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 第 1a 页 WYG0094-00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五十 宋 王与之 撰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郑康成曰固国所依阻者也○郑锷曰记言城郭沟
池以为固易言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固一耳既设
掌固又有司险盖在野谓之险在国谓之固野之险
则山川自然之形国之固则人所捍筑以为防者也
周礼订义卷五十 宋 王与之 撰
掌固上士二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
十人
郑康成曰固国所依阻者也○郑锷曰记言城郭沟
池以为固易言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固一耳既设
掌固又有司险盖在野谓之险在国谓之固野之险
则山川自然之形国之固则人所捍筑以为防者也
卷五十 第 1b 页 WYG0094-0055b.png
郑康成云国曰固野曰险观掌固所掌乃城郭沟池
树渠是知王国之中人以为固矣
愚案掌固司险不列于地官而属于司马不统于
职方特专于一职者盖司马所以统军旅之重而
要害之地皆攻守之大计必有所守则边境无空
虚之患
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
刘执中曰浚沟之土所以为城也凿池之土所以为
树渠是知王国之中人以为固矣
愚案掌固司险不列于地官而属于司马不统于
职方特专于一职者盖司马所以统军旅之重而
要害之地皆攻守之大计必有所守则边境无空
虚之患
掌修城郭沟池树渠之固
刘执中曰浚沟之土所以为城也凿池之土所以为
卷五十 第 2a 页 WYG0094-0055c.png
郭也沟池深于外则城郭固于内用其深以增高也
渠又在其外所以出水因之设固植木其上守固之
材出焉(○郑康成曰树谓枳棘之属有刺者○王氏/曰古者有城守则树焉国语所谓城守之木)
(是也有沟涂则树焉司险所谓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以为阻固是也司险树之掌固修之) 郑
锷曰城郭本于筑者有时而倾沟池本于凿者有时
而塞树则所植以为阻塞之木也渠则所导以通不
行之水也渠有时而浅涸树有时而枯槁则吾所依
以为固者不足恃矣故掌固修之盖治坏之名也
渠又在其外所以出水因之设固植木其上守固之
材出焉(○郑康成曰树谓枳棘之属有刺者○王氏/曰古者有城守则树焉国语所谓城守之木)
(是也有沟涂则树焉司险所谓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以为阻固是也司险树之掌固修之) 郑
锷曰城郭本于筑者有时而倾沟池本于凿者有时
而塞树则所植以为阻塞之木也渠则所导以通不
行之水也渠有时而浅涸树有时而枯槁则吾所依
以为固者不足恃矣故掌固修之盖治坏之名也
卷五十 第 2b 页 WYG0094-0055d.png
颁其士庶子及其众庶之守
郑锷曰有以修之无以守之无益也于是颁其士庶
子与众庶以守焉○王氏曰士者公卿大夫之适而
已命者也庶子者国子之倅而未命者也众庶则其
地之人民递守者也夫士庶子所使帅众庶而颁其
守则远近均焉劳逸更焉○郑锷曰士庶子宿卫王
宫之人使外与掌固之事者盖以所亲信者守之(○/黄)
(氏曰士庶子守固与宿卫王宫同其事任霍光曰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
郑锷曰有以修之无以守之无益也于是颁其士庶
子与众庶以守焉○王氏曰士者公卿大夫之适而
已命者也庶子者国子之倅而未命者也众庶则其
地之人民递守者也夫士庶子所使帅众庶而颁其
守则远近均焉劳逸更焉○郑锷曰士庶子宿卫王
宫之人使外与掌固之事者盖以所亲信者守之(○/黄)
(氏曰士庶子守固与宿卫王宫同其事任霍光曰函/谷京师之固武库精兵所聚故以丞相弟为关都尉)
卷五十 第 3a 页 WYG0094-0056a.png
(子为武库令汉人犹识此意○王氏详说曰宫伯云/士庶子之在版者谓守于王宫也此谓颁其士庶子)
(之守谓守于城郭等处也贾氏谓士庶子不合在/城郭而掌固言此者兼掌士庶子宿卫之事失之)
设其饰器
郑锷曰守必有器如矛戟之类器加以饰所以为观
美之容(○李嘉会曰设器以为备必设饰以为美观/则险固之地斯壮而固矣如今门戟之类)
分其财用均其稍食
王氏曰分其财用以给守事均其稍食以养守者○
刘执中曰财用曰分随地守之所用也稍食曰均计
(之守谓守于城郭等处也贾氏谓士庶子不合在/城郭而掌固言此者兼掌士庶子宿卫之事失之)
设其饰器
郑锷曰守必有器如矛戟之类器加以饰所以为观
美之容(○李嘉会曰设器以为备必设饰以为美观/则险固之地斯壮而固矣如今门戟之类)
分其财用均其稍食
王氏曰分其财用以给守事均其稍食以养守者○
刘执中曰财用曰分随地守之所用也稍食曰均计
卷五十 第 3b 页 WYG0094-0056b.png
功力之所当也(○郑锷曰守必有财用金城汤池亡/粟不守故分之使无偏聚之处稍食)
(守吏之禄廪其守/固则其给宜均)
任其万民用其材器
郑锷曰万民近地之民居近则自任其责(○郑康成/曰任谓以)
(其任使/之也)材则近地所出之财用(○易氏曰材谓材/木可为桢干者)器
则土人所使畚筑之具(○易氏曰器谓器/械可备任载者)守其地则
用其材又用其器取之近地不劳于输将出于民则
人各便其习而不患其捍格如是则固可以长守矣
(守吏之禄廪其守/固则其给宜均)
任其万民用其材器
郑锷曰万民近地之民居近则自任其责(○郑康成/曰任谓以)
(其任使/之也)材则近地所出之财用(○易氏曰材谓材/木可为桢干者)器
则土人所使畚筑之具(○易氏曰器谓器/械可备任载者)守其地则
用其材又用其器取之近地不劳于输将出于民则
人各便其习而不患其捍格如是则固可以长守矣
卷五十 第 4a 页 WYG0094-0056c.png
易氏曰周人守禦天概以民为固以人心为本设其
饰器所以耸动观听之具而又分其财用则随其地
守之所当得均其稍食则计其功力之所当予凡此
皆奋𤼵人心于平时之素也若夫城郭之所以为固
者亦不过任万民而用其材器使其地之人自为守
而已
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
通与国有司帅之以赞其不足者
饰器所以耸动观听之具而又分其财用则随其地
守之所当得均其稍食则计其功力之所当予凡此
皆奋𤼵人心于平时之素也若夫城郭之所以为固
者亦不过任万民而用其材器使其地之人自为守
而已
凡守者受法焉以通守政有移甲与其役财用唯是得
通与国有司帅之以赞其不足者
卷五十 第 4b 页 WYG0094-0056d.png
黄氏曰凡守者皆受法于掌固故得通守政○郑康
成曰凡守者士庶子及他要害之守吏通守政者兵
甲役财难易多少转移相给也其他非是不得妄离
部署○王昭禹曰甲兵有时而不足用则无以捍患
力役有时而不足供则无以即工财用有时而不足
给则无以同事以其有馀者移之以足一时之所颁
不亦可乎若守者则不可移故曰唯是得通○易氏
曰与国有司帅之则非掌固之所敢专帅之于掌甲
成曰凡守者士庶子及他要害之守吏通守政者兵
甲役财难易多少转移相给也其他非是不得妄离
部署○王昭禹曰甲兵有时而不足用则无以捍患
力役有时而不足供则无以即工财用有时而不足
给则无以同事以其有馀者移之以足一时之所颁
不亦可乎若守者则不可移故曰唯是得通○易氏
曰与国有司帅之则非掌固之所敢专帅之于掌甲
卷五十 第 5a 页 WYG0094-0057a.png
掌役掌财用之有司亦以赞其甲役财用之不足者
○郑康成曰赞佐也(○项氏曰所以/防其自妄予)
刘执中曰受法于掌固必通其守政不可执一隅而
死其所守也与国有司帅其所移之物以赞其不足
者此之谓通守政焉
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音/戚)以号戒
易氏曰此掌固所设之法非其自巡也昼三巡则察
其部伍之失次者(○郑康成曰巡行也行/守者为众庶之懈惰)夜事尤谨
○郑康成曰赞佐也(○项氏曰所以/防其自妄予)
刘执中曰受法于掌固必通其守政不可执一隅而
死其所守也与国有司帅其所移之物以赞其不足
者此之谓通守政焉
昼三巡之夜亦如之夜三鼜(音/戚)以号戒
易氏曰此掌固所设之法非其自巡也昼三巡则察
其部伍之失次者(○郑康成曰巡行也行/守者为众庶之懈惰)夜事尤谨
卷五十 第 5b 页 WYG0094-0057b.png
故亦如之○刘执中曰此其守者受法于掌固也夜
则不见其三巡故以鼜及号为信也(○愚案鼜字/见鼓人镈师)○
易氏曰每巡必鼓鼜鼜即鼓军事之鼖鼓也鼜其声
也号则呼其所守者之名(○黄氏曰号即司马/号名辨夜事者也)戒则
警其所守者之事
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
王昭禹曰上文所言皆王国之守固也若造都邑则
治其固与其守法则都鄙之事○郑康成曰都邑亦
则不见其三巡故以鼜及号为信也(○愚案鼜字/见鼓人镈师)○
易氏曰每巡必鼓鼜鼜即鼓军事之鼖鼓也鼜其声
也号则呼其所守者之名(○黄氏曰号即司马/号名辨夜事者也)戒则
警其所守者之事
若造都邑则治其固与其守法
王昭禹曰上文所言皆王国之守固也若造都邑则
治其固与其守法则都鄙之事○郑康成曰都邑亦
卷五十 第 6a 页 WYG0094-0057c.png
为城郭○黄氏曰或曰鄙或曰畺守法详焉
凡国都之竟(音/境)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
郑康成曰竟界也○郑锷曰外焉国都畺竟之上(○/王)
(昭禹曰王国/都邑之境)则为之沟池种植树木以为固四郊之
内乡遂之民所居也亦为之沟树焉(○黄氏曰/于是设关)盖外
焉环而守之则中邦可无意外之患
民皆有职焉
郑康成曰职谓守与任○郑锷曰国中也都邑也国
凡国都之竟(音/境)有沟树之固郊亦如之
郑康成曰竟界也○郑锷曰外焉国都畺竟之上(○/王)
(昭禹曰王国/都邑之境)则为之沟池种植树木以为固四郊之
内乡遂之民所居也亦为之沟树焉(○黄氏曰/于是设关)盖外
焉环而守之则中邦可无意外之患
民皆有职焉
郑康成曰职谓守与任○郑锷曰国中也都邑也国
卷五十 第 6b 页 WYG0094-0057d.png
都之竟也近地之民各有职于所守之地非惟各爱
护其国亦不患其力之不给(○刘执中曰边境之民/则受田以养之分地以)
(任之使治沟种树犹边/洫者受田以治沟洫也)
若有山川则因之
郑康成曰山川若殽皋河汉(○贾氏曰殽若殽有二/陵皋若东成皋汉若楚)
(之汉水河为四渎之/宗又齐西有浊河)
王昭禹曰因之以为阻固也夫为高必因丘陵为下
必因川泽因其高下自然之势以为之阻固则用力
护其国亦不患其力之不给(○刘执中曰边境之民/则受田以养之分地以)
(任之使治沟种树犹边/洫者受田以治沟洫也)
若有山川则因之
郑康成曰山川若殽皋河汉(○贾氏曰殽若殽有二/陵皋若东成皋汉若楚)
(之汉水河为四渎之/宗又齐西有浊河)
王昭禹曰因之以为阻固也夫为高必因丘陵为下
必因川泽因其高下自然之势以为之阻固则用力
卷五十 第 7a 页 WYG0094-0058a.png
不劳而为备也易矣(○杨氏曰因之不为城/郭沟池树渠以为固也)
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薛平仲曰掌固所以先其在国司险所以详其在野
自国而野自野而疆远近势异今也先其国中之固
而及诸野外之险则险固可恃而内外之势立矣(○/李)
(嘉会曰晋悼公十年方理会得一虎牢/而后郑人服以司险失职而郑人得之)
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郑康成曰周犹遍也○王昭禹曰九州之图山林川
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薛平仲曰掌固所以先其在国司险所以详其在野
自国而野自野而疆远近势异今也先其国中之固
而及诸野外之险则险固可恃而内外之势立矣(○/李)
(嘉会曰晋悼公十年方理会得一虎牢/而后郑人服以司险失职而郑人得之)
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
郑康成曰周犹遍也○王昭禹曰九州之图山林川
卷五十 第 7b 页 WYG0094-0058b.png
泽之阻若职方氏所谓东南曰扬州其山镇曰会稽
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之类是也○郑
锷曰易之坎指山川丘陵为地之险则险者地势自
然之阻非人所为固也九州之地各有险王者制御
诸侯不可以不周知也使司险之官案图以周知凡
水绝壤断之处山高水深之所皆欲知之无遗也○
郑康成曰达道路者山林之阻则开凿之川泽之阻
则桥梁之
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之类是也○郑
锷曰易之坎指山川丘陵为地之险则险者地势自
然之阻非人所为固也九州之地各有险王者制御
诸侯不可以不周知也使司险之官案图以周知凡
水绝壤断之处山高水深之所皆欲知之无遗也○
郑康成曰达道路者山林之阻则开凿之川泽之阻
则桥梁之
卷五十 第 8a 页 WYG0094-0058c.png
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而达
其道路
贾氏曰此五沟五涂而言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
禁非遂人田间五沟五涂也此沟涂所作随大小为
之皆准约田閒五沟五涂沟上亦皆有道路以相支
凑故以五沟五涂言之(○刘执中曰王畿之内非乡/遂都鄙之地可以田者为五)
(沟五涂不可田者树以林木用为险固/必因其地之民授之田使职其守禁)○郑康成曰
树之林作藩落也(○项氏曰/以备不虞)
其道路
贾氏曰此五沟五涂而言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
禁非遂人田间五沟五涂也此沟涂所作随大小为
之皆准约田閒五沟五涂沟上亦皆有道路以相支
凑故以五沟五涂言之(○刘执中曰王畿之内非乡/遂都鄙之地可以田者为五)
(沟五涂不可田者树以林木用为险固/必因其地之民授之田使职其守禁)○郑康成曰
树之林作藩落也(○项氏曰/以备不虞)
卷五十 第 8b 页 WYG0094-0058d.png
杨氏曰知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者达其阻以
为道路也达其道路而不设沟涂林木以为阻固非
王公守国之义为之阻固而无守禁则湮茀而不治
刍荛者往焉其弊有不可胜言者虽有阻固不足恃
矣又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项氏曰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则人不得以)
(妄踰而有常行之道于/守固于往来两得之矣)
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
达之
为道路也达其道路而不设沟涂林木以为阻固非
王公守国之义为之阻固而无守禁则湮茀而不治
刍荛者往焉其弊有不可胜言者虽有阻固不足恃
矣又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项氏曰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则人不得以)
(妄踰而有常行之道于/守固于往来两得之矣)
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
达之
卷五十 第 9a 页 WYG0094-0059a.png
郑康成曰有故丧灾及兵也○易氏曰守以道路为
急阻以道路而后险为可恃使内外无禁往来不察
而奸伪者邪慝者物之犯禁者人之有罪奇邪者或
得乘间而入虽险犹无险也故司险于国有故则藩
塞阻路而止行者
郑锷曰已藩塞阻路则使其徒四十人守之(○李嘉/会曰司)
(险之属胥徒止四十人其属如何能守天下之险盖/有王官之属有守地之民凡姓名属乎上者则令守)
(之/)惟有节者则达焉而无旌节者不使得通也乡大
急阻以道路而后险为可恃使内外无禁往来不察
而奸伪者邪慝者物之犯禁者人之有罪奇邪者或
得乘间而入虽险犹无险也故司险于国有故则藩
塞阻路而止行者
郑锷曰已藩塞阻路则使其徒四十人守之(○李嘉/会曰司)
(险之属胥徒止四十人其属如何能守天下之险盖/有王官之属有守地之民凡姓名属乎上者则令守)
(之/)惟有节者则达焉而无旌节者不使得通也乡大
卷五十 第 9b 页 WYG0094-0059b.png
夫于国有故则令民各守其闾以旌节辅令则达之
者所掌止于六乡之中也掌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
有节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所掌及于天下也此指王
国险要之地而已○杨氏曰惟国有故时为然以备
不虞非设险为国之常法也
郑锷曰周家始都丰镐其后周公有雒阳之卜以为
后世有德易以兴无德易以亡周公所恃以安周者
不专于宅险也然设法守禦如此其备信夫王公设
者所掌止于六乡之中也掌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
有节无节者有几则不达所掌及于天下也此指王
国险要之地而已○杨氏曰惟国有故时为然以备
不虞非设险为国之常法也
郑锷曰周家始都丰镐其后周公有雒阳之卜以为
后世有德易以兴无德易以亡周公所恃以安周者
不专于宅险也然设法守禦如此其备信夫王公设
卷五十 第 10a 页 WYG0094-0059c.png
险以守其国虽圣人亦不能已也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郑康成曰疆界也○易氏曰千里王畿畿之境谓之
疆载师所言大都之田任畺地是已而邦国都鄙亦
有畿疆之制大司徒所言制其畿疆而沟封之是已
此官虽逸而以司险推之则掌王国之疆以及邦国
都鄙之疆也审矣○贾氏曰守疆界亦禁戒之事故
在此
掌疆中士八人史四人胥十有六人徒百有六十人
郑康成曰疆界也○易氏曰千里王畿畿之境谓之
疆载师所言大都之田任畺地是已而邦国都鄙亦
有畿疆之制大司徒所言制其畿疆而沟封之是已
此官虽逸而以司险推之则掌王国之疆以及邦国
都鄙之疆也审矣○贾氏曰守疆界亦禁戒之事故
在此
卷五十 第 10b 页 WYG0094-0059d.png
候人上士六人下士十有二人史六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康成曰候候迎宾客之来者○郑锷曰读候人之
诗言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其官可谓卑矣诗人以为
歌咏何也盖曹之共公不能用贤所谓贤人君子俱
充何戈祋之役以送迎宾客而三百赤芾者乃皆服
芾之小人也周人乃以上士六人为之盖待宾客之
来往治其礼事亦所以怀远人之道○黄氏曰其职
各掌其方之道治其官上士六人则四方分为六乡
郑康成曰候候迎宾客之来者○郑锷曰读候人之
诗言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其官可谓卑矣诗人以为
歌咏何也盖曹之共公不能用贤所谓贤人君子俱
充何戈祋之役以送迎宾客而三百赤芾者乃皆服
芾之小人也周人乃以上士六人为之盖待宾客之
来往治其礼事亦所以怀远人之道○黄氏曰其职
各掌其方之道治其官上士六人则四方分为六乡
卷五十 第 11a 页 WYG0094-0060a.png
愚案掌疆候人之职徒役特多古人于边备严矣
贾氏白亦是武事故在此
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候人
郑锷曰境必有候所候不一处故曰各掌其方之道
治(○郑康成曰国语曰候/不在境讥不居其方也)○王昭禹曰道治道路之
治治谓出入迎送治其事也禁谓止其所犯若传所
谓坏其馆垣之类是也令谓令使为之若传所谓教
其不知恤其不足是也(○郑锷曰凡捍卫防闲/禁其侵掠之类皆掌之)○郑
贾氏白亦是武事故在此
各掌其方之道治与其禁令以设候人
郑锷曰境必有候所候不一处故曰各掌其方之道
治(○郑康成曰国语曰候/不在境讥不居其方也)○王昭禹曰道治道路之
治治谓出入迎送治其事也禁谓止其所犯若传所
谓坏其馆垣之类是也令谓令使为之若传所谓教
其不知恤其不足是也(○郑锷曰凡捍卫防闲/禁其侵掠之类皆掌之)○郑
卷五十 第 11b 页 WYG0094-0060b.png
康成曰以设候人者选士卒以为之(○贾氏曰选士/卒者即徒百二)
(十人皆是甲士/步卒之内为之)○王氏曰方各设其人以候有方治
者致之送之
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直遥/反)及归送之于竟
郑锷曰或各以其方之事来质正于王朝以求治者
则帅而致之于朝去则卫而送之于竟迎其往来之
使致其勤也如是而春秋之世晋栾盈奔楚道周周
西鄙掠之至盈诉诸朝王乃使候出诸轘辕此诸侯
(十人皆是甲士/步卒之内为之)○王氏曰方各设其人以候有方治
者致之送之
若有方治则帅而致于朝(直遥/反)及归送之于竟
郑锷曰或各以其方之事来质正于王朝以求治者
则帅而致之于朝去则卫而送之于竟迎其往来之
使致其勤也如是而春秋之世晋栾盈奔楚道周周
西鄙掠之至盈诉诸朝王乃使候出诸轘辕此诸侯
卷五十 第 12a 页 WYG0094-0060c.png
所以不朝而王室卒至于陵迟定王使单襄公聘楚
假道于陈候不在竟单子知其必亡是又不知先王
设候人意
环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黄氏曰以环名官取巡逻周匝之义○王昭禹曰环
之为物肉好一其肉好皆旋之而不可穷也环人之
官巡察内外若环之终始相循而不穷○郑锷曰夏
官环人掌军中循环往来无所不察之事而秋官环
假道于陈候不在竟单子知其必亡是又不知先王
设候人意
环人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黄氏曰以环名官取巡逻周匝之义○王昭禹曰环
之为物肉好一其肉好皆旋之而不可穷也环人之
官巡察内外若环之终始相循而不穷○郑锷曰夏
官环人掌军中循环往来无所不察之事而秋官环
卷五十 第 12b 页 WYG0094-0060d.png
人则掌送迎宾客循环往来之事皆以循环往来为
义军中之环人有战攻之事则置之非如秋官掌送
迎之职(○易氏曰在秋官者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令其守涂地者为之聚柝谓之四面环之可)
(也在夏官者止于徒十有二人何以环之乎今考簭/人九簭之名九曰巫环郑氏谓簭可致师不此则以)
(为致师之簭孟子曰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既/谓之天时非四面环之之意环得天时之吉则其为)
(簭名/信矣)
掌致师
王昭禹曰兵法曰善战致人而不致于人夫我案兵
义军中之环人有战攻之事则置之非如秋官掌送
迎之职(○易氏曰在秋官者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令其守涂地者为之聚柝谓之四面环之可)
(也在夏官者止于徒十有二人何以环之乎今考簭/人九簭之名九曰巫环郑氏谓簭可致师不此则以)
(为致师之簭孟子曰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既/谓之天时非四面环之之意环得天时之吉则其为)
(簭名/信矣)
掌致师
王昭禹曰兵法曰善战致人而不致于人夫我案兵
卷五十 第 13a 页 WYG0094-0061a.png
无动而致敌使来以逸待劳宜胜之矣(○郑锷曰战/必致师盖使)
(环人犯敌以致吾必战之志使敌人怒而求战其致/之自我也左氏载晋楚交战楚许伯摄叔乐伯致晋)
(师之事司马出师而敌人/不速出战则环人致之)
察军慝(他得/反)
郑康成曰慝阴奸也视军中有为慝者则执之(○郑/锷曰)
(苟有欲为奸于军中者无以察之则变从中起而外/应敌人矣故掌察乎军慝所以消奸恶于内○李嘉)
(会曰察军之奸谋隐而未彰者此上兵伐谋之意如/韩信伐赵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而后进师之类所以)
(言之于/先也)
(环人犯敌以致吾必战之志使敌人怒而求战其致/之自我也左氏载晋楚交战楚许伯摄叔乐伯致晋)
(师之事司马出师而敌人/不速出战则环人致之)
察军慝(他得/反)
郑康成曰慝阴奸也视军中有为慝者则执之(○郑/锷曰)
(苟有欲为奸于军中者无以察之则变从中起而外/应敌人矣故掌察乎军慝所以消奸恶于内○李嘉)
(会曰察军之奸谋隐而未彰者此上兵伐谋之意如/韩信伐赵知其不用广武君策而后进师之类所以)
(言之于/先也)
卷五十 第 13b 页 WYG0094-0061b.png
环四方之故
郑锷曰若外焉有缔交之人将攻于我师无以环之
则变生于外四面并至矣故又环送而巡之所以折
冲而禦侮也
易氏曰察军慝则察其在我者环四方之故则环其
在人者
巡邦国搏(音/博)谍(音/牒)贼
王氏曰自此以下皆环人巡邦国之事○郑锷曰遍
郑锷曰若外焉有缔交之人将攻于我师无以环之
则变生于外四面并至矣故又环送而巡之所以折
冲而禦侮也
易氏曰察军慝则察其在我者环四方之故则环其
在人者
巡邦国搏(音/博)谍(音/牒)贼
王氏曰自此以下皆环人巡邦国之事○郑锷曰遍
卷五十 第 14a 页 WYG0094-0061c.png
巡四方而无不知有谍贼则反间或行焉又当巡邦
国而搏其谍则无敢窥我师者矣(○郑康成曰谍/贼反间为国贼)
讼敌国
郑锷曰诸侯之国力足相敌不为辨其纷争之讼则
有相攻击之患以分我师之势矣郑康成谓敌国兵
来则往与之讼曲直引齐国佐如晋论萧同叔子事
以为證环人仗王朝之威何为往与之讼耶盖讼敌
国者往为决两国之争(○黄氏曰环人与候人联官/夫事不治则讼讼不已必以)
国而搏其谍则无敢窥我师者矣(○郑康成曰谍/贼反间为国贼)
讼敌国
郑锷曰诸侯之国力足相敌不为辨其纷争之讼则
有相攻击之患以分我师之势矣郑康成谓敌国兵
来则往与之讼曲直引齐国佐如晋论萧同叔子事
以为證环人仗王朝之威何为往与之讼耶盖讼敌
国者往为决两国之争(○黄氏曰环人与候人联官/夫事不治则讼讼不已必以)
卷五十 第 14b 页 WYG0094-0061d.png
(师已用师矣而犹讼之讼其曲使知而服之则师可/已也○刘执中曰讼敌人之过恶以激我师俾无不)
(怒之/也)
扬军旅
郑锷曰有不服之国已围其邑不宣扬王国之威武
以降之必至于多杀其人民此皆环人之职郑康成
引尚父鹰扬彼言扬者扬威武以待敌耳如环人又
安能鹰扬哉以叔向平丘会观之谓鲁人曰寡君有
车四千乘在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乎环人宣
(怒之/也)
扬军旅
郑锷曰有不服之国已围其邑不宣扬王国之威武
以降之必至于多杀其人民此皆环人之职郑康成
引尚父鹰扬彼言扬者扬威武以待敌耳如环人又
安能鹰扬哉以叔向平丘会观之谓鲁人曰寡君有
车四千乘在牛虽瘠偾于豚上其畏不死乎环人宣
卷五十 第 15a 页 WYG0094-0062a.png
扬国威殆此类也
降(户江/反)围邑
郑康成曰围邑欲降者受而降之春秋传曰齐人降
鄣○黄氏曰环人掌致师志于战也而以降围邑终
焉不杀之仁也虽然受降如受敌斯亦当察故环人
掌之
易氏曰此六者非其徒十有二人之所能及必环人
簭之而后举此所以继于致师之后
降(户江/反)围邑
郑康成曰围邑欲降者受而降之春秋传曰齐人降
鄣○黄氏曰环人掌致师志于战也而以降围邑终
焉不杀之仁也虽然受降如受敌斯亦当察故环人
掌之
易氏曰此六者非其徒十有二人之所能及必环人
簭之而后举此所以继于致师之后
卷五十 第 15b 页 WYG0094-0062b.png
挈壶氏下士六人史二人徒十有二人
郑康成曰挈读如絜发之絜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
水以为漏(○易氏曰挈壶之制不可考以唐制推之/水海浮箭四匮注水始自夜天池入于日)
(天池自日天池入于平壶以次相注入于水海浮箭/而上以浮箭为刻分昼夜计十二时每时八刻二十)
(分每刻六十分箭四十八二箭当一气岁统二百一/十九万一千五百分悉刻于箭上铜乌引水而下注)
(浮箭而上𤼵至于昼夜之刻分至之候/冬夏长短昏晓隐见与周官晷影无差)○郑锷曰或
谓挈壶氏司漏刻以分阴阳昼夜宜与保章冯相同
列乃列于夏官何耶以齐国风考之襄公之时朝廷
郑康成曰挈读如絜发之絜壶盛水器也世主挈壶
水以为漏(○易氏曰挈壶之制不可考以唐制推之/水海浮箭四匮注水始自夜天池入于日)
(天池自日天池入于平壶以次相注入于水海浮箭/而上以浮箭为刻分昼夜计十二时每时八刻二十)
(分每刻六十分箭四十八二箭当一气岁统二百一/十九万一千五百分悉刻于箭上铜乌引水而下注)
(浮箭而上𤼵至于昼夜之刻分至之候/冬夏长短昏晓隐见与周官晷影无差)○郑锷曰或
谓挈壶氏司漏刻以分阴阳昼夜宜与保章冯相同
列乃列于夏官何耶以齐国风考之襄公之时朝廷
卷五十 第 16a 页 WYG0094-0062c.png
兴居无节东方未明而召群臣至使之颠倒衣裳不
顾时之早晚为挈壶氏者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若是
类正司昼夜之事若夫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
舍挈畚以令粮此行师用兵之时举以示师徒安得
不列为司马之属哉
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音/本)以令粮
郑锷曰军之所聚不可无井穿井及水则举壶示人
使见壶者知其地有井盖壶者所以盛水故也乘车
顾时之早晚为挈壶氏者不能辰夜不夙则莫若是
类正司昼夜之事若夫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
舍挈畚以令粮此行师用兵之时举以示师徒安得
不列为司马之属哉
掌挈壶以令军井挈辔以令舍挈畚(音/本)以令粮
郑锷曰军之所聚不可无井穿井及水则举壶示人
使见壶者知其地有井盖壶者所以盛水故也乘车
卷五十 第 16b 页 WYG0094-0062d.png
马者必执辔止则解焉军之所至或当舍止则举辔
示人使见辔者知当解鞍息马盖舍则不执辔故也
盛粮者必用畚军于其地或当廪给则举畚以示人
使见畚者知其下有粮盖畚者盛粮之器故也是三
者非挈壶之职皆有取于挈壶之义盖军旅所屯号
令难于相闻各以其物表之于事便于力省也○易
氏曰饮食居处人之大欲存焉故因其令军井而兼
以令之是三者皆挈于竿首而表之虽军众不齐莫
示人使见辔者知当解鞍息马盖舍则不执辔故也
盛粮者必用畚军于其地或当廪给则举畚以示人
使见畚者知其下有粮盖畚者盛粮之器故也是三
者非挈壶之职皆有取于挈壶之义盖军旅所屯号
令难于相闻各以其物表之于事便于力省也○易
氏曰饮食居处人之大欲存焉故因其令军井而兼
以令之是三者皆挈于竿首而表之虽军众不齐莫
卷五十 第 17a 页 WYG0094-0063a.png
不目击而心会郑氏所谓省烦趋疾是已
凡军事县(音/玄)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
火守之分以日夜
王昭禹曰县壶以盛水分刻漏也○郑康成曰击柝
两木相敲行夜时也○郑锷曰军中之守尤严于夜
故行夜者必聚而击柝以戒非常必更代而次序之
使之适平县壶为漏时至则代先后有伦非惟无独
贤之叹且使击柝者不倦而事益严也野庐氏于宾
凡军事县(音/玄)壶以序聚柝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
火守之分以日夜
王昭禹曰县壶以盛水分刻漏也○郑康成曰击柝
两木相敲行夜时也○郑锷曰军中之守尤严于夜
故行夜者必聚而击柝以戒非常必更代而次序之
使之适平县壶为漏时至则代先后有伦非惟无独
贤之叹且使击柝者不倦而事益严也野庐氏于宾
卷五十 第 17b 页 WYG0094-0063b.png
客至则令其地之人聚柝之修闾氏掌比国中之互
柝者秋官环人宾客所舍则令聚柝宫正于宫中则
击柝而比之防患之术尤戒于夜况军中乎○郑康
成曰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易氏曰守之以火
则均其晷刻之多少守之以水则知其漏箭之迁易
郑康成曰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漏之箭昼夜共
百刻冬夏之时间有长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
箭(○贾氏曰此据汉法而言以器盛四十八箭各百/刻以壶盛水悬于箭上节而下之水水淹刻则为)
柝者秋官环人宾客所舍则令聚柝宫正于宫中则
击柝而比之防患之术尤戒于夜况军中乎○郑康
成曰代亦更也礼未大敛代哭○易氏曰守之以火
则均其晷刻之多少守之以水则知其漏箭之迁易
郑康成曰分以日夜者异昼夜漏也漏之箭昼夜共
百刻冬夏之时间有长短焉大史立成法有四十八
箭(○贾氏曰此据汉法而言以器盛四十八箭各百/刻以壶盛水悬于箭上节而下之水水淹刻则为)
卷五十 第 18a 页 WYG0094-0063c.png
(一刻四十八箭者/取倍二十四气也)
及冬则以火㸑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郑司农曰冬水冻漏不下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谓
沃漏也○薛氏曰以火㸑鼎使之不凝以火守壶使
之不差施之于军事所以严守警施之于丧事所以
严凶哀朝廷朝夕之礼亦常以是为节然春官鸡人
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而此复特掌之挈壶氏者盖
天子备官挈壶掌漏鸡人告时诸侯则掌漏告时一
及冬则以火㸑鼎水而沸之而沃之
郑司农曰冬水冻漏不下故以火炊水沸以沃之谓
沃漏也○薛氏曰以火㸑鼎使之不凝以火守壶使
之不差施之于军事所以严守警施之于丧事所以
严凶哀朝廷朝夕之礼亦常以是为节然春官鸡人
凡国事为期则告之时而此复特掌之挈壶氏者盖
天子备官挈壶掌漏鸡人告时诸侯则掌漏告时一
卷五十 第 18b 页 WYG0094-0063d.png
于挈壶氏而已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薛平仲曰险固之守必有其本射人之属是固王政
之本务欤夫射者男子之事弧矢之利其为威天下
也久矣先王于大祭祀则有射于宾客则有射于燕
饮则有射当君臣相事于礼文之交而不忘武事于
弓矢之用此射人必以下大夫二人为之长者所以
射人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
胥二人徒二十人
薛平仲曰险固之守必有其本射人之属是固王政
之本务欤夫射者男子之事弧矢之利其为威天下
也久矣先王于大祭祀则有射于宾客则有射于燕
饮则有射当君臣相事于礼文之交而不忘武事于
弓矢之用此射人必以下大夫二人为之长者所以
卷五十 第 19a 页 WYG0094-0064a.png
重其本也○贾氏曰射武事故在此
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
西面
黄氏曰此即司士朝仪之位射人掌公卿大夫其初
命见于王则其位如朝仪之位而有挚故知其为初
命始见也司士掌摈士者膳其挚是则士初命始见
亦有挚矣此日视朝之朝所谓治朝也(常朝司士掌/其位听朝宰)
(夫掌/其位)听治于此则曰治朝射于此则曰射朝康成谓
掌国之三公孤卿大夫之位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
西面
黄氏曰此即司士朝仪之位射人掌公卿大夫其初
命见于王则其位如朝仪之位而有挚故知其为初
命始见也司士掌摈士者膳其挚是则士初命始见
亦有挚矣此日视朝之朝所谓治朝也(常朝司士掌/其位听朝宰)
(夫掌/其位)听治于此则曰治朝射于此则曰射朝康成谓
卷五十 第 19b 页 WYG0094-0064b.png
将射始入见君之位非也将射始入见君其位或当
如此而何用挚哉经文自此以上未有射事是其设
职不专为射也诸侯来朝国有吉凶庆吊之事即听
于此(射人掌其戒/令诏相其事)朝觐法见毕有所请治亦于此(射/人)
(掌其/治达)故总称之曰诸侯在朝使射人专诏相之异于
诸臣也大抵射人本掌选择卿大夫故在国则使正
其位等其挚会同朝觐则作大夫介凡有爵者大宾
客则卿大夫从戒大史与大夫介大师则于此选将
如此而何用挚哉经文自此以上未有射事是其设
职不专为射也诸侯来朝国有吉凶庆吊之事即听
于此(射人掌其戒/令诏相其事)朝觐法见毕有所请治亦于此(射/人)
(掌其/治达)故总称之曰诸侯在朝使射人专诏相之异于
诸臣也大抵射人本掌选择卿大夫故在国则使正
其位等其挚会同朝觐则作大夫介凡有爵者大宾
客则卿大夫从戒大史与大夫介大师则于此选将
卷五十 第 20a 页 WYG0094-0064c.png
焉将在车则主射故使治射仪以射名官此建官之
本意也郑徒见以射名官遂谓其职皆射事若以射
名官其职独为射而已则建官之意浅矣夫君射人
师扶左仆人师扶右是亦为射乎
贾氏曰三公北面者君南面答阳臣北面答君三公
臣中最尊故屈之使北面答君之义孤东面者西方
宾位孤无职而宾客之也(○郑锷曰三孤贰公弘化/特立无朋君不尽臣之故)
(位乎西而东面○王氏详说曰朝士外朝之法孤卿/大夫同于西面射人司士则孤东面卿大夫西面者)
本意也郑徒见以射名官遂谓其职皆射事若以射
名官其职独为射而已则建官之意浅矣夫君射人
师扶左仆人师扶右是亦为射乎
贾氏曰三公北面者君南面答阳臣北面答君三公
臣中最尊故屈之使北面答君之义孤东面者西方
宾位孤无职而宾客之也(○郑锷曰三孤贰公弘化/特立无朋君不尽臣之故)
(位乎西而东面○王氏详说曰朝士外朝之法孤卿/大夫同于西面射人司士则孤东面卿大夫西面者)
卷五十 第 20b 页 WYG0094-0064d.png
(三孤无常职时乎与卿大夫同又时乎与卿大夫异/乘夏篆服希冕所以与之异也位九棘爵六命所以)
(与之/同也)卿大夫西面者皆有职故在东近君居主位也
(○郑锷曰卿大夫用事于朝者也其德虽尊其职则/卑故位乎东而西面纯于臣道也自王南面观之则)
(西面者在王之左/东面者在王之右)○刘氏曰孤东面卿大夫西面朝
廷之序以右为尊○郑锷曰或谓宰夫言正三公六
卿大夫群吏之位而司士又正朝仪之位王南面三
公北面孤东面射人又正之何耶盖治朝之位王日
视朝司士掌之而宰夫治其不法者以肃其仪尔射
(与之/同也)卿大夫西面者皆有职故在东近君居主位也
(○郑锷曰卿大夫用事于朝者也其德虽尊其职则/卑故位乎东而西面纯于臣道也自王南面观之则)
(西面者在王之左/东面者在王之右)○刘氏曰孤东面卿大夫西面朝
廷之序以右为尊○郑锷曰或谓宰夫言正三公六
卿大夫群吏之位而司士又正朝仪之位王南面三
公北面孤东面射人又正之何耶盖治朝之位王日
视朝司士掌之而宰夫治其不法者以肃其仪尔射
卷五十 第 21a 页 WYG0094-0065a.png
人专夫宾射之位然君南面三公孤卿或北面或东
西面不以为宾之故而乱之也
其挚三公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雁
王氏曰三公执璧则以有君之体而不致其用也(○/薛)
(氏曰公之爵一也或曰执璧或曰执桓圭者公虽无/异命然或在朝或在国在国则远君远君者其势伸)
(故以九命而执圭在朝则近君近君者其势屈故以/八命而执璧犹之月焉远日则为望近日则为晦古)
(人谓日有君道月/有臣道者此也)○王昭禹曰三公事道也王之所
承有弗敢臣也宗伯之挚不序于其职而射人以主
西面不以为宾之故而乱之也
其挚三公执璧孤执皮帛卿执羔大夫雁
王氏曰三公执璧则以有君之体而不致其用也(○/薛)
(氏曰公之爵一也或曰执璧或曰执桓圭者公虽无/异命然或在朝或在国在国则远君远君者其势伸)
(故以九命而执圭在朝则近君近君者其势屈故以/八命而执璧犹之月焉远日则为望近日则为晦古)
(人谓日有君道月/有臣道者此也)○王昭禹曰三公事道也王之所
承有弗敢臣也宗伯之挚不序于其职而射人以主
卷五十 第 21b 页 WYG0094-0065b.png
宾射为先则三公之挚言于此亦以见宾而弗敢臣
之意○易氏曰孤执皮帛以其有衣被文采之义卿
执羔则群而不失其类大夫雁则夙夜奉上而不懈
其义○黄氏曰司士朝仪之位亦无士王与诸侯宾
射士位卑而不获预故无位于朝礼记所谓朝不坐
燕不与是也(○贾氏曰下文豻侯二正则士/得自行宾射不得与君宾射矣)
贾氏曰仪礼诸侯有燕朝及射朝不见正朝周礼天
子有射朝正朝不见燕朝诸侯射朝与燕朝位同则
之意○易氏曰孤执皮帛以其有衣被文采之义卿
执羔则群而不失其类大夫雁则夙夜奉上而不懈
其义○黄氏曰司士朝仪之位亦无士王与诸侯宾
射士位卑而不获预故无位于朝礼记所谓朝不坐
燕不与是也(○贾氏曰下文豻侯二正则士/得自行宾射不得与君宾射矣)
贾氏曰仪礼诸侯有燕朝及射朝不见正朝周礼天
子有射朝正朝不见燕朝诸侯射朝与燕朝位同则
卷五十 第 22a 页 WYG0094-0065c.png
天子燕朝亦与射朝位同诸侯正朝亦与射朝位同
是天子诸侯三朝名自同故郑引仪礼互见为义
诸侯在朝则皆北面诏相(息亮/反)其法
郑康成曰谓诸侯来朝而未归王与之射于朝者皆
北面从三公位○刘氏曰三公辅弼之长诸侯方州
之长故皆北面以正臣礼(○黄氏曰外朝诸侯东面/宾之也治朝诸侯北面臣)
(之/也)○贾氏曰法谓在朝进退周旋拱揖之仪(○王昭/禹曰谓)
(朝射之/法也)
是天子诸侯三朝名自同故郑引仪礼互见为义
诸侯在朝则皆北面诏相(息亮/反)其法
郑康成曰谓诸侯来朝而未归王与之射于朝者皆
北面从三公位○刘氏曰三公辅弼之长诸侯方州
之长故皆北面以正臣礼(○黄氏曰外朝诸侯东面/宾之也治朝诸侯北面臣)
(之/也)○贾氏曰法谓在朝进退周旋拱揖之仪(○王昭/禹曰谓)
(朝射之/法也)
卷五十 第 22b 页 WYG0094-0065d.png
若有国事则掌其戒令诏相其事
郑锷曰宾射之时或有国事掌其戒令以谕告之使
致其严矣又从而诏相其事虑其出封之久或不知
国事之始末也(○郑康成日谓王有祭祀之事诸侯/当助其荐献也戒令告以斋与期○)
(黄氏曰国事不止祭祀戒令亦不止斋与期凡事皆/有戒令士之戒令司士掌之国于戒令诸子掌之然)
(则公卿大夫戒/令射人掌之欤)
掌其治达
郑锷曰若有所治之事将以上达于王则掌为之达
郑锷曰宾射之时或有国事掌其戒令以谕告之使
致其严矣又从而诏相其事虑其出封之久或不知
国事之始末也(○郑康成日谓王有祭祀之事诸侯/当助其荐献也戒令告以斋与期○)
(黄氏曰国事不止祭祀戒令亦不止斋与期凡事皆/有戒令士之戒令司士掌之国于戒令诸子掌之然)
(则公卿大夫戒/令射人掌之欤)
掌其治达
郑锷曰若有所治之事将以上达于王则掌为之达
卷五十 第 23a 页 WYG0094-0066a.png
之虑其自外而来朝左右之臣或壅蔽之使其情不
得以上通也(○郑康成曰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
(而下之○王昭禹曰上治达乎下若告命之属/是也下治达乎上若诸侯之复万民之逆也)○王
氏曰射之为道利以直达有括则不至治达如之故
掌治达者在射人也
以射法治射仪
黄氏曰自此以下则射事也射法自王而下各有其
法故以射法治射仪射法必自射人出故射人虽不
得以上通也(○郑康成曰谓诸侯因与王射及助祭/而有所治受而达之于王王有命又受)
(而下之○王昭禹曰上治达乎下若告命之属/是也下治达乎上若诸侯之复万民之逆也)○王
氏曰射之为道利以直达有括则不至治达如之故
掌治达者在射人也
以射法治射仪
黄氏曰自此以下则射事也射法自王而下各有其
法故以射法治射仪射法必自射人出故射人虽不
卷五十 第 23b 页 WYG0094-0066b.png
掌士而士之法仪具焉(○王昭禹曰射之法不可以/不正射之仪不可以不文先)
(王因其度数而制之以为法因其动容而制之以为/仪自王而下其耦或六或四或三其侯或二或一其)
(乐歌则异节以至其容其获其正皆有多寡之差焉/此射之法也又乌有不正哉以是法而治之其效见)
(于内志正外体直持弓必审持矢必固揖逊有度卑/者不得以抗尊升降有序先者不得以居后其为仪)
(也又乌有/不文哉)
郑康成曰治射仪谓肄之也
总论三射
陈及之曰射有三等有大射有宾射有燕射所谓大
(王因其度数而制之以为法因其动容而制之以为/仪自王而下其耦或六或四或三其侯或二或一其)
(乐歌则异节以至其容其获其正皆有多寡之差焉/此射之法也又乌有不正哉以是法而治之其效见)
(于内志正外体直持弓必审持矢必固揖逊有度卑/者不得以抗尊升降有序先者不得以居后其为仪)
(也又乌有/不文哉)
郑康成曰治射仪谓肄之也
总论三射
陈及之曰射有三等有大射有宾射有燕射所谓大
卷五十 第 24a 页 WYG0094-0066c.png
射者王将有郊庙之事于射宫择诸侯及群臣与邦
国所贡士可以与于祭者而与之祭司裘曰王大射
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
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射人云王大射则以狸步
张三侯梓人云张皮侯则春以功凡此皆大射也所
谓宾射者谓诸侯来朝王与之射以燕乐之射人云
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视瞭云宾射则奏钟鼓
梓人云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凡此皆宾射也所谓
国所贡士可以与于祭者而与之祭司裘曰王大射
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
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射人云王大射则以狸步
张三侯梓人云张皮侯则春以功凡此皆大射也所
谓宾射者谓诸侯来朝王与之射以燕乐之射人云
王以六耦射三侯三获三容视瞭云宾射则奏钟鼓
梓人云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凡此皆宾射也所谓
卷五十 第 24b 页 WYG0094-0066d.png
燕射者王与群臣燕饮而射也梓人云张兽侯则王
以息燕乡射记曰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
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凡画者丹
质此谓燕射也(○王氏详说曰司裘所言诸侯内诸/侯之大射也射人所言诸侯外诸侯)
(之宾射也○陈氏曰大射在庙则宾射在朝可知/宾射在朝则燕射在寝乡射州射在序亦可知也)
王以六耦
贾氏曰古之射者行同能耦则别之以射而胜者则
饮不胜者此射之所以有耦○易氏曰大射则大司
以息燕乡射记曰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
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凡画者丹
质此谓燕射也(○王氏详说曰司裘所言诸侯内诸/侯之大射也射人所言诸侯外诸侯)
(之宾射也○陈氏曰大射在庙则宾射在朝可知/宾射在朝则燕射在寝乡射州射在序亦可知也)
王以六耦
贾氏曰古之射者行同能耦则别之以射而胜者则
饮不胜者此射之所以有耦○易氏曰大射则大司
卷五十 第 25a 页 WYG0094-0067a.png
马合诸侯之六耦(○郑锷曰王耦之数十/二所以法天之大数)若宾射则
诸侯与王射而合卿大夫以为六耦以至诸侯之四
耦卿大夫士之三耦亦各以等杀而辨
射(食亦反/下同)三侯
王氏详说曰荆公以司裘之虎侯熊侯豹侯即射人
之三侯司裘之熊侯豹侯即射人之二侯司裘之麋
侯即射人之一侯陆农师谓王射三侯于侯内以五
采画正诸侯二侯以二采画正卿大夫一侯以二采
诸侯与王射而合卿大夫以为六耦以至诸侯之四
耦卿大夫士之三耦亦各以等杀而辨
射(食亦反/下同)三侯
王氏详说曰荆公以司裘之虎侯熊侯豹侯即射人
之三侯司裘之熊侯豹侯即射人之二侯司裘之麋
侯即射人之一侯陆农师谓王射三侯于侯内以五
采画正诸侯二侯以二采画正卿大夫一侯以二采
卷五十 第 25b 页 WYG0094-0067b.png
画正其说皆失之司裘所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
宾射也梓人曰张皮侯而栖鹄则大射之侯也又曰
张五采之侯则宾射之侯也又曰张兽侯则燕射之
侯也司裘言侯而及鹄射人言侯而及正(○郑锷曰/大射之侯)
(用皮饰其侧则以皮为鹄宾射之侯用/皮饰其侧则以五采为正此所以不同)射人所谓三
侯当如康成谓五正三正二正之侯也诸侯二侯即
三正二正之侯也卿大夫一侯则二正而已若以司
裘之熊侯豹侯而降杀之则梓人所谓皮侯与五采
宾射也梓人曰张皮侯而栖鹄则大射之侯也又曰
张五采之侯则宾射之侯也又曰张兽侯则燕射之
侯也司裘言侯而及鹄射人言侯而及正(○郑锷曰/大射之侯)
(用皮饰其侧则以皮为鹄宾射之侯用/皮饰其侧则以五采为正此所以不同)射人所谓三
侯当如康成谓五正三正二正之侯也诸侯二侯即
三正二正之侯也卿大夫一侯则二正而已若以司
裘之熊侯豹侯而降杀之则梓人所谓皮侯与五采
卷五十 第 26a 页 WYG0094-0067c.png
之侯何别乎若谓天子之侯皆五正则是天子与诸
侯卿大夫射而同其侯矣臣下与天子角胜负可乎
当从康成之说谓异其侯盖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
僣上也○陈君举曰王大射张三侯乃是养人主不
争之德以万乘之尊下与诸侯群臣射射有中否则
有胜负使人主有争胜负之意则不可故特设三侯
于侯道九十弓之地一侯高一侯其侯又广其弓又
良又有相助之者则易为中虽以优至尊乃是养其
侯卿大夫射而同其侯矣臣下与天子角胜负可乎
当从康成之说谓异其侯盖上得以兼下下不得以
僣上也○陈君举曰王大射张三侯乃是养人主不
争之德以万乘之尊下与诸侯群臣射射有中否则
有胜负使人主有争胜负之意则不可故特设三侯
于侯道九十弓之地一侯高一侯其侯又广其弓又
良又有相助之者则易为中虽以优至尊乃是养其
卷五十 第 26b 页 WYG0094-0067d.png
不争之德诸侯二侯亦此意诸侯于其国大射亦张
三侯
三获三容
郑锷曰射必有人执旌以告获每侯用一人故三侯
而三获其名曰获获者得之难谓中侯难也射必有
容其制如屏风一名曰乏矢力竭于此告获容身于
此以为隐蔽也每一侯用一容故三侯而三容(○易/氏曰)
(获即数中之旌服不氏执之以待获也/容即蔽身之乏服不氏待获而居乏也)
三侯
三获三容
郑锷曰射必有人执旌以告获每侯用一人故三侯
而三获其名曰获获者得之难谓中侯难也射必有
容其制如屏风一名曰乏矢力竭于此告获容身于
此以为隐蔽也每一侯用一容故三侯而三容(○易/氏曰)
(获即数中之旌服不氏执之以待获也/容即蔽身之乏服不氏待获而居乏也)
卷五十 第 27a 页 WYG0094-0068a.png
乐以驺虞九节五正(音/征)
郑锷曰乐用驺虞天子之射虽志于中然以仁心爱
物为主故也(○愚案驺虞/又见乐师)○郑康成曰九节七节五
节者奏乐以为射节之差乐记曰明乎其节之志不
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贾氏曰九节者侯道九/十弓七节者侯道七十弓)
(五节者侯/道五十弓)
郑司农曰正所射也诗曰终日射侯不出正兮○郑
康成曰考工梓人职曰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远国
郑锷曰乐用驺虞天子之射虽志于中然以仁心爱
物为主故也(○愚案驺虞/又见乐师)○郑康成曰九节七节五
节者奏乐以为射节之差乐记曰明乎其节之志不
失其事则功成而德行立(○贾氏曰九节者侯道九/十弓七节者侯道七十弓)
(五节者侯/道五十弓)
郑司农曰正所射也诗曰终日射侯不出正兮○郑
康成曰考工梓人职曰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远国
卷五十 第 27b 页 WYG0094-0068b.png
谓诸侯来朝者也五采之侯即五正之侯也正之言
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
次苍次黄玄居外三正损玄黄二正去白苍而画以
朱绿其外之广皆居侯中参分之一中二尺(○王氏/详说曰)
(郑司农谓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孔丛子谓张布谓之侯侯中谓之鹄鹄中谓之正)
(正方二尺正中谓之𣙗𣙗方六寸夫大射之礼重于/宾射宾射之礼重于燕射若从司农孔丛子之说鹄)
(中有正正中有𣙗则是宾射燕射重于大射矣郑康/成谓大射之侯用鹄宾射之侯用正燕射之侯用质)
(以梓人考之康成之说为长○图说曰大射射鹄宾/射射正乡射射质而燕射则因乡射之侯乡射礼曰)
正也射者内志正则能中焉画五正之侯中朱次白
次苍次黄玄居外三正损玄黄二正去白苍而画以
朱绿其外之广皆居侯中参分之一中二尺(○王氏/详说曰)
(郑司农谓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孔丛子谓张布谓之侯侯中谓之鹄鹄中谓之正)
(正方二尺正中谓之𣙗𣙗方六寸夫大射之礼重于/宾射宾射之礼重于燕射若从司农孔丛子之说鹄)
(中有正正中有𣙗则是宾射燕射重于大射矣郑康/成谓大射之侯用鹄宾射之侯用正燕射之侯用质)
(以梓人考之康成之说为长○图说曰大射射鹄宾/射射正乡射射质而燕射则因乡射之侯乡射礼曰)
卷五十 第 28a 页 WYG0094-0068c.png
(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则乡射射质之證也/燕射必因之者盖诸侯之射必先行燕礼大夫之射)
(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射侯相因郑氏注/仪礼以燕张兽侯乡射当张采侯误矣)○郑锷曰
或谓大射名曰鹄宾射名曰正何耶盖大射择士故
取于鹄鹄之言直也所以直己之志人君中之可以
为君鹄人父中之可以为父鹄以直其志为义若夫
宾射取于尚文德以怀宾客故以五采为之所尚者
文而已故曰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
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乐以狸首七节三正孤
(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射侯相因郑氏注/仪礼以燕张兽侯乡射当张采侯误矣)○郑锷曰
或谓大射名曰鹄宾射名曰正何耶盖大射择士故
取于鹄鹄之言直也所以直己之志人君中之可以
为君鹄人父中之可以为父鹄以直其志为义若夫
宾射取于尚文德以怀宾客故以五采为之所尚者
文而已故曰张五采之侯则远国属
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二获二容乐以狸首七节三正孤
卷五十 第 28b 页 WYG0094-0068d.png
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蘋五节二正
士以三耦射豻(五旦/反)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
郑锷曰诸侯在国宾射则四耦而射二侯熊豹也乐
用狸首之诗以会天子为义也三节以听四节以射
其正则去玄黄而用三色也孤卿大夫自与其宾射
则三耦而射一侯糜侯也乐用采蘋以能循法度为
贵也一节以听四节以射其正则去白苍而画以朱
绿也天子元士在家宾射用三耦而射一侯豻侯也
士以三耦射豻(五旦/反)侯一获一容乐以采蘩五节二正
郑锷曰诸侯在国宾射则四耦而射二侯熊豹也乐
用狸首之诗以会天子为义也三节以听四节以射
其正则去玄黄而用三色也孤卿大夫自与其宾射
则三耦而射一侯糜侯也乐用采蘋以能循法度为
贵也一节以听四节以射其正则去白苍而画以朱
绿也天子元士在家宾射用三耦而射一侯豻侯也
卷五十 第 29a 页 WYG0094-0069a.png
豻胡犬也犬之能守者莫如胡犬之良士以守节事
君为义故射豻侯或谓司裘言天子诸侯卿大夫之
侯而不及士射人乃有射豻侯之法何也盖司裘所
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宾射也士无大射而有宾
射故于正特言豻侯以有宾射而言也其侯则用二
采以为正与孤卿大夫同乐用采蘩以能守职为贵
也侯不同而正与节皆同盖士之位去卿大夫为不
远其礼可以与之同○孙氏曰自诸侯卿大夫等而
君为义故射豻侯或谓司裘言天子诸侯卿大夫之
侯而不及士射人乃有射豻侯之法何也盖司裘所
言者大射也射人所言者宾射也士无大射而有宾
射故于正特言豻侯以有宾射而言也其侯则用二
采以为正与孤卿大夫同乐用采蘩以能守职为贵
也侯不同而正与节皆同盖士之位去卿大夫为不
远其礼可以与之同○孙氏曰自诸侯卿大夫等而
卷五十 第 29b 页 WYG0094-0069b.png
下之莫不有别而所歌之诗亦使之各谕其志而安
其守然后雍容礼逊之交修乖争陵犯之不作信可
以观德矣
若王大射则以狸步张三侯
郑锷曰射之侯梓人为之司裘共之射人张之其张
也必用狸步为法射人主宾射嫌于张大射之侯不
狸步也故并言及之大射如此则宾燕之侯可以类
推○郑司农曰狸步谓一举足为一步于今为半步
其守然后雍容礼逊之交修乖争陵犯之不作信可
以观德矣
若王大射则以狸步张三侯
郑锷曰射之侯梓人为之司裘共之射人张之其张
也必用狸步为法射人主宾射嫌于张大射之侯不
狸步也故并言及之大射如此则宾燕之侯可以类
推○郑司农曰狸步谓一举足为一步于今为半步
卷五十 第 30a 页 WYG0094-0069c.png
(○李嘉会曰狸步再举则为六尺一弓六尺九十/弓七十弓五十弓者象狸步之弓以定远近也)
郑康成曰狸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𤼵必获
是以量侯道法之(○郑氏仪礼说曰设侯之次大侯/则在东参次之干次之使密不至)
(相掩疏足以射其势参差相入是谓狸步此非谓射/者之志谓张之者之法也郑氏以为射当如狸之拟)
(物何预于/张侯乎)侯道者各以弓为度九节者九十弓七节
者七十弓五节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长六尺大射礼
曰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是也(○图说曰陈礼书/曰仪礼大射曰大)
(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即所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皆五十弓者也盖王射虎侯则于熊豹为大故)
郑康成曰狸善搏者也行则止而拟度焉其𤼵必获
是以量侯道法之(○郑氏仪礼说曰设侯之次大侯/则在东参次之干次之使密不至)
(相掩疏足以射其势参差相入是谓狸步此非谓射/者之志谓张之者之法也郑氏以为射当如狸之拟)
(物何预于/张侯乎)侯道者各以弓为度九节者九十弓七节
者七十弓五节者五十弓弓之下制长六尺大射礼
曰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是也(○图说曰陈礼书/曰仪礼大射曰大)
(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即所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皆五十弓者也盖王射虎侯则于熊豹为大故)
卷五十 第 30b 页 WYG0094-0069d.png
(一名大侯诗所谓大侯者虎侯也参即熊侯言其参/于虎豹之中也干即豹侯言其以下干上而又继熊)
(虎之/后也)
黄氏曰自此至佐司马治射正皆蒙大射射人虽主
射法无宾燕射文大射射法皆射人掌之射人典法
之官也侯正乐节通乎宾燕狸步张侯服不氏待获
射鸟氏取矢太史数射中司马治射正官具物备足
为射法宾燕略具于此矣小臣职曰宾射掌事如太仆
之法则宾射太仆亦不掌也
(虎之/后也)
黄氏曰自此至佐司马治射正皆蒙大射射人虽主
射法无宾燕射文大射射法皆射人掌之射人典法
之官也侯正乐节通乎宾燕狸步张侯服不氏待获
射鸟氏取矢太史数射中司马治射正官具物备足
为射法宾燕略具于此矣小臣职曰宾射掌事如太仆
之法则宾射太仆亦不掌也
卷五十 第 31a 页 WYG0094-0070a.png
王射则令去侯立于后以矢行告卒令取矢
郑司农曰射人主令人去侯所而立于后(○贾氏曰/负侯之人)
(服不/氏也)○郑锷曰射已张侯获者执旌以负之不使去
侯以避矢则有误杀伤人之过○郑司农曰以矢行
告射人主以矢行高下左右告于王大射礼曰大射
正立于公后以矢行告于公下曰留上曰扬左右曰
方(○郑锷曰射以中为主王弓已𤼵不告/以矢之高下左右则王不知其中否)○王昭禹
曰射毕令射鸟氏取矢也故射鸟氏曰射则取矢矢
郑司农曰射人主令人去侯所而立于后(○贾氏曰/负侯之人)
(服不/氏也)○郑锷曰射已张侯获者执旌以负之不使去
侯以避矢则有误杀伤人之过○郑司农曰以矢行
告射人主以矢行高下左右告于王大射礼曰大射
正立于公后以矢行告于公下曰留上曰扬左右曰
方(○郑锷曰射以中为主王弓已𤼵不告/以矢之高下左右则王不知其中否)○王昭禹
曰射毕令射鸟氏取矢也故射鸟氏曰射则取矢矢
卷五十 第 31b 页 WYG0094-0070b.png
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祭侯则为位
郑锷曰射既设侯则祭其神司马实爵以献服不氏
既受献则于侯所北面而祭之(○李嘉会曰宾射大/射祭侯之礼一同)
射人主为之位者以其知仪位故也○王氏曰侯而
祭之则神无不在而君子无所不用其至○易氏曰
梓人祭侯之礼其辞则欲诸侯之宁侯也
与大史数(所主/反)射中
祭侯则为位
郑锷曰射既设侯则祭其神司马实爵以献服不氏
既受献则于侯所北面而祭之(○李嘉会曰宾射大/射祭侯之礼一同)
射人主为之位者以其知仪位故也○王氏曰侯而
祭之则神无不在而君子无所不用其至○易氏曰
梓人祭侯之礼其辞则欲诸侯之宁侯也
与大史数(所主/反)射中
卷五十 第 32a 页 WYG0094-0070c.png
郑康成曰射中数射者中侯之算也大射曰司射(○/贾)
(氏曰大射诸侯礼谓之/司射天子谓之射人)适阶西释弓去扑袭进由中
东立于中南北面视算
贾氏曰大史数算射人但视之耳○王昭禹曰必与
大史则以大史凡射事饰中舍算执其礼事故也(○/李)
(嘉会曰算之多寡太/史治之以定黜陟)○郑锷曰射人与之共数盖专
掌射法故也
佐司马治射正
(氏曰大射诸侯礼谓之/司射天子谓之射人)适阶西释弓去扑袭进由中
东立于中南北面视算
贾氏曰大史数算射人但视之耳○王昭禹曰必与
大史则以大史凡射事饰中舍算执其礼事故也(○/李)
(嘉会曰算之多寡太/史治之以定黜陟)○郑锷曰射人与之共数盖专
掌射法故也
佐司马治射正
卷五十 第 32b 页 WYG0094-0070d.png
郑锷曰射必有正梓人张之大司马治之射人则掌
其事司马合诸侯之六耦射人则掌其五正三正之
法故也(○黄氏曰正犹政也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射/至于司马则司马主射故也○郑氏曰射正)
(射之法仪○贾氏曰若命去侯命取矢/乘矢之等皆当佐之治者预习之也)
易氏曰于大史言与于司马言佐尊卑之序
王氏详说曰天子有射人诸侯有司射皆所以治其
射仪也负侯者服不氏令之者射人也取矢者射鸟
氏令之者射人也祭侯服不氏为之位者射人也数
其事司马合诸侯之六耦射人则掌其五正三正之
法故也(○黄氏曰正犹政也孔子射于矍相之圃射/至于司马则司马主射故也○郑氏曰射正)
(射之法仪○贾氏曰若命去侯命取矢/乘矢之等皆当佐之治者预习之也)
易氏曰于大史言与于司马言佐尊卑之序
王氏详说曰天子有射人诸侯有司射皆所以治其
射仪也负侯者服不氏令之者射人也取矢者射鸟
氏令之者射人也祭侯服不氏为之位者射人也数
卷五十 第 33a 页 WYG0094-0071a.png
射中者有大史在而射人又与焉治射正者有司马
在而射人又佐焉知此则知射人之官为尊故以下
大夫为之
祭祀则赞射牲相孤卿大夫之法仪
易氏曰祭祀之礼以牲为重视牲分牲养牲巡牲见
于未祭之先将祭之时则夕牲展牲牵牲射牲割牲
无非礼者射人所掌则射牲之礼而已国语曰禘郊
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此虽天子自为之(曰王昭禹/ 祭祀王)
在而射人又佐焉知此则知射人之官为尊故以下
大夫为之
祭祀则赞射牲相孤卿大夫之法仪
易氏曰祭祀之礼以牲为重视牲分牲养牲巡牲见
于未祭之先将祭之时则夕牲展牲牵牲射牲割牲
无非礼者射人所掌则射牲之礼而已国语曰禘郊
之事天子必自射其牲此虽天子自为之(曰王昭禹/ 祭祀王)
卷五十 第 33b 页 WYG0094-0071b.png
(必亲射牲示诚敬/之尽亲其事也)方其迎牲于门则君执绋卿大夫
从士执刍至于君亲射牲而孤卿大夫咸与焉此射
人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以其掌射法治射仪故也○
郑锷曰射人赞之谓赞之以射礼也当射牲之时孤
卿大夫从王以射明其射法又相其射仪所谓以射
法治射仪也
会同朝觐作大夫介凡有爵者
贾氏曰作使也(○黄氏曰/作兴起之)○郑康成曰有爵者命士
从士执刍至于君亲射牲而孤卿大夫咸与焉此射
人相孤卿大夫之法仪以其掌射法治射仪故也○
郑锷曰射人赞之谓赞之以射礼也当射牲之时孤
卿大夫从王以射明其射法又相其射仪所谓以射
法治射仪也
会同朝觐作大夫介凡有爵者
贾氏曰作使也(○黄氏曰/作兴起之)○郑康成曰有爵者命士
卷五十 第 34a 页 WYG0094-0071c.png
以上不使贱者○郑锷曰王出而会同诸侯来而朝
觐王使公卿有事焉当用大夫以为上介其凡有爵
者以为众介射人则作之○易氏曰射人则以法仪
而作之
黄氏曰自此以下至大丧作卿大夫掌事皆因事定
其材等以待进退(○李嘉会曰凡此数端掌之射/人属于司马所以辨论官材)
大师令有爵者乘王之倅(七内/反)车
郑康成曰倅车戎车之副○易氏曰大师王乘戎路
觐王使公卿有事焉当用大夫以为上介其凡有爵
者以为众介射人则作之○易氏曰射人则以法仪
而作之
黄氏曰自此以下至大丧作卿大夫掌事皆因事定
其材等以待进退(○李嘉会曰凡此数端掌之射/人属于司马所以辨论官材)
大师令有爵者乘王之倅(七内/反)车
郑康成曰倅车戎车之副○易氏曰大师王乘戎路
卷五十 第 34b 页 WYG0094-0071d.png
其广阙苹轻之倅不可虚位故以有爵命士以上乘
其倅(○王昭禹曰士/卑不嫌于特尊)
郑锷曰或作之又或令之良由于宾射之时掌孤卿
大夫之位故耳
有大宾客则作卿大夫从(才用/反)
郑康成曰作者选使从王见诸侯
戒大史及大夫介
郑康成曰戒其当行者觐礼曰诸公奉箧服加命书
其倅(○王昭禹曰士/卑不嫌于特尊)
郑锷曰或作之又或令之良由于宾射之时掌孤卿
大夫之位故耳
有大宾客则作卿大夫从(才用/反)
郑康成曰作者选使从王见诸侯
戒大史及大夫介
郑康成曰戒其当行者觐礼曰诸公奉箧服加命书
卷五十 第 35a 页 WYG0094-0072a.png
于其上升自西阶东面大史氏右(○王昭禹曰太史/与事者以太史主)
(协礼事/故也)○郑锷曰卿大夫从王以见诸侯则射人作
之公卿有事于诸侯而介以大史及大夫则射人戒
之重宾客之礼也
大丧与仆人迁尸作卿大夫掌事比(毗志/反)其庐不敬者
苛罚之
郑康成曰仆人大仆也仆人与射人俱掌王之朝位
王崩小敛大敛迁尸于室堂朝之象也檀弓曰扶君
(协礼事/故也)○郑锷曰卿大夫从王以见诸侯则射人作
之公卿有事于诸侯而介以大史及大夫则射人戒
之重宾客之礼也
大丧与仆人迁尸作卿大夫掌事比(毗志/反)其庐不敬者
苛罚之
郑康成曰仆人大仆也仆人与射人俱掌王之朝位
王崩小敛大敛迁尸于室堂朝之象也檀弓曰扶君
卷五十 第 35b 页 WYG0094-0072b.png
卜人师扶右射人师扶左君薨以是举(○黄氏曰射/人大仆皆法)
(度之/事)○易氏曰卿大夫掌朝位之事则射人作之
贾氏曰比其庐当比其本服亲疏及贵贱○郑康成
曰苛谓诘问之
郑锷曰此言作大夫介作卿大夫从作卿大夫掌事
皆以作为言盖命之使行者王也射人则作之谓作
而起之也会同朝觐宾客大师大丧之礼初无与于
射而掌于射人取其射之法仪而已
(度之/事)○易氏曰卿大夫掌朝位之事则射人作之
贾氏曰比其庐当比其本服亲疏及贵贱○郑康成
曰苛谓诘问之
郑锷曰此言作大夫介作卿大夫从作卿大夫掌事
皆以作为言盖命之使行者王也射人则作之谓作
而起之也会同朝觐宾客大师大丧之礼初无与于
射而掌于射人取其射之法仪而已
卷五十 第 36a 页 WYG0094-0072c.png
服不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郑锷曰物之不易服者莫如猛兽设官以服之名服
不氏言能服其不服所以示王朝之威无所不能服
也○黄氏曰射人与司士诸子联职而以服不氏以
下参其间终射义也○李嘉会曰夏南方也南方属
鸟故自服不氏以下数官继于射人之后
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郑康成曰猛兽虎豹熊罴之属扰驯也○郑锷曰徒
郑锷曰物之不易服者莫如猛兽设官以服之名服
不氏言能服其不服所以示王朝之威无所不能服
也○黄氏曰射人与司士诸子联职而以服不氏以
下参其间终射义也○李嘉会曰夏南方也南方属
鸟故自服不氏以下数官继于射人之后
掌养猛兽而教扰之
郑康成曰猛兽虎豹熊罴之属扰驯也○郑锷曰徒
卷五十 第 36b 页 WYG0094-0072d.png
能养之不能教扰之使驯则伤人而为害矣教者教
以服习进退之节扰者所以扰驯其心
陈及之曰鸟兽在山泽则适其性为人所养则失其
所教扰之使不至于夭阏无腥臊膻香之病则可以
奉祭祀供肴羞矣若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
物亦其类焉充人赞硕牲肆师之省牲皆始也阜蕃
教扰之不失其性则奉以告神乃无愧词也
(王昭禹曰鸟兽草木无不治然后为政之至故舜命/益作虞则曰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则养猛兽而教扰)
以服习进退之节扰者所以扰驯其心
陈及之曰鸟兽在山泽则适其性为人所养则失其
所教扰之使不至于夭阏无腥臊膻香之病则可以
奉祭祀供肴羞矣若地官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
物亦其类焉充人赞硕牲肆师之省牲皆始也阜蕃
教扰之不失其性则奉以告神乃无愧词也
(王昭禹曰鸟兽草木无不治然后为政之至故舜命/益作虞则曰若予上下草木鸟兽则养猛兽而教扰)
卷五十 第 37a 页 WYG0094-0073a.png
(不为/过矣)
凡祭祀共猛兽
郑锷曰祭祀欲备四海九州之美味故兽虽至猛苟
中膳羞者无不共焉如兽人冬献狼之类是也养之
者所以待用尔故于祭祀之时则共之以其养之有
素故也
宾客之事则抗皮
郑锷曰宾客以虎豹之皮为庭实必布于庭服不氏
凡祭祀共猛兽
郑锷曰祭祀欲备四海九州之美味故兽虽至猛苟
中膳羞者无不共焉如兽人冬献狼之类是也养之
者所以待用尔故于祭祀之时则共之以其养之有
素故也
宾客之事则抗皮
郑锷曰宾客以虎豹之皮为庭实必布于庭服不氏
卷五十 第 37b 页 WYG0094-0073b.png
则抗举其皮以示王朝之威虎豹之为物虽则猛不
可制吾犹得而举之先儒引聘礼有司二人(○贾氏/曰二人)
(即服/不氏)举皮以东者以證抗之为举也(不郑司农曰服/ 氏主举藏之)
(抗读为亢/其雠之亢)
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
郑司农曰赞佐也大射礼命量人巾车张三侯○王
昭禹曰凡射侯共于司裘张于射人服不氏赞射人
张之也○郑锷曰使服不氏赞之者以其力足以服
可制吾犹得而举之先儒引聘礼有司二人(○贾氏/曰二人)
(即服/不氏)举皮以东者以證抗之为举也(不郑司农曰服/ 氏主举藏之)
(抗读为亢/其雠之亢)
射则赞张侯以旌居乏而待获
郑司农曰赞佐也大射礼命量人巾车张三侯○王
昭禹曰凡射侯共于司裘张于射人服不氏赞射人
张之也○郑锷曰使服不氏赞之者以其力足以服
卷五十 第 38a 页 WYG0094-0073c.png
不服故虽熊虎豹之物皆能张之也
杜氏曰乏读为匮乏之乏待获者所蔽(○愚案乏/字见车仆)
郑锷曰执旌所以为表识居乏所以自隐蔽执旌居
乏待射者之中则举旌以唱获
王氏曰抗皮赞张侯待获皆服不服之意故服不氏
掌之
射(食亦/反)鸟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贾氏曰射鸟亦武事故在此○黄氏曰服不氏待获
杜氏曰乏读为匮乏之乏待获者所蔽(○愚案乏/字见车仆)
郑锷曰执旌所以为表识居乏所以自隐蔽执旌居
乏待射者之中则举旌以唱获
王氏曰抗皮赞张侯待获皆服不服之意故服不氏
掌之
射(食亦/反)鸟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贾氏曰射鸟亦武事故在此○黄氏曰服不氏待获
卷五十 第 38b 页 WYG0094-0073d.png
射鸟氏取矢各因其类(○李嘉会曰二职兼焉/明射算之不可苟也)
掌射鸟
郑康成曰鸟谓中膳羞者凫雁鸨鸮之属○王昭禹
曰掌畜共膳献之鸟则射鸟氏掌射鸟亦以共膳献
之用然掌畜以养鸟而共之射鸟氏以射鸟而共之
陈及之曰射鸟氏掌射鸟罗氏掌罗鸟鸟所以备祭
祀肴羞之用二官非冗也不特此庖人之共丧纪之
庶羞宾客之禽献膳夫之馈羞用百有二十品悉取
掌射鸟
郑康成曰鸟谓中膳羞者凫雁鸨鸮之属○王昭禹
曰掌畜共膳献之鸟则射鸟氏掌射鸟亦以共膳献
之用然掌畜以养鸟而共之射鸟氏以射鸟而共之
陈及之曰射鸟氏掌射鸟罗氏掌罗鸟鸟所以备祭
祀肴羞之用二官非冗也不特此庖人之共丧纪之
庶羞宾客之禽献膳夫之馈羞用百有二十品悉取
卷五十 第 39a 页 WYG0094-0074a.png
于是
祭祀以弓矢驱(起俱/反)乌鸢凡宾客会同军旅亦如之
郑锷曰射鸟氏之设又非为供膳羞之用及祭祀宾
客军旅会同之时用弓矢以驱之其所驱者特乌鸢
而已盖乌鸢之为物翔于野外而下食乌能污人鸢
善钞物于人所聚之地祭祀之兆域在郊野之外吾
将致洁乎鬼神而彼敢乘便攫拿或以不洁污之则
吾事神之礼不谨矣讵可不驱而远之若夫宾客会
祭祀以弓矢驱(起俱/反)乌鸢凡宾客会同军旅亦如之
郑锷曰射鸟氏之设又非为供膳羞之用及祭祀宾
客军旅会同之时用弓矢以驱之其所驱者特乌鸢
而已盖乌鸢之为物翔于野外而下食乌能污人鸢
善钞物于人所聚之地祭祀之兆域在郊野之外吾
将致洁乎鬼神而彼敢乘便攫拿或以不洁污之则
吾事神之礼不谨矣讵可不驱而远之若夫宾客会
卷五十 第 39b 页 WYG0094-0074b.png
同军旅之时非惟有杀牲告神之礼畏其污也亦以
为众之所聚防其不洁也(○贾氏曰会同皆有盟诅/之礼杀牲之事军旅亦有)
(斩牲巡阵之事/故须驱乌鸢)
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郑司农曰王射则射鸟氏主取其矢矢在侯高者矢
著侯高人手不能及则以并夹取之并夹针箭具夹
读为甲司弓矢职曰大射燕射共弓矢并夹○薛氏
曰仪礼大射则取矢以小臣乡射则取矢以子弟周
为众之所聚防其不洁也(○贾氏曰会同皆有盟诅/之礼杀牲之事军旅亦有)
(斩牲巡阵之事/故须驱乌鸢)
射则取矢矢在侯高则以并夹取之
郑司农曰王射则射鸟氏主取其矢矢在侯高者矢
著侯高人手不能及则以并夹取之并夹针箭具夹
读为甲司弓矢职曰大射燕射共弓矢并夹○薛氏
曰仪礼大射则取矢以小臣乡射则取矢以子弟周
卷五十 第 40a 页 WYG0094-0074c.png
官必以射鸟氏以其视高者审欤
王氏曰先王置官大抵兼职射鸟氏虽无所兼其所
射以共宾祭膳献亦足以偿禄矣使驱乌鸢以并夹
取矢虽若不急然上下无乏事则以事为之制故也
罗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郑康成曰能以罗网搏鸟者郊特牲曰大罗氏天子
之掌鸟兽者
郑锷曰乌鸢乌鸟之类其物则同所用以取之物则
王氏曰先王置官大抵兼职射鸟氏虽无所兼其所
射以共宾祭膳献亦足以偿禄矣使驱乌鸢以并夹
取矢虽若不急然上下无乏事则以事为之制故也
罗氏下士一人徒八人
郑康成曰能以罗网搏鸟者郊特牲曰大罗氏天子
之掌鸟兽者
郑锷曰乌鸢乌鸟之类其物则同所用以取之物则
卷五十 第 40b 页 WYG0094-0074d.png
异乌鹊之卑飞者则为罗以取之其高举不可以罗
者则射之也○贾氏曰罗鸟亦武事故在此
掌罗乌鸟
郑康成曰乌谓卑居鹊之属○王昭禹曰乌以群集
虽人所恶亦可取而备用故罗氏掌罗乌鸟而掌畜
掌养鸟则罗氏取之而掌畜养之也
蜡则作罗襦(汝俱/反)
郑康成曰作犹用也蜡建亥之月此时火伏蛰者毕
者则射之也○贾氏曰罗鸟亦武事故在此
掌罗乌鸟
郑康成曰乌谓卑居鹊之属○王昭禹曰乌以群集
虽人所恶亦可取而备用故罗氏掌罗乌鸟而掌畜
掌养鸟则罗氏取之而掌畜养之也
蜡则作罗襦(汝俱/反)
郑康成曰作犹用也蜡建亥之月此时火伏蛰者毕
卷五十 第 41a 页 WYG0094-0075a.png
矣豺既祭兽可以罗网围取禽也王制曰豺祭兽然
后田又曰昆虫已蛰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张罗其遗
教○薛氏曰汉书云人皆一襦吾独五襦晋史云先
且作襦后当作裤裙襦裆妇人之饰也郊特牲言岁
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四方诸侯草笠而至大
罗氏天子掌鸟兽之官致鹿与女戒诸侯曰好田好
女者亡其国然以礼属民而饮酒存国家之大体岂
可真致鹿与女哉以鹿不可致故作罗以示之女不
后田又曰昆虫已蛰可以火田今俗放火张罗其遗
教○薛氏曰汉书云人皆一襦吾独五襦晋史云先
且作襦后当作裤裙襦裆妇人之饰也郊特牲言岁
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四方诸侯草笠而至大
罗氏天子掌鸟兽之官致鹿与女戒诸侯曰好田好
女者亡其国然以礼属民而饮酒存国家之大体岂
可真致鹿与女哉以鹿不可致故作罗以示之女不
卷五十 第 41b 页 WYG0094-0075b.png
可致故作襦以示之耳(○郑锷曰致鹿与女非必用/鹿与女也盖用取鹿之具与)
(妇人之裙襦而已用罗襦以示之者罗以戒其好田/也襦以戒其好女也然使罗氏作之而已先儒以罗)
(襦为一物殆未之思欤○李嘉会/曰襦细密之罗惟国将蜡则共之)
中(音/仲)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易氏曰中春蒐田非罗弊之时故以火弊而搜取其
物之不字乳者此言罗春鸟何也以奉至尊为主而
已其次则献鸠以养国老又其次则颁群臣而谓之
行羽物此外一毫不可以轻取○郑锷曰射鸟氏泛
(妇人之裙襦而已用罗襦以示之者罗以戒其好田/也襦以戒其好女也然使罗氏作之而已先儒以罗)
(襦为一物殆未之思欤○李嘉会/曰襦细密之罗惟国将蜡则共之)
中(音/仲)春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行羽物
易氏曰中春蒐田非罗弊之时故以火弊而搜取其
物之不字乳者此言罗春鸟何也以奉至尊为主而
已其次则献鸠以养国老又其次则颁群臣而谓之
行羽物此外一毫不可以轻取○郑锷曰射鸟氏泛
卷五十 第 42a 页 WYG0094-0075c.png
言掌射鸟而下乃言驱乌鸢此指言罗乌鸟又言献
鸠鸠固礼物之所须也须罗而后得
陈及之曰天子之于老也其所养者三国老也庶老
也死政者之老也贵胄谓之国子与庶人之俊者同
其学所以一道德国老与庶老异其学所以别分义
记之所言四代养老是也而又有死政之老焉故罗
氏献鸠以养之者国老也司徒以保息养之者庶老也
司门以财养之者死政之老也若夫外饔酒正稿人
鸠鸠固礼物之所须也须罗而后得
陈及之曰天子之于老也其所养者三国老也庶老
也死政者之老也贵胄谓之国子与庶人之俊者同
其学所以一道德国老与庶老异其学所以别分义
记之所言四代养老是也而又有死政之老焉故罗
氏献鸠以养之者国老也司徒以保息养之者庶老也
司门以财养之者死政之老也若夫外饔酒正稿人
卷五十 第 42b 页 WYG0094-0075d.png
所谓耆老者总三者而言之也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郑康成曰畜谓敛而养之○郑锷曰射鸟氏射其高
举之凫雁罗氏罗其卑飞之鸟鹊此则畜其可以畜
养者如鹅如鹜之类皆是也
掌养鸟而蕃阜教扰之
郑康成曰阜犹盛○郑锷曰养之欲其阜大而蕃多
教之使之服习而驯扰如鸡之可以为牲凫雁之可
掌畜下士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郑康成曰畜谓敛而养之○郑锷曰射鸟氏射其高
举之凫雁罗氏罗其卑飞之鸟鹊此则畜其可以畜
养者如鹅如鹜之类皆是也
掌养鸟而蕃阜教扰之
郑康成曰阜犹盛○郑锷曰养之欲其阜大而蕃多
教之使之服习而驯扰如鸡之可以为牲凫雁之可
卷五十 第 43a 页 WYG0094-0076a.png
以为羞鹭之羽可以为翿翟之羽可以为旌旗之饰
鸠之可以养老其小小羽物仲春仲秋用以赐臣下
皆邦国所须而不可阙者安得不畜之以待不时之
须乎掌畜之设殆若此
祭祀共卵鸟
郑锷曰共其生卵者以卵亦可荐故也○刘氏曰鹅
鹜鸡鸭皆有卵之鸟(○王氏曰/共卵及鸟)
岁时贡鸟物
鸠之可以养老其小小羽物仲春仲秋用以赐臣下
皆邦国所须而不可阙者安得不畜之以待不时之
须乎掌畜之设殆若此
祭祀共卵鸟
郑锷曰共其生卵者以卵亦可荐故也○刘氏曰鹅
鹜鸡鸭皆有卵之鸟(○王氏曰/共卵及鸟)
岁时贡鸟物
卷五十 第 43b 页 WYG0094-0076b.png
王氏曰物与兽同义翠毛羽翮之属是也○郑锷曰
因时而献新
共膳献之鸟
郑康成曰雉及鹑鴽之属○王昭禹曰王之膳羞宾
客之禽献之类皆掌共之
总论
郑锷曰先王置官欲其简而不冗自服不氏以下或
教猛兽或射飞鸟或罗乌鹊或养畜鸟盖一官可以
因时而献新
共膳献之鸟
郑康成曰雉及鹑鴽之属○王昭禹曰王之膳羞宾
客之禽献之类皆掌共之
总论
郑锷曰先王置官欲其简而不冗自服不氏以下或
教猛兽或射飞鸟或罗乌鹊或养畜鸟盖一官可以
卷五十 第 44a 页 WYG0094-0076c.png
兼数职也今物有其官意谓礼不可以简而废兹四
官者其事固微然所掌者供鬼神之祭祀有之供人
君之膳羞有之供宾客之禽献有之设官以备物物
备而礼举凡以严国体而尊天王也孰为冗且滥耶
官者其事固微然所掌者供鬼神之祭祀有之供人
君之膳羞有之供宾客之禽献有之设官以备物物
备而礼举凡以严国体而尊天王也孰为冗且滥耶
卷五十 第 44b 页 WYG0094-0076d.png
周礼订义卷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