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364-022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一
         浙江提学佥事谷应泰编
  太祖平夏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春徐寿辉将明玉珍据成都玉珍
随州人世农家身长八尺目重瞳以信义为乡党所服
初闻徐寿辉兵起集乡兵屯于青山结栅自固未几降
于寿辉授元帅𨽻倪文俊麾下镇沔阳与元将哈喇图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364-0222b.png
战湖中飞矢中右目微眇十四年以兵千人桨斗船五
十溯夔而上时青巾盗李喜喜聚兵苦蜀元义兵元帅
杨汉以兵五千禦之屯平西右丞相旺扎勒图镇重庆置
酒饮汉欲杀之汉觉脱身走顺流下巫峡遇玉珍讼之
且言重庆可取状玉珍未决万户戴寿曰攻重庆事济
归无损也从之遂进克其城旺扎勒图遁父老迎入城玉
珍禁侵掠市肆晏然降者相继
十八年旺扎勒图自果州来攻重庆屯嘉定之大佛寺明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364-0223a.png
玉珍使明三禦之明三黄陂人骁勇善战玉珍弟畜之
后复姓名曰万胜又密遣猛士夜眼陈劫乌斗山寨捣
嘉定皆下之惟大佛寺未下玉珍亲济师旬日城溃旺扎
勒图恭政赵资平章郎德格皆死之人称三忠道出泸
州自访元进士刘祯喜曰吾得一孔明也
二十一年明玉珍称陇蜀王初玉珍谋讨陈友谅乃整
兵守夔关不与通复立庙以祀徐寿辉至是遂自称陇
蜀王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364-0223b.png
二十二年春三月明玉珍僣称帝于蜀国号大夏改元
天统仿周制设六卿又置翰林院承旨学士国子监等
官赋税十取其一开廷试置雅乐供郊祀之祭皆刘祯
为也
二十三年明玉珍遣万胜等三道攻云南梁王博啰走
金马山胜入城据之博啰复集众来攻胜败于关滩引

二十四年万胜攻兴元败还邹兴克巴州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364-0223c.png
二十五年九月夏主明玉珍以万胜戴寿为左右丞相
遣参政江俨来通好命都事孙养浩报之是年万胜取
兴元
二十六年春三月夏主明玉珍卒年三十六玉珍颇节
俭好文学蜀人安之子升嗣升年始十岁母彭氏同听
政改元开熙其都察院张文炳用事忌万胜使玉珍义
子明昭矫彭氏旨杀之胜夏骁将也兵无不一当百胜
死夏以不竞刘祯代为丞相吴友仁移檄兴兵升命戴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364-0223d.png
寿讨之友仁曰不诛昭国必不安昭若朝诛吾当夕解
寿乃奏诛昭友仁入朝谢罪不问
九月己亥夏主明升遣使来聘使者自言其国东有瞿
塘三峡之险北有剑关栈道之阻古人谓一夫守之百
人莫过而西控成都沃壤千里财富利饶实天府之国
太祖笑曰蜀人不以修德保民为本而恃山川之险誇
其富饶此岂自天而降耶使者退太祖因语侍臣曰吾
平日为事只要务实不尚浮伪此人不能称述其主之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364-0224a.png
善而但誇其国险固失奉使之职矣吾常遣使四方戒
其谨于言语勿为誇大恐遗笑于人如蜀使者之谬妄
当以为戒也遣参知政事蔡哲往报蜀哲挟画工同往
图其山川险易以献太祖览而嘉之遂为取道伐蜀之
张本
太祖洪武元年冬十二月遣使以书谕夏主明升
二年秋八月夏主明升遣使来贡王师平关陜蜀人震
恐戴寿谓升曰大明天子遣将用兵所向无敌以王保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364-0224b.png
保李思齐强盛竟莫能禦况吾蜀乎倘一旦有警计将
安出吴友仁曰蜀地非中原比设有缓急据险可守为
今之计莫若外假交好以缓敌内修武事以自强升从
其言遣使修贡上赐玺书答之曰朕历观古有蜀者如
公孙述李特王建孟知祥辈皆能乘机取进而善守之
道未闻今足下必图所以善守可也朕连年出师所向
克捷皆诸将用命故能成功远劳致礼益见厚意因使
者还姑以此复 冬十月壬戌遣平章杨璟谕明升奉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364-0224c.png
国入觐升牵于群议不能决璟将还复以书晓之曰古
者同力度德同德度义无可度焉则为顺图足下自谓
瞿塘剑关一夫负戈万卒谁何此皆不达时变相谬误
足下自度孰与刘备诸葛孔明然仅仅能自保足下疆
场南不过播州北不过兴元王师一至所为足下谋者
各自为计足下奉老母安归乎足下即冲幼当亦痛心
老母顺逆之图度之而已升不能从
三年夏五月大将军徐达既出安定走王保保乃遣左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364-0224d.png
副将军邓愈招抚土番而自帅所部攻兴元以傅友德
为前锋自秦州南出一百八渡至略阳擒故元平章蔡
琳遂入沔州分遣裨将金兴旺等由凤翔入连云栈合攻
兴元兴元守将刘思忠知院金庆祥迎降留金兴旺张
龙守之达还军西安 秋七月蜀将吴友仁寇兴元守
将金兴旺张龙出兵击却之明日友仁复来攻兴旺与战
面中流矢拔矢再战斩首数百时城中守兵才三千友
仁兵三万兴旺以众寡不敌敛兵入城遣使间道走宝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364-0225a.png
鸡请援兵友仁围城决濠填堑攻益急兴旺婴城拒守
发巨炮擂石敌兵多死伤时徐达在西安得报即帅师
还屯益门镇先遣傅友德领兵三千径趋黑龙江夜袭
木槽关攻斗山砦友德令军中人持十炬燃于山上友
仁军望见大惊乘夜遁
四年春正月丁亥上亲祀上下神祗告伐明升命中山
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
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等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364-0225b.png
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颍川侯傅友德为前
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将军都督佥事何文辉等率
河南陜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上谕和等曰今天下大
定四海奠安惟川蜀未平耳朕以明玉珍尝遣使修好
存事大之礼悯明升稚弱不忍加兵数遣赐开谕冀其
觉悟升乃惑于群议反以兵犯吾兴元不可不讨今命
卿等率水陆大军分道并进首尾攻之使彼疲于奔命
势当必克但师行之际在肃行伍严纪律以怀降附无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364-0225c.png
肆杀掠昔王全斌之事可以为戒卿等慎之诸将陛辞
上复密谕傅友德曰蜀人闻吾西伐必悉其精锐东守
瞿塘北阻金牛以拒我师彼谓地险吾兵难至若出其
意外直捣阶文门户既隳腹心自溃兵贵神速但患卿
等不勇耳友德顿首受命仍命宋国公冯宗异往陜西
修城池卫国公邓愈往襄阳训练军马运粮饷以给征
蜀军士 二月江夏侯周德兴指挥胡海等进兵取蜀
之龙伏隘进夺覃垕温阳关中山侯汤和率师克归州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364-0225d.png
李逢春烽火山寨分遣南雄侯赵庸宣宁侯曹良臣帅
兵取桑植容美洞会周德兴合攻茅冈覃垕寨克之
三月平章杨璟进次瞿塘不利先是蜀人自谓瞿塘天
险其平章莫仁寿守之以铁索横断关口及闻王师临
境又遣左丞戴寿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等益兵为固
守计寿等于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岸
壁引缆为飞桥三平以木板置炮石木竿铁铳其上傍
桥两岸复置炮以拒王师至是璟师次夔州大溪口遣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364-0226a.png
指挥韦权率兵出赤甲山以逼夔州指挥李某出白盐
山下逼夔府南岸以攻南城寨璟与都督佥事王简出
犬溪口进攻瞿塘扼江之众璟战不利赤甲白盐之师
亦退还归州 颍川侯傅友德受命驰至陜集诸道兵
扬言出金牛而使人潜觇知青州果阳空虚阶文虽有
兵垒而守备单弱于是引兵趋陈仓选精锐五千为前
锋攀援山谷昼夜兼行大军继之夏四月丙戌直抵阶
州蜀守将平章丁世真率众来拒友德击败之生擒其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364-0226b.png
将双刀王等十八人世真遁去遂克阶州进至文州距
城三十里蜀人断白龙江桥以阻我师友德督兵修桥
以渡至五里关蜀平章丁世真复集兵据险都督同知
汪兴祖跃马直前中飞石死友德怒奋兵急击破之世
真仅以数骑遁去遂拔文州 庚寅上以汤和傅友德
等伐蜀三月未得捷报命永嘉侯朱亮祖为右副将军
帅师助之 丁酉傅友德下青州果阳留指挥潘忠守
之进兵徇江油彰明二县下之癸卯遂趋绵州友德选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364-0226c.png
精锐鼓行而前别遣都督佥事蓝玉夜袭其垒蜀守将
向大亨军惊扰达旦友德麾兵乘之俄大风起诸军乘
风纵击蜀兵大败遂克绵州龙骧卫指挥史鉴死之大
亨走保汉州友德至汉州阻水不得渡乃命军中造战
舰百馀艘时蜀人虽失阶文犹恃汉水自固及闻我师
造舟进取乃益震恐五月己卯战舰成友德将进兵汉
州欲以军事达汤和而山川悬隔适江水暴涨乃以木
牌数千大书克阶文绵州日月投汉江顺流而下蜀守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364-0226d.png
者见之为之解体初蜀人命丞相戴寿太尉吴友仁等
悉众守瞿塘以扼三峡之险及闻友德破阶文捣江油
寿等乃与友仁分瞿塘守兵还援汉州以保成都未至
而友德舟师已逼汉州向大亨悉兵阵于城下友德选
骁骑击败之既而寿等兵至友德下令诸将曰彼劳师
远来闻向大亨新败必汹汹可一战克也乃亲帅师迎
击寿等大败之六月壬午遂拔汉州寿与大亨走成都
临江侯陈德追击又败之获其卒三千馀人马三百匹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364-0227a.png
友仁走古城友德乃以济宁侯顾时守汉州自将击古
城又大败其众杀获二千馀人并擒宣慰胡孔彰等获
马骡五百馀匹友仁自古城遁还保宁 时汤和兵发
归州进攻瞿塘关以江水暴涨不得进乃驻师大溪口
欲俟水稍平上闻之恐其逗遛缓事而傅友德捷书适
至乃诏和曰傅将军率精锐冒险深入克阶文及青州
果阳白水江之地兵既越险次于平川蜀人无险可恃
正当水陆并进使彼首尾受敌疲于奔命平蜀之机正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364-0227b.png
在今日朕前日所以语尔者独不记忆乎何怯之甚也
诏至廖永忠遂率所部先进和犹迟疑不决会得友德
木牌于江流乃进兵自白盐山伐木开道由纸牌坊溪
趋夔州永忠兵先至旧夔州蜀平章邹兴副枢飞天张
等出兵拒战戊子永忠分军为前后阵军既交出后军
两翼夹击之兴等大败明日复并兵攻之擒其元帅龚
兴杀溺死者甚众辛卯永忠进兵瞿塘关永忠以山峻
水急而蜀人设铁索飞桥横据关口我舟不得上乃密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364-0227c.png
遣壮士数百人舁小舟踰山度关出其上流人持糗粮
带水筒以禦饥渴山多草木令将士皆衣青蓑衣鱼贯
山岩石间蜀人不觉也度已至乃率精锐出黑叶渡分
为两道夜五鼓以一军攻其陆寨一军攻其水寨攻水
寨将士皆以铁裹船头置火器而前黎明蜀人尽锐来
拒永忠先破其陆寨既而将士舁舟出江者一时俱发
上流扬旗鼓噪而下蜀人出不意大骇而下流之师亦
拥舟急击发火炮火筒夹攻大破之邹兴中火箭死遂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364-0227d.png
焚其三桥断其横江索擒同佥蒋达等八十馀人斩首
千馀级溺死者无算飞天张铁头张等皆遁去永忠入
夔州明日汤和兵始至永忠乃与分道帅舟师自夔州
乘胜抵重庆沿江州县望风奔附次铜锣峡明升与右
丞刘仁等大惧仁劝明升奔成都其母彭氏泣曰事势
如此纵往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何益仁曰然则奈何彭
氏曰大军入蜀势如破竹今城中军民虽数万皆胆破
心怖岂能效力若驱之出战死伤必多亦终不免也不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364-0228a.png
如早降以免生灵于锋镝明升遂遣使诣永忠军全城
纳款永忠以汤和军未至辞不受癸卯汤和至重庆会
永忠以兵驻朝天门外是日明升面缚衔璧与母彭氏
及其右丞刘仁等奉表诣军门和受璧永忠解缚承制
抚慰下令将士不得侵掠抚谕戴寿向大亨等家令其
子弟持书往成都招谕遣指挥万德送明升等并降表
于京师朱亮祖兵亦至 秋七月傅友德兵围成都戴
寿向大亨等出战以象载甲士列于阵前友德命前锋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364-0228b.png
以火器冲之象却走寿兵躏藉死者甚多会汤和遣人
报重庆之捷寿等亦得家书闻重庆已降而室家皆完
乃籍府库仓廪遣其子诣军门纳款友德许之翼日庚
申寿率其属降友德整众自东门入得士马三万分兵
会朱亮祖徇州县之未附者壬戌崇庆知州尹善清拒
战击败斩之判官王桂华率父老降寿大亨既降至夔
峡皆凿舟自沉死 八月上遣使谕汤和等曰为将贵
审机而重料敌今全蜀已下惟吴友仁尚据保宁偷旦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364-0228c.png
久之命乘机而取之此破竹之势无不克者将军徘徊
不进何也吾付将军以大任而临事往往逗挠如此何
以总军政寄国事乎和闻诏遣周德兴会傅友德克其
城执友仁送京师诛之蜀地悉平明升至京师廷臣上
言宋乾德间孟昶降有叩头伏罪礼上曰昶奢淫自恣
升幼孽自臣下可免其伏地礼封升为归义侯居第京
师已而投升于高丽 命曹国公李文忠经理四川文
忠以成都旧城卑隘增筑新城高垒深池规制略备时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364-0228d.png
时傅友德驻兵保宁汤和驻兵重庆各遣人招辑番汉
人民及明氏溃亡士卒来归者因籍其壮丁丙子置成
都右中前后四卫分𨽻之复置保宁守禦千户所调濠
梁等卫官军守之 十二月辛卯赏平蜀将士傅友德
廖永忠各白金二百五十两彩鞋二十表荥阳侯杨璟
南雄侯赵庸永嘉侯朱亮祖不与赏上亲制平西蜀文
纪傅廖二将之功
  谷应泰曰闻之名山大川不封诸侯王公设险用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364-0229a.png
  守厥国而周都雒阳则曰南望三涂北望岳鄙有
  德易以王无德易以亡盖古者贤明之王在德不
  在险也夫中国之得地险者宜无过巴蜀栈道揭
  其北泸水阻其西表岷峨之天阙带二江之双流
  勇夫重闭几乎斗绝矣而自古及今败亡相继俘
  絷入臣罕有全者则蜀之地险固不足恃也方夫
  元运垂终群雄并起明玉珍以随州布衣结寨青
  山为徐寿辉之外臣倪文俊之守将及文俊见杀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364-0229b.png
  于友谅而遂奄有三巴盗窃名字比之刘宗下辇
  而自王公孙跃马而称帝功尤易易也玉珍不以
  此时北趋子午入叩关陇南下夷陵先窥汉沔而
  但固守夔门改元称制偏隅自割坐待灭亡此策
  之最下者是则东之自守者无过士诚而西之自
  守者无过玉珍也方太祖之初逐鹿中原未遑外
  讨答书通聘以待隗嚣厚礼卑辞以骄李密而使
  者乃以张裔之口舌誇蚕丛之形胜井蛙坐大斯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364-0229c.png
  为过矣至于元都已没秦晋悉平蜀道一隅势如
  黑子乃始命邹兴莫仁寿等瞿塘阻水铁锁横关
  丸泥墨守不已晚乎若夫太祖之伐蜀也以汤和
  等舟师入峡疾趋重庆此正兵也而傅友德一军
  扬言发金牛潜师取阶文者此奇兵也夫邓艾缒
  入阴平则绵竹之师不摧而溃吴汉袭至广都则
  城市之桥可烧而断宜乎刘仁表诣军门明升面
  缚衔璧而彭氏以为纵走成都不过延命旦夕也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364-0229d.png
  乃知桓温既入李势告亡全斌济师孟昶不祀此
  张载勒铭于剑阁左思致诫于蜀都玉垒铜梁险
  无足据矣从此冉駹效顺邛笮景从䈮酱出于番
  禺竹杖来于大夏版图之盛固不必言独是功纪傅
  廖文皆御制杨璟以无绩而不叙小校以非义而
  辍赏劝惩斯在又非特平蜀之规耳若夫明升者
  封侯归义居第京师要领克全母子相保虽刘禅
  乐魏身不生还而望帝归魂死犹啼血呜呼方西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364-0230a.png
  川僣号时其为寄生久矣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364-0230b.png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