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0093-060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三十七   宋 王与之 撰
世妇每宫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女府二人女
史二人奚十有六人
  愚案世妇在天官者是内命妇即二十七世妇之
  数在春官者是外命妇乃在朝六卿之妻或谓以
  卿为世妇非也既以妇言安得以卿为之然每宫
  卿二人者妇人无爵从其夫之爵其夫曰卿其妻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0093-0602b.png
  为世妇者亦以卿之爵称之观其职曰凡内事有
  达于外官者世妇掌之必是因王后有祭祀宾客
  之礼事在外者非内人之所可与临时而设此职
  主此礼耳所以属于礼官
 薛平仲曰春官世妇则主六宫之礼者也官以世妇
 名盖礼行于六宫之世妇则世妇以赞九嫔九嫔以
 赞夫人夫人以赞王后事固有所由始故其官每宫
 卿二人下大夫四人中士八人以主其礼于外而奔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0093-0602c.png
 走往来于其间事有关于六宫之人是以女府女史
 女奚有非府史胥徒之比世儒谓皆奄人居之若内
 小臣之奄上士殆不然先王于内小臣之用奄如将
 槩谓之奄恐后世无复以德选如将直谓之上士又
 恐后世以外官充之命曰奄上士必奄人有上士之
 德者其为后世之防严矣况为卿为大夫而可以奄
 人居之乎特未考夫主礼于外不能不以奄人为解
 ○王氏详说曰后宫之官内宰以下大夫为之视王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0093-0602d.png
 之宰夫世妇以卿为之视王之小宰列内宰于天官
 列世妇于春官者以世妇所掌不止后宫之事而及
 于内外宗耳
掌女宫之宿戒及祭祀比其具
 郑康成曰女宫刑女给宫中事者宿戒当给事豫告
 之斋戒也比次也具所濯摡及粢盛之爨○郑锷曰
 天官世妇祭之日涖陈女宫之具涖陈在彼而校比
 之在此也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0093-0603a.png
诏王后之礼事
 郑康成曰荐彻之节○郑锷曰世妇诏之于外内小
 臣诏之于内诏告之以其时之早晚(○王昭禹曰内/宰诏后礼乐之)
 (仪则见于周旋动容者也世妇诏王后之礼事则祼/献荐彻之节也非特仪而已内小臣摈诏后之礼事)
 (其诏盖始于世妇内/小臣又从而摈焉)
帅六宫之人共齍盛
 王氏详说曰齍盛之奉虽出于帝藉献其种者六宫
 之人帅女宫而濯摡为粢盛者又二十七世妇之事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0093-0603b.png
 则其共之者非六宫之人其谁欤
 王昭禹曰辨六齍之名物与其用使六宫之人共奉
 之者小宗伯世妇则帅之而已○郑锷曰天官世妇
 言帅女宫濯摡为齍盛所帅者刑女耳为之于未共
 之前此所帅者六宫之人共之于正祭之日
相外内宗之礼事
 郑锷曰皆佐后于奉祭之时世妇相之使无失礼
大宾客之飨食亦如之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0093-0603c.png
 贾氏曰王后亦有助王礼宾之法故内宰凡宾客之
 祼献瑶爵皆赞○郑锷曰比之帅之诏之相之皆如
 祭祀焉
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罚之
 王昭禹曰肆师大丧令外内命妇序哭世妇则比其
 已哭者○郑康成曰苛谴也
凡王后有𢷎事于妇人则诏相
 黄氏曰王于诸臣有拜王后于妇人亦有当拜者世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0093-0603d.png
 妇诏相恐失其节○王昭禹曰王后有𢷎事于妇人
 唯大丧而已丧大记曰夫人亦拜寄公夫人于堂上
 世妇则以言诏之以事相之
凡内事有达于外官者世妇掌之
 郑康成曰主通之使相共授○郑锷曰世妇朝臣也
 兼统内官之事故可以通内外之令内事与外官相
 联而外官所当供备者则世妇为之传达○黄氏曰
 世妇掌之盖得纠正之也后事则授内小臣使达之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0093-0604a.png
 王氏详说曰妇人不预外政而内竖掌内外之通令
 世妇内事有达于外官盖不能无好事于四方亦不
 能无好令于卿大夫但女谒不行耳
     总论
 郑锷曰先王于六宫之人既有小宰又有内宰又立
 世妇之官掌之如是其严盖小宰内宰治其政以整
 齐于内世妇掌其礼以诏相于外
内宗凡内女之有爵者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0093-0604b.png
 郑锷曰内宗无数凡内女之有爵者皆谓之内宗以
 其与王同宗故掌宗庙之祭祀○陈君举曰富贵骄
 人自然之势女子生于王族乘势以轻其家者多矣
 故以内女为内宗外女为外宗列于礼官之属其职
 在礼观后之事宗庙则知所以顺乎舅姑观后之享
 同姓则知所以和其室人观后之亚王祼献则知所
 以从其夫矣召南何彼秾矣美王姬之诗彼天子所
 生而若此况王同姓姑姊妹之女子乎所以为王化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0093-0604c.png
 之基
掌宗庙之祭祀荐加豆笾
 贾氏曰尸既食后亚献尸为加此时荐之即醢人笾
 人加豆加笾之实○郑锷曰谓之加者加于九献之
 外九献为正献其他为之加爵故所荐之笾豆谓之
 加以象生时馈之有加其掌之也以助王之致孝享
 刘执中曰九嫔赞豆笾之荐彻内宗又赞九嫔
及以乐彻则佐传豆笾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0093-0604d.png
 郑康成曰佐传佐外宗○王昭禹曰卒食之礼以乐
 彻于造方其以乐彻豆笾则后传之内宗内宗传之
 外宗外宗传之有司迭相佐也○郑锷曰凡祭之始
 终皆用乐以致神示之欢心周颂禘大祖歌雍以彻
 既祭而彻王后之职后彻而传之内宗佐之也
宾客之飨食亦如之
 王昭禹曰彻豆亦如祭祀○郑锷曰其荐其佐皆然
 也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0093-0605a.png
王后有事则从
 王昭禹曰王后有事则从者则吉凶之事皆在焉
大丧序哭者
 郑康成曰次序外内宗及命妇哭王○王昭禹曰序
 宫中之哭者
哭诸侯亦如之
 贾氏曰此诸侯来朝薨于王国王为之缌衰者若檀
 弓云以爵弁纯衣哭诸侯谓薨于本国王遥哭之则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0093-0605b.png
 妇人不哭妇人无外事
 王昭禹曰内宗亦为之序哭
凡卿大夫之丧掌其吊临
 郑康成曰王后吊临诸侯而已是以言掌卿大夫云
 ○王氏曰世妇言掌吊临于卿大夫之丧则王或使
 焉乃往内宗言凡卿大夫之丧掌其吊临则凡丧皆
 往亦同族故也
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0093-0605c.png
 郑康成曰外女王诸姑姊妹之女谓之外宗(○易氏/曰王异)
 (姓之有/爵者)
 陈君举曰案内外宗无人数恐是祭时旋立之官非
 常有也
掌宗庙之祭祀佐王后荐玉豆视豆笾及以乐彻亦如

 贾氏曰凡王之豆笾皆玉饰之○郑锷曰内宗言加
 则外宗所佐者乃朝践馈食之节非惟佐王后荐之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0093-0605d.png
 又当视其实盖豆实醢人共之内宗又临视之及以
 乐彻则亦佐后○项氏曰外宗异姓之女疏于内宗
 故佐荐而已又掌视豆笾之实其事详也
王后以乐羞齍则赞
 郑康成曰赞犹佐也○贾氏曰羞进也齍黍稷也后
 进黍稷之时依乐以进赞者亦佐后进之○郑锷曰
 以乐羞齍与祼献亚献之时皆佐后(○刘执中曰/佐九嫔也)
凡王后之献亦如之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0093-0606a.png
 郑康成曰献献酒于尸○刘执中曰谓朝践馈食酳
 尸后亚王为献也
王后不与则赞宗伯
 郑康成曰后有故不与祭宗伯摄其事(○王昭禹曰/大宗伯凡大)
 (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谓此也)○刘氏曰赞之如赞后之礼
小祭祀掌事
 郑康成曰小祭祀谓在宫中○贾氏曰宫中小祭祀
 则祭法王立七祀七祀之中行中霤司命泰厉是外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0093-0606b.png
 神后不与惟有门户灶而已○项氏曰宫中之祀与
 飨皆掌事
宾客之事亦如之
 王昭禹曰内宗宾客之享食佐后传豆笾外宗宾客
 掌事如小祭祀之事则非特传豆笾之事凡宾客之
 事皆赞后
大丧则叙外内朝莫哭者哭诸侯亦如之
 郑康成曰内内外宗及外命妇○贾氏曰若内命妇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0093-0606c.png
 则九嫔叙之
 王氏曰内宗大丧序哭者则与宫中之哭者叙焉外
 宗叙内外朝莫哭者则叙内女外妇之序哭
冢人下大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
人徒百有二十人
 郑康成曰冢封土为丘垄象冢而为之
 薛平仲曰先王立礼经世使生有所养死有所藏礼
 而至于有所藏则礼道竭而人道毕矣故冢以严其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0093-0606d.png
 丘封之制冢人则以施之诸侯卿大夫之贵墓以寓
 其哀慕之思墓大夫则以施之国人之众礼之所重
 莫加于此则以下大夫二人掌之然不得不可以为
 悦无财不可以为悦此又职丧之所由设也礼莫严
 于始尤严于终此又三官所以见于典礼之末也
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
穆为左右
 王昭禹曰谓之公墓之地则其地属于公而非私有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0093-0607a.png
 之也自天子至于大夫士皆葬于此地冢人则掌焉
 ○易氏曰君臣分守虽严义均休戚故葬同兆域○
 郑康成曰图谓画其地形及丘垄所处而藏之(○王/昭禹)
 (曰葬者则依/图授之地也)先王造茔者昭居左穆居右夹处东西
 吕氏曰周公薨成王葬于毕祔于文武从周家之兆
 域也○刘执中曰庙虽已毁而墓之昭穆不可迁也
 ○王昭禹曰先王制为合族之礼非特施于生者至
 于死皆使之以类相从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0093-0607b.png
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各以其族
 郑康成曰子孙各就其所出王以尊卑处其前后而
 亦并昭穆
 贾氏曰诸侯卿大夫士谓上文先王子孙为畿内诸
 侯王朝卿大夫士死者则居先王前后之左右言居
 左右者若父为先王是昭则子为穆居右父是穆则
 子为昭居左为卿大夫居后亦然但昭穆不定故左
 右俱言谓一父之前后左右并有也各以其族者谓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0093-0607c.png
 次第假令同昭穆兄当近王墓弟则远王墓诸侯言
 左右卿大夫士各以其族互相通也
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
 郑康成曰战败无勇投诸茔外以罚之○王昭禹曰
 死政者既养其老孤而又享之所以劝之也凡死于
 兵者不入兆域所以绌之
凡有功者居前
 郑康成曰居王墓之前处昭穆之中央○易氏曰既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0093-0607d.png
 入兆域又居前列示劝而已(○黄氏曰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有功)
 (者各居/其前)
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
 郑康成曰别尊卑也王公曰丘诸臣曰封汉律曰列
 侯坟高四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贾氏曰/周礼丘封)
 (高下之数无文故郑以汉法况之案春秋纬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药)
 (草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王昭禹曰以昭穆为左右各以其族尚亲也凡死于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0093-0608a.png
 兵者不入兆域尚德也凡有功者居前尚功也以爵
 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尚贵也盖先王之所以治
 死者如此
大丧既有日请度甫竁遂为之尸
 郑司农曰既有日既有葬日也○郑康成曰甫始也
 请量度所始竁之处地(○刘执中曰请度深广制度甫/于冢宰而小宗伯莅之冢人)
 (始穿地/以为竁)○郑司农曰始竁时祭以告后土冢人为之
 尸○王氏曰凡祭为尸皆取所祭之类故宗庙之尸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0093-0608b.png
 则以其昭穆之同山林之尸则以山虞竁墓之尸则
 以冢人
及竁以度为丘隧共丧之窆器
 郑康成曰隧羡道也度丘与羡道广袤所至(○贾氏/曰左传)
 (晋文公请隧不许则天子有隧诸侯已下有羡道隧/道则上有负土若郑庄公与母掘地隧而相见者也)
 (羡道上无负土然则隧与羡别而/郑云隧羡道者对则异散则通)窆器下棺丰碑之
 属丧大记曰凡封用綍去碑负引君封以衡大夫以
 咸(○贾氏曰衡横也谓以木衡之于棺傍乃以绋系/木下棺大夫卑不得以木横之直有棺傍咸耳以)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0093-0608c.png
 (绋系之而/下棺也)
及葬言鸾车象人
 郑康成曰鸾车巾车所饰遣车也亦设鸾旗○贾氏
 曰先郑以象人谓以刍为人后郑不从者以上古有
 刍人至周不用而用象人则象人与刍灵别(○郑康/成曰孔)
 (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非作象人者不殆于用生乎)○郑康成曰言犹语
 也语之者告当行若于生存者于是巾车行之(○刘/执中)
 (曰将葬则语/以饬戒之)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0093-0608d.png
及窆执斧以涖
 郑康成曰临下棺也○贾氏曰乡师职云执斧以涖
 匠师则此亦临匠师两官俱临者葬事大也
遂入藏凶器
 郑康成曰凶器明器
正墓位跸墓域守墓禁
 贾氏曰墓位即上文昭穆为左右是须正之使不失
 本位墓域即上文兆域谓四畔沟兆跸谓止行人不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0093-0609a.png
 得近之(夫王氏曰若墓大/ 之巡墓厉也)○郑康成曰禁所以为茔
 限○贾氏曰谓禁制不得漫入○王氏曰若墓大夫
 居其中之室以守之
凡祭墓为尸
 郑司农曰为尸冢人为尸(○郑康成曰祭墓/为尸或祷祈焉)○王昭
 禹曰凡祭墓为尸非特甫竁为之尸○张氏曰墓祭
 非古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立之主以祀之以致
 其精神之极而谨藏其体魄以竭其深长之思此古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0093-0609b.png
 人明于鬼神之情状而笃于孝爱之诚实者也然考
 之周礼则有冢人之官凡祭于墓为尸是则成周之
 盛亦有祭于墓者虽非制礼之本经而出于人情之
 所不忍而于义理不至于甚害则先王亦从而许之
 其必立之尸者乃所以致其精神而示享之者非体
 魄之谓其为义抑精矣
凡诸侯及诸臣葬于墓者授之兆为之跸均其禁
 贾氏曰上文惟见王及子孙之墓地不见同姓异姓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0093-0609c.png
 诸侯之墓地故此经总见之若然此墓地旧有兆域
 今新死者随即授之○王氏曰授之兆则使之自竁
 窆均其禁则均其地守焉
墓大夫下大夫二人中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
人徒二百人
 郑康成曰墓冢茔之地孝子所思慕之处(○贾氏曰/礼记云庶)
 (人不封不树故不言/冢而言墓墓即葬地)○陈君举曰墓大夫徒二百人
 岂不多哉然邦墓地域禁令度数皆掌焉帅其属而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0093-0609d.png
 巡墓厉居其中之室以守之与后世人自求地家自
 置守富则僭而不忌贫则窘而无所葬掘墓盗尸斩
 木之狱不绝于有司利害烦省异矣
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
 郑康成曰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
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
 郑康成曰族葬各从其亲○黄氏曰司徒本俗联坟
 墓此独国民耳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0093-0610a.png
 刘执中曰民遂其私而害先王丧凶之礼者以无禁
 令故也
正其位掌其度数
 郑康成曰位谓昭穆也度数爵等之大小(○易氏曰/度数多寡)
 (也○贾氏曰郑见有爵者谓本为庶人设墓/其有子孙为卿大夫士则其葬不离父祖)
使皆有私地域
 郑康成曰古者万民墓地同处分其地使各有区域
 得以族葬使相容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0093-0610b.png
凡争墓地者听其狱讼
 郑康成曰争墓地相侵区域○易氏曰听其争则族
 葬不至相犯
帅其属而巡墓厉居其中之室以守之
 贾氏曰属者墓大夫帅下属官也○郑康成曰厉茔
 限遮列处(○贾氏曰墓大夫帅/其属巡行遮列之处)○郑司农曰居其中
 之室有官寺在墓中(○贾氏曰万民墓地于族葬地/中央为室万民各自守之)
 刘执中曰圣人父母其民生则富其衣食而教以仁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0093-0610c.png
 义死则为之地域而守其丘树则为子孙者有不忠
 乎君而不服其教者乎
职丧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
四人徒四十人
 郑康成曰职主也
掌诸侯之丧及卿大夫士凡有爵者之丧以国之丧礼
涖其禁令序其事
 王氏曰职丧上言诸侯下言卿大夫士乂言凡有爵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0093-0610d.png
 者包三公矣○郑康成曰国之丧礼丧服士丧既夕
 士虞今存者其馀则亡事谓小敛大敛葬也○刘执
 中曰凶丧之礼下达万民苟无主执以涖其事则有
 过中而僭于上者有不及于中而遗其亲者是以职
 丧掌之五服有制尊卑异仪殡敛虞祔祭禭含赠皆
 有定法不可过不可不及
凡国有司以王命有事焉则诏赞主人
 郑康成曰凡国有司有司从王国以王命往有事谓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0093-0611a.png
 含禭赠赗之属诏赞者以告主人佐其受之○刘执
 中曰诏赞主人以礼拜命也
凡其丧祭诏其号治其礼
 郑康成曰告以牲号齍号之属当以祝之(○贾氏曰/先郑以号)
 (为谥号小宗伯云小丧赐谥读诔不在此故后郑不/从谓若特牲少牢云柔毛刚鬣嘉荐普淖皆祝辞)
凡公有司之所共职丧令之趣其事
 郑康成曰令令其当供物者给事之期也有司或言
 公或言国言国者由其君所来居其官曰公谓王遣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0093-0611b.png
 使奉命有赠之物各从其官出职丧当催督也(○易/氏曰)
 (凡公有司之所共者此谓在乡则乡之有司共其物/在国则国之冇司共其物各有定制不待王命者则)
 (职丧以其/制令之)
  愚案治其丧已见宰夫此则趣其事而已
 
 
 
 周礼订义卷三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