
意者切于心故虽行道乞人羞恶自然而见顺意者
乱其位故虽士大夫亦陷溺而不知焉是则遇逆意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WYG0196-0491c.png
者不待于学而自明至于顺意之事非学造精微者
不能不惑也惟致知格物之学以诚意正心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则非礼义之来自顺自逆如伯乐之
识马卞和之识玉其驽骀下乘珉石珷玞岂能乱吾
之智思乎故欲舍生取义而不为逆顺所乱而失其
本心者不可不讲学也此又孟子之遗意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
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WYG0196-0491d.png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谈仁义其微眇如此学者不可不辨也夫以人
心为仁则凡目之所以视耳之所以听鼻之所以臭
舌之所以尝四体之所以知疴痒者皆出于心心即
仁也傥溯流而上惟精惟一惟时惟几以究之一旦
人欲断绝心之正体𤼵见然后知仁果人心也然而
大体已见未有功用也由此顺流而下以其所以𤼵
见者坐照万理之所在森然如通邑大都东西南北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WYG0196-0492a.png
高揭明示膏车结驷以往来乎其间或进或退或出
或处无所蹊径背驰以失其本宗者此所谓义人路
也夫有仁然后有义使义不自仁中来者不为为我
之义则为孑孑之义为火妻灰子之义轩然以人欲
为之不知已悖于道矣读孟子者当加意焉尝读之
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则知所谓义者自仁中出也
夫人皆有是心心皆有是路然而舍其路而弗由放
其心而不知求此孟子所以哀之也然欲由其路当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WYG0196-0492b.png
求其心心本是仁放之于声色放之于货利放之于
惊惧间则人欲为主颠倒错乱如日月本明为云霾
噎雾所蔽则所向皆昏暗矣惟云霾一断曀雾四开
则本体光辉照临天下九州寰海五岳四渎皆棋分
星布整整乎不可乱矣故学者有志于道不忧人路
之不明但忧人心之未觉学问之道所以止在求其
放心而无与于求路也则以路自心中出义自仁中
来故也夫世之所谓学问者止知讲书五车挥毫万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WYG0196-0492c.png
字尔不知圣贤之门不以此为高也孟子今晓然指
之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所谓无他者当
加意识之不当苟简也此盖言所以为学问者此心
不可少动也于不动处本心见焉求其放心莫此为
径求者谁乎于不动处求之者则不必思驰宇宙力
竭岁时而人心得矣此学者当自体之非余言语所
能辨也呜呼孟子之谈仁如此而世之儒者止欲以
爱恕两字为仁岂不小乎识孟子人心之仁然后知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WYG0196-0492d.png
克已复礼其言也讱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以至恭
宽信敏惠与夫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之所以为仁矣
其径如此而学者不加意焉岂不悲夫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
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
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孟
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
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WYG0196-0493a.png
此二章孟子言人拙于见近而工于见远也心近于
一身身近于桐梓愈近则愈忽愈远则愈工何哉心
地不明不识轻重之义也夫心比身则心为近身比
桐梓则身为近今恶指不若人而不知恶心不若人
爱桐梓而养之而不知爱身而养之其颠沛如此则
以身心太近而不见也使之见心之可恶如见指之
可恶见身之可爱如见桐梓之可爱何患其身心之
失路哉惟其太近而不见所以知恶指而不知恶心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WYG0196-0493b.png
知爱桐梓而不知爱身也然则以何道而使之见心
如见指见身如见桐梓乎曰无他道焉反所以见指
与见桐梓者默观其心之念虑身之履践为如何凡
念虑之起履践之初皆察其始察其终察其微察其
著使念虑无所逃履践无所失则邪妄灭迹仁义油
然而生矣凡一毫之恶皆在所恶而去之一毫之善
皆在所爱而护之久而念虑皆正履践皆明心为仁
义之宗身由仁义之路而圣贤所蕴一皆印于念虑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WYG0196-0493c.png
履践间耳岂不盛哉孟子言知恶指而不知恶心知
爱桐梓而不知爱身而未言其所以处之者当如何
意欲学者自得也故余𤼵孟子未言之意以告吾党
之士云

  孟子曰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爱则兼所养也无尺
寸之肤不爱焉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所以考其善不
善者岂有他哉于已取之而已矣体有贵贱有小大无
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WYG0196-0493d.png
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槚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则为狼疾人也饮食之
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以失大也饮食之人无有失
也则口腹岂适为尺寸之肤哉

  圣王之世天下之士皆以养心为先六国以来天下
之士例以养身为主养心者自礼乐射御书数直而
上之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可谓
识所养矣养身者恣口腹之欲快声色之奉列第康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WYG0196-0494a.png
庄坐谋辎车腰佩六印手揖双璧轩然以为荣耀可
谓失所养矣夫仁义礼智皆生于心而以身履践之
然后为圣贤君子今乃以所以养心者养其身至无
尺寸之肤不爱无尺寸之肤不养而不知一体之间
有贵有贱有小有大以贵贱论则心为贵而身为贱
以小大论则心为大而身为小养身而不知养心则
为小人为不善养者矣养心而薄于养身则为大人
为善养者矣此孟子有贱场师之说又有狠疾人之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WYG0196-0494b.png
说又有饮食之人之说此盖深讥养身而不知养心
者也自古圣贤如吾孔子饭疏饮水曲肱而枕养其
身者止如此耳乃曰乐亦在其中不知所谓乐者自
何而来哉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养其身者止
如此耳乃曰不改其乐不知所谓乐者自何而来哉
惟其所以乐者在心而不在身此所以为圣为贤为
万世标的也且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养身者
肯如此乎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WYG0196-0494c.png
议养身者肯信此乎使六国之士以其阴谋权变纵
横捭阖卓诡荒唐之说以邀养身之具者移以养其
心则心所念虑心所愿欲心所趋乡一皆知其所自
起而辨其所自来或阖或辟或变或移使邪心妄虑
不得投其隙则圣王之用皆将得之于一心之间矣
惜哉其倒置而不知自反也此孟子所以为养身养
心之说以怜当世之士焉

  公都子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WYG0196-0494d.png
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
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
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
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
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心体至大惟思能入之盖心之官为思以思为官则
心为主矣耳之官为听目之官为视心之官为思耳
目之官其职在视听而无思在其中则视为色所引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WYG0196-0495a.png
听为声所引一入声色中则声色为主而视听不见
矣声色物也以声色为主则是以物为主矣以声引
声以色引色奔驰流荡去而莫挽往而莫来其为小
人也必矣是以善学者任思而不任视听其视也以
思视故其视明其听也以思听故其听聪凡耳之所
听目之所视鼻之所臭口之所尝一以思为主是故
行乎声色臭味之中而不为声色臭味所乱当声色
臭味之未经乎前也吾则思其所以思者其谁耶惟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 WYG0196-0495b.png
精惟一惟时惟几一旦恍然雾除霍然云消思虑皆
断而心之大体见矣然后知吾之所以为天者在此
天既在我卓然群物之上卷舒阖辟变化转移无往
而不为大向来声色臭味皆为吾用而不能为吾害
是故以视而制礼以听而作乐以鼻之臭者口之尝
者出而为进贤退不肖之用亦何往而不大哉孟子
直指思以示人可谓有功于圣学矣然而孟子之言
非私意也乃天理也此思曰睿睿作圣所以载于九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4a 页 WYG0196-0495c.png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
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脩其天爵而人爵从
之今之人脩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
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此一章言士君子当识所轻重也古之君子礼乐射
御书数知仁圣义忠和孝友睦姻任恤体之于心行
之于身形之于家布之于乡以为为士君子法当如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4b 页 WYG0196-0495d.png
是不谓比长书之闾师族师书之州长又书之乡大
夫又献之于天子公卿大夫来临不容有辞也岂士
君子敢忽公卿大夫之尊爵哉盖为士君子当知所
先后当知所轻重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所以贵
我者此我之所可勉也公卿大夫此人所以贵我者
吾何容心哉人固可欺而天不容有伪故公卿大夫
如商鞅孙膑驺忌苏秦张仪沈同陈贾王驩稷下诸
人皆可以阴谋权变纵横捭阖卓异荒唐之说取之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5a 页 WYG0196-0496a.png
岂非所谓人爵者耶然人既得以贵之亦得以贱之
故以公卿大夫为贵一旦小不合意天子发怒收其
印绶还其职事则栖栖一庶人耳岂非人可得而贱
之乎惟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事在我而不在人取
之愈有酌之不竭养之不盈方寸舒之可充四海旦
而复旦新而又新充实光辉则谓之大人大而化之
则谓之圣人圣不可知则谓之神人天子不能夺诸
侯不能取其与公卿大夫之爵等级为如何哉此所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5b 页 WYG0196-0496b.png
以谓之天爵也然而古之人脩其天爵如前三代之
士知造大人圣人神人之域而已公卿大夫之名其
来其去一切任之初无心于其间也此所以谓之从
之从之者任之也当孟子时人皆以贼心而脩天爵
其意在要人爵而已以穿窬之心假仁义忠信之行
此天之所诛者也惟其初心之不正此所以既得人
爵而天爵亡矣如夏侯胜以为士患不明经经术苟
明取青紫如拾芥耳夫明经术所以穷圣贤之心以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6a 页 WYG0196-0496c.png
證吾心也而胜乃意在青紫岂非穿窬之心乎桓荣
陈车马于庭曰稽古之力也夫稽古亦所以穷圣贤
之心以證吾心也而桓荣意在得车马岂非穿窬之
心乎且商贾之蓄金玉谷帛乘时射利以要倍称之
息人莫不鄙之岂有为士大夫明经稽古而意在于
邀取青紫钩索车马乎是乃裨贩经术懋迁古道以
取倍称之富贵也良可鄙哉此风既成道义益薄稍
有行孟子天爵之说者世必共诋而力诽之然而士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6b 页 WYG0196-0496d.png
君子当求之于心而已求之于心是求之于天也区
区纷愦何足介意哉此又不可不辨也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已者弗思耳
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
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

  此一章孟子深尊良贵而止天下奔竞之心也夫以
公卿大夫为贵而求之不以道取之非其义爵则尊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7a 页 WYG0196-0497a.png
矣静观其身有犬彘之不如者竟亦何为哉天下有
良贵其惟人之心乎夫耳目口鼻未足贵也其所以
用耳目口鼻者乃良贵也故孟子以为人人有贵于
已者所以指用耳目口鼻也用耳目口鼻其谁哉心
而已矣诚使以思而入之惟精惟一惟时惟几一旦
豁然念虑皆断心之本体见矣居之则为仁由之则
为义闻于众听则谓之令闻誉于众口则谓之广誉
天下之贵其有过于此乎夫公卿大夫之贵上得以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7b 页 WYG0196-0497b.png
予亦得以夺之天下之良贵与生俱生谁得而予夺
之乎是故取之而愈有也酌之而不竭也虽衣袯襫
俨然有山龙之尊虽操耒耜肃然有圭璧之重饭糗
茹草初不异于膏粱荜门圭窬初不间于廊庙虽眇
然匹夫之贱而颀然有王公大人之严人之所贵于
已者其以是乎孟子又引既醉之诗为證又有不愿
人之膏粱之味不愿人之文绣之说岂夸大以眩世
俗哉天下之良贵其法如是耳是故舜慎徽五典五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8a 页 WYG0196-0497c.png
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夫
子之
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动之斯和何以使人如此哉则以良贵所及无往而
不为贵也天下乐事乃有如此之大者举在于我士
君子何惜不一经营耶

  孟子曰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
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
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孟子曰五谷者种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8b 页 WYG0196-0497d.png
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前一章指齐宣王而言后一章指为仁者之法不可
不细考也齐宣王易牛之心犹一杯之水也其辟土
地朝秦楚莅中国抚四夷之欲犹一车薪之火也推
易牛之心以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以至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仁术远
大进取之心自然消亡矣孟子一指之下端坐不行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9a 页 WYG0196-0498a.png
不知见于运用施于四海而谓仁不能胜不仁区区
易牛之心亦将沦胥矣可胜哀哉为齐宣计既悟易
牛之心于言下以此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治国
平天下凡饮食寝处出入起居颠沛造次无不以易
牛之心运用之使心与机会机与心通日复一日新
而又新放诸四海而准塞乎天地之间其敛而藏之
也不见其盈其廓而充之也不见其阙如此则仁之
机用熟矣齐宣独有易牛之心而不能习熟往来使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19b 页 WYG0196-0498b.png
于日用间无非此道是犹有五谷美种而无雨露之
润耕耨之功使成功废于半涂反不若荑稗之充饥
也既得仁之美种当如农夫实方实苞是藨是蓘薅
荼蓼去螟□锄稂莠灌以滋泽沃以土膏使根深而
苗秀脉润而体坚则千仓万箱可以为一家庆矣齐
王傥能保此端绪戒此骄盈薅利欲之荼蓼去邪说
之螟□除左右之稂莠日灌礼义之滋泽日沃师友
之土膏使易牛之心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溢于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20a 页 WYG0196-0498c.png
中国施及蛮貊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
所坠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则仁之道大熟而其利
充塞天下矣呜呼乃知克已复礼之外又有熟之说
也此于穆不已所以为文王坐以待旦所以为周公
终夜不寝所以为孔子未见其止所以为颜子也学
岂有止法哉

  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
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20b 页 WYG0196-0498d.png
  学有要处学而不知其要虽终日孜孜终年矻矻至
老且死竟亦何所得哉夫射之要在彀百工之要在
规矩志在于彀则有中微及远之功审规矩之宜则
天下之方圆皆自此而出矣然则学者之彀与夫规
矩之宜其何在乎亦曰心而已矣夫天下万事皆自
心中来使自礼乐射御书数以养此心然后致知格
物诚意以正此心此心既正则脩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无不可矣是心者射之彀而百工之规矩也论其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21a 页 WYG0196-0499a.png
大体则天地阴阳皆自此范围而燮理论其大用则
造化之功幽眇之巧皆自此而运动学而不求其心
虽诵书五车挥毫万字赋逼凌云才高吐凤于圣贤
之道天下国家之用何所济乎颜子于孔门三千人
中独称为好学达不如赐果不如由艺不如求不知
其所谓学者果如何哉深考其原特不迁怒不贰过
专意积精于正心之学耳一旦𤼵为邦之问夫子乃
以三代礼乐告之是待以王佐之才也呜呼士大夫
张状元孟子传 卷二十七 第 21b 页 WYG0196-0499b.png
不学则已学舍正心其何自入乎孟子反覆借喻以
羿之教大匠之诲彀与规矩之说意亦深矣故余断
以正心之说𤼵孟子之遗意









  孟子传卷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