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九
卷二十九 第 1a 页 WYG0720-07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九
  易四
   泰
 论阴阳各有一半圣人于泰否只为阳说道理看来圣
  人出来做须有一个道理使得天下皆为君子世閒
  人多言君子小人常相半不可太去治他急迫之却
  为害不然如舜汤举伊尹皋陶不仁者远自是小人
卷二十九 第 1b 页 WYG0720-0701b.png
  皆不敢为非被君子夹持得皆革面做好人了
 问看否泰二卦见得泰无不否若是有手段底则是稍
  迟得曰自古自治而入乱者易由乱而入治者难治
  世稍不支捂便入乱去乱时须是大人休否方做得
 问裁成辅相字如何解曰裁成犹裁截成就之也裁成
  者所以辅相也(一作辅相者便只是于裁/成处以补其不及而已)又问裁成
  何处可见曰眼前皆可见且如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圣人便为制下许多礼数伦序只此便是裁成处至
卷二十九 第 2a 页 WYG0720-0702a.png
 大至小之事皆是固是万物本自有此理若非圣人
 裁成亦不能如是齐整所以赞天地化育而与之参
 也(一作此皆天地之所不能为而圣人能之/所以赞天地之化育而功与天地参也)又问辅
 相裁成学者日用处有否曰饥食渴饮冬裘夏葛耒
 耜罔罟皆是
问财成辅相无时不当然何独于泰时言之曰泰时则
 万物各遂其理方始有裁成辅相处若否塞不通一
 齐都无理会了如何裁成辅相得
卷二十九 第 2b 页 WYG0720-0702b.png
泰初九云占者阳刚则其征吉矣当云占者阳刚而得
 其类则征吉矣以其汇亦是占辞曰以其汇属上文
 尝见郭璞洞林亦如此做句便是那时人已自恁地
 读了盖拔茅连茹者物象也以其汇者人也
问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以九二刚中有光大之
 德乃能包荒耶为是包荒得尚于中行所以光大耶
 曰易上如说以中正也皆是以其中正方能如此此
 处也只得做以其光大说若不是一个心胸明阔底
卷二十九 第 3a 页 WYG0720-0702c.png
 如何做得
勿恤其孚只作一句读孚只是信盖言不恤后来信与
 不信尔
富以其邻言以其富厚之力而能用其邻不富以其邻
 言不待富厚之力而能用其邻
方泰极之时只得自治其邑程先生说民心离散自其
 亲近者而告命之虽正亦吝然此时只得如此虽吝
 却未至于凶
卷二十九 第 3b 页 WYG0720-0702d.png
问泰卦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与城复于隍因言否泰相
 乘如此圣人因以垂戒曰此亦事势之必然治久必
 乱乱久必治天下无久而不变之理子善遂言天下
 治乱皆生于人心治久则人心放肆故乱因此生乱
 极则人心恐惧故治由此起曰固是生于人心然履
 其运者必有变化持守之道可也如明皇开元之治
 自是好了若但能把捉不至如天宝之放肆则后来
 亦不应如此狼狈铢因言观圣人立象系辞当好时
卷二十九 第 4a 页 WYG0720-0703a.png
 便须有戒惧收敛底意当不好时便须有艰难守正
 底意彻首彻尾不过敬而已卦中无全好者亦无全
 不好者大率敬即好不敬即不好先生颔之(以上语/类十条)
  否
问否之匪人三字说者多牵强本义云与泰相反故曰
 匪人言非人道也程易却云天地不交而万物不生
 故无人道如何曰说者云此三字衍盖与比之匪人
 语同而字异遂错误于此今强解不通也又问初六
卷二十九 第 4b 页 WYG0720-0703b.png
 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盖三阴在下各以类进然恶
 未形故戒其能正则吉而亨盖能正则变为君子矣
 程易作君子在下说云当否之时君子在下以正自
 守如何曰程氏亦作君子之象说某觉得牵强不是
 此意又问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三阴已过而阳得
 亨则否过中而将济之时与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
 不复相类曰泰九三时已有小人便是可畏如此故
 艰贞则无咎否下三爻君子尚畏他至九四即不畏
卷二十九 第 5a 页 WYG0720-0703c.png
 之矣故有有命畴离祉之象占也又问九五其亡其
 亡系于苞桑如何曰有戒惧危亡之心则便有苞桑
 系固之象盖能戒惧危亡则如系于苞桑坚固不拔
 矣如此说则象占乃有收杀非是其亡其亡而又系
 于苞桑也
拔茅茹贞吉亨这是吉凶未判时若能于此改变时小
 人便是做君子君子小人只是个正不正初六是那
 小人欲为恶而未发露之时到六二包承则已是打
卷二十九 第 5b 页 WYG0720-0703d.png
 破头面了然尚自承顺那君子未肯十分做小人在
 到六三便全做小人了所以包许多羞耻大凡小人
 做了罪恶他心下也自不稳当此便是包羞之说
包承龟山以包承小人为一句言否之世当包承那小
 人如此却不成句龟山之意盖欲解洗他从蔡京父
 子之失也
否九四虽是阳爻犹未离乎否体只缘他是阳故可以
 有为然须有命方做得又曰有命是有个机会方可
卷二十九 第 6a 页 WYG0720-0704a.png
 以做占者便须是有个筑著磕著时莭方做得事成
 方无咎
九四则否已过中上三爻是说君子言君子有天命而
 无咎大抵易为君子谋且如否内三爻是小人得志
 时然不大段会做得事初则如此二又如此三虽做
 得些个也不济事到四则圣人便说他那君子得时
 否渐次反泰底道理五之苞桑系辞中说得条畅尽
 之矣上九之倾否到这里便倾了否做泰
卷二十九 第 6b 页 WYG0720-0704b.png
九五以阳刚得位可以休息天下之否然须常存得危
 亡之心方有苞桑之固不知圣人于否泰只管说包
 字如何须是象上如何取其义今晓他不得只得说
 坚固尝见林谦之与张钦夫讲易林以为有象钦夫
 云看孔子说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只是以道理解
 了便是无用乎象遂著书说此看来不如此盖当时
 人皆识得象却有未晓得道理处故圣人不说象却
 就上发出道理说初不是悬空说出道理凡天下之
卷二十九 第 7a 页 WYG0720-0704c.png
 物须是就实事上说方有著落又曰圣人分明是见
 有这象方就上面说出来今只是晓他底不得未说
 得也未要𦂳不可说道他无此象吕大临以酬爵不
 举解不尽人之欢酬爵不举是实事如此不尽人之
 欢便是就上说出这话来(以上语/类六条)
  同人
易虽抑阴然有时把阴为主如同人是也然此一阴虽
 是一卦之主又却柔弱做主不得
卷二十九 第 7b 页 WYG0720-0704d.png
问类族辨物如伊川说云各以其类族辨物之同异也
 则是就类族上辨物否曰类族是就人上说辨物是
 就物上说天下有不可皆同之理故随他头项去分
 别类族如分姓氏张姓同作一类李姓同作一类辨
 物如牛类是一类马类是一类就其异处以致其同
 此其所以为同也伊川之说不可晓
问六二与九五柔刚中正上下相应可谓尽善却有同
 人于宗吝与先号咷之象如何曰以其太好两者时
卷二十九 第 8a 页 WYG0720-0705a.png
 位相应意趣相合只知款密却无至公大同之心未免
 系于私故有吝观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
 如兰固是他好处然于好处犹有失以其系于私昵而
 不能大同也大凡悔者自凶而之吉吝者自吉而趋凶
 又问伏戎于莽升其高陵如何曰只是伏于高陵之
 草莽中三岁不敢出与九四乘其墉皆为刚盛而高三
 欲同于二而惧九五之见攻故升高伏戎欲敌之而五
 阳方刚不可夺故三岁不兴而象曰不能行也四欲同
卷二十九 第 8b 页 WYG0720-0705b.png
 于二而为三所隔故乘墉攻之而以居柔遂自反而弗
 克而象曰义弗克也程传谓升高陵有升高顾望之意
 此说虽巧恐非本意程传说得通天下之志处极好
 云丈明则能烛理故能明大同之义刚健则能克己
 故能尽大同之道此说甚善大凡说书只就眼前说
 出底便好崎岖寻出底便不好问大师克相遇本义
 无说何也曰旧说只用大师克胜之方得相遇或云大
 师之克见二阳之强则非也铢曰二五本自同心而为
卷二十九 第 9a 页 WYG0720-0705c.png
 三四所隔故先号咷先谓理直也(渊录云以中直也/言其理直而不得)
 (伸所以/先号咷)大师克而后相遇则后笑矣盖亦义理之同
 物终不得而间之故相遇也先生颔之
伯丰问同人三四皆有争夺之义曰只是争六二一阴
 爻却六二自与九五相应三以刚居刚便迷而不返
 四以刚居柔便有反底道理系辞云近而不相得则
 凶如初上则各在事外不相干涉所以无争(以上语/类四条)
  大有
卷二十九 第 9b 页 WYG0720-0705d.png
应乎天而时行程说以为应天时而行何如曰是以时
 而行是有可行之时
火在天上大有凡有物须是自家照见得方见得有若
 不照见则有无不可知何名为有
问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窃以为天之所以命我
 者此性之善也人惟蔽于非心邪念是以善端之在
 人心日以湮微君子傥能遏止非心邪念于未萌则
 善端始自发扬而天之所以命我者始无所不顺如
卷二十九 第 10a 页 WYG0720-0706a.png
 此而为顺天休命若何曰天道喜善而恶恶遏恶而
 扬善非顺天休命而何吾友所说却似嫌他说得大
 要束小了说
问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曰此爻本最吉不解有
 咎然须说艰则无咎盖易之书大抵教人戒谨恐惧
 无有以为易而处之者虽至易之事亦必以艰难处
 之然后无咎也
古人于亨字作享烹字通用如公用亨于天子分明是
卷二十九 第 10b 页 WYG0720-0706b.png
 享字易中解作亨字便不是
问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曰上九以阳刚居上而能
 下从六五者盖阳从阴也大有唯六五一阴而上下
 五阳应之上九能下从六五则为履信思顺而尚贤
 盖五之交孚信也而上能履之谦退不居思顺也志
 从于五尚贤也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所以
 有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之象若无系辞此数句此爻
 遂无收杀以此见圣人读易见爻辞有不分明处则
卷二十九 第 11a 页 WYG0720-0706c.png
 于系辞传说破如此类是也又问遏恶扬善顺天休
 命由天命有善而无恶当大有时遏止其恶显扬其
 善反之于身亦莫不然非止用人用人乃其一事耳
 又问公用亨子天子亨只当作享字看与王用亨
 西山同曰公用亨于天子已有左氏所引可證如随
 之王用亨于西山亦必是祭享之享无疑又问匪其
 彭只当依程传作盛貌曰程说为优王弼作下比九
 三分权之臣盖以彭为旁言专心承五常匪其旁(以/上)
卷二十九 第 11b 页 WYG0720-0706d.png
 (语类/六条)
  谦
变盈流谦扬子云言山杀瘦泽增肥此是说山上之土
 为水漂流下来山便瘦泽便肥
鬼神言害言福是有些造化之柄
鬼神说害说福如言与鬼神合其吉凶则鬼神便说个
 吉凶字
问谦彖云云鬼神是造化之迹既言天地之道又言鬼
卷二十九 第 12a 页 WYG0720-0707a.png
 神何耶曰天道是就寒暑往来上说地道是就地形
 高下上说鬼神是就祸福上说各自主一事而言耳
谦之为义不知天地人鬼何以皆好尚之盖太极中本
 无物若事业功劳又于我何有观天地生万物而不
 言所利可见矣
问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曰程先生之说非周易本文
 之意尊字是对卑字说言能谦则位处尊而德愈光
 位虽卑而莫能踰如古之贤圣之君以谦下人则位
卷二十九 第 12b 页 WYG0720-0707b.png
 尊而愈光若骄奢自大则虽尊而不光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以尊而行谦则其道光以卑而
 行谦则其德不可踰尊对卑言伊川以谦对卑说非
 是但圣人九卦之引此一句看来大纲说
问谦裒多益寡看来谦虽是若放低去实是损高就低
 使教恰好不是一向低去曰大抵人多见得在巳者
 高在人者卑谦则抑己之高而卑以下人便是平也
撝谦言发扬其谦盖四是阴位又在上卦之下九三之
卷二十九 第 13a 页 WYG0720-0707c.png
 上所以更当发撝其谦不违则言不违法则
六四撝谦是合如此不是过分事故某解其象云言不
 为过
问谦是不与人争如何五上二爻皆言利用侵伐利用
 行师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若以其不服而征则
 非所以为谦矣曰老子言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又言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孙子曰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大
卷二十九 第 13b 页 WYG0720-0707d.png
 抵谦自是用兵之道只退处一步耳所以利用侵伐
 也盖自初六积到六五上六谦亦极矣自宜人人服
 之尚更不服则非人矣故利用侵伐也如必也临事
 而惧皆是此意(以上语类/十一条)
  豫
先王作乐无处不用然用乐之大者尤在于荐上帝配
 祖考也
问作乐崇德曰先王作乐其功德便自不可掩也
卷二十九 第 14a 页 WYG0720-0708a.png
叔重问豫初六与九四为应九四由豫大有得本亦自
 好但初六恃有强援不胜其豫至于自鸣所以凶否
 曰九四自好自是初六自不好怎奈他何又问雷出
 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先生谓象其声者谓雷取
 其义者谓和崇德谓著其德作乐所以发扬其德也
问六三云上视于四而下溺于豫下溺之义未晓曰此
 如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
由豫犹言由颐(以上语/类五条)
卷二十九 第 14b 页 WYG0720-0708b.png
  随
伊川说说而动动而说不是不当说说而动凡卦皆从
 内说出去盖卦自内生动而说却是若说说而动却
 是自家说他后他动不成随了我动彼说此之谓随
天下随时处当从王肃说
问程先生云泽随雷动君子当随时宴息是否曰既曰
 雷动何不言君子以动作却言宴息范益之曰宴息
 乃所以养其明曰不是盖其卦震下兑上乃雷入地
卷二十九 第 15a 页 WYG0720-0708c.png
 中之象雷随时藏伏故君子亦向晦入宴息此是某
 所见如此不知旧人曾如此看否
问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官是主字之义是一
 卦之主首变得正便吉不正便凶曰是如此
官有渝随之初主有变动然尚未深
小子丈夫程说是
王用亨于西山言诚意通神明神亦随之如况于鬼神
 乎之意(以上语/类七条)
卷二十九 第 15b 页 WYG0720-0708d.png
  蛊
皿虫为蛊言器中盛那虫教他自相并便是那积蓄到
 那坏烂底意思一似汉唐之衰弄得来到那极弊大
 坏时所以言元亨盖极弊则将复兴故言元亨巽而
 止蛊却不是巽而止能治蛊巽而止所以为蛊赵德
 庄说下面人只务巽上面人又懒惰不肯向前上面
 一向刚下面一向柔倒塌了这便是蛊底道理
问蛊是坏乱之象虽乱极必治如何便会元亨曰乱极
卷二十九 第 16a 页 WYG0720-0709a.png
 必治天道循环自是如此如五胡乱华以至于隋乱
 之极必有唐太宗者出又如五季必生太祖若不如
 此便无天道了所以彖只云蛊元亨而天下治也
问蛊刚上柔下有数义刚在上而柔在下为卦体下卑
 巽而上苟止所以为蛊此卦义又自卦变言之自贲
 井既济来皆刚上而柔下此卦变曰是龟山说巽而
 止乃治蛊之道言当柔顺而止不可坚正必为此说
 非惟不成道理且非易彖文义巽而止蛊犹顺以动
卷二十九 第 16b 页 WYG0720-0709b.png
 豫动而说随皆言卦义某本义之说盖是赵德庄说
 赵云刚在上柔在下下卑巽而上苟止所以蛊坏此
 则文义甚协又问先甲辛也后甲丁也辛有新意丁
 有丁宁意其说似出月令注曰然但古人祭祀亦多
 用先庚先甲先庚丁也后庚癸也如用丁亥辛亥之
 类又问有子考无咎与意承考之考皆是指父在父
 在而得云考何曰古人多通言如康诰大伤厥考心
 可见又问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言小有悔
卷二十九 第 17a 页 WYG0720-0709c.png
 则无大悔矣言无大咎则不免有小咎矣但象曰终
 无咎则以九三虽过刚不中然在巽体不为无顺而
 得正故虽悔而无咎至六四则不然以阴居柔不能
 有为宽裕以治蛊将日深而不可治故往则见吝言
 自此以往则有吝也曰此两爻说得悔吝二字最分
 明九三有悔而无咎由凶而趋吉也六四虽目下无
 事然却终吝由吉而趋凶也元祐间刘莘老刘器之
 之徒必欲尽去小人却是未免有悔至其他诸公欲
卷二十九 第 17b 页 WYG0720-0709d.png
 且宽裕无事莫大段整顿不知目前虽遮掩拖延得
 过后面忧吝却多可见圣人之深戒又问上九不事
 王侯高尚其事占与戒皆在其中如何曰有此象则
 其占当如此又戒其必如此乃可也若得此象而不
 能从则有凶矣当此时节若能断然不事王侯高尚
 其事不半上落下或出或入则其志真可法则矣只
 为人不能如此也
巽而止蛊是事事不理会积沓到后面成一大弊故谓
卷二十九 第 18a 页 WYG0720-0710a.png
 之蛊非谓治蛊之道当巽而止龟山才质困弱好说
 一般不振底话如云包承小人又语某人云莫拆了
 人屋子其意谓屋弊不可大段整理他只得且撑拄
 过其说巽止之义盖亦如此意尔岂不大害哉
蛊元亨而天下治言蛊之时如此必须是大善亨通而
 后天下治
问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如何曰当蛊之时必有以振起
 耸动民之观听而在已进德不已必须有此二者则
卷二十九 第 18b 页 WYG0720-0710b.png
 可以治蛊矣
问干父之蛊程传云初居内而在下故取子干父蛊之
 象本义云蛊者前人已坏之事故诸爻皆以子干父
 蛊为言柄谓若如此说惟初爻为可通若他爻则说
 不行矣本义之说则诸爻皆可通也曰是如此
干母之蛊伊川说得是
不事王侯无位之地如何出得来更干个甚么
问蛊上九传知止足之道退而自保者与量能度分安
卷二十九 第 19a 页 WYG0720-0710c.png
 于不求知者何以别曰知止足是能做底量能度分
 是不能做底(以上语/类十条)
  临
问临不特是上临下之谓临凡进而逼近者皆谓之临
 否曰然此是二阳自下而进上则知凡相逼近者皆
 为临也
问至于八月有两说前说自复一阳之月至遁二阴之
 月阴长阳遁之时后说自泰至观观二阳在上四阴
卷二十九 第 19b 页 WYG0720-0710d.png
 在下与临相反亦阴长阳消之时二说孰长曰前说
 是周正八月后说是夏正八月恐文王作卦辞时只
 用周正纪之不可知也又问二爻皆云咸临二阳遍
 临四阴故有咸临之象程易作咸感之义何如曰阴
 必从阳谓咸为感亦是但觉得牵强些此等处皆晓
 未得
易中言天之命也天之道也义只一般但取其成韵耳
 不必强分析
卷二十九 第 20a 页 WYG0720-0711a.png
问临初九以刚居正九二以刚居中六四六五以柔顺
 临下故有相感应之道所以谓之咸临否曰是又问
 六四以阴居正柔顺临下又有正应临之极善故谓
 之至临曰至临无咎未是极好只是与初相临得切
 至故谓之至上六敦临自是积累至极处有敦笃之
 义艮上九亦谓之敦艮复上六爻不好了所以只于
 五爻谓之敦复居临之时二阳得时上进阴不敢与
 之争而志与之应所谓在内者非谓正应只是卦内
卷二十九 第 20b 页 WYG0720-0711b.png
 与二阳应也(以上语/类四条)
  观
问盥而不荐是取未荐之时诚意浑全而未散否曰祭
 祀无不荐者此是假设来说荐是用事了盥是未用
 事之初云不荐者言常恃得这诚敬如盥之意常在
 若荐则是用出用出则才毕便过了无复有初意矣
 诗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楚词
 云思公子兮未敢言正是此意说出这爱了则都无
卷二十九 第 21a 页 WYG0720-0711c.png
 事可把持矣惟其不说但藏在中心所以常见其不
 忘也
用之问盥而不荐伊川以为灌鬯之初诚敬犹存至荐
 羞之后精意懈怠本义以为致其洁清而不轻自用
 其义不同曰盥只是浣手不是灌鬯伊川承先儒之
 误若云荐羞之后诚意懈怠则先王祭祀只是灌鬯
 之初犹有诚意及荐羞之后皆不成礼矣问若尔则
 是圣人在上视听言动皆当为天下法而不敢轻亦
卷二十九 第 21b 页 WYG0720-0711d.png
 犹祭祀之时致其洁清而不敢轻用否曰然问有孚
 颙若先生以为孚信在中而尊严故下观而化之伊
 川以为天下之人孚信颙然而仰之恐须是孚信尊
 严方得下观而化曰然又问观观之义曰自上示下
 曰观自下观上曰观故卦名之观去声而六爻之观
 皆平声问观我生观其生之别曰我者彼我对待之
 言是以彼观此观其生是以此自观六三之观我生
 进退者事君则观其言听计从治民则观其政教可
卷二十九 第 22a 页 WYG0720-0712a.png
 行膏泽可下可以见自家所施之当否而为进退九
 五之观我生如观风俗之美恶臣民之从违可以见
 自家所施之善恶上九之观其生则是就自家视听
 言动应事接物处自观九五上九君子无咎盖为君
 子有阳刚之德故无咎小人无此德自当不得此爻
 如初六童观小人之道也君子则吝小人自是如此
 故无咎此二爻君子小人正相对说
观天之神道只是自然运行底道理四时自然不忒圣
卷二十九 第 22b 页 WYG0720-0712b.png
 人神道亦是说他有教人自然观感处
问观六爻一爻胜似一爻岂所据之位愈高则所见愈
 大耶曰上二爻意自别下四爻是所㩀之位愈近则
 所见愈亲切底意思
问观卦阴盛而不言凶咎曰此卦取义不同盖阴虽盛
 于下而九五之君乃当正位故只取为观于下之义
 而不取阴盛之象也(以上语/类五条)
  噬嗑
卷二十九 第 23a 页 WYG0720-0712c.png
彖辞中刚柔分以下都掉了颐中有物只说利用狱爻
 亦各自取义不说噬颐中之物
张元德问易中言刚柔分两处一是噬嗑一是节此颇
 难解曰㨿某所见只是一卦三阴三阳谓之刚柔分
 (洽录云分/犹均也)曰易中三阴三阳卦多独于此言之何也
 曰偶于此言之其他卦别有义
问诸卦象皆顺说独雷电噬嗑倒说何耶曰先儒皆以
 为倒写二字二字相似疑是如此
卷二十九 第 23b 页 WYG0720-0712d.png
雷电噬嗑与雷电丰似一般曰噬嗑明在上动在下是
 明得事理先立这法在此未见犯底人留待异时而
 用故云明罚敕法丰威在上明在下是用这法时须
 是明见下情曲折方得不然威动于上必有过错也
 故云折狱致刑此是伊川之意其说极好
问九四利艰贞六五贞厉皆有艰难正固危惧之意故
 皆为戒占者之辞曰此是爻中元自有此道理大抵
 才是治人彼必为敌不是易事故虽是时位卦德得
卷二十九 第 24a 页 WYG0720-0713a.png
 用刑之宜亦须以艰难正固处之至于六三噬腊肉
 遇毒则是所噬者坚韧难合六三以阴柔不中正而
 遇此所以遇毒而小吝然此亦是合当治者但难治
 耳治之虽小吝终无咎也(以上语/类五条)
  贲
伊川说乾坤变为六子非是卦不是逐一卦画了旋变
 去这话难说伊川说两仪四象自不分明卦不是旋
 取象了方画须是都画了这卦方只就已成底卦上
卷二十九 第 24b 页 WYG0720-0713b.png
 面取象所以有刚柔来往上下
先儒云天文也上有刚柔相错四字恐有之方与下文
 相似且得分晓
问明庶政无敢折狱曰此与旅卦都说刑狱事但争艮
 与离之在内外故其说相反止在外明在内故明政
 而不敢折狱止在内明在外故明谨用刑而不敢留
 狱又曰粗言之如今州县治狱禁勘审覆自有许多
 节次过乎此而不决便是㽜狱不及乎此而决便是
卷二十九 第 25a 页 WYG0720-0713c.png
 敢于折狱尚书要囚至于旬时他须有许多时日此
 一段与周礼秋官同意
六四白马翰如言此爻无所贲饰其马亦白也言无饰
 之象如此
问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曰此两句只是当来卦辞非主
 事而言看如何用皆是这个道理或曰贲于丘园安
 定作敦本说曰某之意正要如此或以戋戋为盛多
 之貌曰非也戋戋者浅小之意凡浅字笺字皆从戋
卷二十九 第 25b 页 WYG0720-0713d.png
 或问浅小是俭之义否曰然所以下文云吝终吉吝
 者虽不好看然终却吉
贲于丘园束帛戋戋是个务农尚俭戋戋是狭小不足
 之意以字义考之从水则为浅从贝则为贱从金则
 为钱如所谓束帛戋戋六五居尊位却如此敦本尚
 俭便似吝啬如卫文公汉文帝虽是吝却终吉此在
 贲卦有反本之意到上九便白贲和束帛之类都没
 了(以上语/类六条)
卷二十九 第 26a 页 WYG0720-0714a.png
  剥
问上以厚下安宅安宅者安于礼义而不迁否曰非也
 厚下者乃所以安宅宅如山附于地惟其地厚所以
 山安其居而不摇人君厚下以得民则其位亦安而
 不摇犹所谓本固邦宁也
问剥之初与二蔑贞凶是以阴蔑阳以小人蔑君子之
 正道凶之象也不知只是阳与君子当之则凶为复
 阴与小人亦自为凶曰自古小人灭害君子终亦有
卷二十九 第 26b 页 WYG0720-0714b.png
 凶但此爻象只是说阳与君子之凶也
或问硕果不食伊川谓阳无可尽之理剥于上则生于
 下无间可容息也变于上则生于下乃剥复相因之
 理毕竟须经由坤坤卦纯阴无阳如此阳有断灭也
 何以能生于复曰凡阴阳之生一爻当一月须是满
 三十日方满得那腔子做得一画成今坤卦非是无
 阳阳始生甚微未满那腔子做一画未成非是坤卦
 纯阴便无阳也然此亦不是甚深奥事但伊川当时
卷二十九 第 27a 页 WYG0720-0714c.png
 解不曾分明道与人故令人做一件大事看
小人剥庐是说阴到这里时把他这些阳都剥了此是
 自剥其庐舍无安身已处众小人托这一君子为芘
 覆若更剥了是自剥其庐舍便不成剥了(以上语/类四条)
  复
问剥一阳尽而为坤程云阳未尝尽也曰剥之一阳未
 尽时不曾生才尽于上这些子便生于下了
问十月何以为阳月先生因诘诸生令思之云程先生
卷二十九 第 27b 页 WYG0720-0714d.png
 于易传虽发其端然终说得不透彻诸生答皆不合
 复请问先生曰剥尽为坤复则一阳生也复之一阳
 不是顿然便生乃是自坤卦中积来且一月三十日
 以复之一阳分作三十分从小雪后便一日生一分
 上面趱得一分下面便生一分到十一月半一阳始
 成也以此便见得天地无休息处
问坤为十月阳气剥于上必生于下则此十月阳气已
 生但微而未成体至十一月一阳之体方具否曰然
卷二十九 第 28a 页 WYG0720-0715a.png
 凡物变之渐不惟月变日变而时亦有变但人不觉
 尔十一月不能顿成一阳之体须是十月生起云云
七日只取七义犹八月有凶只取八义
问朋来无咎曰复卦一阳方生疑若未有朋也然阳有
 刚长之道自一阳始生而渐长(砺录云毕竟是/阳长将次并进)以至
 于极则有朋来之道而无咎也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天行也消长之道自然如此故曰天行处阴之极乱
 者复治往者复还凶者复吉危者复安天地自然之
卷二十九 第 28b 页 WYG0720-0715b.png
 运也问六二休复之吉以下仁也曰初爻为仁人之
 体六二爻能下之谓附下于仁者学莫便于近乎仁
 既得仁者而亲之资其善以自益则力不劳而学美
 矣故曰休复吉上六迷复凶至于十年不克征这是
 个极不好底爻故其终如此凡言十年三年五年七
 日八月三日者想是象数中自有个数如此故圣人
 取而言之至于十年不克征十年勿用则其凶甚矣
问复卦刚反当作一句曰然此二字是解复亨下云动
卷二十九 第 29a 页 WYG0720-0715c.png
 而以顺行是解出入无疾以下大抵彖辞解得易极
 分明子细寻索尽有条理
圣人说复其见天地之心到这里微茫发动了最可以
 见生气之不息也只如此看便见天只有个春夏秋
 冬人只有个仁义礼智此四者便是那四者所以孟
 子说四端犹四体阙一不可人若无此四者便不足
 为人矣心是一个运用底物只是有此四者之理更
 无别物只此体验可见
卷二十九 第 29b 页 WYG0720-0715d.png
问天地之心虽静未尝不流行何为必于复乃见曰三
 阳之时万物蕃新只见物之盛大天地之心却不可
 见惟是一阳初复万物未生冷冷静静而一阳既动
 生物之心闯然而见虽在积阴之中自藏掩不得此
 所以必于复见天地之心也铢曰邵子所谓玄酒味
 方淡太音声正希正谓此否曰正是此意不容别下
 注脚矣又问天心无改移谓何曰年年岁岁是如此
 月月日日是如此又问纯坤之月可谓至静然昨日
卷二十九 第 30a 页 WYG0720-0716a.png
 之静所以养成今日之动故一阳之复乃是纯阴养
 得出来在人则主静而后善端始复在天地之化则
 是终则有始贞则有元也曰固有此意但不是此卦
 大义大象所谓至日闭关者正是于已动之后要以
 安静养之盖一阳初复阳气甚微劳动他不得故当
 安静以养微阳如人善端初萌正欲静以养之方能
 盛大若如公说却是倒了
问复见天地之心之义曰十月纯阴为坤卦而阳未尝
卷二十九 第 30b 页 WYG0720-0716b.png
 无也以阴阳之气言之则有消有息以阴阳之理言
 之则无消息之间学者体认此理则识天地之心故
 在我之心不可有间断也
天地生物之心未尝须臾停然当气候肃杀草木摇落
 之时此心何以见曰天地此心常在只是人看不见
 故必到复而后始可见
伊川言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一段盖谓天地
 以生生为德自元亨利贞乃生物之心也但其静而
卷二十九 第 31a 页 WYG0720-0716c.png
 复乃未发之体动而通焉则已发之用一阳来复其
 始生甚微固若静矣然其实动之机其势日长而万
 物莫不资始焉此天命流行之初造化发育之始天
 地生生不已之心于是而可见也若其静而未发则
 此心之体虽无所不在然却有未发见处此程子所
 以以动之端为天地之心亦举用以该其体尔
国秀问旧见蔡元思说先生说复卦处静极而动圣人
 之复恶极而善常人之复是否曰固是但常人也有
卷二十九 第 31b 页 WYG0720-0716d.png
 静极而动底时节圣人则不复有恶极而善之复矣
上云见天地之心以动静言也下云未尝见圣人之心
 以善恶言也
复虽一阳方生然而与众阴不相乱如人之善端方萌
 虽小而不为众恶所遏底意思相似(以上语类/十四条)
复见天地之心说某则以为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虽
 气有阖辟物有盈虚而天地之心则亘古亘今未始
 有毫釐之间断也故阳极于外而复生于内圣人以
卷二十九 第 32a 页 WYG0720-0717a.png
 为于此可以见天地之心焉盖其复者气也其所以
 复者则有自来矣向非天地之心生生不息则阳之
 极也一绝而不复续矣尚何以复生于内而为阖辟
 之无穷乎此则所论动之端者乃一阳之所以动非
 是指夫一阳之已动者而为言也夜气固未可谓之
 天地心然正是气之复处苟求其故则亦可以见天
 地之心矣(荅张/敬夫)
复非天地心复则见天地心此语与所以阴阳者道之
卷二十九 第 32b 页 WYG0720-0717b.png
 意不同但以易传观之则可见矣盖天地以生物为
 心而此卦之下一阳爻即天地所以生物之心也至
 于复之得名则以此阳之复生而已犹言临泰大壮
 夬也岂得遂指此名以为天地之心乎但于其复而
 见此一阳之萌于下则是因其复而见天地之心耳
 天地以生物为心此句自无病昨与南轩论之近得
 报云亦已无疑矣大抵近年学者不肯以爱言仁故
 见先生君子以一阳生物论天地之心则必欿然不
卷二十九 第 33a 页 WYG0720-0717c.png
 满于其意复于言外生说推之使高而不知天地之
 所以为心者实不外乎此外此而言则必溺于虚沦
 于静而体用夲末不相管矣(答吴/晦叔)
昨承问及复卦之说如所谕固善然亦有说盖阴阳生
 杀固无间断而亦不容并行且如人方穷物欲岂可
 便谓其间天理元不间断而且肆其欲哉要须穷欲
 之心灭息然后天理乃得萌耳程夫子所谓天地间
 虽无截然为阴为阳之理然其升降生杀之大分不
卷二十九 第 33b 页 WYG0720-0717d.png
 可无也此语最为完备然阴阳动静是造化之机不
 能相无者若善恶则有贞妄之分人当克彼以复此
 然后可耳至所谓可识心体者则终觉有病盖穷理
 之学只是要识如何为是如何为非事物之来无所
 疑惑耳非以此心又识一心然后得为穷理也(荅王/子合)
昔者圣人作易以拟阴阳之变于阳之消于上而息于
 下也为卦曰复复反也言阳之既往而来反也夫大
 德敦化而川流不穷岂假夫既消之气以为方息之
卷二十九 第 34a 页 WYG0720-0718a.png
 资也哉亦见其绝于彼而生于此而因以著其往来
 之象尔惟人亦然太和保合善端无穷所谓复者非
 曰追夫已放之心而还之录夫已弃之善而属之也
 亦曰不肆焉以骋于外则本心全体即此而存固然
 之善自有所不能已耳呜呼圣人于复之卦所以赞
 其可见天地之心而又以为德之本者其不以此与
 (复斋记○以/上文集四条)
伊川与濂溪说复字亦差不同用之云濂溪说得复字
卷二十九 第 34b 页 WYG0720-0718b.png
 就归处说伊川就动处说曰然濂溪就坤上说就回
 来处说如云利贞者诚之复诚心复其不善之动而
 已矣皆是就归来处说伊川却正就动处说如元亨
 利贞濂溪就利贞上说复字伊川就元字头说复字
 以周易卦爻之义推之则伊川之说为正然濂溪伊
 川之说道理只一般非有所异只是所指地头不同
 以复卦言之下面一画便是动处伊川云下面一爻
 正是动如何说静得雷在地中复(云云/)看来伊川说
卷二十九 第 35a 页 WYG0720-0718c.png
 得较好王弼之说与濂溪同
问阳始生甚微安静而后能长故复之象曰先王以至
 日闭关人于迷途之复其善端之萌亦甚微故须庄
 敬持养然后能大不然复亡之矣曰然又曰古人所
 以四十强而仕者前面许多年亦且养其善端若一
 下便出来与事物滚了岂不坏事
问无祗悔祗字何训曰书中祗字只有这祗字使得来
 别看来只得解作至字又有训多为祗者如多见其
卷二十九 第 35b 页 WYG0720-0718d.png
 不知量也多祗也祗与只同
先生举易传语惟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曰这
 般说话好简当
问上六迷复(至/)下十年不克征如何曰过而能改则亦
 可以进善迷而不复自是无说所以无往而不凶凡
 言三年十年三岁皆是有个象方说若三岁犹是有
 个期限到十年便是无说了(以上语/类五条)
  无妄
卷二十九 第 36a 页 WYG0720-0719a.png
史记无妄作无望问若以为无望即是愿望之望非诚
 妄之妄曰有所愿望即是妄但望字说得浅妄字说
 得深
伊川易传似不是本意刚自外来是所以做造无妄动
 而健是有卦后说底
问虽无邪心苟不合正理则妄也既无邪何以不合正
 曰有人自是其心全无邪而却不合于正理如贤智
 者过之他其心岂曾有邪却不合正理佛氏亦岂有
卷二十九 第 36b 页 WYG0720-0719b.png
 邪心者(以上语/类三条)
所论易传无妄之说甚善但所谓虽无邪心而不合正
 理者实该动静而言不专为庄敬持养此心既存设
 也盖如燕居独处之时物有来感理所当应而此心
 顽然固执不动则此不动处便非正理又如应事接
 物处理当如彼而吾所以应之者乃如此则虽未必
 出于血气人欲之私然只似此亦是不合正理既有
 不合正理则非邪妄而何恐不必言未免纷扰敬不
卷二十九 第 37a 页 WYG0720-0719c.png
 得行然后为有妄之邪心也(荅廖子晦/○文集)
或问物与无妄众说不同文蔚曰是各正性命之意先
 生曰然一物与他一个无妄
问不耕穫不菑畬曰言不耕不穫不菑不畬无所为于
 前无所冀于后未尝略起私意以作为唯因时顺理
 而已程传作不耕而穫不菑而畬不唯添了而字又
 文势牵强恐不如此又问无妄之灾曰此卦六爻皆
 是无妄但六三地头不正故有无妄之灾言无故而
卷二十九 第 37b 页 WYG0720-0719d.png
 有灾也如行人牵牛以去而居人反遭捕诘之扰此
 正无妄之灾之象又问九五阳刚中正以居尊位无
 妄之至何为而有疾曰此是不期而有此但听其自
 尔久则自定所以勿药有喜而无疾也大抵无妄一
 卦固是无妄但亦有无故非意之事故圣人因象示
 戒又问史记作无望谓无所期望而有得疑有不耕
 穫不菑畬之意曰此出史记春申君传正说李园事
 正是说无巴鼻而有一事正合无妄之灾无妄之疾
卷二十九 第 38a 页 WYG0720-0720a.png
 亦见得古人相传尚识得当时此意也(以上语/类二条)
问不耕穫不菑畬程子易传爻辞恐未明白范窃谓无
 不耕而穫不菑而畬之理只是不于耕而计穫之利
 如程子所解象辞移之以解爻辞则可曰易传爻象
 之辞虽若相反而意实相近特辞有未足耳爻辞言
 当循理象辞言不计利循理则不计利计利非循理
 也但考之经文则传与来说于文义之问皆若有可
 疑者若曰不耕而穫则多却而字若曰不于耕而求
卷二十九 第 38b 页 WYG0720-0720b.png
 穫之利则又须增数字方通尝谓此爻乃自始至终
 都不营为而偶然有得之意耕穫菑畬举事之始终
 而言也当无妄之世事盖有如此者若以义言则圣
 人之无为而治学者之不要人爵而人爵从之皆是
 也大抵此爻所谓无妄之福而六三则所谓无妄之
 祸也(荅余彝孙/○文集)
  大畜
能止健都不说健而止见得是艮来止这乾
卷二十九 第 39a 页 WYG0720-0720c.png
笃实便有辉光艮止便能笃实
九三一爻不为所畜而欲进与上九合志同进俱为畜
 极而通之时故有良马逐何天之衢亨之象但上九
 已通达无碍只是滔滔去九三过刚锐进故戒以艰
 贞闲习盖初二两爻皆为所畜独九三一爻自进耳
 子善问九六为正应皆阴皆阳则为无应独畜卦不
 尔何也曰阳遇阴则为阴所畜九三与上九皆阳皆
 欲上进故但以同类相求也小畜亦然先生因言某
卷二十九 第 39b 页 WYG0720-0720d.png
 作本义欲将文王卦辞只大纲依文王本义略说至
 其所以然之故却于孔子彖辞中发之且如大畜利
 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只是占得大畜者为利正不
 家食而吉利于涉大川至于刚上尚贤等处乃孔子
 发明各有所主爻象亦然如此则不失文王本意又
 可观孔子之意但今未暇整顿耳又曰大畜下三爻
 取其能自畜而不进上三爻取其能畜彼而不使进
 然四能止之于初故为力易五则阳已进而止之则
卷二十九 第 40a 页 WYG0720-0721a.png
 难但以柔居尊得其机会可制故亦吉但不能如四
 之元吉耳
何天之衢亨或如伊川说衍一何字亦不可知(以上语/类四条)
  颐
颐须是正则吉何以观其正不正盖观颐是观其养德
 是正不正自求口实是又观其养身是正不正未说
 到养人处观其所养亦只是说君子之所养养浩然
 之气模样
卷二十九 第 40b 页 WYG0720-0721b.png
自养则如爵禄下至于饮食之类是说自求口实
颐卦最难看铢问本义言观颐谓观其所养之道自求
 口实谓观其所养之术与程传以观颐为所以养人
 之道求口实谓所以自养之道如何先生沈吟良久
  曰程传似胜盖下体三爻皆是自养上体三爻皆是
 养人不能自求所养而求人以养己则凶故下三爻
 皆凶求于人以养其下虽不免于颠拂毕竟皆好故
 上三爻皆吉又问虎视耽耽本义以为下而专也盖
卷二十九 第 41a 页 WYG0720-0721c.png
 赖其养以施于下必有下专之诚方能无咎程传作
 欲立威严恐未必然曰颐卦难看正谓此等且虎视耽
 耽必有此象但今未晓耳铢曰音辨载马氏云耽耽
 虎下视貌则当为下而专矣曰然又问其欲逐逐如
 何曰求养于下以养人必当继继求之不厌乎数然
 后可以养人而不穷不然则所以养人者必无继矣
 以四而赖养于初亦是颠倒但是求养以养人所以
 虽颠而吉先生又曰六五居贞吉犹洪范用静吉用
卷二十九 第 41b 页 WYG0720-0721d.png
 作凶所以不可涉大川六五不能养人反赖上九之
 养是已拂其常矣故守常则吉而涉险阻则不可也
 直卿因云颐之六爻只是颠拂二字求养于下则为
 颠求食于上则为拂六二比初而求上故颠颐当为
 句拂经于丘颐句征凶即其占辞也六三拂颐虽与
 上为正应然毕竟是求于上以养己所以有拂颐之
 象故虽正亦凶也六四颠颐固与初为正应然是赖
 初之养以养人故虽颠亦吉六五拂经即是比于上
卷二十九 第 42a 页 WYG0720-0722a.png
 所以有拂经之象然是赖上九之养以养人所以居
 正而吉但不能自养所以不可涉大川耳
或云谚有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甚好曰此语前辈曾用
 以解颐之象慎言语节饮食
问伊川解下三爻养口体上三爻养德义如何曰看来
 下三爻是资人以为养上三爻是养人也六四六五
 虽是资初与上之养其实是他居尊位藉人以养而
 又推以养人故此三爻似都是养人之事伊川说亦
卷二十九 第 42b 页 WYG0720-0722b.png
 得但失之疏也(以上语/类五条)
  大过
问大过既栋桡不是好了又如何利有攸往曰看彖辞
 可见栋桡是以卦体本末弱而言卦体自不好了却
 因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如此所以利有攸往乃亨也
 大抵彖传解得卦辞直是分明
问大过小过先生与伊川之说不同曰然伊川此论正
 如以反经合道为非相似殊不知大过自有大过时
卷二十九 第 43a 页 WYG0720-0722c.png
 节小过自有小过时节处大过之时则当为大过之
 事处小过之时则当为小过之事如尧舜之禅受汤
 武之放伐此便是大过之事丧过乎哀用过乎俭此
 便是小过之事只是在事虽是过然适当其时便是
 合当如此做便是合义
易传大过云道无不中无不常圣人有小过无大过看
 来亦不消如此说圣人既说有大过直是有此事虽
 云大过亦是常理始得
卷二十九 第 43b 页 WYG0720-0722d.png
泽灭木泽在下而木在上今泽水高涨乃至浸没了木
 是为大过又曰木虽为水浸而木未尝动故君子观
 之而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藉用白茅亦有过慎之意此是大过之初所以其过尚
 小在
问大过栋桡是初上二阴不能胜四阳之重故有此象
 九三是其重刚不中自不能胜其任亦有此象两义
 自不同否曰是如此九三又与上六正应亦皆不好
卷二十九 第 44a 页 WYG0720-0723a.png
 不可以有辅自是过于刚强辅他不得九四栋隆只
 是隆便不桡乎下过涉灭顶不可咎也恐是他做得
 是了不可以咎他不似伊川说易中无咎有两义如
 不节之嗟无咎王辅嗣云是他自做得又将谁咎至
 出门同人无咎又是他做得好了人咎他不得所以
 亦云又谁咎也此处恐不然
大过阳刚过盛不相对值之义故六爻中无全吉者除
 了初六是过于畏慎无咎外九二虽无不利然老夫
卷二十九 第 44b 页 WYG0720-0723b.png
 得女妻毕竟是不相当所以象言过以相与也九四
 虽吉而又有他则吝九五所谓老妇者乃是指客爻
 而言老妇而得士夫但能无咎无誉亦不为全吉至
 于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则是事虽凶而义则无咎
 也
过涉灭顶凶不可咎也东汉诸人不量深浅至于杀身
 亡家此是凶然而其心何罪故不可咎也(以上语/类八条)
  坎
卷二十九 第 45a 页 WYG0720-0723c.png
水流不盈才是说一坎满便流出去一坎又满又流出
 去行险而不失其信则是说决定如此
坎水只是平不解满盈是满出来
问来之坎坎曰经文中叠字如兢兢业业之类是重字
 来之坎坎自是两字各有所指谓下来亦坎上往亦
 坎(之往/也)进退皆险也又问六四旧读樽酒簋(句/)贰用缶
 (句/)本义从之其说如何曰既曰樽酒簋贰又曰用缶
 亦不成文理贰益之也六四近尊位而在险之时刚
卷二十九 第 45b 页 WYG0720-0723d.png
 柔相际故有但用薄礼益以诚心进结自牖之象问
 牖非所由之正乃室中受明之处岂险难之时不容
 由正以进耶曰非是不可由正盖事变不一势有不
 容不自牖者终无咎者始虽不甚好然于义理无害
 故终亦无咎无咎者善补过之谓也又问上六徽纆
 二字云三股曰徽两股曰纆曰㩀释文如此
坎不盈中未大也曰水之为物其在坎只能平自不能
 盈故曰不盈盈高之义中未大者平则是得中不盈
卷二十九 第 46a 页 WYG0720-0724a.png
 是未大也(以上语/类四条)
  离
离便是丽附著之意易中多说作丽也有兼说明处也
 有单说明处明是离之体丽是丽著底意思离字古
 人多用作离著说然而物相离去也只是这字富贵不
 离其身东坡说道剩个不字便是这意古来自有这
 般两用底字如乱字又唤作治
火中虚暗则离中之阴也水中虚明则坎中之阳也
卷二十九 第 46b 页 WYG0720-0724b.png
问离卦是阳包阴占利畜牝牛便也是宜畜柔顺之物
 曰然
六二中正六五中而不正今言丽乎正丽乎中正次第
 说六二分数多此卦唯这爻较好
明两作犹言水荐至今日明来日又明若说两明却是
 两个日头
叔重说离卦问火体阴而用阳是如何曰此言三画卦
 中阴而外阳者也坎象为阴水体阳而用阴盖三画
卷二十九 第 47a 页 WYG0720-0724c.png
  卦中阳而外阴者也惟六二一爻柔丽乎中而得其
  正故元吉至六五虽是柔丽乎中而不得其正特借
  中字而包正字耳又问日昃之离曰死生常理也若
  不能安常以自乐则不免有嗟戚曰生之有死犹书
  之必夜故君子当观日昃之象以自处曰人固知常
  理如此只是临时自不能安耳
 焚如死如弃如自成一句恐不得如伊川之说
 六五介于两阳之间忧惧如此然处得其中故不失其
卷二十九 第 47b 页 WYG0720-0724d.png
  吉
 有嘉折首是句(以上语/类九条)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