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五
卷五十五 第 1a 页 WYG0094-014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五十五   宋 王与之 撰
校人中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
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郑锷曰用木相交为圈槛以制禽兽之出入者谓之
 校校人掌马官之长制马必以校字从木不从才从
 才则音教或谓校比其数非也
 薛平仲曰自戎右至驭夫凡九职掌五路之车自校
卷五十五 第 1b 页 WYG0094-0142b.png
 人至圉人凡七职掌五路之马先王时国马足以共
 军公马足以称赋周制六军所谓马牛车辇者皆因
 岁时以数之若校人而下所谓颁马者非分颁于民
 颁之卿大夫之从军旅也是以王马之政校人必以
 中大夫而较视之趣马则趣走以养乘之巫马则相
 医而攻治之阜蕃于牧师计数于廋人圉师既教圉
 人以养马矣圉人则役圉师以教事焉马有驽良之
 不齐人有多寡之不一官有崇卑之不同事有详密
卷五十五 第 2a 页 WYG0094-0143a.png
 之不类其养之也至其教之也悉此马政之在周为
 不可及也
     总论马政
 吕氏曰自黄帝尧舜观象立制服牛乘马自此马始
 为用考三代之制天子万乘诸侯千乘大夫百乘立
 国制赋之法莫不以马为本所以乘马之法在古今
 最为精密然大而天子次而诸侯下而大夫乘马之
 数多寡不同细考当时之数所谓牧养之马有养之
卷五十五 第 2b 页 WYG0094-0143b.png
 于官有藏之于民如丘甸岁取马一匹之类皆是藏
 之于民不仰国家刍秣如有事田猎征伐临时徵召
 在天子之都诸侯之国大夫之家未尝不自蓄马此
 是养之于官者举此一件论之便可见天子十有二
 闲先儒论数谓不过三千馀匹卫文公承夷狄所灭
 之后新造之国末年亦至騋牝三千若以制度论之
 卫以诸侯之国又当残乱之馀其他固未及论如何
 便及成周全盛乘马之数所谓天子十有二闲是养
卷五十五 第 3a 页 WYG0094-0143c.png
 之于官者卫文公所谓騋牝三千举通数言之又以
 当时春秋战国论之如郑西宫之乱子国为盗所杀
 子产以车十七乘出讨贼子产当时谓之百乘之家
 若是徵求马于郊野之间盗贼卒至如何便得集所
 谓十七乘之马乃是育之于家者以此数事论之三
 代马政固有在官者必有在民者数之多者在民平
 时无刍秣之费数之少者在官征伐无不至之虞当
 时法度最为详备到汉家所谓三十苑之马亦是官
卷五十五 第 3b 页 WYG0094-0143d.png
 司所养之马若是其他郡国民间养马虽多亦是养
 之于民如卫青霍去病之徒伐匈奴有所谓官马有
 所谓私马则其制尚存到后周隋唐之閒治兵之制
 天子闲厩监牧马非不盛然府兵未尝给马初不过
 给之以钱使府兵自买马若是不过众人共出钱买
 马以此知尚有古人遗法后来府兵之法渐坏府兵
 贫不足以买马然后方以监牧之马给之乃是制度
 之坏如此
卷五十五 第 4a 页 WYG0094-0144a.png
掌王马之政
 孙氏曰车曰公车马曰王马以别其在民者先王寓
 兵于农隐武于国凡征行调发车马器械所至必具
 县师受法于司马作而赴之不待仰给于官然散于
 闾里未易猝集畜之官府当为豫防盖不特祭祀宾
 客之须使命出入君恩赐予之用校人等驭夫之禄
 且曰宫中之稍食则十二闲在宫中矣(○郑锷曰校/人所掌自天)
 (子而下有邦国之闲有大夫之闲特/以掌王马之政为言是乃尊王之义)郑锷曰王马
卷五十五 第 4b 页 WYG0094-0144b.png
 之多必有政以治之辨其物色使之勿杂而养之必
 有其所乘之必有其人是之谓政(○郑康成曰政谓/差择养乘之数月)
 (令曰班/马政)
辨六马之属种马一物戎马一物齐马一物道马一物
田马一物驽马一物
 郑康成曰种谓上善似母者(○郑锷曰种马者马之/最善育其种类使生生)
 (不/穷)以次差之玉路驾种马(○郑锷曰于戎齐道田则/以车名马独玉路之马不)
 (名则种马者驾玉路之马特以种/言之见其最尊非可以常马驾也)戎路驾戎马金路
卷五十五 第 5a 页 WYG0094-0144c.png
 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马给宫中之役
 (○郑锷曰马有良有驽驽者马之卑下奴在/人下者也以供凡乘载之任不可与良马比)○王昭
 禹曰其毛其足其力皆所谓物也司马法曰宗庙齐
 毫尚纯也田事齐足尚疾也戎事齐力尚强也此其
 物不可不辨(○郑锷曰六马之属用各不同或欲其/毫之齐或欲其足之齐宜以类相从可)
 (也故名一物/而使不杂)
凡颁良马而养乘(绳證/反)之乘马一师四圉三乘为皂(才/早)
(反/)皂一趣(仓走/反)马三皂为系(音/系)系一驭夫六系为厩厩
卷五十五 第 5b 页 WYG0094-0144d.png
一仆夫六厩成校校有左右驽马三良马之数丽马一
圉八丽一师八师一趣马八趣马一驭夫
 郑康成曰良善也善马五路之马○王昭禹曰颁良
 马则颁之于圉师圉人趣马驭夫仆夫也○郑锷
 养之冀其繁盛乘之冀其调良乘马一师而四圉之
 则牧马之仆也师则教圉以养乘之法也四马为一
 圉则养之必专四圉为一师则教之必审合三乘为
 十二匹则同一皂傅曰牛骥同皂皂言皂𨽻之所掌
卷五十五 第 6a 页 WYG0094-0145a.png
 也○王氏曰趣马下士皂一人○郑锷曰合三皂而
 三十六匹则同一系系则系属于此而不散之义○
 王氏曰系一驭夫则中士一人(○贾氏曰案驭夫中/士二十人下士四十)
 (人正充此良/马之驭夫)郑锷曰合六系而二百一十六匹则
 同一厩厩则数至于此而已终既也先儒谓乾之策
 二百一十有六于易乾为马天子之马应爻之策其
 数尽于此故以厩名之○易氏曰郑以仆夫为上士
 非也玉路之仆曰大驭金路之仆曰齐仆象路之仆
卷五十五 第 6b 页 WYG0094-0145b.png
 曰道仆木路田仆也革路戎仆也总而名之为仆夫
 五仆中惟道仆田仆为上士大驭戎驭为中大夫齐
 仆为下大夫岂皆上士乎不然则良马五种既以驾
 五路所谓仆夫者非五路之仆而何○郑锷曰合六
 厩而成一校而六厩又分为左右则十二闲矣○刘
 氏曰以中大夫二人为校人是谓马六种十二闲○
 易氏曰六厩成校则一千二百九十六匹也校有左
 右则二校为十二厩凡马之数当计二千五百九十
卷五十五 第 7a 页 WYG0094-0145c.png
 二匹郑氏谓校变言为成者明六马各一厩而王马
 少备也由此观之则良马五种分为十厩驽马一种
 分为二厩一厩之马凡二百一十六匹则二厩之马
 为四百三十二匹矣以良马一种而在二厩者四百
 三十二匹则五种十厩合二千一百六十匹外二厩
 为驽马一种当四百三十二匹正合十二厩二千五
 百九十二匹之数
 郑锷曰自圉师而上则有趣马有驭夫有仆夫有校
卷五十五 第 7b 页 WYG0094-0145d.png
 人各掌其养马之事○黄氏曰康成谓六马各一厩
 校有左右则良马一种者四百三十二匹驽马三之
 则为千二百九十六匹盖欲牵就诗之騋牝三千非
 也马官列职圉师趣马驭夫仆夫仆夫盖自田仆而
 上至大驭是也良马六系为厩厩一仆夫大驭戎仆
 齐仆各二人道仆田仆各十二人通三十人六系马
 二百十六匹三十仆夫则六千四百八十匹也种戎
 齐品贵难得通六厩耳然六厩成校校有左右则一
卷五十五 第 8a 页 WYG0094-0146a.png
 仆兼二厩也良马合左右校为一万二千九百六十
 匹左右各五校也戎仆二人则戎马四厩矣戎马不
 止四厩此盖选马材力绝品以驾王路者○薛氏曰
 驽马三良马之数则二校之马独有一千二百九十
 六匹故六种十二闲而其数三千四百五十六匹此
 驽马之在厩者亦三倍于良马之在厩者也何者良
 马驾五路之马养之不可不专故二厩之数虽止乎
 四百三十二而不为寡驽马其用甚微故二厩之数
卷五十五 第 8b 页 WYG0094-0146b.png
 虽极于一千二百九十六而不为多(○黄氏曰良马/之数因仆之列)
 (官而可计也马三皂为系系一驭夫良马当三百六/十驭夫而列官六十人盖以选取贰车从车使车合)
 (六十乘故以六十人列职其馀则与/趣马圉师因马而计其数为可见也)郑锷曰必三
 其数者盖驽力之所驾服者其事不一惟多然后于
 事不乏
 黄氏曰驽马八丽八师八趣马郑皆改为六未必然
 自八丽积而为一驭夫为马一千二十四匹三十八
 驭夫则三万八千九百十二匹三良马之数多三十
卷五十五 第 9a 页 WYG0094-0146c.png
 二匹耳良马共王驽马给乘国马者与辇挽驽马无
 仆仆御王也厩养马之庌闲置厩处若今监牧也良
 驽分居十二闲其或多或寡不可知而良驽必异处
 良马占地狭是为可知者此皆据经文不改字于义
 为安
 王昭禹曰良马自圉师至于校人则以中大夫为之
 其官为稍尊驽马自圉师至驭夫而止者以其材下
 于良马故掌养乘之者兼其数而掌其事则官至于
卷五十五 第 9b 页 WYG0094-0146d.png
 中士之驭夫而已然八趣马则一驭夫掌之亦兼总
 于校人矣
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家四闲马二

 郑锷曰闲防也不曰防防以防其外入闲以闲其内
 出防马者使之无自内而逸出耳○郑康成曰凡马
 每厩为一闲○易氏曰天子有十二闲谓六厩成校
 而校有左右故十二也邦国六闲家四闲直谓一厢
卷五十五 第 10a 页 WYG0094-0147a.png
 不分左右耳邦国六闲马四种者谓良马三闲为齐
 马道马田马(○黄氏曰四种郑谓齐道田驽亦谓同/姓之国异姓象路何用齐马四卫革路)
 (何用/道马)而驽马三良马之数亦三闲是三闲良马为六
 百四十八匹三闲驽马亦六百四十八匹总六闲为
 一千二百九十六匹也家四闲马二种者谓良马一
 闲而驽马三良马之数亦三闲是一闲良马为二百
 一十六匹三闲驽马为六百四十八匹总四闲为八
 百六十四匹
卷五十五 第 10b 页 WYG0094-0147b.png
 郑锷曰周制自上而下礼之降杀各以两独诸侯之
 于天子不止于两而已天子六军诸侯则三军天子
 之马十二闲诸侯则六闲而已其降杀不止于两者
 为其地近而嫌也故曰成国半天子之军则马之闲
 半乎天子岂不宜哉天子法天之大数故马六种分
 为十二闲每一种而分两闲故也诸侯有齐马道马
 田马驽马四种分为六闲半天子之制也大夫有田
 马驽马二种分为四闲又半诸侯也赵商以为十二
卷五十五 第 11a 页 WYG0094-0147c.png
 闲三千四百五十六匹六闲二千五百九十二匹四
 闲千七百二十八匹以司马法论之甸方八里有戎
 马四匹长毂一乘大夫采地四甸一甸供王其馀三
 甸才有马十二匹谓与校人之职甚异康成以为司
 马法为民出军赋无与于天子国马之数余以其说
 考之古者天子有国马有民赋之马民马出于井田
 之赋如所谓提封万乘马四万匹提封千乘马四千
 匹者是也若乃国马则国所自养牧以待用者即此
卷五十五 第 11b 页 WYG0094-0147d.png
 校人以下所云是也盖养于国者为车路之备出于
 民者为用兵之防此所以各足其事而不相伤也
 陈氏曰周制天子十二闲闲马不过三千四百五十
 六匹而已春秋时晋悼公使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
 焉彼卫之騋牝三千齐之有马千驷三千近于十二
 闲之数千驷又过之是皆僣侈而踰礼也
凡马特居四之一
 郑锷曰说者谓特为牡马也诗曰实维我特又曰百
卷五十五 第 12a 页 WYG0094-0148a.png
 夫之特则特者雄而特立之义四马而特居其一盖
 三牝则育必多一特则气必同如是而育马其性必
 相似矣(○陈蕴之曰此言养之时若疏/言驾之时牝牡杂则不可御矣)
春祭马祖执驹
 郑锷曰马未尝有祖此言马祖者贾氏谓天驷也以
 天文考之天驷房星也房为龙马马之生者其气实
 本诸此则马祖为天驷可知于春则祭春者万物始
 生之时驹始生之马血气未定不可通淫顺春祭祖
卷五十五 第 12b 页 WYG0094-0148b.png
 之时则执而维絷之以驯其始生之气(○郑司农曰/执驹无令近)
 (毋犹攻驹也二岁/曰驹三岁曰駣)
夏祭先牧颁马攻特
 郑锷曰先始教人以放牧者也(○郑康成曰先牧始/养马者其人未闻)
 夏草方茂马皆出而就牧思其始教以养牧之法故
 祭于夏夏者放牧之时可以就牧故颁而牧养之夏
 火方盛马者火畜又况马之特乎至夏而气益盛不
 可制畜故祭先牧之时则攻而治之使皆调伏○王
卷五十五 第 13a 页 WYG0094-0148c.png
 氏曰攻特者驹之不可习者廋人攻之矣及成焉而
 不可习则校人攻之(○郑康成曰夏通淫之后攻/其特为其蹄齧不可乘用)
秋祭马社臧仆
 王昭禹曰马社厩中之土示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
 入秋马入厩之时故祭马社(○郑锷曰皂厩所在必/有神焉赖乎土神以安)
 (其所处故/祭马社)○王昭禹曰仆御五路之仆○王氏曰臧
 仆则简驭者简其臧亦简其或不臧(○郑司农曰谓/简练驭者令皆)
 (善也○郑锷曰简仆/夫以待他日之用)
卷五十五 第 13b 页 WYG0094-0148d.png
冬祭马步献马讲驭夫
 郑康成曰马步神为灾害马者○郑锷曰寒气总至
 马方在厩必存其神使不为灾唐人之颂曰冬祭马
 步存神也(○王昭禹曰马步为马祷行冬则大阅之/时故祭马步○贾氏曰马神称步若玄冥)
 (之步人鬼之步之类/与酺字异音同义)郑锷曰及冬之时自春所养
 乘者至是皆见其良矣乃择其良者以献于王如物
 至冬成而可献也于是之时则讲驭夫谓讲论其知
 驭车之法能与不能也与臧仆之意同讲必以冬驭
卷五十五 第 14a 页 WYG0094-0149a.png
 夫则主驭者将使之驭使车贰车佐车之人五驭必
 有法安可不讲其艺乎于冬讲之一年之事也○黄
 氏曰驭夫员多于是讲习而选之(○刘执中曰讲驭/夫一岁之功过而)
 (上下/之焉)
 郑锷曰马之难育也必祈诸神以为之助故春祭马
 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四时各有所祭之
 神顺其时各有蕃马之法
凡大祭祀朝觐会同毛马而颁之
卷五十五 第 14b 页 WYG0094-0149b.png
 郑康成曰毛马齐其色也颁授当乘之(○王昭禹曰/如诗之六月)
 (所谓比物四骊有駜所谓駜彼乘黄凡此皆齐毫也/尔雅言宗庙齐毫此于朝觐会同亦毛马者承宾如)
 (承神/故也)郑锷曰王者非特资马以为乘驾及其用各
 称事而颁之祭祀朝觐会同以文为主马欲其色之
 纯而可观故毛马所以为文军旅以力为主马欲其
 足之齐而并进故物马所以为力或谓宗庙齐毫尚
 纯而朝觐会同亦毛马而后颁何也宾客之来尤以
 华国为先(○李嘉会曰以其毛色物/马而颁之使各从其类)
卷五十五 第 15a 页 WYG0094-0149c.png
饰币马执扑而从之
 郑锷曰天子之于诸侯亦有以马为礼而赐之者谓
 之币马加文饰以致其华美(○郑司农曰校人主饰/之也币马以马遗人当)
 (币处者也聘礼曰马则北面奠币于其前士丧礼下/篇曰荐马缨三就入门北面交辔圉人夹牵之驭者)
 (执策立/于马后)执箠扑以驭其奔逸
凡宾客受其币马
 郑锷曰宾客行朝享之礼有庭实之马以为币亦谓
 之币马则受而养乘以待用
卷五十五 第 15b 页 WYG0094-0149d.png
大丧饰遣车之马及葬埋之
 郑康成曰言埋之则是马涂车之刍灵(○贾氏曰古/以泥涂为车)
 (以刍草为/人马神灵)
田猎则帅驱逆之车
 郑康成曰帅犹将也○郑锷曰统御长以进退(○黄/氏曰)
 (田习战于是知/其可用不可用)○贾氏曰驱逆之车田仆设之校人
 帅领田仆而已
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
卷五十五 第 16a 页 WYG0094-0150a.png
 郑锷曰若有祭祀于四海山川则必择黄色之驹加
 文饰以将事焉此皆校人之职或谓大宗伯以沈狸
 祭川泽而祭祀之牲各放其色四海山川乃均用黄
 驹何耶以玉人之职考之王巡守过大山川所用之
 璋不同然皆以黄金勺前马则知均用黄驹者海与
 山川均为地道黄者地之中色若夫用驹则以巡守
 而行四方驹有千里之足而行地莫如马驹虽马之
 小者礼以小为贵饰黄驹乃郊用犊之意(○项氏曰/一曰土神)
卷五十五 第 16b 页 WYG0094-0150b.png
 (尚黄校人/饰贵诚也)
凡国之使者共其币马
 贾氏曰王使之下聘诸侯王行礼后更以此币马私
 与主君相见谓之私觌聘礼私觌是也(○王昭禹曰/或以赐诸侯)
 (非特私/觌也)
凡军事物马而颁之
 郑康成曰物马齐其力(○王昭禹曰尔雅言戎事齐/力田猎齐足戎事非不齐足)
 (以齐力为主田猎非不/齐力以齐足为主也)
卷五十五 第 17a 页 WYG0094-0150c.png
 陈及之曰周制甸出革车一乘马四匹则是马亦民
 自备也校人云凡军事物马而颁之者亦颁于官府
 共军事者耳不然校人六厩凡三千四百匹安能及
 庶民乎自井田既坏凡征战则国家赋马与民汉时
 大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西北边养马三十万
 头武帝时天下亭亭有马自是以来未尝俾民自养
 马也虽唐府兵之制有井田遗意而当给马者予其
 直市之每匹予钱二十五千刺史折冲果毅岁阅不
卷五十五 第 17b 页 WYG0094-0150d.png
 任战事者鬻之以其钱更市不足则一府共之熙宁
 间介甫罢祖宗马监令民自养马每一都限马十五
 匹十五年而足谓之保马郡县苟阿上意不二三年
 而足于是天下骚然病矣
等驭夫之禄
 黄氏曰驭夫中士趣马下士良马三百八十驭夫列
 员者六十其馀盖选趣马摄之马有良有驽于良驽
 之中又有等马故其禄不同使校人等之亦足见古
卷五十五 第 18a 页 WYG0094-0151a.png
 人升选之法未尝不各因其事(○郑康成曰驭夫于/趣马仆夫为中举中)
 (见上/下)
宫中之稍食
 郑锷曰养天子马于宫苑之中者亦当为之等其稍
 食嫌其特厚于宫中牧圉故特言等其稍食于驭夫
 之下(○郑康成曰师圉府史以下○项氏曰/厩库皆近王宫一云马有养于内非也)
趣马下士皂一人徒四人
 郑锷曰趣马以下士为之马十二匹为皂每皂一趣
卷五十五 第 18b 页 WYG0094-0151b.png
 马而爵之卑则下士其职之微则养马而已周公作
 立政以戒成王与任人准人牧夫偕言之大夫之刺
 幽王与司徒卿士师氏内史连言之其微如此而所
 系反重以其近王故也
 李嘉会曰自趣马而下至圉人不曰下士止曰人数
 皆官长所除然必特置官名何也盖不可以胥徒为
 之惧其太卑亦不以命士为之惧其太亵特立官名
 使其上自辟除之职有所统矣
卷五十五 第 19a 页 WYG0094-0151c.png
掌赞正良马而齐其饮食简其六节
 郑康成曰赞佐也佐正者谓校人臧仆讲驭夫之时
 ○郑锷曰良马所以驾玉路然驾玉路之种马不可
 以驾田戎之车驾田戎者不可以为齐道之用校人
 虽辨之犹恐其不正趣马又赞而正之(○项氏曰赞/正者赞校人)
 (之/政)驾路虽不同而饮食不可不齐或摧之或秣之摧
 之所以养之也(○刘执中曰养之/使无饥渴害之也)○郑康成曰简差
 也节犹量也差择王马以为六等(○王昭禹曰所以/闲之分十二闲六)
卷五十五 第 19b 页 WYG0094-0151d.png
 (种之等也诗曰比物四骊闲之维则四牡脩广其大/有颙以养而闲之如此 刘执中曰目以知其瞻之)
 (不惊口以知其性之不悖耳以知其力之不殚鬣以/知其血之有馀毛以知其气之不暴蹄以知其行之)
 (不跲六者简马之大节/也节同然后信为良马)
掌驾说(始锐/反)之颁
 王昭禹曰驾以行说以止有劳佚之节(○郑锷曰使/久劳者必佚)
 (久息者/必行)故以叙而颁之(○刘执中曰马虽良而驾御御/不得其方或奔踶者非其性然)
 (也故颁其说于三圉师十二/圉人焉所以养成其材也)
辨四时之居治以听驭夫
卷五十五 第 20a 页 WYG0094-0152a.png
 郑康成曰居谓牧庌所处(○贾氏曰牧庌者放牧之/处皆有庌厂以荫马二月)
 (以前八月以后在厩二月以/后八月以前在牧故云四时)郑锷曰四时所居自
 日中而入之后所居者闲厩日中而出之后所居者
 牧庌执驹攻特之事则春夏治之臧仆献马之事则
 秋冬治之皆不可以不辨○王昭禹曰以听驭夫惟
 驭夫之所役也
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贾二人徒二十

卷五十五 第 20b 页 WYG0094-0152b.png
 郑康成曰巫马知马祖先牧马社马步之神者马疾
 若有犯焉则知之是以使与医同职(○李嘉会曰马/有医可也而曰)
 (巫何故巫则知马祟也相医攻疾则兼医也/医巫必兼言之先王爱物之心与爱人同)○贾氏
 曰有贾者治马死生须知马价故有贾人
掌养疾马而乘治之相(息亮/反)医而药攻马疾受财于校
人马死则使其贾(音/嫁)(音/育)之入其布于校人
 王昭禹曰马疾不可以乘用故养之然疾之所在为
 难知必驱步之以发其疾可验而疗故乘治之若兽
卷五十五 第 21a 页 WYG0094-0152c.png
 医观其所发而养之是已(○郑锷曰马有疾必养之/乃乘之治之养以足其气)
 (乘以发其病养而不乘无以知疾之所在不可治也/马医四人贾二人与巫同官虽祷马要之正用药为)
 (治疾之本为巫者/特相助之而已)攻谓击而治之药不足疗者乃用
 攻焉犹疡医所谓五毒攻之○郑锷曰医马之财宜
 有所自使药物之资常足用而无穷故马死使贾人
 粥之其财入于校人则所以医马者其财盖本诸此
 (○李嘉会曰受财于校人/使取财近而易以及物)○郑司农曰贾谓其属官
 小吏贾二人粥卖也○郑康成曰布泉也
卷五十五 第 21b 页 WYG0094-0152d.png
牧师下士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郑康成曰主牧放马而养之○郑锷曰地官有牧人
 掌牧六牲则马亦在牧又有牧师者盖牧人所牧以
 共祭祀之牲牷非以备驾车之用此牧师正掌牧马
 之地不与牧人之官相通
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
 郑锷曰水草繁多之地可以放牧马之就牧者甚众
 而官之所掌各有数之多寡故颁之以地(○郑康成/曰颁马授)
卷五十五 第 22a 页 WYG0094-0153a.png
 (圉者○王氏曰/颁其地于牧人)必为厉禁然后计地以较焉可以责
 其繁息也○贾氏曰厉禁谓可牧马之处亦使其地
 之民遮护禁止不得使民辄放牛马
 陈君举曰古人养马处处皆有牧地所谓牧马是也
 可井则井之不可井则为牧地如华山之阳牧于坰
 野皆是牧马既在民虽小国亦有官以掌之少康所
 谓牧正者大抵皆寓兵于农之意但农事勿扰则马
 政日修故诗人称马政者必归之农定之方中言命
卷五十五 第 22b 页 WYG0094-0153b.png
 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鲁颂美僖公亦曰务农
 重谷牧于坰野故脩农政则马政自脩马既在民特
 设官以掌之
孟春焚牧
 郑锷曰孟春草将生焚去地之陈根使发生新芽则
 马食而充肥
中春通淫
 郑康成曰中春阴阳交万物生之时可以合马之牝
卷五十五 第 23a 页 WYG0094-0153c.png
 牡也月令季春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秦时书也
 秦地寒凉万物后动
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郑康成曰焚莱者山泽之虞○刘执中曰虞人焚莱
 而牧师赞之所以护牧地弗尽莱之也
廋人下士闲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郑锷曰观孔子言人焉廋哉廋为隐藏之义天子十
 二闲皆马之所在掌事于闲中其名曰廋取其隐藏
卷五十五 第 23b 页 WYG0094-0153d.png
 也先儒以廋为数不可考(○李嘉会曰一闲下士二/人廋其隐者而治之乘养)
 (攻治如其职之所/言非一端而止也)
掌十有二闲之政教以阜马佚特教駣攻驹及祭马祖
祭闲之先牧及执驹散马耳圉马
 王氏曰政以正之教以𨗳之○郑康成曰九者皆有
 政教○郑锷曰考此文二及字之义当为七事耳廋
 人职卑安得主马祖之祭于校人祭马祖之时已则
 祭闲之先牧于校人命执驹之时已则散马耳圉马
卷五十五 第 24a 页 WYG0094-0154a.png
 原二及之文当为七事可也马欲其蕃盛其阜之固
 有法(○郑康成曰阜盛壮/也诗曰四牡孔阜)特者马之雄其佚之必以
 时一特三牝所以阜之也安其血气以时通淫所以
 佚之也佚者使之安佚不劳也(○郑康成曰用之使/不甚劳○黄氏曰佚)
 (特使乘匹也特曰/佚牝曰游一也)三岁曰駣可以任载乘则教以进
 退之节(○黄氏曰攻驹止/乳不使其母羸也)二岁曰驹气盛而未调也
 则攻以治其蹄齧之性(○王氏曰阜马者养马而阜/之既阜矣又佚特以蕃之既)
 (蕃矣又教駣以成之攻驹则/不可教者及其未駣攻之也)祭校人夏祭先牧乃祭
卷五十五 第 24b 页 WYG0094-0154b.png
 夫始教牧马之人此祭闲之先牧则祭始作闲以牧
 马之神(○黄氏曰闲各有先牧执/驹为血气未定使勿佚也)先儒谓散马耳者
 以竹括押其耳头动摇则括中物后遂串习不复惊
 也然谓之散者岂非以其疏散而不知畏故聒其耳
 欤圉犹禁圉之圉盖禁而制之使不得以近母○王
 氏曰圉马则成马而圉之圉马以校人执驹为节也
正校人员选
 郑康成曰校人谓师圉也(○贾氏曰凡言正者以尊/正卑自趣马以上非廋人)
卷五十五 第 25a 页 WYG0094-0154c.png
 (所正故知所正者师圉○黄氏曰校人马官之长廋/人得正校人员选者廋人掌十二闲之政教以阜马)
 (所谓执驹攻特祭马祖先牧皆与校人通职是则廋/人专习马盖马师也校人非其人则牧养乘治将不)
 (得其道理矣故使/廋人正校人员选)○王氏曰正其员使员称马数正
 其选使选惟其能(○李嘉会曰因马而定其/员数因人而别其艺能)
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
 王氏曰小大异名使各从其类以待乘颁及以为种
 ○郑锷曰八尺绝高矣出乎其类追奔电逐遗风一
 去千里故以龙名之(○易氏曰以象天驷为苍龙之/星是其品之尤异者唯天子可)
卷五十五 第 25b 页 WYG0094-0154d.png
 (备乘路之驾月令/言驾苍龙是也)七尺以上亦异乎其类矣不谓之
 马而谓之騋意其由种而生既高且大有所自来矣
 岂种马之子孙乎(○易氏曰以騋之牝骊牡玄是其/色之尤异者天子诸侯得以兼用)
 (诗于卫文公言/騋牝三千是也)六尺以上则正名曰马盖马之高者
 正以六尺为常也或谓校人掌王马辨六马之属则
 马之名龙名騋者当辨也廋人之职其卑如是乃于
 此言龙騋之尺寸何耶盖十二闲之广二千五百馀
 匹之多马有超然卓异藏乎其中人所不见自非主
卷五十五 第 26a 页 WYG0094-0155a.png
 者表而出之则神骏之才逐电之足谁其知之故特
 于廋人言之
圉师乘一人徒二人
 郑康成曰养马曰圉四马为乘○王昭禹曰以教圉
 人养马故圉师名官(○贾氏曰圉师即校/人一师四圉者也)
掌教圉人养马春除蓐(音/辱)衅厩始牧夏庌马冬献马○
 郑锷曰春马出而就牧厩中虚矣蓐者所寝之藉也
 久则秽恶而不洁故因其出而除之马处于厩神实
卷五十五 第 26b 页 WYG0094-0155b.png
 主之衅之以血所以除不祥故因其出而衅之○王
 昭禹曰日中而出谓春分也日中而入谓秋分也故
 春始牧夏庌马也○郑康成曰庌庑也庑所以庇马
 凉也(○郑锷曰夏暑酷而马/尤畏热必为庑以凉之)○项氏曰冬则所产之
 马成矣故献之
射则充椹质茨墙则剪阖
 郑康成曰充犹居也(○易氏曰充泽宫习武之居○/郑锷曰充如充笼箙之充盖习)
 (弓试武之时/取足其数也)
卷五十五 第 27a 页 WYG0094-0155c.png
 刘执中曰共椹质盘草以代侯也○王昭禹曰司弓
 矢共其弓矢圉师则充椹质也(○李嘉会曰椹质谓/以木为之非乃束草)
 (縳为围如/今射堕)○郑康成曰茨盖也阖苫也(○王氏曰次/草谓之茨诗)
 (曰墙有茨苫谓之阖以剉草为/苫○易氏曰剪之以茨墙也)郑锷曰盖墙必用
 阖阖与左傅戎子驹支所谓苫盖之盖同茨墙之时
 必使圉师以剪其阖皆以其莝斩马草熟于其事也
 ○易氏曰二者皆圉人所习故圉师因而使之
圉人良马匹一人驽马丽一人
卷五十五 第 27b 页 WYG0094-0155d.png
 郑康成曰良善也丽耦也○黄氏曰趣马皂一人圉
 师乘一人良马设员不可兼取驽马亦有趣马有圉
 师而设员不著趣马兼取于圉师八师一趣马也圉
 师兼取于圉人八丽一师也至圉人则不可兼取矣
 故良驽各著其员
掌养马刍牧之事以役圉师
 王昭禹曰刍以食马牧以放马皆所以养之○郑康
 成曰役者圉师使令焉
卷五十五 第 28a 页 WYG0094-0156a.png
凡宾客丧纪牵马而入陈廞马亦如之
 郑康成曰宾客之马王所赐之者诗云虽无予之路
 车乘马丧纪之马启后所荐马(○贾氏曰丧纪谓将/葬朝庙时在祖庙中)
 (陈设明器之时亦遣人/荐马及缨入庙陈之)廞马遣车之马(○贾氏曰亦/于祖庙陈此)
 (明/器)○易氏曰宾客之时陈马于馆丧纪而葬陈马于
 庙遣车明器之时则陈之于圹以圉人养马故使之
 牵而陈之
     总论马政
卷五十五 第 28b 页 WYG0094-0156b.png
 郑锷曰周之马政掌之有官牧之有地出入有时祷
 祈有祭教之有法养之有人其详若此不闻蕃息之
 数如卫文公之騋牝三千何耶盖经之所载皆成王
 持盈守成之际用以驾路车锡诸侯华国以为文饰
 币以为礼而已至宣王中兴南征北伐吉日庚午之
 诗国马之盛莫不有自来其后马政随废秦并海内
 六万骑之国尽得而有之汉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
 将相或乘牛车厥后发易占之谓神马当从西北来
卷五十五 第 29a 页 WYG0094-0156c.png
 及得乌孙马名曰天马而奉使者争言大宛有善马
 在贰师城遂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期至贰师取善
 马至发卒十八万与天下七科适以征之仅得善马
 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馀匹更名乌孙马曰西
 极马以宛马为天马以马之故天下萧然耗矣唐兴
 得突厥马二千匹又得隋马三千于赤岸从之陇右
 遂立监牧之制领以太仆其属有牧监副监监有丞
 有主簿凡辟置长一人十五长置尉一人又以尚乘
卷五十五 第 29b 页 WYG0094-0156d.png
 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闲总十二闲为二厩曰祥麟曰
 凤苑太仆张万岁领群牧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马
 七十万六千置八坊岐豳泾宁间地广千里四千三
 百三十顷募民耕之以给刍秣八坊之马为四十八
 监马多地狭又析八监列布河西丰旷之处凡马五
 千为上监三千为中监馀为下监皆有左右当时天
 下以一缣易一马自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其后卒能
 弱西北蕃人其所立之制髣髴周家遗法较于西汉过
卷五十五 第 30a 页 WYG0094-0157a.png
 之远矣
 
 
 
 
 
 
 
卷五十五 第 30b 页 WYG0094-0157b.png
 
 
 
 
 
 
 
 周礼订义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