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二
卷七十二 第 1a 页 WYG0094-04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七十二   宋 王与之 撰
舆人为车
 郑锷曰舆人掌为舆者也谓之为车者盖察车之道
 虽自轮始而作车实自舆始舆居中以载人有舆则
 一车之体成故舆人作舆而谓为作车(○陈用之曰/车者总轸盖)
 (舆轮众体而成名然车以载为事正所为载者/在于舆故舆正名为车而经言舆人为车也)
轮崇车广衡长参如一谓之参称(尺證/反)
卷七十二 第 1b 页 WYG0094-0416b.png
 郑康成曰车舆也衡之长容两服○王昭禹曰处车
 中而舁人者舆也夹车旁以践地者轮也横车前以
 扼马者衡也○薛氏曰造车始于舆而车制始于舆
 广故诗人以权舆为始舆人之法皆以车广起度隧
 式较轸轵轛其数小大广狭崇庳皆始于舆广此舆
 人所以指舆为车而兼数材也○贾氏曰参如一者
 谓俱六尺六寸○毛氏曰车体凡三衡在前以引舆
 犹手也轮在下以承舆犹足也舆在下而居中犹体
卷七十二 第 2a 页 WYG0094-0417a.png
 也车以衡轮为用以舆为体所主在体故舆谓之车
 尔衡之长不六尺六寸不足以容两服车之广不六
 尺六寸不足以容驭右轮之崇不六尺六寸不足以
 为登下之节三者异任而尺数如一者非相期也各
 适其宜而已○郑锷曰此指兵车乘车以为言也轮
 则计其崇舆则计其广衡则计其长各因其所主言
 之是三者要如一乃谓之称(○陈用之曰称非谓其/度之等言其用相称也)
参分车广去一以为隧
卷七十二 第 2b 页 WYG0094-0417b.png
 郑锷曰车之舆居中以载人者也其深则名曰隧如
 墓隧之隧经于墓大夫言及竁以度为丘隧注谓隧
 羡道也左传晋文公请隧以葬盖为道以入墓也舆
 之有隧其深如之故曰隧(○郑康成曰读/如邃字之邃)舆广六尺
 六寸谓其横也参分其广而取二分以为隧谓其纵
 也车容骖乘之人或三人或四人故其广六尺六寸
 隧则舆之深耳故但取三分之二以为之则隧四尺
 四寸
卷七十二 第 3a 页 WYG0094-0417c.png
参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后以揉其式
 薛氏曰植于车舆两旁为輢横于两輢在车前为人
 所凭者为式(○贾氏曰式谓人所冯依/而式敬故名此木为式)○郑锷曰以
 隧之四尺四寸而三分之其一分当一尺四寸三分
 寸之二矣一分在前二分在后于其中而揉式焉则
 式凡深一尺四寸三分寸之二(○李嘉会曰揉/者取其平贴也)
以其广之半为之式崇
 郑锷曰舆广六尺六寸取其广之半为式之高则式
卷七十二 第 3b 页 WYG0094-0417d.png
 凡高三尺三寸○陈用之曰人长八尺首居一焉则
 所以为躯者七尺矣以七尺之躯而凭三尺有三寸
 之式所以为致恭而有礼也
以其隧之半为之较(音/角)
 郑康成曰较两輢上出式者兵车自较而下凡五尺
 五寸(○贾氏曰较谓车舆两相今人谓之平鬲言两/輢谓车相两傍竖立者二者既别而云较两輢)
 (出式者以较之两头皆置于輢上二木相附故据两/较出式言之式已崇三尺三寸更增此隧之半二尺)
 (二寸故为五尺五寸○李嘉会曰较在/式上如屏风隔风輢即纱隔下面之版)○薛氏曰车
卷七十二 第 4a 页 WYG0094-0418a.png
 制舆在下輢在两相式在前轸在后较则輢上出式
 者也轵则横植于輢者也轛则横植于式者也式必
 曲为之所谓揉其式是也较有重之者所谓猗重较
 兮是也(○郑锷曰淇奥之诗曰猗重较兮诗疏曰侯/伯之车注云卿士之车左传载王黑以灵姑)
 (銔率请断三尺而用之事杜预曰断三尺使至于较/大夫旗至较而礼疏谓诸侯旗齐轸大夫齐较轸至)
 (较五尺五寸断三尺得至较者盖天子与其臣/乘重较诸侯之车不重较故有三尺之较也)
六分其广以一为之轸围
 郑康成曰轸舆后横木(○李嘉会曰关三面材又出/于三面材之外使无此横于)
卷七十二 第 4b 页 WYG0094-0418b.png
 (舆后则/车不固)○贾氏曰舆广六尺六寸六分取一故得尺
 一寸○毛氏曰辀人所谓任正者即轸也而此亦及
 之者轸在辀之上舆之下故两官皆据此以为长短
 之法然轸围本方而崇三寸半围四径一则其围尺
 四寸辀人所谓三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围者辀
 长丈四尺五寸十取其一得尺四寸数固相合矣今
 此六分其舆之广以其一为之围者舆六尺六寸六
 取其一得尺一寸则数不相合何哉盖田车之轸减
卷七十二 第 5a 页 WYG0094-0418c.png
 乘车半寸其围共减二寸矣以田车之轸言之庶几
 其可也轸为任正故比较为大自式而下皆以次减
 焉轸在下式在中较在上大其本者小其末物理然
 也
参分轸围去一以为式围
 郑锷曰轸围一尺一寸三分之而去其一以为式围
 则式围七寸三分寸之一
参分式围去一以为较围
卷七十二 第 5b 页 WYG0094-0418d.png
 郑锷曰以式之七寸三分寸之一而三分之取其二
 以为较围则较围四寸九分寸之八
参分较围去一以为轵围
 郑康成曰轵輢之植者衡者与毂末同名(○贾氏曰/上文注云)
 (轵是毂末此轵是车较下竖直者/及较下横者直衡者并纵横相贯)○郑锷曰较围四
 寸九分寸之八而三分之取其二分以为轵围三寸
 二十七分寸之七与毂之轵五分毂长而去三者异
 矣○毛氏曰轵在较之下纵横相贯轛在式之下纵
卷七十二 第 6a 页 WYG0094-0419a.png
 横亦相贯二者又减亦其理也然式围大于较围而
 轛在式下反小于轵何也式短而较长故较长则较
 之用力宜雄故不得不大也輢植乎舆之四隅较式
 附焉而不言其围者举较则輢可知
参分轵围去一以为轛(音/对)
 郑氏锷曰轛之状与轵相对所以异者轵在较下轛
 在式下谓之轛者取其与人相对故也(○赵氏曰以/疏推之则轛)
 (正在式木之下植立是如今轿乘压手版傍两角柱/子以人登车立式正与人相对故取名以轛若司农)
卷七十二 第 6b 页 WYG0094-0419b.png
 (以植与衡者为轛是并轵而言矣/盖轛无横者横则不可谓之轛)轵围三寸二十七
 分寸之七三分之而取其二以为轛围则轛围二寸
 八十一分寸之十四凡此皆乘车兵车之制郑氏俱
 以为兵车者以乘车与兵车同举其一则可以类推
 亦以前文首言兵车之轮故也
 赵氏曰已上度数增损虽有不同皆以车广为准而
 降杀焉自式至轛其言之序则取数之多寡为之先
 后舆人专为舆虽不当兼做式较轸轵轛之器然皆
卷七十二 第 7a 页 WYG0094-0419c.png
 舆之所资以为用无此则独有一舆果何用故舆人
 所以总为之至于舆广若不与衡轮同则用不相称
 故轮与衡之制舆人亦不可不知
圜者中(丁仲/反)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音/玄)衡者中水直者
如生焉继者如附焉
 赵氏曰此段论治材居材之法规所以为圆矩所以
 为方准则为平之所取绳则为直之所取轮人作车
 之法其用材皆尽善故为材之圜者必以规而材之
卷七十二 第 7b 页 WYG0094-0419d.png
 圜者自中于规为材之方者必以矩而材之方者自
 中于矩材之直竖立者则挺立不邪而自中于绳县
 之垂衡谓横也材之横放不竖者则无高低而自中
 于水之平(○刘执中曰县水谓准绳准绳变言悬与/水者盖物之直者无过于悬物之平者无)
 (过于水观轮人为轮言规之矩之县之水之亦不言/准绳则以县与水平直之尤善者故以此代言准绳)
 (焉/)中谓合也此四件是合乎法度之善者若夫材之
 直者如木之生于地直达而不屈材之继者如木枝
 之附于干相着而不可离此却是人力之巧妙有若
卷七十二 第 8a 页 WYG0094-0420a.png
 自然生成之物与上四件不同(○郑锷曰木之始生/者必直其曲者非其)
 (性也必有所折屈故曲也立木之直者欲其如自地而/出直而无所屈木之旁枝附干而生其附也文理相)
 (依无断裂相离之状以木而相继接者欲其如附干/而生无离绝之处则其直其继皆如自然矣凡此皆)
 (言作车舆之法治木/居木当致其精如此)○赵氏曰既曰立者中悬则直
 者已在其中何故复曰直者如生盖绳之用凡为直
 皆取之不必悬也言立是主悬者言之立者中悬指
 立者之直而已其他直者不与也若夫直者如生则
 凡正曲之直皆属焉不止立者而已此段非说车之
卷七十二 第 8b 页 WYG0094-0420b.png
 全形言舆上用材如此盖舆上如轛式轵较等器甚
 多其材有圜者有方者有横者有直者有附者中之
 与如各指一件说否则车形不四方平直如何中得
 又如何如得
凡居材大与小无并大倚小则摧引之则绝
 郑锷曰居处也处身者必欲得其所然后身安车之
 制木处之亦欲得其所故谓之居木有大小各宜以
 类相从则强弱相敌刚柔得宜无有馀不足之患○
卷七十二 第 9a 页 WYG0094-0420c.png
 陈用之曰并以合并之谓并归乎大者也凡物之体
 以小入大大者受而入之是之谓大与小宜使之势
 适可者○贾氏曰倚则并也凡居材当各自用力若
 使大材倚并小材小材弱不堪大材所倚则摧折矣
 此引之则绝据小并大而言也若小并于大大木振
 其小木力不堪则绝断也
栈车欲弇饰车欲侈
 郑锷曰巾车言服车五乘孤乘夏篆卿乘夏缦大夫
卷七十二 第 9b 页 WYG0094-0420d.png
 乘墨车士乘栈车栈车谓不革鞔而漆之之车也饰
 车谓鞔之以革而画之之车也所谓夏篆夏缦墨车
 是也有革以鞔舆则固为难坏舆不鞔以革则不坚
 而易拆不坚而易拆者则宜弇弇者欲其舆之敛而
 向内也固而难坏者则宜侈侈者欲其舆之大而向
 外也夫以文饰之车犹且以侈为贵则上而天子所
 乘之路有金有玉有象以为饰者其舆之侈又可知
 ○赵氏曰弇注谓当向内为之侈注谓当向外为之
卷七十二 第 10a 页 WYG0094-0421a.png
 据此则弇恐只是輢轛之类都移入来侈恐只是移
 輢轵轛之类放出去些少必不是说大与小盖舆纵
 横广深六尺六寸其制已定如何敛向内放小得又
 如何纵向外放大得尤宜思之
 易氏曰车以弇侈为善而钟以弇侈为病盖钟贵乎
 广狭之中而车贵乎小大之宜各适其当而已
辀人为辀
 郑康成曰辀车辕也诗曰五楘梁辀(○赵氏曰梁谓/衡也辀持衡者)
卷七十二 第 10b 页 WYG0094-0421b.png
 (也辀从轨前微曲而上至衡则下而句之辀纵/而衡横纵者若辀横者若梁所以云梁辀也)○郑
 锷曰考工所记攻木之工七轮舆弓庐匠车梓而辀
 人不与焉此有辀人之官者盖作车自舆始察车自
 轮始故舆轮之职特建焉而并列于七工若夫盖虽
 难制以其员似乎轮也特使轮人为之而不以名官
 辀虽难度以其非作车察车之所始也故别立一职
 不以并轮舆之列辀车辕也自其可以左右挟而进
 则谓之辕自其载任以覆为戒则谓之辀辀犹舟焉
卷七十二 第 11a 页 WYG0094-0421c.png
 所戒者覆也
辀有三度轴有三理
 郑康成曰目下车度浅深之数○郑锷曰辀欲中法
 其度有三三度者国马田马驽马之辀深浅不同之
 数○薛氏曰两毂中横截之木为轴○项氏曰轴则
 一定但欲其理之得(○赵氏曰理谓物之道理○李/嘉会曰理者一木之用欲其委)
 (曲若是不可/不顺其理也)○易氏曰轴以贯毂特轮之一器于辀
 人何与而言于三度之后者轴待辀而后运辀待轴
卷七十二 第 11b 页 WYG0094-0421d.png
 而后行其势实相资焉
国马之辀深四尺有七寸
 薛氏曰辀之形自从軏前稍曲而上至衡下其颈以
 持衡其曲如屋之梁焉深谓辕曲中○郑康成曰国
 马谓种马戎马齐马道马高八尺兵车乘车轵崇三
 尺有三寸加轸与轐七寸又并此辀深则衡高八尺
 七寸除马之高则馀七寸为衡颈之间
田马之辀深四尺
卷七十二 第 12a 页 WYG0094-0422a.png
 郑康成曰田车轵崇三尺一寸半并此辀深为七尺
 一寸半今田马七尺衡颈之间亦七寸加轸与轐五
 寸半则衡高七尺七寸
驽马之辀深三尺有三寸
 郑康成曰轮轵与轸轐大小之减率寸半则驽马之
 车轵崇三尺加轸与轐四寸又并此辀深则衡高六
 尺七寸今驽马六尺除马之高则衡颈之间亦七寸
 ○郑锷曰辀之所贵挠而无曲故为车则必揉之以
卷七十二 第 12b 页 WYG0094-0422b.png
 火使其势深深则曲然太深则折故欲其无弧深焉
 然计车之崇与辀人之深三车之衡各高七寸何也
 盖衡以扼马头用力久则消磨益甚惟其高有七寸
 之馀不为马颈所损故疏云馀七寸当为马颈低消
 之也车虽有高下至于衡颈不得不同兹其法度所
 在也故下文云小于度谓之无任(○毛氏曰辀首为/颈而衡居颈下又)
 (马稍低劣不馀七寸/则辀不可与马相得)
轴有三理一者以为美也二者以为久也三者以为利
卷七十二 第 13a 页 WYG0094-0422c.png

 赵氏曰美言轴之材欲其美而无恶注云无节目是
 也久欲轴之体坚而可久注云坚刃是也利欲轴之
 势滑以利而易运注云滑密是也(○陈用之曰美言/其形之美久言其)
 (质之坚利言其用之利辀人为辀而言及于轴则辀/与轴同一工可知且形之美质之坚用之利唯辀亦)
 (然是以合/而言之)○易氏曰以经意考之弧而无折经而无
 绝辀之美如此实轴之所以为美也终日驰骋左不
 楗终岁御衣衽不敝辀之久如此实轴之所以为久
卷七十二 第 13b 页 WYG0094-0422d.png
 也劝登马力马力既竭辀犹能一进取道辀之利如
 此实轴之所以为利也(○李嘉会曰美久利不止/乎是举其一端则意可推)
 是知辀人之职实兼辀与轴之制故下文又曰五分
 其轸间以其一为之轴围则轴之制附于辀人也明
 矣
(音/犯)前十尺而策半之
 赵氏曰軓注谓式前据下文軓中有灂则舆上置隧
 处乃是軓正在隧之下式之前盖辀身长一丈四尺
卷七十二 第 14a 页 WYG0094-0423a.png
 四寸入舆隧下隧以前只有十尺以此见軓即隧之
 下面隧外空着一分舆軓即是阁住隧板之横木耳
 谓之軓者取其在下持住车有为则为法之意注谓
 軓法也谓舆下三面之材輢式之所植持车正者即
 此意也(○李嘉会曰何以谓之持车正盖軓法者一/车所取法路有高低车易偏侧有此木则可)
 (以常正/夫车)策御者所执以制马而使齐者也然策之处
 进退亦有其度太向前则凑马后反碍马行太向后
 则鞭策不能及马又不肯行軓前十尺而策半之则
卷七十二 第 14b 页 WYG0094-0423b.png
 离隧五尺处是也执策者立于此处以御马则以及
 马而无过不及矣所谓軓前十尺策半之者是就隧
 算去不是就舆算去盖軓前尚有舆板二尺二寸若
 就舆算去则无十尺矣不知十尺者是就直算去抑
 随辀曲处算去经无明文不可考也礼书云辀之减
 也率七寸马之杀也率一尺轸舆轵轐之杀也率寸
 半三等之马各下其辀七寸则七寸为衡颈之间此
 说于分寸不差十尺恐只是直算去曲算则短(○陈/用之)
卷七十二 第 15a 页 WYG0094-0423c.png
 (曰非特策之有节而已所以策者其度亦有节也半/軓前之长以制其策所谓有节夫惟有节是以不及)
 (马/腹)
凡任木
 郑康成曰目车持任之才○王昭禹曰因其材之所
 胜而用之谓之任如任官焉各称其材之所长如任
 民焉各称其力之所能不以大材而当任之轻不以
 小材而负任之重各适其宜而已
任正者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围
卷七十二 第 15b 页 WYG0094-0423d.png
 郑康成曰任正者谓舆下三面材持车正者(○贾氏/曰名任)
 (正者此木任力车舆所取正以其两輢之所树于此木/较式依于两輢故曰任正云三面材者此木下及两)
 (旁见面其上面托著/舆板其面不见也)○郑锷曰上言辀之深耳若夫
 辀之长当计軓前舆下总为辀之数軓前十尺与隧
 四尺四寸凡一丈四尺四寸矣十分其长取一以为
 围则任正之木其围一尺四寸五分寸之二
衡任者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围
 陈用之曰谓之衡任其为任也横而用之非车之所
卷七十二 第 16a 页 WYG0094-0424a.png
 以为行○郑锷曰衡任谓两轭之间此木当辀颈之
 处其用力为尤多故五分其长以其一为之围然衡
 任之木其围盖有取于辀之五分之一经于上言任
 正者十分其辀之长下文即云衡任者五分其长专
 指辀以为度也缘康成谓兵车乘车衡围一尺三寸
 五分寸之一故疏因言衡长六尺六寸则衡围一尺
 三寸五分寸之一窃恐不然
小于度谓之无任
卷七十二 第 16b 页 WYG0094-0424b.png
 王昭禹曰任正衡任其度如此材苟小焉则力不足
 以胜其任故谓之无任
五分其轸间以其一为之轴围
 郑锷曰前言六分隧之广以为轸围言其围尔此言
 五分其轸间非计其围也轸以承舆之六尺六寸则
 轸间亦六尺六寸也五分取一以为轴围一尺三寸
 五分寸之一与衡任相应○杨谨仲曰轮人五分毂
 之长去二以为贤之围故贤之穿空适与此轴之文
卷七十二 第 17a 页 WYG0094-0424c.png
 相当以此文合上文轮人而论之乃知郑氏改去一
 为去二所以为当也毂长三尺二寸而五分之每分
 六寸四分去二留三为尺九寸二分以为贤之围则
 贤之径乃六寸四分每边除一寸金则贤之空其径
 四寸四分也轸间六尺六寸而五分之每分一尺三
 寸二分以一分为轴围轴围一尺三寸二分则轴之
 大其径亦四寸四分也此轴之大可以入毂之大头
 其末入轵处渐以小也(○李嘉会曰车之用力不/在乎轴只在中央之转动)
卷七十二 第 17b 页 WYG0094-0424d.png
十分其辀之长以其一为之当兔之围
 郑锷曰当兔谓舆下当横轴之处前文所谓加轸与
 轐轐即伏兔也辀长一丈四尺四寸(○贾氏曰亦通/计辀之軓前与)
 (隧总计丈/四尺四寸)十分取一为当兔之围则兔围一尺四寸
 五分寸之二与任正者相应(○李嘉会曰伏兔在车/下与任正在辀上者相)
 (称使轮或偏而车不偏二者相称故也名/曰伏兔亦生物之动者取其转动之义)
参分其兔围去一以为颈围
 赵氏曰颈围注谓辀颈前持衡者疏云衡在辀颈之
卷七十二 第 18a 页 WYG0094-0425a.png
 下其颈于前向下持制衡鬲之辕故云前持衡辕也
 观此则辀是轧住衡不穿破辀前言衡颈占了七寸
 可据也(○郑谓之颈则取况人之颈非特形如之亦/以其用在上而当前焉颈围所以小似兔围)
 (者盖颈围处正阁着衡此处若大则衡颈不止七寸/高马驾时衡下至地无八尺六尺则马行费力也)
 观疏中向下二字又知辀过颈处又低下去三分兔
 围而取一为颈围则颈围九寸有奇礼书亦云辀从
 軓前微曲而上至衡则下而句之踵围注谓辀后承
 轸者五分颈围去一以为踵围则踵围七寸七十五
卷七十二 第 18b 页 WYG0094-0425b.png
 分寸之五十一
五分其颈围去一以为踵围
 郑康成曰踵后承轸者(○陈用之曰谓之踵取况于/人之踵非以其形如之盖)
 (以其用在后且有所/著而所任者重焉)围七寸七十五分寸之五十一
 赵氏曰前为颈后为踵颈以推衡踵以承轸近踵处为
 当兔当兔之围大于持衡持衡之围大于承轸故当
 兔颈踵之围各不同者盖大其兔以称任正小其颈
 以便马不大不小以当轸然后固也
卷七十二 第 19a 页 WYG0094-0425c.png
凡揉辀欲其孙(音/逊)而无弧深
 贾氏曰揉者以火揉使曲也揉之欲使顺理无得如
 弓之深弓之深大曲也(○王昭禹曰凡辀之深或四/尺或三尺有三寸或四尺有)
 (七寸必以火揉之使其势屈曲然后可以为深虽欲/其曲而深然过于曲则易折非经久之道也故凡揉)
 (辀欲其孙而无弧深孙言曲折而顺理/也苟逆理而不孙非特难揉亦易伤折)
今夫大车之辕挚其登又难既克其登其覆车也必易
此无故唯辕直且无桡也
 毛氏曰凡记所引皆驾马之车而此独言大车者驾
卷七十二 第 19b 页 WYG0094-0425d.png
 牛之车也驾马之车以载人驾牛之车以载物载人
 之车轻辕直未必覆载物之车重辕直则必覆故举
 大车以明之(○郑锷曰牛车之辕必欲/桡则驷马之辕欲桡可知)
 郑康成曰挚輖也登上阪也克能也○王昭禹曰挚
 言其至谓其势直而下至也盖辀虽不可过于弧深
 然亦不可失之于直直则其势下至非特登上阪地
 为难其倾覆且易矣此其故非他以其揉之不曲而
 深故曰唯辕直且无桡也
卷七十二 第 20a 页 WYG0094-0426a.png
 郑锷曰此言大车辕挚则然
是故大车平地既节轩挚之任及其登陀不伏其辕必
(一臂反又/于计反)其牛此无故唯辕直且无桡也
 郑康成曰陀阪也○赵氏曰伏逼也○王昭禹曰轩
 言其高而上干挚言其轾而下至既节轩挚之任则
 高下适中而无上干下至之患六月之诗曰戎车既
 安如轾如轩以其适轩轾之中此戎车之所以安也
 夫大车于平地虽节其轩挚之任若其登阪陀之地
卷七十二 第 20b 页 WYG0094-0426b.png
 牛不退而偪伏其辕则辕必重而缢系其牛颈此亦
 其辕直且无桡之故○郑锷曰此言车之登陀之时
 则然
故登陀者倍任者也犹能以登及其下陀也不援其邸
必鞧(音/秋)其牛后此无故唯辕直且无桡也
 郑锷曰登陀者上高峻之处○郑康成曰倍任用力
 倍也○赵氏曰邸却无可考意者邸是伏兔后踵承
 轸处如四圭有邸与设皇邸之邸同盖邸是抵亢藏
卷七十二 第 21a 页 WYG0094-0426c.png
 靠之物踵后承轸处亦是附着藏靠处故也鞧就也
 ○王昭禹曰凡登陀者自下而上其用力为多故谓
 之倍任夫登陀虽倍任然力之强者犹能以登及其
 下陀不援摩其车之邸则车或进而鞧就其牛之后
 此亦以辕直而无桡故也(○李嘉会曰辀上山高辕/不及马背则车重而必缢)
 (其牛如绳缢之及其下陀奔来太连/鞧牛之后摩车之邸则马亦不可行)由此观之则辕
 虽不可以过曲亦不可以不曲此辀之三度所以其
 深皆有常数也
卷七十二 第 21b 页 WYG0094-0426d.png
 郑锷曰必三言辕直无挠者一言辕之势一言登陀
 一言下陀辕不曲皆为害也惟其如是故揉辕必欲
 深而又欲无弧深所以有四尺七寸三尺三寸与夫
 四尺之度(○李嘉会曰大车驾牛之车初无与乎驾/马之辀因其揉辀而證以大车之法记考)
 (工者先说平地次说上陀下陀之法盖平地只有轩/挚轩则前高挚则后重至于上山下山之际又有高)
 (低之异欲其势顺而无艰难掣肘之患必为之/不甚伸亦不甚曲故三者皆以辕直无桡结之)
是故辀欲颀(音/恳)(音/殄)
 郑锷曰上文言牛车之辕于此又言驷车之辕○郑
卷七十二 第 22a 页 WYG0094-0427a.png
 康成曰颀典坚刃貌○陈用之曰颀典谓其体之丰
 大盖辀恶其折故欲颀典则壮矣诗言五楘梁辀义
 可知矣(○郑锷曰颀长也典实也其势欲颀然而长/其材欲典实而不虚○王昭禹曰颀如硕人)
 (其颀之颀言其长也典如六典之典言其有常也欲/颀典言欲其长而有常也盖辀之长丈有四尺四寸)
 (过乎此则其长为有馀而赘不及乎/此则其长为不足而亏非法度之常)
辀深则折浅则负
 郑锷曰揉之深则太曲太曲则伤其力力伤则易折
 揉之浅则微曲微曲则其势直于马背之上故马常
卷七十二 第 22b 页 WYG0094-0427b.png
 若负然非所以为善
 毛氏曰负言马背缢言牛领鞧言牛后牛车或行于
 险阻故以登下为言而曰缢曰鞧马车或行于平地
 故以平地为言而曰负也
辀注则利准(音水又/如字)利准则久和则安
 郑锷曰康成云形如注星(○贾氏曰谓辀之形势似/天上注星车之利也○郑)
 (司农曰注则利水谓辕/脊上雨注令水去利)谓自上而下其势急也惟其
 势如注则车必利而无凝滞之患车必准而无倾侧
卷七十二 第 23a 页 WYG0094-0427c.png
 之虞利而速准而平则其敝坏也亦难此车所以能
 久不失之浅可否相济适于调和则乘之者亦无摇
 动之患如之何而不安(○李嘉会曰如水之注则利/于行平一如准则可长久马)
 (引之而和人/乘之而安)
  愚案记论辀之平准在辀注论辀之能久在平准如
  中庸诚则形形则著文势当如此奚必以重言为
  拘必欲曲为之说
辀欲弧而无折经而无绝
卷七十二 第 23b 页 WYG0094-0427d.png
 陈用之曰上云欲无弧深此云欲弧而无折盖深则
 折欲如弧弓之形而无太深以折即所谓无弧深也
 (○杨谨仲曰郑氏言揉辀太深则折夫上言辀深则/折是辀太深故马倚之则折也浅则马负之而已今)
 (言弧而无折岂彼之所谓折哉此折乃磬折之折言/弧则宛而曲无复有如磬之折者故曰弧而无折)
 ○郑锷曰欲其经而无绝者孙即经耳顺其文理谓
 之孙顺理而直谓之经揉辀者惟恐不能顺其理耳
 不顺理则断绝而不相属矣故欲其经而无断绝之
 病
卷七十二 第 24a 页 WYG0094-0428a.png
 郑锷曰辀为一车安危所系故既言之又再言之欲
 其孙欲其颀典欲其弧而无折经而无绝一篇之中
 屡致意焉见为辀之难也
进则与马谋退则与人谋
 王昭禹曰马所以驾车车之进则以马行为主故进
 则与马谋人所以驭马车之退则以人驭为主故退
 则与人谋谋者指事而图之也进与马谋则得之于
 此而应之于彼退与人谋则得之于手而应之于心
卷七十二 第 24b 页 WYG0094-0428b.png
 夫种马驾玉路戎马驾革路齐马驾金路道马驾象
 路田马驾木路凡车之任重致远者皆马之力也故
 进则欲其与马谋太仆驭玉路齐仆驭金路道仆驭
 象路田仆驭田路凡车之疾速进退惟人之驭也故
 退则欲其与人谋叔于田诗言两骖如舞两骖如手
 以言马之节适也言两服齐首以言马之整序也如
 是则辀之和而进与马谋可知矣叔于田诗言执辔
 如组以言驭之巧也驷驖诗曰六辔在手以言其驭
卷七十二 第 25a 页 WYG0094-0428c.png
 之良也如是则辀之和而退与人谋可知矣○易氏
 曰进若与马相谋退若与人相谋是以无情之物而
 与人及马之有情者不期自合非和之至者不能也
终日驰骋左不楗(音蹇/又倦)
 郑康成曰书楗或作券券今倦字○赵氏曰古者乘
 车之法尊者在左御者在中曲礼曰乘君之乘车不
 敢旷左左必式注云君存恶空其位是尊者在左之證
 惟辀之和则终日驰骋载在左者无罢倦之患
卷七十二 第 25b 页 WYG0094-0428d.png
行数千里马不契(音/挈)(音/须)
 郑司农曰契读为爰契我龟之契需读为畏需之需
 谓不伤蹄不需道里○郑锷曰车有两骖两服诗言
 两服齐首言其不前后也两骖如舞言其不拘阂也
 辕若不和则马必拘阂而相契契倚而相合之义辕
 若不和则马必前后而相需需迟而相待之义(○陈/蕴之)
 (曰契读如死生契阔之契需如易/需卦之需谓不劳苦而停滞也)
终岁御衣衽不敝此唯辀之和也
卷七十二 第 26a 页 WYG0094-0429a.png
 郑锷曰衣之下裳谓之衽礼记云扱衽深衣续衽皆
 谓裳之下也御车者常苦于裳之易敝以其近下而
 摩于车也惟辀之和则无动摇之劳虽终岁御而衽
 亦不敝
 毛氏曰终日驰骋一日之事也行数千里一月之事
 也终岁御一岁之事也一日之间马未必病所忧尊
 者在左之杌动尔一月之间马行久矣所忧者契需
 而不前马至于一月之间则马病固其理也而御之
卷七十二 第 26b 页 WYG0094-0429b.png
 衣衽亦有敝焉衣以岁制故也一日之间左可楗而
 不楗一月之间马可病而不病一岁之间衣可敝
 而不敝岂非辀之和而然欤上曰和则安所谓安
 者非特君子安乘而已马与御者皆安焉是之谓
 安
 王昭禹曰自此数者非辀之和孰能致是然则为辀
 者既有浅深之数与其高下之度而又五楘以致文饰
 环灂以受霜露故以之鸣和鸾而不失相应之节以之
卷七十二 第 27a 页 WYG0094-0429c.png
 逐水曲而不失周旋之仪舞交衢则驭者以之良过
 军表则射者以之善此亦唯辀之和也
劝登马力
 郑康成曰登上也辀和劝马用力○易氏曰马力未
 进辀已有劝其登非果能劝也其势若有以使之(○/王)
 (昭禹曰辀和则马之行也易为/力莫不勇于进而无疲倦之患)
马力既竭辀犹能一取焉
 易氏曰马行既止则无所用其力辀犹一进而取道
卷七十二 第 27b 页 WYG0094-0429d.png
 焉非有意于一取也其势自不容已○赵氏曰辀非
 有情之物岂能劝得马用力而考工言之者盖形容
 辀之和行地之远其势有如此者
良辀环灂(音/醮)自伏兔不至軓七寸軓中有灂谓之国辀
 赵氏曰良善也灂漆也盖辀之上为之缠固其楘有
 五诗所谓五楘梁辀是也楘谓束缚处又被之以筋
 胶而环饰之以漆以为受霜露惟制辀而尽其善故
 能周环四围皆有漆灂也○郑锷曰所以良善其辀
卷七十二 第 28a 页 WYG0094-0430a.png
 者必环而灂之灂谓漆文周环皆漆之不惟致其文
 饰之美且以致其固是乃良善其辀之术也然辀之
 长一丈四尺四寸漆之所不至者惟自伏兔至軓七
 寸而已伏兔衔车轴在舆下短不至軓軓即舆下三
 面之木(○赵氏曰言漆之所施不到軓处有七寸也/自七寸之外皆是漆处所以不用漆于七寸)
 (者或者为伏兔与軓遮碍著手漆不得故也据此则/自軓以后近伏兔处皆可谓之軓其漆不至七寸乃)
 (在近伏兔处不在近軓处不如此/则軓中无灂矣不可谓之有灂也)自伏兔至軓凡七
 寸所不用漆其馀皆漆则漆入式下曲直之处皆有
卷七十二 第 28b 页 WYG0094-0430b.png
 矣辀不善而动摇则所谓漆也消摩而不见苟能使
 軓中常有漆非国工之巧何以及兹乎其辀谓之国
 辀宜矣国辀言一国之辀皆不能及○易氏曰軓中
 有灂特辀之一端何遽谓之良辀而且以国辀许之
 盖自上经言辀之和至此甚言其为良也如经言良
 马则总言驾五路者又言国马则乘车兵车之所专
 用者此良辀国辀之辨
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天也轮辐三十以
卷七十二 第 29a 页 WYG0094-0430c.png
象日月也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也
  愚案此以下总论上文车器之义非止属辀人
 郑锷曰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无所往
 而不与之俱故或以宫室而象之或以衣裳而象之
 或以圭璧旌旗而象之而又作车以象之夫车以载
 乘不过一器耳而天地日月之象实具焉王者乘之
 岂徒然哉期得覆载照临之道于俯仰之间也夫舆
 本方也为之轸以承之其制亦方方而在舆之下所
卷七十二 第 29b 页 WYG0094-0430d.png
 以象地形之方也不以舆象之而取于轸者盖轸又
 在舆之下故也(○李嘉会曰轸舆后一横木耳今不/言舆而言轸以舆得轸其方乃成故)
 (谓之/象地)轮人为盖其形必员员而在车之上所以象天
 形之员也轮亦员而不以为象者盖轮虽员而运乎
 下惟盖则员而覆乎上故也实轮以辐所以为直指
 也轮辐之数必以三十者盖日月之行三十日而合
 宿辐之三十所以象其合宿之数盖必有弓所以为
 庇也弓之数必以二十有八者盖经星之列乎四方
卷七十二 第 30a 页 WYG0094-0431a.png
 其数凡二十有八盖弓之二十八所以象二十八宿
 也天地则象之以形以天地虽大已囿乎形也故以
 盖轸象之日月星辰则象之以数以三辰虽妙不离
 乎数也故以辐弓象之上焉而天下焉而地王位其
 中则三才备矣车之制也岂苟然哉
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
 贾氏曰车上皆建旌旗故因说旌旗之义○赵氏曰
 画交龙在上故谓之龙旂乃是横画不是直画取其
卷七十二 第 30b 页 WYG0094-0431b.png
 能升而能降斿谓属縿垂者也盖旗制中间画象边
 分裂成数条如尾之状垂下此即是斿龙旂象大火
 者盖龙旂画九路垂九条大火注谓苍龙宿之心其
 属有尾尾九星疏云大火东方之星角亢氐房心尾
 箕是也东方木色苍其七宿形如龙故曰苍龙以角
 亢氐房心尾箕次比言之故曰心惟其尾有九星其
 数与龙旂同所以象之
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
卷七十二 第 31a 页 WYG0094-0431c.png
 赵氏曰鸟旟是画朱雀与隼在上故谓之鸟旟鸟旟
 取其勇健象鹑火者盖鸟旟画七路垂七条注谓鹑
 火朱鸟宿之柳其属有七星疏云鹑火南方之星南
 方火色朱其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是也形如鹑鸟
 故云朱鸟其属有星星七星也月令云旦七星中是
 也惟其星有七星其数与鸟旟同所以象之
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赵氏曰熊旗是画熊虎在上取其猛莫敢犯象伐者
卷七十二 第 31b 页 WYG0094-0431d.png
 熊旗画六路垂六条伐注谓伐属白虎宿与参连体
 而六星疏云西方七宿为白虎金其色白伐与参六
 星为上下是连体也惟是星有六与熊旗同数所以
 象之(○郑锷曰六斿当/为五斿字或误也)
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
 赵氏曰龟蛇是画龟蛇在上故谓之龟蛇龟蛇取其
 捍难避害象营室者盖龟蛇画四路垂四条营室注
 谓玄武宿与东壁连体而四星疏云北方宿有龟蛇
卷七十二 第 32a 页 WYG0094-0432a.png
 体玄武龟也有甲能禦捍故曰武水色黑故曰玄营
 室是北方七宿之数营室与东壁连体而四星其数
 与龟蛇同所以象之○陈用之曰于西独取伐于北
 独取营室者岂非始事尚谋欲周成事尚义欲断
   总论
 郑锷曰此言王者之车建四方之旗象四方之经星
 也上文盖弓二十有八以象星矣此又以旗象之何
 也盖弓之所象者象星之数旗之所象者象星之体
卷七十二 第 32b 页 WYG0094-0432b.png
 东方之龙旂以象苍龙宿之形南方之鸟旟以象朱
 鸟宿之体此二方言象大火鹑火则举其次十二次
 可推而见矣西方之熊旗以象白虎宿之形北方之
 龟蛇以象玄武宿之形此二方言伐与营室则举其
 宿二十八宿亦可推而见矣其言九斿七斿六斿四
 斿则义不在斿康成见经有九斿七斿之数遂求二
 十八宿之数有相合者以为言出于附会且二旗象
 大火象鹑火举其次以言则不专指尾与星可知矣
卷七十二 第 33a 页 WYG0094-0432c.png
 二旗象伐与营室举其宿以言则不专取参与东壁
 连体可知矣(○陈用之曰旟旗言其旗之名龟蛇言/其旗之物大火鹑火言其辰伐与营室)
 (言其星互相备也然圣人制器尚象不止一端有正/取以为象者有旁取以为象者东苍龙而西白虎南)
 (朱雀而北玄武皆其象也于苍龙取大火大火于东/为正中于朱鸟取鹑火鹑火于南为正中所谓正取)
 (以为象也于白虎不取昴毕而取伐于玄武不取虚/危而取室伐与参连体而六星室与壁连体而四星)
 (所谓旁取以为象者也各有所当而已或举其辰或/举其星与尧典言四时之星同或正取以为象或旁)
 (取以为象与易象于坎或取水取雨于离或/取火或取电之义同谓不如是不足以尽意)行人言
 建常九斿七斿五斿而无斿数之六者以制考之熊
卷七十二 第 33b 页 WYG0094-0432d.png
 旗当五斿也若熊旗当五斿则康成取参连体六星
 以为说果可信乎然则此四旗者盖王者之行前朱
 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故建此四方之旗取
 象四方之宿也非以九斿七斿六斿四斿而象其星
 之数而已然经何以言斿之数耶盖所建之旗而其
 旗之斿若此故连言之如荀卿曰龙旂九斿所以养
 信也夫龙旂以养信何取于九斿为养信耶故知其
 连言以及之义不在焉
卷七十二 第 34a 页 WYG0094-0433a.png
 陈祥道曰旂以交龙所以寓其仁旟以鸟隼所以寓
 其礼而其数以九以七者为其主阳也旗以熊虎所
 以寓其义旐以龟蛇所以寓其智而其数以六以四
 者为其主阴也
 毛氏曰凡旗共九而特取四者以象星何也盖全羽
 为旞析羽为旌未尝有斿也通帛为旃杂帛为物虽
 有斿焉未尝画也日月为常虽有画焉王之所乘非
 星之所可拟也惟四者之旗既取四旁之物以为象
卷七十二 第 34b 页 WYG0094-0433b.png
 则因四方之星以制其斿固其理也
弧旌枉矢以象弧也
 郑锷曰弧旌者弧弓也旌旗有弓所以张縿幅故谓
 之弧旌于张縿之弓上画为枉矢之形故谓之枉矢
 用此以象天之弧星天有弧星有枉矢枉矢状如流
 星蛇行有尾天有是星星有是矢矢所以射为凶
 慝者也王者之车所建四旗之上皆设弧旌枉矢亦
 以象天之弧与枉矢焉明天下之有凶慝者必射之
卷七十二 第 35a 页 WYG0094-0433c.png
 (○李嘉会曰以妖星加于旌/旗之上者因常而思其变也)
 易氏曰皆不言旗縿之画惟觐礼曰侯氏载龙旂弧
 韣释者谓旌旗之属皆有弧也弧以张縿之幅又设
 矢象弧星有矢恐未必旌旗皆有之或者诸侯之制
 乎今辀人以此列于四旗是袭侯氏之制以为军制
 之饰于此益信四旗为战国之制○刘执中曰龙旂
 以下皆所以象德也有德必有威故继之以弧旌枉
 矢以象弧也
卷七十二 第 35b 页 WYG0094-0433d.png
   总论
 王氏详说曰辀人所谓战国时制度诸儒区区求合
 于周公制度此其说所以纷纷也且旗之制见于巾
 车见于司常又见于大司马又见于行人周公一代
 之制而其用亦各相为异同巾车所谓大常大旂大
 赤大麾者主五路所建为言而兼四代之制也司常
 所谓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旃大夫士建物师
 都建旗州里建旟县鄙建旐道车载旞斿车载旌主
卷七十二 第 36a 页 WYG0094-0434a.png
 国之大阅为言而为所建之定制也司马言王载大
 常诸侯载旂军吏载旗师都载旃乡遂载物郊野载
 旐百官载旟此主中秋治兵为言而为一切之制也
 行人言建常九斿建常七斿建常五斿此主五等诸
 侯为言而为命数之制也司常司马言旗而不言斿
 行人言旗而不及其斿巾车于大常大旂言斿而大
 赤大白大麾不言斿夫有旗必有斿大常十二斿大
 旂九斿则大赤七斿大白五斿大麾三斿从可知也
卷七十二 第 36b 页 WYG0094-0434b.png
 九命者以九为节七命者以七为节五命者以五为
 节则司常司马之所谓旗而其斿必从其命数爵尊
 者其数多爵卑者其数少又从可知也夫龙旂鸟旟
 熊旗龟蛇特九旗之四者耳曲礼所谓行前朱雀而
 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是已陆氏以龙旂为大旂
 固似矣以鸟旟为大赤熊旗为大白龟蛇为大麾非
 也曾不谓大赤为周制大白为商制大麾为夏制岂
 周专于鸟旟而商专于熊旗夏专于龟蛇乎以龙旂
卷七十二 第 37a 页 WYG0094-0434c.png
 为青熊旗为白鸟旟为赤而龟蛇为黑则大常宜黄
 遂以为月令季夏之所谓载黄旂者为大常之旗又
 非也曾不谓月令为吕不韦所作之令而谓周公者
 吕不韦乎以王乘五路建大常则象路载鸟旟在前
 木辂载龟蛇在后金路载龙旂在左革路载熊旗在
 右又非也曾不谓五路但用之于郊天则四路并从
 若大阅则乘戎路而载大常矣使乘戎路而载大常
 则熊旗当载之于何车乎以上公之九斿为龙旂侯
卷七十二 第 37b 页 WYG0094-0434d.png
 伯之七斿为鸟旟子男之五斿为熊旗又非也曾不
 谓诸侯载旂司常用之于大阅如此司马用之于治
 兵亦如此则是五等诸侯同于龙旂但其斿降杀以
 两耳使五等诸侯各异其旗则采菽之诗何以止曰
 言观其旂岂上公之来朝而侯伯子男之不来朝乎
 大抵辀人之所言龙旂鸟旟熊旗龟蛇者非周制也
 又非前代制也其出于战国之军制乎国语曰左军
 皆赤旟许慎曰熊旗五斿以象伐星士卒以为旗曲
卷七十二 第 38a 页 WYG0094-0435a.png
 礼曰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与前有
 车骑为连文骑马之制始于战国其战国之军制也
 明矣又况古人制度凡有所取象者皆足以为千万
 世不易之典垂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其次北辰也其
 次二十八宿也以大常画三辰以旂画交龙旟画鸟
 隼旗画熊虎旐画龟蛇而天之垂象者尽在是矣同
 为鸟隼何止于鹑火同为熊虎何止于伐星同为龟
 蛇何止于营室是于七星之中又举其偏也况伐非
卷七十二 第 38b 页 WYG0094-0435b.png
 西方之宿但与参连体尔不惟举其偏而又所举者
 在二十八宿之外周公制度其为此乎九斿者象大
 火以尾九星也七斿者象鹑火以星七星也六斿者
 象伐伐止于三星不曰与参连体则六之数不足矣
 四斿者象营室也营室止于二星不曰与东壁连体
 则四之数不足矣东南之星取其一西北之星取其
 二周公制度其为此乎且如虞氏之十二章周之九
 章衣之制或九或十二章初不过观古人之象而已
卷七十二 第 39a 页 WYG0094-0435c.png
 亦非虞周所得而用其私意也况九章之外所谓三
 章者又昭然于大常矣考工记绘画之事与观象异
 其亦战国之制欤子家驹谓天子僭天道其辀人之
 旗与缋画之衣是也若夫含文嘉以为天子之旌十
 二斿曳地诸侯九斿齐轸大夫五斿齐较士三斿齐
 首而以五等同为九斿此商制之质耳非周制也尔
 雅曰素锦绸杠纁帛縿练斿九夫以素锦练斿为言
 者此亦商制之质耳非周制也又不可以此说为战
卷七十二 第 39b 页 WYG0094-0435d.png
 国之制然含文嘉以为天子之杠九仞诸侯大夫五仞
 而陆氏又引仪礼之文以为杠长三仞为非特士制
 疑自天子下达且曰仞九尺也若七仞之杠长四十
 九尺车不能载人不能持曾不谓左氏灵姑銔为齐
 侯之旗太子用之请断三尺焉使旗杠之长短自天
 子至士一如其长又何以断三尺为哉陆氏不明于
 旗之名又不明于旗之色又不明于旗之杠故备论
 之
卷七十二 第 40a 页 WYG0094-0436a.png
 
 
 
 
 
 
 
 
卷七十二 第 40b 页 WYG0094-0436b.png
 
 
 
 
 
 
 
 周礼订义卷七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