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364-030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
         浙江提学佥事谷应泰编
  建文逊国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帝知金川门失守长吁东西走
欲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曰不如出亡少监王钺跪进
曰昔高帝升遐时有遗箧曰临大难当发谨收藏奉先
殿之左群臣齐言急出之俄而舁一红箧至四围俱固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364-0309b.png
以铁二锁亦灌铁帝见而大恸急命举火焚大内皇后
马氏赴火死程济碎箧得度牒三张一名应文一名应
能一名应贤袈裟帽鞋剃刀俱备白金十锭朱书箧内
应文从鬼门出馀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神乐观
之西房帝曰数也程济即为帝祝发吴王教授杨应能
愿祝发随亡监察御史叶希贤毅然曰臣名贤应贤无
疑亦祝发各易衣披牒在殿凡五六十人痛哭仆地俱
矢随亡帝曰多人不能无生得失有等任事著名势必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364-0309c.png
究诘有等妻子在任心必萦系宜各从便御史曾凤韶
曰愿即以死报陛下帝麾诸臣大恸引去若干人九人
从帝至鬼门而一舟舣岸为神乐观道士王升见帝叩
头称万岁曰臣固知陛下之来也畴昔高皇帝见梦令
臣至此耳乃乘舟至太平门升导至观已薄暮矣俄而
杨应能叶希贤等十三人同至共二十二人兵部侍郎
廖平襄阳人刑部侍郎金焦贵池人编修赵天泰三原
人检讨程亨泽州人按察使王良祥符人参政蔡运南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364-0309d.png
康人刑部郎中梁田玉定海人监察御史叶希贤松阳
人程济绩溪人中书舍人梁良玉梁中节俱定海人宋
和临川人郭节连州人刑部司务冯㴶黄岩人所镇抚
牛景先沅人王资杨应能刘仲俱把县人翰林待诏郑
洽浦江人钦天监正王之臣襄阳人太监周恕和州人
徐王府宾辅史彬吴江人帝曰今后但以师弟称不必
拘主臣礼也诸臣泣诺廖平曰诸人愿随固也但随行
不必多更不可多就中无家室累并有膂力足捍卫者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364-0310a.png
多不过五人馀俱遥为应援可耳帝曰良是于是环坐
于地道士进夜膳约定左右不离者三人杨应能叶希
贤俱称比丘程济称道人往来道路给运衣食者六人
冯㴶时称塞马先生时称冯翁时称马公时称马二子
郭节时称雪庵后称雪和尚宋和时称云门僧时称稽
山主人时称槎主赵天泰适衣葛即称衣葛翁时称天
肖子王之臣家世补锅欲以作生计号老补锅牛景先
号东湖樵夫亦称东湖主人帝曰吾今往滇南依西平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364-0310b.png
侯史彬曰大家势盛耳目众多况新主意尚未释能无
见告不若往来名胜东西南北皆吾家也臣等中有家
给足备旦夕者即驻锡于兹有何不可帝曰良是于是
更主七家廖平王良郑洽郭节王资史彬梁良玉帝曰
此可暂不可久况郊坛所在明旦必行何所之众拟浦
江而郑亦巨族且忠孝可居也夜分帝足胫痛度不能
行微明景先与彬步至中河桥谋所以载者有一艇为
吴人急叩之则彬家所遣以侦彬吉凶者也彬与景先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364-0310c.png
亟迎帝且至彬家诸人闻之且悲且喜同载八人为程
叶杨牛冯宋史馀俱散走期以月终更晤取道溧阳八
月始至吴江之黄溪史彬家彬奉帝居所居之西偏曰
清远轩众出拜帝改题水月观亲笔篆文阅三日诸臣
至彬家相聚五日帝命归省成祖即位编籍在任诸臣
遁去者四百六十三人俱命削籍八月命礼部行文州
县追缴革除诰敕至是苏州府遣吴江邑丞巩德至史
彬家追夺且曰建文皇帝闻在君家彬曰无之微哂而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364-0310d.png
去次日帝同两比丘一道人行馀俱星散时八月十六
日也帝附舟至京口过六合陆行至襄阳十月至廖平
家适有诇其迹遂决意往滇
成祖永乐元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至云南永嘉寺
初帝期从亡臣以三月复至廖平家至是留永嘉寺颇
安适将以明年游天台而诸臣以帝旧约俱集于襄阳
廖平家适冯㴶自云南来传帝命止之令诸臣无烦往
来各散去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364-0311a.png
二年春正月建文帝离云南由重庆抵襄阳六月入吴
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
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彬云
臣扫门而俟久矣即有不肃亦乞见原欲留师数月明
晨何遽耶先是帝命从亡者俱师弟称故彬等呼为师
帝泣曰彼方急图我昨于西安道中见冠盖来者瞪目
视我此臣我自善之彼必有以奏也东南逋臣屈指先
汝我去政为汝计对哭久之且曰此近宫阙不便彬曰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364-0311b.png
亦无害视帝衣履敝甚固留三日命家人制布衣而去
帝为两浙之游杭州计游二十三日天台雁荡计游三
十九日会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亦来石梁间且云诸
臣俱约至此然终不见时天气寒帝返云南固却诸臣
而去
三年春二月建文帝至重庆之大竹善庆里有杜景贤
筑室与居寻舍之而去尝闻金陵诸臣惨死事泫然曰
我获罪于神明矣诸人皆为我也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364-0311c.png
四年夏四月建文帝至西平侯沐晟家留旬日五月结
苑白龙山
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死难诸人自为文哭之时朝
廷侦帝甚密户科都给事胡濙访求张三丰盖为帝也
帝知之遂遁迹不出
六年夏六月白龙庵灾程济出山募葺
七年春正月命太监郑和航海通西南诸国时胡濙郑
和数往来云贵间踪迹建文帝帝东行三月至善庆里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364-0311d.png
五月复至襄阳廖平家已徙蜀帝还滇
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复至庵工部尚书严震使安南密
访帝震忽与帝遇于云南道中相对而泣帝曰何以处
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夜缢于驿亭中帝复结庵于
白龙山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夏月患痢因有戒心不能
出山觅膳狼狈殊甚适史彬程亨郭节访至帝相对大
恸随问曰汝等携有方物否各为献史彬独有僮而所
献丰且当年职居禁近知帝所好帝遍尝之曰不食此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364-0312a.png
已三年矣三人相留许久帝遣之归别时痛哭失声帝
属曰今后勿再来道路阻修一难关津盘诘二难况我
安居不必虑也彬等叩首颔命而去后帝复舍白龙庵
他去
九年春有司毁庵 夏四月建文帝至浪穹鹤庆山其
地颇佳因募建一庵名大喜
十年春三月应能卒四月希贤卒建文帝因纳一弟子
名应慧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364-0312b.png
十一年夏五月建文帝南行至甸六月还 冬十二月
渡马岭遇寇适官军至仅免
十二年夏四月遣程济募粮 秋九月建文帝学易数
十三年秋八月建文帝游衡山冬十月还庵
十四年夏六月建文帝足疾发程济乞药于城西三日
乃反帝饮获愈 冬十一月帝命济录述从亡传藏之
山岩中帝自为叙
十五年春二月史彬复至白龙故道了不见庵山旁询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364-0312c.png
一老妇则曰官司毁之矣问僧徒曰不知所之至是彬
忽与帝遇于鹤庆之大喜庵深林密树不下数里先是
杨应能叶希贤所建者甫落成而两人死即于庵东葬
之十一月帝避嚣东行至衡山
十六年春三月建文帝还至黔
十七年夏六月建文帝始观佛书
十八年夏六月建文帝命程济移居庵西偏 冬十月
帝入蜀程济从遍游诸胜登峨眉有诗云登高不待东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364-0312d.png
翘首但见云从故国飞
十九年秋七月建文帝入粤游海南诺胜十一月帝还

二十年夏四月建文帝避嚣于庵南四十里名渌泉
二十一年春二月建文帝入楚程济从登章台山赋吊
古诗楚歌赵舞今何在惟见寒鸦绕树啼六月帝游汉
阳登晴川楼吟云江波犹涌憾林霭欲翻愁七月帝留
大别山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364-0313a.png
二十二年春二月建文帝东行冬十月与史彬相遇于
旅店言及榆木川稍色喜史彬问道路起居状答曰近
来强饭精爽倍常即同彬下江南至彬家彬具酒肴于
所居之重庆堂帝上座程济东列彬西列彬有从叔祖
名弘者嘉兴县史家村人也直入至堂上彬不得已亦
与坐问师何来彬未答即起趋出招彬曰此建文皇帝
也彬曰非也弘曰吾曾于东宫见之当吾家籍没时非
帝吾无死所矣帝实活我恩无以报彬不得已实告之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364-0313b.png
即顿首堂下涕泣问向来状帝曰赖诸从亡者给我衣
食周旋险阻之间二十年来战战兢兢复大恸恸已曰
今想可老终矣弘曰帝今欲何之曰游天台诸胜弘曰
吾当具一日之积随行居数日帝行戒彬曰有叔在尔
勿往也弘从之去十一月至宁波渡莲花洋
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建文帝谒大士于潮音洞五月
自闽粤还山止程济从闻仁宗崩帝曰吾心放下矣今
后往来亦少如意也且悲且喜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364-0313c.png
宣宗宣德元年秋八月建文帝祭从亡诸臣于庵前
二年春正月建文帝移居鹤庆之静室 秋八月滇寇
乱帝入蜀程济从冬十月宿永庆寺题诗云杖锡来游
岁月深山云水月傍閒吟尘心消尽无些子不受人间
物色侵
三年夏五月建文帝游神女庙 秋七月游黄牛矶
冬十月游汉中
四年春正月建文帝至成都再宿而去 五月帝还浪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364-0313d.png
穹 六月至鹤庆山中
五年夏四月建文帝欲稍广其庵程济等出募
六年春二月建文帝往陜西 夏四月至延安 秋七
月南行入蜀 九月至夔阻雪
七年春正月建文帝入楚至公安 夏五月至武昌
秋八月下九江 九月游杭州吴山 冬十一月游天

八年春正月建文帝在赤城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364-0314a.png
九年夏五月建文帝复至吴江史彬家程济从时彬已
死帝悲悼久之慰劳其子倍至复为会稽之游八月还
十年春三月建文帝往粤西
英宗正统元年秋八月建文帝还至滇卜筑旧日之浪

二年夏五月建文帝复游峨眉 冬十一月还至浪穹
三年秋七月建文帝欲往粤西不果会有弟子亡去帝
恐迹露遂有粤西之行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364-0314b.png
四年夏四月程济劝建文帝还滇不听
五年春三月十三日建文帝谓程济曰我决意东行子
盍为我蓍得兑之归妹济拊几大呼曰大凶今太岁干
支皆金火必尅之行夏之时其危乎帝好文章能为诗
歌尝赋诗曰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
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
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后至
贵州金竺长官司罗永庵尝题诗壁间其一曰风尘一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364-0314c.png
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
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
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其二曰阅罢楞严磬懒敲
笑看黄屋寄团瓢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
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
唯有群乌早晚朝至是出亡盖三十九年矣会有同寓
僧者窃帝诗自谓建文帝诣思恩知州岑瑛大言曰吾
建文皇帝也瑛大骇闻之藩司因系僧并及帝蜚章以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364-0314d.png
闻诏械入京师程济从八月至金陵九月至京命御史
廷鞫之僧称年九十馀且死思葬祖父陵旁耳御史言
建文君生洪武十年距正统五年当六十四岁何得九
十岁廉其状僧实杨应祥钧州白沙里人奏上僧论死
下锦衣狱从者十二人戍边而帝适有南归之思白其
实御史密以闻阉吴亮老矣逮事帝乃令探之建文帝
见亮辄曰汝非吴亮耶亮曰非也建文帝曰吾昔御便
殿汝尚食食子鹅弃片肉于地汝手执壶据地狗餂之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364-0315a.png
乃云非是耶亮伏地哭建文帝左趾有黑子摩视之持
其踵复哭不能仰视退而自经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
程济闻之叹曰今日方终臣职矣往云南焚庵散其徒
帝既入宫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

  谷应泰曰闻之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然而乘机
  察变忍耻图存一旅而中兴奏五年而天节反则
  惠王居栎仍杀子颓襄王居郑终诛太叔建文之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364-0315b.png
  仓皇出奔或亦有深意焉又况铁函锁柙度牒剃
  刀先皇所遗也龙嫠帝后妖谶亡周燕啄皇孙天
  心割汉厥有定数又非智力所移耳乃逊国之期
  以壬午六月十三日建文独从地道馀臣悉出水
  关痛哭仆地者五十馀人自矢从亡者二十二士
  而廖平之议以为多人必生得失不若遥为应援
  于时谨侍左右者三人杨应能叶希贤称比丘程
  济称道人是也往来道路给办资粮者六人冯㴶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364-0315c.png
  郭节宋和赵天泰王之臣牛景先各讳名号潜相
  通问是也其经由之地则自神乐观启行由松陵
  而入滇南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
  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
  三幸史彬之第踪迹去来何历历也特以年逼桑
  榆愿还骸骨岑瑛据之以闻吴亮辨其非妄夫不
  复国而归国不作君而作师虽以考终亦云恧矣
  然以予论之假令成皇方死沙场昭帝新居谅闇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364-0315d.png
  此时兵力黩于边关内难伏于高煦国势危疑人
  情牵制必不能长驾远驭经营万里之外者而滇
  黔地险沐氏兵强因兹遁迹之时宜申控告之义
  非流彘而藉共和则东迁而依晋郑一军出荆门
  即襄邓可摇一军出汉南即长江可据狐先河水
  之功冯邓云台之业后挽前推匪异人任也奈何
  枕席有涕泣之痕行旅多橐饘之奉而兴复大计
  阙焉不讲譬犹危叶畏飙惊禽易落正所谓亡国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364-0316a.png
  之大夫不足与言事者也洎乎正统改元帝易四
  朝统踰五纪内鲜惠怀之乱外无连管之谋嗣服
  相承天定之矣而况主君已老从者凋零方险阻
  备尝之时正精志消亡之日鲁展喜之已衰晋铜
  鞮而既死崦嵫待尽尚安望其复振乎至若从亡
  诸臣国尔忘家捍王于艰四十馀年栉风沐雨即
  无包胥之义复楚王于郢中亦有子家之忠哭昭
  公于野井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而议者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364-0316b.png
  据成祖之实录谓建文之自焚疑一龙之未出摈
  众蛇而不载夫隐巢之事不直序于贞观烛斧之
  疑亦依违于兴国时史所书非无曲笔矣而况胡
  濙访仙思恩擢职以及陵在西山不封不树有目
  者所共睹又岂得以传闻异辞也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