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1207-02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道园学古录卷二十
             元 虞集 撰
 墓志铭
  祝夫人墓志铭
为老子之法者岁以其徒从大驾上都丙午之秋独先
驰还于京师者玄衍也玄衍行踵门而来谒愿有求焉
余见其蹙然而瘠疑不类夫为其道者其乡之士有友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1207-0291b.png
于余者为之请曰玄衍之母是饶州安仁县周䌽衣氏
之裔国贤之女祝君泰来康叔甫之夫人也其归康叔
也年十六舅姑始安其养以老康叔在宋末尝一起家
教授镇江终不行自为精舍以居学者宾客之屦满户
外酒食之馔不以贫过俭母必亲之教其长子敬中以
儒术世其家三孙矣教其女以嫁于邓椿氏成家矣盖
后康叔二十四年而卒享寿七十有八年玄衍为道士
远游者母志也母卒以正月玄衍闻讣以六月将葬以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1207-0292a.png
戊申之四月求墓之铭于京师以归者兄命也墓在崇
义之荷塘山其乡也康叔之旧墓土疏而善圯今故迁
而合之也祝氏世次在康叔之志玄衍之求者其母之
志之铭也虞某曰悲夫人之于其亲也忍百里之行于
旦莫而有待于予言也予何为拒之而无以慰其瘠也
铭曰
玄云渰兮将雨鹤刓距兮抷土有子归兮藏母窈窈兮
碧山坎幽兮及泉夫子往兮二十四年卒同归兮从以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1207-0292b.png
迁噫灵祗兮孔阜相禁呵兮有道逝勿毁兮永久
  颍川夫人黄氏墓志铭
抚崇仁陈君德敬之妻曰黄夫人讳斯崇其先豫章人
故宋吏部尚书讳畴若之曾孙女巽园先生公仅之女
也其归陈也是为故朝请大夫知融州兼本管安抚讳
元晋之孙妇湖南节度推官同祖之子妇也陈氏自安
抚以进士起家宰赣倅长沙守融为邑望族我先从祖
亡姑为之配封宜人有二子节推其长次为江西运干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1207-0292c.png
讳怀祖无子节推之子长曰将仕郎举孙次曰㦛孙是
为德敬为运干后德敬方弱冠当宋始亡陈氏故大家
不足以胜新附之重役困迫有甚编庶节推为德敬求
婚犹必择诗书令族是以夫人归焉敬戒如礼宗姻咸
悦相德敬承节推之丧婴家务于抢攘之际竭营办以
足官逋斥簪珥以嫁孤妹岁时祭祀亲戚庆吊未尝疏
阔德敬故升平公子好宾客轻货财不以时异事殊为
意而家几毁焉夫人左右弥缝补苴遗缺终德敬之世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1207-0292d.png
既老益以勤俭自励掇拾遗馀家用小康生子曰宗谌
以节推遗命为将仕后抱从子宗纪以为已子一门之
间母子兄弟蔼如也盖夫人昔闻训子家庭旧矣其族
自双井分居今富州之沇溪宗人甚众至尚书公贵显
诗书文献大闻于世至巽园数传矣遭世变不能安其
乡来就夫人以居峨冠袖衣动止严正口不道非法之
言身不交凡近之友宁受躏藉攘敚略无争报之意读
书以自误赋诗以自见虽以慷慨系之而无闷是以夫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1207-0293a.png
人为女为妇居两大家而有足称道者云其生也以宋
宝祐丁巳八月二十九日其归陈也以大元至元庚辰
之冬其殁也元统甲戌之正月初四日仍改至元之二
年岁在丙子十一月壬申日宗谌等葬诸长安乡四都
贵窟祔葬德敬之兆德敬用江西帅檄为崇仁江夏巡
检既而弃官不复仕宗谌之子二人长某次某女五人
某宗纪之子三人长曰某次曰某幼曰某女二人集大
父尚书雍侯既出蜀以宜人之归陈也过兹邑而因寓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1207-0293b.png
焉至于今五世矣是以宗谌等求铭焉铭曰贵窟之阡陈氏繇兴其兴降升夫人世家人门实称宁
魄于兹趾美来徵
  史氏程夫人墓志铭
眉州青神史氏有母曰程夫人者讳念赐君之妻而光
之母也夫死子幼夫人守节自誓以抚育其孤会国朝
以金始亡将并力于宋连兵入蜀蜀人受祸惨甚死伤
殆尽千百不存一二谋出峡以逃生夫人亦将携其孤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1207-0293c.png
依邻人家翁走东南取黄金囊而系诸腰且行遇掠兵
大至即窜身伏林间俱伏者兵尽驱以出列坐地上拟
以白刃曰有金者免杀有邻妪先免过夫人勉夫人速
出金冀不死夫人曰金亡暂不死耳吾儿无资以逃终
必偕死吾死而金在幸以活史氏孤妪归幸语吾儿来
求尸取金兵从夫人求金夫人辞无金遂见杀妪求孤
儿告之明日掠者退邻人父老以其孤舆榇求得之
敛以瘗偶值善画者为象其容貌而题之曰史光母程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1207-0293d.png
氏以嘉熙戊戌十月二十七日死于兵难年五十四遂
负之而东至湖州止焉光时年十三耳今湖州有史氏
自光始云泰定四年三月孙台孙来京师以先世乡里
之旧来告曰史氏之有后于湖则我先曾大母以死易
之也今九十年矣昔大父犹有望于西还申其情事卒
不可得而先人当内附之后亦未遑于纪述顾以属台
孙焉代易事久日就湮没从事于浙东帅幕尝以告诸
国史四明袁公幸既为之立传矣而台孙之志有未尽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1207-0294a.png
焉唯曾太母之丧既不复可知其处请刻木象神具衣
裳葬诸湖之新茔或曰葬以藏体魄也象而藏之殆不
可然则立石先大夫之墓具载夫人之事以示子孙传
来世或曰其可也请徵文于子某感其言为叙其次而
著之史氏自唐吏部侍郎严从僖宗幸蜀因家于眉州
其墓在青神再兴院之里族大多显人而程亦眉之故
家名族念赐君历官行事生没岁月无可考徵而光之
居湖也稍长痛家世之祸感母氏之志岁时西望辄悲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1207-0294b.png
痛不自胜见者为之垂涕于是勇自植立遂以武科奋积
官武翼郎浙东兵马都钤辖娶闵氏二子曰圭文故宋
举进士脩职郎瑞安府司户参军至大间将教授平江
之嘉定未上而卒曰璋文早世圭文之幼也闻母之有
疾痛不忍听更以烬爇左右臂以代痛母疾止乃已后
武翼尝病累月视药未尝解带病亟哀号祈天愿以已
寿益父梦或告已曰感尔孝念予三龄武翼果又三年
乃终娶陈氏子男三人台孙历浙闽两帅幕今为某官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1207-0294c.png
介后璋文由舶司幕长将改除喜孙业进士女二人皆
适令族而孙男子六人女二人以次名之曰渊源澄清
润泽深演盖有所识也自武翼以下墓于乌程三碑乡
之郏山三世矣而其表首著程夫人事云铭曰
郏山之原隐何隆隆谁其有之自蜀来宫一烬之微三传
弥丰原厥保存有母之功酌义就死言何从容知有史孤
不知有躬体则禅续思无终穷精神不亡来依来从凡
尔子孙罔不敬共去之千古犹高古风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1207-0294d.png
  史夫人改葬志
史夫人虞氏之殁也葬鄞县翔凤乡钟奥夫人之子晋
伯以其父承务君之命来属某叙其家世年月以铭其
墓文成故翰林学士承旨魏国赵文敏公书其题矣未及
刻石而晋伯之子公点公默相继殁或谓晋伯曰先亲
之体魄弗宁则后嗣伤焉今钟奥之藏深僻绝人迹风
气弗完神灵殆弗妥也盍改诸晋伯贫未能也会阮氏
婿来宰鄞婉伯从其夫以来见晋伯之以是为忧也则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1207-0295a.png
曰先夫人于我兄弟尤钟爱敢不用吾情乎晋伯涕泣
不忍言婉伯曰此吾责也吾闻高祖齐国公与高祖妣
戴夫人在辨利寺形胜处也吾家尝食其泽焉子孙为
兆以从葬于先祖礼也舍是弗图可乎晋伯曰是不肖
孤之志也婉伯请于其夫出财以相其凡役伐石筑亭
购旁近山林以附益之遂以天历己巳十二月庚寅改
葬其处既竣事乃以书达京师命某书改葬之故且曰
昔吾母之存也吾妹为吾养吾母之疾也吾妹为吾医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1207-0295b.png
吾母之殁也吾妹助我克成其丧墓处弗利而改葬也
又悉出于吾妹氏夫妇之力晋伯不孝齿发日以变而
嗣息沦没望其稍有立者幼子公寿而已不及此时求
子一言以识先亲之终始以表吾妹之所以相晋伯之
不及者后之人何所闻之哉某闻其言而悲之故历叙
其事俾刻墓碣之阴且使惇于亲爱者有所观感焉至
顺三年七月朔具官虞某记 表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1207-0295c.png
  王伯益墓表
皇庆癸丑二月甲子王君伯益卒于京师客舍治书侍
御史赵敬父翰林直学士元复初同知彰庆使柳唐佐
皆出钱合所与相知者之赙授其妻之兄冀州知事莫
正已使治其丧五日始克敛而殡于城南僧寺其友杨
载杜本访其平生所为诗文传之又为作画象赞及著
哀诗哭之举其孤迪补国子生踰月其弟自大名走京
师谋归其柩将以某年月日葬之某地其先茔也载本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1207-0295d.png
又谓某为文表其墓令后人知为吾伯益所藏云伯益
名执谦大名人生数岁入乡校旬月中已能习尽群儿
所读书问难其师其师为绝席引寘坐侧群儿无教与
并因劝其父某送诣郡学未数月又绌其同舍生如乡
校及长其父资之游京师时中书平章博果密翰林承
唐公有重名当世以人材为已任一见伯益皆曰奇
材也不敢以进用常秩浼伯益将言于上择馆阁优重
地荐之久之不得如二公志尚方符宝典书满三年当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1207-0296a.png
得四品官即以伯益为符宝典书三年竟不得四品官
二公相继去世无为伯益言者柳唐佐为言于张子有
平章平章事隆福宫最贵近而雅好文士礼伯益为上
客留署其府为徽政院照磨调真定录事陵州判官改
将作院照磨伯益皆漠如也徒日与彰德田衍师孟河
间李京景山济南张养浩希孟饮酒赋诗为神交时人
望见之皆以为古仙异人冀一得遇待为幸阎承旨时
在翰林谓人曰吾闻伯益宜供奉翰林苟有意幸得见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1207-0296b.png
之伯益不屑也后十馀年始为翰林应奉文字承务郎
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然伯益竟止是官年才四十
八悲哉伯益身长不过数尺不宜骑马遇好友即提杖
出门竟日去不返顾语妻子以为常始来京师用橐中
金不识记数及赀尽益困至终身亦不以介意于书无
不读于人物治道政术甚明白而未始以辩博自雄遇
人无贤不肖皆驩然无间而胸中了不可混长年京城
居而所以为诗简澹萧远如在山林不与人接者常谓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1207-0296c.png
人曰吾知吴楚多瑰伟奇绝者当委身往游乃称吾意
耳杨载曰然诚广伯益以山水之胜视陈子昂李太白
未知何如盖伯益之诗旨意不迫于事物而律法深稳
合古作故识者以载为知言伯益尝学修金丹求神仙
又尝深坐默究为禅定虽莫竟其所至然灼不为外境
无疑矣杜本曰伯益人品极高去世人已远当得大彻
岂不伟欤惜乎年不待之也未卒前一夕犹与客饮酒
人家莫归坐阅按上书夜且半妻孥颇察其有异召医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1207-0296d.png
未至伯益忽拊几却卧不复言禁钟不尽一声趣唤杨
载杜本来而复暝呜呼若伯益者岂非古之所谓超迈
不群者耶方伯益在敛某往哭之见唐佐语莫知事曰
莫夫人何以为生幼女若为得所归弱子若为得所长
感慨出涕被面毅然以为已事一坐皆欷歔不能仰视
以是莫知事治棺椁后极坚致理其家尤备此皆有古
道非常人所可及嗟夫观伯益之得于人如此则伯益
之所存可信已乌乎是为表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1207-0297a.png
 行状
  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
公讳文用字彦材真定路槁城县人元帅公第三子也
公生十年元帅公死王事于归德母李夫人治家严伯
兄忠献公文炳教诸弟有法公内承家训而外受学侍
其先生轴故学问早成弱冠以词赋中式真定时以真
定槁城奉庄圣太后汤沐岁庚戌太后使择邑中子弟
来上公始从忠献公谒太后和林城世祖皇帝在潜藩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1207-0297b.png
命公主文书讲说帐中常见许重癸丑世祖以宪宗皇
帝命自河西征云南大理忠献公在行公与弟寿国正
献公文忠先在军中督粮具赞军务丁巳世祖令授皇
太子经是为北平王云南王也又使为使召遗老于四
方而太师窦公默左丞姚公枢鹤鸣李公俊民敬斋李
公冶玉峰魏公璠偕至于是王府得人为盛己未世祖
以宪宗命取宋公发沿边蒙古汉人诸军理军需将攻
鄂州宋以贾似道吕文德将兵抗我水陆军容甚备九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1207-0297c.png
月世祖临江阅战忠献公请曰宋恃江为险兵力厚法
当先之夺其气臣请先公与正献公固请偕行世祖亲
科甲胃择大舰授之乃率敢死士数十百人鼓棹疾呼
奋进直薄南岸诸军亦争进宋军来赴战三合三败之
公乘小舟归报世祖世祖方驻香炉峰因策马下山问
战胜状则扶鞍立起竖鞭仰指曰天也即赐卮酒使主
帐下宿卫且命传令他帅曰今夕毋饮酒毋解甲明日
将围城既渡江会宪宗崩闰十一月师还庚申世祖即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1207-0297d.png
皇帝位建元中统公持诏宣谕边郡且择诸军充侍卫
七月还朝中书左丞张仲谦宣抚大名等路奏公为左
右司郎中二年八月佩金符以兵部郎中参议都元帅
府事三年山东守臣李璮叛据济南从元帅库库岱统
兵伐之五月而克其城璮伏诛山东平元帅卒公还都
元帅阿珠奉诏取宋召公为属公辞曰新制诸侯总兵
者其子弟勿复任兵事今伯兄以经略使总重兵镇山
东我不当行帅曰潜邸旧臣不得引此为说公病不行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1207-0298a.png
五年改元至元之岁也上曰董某安在年始壮不使为
国效力今安在召授金符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
中兴自珲塔噶之乱甫定民间相恐动窜匿山谷而省
臣方入奏同僚不知所为公曰吾死不可以去此宜镇
以静乃为书置通道谕之然后粗安始开唐来汉延秦
家等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
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更造舟置
黄河中受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时近属贵人曰济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1207-0298b.png
必特穆尔者镇西方其下纵横需索旁午不可会计省
臣不能支公坐幕府辄面折以国法其徒积忿谮公贵
人怒召使左右杂讯之意叵测公曰我天子命吏请得
与天子所遣傅贵人者辨天子所遣傅贵人者中朝旧
臣尝事庄圣太后来诘问公不承贵人旨意状公曰我
汉人生死不足计我所恨者仁慈宽裕如贵人以重戚
镇远方而其下毒虐百姓凌暴官府伤贵人威名于事
体不便因偻指其不法者数十事诘问者惊起去白贵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1207-0298c.png
人即召公谢之曰非郎中我殆不知郎中持此心事朝
廷宜勿怠自是谮不行而省府事粗立二年入奏经略
使宜还以上旨行之中兴遂定三年行省罢还京师命
公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辞之五年立御史台授公山
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副使以仲兄右卫亲军千户文蔚
卒不及赴八年立司农司授公奉训大夫山东东西道
巡行劝农使十一年三月加朝列大夫劝农使如故山
东中更叛乱多旷土公巡行劝励无间幽僻入登州境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1207-0298d.png
见其垦辟有方公为诗表异其守伊喇今刻石在州治
于是列郡咸劝地利毕兴五年之间政治为天下劝农
使之最十二年丞相安图公奏公为中顺大夫工部侍
郎代赫舍哩赫舍哩阿哈玛特私人也其徒间安图公罢
政即使鹰监奏曰自赫舍哩去工部侍郎不给鹰食鹰
且瘦死矣上怒趣召治之因急逮公入见上望见曰董
某顾为尔治鹰食者耶置不问别令取给有司阿哈玛特
知不可谮十三年出公为少中大夫卫辉路总管兼本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1207-0299a.png
路诸军鄂啰总管佩金虎符郡当要冲民为兵者十九
馀皆单弱贫病不任力役会初得江南图籍金玉财帛
之运日夜不绝于道警卫输挽日役数千夫公衋然忧
之曰吾民弊矣而又重妨穑事殆不可乃从转运主者
言郡邑胥校足备用不必重烦吾民也主者曰公言诚
然即行公言事万有一不虞罪将谁归公即为手书具
官职姓名保任之民得以时耕而运事亦无不具者诸
郡运江淮粟于京师卫当运十五万公曰民籍可役者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1207-0299b.png
无几且江淮舟行风水不时至而先弊吾民以期会是
未运而民已惫矣乃为集旁郡通议立法驿置民力以
纾十四年以职事诣汴漕司方议通沁水北东合流御
河以便漕者公曰卫为郡地最下大雨时行沁辄溢出
百十里间雨更甚水不得达于河即浸泾及卫今又道
之使来岂惟无卫将无大名长芦矣会朝廷遣使相地
形上言卫州城中浮屠最高者才与沁水平势不可开
也事得寝不行为郡多善政民有去思具见郡教授陶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1207-0299c.png
师渊所撰碑文十六年受代归田里作遐观之亭于故
丘茅茨数椽仅避风日读书赋诗怡然燕居自号野庄
老人裕宗在东宫数为台臣言董某勋旧忠良何以不
见用也十八年台臣奏起公为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
使不赴十九年朝廷选用旧臣乃召公为太中大夫兵
部尚书自是朝廷有大议未尝不与闻二十年江淮省
臣有欲专肆而忌廉察官者建议行台隶行省状上集
议公议曰不可御史台譬之卧虎虽未噬人人犹畏其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1207-0299d.png
为虎也今司宪仅在纪纲犹不振一旦摧抑之则风采
薾然无可复望者矣又曰前阿哈玛特用事时商贾贱役
皆行贿入官及事败欲尽去其人廷议以为不可使阿
哈玛特售私恩而朝廷骤敛怨也及使按察司劾去其不
可者然后吏有所惮民有所赴愬则是按察司者国家
当饬励之不可摧抑也后悉从公议转通议大夫礼部
尚书迁翰林集贤学士知秘书监时中书右丞卢世荣
本以货利得幸权要为贵官阴结贪刻之党将锱铢掊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1207-0300a.png
克为功乃建议曰我立法治财视常岁倍增而民不扰
也诏下会议人无敢言者公阳问曰此钱取诸右丞家
耶将取之民取诸右丞家则不敢知若取诸民则有说
矣牧羊者岁常两剪其毛今牧人日剪其毛而献之则
主者固悦其得毛之多矣然而无以避寒热即死且尽
毛又可得哉民财亦有限取之以时犹惧其伤残也今
尽刻剥无遗毳犹有百姓乎世荣不能对丞相安图公
谓坐中曰诸君董尚书真不虚食俸禄者议者出皆谢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1207-0300b.png
公曰公以一言折聚敛之臣而厚本仁人之言其利溥
哉岂不信然世荣竟以是得罪后尝谓人曰我不知何
事忤董尚书每折我不遗馀力二十二年拜中奉大夫
江淮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公力辞上前曰江淮事
剧臣不敢当上曰卿家世非他人比朕所以任卿者不
在钱榖细务也卿当察其大者事有不便第言之公不
敢辞遂行行省长官者素贵倨多傲同列莫敢仰视跪
起禀白如小吏事上官公则坐堂上侃侃与论是非可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1207-0300c.png
否无所迁就虽数忤之不顾也有以上命建浮屠于亡
宋故宫者有司奉行急迫天大雨雪入山伐木死者数
百人而犹欲并大建佛寺公坐中谓其人曰非时役民
民不堪矣少徐之如何长官者曰参政奈何格上命公
曰非格上命也今日重困民力失民心岂上意耶各拂
袖去然竟得少舒其程公在行省政事大槩如此二十
三年将用兵海东徵敛益急有司为奸日益甚公曰吾
力不足以口语胜矣乃请入奏事大略言疲国家可宝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1207-0300d.png
之民力取僻陋无用之小邦其条目甚悉言上事亦罢
二十五年拜御史中丞公曰中丞不当理细务吾当先
举按察使乃举胡公祗适王公恽雷公膺荆幼纪许楫
孔从道十馀人为按察使又举徐公次魏公初为行台
中丞当时以为极选方是时僧格当国用事宠奉方炽
自近戚贵臣见僧格皆屏息逊避无可谁何以旧臣任
御史号不易为僧格令人风公赞已功于上前公不答
又自谓公曰百司皆具食丞相府独御史台未具食丞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1207-0301a.png
相府公又不答属朔方军兴粮糗粗备而诛责逾急公
谓之曰民急矣外难未解而内戕其根本丞相宜思之
于是远近盗贼蜂起公持外郡所上盗贼之目谓之曰
百姓岂不欲生养安乐哉急法苛敛使至此耳又谓之
曰御史台所以救政事之不及丞相当助之不当抑之
也御史台不得行则民无所赴愬而政日乱将不止台
事不行也浸忤其意益深乃摭拾台事百端公日与辩
论不为屈于是具奏僧格奸状诏报公语密外人不知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1207-0301b.png
也僧格日诬谮公于上曰在朝惟董中丞戆傲不听令
沮挠尚书省请痛治其罪上曰彼御史职也何罪且董
某端谨朕所素知汝善视之当是时虽贵近以诬谮遭
斥辱者不一公徒以区区之诚赖天监主知而免于是
迁公通奉大夫大司农时又欲夺民田为屯田公固执
不可则又迁公为翰林学士承旨二十七年隆福太后
在东宫以公耆旧欲使公授皇孙以经具奏上以上命
命之曰老人畏寒须暄和乃一至帐中授经内侍视馔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1207-0301c.png
公每讲说经旨必傅以国朝故实丁宁譬喻反覆开悟
故皇孙亦特加崇礼焉三十一年上命公以其诸子入
见公曰臣蒙国厚恩死无以报臣之子何能为谨不敢
以见命至再三终不以见是岁世祖皇帝升遐公望宫
墙哀恸几坠马下同列争持扶之及致奠丧次群臣皆
推公曰先帝汉人旧臣唯公在矣公宜前受酒行礼皆
相对哭失声今上皇帝将即位于上都太后命公从治
装赐钞百定以行既即位巡狩萨布拉公奏曰先帝新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1207-0301d.png
弃天下陛下远狩不以时还无以慰安元元宜趣还京
师且闻人君犹北辰然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不在勤远
略也上悟即日可其奏是行也上每召入帐中问先朝
故事公亦盛言先帝时虚心纳贤开国经世之务谈说
或至夜半太后亦素知公故多所顾问公自先帝时每
侍燕与蒙古大臣同列裕宗尝就榻上赐酒使毋下拜
跪饮皆异数也上在东宫时正旦受贺于众中见公召
使前曰吾向见至尊甚怜汝辄亲取酒饮之至是眷赉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1207-0302a.png
至渥赐钞三百定至于金衣玉带紫笠实环之赐皆追
成先帝之业也是年诏修先帝实录升资善大夫知制
诰兼修国史公于祖宗世系功德戚近将相家世勋绩
皆记忆贯穿史馆有所考订质问公应之无所遗失大
德元年夏四月上章言臣老矣请致其事上闻之特加
资德大夫许致仕赐钞二百定以归命一子官乡郡便
侍养六月戊寅以疾薨于里第之正寝享年七十有四
公性孝友四时祭祖祢辄思慕感怆如将见之事伯兄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1207-0302b.png
如事父教子弟严而有礼为学以诚实为主本故其文
章议论皆质直忠厚不为华靡其从政宽裕慈爱简于
细务至于谋大事决大议则刚毅正直磊落可观历事
三朝每以忠言正论为己任故言事上前必引古證今
从容尽达其蕴而后已平居闻朝政有一未善辄终夜
不寐倚壁叹恨不置曰祖宗艰难成立之天下岂可使
贼臣坏之故每与朝议即奋言不顾危祸以片言折权
奸定国是者不可胜纪朝廷赖之在御史台行中书省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1207-0302c.png
时所遭皆大奸剧恶每恨公不顺己计万方欲杀之公
一不以为意曰人臣在位岂爱身苟容而上负国家下
负生民乎公仕宦五十馀年凡十八命禄俸之馀尽以
买书而家无饘粥之资卒卖其京城之宅以偿积贷世
祖尝念其贫每欲有所赐使近臣记其事然公终不一
自言也逮薨之日惟有祭器书册而已其好贤乐善尤
出天性虽待下士必尽礼至老且贵终不倦人有善必
推举之而名公大人闻公所荐亦必曰出董公门必佳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1207-0302d.png
士也故天下之士争归之与人谋至忠款故国人有为
使远方若出而领兵治民者必来受教而后行公为开
导训诲足以歆动其意至有欣然听之终日忘去者而
蒙古大臣见之必曰此故老也皆改容待之呜呼盖可
谓忠厚诚实君子者矣公先娶王氏元帅某之女先卒
再娶周氏江淮都转运使惠之次女后公四月卒子男
八人士贞士亨为仲兄文蔚后渡江有功官至昭勇大
将军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佩金虎符常侍裕宗东宫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1207-0303a.png
先公卒士楷士英士昌士恒承务郎真定路总管府判
官士廉士方女四人长适赵珌次适周俶次适齐东县
尹王良杰次在室孙男十六人守约某某孙女十人长
适吴某次适张继祖次适侍其正次适王惟贤馀在室
曾孙男七人皆幼公墓兆在县西北高里先茔之东公
国之老臣𫾻历中外久矣上而朝廷下及四方贤大夫
士宜必有深知公者尚能道其德业之详也谨录其历
官行事梗槩如上伏惟立言之君子图其不朽者焉谨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1207-0303b.png
状大德七年三月某日大都路儒学教授虞集状 传
  王贞传
至治癸亥八月七日夜半齐勤特穆尔特穆尔布哈称
使者扣北门入坐中书未明召集百司夺其印八日枢
密院掾史王贞见其完颜副使于都堂后西北庑下告
之曰大行晏驾丞相死中书枢密无至者而二人实来
齐勤者累朝退黜不用布哈者亦在散地谁使之耶兵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1207-0303c.png
权所在印岂可以授人贞职在治文书尔然臣子之分
则均不敢不言副使愀然叹曰大夫塔齐也贞因以其
说遍告枢府大臣及其幕府请急执二使与中书同问
治之院官亲与名将急行统山后军擒贼使不致有他
变别遣官吏将兵民守关隘庶几宥密大臣之事不然
则国事未可知而诸君之罪大矣闻者皆震慄是其言
而不能发也其后事定中书召贞为丞相掾贞字吉
保定唐邑龙华人云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1207-0303d.png
史官曰义者天下之公逆顺之辩人心安有不同然者
哉知觉则同而临事之际隐忍巽懦卒无以充其所明
而狃于患失以自陷于不义者志不足以命义而制其
欲故也若贞之言则发于义者勇矣然人之立事立功
则有小位有才矣有其才而无其位有其位而无其才
皆不足以有成也二者得矣又必当其时之可否焉此
事之所以难也观贞之言才可知矣所论亦当其时已
而其位则不过得言之耳故备录之以待采择纪载云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1207-0304a.png
  李象贤传
李象贤讳崇德长沙醴陵人世以儒名家自其父兄以
上多称乡先生大德中象贤独以材学辟湖南宪府史
湖南宣慰使华善者故丞相楚公阿尔哈雅之子也楚
公取长沙有功华善自幼时总父兵镇长沙及为帅颇
骄肆郡有织官极丝缕文采之良充贡尚服华善辄私
取之廉访佥事李栋以职事将劾治之华善惧使人告
李栋于朝曰栋立劵强质醴陵民田实不予直明年责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1207-0304b.png
民以直取田又遣间激怒朝贵故人以事闻有诏中书
省御史台遣人杂问之使者至华善召田主若證佐吓
之曰不如制使指意祸且不测至庭皆苻告者言栋分
必死无口可自解象贤在證中会迁广东宪史不得其
辞狱弗具立遣遽逮至即具对使者徒待一语成之象
贤乃直视田主曰吾实见汝得钱且汝手自阅天其可
欺邪制使疑且怒稍陵辱象贤象贤曰古人有言名义
至重鬼神难欺我终不以附会成李公死辞气明辩使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1207-0304c.png
者虽盛气讯鞠辩益明众色变言益错遌使者乃得其
情栋不死湖湘之间人人言象贤而风纪之司益憎其
人矣象贤今积官至第六品所至严而能恕宽而有制
吏畏民爱廉不自矜好贤者固深敬而忮忌者亦无间
言历官皆在州县未尝有纤介吏责又为难能焉
史官虞集曰予在国史执笔论大人君子勋伐德业甚
盛而世有卓行奇迹或以微远不见书悲夫栋予故人
身佐宪府乃质所部民田虽实与直犹非是予不能谓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1207-0304d.png
栋说也呜呼世之畏威显诬成人之罪冤死者何限奸
虐者不足论彼巽懦不自立卒自陷于罔人之列观象
贤之事亦可以少自振乎悲夫
 祭文
  祭袁学士文
昔在故国寓都海邦乃眷鄞越视汉河阳王公近臣专
邑列府卿士以还民或莫数公生其间不靡不矜师友
是求问学是承先宋既亡文献沦队遗老或慭力接渊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1207-0305a.png
懿家藏多书侔昔石渠下至琴奕亦最其腴博学洽闻
瑰伟精莹人无间言公亦自信我从草茅或援起之公
以赏延后先京师于时同朝多士济济公独我友尚论
其世制作讨论必我与闻或辩或同有定无諠公泰而
舒我蹇疐跋三十馀年亦多契阔公在禁林益跻华阶
人曰孔宜公曰足哉归而寄书勖我慰我亦喜优游自
诧其果曰易春秋曾与子谈将卒成书恐老弗堪老不
癈学唯予与尔终订无忌庶其在子言犹在俄以讣来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1207-0305b.png
噫天生公乃止斯哉儒林木萎璧府星陨伊邦之瘁伊
道之闵区区深悲莫致之托托公乡人致此哀辞公闻
之乎不闻之乎呜呼哀哉尚飨
  祭潘博士文
呜呼惟君负奇挟刚与俗寡谐奋其雄辞迈于等侪国
史编摩历跻显阶成均之来幸与子偕正道是崇邪说
是排学海狂澜浩乎靡涯庶几同舟有济无乖如何不
淑百厉攻骸奄然永隔风雪萧斋遣车首丘丹旐掩霾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1207-0305c.png
一奠寓哀莫既于怀呜呼哀哉尚享
  谢先生诔
有简差差有韦贯之有画有章错具赞之历时圣神诞
受于天匪私匪虚以命我人孰抉其奇入遁于荒孰迷
于微孰其徒行诵言如何瞽言如讹致用则那世则孔
多维谢仲直氏受简有自以经以纬以表以里以知存
亡以通变之理相彼炎火日熄于燬憯予不辰兴逢于
其队天遂降丧国武以蹶具曰多士朋昏以世荡荡川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1207-0305d.png
流莫知其济防不制于溃即沦于圯维哲时闵载号载
倡彼为不闻覆谓我狂亟伐鼓以告予手弗胜彼靡旆
食息弗兴弗应时之逝矣既莫之逮命之讫矣亦莫之
噫曰予有鼎有鼎有胾我哭于庭苟无坠我祀日穷于
天靡有旦矣川息于海靡有畔矣伥伥中野曷其归矣
煢煢有躬曷其为矣有山维夷九折其蹊予陟降兹释
我寤怀素冠纚纚屦数数兮累累无容视莫莫兮莫昵
匪亲宛其不识孰是造艰牵予以絷有马有马北首于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1207-0306a.png
风中道舒舒以究于心陵隳而夷梧不实矣黍稷则有
凤不食矣嗟不终食离不淑矣车庳莫升长不复矣呜
呼哀哉木之云拨返复于土夙誓定命即终于所生有
不取饥有不禦妥乃瞑矣我志卒获乌乎哀哉言瞻河
洛言索其故或建五以御或虚九以著或畀或否执子
之手诞未遑于访夭弗遗叟乌乎哀哉服勤终远有嘉
弟子谋谥孔臧筑室以祀于父母之邦神具宁止呜呼文
节亡愧于予纪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1207-0306b.png
 
 
 
 
 
 
 
 道园学古录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