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093-03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二十四   宋 王与之 撰
质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郑康成曰质平也○郑锷曰物有不齐之价人有争
 利之心买欲贱卖欲贵价若不平则争竞之端起周
 家立质人以中士二人为之王平定物价既治其质
 剂又治其书契息争竞也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093-0394b.png
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
 郑康成曰成平也○王昭禹曰物有美恶直有贵
 贱人有好恶二三而不齐苟使买儥之人自相为
 市无所质而自化居庶物有无相济岂可得哉此
 质人所以掌成其买儥焉成者使彼此皆成而无
 亏也
 项氏曰货贿财物也○郑锷曰人民奴𨽻之称耳粥
 于市者岂良人哉○项氏曰兵器弓矢戈戟也○王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093-0395a.png
 氏详说曰王制云戎器不粥于市谓私粥也若官为
 粥之而平其价何不可之有不然六乡六遂之间以
 岁时简其兵器者当资之于何人耶孟子曰农夫以
 其粟易器械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是兵器非乡遂
 之农所自为也明矣(○郑锷曰王制谓戎器不/粥于市殆亦夏商之制欤)
 郑康成曰珍异四时食物(○项氏曰锦/文珠玉也)
凡卖儥者质剂焉大市以质小市以剂
 杨氏曰质谓牙保剂谓卖买交纳○郑锷曰诞谩欺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093-0395b.png
 诈之心常由利起不有以结其信则争讼多刑狱烦
 故凡卖儥者必使立质大市则物与钱俱多则用质
 质则立见以为證小市则物与钱俱寡故用剂剂则
 立文约以齐之不必立见也说者谓大曰质小曰剂
 质则所期者远剂则所期者近故又有长曰质短曰
 剂之说康成谓人民牛马谓大市兵器珍异为小市
 何其说之不通耶
掌稽市之书契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093-0395c.png
 郑康成曰稽考也治也书契取予市物之券也其券
 之象书两札刻其侧○易氏曰契之为物人执其一
 予者执左见其予之之仁取者执右见其取之之义
 合之以为验示其取予之信而已
同其度量壹其淳(音/准)制巡而考之犯禁者举而罚之○
 王昭禹曰同其度则齐其长短同其量则齐其浅深
 壹其淳则齐其布帛之幅广壹其制则齐其布帛之
 匹长既同而壹之又巡行而考校之(○项氏曰巡考/具物不中于度)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093-0395d.png
 (量不合/于淳制)其或犯禁则举其货罚其人如此则诈伪者
 无所容其间矣质人言犯禁者举而罚之而不言凡
 财物司门言凡财物犯禁者举之而不言罚者盖言
 举而罚之则凡财物可知矣司门所举未及交利也
 故举之而已
凡治质剂者国中一旬郊二旬野三旬都三月邦国期
期内听期外不听
 郑康成曰谓赍契券者来讼也以期内来则治之后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093-0396a.png
 期则不治所以绝民之好讼且息文书也郊远郊也
 野甸稍也都小都大都
 王氏曰质剂之治宜以时决久而后辨则證逮或已
 死亡其事易以生伪故期外不听亦所以省烦扰(○/史)
 (氏曰市之交易本无可贳其许贳者必其信结以为/先故立券以贷之其过期而不偿者必力屈而无所)
 (出矣使官为听其踰期之讼则积年之负将不胜其也/征索而民亦困矣期外不听先王教民以折券弃债)
[𨴻]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十人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093-0396b.png
 郑康成曰[𨴻]民居区域之称○郑锷曰孟子曰市廛
 而不征法而不[𨴻]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
 说者以为货物贮藏于市中而不租税故曰廛而不
 征其有货物久滞于[𨴻]而不售者官以法为居取之
 故曰法而不廛然则廛人之官掌市中之区域者盖
 有授田夫一廛之廛有市肆居货之廛则市中可藏
 货物之地故设廛人之官○王昭禹曰掌敛市五布
 而名官曰廛人以其布出于市[𨴻]之中也○李景齐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093-0396c.png
 曰先王为治市而设官者有十所以掌其征者仅一
 廛人其馀惟在于防民之奸与夫治其有无相通之
 政轻重之意可槩见
掌敛市絘(音/次)布总(音谗又/音揔)布质布罚布[𨴻]布而入于泉

 郑康成曰布泉也○王昭禹曰所敛之泉谓之布所
 入之府谓之泉盖布言布利于外泉言利出于一孔
  愚案絘布胥师所取其在次之布也总布肆长总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093-0396d.png
  敛在肆之布也质布质人所税质剂者之布也罚
  布司市所举犯市令者之布也方货入于市胥师
  贾师各居其次辨物经市其间有诈伪者罚之以
  布出于次谓之絘布货入于肆肆长随其所货之
  物收其税总而计之其数非一谓之总布质人卖
  儥之质剂如今田宅牛马官给券以收税谓之质
  布司市于辟布等有犯于市令举而罚之谓之罚布
  廛人正掌市廛之地凡诸物邸舍之税廛人得以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093-0397a.png
  敛之然廛人本敛廛布亦兼敛五布者欲使之知
  取以任地者不可取其物之税取其物之税者不
  得取其地之税廛人所敛必入于泉府又将敛市
  之不售与货之滞于民者虽取之实予之岂若后
  世因之以夺民之利哉
凡屠者敛其皮角筋骨入于玉府
 贾氏曰谓屠杀牛羊之类其人亦有地税因其屠即
 取皮角筋骨堪饰器物者使入玉府以当邦赋(○王/氏曰)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093-0397b.png
 (屠者正以肉为利皮角筋骨则其馀财敛/而入之于玉府则明玉府所取非民正利)
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
 郑锷曰膳府以供王及后世子之膳羞乃用其滞而
 不售者盖物之珍者其价必增高市人不之市则其
 物滞者言其售之不速也官为敛之非徒有以供贵
 者之膳亦使物不臭腐而商贩不绝
 史氏曰皮角筋骨非食物也故敛而入于玉府所以
 资百工之器用也食物之有珍异屠者资以为生而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093-0397c.png
 有滞焉将腐败而不可食敛而入于膳府则民不失
 财官得实用所谓两利
     总说
 陈君举曰王荆公尝谓周礼一书理财居其半自有
 周礼以来刘歆辅王莽专为理财至荆公熙宁亦专
 理财所以先儒多疑于周礼今细考之亦诚有可疑
 且以廛人一官论之所谓絘布者郑氏谓列肆之税
 即今之房廊钱所谓廛布者郑氏谓诸物邸舍之税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093-0397d.png
 即今之白地钱又有罚布者卖买不平之罚质布者
 质人巡考犯禁之罚即今之搭地钱又有总布者子
 春谓无肆立持之税若熙宁间不系行钱人凡屠者
 敛皮角筋骨入于玉府即今所谓纳筋骨者敛珍异
 之滞者入于膳府则以供一人之玩好者德宗宫市
 之弊其初只教官与百姓交易后乃用宦者为使买
 之多不偿其本钱熙宁不系行钱郑侠奏议谓负水
 拾发担粥提茶皆有免行然则廛人之弊安得不至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093-0398a.png
 于此其他自山虞以至泽虞自卝人以至掌炭又有
 上项征税如此其未至市肆者在川则有川禁泽则
 有泽禁金玉铅锡则有禁齿革羽毛则有禁絺绤薪
 炭则有禁所以取民者无一不备与夫司门犯禁之
 财司关举货之罚巾车之车折则入赍马质之马死
 则物更先王所以不与民争利者全不见于此书所
 以王莽用周礼遂有五均六干列肆里区无不征之
 荆公用周礼遂有坊场河渡白地房廊搭罚六色免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093-0398b.png
 行市例之类无所不有至使周礼之书后人不得尝
 试夫周家之法果如是耶抑用之者失其实耶
胥师二十肆则一人皆二史贾师二十肆则一人皆二
史司暴十肆则一人司稽五肆则一人胥二肆则一人
肆长每肆则一人
 郑康成曰自胥师及司稽皆司市所自辟除胥及肆
 长市中给徭役者(○贾氏曰自胥师至司稽皆是府/史之类非命士已上胥及肆长与)
 (胥徒/同)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093-0398c.png
 刘执中曰市肆设官如此之繁非以为利也市肆之
 民日趋于小人之域者未必不由乎利故肆立一长
 五肆一司稽十肆一司暴二十肆一贾师一胥师而
 总之以[𨴻]人涖之以司市防乎利之溺斯民于诈伪
 也(○愚按薛/说见司市)
胥师各掌其次之政令
 贾氏曰序官胥师二十肆则一人故云各掌其次之
 政令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093-0398d.png
而平其货贿宪刑禁焉
 王昭禹曰货贿之价腾则伤泉低则伤物胥师为之
 平焉故不得擅为高下也○郑康成曰宪表县之
 贾氏曰刑谓市中之刑宪徇扑者○王昭禹曰宪禁
 则伪饰之禁在民在工在商在贾者是也 易氏曰
 宪刑禁使之知所趋避
察其诈伪饰行(下孟/反)儥慝(他得/反)者而诛罚之听其小治
小讼而断(丁乱/反)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093-0399a.png
 郑司农曰儥卖也慝恶也谓行且卖奸伪恶物者○
 王昭禹曰诈谓人诈伪谓物伪诈以饰行伪以儥慝
 (○郑锷曰饰行则矫为崖异奇衰之行或托怪神使/一市之人奔走聚观者也儥慝则鲁人之饮羊鬻鞭)
 (之栀泽者也此不/诛罚则市肆乱矣)○王昭禹曰小治小讼胥师各即
 其次断之大者则之市师所以省烦扰去留滞
贾师各掌其次之货贿之治辨其物而均平之展其成
而奠(音/定)其贾然后令市
 郑康成曰贾师定物贾○史氏曰贾之有师贾之所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093-0399b.png
 取法也各掌其次则左右有局各司其局其曰货贿
 之治言所治无非货贿之事○郑锷曰在肆之物美
 恶混淆贾人所能辨况为贾师尤精别其善否故使
 之辨其物○史氏曰既辨其物而使均平既展其
 成而使贾定则民之交易无可议于是而令市孰有
 受其饰行儥慝者哉(○贾氏曰辨其物而均平之与/胥师所掌同展其成而奠其贾)
 (则与胥师异以/其知物贾故也)
凡天患禁贵儥者使有恒贾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093-0399c.png
 郑康成曰恒常也谓若贮(知吕/反)米谷棺木而睹久雨
 疫病者贵卖之因天灾害阨民使之重困○史氏曰
 物价翔踊不可禁禁之则深藏而不出求者多则贾
 不得不贵虽有智巧何以弭之先王之市已先知其
 货贿多寡有无之所在故能使其必儥而市价可使
 不贰故曰使有常价后世无法以处徒肆其刑威以
 禁之虽日挞而求其价之有常不可得已
四时之珍异亦如之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093-0399d.png
 郑康成曰荐宗庙之物○贾氏曰珍异亦是富人贱
 时预贮而贵时卖之○王昭禹曰四时之珍异乘其
 好僻而贵之禁其贵儥则珍异少抑民之所好正矣
凡国之卖儥各帅其属而嗣掌其月
 郑司农曰谓官有所斥卖贾师帅其属更(音/庚)相代直
 月为官卖之均劳逸(○史氏曰嗣掌其月/若今所谓番直也)
凡师役会同亦如之
 贾氏曰此亦从行所在当直为官卖买也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093-0400a.png
司暴掌宪市之禁令禁其斗嚣者与其暴乱者出入相
陵犯者以属游饮食于市者
 郑康成曰司暴禁暴乱(○王昭禹曰胥师掌宪刑禁/矣司暴又宪之盖胥师所宪)
 (者凡市伪饰之禁而已司暴所宪/非止于此凡斗嚣暴乱之属存焉)
 郑康成曰嚣欢也○王昭禹曰斗以力争嚣以口竞
 ○易氏曰暴则以强虐物乱则以私逆理出入相陵
 犯则纵恶害人者以属游饮食于市则恣情以乱俗
 者(○郑司农曰以属游饮食群饮食者/○王昭禹曰成王所谓群饮弗佚者)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093-0400b.png
 郑锷曰为治之道凶暴不去无以安善良强梁不逐
 无以保柔弱古人有牧羊去败群之说市者利之所
 在而凶强之渊薮也周人将以安善良保柔弱使市
 不扰乃于十肆立司暴一人专以察强暴为事宪禁
 令于市以禁之
若不可禁则搏而戮之
 郑锷曰以上皆不待教而诛者何待禁之不可而后
 搏耶盖王者之刑皆不得已然后用禁之不可然后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093-0400c.png
 搏而戮之仁恕之道也
 史氏曰先王有心于爱民故设吏以禁暴后世有心
 于取利故设吏以为暴民有一物吏思得之既不可
 以自取必藉奸民以为囊橐彼或不从则斗嚣暴乱
 陵犯无所不至民不得已而予之吏既受矣奸民于
 是愈肆吏方拱手听命而敢搏而戮之乎是以欲行
 禁暴当先择吏之良者以处于上而下之奸民自化
 矣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093-0400d.png
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
 郑康成曰司稽察留连不时去者○郑锷曰周家于
 五肆则立司稽一人使之微伺而阴察之非审察之
 久何以见其实名官曰稽义如此
 王昭禹曰司暴十肆一人司稽五肆一人不言各掌
 与胥师贾师之属异者盖司暴司稽以肆之数制其员
 而所掌则通一市焉(○王氏详说曰二官联事通职/不有司稽则何有司暴故不言)
 (各/掌)○项氏曰犯禁则凡犯市之禁者○史氏曰不物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093-0401a.png
 不正之物奇器淫巧凡不适于用者皆是也
 项氏曰搏伺而擒之
掌执市之盗贼以徇且刑之
 贾氏曰市中之刑无过宪徇扑此掌执市之盗贼亦
 无过小盗徇扑而已刑者必徇故徇刑两言之○王
 昭禹曰执盗贼徇且刑之使众知畏而不敢犯也
胥各掌其所治之政执鞭度而巡其前掌其坐作出入
之禁令袭其不正者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093-0401b.png
 郑锷曰考之序官凡官府必有胥徒而胥者才智之
 称盖有才智之人为之市之有胥二肆则一人𨽻于
 胥师以给使令后世五百之徒耳比之胥师又微乎
 微者也乃使之各分所治之地而掌其政者盖执丈
 二无刃之戈可为威以慑奸人亦可谓度以订尺寸
 故也○王昭禹曰司市言执鞭度守门胥言执鞭度
 而巡其前者盖方入则守门已入则巡其前虽不同
 而执鞭度则一○郑锷曰又使之巡市肆之前凡坐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093-0401c.png
 者坐行者行出者出入者入各有职业不为游手者
 知其趋市之人其行坐出入不正者则掩其不备袭
 而捕之
凡有罪者挞戮而罚之
 郑锷曰若有罪则挞而戮之又从而罚之○易氏曰
 挞以示威戮以示辱是固恶夫罔利而陷于罪戾也
 ○郑康成曰罚之使出布
肆长各掌其肆之政令陈其货贿名相近者相远也实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093-0401d.png
相近者相尔也而平正之
 郑锷曰肆者商贾所陈货贿之区货贿杂陈名实相
 乱贵贱相悬则有受其欺者每肆立一长掌其次政
 令使陈货贿者各为之区别(○王昭禹曰所谓陈/肆辨物而平市也)
 名相近而实不同者使之相远(○郑司农曰谓若珠/玉之属俱名为珠俱)
 (名为玉而贾或白万或数万恐农夫愚民/见欺故别异令相远使不得杂乱欺人也)则不得以
 名而眩实实相近而名不同者使之相迩(○郑康成/曰迩亦近)
 (也○易氏曰实相近者如布帛之/实异而衣被则一所以为相迩也)则名虽非而不失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093-0402a.png
 实平其价正其物物不失实价得其当肆之政令无
 出于此
敛其总布掌其戒禁
 易氏曰总布乃别肆之税凡商旅之贸易卖儥或以
 斗斛受之或以权度受之总而名之曰总布(○史氏/曰总计)
 (其数而敛之/以为征税)○王昭禹曰敛其总布者肆长敛而输
 于[𨴻]人也故[𨴻]人之敛五布而总布与居其一焉○
 黄氏曰戒禁盖立持卖者之戒禁也○史氏曰敛布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093-0402b.png
 之戒禁也
泉府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
人贾八人徒八十人
 吕氏曰自泉府而上凡货事系之乡师自廪人而下
 凡谷事系之遂人以此见古赋钱于市赋粟于野故
 里布屋粟固所有也○易氏曰泉府宜列于天官今
 乃列于地官司徒之属者以其掌市之征布故尔○
 郑锷曰考其名钱之意曰泉者谓出于一孔曰布者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093-0402c.png
 谓其布散于天下泉府所藏者钱布不名布而名泉
 盖轻重敛散之权出于公上如泉之源当出一孔故
 耳
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于民用者以其贾
买之物楬(音/竭)而书之以待不时而买者
 贾氏曰征布即[𨴻]人絘布已下之布并入泉府而藏
 之○郑锷曰谓之征布谓以正取而得之也○黄氏
 曰敛市不售货滞于民用者用货则敛不然则否○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093-0402d.png
 郑司农曰物楬而书之物物为揃书其贾楬著其物
 也不时买者谓急求者也○杨氏曰泉府之法非以
 取利也敛市之不售所以便商贾使无滞货不为其
 贱而买之也以待不时而买者所以便民使无乏用
 不为其贵故贾之也○陈君举曰天之生物不自用
 用之者人人有财不自用用之者君系辞曰理财正
 辞禁民为非曰义君不理则权在商贾操市井之权
 断民物之命缓急民之所时有也虽贱不得不卖裁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093-0403a.png
 其价太半可矣虽贵不得不买倍其本十百可矣民
 何以能育是故不售之货则敛之不时而买则与之
 物楬书之使知其价而况赊物以备礼贷本以代生
 皆所以缓贫窭而抑兼并管仲平轻重李悝平籴寿
 昌常平皆古意也
 陈及之曰熙宁间置市易务且谓成周之市法内帑
 出钱数百万以为本市易司遣人于岭南诸处市货
 以压富商之利原其意为利耳岂泉府之法哉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093-0403b.png
买者各从其抵(音/帝)都鄙从其主国人郊人从其有司然
后予之
 郑康成曰抵实柢字柢本也本谓所属吏主有司是
 (○贾氏曰谓本主所属之吏乃付之即都鄙从其主/之类是也○刘执中曰即下文所谓赊者各从其抵)
 (者如六乡六遂之人买者则本其族酂之吏保任之/如都鄙之民买者则本其食采邑之主在朝者保任)
 (之也已上皆赊买各从其主与有司/保任之也○郑司农曰抵故价也)
 黄氏曰主者别治大夫也释谓以公卿大夫常在王
 朝其都鄙则遣人治之若季氏费宰公山弗扰之辈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093-0403c.png
 天子都鄙盖亦然○贾氏曰都鄙可兼大小都及家
 邑国人谓住在国城之内即六乡之民郊人即远郊
 之外六遂之民○易氏曰有司则从其乡遂之官○
 陈及之曰民买物于泉府必从其主从其有司何也
 盖非时买物或置不急之务非官府为之节制则害
 财破家若此类其细已甚
 陈君举曰此特济民之急权其出于贩鬻则不可继
 也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093-0403d.png
凡赊者祭祀无过旬日丧纪无过三月
 郑司农曰赊贳也以祭祀丧纪故从官贳买物(○王/氏曰)
 (赊谓之赊则不/即入其价也)○刘执中曰以上皆赊也故曰凡赊
 者祭祀无过旬日谓吉事不废业故旬日可偿丧事
 无过三月凶事废业容其运为以偿者也(○郑锷曰/三月天时)
 (一周种者亦熟蚕/者亦成可以偿矣)○史氏曰民之急莫急于丧祭阙
 则贫者号呼乞贷而无所今也官给其物以应之立
 其期使偿之初无息取息于丧祭之家非仁政也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093-0404a.png
凡民之贷者与其有司辨而授之以国服为之息
 郑司农曰贷者谓从官借本○郑康成曰有司其所
 属吏与之别其贷民之物定其价以与之
  愚案国服陈止斋读服如服公事之服谓民之贷
  者还本之后更以服役公家几日为息徐牧斋读
  服如侯甸服之服谓民之贷者以其服之所出来
  输彼此价直必不等除得本之外馀皆为息二说
  俱胜注疏至李叔宝欲矫责偿出息之说以廛人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093-0404b.png
  所征之布贷之于民使因其所服之业为生生之
  计如农服田野之事嫔妇服丝枲之事息者亦如
  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所以保之使生息非责其
  利此说固好恐非泉府之所能继盖泉府所征之
  布将以敛商贾之滞货不时而买者既楬以元贾
  有急而赊者复偿以元直至于民之称贷又以财
  生息之则其法穷矣不如陈及之之说曰立法不
  惟以便下苟下得其利而官失其物则非法也泉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093-0404c.png
  府藏物多矣不赊贷与人则必至弊坏岁月既久
  不可用赊贷与民民转徙于他所既得其利异时
  以元物入官各贡所有为息则官府亦得其便矣
  不特是也周礼凡商贾悉有税今市泉府物而贷
  之则免其税既免其税而贡息焉何不可之有然
  必与有司辨而授之者防民之伪也世之奸猾无
  行者巧伪曲说至官府而赊贷官府不知其奸而
  与之则异日未必能偿与其有司辨则不复有此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093-0404d.png
  患凡此等制得贤而后可行否则不胜其弊王荆
  公吕嘉问为市易官掊克细民聚敛滋甚豪商大
  贾怨咨盈道及人有言则曰泉府呜呼吾不知先
  王之法使人怨咨而尚不顾哉
 郑锷曰后世青苗取息名曰利之适以祸之非周家
 立法之意
凡国事之财用取具焉岁终则会其出入而纳其馀○
 贾氏曰国事谓有司为国家之事兴作用财物者皆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093-0405a.png
 来问泉府取财为具焉○杨氏曰泉府敛市之征布
 其所得几何说者谓先王所以变通天下之财者在
 此不知关市待膳服以下皆经费也邦之大用内府
 待之小用外府待之泉府所谓国事之财用者特内
 外府之待与夫经费之外者耳其所用而取具者亦
 可知矣○郑锷曰泉府所入者皆财也故国之财用
 可以取具亦犹大府所入者皆赋也故国之赋用取
 具焉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093-0405b.png
 郑康成曰会计也纳入也○贾氏曰出谓出府会计
 用财入谓于廛人敛取絘布已下纳其馀者若国家
 来取财不尽而有馀则纳与天官职币
司门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下士十有六人
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每门下士二人府一
人史二人徒四人
 郑康成曰司门主王城十二门(○贾氏曰知王城有/十二门者案匠人云)
 (营国九里旁三门四面/各三门是谓十二门)若今城门校尉(○贾氏曰案/经每门下士)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093-0405c.png
 (二人据在门开闭者此司门是都/司总监十二门官故举汉法况之)
  愚案门关次于市官之后以关与门市常相联设
  官以司之将以禦奸盗禁奇货后世反恃此为征
  商之利孟子曰古之为关将以禦暴今之为关将
  以为暴
掌授管键(其展/反)以启闭国门
 郑锷曰天府宗社之重宫禁之严四方之人毕趋焉
 则门之启闭尤当谨而严故用下大夫掌授之以管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093-0405d.png
 键或谓籥搏键器也则又谓键为牡盖以入者为牡
 容者为牝谓用管籥以启门用键牡以闭门王安石
 谓授键则以司门总统诸门故掌授之以启门也
几出入不物者正其货贿
  愚案正故书为正如中度中数中量皆正也不物
  者既于出入之际而察之则货贿皆可得而正矣
 王昭禹曰不物有所几而后害者亡靡者微货贿有
 所正而后亡者有利者阜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093-0406a.png
凡财物犯禁者举之
 陈及之曰所谓犯禁者即司市伪饰之法在民商贾
 工者十有二是也
 王氏详说曰质人云犯禁者举而罚之司门云凡财
 物犯禁者举之司关云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而
 罚其人三者亦相为异同盖司关之所举者举其不
 出于关之货自内而出者由市及门由门及关自外
 而入者由关及门由门及市是关为内外之要津故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093-0406b.png
 人之货必出于关不出于关则举而罚之若夫司门
 质人之所举者特举其犯禁之货言犯禁则不出于
 关者罚有所不及言不出于关则犯禁者罚必有所
 兼行然质人司关举而罚之至司门则举而不罚盖
 举之在司关罚之在质人而以其财归司门耳不然
 一犯禁之物质人罚之司关又罚之何其酷耶
以其财养死政之老与其孤
 陈氏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093-0406c.png
 以教天下之孝慈况出身勠力而死于王事者上有
 父祖下有子孙弃而不养不足以相报养不以礼不
 足以示劝春养孤子以象阳之生秋享耆老以象阴
 之成而外饔酒正司门稿人各供其职事冢人之职
 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战败无勇投诸茔外以罚之
 罚其身而养其父祖子孙者不罚无以示义不养无
 以示仁春秋时齐将救郑属孤子三日朝以乘车而
 系两邑焉召颜涿聚之子晋曰温之役而父死焉今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093-0406d.png
 君命汝以是邑也服车而朝魏文侯于死事之家岁
 使使者劳赐其父母汉有孤儿兵皆有所为而然
祭祀之牛牲系焉监(古衔/反)门养之
 贾氏曰祭祀之牛牲即充人云散祭祀之牲○易氏
 曰此则受之于充人者也故充人则责之司门而司
 门则责之监门○王昭禹曰有司门又有监门者盖
 司门以下大夫二人为之其属则有二十八士凡以
 总管王城十二门而已至于十二门又各有士二人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093-0407a.png
 乃所谓监门也○王氏曰必使监门养牲则为其于
 郊于国各有所近便于共取夙夜启闭未尝乏使便
 于养视且众所出入其养视不谨易以几察故也然
 而祀五帝享先王不系之门则其致严又异于此矣
凡岁时之门受其馀
 贾氏曰四时之祭门非一故云凡若月令秋祭门者
 是祭庙门此门亦谓国门十二者除四时祭外又有
 为水祈祷若左传庄二十五年大水用牲于门之事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093-0407b.png
 ○易氏曰祭门不敢用散祭祀之牲特受其共牲之
 馀者而用之
凡四方之宾客造(七到/反)焉则以告
 郑康成曰造犹至也○贾氏曰四方诸侯来朝觐至
 关关人告王至郊郊人告王至国门门人告王王遣
 人往迎之
司关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
十人每关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093-0407c.png
 郑康成曰关界上之门(○贾氏曰王畿千里面五百/里界首而置三关亦十二关)
 王昭禹曰在国曰门在境曰关(○郑锷曰在国之门/则晨昏为启闭之防)
 (在境之关不过为/通货贿之路而已)
掌国货之节以联门市
 黄氏曰关在郊故曰郊关货行于关门之内故称国
 郑谓商所发司市之玺节非也不惟市无节而货方
 自外入安得遽𤼵节于司市凡节皆掌节守之玺节
 付之司关使通货贿联谓与门市为联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093-0407d.png
 郑景望曰商贾蓄货待时而贵儥因患以阨民亦王
 政所甚恶也以联关市则货无所隐泄必以时虽欲
 壅利以病人不可得也
司货贿之出入者
 黄氏曰货入司关予节乃得入门而达于市
掌其治禁与其征廛
 王昭禹曰有以治而理之则货贿之高下美恶无混
 淆之患有以禁而止之则货贿之靡害不物无交通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093-0408a.png
 之弊(○张氏曰治之者治之以市官之法而已○刘/迎曰掌其所治之禁则几不物也王制谓关执)
 (以几正此/六治禁)
 史氏曰掌其征𣙜与其廛积○易氏曰孟子云市廛
 而不征法而不廛说者谓或赋其地之廛而不征其
 货或治以市官之法而不赋其廛廛则坐贾之所输
 征则行商之所出故廛人掌敛市之廛布而入于泉
 府泉府又以市之征布而敛不售之货是市有征布
 又有廛布若关则无廛布而有征布何者司关掌货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093-0408b.png
 贿出入是有行商之征布关无市官之法安得有市
 宅之廛布然此所谓征廛者是辨其合征合廛者而
 关白焉故司关征之又五百里至于国门国门虽有
 不物之几而无货贿之征盖市则行商有征布坐贾
 有廛布此司关所以掌其征敛而联门市也○张沂
 公
曰王制曰古者关几而不征称商之时也商以前
 国用少不征犹得周以后国用弥广不征不得
凡货不出于关者举其货罚其人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093-0408c.png
 陈及之曰郑氏谓从私道辟税非也文王治岐关市
 讥而不征周公立法关有关税廛有廛税盖以商贾
 利多于农苟不征之则末作多而务本者少然既税
 之关则不征其廛既征其廛则不税之关取之甚优
 何至于辟税哉盖不出于关必伪饰之物司市所禁
 以罔民利者故必举其货焉(○王昭禹曰凡货不出/于关者则贪利以忘义)
 (徇私而背公故/举其货罚其人)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张恋/反)出之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093-0408d.png
 郑康成曰商或取货于民閒无玺节者至关关为之
 玺节及传出之其有玺节亦为之传传如今移过所
 文书○王昭禹曰节以验其物传以书其数○郑锷
 曰既授以节又为之传使所至无留碍
 黄氏曰节传非司关所得为凡所达货贿虽不自市
 来由门至关不由门径造关司关皆以节传出之达
 之于其所至入无传出有传掌节所谓凡通达于天
 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者也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093-0409a.png
国凶札(侧八/反)则无关门之征犹几
 郑司农曰凶谓凶年饥荒札谓疾疫死亡无关市之
 征者出入无租税○王昭禹曰司门几出入不物者
 则关门固亦有几矣今以荒札之时宜去几矣然而
 不巳焉故曰犹几春秋传曰犹可以已而不已之辞
 祸故多藏于细微𤼵于人之所忽故虽凶札之时犹
 几
凡四方之宾客叩(音/叩)关则为之告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093-0409b.png
 郑康成曰谓朝聘者叩关犹谒关人也○郑锷曰四
 方宾客叩关求入朝暴客不可不防宾客不可不迓
 故为之告定王使单襄公假道于陈以聘楚候不出
 疆司空不视涂单子归告王曰陈侯必有大咎国必
 亡周之秩官有曰敌国宾至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
 逆之候人为导卿出郊劳司里授馆由是言之门吏
 之告礼宾防奸之意两存焉
有外内之送令则以节传出内之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093-0409c.png
 贾氏曰外之送令谓从诸侯之国畿外而入者则关
 人以节及传内之至王内之送令者谓有王命从王
 国而出则亦以节传出之送至畿上(○郑锷曰内送/令王命达于诸)
 (侯外送令邦国以闻于朝廷以节传出纳之则下情/必上达而王命布于四方然诸侯亦以令为言者所)
 (谓诸侯/之复欤)○王昭禹曰节所以为验传以辅节所以防
 奸也
 陈君举曰先王之制寝室有阃闾里有闬出有棘梐
 居有郛郭以达门关皆纳民于轨而禁其非义自畿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093-0409d.png
 而达之外国与之节而掌于王官其不同者则不达
 而天下如一是以诸侯无私会大夫无私交士无游
 说民各土著周衰国自为政鲁废六关秦人焚节璧
 马假道戍人掌管惟驰车是利无所禀命盖王官之
 守不行于外服矣汉文又去关禁当时矫伪而出乘
 传而行郡国出粟赋钱无敢如何寻创七国之变后
 复用乘武帝增至三辅都尉讥察至有诸侯以关入
 免者纲纪太密东都有关都尉矣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093-0410a.png
 郑景望曰说者以联门市参相联比检猾商也货不
 出关谓从私道出辟税者则没其财而挞其人司门
 几出入不物者征税也犯禁谓商所不资者举之没
 入官凡此与后世州县征税之场栏检要逻剥刻农
 贾何以异曰否王政之所禁为夫末胜而本益微奸
 欺得志而移俗习故夫检商之政示笃本而正民志
 也夫负贩之民贸易之际欺者得利则信实者安得
 不易虑而为欺奸者得利则纯直者安得不相怵而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093-0410b.png
 为奸故门市以参联之玺节以出入之举其货罚其
 人以惩畏之此非以为征利也设防于趋利之氓养
 其信实纯直之心出入不物几奇邪也财物犯禁恶
 逐末也用犯禁之财物养死政之老孤示先义也先
 王导民非有物以与之第窒其趋恶之路使欺不得
 设奸不得行此立法建官之意与后世专于殖利者
 可同年而语哉
掌节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人徒二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093-0410c.png
十人
 郑康成曰节犹信也行者所执之信○吕氏曰案春
 秋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即此谓府二人者
 也古者必有府人藏此节所以效于府人○贾氏曰
 节连于门市故亦连类在此
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
 王氏详说曰邦节者下文所谓玉节角节用之于内
 外诸侯虎节龙节人节用之于邦国使者符节玺节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093-0410d.png
 用之于司门司关司市及乡遂之閒总而言之皆邦
 节也郑氏以典瑞之珍圭牙璋谷圭琬圭琰圭为邦
 节且掌节自掌节典瑞自典瑞焉可以珍圭牙璋之
 类而为节乎
 黄氏曰掌节在关取予便也节皆邦节有守节有行
 节玉节邦国守之角节都鄙守之是谓守节使节及
 门关道路之节皆行节也必自掌节出郑言关市道
 路之官皆得为节如此则杂主掌节何以设专职哉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093-0411a.png
 ○郑康成曰王有命则别其节之用以授使者○郑
 锷曰命出于一人无敢不信而矫诬以作命者殆或
 有之故王虽有命必用节辅之以为信
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
 郑康成曰玉节之制如王为之以命数为大小角用
 犀角其制未闻○易氏曰玉则美在其中而畅达于
 外诸侯之象角则致力于内而捍禦于外公卿大夫
 之象守则守节之义○郑锷曰命为诸侯使守邦国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093-0411b.png
 者用玉节以辅之玉所以比德凡出封而为邦国之
 君者皆有君子之德命为君长使守都鄙者用角节
 以辅之角之为物上穷而善触都鄙之长职当外禦
 其侮内蕃王室也康成谓诸侯于其国中卿大夫王
 子弟于其采邑有命者亦有节以辅之故用玉节用
 角节似失之矣
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
皆金也以英簜(吐党/反)辅之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093-0411c.png
 郑锷曰王者遣使行乎天下何所往而不通然无节
 以为信则诈心或萌于所遣之人而疑心或起于所
 至之国故必持节然后行前言玉节角节则王命之
 守此言虎节人节龙节则使者执行以为信所往之
 国有平地山泽之不同铸金为节各为虎龙人之象
 山国多虎泽国多龙平土之地则人之所聚如晋楚
 之多山吴越之多水陈郑之平原旷野视其所执之
 节可明其所往之邦孰敢矫诬以妄适哉○王昭禹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093-0411d.png
 曰小行人有管节而掌节不言掌节所掌谓之邦节
 以辅王命所谓邦国之使使邦国者所执也小行人
 所达谓之天下之节则所谓龙节人节虎节管节邦
 国都鄙使者所执非王官所掌掌节不言都鄙之使
 节则使都鄙者无节以旌节行之而已
 郑锷曰节皆用金取其寒暑燥湿不能变也使者执
 节亦欲不更所守故有取于金焉辅节必以英簜所
 以护其外簜竹也所谓瑶琨筱簜是也以簜为函画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093-0412a.png
 为文彩使其英华外著内有不变之刚外有可观之
 文尊王命而重使华也(○王昭禹曰诗曰二矛重英/又曰朱英绿縢则英之为饰)
 (明/矣)○易氏曰金以为之铸象有坚而不变之义簜而
 加以英饰有仪文相接之礼
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
 郑康成曰门关司门司关货贿者主通货贿之官谓
 司市也道路者主治五涂之官谓乡遂大夫也凡民
 远出至于邦国邦国之民若来入由门者司门为之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093-0412b.png
 节入由关者司关为之节其商则司市为之节其以
 徵令及家徙则乡遂大夫为之节唯时事而行不出
 关不用节也变司市言货贿者玺节主以通货贿非
 必由市或资于民家焉变乡遂言道路者容公邑及
 小都大都之吏皆主治五涂亦有民也符节者如今
 宫中诸官诏符玺节者今印章旌节今使者所持节
 也○王氏曰门关则以符合之货贿则以玺验之道
 路则以旌表之○黄氏曰节皆自掌节出符节付之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093-0412c.png
 门关之官玺节专之司关旌节付之道路之官郑曰
 乡遂大夫是也此专为民徙及有徵令者也使随事
 用之王使旌节掌节予民之自外来者皆当有路节
 由都鄙者都鄙予由甸稍者甸稍予至关司关留之
 则予符节而入至门著出入之日出关反符节司关
 还其所留节而出入之自内出者于其所由予路节
 有传郑言唯时事而行不出关不用节是也盖关门
 之内常往来者也有期反节不独民与商虽门关道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093-0412d.png
 路之官亦有期而反之反而复予弊则更为邦国都
 鄙使节反必有时守节易世而反反则复予此皆掌
 节专行之职○郑康成曰将送者执此节以送行者
 皆以道里日时课如今邮行有程矣以防容奸擅有
 所适
 薛氏曰龙节虎节人节以金为之辅之以英簜至于
 符玺旌三节不言辅者以下文有以传辅之言凡则
 六节皆辅之以传矣但以金为者既辅之以英簜又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093-0413a.png
 辅之以传以竹为者不过以传辅之春秋之时所谓
 龙节者辅以玉而不辅以英簜昭二十九年公在郓
 使公孙衍献龙辅于齐侯说者以为龙辅玉者名所
 以取之辅龙节者矣至西汉时有铜虎符是龙节之
 属皆以金为之竹使符是旌节之属皆以竹为之周
 制行于汉而不行于春秋悲矣
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
 郑康成曰必有节言远行无有不得节而出者○郑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093-0413b.png
 锷曰通达于天下非止于一乡一州可不与之节乎
 虽有节以为信必有传以为辅传者所以书其事二
 者相依而行是以有辅之之义
无节者有几则不达
 郑康成曰圜土纳之
 孙氏曰先王之防范斯世使循循然入于矩度之内
 而无敢放意肆行自陷于颠越不恭之域以其有此
 具也夫制为之节达之天下同其法则居邦国都鄙
卷二十四 第 39a 页 WYG0093-0413c.png
 守之以为重适郊野四方者执之以示信命令假之
 而行货贿待之而通故淫朋比德不得逞其私合党
 缔交不果遂其志夫一物之微所系于人心之操舍
 国势之安危若是其切岂非先王驭天下机要哉
 
 
 
 
卷二十四 第 39b 页 WYG0093-0413d.png
 
 
 
 
 
 
 
 周礼订义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