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六 第 1a 页 WYG1343-06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文粹卷
四十六
宋 姚铉 编
古文戊(揔二十四首/)
读四
读荀(韩愈/)
读墨子
读鬼谷子(来鹄/)
唐文粹卷
四十六
宋 姚铉 编
古文戊(揔二十四首/)
读四
读荀(韩愈/)
读墨子
读鬼谷子(来鹄/)
卷四十六 第 1b 页 WYG1343-0650b.png
读司马法(皮日休/)
辩九
讳辩(韩愈/)
辩文(独孤郁/)
辩谋(陈黯/)
辩害(罗隐/)
时辩(沈颜/)
三子言性辩(杜牧/)
辩九
讳辩(韩愈/)
辩文(独孤郁/)
辩谋(陈黯/)
辩害(罗隐/)
时辩(沈颜/)
三子言性辩(杜牧/)
卷四十六 第 2a 页 WYG1343-0650c.png
象耕鸟耘辩(陆龟蒙/)
太毕仙掌辩(王涯/)
庐江四辩(卢潘/)
解十一
进学解(韩愈/)
仲尼不历聘解(盛均/)
文之章解(韦筹/)
获麟解(韩愈/)
太毕仙掌辩(王涯/)
庐江四辩(卢潘/)
解十一
进学解(韩愈/)
仲尼不历聘解(盛均/)
文之章解(韦筹/)
获麟解(韩愈/)
卷四十六 第 2b 页 WYG1343-0650d.png
国之兴亡解(李华/)
象刑解(沈颜/)
工器解(程晏/)
人旱解(盛均/)
归解书彭阳公碑阴(朱阅/) 命解(李翱/)
叛解(李甘/)
读荀 韩 愈
象刑解(沈颜/)
工器解(程晏/)
人旱解(盛均/)
归解书彭阳公碑阴(朱阅/)
叛解(李甘/)
读荀 韩 愈
卷四十六 第 3a 页 WYG1343-0651a.png
始吾读孟轲书然后知孔子之道尊圣人之道易行王
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
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
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
以其说干时君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
氏而己耳扬雄氏而已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
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醇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
易王霸易霸也以为孔子之徒没尊圣人者孟氏而已
晚得扬雄书益尊信孟氏因雄书而孟氏益尊则雄者
亦圣人之徒欤圣人之道不传于世周之衰好事者各
以其说干时君纷纷籍籍相乱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
然老师大儒犹在火于秦黄老于汉其存而醇者孟轲
氏而己耳扬雄氏而已耳及得荀氏书于是又知有荀
氏者也考其辞时若不醇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
卷四十六 第 3b 页 WYG1343-0651b.png
抑犹在轲雄之间乎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
著之离于道者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予欲削荀氏之
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
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读墨子
儒讥墨以尚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
不非其大夫之贤者春秋讥专臣不尚同哉孔子泛爱
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
著之离于道者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予欲削荀氏之
不合者附于圣人之籍亦孔子之志欤孟氏醇乎醇者
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
读墨子
儒讥墨以尚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
不非其大
亲仁以博施济众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
卷四十六 第 4a 页 WYG1343-0651c.png
褒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
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
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
予以谓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
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
墨
读鬼谷子 来 鹄
圣人神疲力尽以行道开礼展乐以告人欲天下不忘
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舜同
非桀纣同修身正心以治天下国家奚不相悦如是哉
予以谓辩生于末学各务售其师之说非二师之道本
然也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
墨
读鬼谷子 来 鹄
圣人神疲力尽以行道开礼展乐以告人欲天下不忘
卷四十六 第 4b 页 WYG1343-0651d.png
乎温良忠悫敬让之心也后之明王又增以设学校立
庙祀笾豆时修衣冕屡制其天下之书则墙帙整整林
轴丽丽斯可谓教道之备者也如是犹有不率其劝不
由乎道者所以圣人忧其窳堕乃曰三年不为礼礼必
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何训之示之之至而训之示之
之难也鬼谷子者鬼谷先生之书也六国时所作其教
人容动色理气意之间以诡绐激讦恌固呼哩离合揣
测反覆憸滑之术悉备于章旨余读之知六国之时得
庙祀笾豆时修衣冕屡制其天下之书则墙帙整整林
轴丽丽斯可谓教道之备者也如是犹有不率其劝不
由乎道者所以圣人忧其窳堕乃曰三年不为礼礼必
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何训之示之之至而训之示之
之难也鬼谷子者鬼谷先生之书也六国时所作其教
人容动色理气意之间以诡绐激讦恌固呼哩离合揣
测反覆憸滑之术
卷四十六 第 5a 页 WYG1343-0652a.png
术是书者惟秦仪而巳亦盗禄入国之秘经然自六经
已降至于渐醨之后其中有数篇者乃今之粉儿乳子
亦可与秦仪齿也至于捭合飞钳(捭合飞钳/皆篇名)实时之常
态是知渐醨之后不读鬼谷之书者其行事皆得自然
符契也呜呼圣人之道设礼乐诗书之多学校庙祀之
盛孜孜矻矻则何易坏易崩入人之心难邪鬼谷之书
三卷而已代不家有则何自然符合奥妙契人心之易
邪使天下用圣人之道学温良恭悫敬让之心得如自
已降至于渐醨之后其中有数篇者乃今之粉儿乳子
亦可与秦仪齿也至于捭合飞钳(捭合飞钳/皆篇名)实时之常
态是知渐醨之后不读鬼谷之书者其行事皆得自然
符契也呜呼圣人之道设礼乐诗书之多学校庙祀之
盛孜孜矻矻则何易坏易崩入人之心难邪鬼谷之书
三卷而已代不家有则何自然符合奥妙契人心之易
邪使天下用圣人之道学温良恭悫敬让之心得如自
卷四十六 第 5b 页 WYG1343-0652b.png
然符契鬼谷之书者则吾见圣人无恨矣抑余瞑目放
已陶陶入太古风是不可得也昔苍颉文字鬼为之哭
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为邪吾今不觉毛磔胆寒者是
疑今之复有鬼谷新书而怀之者则吾不知其备
读司马法 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虞尚
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
尚权驱赤子于利刃之下争寸土于百战之内由士为
已陶陶入太古风是不可得也昔苍颉文字鬼为之哭
不知鬼谷作是书鬼何为邪吾今不觉毛磔胆寒者是
疑今之复有鬼谷新书而怀之者则吾不知其备
读司马法 皮日休
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唐虞尚
仁天下之民从而帝之不曰取天下以民心者乎汉魏
尚权驱赤子于利刃
卷四十六 第 6a 页 WYG1343-0652c.png
诸侯由诸侯为天子非兵不能威非战不能服不曰取
天下以命者乎乎由是编之谓术(谓太公/六韬也)术愈精而杀
人愈多法益工而害物益甚呜呼其亦不仁矣蚩蚩之
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也
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绐以威后啖以利哉孟子曰我
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使后之士有是者虽不得土
吾以为犹土焉
讳辩 韩 愈
天下以命者乎乎由是编之谓术(谓太公/六韬也)术愈精而杀
人愈多法益工而害物益甚呜呼其亦不仁矣蚩蚩之
类不敢惜死者上惧乎刑次贪乎赏民之于君犹子也
何异乎父欲杀其子先绐以威后啖以利哉孟子曰我
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使后之士有是者虽不得土
吾以为犹土焉
讳辩 韩 愈
卷四十六 第 6b 页 WYG1343-0652d.png
愈与进士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与贺争名
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
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
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
不言在言在不言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
若禹与雨丘与蓲(与丘同音/乌蓲草名)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
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而子
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则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
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
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
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
不言在言在不言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释之者曰谓
若禹与雨丘与蓲(与丘同音/乌蓲草名)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
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而子
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则子不得为人乎夫讳始于何
卷四十六 第 7a 页 WYG1343-0653a.png
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
(周公日克昌厥后/又日骏发尔斯)孔子不偏讳二名(孔子曰宋不足徵/也又曰某在斯)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卫桓公/名寇)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
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曾子曰昔者吾友/又日裼裘而吊)周之时有
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
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
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
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
(周公日克昌厥后/又日骏发尔斯)孔子不偏讳二名(孔子曰宋不足徵/也又曰某在斯)
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卫桓公/名寇)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
参之父名晰曾子不讳昔(曾子曰昔者吾友/又日裼裘而吊)周之时有
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
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
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
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饥
卷四十六 第 7b 页 WYG1343-0653b.png
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以谕为近/代宗庙讳)
(以机为近/玄宗庙讳)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
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为不可
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
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
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
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
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
(以机为近/玄宗庙讳)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
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为不可
邪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
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
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
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
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
卷四十六 第 8a 页 WYG1343-0653c.png
参者邪 辩文 独孤郁
或曰文所以指陈是非有以多为贵也其要在乎彩饰
其字而慎其所为体也又曰文章乃一艺耳是皆不知
上流之文而文之所由作也夫天之文位乎上地之文
位乎下人之文位乎中不可得而增损者自然之文也
故伏牺作八卦以象天地穷极终始万化无有差忒故
易与天地准此圣人之文至也但合其德而三才之道
或曰文所以指陈是非有以多为贵也其要在乎彩饰
其字而慎其所为体也又曰文章乃一艺耳是皆不知
上流之文而文之所由作也夫天之文位乎上地之文
位乎下人之文位乎中不可得而增损者自然之文也
故伏牺作八卦以象天地穷极终始万化无有差忒故
易与天地准此圣人之文至也但合其德而三才之道
卷四十六 第 8b 页 WYG1343-0653d.png
尽后圣有作不能使之为五或七而九洎曲折者是其
文之至也文字既生治乱既形仲尼作春秋以绳万世
而褒贬在一字是亦文之至者乎然则易卦之一画春
秋之一字岂所谓崇饰之道而尚多之意邪夫文者考
言之具也可以革则不足以毕天地矣故圣人当使将
来无得以笔削果可以包举其义虽一画一字其可已
矣病不能然而曰必以彩饰之能援引之富为作文之
秘急是何言之末欤夫天岂有意于文彩邪而日月星
文之至也文字既生治乱既形仲尼作春秋以绳万世
而褒贬在一字是亦文之至者乎然则易卦之一画春
秋之一字岂所谓崇饰之道而尚多之意邪夫文者考
言之具也可以革则不足以毕天地矣故圣人当使将
来无得以笔削果可以包举其义虽一画一字其可已
矣病不能然而曰必以彩饰之能援引之富为作文之
秘急是何言之末欤夫天岂有意于文彩邪而日月星
卷四十六 第 9a 页 WYG1343-0654a.png
辰不可踰地岂有意于文彩邪而山川丘陵不可如八
卦春秋岂有意于文彩邪而极与天地侔其何故得以
不可越自然也夫自然者不得不然之谓也不得不然
又何体之慎邪夫天地八卦春秋惟止于此者也吾得
定其所云其不至于此者惟吾何学焉吾安能以天下
之心也是则其心卓然绝于俗者其文不求而至也无
得子为教苟于圣达之门无所入则虽劬劳憔悴于黼
黻其何数哉是故在心曰志宣于口曰言垂于书曰文
卦春秋岂有意于文彩邪而极与天地侔其何
不可越自然也夫自然者不得不然之谓也不得不然
又何体之慎邪夫天地八卦春秋惟止于此者也吾得
定其所云其不至于此者惟吾何学焉吾安能以天下
之心也是则其心卓然绝于俗者其文不求而至也无
得子为教苟于圣达之门无所入则虽劬劳憔悴于黼
黻其何数哉是故在心曰志宣于口曰言垂于书曰文
卷四十六 第 9b 页 WYG1343-0654b.png
其实一也若圣与贤则其书文皆教化之至言也徒见
其纤靡而无根者多绐曰文与艺呜呼
辩谋 陈 黯
覆载之中胸有心者有其谋然其谋则必为已而鲜为
人也故有孜孜汲汲力于谋者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
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岂古圣贤之
心乎大古圣贤未始无谋而不求利于身也不求利于
身而利自及也何以明之尧舜有大宝之位不传于子
其纤靡而无根者多绐曰文与艺呜呼
辩谋 陈 黯
覆载之中胸有心者有其谋然其谋则必为已而鲜为
人也故有孜孜汲汲力于谋者得之则逸身丰家不得
则嫉时怨命噫此真浇风薄俗者之心也岂古圣贤之
心乎大古圣贤未始无谋而不求利于身也不求利于
身而利自及也何以明之尧舜有大宝之位不传于子
卷四十六 第 10a 页 WYG1343-0654c.png
而传于他人是为天下之谋得其君也大禹疏凿横流
过其门而不顾啼婴是为天下之人谋出其溺也后稷
勤耕播殖百谷是为天下之人谋粒其食也其谋信何
如哉古今语帝王者必首于尧舜论功德者无出于禹
稷风馨亿龄不复磨灭其利身又如何哉近世之谋则
不然小者不过于谋衣食大者不过于谋禄位督之利
天下者或未见谋呜呼持是心而希其道侔于古人是
犹欲越山海而舍梯航其进也无由矣虽今圣人在上
过其门而不顾啼婴是为天下之人谋出其溺也后稷
勤耕播
如哉古今语帝王者必首于尧舜论功德者无出于禹
稷风馨亿龄不复磨灭其利身又如何哉近世之谋则
不然小者不过于谋衣食大者不过于谋禄位督之利
天下者或未见谋呜呼持是心而希其道侔于古人是
犹欲越山海而舍梯航其进也无由矣虽今圣人在上
卷四十六 第 10b 页 WYG1343-0654d.png
贤人在位其谋靡为不然恐蚩蚩者日用而不知也故
因文以辩之且欲贤不肖皆公其心苟贤不肖皆公其
心则三古之风日可复矣
辩害 罗 隐
虎豹之为害也则焚山不顾野人之菽粟蛟蜃之为害
也则绝流不顾渔人之钩网其所全者大所去者小也
顺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尽规矩而进者全礼义也
也权济天下而君臣立上下正然后礼义在焉力不能
因文以辩之且欲贤不肖皆公其心苟贤不肖皆公其
心则三古之风日可复矣
辩害 罗 隐
虎豹之为害也则焚山不顾野人之菽粟蛟蜃之为害
也则绝流不顾渔人之钩网其所全者大所去者小也
顺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尽规矩而进者全礼义也
也权济天下而君臣立上下正然后礼义在焉力不能
卷四十六 第 11a 页 WYG1343-0655a.png
济于用而君臣上下之不正虽抱空器奚所施设是以
佐盟津之师焚山绝流者也扣马而谏计菽粟而顾钩
网者也于戏 时辩 沈 颜
论者以五帝不迨于三皇时变也三代不迨于五帝时
变也五伯不迨于三代时变也孰曰时其在君乎在臣
乎在民乎沈子曰在君不在臣在臣不在民在民不在
君臣古若羲若轩若陶若虞时在君也若殷武丁若周
佐盟津之师焚山绝流者也扣马而谏计菽粟而顾钩
网者也于戏
论者以五帝不迨于三皇时变也三代不迨于五帝时
变也五伯不迨于三代时变也孰曰时其在君乎在臣
乎在民乎沈子曰在君不在臣在臣不在民在民不在
君臣古若羲若轩若陶若虞时在君也若殷武丁若周
卷四十六 第 11b 页 WYG1343-0655b.png
武王若齐桓公若晋文公时在臣也若夏之桀殷之辛
周之赧秦之二世时在民也故时在君则为皇为帝时
在臣则为王为霸时在民则为禽为虏为祸矣夫君德
日勤时在于君君德不申时在于民愚故曰在君不在
臣在臣不在民在民不在君臣吁唯明君而能知时之
所在乎
三子言性辩 杜 牧
孟子言人性善荀子言人性恶扬子言人性善恶混曰
周之赧秦之二世时在民也故时在君则为皇为帝时
在臣则为王为霸时在民则为禽为虏为祸矣夫君德
日勤时在于君君德不申时在于民愚故曰在君不在
臣在臣不在民在民不在君臣吁唯明君而能知时之
所在乎
三子言性辩 杜 牧
孟子言人性善荀子言人性恶扬子言人性善恶混曰
卷四十六 第 12a 页 WYG1343-0655c.png
喜曰哀曰惧曰恶曰欲曰爱曰怒夫七者情也情出于
性也夫七情中爱恶二者生而自能是二者性之根恶
之端也乳儿见乳必拿求不得即啼是爱与怒与儿俱
生也夫岂知其五者焉既壮而五者随而生焉或有或
亡或厚成薄至于爱怒曾不须臾与乳儿相离而至于
壮也君子之性爱怒淡然不出于道中人可以上下者
有爱拘于礼有怒惧于法世有礼法其有踰者不敢恣
其情世无礼法亦随而炽焉至于小人虽有礼法而不
性也夫七情中爱恶二者生而自能是二者性之根恶
之端也乳儿见乳必拿求不得即啼是爱与怒与儿俱
生也夫岂知其五者焉既壮而五者随而生焉
亡或厚成薄至于爱怒曾不须臾与乳儿相离而至于
壮也君子之性爱怒淡然不出于道中人可以上下者
有爱拘于礼有怒惧于法世有礼法其有踰者不敢恣
其情世无礼法亦随而炽焉至于小人虽有礼法而不
卷四十六 第 12b 页 WYG1343-0655d.png
能制爱则求之不得即怒怒则乱故曰爱恶者性之本
恶之端与乳儿俱生相随而至于壮也凡言情性之善
者多引舜禹言不善者多引丹朱商均夫舜禹二君子
生人已来如二君子者凡有几人不可引以为喻丹朱
商均为尧舜子夫生于尧舜之世被其化皆为善人况
生于其室亲为父子蒸不能润灼不能热是其恶与尧
舜之善等耳天止一日月耳言光明者岂可引以为喻
人之品类可与上下者众可与上下之性爱怒居多爱
恶之端与乳儿俱生相随而至于壮也凡言情性之善
者多引舜禹言不善者多引丹朱商均夫舜禹二君子
生人已来如二君子者凡有几人不可引以为喻丹朱
商均为尧舜子夫生于尧舜之世被其化皆为善人况
生于其室亲为父子蒸不能润灼不能热是其恶与尧
舜之善等耳天止一日月耳言光明者岂可引以为喻
人之品类可与上下者众可与上下之性爱怒居多爱
卷四十六 第 13a 页 WYG1343-0656a.png
怒者恶之端也荀言人之性恶比于二子荀得多矣
象耕鸟耘辩 陆龟蒙
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
感召也如是余曰斯异术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
曰浚哲文明圣德止于是而足矣何感召之云云乎然
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辩之吾观耕者行端
而徐起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
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
象耕鸟耘辩 陆龟蒙
世谓舜之在下也田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圣德
感召也如是余曰斯异术也何圣德欤孔子叙书于舜
曰浚哲文明圣德止
象耕鸟耘之说吾得于农家请试辩之吾观耕者行端
而徐起垡欲深兽之形魁者无出于象行必端履必深
法其端深故曰象耕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
卷四十六 第 13b 页 WYG1343-0656b.png
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试禹之绩大成
而后荐之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恐
害于政其为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
河滨之陶一无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德邪孟子
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以就其怪非圣人之意
也吾病其书之异端驱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
从吾亦不能变其说
太华仙掌辩 王 涯
而后荐之于天其为端且深非得于象耕乎去四凶恐
害于政其为疾且畏非得于鸟耘乎不然则雷泽之渔
河滨之陶一无感召何也岂圣德有时而不德邪孟子
曰尧舜与人同耳而好事者张以就其怪非圣人之意
也吾病其书之异端驱之使合于道人其从我乎虽不
从吾亦不能变其说
太华仙掌辩 王 涯
卷四十六 第 14a 页 WYG1343-0656c.png
西岳太华华之首峰有五崖比壑破岩而列自下远而
望之偶为掌形旧俗土记之传者皆曰昔河自积石出
而西流既越龙门遂弭南驰者千数百里折波左旋将
走东溟连山塞之壅不得去有巨灵于此力擘而剖其
中蹠而北者为首阳绝而南者为太华河自此泄茫洋
下驰故其掌迹犹存巨灵之迹也余闻惑之乃往观曰
诞哉此说乎夫所谓神者非人也其动无声其行无迹
若形而无象若气而无色拔山剖泽而不见其作鼓风
望之偶为掌形旧俗土记之传者皆曰昔河自积石出
而西流既越龙门遂弭南驰者千数百里折波左旋将
走东溟连山塞之壅不得去有巨灵于此力擘而剖其
中蹠而北者为首阳绝而南者为太华河
下驰故其掌迹犹存巨灵之迹也余闻惑之乃往观曰
诞哉此说乎夫所谓神者非人也其动无声其行无迹
若形而无象若气而无色拔山剖泽而不见其作鼓风
卷四十六 第 14b 页 WYG1343-0656d.png
奔水而不见其力视不可察名不能及故推而谓之神
苟有声可闻有形可见非神之所为则皆人力之能及
也乌有神之作力而有人迹乎且夫高天厚地耸山流
川者神之所为也所言开山导河亦神也神之所以神
者有作而无悖一成而不易乌有始塞而复达之始连
而复绝之始不知终是不为神矣且此灵之运为何古
乎在太初开辟之始乎为陶唐洪水怀山襄陵之际乎
以为开辟之始也宜当胚浑之先天地未位禹象茫然
苟有声可闻有形可见非神之所为则皆人力之能及
也乌有神之作力而有人迹乎且夫高天厚地耸山流
川者神之所为也所言开山导河亦神也神之所以神
者有作而无悖一成而不易乌有始塞而复达之始连
而复绝之始不知终是不为神矣且此灵之运为何古
乎在太初开辟之始乎为陶唐洪水怀山襄陵之际乎
以为开辟之始也宜当胚浑之先天地未位禹象茫然
卷四十六 第 15a 页 WYG1343-0657a.png
尚无定归当止一河之壅抑而一灵与其道借有其事
自为而著悠悠乎年代之𦕈没其谁也克传以为陶唐
洪水之际乎则禹奠百川宜在禹贡乃曰导河积石至
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皆禹功之所致以达
于海岂天地大异之若此典记不以为文哉天设四渎
宜有以通不当始遏其流滞挠其和气及其汨乱而后
理也且山谷之作此形何则不有嵲屼相薄高深相敌
乃有锐而出者为虎牙偶而背者为熊耳角而巘者为
自为而著悠悠乎年代之𦕈没其谁也克传以为陶唐
洪水之际乎则禹奠百川宜在禹贡乃曰导河积石至
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底柱皆禹功之所致以达
于海岂天地大异之若此典记不以为文哉天设四渎
宜有以通不当始遏其流滞
理也且山谷之作此形何则不有嵲屼相薄高深相敌
乃有锐而出者为虎牙偶而背者为熊耳角而巘者为
卷四十六 第 15b 页 WYG1343-0657b.png
牛首冠而峭者为鸡头必以形之类形而必加说则鸡
牛熊虎之象其亦有作乎余尝览张乎子赋西京至巨
灵高掌厥迹犹存之辞以为该闻精达常以是惑使不
语怪神之旨何所述明暨睹其形而咨之果谬悠而无
据也将假文神事以饰其辞欤为思而有阙欤因辩其
由而述之以告山下
庐江四辩 卢 璠
凡作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其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
牛熊虎之象其亦有作乎余尝览张乎子赋西京至巨
灵高掌厥迹犹存之辞以为该闻精达常以是惑使不
语怪神之旨何所述明暨睹其形而咨之果谬悠而无
据也将假文神事以饰其辞欤为思而有阙欤因辩其
由而述之以告山下
庐江四辩 卢 璠
凡作事必法古名地者必求其古地而不古失其地矣
卷四十六 第 16a 页 WYG1343-0657c.png
秦一天下破国为郡名地者唯求于禹贡与山海经故
始皇二十六年以扬州之地为九江鄣郡会稽九江会
稽出禹贡鄣出山海经按海内南经云三天子鄣山在
闽西注云在歙县东浙江出焉海内东经云庐江出三
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注云即彭蠡也今彭泽县西是也
经又曰一名天子鄣江南之鄣由此名也庐江在彭蠡
西涯因庐江以立名项羽封英布为九江王尽有扬州
之地汉高改九江曰淮南即封布为淮南王十一年布
始皇二十六年以扬州之地为九江鄣郡会稽九江会
稽出禹贡鄣出山海经按海内南经云三天子鄣山在
闽西注云在歙县东浙江出焉海内东经云庐江出三
天子都入江彭泽西注云即彭蠡也今彭泽县西是也
经又曰一名天子鄣江南之鄣由此名也庐江在彭蠡
西涯因
之地汉高改九江曰淮南即封布为淮南王十一年布
卷四十六 第 16b 页 WYG1343-0657d.png
诛立皇子长为淮南王孝文八年长死徙封长子安为
淮南王赐为庐江王勃为衡山王应劭曰庐江故庐子
国也考寻载籍古无庐国之名是劭以卢江为庐戎之
地也按左氏传卢戎亦曰庐在宣城西山中劭误以中
庐之庐为庐江之庐后人因迷而不悟按汉书诸侯王
年表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颜注云庐衡二山名也
衡即今霍山按东汉地理志建武十年省六安国以县
属庐江郡郡十四城有舒浔阳襄安郡南有九江东合
淮南王赐为庐江王勃为衡山王应劭曰庐江故庐子
国也考寻载籍古无庐国之名是劭以卢江为庐戎之
地也按左氏传卢戎亦曰庐在宣城西山中劭误以中
庐之庐为庐江之庐后人因迷而不悟按汉书诸侯王
年表北界淮濒略庐衡为淮南颜注云庐衡二山名也
衡即今霍山按东汉地理志建武十年省六安国以县
属庐江郡郡十四城有舒浔阳襄安郡南有九江东合
卷四十六 第 17a 页 WYG1343-0658a.png
为大江大江之南与彭泽相接既得浔阳浔阳有庐山
庐山因江而名古矣庐江之地包江南北而有之周
景武庐山记云匡裕周威王时生而神灵居于山上世
称庐君则是裕因山为号不因裕为庐而名山为西域
法者曰惠远作庐山记不知所始乃曰匡裕出殷周之
际结庐山上因名山曰庐其谬甚矣按豫章旧志裕父
与番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裕于浔阳武帝
南巡封裕为明公是山不因裕而名愈明矣余故曰事
庐山因江而名古矣庐江之地包江南北而有之周
景武庐山记云匡裕周威王时生而神灵居于山上世
称庐君则是裕因山为号不因裕为庐而名山为西域
法者曰惠远作庐山记不知所始乃曰匡裕出殷周之
际结庐山上因名山曰庐其谬甚矣按豫章旧志裕父
与番阳令吴芮佐汉定天下而亡汉封裕于
南巡封裕为明公是山不因裕而名愈明矣余故曰事
卷四十六 第 17b 页 WYG1343-0658b.png
必法古名地者必求于古庐江自山海经所谓出三天
子都者是也今山在彭蠡之上亡其所谓庐江者时移
事古名与地改故也又按经云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
东地理志云浙江出黟县南率山东入海率则歙今浙
江是也今率山在歙州南建延而西曰浙岭浙水实出
其阴又西走(音/奏)彭泽凡三百里并水出三阳者皆西流
汇于彭蠡庐江远乎哉是必一水也又按今浔阳在江
州大江之南古浔阳在大江之北名地为国者岂限江
子都者是也今山在彭蠡之上亡其所谓庐江者时移
事古名与地改故也又按经云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
东地理志云浙江出黟县南率山东入海率则歙今浙
江是也今率山在歙州南建延而西曰浙岭浙水实出
其阴又西走(音/奏)彭泽凡三百里并水出三阳者皆西流
汇于彭蠡庐江远乎哉是必一水也又按今浔阳在江
州大江之南古浔阳在大江之北名地为国者岂限江
卷四十六 第 18a 页 WYG1343-0658c.png
之南北哉求于古而已矣庐江之国自山海经而名者
为是
右辩庐江
同食馆不知名于何时咸谓自庐以往振廪同食因以
为名按左氏十三年传楚屈瑕伐罗罗与庐戎两军
之杜注云卢亦为卢庐戎南蛮也文十六年经楚人秦
人巴人灭庸注云庸今上庸也(今房州上/庸即其地)传云鲁人出
师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注云庐今襄阳中庐县也振发
为是
右辩庐江
同食馆不知名于何时咸谓自庐以往振廪同食因以
为名按左氏十三年传楚屈瑕伐罗罗与庐戎两军
之杜注云卢亦为卢庐戎南蛮也文十六年经楚人秦
人巴人灭庸注云庸今上庸也(今房州上/庸即其地)传云鲁人出
师自庐以往振廪同食注云庐今襄阳中
卷四十六 第 18b 页 WYG1343-0658d.png
廪仓也同食上下无异馔也次于勾澨勾澨楚西境也
使庐戢梨侵庸戢梨庐大夫也又按汉书地理志当阳
之中庐在襄阳县南今犹有次庐村颜注云隋室讳忠
故改为次又按楚庄王时都郢即今之江陵由郢而伐
西北密迩之庸安有发东北数千里之廪上下同食哉
此非庐江之庐明矣噫夫命名者不详国地之本末俾
后世地因名而生惑余今以庐江所治故六地也六与
蓼皆灭于楚巳灭而臧孙辰叹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
使庐戢梨侵庸戢梨庐大夫也又按汉书地理志当阳
之中庐在襄阳县南今犹有次庐村颜注云隋室讳忠
故改为次又按楚庄王时都郢即今之江陵由郢而伐
西北密迩之庸安有发东北数千里之廪上下同食哉
此非庐江之庐明矣噫夫命名者不详国地之本末俾
后世地因名而生惑余今以庐江所治故六地也六与
蓼皆灭于楚巳灭而臧孙辰叹曰皋陶庭坚不祀忽诸
卷四十六 第 19a 页 WYG1343-0659a.png
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足以为后代鉴因更是馆名
曰建德
右改同食馆名
汉书淮南王杀开章葬之肥陵肥陵肥水之上也在寿
春应劭六夏水出父城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肥今
按肥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所分而为二其一东南
流经合肥县南又东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二百里出
寿春西投(去/声)于淮二水皆曰肥余按尔雅归异出同流
曰建德
右改同食馆名
汉书淮南王杀开章葬之肥陵肥陵肥水之上也在寿
春应劭六夏水出父城东南至此与肥合故曰合肥今
按肥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所分而为二其一东南
流经合肥县南又东南入巢湖其一西北流二百里出
寿春西投(去/声)于淮二水皆曰肥余按尔雅归异出同流
卷四十六 第 19b 页 WYG1343-0659b.png
肥言所出同而所归异也是山也高不过百寻所出唯
一水分流而已其源宝同而所流实异也故皆曰肥今
二州图记皆不见夏水与父城恶睹其谓夏与肥合者
乎合于一源分而为肥合亦同也故曰合肥而云夏与
肥合者亦应氏之失也
右辩合肥
按图记今冶父山在庐江东北即左氏所谓莫敖缢于
荒谷群帅囚于冶父兹山是也余按杜注及地理志荆
一水分流而已其源宝同而所流实异也故皆曰肥今
二州图记皆不见夏水与父城恶睹其谓夏与肥合者
乎合于一源分而为肥合亦同也故曰合肥而云夏与
肥合者亦应氏之失也
右辩合肥
按图记今冶父山在庐江东北即左氏所谓莫敖缢于
荒谷群帅囚于冶父兹山是也余按杜注及地理志荆
卷四十六 第 20a 页 WYG1343-0659c.png
州记皆云冶父城在荆州荒谷西北小城即冶父城莫
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是也庐非庐戎之地同食
异振廪之所安得复有冶父哉后人妄加之明矣矧囚
于城岂囚于山乎余按今冶父山实有铁冶乃作教告
县名曰冶山不疑
右辩冶父山
进学解 韩 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
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是也庐非庐戎之地同食
异振廪之所安得复有冶父哉后人妄加之明矣矧囚
于城岂囚于山乎余按今冶父山实有铁冶乃作教告
县名曰冶山不疑
右辩冶父山
进学解 韩 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
卷四十六 第 20b 页 WYG1343-0659d.png
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
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去/声)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
庸爬(巴蒲/反)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
不扬诸生患业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
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予哉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时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
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矻矻以穷
去凶邪登崇俊良占
庸爬(巴蒲/反)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
不扬诸生患业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
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予哉
弟子事先生于兹有时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
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矻矻以穷
卷四十六 第 21a 页 WYG1343-0660a.png
年先生之于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子/予)
(反/)鏬漏张皇幽渺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
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沈
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
亡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在氏浮誇易奇而
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
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
(反/)鏬漏张皇幽渺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
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沈
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
亡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在氏浮誇易奇而
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
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
卷四十六 第 21b 页 WYG1343-0660b.png
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
暂为御史遂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平/声)命与谋
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登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
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
木为杗(音/亡)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乌回/反)闑扂(丁玷/反)楔(先/列)
(反/)各得其施以成室屋者匠氏之功也玉札丹砂赤箭
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
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
暂为御史遂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平/声)命与谋
取
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
木为杗(音/亡)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乌回/反)闑扂(丁玷/反)楔(先/列)
(反/)各得其施以成室屋者匠氏之功也玉札丹砂赤箭
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
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
卷四十六 第 22a 页 WYG1343-0660c.png
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
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以兴逃谗于楚
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
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言虽多而不要(平/)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
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平/)廪粟子不知耕妇不
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篇以盗
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
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以兴逃谗于楚
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
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
言虽多而不要(平/)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
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平/)廪粟子不知耕妇不
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篇以盗
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
卷四十六 第 22b 页 WYG1343-0660d.png
谤名亦随之投閒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
计班资之崇𠩲(音/卑)忘已量之所称(去/)指前人之瑕疵是
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之不以昌阳引
年欲进其狶苓也
仲尼不历聘解 盛 均
学者多称仲尼历聘不遇吾谓仲尼观礼行道不历聘
不遇吾谓仲尼观礼也夫二国交驩曰聘以臣使于君
亦曰聘男输财于女国驾帛于士皆曰聘故无财与无
计班资之崇𠩲(音/卑)忘已量之所称(去/)指前人之瑕疵是
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
年欲进其狶苓也
仲尼不历聘解 盛 均
学者多称仲尼历聘不遇吾谓仲尼观礼行道不历聘
不遇吾谓仲尼观礼也夫二国交驩曰聘以臣使于君
亦曰聘男输财于女国驾帛于士皆曰聘故无财与无
卷四十六 第 23a 页 WYG1343-0661a.png
君国之命一不聘也当德蚀衰周道徂七国盖仲尼伤
礼乐不起是以学韶于齐求师于周将欲铸义以镜国
张仁以罗俗使明笥为宗资也且去鲁适卫盖辞在于
仕矣自宋之郑殆非臣矣绝粮于陈蔡亦无财矣官至
司寇果不为士安谓聘哉吾闻夫子观夏道则之杞观
殷道则之宋较是而言虽他国可知也安谓历聘哉
文之章解 韦 筹
垂日月所以为天也光盛而形物于地备礼乐所以成
礼乐不起是以学韶于齐求师于周将欲铸义以镜国
张仁以罗俗使明笥为宗资也且去鲁适卫盖辞在于
仕矣自宋之郑殆非臣矣绝粮于陈蔡亦无财矣官至
司寇果不为士安谓聘哉吾闻夫子观夏道则之杞观
殷道则之宋较是而言虽他国可知也安谓历聘哉
文之章解 韦 筹
垂日月所以为天也光盛而形物于地备礼乐所以成
卷四十六 第 23b 页 WYG1343-0661b.png
人也言成而著训于简非是而光者烛龙爟火亦光矣
非是而言者狂童诐子亦言矣故定曰天文曰人文自
文而之于地之于简者章也然而文在帝则简在史是
以尧文思章于典舜文明亦章于典文王性尧舜之文
也文治于西伯章于诗易仲尼性尧舜文王之文而弗
帝弗伯也盛章于礼乐经记回性仲尼之文也文不及
章偃商学仲尼文而之于人也故乐章武城民而经章
魏国居伋性其祖者也参(士南/反)以学而章于中庸轲性
非是而言者狂童诐子亦言矣故定曰天文曰人文自
文而之于地之于简者章也然
以尧文思章于典舜文明亦章于典文王性尧舜之文
也文治于西伯章于诗易仲尼性尧舜文王之文而弗
帝弗伯也盛章于礼乐经记回性仲尼之文也文不及
章偃商学仲尼文而之于人也故乐章武城民而经章
魏国居伋性其祖者也参(士南/反)以学而章于中庸轲性
卷四十六 第 24a 页 WYG1343-0661c.png
伋者也勤于道而章于七篇由偃至轲无有礼乐者乎
是毕由人文而章者也未见不由而章者也人视影于
地者仰而见爝火而不见日月必曰非天文之章也视
辞章于简者久而见狂滥而不见礼乐则不曰非人文
之章也浸有不文而自章(诸国卿/已降)易曰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使章不自人文也天下孰观而孰化
获麟解 韩 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
是毕由人文而章者也未见不由而章者也人视影于
地者仰而见爝火而不见日月必曰非天文之章也视
辞章于简者久而见狂滥而不见礼乐则不曰非人文
之章也浸有不文而自章(诸国卿/已降)易曰观乎人文以化
成天下使章不自人文也天下孰观而孰化
获麟解 韩 愈
麟之为灵昭昭也咏于诗书于春秋杂出于传记百家
卷四十六 第 24b 页 WYG1343-0661d.png
之书虽妇人小子皆知其为祥也然麟之为物不畜于
家不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
麋鹿之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其为麟也角者吾知其
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
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
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
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
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其谓之不祥也亦
家不有于天下其为形也不类非若马牛犬豕豺狼
麋鹿之状然则虽有麟不可知
为牛鬣者吾知其为马犬豕豺狼麋鹿吾知其为犬豕
豺狼麋鹿惟麟也不可知不可知则其谓之不祥也亦
宜虽然麟之出必有圣人在乎位麟为圣人出也圣人
者必知麟麟之果不为不祥也又曰麟之所以为麟者
以德不以形若麟之出不待圣人则其谓之不祥也亦
卷四十六 第 25a 页 WYG1343-0662a.png
宜
国之兴亡解 李 华
为国者同于理身身或不和则药石之针炙之若夫扶
疾而不攻疾病则毙扶之者尸也齐隋之亡也以贞于
终始为惑苟而无耻为明慢于事职为高贤见义不为
为长者绳违用法则附强而溃弱也议于得失则异寡
而同众也尚学希古谓之诞趣便中时谓之工观其燥
湿而轻重之候其成败而褒贬之肉食之尊以滋味糊
国之兴亡解 李 华
为国者同于理身身或不和则药石之针炙之若夫扶
疾而不攻疾病则毙扶之者尸也齐隋之亡也以贞于
终始为惑苟而无耻为明慢于事职为高贤见义不为
为长者绳违用法则附强而溃弱也议于得失则异寡
而同众也尚学希古谓之诞趣便中时谓之工观其燥
湿而轻重之候其成败而褒贬之肉食之尊以滋味糊
卷四十六 第 25b 页 WYG1343-0662b.png
口忍危亡而侥禄利自是而下则曰上司犹如之我于
国何有设能愤发则逆为备豫动开束闑气沮志衰亦
从以化倖于生者炎炎而四合死于正者求援而无继
麒麟悲鸣凤鸟垂翅鸱鼓害翼犬呀毒喙则蛇鸩虎狼
之徒其可向邪嗟呼心腹支体一也为病者万焉虽有
岐缓而不请岐缓视之而不救噫齐隋不亡得哉反是
而理则王道易易也
象刑解 沈 颜
国何有设能愤发则逆为备豫动开束闑气沮志衰亦
从以化倖于生者炎炎而四合死于正者求援而无继
麒麟
之徒其可向邪嗟呼心腹支体一也为病者万焉虽有
岐缓而不请岐缓视之而不救噫齐隋不亡得哉反是
而理则王道易易也
象刑解 沈 颜
卷四十六 第 26a 页 WYG1343-0662c.png
舜禹之代象刑而人不敢犯言象刑者以赭以墨染其
衣冠异其服色凡为三等及秦法苛虐方用肉刑锯凿
箠扑楚毒毕至而人犯愈多俗益不治其故何也非徒
上古淳朴人易为化亦由圣智玄远深得其理故也夫
法过峻则犯者多犯者多则刑者众刑者众则民无耻
民无耻则虽曰劓之刖之笞之扑之而不为畏也何以
知其然邪夫九人冠而一人髽则髽者慕而冠者胜九
人髽而一人冠则冠者慕而髽者胜民不知冠之髽之
衣冠异其服色凡为三等及秦法苛虐方用肉刑锯凿
箠扑楚毒毕至而人犯愈多俗益不治其故何也非徒
上古淳朴人易为化亦由圣智玄远深得其理故也夫
法过峻则犯者多犯者多则刑者众刑者众则民无耻
民无耻则虽曰劓之刖之笞之扑之而不为畏也何以
知其然邪夫九人冠而一人髽则髽者慕而冠者胜九
人髽而一人冠则冠者慕而髽者胜民不知冠之髽之
卷四十六 第 26b 页 WYG1343-0662d.png
为胜但见众而为慕矣今免者多而刑者少人尚慕其
多矣及刑者多而免者少焉以少为胜乎故曰法过峻
则犯者多犯者多则刑者众刑者众则民无耻民无耻
则虽曰劓之刖之笞之扑之而不为畏也凡民之心知
恣其所为而不知戒其所失今辱而笞之不足以为法
也何者盖笞绝则罪释痛止则耻灭耻灭则复为其非
矣故不足以为法也虞舜染其衣冠异其服色是罪终
身不释耻毕世不灭岂特已以为耻也人之见之者皆
多矣及刑者多而免者少焉以少为胜乎故曰法过峻
则犯者多犯者多则刑者众刑者众则民无耻民无耻
则虽曰劓之刖之笞之扑之而不为畏也凡民之
恣其所为而不知戒其所失今辱而笞之不足以为法
也何者盖笞绝则罪释痛止则耻灭耻灭则复为其非
矣故不足以为法也虞舜染其衣冠异其服色是罪终
身不释耻毕世不灭岂特已以为耻也人之见之者皆
卷四十六 第 27a 页 WYG1343-0663a.png
以为耻也皆以为戒也愚故曰非徒上古淳朴人易为
化亦由圣智玄邈深得其理故也
人旱解 盛 均
涒滩岁越垠旷旱塞诸阳迁市不雨祈山川庶神又不
雨觞土龙舞巫觋愈不雨或言邦有术人能捕退龙而
噪之昔岁尝然农剩其泽及召术人至而旱色如故太
守怒亟命擒之术人遁去矣其遗囊有书一幅目曰人
旱旱有三曰天旱国旱人旱曷为天旱蹇阳肆凶下土
化亦由圣智玄邈深得其理故也
人旱解 盛 均
涒滩岁越垠旷旱塞诸阳迁市不雨祈山川庶神又不
雨觞土龙舞巫觋愈不雨或言邦有术人能捕退龙而
噪之昔岁尝然农剩其泽及召术人至而旱色如故太
守怒亟命擒之术人遁去矣其遗囊有书一幅目曰人
旱旱有三曰天旱国旱人旱曷为天旱蹇阳肆凶下土
卷四十六 第 27b 页 WYG1343-0663b.png
祗慎虽六七岁黎人不饥曷为国旱君道炽灾德涸仁
枯贪风暴气蒸为时疠曷为人旱邦燬其政吏贼其行
千里人心燥不为阴夫天旱求诸仁仁洽而时丰国旱
求诸德德润而泽流人旱求诸政政清而俗阜今货游
于上刑黩于下百姓焦愁结成恨暑所谓人旱者也邦
守不清其政而逮龙货雨是犹乘撵适海豢羊望翼于
何可冀乎太守得书增怒是岁自正月不雨至于五月
明年殍死者数千人而太守亦以财祸
枯贪风暴气蒸为时疠曷为人旱邦燬其政吏贼其行
千里人心燥不为阴夫天旱求诸仁仁洽而时丰国旱
求诸德德润而泽流人旱求诸政政清而俗阜今货游
于上刑黩于下百姓焦愁结
守不清其政而逮龙货雨是犹乘撵适海豢羊望翼于
何可冀乎太守得书增怒是岁自正月不雨至于五月
明年殍死者数千人而太守亦以财祸
卷四十六 第 28a 页 WYG1343-0663c.png
工器解 程 晏
匠刀者不必自用割匠弓者不必自用射善为器而已
善割者不必善匠刀善射者不必善匠弓善用人之器
而已庖丁岂自锻而后操之耶由基岂自斲而后射之
邪然则匠刀者不嫉庖丁之解匠弓者不嫉由基之中
业已之为器而惧刃之不利弦之不劲也我器既利既
劲称彼之用是器得其所又何嫉哉萧张为汉之器既
利既劲矣不嫉汉祖之能刃我而解羽弦我而中羽天
匠刀者不必自用割匠弓者不必自用射善为器而已
善割者不必善匠刀善射者不必善匠弓善用人之器
而已庖丁岂自锻而后操之耶由基岂自斲而后射之
邪然则匠刀者不嫉庖丁之解匠弓者不嫉由基之中
业已之为器而惧刃之不利弦之不劲也我器既利既
劲称彼之用是器得其所又何嫉哉萧张为汉之器既
利既劲矣不嫉汉祖之能刃我而解羽弦我而中羽天
卷四十六 第 28b 页 WYG1343-0663d.png
下是业已之为器也反是者所谓已匠刃不欲人之善
割已匠弓不欲人之善射然则器安适乎范增之器也
既利既劲矣鸿门之言不用羽非善射善割者终不能
用其器也是器岂嫉人也哉痛器之失其所也是言也
不足为儒者道用警乎贪民嫉上之臣也 归解书彭阳公碑阴 朱 阅
古者以死为归也然则岂死者皆得归哉故有凶肆之
徒压溺而毙贪暴之辈刑戮以亡谓之不得其死不得
割已匠弓不欲人之善射然则器安适乎范增之器也
既利既劲矣鸿门之言不用羽非善射善割者终不能
用其器也是器岂嫉人也哉痛器之失其所也是言也
不足为儒者道用警乎贪民嫉上之臣也
古者以死为归也然则岂死者皆得归哉故有凶肆之
徒压溺而毙贪暴之辈刑戮以亡谓之不得其死不得
卷四十六 第 29a 页 WYG1343-0664a.png
其死是不得所归也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不亏
其身不辱其亲是得所归矣所归者犹有数品焉有跛
躄而归者有困穷而归者有忧鞠而归者有暇豫而归
者有荣显而归者有欣喜而归者佞媚于生前而得其
死者跛躄而归也愚鄙于生前而得其死者困穷而归
也彊暴于生前而得其死者忧鞠而归也三者皆茀其
归路也正直于生前得其死者暇豫而归也敏达于生
前得其死者荣显而归也仁惠于生前得其死者欣喜
其身不辱其亲是得所归矣所归者犹有数品焉有跛
躄而归者有困穷而归者有忧鞠而归者有暇豫而归
者有荣显而归者有欣喜而归者佞媚于生前而得其
死者跛躄而归也愚鄙于生前而得其死者困穷而归
也彊暴于生前而得其死者忧鞠而归也三者皆茀其
归路也正直于生前得其死者暇豫而归也敏达于生
前得其死者荣显而归也仁惠于生前得其死者欣喜
卷四十六 第 29b 页 WYG1343-0664b.png
而归也三者皆坦其归路也呜呼公昔有遗德于生前
矣而今之归也岂有跛躄困穷忧鞠之苦而无暇豫
荣显忻喜之逸哉公归之道光矣予感公之知独来吊
作归解或曰子不识彭阳公而云知岂诬也哉曰公尹
洛礼陈商为郓荐蔡京莅京辟李商隐予偶不识公耳
公之知予如春潦之奔壑夏云之得龙秋弧之发矢冬
炉之纳火势岂后于三子哉是则公亦知予者也何必
识然后知乃曰之知也在道之相望尔昔殷汤与周公
矣而今之归也岂有跛躄困穷忧鞠之苦而无暇豫
荣显忻喜之逸哉公归之道光矣予感公之知独来吊
作归解或曰子不识彭阳公而云知岂诬也哉曰公尹
洛礼陈商为郓荐蔡京莅京辟李商隐予偶不识公耳
公之知予如春潦之奔壑
炉之纳火势岂后于三子哉是则公亦知予者也何必
识然后知乃曰之知也在道之相望尔昔殷汤与周公
卷四十六 第 30a 页 WYG1343-0664c.png
不相识孔子与周公不相识孟轲与孔子不相识杨雄
与孟轲不相识韩愈与杨雄不相识果不相知哉伊尹
与夏桀相识比干与殷纣相识果相知哉今天下大国
之侯小国之伯予常识之矣目且相视言亦相交岂得
为余知也哉予感叹碑下归解于是书之
命解 李 翱
或曰贵与富在我而已以知求则得之不求则不得也
何命之为或曰不然求之有不得而不求有得之者皆
与孟轲不相识韩愈与杨雄不相识果不相知哉伊尹
与夏桀相识比干与殷纣相识果相知哉今天下大国
之侯小国之伯予常识之矣目且相视言亦相交岂得
为余知也哉予感叹碑下归解于是书之
命解 李 翱
或曰贵与富在我而已以知求则得之不求则不得也
何命之为或曰不然求之有不得而不求有得之者皆
卷四十六 第 30b 页 WYG1343-0664d.png
命也人事何为二子出或问曰二者之言其孰是也对
曰是皆陷人于不善之言也以智而求之者盗耕人之
田者也皆以为命者弗耕而望收者也吾无取焉尔循
其方由其道虽禄之千乘之富举而立诸卿大夫之上
受而不辞非曰贪也私于已者寡而利于天下者多故
不辞也何命之有焉如取之不循其道虽一饭之细也
犹不可受况富贵之大耶非廉也利于人者鲜而贼于
道者多故弗为也何智之有焉然则君子之术其亦可
曰是皆陷人于不善之言也以智而求之者盗耕人之
田者也皆以为命者弗耕而望收者也吾无取焉尔循
其方由其道虽禄之千乘之富举而立诸卿大夫之上
受而不辞非曰贪也私于已者寡而利于天下者多故
不辞也
犹不可受况富贵之大耶非廉也利于人者鲜而贼于
道者多故弗为也何智之有焉然则君子之术其亦可
卷四十六 第 31a 页 WYG1343-0665a.png
知也
叛解 李 甘
或曰申何雠而叛解曰盗贼富豪雠乎且惏其财而
强索之若冤其主也申习盗习贼差乎解曰害财曰
盗以盗害人曰贼天下有士家之有纻粟也天下有相
家之有子弟也申凭叶县非盗欤惊宰相非贼欤或
曰有盗一金费十金而可捕为之乎有贼一夫杀十夫
而可磔行之乎今三年兵之非十金而捕如费何万人
叛解 李 甘
或曰申何雠而叛解曰盗贼富豪雠乎且惏其财而
强索之若冤其主也申习盗习贼差乎解曰害财曰
盗以盗害人曰贼天下有士家之有纻粟也天下有相
家之有子弟也申凭叶县非盗欤惊宰相非贼欤或
曰有盗一金费十金而可捕为之乎有贼一夫杀十夫
而可磔行之乎今三年兵之非十金而捕如费何万人
卷四十六 第 31b 页 WYG1343-0665b.png
死之非十夫而磔如杀何解曰以金为轻而不捕则穷
人家家谋盗矣富人家家遇盗矣以一夫为寡而不磔
测壮夫人人为贼矣懦夫人人被贼矣是故尽天下之
盗者三年为蚤也胜天下之贼者万人为少也或曰吾
闻寡夫重闭盍键乎解曰天雨垣败盗贼乘之门之闭
耶曰以彼习叛之功也赎而吏之何如解曰盗贼欲巧
吏不欲扰如赎倡而为妻也为倡且淫为妻且禁乎
唐文粹卷四十六
人家家谋盗矣富人家家遇盗矣以一夫为寡而不磔
测壮夫人人为贼矣懦夫人人被贼矣是故尽天下之
盗者三年为蚤也胜天下之贼者万人为少也或曰吾
闻寡夫重闭盍键乎解曰天雨垣败盗贼乘之门之闭
耶曰以彼习叛之功也赎而吏之何如解曰盗贼
吏不欲扰如赎倡而为妻也为倡且淫为妻且禁乎
唐文粹卷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