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十二

卷九十二 第 1a 页 WYG1344-037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文粹卷九十二
             宋 姚铉 编
  序乙(总一十三首/)
   集序
 

   唐御史大夫李栖筠文集序(权德舆/)
    唐刑部尚书致仕白居易文集序(元稹/)
    唐赠礼部尚书孝公崔沔文集序(李华/)
卷九十二 第 1b 页 WYG1344-0371d.png
    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李汉/)
    唐尚书刑部侍郎文公孙逖文集序(颜真卿/)
    唐比部郎中崔元翰文集序(权德舆/)
    唐左补阙皇甫冉诗集序(独孤及/)
    唐左补阙李翰前集序(梁肃/)
    唐左补阙梁肃文集序(崔恭/)
    唐司封员外郎李华中集序(独孤及/)    唐礼部员外郎柳宗元文集序(刘禹锡/)
卷九十二 第 2a 页 WYG1344-0372a.png
    唐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卢藏用/)
    唐衡州刺史吕温文集序(刘禹锡/)
  唐御史大夫赠司徒赞皇文献公李栖筠文集序
               权德舆
辰象文于天山川文于地肖形最灵经纬教化鼓天下
之动通万物之宜而人文作焉三才备焉命代大君子
所以序九功正五事精义入神英华发外著之话言施
之宪章文明之盛与天地准赞皇文献公以文行正直
卷九十二 第 2b 页 WYG1344-0372b.png
祗事代宗中行山立乃恊于初未弱冠隐于汲郡共城
山下营道抗志不苟合于时族子华名知于人尝谓公
曰叔父上邻伊周旁合管乐声动律外气横人间感激
西上举秀才第一陟降中外间关代故宣力匪躬勤于
王家出涖方国入居清近由给事黄门官小司空剖符
毗陵陟明于吴廉问风行四方表率拜御史大夫不仁
者远武皇炳然审天工之可付公亦晓然知理道之可
必一德交感推心合符执热以待濯临挚而不淑岂斯
卷九十二 第 3a 页 WYG1344-0372c.png
人未得蒙公之功化邪何造物者之戾也始与计偕投
小宗伯书至内外扫除之际自为墓志其间向三十年
周旋官业斯文相为用大凡出于诗之无邪易之贞厉
春秋之褒贬且以闳奓钜衍为曼辞丽句可喜非法故
言公之文简实而粹精朗拔而章明书志二篇感槩自
叙英华特达君子之道有初有终至若嘉园绮弛张出
处于秦汉之间著四先生碑美萧文终邴承相之伦或
退或让作五君咏病有司诗赋取士非化成之道著贡
卷九十二 第 3b 页 WYG1344-0372d.png
举议其他下属城教条则辞语温润言公事上奏则切
劘端正触类而长皆文约旨明昭昭然足以激衰薄而
申矩度如昆丘玄圃积玉相照景山邓林凡木不植览
公遗编者髣髴风采知公之道焉乌虖以韩安国之忠
厚多大略汉武以为国器壶遂深中笃行将亦倚以为
相董仲舒言天人之际有王佐之才而皆不至彼当时
龌龊备位者相廷无虚日又况奇邪忮害崇党蔽善公
于斯时道未大光然其谟猷献替过于当国流风遗书
卷九十二 第 4a 页 WYG1344-0373a.png
暴于天下神之听之景福于赵公纂承门训弘大名器
三命枢机为唐夔龙君子然后谓流泽贻庆之言也信
德舆先公与公天宝中修词射策为同门生并时筮仕
于魏具之地声猷志气相视莫逆伏思羁屑展敬无容
偎以疏愚承赵公至惠沗声举之旧无忘代亲翊唐虞
之朝尝陪宰政捧门中集录屑涕见授辞不获命谨直
书以冠于篇
  白氏长庆集序       元 稹
卷九十二 第 4b 页 WYG1344-0373b.png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始
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具乐天/与予书)始既言读书勤敏与
他儿异五六岁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
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
高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
科由是性习相近远求玄珠斩白蛇剑等赋及百道判
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
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
卷九十二 第 5a 页 WYG1344-0373c.png
言得失因为贺雨诗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
人比之风骚焉予始与乐天同校袐书前后多以诗章
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
及杂体前后数十首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
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
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闲适等篇时人罕能知者
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
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
卷九十二 第 5b 页 WYG1344-0373d.png
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扬越间多作书模勒/乐天及予杂诗卖于)
(市肆/也)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间厕无
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镜湖傍/草市名)见村校诸童竞习歌
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
予之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
每以百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
以来未有流传如是之广者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
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部会稽因得尽徵其文手自
卷九十二 第 6a 页 WYG1344-0374a.png
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国家改元长庆于是因号曰白氏长
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
以讽谕之诗长于激閒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
切五字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
于情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诏长于实启
奏表状长于直书檄词策剖判长于尽总而言之不亦
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
卷九十二 第 6b 页 WYG1344-0374b.png
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尚书崔孝公文集序     李 华
文章本乎作者而哀乐系乎时本乎作者六经之志也
系乎时者乐文武而哀幽厉也立身扬名有国有家化
人成俗安危存亡于是乎观之宣于志者曰言饰而成
之曰文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皋陶之歌史克之颂
信也子朝之告宰嚭之词诈也而士君子耻之夫子之
文章偃商传焉偃商殁而孔伋孟轲作盖六经之遗也
卷九十二 第 7a 页 WYG1344-0374c.png
屈平宋玉哀而伤靡而不远六经之道遁矣论及后世
力足者不能知之知之者力或不足则文义寖以微矣
文顾行行顾文此其与于古欤帝唐文行臣太子宾客
赠礼部尚书博陵孝公崔氏讳沔字若冲安平公恺之
少子也世为德表门为上族振发纯英滋渐名训大包
淑和高厉遐清行先乎孝艺裕乎文资孝可以股肱王
室揆文可以弼成邦教进士登第举贤良方正对策第
一召见拜校书郎历陆浑主簿朝廷以公直躬正词擢
卷九十二 第 7b 页 WYG1344-0374d.png
左补阙以公嫉邪忿佞除殿中侍御史文端武淑迁起
居舍人学该典礼拜尚书祠部员外郎议事惟允迁给
事中立言成训改中书舍人辞乞就养授虞部郎中节
高天下升御史中丞刚亦不吐降著作郎道冠儒林迁
秘书少监动为人范除左庶子宜均大政拜中书侍郎
望尊地逼出为魏州刺史人惟求旧入为左散骑常侍
贰东宫居守集贤院学士秘书监太子宾客兼怀州刺
史罢州复职副守薨于位时开元二十四年冬仲月旬
卷九十二 第 8a 页 WYG1344-0375a.png
有七日春秋六十七赠礼部尚书海内冠带涕哀宗师
公为御史纠输诚之罔持国属之罪为给事中拒贵倖
怙恩之诏削大臣忤旨之刑为中丞数发太仓减上林
禽鸟之给以赈艰食陜东之人仆而复起宦官犯法执
以按劾权宠屏息朝章大行权贡举时得陆尚书景融
李杨州瑱宋上党遥宋兵部鼎等佥为国器在中书诏
命之出上考天时下从人心异于斯者必替其否在魏
州属雨水败稼乃弛禁便人先行后闻活者万计公自
卷九十二 第 8b 页 WYG1344-0375b.png
为常侍宾客恒任介正德播天下而不容于朝置之散
地竟孤其道时乎初公与元兄御史浑齐名弱冠游京
师搢绅儒学之士皆曰崔氏伯仲必至台司既而御史
君夭殁公终于副守则向之所属适为人恸哉公之侍
疾也孝达于神祗居忧也哀贯乎天地丧期有数而茹
毒终身慈不贷奸贞不肆直道胜而齐物德全而及人
博厚崇高笃实有耀俦于古烈盖鲁卫之君子欤在魏
州车驾东巡关外诸侯公为上第由是分掌选署仕进
卷九十二 第 9a 页 WYG1344-0375c.png
之族知劝焉亲交邻里饥者待公而炊寒者待公而裘
蒸尝之奠待公而后具故禄廪深厚家未尝足开元中
天下富穰车服过制公菲饮食卑宫室濯衣浣冠俾人
瞻我而化其不化者亦惭乎心矣见天下之善如不及
从而佐之见天下之不善如探汤从而诲之则卒蹈于
中庸翻然于不迪已过半矣中朝议政或疑群谋未允
公援六经伸百氏覆于时事事举其中天下莫不讽诵
焉文集经乱离多散逸今其存者二十九卷长子成甫
卷九十二 第 9b 页 WYG1344-0375d.png
进士擢第校书郎陜县尉知名当时不幸早世嗣子祐
甫论撰先志一卷为第三十传祖祢之美合于礼经见
公文章知公行事则人伦之叙治乱之源备矣岂惟比
物谐声为文章而已乎奉诏脩道德经疏藏于三阁行
乎天下反魏晋之浮诞合玄言于世教其于道也至乎
哉祐甫纯孝而文直清而和希公门者谓公存焉明发
不寐泣次遗文以华北州邻壤婚姻之旧尝趋公门备
阅家编祐甫代华为校书郎华以是味公之道也熟词
卷九十二 第 10a 页 WYG1344-0376a.png
则不敏有古之直焉
  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韩愈文集序
               李 汉
文者贯道之器也不深于斯道有至焉者不也易繇爻
象春秋书事诗咏歌书礼剔其伪皆深矣乎秦汉已前
其气浑然迨乎司马迁相如董生扬雄刘向之徒尤所
谓杰然者也至后汉曹魏气象萎薾司马氏已来规范
荡悉谓易已下为古文剽掠僭窃为工耳文与道蓁塞
卷九十二 第 10b 页 WYG1344-0376b.png
固然莫知也先生生于大历戊申幼孤随兄播迁韶岭
兄卒鞠于嫂氏辛勤来归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
言比壮经书通念晓析酷排释氏诸史百子皆搜抉无
隐汗澜卓踔奫泫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
锵然而韶钧鸣日光玉絜周情孔思千态万猊卒泽于
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万古悯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
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坚其终人
亦翕然而随以定呜呼先生于文摧陷廓清之功比于
卷九十二 第 11a 页 WYG1344-0376c.png
武事可谓雄伟不常者矣长庆四年冬先生殁门人陇
西李汉辱知最厚且亲遂收拾遗文无所失坠得赋四
古诗二百五联句十律诗一百七十三杂著六十四书
启序八十六哀辞祭文三十八碑志七十六笔砚鳄鱼
文三表状四十七总七百并目录合为四十一卷目为
昌黎先生集传于代又有注论语十卷传学者顺宗实
录五卷列于史书不在集中先生讳愈字退之官至吏
部侍郎馀在国史本传
卷九十二 第 11b 页 WYG1344-0376d.png
  唐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
               颜真卿
古之为文者所以导达心志发挥性灵本乎咏歌终乎
雅颂帝容作而君臣动色王泽竭而风化不行政之兴
衰实系于此然而文胜质则绣其鞶帨而血流漂杵质
胜文则野于礼乐而木讷不华历代相因莫能适中故
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此其效也汉魏已
还雅道微缺梁陈斯降宫体聿兴既驰骋于末流遂受
卷九十二 第 12a 页 WYG1344-0377a.png
嗤于后学是以沈隐侯之论谢康乐也乃云灵均已来
此未及睹卢黄门之序陈拾遗也而云道丧五百岁而
得陈君若激昂颓波虽无害于过正㩁其中论不亦伤
于厚诬何则雅郑在人理乱由俗桑间濮上胡为乎绵
古之时正始皇风奚独乎凡今之代盖不然矣其或斌
斌彪炳郁郁相宣膺期运以挺生奄寰瀛而首出者其
惟仆射孙公乎公讳逖河南巩人其先自乐安武水寓
于涉而从焉父嘉之以词学登科官至宋州司马公风
卷九十二 第 12b 页 WYG1344-0377b.png
裁徵明天才杰出学穷百氏不好非圣之书文统三变
特深稽古之道故逸气上济而高情四达羌索隐乎浑
元之始表独立于常均之外不其盛欤年数岁即好属
文十五时相国齐公崔日用试土火炉赋公雅思遒丽
援翰立成齐公骇之约以忘年之契迩后遂有大名故
其试言也年未弱冠而三擅甲科吏部侍郎王丘试竹
帘赋降阶约拜以殊礼待之相国燕公张说览其策而
心醉其序事也则伯乐川记及诸碑志皆卓立千古传
卷九十二 第 13a 页 WYG1344-0377c.png
于域中其为诗也必有逸韵佳对冠绝当时布在人口
其词言也则宰相张九龄欲掎摭疵瑕沈吟久之不能
易一字公之除庶子也苑咸草诏曰西掖掌纶朝推无
对议者以为知言凡斯夥多庸可悉数故燕国深赏公
才俾与张九龄许景先韦述同游门庭命子均垍施伯
仲之礼江夏李邕自陈州入计缮写某集赍以诣公托
知已之分其为先达所重也如此公又雅有清鉴典考
功时精覈进士虽权要不能逼所奖擢者二十七人数
卷九十二 第 13b 页 WYG1344-0377d.png
年间宏词判等入甲者一十六人授校书者九人其馀
咸著名当世已而多至显官明年典举亦如之故言第
者必称孙公而已夫然信可谓人文之宗师国风之哲
匠者矣公凡所著诗歌赋序策问赞碑志表疏制诰不
可胜纪遭二朝之乱多有散落子宿绛成等夙奉过庭
之训咸以文章知名同时台省乃编次公文集为二十
卷列之于左庶乎好事者传写讽诵以垂乎无穷亦何
必藏名山而纳石室也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
卷九十二 第 14a 页 WYG1344-0378a.png
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昔观光乎天府实荷公之
奖擢见命为序岂究端倪时则永泰元年仲秋之月至
若世系阀阅盖存诸别传此不复云
  唐尚书比部郎中博陵崔元翰文集序
               权德舆
易贲之彖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阙里之四教门
人之四科未有遗文者荀况孟轲修道著书本于仁义
经术之枝𣲖也迨夫骚人怨思之作游士从横之论刺
卷九十二 第 14b 页 WYG1344-0378b.png
讥捭阖文宪陵夷至汉廷贾谊刘向班固扬雄司马迁
相如之伦郁然复兴有古风烈然则文之用也横三才
之中经纪事物章明统类不可已也殷之说命周之命
君陈君牙楚射父之训辞郑东里之润色天子诸侯名
命之文也张老之轮奂史克之駉駜吉甫之清风伯喈
之无愧贤士大夫颂述之文也至若夫子纪延陵墓叔
向寓子产书董仲舒射策言天人相与之际阮元瑜书
记翩翩之任触类滋多非文不彰后之人力不足者词
卷九十二 第 15a 页 WYG1344-0378c.png
或侈靡理或底伏文之难能也如是博陵崔君元翰东
汉济北相长岑之后也曾祖某济州刺史祖某凤阁舍
人考某以经明历卫州汲县尉虢州湖城县主簿亲没
遂不复仕探古先微言著尚书洪范周易忘象及三国
春秋幽观之书门人诸儒易其名曰贞文孝父君绍文
宗雕龙之庆究贞文法义之学洁廉清方敦直庄明博
见强志不取合于俗默而好深湛之思舒而为彬蔚之
文师遵六籍磅礴二汉不为物选不为波流初间关隐
卷九十二 第 15b 页 WYG1344-0378d.png
于河朔之间年殆知天命甫与计偕至京师洎博学
宏词直言极諌凡三登甲科名动天下初自典校袐书
连辟汧公北平王司徒府管奏记之职历太常寺恊律
郎大理评事锡以命服登朝为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
贞元七年春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八年冬罢为比部
郎中十一年夏寝疾不起其寿四百甲子其文若千篇
闳茂博厚菁华缜密足以希前古而耸后学纪循吏而
述政事则房柏乡碣孙信州颂叙守臣勋烈则黎阳城
卷九十二 第 16a 页 WYG1344-0379a.png
碑刘幽州神道碑表宗工贤人兆域则李太师梁郎中
志文撰门中德善则贞文孝父志碣二铭摅志气以申
感慨则与李都统及二从事书诠桑门心法则大觉禅
师碑推人情以陈圣德则请复尊号表陈理道则有制
策藻润王度则有诏诰向所叙诗书说命駉颂而下君
皆索其粹精故能度越伦类有盛名于代其他诗赋赞
论铭诔序记等合为三十卷如黄钟玉磬琮璧琬琰奏
于悬间列在西序其章章者虽汉廷诸公不能加也无
卷九十二 第 16b 页 WYG1344-0379b.png
溢言曼辞以为夸大无谄笑柔色以资孟晋劲直而不
能屈已清刚而不能容物介特寡徒晚达中废斯亦命
之所赋也德舆昔岁获与君游于江湖间又接武侍从
登文石之陛常所论著备探简编君之孤某既除丧泣
捧遗文见咨序引故如其篇第直书以冠之云
  唐左补阙安定皇甫冉文集序 独孤及
五言诗之源生于国风广于离骚著于李苏盛于曹刘
其所自远矣当汉魏间虽已朴散为器作者犹质有馀
卷九十二 第 17a 页 WYG1344-0379c.png
而文不足以今揆昔则有朱弦疏越大羹遗味之叹历
千馀年至沈詹事宋员外始财成六吕彰施五色使言
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虽去
雅寖远其丽有过于古者亦犹路鼗出于土鼓篆籀生
于鸟迹也沈宋既没而崔司勋颢王右丞维复崛起于
开元天宝之间得其门而入者当代不过数人补阙其
人也补阙讳冉字茂政玄晏先生之后乐平县令价之
孙潭州长史顗之子十岁能文十五而老成右丞相曲
卷九十二 第 17b 页 WYG1344-0379d.png
江张公深所叹异伯父袐书少监彬尤器之自是令问
休畅举进士第一历无锡尉左金吾兵曹今相国太原
公之推载河南也辟为书记大历二载迁左拾遗转左
补阙奉使江表因省家至丹阳朝廷三署郎位以待君
之复不幸短命年方五十四而殁呜呼惜哉君忠恕廉
恪居官可纪孝友恭让自内形外言必依仁交不苟合
得丧喜愠罕见于容故睹君述作知君所尚以景命不
永斯文未臻其极也盖存于遗札者凡三百有五十篇
卷九十二 第 18a 页 WYG1344-0380a.png
其诗大略以古之比兴就今之声律涵咏风骚宪章颜
谢至若丽曲感动逸思奔发则天机独得非师资所奖
每舞雩咏归或金谷文会曲水修禊南浦怆别新声秀
句辄加于常时一等才钟于情故也君母弟曾字孝常
与君同禀学诗之训君有诲诱之助焉既而丽藻竞爽
盛名相亚同乎声者方之景阳孟阳孝常既除丧惧遗
制之坠于地也以某与茂政前后为諌官故衔痛编集
以论撰见托遂著其始终以冠于篇
卷九十二 第 18b 页 WYG1344-0380b.png
  唐左补阙李翰前集序    梁 肃文之作上所以发扬道德正性命之纪次所以裁成典
礼厚人伦之义又所以昭显义类立天下之中三代之
后其流派别炎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故其文亦二贾
生马迁刘向班固其文博厚出于王风者也枚叔相如
扬雄张衡其文雄富出于霸涂者也其后作者理胜则
文薄文胜则理消理消则言愈繁斯乱矣文薄则意愈
巧斯弱矣故文本于道失道则博之以气气不足则饰
卷九十二 第 19a 页 WYG1344-0380c.png
之以辞盖道能兼气气能兼辞辞不当则文斯败矣唐
有天下几二百载而文章三变初则广汉陈子昂以风
雅革浮侈次则燕国张公说以宏茂广波澜天宝以还
则李员外萧功曹贾常侍独孤常州比肩而作故其道
益炽若乃辞源辩博驰骛古今之际高步天地之间则
有左补阙李君君名翰赵郡赞皇人也天姿朗秀率性
聪达博涉经籍其文尤工故其作叙治乱则明白坦荡
衍馀条畅端如贯珠之可观也陈道义则游泳性情探
卷九十二 第 19b 页 WYG1344-0380d.png
微豁冥涣乎春冰之将泮也广劝戒则得失相维吉凶
相追焯乎元龟之在前也颂功美则温直显融协于大
中穆如清风之中人也议者又谓君之才若崇山出云
神禹导河触石而弥六合随山而注巨壑盖无物足以
道其气而阅其行者也世所谓文章之雄舍君其谁欤
弱冠进士登科解褐卫县尉其后以书记再参淮南节
度军谋累迁大理司直天子闻其才召拜左补阙俄加
翰林学士君之处世用拾关乎才进退牵乎时始居筮
卷九十二 第 20a 页 WYG1344-0381a.png
仕值蔽善者当路故屈于下位(天宝末房公琯韦少师/陟荐公充史官谏司之)
(任当国者/不听乃已)中岁多难时方用武故委于外藩及夫入宣
室而挥宸翰也方用人文以饰王度则因疾罢免嘻昔
君子贤人运与事并得信其志者寡矣其馀属雅道丧
缺黄钟毁弃若孟子轗轲士安多病亦何可胜论惟斯
文足以振当世馀烈足以遗后嗣此之谓不朽君既退
归居于河南之阳翟家愈贫而禄不及志愈迈而文益
壮暇日以尝所述作三十卷目为前集命予序之君与
卷九十二 第 20b 页 WYG1344-0381b.png
予实有伯喈仲宣之义故书于篇
  唐右补阙梁肃文集序    崔 
叙曰皇甫士安志好閒散不荣轩冕导情适志作高士
传赞记遗韵风猷尚在而公早从释氏义理生知结意
为文志在于此言谈语笑常所切心在一乘故叙释
氏最为精博与皇甫士安之所素尚亦相放焉则今天
台大师元浩之门弟子也抠衣捧席与余同焉故能知
其景行收其制作编成二十轴以为儒林之纲纪云若
卷九十二 第 21a 页 WYG1344-0381c.png
夫明是非探得失乃作西伯称王议宗道德美功成作
磻溪铭四皓赞钓台碑圯桥碑絜当世激清风作先贤
赞独孤常州集序观讲论语序美艺文善章句作李补
阙集序隐士李君遗文序备教化彰讽咏作中书侍郎
赠太子太傅李公集序开国公包君集序总名实树遗
风作常州独孤公遗爱额太常卿常山郡开国公崔公
神道碑恶戎丑思康济作兵箴叙宗系思祖德作述初
赋病流滥悦故居作过旧园赋明大道宗有德作受命
卷九十二 第 21b 页 WYG1344-0381d.png
宝赋其馀言志导情记会叙别总存诸集录归根复命
一以贯之作心应铭住一乘明法体作三如来画赞知
法要识权实作天台山禅林寺碑达教源周境智作荆
溪大师碑大教之所由佛(阙/)(阙/) 盖尽于此矣若以
神道设教化源旁济作泗州开元寺僧伽和尚塔铭言
僧事齐律仪作过海和尚碑铭幽公碑铭释氏制作无
以抗敌大法将灭人鲜知之唱和之者寡矣故公之
文章粹美深远无人能到此事可以俟于知音不可与
卷九十二 第 22a 页 WYG1344-0382a.png
薄俗者同世而论也余之仰止未尽其善盖释氏之鼓
吹欤诸佛之影响欤余所不者道其穷欤常怀不言之
叹杳冥之恨尔后之人识达希夷意通响象知我之言
之不怍耳若以叙人伦正褒贬则人皆知之非独情至
而称其制作也大约公之习尚敦古风阅传记硁硁然
以此导引于人以为其常米盐细碎未尝挂口故鲜通
人事亦贤者之一病也夫子所谓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故无适时之用任使之勤余故以皇甫士安比之若管
卷九十二 第 22b 页 WYG1344-0382b.png
夷吾诸葛亮留心济世自谓栋梁则非公之所尚也所
谓善古而不善今知贤而不知俗故论赞碑颂能言贤
者之事不能言小人之称享年若干以某年月日终于
长安某里朝廷尚德故以公为太子侍读国尚实录故
以公为史馆修撰发诰令敷王猷故以公为翰林学士
(阙/) 齐署则公之处朝廷不为不达矣年过四十士林
归崇比夫颜(阙/)黄叔度不为不寿矣其碌碌者老于郎
署白首人世又何补哉于达者不可以夭寿之叹而病
卷九十二 第 23a 页 WYG1344-0382c.png
于促数焉公遗孤殁后而生今已成立则友朋之知臧
孙之后存于此也
  唐司封员外郎李华中集序  独孤及
志非言不形言非文不彰是三者相为用亦犹涉川
者假舟楫而后济自典谟缺雅颂寝王道陵夷文教
下哀故作者往往先文字后比兴其风流荡而不返
乃至有饰其词而遗其意者则润色愈工其实愈丧
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
卷九十二 第 23b 页 WYG1344-0382d.png
为梏拳拳守之如奉法令闻皋陶史克之作则呷然
笑之天下雷同风驰云趋文不足言言不足志亦
犹木兰为舟翠羽为楫玩之于陆而无涉川之用
痛乎流俗之惑人也久矣帝唐以文德敷乂于下民被王风俗稍丕变至天后时陈子昂以雅易郑学者
𥧲而向方天宝中公与兰陵萧茂挺长乐贾幼几勃焉
复起用三代文章律度当世公之作本乎王道大抵以
五经为泉源抒情性以托讽然后有歌咏美教化献箴
卷九十二 第 24a 页 WYG1344-0383a.png
谏然后有赋颂悬权衡以辩天下公是非然后有论议
至若记叙编录铭鼎刻石之作必采其行事以正褒贬
非夫子之旨不书故风雅之指归刑政之根本忠孝之
大伦皆见于词然后中古之风复形于今于时文士驰
骛飙扇波委二十年间学者稍厌抑扬黄华而窥咸韶
之音者什五六识者谓之文章中兴公实启之公名华
字遐叔赵郡人安邑令府君第三子质直而和纯固而
明旷远而有节中行而能断孝敬忠廉根于天机执亲
卷九十二 第 24b 页 WYG1344-0383b.png
之丧哀达神明其任职釐务外若坦荡而内持正性谦
而不犯见义乃勇举善惟惧不及务去恶如复雠与朋
友交然诺著于天下其伟词丽藻则和气之馀也学博
而识有馀才多而体愈迅每述作则笔端风生听者耳
骇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天宝二年举博学宏词皆为
科首由南和尉擢秘书省校书郎八年历伊阙尉当斯
时唐兴百三十馀年天下一家朝廷尚文夫羿工乎中
微拙于使人无已誉公才与时弁故不近名而名彰时
卷九十二 第 25a 页 WYG1344-0383c.png
辈归望如鳞羽之于虬鸾也十一年拜监察御史会权
臣窃政柄贪猾当路公入司方书出按二千石持斧所
向列郡为肃为奸党所嫉不容于御史府除右补阙禄
山之难方命圯族者蔽天聪明勇者不得奋明者不得
谋公危行正词献纳以诚累陈诛凶渠完封疆之策阍
犬迎吠故书留不下时继太夫人在邺初潼关败书闻
或劝公走蜀诣行在所公曰奈方寸何间行问安否然
后辇毋安舆而逃谋未果为盗所获二京既复坐谪杭
卷九十二 第 25b 页 WYG1344-0383d.png
州司功太夫人弃敬养公自伤悼以事君故践危乱而
不能安亲既受污非其疾而贻亲之忧及随牒愿终养
而遭天不吊由是衔罔极之痛者三故虽除丧抱终身
之戚焉谓志已厌息陈力之愿焉因屏居江淮间省躬
遗名誓心自绝无何诏授左补阙又加尚书司封员外
郎玺书连徵公卿已下倾首延伫至止之日将以司言
处公公曰焉有节辱志者可以荷君之宠乎遂移疾
请告故相国梁公岘之领选江南也表为从事加检校
卷九十二 第 26a 页 WYG1344-0384a.png
吏部郎明年遇风痹徙家于山阳疾痼贫甚课子弟力
农圃赡衣服雅好修无生法以冥寂思虑视爵禄形骸
与遗土同惟吴楚之士君子撰家传修墓版及郡邑颂
贤守宰功德者靡不赍货币越江湖求文于公得请者
以为子孙荣公遇胜日时复缀录以应其求过是而往
不复著书素所著者多散落人间自志学至校书郎以
前八卷并舜山公主志文窦将军神道碑崔河南生祠
碑礼部李侍郎碑安定三孝论哀旧游诗韩幼深避乱
卷九十二 第 26b 页 WYG1344-0384b.png
诗序祭王端员外沈起居兴宗裴员外腾文别元亘诗
并杨骑曹集序王常山碑并因乱失之名存而篇亡自
监察御史以后迄至于今所著述者公长男羔字宗叙
编而集之断自监察御史已前十卷号为前集其后二
十卷颂赋诗歌碑表序论志记赞祭文且一百四十四
篇为中集其中陈王业则无疆颂议世道则原卜论质
文论主文而谲谏则言医含元殿赋敦礼教则哀节妇
赋二孝赞与外孙女二孩书表贤达盛德则元鲁山碣
卷九十二 第 27a 页 WYG1344-0384c.png
房太尉德铭崔宾客集序德先生诔权著作墓表李夫
人传灵夫人颂一生死之间抒其交情则祭萧功曹刘
评事张博士文吟咏情性达于事变则咏古诗辨卿大
夫族姓则卢监神道碑思旧则三贤论自叙则别相里
造范伦序诠佛教心要而会其异同则南泉真禅师左
溪朗禅师碑其馀虽比兴万变而未始不根于道德故
览公之文知公之质不俟觌容貌听词气而后睹其行
若使束带立于史臣之位且备献替足以润色王度正
卷九十二 第 27b 页 WYG1344-0384d.png
一代之训典天而病之国不幸也然遐叔身甚病而心
甚壮文益赡而才不竭则前路逸气讵可度矣他日继
于此而作者当为后集及常游公之藩也久故录其述
作之所以然著于篇
  唐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宗元文集序
               刘禹锡
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三代之文至战国而病
涉秦汉复起汉之文至列国而病唐兴复起夫政厖而
卷九十二 第 28a 页 WYG1344-0385a.png
土裂三光五岳之气分(扶问/切)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
大振初贞元中上方向文章昭回之光下饰万物天下
文士争执所长与时而奋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
色正人望而敬者五行而已河东柳子厚斯人望而敬
者欤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至九年为名进
士十有九年为材御史二十有一年以文章称首入尚
书为礼部员外郎是岁以疏隽少检获讪出牧邵州又
谪佐永州居十年诏书徵不用遂为柳州刺史五岁不
卷九十二 第 28b 页 WYG1344-0385b.png
得召病且革留书抵其友中山刘禹锡曰我不幸卒以
谪死以遗草累故人禹锡执书以泣因编次为四十五
通行于世子厚之丧昌黎韩退之志其墓且以书来吊
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常评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
长崔蔡不足多也安定皇甫湜于文章少所推让亦以
退之言为然凡子厚名氏与仕与年暨行已之大方有
退之之志若祭文在今附于第一通之末云  唐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   庐藏用
卷九十二 第 29a 页 WYG1344-0385c.png
昔孔宣父以天纵之才自卫返鲁乃删诗定礼述易道
而修春秋数千百年文章桀然可观也孔子殁二百岁
而骚人作于是婉丽浮侈之法行焉汉兴二百年贾谊
马迁为之杰宪章礼乐有老成之风长卿子云之俦瑰
诡万变亦奇特之士也惜其王公大人之言溺于流杂
而不显其后班张崔蔡曹刘潘陆随波而作虽大雅不
足其遗风馀烈尚有典刑宋齐之末盖憔悴矣逶迤陵
颓流靡忘返至于徐庾天之将丧斯文也后进之士若
卷九十二 第 29b 页 WYG1344-0385d.png
上官仪者继踵而生于是风雅之道扫地尽矣易曰物
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泰道丧五百岁而得陈君君讳
子昂字伯玉蜀人也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
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非夫岷峨之精巫庐之灵
则何以生此故其谏诤之辞则为政之先也昭夷之碣
则议论之当也国殇之文则大雅之怨也徐君之议则
刑礼之中也至于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
状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观其逸足骎
卷九十二 第 30a 页 WYG1344-0386a.png
骎方将抟扶摇而凌太清猎遗风而薄嵩岱吾见其进
未见其止惜乎湮厄当世道不遇时委骨巴山年志俱
夭故其文未极也呜呼聪明精粹而沦剥贪叨桀骜以
显荣天乎天乎吾始未知天焉昔尝与余有忘形之契
四海之内一人而已良友殁矣天其丧余今采其遗文
可存者编而次之凡十卷恨不逢作者不得列于诗人
之什悲夫故粗论文变而为之序至于王霸之才卓荦
之行则存之别传以继于终篇云
卷九十二 第 30b 页 WYG1344-0386b.png
  唐衡州刺史吕温文集序   刘禹锡
五行秀气得之居多者为隽人其色潋滟于颜间其声
发而为文章天之所与有物来相彼由学而致者如工
人染夏以视羽畎有生死之殊矣初贞元中天子之文
章焕乎垂光庆霄在上万物五色天下人文为气所召
其生乃蕃灵芝萐莆与百果齐折然煌煌翘翘出乎其
类终为伟人者几希矣东平吕和叔实生是时而绝人
甚远始以文学振三川三川守以为贡士之冠名声四
卷九十二 第 31a 页 WYG1344-0386c.png
驰速如羽翼长安中诸生咸避其锋两科连中铓刃愈
出德宗闻其名自集贤殿校书郎擢为左拾遗明年犬
戎请和上问能使绝域者君以奇表有专对材膺选转
殿内史锡之银章还拜尚书户部员外郎转司封迁刑
部郎中兼侍御史副治书之职会中执法左迁缘坐道
州刺史以善政闻改衡州年四十而没后十年其子安
衡泣奉遗草来谒咨予叙之成一家言凡二百篇和叔
名温别字化光祖考皆以文学至大官蚤闻诗礼于先
卷九十二 第 31b 页 WYG1344-0386d.png
侍郎又师吴郡李质通春秋从安定梁肃学文章勇于
艺能咸有所祖年益壮志益大遂拨去文字与隽贤交
重气槩覈名实歆然以致君及物为大欲每与其徒讲
疑考要皇王富强之际臣子忠孝之道出入上下百千
年间诋诃角逐叠发连中得一善辄盱衡击节扬袂顿
足信容得色舞于眉端以为案是言循是理合乎心而
气将之昭然若揭日月而行孰能阏其势而争天光者
乎呜呼言可信而时异道甚长而命窄精气为物其有
卷九十二 第 32a 页 WYG1344-0387a.png
所归乎古之为书者先立言而后体物贾生之书首过
秦而荀卿亦后其赋和叔年少遇君而卒以谪似贾生
能明王道似荀卿故予先后视二书断自人文化成论
至诸葛武侯庙记为上篇他咸有为而为之始学左氏
书故其文微为富艳夫羿之关弓惟巴蛇九日乃能尽
其彀而回注鴳爵亦要中于寻常之间非羿之手弓有
能有不能所遇然而然也后之达解者推而广之知予
之素交不相索于文字之内而已
卷九十二 第 32b 页 WYG1344-0387b.png
 
 
 
 
 
 
 
 唐文粹卷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