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a 页 WYG1447-034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唐宋文醇卷十六目录
  河东柳宗元文六
   论 记
  守道论
  四维论
  辩侵伐论
  永州新堂记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b 页 WYG1447-0349b.png
  岭南节度使飨军堂记
  诸使兼御史中丞壁记
  四门助教厅壁记
  永州万石亭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钴鉧潭记
  钴鉧潭西小丘记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a 页 WYG1447-0350a.png
  袁家渴记
  石渠记
  石涧记
  小石城山记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3a 页 WYG1447-035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御选唐宋文醇卷十六
  河东柳宗元文六
  守道论
或问曰守道不如守官何如对曰是非圣人之言传之
者误也官也者道之器也离之非也未有守官而失道
守道而失官之事者是固非圣人言乃传之者误也夫
皮冠者是虞人之物也物者道之准也守其物由其准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3b 页 WYG1447-0350d.png
而后其道存焉苟舍之是失道也凡圣人之所以为经
纪为名物无非道者命之曰官官是以行吾道云尔是
故立之君臣官府衣裳舆马章绶之数会朝表著周旋
行列之等是道之所存也则又示之典命书制符玺奏复
之文参伍殷辅陪台之役是道之所由也则又劝之以
爵禄庆赏之美惩之以黜远鞭朴梏拲斩杀之惨是道
之所行也故自天子至于庶民咸守其经分而无有失
道者和之至也失其物去其准道从而丧矣易其小者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4a 页 WYG1447-0351a.png
而大者亦从而丧矣古者居其位思死其官可易而失
之哉礼记曰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孟子曰有官守者
不得其职则去然则失其道而居其官者古之人不与
也是故在上不为抗在下不为损矢人者不为不仁函
人者不为仁率其职司其局交相致以全其工也易位
而处各安其分而道达于天下也且夫官所以行道也
而曰守道不如守官盖亦丧其本矣未有守官而失道
守道而失官之事者也是非圣人之言传之者误也果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4b 页 WYG1447-0351b.png

韩愈曰道与德为虚位夫事有万矣而一事各载一理
得乎理之至善即协乎事之时宜成为行之中正符于
性之自然而名之曰道故曰率性之谓道舍是而别有
所谓道则道其所道也岐官与道而二之将官非其官
而道非其道即有一得亦必有见于官即无见于道有
见于道即无见于官者也宗元之论当矣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5a 页 WYG1447-0351c.png
  四维论
管子以礼义廉耻为四维吾疑非管子之言也彼所谓
廉者曰不蔽恶也世人之命廉者曰不苟得也所谓耻
者曰不从枉也世人之命耻者曰羞为非也然则二者
果义欤非欤吾见其有二维未见其所以为四也夫不
蔽恶者岂不以蔽恶为不义而去之乎夫不苟得者岂
不以苟得为不义而不为乎虽不从枉与羞为非皆然
然则廉与耻义之小节也不得与义抗而为维圣人之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5b 页 WYG1447-0351d.png
所以立天下曰仁义仁主恩义主断恩者亲之断者宜
之而理道毕矣蹈之斯为道得之斯为德履之斯为礼
诚之斯为信皆由其所之而异名今管氏所以为维者
殆非圣人之所立乎又曰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
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若义之绝则廉与耻其果存乎
廉与耻存则义果绝乎人既蔽恶矣苟得矣从枉矣为
非而无羞矣则义果存乎使管子庸人也则为此言管
子而少知理道则四维者非管子之言也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6a 页 WYG1447-0352a.png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国语类
也春秋左传类也列国皆有之独鲁史以孔子得传至
今耳孔子以前无家自为书者名卿大夫之嘉言皆载
之右史左传所称古志有之古语有之又曰著之话言
楚语所称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
民皆是也即论语亦非孔子所自作乃曾子有子之门
人记其所闻于师者而纂之其曰语者犹用古史之体
例也春秋降为战国处士始操各国之柄而人自为说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6b 页 WYG1447-0352b.png
以行于天下庄周荀卿之所评论具在可考皆无及于
管子者也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
墨翟之言盈天下此周室陵迟至孟子时而始然者也
管仲生于孔子之前管仲无书明甚如其有之未有七
十手之徒无一言评骘之者也管仲之书其为战国时
言富国强兵之流自以为所学出于管仲而假托之无
疑也其不概于理者不胜举若宗元四维论亦一斑也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7a 页 WYG1447-0352c.png
  辩侵伐论
春秋之说曰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周礼大司马九
伐之法曰贼贤害人则伐之负固不服则侵之然则所
谓伐之者声其恶于天下也声其恶于天下必有以厌
于天下之心夫然后得行焉古之守臣有朘人之财危
人之生而又害贤人者内必弃于其人外必弃于诸侯
从而后加伐焉动必克矣然犹校德而后举量力而后
会备三有馀而以用其人一曰义有馀二曰人力有馀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7b 页 WYG1447-0352d.png
三曰货食有馀是三者大备则又立其礼正其名修其
辞其害物也小则诰誓徵令不过其邻虽大不出所暴
非有逆天地横四海者不以动天下之师故师不踰时而
功成焉斯为人之举也故公之公之而钟鼓作焉夫所
谓侵之者独以其负固不服而壅王命也内以保其人
外不犯于诸侯其过恶不足暴于天下致文告修文德
而又不变然后以师问焉是为制命之举非为人之举
也故私之私之故钟鼓不作斯圣人之所志也周道既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8a 页 WYG1447-0353a.png
坏兵车之轨交于天下而罕知侵伐之端焉是故以无
道而正无道者有之以无道而正有道者有之不增德
而以遂威者又有之故世日乱一变而至于战国而生
人耗矣是以有其力无其财君子不以动众有其力有
其财无其义君子不以帅师合是三者而明其公私之
说而后可焉呜呼后之用师者有能观其侵伐之论则
善矣
用兵固不得泥于古然圣人之意不可悖也师之彖传曰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8b 页 WYG1447-0353b.png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苟非以生道杀人虽
死无怨杀者其何可以言兵未能以生道杀人而言兵
皆违天而戕人也违天而戕人败固祸而胜亦祸古可
鉴矣宗元此文可作左传义疏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9a 页 WYG1447-0353c.png
  永州新堂记
将为穹谷嵁岩渊池于郊邑之中则必辇山石沟涧壑
凌绝崄阻疲极人力乃可以有为也然而求天作地生
之状咸无得焉逸其人因其地全其天昔之所难今于
是乎在永州实惟九疑之麓其始度土者环山为城有
石焉翳于奥草有泉焉伏于土涂蛇虺之所蟠狸鼠之
所游茂树恶木嘉葩毒卉乱杂而争植号为秽墟韦公
之来既逾月理甚无事望其地且异之始命芟其芜行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9b 页 WYG1447-0353d.png
其涂积之丘如蠲之浏如既㷊既酾奇势迭出清浊辨
质美恶异位视其植则清秀敷舒视其蓄则溶漾纡馀
怪石森然周于四隅或列或跪或立或仆窍穴逶邃堆
阜突怒乃作栋宇以为观游凡其物类无不合形辅势
效伎于堂庑之下外之连山高原林麓之崖间厕隐显
迩延野绿远混天碧咸会于谯门之内已乃延客入观
继以宴娱或赞且贺曰见公之作知公之志公之因土
而得胜岂不欲因俗以成化公之释恶而取美岂不欲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0a 页 WYG1447-0354a.png
除残而佑仁公之蠲浊而流清岂不欲废贪而立廉公
之居高以望远岂不欲家抚而尸晓夫然则是堂也岂
独草木土石水泉之适欤山原林麓之观欤将使继公
之理者视其细知其大也宗元请志诸石措诸壁编以
为二千石楷法
人或良才美质自天畀之而不学不问好恶无节于内
知诱于外以至灭天理而穷人欲于是有悖逆诈伪之
心有淫佚慝乱之事以之终身而不变人曰天之生是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0b 页 WYG1447-0354b.png
使然也奚知其质美才良克念即可作圣耶其与佳景
瑰观清泉美石之汨于荒区蛮域恶木毒莽之中与为
终古者奚异宗元为上官作记故以治人之道言之善
读之知修身焉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1a 页 WYG1447-0354c.png
  岭南节度使飨军堂记
唐制岭南为五府府部州以十数其大小之戎号令之
用则听于节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蛮夷由流求诃陵西
抵大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则统于押蕃舶使焉内
之幅员万里以执秩拱稽时听教命外之羁属数万里
以译言贽宝岁帅贡职合二使之重以治于广州故宾
军之事宜无与校大且宾有牲牢饔饩嘉乐好礼以同
远合疏军有犒馈宴飨劳旅勤归以群力一心于是治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1b 页 WYG1447-0354d.png
也闬闳阶序不可与他邦类必厚栋大梁夷庭高门然
后可以上充于揖让下周于步武今御史大夫扶风公
廉广州且专二使增德以来远人申威以修戎政大飨
宴合乐从其丰盈先是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
向宾众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视泉池于其东隅奥庳侧庭庑
下陋日未及晡则赫炎当目汗眩更起而礼莫克终故凡大
宴飨大宾旅则寓于外垒仪形不称公于是始斥其制
为堂南面横八楹纵十楹向之宴位化为东序西又如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2a 页 WYG1447-0355a.png
之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观以游目偶亭以展声
弥望极顾莫究其往泉池之旧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
在林壑问工焉取则师舆是供问役焉取则蛮𨽻是徵
问材焉取则隙宇是迁或益其阙伐山浮海农贾拱手
张目视具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飨于新堂幢牙茸纛
金节析羽旂旗旟旞咸饰于下鼓以鼖晋金以铎铙公
与监军使肃上宾延群僚将校士吏咸次于位卉裳罽
衣胡夷蜑蛮睢盱就列者千人以上铏鼎体节燔炰胾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2b 页 WYG1447-0355b.png
炙羽鳞狸互之物沉泛醍盎之齐均饫于卒士兴王之
舞服夷之伎揳击吹鼓之音飞腾幻怪之容寰观于远
迩礼成乐遍以叙而贺且曰是邦临护之大五人合之
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备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众旷于
往初肇自今兹大和有人以观远方古之戎政其曷用
加此华元名大夫也杀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将军
也馀肉而士有饥色犹克称能以垂到今矧兹具美其
道不废愿仿于金石以永示后祀遂相与来告且乞辞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3a 页 WYG1447-0355c.png
某让不获乃刻于兹石
 陈子龙曰文如画栋雕甍高牙大纛翼翼岩岩观者
 竦视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4a 页 WYG1447-0356a.png
  诸使兼御史中丞壁记
古者交政于四方谓之使今之制受命临戎职无所统
属者亦谓之使凡使之号盖专焉而行其道者也开元
以来其制愈重故取御史之名而加焉至于今若干年
其兼中丞者若干人其使绝域统兵戎按州部专货食
而柔远人固王略齐风俗和关石大者戡复于内拓定
于外皆得以壮其威张其声其用远矣假是名以莅厥
职而尊严若是况乎总宪度于朝端树风声于天下其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4b 页 WYG1447-0356b.png
所以翼于君正于人者尤可以知也武公以厚德在位
甚宜其官视其署有记诸使中丞者而多阙漏于是求
其故于诏制而又质于史氏增益备具遂命其属书之
且曰由其号而观其实后之居于斯者有以敬于事
食焉而不事其事则虽三槐九棘绾四十九使印而自
觉恢然有馀苟思夫受于天命于君者为何等事则虽
卑官薄禄簿尉曹佐之俦当必前望往古后望来今睹
一身之衾影对万民之耳目恧然自觉其事之难为分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5a 页 WYG1447-0356c.png
之难称矣宗元曰由其号以观其实后之居于斯者有
以敬其事斯言可三复也故录之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6a 页 WYG1447-0357a.png
  四门助教厅壁记
周人置虞庠于西郊以养国老教胄子祭统曰天子设
四学盖其制也易传太初篇曰天子旦入东学昼入南
学夕入西学暮入北学蔡邕引之以定明堂之位焉大
戴礼保传篇曰帝入东学以贵仁入南学以贵德入西
学以贵义入北学以尊爵贾生述之以明太子之教焉
故曰为大教之宫而四学具焉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
极其建置之道弘也后魏太和中立学于四门置助教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6b 页 WYG1447-0357b.png
二十人隋氏始隶于国子而降置五人皇朝始合于太
学又省至三人员位弥简其官尤难非儒之通者不列
也四门学之制掌国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
男凡四等其子孙之为胄子者及庶士庶人之子为俊
士者使执其业而居其次就师儒之官而考正焉助教
之职佐博士以掌鼓箧槚楚之政令分其人而教育之
其有通经力学者必于岁之杪升于礼部听简试焉课
生徒之进退必酌于中道非博雅庄敬之流固不得临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7a 页 WYG1447-0357c.png
于是故有去而升于朝者贺秘书由是为博士归散骑
由是为左拾遗旧制以拾遗为八品清官故必以名实
者居于其位贞元中王化既成经籍少间有司命太学
之官颇以为易专名誉好文章者咸耻为学官至是河
东柳立始以前进士求署兹职天水武儒衡闽中欧阳
詹又继之是岁为四门助教凡三人皆文士京师以为
异余与立同祖与武公同升于礼部与欧阳生同志于
文四门助教署未尝纪前人名氏余故为之记而由夫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7b 页 WYG1447-0357d.png
三子者始
宋人非四学之说谓学有四岂道亦有四耶然道固一
而行则百易地而施之异宜俾得并举而观所尚以章
志兴化亦非无谓相传古有四学非妄也唐之四学徒
循其文耳然犹有告朔之饩羊焉夫士而徒以文称愧
学校矣乃四学助教相继得三文士则夸美以为异其
下此者又可知矣学校之衰也人文之不振也道德风
俗沦胥以铺千载古今弥望慨然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8a 页 WYG1447-0358a.png
  永州万石亭记
御史中丞清河男崔公来莅永州閒日登城北墉临于
荒野丛翳之隙见怪石特出度其下必有殊胜步自西
门以求其墟伐竹披奥欹仄以入绵谷跨溪皆大石林
立涣若奔云错若置棋怒者虎斗企者鸟厉抉其穴则
鼻口相呀搜其根则蹄股交峙环行卒愕疑若搏噬于
是刳辟朽壤剪㷊榛秽决浍沟导伏流散为疏林洄为
清池寥廓泓渟若造物者始判清浊效奇于兹地非人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8b 页 WYG1447-0358b.png
力也乃立游亭以宅厥中直亭之西石若掖分可以眺
望其上青壁斗绝沉于渊源莫究其极自下而望则合
乎攒峦与山无穷明日州邑耋老杂然而至曰吾侪生
是州蓺是野眉尨齿鲵未尝知此岂天坠地出设兹神
物以彰我公之德欤既贺而请名公曰是石之数不可
知也以其多而命之曰万石亭耋老又言曰懿夫公之
名亭也岂专状物而已哉公尝六为二千石既盈其数
然而有道之士咸恨公之嘉绩未洽于人敢颂休声祝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19a 页 WYG1447-0358c.png
公于明神汉之三公秩号万石我公之德宜受兹锡汉
有礼臣惟万石君我公之化始于闺门道合于古祐之
自天野夫献辞公寿万年宗元尝以笺奏𨽻尚书敢专
笔削以附零陵故事时元和十年正月五日记
体物之妙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于心矣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0a 页 WYG1447-0359a.png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
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
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意有
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
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
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过湘江
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0b 页 WYG1447-0359b.png
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
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
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
塿为类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
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
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1a 页 WYG1447-0359c.png
  钴鉧潭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
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齧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
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
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且款
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劵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
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
行其泉于高者坠之潭有声潨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1b 页 WYG1447-0359d.png
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
兹潭也欤
  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
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
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
者若熊罴之登于山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2a 页 WYG1447-0360a.png
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
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已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
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
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
兽鱼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
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
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
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2b 页 WYG1447-0360b.png
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
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
与深源克已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
兹丘之遭也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
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泉石以为底近岸卷
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3a 页 WYG1447-0360c.png
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
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
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
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直𨽻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
怒已曰奉壹
  袁家渴记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3b 页 WYG1447-0360d.png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
由溪口而西陆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阳岩东
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
处也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音若衣褐之
褐渴上与南馆高嶂合下与百家濑合其中重洲小溪
澄潭浅渚间厕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
又无际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
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楠石楠楩槠樟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4a 页 WYG1447-0361a.png
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每风
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勃香气
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飏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
余无以穷其状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
而传于世其地世主袁氏故以名焉
  石渠记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
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4b 页 WYG1447-0361b.png
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踰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
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
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馀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
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休焉风摇其颠
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
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酾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
故累记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
得以易元和七年正月八日蠲渠至大石十月十九日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5a 页 WYG1447-0361c.png
踰石得石泓小潭渠之美于是始穷也
  石涧记
石渠之事既穷上由桥西北下土山之阴民又桥焉其
水之大倍石渠三之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
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揭
跣而往折竹扫陈叶排腐木可罗胡床十八九居之交
络之流触激之音皆在床下翠羽之木龙鳞之石均荫
其上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余之践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5b 页 WYG1447-0361d.png
履耶得意之日与石渠同由渴而来者先石渠后石涧
由百家濑上而来者先石涧后石渠涧之可穷者皆出
石城村东南其间可乐者数焉其上深山幽林逾峭险
道狭不可穷也
  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踰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
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
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6a 页 WYG1447-0362a.png
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
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
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噫吾疑造物者
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
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
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
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御选唐宋文醇 卷十六目录 第 26b 页 WYG1447-0362b.png
郦道元水经注史家地理志之流也宗元永州八记虽
非一时所成而若断若续令读者如陆务观诗所云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绝似水经注文字
读者宜合而观之
 虞集曰公之好奇若贪夫之笼百货而文亦变幻百
 出
 
御选唐宋文醇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