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八
卷七十八 第 1a 页 WYG0094-051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七十八  宋 王与之 撰
庐人为庐器
 陈用之曰郑氏读庐为纑盖庐有总制之称庐器谓
 柲也柲攒也先儒以为积竹杖则所谓庐器者盖总
 合众体而成其为器焉夫兵之用以胜为主胜物则
 其致用者不可不求其坚固故攒之属积竹为之取
 其坚固也(○郑锷曰庐者人之所托处也庄周曰仁/义圣人之籧庐可以托宿而不可以久处)
卷七十八 第 1b 页 WYG0094-0514d.png
 (余取以为證焉夫所以攻刺乎人在兵兵之所托以/为用者在柄非兵也特兵器之所托焉耳亦犹庐然)
 (非人之所居也特/人之所托焉也)
 易氏曰兵有五而弓矢不与焉曰戈曰殳曰戟曰酋
 矛曰夷矛凡五也五兵又有攻金之工冶氏等为之
 今庐人虽言五兵六建然庐器非兵事也亦非专言
 五兵也特为五兵之庐器而已
戈柲六尺有六寸殳长寻有四尺车戟常酋矛常有四
尺夷矛三寻
卷七十八 第 2a 页 WYG0094-0515a.png
 郑康成曰柲犹柄也○王昭禹曰戈矛戟之柄谓之
 柲者盖操执之以为用则谓之柄左右挥而为取必
 则谓之柲柲言其事而且有慎意故音毖○陈用之
 曰殳击兵也如杖而无刃○郑康成曰八尺曰寻倍
 寻曰常○郑锷曰殳长寻有四尺则一丈二尺○陈
 用之曰戈戟皆刺兵也戈二刃戟三刃○郑锷曰车
 戟常则一丈六尺谓之车戟者疑戟之制人所执者
 与车所建者长短不一也惟建于车戟则丈六尺也
卷七十八 第 2b 页 WYG0094-0515b.png
 左传言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注谓孑戟也戟以授
 师岂非人所执之戟乎顾命云一人执戣一人执瞿
 说者皆以为戟谓之执则人所执可知以是观之记
 者曰车戟所以别之也酋矛夷矛皆勾兵矛上锐而
 旁勾酋矛夷矛特因长短而取数尔矛用以勾则宜
 长于戟然后有及故酋矛长二丈四尺酋言就也近
 而就之也以酋矛为长为往而就之故曰酋矛夷言
 伤也以夷矛极长二丈四尺勾则有及而伤物为易
卷七十八 第 3a 页 WYG0094-0515c.png
 故曰夷矛(○郑锷曰清人之诗曰二矛重英盖指此/二矛为言也矛之饰以朱而英饰以毛羽)
 (故诗人有/朱英之说)
 赵氏曰戈以下是五兵建于车上其尺寸皆通刃数
 算了(○郑锷曰此言戈柲六尺六寸直指其柄之长/以为言耳冶氏为戈广二寸内倍之胡三之援)
 (四之则援长八寸矣疑此言/者柄而已非通刃之辞也)即前六等之数皆以四
 尺为差司兵云五兵五盾又云军事建车之五兵盖
 有车之五兵有步之五兵车五兵戈殳戟酋矛夷矛
 是也步卒五兵无夷矛而有弓矢然夷矛虽不施于
卷七十八 第 3b 页 WYG0094-0515d.png
 步而弓矢未尝不设于车小戎云交韔二弓则车上
 弓矢可知戈柲虽有六尺六寸却是邪插在车上只
 高四尺所谓既建而迤也独戈言柲即短者举之以
 包其馀也王解云凡用兵器远则弓矢射之近则矛
 勾之勾之矣然后殳者击之戈戟者刺之庐人所序
 则以长短为先后戈在先言其极短夷矛在后言其
 极长刺兵莫短于戈莫长于车戟车戟常则长一丈
 六尺矛所以句宜长于戟然后可及故酋矛常有四
卷七十八 第 4a 页 WYG0094-0516a.png
 尺则长二丈夷矛三寻则长二丈四尺殳特以击长
 短宜适中故长寻有四尺计一丈二尺先王制兵以
 五人为伍即一伍之中而五兵具盖五兵阙一不可
 一伍而五兵则人执其一随所宜而应之若弓矢则
 夫人皆有故经有司兵又有司弓矢之职
凡兵无过三其身过三其身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

 郑锷曰人长八尺夷矛之长固已三乎人之身矣自
卷七十八 第 4b 页 WYG0094-0516b.png
 是而上不可过过则人之力有所不能用非惟不能
 用且其长不可运又将害乎用矛者之身此兵器之
 长及夷矛而止正以不可三其身耳故曰过三其身
 弗能用也而无已又以害人谓之而无已者犹言不
 特如此也○贾氏曰已止也谓不徒止又以害人人
 自己身也(○陈用之曰已疑当作已字凡兵虽善必/已之体力胜及能用五人之伍左右前后)
 (手足耳目有以相及也所执之兵过三其身非特人/之体力不能胜之用不便利而误焉有以害乎人矣)
 (故曰又以害人/人对已而言之)
卷七十八 第 5a 页 WYG0094-0516c.png
故攻国之兵欲短守国之兵欲长攻国之人众行地远
食饮饥且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短守国之人寡食饮
饱行地不远且不涉山林之阻是故兵欲长
 贾氏曰司马法云弓矢围又矛守戈戟助此言攻国
 之兵短则弓矢也守国之兵长则殳矛是也攻国守
 国皆有戈戟以助弓矢殳矛以戈戟长短处中也(○/易)
 (氏曰此言攻国守国复有长短之制非于定制之中/复有增损于其间兵莫短于戈与殳故攻国者用之)
 (兵莫长于戟与矛故守国者用/之各欲其器之便于人而已)
卷七十八 第 5b 页 WYG0094-0516d.png
凡兵句(音/钩)兵欲无弹(去/声)刺兵欲无蜎(于全/反)
 陈用之曰所谓句兵者指矛而言也所谓刺兵者指
 戈戟而言也所谓击兵者指殳而言也郑氏以戈戟
 为句兵以矛为刺兵为改句言击其失甚矣字说曰
 矛者句之殳者击之戈戟者刺之盖本此经所谓句
 兵击兵刺兵而言之也○郑锷曰句人则欲其来故
 其制欲无弹言不可如弹弓之势向外去而不收也
 (○王昭禹曰弹谓如发丸失于大圜也○陈用之曰/弹之物击而不著者句兵之用正以著物为事故欲)
卷七十八 第 6a 页 WYG0094-0517a.png
 (无/弹)刺人则欲其入故其制欲无蜎言不可如井虫之
 伛挠而无力也(○陈用之曰蜎之为物弱而不劲刺/兵之用正以刚健为本故欲无蜎)
是故句兵椑(音/鼙)刺兵抟(音/团)
 毛氏曰因上文各致其义盖上统言其柄此正言所
 把之处而已凡柲皆八棱惟把处不然句兵之把则
 侧方而去楞故曰椑椑随圆而扁也(○郑康成曰齐/人谓柯斧柄为)
 (椑/)刺兵又非椑也去棱而全圆也故曰抟抟圆也○
 郑锷曰椑则其勾而来也易抟则其刺而往也易
卷七十八 第 6b 页 WYG0094-0517b.png
𣪠兵同强举围欲细细则校刺兵同强举围欲重重欲
傅人傅人则密是故侵之
 毛氏曰上欲见兵柄之圆扁故以句刺为对此欲见
 其把围之长短远近故以𣪠为对○贾氏曰以殳长
 丈二而无刃可以𣪠打人故云𣪠兵(○郑锷曰变句/兵而谓之𣪠者)
 (戈戟可以句可以𣪠殳不可以句然而无刃而长可/以𣪠人也故专言勾兵足以见戈戟而不及殳于是)
 (言𣪠以包之左传晋人以戟勾栾桀而杀之子而以/戈击子晰以戈戟可勾可𣪠之验也至于殳虽建于)
 (车然王之行则使人执以前驱故诗曰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谓其可以击人故也)○毛氏曰
卷七十八 第 7a 页 WYG0094-0517c.png
 同强与矢人之同异彼以两物相比为同此就一物
 之上下以为同故郑曰同强上下同也○郑锷曰𣪠
 兵之柄上下及中同欲强劲手所举处之围则欲细
 而已惟强则劲而有力惟细则用之也校与左傅叔
 孙绞而婉之绞同校之为言疾也(○赵氏曰谓柲围/细则用之之时校)
 (疾不碍手/费力也)
 赵氏曰刺兵同强谓戈戟柲夲末中央要坚强同也
 手所操处围却要重重则增之使丰以之刺则必傅
卷七十八 第 7b 页 WYG0094-0517d.png
 著也如傅贴之傅也密著而无失也操重以刺则著
 而无失著而无失则能胜之矣侵言胜也
凡为殳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赵氏曰被谓把中围谓围而圜之也正其所执之处
 而手所被者故曰被然前云举而此却云被者盖举
 则举而提之被则操而用之之处本不同也殳长寻
 有四尺计丈二尺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被而围之
 则把处得二尺四寸长围圜也于此处圜之则非所
卷七十八 第 8a 页 WYG0094-0518a.png
 执之处必不圜矣注谓凡矜八觚明其非所执处有
 棱角也
参分其围去一以为晋围五分其晋围去一以为首围
 赵氏曰晋谓殳下插车处铜鐏首谓殳上头锐处也
 三分被围去一为晋围则晋围长一尺六寸而趋鐏
 处又杀也五分晋围去一为首围则首围长一尺二
 寸有奇而趋上头尖处愈杀也
凡为酋矛参分其长二在前一在后而围之
卷七十八 第 8b 页 WYG0094-0518b.png
 赵氏曰酋矛止言二在前一在后不指其围处长处
 则五分去一其尺寸尤不可考意者与殳同制故经
 略之耶围之亦欲圜匝而好操执也
 陈用之曰举殳矛与酋矛之围则戈也戟也夷矛也
 三者之围亦从可知
五分其围去一以为晋围参分其晋围去一以为刺围
 陈用之曰晋围指其在下言之首围指其在上言之
 刺围指其上锐者言之于殳言首以其上无刃直指
卷七十八 第 9a 页 WYG0094-0518c.png
 其首而已于矛言刺以其上为有所入故以其锐名
 之郑氏以矛为刺兵其误盖本于此
 郑康成曰为戈戟之矜所围如殳夷矛如酋矛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以视其蜎也炙诸墙以视其桡之
均也横而摇之以视其劲也
 郑康成曰置犹树也○贾氏曰置而摇之谓竖之于
 地上以手摇之以视其蜎蜎然均否(○王昭禹曰以/审其干弱而桡)
 (也○郑锷曰不坚/劲则摇之而桡矣)○郑康成曰炙犹柱也以柱两墙
卷七十八 第 9b 页 WYG0094-0518d.png
 之间挽而纳之本末胜负可知也正于墙墙歰(○贾/氏曰)
 (谓柱之两墙观其/体之强弱均否)○贾氏曰横而摇之谓横置于膝
 上以一手执一头摇之以视其坚劲与否也
 陈用之曰置而摇之以视其蜎言所病也炙诸墙以
 视其桡之均横而摇之以视其劲言所利也
六建既备车不反覆谓之国工
 郑康成曰六建五兵与人也○俞氏曰车之六建夷
 矛建于酋矛之前酋矛建于戟之前戟建于殳之前
卷七十八 第 10a 页 WYG0094-0519a.png
 殳建于戈与人之前(○王昭禹曰六建所/谓车有六䓁之数也)○郑康成
 曰庐人所造有柄者戈戟殳酋矛夷矛五兵也(○赵/氏曰)
 (六等无夷矛于庐人详之此器何不具于车若谓夷/矛二丈四尺太长而不便于车上然司兵军事建车)
 (之五兵则夷矛在其车上且夷矛高酋矛四尺与车/六等高低次第恰好相应意者夷酋同为矛六等止)
 (辨其名不同者而名之同者其器相类不/必辨耶否则六等之建有无互相见耶)反覆犹轩
 輖○郑锷曰前云车有六等之数盖以轸与人而言
 之不及夷矛也论其高下故曰等此云六建盖人与
 兵皆有立于车上论其建立故曰建也凡此六者皆
卷七十八 第 10b 页 WYG0094-0519b.png
 建于车上制不得法长短小大不适其平则车不能
 胜必颠覆也惟不颠覆自非尽制作之巧者有所不
 能矣
匠人建国
 郑锷曰梓匠轮舆皆工之巧而梓人与轮舆只能为
 器为车而已至于为工而从事于斧斤者匠也攻木
 攻土无所不能是以谓之匠○陈用之曰大司徒以
 土圭之法求地中主天地之中而言焉匠人建国水
卷七十八 第 11a 页 WYG0094-0519c.png
 地视景昼参夜考又将求王国之中
水地以县(音/玄)
 赵氏曰县者谓于造城之处四角立四柱于柱四畔
 垂绳以正柱柱正然后去柱远以水平之法望柱高
 下定即知地之高下然后平高就下地乃平也盖地
 高则柱高柱高则映于水之影短水地者于柱四角
 之中掘地贮水以望柱也(○毛氏曰谓于地之四边/掘而为沟以围绕之而注)
 (水于其中水之浅深相似不偏则虽不平高下依水/以为平矣然水所注须臾乾焉故既依水以得其平)
卷七十八 第 11b 页 WYG0094-0519d.png
 (又以绳依水而县之水虽乾而绳存则不复资于水/也以绳为正足矣此县宜以绳相牵连而县于水之)
 (上/也)
 郑锷曰天下之至平莫如水将以知地之高下则用
 水而视之天下之至直莫如绳将以知𣙗之邪正则
 用绳而视之谓之水地以县者既度地而筑之未知
 其高下乃用水以望之也然水可以望高下必以绳
 而验之用水以平地立柱以悬绳观水矣而又观绳
 则平与直皆可知也
卷七十八 第 12a 页 WYG0094-0520a.png
置槷(鱼列/反)以县视以景
 毛氏曰水地之县求地之平也既得平矣宜辨方以
 正东西南北之所在正之如何置𣙗以县而已(○郑/锷曰)
 (八尺之表谓之𣙗𣙗与书所谓臬司之/臬同皆法也八尺之表则法之所在也)夫立𣙗以致
 日景而正四方𣙗或不正则景从而差先王垂其绳
 以正其𣙗而后视其所致之景焉上言水地以县以
 依水而横县之也此言置𣙗以县则直县之而已○
 赵氏曰唯置𣙗平直则冬至夏至日出入景或尺五
卷七十八 第 12b 页 WYG0094-0520b.png
 寸或一丈三尺皆可视矣置水于地置𣙗于地必假
 绳而后正故皆以县焉○陈用之曰谓之水与司徒
 所谓土其地者同以测其土之深故谓之土以求诸
 水之平故谓之水
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
 毛氏曰识谓记之也此申明上文视景之义大抵平
 地宜以水水在地而近人审之为易辨方宜以日日
 在天而远人审之为难故置县𣙗以致其景而视之
卷七十八 第 13a 页 WYG0094-0520c.png
 也然日不暂停晷亦随之𣙗虽能致其景而又随其
 出入之景而规识之如是则日虽在𣙗而𣙗所以得
 之者规画之识而已此言规犹轮人之言矩其阴阳
 也矩与规方圆不同皆为刻画之称○郑锷曰记景
 之法必画为规者盖规圆而矩方惟因其圜然后中
 屈之○郑康成曰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𣙗规之
 交处则东西正也于两交之间中屈之指𣙗又知南
 北正也○易氏曰又于四旁之地为规圜之势画以
卷七十八 第 13b 页 WYG0094-0520d.png
 识之日出于东其景在西则识其出景之端日入于
 西其景在东则识其入景之端景之两端既定中屈
 其所量之绳而两者相合则地中可验
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赵氏曰昼是昼漏半正午时此时日正行在天之中
 虽不正在天中行然必在极旁行及夜候极星则日
 去极远近可验夜正是夜半三更正子之时极星谓
 北辰正当天极中以居天之中众星所拱者谓之极
卷七十八 第 14a 页 WYG0094-0521a.png
 极言中也○易氏曰又虑所规之不正也复以出入
 之景与日中之景三者相参故曰参又虑所参之或
 偏也复以日中之景与极星之度两者相考故曰考
 且极星之度何与于日月之景凡以验日景之中而
 已盖夏至日在南陆躔于东并去极六十六度有奇
 而其景尺有五寸冬至日在北陆躔于牵牛去极一
 百一十六度有奇而其景丈有三尺春分日在西陆
 躔于娄秋分日在东陆躔于角去极九十一度有奇
卷七十八 第 14b 页 WYG0094-0521b.png
 而其景均焉观日躔去极之远近以验四时考四时
 日景之短长以求地中则东西可正
 王昭禹曰昼参日景所以正其朝也夜考极星所以
 正其夕也
 陈用之曰朝主东言夕主西言东西正则南北可从
 而正矣东西南北位皆正则中可求矣(○郑锷曰昼/参日中之景)
 (所以求地之中夜考天之极星所以求天之中如是/则可以正朝夕国当天地之中四方各正当朝则朝)
 (当夕则夕早晚晷刻不失之先不失之后于此而为/天子之居以受百官之朝则朝不废朝暮不废夕自)
卷七十八 第 15a 页 WYG0094-0521c.png
 (非辨方正位之初克/正朝夕安能至此)
匠人营国
 郑康成曰营谓丈尺其大小○郑锷曰灵台之诗云
 经之营之定之方中之诗云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则
 建国之与营国异矣建言其始造营言其筑作此言
 经营之法(○王昭禹曰作而立之之谓建言其/始也周围而治之谓之营言其终也)
方九里
 王氏详说曰周制天子之车十有再就冕十有二旒
卷七十八 第 15b 页 WYG0094-0521d.png
 旂十有二斿镇圭十有二寸飨十有二牢无适而非
 十二也虽衮冕九章然三辰旂旗又列于太常矣况
 典命言上公国家宫室以九为节此曰营国九里则
 是天子之城下同于上公矣案多士传曰古者百里
 之国三十里之遂二十里之郊九里之城三里之宫
 五十里之国九里之遂三里之郊一里之城以城为
 宫说者谓百里之国外城九里中城七里内城五里
 七十里之国外城七里中城五里内城三里五十里
卷七十八 第 16a 页 WYG0094-0522a.png
 之国外城五里中城三里内城一里于百里之国言
 外城于七十里五十里之国言内城互文见义耳则
 是天子之城当十有二里矣此云九里与典命不同
 郑氏于此两存其说陆氏又强为之说谓方九里者
 天子之中城然经无外中内之字焉可别加一字乎
 (○刘氏曰诗云上入执宫功言乡井之民至冬皆当/保城井田之制城中之宅率一家二亩半计地算居)
 (九里之城不能容七万五千家然周礼所说天子中/城也春秋曰城中城以诸侯之有中城知天子之有)
 (中城也匠人云宫隅之制宫隅则天子宫也城隅则/中城也中城方九里则宫城宜方三里中城有左祖)
卷七十八 第 16b 页 WYG0094-0522b.png
 (右社九卿之室则百官治事之所也居民不至焉则/限亲疏也其外城经传无文公羊说以为十雉长二)
 (百尺凡方三十馀里则足相容○郑锷曰天子外城/宜十二里而匠人营国为城九里者盖中城也外城)
 (皋门在焉若今南薰门矣中城雉门在焉若今朱雀/门矣内城库门在焉若今宣德门矣应门若今大庆)
 (殿门路门若/今垂拱殿门)
 (贾氏曰下文有夏殷事此九里者或通异代/○王昭禹曰谓方九里盖作记者之误矣)
旁三门
 陈用之曰旁者言其国之旁旁之门有三焉总四旁
 而有十二门以象十有二辰之位分布乎四方
卷七十八 第 17a 页 WYG0094-0522c.png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郑康成曰国中城内也经纬谓涂也(○贾氏曰南北/之道为经东西)
 (之道为纬面有三门门有三涂/男子由右女子由左车从中央)经纬之涂皆容方九
 轨轨谓辙广乘车六尺六寸旁加七寸凡八尺是为
 辙广九轨积七十二尺则此涂十二步也旁加七寸
 者辐内二寸半辐广二寸半绠三分寸之二金辖之
 间三分寸之一(○愚案此已见轮人为盖乃/两轮相对长八尺是为广也)○陈用
 之曰言经涂九轨则纬涂可知矣或疑经字为衍谓
卷七十八 第 17b 页 WYG0094-0522d.png
 九经九纬者即涂故也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易氏曰左右前后据王宫而言古者建国王宫居中
 左者人道所亲故立祖庙于王宫之左右者地道所
 尊故立国社于王宫之右(○郑康成曰宗庙是阳故/在左社稷是阴故在右○)
 (郑锷曰左所以本/仁右所以明义)朝者义之所在必面而向之故立
 朝于王宫之南市者利之所在必后而背之故立市
 于王宫之北(○郑康成曰三朝君臣治政之处阳故/在前三市是贪利之处阴故在其后)
卷七十八 第 18a 页 WYG0094-0523a.png
 左右前后之位皆建国之定法也
市朝一夫
 易氏曰以开方言之则四方各百步为百亩此固一
 夫之地而为市朝之制然朝者官吏之所会市者商
 贾之所集处以一夫之地则为太狭矣或曰此经既
 言夏后氏之制则禹以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是一
 夫之地在沟洫为甚利在市朝不为不足是固然也
 亦不几于太卑乎尝谓王朝有三市亦有三燕朝在
卷七十八 第 18b 页 WYG0094-0523b.png
 路门之内治朝在路门之外外朝在库门之外此三
 朝之别也大市居中则日仄而市朝市居东则朝时
 而市夕市居西则夕时而市此三市之别也以三朝
 三市各一夫之地庶乎可矣○赵氏曰百亩之地一
 夫耕之可以无饥故市朝各以一夫不可侈大其制
 以妨民之居
夏后氏世室
 郑锷曰周继夏商之后制度加倍然亦因二代制作
卷七十八 第 19a 页 WYG0094-0523c.png
 而增广之记者欲言周人明堂之制故并述三代宫
 室之制以见其来之有渐○王昭禹曰明堂之中有
 世室有重屋夏曰世室商曰重屋周曰明堂各举其
 一而言之也以月令考之天子春居青阳夏居明堂
 秋居总章冬居玄堂至中央则居太庙太室然则世
 室则太庙太室也武公之庙武世室也则世室为宗
 庙可知矣以夏后氏承尧舜之后如继世而有天下
 此宗庙所以谓之世室也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
卷七十八 第 19b 页 WYG0094-0523d.png
 故夏后氏以世室为始也重屋谓王居正堂之路寝
 所以自居以安身也王之制始于夏而为未备故事
 神世室而已至商则其制稍备非特见于神也所以
 自居以安身者亦备其制焉故商人言重屋明堂者
 王者明政教以接人之堂也故月令于夏言天子居
 明堂以夏万物相见之时而王者向明而治俯已接
 人者于是乎在周监于二代法度之文至周为大备
 而其盛不可复加焉故其布政教之堂谓之明堂而
卷七十八 第 20a 页 WYG0094-0524a.png
 其文为盛经言周人尚文亦以法度之文大备于此
 故也或举世室或举重屋或举明堂其制虽或脩广
 高下之异数而其大槩未始有殊故夏言世室非无
 重屋明堂也商言重屋非无世室明堂也举其一互
 相明而已
 陈用之曰夏谓之世室商谓之明堂其名虽殊其实
 一也所谓世室非庙所谓重屋非寝以其皆有所谓
 堂者故也言夏后氏世室矣而曰堂脩七寻则重屋
卷七十八 第 20b 页 WYG0094-0524b.png
 非明堂乎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有堂斯有室有室与
 堂斯有屋矣曰世室者以室言之曰重屋者以屋言
 之曰明堂者以堂言之商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损
 益虽不同制度本无二自其异者视之夏度以步商
 度以寻周度以筵自其同者视之则五室九阶其下
 同四户八窗其旁同四阿重屋其上同自经之所记
 而互见者言之夏周五室则商可知矣商人四阿重
 屋则夏周可知矣夏后氏九阶四旁两夹窗有门侧
卷七十八 第 21a 页 WYG0094-0524c.png
 之堂夏有室则商周亦从可知矣四隅之阿四注复
 屋则上员下方亦从可知矣以夏后氏之堂脩二七
 广益以四分脩之一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观之则知商人重屋堂脩七寻其广九寻明矣或以
 四增一或以七加二所谓不相袭礼也要之五室以
 象五行四户以象四序八窗以应八节上员下方以
 法天地之形此三代明堂之大致也
堂脩二七广四脩一
卷七十八 第 21b 页 WYG0094-0524d.png
 赵氏曰堂言中间之明堂也东西言广广阔也南北
 言脩脩深也古人以六尺为步以九尺为筵以八尺
 为一寻其数不可易也其脩二七谓堂深两个七步
 计十四步以尺计之则深八丈四尺也广四脩一者
 盖夏度以步堂脩十四步今东西之广如脩之外又
 益以四分脩之一且南北为脩以十四步四分之一
 分得三步半以十四步又益以三步半则堂广十七
 步半以尺计之则十丈五尺也
卷七十八 第 22a 页 WYG0094-0525a.png
五室三四步四三尺
 赵氏曰五室注谓堂上为五室象五行木室于东北
 火室于东南金室于西南水室于西北土室于中央
 是也(○郑锷曰康成已谓世室为宗庙又于五室言/五行之神何耶彼以为太庙明堂周制故也且)
 (以其制虽同然亦不可以处祖先之处而处五行之/神然则此言五室者盖宗庙之神所处之室如后世)
 (某宗之室也所以不记其数者夏/人远矣世室之制大略如是也)三四步言室之深
 四三尺言室之广也谓四角四室其深皆三步其广
 如步之外又益之以三尺中央土室其深四步其广
卷七十八 第 22b 页 WYG0094-0525b.png
 如步之外又益之以四尺三步三尺言四室脩广四
 步四尺言中室脩广也四室脩当一丈八尺广当二
 丈一尺中室脩当二丈四尺广当二丈八尺通计五
 室则南北共深六丈东西共广七丈但中间既为明
 堂又为五室意者五室包在明堂之内也此所计丈
 尺系五室四角相接无路可通所以环溪图于四室
 角皆约空一筵或一步者不为无见也(○毛氏曰堂/脩十四步而)
 (五室之脩止于十步堂广七十七步半而五室之广/止于七丈者以其馀以为四旁中央之往来故也)
卷七十八 第 23a 页 WYG0094-0525c.png
 王氏详说曰夏之世室堂脩二七为南北十有四步
 广四脩一为东西十有七步半则是一堂脩不过八
 丈四尺广不过十丈五尺矣堂上五室中央一室脩
 四步广四步四尺四角四室脩三步广三步三尺则
 是南北三室不过六丈东西三室不过七丈矣每室
 之间脩不过丈八尺广不过丈八尺加三而大室所加
 脩广之外不过一尺耳曾不谓宗庙之室所以安乎
 神灵而王之所以为祼者即丈八之地而可为乎
卷七十八 第 23b 页 WYG0094-0525d.png
九阶
 赵氏曰九阶谓世室之南面三阶东西北各二阶是
 为九阶明堂位云三公中阶之前北面东上诸侯之
 位阼阶之东西面北上诸伯之国西阶之西东面北
 上据此则南面三阶可證也○图说曰室有九阶也
四旁两夹窗
 赵氏曰四旁两夹窗者谓窗助户为明言四旁者谓
 五室室有四户之旁皆有两夹窗每户夹以两窗则
卷七十八 第 24a 页 WYG0094-0526a.png
 五室二十户四十窗也
白盛
 郑康成曰蜃灰也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垩墙所以饰
 成宫室(○郑锷曰五室皆用白/灰以盛之故曰白盛)
门堂三之二
 赵氏曰门堂如门楼之类里面起成厅堂外面须起
 门楼出入其中亦有堂有室也(○毛氏曰门侧又有/堂室尔雅所谓门侧)
 (之堂谓之塾书所谓右塾左塾则堂与室为左右之/塾矣正室之堂既为五室不容听政于其中又不容)
卷七十八 第 24b 页 WYG0094-0526b.png
 (憩息故令门侧为之堂以听政事为之憩息也疏谓/五室十二堂谓五室则然谓十二堂则当十有二门)
 (非矣此泥于月令之文大抵听朔不过于居其堂而/已假令春三月居东门之堂则夏居南门之堂闰月)
 (居门/亦然)○易氏曰言门侧之堂取数于正堂之南北其
 脩为十有四步三分取二则门侧之堂其脩为九步
 二尺正堂之东西其广为十七步半三分取二则门
 侧之堂其广为十一步四尺此门堂之制
室三之一
 赵氏曰室注谓两室与门各居一分据此则室有两
卷七十八 第 25a 页 WYG0094-0526c.png
 室如门楼两旁夹室门堂居上堂三之二室居正堂
 三之一皆小故也但不知三之一指一室之数或两
 室共三之一○陈祥道曰是室也非三四步四三尺
 之室乃门堂之室也门堂之脩九步二尺则二室之
 南北计其脩则四步四尺也假令堂上南北十四步
 门堂三之二此十四步裂为三分而得其二则为九
 步二尺室三之一裂为三分而得其一则为四步四
 尺矣门堂之广十有一步有四尺则二室之东西计
卷七十八 第 25b 页 WYG0094-0526d.png
 其广则五步有五尺也假令堂上东西十七步半门
 堂三之二以十七步半裂为三分而得其二则为十
 一步四尺室三之一一十四步裂为三分而得其一
 则为五步五尺也(○易氏曰言门堂之室取数于正/室之制正室之南北其脩为十步)
 (三分取一则门堂之室其脩为三步二尺正室之东/西其广为十一步有四尺三分取一则门堂之室其)
 (广为三步五尺三分/寸之一此门室之制)○项氏曰门侧之堂居正堂三
 分之二门堂之室二翼门共三分各居其一若以为
 居上五室三之一则太窄恐非也
卷七十八 第 26a 页 WYG0094-0527a.png
     总论
 王昭禹曰其居有堂其处有室升降有阶出入有门
 虑其不彻也夹窗以为明虑其不洁也白盛以为饰
 夏后氏如此则商周之制亦然矣
殷人重屋堂脩七寻堂崇三尺
 郑锷曰康成谓重屋者王宫正堂若大寝也明堂位
 云复庙重檐谓重承壁材也重屋之制盖重檐以为
 深密也殷武之诗曰松桷有梴旅楹有闲寝成孔安
卷七十八 第 26b 页 WYG0094-0527b.png
 此言商之路寝也祀高宗而特言脩路寝者康成谓
 高宗复成汤之道故记者于商制谓此也名曰重屋
 者商人因夏人所居之屋重增广其制度也○易氏
 曰殷人度以寻则寻凡八尺也世室之制大抵南北
 狭东西长知堂之南北其脩七寻为五丈六尺则知
 堂之东西其广九寻为七丈二尺也
 郑锷曰堂崇三尺盖堂之基言堂之基址其高三尺
 也如此则夏堂一尺为卑宫室于理无害矣
卷七十八 第 27a 页 WYG0094-0527c.png
 (王氏详说曰案尚书大傅曰天子之堂广九雉三分/其广以二为内五分其内以一为高东房西房北堂)
 (名三雉夫雉高一文长三丈以数约之则是堂之内/广十八丈高三丈六尺矣至于东房西房北堂每间)
 (亦各广九丈矣此言天子燕寝之制燕寝之房且极/于九丈古人寝不踰庙世室重屋明堂大于燕寝也)
 (宜/哉)
四阿重屋
 陈用之曰阿者屋之曲重者屋之复四隅之阿四柱
 复屋则上员下方可知(○图说曰于室之四阿皆为/重屋○郑锷曰其屋则重檐)
 (以为深密故因以名之焉凡二代之制大抵学者相/傅皆谓之明堂余疑其非是盖记人于三代各记其)
卷七十八 第 27b 页 WYG0094-0527d.png
 (一耳不可以下文周人明/堂之言遂谓此为明堂)
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
 郑锷曰此言周人明堂之制明堂者布政朝诸侯之
 宫谓之明者圣人以文明之德致文明之治以言其
 面则向明以言其位则继明以言其祀则明禋以言
 其政教赏罚道德人伦无所不明故得以坐明堂而
 有天下○贾氏曰夏度以步殷度以寻周度以筵是
 王者相改
卷七十八 第 28a 页 WYG0094-0528a.png
东西九筵南北七筵
 王昭禹曰东西九筵则明堂其广凡八丈一尺矣南
 北七筵则其深凡六丈三尺矣
堂崇一筵
 郑康成曰周堂高九尺
五室凡室二筵
 郑锷曰中为五室一室之广各一丈八尺此五室当
 如康成上文五行之说盖明堂者祀上帝之所五方
卷七十八 第 28b 页 WYG0094-0528b.png
 之帝宜各有室焉与夏之世室所谓五室异矣(○聂/崇义)
 (曰四角之堂皆于太室外接四角为之则五室南北/止有二筵东西各二筵有六尺乃得其度若听朔于)
 (时之堂必于木火等室若闰月则阖门左扉立/其中而听朔焉故郑云于文王在门谓之闰)
室中度以几堂上度以筵宫中度以寻野度以步涂度
以轨
 贾氏曰此记据周而作故备于周而略于夏殷下文
 皆据周而说
 陈用之曰夏度以步商度以寻周人兼用之○郑锷
卷七十八 第 29a 页 WYG0094-0528c.png
 曰此言周制内而宫室外而野因宜取数或取诸身
 或取诸物其所度各异也几者尊者所凭以为安也礼
 有五几书有四几之文常设于行礼之际使尊者凭
 之则几之尺寸短矣一室之中不欲其广取足以隐
 几为安可也故其度以几(○毛氏曰室狭而隐人/以燕居而几长一丈)
 之制短不过寻长不过丈中者不过九尺则筵于几
 为长矣堂则宾主所会揖逊雍容于其间燕飨饮食
 于其上取足以肆筵为礼可也故其度以筵宫室之
卷七十八 第 29b 页 WYG0094-0528d.png
 制合而名之曰宫宫之中则有室焉(○王氏详说曰/宫者总堂奥阼)
 (之称非筵几/所设之处)然则宫宜大于室矣寻八尺也凡人张
 臂八尺张足六尺宫者人所处则度其地以容足为
 法焉故其度以寻(○赵氏曰宫中吾身蟠屈之地非/几筵所设之处故度以寻取伸臂)
 (而寻/之义)野则分画为田以授农夫而田以亩为率自六
 尺之步积而至于步百为亩是为一夫所受之田此
 野中所以度以步涂虽人之所行然不足以容车则
 狭矣一车之轨其广八尺经涂以容九轨为度环涂
卷七十八 第 30a 页 WYG0094-0529a.png
 以容七轨为度野涂以容五轨为度此涂所以度以
 轨盖制度之立由数而起而数之所用在身在物者
 长短广狭各有其宜以适用先王立法岂偶然哉
庙门容大扃七个
 郑锷曰此言门之广狭○陈用之曰庙门者宗庙之门○郑
 锷曰扃所以举鼎者也有牛鼎有膷臐膮之鼎鼎有小大则
 扃有长短○郑康成曰大扃牛鼎之扃长三尺每扃为一个
 七个二丈一尺(○贾氏曰此约汉制度○陈用之曰郑氏谓/大扃为牛鼎之扃小扃膷鼎之扃无所经见)
卷七十八 第 30b 页 WYG0094-0529b.png
 (古人以扃为外闭之关其小大之制/末闻知庙门之大而闱门之小可知)
闱门容小扃参个
 郑康成曰庙中之门曰闱(○陈用之曰闱则旁出之/小门尔雅曰宫中之门谓)
 (之闱先儒谓相/通小门是也)小扃膷鼎之扃长二尺参个六尺○
 郑锷曰庙中以祭为主而祭以牛鼎为主故取足以
 容鼎也
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
 陈用之曰路门者路寝之门○郑锷曰路大也王寝
卷七十八 第 31a 页 WYG0094-0529c.png
 在是故以大言之(○郑敬仲曰大寝之门谓之路门/者寝者天子入而安身之地静而)
 (复于/道也)○陈用之曰路门不容乘车之五个则自乘车
 四个以上而下五个之数惟所取之然以乘车之度
 六尺有六寸计之自四以上其数已广于应门二彻
 之三个理宜不然郑氏求其说而不得谓两门乃容之
 非也然则所谓乘车之五岂三字之误欤(○郑康成/曰乘车广)
 (六尺六寸五个三丈三尺言不容者是两门乃容之/则此门半之丈六尺五寸○郑锷曰此与大司徒言)
 (其家可任者二家五人之意同言/路门之大足以容两车之半而已)
卷七十八 第 31b 页 WYG0094-0529d.png
应门二彻参个
 陈用之曰应门治朝之门尔雅曰正门谓之应门此
 主正治之朝门言也先儒释之以为朝门焉○郑敬
 仲曰朝门谓之应门王者出而应天下之务○郑锷
 曰人主出而应物之门故路门虽大不若应门之为
 尤大○郑康成曰二彻之内八尺三个二丈四尺○
 陈用之曰应门虽正朝之门疑无大于庙门者二彻
 之内以尺计之有八三之为二丈有四尺焉比之庙
卷七十八 第 32a 页 WYG0094-0530a.png
 门大扃七个郑氏谓牛鼎之扃长三尺七之为二丈
 有一尺乃小于应门之数其不可从明矣天子之门
 有五曰皋库雉应路举应之制则皋库雉亦从可知
 矣(○易氏曰尝疑明堂之室止于丈八尺而庙门乃/二丈一尺应门乃至二丈四尺路门乃几于三丈)
 (三尺则其制为太广郑氏疑其说以为路门不容乘/车五个乃两门共容三丈三尺则是路门为丈有六)
 (尺五寸其制反小于应门且非经之明文是必有差/学者略其长短之数而取其因物拟物之度斯可矣)
 ○郑锷曰二门正以乘车为度者盖王乘五路出入
 往来皆由是门故也于庙度以鼎扃于门度以乘车
卷七十八 第 32b 页 WYG0094-0530b.png
 岂非因物宜而为之数哉
     总论
 李嘉会曰祭祀之礼一时而入不欲先后故门之制
 度如此
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康成曰内路寝之里外路门之表○郑锷曰于路
 寝之内设为九室使九嫔居之以教九御而举内治
 路寝之外设为九室使九卿居之以理百职而举外
卷七十八 第 33a 页 WYG0094-0530c.png
 治外之九室如后世外尚书省内之九室如后世之
 内尚书省也王有六宫九嫔以下分居之而又有九
 室以居者盖时当治事则居此以考内治也或谓居
 者非特于此内治事亦以此居殊不知王有三朝九
 卿以下朝焉未尝于九室而朝也此言九室九卿朝
 焉盖亦当治朝事之时则处此以治朝事尔非谓于
 此而朝见天子也九卿不于九室朝而谓九嫔居之
 可乎(○陈用之曰于内九室言居则九室嫔所/常居于外九室言朝则朝日处之而已)
卷七十八 第 33b 页 WYG0094-0530d.png
 王昭禹曰书曰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又曰六卿分
 职盖分而言之则曰三孤六卿合而言之则同谓之
 九卿孤而谓之卿者以典命考之王之三公八命其
 卿六命而未尝言孤则孤盖与卿同于六命矣故外
 朝之法则孤卿之位同于九棘司士之摈则孤卿之
 仪同于特揖合而同谓之卿奚不可哉
九分其国以为九分九卿治之
 郑康成曰九分其国分国之职也三孤佐三公论道
卷七十八 第 34a 页 WYG0094-0531a.png
 六卿治六官之属(○贾氏曰三公三孤无正职天地/四时正职六卿治之其馀非正职)
 (者分为三公治之三孤则佐三公者也但三公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乡之教书傅又云司徒公司马公)
 (司空公则三公六卿亦有职此亦/据夏而言周则未见分为九分也)
 郑锷曰取国之政事九分之使九卿各治其一也夫
 惟九卿各治其一则事各有统小大毕举无废务矣
 (张氏曰九卿治之非上九卿/朝焉之卿乃是九州之牧)
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赵氏曰王宫王所居之宫门阿宫隅城隅皆是王宫
卷七十八 第 34b 页 WYG0094-0531b.png
 之制○毛氏曰注以阿为栋(○赵氏曰是门之屋/两下为之如今脊柱)
 曲也栋非曲也且城隅不止城身而谓之城角之上
 浮思(○贾氏曰汉时东阙浮思灾言灾者则浮思者小楼也明/堂位云疏屏注亦云浮思刻之为云气虫兽如)
 (今阙上为之然则门屏有屋覆之与城/隅及阙皆有浮思刻云气并虫兽者也)则门阿宜谓
 栋之两端特起者若䲭夷之类曲而相向故曰阿也
 盖门有疏屏阙有两观城隅有浮思城门有台宫室
 之制然也此明其高则当论其极所以门不指栋而
 指门之阿城而指城之隅也○陈用之曰先儒以为
卷七十八 第 35a 页 WYG0094-0531c.png
 雉长三丈高一丈以版数计之而知其然盖其高一
 丈则古者版之高广二尺其长三丈则古者版之长
 六尺而止
 毛氏曰城墙之版高二丈长六尺五版为堵言其高
 也则高一丈五堵为雉言其长也则宜长三丈凡雉
 之飞高不踰丈墙之崇脩似之(○郑敬仲曰雉之为/物其飞若矢一往而)
 (堕有分守而不相犯者也/雉有分域故取其名焉)故高一丈者谓之雉长三
 丈者亦谓之雉传云都城百雉大都三之一中五之
卷七十八 第 35b 页 WYG0094-0531d.png
 一小九之一指其长为雉也此言五雉九雉指其高
 为雉也
 王氏曰门阿长十五丈高五丈宫隅长二十一丈高
 七丈城隅长二十七丈高九丈城隅高于宫隅宫隅
 高于门阿内外高下之异制(○赵氏曰已上皆是/言高横阔之数未闻)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郑锷曰轨车辙也两轨之间其广八尺故轨为八尺
 也经涂直道也环涂环城之涂曲道也野涂田间之
卷七十八 第 36a 页 WYG0094-0532a.png
 道也(○贾氏曰野涂国外谓/之野通至二百里内)或容九轨或容七轨或
 容五轨此言道涂广狭之度经涂之所由者众故宜
 广环涂迂回非有故而往者不由所由者寡故次之
 野涂则行人亦罕故又次之然康成于遂人注言涂
 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者盖遂人所言者
 田间之涂匠人所言者通道之涂也○赵氏曰涂必
 以轨取类者一说谓欲使天下共由之而无异道故
 以轨以天下有道则书同文车同轨也一说涂是车
卷七十八 第 36b 页 WYG0094-0532b.png
 徒所由者故度以轨欲能容车行一说涂制男右女
 左车中央不敢争乱是约民于轨物之意故度必以
 轨三说皆通雉涂皆以九七五者盖阳数奇阴数耦
 天子体阳用九故数以九而七五以为差皆奇也
     总论
 陈用之曰自宫言之则外以九以七而内以五焉王
 所居故也自涂言之则外以五以七而内以九众会
 故也众之所会取其广王之所居取其小则营国之
卷七十八 第 37a 页 WYG0094-0532c.png
 意见矣
 李嘉会曰天子之制当用十二何止于九而同于上
 公公卿大夫自八命而六命何其数止同于子男之
 五命信知考工之书非周书也
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
 郑锷曰此言诸侯之制当杀于王国○郑康成曰都
 四百里外距五百里王子弟所封其城隅高五丈宫
 隅门阿皆三丈○王昭禹曰都城王子弟公卿所封
卷七十八 第 37b 页 WYG0094-0532d.png
 其城如门阿之制则无过于五雉比诸侯之礼为杀
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
 郑康成曰诸侯畿以外也其城隅制高七丈宫隅门
 阿皆五丈礼器曰天子诸侯台门(○贾氏曰案异义/古周礼说天子城)
 (高七雉隅高九雉公城高五雉隅高七雉侯伯之城/高三雉隅高五雉都城之高皆如子男之城高案此)
 (都城之制与侯伯等子男岂不如都乎则子男城/亦与伯等是以周礼之说不言子男及都城之高)
 王昭禹曰以宫隅之制为诸侯城制则无过于七雉
 比天子之礼为杀
卷七十八 第 38a 页 WYG0094-0533a.png
     总论
 王昭禹曰降杀以两礼之节也故诸侯之制下于天
 子都城之制下于诸侯盖诸侯有功德者乃入为卿
 士其礼反下于诸侯何也臣近君则威杀远君则势
 盈都于王宫于君近安得不屈礼以下于诸侯乎观
 其采地不谓之国而谓之都其君不谓之监而谓之
 长其命也以耦不以奇其治也以则不以典其传也
 以禄不以嗣则城涂之制可知矣
卷七十八 第 38b 页 WYG0094-0533b.png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郑康成曰经亦谓城中道诸侯环涂五轨其野涂
 及都环涂野涂皆三轨○郑锷曰以王国环涂为诸
 侯经涂则诸侯经涂容七轨也以王国野涂为都经
 涂则都之经涂容五轨
 易氏曰此亦异代之制若成周之制上公九命侯伯
 七命子男五命其国家宫室各视其命之数三公八
 命孤卿六命大夫四命其宫室亦视其命数其制与
卷七十八 第 39a 页 WYG0094-0533c.png
 匠人不合益信其非成周全书
 
 
 
 
 
 
 
卷七十八 第 39b 页 WYG0094-0533d.png
 
 
 
 
 
 
 
 周礼订义卷七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