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一

卷六十一 第 1a 页 WYG1344-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文粹卷

六十一
             宋 姚铉 编
  碑十三(揔五首/)
   释(议例铭附/)
    天台智者大师碑(梁肃/)
    左溪大师碑(李华/)
    天台法门议(附肃/梁)
卷六十一 第 1b 页 WYG1344-0001b.png
    止观统例(附/)
    心印铭(附/)
  天台智者大师碑(并序/)    梁 肃
天台山西南隅一峰曰佛陇盖智者大师得道之所前
大佛教重光之地陈朝崇之置寺曰修禅及隋创国清
废修禅号号为道场自大师入灭一百八十馀载长老
大比丘然公光昭大师之遗训以启后学门人安定梁
肃闻上易名铭勒大师之遗烈以示后世云大师讳智
卷六十一 第 2a 页 WYG1344-0002a.png
顗字德安时号智者其先颍川陈氏世居荆州之华容
感缘应迹载在别传夫治世之经非仲尼则三王四代
之制寝而不章出世之道非大师则三乘四教之旨晦
而不明昔如来乘一大事因缘菩萨以普门示现自华
严肇开至双林高会无小无大同归佛界及大雄示灭
学路派别世既下衰教亦陵迟故龙树大士病之乃用
权略制诸外道乃诠智度发明宗极微言东流我惠文
禅师得之由文字中入不二法门以授南岳思大师当
卷六十一 第 2b 页 WYG1344-0002b.png
时教尚简密不能广被而空有诸宗扇惑方夏及大师
受之于是开止观法门其教大略即身心而指定慧即
言说而诠解脱大中一实相之宗趣无證真得之妙自
发心至于成道行位昭明无相夺伦然后诞敷契经而
会同之焕然冰释示佛如见窥其教者修焉息焉盖无
入而不自得焉大师之设教也如此若夫弛张用舍开
阖默语高步海内为两朝宗师大明在天光被四表大
云注雨旁施万物繇是言佛法者以天台为司南殊涂
卷六十一 第 3a 页 WYG1344-0002c.png
异论往往退息缘离化城示灭兹山是岁隋开皇十七
年也夫名者实之宾教者道之门大师溷其宾辟其门
自言地位示有證入故感而应之之事可得而知也若
安住法界现为比丘等觉欤妙觉欤不可得而知也当
时也得大师之门者千数得深心者三十有二人纂
其言行于后世者曰章安禅师灌顶顶传缙云威禅师
威传东阳东阳缙云同号时谓小威威传左溪朗禅师
自缙云至左溪以玄珠相付向晦宴息而已左溪门人
卷六十一 第 3b 页 WYG1344-0002d.png
之上首今湛然禅师行高识远超悟辩达凡祖师之教
在章句者必引而伸之后来资之以崇德辨惑不可悉
数盖尝谓肃曰是山之佛陇亦邹鲁之洙泗妙法之耿
光先师之遗尘爰集于兹自上元宝历之世邦寇扰攘
缁锡骇散可易名建寺修持塔庙庄严佛土回向之徒
有所依归繄众人是赖汝吾徒也盍纪诸文言刻于金
石俾千载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命故大
师之本迹教门之经明后裔之住持皆见乎辞其文曰
卷六十一 第 4a 页 WYG1344-0003a.png
诸佛出世惟一大事天台教源与佛同致赫赫大师开
示奥秘载弘道要安住圆位白日丽天天下文明大师
出现国土化成无生而生生化两明薪尽火灭山空道
行五世之后閒生上德微言在兹德音允塞明明我后
易名净域此山有坏此教不极
  故左溪大师碑铭(并序/)    李 华
百亿三昧无非度门于觉照中而得自在过去大士时
惟左溪左溪傅氏之子法号玄朗字惠明其先北地泥
卷六十一 第 4b 页 WYG1344-0003b.png
阳人汉魏大族隋晋南渡家于义乌今为东阳义乌人
也自江夏太守极梁居士翕贤达相承世谓居士为诸
佛化身杳不可测左溪则居士六代孙梵行之门宜生
上德母葛氏梦天降灵瑞而娠左溪心静体安迄于乳
育生九年矣辞家入道兼综群言曰此法门之畎浍也
如意年中剃度义乌清泰寺寻光州岸律师受具戒
就会稽印宗禅师商律部重山深林怖畏之地独处岩
穴凡三十年宴居左溪因以为号每言石泉可以洗昏
卷六十一 第 5a 页 WYG1344-0003c.png
云松可以遗身世吾以此始亦以此终于所居一方
建立精舍约而不陋跪忏其间如来诸大弟子皆善萨
僧大迦叶之头陀舍利弗之智惠罗睺罗之密行须善
堤之解空此四者皆最上乘同趋异名分流合体舍利
弗先佛灭度佛以法心付大迦叶此后相承凡二十九
世至梁魏间有菩萨僧菩提达摩禅师传楞伽法八世
至东京圣善寺弘正禅师今北宗是也又达摩六世至
大通禅师大通又授大智禅师大智禅师降及长安山
卷六十一 第 5b 页 WYG1344-0003d.png
北寺融禅师盖北宗之一源也又达摩五代至璨禅师
今南宗是也又达摩四代至信禅师信又授融禅师住
牛头山今径山禅师承其后也至梁陈间有惠文禅师
学龙树法授惠思大师南岳祖师是也思传智者大师
天台法门是也智者传灌顶大师灌顶传缙云威大师
缙云传东阳大师左溪是也又弘景禅师得天台法居
荆州当阳传其禅师俗谓兰若和尚是也左溪所传止
观为本祇树园内尝闻此经燃灯佛前无有少法因字
卷六十一 第 6a 页 WYG1344-0004a.png
以诠义因义以明理因理以同如定慧双修空有皆舍
此其略也菩萨或以性海度或以普门化香象至底弥
楼最高其馀幽赞不知充满法界夫知上法易行上法
难修上法易證上法难明谓左溪为有则实无所行谓
左溪为无则妙有常住视听之表巍巍左溪因恭禅
重研心法十八种物行头陀教厥后奉东阳威大师得
最上乘诠第一义现声闻像弘大觉心不可名也偏
跪膝奉观音上圣愿生兜率天亲近弥勒殚罄衣钵严
卷六十一 第 6b 页 WYG1344-0004b.png
具尊仪焚香稽首则舍利降灵光发寺非正阳屋宇凋
落殿移则像毁财匮则力艰左溪杖锡指撝工人听命
如从旧馆俨若天成心不离定中口不尝药味耄期之
岁同于壮龄告门人曰吾六印道圆万行无得戒为心
本尔等师之天宝十三载九月十九日就灭春秋八十
二夏六十四四辈号恸如慕如疑香木幢幡雷动山谷
乡人或梦左溪居宝阁第四重者寤告其邻与之梦协
兜率天者第四天也愿力所届广度人天既茶毗已门
卷六十一 第 7a 页 WYG1344-0004c.png
人分舍利建塔于左溪遵像法也城邑之人愿获亲近
分半舍利起塔于州某原申永慕也左溪僻在深山衣
弊食绝布纸而绽掬泉而斋如缯纩之温均滑甘之饱
诵经则翔禽下听洗钵则群猿来捧宴坐一室同法界
之大萧然一院等他方之游或问曰万行皆空云何苦
行对曰本无苦乐妄习为因众生妄除我苦随尽又问
曰山水自利如聚落何对曰名香挺根于海岸如来成
道于雪山未闻笼中比大寥廓至若岸蛙跃流瞽犬能
卷六十一 第 7b 页 WYG1344-0004d.png
视云雷兴而猎者舍弓矢鳞介绝而渔者壤罾梁举其
倬然曷可殚载弟子衢州龙丘九岩寺道宾越州法华
寺僧法源僧神邕本州灵隐寺僧玄净栖岩寺僧法开
苏州报恩寺僧道遵皆菩萨僧开左溪之秘藏常州福
业寺僧守真杭州灵耀寺僧法澄灵隐寺僧法真明州
天宝寺僧道源净安寺僧惠从本州开元寺僧清辨纯
得醍醐饱左溪之道味入室弟子本州开元寺僧行宣
常州妙乐寺僧湛然见如来性传左溪之法门新罗僧
卷六十一 第 8a 页 WYG1344-0005a.png
法融理应英纯理应归国化行东表弘左溪之妙𧷤菩
萨戒弟子传礼王光福等菩萨惠牙沾左溪之一雨清
辩禅师等荷担遗烈见请斯文铭曰
磁石凑金澄流见月法与心起缘随定设众生未度我
为舟筏将如赵代岂望荆越趋道云何知之在行殈烦
恼𪆪开寂灭城不住之住无生之生兜率天乐徘徊下
迎潺湲左溪东入沧海青松白日人亡地在四辈尽哀
时乎不待颂德空岭劫衣无改
卷六十一 第 8b 页 WYG1344-0005b.png
  天台法门议        梁 肃
论曰修释氏之训者务之而已曰戒定惠斯道也始于
发心成于妙觉经纬于三乘导达于万行而能事备矣
昔法王出世由一道清净用一音演法机感不同所闻
益异故五时五味半满权实偏圆大小之义播于诸部
粲然殊流要其所归无越一实故经曰虽说种种道其
实为佛乘又曰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喻之以众流入海
标之以不二法门自他两得同诣秘密此教之所由作
卷六十一 第 9a 页 WYG1344-0005c.png
也洎鹤林灭而法网散神足隐而宗途异各权所得互
为矛楯更作其中或三昧示生四依出现应机不等持
论亦别故摄论地持成实惟识之类分路并作非有非
空之谈莫能一贯既而去圣滋远其风东扇说法者桎
梏于文字莫知自解习禅者虚无其性相不可牵复是
此者非彼未證者谓證惠解之道流以忘反身口之事
荡而无章于是法门之前统或几乎息矣既而教不终
否至人利见惠闻惠思或跃相继法雷之振未普故木
卷六十一 第 9b 页 WYG1344-0005d.png
铎重授于天台大师大师像身子善现之超悟备帝尧
后舜之休相赞龙树之遗论从南岳之妙解然后用三
种止观成一事因缘括万法于一心开十乘于八教戒
定惠之说空假中之观坦然明白可举而行是故教无
遗法法无弃人人无废心心无释行行有所證證有其
宗大师教门所以为盛故其在世也光照天下为帝王
师范其去世也往来上界为慈氏辅佐卷舒于普门示
现降德为如来所使阶位境智盖无得而称焉于戏应
卷六十一 第 10a 页 WYG1344-0006a.png
迹虽往正言不坠习之者犹足以抗折百家照示三藏
又况闻而能思思而能修修而能信信而不已者欤斯
人也虽曰未證吾必谓之近矣今之人正信者鲜游禅
关者或以无佛无法何罪何善之化化中人已下驰骋
爱欲之徒出入衣冠之类以为斯言至矣且不逆耳故
从其门者若飞蛾之赴明烛破块之落空谷殊不知坐
致焦烂而莫能自出虽欲益之而实损之与夫众魔外
道为害一揆由是观之此宗之大训此教之旁济其
卷六十一 第 10b 页 WYG1344-0006b.png
天下为不侔矣自智者传法五世至今天台湛然大师
中兴其道为予言之如此故录之以系于篇
  止观统例
夫止观何为也导万法之理而复于实际者也实际者
何也性之本也物之所以不能复者昏与动使之然也
照昏者谓之明驻动者谓之静明与静止观之体也在
因谓之止观在果谓之智定因谓之行果谓之成行者
行此者也成者證此者也原夫圣人有以见惑足以丧
卷六十一 第 11a 页 WYG1344-0006c.png
志动足以失方于是乎止而观之静而明之使其动而
能静静而能明因相待以成法即绝待以照本御大车
以禦正乘大事而揔权消息乎不二之场鼓舞于说三
之域至微以尽性至𧷤而体神语其近则一毫之善可
通也语其远则重玄之门可窥也用至圆以圆之物无
偏也用至实以实之物无妄也圣人举其言所以示也
广其用所以告也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拟而议之使自
至之此止观所由作也夫三谛者何也一之谓也空假
卷六十一 第 11b 页 WYG1344-0006d.png
中者何也一之目也空假者相对之义中道者得一之
名此思议之说非至一之旨也至一即三至三即一非
相含而然也非相生而然也有数义也非强名也自然
之理也言而传之者迹也理谓之本迹谓之末本也者
圣人所至之地也末也者圣人所示之教也由本以垂
迹则为小为大为通为别为顿为渐为显为秘为权为
实为定为不定循迹以返本则为一为大为圆为实为
无住为中为妙为第一义是三一之蕴也所谓空也者
卷六十一 第 12a 页 WYG1344-0007a.png
通万法而为言者也假也者立万法而为言者也中也
者妙万法而为言者也破一切惑莫盛乎空建一切法
莫盛乎假究竟一切性莫大乎中举中则无法非中自
假则何法非假举空则无法不空成之谓之三德修之
谓之三观举其要则圣人极深研几穷理尽性之说乎
昧者使明塞者始通通则悟悟则至至则常常则尽矣
明则照照则化化则成成则一矣圣人有以弥纶万法
而不差旁薄万劫而不遗焘载恒沙而不有复归无物
卷六十一 第 12b 页 WYG1344-0007b.png
而不无寓名之曰佛经号之曰觉究其旨其解脱自在
莫大极妙之德乎夫三观成功者如此所谓圆顿者非
渐次非不定指论十章之义也十章者恢演始末通道
之关也五略者举其宏纲截流之津也十境者发动之
机立观之谛也十乘者妙用所修发行之门也止于正
观而终于见境者义备故也阙其馀者非修之要也乘
者何也载物而运者也十者何也成载之事也知其境
之妙不行而至者德之上也乘一而已岂藉夫九哉九
卷六十一 第 13a 页 WYG1344-0007c.png
者非他相生之说未至者之所践也故发心者发其所
发安心者安无所安遍破者遍无所破爰至馀乘皆不
得已而说也至于别其义例判为章目推而广之不为
繁统而简之不为少如连环不可解也如贯珠不可杂
也如悬镜不可弇也如通川不可遏也议家多门非诤
论也按经正义非虚说也辨四教浅深事有源也成一
事因缘理无遗也噫止观其救世明道之书乎非夫圣
智超绝卓尔独立其孰能为乎非无聪明深达得意忘
卷六十一 第 13b 页 WYG1344-0007d.png
象其孰能知乎今之人乃专用章句文字从而释之又
何疏漏邪或称不思议境与不思议事皆极圣之域等
觉至人由所未尽若凡夫生灭(阙/)行三惑浩然于言说
之中推上妙之理是犹醯鸡而说大鹏夏虫之议层冰
其不可见明矣今止观之说文字万数广寻果地无益
初学岂如暗然自修功至自至何必以早计为事乎是
大不然凡所为上圣之域岂隔阔辽夐与凡境杳绝欤
是唯一性而已得之为悟失之为迷一理而已迷而为
卷六十一 第 14a 页 WYG1344-0008a.png
凡悟而为圣迷者自隔理不隔也失者自失性不失也
止观之作所以离异同而究圣神使群生正性而顺理
者也正性顺理所以行觉路而至妙境也不知此教者
则学何所入功何所施智何所发譬如无目昧于日月
之光行于重险之处颠踣堕落可胜既乎噫去圣久远
贤人不出庸昏之徒含识而已至使魔邪诡惑诸党并
炽空有云云为坑为阱有胶于文句不敢动者有流于
漭浪不能住者有太远而甘心不至者有太近而我身
卷六十一 第 14b 页 WYG1344-0008b.png
即是者有枯木而称定者有窍号而称惠者有奔走非
道而言权者有假于鬼而言通者有放心而言广者有
罕言而为密者有齿舌潜传为口诀者凡此之类自立
为祖继祖为家反经非圣昧者不觉仲尼有言道之不
明也我知之矣由物累也悲夫隋开皇十八年智者去
世至皇朝建中垂二百载以斯文相传凡五家师其始
曰灌顶其次曰缙云威又其次曰东阳小威又其次曰
左溪朗公其五曰荆溪然公顶于同门中慧解第一能
卷六十一 第 15a 页 WYG1344-0008c.png
奉师训集成此书盖不以文词为本故也或失则烦或
失则野当二威之际缄受而已其道不行天宝中左溪
始弘解说而知者盖寡荆溪广以传记数十万言网罗
遗法勤矣备矣荆溪灭后知其说者适三四人古人云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困而学之又其次夫生
而知之者盖性德者也学而知之者天机深者也若嗜
欲深耳目塞虽学而不知斯为下矣今夫学者内病于
蔽外役于烦没世不能通其文数年不能得其益是则
卷六十一 第 15b 页 WYG1344-0008d.png
业文为之屦校梏足也棼句为之簸糠眯目也以不能
之师教不领之弟子止观所以未光大于时也予当戚
戚于是整其宏纲撮其机要其理之所存教之所急或
易置之或引伸之其义之迂其辞之鄙或薙除之或润
色之大凡浮疏之患十愈其九广略之宜三存其一于
是祛鄙滞导蒙童贻诸他人则吾岂敢若同见同行且
不以止观罪我亦无隐乎尔建中上元甲子首事笔削
三岁在㭊木之津功毕云尔
卷六十一 第 16a 页 WYG1344-0009a.png
  心印铭(陈谏序/)
安定梁肃字敬之学止观法门于沙门元浩其未知也
患不能知之既知之患不能至之于是作心印铭盖机
杖盘盂座右之类取其自省也其文自浩浩群生至有
无云云言未知也自本则不然至终篇言其既知也以
既知之心印其未知号曰心印铭大抵与经论合而归
于无相庶乎哉谏获与敬之游又尝闻浩公之言故序
其所由然著于铭之首云
卷六十一 第 16b 页 WYG1344-0009b.png
浩浩群生或动或静或幽或明旁魄六合运用五行莫
不因心而寓其形波流大驰出入如机如环无端莫知
其归或细不可视或大不可围日月至明或以为昏秋
毫至微或以为繁或囊包天地或渴饮四海舒卷变化
惟心所在天寿得丧惟心所宰心迁境迁心旷境旷物
无定心心无定象明则有天人幽则有鬼神苦乐相纷
如丝之棼有无云云不可胜言抑末也已本则不然惟
本之为体寂兮浩兮不可遗兮显矣默矣不可测矣统
卷六十一 第 17a 页 WYG1344-0009c.png
万有于纤芥视亿载于屈指外而不入内而不出不阖
不辟不虚不实无感不应无应不神在天而天在人而
人常存而未始或存常昏而未尝不昏岂惟我然盖无
物不然岂惟我得盖无物不得混而为一莫睹其极故
曰心生法生心灭法灭离一切相则名诸佛
 
 
 
卷六十一 第 17b 页 WYG1344-0009d.png
 
 
 
 
 
 
 
 唐文粹卷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