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WYG1207-04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道园学古录卷三十二
             元 虞集 撰
 序
  送太平文学黄敬则之官序
至元甲申之岁集从先人始来侨临川之崇仁时内附
未久淄莱李忠悯公方领其军定江右镇豫章鹿泉贾
公以文臣为使奉诏分阃绥抚其士民思有以畏服众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WYG1207-0458b.png
志而安定之起文雅通练之士知名一时者以慰民望
故宋进士之在崇仁者犹十数人衣冠甚伟独宗正寺
簿思梅黄公为诸公一起为之宾客气象论议多所感
发既而河东刘公伯宣来为按察使与其同列具书币
遣使者礼延公于洪学亲听其讲说焉刘公则许文正
公高第弟子经学节行方正严重其为此举也风厉激
昂四方耸然岁丙戌寺簿公殁忠悯元子龙川公以世
家仍镇其部历阶省府贾公刘公子弟之往来于洪者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1207-0459a.png
皆以其先志求寺簿之子浮山君开馆塾而礼貌之中
山赵公朴隐持节再至与君处无一日之舍而李氏之
子孙至再世皆称门生弟子君之生平客授之日多于
居家矣龙川以平章留枢筦尝与翰林集贤荐君而仅
一拜文学之命而君不屑也使其子仕为学官则敬则
也敬则自浮梁改迁太平需次者五六年恬然以居略
无躁急之意是以学者称焉仍改至元之五年孟夏之
吉敬则来告曰有人自太平来趣治其学事求一言之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1207-0459b.png
赠焉集为席与坐而告之曰世祖皇帝以天兵临鄂渚
之岁岁在已未我先尚书解组永州道过崇仁为姻戚
少留始识寺簿公寺簿公登进士第时实寓我尚书临
安之别第而我先参政少寺簿公十岁甲申之来得相
从者三稔焉我先人涪湛田野箪瓢屡空不计闻达浮
山君友道崇笃每为诸侯大夫称诵之赵国董忠宣公
之延敬先人则君与清河元文敏公实启之也及忠宣
还朝先人即归田舍浮山君亦渐倦游相处东西家讲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1207-0459c.png
学脩行无食顷不相求始终无间言人以为有古君子
之风矣延祐已未先人即世浮山君年已六十视集少
有十三年待之若稚弟焉及集再召还朝而君没矣既
老而归君已不可复见赖敬则之家居也时有过从之
乐今出而服官政集得无言乎集尝闻诸乡之遗老云
敬则曾大父梅窗先生方盛年富文史教授近郊之巨
室中夜有求见鲁男子者先生绝袖抉关而走失道堕
巨浸中衣絓水柳而止闻有人声相呼者云此人有子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1207-0459d.png
登科谨护之旦乃得解而归家人怪问之不答也而馆
人或叹其事而泄之后三年丙申而寺簿公生造物之
报卓行君子昭昭如此可不惧乎可不敬乎今内附且
十年寺簿公之名德雅望浮山君之清才懿学再世积
累溉被其子孙充硕盛大方殷而未央也可不知所自
乎夫善必积而后成非必一事而可责报于天也然而
一念之烈其发之不可遏若是此孟氏之论学所贵乎
扩而充之者也吾敬则横经于其堂以其祖父之所教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1207-0460a.png
而教人者余岂足以尽知之至于善端之发确持而不
变勇行而不绌者尚有以广君子之泽哉子行矣余待
子于蓬荜之下三年而归有以为告焉采石之上有我
先忠肃公遗庙在故人覃怀薛公超我守郡时为起断
碑于草莽而植之谊不可忘也集过祠下又已六七年
子弟之至者亦一二年矣敬则经行幸为集省其庭柏
阶草焉
  国朝风雅序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1207-0460b.png
夫欲观于国家声文之盛莫善于诗矣类而求焉是为
之昔者延陵季子见诗与乐于中国心会意识如身
在其时而亲见其人盖以此耳梁昭明著文选其诗不
必出于一时之作一人之手徒以文辞之善惟意所取
而已然数百年间篇籍散轶幸有此可观焉而衰陋之
习或取此以为学则已微矣河汾君子有意于续经汉
魏之诗殆必有取然而其书不传盖非偶然也盖尝闻
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又曰王者之迹熄而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1207-0460c.png
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邵子亦曰自从删后更无诗盖
知圣人之意尔昔者盛时学道之君子德业盛大发为
言诗光著深远其小人蒙被德泽风行草偃变化融液
莫或间焉此所以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也此所以王
者之迹熄而后诗亡也此所以删后之无诗也国朝之
初故金进士太原元好问著中州集于野史之亭盖伤
夫百十年间中州板荡人物凋谢文章不槩见于世姑
因录诗传其人之梗槩君子固有深闵其心矣我国家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1207-0460d.png
奄有万方三光五岳之气全淳古醇厚之风立异人间
出文物粲然虽古昔何以加焉是以好事君子多所采
拾于文章以为一代之伟观者矣然而山林之士或不
足以尽见之百年以来诗文之辑录盖多有之然虽多
不足以尽其文或约而不足以尽其意亦其势然也监
察御史前进士燕人宋褧显夫在史馆多暇其所会稡
开国以来辞章之善多至数十大编自草野之所传诵
亦皆载焉庶几可以为博而传写之难四方又有不得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1207-0461a.png
尽见之病矣建阳蒋易师文著国朝文雅三十卷而以
保定刘静脩先生为之首许文正公继之终之以杂编
三卷庶乎其有意焉嗟夫若刘先生之高识卓行诚为
中州诸君子之冠而许公佐世祖成治道儒者之功其
可诬哉若师文者其可以与言诗也夫十卷以上诸贤
皆已去世而全集尚有可考载如临川吴先生之经学
具有成书其见于诗者太山一毫芒也穷卿晚进尚繇
是而推求之乎十一卷以下诸君子布在中外夫君子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1207-0461b.png
之为学苟不肯自止则进德何可量哉切以为未可讵
止于斯也至于仆也蚤持不足之资以应世用老而归
休退而求其在已者尚慊然其未能也片言只辞何足
以厕于诸贤之间哉亟除而去之则区区之幸也至元
己卯七月三日雍虞集书
  送墨庄刘叔熙远游序
元统甲戌予自史馆归侨临川从清江墨庄刘氏贤子
孙之分居金溪者得见其先世遗墨遗事与群贤交游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1207-0461c.png
之翰墨盖三叹其文献之懿久远而能使人不忘也其
后叔熙氏岁登华盖山必及于门予尝与叔熙论其家
书因及静春戒子通录实有助于名教恨其书不大传
叔熙曰诺有家藏旧本当刻而传之一年而书成宗族
乡党受而读之远近学者愿得之台省有知其书不远
千里使人求之信乎锡类之不匮也叔熙又谓予言族
人诸兄昆弟愿合其财力先取公是公非两先生之文
而刻之而公非集颇有遗脱将访而足成之故缓他日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1207-0461d.png
叔熙又及予门以自清江至金溪族谱及侍读以来所
与欧阳公王荆公眉山苏公昆弟南丰曾子固诸家之
书与刘氏相关者及并静春与诸子所往复备录为凡
三巨编受言诵之慨思古人之不可复见也予早辞亲
游京师馆授以为业每惧夫于道未有闻也至于古今
记载名物制度之类又皆空疏不足以酬应观于昔者
斯文之盛有欧王苏曾度越前代而侍读公兄弟父子
博学洽闻森然参著于其间声望略等何其盛哉故予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1207-0462a.png
每执笔茫然博雅之士未尝不叹自刘氏于二百年之
上也往者承乏事文宗皇帝于延阁清燕之暇曲赐延
对访问故实著述文字几无虚日于是时也则前日所
愧于是益深承诏读进士对策于殿庐得刘𪫬粹衷刘
闻闻庭诸君之文而奏之后知其赐官庐陵临江因告
以其说而嘱之曰刘氏之书惟春秋意林及三传权衡
刻本在学官而所著传尚阙其他成书者犹十七八种
惟西汉书注或附见于本书七经小传学者或传写读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1207-0462b.png
之其馀盖罕传焉而静春氏等诸著述未暇数也宜访而
广之二年前闻庭刻小传于临州粹忠刻弟子记于旌
德皆摹寄以属餍予之嗜焉因以其贰与叔熙叔熙归
读而告曰与家藏本无异也故家子孙若叔熙氏之拳
拳于先世草茅俗陋其可以小愧乎哉世祖皇帝时既
取江南大臣有奏言国可灭其史不可灭上甚善之命
史官修辽宋金史时未遑也至仁宗时屡尝以为言是
时予方在奉常尝因会议廷中而言诸朝曰三史文书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1207-0462c.png
阙略辽金为甚故老且尽后之贤者见闻亦且不及不
于今时为之恐无以称上意典领大官是其言而亦有
所未建也天历至顺之间屡诏史馆趣为之而予别领
书局未奏故未及承命间与同列议三史之不得成盖
互以分合论正统莫克有定今当三家各为书各尽其
言而覈实之使其事不废可也乃若议论则以俟来者
诸公颇以为然然每思史事之重非有欧公之才识而
又得刘公之博洽以资之盖未易能有成也予闻前辈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1207-0462d.png
言渡江后眉山李公仁父就蜀置局著宋通鉴长编而
北兵卒至尽亡其书走至东南多追忆以成书凡数百
卷是可以追及刘氏者欤宋晚礼部尚书王公伯原最
彊记而我从大父秘监公与之齐名予不及见王公秘
监公蒙世祖特起之任以舆地之事今其书在秘省予
幼时得豫章布衣孙某吾每得书览记之不忘又能参
错考定是非每有问必举之终其篇蜀人范大冶亦善
记尝言幼在蜀从予先世得尽见六经纬时为予读一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1207-0463a.png
篇予时尚小不能通其说时范已七十馀矣其后同朝
友侍讲四明袁公伯长盖学于王氏得其记言之要而
泰定执政东平王公继学见书辄记无复再览领政事
省朝省吏牍过目无所遗皆异材也然今惟王公在耳
此予之所亲见者也朝廷必欲成一代之言不有如此
数君子者其克有济乎戊寅春叔熙来告别云将游观
乎燕赵齐鲁晋宋之郊予曰善哉子之游乎慎毋苟然
也观夫山川之形胜对域之离合考古人之遗迹风气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1207-0463b.png
之变通习俗之升降文史之遗阙皆子家学之能事也
以子之清通明敏因以肆其问学而资其见闻今圣明
在上必有述作之事如圭如璋令闻令望济济之多讵
可遗吾叔熙者乎
  送李仲永游孔林序
章甫逢掖之士视鲁孔林如支庶流裔观于父母宗子
之家孰不以为归往瞻仰之地乎国家混一以来有欲
观夫徂徕之松新甫之柏瞻龟山之云泳沂上之风者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1207-0463c.png
川有舟航陆有车马不待赢粮计日而可至视前代分
裂隔乱之世欲往而不可得则其游其不快哉然以布
衣陋巷穷居终日坐诵书史安于闾里之近无其志者
有之矣桑弧蓬矢有四方之志而力不足以充之者有
之矣有其志有其力或仰事俯育供给公上之类又足
以累之无其时者有之矣予年垂七十数经济泗之间
每以王事有程不获伸阙里之敬归老临川自意无复
是行李远仲永视予年仅将半之有其志有其财有其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1207-0463d.png
时欲为孔林之行其行矣哉毋因循毋简慢毋退志为
它日有予之悔者也呜呼昔杨中立先生自程门归叔
子叹曰吾道南矣既而宋失中原而南渡然道统之传
自杨氏为豫章罗氏延平李氏乃得朱子其传诸胡氏
者得张宣公是诸君子之学宛有端绪身不必亲观乎灵
光之遗而亲聆乎金丝之音也其望圣人于千载之上
若亲炙之不可诬也然则学者之求乎圣贤固有在此
而不在彼者乎仲永之先侍郎公实为朱张二子所称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1207-0464a.png
道议论名节见诸文章仲永尚论先世其亦有所闻也
乎然则仲永归而求诸者既如此今往而游观之者又
如彼予安得不快其游乎
  易南甫诗序
诗三百篇之后楚辞出焉西都之言赋者盛矣自魏以
降作者代出制作之体愈变而愈新因唐之诗赋有声
律对偶之巧推其前而别之曰古赋古赋诗有乐歌可
以被之乐府其后也转为新声豪于才者放为歌行之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1207-0464b.png
肆长于情者变为伤淫之极则又推其前者而别之日
古乐府时非一时人非一人古近之体不一今欲以一
人之手成一编之文合备诸体而皆合作各臻其妙不
亦难乎高安易君南甫示予以赋若诗一编尽具诗赋
诸体不蹈流俗有为而作辞不苟造盖闻南甫之居则
康乐之故地谢公之所封而尝游者也林泉之日长山
水之兴足有得于昔人之流风馀韵是以能然也哉今
夫江河之行湖海之浸或为惊涛巨浪之壮或为平波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1207-0464c.png
漫流之閒一洼之盈一曲之胜其所寓不相似而各有可
观者焉以水之同出一源故也善赋之君子又以其非
常之才有馀之兴随所遇而有作焉何患乎众体之不
皆妙也固哉予昔之言诗乎苏子由言其兄子瞻平生
无嗜好以图史为苑囿文章为鼓吹老亦弃去顾独好
为诗耳嗟夫予岂敢拟于古之人哉会有耳目之疾有
园囿而无所游观有鼓吹而不能以自乐而心思凋耗亦
不复能诗徒使弟子诵昔贤今人之诗以自娱焉南甫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1207-0464d.png
之所以惠我者多矣然南甫之意岂徒然哉予之少也
亦尝执笔而学焉闻诸同志曰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学
其资也才其能也气其充也识其决也则将与造物者
同为变化不测于无穷焉诗赋云乎哉斯言也南甫以
为有可采乎
  临川晏氏家谱序
临川逍遥峰福胜院主僧师吉以所脩晏元献公家谱
相示深叹其以为委身于释氏而不忍忘先世之疏阔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1207-0465a.png
因其族兄某得其谱系而叙录焉按其谱自师吉上距
于元献八世距尚书公六世盖元献公九子尚书则第
八子之子尚书六十三而殁而尚书之子生三岁而孤
是以师吉之系历三百年而才八世云尔宋之南渡秦
桧专政误国胡公邦衡慷慨一疏当时伟之至今读者
犹愤发有生气岂知尚书之疏尤深切著明忧思治法
无不毕备世臣之言固当然乎而学者鲜得见之然国
史有尚书之传今又幸于私记叙谱而见之也君子之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1207-0465b.png
言其不可泯也如此乎余昔待罪国史尝以职事求于
先宋之故家遗记得燕山窦公俨贾公昌朝之后人皆
为贵官于国朝传系可徵而谱牃遗逸矣最后得阆中
陈丞相尧咨兄弟诸孙之留居郑州者子孙之分居东
平曰某为御史来求先茔碑而得其谱之略故宋盛时
若吕申公韩魏公富郑公曾鲁公司马温公桐木韩家
子孙南渡后仕宦功业犹可考见内附以来邈乎无所
闻于四方闻曾氏有子孙在泉南数十年前北方曾氏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1207-0465c.png
有仕于南台者至泉南以世嗣求拜其家庙者庆历从
官莆田陈氏之裔孙旅为余云而今亦不可考之矣及
余归侨临川郡之大族乐侍郎史后人尚多而未尝
见其谱王荆公子孙四十年前在金陵尝见一二人今
祠下亦有一二人耳而晏氏之子孙莫盛于尚书八世
之后乃有去为释氏若师吉者凛然思其宗家缉累其
家世行事岁月如此贤者之传固当有见于后世矣又
闻王岐公子孙有官抚州而留居者其孙卒于外孙李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1207-0465d.png
氏家又得桐木韩氏之谱于其诸孙之留居临川者南
涧公为之序者也故家之子孙数世之后虽隆替不可
知余于晏氏之谱有不胜感叹者矣思古人于既往望
乔木而遐思故书此而归之前史官虞集书  叶宋英自度曲谱序
诗三百篇皆可被之弦歌或曰雅颂施之宗庙朝廷关
雎麟趾为房中之乐则是矣桑间濮上之音将何所用
之哉噫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盖未有出乎六律五音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1207-0466a.png
七均而可以成声者古者子生师出皆吹律以占之盖
其进反之间疏数之节细微之辨君子审之是故郑卫
之音特其发于情措诸辞有不善尔声必依律而后和
则无以异也后世雅乐黄钟之寸卒无定说今之俗乐
视夫以夹钟为律本者其声之哀怨淫荡又当何如哉
近世士大夫号称能乐府者皆依约旧谱仿其平仄缀
缉成章徒谐俚耳则可乃若文章之高者又皆率意为
之不可叶诸律不顾也太常乐工知以管定谱而撰词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1207-0466b.png
实腔又皆鄙俚亦无足取求如三百篇之皆可弦歌其
可得乎临川叶宋英予少年时识之观其所自度曲皆
有传授章节谐婉而其词华则有周邦彦姜夔之流风
馀韵心甚爱之盖未及与之讲也及忝在朝列与闻制
作之事思得宋英其人本雅以训俗而去世久矣不可
复得老归临川之上因其子得见其遗书十数篇皆有
可观者焉俯仰畴昔为之增慨序其故而归之
 道园学古录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