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200-04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集疏卷四     宋 蔡模 撰

  公孙丑章句下(凡十四章自第二章以下记孟子出处行实为详)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谓时日支干孤虚王相之
属也地利险阻城池之固也人和得民心之和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
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夫音扶○三里七里城郭之小者郭外城环围也言四面攻围旷日
持久必有值天时之善者)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卷四 第 1b 页 WYG0200-0426d.png
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革甲也粟
谷也委弃也言不得民心民不为守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
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
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域界限也)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言不战则已战则必胜○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集疏曰时四时也日日辰也支十二
支也干十干也史记注六甲孤虚法甲子旬中无戌亥戌亥为孤辰已为虚甲戌旬中无申酉申酉为孤寅卯
为虚甲申旬中无午未午未为孤子丑为虚甲午旬中无辰已辰已为孤戍亥为虚甲辰旬中无寅卯寅卯为
卷四 第 2a 页 WYG0200-0427a.png
孤申酉为虚甲寅旬中无子丑子丑为孤午未为虚刘歆七略有风后孤虚二十卷王相如东方木王相于卯
南方火王相于午西方金王相于酉北方水王相于子之类杜牧云唐自元和以后三十年间凡四伐赵寇以
十万之众围之攻其南不拔攻其北不拔攻其东不拔攻其西不拔其四度围之通有十岁十岁之内东西南
北岂无刑德向背王相吉辰哉其不拔者以其城坚池深粮多人一也又武王伐纣师次于汜水共头山风雨
疾雷鼓旗毁折时逆太岁龟灼言凶太公乃焚龟折蓍率众先涉遂灭纣宋高祖围慕容超于广固将攻城诸
将谏曰今日往亡兵家所忌高祖曰我往彼亡吉孰大焉乃命悉登遂克广固后魏太祖讨慕容驎甲子晦日
进军太史令晁崇奏曰昔纣以甲子日亡帝曰周武王岂不以甲子日胜乎崇无以对遂战破之)○孟
子将朝王王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
卷四 第 2b 页 WYG0200-0427b.png
以风朝将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对曰不幸而有
疾不能造朝(章内朝并音潮唯朝将之朝如字造七到反下同○王齐王也孟子本将朝王王不
知而托疾以召孟子故孟子亦以疾辞也)明日出吊于东郭氏公孙丑曰昔
者辞以病今日吊或者不可乎曰昔者疾今日愈如之
何不吊(东郭氏齐大夫家也昔者昨日也或者疑辞辞疾而出吊与孔子不见孺悲取瑟而歌同意)
王使人问疾医来孟仲子对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
忧不能造朝今病小愈趋造于朝我不识能至否乎使
数人要于路曰请必无归而造于朝(要平声○孟仲子赵氏以为孟子之
卷四 第 3a 页 WYG0200-0427c.png
从昆弟学于孟子者也采薪之忧言病不能采薪谦辞也仲子权辞以对又使人要孟子令勿归而造朝以实
已言)不得已而之景丑氏宿焉景子曰内则父子外则君
臣人之大伦也父子主恩君臣主敬丑见王之敬子也
未见所以敬王也曰恶是何言也齐人无以仁义与王
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义也
云尔则不敬莫大乎是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
前故齐人莫如我敬王也(恶平声下同○景丑氏齐大夫家也景子景丑也恶叹辞
也景丑所言敬之小者也孟子所言敬之大者也)景子曰否非此之谓也礼曰
卷四 第 3b 页 WYG0200-0427d.png
父召无诺君命召不俟驾固将朝也闻王命而遂不果
宜与夫礼若不相似然(夫音扶下同○礼曰父命呼唯而不诺又曰君命召在官不俟
屦在外不俟车言孟子本欲朝王而闻命中止似与此礼之意不同也)曰岂谓是与曾子
曰晋楚之富不可及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
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
道也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
莫如齿辅世长民莫知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与平
声慊口簟反长上声○慊恨也少也或作嗛字书以为口衔物也然则慊亦但为心有所衔之义其为快为足
卷四 第 4a 页 WYG0200-0428a.png
为恨为少则因其事而所衔有不同耳孟子言我之意非如景子之所言者因引曾子之言而云夫此岂是不
义而曾子肯以为言是或别有一种道理也达通也盖通天下之所尊有此三者曾子之说盖以德言之也今
齐王但有爵耳安得以此慢于齿德乎)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
臣欲有谋焉则就之其尊德乐道不如是不足与有为
也(乐音洛○大有为之君大有作为非常之君也○程子曰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
欲自为尊大也为是故耳)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
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劳而霸(先从受学师之
也后以为臣任之也)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
卷四 第 4b 页 WYG0200-0428b.png
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好去声○丑类也尚过也所教谓听从于已可役使者也所受
教谓已之所从学者也)汤之于伊尹桓公之于管仲则不敢召管
仲且犹不可召而况不为管仲者乎(不为管仲孟子自谓也范氏曰孟子
之于齐处宾师之位非当仕有官职者故其言如此○此章见宾师不以趋走承顺为恭而以责难陈善为敬
人君不以崇高富贵为重而以贵德尊士为贤则上下交而德业成矣○集疏曰或问孟子本欲朝王矣王召
之则辞而不往何也曰孟子于齐实处宾师之位而未尝受禄盖非齐王之所得臣也其相见之节王就而见
孟子则可孟子自往而见王则不可王而召之则既失礼矣而其托疾者又不诚也则若之何而可往哉问莫
是齐王不合托疾否曰未论齐王托疾看孟子之意只说不合来召盖在他国时诸侯无越境之理只得以币
卷四 第 5a 页 WYG0200-0428c.png
来聘故贤者受其币而往见之所谓答礼行义是也如见梁惠王也是先来聘之既至其国或为宾师有事则
王自来见或自往见王若召之则有自尊之意故不往见也答陈代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此以在他国而言
答万章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此以在其国而言也读疑孟辨曰孟子固将朝王矣而王以疾要之则孟子
辞不往其意若曰自我而朝王则贵贵也贵贵义也而何不可之有以王召我则非尊贤之礼矣知是而往于
我何所当哉又曰孟子达尊之义盖谓达者通也三者不相值则各伸其尊而无所屈一或相值则通视其重
之所在而致隆焉故朝廷之上以伊尹周公之忠圣耆老而祗奉嗣王左右孺子不敢以其齿德加焉至论辅
世长民之任则太甲成王固拜手稽首于伊尹周公之前矣其迭为屈伸以致崇极之义不异于孟子之言也
故曰通视其重之所在而致隆焉唯可与权者知之矣又曰爵也齿也盖有偶然而得之者是以其尊施于朝
卷四 第 5b 页 WYG0200-0428d.png
廷者则不及于乡党施于乡党者则不及于朝廷而人之敬之也亦或以貌而不以心惟德也者得于心充于
身刑于家推于乡党而达于朝廷者也曾子曰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子思曰事之云乎岂
曰友之云乎孟子曰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师弟子之閒气类相合如此)○陈臻问曰前日
于齐王馈兼金一百而不受于宋馈七十镒而受于
薛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今
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陈臻
孟子弟子兼金好金也其价兼倍于常者一百百镒也)孟子曰皆是也(皆适于义也)当
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辞曰馈赆予何为不
卷四 第 6a 页 WYG0200-0429a.png
(赆徐刃反○赆送行者之礼也)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曰闻戒故为
兵馈之予何为不受(为兵之为去声○时人有欲害孟子者孟子设兵以戒备之薛君以
金馈为孟子兵备辞曰闻子之有戒心也)若于齐则未有处也无处而馈之
是货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焉于虔反○无远行戒心之事是未
有所处也取犹致也○尹氏曰言君子之辞受取予唯当于理而已)○孟子之平陆谓其
大夫曰子之持戟之士一日而三失伍则去之否乎曰
不待三(去上声○平陆齐下邑也大夫邑宰也戟有枝兵也士战士也伍行列也去之杀之也)
则子之失伍也亦多矣凶年饥岁子之民老羸转于沟
卷四 第 6b 页 WYG0200-0429b.png
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曰此非距心之所得
为也(几上声○子之失伍言其失职犹士之失伍也距心大夫名对言此乃王之失政使然非我所得专
为也)曰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则必为之求牧
与刍矣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
其死与曰此则距心之罪也(为去声死与之与平声○牧之养之也牧牧地也刍
草也孟子言若不得自专何不致其事而去)他日见于王曰王之为都者臣
知五人焉知其罪者惟孔距心为王诵之王曰此则寡
人之罪也(见音现为王之为去声○为都治邑也邑有先君之庙曰都孔大夫姓也为玉诵其语欲
卷四 第 7a 页 WYG0200-0429c.png
以风晓王也○陈氏曰孟子一言而齐之君臣举知其罪固足以兴邦矣然而齐卒不得为善国者岂非说而
不绎从而不改故邪○集疏曰邑有先君之庙曰都盖古之王者尝为都处便自有庙王之为都又恐是周礼
所谓都鄙之都周礼曰四县为都○陈氏名旸字晋臣)○孟子谓蚳蛙曰子之辞
灵丘而请士师似也为其可以言也今既数月矣未可
以言与(蚳音迟蛙乌花反为去声与平声○蚳蛙齐大夫也灵丘齐下邑似也言所为近似有理可以
言谓士师近王得以谏刑罚之不中者)蚳蛙谏于王而不用致为臣而去
(致犹还也)齐人曰所以为蚳蛙则善矣所以自为则吾不知
(为去声○讥孟子道不行而不能去也)公都子以告(公都子孟子弟子也)曰吾闻
卷四 第 7b 页 WYG0200-0429d.png
之也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
去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
裕哉(官守以官为守者言责以言为责者绰绰宽貌裕宽意也孟子居宾师之位未尝受禄故其进退之
际宽裕如此尹氏曰进退久速当于理而已)○孟子为卿于齐出吊于滕王
使盖大夫王驩为辅行王驩朝暮见反齐滕之路未尝
与之言行事也(盖古盍反见音现○盖齐下邑也王驩王嬖臣也辅行副使也反往而还也行
事使事也)公孙丑曰齐卿之位不为小矣齐滕之路不为近
矣反之而未尝与言行事何也曰夫既或治之予何言
卷四 第 8a 页 WYG0200-0430a.png
哉(夫音扶○王驩盖摄卿以行故曰齐卿夫既或治之言有司已治之矣孟子之待小人不恶而严如此○
集疏曰问孟子宾师之礼如何曰当时有所谓客卿是也大槩尊礼之而不居职任事但召之则不往又却为
使出吊于滕)○孟子自齐葬于鲁反于齐止于嬴充虞请曰
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
有请也木若以美然(孟子仕于齐丧母归葬于鲁嬴齐南邑充虞孟子弟子尝董治作棺
之事者也严急也木棺木也以已通以美太美也)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
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
人心(称去声○度厚薄尺寸也中古周公制礼时也椁称之与棺相称也欲其坚厚久远非特为人观视
卷四 第 8b 页 WYG0200-0430b.png
之美而已)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
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不得谓法制所不当得得之为有财言得之而
又为有财也或曰为当作而)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
乎(比必二反恔音效○比犹为也化者死者也恔快也言为死者不使土亲近其肌肤于人子之心岂不快然
无所恨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送终之礼所当得为而不自尽
是为天下爱惜此物而薄于吾亲也○集疏曰或问不以天下俭其亲曰以犹为也不为天下惜棺椁之费而
俭于其亲也王氏中说记太原府君之门曰一布被二十年不易曰无为费天下也文意正与此同)○
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
卷四 第 9a 页 WYG0200-0430c.png
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
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
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伐与之与平声下伐与杀与同夫音扶○沈同齐臣以私问非
王命也子哙子之事见前篇诸侯土地人民受之天子传之先君私以与人则与者受者皆有罪也仕为官也
士即从仕之人也○集疏曰朱子曰孟子答沈同问伐燕一章诚为未尽何以异于是之下合更说须是吊民
伐罪不行残虐之主方可以伐之如此乃善又孟子居齐许久伐燕之事必亲见之齐王乃无一语谋于孟子
而孟子亦无一语諌之何也想得孟子亦必以伐之为是但不意齐师之暴虐耳不然齐有一大事如此而齐
王不相谋孟子岂可更居齐邪)齐人伐燕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
卷四 第 9b 页 WYG0200-0430d.png
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
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
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
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士师则可以杀之今以燕伐
燕何为劝之哉(天吏解见上篇言齐无道与燕无异如以燕伐燕也史记亦谓孟子劝齐伐燕
盖传闻此说之误○杨氏曰燕固可伐矣故孟子曰可使齐王能诛其君吊其民何不可之有乃杀其父兄虏其
子弟而后燕人畔之乃以是归咎孟子之言则误矣○集疏曰或问孟子于沈同之问不尽其词以告之何也
沈同固非能伐燕者且以其私来问又不言齐之将伐燕也则直以可伐之理告之足矣若遂探其情而预
卷四 第 10a 页 WYG0200-0431a.png
设辞以待之则是猜防险诐之私尔岂所谓圣贤之心哉且齐虽无道若能拯燕之遗民于水火之中而无杀
戮系累之暴则其伐之也亦何为而不可哉史记亦云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此亦当
时传之误而史氏轻信之耳其曰文武之时则前篇所谓燕民悦则取之燕民不悦则勿取之尔岂直以文武
之事许齐王哉又读疑孟辨曰圣贤之心如明鉴止水来者照之然亦照其面我者而已矣固不能探其背而
逆照之也沈同之问以私而不及公问燕而不及齐惟以私而问燕故燕之可伐孟子之所宜对也惟不以公
而问齐故齐之不可伐孟子之所不宜对也温公疑孟子坐视齐伐燕而不谏余隐之以为孟子恐不免贻祸
故不谏温公之疑固未当而隐之又大失之观孟子言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然则
燕之可取不可取决于民之悦否而已使齐能诛君吊民拯之于水火之中则乌乎而不可取哉又有问劝齐
卷四 第 10b 页 WYG0200-0431b.png
伐燕如何曰孟子言伐燕处有四须合而观之燕之父子君臣如此固有可伐之理然孟子不曾教齐不伐亦
不曾教齐必伐但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齐破
燕后二年燕人共立太子平为王)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
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
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
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恶监皆平
声○陈贾齐大夫也管叔名鲜武王弟周公兄也武王胜啇杀纣立纣子武庚而使管叔与弟蔡叔霍叔监其
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摄政管叔与武庚畔周公讨而诛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
卷四 第 11a 页 WYG0200-0431c.png
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
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
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与平声○
言周公乃管叔之弟管叔乃周公之兄然则周公不知管叔之将畔而使之其过有所不免矣或曰周公之处
管叔不如舜之处象何也游氏曰象之恶已著而其志不过富贵而已故舜得以是而全之若管叔之恶则未
著而其志其才皆非象比也周公讵忍逆探其兄之恶而弃之邪周公爱兄宜无不尽者管叔之事圣人之不
幸也舜诚信而喜象周公诚信而任管叔此天理人伦之至其用心一也○集疏曰朱子曰周公当初也看那
兄弟不过本是怕武庚叛故遣管蔡霍叔去监他为其至亲可恃不知他反去与那武庚同作一党不知如何
卷四 第 11b 页 WYG0200-0431d.png
纣出得个儿子也恁地狡猾想见他日夜炒那管叔谓周公是弟今欲篡为天子汝是兄今却只恁地管叔被
他炒得心热他性又急所以便发出这件事来)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
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
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更平声○顺犹遂也更改也辞辩也更之则无损于明故民仰之顺而为之辞则其过愈深矣责贾不能勉其
君以迁善改过而教之以遂非文过也○林氏曰齐王惭于孟子盖羞恶之心有不能自已者使其臣有能因
是心而将顺之则义不可胜用矣而陈贾鄙夫方且为之曲为辩说而沮其迁善改过之心长其饰非拒谏之
恶故孟子深责之然此书记事散出而无先后之次故其说必参考而后通若以第二篇十章十一章置之前
卷四 第 12a 页 WYG0200-0432a.png
章之后此章之前则孟子之意不待论说而自明矣○集疏曰陈淳问周公诛管叔自公义言之其心固正大
直截自私恩言之其情终有不自满处所以孟子谓周公之过不亦宜乎者以此曰周公岂得已为此哉莫到
恁地较好致堂胡氏曰象得罪于舜故封之管蔡流言将危周公以閒王室得罪于天下故诛之非周公诛之
天下之所当诛也周公岂得而私之哉后世如有王者不幸而有害兄之弟如象则当知舜封之是也不幸而
有乱天下之兄如管蔡则当如周公诛之是也舜处其常周公处其变此圣人所以同归于道也○林氏名之
奇字少颖)○孟子致为臣而归(孟子久于齐而道不行故去也)王就见孟子
曰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
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卷四 第 12b 页 WYG0200-0432b.png
(朝音潮)他日王谓时子曰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
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子盍为我言之(为去
声○时子齐臣也中国当国之中也万钟谷禄之数也钟量名受六斛四斗矜敬也式法也盍何不也)时
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陈子即陈
臻也)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
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夫音扶恶平声○孟子既以道不行而去则其义不可以复留
而时子不知则又有难显言者故但言设使我欲富则我前日为卿尝辞十万之禄今乃受此万钟之馈是我
虽欲富亦不为此也)季孙曰异哉子叔疑使已为政不用则亦已
卷四 第 13a 页 WYG0200-0432c.png
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不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
中有私龙断焉(龙音垄○此孟子引季孙之语也季孙子叔疑不知何时人龙断冈垄之断而
高也义见下文盖子叔疑者尝不用而使其子弟为卿季孙讥其既不得于此而又欲求得于彼如下文贱丈
夫登龙断者之所为也孟子引此以明道既不行复受其禄则无以异此矣)古之为市者以
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
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
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孟子释龙断之说如此治之谓治其争讼左右望者
欲得此而又取彼也罔谓罔罗取之也从而征之谓人恶其专利故就征其税后世缘此遂征商人也○程子
卷四 第 13b 页 WYG0200-0432d.png
曰齐王所以处孟子者未为不可孟子亦非不肯为国人矜式者但齐王实非欲尊孟子乃欲以利诱之故孟
子拒而不受)○孟子去齐宿于昼(昼如字或曰当作昼音获下同○昼齐西南近邑也)
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为去声下同隐于靳反
隐凭也客坐而言孟子不应而卧也)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
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
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
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齐侧皆反复扶又反语去声○齐宿齐戒越宿也缪公尊礼子
思常使人候伺道达诚意于其侧乃能安而留之也泄柳鲁人申详子张之子也缪父尊之不如子思然二子
卷四 第 14a 页 WYG0200-0433a.png
义不苟容非有贤者在其君之左右维持调护之则亦不能安其身矣)子为长者虑而不
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长上声○长者孟子自称也言齐王不使
子来而子自欲为王留我是所以为我谋者不及缪公留子思之事而先绝我也我之卧而不应岂为先绝子
乎○集疏曰或问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二子之贤其心固如是乎曰非谓二子之心为
然也语其势则然耳若二子之心如此则与世之回面污行而事君侧便嬖之人者亦何以异乎)○孟
子去齐尹士语人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
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千里而见王不遇
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士则兹不悦(语去声○尹士
卷四 第 14b 页 WYG0200-0433b.png
齐人也干求也泽恩泽也濡滞迟留也)高子以告(高子亦齐人孟子弟子也)曰夫尹士
恶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
欲哉予不得已也(夫音扶下同恶平声○见王欲以行道也今道不行故不得已而去非本
欲如此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
如改诸则必反予(所改必指一事而言然今不可考矣)夫出昼而王不予
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
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
改之予日望之(浩然如水之流不可止也○杨氏曰齐王天资朴实如好勇好货好色好世俗之
卷四 第 15a 页 WYG0200-0433c.png
乐皆以直告而不隐于孟子故足以为善若乃其心不然而谬为大言以欺人是人终不可与入尧舜之道矣
何善之能为)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
悻悻然见于其面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悻形顶反见音现○
悻悻怒意也穷尽也)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此章见圣贤行道济时汲汲之本心
爱君泽民惓惓之馀意李氏曰于此见君子忧则违之之情而荷篑者所以为果也○集疏曰或问孟子见齐
王而有去志矣而其去也则又曰王由足用为善何也曰齐王无汤武之姿此孟子所以有去志也然比当时
之诸侯则犹有可取者而况孟子居齐之久又当有所开发而增益于前者且其君臣之义亦略定矣所以将
去不能无眷眷之情也问集注引李氏之说如何曰孟子与荷篑皆是忧则违之但荷篑果于去不若孟子则
卷四 第 15b 页 WYG0200-0433d.png
迟迟吾行盖得时行道者圣贤之本心不遇而去圣贤之不得已此与孔子去鲁之心同盖圣贤忧时济世之
诚心非若荷篑之果于去也模谓此章圣贤之本心馀意先师尽之矣然更以夫子俎豆之对明日遂行之意
并玩之则圣贤气象亦可见矣)○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
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路问于路
中问也豫悦也尤过也此二句实孔子之言盖孟子尝称之以教人耳)曰彼一时此一时
也(彼前日此今日)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自尧舜至
汤自汤至文武皆五百馀年而圣人出名世谓其人德业闻望可名于一世者为之辅佐若皋陶稷契伊尹莱
朱太公望散宜生之属)由周而来七百有馀岁矣以其数则过矣
卷四 第 16a 页 WYG0200-0434a.png
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于
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
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夫音扶舍
上声○言当此之时而使我不遇于齐是天未欲平治天下也然天意未可知而其具又在我我何为不豫哉
然则孟子虽若有不豫然者而实未尝不豫也盖圣贤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于此见矣○集
疏曰或问孟子既曰忧天下之忧矣又曰何为不豫曰或问王通氏圣人有忧乎曰天下皆忧吾独得不忧圣
人有疑乎曰天下皆疑吾独得不疑或人退则曰乐天知命吾何忧穷理尽性吾何疑若孟子不忘天下之忧
而亦不害其乐天知命之乐其几是乎模谓忧世之志乐天之诚有并行而不悖者先师真得圣贤之心矣然
卷四 第 16b 页 WYG0200-0434b.png
更以夫子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与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并玩之则圣贤气象抑又可见矣)○孟
子去齐居休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休地名)
曰非也于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
(崇亦地名孟子始见齐王必有所不合故有去志变谓变其去志)继而有师命不可以
请久于齐非我志也(师命师旅之命也国既被兵难请去也○孔氏曰仕而受禄礼也不
受齐禄义也义之所在礼有时而变公孙丑欲以一端裁之不亦误乎○集疏曰语录云问程沙随而谓继而
有师命乃师友之师正齐王欲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时事曰旧已有此说但欲授孟子室乃孟子辞去时
事所谓于崇吾得见王则初见齐王时事以此考之则师旅为当)
卷四 第 17a 页 WYG0200-0434c.png








卷四 第 17b 页 WYG0200-0434d.png























  孟子集疏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