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720-046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
  孟子一
   总论
 论语之书无非操存涵养之要七篇之书莫非体验扩
  充之端盖孔子大概使人优游餍饫涵泳讽味孟子
  大概是要人探索力讨反己自求故伊川曰孔子句
  句是自然孟子句句是事实亦此意也如论语所言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720-0467b.png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
  祭非礼勿视听言动之类皆是存养底意思孟子言
  性善存心养性孺子入井之心四端之发若火始然
  泉始达之类皆是要体认得这心性下落扩而充之
  于此等类语玩味便自可见
 杨至之云看孟子见得一个大意是性之本体仁义之
  良心到战国时君臣上下都一齐埋没了孟子所以
  推明发见之端绪教人去体认扩充曰孟子高他都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720-0468a.png
 未有许多意思今说得一体认字蚤是迟钝了孟子
 孟子大段见得敏见得快他说话恰似个狮子跳跃
 相似且如他说个恻隐之心便是仁之端羞恶之心
 便是义之端只他说在那里底便是似他说时见得
 圣贤大段易做全无许多等级所以程子云孟子才
 高学之无可依据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又曰有是四端于我者
 知皆扩而充之孟子说得最好人之一心在外者又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720-0468b.png
 要收入来在内者又要推出去孟子一部书皆是此
 意
孟子于义利閒辨得豪釐不差见一事来便劈做两片
 便分个是与不是这便是集义处义是一柄刀相似
 才见事到面前便与他割制了
孟子之书明白亲切无甚可疑者只要日日熟读须教
 他在吾肚中先千百转便自然纯熟某初看时要逐
 句去看他便觉得意思浅迫至后来放宽看却有条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720-0468c.png
 理然此书不特是义理精明又且是甚次第文章某
 因读亦知作文之法
论语多门弟子所集故言语时有长长短短不类处孟
 子疑自著之书故首尾文字一体无些子瑕疵不是
 自下手安得如此好若是门弟子集则其人亦甚高
 不可谓轲死不传
孟子比孔子时说得高然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又
 见孟子说得实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720-0468d.png
解书难得分晓赵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
 明(以上语/类八条)
近略整顿孟子说见得此老直是把得定但常放教到
 极险处方与一斡转斡转后便见天理人欲直是判
 然非有命世之才见道极分明不能如此然亦只此
 便是英气害事处便是才高无可依据处学者亦不
 可不知也(荅林/择之)
问史记谓孟子之书孟子自作赵岐谓其徒所记今观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720-0469a.png
 七篇文字笔势如此决是一手所成非鲁论此也然
 其间有如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亦恐是其徒
 所记孟子必曾略加删定也此非甚紧切以朋友间
 或有疑此者尝以此荅之恐未是也曰或恐是如此
 (荅董/叔重)
问孟子集注序说言史记言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注
 云赵氏注及孔丛子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铢
 谓赵岐所注必有所考孔丛子恐是伪书似不必引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720-0469b.png
 此书如何曰孔丛子虽伪书然与赵岐亦未知其孰
 先后也姑存亦无害(荅董叔重○以/上文集三条)
  梁惠王上
   孟子见梁惠王章
说义利处曰圣贤之言所以要辨别教分明但只要向
 义边一直去更不通思量第二著才说义乃所以为
 利固是义有大利存焉若行义时便说道有利则此
 心只邪向那边去固是未有仁而遗其亲未有义而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720-0469c.png
 后其君才于为仁时便说要不遗其亲为义时便说
 要不后其君则是先有心于为利圣贤要人止向一
 路做去不要做这一边又思量那一边仲舒所以分
 明说不谋其利不计其功
孟子大纲都剖析得分明如说义利等处如荅宋牼处
 见得事只有个是非不通去说利害看来惟是孟子
 说得斩钉截铁
正淳问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德与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720-0469d.png
 理俱以体言制与宜俱以用言否曰心之德是浑沦
 说爱之理方说到亲切处心之制却是说义之体程
 子所谓处物为义是也扬雄言义以宜之韩愈言行
 而宜之之谓义若只以义为宜则义有在外意须如
 程子言处物为义则是处物者在心而非外也又云
 大概说道理只浑沦说又使人无捉摸处若要说得
 亲切又却局促有病如伊川说仁者天下之公善之
 本也说得浑沦开阔无病知言说理是要亲切所以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720-0470a.png
 多病
程子曰处物为义非此一句则后人恐未免有义外之
 见如义者事之宜事得其宜之谓义皆说得未分晓
 盖物之宜虽在外面所以处之使得其宜者则在内
 也(以上语/类四条)
   王立于沼上章
德脩说王立于沼上一章引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事
 云梁惠王其辞逊齐宣王其辞誇先生曰此说好(语/类)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720-0470b.png
   寡人之于国也章
问梁惠王移民移粟之政周官廪人之职未尝废孟子
 非之者岂以惠王不知仁政之本耶曰此无异议但
 当熟玩孟子所说王政之始终其措置施行之方略
 次第耳(荅张敬之/○文集)
   晋国天下莫强焉章
问孟子告梁王省刑罚薄税敛便可以挞秦楚之甲兵
 夫魏地迫近于秦无时不受兵割地求城无虚日孟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720-0470c.png
 子之言似太容易否曰自是响应如此当时之人焦
 熬已甚率欢欣鼓舞之民而征之自是见效速后来
 公子无忌缟素一举直捣至函谷关可见
孟子亦是作为底人如云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
 谁与王敌非不用兵也特其用兵不若当时战国之
 无义理耳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而下为政之实行
 之既至则视当时无道之国岂可但已哉(以上语/类二条)
   孟子见梁襄王章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720-0470d.png
问望之不似人君此语孔子还道否曰孔子不说孟子
 忍不住便说(语/类)
   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章
无道桓文之事事者营霸之事儒者未尝讲求如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则谁不知至于经营霸业之事儒
 者未尝言也
或问仁术字当何训曰此是齐王见牛觳觫而不忍之
 心萌故以羊易之孟子所谓无伤盖能护得齐王仁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720-0471a.png
 心发见处术犹方便也
陈希周问仁术曰术字本非不好底事只缘后来把做
 变诈看了便道是不好却不知天下事有难处处须
 著有个巧底道理始得当齐王见牛之时恻隐之心
 已发乎中又见衅钟事大似住不得只得以所不见
 者而易之乃是他既周旋得那事又不抑遏了这不
 忍之心此心乃得流行若当时无个措置便抑遏了
 这不忍之心遂不得而流行矣此乃所谓术也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720-0471b.png
见牛未见羊也未字有意味盖言其体则无限量言其
 用则无终穷充扩得去有甚尽时
问先生解物皆然心为甚曰人心应物其轻重长短之
 难齐而不可不度以本然之权度又有甚于物者不
 知如何是本然之权度曰本然之权度亦只是此心
 此心本然万理皆具应物之时须是子细看合如何
 便是本然之权度也如齐宣王见牛而不忍之心见
 此是合权度处及至兴甲兵危士臣搆怨于诸侯又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720-0471c.png
 却忍为之便是不合权度失其本心又问莫只是无
 所为而发者便是本心曰固是然人又多是忘了问
 如何忘了曰当恻隐时却不恻隐是也问此莫是养
 之未至否曰亦是察之未精
黄先之问物皆然心为甚曰物之轻重长短之差易见
 心之轻重长短之差难见物之差无害心之差有害
 故曰心为甚又曰物易见心无形度物之轻重长短
 易度心之轻重长短难度物差了只是一事差心差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720-0471d.png
 了时万事差所以心为甚又曰以本然之权度度心
 又曰爱物宜轻仁民宜重此是权度以此去度
问孟子论齐王事考之史记后来无一不效曰虽是如
 此已是见得迟了须看他一部书见得句句的确有
 必然之效方是(以上语/类七条)
  梁惠王下
   庄暴见孟子章
孟子开道时君故曰今之乐犹古之乐至于言百姓闻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720-0472a.png
 乐音欣欣然有喜色处则关闭得甚密如好色好货
 亦此类也(语/类)
   齐宣王问文王之囿章
孟子言文王由百里兴亦未必然问孟子谓文王之囿
 方七十里先生以为三分天下有其二以后事若只
 百里如何有七十里之囿然孟子所谓传有之者如
 何曰想他须有据但孟子此说其意亦只主在风齐
 宣王尔若文王之囿果然纵一切人往则虽七十里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720-0472b.png
 之大不过几时亦为赤地矣又焉得有林木鸟兽之
 长茂乎周之盛时虽天下山林犹有厉禁岂有君之
 苑囿反纵刍猎恣往而不禁乎亦无是理汉武帝规
 上林苑只有二三十里当时诸臣已皆以为言岂有
 文王之囿反如是之大(语/类)
   问交邻国有道章
问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仁者之心宽洪恻怛便是小
 国不恭亦挠他不动智者为能以小事大盖智者见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720-0472c.png
 得利害甚明故秪得事大曰也不特是见得利害明
 道理自合恁地小之事大弱之事强皆是道理合恁
 地至问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曰只是说其
 规模气象如此(语/类)
问梁惠王下第三章尹氏曰仁者之心至公也智者之
 心用谋也以小事大则狭隘而私一国必大谓二者
 所遇不同而应之皆出于理之所当然其规模固有
 广狭然其智者私于一国则非畏天之旨矣仁智之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720-0472d.png
 辨当别有说曰仁者自然合理智者知理之当然而
 敬以循之其大概是如此若细分之则太王勾践意
 思自不同也(荅吴/伯丰)
问乐天畏天不同以仁者而居小国固不免为智者之
 事使智者而居大国则未必能为仁者之举何者智
 者分别曲直未必能容忍而不与之较如仁者之为
 也曰得之(荅潘谦之○以/上文集二条)
   问人皆谓我毁明堂章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720-0473a.png
问孟子以公刘太王之事告其君恐亦是委曲诱掖之
 意曰这两事却不是告以好色好货乃是告以公刘
 太王之事如此两事看来却似易待去做时多少难
 大凡文字须将心体认看这个子细看来甚是难如
 孟子又说子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
 已矣看来也似易这如何便得相似又如说徐行后
 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尧舜之道孝弟
 而已矣看来也似易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720-0473b.png
问孟子语好货好色事使孔子肯如此荅否曰孔子不
 如此荅但不知作如何荅问孟子荅梁王问利直扫
 除之此处又却如此引导之曰此处亦自分义利特
 人不察耳(以上语/类二条)
   所谓故国章
左右固非大臣亦非阉宦弄臣但谓亲近之臣如汉侍
 中给事中魏晋以来中书门下之比云耳所谓左右
 太亲者身蔽正指刘放孙资而言耳大夫却是任政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720-0473c.png
 之臣六卿官之长亦上大夫也孟子之意但欲齐王
 审于择人未必以其信左右之言而发所云教之以
 不信大臣亦是推说之过大抵读书只合平心说理
 不必如此过求却失正意也(荅潘文叔/○文集)
   问汤放桀章
先生举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问何以别近思
 云贼仁是害心之理贼义是见于所行处伤其理曰
 以义为见于所行便是告子义外矣义在内不在外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720-0473d.png
 义所以度事亦是心度之然此果何以别盖贼之罪
 重残之罪轻仁义皆是心仁是天理根本处贼仁则
 大伦大法亏灭了便是杀人底人一般义是就一节
 一事上言一事上不合宜便是伤义似手足上损伤
 一般所伤者小尚可以补(语/类)
   为巨室章
问教玉人彫琢玉集注云不敢自治而付之能者爱之
 甚也治国家则不能用贤而徇私欲是爱国家不如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720-0474a.png
 玉也此莫是馀意否曰正意是如何曰正意只是说
 玉人自会琢玉何消教他贤者自有所学何用教他
 舍其所学后譬只是申解前譬曰两譬又似不相似
 不知如何做得恁地嵯峨(语/类)
   齐人伐燕胜之章
齐人伐燕孟子以为齐宣史记以为湣王温公平生不
 喜孟子及作通鉴却不取史记而独取孟子皆不可
 晓荀子亦云湣王伐燕然则非宣王明矣问孟子必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720-0474b.png
 不误曰想得湣王后来做得不好门人为孟子讳故
 改为宣王尔问湣王若此之暴岂能惭于孟子曰既
 做得不是说得他底是他亦岂不愧也
居之问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至文王是也窃疑文王
 岂有革商之念曰此等难说孔子谓可与立未可与
 权到那时事势自是要住不得以诗书考之如云至
 于太王实始剪商如下武之诗文王有声之诗都说
 文王做事且如伐崇一事又不是一项小小侵掠乃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720-0474c.png
 是大征伐询尔仇方同尔兄弟以尔钩援与尔临冲
 以伐崇墉此见大段动众这般处要做文王无意取
 天下都不得或曰纣命文王得专征伐纣不得已命
 之文王不得已受之横渠云不以声色为政不以革
 命有中国默顺帝则而天下归焉其惟文王乎若如
 此说恰似内无纯臣之义外亦不属于商这也未必
 如此只是事势自是不可已只当商之季七颠八倒
 上下崩颓忽于岐山下突出许多人也是谁当得文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720-0474d.png
 王之事惟孟子识之故七篇之中所以告列国之君
 莫非勉之以王道(以上语/类二条)
   滕文公问滕小国也章
问孟子荅滕文公三段皆是无可奈何只得勉之为善
 之辞想见滕国至弱都主张不起故如此曰只是如
 此只是吾得正而毙焉之意盖滕是必亡无可疑矣
 况王政不是一日行得底事他又界在齐楚之间二
 国视之犹太山之压鸡卵耳若教他粗成次第此二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720-0475a.png
 国亦必不见容也当时汤与文王之兴皆在空閒之
 地无人来觑他故日渐盛大若滕则实是难保也立
 之云若教他能举国以听孟子如何曰他若能用得
 孟子至二三十年使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则大国
 亦想不能动他但世间事直是难得恰好耳齐梁之
 国甚强可以有为而孟子与其君言恬然不恤滕文
 公却有善意又以国小主张不起以此知机会真不
 易得也(语/类)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720-0475b.png
  公孙丑上
   问夫子当路于齐章
以齐王犹反手不知置周王于何地曰此难言可以意
 会如汤武之事是也春秋定哀间周室犹得至孟子
 时天命人心已离矣(语/类)
李公常语曰孔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
 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又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大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而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720-0475c.png
 孟子谓以齐王犹反手也功烈如彼其卑故曰管仲
 曾西之所不为呜呼是犹见人之斗者而笑曰胡不
 因而杀之货可得也虽然他人之斗者耳桓公管仲
 之于周救父祖也而孟子非之奈何隐之辩曰孔子
 谓管仲如其仁言仲之似仁而非仁也又谓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言仲有攘却夷狄之功也至谓其小
 器奢僣不知礼言仲之不能图大致远也夫奢僣不
 知礼之人岂得为仁乎其所以九合诸侯者假仁而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720-0475d.png
 行以济其不仁耳宜曾西之所不为也昔成汤以七
 十里为小国之诸侯伊尹相之以王于天下齐以千
 里之国而相管仲管仲得君之专行国政之久功烈
 如彼其卑童子且羞称之况大贤乎有好功利者必
 喜管仲仁者不为也管仲急于图霸藉周室以为之
 资耳谓桓公管仲之于周如救父祖吾弗信之矣曰
 夫子之于管仲大其功而小其器邵康节亦谓五霸
 者功之首罪之魁也知此者可与论桓公管仲之事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720-0476a.png
 矣夫子言如其仁者以当时王者不作中国衰夷狄
 横诸侯之功未有如管仲者故许其有仁者之功亦
 彼善于此而已至于语学者立心致道之际则其规
 模宏远自有定论岂曰若管仲而休耶曾西之耻而
 不为盖亦有说矣李氏又有救斗之说愚以为桓公
 管仲救父祖之斗而私其财以为子舍之藏者也故
 周虽小振而齐亦寖强矣夫岂诚心恻怛而救之哉
 孟子不与管仲或以是耳隐之以为小其不能相桓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720-0476b.png
 公以王于天下恐不然齐桓之时周德虽衰天命未
 改革命之事未可为也孟子言以齐王犹反手自谓
 当年事势且言已志非为管仲发也(读余隐之尊/孟辩○文集)
   问夫子加齐之卿相章
或问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何分句曰只是虽由此霸
 王不异矣言从此为霸为王不是差异
公孙丑问孟子动心否乎非谓以卿相富贵动其心谓
 霸王事大恐孟子担当不过有所疑惧而动其心也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720-0476c.png
德脩问公孙丑说不动心是以富贵而动其心先生曰
 公孙丑虽不知孟子必不谓以富贵动其心但谓霸
 王事大恐孟子了这事不得便谓孟子动心不知霸
 王当甚閒事因论知言养气德脩谓养气为急知言
 为缓曰孟子须先说我知言然后说我善养吾浩然
 之气公孙丑先问浩然之气次问知言者因上面说
 气来故接续如此问不知言如何养得气德脩云先
 须养有尺便量见天下长短曰须要识这尺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720-0476d.png
先生问周看公孙丑不动心章荅(云云/)先生曰公孙丑
 初閒谓任此重事还动心不动心孟子荅以不动心
 极容易底事我从四十已不动了告子又先我不动
 心公孙丑又问不动心有道理无道理孟子又告以
 有于是又举北宫黝孟施舍之勇也是不动然彼之
 所以不动者皆强制于外不是存养之功故又举曾
 子之言云自反缩与不缩所以不动只在方寸之间
 若仰不愧俯不怍看如何大利害皆不足以易之若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720-0477a.png
 有一豪不直则此心便索然公孙丑又问孟子所以
 不动者如何孟子遂荅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
 气若依序问当先问知言公孙丑只承孟子之言便
 且问浩然之气
问告子之不动心是否曰告子之不动心是粗法或强
 制不动不可知或临大事而(金录/作不)能不动亦未可知
 非若孟子酬酢万变而不动也又问正如北宫黝之
 勇(一作/养勇)否曰然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720-0477b.png
孟施舍北宫黝是不畏死而不动心告子是不认义理
 而不动心告子惟恐动著他心
问孟施舍量敌虑胜似有惧也孟子乃曰能无惧如何
 曰此孟施舍讥他人之言舍自云我则能无惧而已
 问那是孟施舍守约处曰孟施舍本与北宫黝皆只
 是勇夫比曾子不同如北宫黝孟施舍孟贲只是就
 勇上言如子襄曾子告子就义理上言
今人把守气不如守约做题目此不成题目气是实物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720-0477c.png
 约是半虚半实字对不得守约只是所守之约言北
 宫黝之守气不似孟施舍守气之约孟施舍之守气
 又不如曾子所守之约也孟施舍就气上做工夫曾
 子就理上做工夫
孟子说曾子谓子襄一段已自尽了只为公孙丑问得
 无了期故有后面许多说话(以上语/类九条)
缩直也仪礼礼记多有此字每与衡字作对下文直养
 之说盖本于此乃一章大指所系不可失也(荅徐彦/章○文)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720-0477d.png
 (集/)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此告子不动
 心之法告子只就心上理会坚持其心言与气皆不
 理会不得谓失也有失于其言则曰无害于心但心
 不动言虽失不必问也惟失之于心则就心上整理
 不复更求于气
不得于言只是不晓这说话言只似道理字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此正孟子告子不动心之差别处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720-0478a.png
 当看上文云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
 孟子却如此荅便见得告子只是硬做去更不问言
 之是非便错说了也不省如与孟子论性说性犹杞
 柳也既而转性犹湍水也他只不问是非信口说出
 定要硬把得心定不得于言谓言之失也勿求于心
 谓言之失非干心事也此其学所以与孟子异故孟
 子章末云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犹曰失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720-0478b.png
 也谓言有所不知者则不可求之于心心有不得其
 正者则不可求之于气孟子谓言有所不能知正以
 心有所不明故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其不得于
 心者固当求之心然气不得所养亦反能动其心故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虽可而未尽也盖知言只是知
 理告子既不务知言亦不务养气但只硬把定中间
 个心要他不动孟子则是能知言又能养气自然心
 不动盖知言本也养气助也三者恰如行军知言则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720-0478c.png
 其先锋知虚识实者心恰如主帅气则卒徒也孟子
 则前有引导后有推助自然无恐惧纷扰而有以自
 胜告子则前后无引助只恁孤立硬做去所以与孟
 子不动心异也不得于言以下但作如此看则此一
 章血脉贯通而于知言养气诐淫邪遁之辞方为有
 下落也至于集义工夫乃在知言之后不能知言则
 亦不能集义(言如观古圣贤之言/与听今人之言皆是)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者不失其本则犹可也不得于言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720-0478d.png
 而不求于心以考其所失则其中顽然无所知觉无
 以择其义之所安故断之以不可
问告子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是自己之言耶是他人
 之言耶若要得后面知言处相贯则是他人之言曰
 这一段前后都相贯即是一样言语告子于此不达
 则不复反求其理于心尝见陆子静说这一段大段
 称告子所见高告子固是高亦是陆子之学与告子
 相似故主张他然陆氏之学更鹘突似告子至云陆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720-0479a.png
 氏之学不甚教人读书看文字与告子相似否先生
 曰便是先生又谓养气一段紧要处是自反而缩以
 直养而无害是集义所生者紧要处在此三句上看
 (以上语/类六条)
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孟子
 既引告子之言而论其得失如此夫心之不正未必
 皆气使之故勿求于气未为尽失至言之不当未有
 不出于心者而曰勿求于心则有所不可矣伊川先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720-0479b.png
 生曰人必有仁义之心然后有仁义之气睟然达于
 外所以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也又曰告子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盖不知义在内也皆此意也然以下文
 观之气亦能反动其心则勿求于气之说未为尽善
 但心动气之时多气动心之时少故孟子取其彼善
 于此而已凡曰可者皆仅可而未尽之词也至于言
 则虽发乎口而实出于心内有蔽陷离穷之病则外
 有诐淫邪遁之失不得于言而每求诸心则其察理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720-0479c.png
 日益精矣孟子所以知言养气以为不动心之本者
 用此道也而告子反之是徒见言之发于外而不知
 其出于中亦义外之意也其害理深矣故孟子断然
 以为不可于此可见告子之不动心所以异于孟子
 而亦岂能终不动者哉(荅张敬夫/○文集)
问血气之气与浩然之气不同曰气便只是这个气所
 谓体之充也便是
问志至焉气次焉曰志最紧气亦不可缓志至焉则气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720-0479d.png
 便在这里是气亦至了
志至气次只是先后志在此气亦随之公孙丑疑只就
 志理会理会得志气自随之不必更问气也故云又
 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孟子下文专说气曰蹶趋
 之气亦能动心
先生问公每读无暴其气如何郑云只是喜怒哀乐之
 时持之不使暴戾曰此乃是持其志志者心之所向
 持志却是养心也不是持志之外别有个养心持者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720-0480a.png
 把提教定当喜时也须喜当怒时也须怒当哀时也
 须哀当乐时也须乐审教定后发必中节这是持志
 若无暴其气又是下面一截事若不当喜而喜与喜
 之过分不当怒而怒与怒之过分不当哀乐而哀乐
 与哀乐之过其节者皆是暴其气暴其气者乃大段
 粗也
心之不定只是合下无工夫曰所以不曾下得工夫病
 痛在何处曰须是有所养曰所谓养者以直养否曰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720-0480b.png
 未到以直养处且持其志无暴其气可也若我不放
 纵此气自然心定
遗书曰志一动则动气气一动则动志外书曰志专一
 则动气气专一则动志二者孰是曰此必一日之语
 学者同听之而所记各有浅深类多如此志一动则
 动气气一动则动志此言未说动气动志而先言志
 动气动又添入一动字不若后说所记得其本旨盖
 曰志专一则固可以动气而气专一亦可以动其志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720-0480c.png
 也(以上语/类六条)
程子有言志壹气壹专一之意若志专在淫僻岂不动
 气气专在喜怒岂不动志当只依此说(荅林择之/○文集)
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今人奔走而来偶吃一
 跌其气必逆而心不定是气之能动其心如人于忙
 急之中理会甚事亦是气未定也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
 丑既知告子之失而未知孟子之所以得故问焉而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720-0480d.png
 孟子告之我知言者能识群言之是非也浩然盛大
 流行之貌盖天地之气而吾之所得以充其体者也
 孟子能知人言之是非告子乃自以其言为外而不
 复考其得失孟子善养其气而告子乃以为末而不
 求其得失可见矣
胡氏云格物则能知言诚意则能养气
孟子说养气先说知言先知得许多说话是非邪正都
 无疑后方能养此气也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0720-0481a.png
问知言在养气之先如何曰知是知得此理告子便不
 理会故以义为外如云不得于言勿求于心虽言亦
 谓是在外事更不管著只强制其心问向看此段以
 告子不得于言是偶然失言非谓他人言也曰某向
 来亦如此说然与知言之义不同此是告子闻他人
 之言不得其义理又如读古人之书有不得其言之
 义皆以为无害事但心不动足矣不知言便不知义
 所以外义也如诐淫邪遁亦只是他人言故曰生于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0720-0481b.png
 其心其字便是谓他人也又言圣门以言语次于德
 行言语亦大难若非烛理洞彻胸次坦然即酬酢应
 对蹉失多矣
浩然之气清明不足以言之才说浩然便有个广大刚
 果意思如长江大河浩浩而来也富贵贫贱威武不
 能移屈之类皆低不可以语此公孙丑本意只是设
 问孟子能担当得此样大事否故孟子所荅只说许
 多刚勇故说出浩然之气只就问荅本文看之便见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0720-0481c.png
 得子细
文振说浩然之气曰不须多言这只是个有气魄无气
 魄而已人若有气魄方做得事成于世间祸福得丧
 利害方敌得去不被他恐动若无气魄便做人衰飒
 慑怯于世间祸福利害易得恐动只是如此他本只
 是荅公孙丑不动心缠来缠去说出许多养气知言
 集义其实只是个不动心人若能不动心何事不可
 为然其所谓不动心不在他求只在自家知言集义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0720-0481d.png
 则此气自然发生于中不是只行一两事合义便谓
 可以掩袭于外而得之也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
 必也狂狷乎看来这道理须是刚硬立得脚住方能
 有所成
问浩然之气即是人所受于天地之正气否曰然又问
 与血气如何曰只是一气义理附于其中则为浩然
 之气若不由义而发则只是血气然人所禀气亦自
 不同有禀得盛者则为人强壮随分亦有立作使之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0720-0482a.png
 做事亦随分做得出若禀得弱者则委靡巽懦都不
 解有所立作唯是养成浩然之气则却与天为一更
 无限量
孟子养气一章大纲是说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上面从北宫黝孟施舍说将来只是个不怕但二子
 不怕得粗孟子不怕得细或问合而有助助字之训
 如何曰道义是虚底物本自孤单得这气帖起来便
 自张王无所不达如今人非不为善亦有合于道义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0720-0482b.png
 者若无此气便只是一个衰底人李先生曰配是衬
 贴起来又曰若说道衬贴却是两物气与道义只是
 一滚发出来思之一滚发出来说得道理好衬贴字
 说配字极亲切
问他书不说养气只孟子言之何故曰这源流便在那
 心广体胖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处来大抵只是这
 一个气又不是别将个甚底去养他但集义便是养
 气知言便是知得这义人能仰不愧俯不怍时看这
卷二十 第 31a 页 WYG0720-0482c.png
 气自是浩然塞乎天地之间
问浩然之气如何看曰仁义礼智充溢于中睟然见面
 盎背心广体胖便自有一般浩然气象曰此说甚细
 腻然非孟子本意此段须从头看来方见得孟子本
 意孟子当初如何便当大任而不动心如何便过孟
 贲远矣如何便自反而缩千万人吾往矣只此勇为
 不惧便是有浩然之气此说似粗而实精以程子说
 细考之当初不是说不及此只门人记录紧要处脱
卷二十 第 31b 页 WYG0720-0482d.png
 一两字便和全意失了浩然之气只是这血气之气
 不可分作两气人之言语动作所以充满于一身之
 中者即是此气只集义积累到充盛处仰不愧俯不
 怍这气便能浩然问配义之配何谓合而有助之意
 曰此语已精如有正将又立个副将以配他乃所以
 助他天下莫强于理义当然是义总名是道以道义
 为主有此浩然之气去助他方勇敢果决以进如这
 一事合当恁地做是义也自家勇敢果决去做便是
卷二十 第 32a 页 WYG0720-0483a.png
 有这浩然之气去助他有人分明知得合当恁地做
 又恧缩不敢去做便是馁了无此浩然之气如君有
 过臣谏之是义也有到冒死而不顾者便是浩然之
 气去助此义如合说此话却恧缩不对便是气馁便
 是欿然之气只是一气馁了便成欿然之气不调和
 便成忿厉之气所以古人车则有和鸾行则有佩玉
 贵于养其气问气壹则动志这气字是厉气否曰亦
 不必把作厉气但动志则已是不好底气了志动气
卷二十 第 32b 页 WYG0720-0483b.png
 者十九气动志者十一须是以志为主无暴其气孟
 子当初乃剩说此一句所以公孙丑复辩问集义到
 成此浩然之气则气与义为一矣及配助义道则又
 恐成二物否曰气与义自是二物只集义到充盛处
 则能强壮此气便自浩然所以又反来助这道义无
 是气便馁而不充了问配者助也是气助道义而行
 又曰集义所生是气又因义集而后生莫是气与道
 义两相为用否曰是两相助底意初下工夫时便自
卷二十 第 33a 页 WYG0720-0483c.png
 集义然后生那浩然之气及气已养成又却助道义
 而行
古注及程氏皆将至大至刚以直做一句据某所见欲
 将至大至刚为一句以直养而无害为一句今人说
 养气皆谓在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四句
 上要紧未必在此药头只在那以直养而无害及集
 义上这四句却是个炮炙煅炼之法直只是无私曲
 集义只是事事皆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便是
卷二十 第 33b 页 WYG0720-0483d.png
 浩然之气而今只将自家心体验到那无私曲处自
 然有此气象文蔚云所以上蔡说于心得其正时识
 取曰是文蔚问塞天地莫只是一个无亏欠否曰他
 本自无亏欠只为人有私曲便欠却他底且如万物
 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亦只是个无亏欠君
 仁臣忠父慈子孝自家欠却他底便不快活反身而
 诚乐莫大焉无欠阙也以此见浩然之气只是一个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王德脩云伊川却将至大
卷二十 第 34a 页 WYG0720-0484a.png
 至刚以直与坤卦直方大同说曰便是不必如此且
 只将孟子自看便见孟子说得甚粗易却说得细
遗书以李端伯所录最精故冠之篇首然端伯载明道
 所言以至大至刚为句以直养二字属下句及杨遵
 道录伊川之言则曰先兄无此说断然以至大至刚
 以直为一句二说正相牴牾曰至大至刚以直赵台
 卿如此解直养之说伊川嫌其以一物养一物故从
 赵注旧尝用之后来反复推究却是至大至刚作一
卷二十 第 34b 页 WYG0720-0484b.png
 句以直养而无害作一句者为得孟子之意盖圣贤
 立言首尾必相应如云自反而缩便有直养意思集
 义之说亦然端伯所记明道语未必不亲切但恐伊
 川又自主张得别故有此议论今欲只从明道之说
 也
问塞乎天地之间曰天地之气无所不到无处不透是
 他气刚虽金石也透过人便是禀得这个气无欠阙
 所以程子曰天人一也更不分别浩然之气乃吾气
卷二十 第 35a 页 WYG0720-0484c.png
 也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一为私意所蔽则慊然而
 馁却甚小也又曰浩然之气只是气大敢做而今一
 样人畏避退缩事事不敢做只是气小有一样人未
 必识道理然事事敢做是他气大如项羽力拔山兮
 气盖世便是这样气人须是有盖世之气方得又曰
 如古人临之以死生祸福而不变敢去骂贼敢去徇
 国是他养得这气大了不怕他又也是他识道理故
 能如此(以上语类/十四条)
卷二十 第 35b 页 WYG0720-0484d.png
至大至刚只合四字为句以直养而无害此直字便是
 上文缩字下文义字孟子之意只是说每事做得是
 当即自然无所愧怍意象雄豪所以虽当大任而无
 所畏惧耳推其本原固未有不立敬而能集义者然
 此章之意则未及夫敬字也此自程子门庭工夫因
 此说出来耳(荅吕/子约)
问伊川云养志莫如敬以直内此是就未发上说孟子
 所谓自反而缩以直养而无害集义所生皆指事而
卷二十 第 36a 页 WYG0720-0485a.png
 言就已发上说孟子方辩告子故专救其偏曰孟子
 论养气只合就已发处说程子说养志自是当就未
 发处说各是一义自不妨内外之交养不可说孟子
 为救告子义外之失而姑为此言也(荅潘谦之○以/上文集二条)
配义与道配从而合之也气须是随那道义如云地配
 天地须在天后随而合之妇配夫亦然毕竟道义是
 本道义是形而上者气是形而下者若道义别而言
 则道是体义是用体是举他体统而言义是就此一
卷二十 第 36b 页 WYG0720-0485b.png
 事所处而言如父当慈子当孝君当仁臣当敬此义
 也所以慈孝所以仁敬则道也故孟子后面只说集
 
气之所配者广矣何故只说义与道曰道是体义是
 用程子曰在物为理处物为义道则是物我公共自
 然之理义则吾心之能断制者所用以处此理者也
配义与道如云人能弘道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配合也义者人心节制
卷二十 第 37a 页 WYG0720-0485c.png
 之用道者人事当然之理馁不饱也气由道义而有
 而道义复乘气以行无异体也得其所养则气与道
 义初不相离而道义之行得以沛然无所疑惮者若
 其无此则如食之不饱虽欲勉于道义而亦无以行
 矣气者道义之成质故必集义乃能生之集义犹言
 积善
问浩然之气集义是用工夫处否曰须是先知言知言
 则义精而理明所以能养浩然之气知言正是格物
卷二十 第 37b 页 WYG0720-0485d.png
 致知苟不知言则不能辨天下许多淫邪诐遁将以
 为仁不知其非仁将以为义不知其非义则将何以
 集义而生此浩然之气气只是充乎体之气元与天
 地相流通只是仰不愧俯不怍自然无恐无惧塞乎
 天地今人心中才有歉愧则此气自然消馁做事更
 无勇锐配义与道者配是相合而有助譬如与人斗
 敌又得一人在后相助自然愈觉气胜告子不得于
 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只是一味勃然不
卷二十 第 38a 页 WYG0720-0486a.png
 顾义理如此养气则应事接物皆去不得孟子是活
 底不动心告子是死底不动心
是集义所生是气是积集许多义理而生非是将义去
 外面袭取掩扑此气来粗说只是中有主见得道理
 分明直前不畏尔孟施舍北宫黝便粗糙曾子便细
 腻尔
或问集义曰事事都要合道理才有些子不合道理心
 下便不足才事事合道理便仰不愧俯不怍因云如
卷二十 第 38b 页 WYG0720-0486b.png
 此一章初看道如何得许多头绪恁地多后来看得
 无些子窒碍
问集义是以义为内义袭是以义为外否曰不必如此
 说此两句是掉转说如云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我
 也盖义本于心不自外至积集此义而生此气则此
 气实生于中如北宫黝孟施舍之勇亦自心生又问
 集注云非由只行一事偶合于义便可以掩袭于外
 而得之曰集义是集众义故与只行一事相对说袭
卷二十 第 39a 页 WYG0720-0486c.png
 犹兵家掩袭之袭出其不意如劫寨相似非顺理而
 行有积集工夫者也
集义谓如十事有一事不合义则便有愧须是集聚众
 义然后是气乃生非义袭而取之非是于外求得是
 义而抟出此气也
自非生知须是一一见得合义而行若是本初清明自
 然行之无非是义此舜由仁义行者其他须用学知
 凡事有义有不义便于义行之今日行一义明日行
卷二十 第 39b 页 WYG0720-0486d.png
 一义积累既久行之事事合义然后浩然之气自然
 而生
非义袭而取之见江西人只爱说义袭不知如何袭只
 是说非以义掩取是气盖气由内而生非由外而入
问集注云告子外义盖外之而不求非欲求之于外也
 曰告子直是将义屏除去只就心上理会(以上语类/十二条)
所论义袭犹未离乎旧见大抵既为圣贤之学须读圣
 贤之书既读圣贤之书须看得他所说本文上下意
卷二十 第 40a 页 WYG0720-0487a.png
 义字字融释无窒碍处方是会得圣贤立言指趣识
 得如今为学工夫固非可以悬空白撰而得之也如
 孟子荅公孙丑问气一节专以浩然之气为主其曰
 是集义所生者言此气是积累行义之功而自生于
 内也其曰非义袭而取之也言此气非是所行之义
 潜往掩袭而取之于外也其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
 矣者言心有不慊即是不合于义而此气不生也是
 岂可得而掩取哉告子乃不知此而以义为外则其
卷二十 第 40b 页 WYG0720-0487b.png
 不动心也直强制之而顽然不动耳非有此气而自
 然不动也故又曰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
 也然告子之病盖不知心之慊处即是义之所安其
 不慊处即是不合于义故直以义为外而不求今人
 因孟子之言却有见得此意而识义之在内者然又
 不知心之慊与不慊亦有必待讲学省察而后能察
 其精微者故于学聚问辨之所得皆指为外而以为
 非义之所在遂一切弃置而不为此与告子之言虽
卷二十 第 41a 页 WYG0720-0487c.png
 若小异然其实则百步五十步之间耳以此相笑是
 同浴而讥裸裎也由其所见之偏如此故于义理之
 精微气质之偏蔽皆所不察而其发之暴悍狂率无
 所不至其所慨然自任以为义之所在者或未必不
 出于人欲之私也(荅项/平父)
孟子之意须从上文看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此上三句本是说
 气下两句是字与非字为对袭字与生字为对其意
卷二十 第 41b 页 WYG0720-0487d.png
 盖曰此气乃集义而自生于中非行义而袭取之于
 外云尔非谓义不是外袭也今人读书不子细将圣
 贤言语都错看了又复将此草本立一切法横说竖
 说狂嘑众生恐其罪不止如范宁之议王弼而已也
 (荅项/平父)
闽中人李复字履中及识横渠先生绍圣间为西边使
 者博记能文今信州有潏水集者即其文也其间有
 论孟子养气者动必由理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
卷二十 第 42a 页 WYG0720-0488a.png
 地无忧无惧其气岂不充乎故曰是集义所生者舍
 是则明有人非幽有鬼责自歉于中气为之丧矣故
 曰无是馁也此语虽疏然却得其大旨近世诸儒之
 论多以过高而失之甚者流于老庄而不知不若此
 说之为得也惜其乱于诗文博杂之中学者或不之
 读故表而出之(偶读谩记○以/上文集三条)
必有事焉而勿正赵氏以希望之意解正字看来正是
 如此但说得不甚分明今以为期待之意则文理不
卷二十 第 42b 页 WYG0720-0488b.png
 重复盖必有事于此然后心不忘于此正之不已然
 后有助长之患言意先后各有重轻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之义曰正犹等待之意赵岐解云
 不可望其福虽说意粗了其文义却不错此正如师
 出不正反战不正胜之正古人用字之意如此言但
 当从事于此而勿便等待其效之意或问此便是助
 长否曰正未是助长待其效而不得则渐渐助之长
 矣譬之栽木初栽即是望其长望之之久而不如意
卷二十 第 43a 页 WYG0720-0488c.png
 则揠苗矣明道曰下言之渐重此言却是后因论仁
 者先难而后获洽曰先解勿正字颇有后获之意曰
 颇有此意曰如此解则于用功处尽有条理曰圣贤
 之言条理精密往往如此但看得不切错认了他文
 义则并与其意而失之耳
勿忘勿助长本连上文集义而言故勿忘谓勿忘集义
 也一言一动之间皆要合义故勿忘助长谓不待其
 充而强作之使充也如今人未能无惧却强作之道
卷二十 第 43b 页 WYG0720-0488d.png
 我不惧未能无惑却强作之道我不惑是助长也有
 事有事于集义也勿正谓勿预等待他听其自充也
养气一章在不动心不动心在勇勇在气气在集义勿
 忘勿助长又是那集义底节度若告子则更不理会
 言之得失事之是非气之有平不平只是硬制压那
 心便不动恰如说打硬脩行一般(以上语/类四条)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二程多主于敬一说须当集义是
 承上文是集义所生者而言所谓必有事则积集众
卷二十 第 44a 页 WYG0720-0489a.png
 善工夫否曰孟子上下文无敬字只有义字程子是
 移将去敬字上说非孟子夲意也集注亦可细玩(荅/林)
 (德久○/文集)
某旧说孟子先说知言而公孙丑先问养气者承上文
 方论志气而言也今看来他问得却是有意思盖知
 言是那后面合尖末梢头处合当留在后面问如大
 学所论自脩身正心却说到致知格物盖致知格物
 是末梢尖处须用自上说下来方得有序也又曰公
卷二十 第 44b 页 WYG0720-0489b.png
 孙丑善问问得愈密盛水不漏若论他会恁地问则
 不当云轲之死不得其传不知后来怎生不可晓或
 是孟子自作此书润饰过不可知
问诐淫邪遁曰诐只是偏诐如人足跛相似断行不得
 且杨墨说为我兼爱岂有人在天地间孑然自立都
 不涉著外人得又岂有视人如亲一例兼爱得此二
 者皆偏而不正断行不得便是蔽于此了至淫辞则
 是说得愈汎滥陷溺于中只知有此而不知有他也
卷二十 第 45a 页 WYG0720-0489c.png
 邪辞则是陷溺愈深便一向离了正道遁辞则是说
 得穷后其理既屈自知去不得便别换一个话头如
 夷之说施由亲始之类这一句本非他本意只临时
 撰出来也先生又云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者是才有
 此心便大纲已坏了至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则是小
 底节目都以次第而坏矣因云孟子是甚么底资质
 甚么底力量却纤悉委曲都去理会直是要这道理
 无些子亏欠
卷二十 第 45b 页 WYG0720-0489d.png
诐淫邪遁蔽陷离穷四者相因心有所蔽只见一边不
 见一边如杨氏为我墨氏兼爱各只见一边故其辞
 诐而不平蔽则陷溺深入之义也故其辞放荡而过
 陷则离离是开去愈远也故其辞邪离则穷穷是说
 不去也故其辞遁遁如夷之之言是也
或问诐淫邪遁四者相因之说曰诐字是遮了一边只
 见一边如陂字亦是一边高一边低跛字亦是脚一
 边长一边短皆是只有一边之意淫辞知其所陷淫
卷二十 第 46a 页 WYG0720-0490a.png
 便是就所诐处多了被他只看得这一边都盖了那
 一边如人攧在水里只见得那水更不见有平正底
 道理诐是少了那一边淫是添了这一边然诐与淫
 只是见偏了犹自是道理在然只管淫而不止便失
 了那道理既是不正无缘立得住便至于遁遁则多
 讨物理前来遮盖
问程子说孟子知言譬如人在堂上方能辨堂下人曲
 直所谓在堂上者莫只是喻心通于道者否曰此只
卷二十 第 46b 页 WYG0720-0490b.png
 是言见识高似他方能辨他是非得失若见识与他
 一般如何解辨得他
问孟子知言处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先政而后事辟杨
 墨处说作于其心害于其事先事而后政曰先事而
 后政是自微而至著先政而后事是自大纲而至节
 目(以上语/类六条)
孟子之学盖以穷理集义为始不动心为效盖唯穷理
 为能知言唯集义为能养其浩然之气理明而无所
卷二十 第 47a 页 WYG0720-0490c.png
 疑气充而无所惧故能当大任而不动心考于本章
 次第可见矣(与郭/冲晦)
问善为说辞则于德行或有所未至善言德行则所言
 皆其自己分上事也曰此说得之(荅程允夫○以/上文集二条)
问颜子具体而微微是微小或隐微之微曰微只是小
 然文意不在小字上只是说体全与不全
问浩然之气后面说伯夷伊尹孔子是则同处曰后面
 自是散说出去不须更回引前头这里地位极高浩
卷二十 第 47b 页 WYG0720-0490d.png
 然之气又不足言不须更说气了有百里之地则足
 以有天下然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则有所不为此是
 甚么样气象大段是极至处了虽使可以得天下然
 定不肯将一豪之私来坏了这全体古之圣人其大
 根脚同处皆在此如伊尹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
 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系马千驷禄之以天下
 弗视弗顾与此所论一般圣人同处大槩皆在此于
 此而不同则不足以言圣人矣
卷二十 第 48a 页 WYG0720-0491a.png
伯丰问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是谓夫子
 是谓他人曰只是大槩如此说子贡之意盖言见人
 之礼便可知其政闻人之乐便可知其德所以由百
 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有能违我之见者所以断然
 谓自生民以来未有孔子此子贡以其所见而知夫
 子之圣如此也一说夫子见人之礼而知其政闻人
 之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有能逃
 夫子之见者此子贡所以知其为生民以来未有也
卷二十 第 48b 页 WYG0720-0491b.png
 然不如前说之顺(以上语/类三条)
   以力假仁章
问以力假仁以德行仁曰以力假仁仁与力是两个以
 德行仁仁便是德德便是仁问霸字之义曰霸即伯
 也汉书引哉生魄作哉生霸古者霸伯魄三字通用
以德行仁者王所谓德者非止谓有救民于水火之诚
 心这德字又说得阔是自己身上事都做得是无一
 不备了所以行出去便是仁(以上语/类二条)
卷二十 第 49a 页 WYG0720-0491c.png
   仁则荣章
仁则荣不仁则辱此亦只是为下等人言若是上等人
 他岂以荣辱之故而后行仁哉伊川易传比彖辞有
 云以圣人之心言之固至诚求天下之比以安民也
 以后王之私言之不求下民之附则危亡至矣盖且
 得他畏危亡之祸而求所以比附其民犹胜于全不
 顾者政此谓也(语/类)
   尊贤使能章
卷二十 第 49b 页 WYG0720-0491d.png
市廛而不征问此市在何处曰此都邑之市人君国都
 如井田样画为九区面朝背市左祖右社中间一区
 则君之宫室宫室前一区为外朝凡朝会藏库之属
 皆在焉后一区为市市四面有门每日市门开则商
 贾百物皆入焉赋其廛者谓收其市地钱如今民间
 之铺面钱盖逐末者多则赋其廛以抑之少则不廛
 而但治以市官之法所以招徕之也市官之法如周
 礼司市平物价治争讼讥察异服异言之类市中惟
卷二十 第 50a 页 WYG0720-0492a.png
 民乃得入凡公卿大夫有爵位及士者皆不得入入
 则有罚如国君过市则刑人赦夫人过市则罚一幕
 世子过市则罚一帟命夫命妇过市则罚一盖帷之
 类左右各三区皆民所居而外朝一区左则宗庙右
 则社稷在焉此国君都邑规模之大槩也(语/类)
问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曰此等制度皆不可详大抵
 邑居者必有廛税市区亦应有之耳(荅吴伯丰/○文集)
问廛无夫里之布周礼宅不毛者有里布民无职事出
卷二十 第 50b 页 WYG0720-0492b.png
 夫家之征郑氏谓宅不种桑麻者罚之使出一里二
 十五家之布不知一里二十五家之布是如何曰亦
 不可考又问郑氏谓民无常业者罚之使出一夫百
 亩之税一家力役之征如何罚得恁地重曰后世之
 法与此正相反农民赋税丁钱却重而游手浮浪之
 民泰然都不管他因说浙间农民丁钱之重民之彫
 困不可开眼(语/类)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卷二十 第 51a 页 WYG0720-0492c.png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是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也盖
 无天地生物之心则没这身才有这血气之身便具
 天地生物之心矣
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著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
 已亘古亘今生生不穷人物则得此生物之心以为
 心所以个个肖他本不须说以生物为心缘做个语
 句难做著个以生物为心
问天地以生物为心而所生之物因各得夫天地之心
卷二十 第 51b 页 WYG0720-0492d.png
 以为心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曰天地生物自是
 温暖和煦这个便是仁所以人物得之无不有慈爱
 恻怛之心又曰人物皆得此理只缘他上面一个母
 子如此所以生物无不肖他
天地以生物为心譬如甑蒸饭气从下面滚到上面又
 滚下只管在里面滚便蒸得熟天地只是包许多气
 在这里无出处滚一番便生一番物他别无勾当只
 是生物不似人便有许多应接所谓为心者岂是切
卷二十 第 52a 页 WYG0720-0493a.png
 切然去做如云天命之岂谆谆然命之也但如磨子
 相似只管磨出这物事人便是小胞天地是大胞人
 首圆象天足方象地中间虚包许多生气自是恻隐
 不是为见人我一理后方有此恻隐而今便教单独
 只有一个人也自有这恻隐若谓见人我一理而后
 有之便是两人相夹在这里方有恻隐则是仁在外
 非由内也且如乍见孺子入井时有恻隐若见他人
 入井时也须自有恻隐在(池录作若未见孺子/入井亦自是恻隐)问怵
卷二十 第 52b 页 WYG0720-0493b.png
 惕莫是动处因怵惕而后恻隐否曰不知孟子怎生
 寻得这四个字恁地好
问如何是发之人心而不可已曰见孺子将入井恻隐
 之心便发出来如何已得此样说话孟子说得极分
 明世间事若出于人力安排底便已得若巳不得底
 便是自然底
方其乍见孺子入井时也著脚手不得纵有许多私意
 要誉乡党之类也未暇思量到但更迟霎时则了不
卷二十 第 53a 页 WYG0720-0493c.png
 得也是非辞逊羞恶虽是与恻隐并说但此三者皆
 自恻隐中发出来因有恻隐后方有此三者恻隐比
 三者又较大得些子
如孺子入井如何不推得其他底出来只推得恻隐之
 心出来盖理各有路如做得穿窬底事如何令人不
 羞恶偶遇一人衣冠而揖我我便亦揖他如何不恭
 敬事有是非必辨别其是非试看是甚么去感得他
 何处一般出来
卷二十 第 53b 页 WYG0720-0493d.png
或问满腔子是恻隐之心曰此身躯壳谓之腔子而今
 人满身知痛处可见
问满腔子是恻隐之心只是此心常存才有一分私意
 便阙了他一分曰只是满这个躯壳都是恻隐之心
 才触著便是这个物事出来大感则大应小感则小
 应恰似大段痛伤固是痛只如针子略挑些血出也
 便痛故日用所当应接更无些子间隔痒痾疾痛莫
 不相关才是有些子不通便是被些私意隔了
卷二十 第 54a 页 WYG0720-0494a.png
问满腔子是恻隐之心如何是满腔子曰满腔子是只
 在这躯壳里腔子是洛中俗语又问恻隐之心固是
 人心之懿因物感而发见处前辈令以此操而存之
 充而达之不知如何要常存得此心曰此心因物方
 感得出来如何强要寻讨出此心常存在这里只是
 因感时识得此体平时敬以存之久久会熟善端发
 处益见得分晓则存养之功益有所施矣
王丈说孟子恻隐之心一段论心不论性曰心性只是
卷二十 第 54b 页 WYG0720-0494b.png
 一个物事离不得孟子说四端处最好看恻隐是情
 恻隐之心是心仁是性三者相因横渠云心统性情
 此说极好
四端未是尽所以只谓之端然四端八个字每字是一
 意恻是恻然有此念起隐是恻然之后隐痛比恻是
 深羞者羞已之非恶者恶人之恶辞者辞已之物让
 者让与他人是非自是两样分明但仁是总名若说
 仁义便如阴阳若说四端便如四时若分四端八字
卷二十 第 55a 页 WYG0720-0494c.png
 便如八节
问喜怒哀乐未发已发之别曰未发时无形影可见但
 于已发时照见谓如见孺子入井而有怵惕恻隐之
 心便照见得有仁在里面见穿窬之类而有羞恶之
 心便照见得有义在里面盖这恻隐之心属仁必有
 这仁在里面故发出来做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属义
 必有这义在里面故发出来做羞恶之心譬如目属
 肝耳属肾若视不明听不聪必是肝肾有病若视之
卷二十 第 55b 页 WYG0720-0494d.png
 明听之聪必是肝肾之气无亏方能如此然而仁未
 有恻隐之心只是个爱底心义未有羞恶之心只是
 个断制底心惟是先有这物事在里面但随所感触
 便自是发出来故见孺子入井便有恻隐之心见穿
 窬之类便有羞恶之心见尊长之属便有恭敬之心
 见得是便有是之之心见得非便有非之之心从那
 缝罅里迸将出来恰似宝塔里面四面豪光放出来
 又云孟子此一章其初只是匹空閒容易说出来然
卷二十 第 56a 页 WYG0720-0495a.png
 说得来连那本末内外体用精粗都包在里面无些
 欠阙处如孔子许多门弟都不曾恁地说得分晓想
 是曾子子思后来讲来讲去讲得精所以孟子说得
 来恁地若子思亦只说得个大体分晓而已
问前面专说不忍之心后面兼说四端亦是仁包四者
 否曰然
恻隐是个脑子羞恶辞逊是非须从这里发来若非恻
 隐三者俱是死物了恻隐之心通贯此三者
卷二十 第 56b 页 WYG0720-0495b.png
问四端之根于心觉得一者才动三者亦自次第而见
 曰这四个界限自分明然亦有随事相连而见者如
 事亲孝是爱之理才孝便能敬兄便是义问有节文
 便是礼知其所以然便是智曰然问据看来多是相
 连而至者如恻隐于所伤便恶于其所以伤这是仁
 带义意思恶于其所以伤便须惜其本来之未尝伤
 这是义带仁意思曰也是如此尝思之孟子发明四
 端乃孔子所未发人只道孟子有辟杨墨之功殊不
卷二十 第 57a 页 WYG0720-0495c.png
 知他就人心上发明大功如此看来此说那时若行
 杨墨亦不攻而自退辟杨墨是捍边境之功发明四
 端是安社稷之功若常体认得来所谓活泼泼地真
 个是活泼泼地
伊川尝说如今人说力行是浅近事惟知为上知最为
 要紧中庸说知仁勇把知做擗初头说可见知是要
 紧贺孙问孟子四端何为以知为后曰孟子只循环
 说智本来是藏仁义礼惟是知恁地了方恁地是仁
卷二十 第 57b 页 WYG0720-0495d.png
 礼义都藏在智里面如元亨利贞贞是智贞却藏元
 亨利意思在里面如春夏秋冬冬是智冬却藏春生
 夏养秋成意思在里面且如冬伏藏都似不见到一
 阳初动这生意方从中出也未发露十二月也未尽
 发露只管养在这里到春方发生到夏一齐都长秋
 渐成渐藏冬依旧都收藏了只是大明终始亦见得
 无终安得有始所以易言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
 行后不省方
卷二十 第 58a 页 WYG0720-0496a.png
至问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莫是知得了
 方能扩而充之否曰知皆扩而充之即是苟能知去
 扩充则此道渐渐生长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中间
 矣字文意不断充是满其本然之量却就上有扩字
 则是方知去推广要充满他所以如火之始然泉之
 始达
刘居之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节曰恻隐之心仁之
 端也乍见孺子入井此只是一件事仁之端只是仁
卷二十 第 58b 页 WYG0720-0496b.png
 萌芽处如羞恶辞逊是非方是义礼智之萌芽处要
 推广充满得自家本然之量不特是孺子入井便恁
 地其他事皆恁地如羞恶辞逊是非不特于一件事
 上恁地要事事皆然方是充满慊足无少欠阙也知
 皆扩而充之矣知方且是知得如此至说到苟能充
 之足以保四海即掉了扩字只说充字盖知字与始
 然始达字相应充字与保四海相应才知得便自不
 能已若火始然便不可遏泉才达便涓涓流而不绝
卷二十 第 59a 页 WYG0720-0496c.png
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只是要扩而充之而
 今四端之发甚有不整齐处有恻隐处有合恻隐而
 不恻隐处有羞恶处又有合羞恶而不羞恶处且如
 齐宣不忍于一牛而却不爱百姓嘑尔之食则知恶
 而弗受至于万钟之禄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而今则
 要就这处理会
人于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逊是非此四者须当日夕
 体究令分晓精确此四者皆我所固有其初发时豪
卷二十 第 59b 页 WYG0720-0496d.png
 毛如也及推广将去充满其量则广大无穷故孟子
 曰知皆扩而充之且如人有当恻隐而不恻隐当羞
 而不羞当恶而不恶当辞而不辞当逊而不逊是其
 所非非其所是者皆是失其本心此处皆当体察必
 有所以然也只此便是日用间做工夫处
人只有个仁义礼智四者是一身纲纽其他更无当于
 其发处体验扩充将去恻隐羞恶是非辞逊日间时
 时发动特人自不能扩充耳又言四者时时发动特
卷二十 第 60a 页 WYG0720-0497a.png
 有正不正耳如暴戾愚狠便是发错了羞恶之心含
 糊不分晓便是发错了是非之心如一种不逊便是
 发错了辞逊之心日间一正一反无往而非四端之
 发
子武问四端须著逐处扩充之曰固是才常常如此推
 广少间便自会密自会阔到得无间断少间却自打
 合作一片去
问推四端而行亦无欠阙曰无欠阙只恐交加了合恻
卷二十 第 60b 页 WYG0720-0497b.png
 隐底不恻隐合羞恶底不羞恶是是非非交加了四
 端本是对著他后流出来恐不对窠臼子问不对窠
 臼子莫是为私意隔了曰也是私意也是不晓节又
 问恭敬却无当不当曰此人不当拜他自家也去拜
 他便不是
问人心陷溺之久四端蔽于利欲之私初用功亦未免
 閒断曰固是然义理之心才胜则利欲之念便消且
 如恻隐之心胜则残虐之意自消羞恶之心胜则贪
卷二十 第 61a 页 WYG0720-0497c.png
 冒无耻之意自消恭敬之心胜则骄惰之意自消是
 非之心胜则含糊苟且顽冥昏谬之意自消
黄景申嵩老问仁兼四端意思理会不透曰谢上蔡见
 明道先生举史文成诵明道谓其玩物丧志上蔡汗
 流浃背面发赤色明道云此便见得恻隐之心公且
 道上蔡闻得过失恁地惭皇自是羞恶之心如何却
 说道见得恻隐之心公试思久之先生曰惟是有恻
 隐之心方会动若无恻隐之心却不会动惟是先动
卷二十 第 61b 页 WYG0720-0497d.png
 了方始有羞恶方始有恭敬方始有是非动处便是
 恻隐若不会动却不成人若不从动处发出所谓羞
 恶者非羞恶所谓恭敬者非恭敬所谓是非者非是
 非天地生生之理这些动意未尝止息看如何梏亡
 亦未尝尽消灭自是有时而动学者只怕间断了(以/上)
 (语类二/十六条)
   矢人岂不仁于函人章
问仁天之尊爵先生解曰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得之最
卷二十 第 62a 页 WYG0720-0498a.png
 先如何是得之最先曰人得那生底道理所谓心生
 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也(语/类)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章
问是与人为善当其取人之际莫未有助之之意否曰
 然曰三者本意似只是取人但有浅深而与人为善
 乃是孟子再叠一意以发明之否曰然(语/类)
   伯夷非其君不事章
至问集注云进不隐贤不枉道也似少字曰进不隐贤
卷二十 第 62b 页 WYG0720-0498b.png
 便是必以其道人有所见不肯尽发出尚有所藏便
 是枉道至云寻常看此二句只云进虽不敢自隐其
 贤凡有所蕴皆乐于发用然而却不妄进二句做两
 意看曰恁地看也得
不屑去说文说屑字云动作切切也只是不汲汲于就
 不汲汲于去屑字却是重(必大录云不以就为重而/切切急于就不以去为重)
 (而切切/急于去)
问伯夷隘柳下惠不恭莫是后来之弊至此否曰伯夷
卷二十 第 63a 页 WYG0720-0498c.png
 自是有隘处柳下惠自是有不恭处且如虽袒裼裸
 裎于我侧分明是不将人做人看了
或问明道云此非瑕疵夷惠之语言其弊必至于此今
 观伯夷与恶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则伯夷
 果似隘者柳下惠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
 哉柳下惠果似不恭者岂得谓其弊必至于此哉曰
 伯夷既清必有隘处柳下惠既和必有不恭处道理
 自是如此孟子恐后人以隘为清以不恭为和故曰
卷二十 第 63b 页 WYG0720-0498d.png
 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以上语/类四条)
温公疑孟曰孟子称所愿学者孔子然则君子之行孰
 先于孔子孔子历聘七十馀国皆以道不合而去岂
 非非其君不事与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岂非
 非其友不友乎阳货为政于鲁孔子不肯仕岂非不
 立于恶人之朝乎为定哀之臣岂非不羞污君乎为
 委吏为乘田岂非不卑小官乎举世莫知之不怨天
 不尤人岂非遗佚而不怨乎饮水曲肱乐在其中岂
卷二十 第 64a 页 WYG0720-0499a.png
 非阨穷而不悯乎居乡党恂恂似不能言岂非由由
 然与之偕而不自失乎是故君子邦有道则见邦无
 道则隐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非隘也和
 而不同遁世无闷非不恭也苟毋失其中虽孔子由
 之何得云君子不由乎隐之辩曰孟子曰伯夷隘柳
 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原孟子之言非是瑕
 疵夷惠也而清和之弊必至于此盖以一于清其流
 必至于隘一于和其流必至于不恭其弊如是君子
卷二十 第 64b 页 WYG0720-0499b.png
 岂由之乎苟得其中虽圣人亦由之矣观吾孔子之
 行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和仕止久速当其可而已
 是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可与夷惠同
 日而语哉或谓伯夷制行以清柳下惠制行以和救时
 之弊不得不然亦非知夷惠者苟有心于制行则清
 也和也岂得至于圣哉夷之清惠之和盖出于天性
 之自然特立独行而不变遂臻其极致此其所以为
 圣之清圣之和也孟子固尝以百世之师许之矣虑
卷二十 第 65a 页 WYG0720-0499c.png
 后之学者慕其清和而失之偏于是立言深救清和
 之弊大有功于名教疑之者误矣曰观吾夫子之行
 时乎清而清时乎和而和仕止久速当其可而已是
 乃所谓时中也是圣人之时者也讵可与夷惠同日
 而语哉五十八字愚欲删去而补之曰然此不待别
 求左验而是非乃明也姑即温公之所援以为说者
 论之固已晓然矣如温公之说岂非吾夫子一人之
 身而兼二子之长与然则时乎清而非一于清矣是
卷二十 第 65b 页 WYG0720-0499d.png
 以清而不隘时乎和而非一于和矣是以和而未尝
 不恭其曰圣之时者如四时之运温凉和暖各以其
 序非若伯夷之清则一于寒凉柳下惠之和则一于
 温暖而不能相通也以是言之则是温公之所援以
 为说者乃所以助孟子而非攻也又曰苟有心于制
 行至章末愚欲删去而易之曰使夷惠有心于制行
 则方且勉强脩为之不暇尚何以为圣人之清和也
 与彼其清且和也盖得于不思不勉之自然是以特
卷二十 第 66a 页 WYG0720-0500a.png
 立独行终其身而不变此孟子所以直以为圣人而
 有同于孔子也又恐后之学者慕其清和而失之一
 偏于是立言以救其末流之弊而又曰乃所愿则学
 孔子也其抑扬开示至深切矣亦何疑之有(读余隐/之尊孟)
 (辩○/文集)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章
孤虚以方位言如俗言向某方利某方不利之类王相
卷二十 第 66b 页 WYG0720-0500b.png
 指日时(语/类)
   孟子将朝王章
问孟子将朝王齐王托疾召孟子孟子亦辞以疾莫是
 以齐王不合托疾否曰未论齐王托疾看孟子意只
 说他不合来召盖在他国时诸侯无越境之礼只因
 以币来聘故贤者受其币而往见之所谓荅礼行义
 是也如见梁惠王也是惠王先来聘之既至其国或
 为宾师有事则王自来见或自往见王但召之则不
卷二十 第 67a 页 WYG0720-0500c.png
 可召之则有自尊之意故不往见也荅陈代如不待
 其招而往何哉此以在他国而言荅万章天子不召
 师而况诸侯乎此以在其国而言
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文势似使管子而愚人也则可
 若是义理不是则曾子岂肯恁地说(以上语/类二条)
温公疑孟曰孔子圣人也定哀庸君也然定哀召孔子
 孔子不俟驾而行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过虚位
 且不敢不恭况召之有不往而他适乎孟子学孔子
卷二十 第 67b 页 WYG0720-0500d.png
 者也其道岂异乎夫君臣之义人之大伦也孟子之
 德孰与周公其齿之长孰与周公之于成王成王幼
 周公负之以朝诸侯及长而归政北面稽首畏事之
 与事文武无异也岂得云彼有爵我有德齿可慢彼
 哉孟子谓蚳蛙居其位不可以不言言而不用不可
 以不去已无官守无言责进退可以有馀裕孟子居
 齐齐王师之夫师者导人以善而救其恶者也岂谓
 之无官守无言责乎若谓之为贫而仕耶则后车数
卷二十 第 68a 页 WYG0720-0501a.png
 十乘从者数百人仰食于齐非抱关击柝比也诗云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夫贤者所为百世之法也余惧
 后之人挟其有以骄其君无所事而贪禄位者皆援
 孟子以自况故不得不疑隐之辩曰孟子将朝王王
 使人来曰寡人如就见者也有寒疾不可以风朝将
 视朝不识可使寡人得见乎探王之意未尝知以尊
 德乐道为事方且恃万乘之尊不肯先贤者之屈故
 辞以疾欲使孟子屈身先之也孟子知其意亦辞以
卷二十 第 68b 页 WYG0720-0501b.png
 疾者非骄之也身可屈道其可屈乎其与君命召不
 俟驾而行异矣又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朝廷莫如
 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夫尊有德敬耆老
 乃自古人君通行之道也人君所贵者爵尔岂可慢
 夫齿与德哉若夫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此
 乃大臣辅导幼主非可与达尊槩而论也又孟子谓
 蚳蛙为士师职所当谏谏之不行则当去为臣之道
 当如是也为王之师则异矣记曰君之所不臣于其
卷二十 第 69a 页 WYG0720-0501c.png
 臣者二而师处其一尊师之礼诏于天子无北面非
 所谓有官守有言责者也其进退岂不绰绰然有馀
 裕哉孟子以道自任一言一行未尝少戾于道意谓
 人君尊德乐道不如是则不足与有为而谓挟其有
 以骄其君无所事而贪禄位者过矣曰愚谓孟子固
 将朝王矣而王以疾要之则孟子辞而不往其意若
 曰自我而朝王则贵贵也贵贵义也而何不可之有
 以王召我则非尊贤之礼矣如是而往于义何所当
卷二十 第 69b 页 WYG0720-0501d.png
 哉若其所以与孔子异者则孟子自言之详矣恐温
 公亦未深考耳孟子达尊之义愚谓达者通也三者
 不相值则各伸其尊而无所屈一或相值则通视其
 重之所在而致隆焉故朝廷之上以伊尹周公之忠
 圣耆老而祇奉嗣王左右孺子不敢以其齿德加焉
 至论辅世长民之任则太甲成王固拜手稽首于伊
 尹周公之前矣其迭为屈伸以致崇极之义不异于
 孟子之言也故曰通视其重之所在而致隆焉唯可
卷二十 第 70a 页 WYG0720-0502a.png
 与权者知之矣官守言责一职之守耳其进退去就
 决于一事之得失一言之从违者也若为师则异于
 是矣然亦岂不问其道之行否而食其禄耶观孟子
 卒致为臣而归齐王以万钟留之而不可得则可见
 其出处大槩矣(读余隐之尊/孟辩○文集)
   孟子之平陆章
王之为都左传邑有先君之庙曰都看得来古之王者
 尝为都处便自有庙(贺孙录云古/人之庙不迁)如太王庙在岐文
卷二十 第 70b 页 WYG0720-0502b.png
 王庙在丰武王祭太王则于岐祭文王则于丰(贺孙/云镐)
 (京却无二/王之庙)王朝步自周至于丰是自镐至丰以告文
 王庙也又如晋献公使申生祭于曲沃武公虽自曲
 沃入晋而其先君之庙则仍在曲沃而不徙也又曰
 王之为都又恐是周礼所谓都鄙之都周礼四县为
 都(语/类)
   沈同以其私问章
孟子荅沈同伐燕一章诚为未尽何以异于是之下合
卷二十 第 71a 页 WYG0720-0502c.png
 更说是吊民伐罪不行残虐之主方可以伐之如此
 乃善又孟子居齐许久伐燕之事必亲见之齐王乃
 无一语谋于孟子而孟子亦无一语谏之何也想得
 孟子亦必以伐之为是但不意齐师之暴虐耳不然
 齐有一大事如此而齐王不相谋孟子岂可更居齐
 耶史记云邹人孟轲劝齐伐燕云此汤武之举也想
 承此误然亦有不可晓者
劝齐伐燕如何曰孟子言伐燕处有四须合而观之燕
卷二十 第 71b 页 WYG0720-0502d.png
 之父子君臣如此固有可伐之理然孟子不曾教齐
 不伐亦不曾教齐必伐但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又
 曰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则非孟子意也(以上语/类二条)
郑公艺圃折衷曰孟子谓沈同曰子哙不得与人燕子
 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
 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
 于子则可乎大夫爵禄制于诸侯是诚古之道也孟
 轲既教齐梁滕之君使自为汤武则是诸侯未尝受
卷二十 第 72a 页 WYG0720-0503a.png
 命于天子也沈同不敢以爵禄私人齐制之也子哙
 不敢以燕私人将复谁制之哉何孟轲独能约燕以
 王制而不能约齐梁滕于古道也隐之辩曰孟子告
 沈同曰子哙不得与人燕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
 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
 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者是约燕
 于王制也其意曷尝不存周哉劝齐梁滕之为汤武
 者正欲其行仁义而知有王制云尔岂可谓夏商在
卷二十 第 72b 页 WYG0720-0503b.png
 上而汤武不得行仁义与汤武行仁义无一言及之
 唯罪汤武之征伐掩善扬恶岂得为公论亦可谓处
 变事而不知其权者也劝其君行仁义以为不道者
 余知之矣彼非以仁义为不美也但急于近功谓仁
 义为迂阔不切时务不若进富国强兵之术也若其
 诚然商鞅之徒为之孟子不为也曰诸侯受国于天
 子故子哙之让为无王天子受命于天故文王受命
 作周不受于纣而无罪辩谓郑氏以仁义为迂阔则
卷二十 第 73a 页 WYG0720-0503c.png
 未然第恐若商鞅之谈帝道尔(读余隐之尊/孟辩○文集)
   燕人畔章
安卿问周公诛管蔡自公义言之其心固正大直截自
 私恩言之其情终有不自满处所以孟子谓周公之
 过不亦宜乎曰是但他岂得已哉莫到恁地较好看
 周公当初做这一事也大段疏脱他也看那兄弟不
 过本是怕武庚叛故遣管蔡霍叔去监他为其至亲
 可恃不知他反去与武庚同作一党(语/类)
卷二十 第 73b 页 WYG0720-0503d.png
   孟子去齐章
陈希真问孟子去齐处集注引李氏说忧则违之而荷
 蒉所以为果如何曰孟子与荷蒉皆是忧则违之但
 荷蒉果于去不若孟子迟迟吾行盖得时行道者圣
 人之本心不遇而去者圣人之不得已此与孔子去
 鲁之心同盖圣贤忧世济时之心诚非若荷蒉之果
 于去也(语/类)
  滕文公上
卷二十 第 74a 页 WYG0720-0504a.png
   滕文公为世子章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须看因何理会个性善作甚
 底
性善故人皆可为尧舜必称尧舜所以验性善之实
孔子罕言性孟子见滕文公便道性善必称尧舜恰似
 孟子告人躐等相似然他亦欲人先知得一个本原
 则为善必力去恶必勇今于义理须是见得了自然
 循理有不得不然若说我要做好事所谓这些意能
卷二十 第 74b 页 WYG0720-0504b.png
 得几时子
刘栋问人未能便至尧舜而孟子言必称之何也曰道
 性善与称尧舜二句正相表里盖人之所以不至于
 尧舜者是他力量不至固无可奈何然人须当以尧
 舜为法如射者之于的箭箭皆欲其中其不中者其
 技艺未精也人到得尧舜地位方做得一个人无所
 欠阙然也只是本分事这便是止于至善
孟子初见滕世子想是见其资质好遂即其本原一切
卷二十 第 75a 页 WYG0720-0504c.png
 为他启迪了世子若是负荷得时便只是如此了及
 其复见孟子孟子见其领略未得更不说了只是发
 他志但得于此勉之亦可以至彼若更说便漏逗了
 当时启迪之言想见甚好惜其不全记不得一观
符舜功问滕世子从孟子言何故后来不济事曰亦是
 信不笃如自楚反复问孟子孟子已知之曰世子疑
 吾言乎则是知性不的他当时地步狭本难做又识
 见卑未尝立定得志且如许行之术至浅下且延之
卷二十 第 75b 页 WYG0720-0504d.png
 举此可见(以上语/类六条)
孟子见人即道性善称尧舜此是第一义若于此看得
 透信得及直下便是圣贤更无一豪人欲之私做得
 病痛若信不及孟子又说个第二节工夫又只引成
 覵颜渊公明仪三段说话教人如此发愤勇猛向前
 日用之间不得存留一豪人欲之私在这里此外更
 无别法若于此有个奋迅兴起处方有田地可下工
 夫不然即是画脂镂冰无真实得力处也(荅梁文叔/○文集)
卷二十 第 76a 页 WYG0720-0505a.png
   滕定公薨章
今欲处世事于陵夷之后乃一向讨论典故亦果何益
 孟子于滕文公乃云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便说与齐
 疏之服饘粥之食哭泣尽哀大纲先正了
古宗法如周公兄弟之为诸侯者则皆以鲁国为宗至
 战国时滕犹称鲁为宗国也(以上语/类二条)
   滕文公问为国章
因说今日田赋利害曰某尝疑孟子所谓夏后氏五十
卷二十 第 76b 页 WYG0720-0505b.png
 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恐不解如此先
 王疆理天下之初做许多畎沟浍洫之类大段费人
 力了若自五十而增为七十自七十而增为百亩则
 田间许多疆理都合更改恐无是理孟子当时未必
 亲见只是传闻如此恐亦难尽信也(语/类)
问周人百亩而彻集注云一夫授田百亩乡遂用贡法
 十夫有沟都鄙用助法八家同井耕则通力而作收
 则计亩而分必大谓井田与沟洫之制不同而近时
卷二十 第 77a 页 WYG0720-0505c.png
 永嘉诸公及余正父皆谓乡遂都鄙初无二制不知
 何以考之也曰此亦不可详知但因洛阳议论中通
 彻而耕之说推之耳或但耕则通力而耕收则各得
 其亩亦未可知也乡遂都鄙田制不同周礼分明如
 近年新说只教画在纸上亦画不成如何行得且若
 如此则有田之家一处受田一处应役彼此交互难
 相统一官司既难稽考民间易生弊病公私烦扰不
 可胜言圣人立法必不如此也(荅吴/伯丰)
卷二十 第 77b 页 WYG0720-0505d.png
实皆什一之说记得亦用庐舍折除公田二十亩如先
 儒之旧但此却只说得百亩而彻耳七十而助之法
 则须就公田七十亩中尅除庐舍而实计则亦可揍
 成什一注中必是不曾说此一节此间无本检不得
 然此亦大槩依约不见古法果如何且当取其大指
 之略通可也如来谕商人以七亩为助此语亦疏盖
 贡助异法贡则直计其五亩之入自赋于官助法则
 须计公田之中八家各助七亩只得五十六亩其十
卷二十 第 78a 页 WYG0720-0506a.png
 四亩须依古法折除一家各得一亩若干步为庐舍
 方成八家各助耕公田七亩也如谓某说商人九分
 取一周人十分取一恐亦非某本文商人九分取一
 除庐井则为十分取一如前所云固自分明周人则
 乡遂沟洫用贡法而自赋自不妨十分取一唯都鄙
 井田用助法则为九一然如前说去其庐井则亦不
 害为十之一矣周人未尝专用九一也(荅林一之○/以上文集二)
 (条/)
卷二十 第 78b 页 WYG0720-0506b.png
世禄是食公田之人问邻长比长之属有禄否曰恐未
 必有问士者之学如何曰亦农隙而学孰与教之曰
 乡(池录/作卿)大夫有德行而致其仕者俾教之
孟子只把雨我公田證周亦有公田读书亦不须究尽
 细微(因论永嘉之学于/制度名物上致详)
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如古注之说如何曰
 若将周礼一一求合其说亦难此二句大率有周礼
 制度野谓甸稍县都行九一法国中什一以在王城
卷二十 第 79a 页 WYG0720-0506c.png
 丰凶易察
国中行乡遂之法如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
 族为党五党为州又如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
 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皆是五五相连属
 所以行不得那九一之法故只得什一使自赋如乡
 遂(乡遂应/作都鄙)却行井牧之法(此处应有乡/遂之法四字)次第是一家
 出一人兵且如五家为比比便有一个长了井牧之
 法次第是三十家方出得士十人徒十人井田之法
卷二十 第 79b 页 WYG0720-0506d.png
 孟子说夏五十而贡殷七十而助周百亩而彻此都
 是孟子拗处先是五十后是七十又是一百便是一
 番打碎一番想圣人处事必不如是劳扰
问圭田馀夫之田是在公田私田之外否曰卿受田六
 十邑乃当二百四十井此外又有圭田五十亩也馀
 夫二十五亩乃是十六岁以前所受在一夫百亩之
 外也孟子亦是言大槩耳未必曾见周礼也(以上语/类五条)
   有为神农之言章
卷二十 第 80a 页 WYG0720-0507a.png
问决汝汉排淮泗曰其说只是一时行文之过别无奥
 义不足深论况淮泗能壅汝水不能壅汉水今排淮
 泗而汝水终不入江则排淮泗而后汝汉得以入江
 之说有不通矣沈存中引李翱南来录言唐时淮南
 漕渠犹是流水而汝汉泗水皆从此以入江但今江
 淮渐深故不通耳此或犹可强说然运河自是夫差
 所通之䢴沟初非禹迹且若如此则淮又不能专达
 于海亦不得在四渎之数矣沈说终亦不能通也(荅/吴)
卷二十 第 80b 页 WYG0720-0507b.png
 (伯丰○/文集)
问振德是施惠之意否曰是然不是财惠之惠只是施
 之以教化上文匡直辅翼等事是也彼既自得之复
 从而教之(语/类)
   墨者夷之章
亚夫问爱无差等施由亲始与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
 物相类否曰既是爱无差等何故又施由亲始这便
 是有差等又如施由亲始一句乃是夷之临时撰出
卷二十 第 81a 页 WYG0720-0507c.png
 来揍孟子意却不知爱无差等一句已不是了他所
 谓施由亲始便是把爱无差等之心施之然把爱人
 之心推来爱亲是甚道理
问人只是一父母所生如木只是一根株夷子却视他
 人之亲犹已之亲如牵彼树根强合此树根曰爱无
 差等便是二本至曰命之矣之字作夷子名看方成
 句法若作虚字看则不成句法曰是(以上语/类二条)
问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夷子既知此说便当一亲疏合
卷二十 第 81b 页 WYG0720-0507d.png
 贵贱方得今却曰施由亲始则是又将亲疏对待而
 言岂非吾之爱又有差等哉其词气牴牾信乎遁而
 穷矣曰夷之所说爱无差等此是大病其言施由亲
 始虽若粗有差别然亦是施此无差等之爱耳故孟
 子但责其二本而不论其下句之自相矛盾也夷之
 所以卒能感动而自知其非盖因孟子极言非为人
 泚之心有以切中其病耳此是紧要处当著眼目也
 (荅张敬之/○文集)
卷二十 第 82a 页 WYG0720-0508a.png
  滕文公下
   陈代曰不见诸侯章
问枉尺直寻曰援天下以道若枉已便已枉道则是已
 失援天下之具矣更说甚事自家身既已坏了如何
 直人(语/类)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章
敬之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曰大槩只是无些子偏曲且如此心廓然无一豪私
卷二十 第 82b 页 WYG0720-0508b.png
 意直与天地同量这便是居天下之广居便是居仁
 到得自家立身更无些子不当于理这便是立天下
 之正位便是守礼及推而见于事更无些子不合于
 义这便是行天下之大道便是由义论上两句则居
 广居是体立正位是用论下两句则立正位是体行
 大道是用要知能居天下之广居自然能立天下之
 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语/类)
   宋小国章
卷二十 第 83a 页 WYG0720-0508c.png
问滕文公之问逾迫而孟子所以荅之者若无可为谋
 者极其规模所就亦不过太王畏天保国之事至于
 万章之问宋而孟子遽以成汤乐天之事反覆告之
 岂滕之地褊小不足以有为而王偃灭滕伐薛败诸
 侯之兵果有可畏之实耶曰强弱者势也得失者事
 也宋滕之强弱有异故其得失之效不同但其一事
 之如此而为得如此而为失则其理未尝不同耳若
 曰以强弱为得失则是强者常得弱者常失也岂其
卷二十 第 83b 页 WYG0720-0508d.png
 然乎(荅张敬之/○文集)
   公孙丑问不见诸侯章
至云看得孟子于辞受取舍进退去就莫非天理时中
 之妙无一豪人欲之私无一豪过不及之病如谓段
 干木踰垣而避之泄柳闭门而不纳是皆已甚迫斯
 可以见矣充仲子之操则蚓而后可谓非其有而取
 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辞曰闻戒馈赆可受则受
 之皆无一豪过不及无一豪私意曰道理固是恁地
卷二十 第 84a 页 WYG0720-0509a.png
 而今有此事到面前这道理又却那里安顿(语/类)
   公都子问好辩章
居之问孟子岂好辩章先生令看大意曰此段最好看
 看见诸圣贤遭时之变各行其道是这般时节其所
 以救正之者是这般样子这见得圣贤是甚么样大
 力量恰似天地有阙齾处得圣贤出来补得教周全
 补得周全后过得稍久又不免有阙又得圣贤出来
 补这见圣贤是甚力量直有阖辟乾坤之功
卷二十 第 84b 页 WYG0720-0509b.png
问孔子作春秋空言无补乱臣贼子何缘便惧且何足
 为春秋之一治曰非说当时便一治只是存得个治
 法使这道理光明灿烂有能举而行之为治不难当
 时史书掌于史官想人不得见及孔子取而笔削之
 而其义大明孔子亦何尝有意说用某字使人知劝
 用某字使人知惧用某字有甚微词奥义使人晓不
 得足以褒贬荣辱人来不过如今之史书直书其事
 善者恶者了然在目观之者知所惩劝故乱臣贼子
卷二十 第 85a 页 WYG0720-0509c.png
 有所畏惧而不犯耳
问孟子好辩一节曰当时如纵横刑名之徒孟子却不
 管他盖他只坏得个粗底若杨墨则害了人心须著
 与之辩时举谓当时人心不正趋向不一非孟子力
 起而辟之则圣人之道无自而明是时真个少孟子
 不得曰孟子于当时只在私下恁地说所谓杨墨之
 徒也未怕他到后世却因其言而知圣人之道为是
 知异端之学为非乃是孟子有功于后世耳
卷二十 第 85b 页 WYG0720-0509d.png
因居之看好辩一章曰墨氏爱无差等故视其父如路
 人杨氏只理会自己所谓脩其身而外天下国家者
 故至于无君要之杨墨即是逆理不循理耳如一株
 木顺生向上去是顺理今一枝乃逆下生来是逆理
 也如水本润下今洪水乃横流是逆理也禹掘地而
 注之海乃顺水之性使之润下而已暴君坏宫室以
 为污池弃田以为园囿民有屋可居有地可种桑麻
 今乃坏而弃之是逆理也汤武之举乃是顺理如杨
卷二十 第 86a 页 WYG0720-0510a.png
 墨逆理无父无君邪说诬民仁义充塞便至于率兽
 食人人相食此孟子极力辟之亦只是顺理而已
敬之问杨墨曰杨墨只是差了些子其末流遂至于无
 父无君盖杨氏见世间人营营于名利埋没其身而
 不自知故独洁其身以自高如荷蒉接舆之徒是也
 然使人皆如此洁身而自为则天下事教谁理会此
 便是无君也墨氏见世间人自私自利不能及人故
 欲兼天下之人而尽爱之然不知或有一患难在君
卷二十 第 86b 页 WYG0720-0510b.png
 亲则当先救之在他人则后救之若君亲与他人不
 分先后则是待君亲犹他人也便是无父此二者之
 所以为禽兽也孟子之辩只缘是放过不得今人见
 佛老家之说者或以为其说似胜吾儒之说或又以
 为彼虽说得不是不用管他此皆是看他不破故不
 能与之辩若真个见得是害人心乱吾道岂容不与
 之辩所谓孟子好辩者非好辩也自是住不得也
孟子言我欲正人心盖人心正然后可以有所为今人
卷二十 第 87a 页 WYG0720-0510c.png
 心都不正了如何可以理会(以上语/类六条)
出邪则入正出正则入邪两者之间盖不容发也虽未
 知道而能言距杨墨者已是心术向正之人所以以
 圣人之徒许之与春秋讨贼之意同(荅石/子重)
孟子荅公都子好辩一章三复之馀废书太息只为见
 得天理忒煞分明便自然如此住不得若见不到此
 又如何强得也然圣贤奉行天讨却自有个不易之
 理故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此便与春秋讨
卷二十 第 87b 页 WYG0720-0510d.png
 乱臣贼子之意一般旧来读过亦不觉近乃识之耳
 (与张/敬夫)
郑公艺圃折衷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欲无夷狄韩
 愈欲无释老孟子欲无杨墨甚哉未之思也天不唯
 庆云瑞日景风时雨而霜雹降焉地不唯五榖桑麻
 而荑稗钩吻生焉山林河海不唯龟龙麟凤而鸱枭
 豺狼蛟鼍出焉古今岂有无小人之国哉作易者其
 知道乎隐之辩曰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欲无夷狄
卷二十 第 88a 页 WYG0720-0511a.png
 是皆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之过孟子欲无杨墨韩子
 欲无释老岂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一则为义之
 偏其过至于无君一则为仁之偏其过至于无父先
 王大道由是榛塞孟子辞而辟之然后廓如也释氏
 生西竺汉明帝始求事之老氏生周末西汉窦后始
 好尚之自晋梁以及于唐其教显行韩公力排斥之
 然后大道得不泯绝有识之士谓洪水之害害于人
 身邪说之害害于人心身之害为易见尚可避者心
卷二十 第 88b 页 WYG0720-0511b.png
 之害为难知溺其说者形存而生亡矣自非智识高
 明孰知其害而务去之乎韩公谓孟子距杨墨而其
 功不在禹下唐之史臣谓韩公排释老而其功与孟
 子齐而力倍之讵不信夫且夫唐虞三代之盛时未
 尝有所谓释老杨墨者苟欲其无亦不为过而谓地
 不唯五谷桑麻而荑稗钩吻生焉世岂有种五谷桑
 麻而不去荑稗钩吻者与若孟子者正务去荑稗钩
 吻之害而欲五谷桑麻之有成也今乃立异论以攻
卷二十 第 89a 页 WYG0720-0511c.png
 之是诚何心哉予惧圣道之不明故不得不与之辩
 曰知尧舜孔孟所传之正然后知异端之为害也深
 而息邪距诐之功大矣彼曰景风时雨与戾气旱蝗
 均出于天五榖桑麻与荑稗钩吻均出于地此固然
 矣人生其间混然中处尽其燮理之功则有景风时
 雨而无戾气旱蝗有五榖桑麻而无荑稗钩吻此人
 所以参天地赞化育而天地所以待人而为三才也
 孟子之辟异端如宣王之攘夷狄其志亦若此而已
卷二十 第 89b 页 WYG0720-0511d.png
 岂秦始皇汉武帝之比哉圣人作易以立人极其义
 以君子为主故为君子谋而不为小人谋观泰否剥
 复名卦之意则可见矣而曰古今岂有无小人之国
 哉呜呼作易者其知道乎其不知易者甚哉(读余隐/之尊孟)
 (辩○以上/文集三条)
   陈仲子岂不诚廉士章
温公疑孟曰仲子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盖谓不以其
 道事君而得之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盖谓不以
卷二十 第 90a 页 WYG0720-0512a.png
 其道取于人而成之也仲子盖尝谏其兄矣而兄不
 用也仲子之志以为吾既知其不义矣然且食而居
 之是口非之而身享之也故避之居于于陵于陵之
 室与粟身织屦妻辟纑而得之也非不义也岂当更
 问其筑与种者谁与以所食之鹅兄所受之馈也故
 哇之岂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耶君子之责人当
 探其情仲子之避兄离母岂所愿耶若仲子者诚非
 中行亦狷者有所不为也孟子过之何其甚耶隐之
卷二十 第 90b 页 WYG0720-0512b.png
 辩曰陈仲子弗居不义之室弗食不义之禄夫孰得
 而非之居于于陵以彰兄之过与妻同处而离其母
 人则不为也而谓仲子避兄离母岂所愿耶殊不晓
 其说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母非不慈
 孰使之离乌得谓之岂所愿耶仲子齐之世家万钟
 之禄世之有矣不知何为谏其兄以其禄与室为不
 义而弗食弗居也谓仲子为狷者有所不为避兄离
 母可谓狷乎孟子深辟之者以离母则不孝避兄则
卷二十 第 91a 页 WYG0720-0512c.png
  不恭也使仲子之道行则天下之人不知义之所在
  谓兄可避母可离其害教也大矣孟子之言履霜之
  戒也与曰温公云仲子尝谏其兄而兄不用然且食
  而居之是口非之而身享之也故避之又曰仲子狷
  者有所不为者也愚谓口非之而身享之一时之小
  嫌狷者之不为一身之小节至于父子兄弟乃人之
  大伦天地之大义一日去之则禽兽夷狄矣虽复谨
  小嫌守小节亦将安所施哉此孟子绝仲子之本意
卷二十 第 91b 页 WYG0720-0512d.png
  隐之云仲子之兄非不友孰使之避仲子之母非不
  慈孰使之离愚谓政使不慈不友亦无逃去之理观
  舜之为法于天下者则知之矣(读余隐之尊/孟辩○文集)
 
 
 
 
御纂朱子全书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