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695-0310a.png
夫子适周见苌弘言终退苌弘语刘文公曰吾观孔仲
尼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颡黄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龟
背长九尺有六寸成汤之容体也然言称先王躬履谦
让洽闻强记博物不穷抑亦圣人之兴者乎刘子曰方
今周室衰微而诸侯力争孔丘布衣圣将安施苌弘曰
卷一 第 1b 页 WYG0695-0310b.png
尧舜文武之道或弛而坠礼乐崩丧亦正其统纪而已
矣既而夫子闻之曰吾岂敢哉亦好礼乐者也
陈惠公大城因起凌阳之台未终而坐法死者数十人
又执三监吏夫子适陈闻之见陈侯与俱登台而观焉
夫子曰美哉斯台自古圣王之为城台未有不戮一人
而能致功若此者也陈侯默而退遂窃赦所执吏既而
见夫子问曰昔周作灵台亦戮人乎荅曰文王之兴附
者六州六州之众各以子道来故区区之台未及期日
卷一 第 2a 页 WYG0695-0310c.png
而已成矣何戮之有乎夫以少少之众能立大大之功
惟君尔
子张曰女子必渐乎二十而后嫁何也孔子曰十五许
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以为
缋组紃织纴者女子之所有事也黼黻文章之义妇人
之所有大功也必十五以往渐乎二十然后可以通乎
此事然后乃能上以孝于舅姑下以事夫养子也
宰我使于齐而反见夫子曰梁丘据遇虺毒三旬而后
卷一 第 2b 页 WYG0695-0310d.png
瘳朝齐君齐君会大夫众宾而庆焉弟子与在宾列大
夫众宾并复献攻疗之方弟子谓之曰夫所以献方将
为病也今梁丘已疗矣而诸夫子乃复献方方将安施
意欲梁丘大夫复有虺害当用之乎众坐默然无辞弟
子此言何如夫子曰汝说非也夫三折肱为良医梁丘
子遇虺毒而获疗犹有与之同疾者必问所以已之之
方焉众人为此故各言其方欲售之以已人之疾也凡
言其方者称其良也且以参据所以已之之方优劣耳
卷一 第 3a 页 WYG0695-0311a.png
夫子适齐晏子就其馆既宴且私焉曰齐其危矣譬若
载无辖之车以临千仞之谷其不颠覆亦难冀也子吾
心也子以齐为游息之馆当或可救子幸不吾隐也夫
子曰夫死病无可为医夫政令者人君之衔辔所以制
下也今齐君失之已久矣子虽欲挟其辀而扶其轮良
弗及也抑犹可以终齐君及子之身过此以往齐其田
氏矣
齐东郭亥欲攻田氏执贽见夫子而访焉夫子曰子为
卷一 第 3b 页 WYG0695-0311b.png
义也丘不足与计事揖子贡使荅之子贡谓之曰今子
士也位卑而图大位卑则人不附也图大则人惮之殆
非子之任也盍姑已乎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
县之于无极之高下垂之于不测之深旁人皆哀其绝
而造之者不知其危子之谓乎马方骇鼓而惊之系方
绝重而填之马奔车覆六辔不禁系绝于高坠入于深
其危必矣东郭亥色战而跪曰吾已矣愿子无言既而
夫子告子贡曰东郭亥欲为义者也子亦告之以难易
卷一 第 4a 页 WYG0695-0311c.png
则可矣奚至惧之哉
宰我问君子尚辞乎孔子曰君子以理为尚博而不要
非所察也繁辞富说非所听也惟知者不失理孔子曰
吾于予取其言之近类也于赐取其言之切事也近类
则足以喻之切事则足以惧之  论书第二
子张问曰圣人受命必受诸天而书云受终于文祖何
也孔子曰受命于天者汤武是也受命于人者舜禹是
卷一 第 4b 页 WYG0695-0311d.png
也夫不读诗书易春秋则不知圣人之心又无以别尧
舜之禅汤武之伐也
子张问曰礼丈夫三十而室昔者舜三十徵庸而书云
有鳏在下曰虞舜何谓也曩师闻诸夫子曰圣人在上
君子在位则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尧为天子而有鳏在
下何也孔子曰夫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后娶古今通义
也舜父顽母嚚莫克图家室之端焉故逮三十而谓之
鳏也诗云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父母在则宜图婚若
卷一 第 5a 页 WYG0695-0312a.png
已殁则已之娶必告其庙今舜之鳏乃父母之顽嚚也
虽尧为天子其如舜何子夏问书大义子曰吾于帝典见尧舜之圣焉于大禹
皋陶谟益稷见禹稷皋陶之忠勤功勋焉于洛诰见周
公之德焉故帝典可以观美大禹谟禹贡可以观事皋
陶谟益稷可以观政洪范可以观度(谓皇极彝/伦之度)泰誓可
以观义五诰可以观仁甫刑可以观诫通斯七者则书
之大义举矣
卷一 第 5b 页 WYG0695-0312b.png
孔子曰书之于事也远而不阔近而不迫志尽而不怨
辞顺而不谄吾于高宗肜日见德有报之疾也苟由其
道致其仁则远方归志而致其敬焉吾于洪范见君子
之不忍言人之恶而质人之美也发乎中而见乎外以
成文者其唯洪范乎
子张问曰尧舜之世一人不刑而天下治何则以教诚
而爱深也龙子以为一夫而被以五刑敢问何谓孔子
曰不然五刑所以佐教也龙子未可谓能为书也
卷一 第 6a 页 WYG0695-0312c.png
子夏读书既毕而见于夫子夫子谓曰子何为于书子
夏对曰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离离然若
星辰之错行上有尧舜之道下有三王之义凡商之所
受书于夫子者志之于心弗敢忘虽退而穷居河济之
间深山之中作壤室编蓬户常于此弹琴以歌先王之
道则可以发愤慷喟忘已贫贱故有人亦乐之无人亦
乐之上见尧舜之德下见三王之义忽不知忧患与死
也夫子愀然变容曰嘻子殆可与言书矣虽然其亦表
卷一 第 6b 页 WYG0695-0312d.png
之而已未睹其里也夫窥其门而不入其室恶睹其宗
庙之奥百官之美乎
宰我问书云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何谓也孔子曰
此言人事之应乎天也尧既得舜历试诸难已而纳之
于尊显之官使大录万机之政是故阴阳清和五星不
悖烈风雨各以其应不有迷错愆伏明舜之行合于天

宰我曰敢问禋于六宗何谓也孔子曰所宗者六皆洁
卷一 第 7a 页 WYG0695-0313a.png
祀之也埋少牢于太昭所以祭时也祖迎于坎坛所以
祭寒暑也主于郊宫所以祭日也夜明所以祭月也幽
禜所以祭星也雩禜所以祭水旱也禋于六宗此之谓
书曰兹予大享于先王尔祖其从与享之季桓子问曰
此何谓也孔子曰古之王者臣有大功死则必祀之于
庙所以殊有绩劝忠勤也盘庚举其事以厉其世臣故
称焉桓子曰天子之臣有大功者则既然矣诸侯之臣
卷一 第 7b 页 WYG0695-0313b.png
有大功者可以如之乎孔子曰劳能定国功加于民大
臣死难虽食之公庙可也桓子曰其位次如何孔子曰
天子诸侯之臣生则有列于朝死则有位于庙其序一

书曰维高宗报上甲微(上甲微契后八/世汤之先也)定公问曰此何
谓也孔子对曰此谓亲尽庙毁有功而不及祖有德而
不及宗故于每岁之大尝而报祭焉所以昭其功德也
公曰先君僖公功德前行(或作/前列)可以与于报乎孔子曰
卷一 第 8a 页 WYG0695-0313c.png
丘闻昔虞夏商周以帝王行此礼者则有矣自此以下
未之知也
定公问曰周书所谓庸庸祗祗威威显民何谓也孔子
对曰不失其道明之于民之谓也夫能用可用则正治
矣敬可敬则尚贤矣畏可畏则服刑恤矣君审此三者
以示民而国不兴未之有也
子张问书云奠高山何谓也孔子曰高山五岳定其差
秩祀所视焉子张曰其礼如何孔子曰牲币之物五岳
卷一 第 8b 页 WYG0695-0313d.png
视三公小名山视子男子张曰仁者何乐于山孔子曰
夫山者岿然高子张曰高则何乐尔孔子曰夫山草木
植焉鸟兽蕃焉财用出焉直而无私焉四方皆伐焉直
而无私兴吐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
泽万物以成百姓咸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乎山也
孟懿子问书曰钦四邻何谓也孔子曰王者前有疑后
有丞左有辅右有弼谓之四近言前后左右近臣当畏
敬之不可以非其人也周文王胥附奔辏先后禦侮谓
卷一 第 9a 页 WYG0695-0314a.png
之四邻以免乎羑里之害懿子曰夫子亦有四邻矣孔
子曰吾有四友焉自吾得回也门人加亲是非胥附乎
自吾得赐也远方之士日至是非奔辏乎自吾得师也
前有光后有辉是非先后乎自吾得仲由也恶言不至
于门是非禦侮乎
孔子见齐景公梁丘据自外而至公曰何迟对曰陈氏
戮其小臣臣有辞为是故迟公笑而目孔子曰周书所
谓明德慎罚陈子明德也罚人而有辞非不慎矣孔子
卷一 第 9b 页 WYG0695-0314b.png
荅曰昔康叔封卫统三监之地命为孟侯周公以成王
之命作康诰焉称述文王之德以成敕诫之文其书曰
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克明德者能显用有德
举而任之也慎罚者并心而虑之众平然后行之致刑
错也此言其所任不失德所罚不失罪不谓已德之明
也公曰寡人不有过言则安得闻吾子之教也
书曰其在祖甲不义惟王公西赤曰闻诸晏子汤及太
甲武丁祖乙天下之大君夫太甲为王居丧行不义同
卷一 第 10a 页 WYG0695-0314c.png
称君何也孔子曰君子之于人计功而除过太甲即位
不明居丧之礼而干冢宰之政伊尹放之于桐忧思三
年追悔前愆起而复位谓之明王以此观之虽四于三
王不亦可乎鲁哀公问书称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
谐何谓也孔子对曰此言善政之化乎物也古之帝王
功成作乐其功善者其乐和乐和则天地犹且应之况
百兽乎夔为帝舜乐正实能以乐尽治理之情公曰然
卷一 第 10b 页 WYG0695-0314d.png
则政之大本莫尚夔乎孔子曰夫乐所以歌其成功非
政之本也众官之长既咸熙熙然后乐乃和焉公曰吾
闻夔一足有异于人信乎孔子曰昔重黎举夔而进又
欲求人而佐焉舜曰夫乐天地之精也唯圣人为能和
五律均五音知乐之本以通八风夔若能此一而足矣
故曰一足非一足也公曰善  记义第三
季桓子以粟千钟饩夫子夫子受之而不辞既而以颁
卷一 第 11a 页 WYG0695-0315a.png
门人之无者子贡进曰季孙以夫子贫故致粟夫子受
之而以施人无乃非季孙之意乎子曰何对曰季孙以
为惠也子曰然吾得千钟所以受而不辞者为季孙之
惠且以为宠也夫受人财不以成富与季孙之惠于一
人岂若惠数百人哉秦庄子死孟武伯问于孔子曰古者同寮有服乎荅曰
然同寮有相友之义贵贱殊等不为同官闻诸老聃昔
者虢叔闳夭太颠散宜生南宫括五臣同寮比德以赞
卷一 第 11b 页 WYG0695-0315b.png
文武及虢叔死四人者为之服朋友之服古之达理者
行之也
公父文伯死室人有从死者其母怒而不哭相室諌之
其母曰孔子天下之贤人也不用于鲁退而去是子素
宗之而不能随今死而内人从死者二人焉若此于长
者薄于妇人厚也既而夫子闻之曰季氏之妇尚贤哉
子路愀然对曰夫子亦好人之誉已乎夫子死而不哭
是不慈也何善尔子曰怒其子之不能随贤所以为尚
卷一 第 12a 页 WYG0695-0315c.png
贤者吾何有焉其亦善此而已矣
卫出公使人问孔子曰寡人之任臣无大小一一自睹
察之犹复失人何故荅曰如君之言此即所以失之也
人既难知非言问所及观察所尽且人君之虑者多多
虑则意不精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宜其有失也君
未之闻乎昔者舜臣尧官不任士尧一从之左右曰人
君用士当自任耳目而取信于人无乃不可乎尧曰吾
之举舜已耳目之矣今舜所举人吾又耳目之是则耳
卷一 第 12b 页 WYG0695-0315d.png
目人终无已时也君苟付可付则已不劳而贤才不失

子贡问曰昔孙文子以卫侯哭之不哀知其将为乱不
敢舍其重器而行尽寘诸戚而善晋大夫二十人或称
其知何如孔子曰人知其为知也吾未知其为知也子
贡曰敢问何谓也子曰食其禄者必死其事孙子知卫
君之将不君不念伏死以争而素规去就尸利携贰非
人臣也臣而有不臣之心明君所不赦幸哉孙子之以
卷一 第 13a 页 WYG0695-0316a.png
此免戮也
孔子使宰予使于楚楚昭王以安车象饰因宰予以遗
孔子焉宰予曰夫子无以此为也王曰何故对曰臣以
其用思其所在观之有以知其然王曰言之宰予对曰
自臣侍从夫子以来窃见其言不离道动不违仁贵义
尚德清素好俭仕而有禄不以为积不合则去退无吝
心妻不服䌽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道行则乐
其治不行则乐其身此所以为夫子也若夫观目之丽
卷一 第 13b 页 WYG0695-0316b.png
靡窈窕之音夫子过之弗之视遇之弗之听也故臣
知夫子之无用此车也王曰然则夫子何欲而可对曰
方今天下道德寝息其志欲兴而行之天下诚有欲治
之君能行其道则夫子虽使步以朝固犹为之何必远
辱君之重贶乎王曰乃今而后知孔子之德也大矣宰
予归以告孔子孔子曰二三子以予之言何如子贡对
曰未尽夫子之美也夫子德高则配天深则配海若予
之言行事之实也夫子曰夫言贵实使人信之舍实何
卷一 第 14a 页 WYG0695-0316c.png
称乎是赐之华不若予之实也
孔子适齐齐景公让登夫子降一等景公三辞然后登
既坐曰夫子降德辱临寡人寡人以为荣也而降阶以
远自绝于寡人寡人未知所以为罪孔子荅曰君惠顾
外臣君之赐也然以匹夫敌国君非所敢行也虽君私
之其若义何
颜雠善事亲子路义之后雠以非罪执于义将厄子路
请以金赎焉人将许之既而二三子纳金于子路以入
卷一 第 14b 页 WYG0695-0316d.png
卫或谓孔子曰受人之金以赎其私昵义乎子曰义而
赎之贫取于友非义而何爱金而令不辜陷辟凡人且犹不忍况二三子于由之所亲乎诗云如可赎兮人百
其身苟出金可以生人虽百倍古人不以为多故二三
子其欲由也成其义非汝之所知也
孔子读诗及小雅喟然而叹曰吾于周南召南见周道
之所以盛也于柏舟见匹夫执志之不可易也于淇澳
见学之可以为君子也于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
卷一 第 15a 页 WYG0695-0317a.png
于木瓜见包且之礼行也于缁衣见好贤之心至也于
鸡鸣见古之君子不忘其敬也于伐檀见贤者之先事
后食也于蟋蟀见陶唐俭德之大也于下泉见乱世之
思明君也于七月见豳公之所造周也于东山见周公
之先公而后私也于狼跋见周公之远志所以为圣也
于鹿鸣见君臣之有礼也于彤弓见有功之必报也于
羔羊见善政之有应也于节南山见忠臣之忧世也于
蓼莪见孝子之思养也于四月见孝子之思祭也于裳
卷一 第 15b 页 WYG0695-0317b.png
裳者华见古之贤者世保其禄也于采菽见古之明王
所以敬诸侯也
孔子昼息于室而鼓琴焉闵子自外闻之以告曾子曰
向也夫子之音清彻以和沦入至道今也更为幽沉之
声幽则利欲之所为发沉则贪得之所为施夫子何所
之感若是乎吾从子入而问焉曾子曰诺二子入问夫
子夫子曰然女言是也吾有之向见猫方取鼠欲其得
之故为之音也女二人者孰识诸曾子对曰闵子夫子
卷一 第 16a 页 WYG0695-0317c.png
曰可与听音矣
  


刑论第四
仲弓问古之刑教与今之刑教孔子曰古之刑省今之
刑繁其为教古有礼然后有刑是以刑省今无礼以教
而齐之以刑刑是以繁书曰伯夷降典折民维刑谓下
礼以教之然后维以刑折之也夫无礼则民无耻而正
之以刑故民苟免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
卷一 第 16b 页 WYG0695-0317d.png
信乎孔子荅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
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
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
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
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
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
马失道矣文子曰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
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
卷一 第 17a 页 WYG0695-0318a.png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礼而
薄于刑故民从命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文子曰
吴越之俗无礼而亦治何也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
无别同厕而浴民轻相犯故其刑重而不胜由无礼
中国之教为外内以别男女异器服以殊等类故其民
笃而法其刑轻而胜由有礼也
孔子曰民之所以生者衣服也上不教民民匮其生饥
寒切于身而不为非者寡矣故古之于盗恶之而不杀
卷一 第 17b 页 WYG0695-0318b.png
也今不先其教而一杀之是以罚行而善不反刑张而
罪不省夫赤子知慕其父母由审故也况为政兴其贤
者而废其不贤以化民乎知审此二者则上盗息(上盗/犹大)
(盗/也)
书曰兹殷罚有伦子张问曰何谓也孔子曰不失其理
之谓也今诸侯不同德国君异法折狱无伦以意为限
是故知法之难也子张曰古之知法者与今之知法者
异乎孔子曰古之知法者能远(能远者止其源/而以礼义先之)今之知
卷一 第 18a 页 WYG0695-0318c.png
法者不失有罪不失有罪其于怨寡矣能远则于狱其
防深矣寡怨近乎滥防深治乎本书曰惟敬五刑以成
三德言敬刑所以为德也
书曰非从惟从孔子曰君子之于人也有不语也无不
听也况听讼乎必尽其辞矣夫听讼者或从其情或从
其辞辞不可从心断以情书曰人有小罪非𤯝乃惟终
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
乃惟𤯝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卷一 第 18b 页 WYG0695-0318d.png
曾子问听狱之术孔子曰其大法有三焉治必以宽宽
之之术归于察察之之术归于义是故听而不宽是乱
也宽而不察是慢也察而不中义是私也私则民怨故
善听者虽不越辞辞不越情情不越义书曰上下比罪
无僭乱辞
书曰哀矜折狱仲弓问曰何谓也孔子曰古之听讼者
察贫穷哀孤独及鳏寡老弱不肖而无告者虽得其情
必哀矜之死者不可生断者不可属若老而刑之谓之
卷一 第 19a 页 WYG0695-0319a.png
悖弱而刑之谓之尅不赦过谓之逆率过以小罪谓之
(一作疻犹伤也夫过则宜宥/若率以为小罪亦伤乎义)故宥过赦小罪老弱不
受刑先王之道也书曰大辟疑赦又曰与其杀不辜宁
失不经
书曰若保赤子子张问曰听讼可以若此乎孔子曰可
哉古之听讼者恶其意不恶其人求所以生之不得其
所以生乃刑之君必与众共焉今之听讼者不恶其意
而恶其人求所以杀是反古之道也
卷一 第 19b 页 WYG0695-0319b.png
孟氏之臣叛武伯问孔子曰如之何荅曰臣人而叛天
下所不容也其状自反子姑待之三旬果自归孟氏武
伯将执之访于夫子夫子曰无也子之于臣礼意不至
是以去子今其自反罪以反除又何执焉子修礼以待
之则臣去子将安往武伯乃止  记问第五
夫子閒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
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
卷一 第 20a 页 WYG0695-0319c.png
子思对曰伋于进瞻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
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
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子思问于夫子曰为人君者莫不知任贤之逸也而不
能用贤何故子曰非不欲也所以官人任能者由于不
明也其君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贤者不居焉
子思问于夫子曰伋闻夫子之诏正俗化民之政莫善
于礼乐也管子任法以治齐而天下称仁焉是法与礼
卷一 第 20b 页 WYG0695-0319d.png
乐异用而同功也何必但礼乐哉子曰尧舜之化百世
不辍仁义之风远也管仲任法身死则法息严而寡恩
若管仲之知足以定法材非管仲而专任法终必乱
成矣
子思问于夫子曰物有形类事有真伪必审之奚由子
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谓圣推数究理不以疑(心诚神/通则数)
(不能/遁)周其所察圣人难诸
赵简子使聘夫子夫子将至焉及河闻鸣犊与窦犨之
卷一 第 21a 页 WYG0695-0320a.png
见杀也回舆而旋之卫息鄹遂为操曰周道衰微礼乐
陵迟文武既坠吾将焉归周游天下靡邦可依凤鸟不
识珍宝枭鸱眷然顾之𢡖然心悲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黄河洋洋攸攸之鱼临津不济还辕息鄹伤予道穷哀
彼无辜翱翔于卫复我旧庐从吾所好其乐只且
哀公使以币如卫迎夫子而卒不能赏用也故夫子作丘
陵之歌曰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丘陵谓王室/也阪指诸侯)仁道在迩
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题/顾)
卷一 第 21b 页 WYG0695-0320b.png
(也泰山/谓鲁也)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
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霣潺湲(梁甫泰山之下/小山指三桓也)
楚王使使奉金币聘夫子宰予冉有曰夫子之道至是
行矣遂请见问夫子曰太公勤身苦志八十而遇文王
孰与许由之贤夫子曰许由独善其身者也太公兼利
天下者也然今世无文王之君也虽有太公孰能识之
乃歌曰大道隐兮礼为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
欲何之
卷一 第 22a 页 WYG0695-0320c.png
叔孙氏之车子曰锄商樵于野而获兽焉众莫之识以
为不祥弃之五父之衢冉有告夫子曰麇身而肉角岂
天之妖乎夫子曰今何在吾将观焉遂往谓其御高柴
曰若求之言其必麟乎到视之果信言偃问曰飞者宗
凤走者宗麟为其难致也敢问今见其谁应之子曰天
子布德将致太平则麟凤龟龙先为之祥今宗周将灭
天下无主孰为来哉遂泣曰予之于人犹麟之于兽也
麟出而死吾道穷矣乃歌曰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
卷一 第 22b 页 WYG0695-0320d.png
时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  杂训第六
子上杂所习请于子思(孔白字子上子思之/子也杂者诸子百家)子思曰先
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厉必由砥所以致
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
与焉又何请子思谓子上曰白乎吾尝深有思而莫之
得也于学则寤焉吾尝企有望而莫之见也登高则睹
焉是故虽有本性而加之以学则无惑矣
卷一 第 23a 页 WYG0695-0321a.png
县子问子思曰(县子名/琐鲁人)吾闻同声者相好子之先君见
子产时则兄事之而世谓子产仁爱称夫子圣人是谓
圣道事仁爱乎吾未谕其人之孰先后也故质于子子
思曰然子之问也昔季孙问子游亦若子之言也子游
荅曰以子产之仁爱譬夫子其犹浸水之与膏雨乎康
子曰子产死郑人丈夫舍玦佩妇女舍珠瑱巷灾三月
竽瑟不作夫子之死也吾未闻鲁人之若是也奚故哉
子游曰夫浸水之所及也则生其所不及则死故民皆
卷一 第 23b 页 WYG0695-0321b.png
知焉膏雨之所生也广莫大焉民之受赐也普矣莫识
其由来者上德不德是以无德季孙曰善县子曰其然
孟子车尚幼请见子思子思见之甚悦其志命子上侍
坐焉礼敬子车甚崇子上不愿也客退子上请曰白闻
士无介不见女无媒不嫁孟孺子无介而见大人悦而
敬之白也未谕敢问子思曰然吾昔从夫子于郯遇程
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而别命子路将束帛赠焉以其
道同于君子也今孟子车孺子也言称尧舜性乐仁义
卷一 第 24a 页 WYG0695-0321c.png
世所希有也事之犹可况加敬乎非尔所及也
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
读然后与使者晏遂为复书返中庭北面再拜以授使
者既受书然后退使者还鲁问子思曰吾子堂上南面
立授臣书事毕送臣子上中庭拜授臣书而不送何也
子思曰拜而不送敬也使而送之宾也
鲁人有同姓死而弗吊者人曰在礼当免不免当吊不
吊有司罚之如之何子之无吊也荅曰吾以其疏远也
卷一 第 24b 页 WYG0695-0321d.png
子思闻之曰无恩之甚也昔者季孙(康/子)问于夫子曰百
世之宗有绝道乎子曰继之以姓义无绝也故同姓为
宗合族为属虽国子之尊不废其亲所以崇爱也是以
缀之以食序列昭穆万世婚姻不通忠笃之道然也
鲁穆公访于子思曰寡人不得嗣先君之业三年矣未
知所以为令名者且欲掩先君之恶以扬先君之善使
谈者有述焉为之若何愿先生教之也子思荅曰以伋
所闻舜禹之于其父非勿欲也以为私情之细不如公
卷一 第 25a 页 WYG0695-0322a.png
义之大故弗敢私之云耳责以虚饰之教又非伋所得
言公曰思之可以利民者子思曰顾有惠百姓之心则
莫如一切除非法之事也毁不居之室以赐穷民夺嬖
宠之禄以赈困匮无令人有悲怨而后世有闻见抑亦
可公曰诺县子问子思曰颜回问为邦夫子曰行夏之时若是殷
周异正为非乎子思曰夏数得天尧舜之所同也殷周
之王征伐革命以应乎天因改正朔若云天时之改耳
卷一 第 25b 页 WYG0695-0322b.png
故不相因也夫受禅于人者则袭其统受命于天者则
革之所以神其事如天道之变然也三统之义夏得其
正是以夫子云
穆公问于子思曰立太子有常乎荅曰有之在周公之
典公曰昔文王舍适而立其次微子舍孙而立其弟是
何法也子思曰殷人质而尊其尊故立弟周人文而亲
其亲故立子亦各其礼也文质不同其礼则异文王舍
适立次权也公曰苟得行权岂唯圣人唯贤与爱立也
卷一 第 26a 页 WYG0695-0322c.png
子思曰圣人不以权教故立制垂法顺之为贵若必欲
犯何有于异公曰舍贤立圣舍愚立贤何如子思曰唯
圣立圣其文王乎不及文王者则各贤其所爱不殊于
适何以限之必不能审贤愚之分请父兄群臣卜于祖
庙亦权之可也
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
亦仁义固所以利之乎子思曰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
上不义则乐为乱也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者义之
卷一 第 26b 页 WYG0695-0322d.png
和也又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  居卫第七
子思居卫言苟变于卫君曰其材可将五百乘君任军
旅率得此人则无敌于天下矣卫君曰吾知其材可将
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以故弗用也子
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大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
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何也知其
所妨者细也卒成不訾之器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
卷一 第 27a 页 WYG0695-0323a.png
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卫君再拜曰谨受教矣
子思适齐齐君之嬖臣美须眉立乎侧齐君指之而笑
且言曰假貌可相易寡人不惜此之须眉于先生也子
思曰非所愿也所愿者惟君修礼义富百姓而伋得寄
帑于君之境内从襁负之列其荣多矣若无此须鬣非
所病也昔尧身修十尺眉乃八彩实圣舜身修八尺
有奇面颔无毛亦圣禹汤文武及周公勤思劳体或折
卷一 第 27b 页 WYG0695-0323b.png
臂望视或秃骭背偻亦圣不以须眉美鬣为称也人之
贤圣在德岂在貌乎且吾性无须眉而天下王侯不以
此损其敬由是言之伋徒患德之不邵美也不病毛鬓
之不茂也
子思谓子上曰有可以为公之尊而富贵人众不与焉
者非唯志乎成其志者非唯无欲乎夫锦缋纷华所服
不过温体三牲太牢所食不过充腹知以身取节者则
知足矣苟知足则不累其志矣
卷一 第 28a 页 WYG0695-0323c.png
曾子谓子思曰昔者吾从夫子巡守于诸侯夫子未尝
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
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异人有宜也当吾先君周
制虽毁君臣固位上下相持若一体然夫欲行其道不
执礼以求之则不能入也今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
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伋于
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舜禹揖让汤
武用师非故相诡乃各时也
卷一 第 28b 页 WYG0695-0323d.png
子思在齐尹文子生子不类怒而杖之告子思曰此非
吾子也吾妻殆不妇吾将黜之子思曰若子之言则尧
舜之妃复可疑也此二帝圣者之英而丹朱商均不及
匹夫以是推之岂可类乎然举其多者有此父斯有此
子道之常也若夫贤父之有愚子此由天道自然非子
之妻之罪也尹文子曰先生止之愿无言文留妻矣
孟轲问子思曰尧舜文武之道可力而致乎子思曰彼
人也我人也称其言履其行夜思之昼行之滋滋焉汲
卷一 第 29a 页 WYG0695-0324a.png
汲焉如农之赴时商之趋利恶有不至者乎
子思谓孟轲曰自大而不修其所以大不大矣自异而
不修其所以异不异矣故君子高其行则人莫能阶也
远其志则人莫能及也礼接于人人不敢慢辞交于人
人不敢侮其唯高远乎
申详问曰(子张/之子)殷人自契至汤而王周人自弃至武王
而王同喾之后也周人追王太王王季文王而殷人独
否何也子思曰文质之异也周人之所追太王王迹起
卷一 第 29b 页 WYG0695-0324b.png
焉又曰文王受命断虞芮之讼伐崇邦退犬戎追王太
王王季何也子思曰狄人攻太王太王召耆老而问焉
曰狄人何来耆老曰欲得菽粟财货太王曰与之与之
至无而狄人不止太王又问耆老曰狄人何欲耆老曰
欲土地太王曰与之耆老曰君不为社稷乎太王曰社
稷所以为民也不可以所为民者亡民也耆老曰君纵
不为社稷不为宗庙乎太王曰宗庙者私也不可以吾
私害民遂杖策而去过梁山止乎岐下豳民之束脩奔
卷一 第 30a 页 WYG0695-0324c.png
而从之者三千乘一止而成三千乘之邑此王道之端
也成王于是追而王之王季其子也承其业广其基焉
虽同追王不亦可乎羊客问子思曰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谓之
二伯周自后稷封为王者后子孙据国至太王王季文
王此固世为诸侯矣焉得为西伯乎子思曰吾闻诸子
夏殷王帝乙之时王季以功九命作伯受圭瓒鬯之赐
故文王因之得专征伐此以诸侯为伯犹周召之君为
卷一 第 30b 页 WYG0695-0324d.png
伯也
子思年十六适宋宋大夫乐朔与之言学焉朔曰尚书
虞夏数四篇善也下此以讫于秦费效尧舜之言耳殊
不如也子思荅曰事变有极正自当耳假令周公尧舜
不更时异处其书同矣乐朔曰凡书之作欲以喻民也
简易为上而乃故作难知之辞不亦繁乎子思曰书之
意兼复深奥训诰成义古人所以为典雅也曰昔鲁委
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荅之曰道为知者传苟非其人
卷一 第 31a 页 WYG0695-0325a.png
道不传矣今君何似之甚也乐朔不悦而退曰孺子辱
吾其徒曰鲁虽以宋为旧然世有雠焉请攻之遂围子
思宋君闻之不待驾而救子思子思既免曰文王困于
羑里作周易祖君屈于陈蔡作春秋吾困于宋可无作
乎于是撰中庸之书四十九篇
  巡狩第八
子思游


齐陈庄伯与登泰山而观见古天子巡狩之铭
焉陈子曰我生独不及帝王封禅之世子思曰子不欲
卷一 第 31b 页 WYG0695-0325b.png
尔今周室卑微诸侯无霸假以齐之众连邻国以辅文
武子孙之有德者则齐桓晋文之事不足言也陈子曰
非不悦斯道力不堪也子圣人之后吾愿有闻焉敢问
昔圣帝明王巡狩之礼可得闻乎子思曰凡求闻者为
求行之也今子自计必不能行欲闻何为陈子曰吾虽
不敏亦乐先王之道于子何病而不我告也子思乃告
之曰古者天子将巡狩必先告于祖祢命史告群庙及
社稷圻内名山大川告者七日而遍亲告用牲史告用
卷一 第 32a 页 WYG0695-0325c.png
币申命冢宰而后清道而出或以迁庙之主行载于齐
车每舍奠焉及所经五岳四渎皆有牲币岁二月东巡
狩至于岱宗柴于上帝望秩于山川所过诸侯各待于
境天子先问百年者所在而亲问之然后觐方岳之诸
侯有功德者则发爵赐服以顺阳义无功者则削黜贬
退以顺阴义命史采民诗谣以观其风命市纳价察民
之所好恶以知其志命典礼正制度均量衡考衣服之
等协时月日辰入其疆遗老失贤掊克在位则君免山
卷一 第 32b 页 WYG0695-0325d.png
川社稷有不亲举土荒民游为无教无教者则君退民
僭上为无法无法者则君罪入其疆土地垦辟养老
尊贤俊杰在位则君有庆遂南巡五月至于南岳又西
巡八月至于西岳又北巡十有一月至于北岳其礼皆
如岱宗归反舍于外次三日斋亲告于祖祢用特命有
司告群庙社稷及圻内名山大川而后入听朝此古者
明王巡狩之礼也陈子曰诸侯朝于天子盟会霸主则
亦告宗庙山川乎子思曰告哉陈子曰王者巡狩不及
卷一 第 33a 页 WYG0695-0326a.png
四岳诸侯盟会不越邻国则其礼同乎异乎子思曰天
子封圻千里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虞夏殷
周之常制也其或出此封者则其礼与巡狩朝会无变
其不越封境虽行如国陈子曰古之义也吾今而后知
不学者浅之为人也
  公仪第九
鲁人有公仪僣者(数本皆/作潜)砥节砺行乐道好古恬于荣
利不事诸侯子思与之友穆公因子思欲以为相谓子
卷一 第 33b 页 WYG0695-0326b.png
思曰公仪子必辅寡人参分鲁国而与之一子其言之
子思对曰如君之言则公仪子愈所以不至也君若饥
渴待贤纳用其谋虽蔬食水饮伋亦愿在下风今徒以高官厚禄钓饵君子无信用之意公仪子之智若鱼鸟
可也不然则彼将终身不蹑乎君之庭矣且臣不佞又
不任为君操竿下钓以荡守节之士也
闾丘温见田氏将必危齐欲以其邑叛而适鲁穆公闻
之谓子思曰子能怀之则寡人割邑如其邑以常宗子
卷一 第 34a 页 WYG0695-0326c.png
思曰伋虽能之义所不为也公曰何子思对曰彼为人
臣君将败弗能扶而叛之逆臣制国弗能以其身死而
逃之此罪诛之人也伋纵不能讨而又要利以召奸非
忍行也
穆公问子思曰吾观龙拦氏子不孝其行何如对曰臣
闻明君之为政尊贤以崇德举善以劝民则四方之内
孰敢不化若夫过行是细人所识不治其本而问其过
臣不知所以也公曰善
卷一 第 34b 页 WYG0695-0326d.png
穆公谓子思曰子之书所记夫子之言或者以谓子之
辞子思曰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
者虽非正其辞然犹不失其意焉且君之所疑者何公
曰于事无非子思曰无非所以得臣祖之意也就如君
言以为臣之辞臣之辞无非则亦所宜贵矣事既不然
又何疑焉
穆公谓子思曰县子言子之为善不欲人誉已信乎子
思对曰非臣之情也臣之修善欲人知之知之而誉臣
卷一 第 35a 页 WYG0695-0327a.png
是臣之为善有劝也此所愿而不可得者也若臣之修
善而人莫知莫知则必毁臣是臣之为善而受毁也此
臣所不愿而不可避者也若夫鸡鸣为善滋滋以至夜
半而曰不欲人之知恐人之誉已臣以谓斯人也者非
虚则愚也
胡母豹(鲁/人)谓子思曰子好大世莫能容子也盍亦随时
乎子思曰大非所病所病不大也凡所以求容于世为
行道也毁道以求容容何行焉大不见容命也毁大而
卷一 第 35b 页 WYG0695-0327b.png
求容罪也吾弗改矣
子思居贫其友有馈之粟者受二车焉或献樽酒束脩
子思弗为当也或曰子取人粟而辞吾酒脯是辞少而
取多也于义则无名于分则不全而子行之何也子思
曰然伋不幸而贫于财至乃困乏将恐绝先人之祀夫
以受粟为周之也酒脯则所以饮宴也方乏于食而乃
饮宴非义也吾岂以为分哉度义而行也或者担其酒
脯以归
卷一 第 36a 页 WYG0695-0327c.png
穆公问子思曰吾国可兴乎子思曰可公曰为之奈何
对曰苟君与大夫慕周公伯禽之治行其政化开公家
之惠杜私门之利结恩百姓修礼邻国其兴也勃矣子思曰吾之富贵甚易而由不能夫不取于人谓之富
不辱于人谓之贵不取不辱其于富贵庶矣哉  抗志第十
曾申(参之/子)谓子思曰屈己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
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己以
卷一 第 36b 页 WYG0695-0327d.png
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己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

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曰鳏
鱼鱼之难得者也子果何得之对曰吾始下钓垂一鲂
之饵鳏过而弗视也更以豚之半体则吞之矣子思喟
然曰鳏虽难得贪以死饵士虽怀道贪以死禄矣
子思居卫鲁穆公卒县子使乎卫闻丧而服谓子思曰
子虽未臣鲁父母之国也先君宗庙在焉奈何不服子
卷一 第 37a 页 WYG0695-0328a.png
思曰吾岂爱乎礼不得也县子曰请闻之荅曰臣而去
国君不扫其宗庙则为之服寄公寓乎是国而为国服
吾既无列于鲁而祭在卫吾何服哉是寄臣而服所寄
之君则旧君无服明不二君之义也县子曰善哉我未
之思也
卫君言计是非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
所为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
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
卷一 第 37b 页 WYG0695-0328b.png
非以长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之赞已闇莫甚焉
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謟莫甚焉君闇臣謟以居
姓之上民弗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
子思谓卫君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君曰何故对曰有
由然焉君出言皆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
大夫出言亦皆自以为是而士庶莫敢矫其非君臣既
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
而有祸故使如此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
卷一 第 38a 页 WYG0695-0328c.png
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卫之君臣乎卫君问子思曰寡人之政何如荅曰无非君曰寡人不
知其不肖亦望其如此也子思曰希旨容媚则君亲之
中正弼非则君疏之夫能使人富贵贫贱者君也在朝
之士孰肯舍所以见亲而取其所以见疏者乎是故竞
求射君之心而莫敢有非君之非者此臣所谓无非也
公曰然乎寡人之过也今知改矣荅曰君弗能焉口顺
而心不怿者临其事必疣君虽有命臣未敢受也
卷一 第 38b 页 WYG0695-0328d.png
司徒文子改葬其叔父问服于子思子思曰礼父母改
葬缌既葬而除不忍无服送至亲也非父母无服无服
则吊而加麻文子曰丧服既除然后乃葬则其服何服
荅曰三年之丧未葬服不变除何有焉期大功之丧服
其所除之服以葬既葬而除之其虞也吉服以行事也公叔木谓申详曰(卫公叔文子之子定公十四/年奔鲁木或作朱春秋作成)吾于子
思亲而敬之子思未吾察也申详以告曰人求亲敬于
子子何辱焉子思荅曰义也申详曰请闻之荅曰公叔
卷一 第 39a 页 WYG0695-0329a.png
氏之子爱人之同已慢而不知贤夫其亲敬非心见吾
所可亲敬也以人口而亲敬吾则亦以人口而疏慢吾
矣申详曰其不知贤奈何荅曰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
说观于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而公
叔子交之桥子良修实而不修名为善不为人之知己
不撞不发如大钟然天下之深人也而公叔子与之同
邑而弗能知此其所以为爱同已而不知贤也
子思自齐反卫卫君馆而问曰(卫敬/公)先生鲁国之士然
卷一 第 39b 页 WYG0695-0329b.png
不以卫之偏小犹步玉趾而慰存之愿有赐于寡人也
子思曰臣羁旅于此而辱君之威尊亟临荜门其荣多
矣欲报君以财币则君之府藏已盈而伋又贫欲报君
以善言恐未合君志而徒言不听也顾未有可以报君
者唯进贤尔卫君曰贤固寡人之所愿也子思曰未审
君之愿将何以为君曰必用以治政子思曰君弗能也
君曰何故荅曰卫国非无贤才之士而君未有善政是
贤才不见用故也君曰虽然愿闻先生所以为贤者荅
卷一 第 40a 页 WYG0695-0329c.png
曰君将以名取士耶以实取士耶君曰必以实子思曰
卫之东境有李音者贤而有实者也君曰其父祖何也
荅曰世农夫也卫君乃胡卢大笑曰寡人不好农农夫
之子无所用之且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子思曰臣称李
音称其贤才也周公大圣康叔大贤今鲁卫之君未必
皆同其祖考李音父祖虽善农则音亦未必与之同也
君言世臣之子未悉官之则臣所谓有贤才而不见用
果信矣臣之问君固疑君之取士不以实也今君不问
卷一 第 40b 页 WYG0695-0329d.png
李音之所以为贤才而闻其世农夫因笑而不爱则君
取士果信名而不由实者也卫君屈而无辞
卫君曰夫道大而难明非吾所能也今欲学术何如子
思曰君无然也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术者劳而无功古
之笃道君子生不足以喜之利何足以动之死不足以
禁之害何足以怨之(禁或作惧/怨或作忌)故明于死生之分通于
利害之变虽以天下易其胫毛无所槩于志矣是以与
圣人居使穷士忘其贫贱使王公简其富贵君无然也
卷一 第 41a 页 WYG0695-0330a.png
卫君曰善
齐王谓子思曰今天下扰扰诸侯无伯吾国大人众图
帝何如子思曰不可也君不能去君贪利之心王曰何
害子思曰夫水之性清而土壤汩之人之性安而嗜欲
乱之故能有天下者必无以天下为者也能有名誉者
必无以名誉为者也达此则其利心外矣
卫将军文子之内子死复者曰皋媚女复子思闻之曰
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妇人于夫氏以姓氏称礼
卷一 第 41b 页 WYG0695-0330b.png

费子阳(鲁大夫/家臣)谓子思曰吾念宗周将灭泣涕不可禁
也子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夫能以智知可知而不
能以智知未可知危之道也今以一人之身忧世之不
治而泣涕不禁是忧河水之浊而以泣清之也其为无
益莫大焉故微子去殷纪季入齐良知时也唯能不忧
世之乱而患身之不治者可与言道矣
齐王戮其臣不辜谓子思曰吾知其不辜而适触吾忿
卷一 第 42a 页 WYG0695-0330c.png
故戮之以为不足伤义也子思曰文王葬枯骨而天下
知仁商纣斩朝涉而天下称暴夫义者不必遍利天下
也暴者不必尽虐海内也以其所施而观其意民乃去
就焉今君因心之忿迁戮不辜以为无伤于义此非臣
之所敢知也王曰寡人实过乃今闻命请改之
卫公子交见于子思曰先生圣人之后执清高之操天
下之君子莫不服先生之大名也交虽不敏窃慕下风
愿师先生之行幸顾恤之子思曰公子不宜也夫清高
卷一 第 42b 页 WYG0695-0330d.png
之节不以私自累不以利烦意择天下之至道行天下
之正路今公子绍康叔之绪处战伐之世当务收英雄
保其疆土非所以明臧否立规检修匹夫之行之时也
卫公子交馈马四乘于子思曰交不敢以此求先生之
欢而辱先生之洁也先生久降于鄙土盖为宾主之饩
焉子思曰伋寄命以来度身以服卫之衣量腹以食卫
之粟矣又且朝夕受酒脯及祭燔之赐衣食已优意气
已定以无行志未敢当车马之贶礼虽有爵赐人不踰
卷一 第 43a 页 WYG0695-0331a.png
父兄今重违公子之盛旨则有失礼之僣焉若何公子
曰交已言于君矣荅曰不可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
公子曰我未之闻也谨受教
穆公欲相子思子思不愿将去鲁鲁君曰天下之王亦
犹寡人也去将安之子思荅曰盖闻君子犹鸟也疑之
则举今君既疑矣又以已限天下之君臣窃为言之过

齐王谓子思曰先生名高于海内吐言则天下之士莫
卷一 第 43b 页 WYG0695-0331b.png
不属耳目今寡人欲相梁起起也名少愿先谈说之也
子思曰天下之士所以属耳目者欲伋之言是非当也
今君使伋虚谈于起则天下之士必改耳目矣耳目既
改又无益于起是两有丧也故不敢承命齐君曰起之
不贤何也子思曰君岂未之知乎厚于财物必薄于德
自然之道也今起以贪成富闻于诸侯而无救施之惠
焉以好色闻于齐国而无男女之别焉有一于此犹受
其咎而起二之能无累乎王曰寡人之言实过愿先生
卷一 第 44a 页 WYG0695-0331c.png
赦焉
子思见老莱子老莱子闻穆公将相子思老莱子曰若
子事君将何以为乎子思曰顺吾性情以道辅之无死
亡焉老莱子曰不可顺子之性也子性刚而傲不肖又
且无所死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故人之所傲也夫
事君道行言听则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听则亦不能
事君所谓无死亡也老莱子曰子不见夫齿乎齿坚刚
卒尽相磨舌柔顺终以不弊子思曰吾不能为舌故不
卷一 第 44b 页 WYG0695-0331d.png
能事君  小尔雅第十一
   广诂一
渊懿邃颐深也封巨莫莽艾祁大也颁赋铺敷布也盖
戴焘蒙冒覆也钟崇府最积灌聚朴丛也阅搜履庀具
也攻为话相旬宰营匠治也蠲祓禋屑洁也勿蔑微曼
末没无也隆巢岸峻高也逼尼附切局邻傅戚近也邵
媚旨伐美也贤裒繁优饶夥多也几蔡模臬法也(蔡取/蓍龟)
卷一 第 45a 页 WYG0695-0332a.png
(义亦/法也)爰换变贸交更易也生造奏诣进也索寒探裒钩
掠采略也开彻接通达也固历弥宿旧尚久也弥愈滋
强益也赫斁爽晓昕著赞曙明也皆附袭就因也封畛
际限疆略界也承第班列次也户悛格扈止也(户取其/阖碍悛)
(取其改皆/止之义)幽曀闇昩冥也最冗自质要也疆穷充竟也
而乃尔若汝也控弯挽引也承赞凉助佐也寻由以用
也要捷集载成也肆赴捷疾也造之如适也掇督抚拾
也肆子烬馀也拓斥启辟开也杜实充牣塞也实牣满
卷一 第 45b 页 WYG0695-0332b.png
也奖率励劝也勤勉事力也经屑省过也阙缺间隙也
迭递交更也𤏖刬没灭也玄黔骊黝黑也缟皓素白也
缊朱也溢沉灭没也载功物事也
   广言二
晏明阳也旰晏晚也算丽数也□艾老也佥皆同也交
校报也舒布展也扬翥举也索略求也奚害何也里度
居也周浃匝也充该备也列厥陈也轓辀舆也废措置
也驾乘凌也收戢敛也禁录也掌司主也偏赘属也丽
卷一 第 46a 页 WYG0695-0332c.png
著思也载略行也沓袭合也抵享当也庚彻通也修舒
长也校战交也谒复白也敕质正也商蔑末也延衍散
也末没终也仳辨别也菲凉薄也复旋还也祖翼送也
走叩我也姓命孥子也谐吁和也悛寤觉也憾猜恨也
艾尽止也𢵧忿也奸犯也汩猾乱也缩续抽也暨捷及
也苞跋本也肆臬极也睇题视也犯肆突也束縻缚也
肆从逐也放投弃也莽芜草也暴映晒也焮也晞烯乾
也迪迹蹈也衍演广也袤从长也荷扬担也仍再也徇
卷一 第 46b 页 WYG0695-0332d.png
归也工官也稽考也颠殒也跻升也戕残也𠞰截也辟
除也慁患也谴责也间非也顺退也抗禦也靳取也
戏也褊狭也惎忌也沮疑也亏损也毁坏也判散也蔽
断也交俱也俘罚也夷伤也枳害也缔闭也靡细也辨
使也牧临也尝试也赖羸也若乃也嗟发声也奏为也
振救也庸偿也贾价也赡足也曹偶也丽两也骤数也
逞快也越远也姑且也哿可也释解也庸善也荐重也
登升也励勉也赫显也韪是也丕庄也佞才也暨息也
卷一 第 47a 页 WYG0695-0333a.png
话言也愿谨也丰丰也都盛也腆厚也肆缓也竞逐也
纪基也惎忌教也整愿也整强也薄迫也燀炊也资取
也质信也饩馈也凭依也藉借也际接也阂限也庐寄
也萃集也簉倅也尤怪也瞢惭也索空也素故也视此
也偟往也矜惜也狃忲也觊望也何任也御侍也殿慎
也选择也宣示也
   广训三
诸之乎也旃焉也恶乎于何也乌乎吁嗟也吁嗟呜呼
卷一 第 47b 页 WYG0695-0333b.png
也有所叹美有所伤痛随事有义也无念念也无宁宁
也无显显也不承承也不肖不似也绳之誉之也诘朝
明旦也遐不黄耇言寿考也公孙硕肤德音不瑕道成
王大美声称远也鄂不韡韡言韡韡也我从事独贤劳
事独多也鲂鱮甫甫语其大也麀鹿麌麌语其众也海
物维错错杂也杂毛曰氂杂䌽曰绘杂言曰哤   广义四
凡无夫无妻通谓之寡寡夫曰焭寡妇曰妾妇之贱
卷一 第 48a 页 WYG0695-0333c.png
者谓之属妇属逮也逮妇之名言其微也非分而得谓
之幸诘责以辞谓之让男女不以礼交谓之
烝下曰报劳曰通不直失节谓之惭惭愧也面惭
曰戁心惭曰恧体惭曰逡
   广名五讳死谓之大行死而复生谓之大苏疾甚谓之阽请天
子命曰未可以戚先王请诸侯命曰未可以近先君请
大夫命曰未可以从先子空棺谓之榇有尸谓之柩馈
卷一 第 48b 页 WYG0695-0333d.png
死者谓之赗衣服谓之襚埋柩谓之殔(羊至/切)殔坎谓之
池圹谓之竁下棺谓之窆填竁谓之封宰冢也垄茔也
无主之鬼谓之殇
   广服六治丝曰织织缯也麻纻葛曰布布通名也纩绵也絮之
细者曰纩缯之精者曰缟缟之粗者曰素葛之精者曰
絺粗者曰绤在首谓之元服弁髦太古布冠冠而敝之
者也题头也颠颜颡额也玺谓之印绂谓之绶襜褕谓
卷一 第 49a 页 WYG0695-0334a.png
之童容(亦云/蔽膝)布褐而紩之谓之蓝缕(紩缝/也)裤谓之褰蔽
膝谓之袡带之垂者谓之厉大巾谓之幂覆帐谓之幄
幄幕也箦床第也大扇谓之翣杖谓之梃键谓之籥(亦/作)
(钥/)棋局谓之奕在足谓之履履尊者曰达履谓之金舄
而金絇也
   广器七
射有张布谓之侯侯中者谓之鹄鹄中者谓之正正方
二尺正中者谓之方六寸棘戟也戚钺斧也干瞂
卷一 第 49b 页 WYG0695-0334b.png
盾也戈句子戟也(倪结切/瞂房越切)刅之削谓之室室谓之鞞
珌鞞之饰也矢服谓之韬小船谓之艇艇之小者曰
䒀船头谓之舳尾谓之舻楫谓之桡车辕上者谓之
辕谓之辀轸谓之枕较谓之干衡扼也扼上者谓之鸟
啄累绠繘也绦索也大者谓之索小者谓之绳诎而戾
之为䋫樛而紾之为绁垌地也墉墙谓之陴高平谓之
太原汪池也水之北谓之汭泽之广谓之衍
   广物八
卷一 第 50a 页 WYG0695-0334c.png
藁谓之秆秆谓之刍生曰谷谓之粒菜谓之蔬禾穗谓
之颖截颖谓之铚拔心曰揠拔根曰擢把谓之秉秉四
曰筥筥十曰棘实谓之枣桑之实谓之葚柞之实谓
之橡
   广乌九
去阴就阳者谓之阳乌鸠雁是也纯黑而反哺者谓之
乌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谓之鸦乌白项而群飞者谓
之燕乌白脰乌也鸦乌鸒也(鸒斯也亦/曰鷝鶋)
卷一 第 50b 页 WYG0695-0334d.png
   广兽十豕彘也彘猪也其子曰豚豕之大者谓之豜小者谓之
豵鸟之所乳谓之巢鸡雉所乳谓之窠鹿之所息谓之
潜潜椮也积柴水中而鱼舍焉
   度
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司马法六尺为步/倍跬乃其大略)四尺谓之
仞倍仞谓之寻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五尺谓之墨
倍墨谓之丈倍丈谓之端倍端谓之两倍两谓之疋疋
卷一 第 51a 页 WYG0695-0335a.png
有谓之束(礼玄纁五两以两为束每束两两卷之二丈/双合则成疋凡十卷为五束以应天九地十)
(之数与此/制异焉)
   量
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掬四谓之豆豆四谓之
之区区四谓之釜釜二有半谓之薮薮二有半谓之缶
缶二谓之钟钟二谓之秉秉十六斛
   衡
二十四铢曰两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倍举曰锊锊谓
卷一 第 51b 页 WYG0695-0335b.png
之锾锾四两谓之斤斤十谓之衡衡有半谓之秤秤二
谓之钧钧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孔丛子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