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八
卷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720-06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八
  易三
   乾
 乾坤只是卦名乾只是个健坤只是个顺纯是阳所以
  健纯是阴所以顺至健者惟天至顺者惟地所以后
  来取象乾便为天坤便为地
 乾坤阴阳以位相对而言固只一般然以分言乾尊坤
卷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720-0670b.png
  卑阳尊阴卑不可并也以一家言之父母固皆尊母
  终不可以并乎父兼一家亦只容有一个尊长不容
  并所谓尊无二上也
 符兄问以性情言之谓之乾曰是他天一个性情如此
  火之性情则是个热水之性情则是个寒天之性情
  则是一个健健故不息惟健乃能不息其理是自然
  如此使天有一时息则地须落下去人都坠死缘他
  运转周流无一时息故局得这地在中閒今只于地
卷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720-0671a.png
 信得他是断然不息
问乾者天之性情健而无息之谓乾何以合性情言之
 曰性情二字常相参在此情便是性之发非性何以
 有情健而不息非性何以能此
问乾者天之性情曰此是以乾之刚健取义健而不息
 便是天之性情此性如人之气质健之体便是天之
 性健之用便是天之情静也专便是性动也直便是
 情
卷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720-0671b.png
问以乾字为伏羲之文元亨利贞为文王之文固是不
 知履虎尾同人于野亨之类又何如曰此恐是少了
 字或是就上字立辞皆不可考有罗田宰吴仁杰云
 恐都剩了字如乾坤之类皆剩了问若乾坤则犹可
 言屯蒙之类若无卦名不知其为何卦曰他说卦画
 便是名了恐只是欠了字底是
元亨利贞在这里都具了杨宗范却说元亨属阳利贞
 属阴此却不是乾之利贞是阳中之阴坤之元亨是
卷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720-0671c.png
 阴中之阳乾后三画是阴坤后三画是阳
以天道言之为元亨利贞以四时言之为春夏秋冬以
 人道言之为仁义礼智以气候言之为温凉燥湿以
 四方言之为东西南北
周贵卿问元亨利贞以此四者分配四时却如何云乾
 之德也曰他当初只是说大亨利于正不以分配四
 时孔子见此四字好后始分作四件说孔子之易与
 文王之易略自不同
卷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720-0671d.png
问乾元亨利贞注云见阳之性健而成形之大者为天
 故三奇之卦名之曰乾而拟之于天也窃谓卦辞未
 见取象之意其成形之大者为天及拟之于天二句
 恐当于大象言之下文天之象皆不易一句亦然坤
 卦放此曰才设此卦时便有此象了故于此豫言之
 又后面卦辞亦有兼象说者故不得不豫言也
或问乾卦是圣人之事坤卦是学者之事如何曰也未
 见得初九九二是圣人之德至九三九四又却说学
卷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720-0672a.png
 者脩业进德事如何都把作圣人之事得
占者当不得见龙飞龙则占者为客利去见那大人大
 人即九二九五之德见龙飞龙是也若潜龙君子则
 占者自当之矣
利见大人与程传说不同不是卦爻自相利见乃是占
 者利去见大人也须看自家占㡳是何人方说得那
 所利见之人
问程易于九二云利见大德之君又言君亦利见大德
卷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720-0672b.png
 之臣以成其功天下亦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于
 九五云利见在下大德之人又言天下固利见大德
 之君两爻互言如此不审的何所指曰此当以所占
 之人之德观之若已是有九二之德占得此九二爻
 则为利见九五大德之君若常人无九二之德者占
 得之则为只利见此九二之大人耳已为九五之君
 而有九五之德占得此九五爻则为利见九二大德
 之人若九二之人占得之则为利见此九五大德之
卷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720-0672c.png
 君各随所占之人以爻与占者相为主宾也太祖一
 日问王昭素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常人何可
 占得此卦昭素曰何害若臣等占得则陛下是飞龙
 在天臣等利见大人是利见陛下也此说得最好铢
 曰如此看来易多是假藉虚设故用不穷人人皆用
 得也曰此所谓理定既实事来尚虚存体应用稽实
 待虚所以三百八十四爻而天下万事无不可该无
 不周遍此易之用所以不穷也
卷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720-0672d.png
君子终日乾乾矣至夕犹检点而惕然恐惧盖凡所以
 如此者皆所以进德脩业耳
窦问君子终日乾乾是法天否曰才说法天便添著一
 件事君子只是终日乾乾天之行健不息往往亦只
 如此如言存个天理不须问如何存他只是去了人
 欲天理自然存如颜子问仁夫子告以非礼勿视听
 言动除却此四者更有何物须是仁
厉多是在阳爻里说
卷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720-0673a.png
厉无咎是一句他后面有此例如频复厉无咎是也
祖道举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是君子进德不懈不敢
 须臾宁否曰程子云在下之人君德已著此语亦是
 拘了记得有人问程子胡安定以九四爻为太子者
 程子笑之曰如此三百八十四爻只做得三百八十
 四件事了此说极是及到程子解易却又拘了要知
 此是通上下而言在君有君之用臣有臣之用父有
 父之用子有子之用以至事物莫不皆然若如程子
卷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720-0673b.png
 之说则千百年閒只有个舜禹用得也大扺九三此
 爻才刚而位危故须著乾乾夕惕若厉方可无咎若
 九二则以刚居中位易处了故凡刚而处危疑之地
 皆当乾乾夕惕若厉则无咎也
问程易以乾之初九为舜侧微时九二为舜佃渔时九
 三为玄德升闻时九四为历试时何以见得曰此是
 推说爻象之意非本指也读易若通得本指后便尽
 说去尽有道理可言敢问本指曰易本因卜筮而有
卷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720-0673c.png
 象因象而有占占辞中便有道理如筮得乾之初九
 初阳在下未可施用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凡遇
 乾而得此爻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隐晦而勿用可
 也他皆仿此此易之本指也盖潜龙则勿用此便是
 道理故圣人为彖辞象辞文言节节推去无限道理
 此程易所以推说得无穷然非易本义也先通得易
 本指后道理尽无穷推说不妨若便以所推说者去
 解易则失易之本指矣
卷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720-0673d.png
问龟山说九五飞龙在天取飞字为义以天位言之不
 可阶而升以圣学言之非力行而至曰此亦未尽乾
 卦自是圣人之天德只时与位有隐显渐次耳
问乾坤独言用九用六何也曰此惟欧公说得是此二
 卦纯阳纯阴而居诸卦之首故于此发此一例凡占
 法皆用变爻占故凡占得阳爻者皆用九而不用七
 (百九十二阳/爻之通例也)占得阴爻者皆用六而不用八(百九十/二阴爻)
 (之通/例也)盖七为少阳九为老阳六为老阴八为少阴老
卷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720-0674a.png
 变而少不变凡占用九用六者用其变文占也(此揲/蓍之)
 (法/)遇乾而六爻皆变则为阴故有群龙无首之象即
 坤利牝马之贞也言群龙而却无头刚而能柔则吉
 也遇坤而六爻皆变则为阳故有利永贞之象即乾
 之元亨利贞也此发凡之言
大凡人文字皆不可忽欧公文字寻常往往不以经旨
 取之至于说用九用六自来却未曾有人说得如此
 他初非理会象数者而此论最得之且既有六爻又
卷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720-0674b.png
 添用九用六因甚不用七八盖九乃老阳六乃老阴
 取变爻也古人遇乾之坤即以见群龙无首吉为占
 见群龙无首却是变乾为坤便以坤为占也遇坤之
 乾即用利永贞为占坤变为乾即乾之利也(以上语类/二十三条)
用九用六当从欧阳公说为揲蓍变卦之凡例盖阳爻
 百九十二皆用九而不用七阴爻百九十二皆用六
 而不用八也特以乾坤二卦纯阳纯阴而居篇首故
 就此发之此欧阳公旧说也而愚又尝因其说而推
卷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720-0674c.png
 之窃以为凡得乾而六爻纯九得坤而六爻纯六者
 皆当直就此例占其所系之辞不必更看所变之卦
 左传蔡墨所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者可以见其
 一隅也(荅虞士朋/○文集)
乾元统天盖天只是以形体而言乾元即天之所以为
 天者也犹言性统形尔
铢问程易说大明天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
 成不知是说圣人明之耶说乾道明之耶曰此处果
卷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720-0674d.png
 是说得鹘突但遗书有一段明说云人能明天道之
 终始则见卦爻六位皆以时成此语證之可见大明
 者指人能明之也因问乾道终始如何曰乾道终始
 即四德也始则元终则贞盖不终则无以为始不贞
 则无以为元六爻之立由此而立耳以时成者言各
 以其时而成如潜见飞跃皆以时耳然皆四德之流
 行也盖圣人大明乾道之终始故见六位各以时成
 乘此六爻之时以当天运而四德之所以终而复始
卷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720-0675a.png
 应变而不穷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六龙只是六爻龙只是譬喻明此六
 爻之义潜见飞跃以时而动便是乘六龙便是御天
 又曰圣人便是天天便是圣人
乾道变化似是再说元亨变化字且只大槩恁地说不
 比系辞所说㡳子细各正性命他那元亨时虽正了
 然未成形质到这里方成如那百榖坚实了方唤作
 正性命乾道是统说底四德是说他作出来底大率
卷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720-0675b.png
 天地是那有形了重浊底乾坤是他性情其实乾道
 天德互换一般乾道又言得深些子天地是形而下
 者只是这个道理天地是个皮壳
乾道便只是天德不消分别乾道变化是就乾道上说
 天德是就他四德上说
问何谓各正性命曰各得其性命之正
问保合太和乃利贞曰天之生物莫不各有躯壳如人
 之有体果实之有皮核有个躯壳保合以全之能保
卷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720-0675c.png
 合则真性常存生生不穷如一粒之榖外面有个壳
 以裹之方其发一萌芽之始是物之元也及其抽枝
 长叶只是物之亨到得生实欲熟未熟之际此便是
 利及其既实而坚此便是贞矣
保合太和天地万物皆然天地便是大底万物万物便
 是小底天地
问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恐尽是圣人事伊川分作乾道
 君道如何曰乾道变化至乃利贞是天首出庶物万
卷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720-0675d.png
 国咸宁是圣人又曰首出庶物须是聪明睿知高出
 庶物之上以君天下方得万国咸宁礼记云聪明睿
 知足以有临也须聪明睿知皆过于天下之人方可
 临得他
乾重卦上下皆乾不可言两天昨日行一天也今日又
 行亦一天也其实一天而行健不已有重天之象此
 所以为天行健坤重卦上下皆坤不可言两地地平
 则不见其顺必其高下层层有重地之象此所以为
卷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720-0676a.png
 地势坤(一作所以见/地势之坤顺)
厚之问健足以形容乾否曰可伊川曰健而无息谓之
 乾盖自人而言固有一时之健有一日之健惟无息
 乃天之健
问天运不息君子以自强不息曰非是说天运不息自
 家去赶逐也要学他如此不息只是常存得此心则
 天理常行而周流不息矣又曰天运不息非特四时
 为然虽一日一时顷刻之閒其运未尝息也
卷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720-0676b.png
致道问元者善之长曰元亨利贞皆善也而元乃为四
 者之长是善端初发见处也
元者善之长春秋传记穆姜所诵之语谓元者体之长
 觉得体字较好是一体之长也
亨者嘉之会亨是万物亨通到此界分无一物不美便
 是嘉之会
问亨者嘉之会曰此处难下语且以草木言之发生到
 夏时好处都来凑会嘉只是好处会是期会也又曰
卷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720-0676c.png
 贞固是固得恰好如尾生之信是不贞之固须固得
 好方是贞
利者义之和义疑于不和矣然处之而各得其所则和
 义之和处便是利
利者义之和义是个有界分断制底物事疑于不和然
 使物各得其分不相侵越乃所以为和也
问程子曰义安处便为利只是当然便安否曰是只万
 物各得其分便是利君得其为君臣得其为臣父得
卷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720-0676d.png
 其为父子得其为子何利如之这利字即易所谓利
 者义之和利便是义之和处程子当时此处解得亦
 未亲切不似这语却亲切正好去解利者义之和句
 义初似不和却和截然而不可犯似不和分别后万
 物各止其所却是和不和生于不义义则无不和和
 则无不利矣
贞者事之干伊川说贞字只以为正恐未足以尽贞之
 义须是说正而固然亦未推得到知上看得来合是
卷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720-0677a.png
 如此知是那默运事变底一件物事所以为事之干
正字不能尽贞之义须用连正固说其义方全正字也
 有固字意思但不分明终是欠阙正如孟子所谓知
 斯二者弗去是也知斯是正意弗去是固意
易言贞字程予谓正字尽他未得有贞固之意干问又
 有所谓不可贞者是如何曰也是这意思只是不可
 以为正而固守之
体仁如体物相似人在那仁里做骨子故谓之体仁仁
卷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720-0677b.png
 是个道理须著这人方体得他做得他骨子比而效
 之之说却觉得未是
体仁不是将仁来为我之体我之体便都是仁也
问体仁解云以仁为体是如何曰说只得如此要自见
 得盖谓身便是仁也
问伊川解体仁作体乾之仁看来在乾为元在人为仁
 只应就人上说仁又解利物和义作合于义乃能利
 物亦恐倒说了此类恐皆未安曰然君子行此四德
卷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720-0677c.png
 则体仁是君子之仁也但前辈之说不欲辨他不是
 只自晓得便了
嘉会者万物皆发见在里许(直卿云犹言/万物皆相见)处得事事是
 故谓之嘉会一事不是便不谓之嘉会会是礼发见
 处意思却在未发见之前利物使万物各得其所乃
 是义之和处(义自然和不是/义外别讨个和)
问文言四德一段曰元者善之长以下四句说天德之
 自然君子体仁足以长人以下四句说人事之当然
卷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720-0677d.png
 元只是善之长万物生理皆始于此众善百行皆统
 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为仁亨是嘉之会此句自来
 说者多不明嘉美也会犹齐也嘉会众美之会犹言
 齐好也春天发生万物未大故齐到夏时洪纤高下
 各各畅茂盖春方生育至此乃无一物不畅茂其在
 人则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事事物物大大小小一齐
 到恰好处所谓动容周旋皆中礼故于时为夏于人
 为礼(周子遂/唤作中)利者为义之和万物至此各遂其性事
卷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720-0678a.png
 理至此无不得宜故于时为秋于人为义贞者乃事
 之干万物至此收敛成实事理至此无不的正故于
 时为冬于人为智此天德之自然其在君子所当从
 事于此者则必体仁乃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
 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此四句倒用上面四个
 字极有力体者以仁为体仁为我之骨我以之为体
 仁皆从我发出故无物不在所爱所以能长人嘉会
 足以合礼者言须是美其所会也欲其所会之美当
卷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0720-0678b.png
 美其所会盖其厚薄亲疏尊卑小大相接之体各有
 节文无不中节即所会皆美所以能合于礼也利物
 足以和义者使物物各得其利则义无不和盖义是
 断制裁割底物若似不和然惟义能使事物各得其
 宜不相妨害自无乖戾而各得其分之和所以为义
 之和也苏氏说利者义之和却说义惨杀而不和不
 可徒义须著些利则和如此则义是一物利又是一物
 义是苦物恐人嫌须著些利令甜此不知义之言也
卷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720-0678c.png
 义中自有利使人而皆义则不遗其亲不后其君自
 无不利非和而何贞固足以干事贞正也知其正之
 所在固守而不去故足以为事之干干事言事之所
 依以立盖正而能固万事依此而立在人则是智至
 灵至明是是非非确然不可移易不可欺瞒所以能
 立事也干如版筑之有桢干今人筑墙必立一木于
 土中为骨俗谓之夜叉木无此则不可筑横曰桢直
 曰干无是非之心非知也知得是是非非之正𦂳固
卷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720-0678d.png
 确守不可移易故曰知周子则谓之正也(以上语类/二十八条)
元亨利贞文王本意只是大亨而利于正耳至彖传文
 言乃有四德之说今若依而释之则此乾卦只合且
 以阳气推说不应于利字遽以阴气佐阳为言且以
 一木言之萌芽则元华叶则亨枝干坚强则利子实
 成熟则贞贞则所成之实又可种而为元循环盖无
 穷也若但谓归根复命则亦不见贞字之意矣此须
 更于天地大化通体观察其曲折未易以尺纸言也
卷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720-0679a.png
 (荅杨元范/○文集)
问程易乾之用乾之时乾之义看来恐可移易说曰凡
 说经若移易得便不是本意看此三段只是圣人反
 覆赞咏乾之德耳如潜龙勿用阳在下也便是第二
 段阳气潜藏便是上段龙德而隐者也圣人反复发
 明以示人耳
庸言庸行盛德之至到这里不消得恁地犹自闲邪存
 诚便是无射亦保虽无厌斁亦当保也保者持守之
卷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720-0679b.png
 意
利见大人君德也两处说这个君德却是要发明大人
 即是九二孔子怕人道别是个大人故如此互相发
问九二说圣人之德已备何故九三又言进德脩业知
 至至之曰圣人只逐爻取象此不是言脩德节次是
 言居地位节次六爻皆是圣人之德只所处之位不
 同初爻言不易乎世不成乎名至潜龙也已是说圣
 人之德了只是潜而未用耳到九二却恰好其化已
卷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720-0679c.png
 能及人矣又正是臣位所以处之而安到九三居下
 卦之上位已高了那时节无可做只得恐惧进德脩
 业乾乾惕息恐惧此便是伊周地位(宇录无/此七字)九四位
 便乖这处进退不由我了或跃在渊伊川谓渊者龙
 之所安恐未然田是平所在纵有水浅渊是深处不
 可测跃已离乎行而未至乎飞行尚以足跃则不以
 足一跳而起足不踏地跳得便上天去不得依旧在
 渊里皆不可测下离乎行上近乎飞上不在天下不
卷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720-0679d.png
 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不似九二安
 稳自在此时进退不得皆不由我只听天矣以圣人
 言之便是舜历试文王三分天下有二汤武鸣条牧
 野时(宇录云九三是伊/周地位已自离了)到上九又亢了看来人处大
 运中无一时閒(宇录云跳得时便做有德无/位做不彻亦不失为潜龙)吉凶悔
 吝一息不曾停如大车轮一般一恁滚将去圣人只
 随他恁地去看道理如何这里则将这道理处之那
 里则将那道理处之
卷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720-0680a.png
进德脩业这四个字煞包括道理德是就心上说业是
 就事上说忠信是自家心中诚实脩辞立其诚是说
 处有真实底道理进德脩业最好玩味
问忠信进德莫只是实理否曰此说实理未得只是实
 心有实心则进德自无穷
忠信所以进德实便光明如诚意之润身
忠信是根有此根便能发生枝叶业是外面有端绪者
问脩辞立其诚何故独说辞得非只举一事而言否曰
卷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720-0680b.png
 然也是言处多言是那发出来处人多是将言语作
 没紧要容易说出来若一一要实这工夫自是大立
 其诚便是那后面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问九二闲邪存诚与九三脩辞立诚相似否曰他地位
 自别闲邪存诚不大段用力脩辞立诚大段著气力
 又问进德脩业欲及时如何曰君子进德脩业不但
 为一身亦欲有为于天下及时是及时而进
问进德脩业进德只一般说至脩业却又言居业何也
卷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720-0680c.png
 曰未要去理会居字脩字且须理会如何是德如何
 是业曰德者本于内而言业者见于外而言曰内外
 字近之德者得之于心者也业乃事之就绪者也如
 古人所谓业已如此是也且如事亲之诚心真个是
 得之于吾心而后见于事亲之际方能有所就绪然
 却须是忠信方可进德盖忠信则无一事不诚实犹
 木之有根其生不已
林安卿问脩业居业之别曰二者只是一意居守也逐
卷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720-0680d.png
 日脩作是脩常常如此是守
进德脩业进是要日新又新德须是如此业却须著居
 脩业便是要居他居如人之居屋只住在这里面便
 是居不成道脩些个了便了脩辞便是立诚如今人
 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
 立诚若还脱空乱语诚如何立伊川说这个作两字
 明道只作一个说明道说这般底说得条直
忠信进德脩辞立诚与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分属乾坤
卷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720-0681a.png
 盖取健顺二体脩辞立诚自有刚健主立之体敬义
 便有静顺之体进脩便是个笃实敬义便是个虚静
 故曰阳实阴虚
问忠信进德脩辞立诚乾道也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坤
 道也脩辞恐是颜子非礼勿言之类敬义是确守贞
 一如仲弓问仁之类脩省言辞等处是刚健进前一
 刀两断工夫故属乎阳而曰乾道敬义夹持是退步
 收敛确实静定工夫故曰坤道不知可作如此看否
卷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720-0681b.png
 曰如此看得极是又问程子又云脩省言辞乃是体
 当自家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恐此所谓乾道
 坤道处亦不可作两事看曰固皆是脩已上事但若
 分言则须如此分别大扺看道理要看得他分合各
 有著落方是子细
伊川说内积忠信积字说得好某实其善之说虽密不
 似积字见得积在此而未见于事之意
伊川解脩辞立诚作择言笃志说得来宽不如明道说
卷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720-0681c.png
 云脩其言辞正为立己之诚意乃是体当自家敬以
 直内义以方外之实事
问本义云忠信主于心者无一念之不实既无不实则
 是成德恐非进德之事曰忠信所以进德忠信者无
 一豪之不实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
 功处德何由进须是表里皆实无一豪之伪然后有
 以为进德之地德方日新矣又问脩辞云无一言之
 不实此易晓居业如何实曰日日如此行从生至死
卷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0720-0681d.png
 常如此用工夫无顷刻不相似又曰知崇礼卑亦是
 此意知崇进德之事也礼卑居业之事也(池录云进/谓日见其)
 (新居谓常/而不厌)
问忠信所以进德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疑忠信是指
 言行发于外者而言如为人谋而不忠与朋友交而
 不信皆是发见于外者如何却言进德脩辞立诚与
 忠信果何异又指为居业何也曰忠信是心中朴实
 头见得道理如此故其德日进而不已犹孟子所谓
卷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720-0682a.png
 有诸己者是也故指进德而言脩辞立诚却是就言
 语上说又问立诚不就制行上说而特指脩辞何也
 曰人不诚处多在言语上
敬之问忠信至存义也上面忠信与脩辞立诚未是工
 夫到下面方是工夫否曰忠信所以进德脩辞立其
 诚所以居业如何未是工夫只上面忠信与脩辞立
 诚便是材料下面知至知终惟有实了方会如此大
 扺以忠信为本忠信只是实若无实如何会进如播
卷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720-0682b.png
 种相似须是实有种子下在泥中方会日日见发生
 若把个空壳下在里面如何会发生即是空道理须
 是实见得若徒将耳听过将口说过济甚事忠信所
 以为实者且如孝须实是孝方始那孝之德一日进
 一日如弟须实是弟方始那弟之德一日进一日若
 不实却自无根了如何会进今日觉见恁地去明日
 便渐能熟明日方见有一二分后日便见有三四分
 意思自然觉得不同立其诚诚依旧便是上面忠信
卷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720-0682c.png
 脩辞是言语照管得到那里面亦须照管得到居业
 是常常如此不少閒断德是得之于心业是见之于
 事进德是自觉得意思日强似一日日振作似一日
 不是外面事只是自见得意思不同业是德之事也
 德则欲日进业要终始不易居是存而不失之意可
 与几是见得前面个道理便能日进向前去存义是
 守这个义只是这个道理常常存在这里
忠信进德与知至至之可与几也这几句都是去底字
卷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720-0682d.png
 脩辞立诚与知终终之可与存义都是住底字进德
 是日日新居业是日日如此
符问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曰忠
 信所以进德也脩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方说知至
 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知至是知得
 到至处至之谓意思也随他到那处这里便可与理
 会几微处知终是知得到终处终之谓意思也随他
 到那里这里便可与存义存谓存主今日也存主在
卷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720-0683a.png
 这里明日也存主在这里
知至至之主在至上知终终之主在终上至是要到那
 处而未到之辞如去长安未到长安却先知道长安
 在那里从后行去这便是进德之事进德是要日新
 又新只管要进去便是要至之故说道可与几未做
 到那里先知得如此所以说可与几进字贴著那几
 字至字又贴著那进字终则只是要守业只是这业
 今日如此明日又如此所以下个居字终者只这里
卷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720-0683b.png
 终居字贴著那存字终字又贴著那居字德是心上
 说义是那业上底道理
用之问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曰
 上至字是至处下至字是到那至处知终是终处终
 之是终之而不去盖求必终于是而守之不去也先
 知为几如人欲往长安虽未到长安然已知长安之
 所在所谓可与几也若已到彼则不谓之几几者先
 知之谓也存者守而勿失既知得个道理如此则坚
卷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720-0683c.png
 守之而勿失所谓可与存义也
知至是要知所至之地至之便是至那地头了知终是
 知得合如此终之便须下终底工夫几字是知之初
 方是见得事几便须是至之存义是守得定方存得
 这义
问知至至之致知也知终终之力行也虽是如此知至
 知终皆致知事至之终之皆力行事然知至至之主
 于知故可与几知终终之主于行故可与存义如何
卷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720-0683d.png
 曰知至至之者言此心所知者心真个到那所知田
 地虽行未到而心已到故其精微几密一齐在此故
 曰可与几知终终之者既知到极处便力行进到极
 处此真实见于行事故天下义理都无走失故曰可
 与存义所谓知者不似今人略知得而已其所知处
 此心真个一一到那上也(知至至之进德之事以知/得端的如此此心自实从)
 (此实处去便是/做进德处也)
上下无常非为邪进退无恒非离群是不如此只要得
卷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0720-0684a.png
 及时又云如此说也好
天下所患无君不患无臣有是君必有是臣虽使而今
 无少閒也必有出来云从龙风从虎只怕不是真个
 龙虎若是真龙虎必生风致云也(以上语类/二十八条)
横渠论易乾卦诸爻恐皆过论大抵易卦爻辞本只是
 各著本卦本爻之象明吉凶之占当如此耳非是就
 圣贤地位说道理也故乾六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自圣人以至于愚不肖筮或得之义皆有取但纯阳
卷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0720-0684b.png
 之德刚健之至若以义类推之则为圣人之象而其
 六位之高下又有似圣人之进退故文言因潜见跃
 飞自然之文而以圣人之迹各明其义位有高下而
 德无浅深也然其本意亦甚分明未尝过为深巧如
 横渠之说也且如初九则是德巳成而行未著故众
 人未见其德而君子之心确然已有以自信也九二
 则人见其庸言庸行闲邪存诚之迹又从而化之也
 九三则虽涉此危地而但进德脩业之不已也九四
卷二十八 第 29a 页 WYG0720-0684c.png
 则其位愈进其危益甚而亦但知循理不恤其他也
 九五则以天德居天位而天下莫不仰观之也上则
 过极而亢不能无悔矣若以德言则愈进愈高此当
 为圣而不可知之地又岂有可悔耶今横渠专以圣
 人为说已失本经之指又逐爻为渐进之意又非文
 言之义且其龙德正中不在九二而在九三九二之
 德博而化非进于九三则未免于非理非义之失而
 其取义前后相妨因缪益讹而转不得其所矣大抵
卷二十八 第 29b 页 WYG0720-0684d.png
 近世说经者多不虚心以求经之本意而务极意以
 求之本文之外幸而渺茫疑似之閒略有缝罅如可
 钩索略有形影如可执搏则遂极笔摸写以附于经
 而谓经之为说本如是也其亦误矣此数段文义正
 淳所疑多得之但谓九三天下将归益当进德脩业
 为未然乾乾夕惕自是君子之常事今虽处危地而
 不失其常耳知至知终亦不是言脩为先后之渐只
 是见德业内外之别盖心则致诚以进德身则脩辞
卷二十八 第 30a 页 WYG0720-0685a.png
 以居业进德者日新居业者无倦与周公继日待旦
 意虽略相近而不相似也九四只是循理而行自无
 固必耳亦不为信孚于人而后可跃也(荅万正淳/○文集)
味道问圣人于文言只把作道理说曰有此气便有此
 理又问文言反复说如何曰如言潜龙勿用阳在下
 也又潜龙勿用下也只是一意重叠说伊川作两意
 未稳也
问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曰九是天德健中便自有顺用
卷二十八 第 30b 页 WYG0720-0685b.png
 之则天下治如下文乃见天则则便是天德
乾元者始而亨一段始而亨是生出去利贞是收敛聚
 方见性情所以言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
利贞者性情也是乾元之性情始而亨时是乾之发作
 处共是一个性情到那利贞处一个有一个性情百
 榖草木皆有个性情了元亨方是他开花结子时到
 这利贞时方见得他底性情就这上看乾之性情便
 见得这是那利贞诚之复处
卷二十八 第 31a 页 WYG0720-0685c.png
不言所利明道说云不有其功常久而不已者乾也此
 语说得好
刚健中正纯粹精也观其文势只是言此四者又纯粹
 而精耳程易作六德解未安
问乾刚健中正或谓乾刚无柔不得言中正先生尝言
 天地之閒本一气之流行而有动静耳以其流行之
 统体而言则但谓之乾而无所不包以动静分之然
 后有阴阳刚柔之别所谓流行之统体指乾道而言
卷二十八 第 31b 页 WYG0720-0685d.png
 耶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只乾
 便是气之统体物之所资始物之所正性命岂非无
 所不包但自其气之动而言则为阳自其气之静而
 言则为阴所以阳常兼阴阴不得兼阳阳大阴小阴
 必附阳皆是此意也
刚健中正为其嫌于不中正所以说个中正阳刚自是
 全体岂得不中正这个因近日赵善誉者著一件物
 事说道只乾坤二卦便偏了乾只是刚底一边坤只
卷二十八 第 32a 页 WYG0720-0686a.png
 是柔底一边某说与他道圣人作一部易如何却将
 两个偏底物事放在疋头如何不讨个混沦底放在
 那里注中便是破他说
问行而未成如何曰只是事业未就又问乾六爻皆圣
 人事安得有未成伊川云未成是未著莫是如此否
 曰虽是圣人毕竟初九行而未成问此只论事业不
 论德否曰不消如此费力且如伊尹居有莘之时便
 是行而未成
卷二十八 第 32b 页 WYG0720-0686b.png
学聚问辨圣人说得宽这个便是下面所谓君德两处
 说君德皆如此
乾之九三以过刚不中而处危地当终日乾乾夕惕若
 则虽危无咎矣圣人正意只是如此若旁通之则所
 谓对越在天等说皆可通大抵易之卦爻上自天子
 下至庶人皆有用处若谓乾之九三君德已著为危
 疑之地则只作得舜禹事使
问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人与天为一安有
卷二十八 第 33a 页 WYG0720-0686c.png
 先后之殊曰只是圣人意要如此天便顺从先后相
 应不差豪釐也因说人常云如鸡覆子啐啄同时不
 知是如此否时举云家閒养鸡时举为儿童日候其
 雏之出见他母初未尝啄盖气数才足便自横迸裂
 开有时见其出之不利因用手略助之则其子下来
 便不长进以此见得这里一豪人力有不能与先生
 笑而然之
乂问天专言之则道也又曰天地者道也不知天地即
卷二十八 第 33b 页 WYG0720-0686d.png
 道耶抑天地是形所以为天地乃道耶曰伊川此句
 某未敢道是天地只以形言先天而天弗违如礼虽
 先王未之有而可以义起之类虽天之所未为而吾
 意之所为自与道契天亦不能违也后天而奉天时
 如天叙有典天秩有礼之类虽天之所已为而理之
 所在吾亦奉而行之耳盖大人无私以道为体此一
 节只是释大人之德
乾卦有两个其惟圣人乎王肃本却以一个作愚人此
卷二十八 第 34a 页 WYG0720-0687a.png
 必其自改得恁地乱道如中庸王肃作小人反中庸
 这却又改得是(以上语类/十四条)
  坤
问牝马取其柔顺健行之象坤顺而言健何也曰守得
 这柔顺亦坚确故有健象柔顺而不坚确则不足以
 配乾矣
问君子有攸往何也曰此是虚句意在下句伊川只见
 彖传辞押韵有柔顺利贞君子攸行之语遂解云君
卷二十八 第 34b 页 WYG0720-0687b.png
 子所行柔顺而利且贞恐非也
资乾以始便资坤以生不争得霎时閒乾底亨时坤底
 亦亨生是生物(池本云坤/之所生)即乾之所始者
徐焕云天之行健一息不停而坤不能顺动以应其行
 则造化生生之功或几乎息矣此语亦无病万物资
 乾以始而有气资坤以生而有形气至而生生即坤
 元徐说亦通
未有乾行而坤止此说是且如乾施物坤不应则不能
卷二十八 第 35a 页 WYG0720-0687c.png
 生物既会生物便是动若不是他健后如何配乾只
 是健得来顺
问坤言地势犹乾言天行天行健犹言地势顺然大象
 乾不言乾而言健坤不言顺而言坤说者虽多究竟
 如何曰此不必论只是当时下字时偶有不同必欲
 求说则穿凿却反晦了当理会底问地势犹言高下
 相因之势以其顺且厚否曰高下相因只是顺若厚
 又是一个道理然惟其厚所以上下只管相因去只
卷二十八 第 35b 页 WYG0720-0687d.png
 见得他顺若是薄底物高下只管相因则倾陷了不
 能如此之无穷矣惟其高下相因无穷所以为至顺
 也君子体之惟至厚为能载物(以上语/类六条)
问履霜坚冰至曰阴阳者造化之本所不能无但有淑
 慝之分盖阳淑而阴慝阳好而阴不好也犹有昼必
 有夜有暑必有寒有春夏必有秋冬人有少必有老
 其消长有常人亦不能损益也但圣人参天地赞化
 育于此必有道故观履霜坚冰至之象必有谨微之
卷二十八 第 36a 页 WYG0720-0688a.png
 意所以扶阳而抑阴也
直方大是他阴爻居阴位无如此之纯粹爻辞云直方
 大者言占者直方大则不习无不利却不是说坤德
 直方大也且如元亨利贞彖里面说底且随他说作
 一个事后面说底四事又尽随他说去如某之说爻
 无许多劳攘
问坤之道直方大六二纯正能得此以为德否曰不可
 说坤先有是道而后六二得之以为德坤是何物六
卷二十八 第 36b 页 WYG0720-0688b.png
 二是何物毕竟只是一个坤只因这一爻中正便见
 得直方大如此
问六四括囊注云六四重阴不中故其象占如此重阴
 不中何以见其有括囊之象曰阴而又阴其结塞不
 开即为括囊矣又问占者必当括囊则无咎何也曰
 当天地闭贤人隐之时若非括囊则有咎矣
问坤二五皆中爻二是就尽得地道上说五是就著见
 于文章事业上说否曰不可说尽得地道他便是坤
卷二十八 第 37a 页 WYG0720-0688c.png
 道也二在下方是就工夫上说文言云不疑其所行
 是也五得尊位则是就他成就处说所以云美在其
 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黄裳元吉不过是在上之人能以柔顺之道黄中色
 是下体之服能似这个则无不吉
问黄裳元吉伊川解作圣人示戒并举女娲武后之事
 今考本爻无此象这又是象外立教之意否曰不晓
 这意若伊川要立议论教人可向别处说不可硬配
卷二十八 第 37b 页 WYG0720-0688d.png
 在易上说此爻何曾有这义都是硬入这意所以说
 得絮了因举云邵博谓伊川因宣仁垂帘事有怨母
 后之意故此爻义特为他发固是他后生妄测度前
 辈然亦因此说而后发也
问坤上六阴极盛而与阳战爻中乃不言凶且乾之上
 九犹言有悔此却不言何耶曰战而至于俱伤其血
 玄黄不言而凶可知矣
问乾上九只言亢坤上六却言战何也曰乾无对待只
卷二十八 第 38a 页 WYG0720-0689a.png
 有乾而已故不言坤坤则不可无乾阴体不足常亏
 欠若无乾便没上截
用六永贞以大终也阳为大阴为小如大过小过之类
 皆是以阴阳而言坤六爻皆阴其始本小到此阴皆
 变为阳矣所谓以大终也言始小而终大也
坤至柔而动也刚坤只是承天如一气之施坤则尽能
 发生承载非刚安能如此
问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程传云坤道至柔而
卷二十八 第 38b 页 WYG0720-0689b.png
 动则刚坤体至静而德则方柔与刚相反静与方疑
 相似曰静无形方有体方谓生物有常言其德方正
 一定确然不易而生物有常也静言其体则不可得
 见方言其德则是其著也
履霜坚冰只是说从微时便须著慎来所以说盖言慎
 也由辨之不早辨李光祖云不早辨他直到得郎当
 了却方辨刬地激成事来此说最好
敬以直内最是紧切工夫
卷二十八 第 39a 页 WYG0720-0689c.png
敬以直内是持守工夫义以方外是讲学工夫
敬立而内自直义形而外自方若欲以敬要去直内以
 义要去方外即非矣
问义形而外方曰义是心头断事底心断于内而外便
 方正万物各得其宜
先之问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曰说只恁地说须自去下
 工夫方见得是如此敬以直内是无纤豪私意胸中
 洞然彻上彻下表里如一义以方外是见得是处决
卷二十八 第 39b 页 WYG0720-0689d.png
 定是恁地不是处决定不恁地截然方方正正须是
 自将去做工夫
问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伊川谓主一之谓敬无适
 之谓一而不涵义之意则须于应事接物閒无往而
 不主一则义亦在其中矣如此则当明敬中有义义
 自敬中出之意方好曰亦不必如此说主一之谓敬
 只是心专一不以他念乱之每遇事与至诚专一做
 去即是主一之义但既有敬之名则须还他敬字既
卷二十八 第 40a 页 WYG0720-0690a.png
 有义之名则须还他义字二者相济则无失此乃理
 也若必欲骈合谓义自敬中出则圣人何不只言敬
 字便了既又言义字则须与寻义字意始得
景绍问敬义曰敬是立己之本义是处事截然方正各
 得其宜道夫曰敬以直内义以方外莫是合内外之
 道否曰久之则内外自然合又问敬以直内后便能
 义以方外还是更用就上做工夫曰虽是如此也须
 是先去敬以直内然后能义以方外景绍曰敬与诚
卷二十八 第 40b 页 WYG0720-0690b.png
 如何曰敬是戒谨恐惧之义诚是实然之理如实于
 为善实于不为恶便是诚只如敬亦有诚与不诚有
 人外若谨畏内实纵弛这便是不诚于敬只不诚便
 不是这个物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此在坤六二之
 爻论六二之德圣人本意谓人占得此爻若直方大
 则不习而无不利夫子遂从而解之以敬解直以义
 解方又须敬义皆立然后德不孤将不孤来解大字
卷二十八 第 41a 页 WYG0720-0690c.png
 然有敬而无义不得有义而无敬亦不得只一件便
 不可行便是孤(必大录云敬而无义则做出事来必/错了只义而无敬则无本何以为义)
 (皆是/孤也)须是敬义立方不孤施之事君则忠于君事亲
 则悦于亲交朋友则信于朋友皆不待习而无一之
 不利也又问方是如何曰方是处此事皆合宜截然
 区处得如一物四方在面前截然不可得而移易之
 意若是圆时便转动得(以上语类/二十一条)
  屯
卷二十八 第 41b 页 WYG0720-0690d.png
屯是阴阳未通之时蹇是流行之中有蹇滞困则穷矣
屯利建侯此占恐与乾卦利见大人同例亦是占者与
 爻相为主宾也曰然但此亦大概如此到占得时又
 看如何若是自卜为君者得之则所谓建侯者乃已
 也若是卜立君者得之则所谓建侯者乃君也此又
 看其所遇如何缘易本不是个绷定底文字所以曰
 不可为典要问占者固如此恐作易者须有定论曰
 也只是看一时閒见得个意思如何耳
卷二十八 第 42a 页 WYG0720-0691a.png
问刚柔始交而难生程传以云雷之象为始交谓震始
 交于下坎始交于中如何曰刚柔始交只指震言所
 谓震一索而得男也此三句各有所指刚柔始交而
 难生是以二体释卦名义动乎险中大亨贞是以二
 体之德释卦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
 不宁是以二体之象释卦辞只如此看甚明缘后来
 说者交杂混了故觉语意重复
问本义云此以下释元亨利贞用文王本意何也曰文
卷二十八 第 42b 页 WYG0720-0691b.png
 王本意说乾元亨利贞只是说乾道大通而至正故
 筮得者其占当得大通而利于正固至孔子方作四
 德说后人不知将谓文王作易便作四德说即非也
 如屯卦所谓元亨利贞者以其能动即可以亨而在
 险则宜守正故筮得之者其占为大亨而利于正初
 非谓四德也故孔子释此彖辞只曰动乎险中大亨
 贞是用文王本意释之也
问屯彖云利建侯而本义取初九阳居阴下为成卦之
卷二十八 第 43a 页 WYG0720-0691c.png
 主何也曰此彖辞一句盖取初九一爻之义初九一
 爻盖成卦之主也一阳居二阴之下有以贤下人之
 象有为民归往之象(阴从/阳也)故宜立君故象曰以贵下
 贱大得民也此意甚好
问初九利建侯注云占者如是则利建以为侯此爻之
 占与卦辞异未知其指盘桓难进者处阴之下欲进
 不能耶将所居得正不肯轻进耶曰卦辞通论一卦
 所谓侯者乃属他人即爻之初九也爻辞专言一爻
卷二十八 第 43b 页 WYG0720-0691d.png
 所谓侯者乃其自己故不同也
问初九以阳在下而居动体上应六四阴柔险陷之爻
 固为盘桓之象然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亦似有
 盘桓意曰盘桓只是欲进而难进貌若六二则有险
 难矣盖乘初九之刚下为阳逼故为所难而邅回不
 进又问匪寇婚媾程传设匪逼于寇难则往求于婚
 媾此说如何曰某旧二十许岁时读至此便疑此语
 有病只是别无他说可据只得且随他说然每不满
卷二十八 第 44a 页 WYG0720-0692a.png
 后来方见得不然盖此四字文义不应必如此费力
 解也六二乘初九之刚下为阳所逼然非为寇也乃
 来求巳为婚媾耳此婚媾与己皆正指六四(四当/作二)
 又问六四求婚媾此婚媾疑指初九之阳婚媾是阴
 何得阳亦可言曰婚媾通指阴阳但程传谓六二(二/当)
 (作/四)往求初九之婚媾恐未然也又问十年乃字十年
 只是指数穷理极而言耶曰易中此等取象不可晓
 如说十年三年七日八月等处皆必有所指但今不
卷二十八 第 44b 页 WYG0720-0692b.png
 可穿凿姑阙之可也
耿氏解易女子贞不字作嫁笄而字贞不字者谓未许
 嫁也却与婚媾之义相通亦说得有理伊川作字育
 之字
问即鹿无虞曰虞只是虞人六三阴柔在下而居阳位
 阴不安于阴则贪求阳欲乘阴即妄行故不中不正
 又上无正应妄行取困所以为即鹿无虞陷入林中
 之象沙随盛称唐人郭京易好近寄得来说鹿当作
卷二十八 第 45a 页 WYG0720-0692c.png
 麓象辞当作即麓无虞何以从禽也问郭据何书曰
 渠云曾得王辅嗣亲手与韩康伯注底易本鹿作麓
 以从禽上有何字然难考据恐是乱说(以上语/类九条)
  蒙
山下有险是卦象险而止是卦德蒙有二义险而止险
 在内止在外自家这里先自不安稳了外面更去不
 得便是蒙昧之象若见险而能止则为蹇却是险在
 外自家这里见得去不得所以不去故曰知矣哉尝
卷二十八 第 45b 页 WYG0720-0692d.png
 说八卦著这几个字形容最好看如险止健顺丽入
 说动都包括得尽唤作卦之情
问本义云九二以可亨之道发人之蒙而又得其时之
 中如下文所指之事皆以亨行而当其可何以见其
 当其可曰下文所谓二五以志相应而初筮则告之
 再三渎则不告皆时中也初筮告以刚中者亦指九
 二有刚中之德故能告而有节夫能告而有节即所
 谓以刚而中也问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我指二童
卷二十八 第 46a 页 WYG0720-0693a.png
 蒙指五五柔暗而二刚明五来求二二不求五也但
 占者若是九二之明则为人求我而亨在人占者若
 是六五之暗则为我求人而亨在我与乾九二九五
 利见大人之占同例否曰某作如此说却仅胜近世
 人硬装一件事说得来窒碍费气力但亦恐是如此
 耳因问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若作占者说则如
 何曰人来求我我则当视其可否而告之(盖视其来/求我之发)
 (蒙者有初筮之诚则告之/再三烦渎则不告之也)我求人则当致其精一以
卷二十八 第 46b 页 WYG0720-0693b.png
 叩之(盖我而求人以发蒙则当尽初/筮之诚而不可有再三之渎也)铢曰发此一例
 即所谓稽实待虚曰然
卦中说刚中处最好看刚故能包蒙不刚则方且为物
 所蒙安能包蒙刚而不中亦不能包蒙如上九过刚
 而不中所以为击蒙六三说勿用取女者大率阴爻
 又不中不正合是那一般无主宰底女人金夫不必
 解作刚夫此一卦𦂳要是九二一爻为主所以治蒙
 者只在两个阳爻而上九过刚故只在此九二为主
卷二十八 第 47a 页 WYG0720-0693c.png
 而二与五应亦助得那五去治蒙大抵蒙卦除了初
 爻统说治蒙底道理其馀三四五皆是蒙者所以唯
 九二一爻为治蒙之主
蒙以养正圣功也盖言蒙昧之时先自养教正当了到
 那开发时便有作圣之功若蒙昧之中已自不正他
 日何由得会有圣功
问山下出泉曰古人取象也只是看大意略如此髣髴
 不皆端的若解要到亲切便都没去处了如天在山
卷二十八 第 47b 页 WYG0720-0693d.png
 中山中岂有天如地中有山便只是平地了
以象言之果者泉之必通育者静之时也季通云育德
 是艮止也
或说易象云果行育德育德有山之象果行有水之象
 振民育德则振民有风之象育德有山之象先生云
 此说得好如风雷益则迁善当如风之速改过当如
 雷之决山下有泽损则惩忿有摧高之象窒欲有塞
 水之象次第易之卦象都如此不曾一一推究又云
卷二十八 第 48a 页 WYG0720-0694a.png
 迁善工夫较轻如己之有善以为不足而又迁于至
 善若夫改过者非有勇决不能贵乎用力也
卦辞有平易底有难晓底利用刑人用说桎梏粗说时
 如今人打人棒也须与他脱了那枷方可一向枷他
 不得若一向枷他便是以往吝这只是说治蒙者当
 宽慢盖法当如此
问击蒙不利为寇如本义只是就自身克治上说是如
 何曰事之大小都然治身也恁地若治人做得太甚
卷二十八 第 48b 页 WYG0720-0694b.png
 亦反成为寇占得此爻凡事不可过当如伊川作用
 兵说亦是但只作得一事用不如且就浅处说去却
 事事上有用若便说深了则一事用得别事用不得
 (以上语/类九条)
  需
需主事孚主心需其事而心能信实则光亨以位乎尊
 位而中正故所为如此利涉大川而能需则往必有
 功利涉大川亦蒙上文有孚光亨贞吉
卷二十八 第 49a 页 WYG0720-0694c.png
问需卦大指曰需者宁耐之意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
 当宁耐以待之且如涉川者多以不能宁耐致覆溺
 之祸故需卦首言利涉大川铢问乾阳上进之物前
 遇坎险不可遽进以陷于险故为需曰遇此时节当
 随远随近宁耐以待之直至需于泥已甚狼当矣然
 能敬慎亦不至败至于九五需得好只是又难得这
 般时节当此时只要定以待之耳至上六居险之极
 又有三阳并进六不当位又处阴柔亦只得敬以待
卷二十八 第 49b 页 WYG0720-0694d.png
 之则吉又问不当位如何曰凡初上二爻皆无位上
 六之不当位如父老不任家事而退閒僧家之有西
 堂之类
以正中以中正也则一般这只是要协韵
利涉大川利涉是乾也大川是坎也往有功是乾有功
 也(或云以乾/去涉大川)
需待也以饮食宴乐谓更无所为待之而已待之须有
 至时学道者亦犹是也
卷二十八 第 50a 页 WYG0720-0695a.png
后世策士之言只说出奇应变圣人不恁地合当需时
 便需
问敬慎不败本义以为发明占外之意何也曰言象中
 本无此意占者不可无此意所谓占外意也
问敬慎曰敬字大慎字细小如人行路一直恁地去便
 是敬前面险处防有吃跌便是慎慎是惟恐有失之
 之意如思虑两字思是恁地思去虑是怕不恁地底
 意思
卷二十八 第 50b 页 WYG0720-0695b.png
穴是陷处唤作所安处不得分明有个坎陷也一向柔
 得正了需而不进故能出于坎陷四又坎体之初有
 出底道理到那上六则索性陷了
伯丰问需于酒食贞吉曰需只是待当此之时别无作
 为只有个待底道理然又须是正方吉
坎体中多说酒食想须有此象但今不可考
王弼说初上无位如言乾之上九贵而无位需之不当
 位然乾之上九不是如此需之不当却有可疑二四
卷二十八 第 51a 页 WYG0720-0695c.png
 上是阴位不得言不当(以上语类/十二条)
  讼
讼攻责也而今讼人攻责其短而讼之自讼则反之于
 身亦如此
问讼卦大指因言大凡卦辞取义不一如讼有孚窒惕
 中吉盖取九二中实坎为加忧之象(中实为有孚坎/险为窒坎为加)
 (忧为惕九二居下卦之中故曰/有信而见窒能惧而得中也)终凶盖取上九终极
 于讼之象利见大人盖取九五刚健中正居尊之象
卷二十八 第 51b 页 WYG0720-0695d.png
 不利涉大川又取以刚乘险以实履陷之象此取义
 不一也然亦有不必如此取者此特其一例也曰卦
 辞如此辞极齐整盖所取诸爻义皆与爻中本辞协
 亦有虽取爻义而与爻本辞不同者此为不齐整处
 也又问卦变之义曰此讼卦变自遁而来为刚来居
 二此是卦变中二爻变者盖四阳二阴自遁来者十
 四卦讼即初变之卦刚来居二柔进居三故曰刚来
 而得中又问细读本义所释卦辞若看得分明则彖
卷二十八 第 52a 页 WYG0720-0696a.png
 辞之义亦自明只须略提破此是卦义此是卦象卦
 体卦变不必更下注脚矣曰某当初作此文字时正
 欲如此盖彖辞本是释经之卦辞若看卦辞分明则
 彖辞亦已可见但后来要重整顿过未及不知而今
 所解能如此本意否又问观讼一卦之体只是讼不
 可成初只不永所事九二不克讼六三守旧居正非
 能讼者九四不克讼而能复就正理渝变心志安处
 于正九五听讼元吉上九虽有鞶带之锡而不免终
卷二十八 第 52b 页 WYG0720-0696b.png
 朝之褫首尾皆是不可讼之意故彖曰终凶讼不可
 成此句岂即本义所指卦体耶曰然因问易最难点
 如讼九四不克讼(句/)复即命(句/)(句/)安贞(句/)吉六三
 食旧德(句/)(句/)厉终吉(句/)曰厉自是一句终吉又是
 一句易辞只是元排此几句在此伊川作变其不安
 者为安贞作一句读恐不甚自然又曰如讼上刚下
 险是属上句险而健讼是属下句
问讼彖云刚来而得中也大抵上体是刚下体是柔刚
卷二十八 第 53a 页 WYG0720-0696c.png
 下而变柔则为刚来今讼之上体既是纯刚安得谓
 之刚来耶曰此等须要画个图子看便好讼卦本是
 遁卦变来遁之六二上为讼之六三其九三下为九
 二乃为讼卦此类如柔来而文刚分刚上而文柔与
 夫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皆是如此若画图子起便
 极好看更不待说若如先儒说则多牵强矣(以上语/类三条)
太极两仪四象八卦者伏羲画卦之法也说卦天地定
 位至坤以藏之以前伏羲所画八卦之位也帝出乎
卷二十八 第 53b 页 WYG0720-0696d.png
 震以下文王即伏羲已成之卦而推其义类之词也
 如卦变图刚来柔进之类亦是就卦已成后用意推
 说以此为自彼卦而来耳非真先有彼卦而后方有
 此卦也古注说贲卦自泰卦而来先儒非之以为乾
 坤合而为泰岂有泰复变为贲之理殊不知若论伏
 羲画卦则六十四卦一时俱了虽乾坤亦无能生诸
 卦之理若如文王孔子之说则纵横曲直反覆相生
 无所不可要在看得活络无所拘泥则无不通耳(荅/王)
卷二十八 第 54a 页 WYG0720-0697a.png
 (伯礼○/文集)
天自向上去水自向下来必是有讼
问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曰此爻是阴柔之人也不会
 十分与人讼那人也无十分伤犯底事但只略去讼
 之才辨得明便止所以终吉也
九二正应在五五亦阳故为窒塞之象
讼元吉便似乾之利见大人有占无象者爻便是象讼
 元吉九五便是(以上语/类四条)
卷二十八 第 54b 页 WYG0720-0697b.png
  师
吉无咎谓如一件事自家做出来好方得无罪咎若做
 得不好虽是好事也则有咎无咎吉谓如一件事元
 是合做底自家做出来又好如所谓战则克祭则受
 福战而临事惧好谋成祭而恭敬齐肃便是无咎克
 与受福便是吉如行师之道既已正了又用大人率
 之如此则是都做得是便是吉了还有甚咎
问师或舆尸伊川说训为众主如何曰从来有舆尸血
卷二十八 第 55a 页 WYG0720-0697c.png
 刃之说何必又牵引别说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
 读白文时便疑如此说后来从乡先生学皆作众主
 说甚不以为然今看来只是兵败舆其尸而归之义
 小年更读左传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意欲解释
 形字是割剥之意醉饱是厌足之意盖以为割剥民
 力而无厌足之心后来见注解皆以形字训象字意
 云象民之力而无已甚某甚觉不然但被形字无理
 会不敢改他底近看正观政要有引用处皆作刑民
卷二十八 第 55b 页 WYG0720-0697d.png
 又看家语亦作刑民字方知旧来看得是此是祭公
 箴穆王之语须如某说其语方切
问易爻取意义如师之五长子帅师乃是本爻有此象
 又却说弟子舆尸何也曰此假设之辞也若言弟子
 舆尸则凶矣问此例恐与家人嗃嗃而继以妇子嘻
 嘻同曰然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旧时说只作论功行赏之时不可
 及小人今思量看理去不得他既一例有功如何不
卷二十八 第 56a 页 WYG0720-0698a.png
 及他得看来开国承家一句是公共得底未分别君
 子小人在小人勿用则是勿更用他与之谋议经画
 尔汉光武能用此义自定天下之后一例论功行封
 其所以用之在左右者则邓禹耿弇贾复数人他不
 与焉因问古之论功行封真个是裂土地与之守非
 如后世虚带爵邑若使小人参其閒则诚有弊病曰
 势不容不封他得但圣人别有以处之未见得如何
 如舜封象则使吏治其国若是小人亦自有以处之
卷二十八 第 56b 页 WYG0720-0698b.png
 也(先生云此义方思量得如此未曾改/入本义且记取○以上语类四条)
  比
李问比卦大抵占得之多是人君为人所比之象曰也
 不必拘若三家村中推一个人作头首也是为人所
 比也须自审自家才德可以为之比否所以原筮元
 永贞也
筮字说作占决亦不妨然亦不必说定不是龟筮之筮
问不宁方来后夫凶曰别人自相比了已既后于众人
卷二十八 第 57a 页 WYG0720-0698c.png
 却要强去比他岂不为人所恶是取凶也后夫犹言
 后人春秋传有云先夫当之矣亦是占中一义
伊川言建万国以比民言民不可尽得而比故建诸侯
 使比民而天子所亲者诸侯而已这便是他比天下
 之道
问比之匪人曰初应四四是外比于贤为比得其人二
 应五五为显比之君亦为比得其人惟三乃应上上
 为比之无首者故为比之匪人也
卷二十八 第 57b 页 WYG0720-0698d.png
问伊川解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所谓来者掩之去者
 不追与失前禽而杀不去者所譬颇不相类如何曰
 田猎之礼置旃以为门刈草以为长围田猎者自门
 驱而入禽兽向我而出者皆免惟被驱而入者皆获
 故以前禽比去者不追获者譬来则取之大意如此
 无缘得一一相似伊川解此句不须疑但邑人不诫
 吉一句似可疑恐易之文义不如此耳
邑人不诫如有闻无声言其自不消相告诫又如归市
卷二十八 第 58a 页 WYG0720-0699a.png
 者不止耕者不变相似
易第六爻在上为首自下又为尾两用比上六象曰比
 之无首无所终也是也(以上语/类八条)
  小畜
问见人说此卦作巽体顺是小人以柔顺小术畜君子
 故曰小畜如何曰易不可专就人上说且就阴阳上
 看分明巽畜乾阴畜阳故谓之小若配之人事则为
 小人畜君子也得为臣畜君也得为因小小事畜止
卷二十八 第 58b 页 WYG0720-0699b.png
 也得不可泥定一事说
问密云不雨自我西郊曰此是以巽畜乾巽顺乾健畜
 他不得故不能雨凡雨者皆是阴气盛凝结得密方
 湿润下降为雨且如饭甑盖得密了气郁不通四畔
 方有温汗今乾上进一阴止他不得所以彖中云尚
 往也是指乾欲上进之象到上九则以卦之始终言
 畜极则散遂为既雨既处阴德盛满如此所以有君
 子征凶之戒
卷二十八 第 59a 页 WYG0720-0699c.png
问风行天上小畜象义如何曰天在山中大畜盖山是
 坚刚之物故能力畜三阳风是柔软之物止能小畜
 之而已耳
复自道之复与复卦之复不同复卦言以前不见了这
 阳如今复在此复自道是复他本位从那道路上去
 如无往不复之复
孚有在阳爻有在阴爻伊川谓中虚信之本中实信之
 质
卷二十八 第 59b 页 WYG0720-0699d.png
上九虽是阴畜阳至极处和而为雨必竟阴制阳是不
 顺所以虽正亦厉
小畜上九疑是太甲伊尹之事当之注云阴既盛而亢
 阳则君子亦不可以有行恐当云君子于此宜静而
 不宜动故征则凶也方与上意不相害曰作伊周之
 事说亦得作易本意只说阴畜阳到极处(以上语/类七条)
  履
履上乾下兑以阴蹑阳是随后蹑他如踏他脚迹相似
卷二十八 第 60a 页 WYG0720-0700a.png
 所以云履虎尾是随后履他尾故于卦之三四爻发
 虎尾义便是阴去蹑他阳背脊后处伊川云履藉说
 得生受
问履以兑遇乾和说以蹑刚强之后所以有履虎尾而
 不伤之象但彖言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正指九五
 而言而九五爻辞乃曰夬履贞厉有危象焉何也曰
 夬决也九五以刚中正履帝位而下又以和说应之
 故其所行果决自为无所疑碍所以虽正亦厉盖曰
卷二十八 第 60b 页 WYG0720-0700b.png
 虽使得正亦危道也为戒深矣
问履如何都作礼字说曰辨上下定民志便也是礼底
 意思又曰礼主卑下履也是那践履处所行若不由
 礼自是乖戾所以曰履以和行谦又更卑下所以节
 制乎礼又曰礼是自家恁地卑下谦是就应物而言
伊川这一卦说那大象并素履履道坦坦处却说得好
履三四爻正是蹑他虎尾处阳是进底物事四又上蹑
 五亦为虎尾之象
卷二十八 第 61a 页 WYG0720-0700c.png
 夬履是做得忒快虽合履底也有危厉
 视履考祥居履之终视其所履而考其祥做得周备底
  则大吉若只是半截时无由考得其祥后面半截却
  不好未可知旋是那团旋来却到那起头处(以上语/类七条)
 
 
 
 
卷二十八 第 61b 页 WYG0720-0700d.png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