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1052-05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法藏碎金录卷九     宋 眺迥 撰
吾谛观人世誙誙然趣死者如百川东注也其死所有
 二焉触名位之祸机冒衽席之畏途能不尔者万万
 中或有一二
梁刘慧斐解官寓居于庐山东林寺人称之为离垢先
 生唐司空图辞荣退𨼆于中条山王官谷自号曰耐
 辱居士夫如是则出尘之想自古而然故予亦立居
卷九 第 1b 页 WYG1052-0571b.png
 士之名曲士相讥出何典记
道家之导引本乎动者也禅家之宴寂本乎静者也夫
 动静交相养吾从事于斯矣
身端心虚美妙恬愉无恋无厌非智非愚今我如此块
 然而孤
味道逾深晚年自觉矛盾对敌举世多然针芥相投会
 意难得伊予晦迹非爱绝交
人爱宠禄之重厚我爱身心之轻安情既相暌道固难
卷九 第 2a 页 WYG1052-0572a.png
 合所以人不我知我亦不求人知
穷理尽性了然而洞分澄神定灵湛然而不动道人智
 力大率如此
予之眼根晱烁见妙光耳根铿琤闻妙音意根惺惚知
 妙法三妙不失久而纯熟亦可入精微之境界
唐中岳𨼆士栖真子施肩吾作三住铭及灵响词皆叙
 述习静而闻其妙音谓之小兆盖言道家真应之朕
 兆也予今年八十而耳中素闻灵响越一纪矣今益
卷九 第 2b 页 WYG1052-0572b.png
 清𦂳每凝听之际音息混融身心条畅非止为小兆
 之符契抑亦资大事之因缘喜而复书聊以自警
前辈有诗云尘海茫茫万古深是非波浪至于今其中
 名利为香饵钓尽人间不了心又有诗句云举世尽
 遭名利染何人不带是非行因知名利之生是非如
 形声之有影响古今皆然若有天赋至奇大士豁然
 而悟理挺然而抗志跃出此四者之域特立独行于
 妙妙之道者吾当尊之曰大人先生
卷九 第 3a 页 WYG1052-0572c.png
涅槃经云智者言乃至出息入息之顷我当于中精勤
 修道护持禁戒说法教化利益众生予详此说夫出
 息入息之顷何暇说法教化利益众生哉大约以修
 行激切无暂废时之意也予太老矣虽不能为利他
 之利且以此语为准而急于自利息息之顷时最少
 者我当于中检情摄念澄神定灵依观音入流圆照
 法门随分增修不令虚过而已时之更多即可知也
 亦不计其应验亦不更有询求予志如此定矣
卷九 第 3b 页 WYG1052-0572d.png
立至理夺妄情夺而胜也事日销去存至诚住妙境住
 而安也道日深固二法交济为具足智
自得思修之慧爰资决定之志究观万万空了知一不
 空期于八面受敌巍巍而不动百虑致力多多而益
 办唯不空之一不令起二无辞外禦之劳如增富有
 之利老用此法没齿而已
反听无声之声清警而彻不容有念联绵而生随时随
 处详练纯熟耄年自得切于斯矣
卷九 第 4a 页 WYG1052-0573a.png
可损之事即日而改自生之智即时而书抚已谛思亦
 足为学道之人矣
予读三家之书各有所得而爱之读儒家流之书得大
 雅之法爱其所说行之端确而无邪读道家流之书
 得大观之法爱其所说智之旷达而无滞读禅家流
 之书得大觉之法爱其所说性之圆融而无碍是三
 法者阙一不可曷争胜负而分彼我哉
究观自古以来明道之浅者高士也且不愿以官拘其
卷九 第 4b 页 WYG1052-0573b.png
 身明道之深者圣人也又不愿以身拘其神噫伊予
 此说中智以下览之必大惊疑中智以上览之必稍
 忻沃或有踊跃赞叹者复何人哉
有客问予曰丈夫年甚高矣不当虚过浮生夫世间诸
 事人皆臻凑盍亦取之以为利乐而杜门不出手不
 释卷无乃自劳乎蒙窃惑焉予答曰阖扉观书性之
 宿好不觉其劳读古圣人之书味其言见其意知其
 道深入其奥但惜乎日太促力不足未果行之安能
卷九 第 5a 页 WYG1052-0573c.png
 更营他事乎客愕然不复致诰亦不称善俄而告退
若有人志于道者但能不失闻思修三慧不留贪嗔痴
 三毒已不可多得或更超胜于此善莫大焉予于此
 中似得百分之一
予之耄年切于真学爱道经之虚极暨觉论之清升虽
 未有成必应无失
闻中入道古圣妙门我独闻和助发清兴岂非灵贶所
 及致合天人之理乎愈惜残年切于修诣
卷九 第 5b 页 WYG1052-0573d.png
求处世之利太甚者不知纪极横致杀身之大苦此为
 迷徒宵征于险路也求出世之利太甚者不顾毁灭
 自甘趣死之大苦此亦迷徒相沿于邪见也予洞晓
 焉而独雍容优游于二见之间涉道得中有若乘白
 昼而遵大路也
五鼓梦初回群动声未有而无思之心觉惺惚无作之
 气方冲融无物之音闻玲珑三者混同恬愉何穷而
 我游戏于其中
卷九 第 6a 页 WYG1052-0574a.png
御兵之数多多益办者为将有馀力也御心之数多多
 益办者学道有馀力也吾方致力于道当此不让于
 师
用智以烛理勿至于烦致力以成道勿至于劳简逸居
 中在我而已
外禦侵疆百战百胜边将之功居最也对治搅心百法
 百中道人之力自强也畏懦畜缩非大丈夫
浮名冗利假贵虚荣过求而致横死者莫知其数天机
卷九 第 6b 页 WYG1052-0574b.png
 元吉妙用清升了知而能回向者未见其人古德明
 谕而不闻斯固无如之何也
予自独清独觉以来块然独处常独行独坐独思独语
 或时乘兴独酌非由介僻成性斯盖出门无同人凡
 百豪英欲大非吾偶也
触善念如不及触不善念如探汤积习久之至于纯熟
 者深心之美利也
众人无不从事于妄心俗缘中至人独能从事于真心
卷九 第 7a 页 WYG1052-0574c.png
 胜缘中至人所从者事益真而益亲众人所从者事
 益虚而益疏终日相背而交驰何由会而而论心哉
予觉萧洒出尘之心高高然排虚凌烟如戛摩于云天
 又觉精微入理之心深深然研几造极如洞贯于金
 石夫耄年力学有志于妙道也如此予何忧哉予何
 忧哉
自喜耄年益壮法器晚成固护深心宴坐虚白之室优
 游妙境按辔清真之途远期三净轮终达一乘地尚
卷九 第 7b 页 WYG1052-0574d.png
 多祖述咸有指归
了知太虚妄回向甚精真扣圆顿之门入圣优之域苟
 有知我必无相轻
夫强学之士当志于大者远者纵不能果如其志亦不
 失小者近者譬如图王不成犹足为霸本期逐鹿获
 兔而归是也此犹是世间之学若有志于出世之学
 者当更加于人一等纵不及圆顿之门亦不失阶渐
 之次纵未得无生亦可得长生纵未见法利必不婴
卷九 第 8a 页 WYG1052-0575a.png
 世累为善自强其理如此
耄年真学协用大端观世缘苦空为上上智以静念坚
 凝为上上行如是纯修无虚晚景
出世之道必由乎学光明有炜鍊精金而见佛心温润
 无瑕琢美玉而成法器苟亏此志是曰虚生
予自叙一说名为六委顺委形而生顺造化也委质而
 仕顺器业也委心而退顺典法也委气而和顺调御
 也委命而乐顺安处也委蜕而代顺势数也次第六
卷九 第 8b 页 WYG1052-0575b.png
 委斯为六顺苟乖其一乃道中之罪人也去顺效逆
 自贻伊戚敢告同志无或忽诸
予今耄年学道逾切何故也夫朝闻夕死犹垂圣人之
 言而日就月将宁非老夫之幸宝惜馀景岂下新进
 少年乎
究观常情而有带随求执如意者未离于贪盖欲物随
 求而皆得事如意而不愆不亦难乎哉予爱达摩四
 行而内有无所求行宣尼绝四而首言毋意此内外
卷九 第 9a 页 WYG1052-0575c.png
 德教宗旨何如哉
宗𨼆逸而臻极者荣辱不能及宗神仙而臻极者寒暑
 不能侵宗禅智而臻极者造化不能拘三者次第殊
 胜而究群伦所趣了不相关
自叙耄年日用之功云清晨焚课以小法助端诚良宵
 宴坐以无念念实相其间白书随意涉猎宝玉之书
 得其义味直取冥神绝境为至要凡知其已往之非
 者勤勤日损所以阖扉而居绝无交游自然而然也
卷九 第 9b 页 WYG1052-0575d.png
 如是积习贯心达性虽未能入圣域而优深亦可结
 胜缘而密致种善根而深固矣设使至他生何忧何
 患乎
夫外顾他缘其事疏而小内办已作其事亲而大心苟
 明达安可以疏间亲小妨大吾今了知以此为决定
 智期于惜日馀光行已亲切之事自省天赋宿习从
 少至老好读敷陈理性之书每得其意辄著为文皆
 立法自规耳耄年愈笃而克壮悟修之志确乎不可
卷九 第 10a 页 WYG1052-0576a.png
 拔
前贤所说有以文章为佛事予思之窃喜且知素所好
 尚贯入骨髓必无退失何以明之凡心之所及者梦
 中亦如之予之梦中所见者多涉慧业暨诸妙事情
 之常然者也譬如北人必不梦具舟楫以闲游南人
 必不梦骋骑射以为乐是知己之身心至他生亦必
 如今世此是智慧之种种诸善根善巧之绪结为胜
 缘更不疑也吾何忧哉吾何忧哉
卷九 第 10b 页 WYG1052-0576b.png
人有日日亲挥彩笔援引经据开陈众妙之门剖析精
 微直贯天人之际以为身谋者犹悔其烦又有日日
 自执牙筹勾稽文簿收藏悖入之货根穷琐细不舍
 锥刀之末以为身谋者不知其劳较其所见明昩优
 劣胜负得失损益利害果以孰是孰非乎
猗欤古圣蔚为世雄练性超诸天冥真成正觉至灵周
 含识之识大空合太虚之虚仰之弥高妙而不测教
 兴因利之利法有至仁之仁岂可以世智区区耳目
卷九 第 11a 页 WYG1052-0576c.png
 所及轻易品量而加指名哉
吾爱南华真人著书以明理有说东郭顺子虚缘而葆
 真此法印吾心自以为善利
宗儒书致力之臻极者吾取周易中言行动天地宗佛
 书致力之臻极者吾取楞严经中寂照含虚空此皆
 殊胜之文自有浅深之理
法学穷理道学栖神二者交修久而不失吾事办矣孰
 果知之言约意周无烦绮饬
卷九 第 11b 页 WYG1052-0576d.png
究观妙典浚发天机灌顶沃心既资大悟书绅铭座安
 可暂忘一一形于文言句句植其种智也
详求古教大启深心仁不可造次而违道不可须臾而
 离故我不起于坐便入涅槃斯乃随时随处息业养
 神之理也
唐贤白乐天有诗句云济世才无取谋身道不周应须
 共心语万事一时休予自引年退处绝无交游约已
 趣向因而拟象其句增多其意而书之云应须共心
卷九 第 12a 页 WYG1052-0577a.png
 语共书语共道语昔晋阮瞻时人谓之三语掾予今
 自目之曰三语翁其三语名则略同而理全异耳名
 僧贯休有诗断句云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
 毳袍予因拟之自述所得别成二句云岂知习静知
 常子尘外天声满耳根
圆觉经所说建立道场三期修行感应之兆有云遇善
 境界得心轻安为何不言身轻安而言心轻安予以
 为心者身之本即法身也所言轻者谓去其心之垢
卷九 第 12b 页 WYG1052-0577b.png
 累重浊而得空虚故心轻也所言安者谓澄其心之
 诸念烦动而得寂静故心安也是以禅家之言空寂
 道家之言虚静心体之相其理一也
我愿心如河直贯于高天其上达也如此又愿心如海
 旁吞众川其并容也如此上达欲以精妙道并容欲
 以消苦恼克践愿言何往不可
世间之事与心期者多苦于不足与天期者常乐于有
 馀何谓也夫心之所期而自固必或不遂心故多苦
卷九 第 13a 页 WYG1052-0577c.png
 于不足天谓自然也任其自然而至者出于意外故
 常乐于有馀予今得此二期之说自为心要之法
白公名居易盖取礼记中庸篇云君子居易以俟命字
 乐天又取周易系辞云乐天知命故不忧予观公之
 事迹可谓名行相副矣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集中
 有诗云朝见日上天暮见日入地不觉明镜中忽年
 三十四勿言身未老冉冉行将至白发虽未生朱颜
 已先悴又云贫贱非不恶道在何足避富贵非不爱
卷九 第 13b 页 WYG1052-0577d.png
 时来当自致所以达人心外物不能累噫公年方壮
 而作是诗予今年八十比公赋此诗章之年已加一
 倍更馀一纪矣安得不如公之旷达哉故予抗心希
 古以公为师多作道情诗粗合公之词理尔
庄子云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及其有眼也而内
 视内视而败矣夫庄生大意谓分别是非探射幽𨼆
 丧真德也自是道教之一说若据内典金刚经中说
 五种之眼除肉眼天眼谓在面之眼其次三种皆谓
卷九 第 14a 页 WYG1052-0578a.png
 在心之眼也观一切法空为慧眼见空中有一切法
 为法眼并包大备为佛眼庄生之说亦不相妨
千圣不传之路问之则难说万劫不朽之语得之则无
 失既知之矣复何忧乎群疑消于雪霜一志贯于金
 石伊予学道其谁与同
学道之要予谓无出于动静恬智交相养故予动而观
 书穷理尽性养智也静而息心澄神定灵养恬也若
 言更有妙者予则未能知之
卷九 第 14b 页 WYG1052-0578b.png
徐寅律赋有句云易伏猛兽难降寸心眼看西晋之荆
 □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此虽文词
 粗壮抑亦快人心胸故予采而书之
予偶自思即今之学姑务以理夺情未到忘情复性若
 能理常胜情亦甚善也
夫博学多识穷理尽性是谓知道收视反听澄神定灵
 是谓修道道法之利不可以言宣可以意取中智以
 上必能学而致之尔
卷九 第 15a 页 WYG1052-0578c.png
自念圣胎初养于圆觉经有起信之心灵音内观于楞
 严经契入流之法伊此二妙庆悦交深
儒家所贵贵乎有法以成德故周易云君子言有物而
 行有常道家所忌忌乎有机而丧道故庄子云贼莫
 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眼宗趣各别两不相妨
寓身虚白之堂或出或处身自在也寓心清羸之躯或
 默或语心自在也寓言优游之文或律或古言自在
 也强名三自在混为一逍遥
卷九 第 15b 页 WYG1052-0578d.png
入道之法宴坐静室居先也自顾耄年惜日尤切随时
 随处息业养神古教如此耳俟时之静馀生几何前
 贤有诗句云如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因
 而拟之别为二句以自规云可能宴坐即宴坐待全
 静无全静时
予觉灵心之惺惚真气之冲融妙音之玲珑今且优游
 雍容于其中自目之曰熙怡逍遥翁
神光发明或𨼆或显真气流行或开或塞势数自然委
卷九 第 16a 页 WYG1052-0579a.png
 顺而已不生疑怪是无挂碍
心足则常足道胜者自然而足心乐则常乐道胜者自
 然而乐道力清壮物无以敌
所读之书穷理尽性所得之法贯心达性所爱之事怡
 神养性人不我知苟有知我者以我为何如人也又
 谓薰修善利合何如哉
孔氏之教以忠恕为宗老氏之教以道德为宗释氏之
 教以觉利为宗举其宏纲尽在此矣内外同济阙一
卷九 第 16b 页 WYG1052-0579b.png
 不可
道唯自觉人不我知澄凝一心逮得已利照了诸幻其
 如予何深入精微重增恳激
孔氏之教在乎名器如释氏之相宗也老氏之教在乎
 虚无如释氏之空宗也唯释氏之教本乎理性而兼
 该二教之事方为臻极然而孔老二教亦有涉乎理
 性空有之迹而不到穷尽理性之说
向上一路吾能自见造微一句吾能自记于兹悟入是
卷九 第 17a 页 WYG1052-0579c.png
 大方便是大因缘随意即书非为戏论
天台观门之教圭峰禅源之法而皆贯微洞密曲尽其
 妙若僧若俗谈宗风者不能于此书中研精覃思穷
 理尽性而但道听涂说不亦谬乎
若有器宇渊邈人伦不能见其边际心境秘密鬼神不
 能知其朕兆吾当推之为有道之士
我今发洪誓愿愿我今生得本来之心有如云忽披而
 见白日养浩然之气又如春积暖而消清冰开悟流
卷九 第 17b 页 WYG1052-0579d.png
 畅何乐及此
今取庄老二子圆觉楞严二经文注之句集成三连珠
 为己心要尽其美妙可以专行固守也言意始末该
 括虚空盖明二教大同夫驯致妙道当以虚空为体
 心息为用其句云唯道集虚虚其心心息相依息调
 心净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
甘醴淖糜可以扶衰养老良书妙典可以求智葆真此
 外悠悠不能介意
卷九 第 18a 页 WYG1052-0580a.png
白公有诗句云澄江深浅好最爱夕阳时予自有所得
 因而拟之别为二句云耳音清亮好最爱梦醒时事
 虽不同而句相𩔖也
译经院僧首惟净惠访款谈及于三施谓财施法施无
 畏施也仍言无畏之施善利最深谓人有忧危恐怖
 而其心未决仁者姑务慰悦令得安稳是也予思仁
 人之言惠而不费力行其法夫何难哉因而书之永
 为吾事
卷九 第 18b 页 WYG1052-0580b.png
自念已登耋耄之年弥耽经论之学或穷理尽性观妙
 道之本源或抗心希古服先贤之景行天必鉴我我
 无愧焉
独觉自奋举世焉知醉象逼人坠丘井而惕息大龙办
 事乘风云而腾凌凡圣殊途其理如此
自觉反听致聪已如警露鹤又欲冥心致净有如辟尘
 犀又欲澄渟重浊有如清水珠又欲发见光明有如
 辉山玉内省狂言必贻大笑
卷九 第 19a 页 WYG1052-0580c.png
大功厚赏相嫉必众阴德密行获报宜深惟道与仁君
 子所见
太平广记第四百五奇物门𩔖说李德裕东都平泉庄
 去洛城三十里卉木台榭若造仙府庄东南隅即徵
 士韦楚老拾遗别墅楚老风韵高邈雅好山水李公
 居廊庙以白衣累擢今居谏署公后至平泉造门访
 之楚老避于山谷间远其势也予重韦生深识采而
 书之别资详览
卷九 第 19b 页 WYG1052-0580d.png
予观出世之法而得四种之无也无所求行无生法忍
 无碍法门无上菩提比夫世间之法有取求有生灭
 有挂碍有法超出于其上何者殊胜乎
天竺古先生独行首出是谓世雄證果之初六种震动
 说法之际四花飞洒妙道至仁绝不可及其大威德
 为天人师故我归心自感悟尔
谛思入道之法无有胜于养恬智也非冥心宴坐何以
 养其恬非观书博学何以养其智我当从事于斯始
卷九 第 20a 页 WYG1052-0581a.png
 终如一期于没齿而已矣
大雄氏推为无上士其道无上又曰古先生其法无生
 夫世间区区之智不当以此绝伦之圣而于有为局
 分中容易比拟而致交争
哕噫嚏咳随其气之有常行住坐卧随其意之有常知
 其有常可以无闷而我于此意气有常之中未尝瞬
 息之顷暂忘思修无上妙道因而内省亦足自慰
疾驱驷马争先于覆车之辙枉用七宝加饰于伐性之
卷九 第 20b 页 WYG1052-0581b.png
 斧古今同迷滔滔皆是唯上智之人但能知之而自
 戒虽大辩之士不能规诲于人也
或谓予曰丈夫儒林之士披寻释老之书何用何益予
 对曰予读释氏之书得三解脱门不二法门无碍法
 门读老氏之书得众妙之门夫如是则蔚为心师法
 利居最况于儒术亦不相妨
有念有为有生之业无念无为无生之法净明可致理
 在其中一一言之则不能尽自喜达道具缘渐老加
卷九 第 21a 页 WYG1052-0581c.png
 信观练深切在我而已
予以学而知之今自得一法可以敌百该涉易意万变
 虽殊可以执一御也又足以并包庄子虚缘而葆真
 之旨谓乎性生情情生缘缘生事性为本而情缘事
 次第为末情缘事当思顺理而动而性不动譬如众
 星有转移而北辰不动浮云自飞扬而南山不动观
 练纯熟道必成矣予常因一事立一法唯此一法可
 以足用譬如大药之一而蠲百疾
卷九 第 21b 页 WYG1052-0581d.png
唐中宗朝神龙初有同州刺史孟诜致仕归于伊阳之
 山第年虽晚暮志力如壮尝谓所亲曰若能保身养
 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予思言意有所
 未备因而拟之别成语句云若有明道志学者常须
 善念莫离心良书莫离手
夫清言妙道之人必以闻思修三慧发天机又以戒定
 慧三学办大事固当究观驯致臻极自觉若有妄起
 异端而云此外别有一法吾不取也
卷九 第 22a 页 WYG1052-0582a.png
自念养老具缘推分易足或以宴坐静室栖心圣境或
 以圆经了论穷理尽性日复一日率以为常内自省
 躬有何忧患
吾有观空眼见梦虚幻妄又有入理心觉智明力胜是
 故加老益壮而志不可夺
天圣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夜梦有如对于尊贵大人令
 立而赋诗口诵而成七言八句在青字韵止能记忆
 二句云文昭岂异天垂象泽布还同雨洒溟斯大人
卷九 第 22b 页 WYG1052-0582b.png
 其意未晓凝然以思予因即时承意解释之云古诗
 曰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有此故事斯大人方以
 为然予既寤不复以占梦考祥为意但悟人生性习
 之事随其志趣常存耳追思曩昔梦中所为无非己
 之好尚艺文之𩔖未尝梦为骑射戈矛角胜之事夫
 形神不接而识想如故则知缨情结念善恶由己影
 响因报世世不失旧缘也定矣适足私喜明哲之士
 固当慎其所习为来生张本
卷九 第 23a 页 WYG1052-0582c.png
闲居有禄大耋无嗟视听不衰发神灵之光响思修愈
 切穷理性之根源比于群伦怡然自得
我安身心已得其所杜门不出三径就荒环堵萧然四
 顾满志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吾自引年退居身闲心喜异于他等身之闲非简傲纵
 逸之闲是端庄不动之闲心之喜非世间荒狂之喜
 是法中清净之喜夫如是则视履考祥吾有何患
御多益办吾知其大将斲妙难传吾知其大匠负重济
卷九 第 23b 页 WYG1052-0582d.png
 深吾知有大象澄挠如一吾知有大量吾当体此四
 者之大合而为一志奋勇力决重障入方便门归真
 实相如是而回向如是而归依
若能逍遥于庄子无何有之乡又能游戏于如来大寂
 灭之海优深快乐无碍自在何如人也更有一法加
 于此乎
予以年登耋耄事历见闻以决定信中之心学决了教
 中之法必谐胜利复何自疑
卷九 第 24a 页 WYG1052-0583a.png
眼前白石烂南山寿非可久身后黄金拄北斗富亦何
 为过务贪求谁能觉了
身之所值有安有疾心之所值有顺有违事之所值有
 得有失或由于已或不由己靡不皆然若求一一从
 其所欲必无此理晓谕消遣曲尽至论
拥肿之材匠者不顾免见伐于斤斧款段之马骑士不
 驭免致疲于道路人不才而有饱食遨游者亦以无
 能之故
卷九 第 24b 页 WYG1052-0583b.png
意为心之足足逢秽地皆即时而避意涉欲境当即时
 而回内习之心大率如此
或有人云心无可修何用修心此皆误会其言凡言无
 修者本谓为无为也误会之人遂成怠惰恣纵与诸
 凡夫不殊若心无修则前言所云洗心清心澄心安
 心虚心冥心栖心息心凡此之𩔖为何事而言之耶
夫真学道人当以觉智忍力勇进坚守四者相成如贯
 珠连环而持之不失复何忧乎
卷九 第 25a 页 WYG1052-0583c.png
宝积经言烦恼性是佛境界观烦恼性空是正修行予
 谓学人但止依此观练精至更求何法
无生法忍大力也无上菩提圆觉也无馀涅槃至乐也
 三者备矣何以加乎
高僧传庐山慧远所著论有语云冥人绝境谓之泥元
 又东晋孙绰老子赞云李老无为而无不为道一尧
 孔迹入灵奇塞关内镜冥神绝涯永合元气长契两
 仪予据此古德之言言释氏则云冥神绝境言老氏
卷九 第 25b 页 WYG1052-0583d.png
 则云冥神绝涯详其入理体用有何差别而后裔妄
 分彼我不亦谬乎
予观庄老之书而见妙道本体庄子云至精无形至大
 不可围老子云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予因合而言之
 推而求之夫其至精至大无形而有信者是何物也
 浚哲之士而有意及于此果能知之乎
宝积经第一百二其卷首列诸菩萨名号数十临末相
 连者云无攀缘菩萨无著意菩萨常笑菩萨喜根菩
卷九 第 26a 页 WYG1052-0584a.png
 萨除诸障盖菩萨予因省已若能以此五者名理协
 用而为法要久久精至可以入道必矣
宝积经第一百三其卷首列其大众有云善住意天子
 善寂天子予谓善住意者盖言善能止息其念不令
 驰散善寂者盖言能静其心寂然不动大凡学人有
 智不必求多秪此顾名思义无非法门
读古人书共古人语虽不见古人面而却见古人心比
 夫交杂妄谈戏谈不可以相参
卷九 第 26b 页 WYG1052-0584b.png
宝积经第一百四内有句云能作难作予因演而续之
 云能作难作是名为作能忍难忍是名为忍皆菩萨
 之行
我观人伦形之与情如幻化如梦想言之与声如风鸣
 如谷响历劫久痴冥不能逃世网
养老之具求理之书所食者淖糜黄菹不羡八珍之膳
 所读者圆经了论如闻九奏之音何必多图沛然已
 足
卷九 第 27a 页 WYG1052-0584c.png
一心二妙西圣能然屹如妙高之山八风不动晏如妙
 湛之海万象斯分一名山持一名海印山持表定力
 之固海印表慧明之深予观世雄体用如此
庄子云虚缘而葆真予因拟之作儒书之言云应务而
 存诚又作佛书之言云在梦而常觉其理一也
予自问曰吾子修真日益何如哉自答曰草里冬瓜应
 暗长又问曰悟妄日损何如哉又答曰庭中春雪必
 潜消勿谓戏谈无非至理
卷九 第 27b 页 WYG1052-0584d.png
夫人但见往日即日纷纷之缘不知身前身后茫茫之
 事唯出世大圣人一一了知如视掌中之果而曲士
 贡高岂可自以为贤而非之乎但以身心之所不及
 者疑而非之果能断之以理而令人信服乎
大象渡河直绝洪流自利也大龙办事广布膏雨兼济
 也法此二者名大丈夫
宝积经第一百十五其卷首名号有云无比喻心菩萨
 又云无尽慧菩萨予默而识之自有所得
卷九 第 28a 页 WYG1052-0585a.png
乐记云乐乐其所自生予谓乐本生于人心然后成于
 形器故作乐者足以自乐也予每观书得意而形于
 笔皆演法门之事为利益故不下于乐固当自乐而
 无愧不可轻已述作须重其法也
夫一真是道万物皆空道胜于内则内无所劫物空于
 外则外无可欲故我所得唯在乎灌顶沃心不在乎
 娱耳悦目
大乘小乘知顿渐之名理粗住细住得宴息之法门虽
卷九 第 28b 页 WYG1052-0585b.png
 未应一真亦不入诸趣
列子注有云检情摄念禅源序有云息业养神此凡八
 字合而言之则与坐忘论收心章所说大槩其理一
 也随时随处可为常准其诸深妙之法难凑泊者无
 烦过有思惟姑务量力而已
前言有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予因拟
 而言之曰此心不向今生了更向何生了此心
吾尝谛观人伦大槩迷者誙誙而趣死悟者孜孜而学
卷九 第 29a 页 WYG1052-0585c.png
 道迷悟相反众寡全殊如彼牛毛之对麟角矣古今
 悉尔无如之何
观身无物从幻化缘生观心无物从颠倒想生夫天机
 深者洞见此重重之空而不落于空又见空中之不
 空照体独存存存之道由大觉力不可以言宣笔演
 者也
周孔经制之术黄老清静之教释梵薰修之法历观体
 用各无相妨人多取舍妄分憎爱
卷九 第 29b 页 WYG1052-0585d.png
吾于贝典详求多矣了知身心皆为幻垢身心之外夫
 复何思一切分别无非障碍
要切法门须从观练观也者照以明融之智练也者习
 成恬宴之心二妙相资不可废也
知一真之本有不执于有知万缘之本空不落于空明
 而融之在我而已
稽古适变处世之上智也贯微臻极出世之上智也条
 分则繁此为纲要
卷九 第 30a 页 WYG1052-0586a.png
多言不如无言多思不如无思若有人善于清言深于
 正思而能与我款密交谈更相导谕者是名福会
传无尽灯此乃烛理之智也御不退轮此乃进道之力
 也兼而有之逮得已利
禅家之言有云心息相依息调心净若以道家之言言
 之乃是神气交合气和神清于十二时在四威仪何
 烦别求用兹足矣
吾之所爱读良书饮美酒接高人谈妙道在心为志四
卷九 第 30b 页 WYG1052-0586b.png
 者难并
密依禅观内习也严持禁戒外护也内外交济复何言
 哉
予好克己正身而不求名誉量力济人而不求福报由
 真素之所尚非劝戒之能然
吾好力学真乘老而益壮所得心要无非度门所立法
 言无非佛事日复一日不知其他
出世圣人善入真实际臻极混融处世凡夫常在虚妄
卷九 第 31a 页 WYG1052-0586c.png
 中析微规夺其相反也甚矣
众所好者虚名客气冗具羡财予所好者天机道眼法
 要度门人心不同各从其志
酒力之胜也消忧释结其乐有限道力之胜也贯心达
 性其乐无极不有二法吾将畴依
身心安乐一幸也资缘备具二幸也时世清平三幸也
 老年三幸复何求乎
人身有病健人心有忧喜人事有违顺古今皆然不足
卷九 第 31b 页 WYG1052-0586d.png
 怪也
资给随宜足其用子孙多材服其劳所读者穷理尽性
 之书所学者清心释累之法究观自得天幸居优加
 以年及耄而智益生故思罙而入于道
自定高年进道之法但且随时随处冥目冥心便入凝
 虚之境界不计安住之几多不分情况之如何唯务
 积习为常日日增修而已矣
迷已逐物一切愚人之见也息缘反照万一智人之见
卷九 第 32a 页 WYG1052-0587a.png
 也若能顿悟丕变此则疾如反掌
无形而常有者真也有形而终无者妄也唐贤白乐天
 所演八渐偈而有句云真妄苟辨觉生其中此一觉
 字佛心之初也
身有安全败坏者事之报也即世而可见性有超升沦
 坠者行之报也异世而不知譬如形声之有影响必
 然之理也
予思自少及老真学逾深量处世奉身之宜沛然而知
卷九 第 32b 页 WYG1052-0587b.png
 足悟出世存心之要涣然而不疑得一卷演道之书
 如收至宝闻一句达理之言如尝甘露从吾所好聊
 以自娱
人之赋象顺造化之造而不知始造之前顺造化之化
 而不知终化之后唯上上圣智得道大成者一一知
 之夫如是则深识之人安可不信重其法乎
圭峰禅源之序永嘉證道之歌天台观门之学并为法
 要学宜兼该久味道腴知其美妙
卷九 第 33a 页 WYG1052-0587c.png
天时有风雨晦明人事有吉凶悔吝舒休常少惨戚常
 多自古而然其理一也
严持不退之心日诵无生之句虽未得解脱且稍息尘
 劳愿结胜缘世世相续
真学大成之士其心寂寂不同昏住而成无记其心惺
 惺不同缘虑而生乱想至静至明体用如是
思致无生之身兹事体大历劫方成但习无生之心随
 宜恬宴即今由已恬宴之境入道之初门也
卷九 第 33b 页 WYG1052-0587d.png
水不大无以养大鲲横海之鳞风不大无以举大鹏垂
 天之翼志不大无以办大事出世之缘我当浚心雄
 成大道
知非不如去非改过不如无过明恕之士于此法门随
 其浅深能行其一者亦不可多得
唐有名贤香山居士白公所著章句云一性自了了万
 缘徒纷纷又有名僧圭峰禅师密公所著章句云灵
 灵自觉元无物扰扰他缘尽是空二人同时而词意
卷九 第 34a 页 WYG1052-0588a.png
 亦同今并书之予所爱也
予今以妙观察智知不思议事三世无始终十方无边
 际惺惺冥冥混成法器
以物为药疗身之病也以法为药疗心之病也故予检
 讨方书详求经论俱非徒然
人事有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虽有吉之一而凶悔吝
 三者随之天时有风雨晦明生乎静者也虽有风雨
 晦之三而终归于明是故生乎动而得少失多者道
卷九 第 34b 页 WYG1052-0588b.png
 家所忌生乎静而终明者几乎道
今我油然有得别为二就法门佚老开怀且就了知而
 适悦栖真入理且就凝寂而轻安日用参同成决定
 志
吾今之年八十一矣身之所至无亏伤心之所主无昏
 乱随缘养老常知足著文演法常患多静而思之云
 何不乐
宴坐静室栖心圣境寂然不动怡然自得获大安稳可
卷九 第 35a 页 WYG1052-0588c.png
 乐如之
心不□乱禅定根也心不痴冥智慧根也但令深固能
 久勿思證验如何
知同归之法而能大和会居不竞之地而获大安稳虽
 未还源且非失道
坦然明白为大道精义入神为妙道当耋耄之年学大
 妙之道予之归趣何如哉
论语云子绝四谓毋意毋必母固毋我予因采集典言
卷九 第 35b 页 WYG1052-0588d.png
 而拟之云予慎四谓慎斋慎独慎微慎终何故而然
 夫慎斋者即心斋尔洗心斋洁是也慎独者即不欺
 闇室是也慎微者谓祸患生于所忽先慎于未兆之
 初是也慎终者谓有初鲜终当思慎终如初是也此
 四法在儒书属礼义所摄在佛书属戒律所摄学道
 之人斯为善护
情可理夺见理由智道可力行壮力由志书不尽言言
 不尽意吾自得之日用而人不知也
卷九 第 36a 页 WYG1052-0589a.png
究观物理油清则灯明油浊则灯暗水静则影定水动
 则影乱因知人心当以清静为本
谛观大觉大雄之名理大觉者神道也寂照于内万象
 洞分澄湛海大雄者神力也降伏于外八风不动妙
 高山内外如此殊胜可知吾思学其百亿分之一而
 不可以言及姑务归心而已
诗有大雅小雅章酒有大雅小雅杯夫雅士好诗酒之
 乐与诸好不同何愧于人乎
卷九 第 36b 页 WYG1052-0589b.png
非盘根错节何以知攻木之利刃非贯石饮羽何以明
 射虎之纯诚我今极其智力破烦恼魔多多益办亦
 复如是适足以道胜而私喜也
习定存一如善射之箭中的无失锐意破坚如良庖之
 刀投刃皆虚内学贵精其理如此
任其惯习者名为增上慢明其因报者名为决定相是
 故庄生之言缮刻释氏之言薰修至理昭然非无谓
 也
卷九 第 37a 页 WYG1052-0589c.png
翼翼小心求处世之多福恢恢大心办出世之胜缘小
 心独可及大心不可及此理尤为要切孰能知而思
 之乎
古人有言置器安处则安危处则危予因思之而况安
 置身心合如何哉岂得不及于器而自轻其身心耶
观烦恼性空是正修行法知恬宴味腴是初安乐行或
 有赋之以颖利加之以精进卓然挺特超乎群萃而
 能自至于道此则系乎人者也
卷九 第 37b 页 WYG1052-0589d.png
吾今自集无住之法金刚经云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
 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又传灯录有说金
 刚齐菩萨云我不依有住而住不依无住而住如是
 而住又坛经六祖云我法以无住为本又坐忘论枢
 翼云不依一物而心常住如此𩔖例固难具引且从
 此四者备矣一以贯之随时随处不计情之休戚舒
 惨即当径入无住之法如升太虚空中无碍自在久
 久如初不用较量应验之功耳
卷九 第 38a 页 WYG1052-0590a.png
夫上智真学之人于处世法中修身慎行不求名而名
 自应于出世法中清心释累不求道而道自證能知
 能然何忧何虑
详夫心心密印之法无一言可说无一事可作无一物
 可得而其空明灵妙不可推测但因豁然而觉信有
 决定之相若能钩深以智又能致远以力智照力行
 而其道可涉者也
左氏春秋云三折肱知为良医又楚辞云九折臂而成
卷九 第 38b 页 WYG1052-0590b.png
 医此皆言其更历方药以试病故能触𩔖敷演夫真
 学之人百练心可目之以大士予尝著书而名之曰
 自择增修百法篇其殆庶几乎
澄凝一性养恬也涉猎群书养智也恬智并进日夕常
 然内省胜因足以自乐
大匠化材所以成受用之器大龙办事所以施涵濡之
 利大士传法所以示悟入之智伊予宿习与此冥契
 在心为志唯力是视每思穷当益坚老当益壮造次
卷九 第 39a 页 WYG1052-0590c.png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读蒙庄之书得道腴之味爱其栖迟丘壑脱落朝市不
 挂圣人之网不嗅骄君之饵苟有诘难斯言吾弗与
 之轻议
白乐天为翰林学士时有室名曰松斋自题其诗云非
 老亦非少年过三纪馀非贱亦非贵朝登一命初才
 小分易足心宽体长舒充肠皆美食容膝即安居况
 此松斋下一琴数帙书书不求甚解琴聊以自娱夜
卷九 第 39b 页 WYG1052-0590d.png
 直入君门晚归卧吾庐形骸委顺动方寸付空虚持
 此将过日自然多宴如昏昏复默默非智亦非愚又
 诗僧贯休有山居诗云一庵暝目在穹冥菌枕松床
 藓阵青乳鹿暗行柽径雪瀑泉微溅石楼经闲行不
 觉过天井长啸深能动岳灵应恐无人知此意非凡
 非圣独惺惺予以致政闲居居常逍遥因览二公诗
 而知二公意是知道同者无𨼆显无古今遽自抽毫
 合而书之得趣钦味逌然适悦
卷九 第 40a 页 WYG1052-0591a.png
    凡一百九十四章
 
 
 
 
 
 
 
卷九 第 40b 页 WYG1052-0591b.png
 
 
 
 
 
 
 
 法藏碎金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