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二
卷二十二 第 1a 页 WYG0720-053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二
  孟子三
   万章上
    问舜往于田章(并下章/)
 黄先之说舜事亲处见得圣人所以孝其亲者全然都
  是天理略无一豪人欲之私所以举天下之物皆不
  足以解忧唯顺于父母可以解忧曰圣人一身浑然
卷二十二 第 1b 页 WYG0720-0530b.png
  天理故极天下之至乐不足以动其事亲之心极天
  下之至苦不足以害其事亲之心一心所慕唯知有
  亲看是甚么物事皆是至轻施于兄弟亦然但知我
  是兄合当友爱其弟更不问如何且如父母使之完
  廪待上去又捐阶焚廪到得免死下来当如何父母
  教他去浚井待他入井又从而掩之到得免死出来
  又当如何若是以下等人处此定是吃不过非独以
  下人虽平日极知当孝其亲者到父母以此施于巳
卷二十二 第 2a 页 WYG0720-0531a.png
 此心亦吃不过定是动了象为弟日以杀舜为事若
 是别人如何也须与他理会也须吃不过舜只知我
 是兄唯知友爱其弟那许多不好㬌象都自不见了
 这道理非独舜有之人皆有之非独舜能为人人皆
 可为所以大学只要穷理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唯
 是于许多道理见得极尽无有些子未尽但舜是生
 知不待穷索如今须著穷索教尽莫说道只消做六
 七分那两三分不消做尽也得
卷二十二 第 2b 页 WYG0720-0531b.png
叔器问舜不能掩父母之恶如何是大孝曰公要如何
 与他掩他那个顽嚚巳是天知地闻了如何地掩公
 须与他思量得个道理始得如此便可以责舜
舜诚信而喜象周公诚信而任管叔此天理人伦之至
 其用心一也(以上语/类三条)
温公疑孟曰史剡曰尧以二女妻舜百官牛羊事舜于
 畎亩之中瞽瞍与象犹欲杀之使舜涂廪而纵火舜
 以两笠自捍而下又使舜穿井而实以土舜为匿空
卷二十二 第 3a 页 WYG0720-0531c.png
 出他人井夫顽嚚之人不入德义则有之矣其好利
 而畏害则与众不殊也或者舜未为尧知而瞽瞍欲
 杀之则可矣尧已知之四岳举之妻以二女养以百
 官方且试以百揆而禅天下焉则瞽瞍岂不欲利其
 子而为天子而尚欲杀之乎虽欲杀之亦不可得已
 藉使得杀之瞽瞍与象将随踵而诛虽甚愚人必不
 为也此特闾父里妪之言而孟子信之过矣后世又
 承以为实岂不过甚矣哉隐之辩曰舜未为尧知瞽
卷二十二 第 3b 页 WYG0720-0531d.png
 瞍与象杀之可也尧既知之象焉得而杀之温公云
 闾父里妪之言固然矣万章既以为诚有是事如谓
 其必无而不荅则兄弟之道孰与明之乎孟子荅之
 云云者以见圣人之心不藏怒不宿怨惟知有兄弟
 之爱而已使天下后世明兄弟之道者孟子之功大
 矣读孟子者不求其明教之意而谓其信之过是亦
 不思之甚也曰则兄弟之道孰与明之乎以下至终
 篇愚欲易之曰然因其所问而告之亦可以见仁人
卷二十二 第 4a 页 WYG0720-0532a.png
 之于兄弟之心矣盖仁人之于兄弟不藏怒不宿怨
 唯知有兄弟之爱而已今不求孟子之意而以信之
 太过疑之是以筋骨形容之不善而弃天下马也(读/余)
 (隐之尊孟/辩○文集)
   象日以杀舜为事章
仁与义相拗礼与智相拗问云须是仁之至义之尽方
 无一偏之病曰虽然如此仁之至自是仁之至义之
 尽自是义之尽舜之于象便能如此封之有庳富贵
卷二十二 第 4b 页 WYG0720-0532b.png
 之也便是仁之至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赋便是义
 之尽后世如景帝之于梁王始则纵之太过不得谓
 之仁后又窘治之甚峻义又失之皆不足道唐明皇
 于诸王为长枕大衾虽甚亲爱亦是无以限制之无
 足观者
舜之于象是平日见其不肖故处之得道封之有庳但
 富贵之而已周公于管蔡又别盖管蔡初无不好底
 心后来被武庚煽惑至此使先有此心周公必不使
卷二十二 第 5a 页 WYG0720-0532c.png
 之也(以上语/类二条)
   咸丘蒙问章
以意逆志此句最好逆是前去追迎之谓意盖是将自
 家意思去前面等候诗人之志来又曰谓如等人来
 相似今日等不来明日又等须是等得来方自然相
 合不似而今人便将意去捉志也
董仁叔问以意逆志曰此是教人读书之法自家虚心
 在这里看他书道理如何来自家便迎接将来而今
卷二十二 第 5b 页 WYG0720-0532d.png
 人读书都是去捉他不是逆志(以上语/类二条)
   问尧以天下与舜章
董仁叔问尧荐舜于天曰只是要付他事看天命如何
 又问百神享之曰只阴阳和风雨时便是百神享之
 (语/类)
   问人有言章
庄仲问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曰命有两般得之不得曰
 有命自是一样天命之谓性又自是一样虽是两样
卷二十二 第 6a 页 WYG0720-0533a.png
 却只是一个命且如舜禹益相去久远是命之在外
 者其子之贤不肖是命之在内者圣人穷理尽性以
 至于命便能赞化育尧之子不肖他便不传与子传
 与舜本是个不好底意思却被他一转转得好
问外丙二年仲壬四年先生两存赵氏程氏之说则康
 节之说亦未可据耶曰怎生便信得他又问如此则
 尧即位于甲辰亦未可据也曰此却据诸历书如此
 说恐或有之然亦未可必问若如此则二年四年亦
卷二十二 第 6b 页 WYG0720-0533b.png
 可推矣曰却为中閒年代不可纪自共和以后方可
 纪则汤时自无由可推此类且当阙之不必深考
问外丙二年仲壬四年二说孰是曰今亦如何知得然
 观外丙仲壬必是立二年四年不曾不立如今人都
 被书序误书序云成汤既没太甲元年故以为外丙
 仲壬不曾立殊不知书序是后人所作岂可凭也(以/上)
 (语类/三条)
艾读为乂说文云芟草也从丿乀左丿右乀芟草之状
卷二十二 第 7a 页 WYG0720-0533c.png
 故六书为指事之属自艾淑艾皆有斩绝自新之意
 惩乂创乂亦取诸此不得复引彼为释也(荅何叔京/○文集)
   伊尹以割烹要汤章
问窦从周云如何是伊尹乐尧舜之道窦对以饥食渴
 饮凿井耕田自有可乐曰龟山荅胡文定书是如此
 说要之不然须是有所谓尧舜之道如书云人心惟
 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便是尧舜相传
 之道如克明俊德以亲九族至协和万邦黎民于变
卷二十二 第 7b 页 WYG0720-0533d.png
 时雍如钦明文思温恭允塞之类伊尹在莘郊时须
 曾一一学来不是每日只耕凿食饮过了
龟山说伊尹乐尧舜之道云日用饮食出作入息便是
 乐尧舜之道这个似说得浑全却不思他下面说岂
 若吾身亲见之哉这个便是真尧舜却不是汎说底
 道皆尧舜之道如论文武之道未坠于地此亦真个
 指文武之道而或者便说日用閒皆是文武之道殊
 不知圣贤之言自实后来如庄子便说在坑满坑在
卷二十二 第 8a 页 WYG0720-0534a.png
 谷满谷及佛家出来又不当说底都说了
先觉后觉之觉是自悟之觉似大学说格物致知豁然
 贯通处今人知得此事讲解得这个道理皆知之之
 事及其自悟则又自有个见解处先知觉后知先觉
 觉后觉中央两个觉字皆训唤醒是我唤醒他(以上/语类)
 (三/条)
   问或谓孔子于卫章
进以礼揖让辞逊退以义果决断割
卷二十二 第 8b 页 WYG0720-0534b.png
论进以礼退以义曰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上语/类二条)
  万章下
   伯夷目不视恶色章
厚之问三圣事是当初如此是后来如此曰是知之不
 至三子不唯清不能和和不能清但于清处和处亦
 皆过如射者皆中而不中鹄问学问既是如此何以
 为圣人之清和曰却是天理中流出无驳杂虽是过
 当直是无纤豪渣滓曰三子是资禀如此否曰然
卷二十二 第 9a 页 WYG0720-0534c.png
或问如伯夷之清而不念旧恶柳下惠之和而不以三
 公易其介此其所以为圣之清圣之和也但其流弊
 则有隘与不恭之失曰这也是诸先生恐伤触二子
 所以说流弊今以圣人观二子则二子多有欠阙处
 才有欠阙处便有弊所以孟子直说他隘与不恭不
 曾说其末流如此如不念旧恶不以三公易其介固
 是清和处然十分只救得一分救不得那九分清和
 之偏处了如何避嫌只要回互不说得大率前辈之
卷二十二 第 9b 页 WYG0720-0534d.png
 论多是如此
问伊川云伊尹终有任底意思在谓他有担当作为底
 意思只这些意思便非夫子气象否曰然然此处极
 难看且放那里久之看道理熟自见强说不得若谓
 伊尹有这些意思在为非圣人之至则孔孟皇皇汲
 汲去齐去鲁之梁之魏非无意者其所以异伊尹者
 何也
问孔子时中所谓随时而中否曰然问三子之德各偏
卷二十二 第 10a 页 WYG0720-0535a.png
 于一亦各尽其一德之中否曰非也既云偏则不得
 谓之中矣三子之德但各至于一偏之极不可谓之
 中如伯夷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此便是偏
 处若善其辞命而至受之亦何妨只观孔子便不然
 问既云一偏何以谓之圣曰圣只是做到极至处自
 然安行不待勉强故谓之圣圣非中之谓也所谓智
 譬则巧圣譬则力犹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其
 中非尔力也中便是中处如颜子之学则已知夫中
卷二十二 第 10b 页 WYG0720-0535b.png
 处但力未到耳若更加之功则必中矣盖渠所知巳
 不差也如人学射发矢已直而未中者人谓之箭苗
 言其已善发箭虽未至的而必能中的若更开拓则
 必能中也僩云颜子则已知中处而力未至三子力
 有馀而不知中处否曰然
问三子之清和任于金声亦得其一而玉振亦得其一
 否曰金声玉振只是解集大成声犹声其罪之声古
 人作乐击一声钟众音遂作又击一声钟众音又齐
卷二十二 第 11a 页 WYG0720-0535c.png
 作金所以发众音末则以玉振之所以收合众音在
 里面三子亦有金声玉振但少耳不能管摄众音盖
 伯夷合下只见得清底其终成就亦只成就得清底
 伊尹合下只见得任底其终成就亦只成就得任底
 柳下惠合下只见得和底其终成就亦只成就得和
 底
金声玉振金声有洪杀始震终细玉声则始终如一叩
 之其声诎然而止
卷二十二 第 11b 页 WYG0720-0535d.png
金声玉振一章甚好然某亦不见作乐时如何亦只是
 想像说
或问始终条理章曰集义一段便紧要如这一段未理
 会也未害如今乐之始作先撞钟是金声之也乐终
 击磬是玉振之也始终如此而中閒乃大合乐六律
 五声八音一齐莫不备举孟子以此譬孔子如伯夷
 圣之清伊尹圣之任柳下惠圣之和都如乐器有一
 件相似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
卷二十二 第 12a 页 WYG0720-0536a.png
 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声底从头到尾只是丝竹
 之声
问始终条理曰条理条目件项也始终条理本是一件
 事但是上一截为始下一截为终始是知终是行
敬之问智譬则巧圣譬则力此一章智却重曰以缓急
 论则智居先若把轻重论则圣为重且如今有一等
 资质好底人忠信笃实却于道理上未甚通晓又有
 一样资质浅薄底人却自会晓得道理这须是还资
卷二十二 第 12b 页 WYG0720-0536b.png
 质忠厚底人做重始得(以上语/类十条)
问圣言其所行智言其所知圣智两尽孔子是也若伯
 夷伊尹柳下惠者其力皆足以行圣人之事而其智
 不逮孔子故惟能于清和任处知之尽行之至而其
 他容有所未周然亦谓之圣者以其于此三者已臻
 其极虽使孔子处之亦不过如此故也前辈言人固
 有力行而不知道者若三子非不知道知之有所未
 周耳知之未周故伯夷于清则中矣于任于和未必
卷二十二 第 13a 页 WYG0720-0536c.png
 中也伊尹柳下惠于任于和则中而于清未必中也
 易大传论智常与神相配而中庸称舜亦以大智目
 之则智之为言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曰此说
 亦是但易大传以下不必如此说智有浅深若孔子
 之金声则智之极而无所不周者也学者则随其知
 之所及而为大小耳岂可概以为天下之至神乎(荅/程)
 (允/夫)
至中固不当以始终言然射之所以中者亦是其未用
卷二十二 第 13b 页 WYG0720-0536d.png
 力时眼中见得亲切故其发而能中耳发处方用得
 力也(荅廖子晦○以/上文集二条)
   北宫锜问曰章
问孟子所荅周室班爵禄与周礼王制不同曰此也难
 考然毕竟周礼底是盖周礼是个全书经圣人手作
 必不会差孟子之时典籍已散亡想见没理会何以
 言之太公所封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
 至于无棣穆陵今近徐州无棣今棣州也这中閒多
卷二十二 第 14a 页 WYG0720-0537a.png
 少阔岂止百里孟子说太公之封于齐也地非不足
 也而俭于百里恐也不然又问天子六卿诸侯大国
 三卿次国二卿小国孤卿一国之土地为卿大夫士
 分了国君所得殊不多曰君十卿禄禄者犹今之俸
 禄盖君所得得为私用者至于贡赋宾客朝觐祭飨
 交聘往来又别有财储为公用非所谓禄也如今之
 太守既有料钱至于贡赋公用又自别有钱也
孟子论三代制度多与周礼不合盖孟子后出不及见
卷二十二 第 14b 页 WYG0720-0537b.png
 王制之详只是大纲约度而说(以上语/类二条)
   万章曰敢问交际章
问孔子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孔子仕于定公而言桓
 子何也曰当时桓子执国柄定公亦自做主不起孔
 子之相皆由桓子受女乐孔子便行矣
子升问孔子仕季氏之义曰此亦自可疑有难说处因
 言三家后来亦被陪臣挠也要得夫子来整顿孔子
 却因其机而为之如堕邑之事若渐渐扫除得去其
卷二十二 第 15a 页 WYG0720-0537c.png
 势亦自削弱可复正也孟氏不肯堕成遂不能成功
 (以上语/类二条)
   仕非为贫章
位卑而言高罪也以君臣之分言之固是如此然时可
 以言而言亦岂得谓之出位曰前世固有草茅韦布
 之士献言者然皆有所因皆有次第未有无故忽然
 犯分而言者纵言之亦不见听徒取辱耳若是明君
 自无壅蔽之患有言亦见听不然岂可不循分而徒
卷二十二 第 15b 页 WYG0720-0537d.png
 取失言之辱哉(语/类)
   万章问士不托诸侯章
至之问孟子所以出处去就辞受都从礼门也义路也
 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做出曰固是不出此
 二者然所谓义所谓礼里面煞有节目如往役义也
 往见不义也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之类便都是义
 之节目如云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之
 类都是礼之节目此便是礼以君命将之使巳仆仆
卷二十二 第 16a 页 WYG0720-0538a.png
 尔亟拜也便不是礼(语/类)
   齐宣王问卿章
温公疑孟曰礼君不与同姓同车与异姓同车嫌其偪
 也为卿者无贵戚异姓皆人臣也人臣之义谏于君
 而不听去之可也死之可也若之何以其贵戚之故
 敢易位而处也孟子之言过矣君有大过无若纣纣
 之卿士莫若王子比干箕子微子之亲且贵也微子
 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商有三仁焉
卷二十二 第 16b 页 WYG0720-0538b.png
 夫以纣之过大而三子之贤犹且不敢易位也况过
 不及纣而贤不及三子者乎必也使后世有贵戚之
 臣谏其君而不听遂废而代之曰吾用孟子之言也
 非篡也义也其可乎或曰孟子之志欲以惧齐王也
 是又不然齐王若闻孟子之言而惧则将愈忌恶其
 贵戚闻谏而诛之贵戚闻孟子之言又将起而蹈之
 则孟子之言不足以格骄君之非而适足以为篡乱
 之资也其可乎隐之辩曰道之在天下有正有变尧
卷二十二 第 17a 页 WYG0720-0538c.png
 舜之让汤武之伐皆变也或谓尧舜不慈汤武不义
 是皆圣人之不幸而处其变也禅逊之事尧舜行之
 则尽善子哙行之则不善矣征伐之事汤武行之则
 尽美魏晋行之则不美矣伊尹之放太甲霍光之易
 昌邑岂得已哉为人臣者非不知正之为美或曰从
 正则天下危从变则天下安然则孰可苟以安天下
 为大则必曰从变可惟此最难处非通儒莫能知也
 尹光异姓之卿擅自废立后世犹不得而非之况贵
卷二十二 第 17b 页 WYG0720-0538d.png
 戚之卿乎纣为无道贵戚如微子箕子比干不忍坐
 视商之亡而覆宗绝祀反覆谏之不听易其君之位
 孰有非之者或去或奴或谏而死孔子称之曰商有
 三仁焉以仁许之者疑于大义犹有所阙也三仁固
 仁矣其如商祚之绝何季札辞国而生乱孔子因其
 来聘贬而书名所以示法春秋明大义书法甚严可
 以鉴矣君有大过贵戚之卿反覆谏而不听则易其
 位此乃为宗庙社稷计有所不得已也若进退废立
卷二十二 第 18a 页 WYG0720-0539a.png
 出于群小阍寺而当国大臣不与焉用彼卿哉是故
 公子光使专诸弑其君僚春秋书吴以弑不称其人
 而称其国者归罪于大臣也其经世之虑深矣此孟
 子之言亦得夫春秋之遗意与曰隐之云三仁于大
 义有阙此恐未然盖三仁之事不期于同自靖以献
 于先王而已以三仁之心行孟子之言孰曰不可然
 以其不期同也故不可以一方论之况圣人之言仁
 义未尝备举言仁则义在其中矣今徒见其目之以
卷二十二 第 18b 页 WYG0720-0539b.png
 仁而不及义遂以为三子犹有偏焉恐失之蔽也此
 篇大意已正只此数句未安(读余隐之尊/孟辨○文集)
  告子上
   性犹杞柳章
问告子谓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杯棬何也曰告
 子只是认气为性见得性有不善须拗他方善此惟
 是程先生断得定所谓性即理也
孟子与告子论杞柳处大槩只是言杞柳杯棬不可比
卷二十二 第 19a 页 WYG0720-0539c.png
 性与仁义杞柳必矫揉而为杯棬性非矫揉而为仁
 义孟子辩告子数处皆是辩倒著告子便休不曾说
 尽道理(以上语/类二条)
   生之谓性章
生之谓性只是就气上说得盖谓人也有许多知觉运
 动物也有许多知觉运动人物只一般却不知人之
 所以异于物者以其得正气故具得许多道理如物
 则气昏而理亦昏了
卷二十二 第 19b 页 WYG0720-0539d.png
犬牛禀气不同其性亦不同
问犬牛之性与人之性不同天下如何解有许多性曰
 人则有孝悌忠信犬牛还能事亲孝事君忠也无问
 濂溪作太极图自太极以至万物化生只是一个圈
 子何尝有异曰人物本同气禀有异故不同又问是
 万为一一实万分又如何说曰只是一个只是气质
 不同(以上语/类三条)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犬牛人之
卷二十二 第 20a 页 WYG0720-0540a.png
 形气既具而有知觉能运动者生也有生虽同然形
 气既异则其生而有得乎天之理亦异盖在人则得
 其全而无有不善在物则有所蔽而不得其全是乃
 所谓性也今告子曰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而凡白
 之白无异白焉则是指形气之生者以为性而谓之
 物之所得于天者亦无不同矣故孟子以此诘之而
 告子理屈词穷不能复对也(荅程/正思)
第三章乃告子迷缪之本根孟子开示之要切盖知觉
卷二十二 第 20b 页 WYG0720-0540b.png
 运动者形气之所为仁义礼智者天命之所赋学者
 于此正当审其偏正全阙而求知所以自贵于物不
 可以有生之同反自陷于禽兽而不自知巳性之大
 全也(荅程正思○以/上文集二条)
   食色性也章
问告子巳不知性如何知得仁为内曰他便以其主于
 爱者为仁故曰内以其制是非者为义故曰外又问
 他说义固不是说仁莫亦不是曰固然(语/类)
卷二十二 第 21a 页 WYG0720-0540c.png
问告子问性云云解云盖指血气知识为性下又云近
 于后世佛家所谓作用是性之说又云告子谓人之
 甘食悦色性之自然盖犹上章知觉运动之意也可
 学谓甘食悦色固非性而全其天则则食色固天理
 之自然曰此说亦是但告子却不知有所谓天则但
 见其能甘食悦色即谓之性耳(荅郑/子上)
问告子先云义犹杯棬而下云以人性为仁义其意盖
 谓仁义出于本性但下文又指仁为在内疑告子本
卷二十二 第 21b 页 WYG0720-0540d.png
 皆以仁义为外既得孟子说略认爱以为内而尚未
 知其所以爱故犹执义为外告子知所以爱之由乎
 仁则亦知义之不离乎仁矣仁内义外之说不知告
 子何以附于食色性也之下可学窃疑告子指食色
 为性以为由心出故亦略指爱以为在心曰初意亦
 只如此看适细推之似亦不以仁为性之所有但比
 义差在内耳(荅郑子上○以/上文集二条)
   孟季子章
卷二十二 第 22a 页 WYG0720-0541a.png
李时可问仁内义外曰告子此说固不是然近年有欲
 破其说者又更不是谓义专在内只发于我之先见
 者为是如夏日饮水冬日饮汤之类是巳若在外面
 商量如此便不是义乃是义袭其说如此然不知饮
 水饮汤固是内也如先酌乡人与敬弟之类若不问
 人怎生得知今固有人素知敬父兄而不知乡人之
 在所当先者亦有人平日知弟之为卑而不知其为
 尸之时乃祖宗神灵之所依不可不敬者若不因讲
卷二十二 第 22b 页 WYG0720-0541b.png
 问商量何缘会自从里面发出其说乃与佛氏不得
 拟议不得思量直下便是之说相似此大害理又说
 义袭二字全不是如此都把文义说错了只细看孟
 子之说便自可见(语/类)
   性无善无不善章
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此三者虽同为说气质之性
 然两或之说犹知分别善恶使其知以性而兼言之
卷二十二 第 23a 页 WYG0720-0541c.png
 则无病矣惟告子无善无不善之说最无状他就此
 无善无恶之名浑然无所分别虽为恶为罪总不妨
 也与今世之不择善恶而颠倒是非称为本性者何
 以异哉
性无善无不善告子之意谓这性是不受善不受恶底
 物事他说食色性也便见得他只道是手能持足能
 履目能视耳能听便是性释氏说在目曰视在耳曰
 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便是他意思
卷二十二 第 23b 页 WYG0720-0541d.png
问乃若其情曰性不可说情却可说所以告子问性孟
 子却荅他情盖谓情可为善则性无有不善所谓四
 端者皆情也仁是性恻隐是情恻隐是仁发出来底
 端芽如一个榖种相似榖之生是性发为萌芽是情
 所谓性只是那仁义礼智四者而已四件无不善发
 出来则有不善何故残忍便是那恻隐反底冒昧便
 是那羞恶反底
德粹问孟子道性善又曰若其情可以为善是如何曰
卷二十二 第 24a 页 WYG0720-0542a.png
 且道性情才三者是一物是三物德粹云性是性善
 情是反于性才是才料曰情不是反于性乃性之发
 处性如水情如水之流情既发则有善有不善在人
 如何耳才则可为善者也彼其性既善则其才亦可
 以为善今乃至于为不善是非才如此乃自家使得
 才如此故曰非才之罪某问下云恻隐羞恶辞让是
 非之心亦是情否曰是情舜功问才是能为此者如
 今人曰才能曰然李翱复性则是云灭情以复性则
卷二十二 第 24b 页 WYG0720-0542b.png
 非情如何可灭此乃释氏之说陷于其中不自知不
 知当时曾把与韩退之看否
或问不能尽其才之意如何曰才是能去恁地做底性
 本是好发于情也只是好到得动用去做也只是好
 不能尽其才是发得略好便自阻隔了不顺他道理
 做去若尽其才如尽恻隐之才必当至于博施济众
 尽羞恶之才则必当至于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
 取诸人禄之千乘弗顾系马千驷弗视这是本来自
卷二十二 第 25a 页 WYG0720-0542c.png
 合恁地滔滔做去止缘人为私意阻隔多是略有些
 发动后便遏折了
天生蒸民有物有则盖视有当视之则听有当听之则
 如是而视如是而听便是不如是而视不如是而听
 便不是谓如视远惟明听德惟聪能视远谓之明所
 视不远不谓之明能听德谓之聪所听非德不谓之
 聪视听是物聪明是则推至于口之于味鼻之于臭
 莫不各有当然之则所谓穷理者穷此而已
卷二十二 第 25b 页 WYG0720-0542d.png
问孟子言才与程子异莫是孟子只将元本好处说否
 曰孟子言才正如言性不曾说得杀故引出荀扬来
 到程张说出气字然后说杀了
杨尹叔问伊川曰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与孟子非
 天之降才尔殊语意似不同曰孟子之说自是与程
 子之说小异孟子只见得是性善便把才都做善不
 知有所谓气禀各不同如后稷岐嶷越椒知其必灭
 若敖是气禀如此若都把做善又有此等处须说到
卷二十二 第 26a 页 WYG0720-0543a.png
 气禀方得孟子已见得性善只就大本处理会更不
 思量这下面善恶所由起处有所谓气禀各不同后
 人看不出所以惹得许多善恶混底说来相炒程子
 说得较密因举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
 二之则不是须如此兼性与气说方尽此论盖自濂
 溪太极言阴阳五行有不齐处二程因其说推出气
 质之性来使程子生在周子之前未必能发明到此
 又曰才固是善若能尽其才可知是善是好所以不
卷二十二 第 26b 页 WYG0720-0543b.png
 能尽其才处只缘是气禀恁地问才与情何分别情
 是才之动否曰情是这里(以手/指心)发出有个路脉曲折
 随物恁地去才是能主张运用做事底同这一事有
 人会发挥得有不会发挥得同这一物有人会做得
 有人不会做得此可见其才(以上语/类八条)
   富岁子弟多赖章
心之所同然者谓理也义也孟子此章自富岁子弟多
 赖之下逐旋譬喻至此其意谓人性本善其不善者
卷二十二 第 27a 页 WYG0720-0543c.png
 陷溺之耳同然之然如然否之然不是虚字当从上
 文看盖自口之同嗜耳之同听而言谓人心岂无同
 以为然者只是理义而已故理义悦心犹刍豢之悦
 口
黄先之问心之所以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
 得我心之所同然耳先生问诸公且道是如何所应
 皆不切先生曰若恁地看文字某决定道都不曾将
 身去体看孟子这一段前面说许多只是引喻理义
卷二十二 第 27b 页 WYG0720-0543d.png
 是人所同有那许多既都相似这个如何会不相似
 理只是事物当然底道理义是事之合宜处程先生
 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这心下看甚么道理都有之
 如此做人人都道是好才不恁地做人人都道不好
 如割股以救母固不是王道之中然人人都道是好
 人人皆知爱其亲这岂不是理义之心人皆有之诸
 公适来都说不切当都是不曾体之于身只略说得
 通便道是了
卷二十二 第 28a 页 WYG0720-0544a.png
器之问理义人心之同然以颜子之乐见悦意曰不要
 高看只就眼前看便都是义理都是众人公共物事
 且如某归家来见说某人做得好便欢喜某人做得
 不好便意思不乐见说人做官做得如何见说好底
 自是快活见说不好底自是使人意思不好岂独自
 家心下如此别人都如此这只缘人心都有这个义
 理都好善都恶不善
或问口耳目皆心官也不知天所赋之气质不昏明清
卷二十二 第 28b 页 WYG0720-0544b.png
 浊其口耳目而独昏明清浊其心何也然夷惠伊尹
 非拘于气禀者处物之义乃不若夫子之时岂独是
 非之心不若圣人乎曰口耳目等亦有昏明清浊之
 异如易牙师旷之徒是其最清者也心亦由是而已
 夷惠之徒正是未免于气质之拘者所以孟子以为
 不同而不愿学也(以上语/类四条)
   牛山之木章
问牛山之木一章曰日夜之所息底是良心平旦之气
卷二十二 第 29a 页 WYG0720-0544c.png
 自是气是两件物事夜气如雨露之润良心如萌蘖
 之生人之良心虽是有梏亡而彼未尝不生梏如被
 他禁械在那里更不容他转动亡如将自家物失去
 了又曰日夜之所息却是心夜气清不与物接平旦
 之时即此良心发处惟其所发者少而旦昼之所梏
 亡者展转反覆是以夜气不足以存矣如睡一觉起
 来依前无状又曰良心当初本有十分被他展转梏
 亡则他长一分自家止有九分明日他又进一分自
卷二十二 第 29b 页 WYG0720-0544d.png
 家又退止有八分他日会进自家日会退此章极精
 微非孟子做不得许多文章别人纵有此意亦形容
 不得
吴仁父问平旦之气曰气清则能存固有之良心如旦
 昼之所为有以汨乱其气则良心为之不存矣然暮
 夜止息稍不纷扰则良心又复生长譬如一井水终
 日搅动便浑了那水至夜稍歇便有清水出所谓夜
 气不足以存者便是搅动得太甚则虽有止息时此
卷二十二 第 30a 页 WYG0720-0545a.png
 水亦不能清矣
问平旦之气何故如此曰歇得这些时后气便清良心
 便长及旦昼则气便浊良心便著不得如日月何尝
 不在天上却被些云遮了便不明吴知先问夜气如
 何存曰孟子不曾教人存夜气只是说歇得些时气
 便清又曰他前面说许多这里只是教人操存其心
器之问孟子平旦之气甚微小如何会养得完全曰不
 能存得夜气皆是旦昼所为坏了所谓好恶与人相
卷二十二 第 30b 页 WYG0720-0545b.png
 近者几希今只要得去这好恶上理会日用閒于这
 上见得分晓有得力处夜气方与你存夜气上却未
 有工夫只是去旦昼理会
敬之问旦昼不梏亡则养得夜气清明曰不是靠气为
 主盖要此气去养那仁义之心如水之养鱼水多则
 鱼鲜水涸则鱼病养得这气则仁义之心亦好气少
 则仁义之心亦微矣
气与理本相依旦昼之所为不害其理则夜气之所养
卷二十二 第 31a 页 WYG0720-0545c.png
 益厚夜之所息既有助于理则旦昼之所为益无不
 当矣日閒梏亡者寡则夜气自然清明虚静至平旦
 亦然至旦昼应事接物时亦莫不然
人心于应事时只如那无事时方好又举孟子夜气一
 章云气清则心清其日夜之所息是指善心滋长处
 言之人之善心虽已放失然其日夜之间亦必有所
 滋长又得夜气澄静以存养之故平旦气清时其好
 恶亦得其同然之理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此言
卷二十二 第 31b 页 WYG0720-0545d.png
 人才有此善心便有不善底心来胜了不容他那善
 底滋长耳又曰今且看那平旦之气自别广云如童
 蒙诵书到气昏时虽读数百遍愈念不得及到明早
 又却自念得此亦可见平旦之气之清也曰此亦只
 就气上说故孟子末后收归心上去曰操则存舍则
 亡盖人心能操则常存岂特夜半平旦又云恻隐羞
 恶是已发处人须是于未发时有工夫始得
问夜气一章曰这病根只在放其良心上盖心既放则
卷二十二 第 32a 页 WYG0720-0546a.png
 气必昏气既昏则心愈亡两个互相牵动所谓梏之
 反覆如下文操则存舍则亡却是用功紧切处是个
 生死路头又云梏之反覆都不干别事皆是人之所
 为有以致之
孟子言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只是状人
 之心是个难把捉底物事而人之不可不操出入便
 是上面操存舍亡入则是在这里出则是亡失了此
 大约汎言人心如此非指已放者而言亦不必要于
卷二十二 第 32b 页 WYG0720-0546b.png
 此论心之本体也
孟子言操舍存亡都不言所以操存求放之法只操之
 求之便是知言问以放心求心如何问得来好他荅
 不得只举齐王见牛事殊不知只觉道我这心放了
 底便是心何待见牛时方求得
求放操存皆兼动静而言非块然默守之谓(以上语类/十一条)
人皆本有仁义之心但为物欲所害恰似都无了然及
 其夜中休息之时不与物接其气稍清自然仁义之
卷二十二 第 33a 页 WYG0720-0546c.png
 良心却存得些子所以平旦起来未与物接之时好
 恶皆合于理然才方如此旦昼之所为便来梏亡之
 此仁义之心便依前都不见了至其甚也夜间虽得
 休息气亦不清存此仁义之心不得便与禽兽不远
 学者正当于旦昼之所为处理会克己复礼惩忿窒
 欲令此气常清则仁义之心常存非是必待夜閒万
 虑澄寂然后用功也若必如此则日閒干当甚事也
 (荅许/顺之)
卷二十二 第 33b 页 WYG0720-0546d.png
夜气不足以存敬夫解云夜气之所息能有几安可得
 而存乎愚桉此句之义非谓夜气之不存也凡言存
 亡者皆指心而言耳观上下文可见(云仁义之心又/云放其良心又)
 (云操则存舍则亡惟心之谓/与正有存亡二字意尤明白)盖人皆有是良心而放
 之矣至于日夜之所息而平旦之好恶与人相近者
 则其夜气所存之良心也及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
 之则此心又不可见若梏亡反覆而不已则虽有日
 夜之所息者亦至微薄而不足以存其仁义之良心
卷二十二 第 34a 页 WYG0720-0547a.png
 矣非谓夜气有存亡也若以气言则此章文意首尾
 衡决殊无血脉意味矣程子亦曰夜气之所存者良
 知良能也意盖如此(荅张敬夫孟/子说疑义)
夜气正是复处固不可便谓天地心然于此可以见天
 地心矣易中之义亦初不谓复为天地心也(荅何/叔京)
孟子操舍一章正为警悟学者使之体察常操而存之
 吕子约云因操舍以明其难存而易放固也而又指
 此为心体之流行则非矣今石子重方伯谟取以评
卷二十二 第 34b 页 WYG0720-0547b.png
 之者大意良是但伯谟以为此乃人心惟危又似未
 然人心私欲耳岂孟子所欲操存哉又不可不辩也
 (荅吴晦叔○以/上文集四条)
   无或乎王之不智章
专心致志等语正是教人如此著力教者但务讲明义
 理分别是非而学者汎然听之若存若亡则亦何由
 入于胸次而有所醒悟耶(荅何叔京/○文集)
   鱼我所欲章
卷二十二 第 35a 页 WYG0720-0547c.png
义在于生则舍死而取生义在于死则舍生而取死上
 蔡谓义重于生则舍生而取义生重于义则当舍义
 而取生既曰义在于生又岂可言舍义取生乎蜚卿
 问生人心义道心乎曰欲生恶死人心也惟义所在
 道心也权轻重却又是义明道云义无对或曰义与
 利对道夫问若曰义者利之和则义依旧无对曰正
 是恁地(语/类)
问谢氏曰义重于生则舍生取义生重于义则当舍义
卷二十二 第 35b 页 WYG0720-0547d.png
 取生最要临时权轻重以取中愚谓舍义取生之说
 未当所谓生重于义者义之所当生也义当生则生
 岂谓义与生相对而为轻重哉且义而可舍则虽生
 无益矣如此则所为临时权轻重者将反变而为计
 较利害之私矣尚安能取中乎曰此论甚当故明道
 先生曰义无对(荅万正淳/○文集)
因论夜气存养之说曰某尝见一种人汲汲营利求官
 职不知是勾当甚事后来思量孟子说所欲有甚于
卷二十二 第 36a 页 WYG0720-0548a.png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
 之贤者能勿丧耳他元来亦有此心只是他自失了
 今却别是一种心所以不见义理文蔚云他虽是如
 此想羞恶之心亦须萌动亦自见得不是但不能胜
 利欲之心耳曰只是如此济甚事今夜愧耻明日便
 不做方是若愧耻后又却依旧自做何济于事
或曰万钟于我何加焉他日或为利害所昏当反思其
 初则不为所动矣曰此是克之之方然所以克之者
卷二十二 第 36b 页 WYG0720-0548b.png
 须是有本领后临时方知克去得不然临时比并又
 却只是择利处去耳(以上语/类二条)
   仁人心也章
或问仁人心义人路曰此犹人之行路耳心即人之有
 知识者路即贤愚之所共由者孟子恐人不识仁义
 故以此喻之然极论要归只是心耳若于此心常得
 其正则仁在其中故自舍正路而不由放其心而不
 知求以下一向说从心上去
卷二十二 第 37a 页 WYG0720-0548c.png
敬之问仁人心也曰仁是无形迹底物事孟子恐人理
 会不得便说道只人心便是却不是把仁来形容人
 心乃是把人心来指示仁也所谓放其心而不知求
 盖存得此心便是仁若此心放了又更理会甚仁今
 人之心静时昏动时扰乱便皆是放了
孟子说仁人心也此语最亲切心自是仁底物事若能
 保养存得此心不患他不仁孔门学者问仁不一圣
 人荅之亦不一亦各因其人而不同然大槩不过要
卷二十二 第 37b 页 WYG0720-0548d.png
 人保养得这物事所以学者得一句去便能就这一
 句上用功今人只说仁是如何求仁是如何待把寻
 得那道理出来却不知此心已自失了程子榖种之
 喻甚善若有这种种在这里何患生理不存
或问求放心愈求则愈昏乱如何曰即求者便是贤心
 也知求则心在矣今以巳在之心复求心即是有两
 心矣虽曰譬之鸡犬鸡犬却须寻求乃得此心不待
 宛转寻求即觉其失觉处即心何更求为自此更求
卷二十二 第 38a 页 WYG0720-0549a.png
 自然愈失
求放心也不是在外面求得个放心来只是求时便在
 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是欲仁便是仁了
求放心非以一心求一心只求底便是已收之心操则
 存非以一心操一心只操底便是巳存之心心虽放
 千百里之远只一收便在此他本无去来也
求放心只是收物欲之心如理义之心即良心切不须
 收须就这上看教熟见得天理人欲分明
卷二十二 第 38b 页 WYG0720-0549b.png
心兼摄性情则极好然出入无时莫知其乡难制而易
 放则又大不好所谓求其放心又只是以心求其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旧看此只云但求其放
 心心正则自定近看尽有道理须是看此心果如何
 须是心中明尽万理方可不然只欲空守此心如何
 用得如平常一件事合放重今乃放轻此心不乐放
 重则心乐此可见此处乃与大学致知格物正心诚
 意相表里可学谓若不于穷理上做工夫遽谓心正
卷二十二 第 39a 页 WYG0720-0549c.png
 乃是告子不动心如何守得曰然又问旧看放心一
 段第一次看谓不过求放心而已第二次看谓放心
 既求尽当穷理今闻此说乃知前日第二说已是隔
 作两段须是穷理而后求得放心不是求放心而后
 穷理曰然
问明道云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收放心曰所谓讲学读
 书固是然要知所以讲学所以读书所以致知所以
 力行以至习礼习乐事亲从兄无非只是要收放心
卷二十二 第 39b 页 WYG0720-0549d.png
 孟子之意亦是为学问者无他皆是求放心耳此政
 与思无邪一般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使人知善而劝知恶而戒亦只是一个思无邪耳
明道云圣贤千言万语只要人将已放之心反复入身
 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伊川云人心本善
 流而为恶乃放也初看亦自疑此两处诸公道如何
 须看得此两处自不相碍乃可二先生之言本不相
 碍只是一时语体用未甚完备大意以为此心无不
卷二十二 第 40a 页 WYG0720-0550a.png
 善止缘放了苟才自知其已放则放底便断心便在
 此心之善如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端自然全得也
 伊川所谓人心本善便正与明道相合惟明道语未
 明白故或者错看谓是收拾放心遂如释氏守个空
 寂不知其意谓收放心只存得善端渐能充广非如
 释氏徒守空寂有体无用且如一向纵他去与事物
 相靡相刃则所谓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善端何缘
 存得
卷二十二 第 40b 页 WYG0720-0550b.png
明道曰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将已放底心反复入
 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伊川曰心本善流
 入于不善须理会伊川此语若不知心本善只管去
 把定这个心教在里只可静坐或如释氏有体无用
 应事接物不得流入不善是失其本心如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若此类是失其本心又
 如心有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则不得其正(池本下云/心不在焉)
 (亦是放二说/未尝相碍)
卷二十二 第 41a 页 WYG0720-0550c.png
文字极难理会孟子要略内说放心处又未是前夜方
 思量得出学问之道皆所以求放心不是学问只有
 求放心一事程先生说得如此自家自看不出问贺
 孙晓得否曰如程子说吾作字甚敬只此便是学这
 也可以收放心非是要字好也曰然如洒扫应对博
 学审问谨思明辨皆所以求放心(以上语类/十三条)
   人之于身也章
孟子文义自分晓只是熟读教他道理常在目前胸中
卷二十二 第 41b 页 WYG0720-0550d.png
 流转始得又云饮食之人无有失也则口腹岂适为
 尺寸之肤哉此数句被恁地说得倒了也自难晓意
 谓使饮食之人真个无所失则口腹之养本无害然
 人屑屑理会口腹则必有所失无疑(语/类)
   公都子问钧是人也章
耳目之官不能思故蔽于物耳目一物也外物一物也
 以外物而交乎耳目之物自是被他引去惟心之官
 则思故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惟在人思不思之閒
卷二十二 第 42a 页 WYG0720-0551a.png
 耳然此物乃天之与我者所谓大者也君子当于思
 处用功能不妄思是能先立其大者也立字下得有
 力夫然后耳目之官小者弗能夺也是安得不为大
 人哉
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语最有
 力且看他下一个立字昔汪尚书问焦先生为学之
 道焦只说一句曰先立乎其大者以此观之他之学
 亦自有要卓然竖起自心便是立所谓敬以直内也
卷二十二 第 42b 页 WYG0720-0551b.png
 故孟子又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问集注所载范浚心铭不知范曾从谁学曰不曾从人
 但他自见得到说得此件物事如此好向见吕伯恭
 甚忽之问须取他铭则甚曰但见他说得好故取之
 曰似恁说话人也多说得到曰正为少见有人能说
 得如此者此意盖有在也(以上语/类三条)
耳目之官即心之官也恐未安耳目与心各有所主安
 得同为一官耶视听浅滞有方而心之神明不测故
卷二十二 第 43a 页 WYG0720-0551c.png
 见闻之际必以心御之然后不失其正若从耳目之
 欲而心不宰焉则不为物引者鲜矣观上蔡所论颜
 曾下功处可见先立乎其大之意矣书之不役耳目
 百度惟贞亦此意也(荅何/叔京)
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此两节方是分
 别小体之不可从而大体之当从之意(敬夫解云从/其大体心之)
 (官也从其小体耳目之官也/只此便多却从其四字矣)下文始结之云此二者
 皆天之所以与我者但当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者不
卷二十二 第 43b 页 WYG0720-0551d.png
 能夺耳(此章内先立乎其大者一句方是说/用力处而此句内立字尤为要切)据今所
 解全不曾提掇著立字而只以思为主心不立而徒
 思吾未见其可也于是又有君子徇理小人徇欲之
 说又有思非汎而无统之说又有事事物物皆有所
 以然之说虽有心得其宰之云然乃在于动而从理
 之后此由不明孟子之本意是以其说虽漫而愈支
 离也七八年前见徐吉卿说曾问焦某先生为学之
 要焦云先立乎其大者是时某说此章正如此解之
卷二十二 第 44a 页 WYG0720-0552a.png
 支离闻之惘然不解其语今而思之乃知焦公之学
 于躬行上有得力处(荅张敬夫孟子说疑/义○以上文集二条)
   有天爵者章
问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曰从不必作听从之从只脩
 天爵人爵自从后面来如禄在其中矣之意脩其天
 爵自有个得爵禄底道理与要求者气象大故相远
 (语/类)
   仁之胜不仁也章
卷二十二 第 44b 页 WYG0720-0552b.png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以理言之则正之胜邪天理
 之胜人欲甚易而邪之胜正人欲之胜天理若甚难
 以事言之则正之胜邪天理之胜人欲甚难而邪之
 胜正人欲之胜天理却甚易盖才是蹉失一两件事
 便被邪来胜将去若以正胜邪则须是做得十分工
 夫方胜得他然犹自恐怕胜他未尽在正如人身正
 气稍不足邪便得以干之矣(语/类)
   五榖种之美者章
卷二十二 第 45a 页 WYG0720-0552c.png
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如
 今学者要紧也成得一个坯模定了出冶工夫却在
 人只是成得一个坯模了到做出冶工夫却最难正
 是天理人欲相胜之地自家这里胜得一分他那个
 便退一分自家这里退一分他那个便进一分如汉
 楚相持于成皋荥阳间只争这些子(语/类)
  告子下
   任人有问屋庐子章
卷二十二 第 45b 页 WYG0720-0552d.png
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如古者国有荒凶则杀
 礼而多昏周礼荒政十二条中亦有此法盖贫穷不
 能备亲迎之礼法许如此(语/类)
问舜不告而娶告则废人之大伦则娶为重而告为轻
 不几于礼轻而色重贤者饥饿于土地周之则受免
 死而已则免死为重洁身为轻不几于礼轻而食重
 曰礼固重于食色矣然礼亦有大体小节之殊而食
 色所系亦自有小大缓急之不同孟子言之详矣无
卷二十二 第 46a 页 WYG0720-0553a.png
 可疑也(荅欧阳希/逊○文集)
   曹交问曰章
孟子道人皆可以为尧舜何曾便道是尧舜更不假脩
 为且如银坑有矿谓矿非银不可然必谓之银不可
 须用烹炼然后成银(语/类)
曹交识致凡下又有挟贵求安之意故孟子拒之然所
 以告之者亦极亲切非终拒之也使其因此明辨力
 行而自得之则知孟子之发巳也深矣顾交必不能
卷二十二 第 46b 页 WYG0720-0553b.png
 耳(荅林择之/○文集)
   高子曰小弁章
某乡因杨氏谓舜自怨其不能尽孝以感动父母而以
 孟子所以论小弁者辨之蒙批诲云程子亦以舜之
 怨与小弁不同更思之某已悉尊意及以孟子二章
 读之其叙舜之事与辩小弁之说其为不同甚明二
 怨字之义非特不可并观盖小弁犹是人子之常情
 而舜之怨则盛德之事非常情所可及也曰得之(荅/吴)
卷二十二 第 47a 页 WYG0720-0553c.png
 (伯丰○/文集)
   孟子居邹章
问孟子不见储子谓其仪不及物夫储子之平陆时遣
 人致币交于孟子则其接也不以礼孟子何以受其
 币而不见岂非不屑教诲之道与孔子不见孺悲而
 鼓瑟之义同曰初不自来但以币交未为非礼但孟
 子既受之后便当来见而又不来则其诚之不至可
 知矣故孟子过而不见施报之宜也亦不屑之教诲
卷二十二 第 47b 页 WYG0720-0553d.png
 也(荅连嵩卿/○文集)
   淳于髡曰先名实者章
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谓孔子于受女乐
 之后而遂行则言之似显君相之过不言则已为苟
 去故因膰肉不至而行则吾之去国以其不致膰肉
 为得罪于君耳(语/类)
   舜发于畎亩章
动心忍性者动其仁义礼智之心忍其声色臭味之性
卷二十二 第 48a 页 WYG0720-0554a.png
 明道曰自舜发于畎亩之中云云若要熟也须从这里
  过只是要事事经历过(以上语/类二条)
 
 
 
 
 
 
卷二十二 第 48b 页 WYG0720-0554b.png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