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五
卷十五 第 1a 页 WYG1207-02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道园学古录卷

十五
             元 虞集 撰
 碑铭
  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墓碑
延祐七年二月壬戌中宪大夫岭北等处行中书省左
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子宁父卒于京师七日戊辰子天
爵以其丧归真定三月乙酉葬诸县北新市乡新城原
卷十五 第 1b 页 WYG1207-0218b.png
先茔之次而刻石以文曰岭北行省治和林国家创业
实始居之于今京师为万里北边亲王帅重兵以镇中
书省丞相出为其省丞相吏有优秩兵有厚饷重利诱
商贾致榖帛用物轻法以怀其人数十年来婚嫁耕植
比于土著羊牛马驼之属射猎贸易之利自金山青海
沿边诸塞蒙被涵煦咸安乐富庶忘战斗转徙之苦久
矣丙辰之冬关中猝有变未两月遂及和林守者不知
计所从出人大震恐并塞奔散会天大雪深丈馀车庐
卷十五 第 2a 页 WYG1207-0219a.png
人畜压没存者无以自活走和林无食或相食或枕藉
以死日未昃道无行人方是时除吏率恇怯顾虑辞不
往独公受命即行曰岂臣子避事即安时耶既至曰事
孰急于赈济者明日告其长曰幕府谨治文书数实钱
榖知前遇事变无甚费失上下因为奸利取且尽徒有
粟五万耳民间粟石直中统钞八百贯安从得食请急
赈之大人人三斗幼小六之一即亟请于朝曰仓储无
几民与军俱天子赤子赈民饥将乏军兴谨储之则坐
卷十五 第 2b 页 WYG1207-0219b.png
视饥者之死不得已饥者急在旦莫已擅发愿急募富
商大家先致开平沙静附近之粟别设重购实边勿惜
一日之费为经久虑幸甚中书省以闻天子为遣使护
视赈饥且下令曰有能致粟和林以三月至石与直五
伯千四月至石与四伯五十千五月至又减五十千至皆即给直贾运踵至不三年充实如故乃为成法使勾
稽考覈参伍钳制以相承吏守之勿敢易于是沿边诸
王多汎索公持法一不予王怒使人谓公钱岂尔家物
卷十五 第 3a 页 WYG1207-0219c.png
公独曰有司知给军事非军事诚不敢擅与且谨惜撙
节非为已私王幸察亦无以为罪皇子安王是之褒以
衣一袭吴王亦知公徒行予名马公受而倾橐偿其价
和林禁酒法轻不能止中书更奏重法罪至死令下三
日索得民家酒一缶赵仲良等五人当坐省府论如后
奏公持不可曰酒非三日成者犯在格前发在格后当
用后法论当坐犹当用诏书审复详谳乃奏决无敢擅
杀众不可公独上其事中书省刑部如公言其人皆得
卷十五 第 3b 页 WYG1207-0219d.png
不死人知公有明决争者悉诣公公曰我不得治有司
事叱遣不去卒得一言则皆服而退和林既治事日简
乃即孔子庙延寓士之知经者讲说率僚吏往听至夜
分休孔子庙故丞相顺德忠献王所筑未成而王薨至
公始卒其工朝廷知公功使者往来必抚问慰勉监察
御史按事至边民数百人状公行事卓卓者数十上之
御史以闻而公与同列多异议代归百姓不忍其去行
至京师卒公初以吏事为真定守山西姚公天福所推
卷十五 第 4a 页 WYG1207-0220a.png
择既知名转补山西河东道按察司书吏用使者程公
思廉荐为监察御史书吏转户部令史历枢密院中书
省掾出官承直郎中书省检校官刑部主事枢密院断
事府经历岭北省郎中终始不离吏事然皆有可称者
在真定从其尹决狱竟大旱俄雨在河东所按问无自
言冤者在察院从御史按事远方能正色感愧折事令
无敢失职在户部从礼部侍郎高公昉治白云宗狱浙
西白云宗强梁富人相率出厚货要权贵稍依傍释教
卷十五 第 4b 页 WYG1207-0220b.png
立官府部署其人煽诱劫持合其徒数万凌轹州县为
奸利不法者能为明其诖误者出之田庐资贿当没入
者钜万没入之良家子女数百当还民间者还之阅二
岁五往返京师以具狱上在枢密院军吏子孙当袭官
其贫乏者至十馀年不得调悉举行之天子使大臣行
边北方独以公从有弓矢衣鞍之赐在中书值尚书省
立威势赫然中书掾多从尚书辟公独不赴泊然守局
如常尚书省罢分鞠其铨选不法者黜夺必以理为检
卷十五 第 5a 页 WYG1207-0220c.png
校官得工户二曹滥出财物数千收之得吏曹官资高
下失当者数十事正之在刑部能不用上官意出故犯
者能郤时宰欲杀盗内府金而狱未具者能出主盗吏
之使盗引良民者能删治其条例以便引用者在枢密
断事府能辨庶弟之诬其兄夺其官者总计之盖未尝
一事苟废其职者也然和林之政伟矣我国家初以干
戈平定海内所尚武力有功之臣然钱榖转输期会工
作计最刑赏伐阅道里名物非刀笔简牍无以记载施
卷十五 第 5b 页 WYG1207-0220d.png
行而吏始见用固未遑以他道进仕公卿将相毕出此
二者而已事定军将有定秩而为政者吏始专之于是
天下明敏有材智操略志在用世之士不繇是无以入
官非欲以是名家趋急用也而世或专以善持长短深
巧出入文法用术数便利为訾病者殆未尽也不然若
公者其可以从吏起家少之哉公幼不好弄寡言笑不
妄交为吏视文书可否奉行不待请言者坐曹归即阖
门不通问谒对妻子如严师友内外肃然好读书尤尊
卷十五 第 6a 页 WYG1207-0221a.png
信大学及陆宣公奏议未尝去左右笃于教子馀俸辄
买书遗之子亦善学卒以儒成名如公志公之先赵之
栾城人再徙真定曾祖元老祖诚考荣祖以公贵赠奉
直大夫同知中山府事飞骑尉真定县男妣吴氏赠真
定县君遗事具先茔碑娶刘氏封真定县君黑军万户
义之孙征行百户诚之女子男一人天爵也以国子高
第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治公丧以礼能不用浮
屠者女三人适劝农司大使宫天祯次适张蒙次适承
卷十五 第 6b 页 WYG1207-0221b.png
务郎河南行省都事何安道封恭人孙男曰渊于是公
之年才六十耳虽久服官政皆佐人无所自遂方乡用
遽没君子惜之铭曰
有肃苏公执德不回渊嘿自持弗耀其材始时群公好
善已出孰学孰耕匪求乃得得不以求气直而昌謇謇
舒舒何行弗臧直道若倨不利涉世我笃自信守以终
始五掾大府位卑志行四命于朝弥光以亨额额和城
兴王攸理控制朔易何千万里国人居之谷马云生尚
卷十五 第 7a 页 WYG1207-0221c.png
莫往来矧周其情御史有简徒执以书孰害其人据义
抉除天子德音元戎往布曰尔从我弓马锡子再历其
方有法有恩其人识知掾语孔文狃安易挠我际其会
以哺以缯幕府维最边人方怀公不少留见用骎骎而
疾不瘳炎炎弗趋寂寂弗变当为而为当辨斯辨退而
能思闭户深居制行甚严动夲于儒儒行吏师庶其在
此有书满堂以遗其子子能习之亦允蹈之岂惟宦成
勖公之私匪源无深匪流无长以承以传在此幽宫
卷十五 第 7b 页 WYG1207-0221d.png
  牟伯成墓碑
隆山先生姓牟氏讳应龙字伯成甫故宋朝奉郎知彭
州赠通奉大夫桂之曾孙资政殿学士正奉大夫累赠
光禄大夫谥清忠子才之孙朝奉大夫大理少卿巘之
子也淳祐丁未清忠公以国学博士言事忤时宰郑清
之去国抵吴兴寓第而先生生清忠公喜字先生曰翁
归稍长警敏过人日记数千言作为文章志趣高迈清
忠公以直道事理宗为时名臣登其门者一时人望先
卷十五 第 8a 页 WYG1207-0222a.png
生皆得而亲之丞相江公万里参政杨公栋高公斯得
端明汤公汉尚书刘公克庄至折行辈下之而高公荐
之尤力此先生之始年也先生当以世赏奏京官辄让
其族父诸弟而咸淳辛未擢进士第时贾似道持国柄
欺上罔下妄以伊周自儗众口和附因欲致先生乃好
谓马相廷鸾曰君故与清忠游今其孙践世科诚难能
幸见之当处以高第先生拒之不往见及对具言上下
内外之情不通国势危急之状考官异之而不敢置上
卷十五 第 8b 页 WYG1207-0222b.png
第调光州定城尉人或惜之先生曰昔吾祖对策以直
言忤史弥远得洪雅尉今固当尔无愧也沿海置司辟
为属未几以心疾乞告归养而宋亡矣故相留公梦炎
事世祖皇帝为吏部尚书以书招先生曰苟至翰林可
得也先生不答留尚书愧之既而家益贫稍起教授溧
阳州遂以上元县主簿致仕此先生之历官也先生之
母邓夫人故太史李公心传外孙也先生犹及见太史
每接语终日而先生史学端绪自此始大理公前国亡
卷十五 第 9a 页 WYG1207-0222c.png
时已退不任事至是盖不出父子之间讨论经学以忠
孝道谊相切劘若师友然自大官显人过吴兴者必求
大理公拜床下得一言而退终身以为荣而先生以元
子侍左右见者感服一以为师表焉其于经皆有成说
门人不能尽传行于世者五经音考若干卷而已先朝
文献渊源之懿日以旷远时人无能言者或妄言以自
诡辄牵合无据先生道其官簿族系月日乡里如指诸
掌盖非直其强记如此亦故家习熟见闻而然也其为
卷十五 第 9b 页 WYG1207-0222d.png
文沛然若江河之决不极所至不止时人以为似眉山
苏氏此先生之为学也先生箪瓢屡空不以介意门生
故人或有馈苟非义不受与人交乐易真实不以矜厉
为容谈笑倾倒援引根据不见涯涘居吴兴三世矣而
风致犹故乡自号曰隆山先生示不忘其故云此先生
之为人也先生娶杨氏奉直大夫知邵武军恪之女先
先生五十二年卒再娶程氏朝奉大夫将作监绳翁之
女杨程皆眉山诗书故家也男子五人必远必大必达
卷十五 第 10a 页 WYG1207-0223a.png
必胜必昌其三人早世今必达必胜在胜程出也女三
人长适蕲州路教授陈琛次适建宁路知事云谦次适
殷天锡先生卒于泰定甲子三月享年七十有八岁以
是年五月乙酉葬于湖州乌程县三碑乡兑山之原此
先生之终也前先生之卒一年某始免先太史丧省墓
吴门先生手为书命其弟以其门人乡贡进士陈润祖
所述平生来告曰子之言可信于世盍及我时为我著
小传某承命不敢当将诣吴兴拜先生会有国史之召
卷十五 第 10b 页 WYG1207-0223b.png
不果泰定二年冬程夫人之弟江山县尹晋辅以先生
之子必胜书来请某为碑铭曰先生之志云某惟家世
仁寿与先生同乡里门户略相望先生少先太史一岁
耳先生幸不鄙弃托之以言是有以处某矣其敢以固
陋辞虽然仅能书所得而知先生者庶其可信也其不
知者固不敢言言固不信矣后之君子信其所可知则
其未尽知者可推见矣故为铭曰
学孰为博宝藏有作运化参错掇拾偏驳欺世之怍文
卷十五 第 11a 页 WYG1207-0223c.png
孰为雄江汉之东浩浩不穷补苴弥缝嘻嘻粗工有馀
而藏不足而张我怀先生岂私其乡斯文有传百世不
诬铭以信之不其远乎
  桐乡阡碑
故赠某官封马公某以大德五年守光州有惠政后官
闽中以皇庆二年卒嘱家人曰光吾桐乡也我死必葬
诸其子祖常奉丧北归至于光葬焉表之曰桐乡阡云
某与祖常尝在太史故属某识之按公家世历官行事
卷十五 第 11b 页 WYG1207-0223d.png
月日已具神道碑此独著其系光者以示光之人焉初
金人侵宋江南宋踰淮设关塞列保障而金之窥光者
自陈州出宛丘新息坦途千里无天险可恃故光之不
得宁居者垂二百年每兵至郡豪辄率其众走保金刚
山须事定然后敢出是以国家既尽有宋地且七八年
始知出降而光得以成州然耕者不足周其土来占田
籍者皆四方之人也仁人君子固亦䀌然重有感于斯
已夫方是时公以有为之才抚新集之众甫及三年而
卷十五 第 12a 页 WYG1207-0224a.png
自信夫千古之托岂偶然哉惜乎举措之微有不获尽
知者矣独闻在郡时有请岁税光亩出粟十万者公力
持之卒不征光人掇茶山中以为佽运司行茶法江南
岁有吏索光人胁重贿山谷之民尤病公卒惩之使不
敢复至乃立学官而躬教之谓司马公实生是邦象而
奉祠示之德行规以革其顽鄙若此者光人之所以思
公而公亦以自信者与昔人之所谓相乡者良由是噫
计公之去光而归葬至于今久矣昔为公民者少者壮
卷十五 第 12b 页 WYG1207-0224b.png
而壮者老矣父兄长者亦有以诏其昆弟子孙已乎今
天下日已治平光为内地取赋有恒制民生无与乎外
事地力完而生物敏资用给足然道非宾旅所通出无
车马货财之交无所耗乎华靡民之易治益愈于昔国
家法令修明择吏谨审代公而治者其迹可数也郁乎
兹阡岂直系光人之思哉理吾光者可以有所览观矣
马氏本西北贵族由兵马死事号曰马氏而光之有马
氏自公始祖常进士高第为代闻人诸弟若子相继以
卷十五 第 13a 页 WYG1207-0224c.png
文学入官来者未可量也故特著之以俟夫考世徵德
者是亦光人之志也
  户部尚书马公墓碑
世祖皇帝之初拔用豪杰恒出其望外天下既平思与
民休息乃定制立则俾守其成非积岁时习故事者不
尚也成宗皇帝数十年间遵以弗失故吏治无大变易
民庶宴然可谓极盛者矣方是时公卿大夫往往深沈
敦厚有大山乔林之意若尚书马公温恭在躬乐善不
卷十五 第 13b 页 WYG1207-0224d.png
倦政本于学退然若不能者今其可得见乎公讳煦字
得昌姓马氏大父信赠太中大夫轻车都尉扶风郡伯
夫人两薛氏并赠扶风郡太君父公和磁州提领劝农
官赠正议大夫轻车都尉扶风郡侯妣刘氏赠扶风郡
夫人初马氏居磁之滏阳不知世次至劝农公以能官
见推于时而弟天骥方治书御史府一门之盛已著州
里外家刘氏菡萏有异花或以为瑞徵而占之曰是当
在其女子之子其后公与其兄河南提学曙国子助教
卷十五 第 14a 页 WYG1207-0225a.png
昉从乡先生大卣杨震亨学并为闻人而世遂以为传
信矣公以至元初补大司农史转辟御史台掾十五年
拜行台监察御史秩满佥江西提刑按察事二十二年
除荆湖行省员外郎改庐州同知二十六年除江淮行
省理问官二十八年除江西行省郎中元贞元年改山
南廉访副使二年行泉府卿大德三年拜户部侍郎四
年迁中书左司郎中六年出守济宁至大元年移守湖
州三年召拜刑部尚书延祐三年以户部尚书致仕入
卷十五 第 14b 页 WYG1207-0225b.png
官四十年凡十四迁自奉议大夫至正议大夫八进秩
治绩之著不可胜纪其尤关民事者可书以传焉在行
台时湖广省臣托俘虏之籍私孥其人万家无所诣愬
官亦莫敢正公按还之为民时军事未尽息江上运输
方急督运者怙恣辄匿粟五万斛自入而以风水为解
公抉而夺之还付吏江西之民吉州尤号富庶为吏者
纵欲以求获民不堪命俗尚气常百计求直因得善讼
之目实由贪残迫之非素然也公行部劾治其暴横者
卷十五 第 15a 页 WYG1207-0225c.png
监州一人而亲至学校礼其耆旧与为宾主进子弟而
教之风化丕革朝廷以内附既毕大料民新版籍自淮
至于海隅不知奉行民多惊扰公在庐州令其民家以
纸疏丁口产业之实揭门外为之期遣吏行取之即日
成书庐民独不知害佐江西幕时值行省复为中书尽
去尚书旧吏独留公一人其所部郡择民甲户主仓库
民新附不识法又恇怯不任事率为吏卒攘窃及岁满
必破家杀身至其子孙不能偿每受更有司擅为上下
卷十五 第 15b 页 WYG1207-0225d.png
与夺而尚书省治财急害尤甚公曰富人狃安豢宁知
官府不败何待此为患无已时当用精强吏代之遂为
定式仓库无阙事吏更以劳赏进用至于今便之时民
既又以叛告大家者长吏为震动而告者贿民幸亟捕
治之公持不可曰叛当有物色踪迹遽以一言大索比
得实已破家非一人矣白遣所信吏往察果妄坐告者
如法此二者江西人言及之犹感公不忘也守济宁时
有重车过济州桥桥危马逸车下注有妇人行不及避
卷十五 第 16a 页 WYG1207-0226a.png
死轮下有司论御者辟公曰此无杀人意释之徒责金
以给葬其在湖富商有佣舟师至他郡者溺死或嗾舟
师妻讼商杀其夫冀得贿商不与又不贿吏吏诬商成
狱又有二人同市饮者后三日其一人死既葬或訹死
者子讼同饮者同饮者不贿吏吏亦诬之成狱公一见
皆释遣而豪家殴人至死纳井中以溺闻吏成其狱公
曰无溺状讯之得实遂竟之其精敏平允类如此富家
私田跨县邑赀无算援结大官贵人如平交气势出守
卷十五 第 16b 页 WYG1207-0226b.png
令上远甚析其户役为十其等在最下赋役常不及
已而下中户反代之供输莫敢何问公因买丝之役会
而均之遂无所逃邻郡多法焉胡安定先生墓见夺于
何山浮屠公迁之高原而祠之置守冢二家撤淫祀二
百区兴学校筑塘泺严保伍惩豪纵蠲烦扰皆有成法
二郡之民思之不减于江西矣是故达尔罕公之为相
也病选法之滞公适左司考历代典故白之深为丞相
所敬重至遣其子今平章博公礼之以为吏师在户
卷十五 第 17a 页 WYG1207-0226c.png
部时天子遣使分道问民疾苦公持节河东举措废置
缓急先后号为得体于是朝廷属意大用公而公益自
信久矣一总大司寇不得行其志而去遂终厥身岂不
惜哉然公于读书尤深于易老子常自号观复道人大
行之麓有神麇山者泉石幽胜公既归遂日与门生羽
人息游其间不以富贵往事介意其所存固非人所尽
知者矣不然公之所能至岂不足如他人哉而时之人
卒敝于世故视神麇之乐不能以彼易此者多矣公又
卷十五 第 17b 页 WYG1207-0226d.png
何憾焉公以延祐三年卒年七十三娶彭氏先卒又娶
夹谷氏皆扶风郡夫人四子皆早世用从孙某为后用
公荫为某官女一适侍仪舍人贾某马氏之茔始在郡
西南阳城里今葬屯川者自公始后几年为泰定二年
立碑神道贾某始来求为铭铭曰神麇之阳滏流洋洋有赫马宗世为之望望之儗儗有
梓有杞桓桓劝农侃侃御史爰暨中书中外践更宜秉
国钧以究其成善止弗蹶亦未期耋有緌琼缨临滏以
卷十五 第 18a 页 WYG1207-0227a.png
洁轩轩乘车没齿走趋孰不怀乡存其几馀思表令德
勒辞比事匪孙子是遗用宪国士
  洛阳杨氏先茔碑
承务郎中书刑部主事洛阳杨益谓国史虞某曰北邙
之北有重冈蜿蜒嶞为袤平曰杜村之原者古沟四
周涨潦溢流注合于瀍南沟之渚渟涵深碧有龙居之岁
旱不竭乡人禜焉我先茔实临之沟外有道车徒所经
东陇南阜隐若城郭西独虚敞风气宣通宅是奥区二
卷十五 第 18b 页 WYG1207-0227b.png
百馀年矣曾大父仕金为中原酒使金亡酒使殁兵中
兄弟五人逃难莫知所之独大父自平阳得归奉先茔
大父之丧先人以为兆域虽存世次不可考惧昭穆失
序则无以妥先灵也既卜地茔西以葬大父而别立石
以表故茔未果先人殁祔葬大父之次自有志太史其
为著故茔之铭以成益先人之志子孙虽散处他郡归
而犹有考焉则益之愿也按中京君讳德全平阳君讳
仪字子仪讳庭实字献卿者故南阳府判官益之父也
卷十五 第 19a 页 WYG1207-0227c.png
益方正有才气历仕风宪在朝为名士方见进用盖其
所积者远且厚于此可见故为之铭曰
北邙之累累兮何千百年披榛寻丘兮孰无故先徒死
不还兮言遭变迁既秽复治兮杨氏之阡往者莫纪兮
知者三传有子立朝兮孙曾以延时平世远兮文存石

  国子助教李先生墓碑
东明李先生为国子助教时某后至与先生为同官先
卷十五 第 19b 页 WYG1207-0227d.png
生所居斋诸生多年长豪俊之士先生朝夕授之经恳
款有程方重纯笃授业者知以质行为贵某少先生十
馀岁尝观其不可及以自励方是时平章政事高公昉
故翰林学士元公明善皆先生乡里雅敬先生而高氏
又与先生家连姻二公赫然用事于朝先生岁时往来
之外未尝有所私谒处士张子素好立奇行自表树瓠
冠布衣刺口言天下事常傲视一坐人亦少先生数岁
先生以乡里待之甚勤至子素益加敬爱尝从驾上都
卷十五 第 20a 页 WYG1207-0228a.png
分教诸生之在宿卫者比还中道驿吏告乏马以牛车
进先生食已摄衣升车无一言驿吏更相诮以为不当
靳长者而从者亦愧服先生居成均五六年有传其子
好文所著古文数十篇至京师故御史中丞张公养浩
与元公皆以文学自任一见惊异即列荐之于朝先生
慨然曰斯文之事属诸吾儿可也至治末集自江南召
还则先生已去世而好文登进士第历史馆成均奉常
复得为同朝集见其深靖有学未尝不叹先生之有子焉
卷十五 第 20b 页 WYG1207-0228b.png
好文来言于集曰昔先君子之在朝也招抚府君之墓
得姚文公为之铭郓城府君之墓得阎文康公为之铭
先君子殁而诸老尽矣同居成均者惟子在焉敢请铭
集诚不敢附二公之后而与先生父子厚善其敢辞按李
氏世居单州讳访金义军提控生子聚金亡徙大名之
东明大帅阿穆兰版授军民招抚使生庭玉郓城令先
生第三子也讳凤字翔卿一字舜仪幼嗜学休休不废
从乡先生孙曼庆学诗久之曼庆谓先生曰诗吾无以
卷十五 第 21a 页 WYG1207-0228c.png
加子矣其为义理之学乎先生乃屏绝金末律赋旧习
而究伊洛之遗书寒暑不懈尝鬻粥未熟而临卷有得
不知釜之焦也初从太史氏测景阳城留居嵩颍间读
书三年而后归为郡学郓城病还东明远近学者从之
常以百数稍迁广平学正大德丙午始除国子助教在
官两考馀有司以常格除临朐主簿到官未久即去之
延祐丁巳八月己酉终于家年六十有四以好文贵赠
从仕郎郊祀署丞加赠奉议大夫太常礼仪院判官骁
卷十五 第 21b 页 WYG1207-0228d.png
骑尉追封东明县子夫人王氏故太医院使康懿公
安礼之从子也通经史善相其夫教其子以有成初
封宜人加封东明县太君就养京师安贫而笃于礼
至顺二年十月甲子卒年七十有七子一人好文也女
适王思柔孙三人沐浚潞女孙二人皆幼好文奉母丧
还东明将以三年三月丁酉合葬先生夫人于黄头里
之先茔先生雅好岩壑而所居远于山得奇石积诸
斋前以为山日对之吟讽先生著书甚多而不甚存稿
卷十五 第 22a 页 WYG1207-0229a.png
所存者有诗数百篇曰西林集西林先生所居也铭曰
先生之容郁乎山岳之苍苍先生之怀浩乎河海之泱
泱用位不多敛而归藏子以文兴于先有光我表西林
永世不忘
 
 
 
 
卷十五 第 22b 页 WYG1207-0229b.png
 
 
 
 
 
 
 
 道园学古录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