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a 页 WYG1420-04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赋汇卷六十六
  性道
   性习相近远赋(以君子之所/慎焉为韵)  (唐/)郑 俞
 酌人心之善败惟性习之所分习者物之迁以动为主
 性者生之质以静为君运情有同于镕铸通志亦比夫
 耕耘或定心以纯一或逐境而纠纷故定心者若疏源
 而自得逐境者犹理丝而又棼且物之惑人无穷人之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b 页 WYG1420-0470d.png
 徇物无巳近之则归于正性远之则灭于天理虽真妄
 之多端谅御用而由巳至若习于所是则孟母之训子
 其居也初阛阓之是邻遂贾鬻之无耻及夫又徙于学
 徒示以坟史卒能振文行以标名郁古今而播美岂不
 以性相近而习之至矣又若效之而非则寿陵之从师
 其故也等善行之无辙见大道之甚夷及夫邯郸之学
 匍匐于兹既所能之未尽终故步而莫追岂不以习相
 远而性亦失之固宜人定其情物安其所苟欲迁性习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a 页 WYG1420-0471a.png
以交丧易贤愚之攸处则舍于已而效于人学弥得而
性弥阻述而莫息亦莫之禦是非乖理而亦徇未若袭
慎而委顺勿牵外以槩名在执中而克慎钦若奥旨闻
诸古先习之则善道可进守之则至理自全兹义也智
所不染愚亦难迁傥中庸之可甄愿斯焉而取焉
  性习相近远赋(以君子之所/慎焉为韵)  (唐/)白居易
噫下自人上达君咸德以慎立而性由习分习则生常
将俾夫善恶区别慎之在始必辨乎是非纠纷原夫性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b 页 WYG1420-0471b.png
相近者岂不以有教无类其归于一揆习相远者岂不
以殊途异致乃差于千里昏明波注导为愚智之源邪
正岐分开成理乱之轨安得不稽其本谋其始观所由
察所以考成败而取舍审臧否而行止俾流遁者返迷
途于骚人积习者遵要道于君子且夫德莫德于老氏
乃曰道是从矣圣莫圣于宣尼亦曰非生知之则知德
在修身将见素而抱朴圣由志学必切问而近思在乎
积艺业于黍累慎言行于毫釐故得其门志弥笃兮性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3a 页 WYG1420-0471c.png
弥近矣由其径习愈精兮道愈远而其旨可显其义可
举勿谓习之近徇迹而相背重阻勿谓性之远反真而
相去几许亦犹一源派别随浑澄而或浊或清一气脉
分任吹喣而为寒为暑是以君子稽古于时习之初辨
惑于成性之所然则性者中之和习者外之徇中和思
于驯致外徇诫于妄进非所习而习则性伤得所习而
习则性顺故圣与狂由乎念与罔念福与祸在乎慎与
不慎慎之义莫匪乎率道为本见善则迁观炯诫于既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3b 页 WYG1420-0471d.png
往审进退于未然故得之则至性大同若水济水也失
之则众心不等犹面如面焉诚哉习性之说吾将以为
教先
  性犹湍水赋(以性之为善犹/水趋下为韵)  (唐/)侯 冽
人立性兮诚明为本水激湍兮动直惟柔将以游心于
澹故其从善如流天理斯在坎德可求谓寘怀而必将
流恶同赴势而咸得处休至人之性唯当浩浩君子之
道所以犹犹原夫性本皆善诱成迁化湍有常行决而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4a 页 WYG1420-0472a.png
上下得其道则致和平汨其流遂成奸诈故圣人行当
顺动义不诡随欲滔滔而处下逾洁将淼淼而致远不
疲顺意周流诚随波而迁染由衷激发庶合道以云为
托以洗心从之洁已尊派别脉分之要道守涤瑕荡秽
之至理符老君之立教心乃善泉同太史之奏言德方
在水势虽相近意当一揆法润下流谦之迹莫非有为
为之爱漂沙宕石之功是皆景行行止心源洞适德泽
潜敷在审思其决泄岂求润于沾濡远近相沿宛见为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4b 页 WYG1420-0472b.png
仁由已始终共济足见循道而趋不然则丧其真失其
正动必旁午志皆纷竞安能使通达为无滞之姿禀受
成善利之性德如毛而转润行有叶而逾滋心镜之前
若光明而上下察也情田之内同澹泊而左右流之懿
其义戒中人事标前典是明各有原本不可迁移岂徒
虚阅波澜以方清浅若然者信乎孟子之言所谓惩恶
而劝善
  动静交相养赋(有序/)     (唐/)白居易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5a 页 WYG1420-0472c.png
居易常见今之立身从事者有失于动有失于静斯由
动静俱不得其时与理也因述其所以然用自儆导命
曰动静交相养赋云
天地有常道万物有常性道不可以终静济之以动性
不可以终动济之以静养之则两全而交利不养之则
两伤而交病故圣人取诸震以发身受以复而知命所
以庄生曰智养恬易曰蒙养正者也吾观天文其中有
程日明则月晦日晦则月明明晦交养昼夜乃成吾观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5b 页 WYG1420-0472d.png
岁功其中有信阳进则阴退阳退则阴进进退交养寒
暑乃顺且躁者本于静也斯则躁为民静为君以民养
君教化之根则动养静之道斯存且有者生于无也斯
则无为母有为子以母养子生成之理则静养动之义
明矣所以动之为用在气为春在鸟为飞在舟为楫在
弩为机不有动也静将畴依所以静之为用在虫为蛰
在水为止在门为键在轮为柅不有静也动奚资始则
知动兮静所伏静兮动所倚吾何以知交养之然哉以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6a 页 WYG1420-0473a.png
此有以见人之生于世出处相济必有时而行非匏瓜
不可以长系人之善其身枉直相循必有时而屈故尺
蠖不可以长伸嗟夫今之人知动之可以成功不知非
其时动必为凶知静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静亦为
贼大矣哉动静之际圣人其难之先之则过时后之则
不及时交养之间不容毫釐故老氏观妙颜氏知几噫
非二君子吾谁与归
  自诚而明谓之性赋     (宋/)范仲淹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6b 页 WYG1420-0473b.png
圣人生禀正命动由至诚发圣德而非习本天性以惟
明生而神灵实降五行之秀发于事业克宣三代之英
稽中庸之有云仰上圣之莫越性以诚著德由明发其
诚也感于乾坤其明也配乎日月我生既异初郁郁而
有融我性在斯终存存而不竭上智不移无为而为蕴
彼精醇之志发为浚哲之资文王之德之纯既由天启
周公之才之美亦自生知故得冠乎人伦立乎圣域所
以见至矣之性所以成自然之识究其本也盖钟纯粹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7a 页 WYG1420-0473c.png
之精及其显焉乃著文明之德岂不以自诚而明者生
而非常自明而诚者学而有方生而德者实兹睿圣学
而及者惟彼贤良颜生则自明而臻谓贤人而可拟夫
子则自诚而至与天道而弥彰若然则诚之道也既如
此明之道也又如彼盖殊途而同致亦相须而成理发
乎仁义遂使跂而及之著乎圣神所谓诚则明矣且夫
明乃诚之表诚乃明之先存乎诚而正性既立贯乎明
而盛德乃宣有感必通始料乎在心为志不求而得终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7b 页 WYG1420-0473d.png
知乎命受于天大矣哉考彼格言见兹元圣施为可睹
于君德动静必遵于天命由至诚而达至明是为圣人
之性
  一赋(以为文首出得/数之先为韵)     (唐/)王 棨
昔庖氏为君斯文始分画卦而初成阳位造书而肇见
人文岂非本自道生终云神得俾大衍以虚数从黄钟
而立则君子守以制性圣人抱而临极然后彤弓是锡
天王嘉重耳之勋箪食见称夫子美颜回之德万物生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8a 页 WYG1420-0474a.png
焉惟兹处先况乃闻而知十用以当千名立兮卓尔形
标兮孑然许子之瓢既弃陈公之榻犹悬或有钱囊讥
世刍束称贤改其月而为正月号其年而曰元年若夫
李陵呼时荆轲去日歌兴三叹之唱智惭百虑之失为
山用篑鲁论之义足徵载鬼以车周易之文始出借如
寒暑相推薰莸可知鹗百鸟而非匹龙三人而共为俭
德弥彰平仲之众裘安在仁心远播成汤之三网犹施
既闻兴国之言亦有倾城之顾措辞虽屈于子夏重诺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8b 页 WYG1420-0474b.png
常推于季路天得地得膺千年出圣之期彼时此时叶
四海为家之数琴瑟专矣车书混之分杯羹而孰忍缝
尺布以堪悲虽云管仲能匡因成霸业未若萧何如画
永作邦基是知王居四大之初日冠三光之首目所加
而可取毛不拔而何有愚则立节无二千时未偶幸麟
角以成功庶桂枝而在手
  一生二赋(以元气之用生/是天地为韵)   (宋/)文彦博
一者本乎妙道二者资乎混元道生一而既显一生二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9a 页 WYG1420-0474c.png
以斯存通幽洞冥作三才之肇祖从无入有为万化之
本原昔老氏以识鉴道枢心存义纬和光允执于众妙
施教遂熙于庶汇以谓一之所起盖兆自于真宗二者
何先必生因于冲气察其所以因而陈之本无象而生
有象自无为而成有为旁老斯文类黄钟之生六律近
探六义同太极之分两仪得不远赜真筌深穷妙用当
始在于冲漠固未分于错综无名渐散惟道也寂尔而
日彰有物将形惟一也渊兮而景从是故一由道以昭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9b 页 WYG1420-0474d.png
著二因一以潜生清浊本兹而遂判刚柔自是以方成
为品物之宗我则触类而长作圣人之式我则与时偕
行若然则大道俄分浇风靡靡既成形以成象则有非
而有是茫茫兮仗我生成浩浩兮因吾继始状辚辚之
华毂起自椎轮同皎皎之层冰生于积水则知一者生
乎立极二者兆乎先天见相生之道备得下济之功全
当有仪未象之时包藏莫显及自寡成多之际孕育无
边懿哉事体无形功符不器始则混而为一终乃分而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0a 页 WYG1420-0475a.png
为二故侯王得之以大宁可以经天而纬地
  有物混成赋        (宋/)王 曾
妙物难模先天有诸著自无名之始生乎立极之初不
缩不盈赋象宁穷于广狭匪雕匪斲流形罔滞于盈虚
原夫未辨两仪中含四象虽欲兆于形质曾莫知夫影
响问洪纤而莫得自契胚浑考上下以都忘孰分天壤
及夫大朴将散三光欲萌清浊待兹而一判昏明由是
以相生然后品汇咸观用作有形之始淳和外发或知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0b 页 WYG1420-0475b.png
至道之精是何小不隐于纤芥大不充于寰海配一气
以冥运亘终古而斯在纵阴阳之推荡我质难移任变
化之纷纭斯形不改岂不以有者真有之基物者生物
之先冥搜而兆朕斯显寂听而音容莫传得我之小者
散而为草木得我之大者聚而为山川视焉且无讶深
蟠于厚地抟之不得疑上极于高天本自强名诚难取
类其始也既出无而入有其终也亦规天而矩地既不
可指掌而窥又不可因人而致明君体之而成化则所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1a 页 WYG1420-0475c.png
谓无为而为君子执之而立身亦同乎不器之器无反
无侧神之听之谅潜形于恍惚实委化于希夷倾毁何
由固秉持之在我刚柔有体将用舍以随时令我后掌
握道枢恢张天纪将穷理以尽性思反古而复始巍巍
乎执大象而抚域中达妙有之深旨
  太极赋          (元/)陈 樵
何太始之无始坱坱圠希夷后不知其有终兮前不见
其肇基庞昧无朕何象何仪九乾何端八极何倪五方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1b 页 WYG1420-0475d.png
何属四维何施非圆何覆非方何祉五辰何抚六宗何
司为天道之大原兮有物混沦大不知其有外兮细又
入于无伦长上古以为生兮阅万世而长存怀道体之
大全兮命元气以为凭天人于是乎成性兮裂积气而
标形方其函三义以为一兮气磅礴而未伸清与污其
杂袭兮曾玄黄之未分邈沆漭而漫诞阒晻霭而幽纷
溟涬兮参寥冲漠兮絪缊冯冯翼翼杳杳旼旼育白日
于琼池孕明月于蕊渊列象兮储光孰辨兮昭昏于是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2a 页 WYG1420-0476a.png
沉奥頫垂清阳高抗下蓬勃而蓊㔩上扶舆而森爽女
娲揭石以傍视鯈忽废凿而自丧天经地纬成文成象
积气舒光昭晰清朗川疏渎融海涵岳壮四游上下与
时升降大宇左旋行无停轮玉衡斡流七政率循其出
入之息互为吐吞乘气之机呼寒吹温六月一息开阳
阖阴动为静基静为动源温兮寒所伏寒兮温所存极
不期复时往时来二气所布是行四时袭四为五五气
相滋方青岁之开先兮又握赤精而嗣之袭黄灵以白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2b 页 WYG1420-0476b.png
藏兮又申之以玄炜冲气蜿蟺阴化阳施汇列条分万
类睢睢动行植跋鳞泳羽飞人道配天有仁有义天去
人其几何虽殊分而一理无始之真吾其性五气之精
吾其体故道至察于鸢鱼气可塞于天地也吾尝望元
气之轮囷兮思邃古之开元瞻天运之不息兮慨万物
之芸芸物更谢而迭瘁兮皆太始之来昆曾浑沦之不
老兮世弥久而弥新夫天亦不能以自巳兮吾又乌知
其门哉系曰无始之真肇混元兮为物祖始万象先兮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3a 页 WYG1420-0476c.png
思述祖德穷化源兮名则无有辞何宣兮昔有人兮襟
桂兰问天不对兮馀千年四时错行兮品物繁对天甚
侈兮非无言
  太极赋          (元/)黄 潜
厥初冯翼以瞢闇兮维玄黄其孰分爰揭揭而中立兮
配天地以为人曩既学而有志兮纷遑遑其求索曰道
不可名兮孰无徵而有获繄皇羲之神圣兮感龙马之
负图得妙契于俯仰兮何有画而无书岂至道之玄远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3b 页 WYG1420-0476d.png
兮非名言之可摹懿尼丘之降神兮廓人文以宣朗揭
日月以中天兮启群昏之罔象指道妙于难名兮曰以
一而生两是谓太极兮非虚无与惚恍高下以位兮天
尊地卑燥湿以类兮五行顺施南乾北坤兮西坎东离
万物错综兮殊巨细与妍媸孰主张是兮兹一本之所
为历两都而江左兮胡论说之纷霏岂清言之弗美兮
去道远而伟先哲之独诣兮重指掌于无极揭座右以
为图兮开盲聋于千亿谓斯道之匪他兮在夫人而曰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4a 页 WYG1420-0477a.png
诚几善恶犹阴阳兮兹吉凶之所生嗟奇论之后出兮
穴墙垣为户牖析同异于一言兮或曰无而曰有莸终
不可使薰兮垩终不可使黝道惟辨而愈明兮贻话言
于不朽昔圣门之多贤兮缤入室而升堂端木氏之颖
悟兮仅有睹其文章虽亚圣之挺生兮犹叹其前后之
无方畴敢索无声于窅默兮孰能求无形于渺茫惟下
学而上达兮炳圣谟之洋洋诸生之贸贸兮方钩深而
摘隐探赐也之未闻兮誇神奇而捷敏恃空言如系影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4b 页 WYG1420-0477b.png
兮曾不满夫一哂曰予未有知兮何太极之敢言秉思
诚之遗训兮矢动息而弗谖庶返观而有得兮明万理
之一原申诵言以自诏兮聊抒意于斯文
  太极赋          (元/)胡炳文
浑沦无外磅礴深广孰钩其玄为我指掌鳌极定位龙
马负图五十虚中天地其发我矣乎龟书天锡禹畴攸
则其中用五名曰皇极然则羲之则图也卦有爻蓍有
策文王周公亦既有辞矣胡为不以太极言于易易者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5a 页 WYG1420-0477c.png
阴阳代换之名极者阴阳代换之理后际不见其终前
瞻不见其始文王周公非不言也阴阳在是太极不离
乎是尔不离者物物各具不杂者物物统体浑然者如
此粲然者如彼造化气也孰为气之枢纽品汇形也孰
为形之根柢不有夫子孰明厥旨大哉易矣斯其至矣
夫文王周公未尝言太极也而发之者仲尼仲尼未尝
言无极也而明之者濂溪曰有曰无奚可岐而二之况
所谓无者非视之不见而言希非听之不闻而曰夷盖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5b 页 WYG1420-0477d.png
言无形而有理非如屋极之极可以形窥也非如北极
之极可以象推也濂溪之说吾知其非得之于师濂溪
之心吾知其得之于仲尼仲尼得之文王周公文王周
公得之庖羲混兮辟兮其无穷兮不言者非私言之者
非离然则孰为天地之太极曰人孰为人之太极曰心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人者阴阳二气之会心者阴
阳不测之神人之一身万物咸备一方寸中具一天地
所当得者将发之际原夫未发无偏无倚在图书则中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6a 页 WYG1420-0478a.png
各有五五中有一一非心之体乎在先天则万化万事
生乎心非即图书之自中而起者乎动宜省察静宜极
养诚心在致其知勿忘勿助之长立身以德行为先立
言以明经为尚太极在我真实无妄往圣之绝学万世
之太平方当于我乎有望也而况主静以立人极幸有
圣人在乎上
  橐籥赋          (宋/)王禹偁
伯阳以体道立言探乎极玄见乾坤之用也取橐籥而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6b 页 WYG1420-0478b.png
比焉岂不以德无疆者谓之地功不宰者谓之天譬翕
张而气作犹吹喣而声传用能万物自化八音克全故
王者法之以虚受帝道用之而无偏者也原夫橐也者
利于鼓风籥也者存乎运吹虽有质以克殊且无心而
匪异故可以侔造化比天地一开一阖勃焉而元气生
变宫变商泠然而正声至亦如天道无为地道博施于
以丽百谷于以行四时皆虚中为动也故自外而应之
是以橐之用则飞霆走电籥之运则如埙如篪信天地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7a 页 WYG1420-0478c.png
之义若此而橐籥之理在兹得不求诸系表取自无间
不言而动物妙用而循环趋圣域叩玄关昧其旨者徒
小心翼翼得其要者唯大智闲闲是知虚而不屈为橐
之师动而愈出为籥之资本虚无而生矣因形器以观
其所以天地之心悠也久也帝皇之道斯焉取斯懿夫
二仪吻合一气夷犹或动或静克刚克柔取乎韛焉气
动而物来斯应类乎笛也乐出而人无我求至矣哉天
地有大德其鼓动也于囊于橐天地有希声其煦妪也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7b 页 WYG1420-0478d.png
维竽维籥虽小大之不类信拟议而咸若今我后道合
希夷心无适莫盖囊括以为用岂管窥而可度所以百
姓日用而不知又孰见圣人之有作
  穷神知化赋        (宋/)范仲淹
惟神也感而遂通惟化也变在其中究明神而未昧知
至化而无穷通幽洞微极万物盛衰之变钩深致远明
二仪生育之功大易格言先圣微旨神则不知不识化
则无终无始在乎穷之于此得之于彼苟精义而入焉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8a 页 WYG1420-0479a.png
如至诚而感矣原其不测识阴阳舒惨之权察彼无方
得寒暑往来之理莫不广生之谓化妙用之谓神视其
体则归于无物得其理则谓之圣人必先赜其真宰然
后识其鸿钩载审聪明见日居月诸之象宁迷肸蚃合
春生夏长之仁仰止天倪探诸神造扣寂之情斯至观
妙之言可考不疾而速思左旋右动之机不怒而威悟
福善祸淫之道岂不以化之布也无党无偏神之理也
自然而然亦有究彼灵蓍审万象而无失推兹妙律测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8b 页 WYG1420-0479b.png
四时而罔愆若然则眇觌虚无遐观妙有知微妙而斯
在欲拟议而何就所以虞舜运璇玑之日不爽昭回仲
尼穷易象之年自明休咎念兹在兹不可不知稽恶盈
而是则将应变以何疑以此观天通乾道而明矣以斯
设教助人文而用之是以圣人德合乾坤道通昼夜法
至神而有要臻大道而多暇有以见秉尧智以无为而
民自化
  三才赋          (宋/)陈 普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9a 页 WYG1420-0479c.png
尝疑一阴一阳之九六兮迭相摩荡而为易迨大易之
既成兮爻位之数乃独用其一九为龙而六为马兮胡
为用马而舍龙六十四之反易兮复重其数为三十六
宫盖尝为之深思兮六合之中惟一二而已矣是以卦
各三画兮其中一画其上戴而下履定体三而各二兮
又天地之大义阴阳柔刚仁义兮遂成卦爻之六位五
上为天而初三为地兮二四在中而为人一为体而二
为易兮涵不尽之经纶一事尤要兮实为万世之定主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19b 页 WYG1420-0479d.png
以六包九六兮主静以为动静之府天下万善兮莫善
于太极图之主静天地亦以为主兮何独圣人之仁义
中正有为本无为兮动亦定而静亦定才者以其良能
兮良者以其自然之定性刚健悠久天之才兮行日月
而飞风霆一日十六万里而过一度兮万古三百六十
五日一周星约堪舆于其中兮刚风劲气不足名使万
类得以生成兮各当其性而如其情持载生育地之才
兮载华岳而振河海兀浮空而不坠兮千古万古而长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0a 页 WYG1420-0480a.png
在德合乾之无疆兮分有大小而不失其大仁义礼乐
人之才兮位九五而致时雍达修六府而穷乐一箪兮
禹稷颜子无不同爱亲敬兄兮亦无间于孩提之童三
者以其才则一兮其要惟以静为宗惟以静而行动静
兮斯无一处之不通故易以六涵九六兮不过以阴为
阴阳之本动静同一静兮所以宏固而悠远流行发用
阴一听于阳兮然终以阴为家室男女皆育于女兮此
亦一事之可质何以谓之才兮注疏之儒皆未及各二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0b 页 WYG1420-0480b.png
之为六兮此事尤当以为急不然尧舜何以无为无迹
文王何以无声无臭而孔子何以无意无必也耶
  静赋(有序/)         (明/)艾可久
孔子曰仁者静诸葛武侯曰宁静足以致远人生而静
之初合天地万物为一体由无极生太极由太极而生
生相嬗于不穷静之时义大矣哉世人徒以清虚恬淡
目之是因境为喧寂极其致只成一自了汉耳于静乎
何居爰著静赋以明所重者之别有在也其辞曰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1a 页 WYG1420-0480c.png
繄乾坤之正位兮爰资始而资生惟亘古其永贞兮自
得一以清宁极四仲之推迁而吹群动以不息兮尝行
所无事而并忘健顺之名彼帝禅王继之各殊兮亦随
时因应而非有所矫拂以矜能嗟人情之佻巧兮殚智
虑以经营日驰骛而不足兮胥游六凿之府而委任夫
心兵诈谋蜂起诡变纵横咸笑守正之为迂而谓造物
者之可以力争小之为田窦之扰扰大之为莽操之纷
纷宇宙由此其不静而人心愈长其嚣陵矣于是独行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1b 页 WYG1420-0480d.png
之士谷处岩栖兄事巢许弟畜夷齐或逃虚乎鹿苑或
采真于丹梯好沈云而湎月听鹤唳与猿啼置理乱于
不问耽泉石以品题是但足为幽人达者之高致而难
语于审时度务者之神奇也尝博观乎古今上下之间
而叹动静之殊途犹彼疆此界之异派高祖百战百胜
而不免平城之围太宗万举万当而不免高丽之败梁
武动心于佛法而致罹台城之忧汉武动心于方士而
立召巫蛊之怪新法纷纭于朝野酿成南渡偏安官制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2a 页 WYG1420-0481a.png
更变于殿庭一旦金川不戒是皆开创守成之令主而
犹亏九仞之一篑所以周武却旅獒之贡汉文遗尉陀
之书光武谢西域之使明宣捐交趾之区志存乎攘外
不如安内而不肯广骛而纷驰也岂惟君也臣亦有然
臣道法乎坤而义取乎阴岂可以亢阳而召愆彼博陆
之骖乘违恶盈而好谦彼文饶之秉轴亦炫能以招权
彼党人之月旦几抗衡于龙衮彼道学之皋皮思角胜
于鸡坛始焉害及其身而其继祸延于国岂非不知处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2b 页 WYG1420-0481b.png
后而一意乘先遂至无以自全乎马伏波示矍铄之容
卒来薏苡之谤寇莱公惑朱能之说难免朱崖之行二
陆之相沦暗朝空悲鹤唳八关之连贬荒徼空说莺鸣
彼自号贤智犹不能鉴事于未形而何有于贪权嗜利
冥顽不灵者乎尔乃复辟格天稽首归政鸣鸟矢音遵
渚明农奉清净于盖公而术崇黄老付翼储于商皓而
归伴赤松三公辞几务而养望将军释兵柄以从容樽
浮绿野之醑蹇策灵鹫之峰皆名不乐居其名而功不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3a 页 WYG1420-0481c.png
愿尸其功者也若夫伏处荃茅盱衡世局方寄迹于屠
钓佣贩已洞识乎兴亡叛服尔其黄石授书汉马扶毂
高吟梁父三分鼎足东山赌墅整暇镇俗锁骨珊珊唐
社勿屋青田望气预调玉烛临安守疆金銮自复非有
渊异之识察微之智何遽同于数计而龟卜此实明理
观世之学非静无以洞其几亦非静无以持其轴也区
区清虚恬淡之士独善则有之矣以云善俗则未也重
曰世纠纷兮赖渊识兮炳几先兮守塞嘿兮不妄营兮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3b 页 WYG1420-0481d.png
戢羽翼兮勿先时而亦不后时兮早审观于六月之息
岂仅麋鹿之与群兮而徒托于南山之南北山之北况
古来君相之胥协于静兮安可不啬智凝神而敛勋猷
于克一
  知赋           (周/)荀 卿
皇天降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
武以贤湣湣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
以修蹠以空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4a 页 WYG1420-0482a.png
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泰宁臣愚不识愿
闻其名曰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修洁之为亲而
杂污之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法禹舜而不
能掩迹者邪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血气之精也
志意之荣也百姓从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
明达纯粹而无疵也夫是之谓君子之知
  智若禹之行水赋      (宋/)孔平仲
古有大智中潜至明何行水以为喻盖存心之自诚渊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4b 页 WYG1420-0482b.png
然创物之谋敏而外发沛若决川之势顺以东倾夫惟
灵万类而生毓五常之粹不滞于物其端曰智然顺其
故则不致于交谲悖其本则浸成于大伪居惟适正委
美质之自然举若下鸿措安流于无事审利图害筹安
计危蕴千虑以无惑包万殊而不遗每优游而处此不
汨乱以行之内畜清明陶天真而去诈远侔疏凿适地
势以流卑湛然恬养于中廓然识周于外不涤源而涤
性之垢不治水而治情之害较迹无间成功亦大可通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5a 页 WYG1420-0482c.png
塞壅顺意表以瀰沦如决怀襄贯地中而滂沛大抵多
计者流于机巧好辨者溺于空虚其弊明甚惟人戒欤
故我抱灵鉴以无隐导沈几而自如心常恶其凿也势
若排而注诸舜以是而察迩言聪明并决尧因之而急
先务障蔽皆除夫运至计以利仁绍徽谋于平土德一
也何独议乎智人一也何独尊乎禹盖智之于物兮必
顺适其理而禹之于水兮亦疏导其苦苟能此道宜效
皋陶之谟一失其原或谓白圭之愈后世苏张之辨胜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5b 页 WYG1420-0482d.png
庄老之道鸣其耀才者或笼愚而不正其矫枉者又绝
圣以无营皆与性以相戾譬浚川而逆行亦犹戕柳以
为之棬并非其质揠苗而助之长反害其生噫喻玉莹
者楚有屈平侔蓍龟者秦闻樗里或以易变而贻笑或
以不知而为耻皆莫若顺其性以行焉所谓智者乐水
  公生明赋         (宋/)许安世
事欲无蔽心宜尽公既守正以宅志遂生明而在躬祛
一意之党偏不私乎物照百为之情伪罔汨于中若夫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6a 页 WYG1420-0483a.png
外交事变之繁中固心诚之守以谓虚已鉴物则枉直
昭晰挟情适事则是非纷纠欲庶理之皆辨舍至公而
则不中立不倚始持正于群伦旁烛无疆遂致明于万
有无陂无侧不阿不偏非妄恶也恶其众之所弃非作
好也好其众之所贤盖依违牵制者固已去矣则明白
洞达者乃其自然百志惟宁居绝倾邪之乱五綦不乱
遂观昭旷之先盖夫智因窒而后昏性以私而有党爱
憎既绝则真伪必审取舍既平则善恶不爽抱纯正以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6b 页 WYG1420-0483b.png
中执涵机灵而内养所以主心善治汤无蔽塞之忧直
道钦承文有照临之广岂不以湛静者人之性偏闇者
性之情知静为本故虚之则定知闇为害故去之则明
正厥心官始闲邪而制物发为智烛终迪哲以通诚大
抵处有累之地者莫不徇私对无穷之变者鲜能不惑
凡适理以非眩由秉心之自克得不保守天质蹈行圣
则周而不比无一曲之蔽情静之徐清有三知之入德
因知心乃物之鉴公为职之衡系吝既屏纯明自生以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7a 页 WYG1420-0483c.png
 之察已则事至不惑推而成务则物来敢名是故君子
 养源于以致忠邪之判大人正已岂徒无谮䜣之行嗟
 夫有为者易失其本心无惮者或迷于至理故伾文党
 与以丑正恭显庸回而疾士智尚昧于自保识敢期于
 远视惟夫以公正为心明则生矣
 
 
 
御定历代赋汇 卷六十六 第 27b 页 WYG1420-0483d.png
 
 
 
 
 
 
 
御定历代赋汇卷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