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三
卷二十三 第 1a 页 WYG1274-053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遵岩集卷二十三
            明 王慎中 撰
  书
   与郑环浦
久不奉见亦遂不得承贻教区区向往之念深矣一旦
使至获领尊札喜可知也教言大指严于名实之间如
兄所谓务实胜者矣一时尚言之风宜不谓兄所满况
卷二十三 第 1b 页 WYG1274-0537b.png
于词章又所谓言之华者宜其尽投烈火而无所爱也
弟因此言亦窃有悟矣习气已重未能遽除时时诵兄
之札以自戒庶其渐损耳纪山先生爱吾之文自其所
好之过非吾之文果有可好也兄亦何用问焉何日获
侍左右得质所欲言
   与朱祗斋
久别幸得奉见慰浣罔喻然公归思方急不能一絷白
驹为信宿之留款闻绪论以开蔽陋以袪忧寂用为缺
卷二十三 第 2a 页 WYG1274-0538a.png
然耳公充养深厚以道自信不为荣宠关情淹滞迟钝
益见闇然内脩之实颓俗竞躁之中得公表厉之亦是
一时硕果也非佞非佞家庆虽乐而王事有程早晚当
促装所有寄舍弟家报僭以附从者行李知通家之庆
不以为渎也
   与江午坡书一
疏问久矣若甚阙然徒有此心而已闻兄家居行峻迹
高皎然尘埃之外寡与人接既为洁净如此其所得宜
卷二十三 第 2b 页 WYG1274-0538b.png
有过人者仆甚欲闻之也仆尝爱汉人不夷不惠可否
之间之论伯夷之隘至于举世可恶柳下惠之不恭则
乡人无不可狎此于人已之间尚不能无失惟持其间
而已耳故仆之所处固不能尽与乡人偕而亦不见甚
有可去之人此吾之所志也以彼二子所造之至犹不
免有隘与不恭之弊吾之顽鄙乃欲兼用其长两去其
短宜其各无所得清和之名交失而隘与不恭之讪并
集于身也然吾终不敢以此悔其所志惟当咎其脩之
卷二十三 第 3a 页 WYG1274-0538c.png
不勤践之未实而益勉以求成耳仆所处得失如此聊
举以告以当面质兄必有以教我也居閒读书观古人
之言得其用心之所存恍然若与其人并世而生同席
而议决然不敢徇近儒之是而阿流俗之好此率难以
具于书且亦知非兄之所欲急闻者其作为文字法度
规矩一不敢背于古而卒归于自为其言此在前世为
公共之物而在今日亦为不传之秘欲以语人都无晓
者尤思与兄道之昨因幸晤令兄少峰先生稍进其说
卷二十三 第 3b 页 WYG1274-0538d.png
属其归以相告以求有合吾文尚未录往而洪君之作
为之先洪君之文固仆所畏以为不可及而于古有合
者也兄若有契于洪君吾之文当继往如其不然则当
藏之以待他人矣中泗草堂尚缺文字缘未明泗字之
义此小节曾略评之少峰以告肯听否无限欲言何由
得悉
   其二
文字之学已是吾辈第二义此义亦复不明则真可惜
卷二十三 第 4a 页 WYG1274-0539a.png
此一生聪明矣向在芗溪舟上庐岳寺中与兄所谈虽
不蒙全契亦已半合盖云文论未然而诗评良是不知
别岁十年旧说在兄胸中曾得全契否石生往谒所持
仆文字颇多倘出观之以为何如也弟近来诗律益下
恐不但未然者难契而所谓良是者亦且不合矣如何
如何中泗草堂诗石君督促甚急然欲作数句可人语
非迫迫所可得故赋诗一首以为寄盖石君相督之言
云不得诗无以藉手见师门其勤如此观石君此意不
卷二十三 第 4b 页 WYG1274-0539b.png
独事兄之严待仆良自不浅今亦勉副其意使藉手往
见者其诗之陋乃若彼信可愧也弟病体近岁觉渐蠲
减非药饵之力惟于起居食息间用工夫故日见得益
耳比得唐荆川书盖与洪芳洲君有武夷之约期吾往
会之于幔亭云谷之间倘此期果遂便可访兄为鹅湖
之会矣事虽未谐谈及亦自增意气也石君志行识趣
极不辱师门相见知甚喜恨不及与席听所言也
   与江少峰书一
卷二十三 第 5a 页 WYG1274-0539c.png
以仆思见兄知兄亦欲见仆然仆踪迹不碍自可行游
而兄守官有次难以自便是吾二人之不得相兼其责
在仆也况莆中良友相知本自不少不徒见兄因得他
访岂不为乐顾坐守一室失此胜晤捧札慨然祗用增
叹耳九鲤麦科尤名奇绝不徒访晤庶得览观兴言及
此身住心驰尚冀因兄在彼诱我佚兴逭此惰诮也俟
努力图之伏读闽游杂咏雄调丽藻荡耀心目底滞闭
塞之久忽焉开发何快如之过南平县一首直与古人
卷二十三 第 5b 页 WYG1274-0539d.png
并驱叙情陈事轶宕古雅少陵昌黎未分高下也观竞
渡末联书坊避暑禅寺颈联托意婉曲造语工鍊唐元
白集中亦是佳句矣武夷山歌直以信州龙虎山相匹
云无间然恐不得为定论兄信州人过占地位便欲吾
闽武夷与贵乡龙虎同价耶呵呵投檄径去之说终涉
过高恐此意横胸中触事易露接见监司抚临吏民或
不免有作意处便是此一语作种子故长枝叶也仆未
见兄辄妄有论本缘相爱又恃相知得尽其说倘所亿
卷二十三 第 6a 页 WYG1274-0540a.png
不中则失言之咎在仆更为幸也有便不吝见示为望
午坡兄闻已有二子更复何求中泗草堂不知作何面
势景象尚缺一赋也秉烛草草
   其二
一见之欢何物可喻惟有昔人披云雾而睹青天之说
庶彷佛此晤耳恨公尚带宦气匆匆而去使我无以为
欢情不能制遂见于诗策勋竹素之林固是仆事虽知
其妄而不可轻自菲弃公则宜宣力清时未得辄言卷
卷二十三 第 6b 页 WYG1274-0540b.png
怀之计也赠意既具诗中比不复烦悉然公论诗取与
犹有与仆乖异者如昨所举唐诗一联以为小儿强作
解事则吾两诗之粗陋又何足以入于目而讽于口耶
唐君于诗深矣尚蒙小儿之讥吾又安能作大人口语
也或者取与之乖顾以仆所作者为可亦未可知然吾
方决是非于公而为乖异如此虽谬蒙见可仆亦何以
自信矣归见午坡贤弟家庭细谈之有所契合可以见
示如其未了亦望勿惜往返也所云近作赋一首古诗
卷二十三 第 7a 页 WYG1274-0540c.png
十篇及壸公山群公和编均欲得观之当勿爱也
   与熊南沙
一时同朝数子仆所得与以文学意气相周旋者今皆
以罪谴废放或为吏议所格罢甚或夭死不存也天于
此辈人岂都无意右之抑其人皆以聪明才敏盗窃天
机播弄造物自当得罚耶诸子中聪明才敏尤最者宜
莫如南沙宜其有此不肖极为驽下不能有所贼害于
天机造物而亦谬与诸子同过有可愧者不肖罢归遭
卷二十三 第 7b 页 WYG1274-0540d.png
罚尤惨先君不幸捐馆舍使不得数月为养煢煢几殒
仅襄大事稍复脩魂魄苟求存活而室人化去今以癯
然疚疾之躯上事老母下抚弱子室中无相甚苦劳乏
区区之心方欲竭其天之所以与我之聪明穿穴简册
篡取其所藏畜以为盗窃天机播弄造物之魁杰而无
所畏第以凶衅仍婴精力凋耗虽欲自竭而有所不能
矣柰何柰何已不能为犹愿兄之为之惟驽力自勉以
副不肖之望闽蜀相隔真如各天相闻极难但使此心
卷二十三 第 8a 页 WYG1274-0541a.png
常如昔日则越在各天亦若比邻而处同席而谈矣
   与刘白川书一
因潮中诸友请文之故而得与贤者具姓名遂为未见
之莫逆此尤奇特事也仆虽鄙陋其与人不敢苟然务
广而不求自信既与执事为友尤欲得执事为政守身
及民之实以信其心而定交而吾之所得闻者皆言执
事守身有法及民有恩卓乎一时有司为政之善者矣
以此益喜自信愿附于贤者之交第愧其鄙陋不得当
卷二十三 第 8b 页 WYG1274-0541b.png
也环山楼记谬辱远戒不敢以不能辞春初值老母体
不康朝夕侍汤药不得近书册况能搦管为文乎春尽
老母幸平复稍得自休而百十间所壅废酬应之事俱
当积于此月偿荅尤为不给其于此记心虽至而力诚
有所不专故尤不足观其何以副远戒之意甚可愧也
区区之心思一担簦往访罗浮韩祠之间以与贤者游
而满其定交之愿势复未能徒抱恨于无穷耳何如
   其二
卷二十三 第 9a 页 WYG1274-0541c.png
某不揣窃有志于古人之道而学其学既为其学则其
于言也亦必合乎古而不敢苟此某之志也中间为世
故之所移夺其守不坚而其志亦因之不笃其于古人
之学为之既不至其后复为家变之所割伤盖收召魂
魄招还视息之馀而精力凋耗十殆七八虽有笃志而
力又不逮矣行年四十而未有闻此某之所大惧也学
既不至益不能慎其所发以养其深其言念有馀虽其
意度旨趣往往与古人合然学之不至则其所以为言
卷二十三 第 9b 页 WYG1274-0541d.png
者亦非矣欲悔不为以厚其养而潜其深而习气未除
时复为人牵引不得自己且其所好在此亦有不能自
己者良用自愧以其有合于古故大骇于今即此可悔
之文其不为世之讪笑而诋弃者鲜矣不知执事何以
独好之而必欲得之也岂非有厌俗追古之心苟欲取
其近于古者以自辅耶此某所以愧其不足不敢遽当
执事之重而又乐执事之高雅而不能自外也某虽笃
于自信不以今人之骇叹而有所变而乐与人有明之
卷二十三 第 10a 页 WYG1274-0542a.png
心岂无汲汲于共此者乎此所以值执事之高雅不知
其为幸遽以其不足之所得当执事来意之重而不辞

   与项瓯东
仆所遣人还自三山得奉荅书甚慰方遣人时正与洪
君语度其不及不意及也而公于治行匆匆之际复教
详至如此不但仰感情谊之殷又以窃知有道者所养
从容暇豫终身无造次之时与所谓前定而不困者固
卷二十三 第 10b 页 WYG1274-0542b.png
此事也来教所云孔老异同而为文者不当杂出于老
子而当一于孔氏之言其所及孔氏之得失虽未得其
精要而欲学者一于此而不出入于彼义则正矣老氏
得失今未暇荅公书本非为老氏发故亦不必荅也惟
所以论为文者其义虽正而于识不为达也文之为道
固博取而曲陈惟其所以取之者虽博而未尝不会于
吾之极故谓之约其陈之虽曲而其义有中则曲而不
为杂南人周任之言每举于孔子以孔子之圣岂不足
卷二十三 第 11a 页 WYG1274-0542c.png
以矢口为言而于前人之言时有举焉所举有前人之
言而其意则吾之所欲言者矣龙子公明仪之言往往
迭见于孟子而阳虎之暴其言亦有可以发者老氏之
贤固加于周任公明仪龙子而南人之陋阳虎之暴又
不论矣惟其有取于老氏而皆出于孔子此所以为学
孔子者之为文者也今称述必在乎经援引必则古先
王如书生科举之文者岂不为正而岂可以为文而亦
岂可以谓之知道者哉有甚似而实非有太反而正合
卷二十三 第 11b 页 WYG1274-0542d.png
非独文然凡人之事业功行皆若此矣非公之明何以
语此义则序已付黄生入梓矣先此呈览仆于此亦自
谓不为苟言者公得无又以其杂出于庄周而病之耶
有以见教毋惜便风千万之望
   与程习斋
某废弃之迹只宜屏藏加以驳谬之学乖忤之气尤不
当出与人接而数年之间贪侍大贤之教不能自隐又
辱公不以为不肖而知之深待之隆此皆他人所曲求
卷二十三 第 12a 页 WYG1274-0543a.png
诡望而不可得于大贤者而遽以施于不肖之身若傲
然当之高自藏闭是为自取疏外而孤大贤之知之待
以此益不能自隐虽数年游处谈语之频皆以道义学
问相切劘绝未尝以丝发之私干于门下可以内省而
无愧然踪迹往来混于尘俗他人之不谅者宜其不能
信吾二人者之无私与私求也然此亦何足置之意中
自今以后仆亦终自隐而不复与众人同队而趋出亦
出入亦入也无限之怀临别亦道不尽今于书问之间
卷二十三 第 12b 页 WYG1274-0543b.png
益不能具矣惟驽力自勉以副两地相期之意云耳
   与万鹿园
久不奉闻想企未尝去晨夕从舍弟处转收得公诗教
玄悟深造正不当以律调之作论之然律调亦自成章
也闻善权精舍之筑颇费道力公于世已可无住岂复
为一丘之美系止耶未得往游其间深用增叹有何题
目欲作文字可以见示当为作之不徒留名山亦将以
语言华美助道人作一段会供也仆今岁正月八日室
卷二十三 第 13a 页 WYG1274-0543c.png
人捐衽席而去弱子幼女惨然失恃而老母年力就高
无可佐执仰事之劳日月虽已流易而抚物触事尤增
酸楚灭情之学真是空说到头始知其不然閒时读庄
子见其所记妻死据床鼓盆而歌虽病其放于礼而亦
以为达以今思之彼乃甚不能遣者而姑托于放以自
解耳其为悲伤无乃过于恸哭者乎业缘不断贪爱种
种家事犹有难处者坐此不能出门行脚未是高僧以
吾所累若此正自不可及况复可望公上乘真诠耶明
卷二十三 第 13b 页 WYG1274-0543d.png
年图襄室人之事正欲走力往江西迓魏山人偶得友
人报云渠方游淮上计其往依公兼以术行耳望即为
语之令速入闽更勿转游他方其入闽所过处亦须嘱
令勿因滞留也此举葬妻则自藏亦具一举两得矣长
子年已十四三四年间可以有室倘能持家吾亦将出
从公游也尚平虽高然五岳之行亦必待婚嫁既毕然
则吾之游亦未为晚而其所以为累者亦未为非人情
与魏山人来公必有示我望详切镌诲并有近刻何道
卷二十三 第 14a 页 WYG1274-0544a.png
门秘藏诸篇吾真欲读之也纸外无限驰心
   与周淀山
曾于三洲公处见公致仕移及手启深服高志远识而
三洲公犹深为地方计虑以为一日不可无公仆以为
一日业其官则子其民如果欲去则固有志安得为二
三子者患于无君而遂辍其志哉观公移文颇有怼语
仆不以为然也公在莆且三年馀何尝有不得志之政
不如心之事今岂不得其官而去耶如以为不知我者
卷二十三 第 14b 页 WYG1274-0544b.png
公之为政如是岂期人人之悦者想已定计于早惟当
守此意而不悔耳岂其今日始见有不合而乃欲去耶
贤者之出处固当决于心而不必因于事也不知三洲
与部使者所论如何如部使者所自为计只有留公一
着公如决去恐不免遣一力持疏入京也如有疏入京
则忿怼之意不必设于词尤为贤者之举矣愚见如此
不敢不为公尽也值三洲使人去迫倚几潦略尚图续
布然大旨如此也
卷二十三 第 15a 页 WYG1274-0544c.png
   与安胶阳
承不远三千馀里特使见存属以文字之事其意良厚
而谊亦甚高自度非鄙陋所当蒙也久留来使意欲从
容旬日勉竭思虑于文或有可观者今乃若此又悔不
如早落笔免淹使者兹乃重增一愧矣请文厚仪谨以
奉还仆非为廉也平生门户甚宽于辞受之际不能为
狷寻常交际如今人所谓接以礼者犹多受之况于请
文之礼固未尝辞也而乃介于胶阳数千里惓惓命使
卷二十三 第 15b 页 WYG1274-0544d.png
之所委者乎凡仆所谓受其请文之礼者皆为其父祖
大事或自名其堂室而乞记之类仆为之文则为有宠
于其人之先与其身故不可不受之以副其诚而不宜
为拒也若胶阳所请序乃有宋曾南礼与今唐荆川两
先生之文此吾党之同愿斯文之义举仆于此道非但
有勉又最留意苟得闻之欣喜满意将为同好致谢于
胶阳今乃以作序之故受礼非独无复廉隅且是都不
有意气也幸鉴此心请勿讶其为拒又请勿誉其不取
卷二十三 第 16a 页 WYG1274-0545a.png
文粹刻本甚精足以知博雅好事之所用心其中尚有
讹字暇日得荆川先生一阅正之更无憾矣荆川集刻
成并文粹肯多寄数十部不必甚佳纸但多取数部盖
欲广惠海滨士人使读之倘读之者多得有知焉则于
胶阳刻书之本心为得而其功不小也末由相见钦企
高风情与简驰
   与张考堂
正拟遣力与执事相闻而郡中人还自三山复收得佳
卷二十三 第 16b 页 WYG1274-0545b.png
札蔼然情谊弥见深切鄙人第有感念而已至于相推
褒之言踰真溢美又增愧也平生无他所长独于读书
观理少有用心处每诵古人之言即能以意喻神领得
其所以为言者不待传注训释而后通也至其所喻领
又有非传注所及者稍出以语人辄蒙诋诮非直时俗
讲习已锢不可遽谕亦学问未至根本尚浅不足以信
其言也诋诮既多流行渐广遂为人所指目今已绝不
敢出此语特时为人作古文字及与后生庠序之士谈
卷二十三 第 17a 页 WYG1274-0545c.png
举业而已而此门户途路本不好开不易行坐是亦召
人之嫉忌然吾以为舍此又无可与伍者今当刳心离
形使智故尽去能与鹿豕游而木石居则可以自验其
德之进而于世忌不待避而自无矣尚望贤者有以警
发我勿以久不相见而弃之也时事渐艰愿贤努力自
爱进为于世以副吾党之望
   荅宋仲石一
昨承枉访草堂责以论文之益荒陋何足以副高雅而
卷二十三 第 17b 页 WYG1274-0545d.png
诱于盛德冲虚之下辄忘其陋妄有所论岂能有益于
高明而徒以自见其妄耳然使仆得尽其妄而公之高
雅益著是仆之论议虽无益于所质之义而独以其傲
然草堂无能之身发明邦君笃学好问之雅则不为无
助耳惜无笔力述此若见之文字他日亦可备草堂一
故事也公别后与远客谈契阔至夜分而罢晨起又荅
同年江少峰遣书来问简中有诗一帙乃其自著者随
为览过辄评以复其人既去值体力稍倦据几而卧家
卷二十三 第 18a 页 WYG1274-0546a.png
人呼食方寤于中庸要说未及观而公之教至即此亦
足以见下问之勤而仆好学之不笃也可毁之论自贬
太过今人有一言半语之长便自矜喜惟恐人不见知
公所著已成一书且尤有资于后生讲习之益顾过为
谦退如此岂可及耶仆虽未观其全然昨已对公读其
二章非未窥其美而妄䛕也草此奉复俟卒业有得再
请教耳序文稿改削岂所敢当若即以尊文之意自加
序次以二人所序相较以观运笔之异同亦不敢辞弟
卷二十三 第 18b 页 WYG1274-0546b.png
数日领人文字不少有坐索刻期必得者若督迫应办
不前恐无馀兴及此柰何柰何累辱降重不一往谢知
公能相照于形迹之外耳
   二
侧闻荣拜膳部深为喜慰自侍公教每闻尊语云惟得
一礼曹主事以为至愿而恐不可得虽公谦言知出本
心今既如所愿仆最蒙公知爱者宁不为喜自此优游
清暇益勉所学仆向者所望于公以古人之正传当世
卷二十三 第 19a 页 WYG1274-0546c.png
之大用皆可坐进矣其日阅报二喜并得以道原为仪
制故也仪制固清曹仆岂敢以吾弟得近清华为喜以
其得与公为寮为喜也公之爱我始以吾弟故而终之
知我实不由于弟今公之教我弟也当以我故然及其
相勉以进相与以乐也又自有味而不以我为兄故矣
仆之喜如此宜公所信公既自喜又当为我喜也芳洲
爱公信公可谓至矣此行倘当路有意大贤留置北曹
或得为礼部则公与吾弟之喜又何可量而仆当得三
卷二十三 第 19b 页 WYG1274-0546d.png
喜矣仆绝不敢作京贵交游书于公不免有此此恐后
不敢再通惟寄声吾弟致意公欲知我亦从吾弟处问
之可矣别后作得文数篇皆不为苟尤为芳洲所印可
因写稿以去公如欲见就芳洲取观之诗漫录一卷往
览此非尊意所欲得者然仆既以文字为公所推因之
缔好则亦当备此于左右耳
   三
唐娄江相见想握手之欢若有所获在外邻邑相与尽
卷二十三 第 20a 页 WYG1274-0547a.png
心于民立朝同列相与尽心于国精神交为激发而职
业交为讲磨此乃相厚之谊无间之知而款洽情好之
爱又非仆所以望二公也更推此意以友吾弟道原则
尤仆分外之望矣朱尹诚心恻怛爱民如子守己如处
女尽修公之美政述追德意吾心何幸岂武林一见之
顷以旧告新其益如此可以见公之忠矣唐娄江极爱
朱尹而尤服其简重大抵人之语默要为禀于所性而
亦各适其可不必专以寡言为有养然欲取人之善以
卷二十三 第 20b 页 WYG1274-0547b.png
救己之偏则朱尹之简亦公之所当知也向承见谕以
不宜遽不相问感于高情不能自己而相问又不敢徒
为礼数候寒温之言此仆之心也惓惓如何可悉
   与陆贞山
秦参知君转示兄所贻手教及所著书诸制作文字何
啻拱璧贯蠙一朝并得也览之累旬日靡旦夕心神开
发既仰所学之正为言之妙又感雅谊不相弃遗盖真
以某为可共此论者故不远数千里见贻不待请而得
卷二十三 第 21a 页 WYG1274-0547c.png
之也何幸何幸即欲奉报以所属义姑姊文字未就并
问候之启亦成稽慢然心未尝一日不在左右也观兄
文力真可并驱两汉矣犹若不忘乎近时李空同康对
山之所为者何也弟才质驽下近学六经两汉而力有
不能及然窃自谓非近时流习所能惑矣兄以此论见
接故敢略及之所注荀卿子甚欲得观之而濯缨亭笔
记于兄文中见其人疑必苦学而有独得之见也倘肯
以著草见寄并戴氏记亦寄一部使得见之实所愿也
卷二十三 第 21b 页 WYG1274-0547d.png
鄙序极知不副所属然好题目往往难得佳文字自古
憾之况如弟之驽下乎惟教之幸甚
   与夏松泉
自公入践台阶鄙人窃用欣祝公之心吾知之与人共
为善不使有一物遗弃于生成之外而嘉与海内同享
和平之福此公之心也以此心当大位宰制众物而率
励群工岂复有不得其所之人不得其宜之事哉此鄙
人所为欣祝者也然卒之乃负一时之论而去岂公处
卷二十三 第 22a 页 WYG1274-0548a.png
位既高所统益广所接益众自有难于调齐集合者而
论者不能知之耶大抵当大位而处大事者其规模注
措常非守一节而厉初志者所能知此古之大臣常病
于立功之难而成名之不易也岂直公哉知公之心者
诚莫如鄙人矣公年未高志当益壮天下事尚须人为
东山虽安宜以苍生为念伏惟保重寝餗为天下安危
之寄
   与章三洲书一
卷二十三 第 22b 页 WYG1274-0548b.png
使至领翰教极慰仰心新刻佳箑皆清贶也荒斋寂寞
一旦增饰珍感珍感简庵封君铭文温厚典则非顾君
不能为而吾丈仁孝显亲之思亦可想见仆有薄田数
亩在永春因稍识其县之士友尚当持示之使知讲闻
令尉之美以广吾丈不没先德之至情也清朝述遇册
观其指事命题自是缙绅中佳话不待披图流目阅其
缋事之工已可爱慕叹赏矣莆中名流必为吾文赋之
乃以见委鄙人得无累吾丈之明仆亦安敢冒非其任
卷二十三 第 23a 页 WYG1274-0548c.png
以自取不揣之罪而遗莆贤之笑乎倘蒙矜察得免继
督千万之幸
   二
伏审去莆有期山城被命之图果成一段故事莆中诸
贤大夫士能礼其客而公又为佳客想必有左右相绥
而授絷以絷其马者宾主之美其情可慕惜予不预其
间耳小诗二首聊以为赠虽词句庸拙而感慨委曲以
发明公之重者不可谓不至盖以见此行非所以处公
卷二十三 第 23b 页 WYG1274-0548d.png
虽迁犹屈而公独能不以为意盖自信直道之不足以
售于时而不以一官之冗为非拜上之赐其所以流滞
不偶由世有相嫉者而所以致之由公好脩自见其美
如女以色盛见妒而非身有其瑕也风人之义无以踰
此第愧其词不工终不足以言诗耳惟公采其义可也
莆贤最多风雅之林也如出观之或有明斯义者清朝
述遇序尚未能就姑缓图之寄莓厓兄书所说不详公
自有以勉之矣恐亦不由渠索性衣食迫人时或不待
卷二十三 第 24a 页 WYG1274-0549a.png
友朋强䀨当自行也至于仆近日所自得者书中略启
其端殊不及竟而在此与公相见仆亦初未尝说公既
未及闻又无因转与莓崖说除是莓崖亦不欲闻如公
则已如使莓崖果欲闻仆书既不竟而公又无可说真
成两地不断心悬也
   与张缨泉
仆向道有年静则考之古人方册之上动则求之朋友
应感之间于应感之间沛然而不碍然后考之于方册
卷二十三 第 24b 页 WYG1274-0549b.png
者始卓然而无疑是以虽废居无用分当与世显者之
声迹绝而不敢顽然自闭非有慕于声迹之显实欲有
以得之于应感庶几其不碍也执事名位于今虽未显
然将日跻于显矣仆乃不避通名姓于左右其心盖如
此也奉见之间辄蒙执事雅有相与之意仆亦以此自
信精神志意庶几不近于邪而有以接于君子之交与
不然执事非妄与人者而仆何以得此于执事也故与
执事别以来未尝不致怀仰而讯候不能数数则废居
卷二十三 第 25a 页 WYG1274-0549c.png
之人之态当然耳兹乃特廑记存远勤使者贬损华笺
情好蔼然极用感慰然不蒙教所以不及而谬以文字
之能相奖仆极知平生学问不足而文字有馀此正枝
叶胜本根之弊何执事猥以见取也倘不终弃尚冀正
言镌切使得闻所未闻勉其不足则为赐大矣使还瞻
送心与之驰
   与屠石屋
向者尊翁之讣偶从过客处闻之计其闻时尊翁捐馆
卷二十三 第 25b 页 WYG1274-0549d.png
舍且将及期矣而仆始得闻之为之一恸不能自胜客
怪以为矫而不知吾两人者相与之情本与寻常交游
不同也虽不能为位而哭追制缌服而数日之间以语
妻子共增惨切今亡妻又为古人矣平生所期尊翁欲
大有为于时弥纶康济副四海之望而岂知其竟以一
疾在告缠绵以至不起也呜呼悲夫大事既襄想得吉
壤志坎表隧必皆得名笔甚欲一见之也临书哽塞不
悉所云
卷二十三 第 26a 页 WYG1274-0550a.png
   与林观颐
仆所为文求合乎古而已初不求时人之知也然文字
既出不免为时人见之则莫不以为迂腐朽烂群讥而
簇笑韩昌黎所谓直何用于今世者也不晓足下何所
取而好之笃且过为推褒加之以所不当蒙非独与我
同好而已若将就仆而学为如是之文窃观足下之意
何其与时人异也仆废于时久权力不足以助推挽品
藻不足以滥吹嘘足下非有所求于仆者也意者人情
卷二十三 第 26b 页 WYG1274-0550b.png
炫名而慕远中无所得而苟悦其号耶观足下之文已
能不为时人之文矣宜于古知所用心者炫名慕远不
足以料足下也不惑于名无待于求足下于仆之文诚
好之耳今时所谓学官弟子攻所业以应有司之举者
舍可以得有司则不复过而问古之文非所以得于有
司之具也足下独为之于众人不为之中其用意良异
于时此仆所求于今之士欲引与共进而收以自辅者
也足下乃不远千里驰书见贻意勤而词逊仆虽自知
卷二十三 第 27a 页 WYG1274-0550c.png
不足副足下之望亦安敢无以为答而孤重赐乎所为
古文者非取其文词不类于时其道乃古之道也古之
道不谋禄利不希荣进足下所谓梦寐古人顾戚戚于
既失汲汲于后获何其与古之道异也足下之好古文
直好其词不类于时耳如是则其用意亦何以异于时
故仆愿足下姑置得失而专力于道苟于道有得虽不
吾问足下将自得之仆将往求足下而告之不独以有
告且又将困足下而有所学仆又安敢傲然当足下之
卷二十三 第 27b 页 WYG1274-0550d.png
勤意逊词而无所惮耶愿足下勉之毋忽诗一首奉赠
聊以报共好之雅杂文数篇皆偶有刻本其他未及录
非谓欲俟足下有得而后往也继此有便毋惜惠音
   与黄明府
久不得相问知贤非相忘顾为作宰多政所夺耳每见
当路辄好称说吾子为人之贤此非思出其位而敢为
故人游扬也知其人则爱之爱则欲其美且传此古之
道也仆虽力薄不敢当此任亦窃闻斯道矣此乃所以
卷二十三 第 28a 页 WYG1274-0551a.png
自尽其心而非与故人相为赐也当路往往言吾子好
以自性格人以已意决事仆以此益信其贤大抵今之
能自伸其志而不拘乎流俗者必见谓任已而乖人然
此乃吾子之所以为不可及者也但人之所以短我者
如此亦宜益求其不足者而加勉焉又不得直任以为
是而尽付之不足恤也揆情审分明势谨礼愈精愈详
则志自无所挠而事亦无有不中节者矣此亦仆自附
于古之道而欲加爱于吾子者也无因面论言不及悉
卷二十三 第 28b 页 WYG1274-0551b.png
惟以意亮之可也
   与归善叶生
野人幽居邈与世绝海内好事之士无为而至于敝庐
吾子独误意见访诚不知其何以得之也以吾子之才
行游海内尽交其名士大夫如不肖之陋尤不足以动
其意而辱访之也顾乃汲汲若此岂吾子之所取者博
虽游其贤而于不肖者亦不弃之耶陟屺记文承何君
屡相逼促何君与人之忠诚不可及第愧鄙文不足以
卷二十三 第 29a 页 WYG1274-0551c.png
副吾子之求而当何君之惓惓耳近世俗弊士无真识
古学不传淫蛙塞耳而仆独以孱力振雅调于群聋之
间宜其不为世所悦也吾子辱访而见委之诚能知其
意而同其好耶抑亦姑徇其名而苟欲以为重也路远
无由面论聊及其略幸有以教之
   与林二山书一
仆自束发入仕即知仰公第赋分之薄无得见君子之
幸及公以中丞抚治湖南以灾沴自劾疏下所司而仆
卷二十三 第 29b 页 WYG1274-0551d.png
方叨贰考功得见其疏伏读叹服讲于同曹之间激昂
增气而公方咈权臣之意又有谗人以私嫉公者为权
臣所幸迎合意指仆虽不量其力而争之无能为也然
区区之委心于公者盖已至矣但不敢以闻公度公亦
无由知之也未几仆亦为权臣所中谪出久之量叙稍
迁卒以见罢废处以来尤不能修交游之问而特申其
区区之诚以通于公益不能矣比者家叔过莆述公惓
惓鄙人之意甚雅乃知不独仆致仰于公而公亦为有
卷二十三 第 30a 页 WYG1274-0552a.png
意于仆也以此自悔家居七年之间顽然自外不一通
于君子甚可恨也家叔还时值某有亡室之丧心绪苦
恶今日月已除始得修其区区之诚以通门下惟公与
而教之继此尚当有请也
   二
世上许多漏缺敝坏急须补塞整顿有人足以为之而
顾使之久袖手以傍睨不知天意世道毕竟如何其终
于此而已则吾不敢知如其不终于此则何不使其人
卷二十三 第 30b 页 WYG1274-0552b.png
早得为之乃欲待其时已过而力愈费何也不肖所以
汲汲于公之未起盖不能忘情于此岂以中丞为未尊
自中丞以上尚有高官之可荣而足为公重哉天下事
但使当局而为之者与侧坐而观之者同心则无不惬
人意不肖之谈盖侧坐而观之者空谈耳聊为公发之
知不以为狂谬也向往之诚日来益切何由一见长者
悉所欲言
   答邹一山书一
卷二十三 第 31a 页 WYG1274-0552c.png
顷笔峰人去有短启奉候兼复所谕今得杨姓者所持
来教知前启未达也开诵长篇何其赡丽雅阔之甚也
陋目茅心但觉荡动震骇何能为评耶大抵文字之事
有约有放若约以法度则一字轻着不得若放而为之
则无不可如意观兄此诗殆有意于放正不当于字句
得失论之也然古人有放者矣骤而读之浩乎若不可
诘徐䆒细玩乃无一语为恨此则真能放者吾辈未到
彼岸尤须以法度自饰庶可无败耳兄以为何如兄旧
卷二十三 第 31b 页 WYG1274-0552d.png
在湖湘所汇全唐诗选遗恨尤多当时得此书即阅之
尽欲作一启请质所疑值室人病未得属笔今久不复
忆并所欲论者忘矣偶因复兄谈诗辄漫及之然兄既
尽观唐人诸名家又择而取之如彼则于前贤制作之
妙必已深契而博采其于或约或放固自有得区区之
鄙又何足以荐一得于高明哉据案潦草徒增狂僭之
罪耳正与虚斋参知论欲其过莆劝兄促驾及时努力
功名何用栖栖丘园为也倘出门有期可先见示当驰
卷二十三 第 32a 页 WYG1274-0553a.png
一力走送也
   二
吴氏二子舍其母几筵之哭而求谒于人以为为母则
朝夕之奠已旷矣使能得金而归可复补乎以为为身
则吾未闻舍母之殡而远谋口腹于人者入门相见令
人恻然悲尤赧然惭二生乃衣冠游学校者而所知若
此岂不大可愧哉虽为贫所迫何至如此西川公尚在
郡过三月而来岂为晚耶兄既不教之而又资之以启
卷二十三 第 32b 页 WYG1274-0553b.png
来尤非吾所晓也故深喻而责之使即归矣其所以求
于西川者仆不免为之出口正使西川公果有意又不
在二生之来不来也兄以为何如然吾能教之以礼而
不能大有以助其费二生方急于费而未暇问礼则吾
虽爱二生自附于以德而彼岂能以吾为爱耶二生之
知不知非吾所问惟吾所以爱之者自当如此耳兄以
为何如顷专遣人往候想已见兄兹不他及惟复此一
事云耳亮之教之
卷二十三 第 33a 页 WYG1274-0553c.png
   与张净峰书一
与洪君同行故送公不能远然虽远亦终当一别意到
正不在此也本拟作文赠公行不特德业地望压题而
兹事体大亦复压题故不果作谨赋长诗一首以见寄
岂谓足以歌咏盛美尝观韩愈于裴晋公征蔡不作赠
文要亦为题压缩手不是偶不作也然裴公功成之日
韩公犹在朝正典文字遂得铺张其盛作为淮雅仆既
废无所用其文于朝廷然公功成之后仆尚当为公赋
卷二十三 第 33b 页 WYG1274-0553d.png
之虽制作明雅自有其人足以荐告郊庙传之缙绅而
吾之所赋或可备风谣乐府流播民间以谕闾巷口耳
也公以为何如
   二
度公至镇且两月矣握机运策将奏荡平底定之绩决
无老费之患可知也仆无以助公然亦愿闻所以筹于
樽俎者之详得抵掌谈之以为快且抽思赋之使有传
耳舍弟近得书深欲公早成功归立于朝此后生之心
卷二十三 第 34a 页 WYG1274-0554a.png
已知为天下属望非一身之私望也洪舜臣已满告赴
铨意其贤必有知之者或留寘北部与道原相勉进修
他日可为吾乡冠冕而推明公之馀教使昌且盛有可
赖者自可喜也仆今年遂四十往时悠悠然自计犹在
四十之内觉尚有馀日以此自恃今忽过此便是侵老
大境界始觉有可忧者平生不在此一路着脚则无复
可说既由此一路而前却徊翔进寸退尺终复何日可
至此道本远而作此等行计他日安可自诿半路歇脚
卷二十三 第 34b 页 WYG1274-0554b.png
直是与不曾上路行一步者同科此所谓可忧者也惟
公有以鞕督之自度虽未是见鞕影而驰之疾足犹为
尚堪驱驾耳切望切望老亲佳木不知取之广西或就
湖广索之也谨此渎问并以为促幸勿忘王君便追寄
之以此不能详也
   三
于郭博士处得观所祭陈紫峰丘集斋二公之文知其
决为公笔非门生属吏之笔也公之学乾道淳熙间二
卷二十三 第 35a 页 WYG1274-0554c.png
三名儒之学也然二三名儒亦尝力为嘉祐熙礼之文
而终不逮公学其学而其文则嘉祐熙礼之文矣五管
所治蛮夷军旅之务雍容优暇大篇短章具有体意公
之所养为何如至于朋友之谊生死终始情文均至诚
有道者之事也竹坡公铭文久望未蒙见寄岂不欲为
之耶竹坡襟怀洒乐虽不如紫峰先生而谨礼循法践
履笃实或有过焉英敏明达足以为政若不及集斋君
而恬静无求于世寡恶集斋所愧也今于二公既有所
卷二十三 第 35b 页 WYG1274-0554d.png
慕亦有所取则如竹坡恐宜在慕取之间又重以与尊
祖有登科之契志葬之文非公谁托而公宜亦有意于
斯也故某不敢请于他公而独以累公幸终惠之紫峰
先生传此等文字必公为之乃有发明贱子冒然为之
诚非其任然张生达甫云公颇讶其引论及公意若不
怿者窃谓公深于文而明于知言决不作此见解或者
书生不晓公所论而失之耶文之有此体非贱子创为
前人之作多有论死者而及生者以交相重而致意焉
卷二十三 第 36a 页 WYG1274-0555a.png
公决不以其体为非是也如其意则贱子之智皆足以
知其贤虽言其贤而其分数之严亦不敢苟至于公则
所以归重者特至盖非敢以鄙陋之言为足以相重实
其区区之意存焉妄意此文于公当有契而不宜以为
讶也有便不惜示及
   与蔡可泉
使还得备询太夫人福履佳胜极慰通家子弟之情所
接手教虽不得闻校艺敷教之意然以意求之吾弟之
卷二十三 第 36b 页 WYG1274-0555b.png
操脩端懿材力开敏其于论文之精作人之雅必有过
人者矣广中文体如仆所见岭南文录可谓放失之甚
比仆辛卯岁所见大不同虽时变之失恐亦司柄者取
与不衷之过上好下甚理亦固然文虽末技然人材美
恶风俗盛衰举系于此不得自为高阔持重本轻末之
说付之不足为意须明示好恶使士知变本末原非两
物岂有不能为文而可谓之为学者哉白沙先生后人
闻甚凋替彼中不知有何书院贺给谏邹翰林寄寓迁
卷二十三 第 37a 页 WYG1274-0555c.png
逐之迹尚有可访者中离既没崇山书院想益荒落宜
留意兴起以振来者归向之心陈海涯先生向林龙湖
所道甚悉乡贤之举不可不力为中离东莆想已举矣
如尚未也亦当在吾弟矣净峰公尚未至当是代期尚
缓索居苦无可与言者极迟其来庶有谈论往来之乐
然此公自信太过自立太坚而欲持吾不尊不信之说
以易之恐未有合自当有一段不乐耳吾弟以为何如
相见后有论更当相报也克斋兄为僚之欢观法之益
卷二十三 第 37b 页 WYG1274-0555d.png
其乐可知暇中必多谈我后便宜有示及
   与林巽峰
今时才俊如林趋事立功未必乏人惟正学一脉出身
承当下手理会者甚为寥阔有人勇往勉力为之如兄
者又见摈于世窃料当事者之计必谓因时辨事目前
取足自有其人而目为学者以迂阔若非当时所急不
知此学不明虽有趋事立功之才亦是苟简补塞岂能
卓然有济于用耶其见如彼则笃信好学者欲不摈于
卷二十三 第 38a 页 WYG1274-0556a.png
世而趋为之益不厌乃所以为学者且其修之于家而
讲于友朋之间开导感发使信之者众传之者昌其所
及顾有过于用世之所获又岂以此易彼乎闻兄家居
讲习益笃相去不数舍而未能往侍左右请其所闻是
吾之自弃也今来岁拟筑一精舍于山间以聚二三有
志之士欲走奉道诲因御兄以来高拥皋比为二三子
发明但恐所筑未就而兄或将出耳此犹难必惟相访
一行可以自力期在春夏之间得遂兹怀不忍负也先
卷二十三 第 38b 页 WYG1274-0556b.png
此具候并告本意所欲质于兄者此未能悉均俟访日
备之海岳讲义欲乞一部并心得续记者俱欲见之
   与陈双山
向者张月洲君以不肖欺执事过承重问意义高雅非
所当又不敢自外辄有复于执事而因何元孝以达计
不至浮沈也属闻出守金华此名郡也有宋南渡而中
原文献之传独在此邦吕氏之道学唐氏之经济陈氏
之事功皆斐然自成昌其言而广其徒至于何王金许
卷二十三 第 39a 页 WYG1274-0556c.png
一𣲖相传承守不绝虽吾闽建州不能加也今其遗书
世所未行与其旧迹人不及知者正可访购讲询发潜
德于既幽起微言于将坠而非公之卓识茂学何能及
此仆闻而窃愿之久欲寄公请所愿闻未得其便今得
洪方洲君往特此奉闻洪君所造之深所养之正非今
人有也正当与公为友惜此君尚未得与君相见此行
又非便道公亦无由见洪君然仆诵此君于公非如张
月洲之以仆为欺也公尚图与此君相见否则亦当相
卷二十三 第 39b 页 WYG1274-0556d.png
闻也月洲兄此来益就平实趣味深而其精力渐瘁不
堪黾勉大有可念者大抵学者贵闻道则勇猛而非气
盛平妥而非力倦若未有所闻宜其气盛则锐而方乏
稳实之趣至于克就平实之时其趣方露而锐气已销
矣此学者之大弊也公以为何如仆亦未有闻者此论
只以自状非为评张君也惟望公有以教之
   与郑一斋
处江湖而忘庙廊之志无用于时之人则然如仆等可
卷二十三 第 40a 页 WYG1274-0557a.png
也若公则当无日不以斯世斯民为念读书著文弹琴
咏歌皆所以养德熟仁而专其志以为他日辅世长民
之用如徒谓以是自娱于閒废之地则非公之所以自
处矣世本急贤而此时尤宜急恐公亦不得晏然林泉
为无事之人矣惟善自保爱以俟之吾之望也
   与笔峰宗兄书一
岁律聿新时序之速有可惊心事事不如本怀无时不
恨悔而于岁华代易之际尤属心思耳岁底承寄尊劄
卷二十三 第 40b 页 WYG1274-0557b.png
及大书值在坟所未尝见其人不省其人直之海丰或
即还莆也山中归祗见华缄长跪发之缄开书见骤尔
蛟龙蟠攫鸾鹄翔翥平生目中未尝几见此奇伟也今
已摸勒入木巨榜昭揭章缝聚观心目忽新永作学宫
杰异不朽之观矣何时得致兄一游吾地使吾得率诸
子弟之才而好学请公临视其间视颜承词有所感发
兴起睹其书而见其人不独空为想像岂不尤可乐哉
弟迫岁苟襄亡室终事情况可知得地殊吉有足慰意
卷二十三 第 41a 页 WYG1274-0557c.png
本未尝有意为亡人作文字第写数语欲赴诸姻友之
当来会葬者写之不觉满幅比幅满时聊一读之自是
一篇文字虽传之士友可也非徒可以示儿女子而已
兄览之以为何如室中乏人主持百务都荒深悔不早
定续婚之计为误非浅今访一二有家法者得其女欲
略以日者吉凶之议决之耳此兄所欲知也
   二
新岁拟遣力往候又欲俟兄有何婚议见示一并以为
卷二十三 第 41b 页 WYG1274-0557d.png
问坐是迁延遂未及遣不审道体春来何如也贱体一
向苦楚尽是近死證候虽心怀忧恐然莫能晓其何故
比来始觉得是脾间积聚老湿痰为害此痰既不敢吐
又不敢下惟于饮食间做得工夫旧年断肉只断羊豕
鸡馀肉未尝断也又一种海味都不禁更好食蝤蛭闻
此物最生痰今春一法敕断鱼肉家人治餐更不以相
饷矣庶新痰无所附以生老者亦当渐衰而化耳如此
一年以后方欲斟酌一好方少资药力佐助中气使得
卷二十三 第 42a 页 WYG1274-0558a.png
完复目下尚未服药也即此断肉一事虽为却疾养生
之道莫此为上但吾辈从前在茸芬中馋了口吻一时
难变淡薄若守得久当亦不觉难矣因说本身苦恼及
此实欲为兄告也来三峰尚是一学者亹亹不竭皆经
义理之谈甚可敬也于兄亦甚知推重吾尝告以好将
莆中秀才经学校正一番不知肯留意否
 
 
卷二十三 第 42b 页 WYG1274-0558b.png
 
 
 
 
 
 
 
 遵岩集卷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