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093-03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订义卷二十    宋 王与之 撰
封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
十人
 郑康成曰聚土曰封谓壝堳埒及小封疆也○贾氏
 曰封人与大司徒设社稷之壝相左右故在地官为
 职首胥徒多者以畿封事广故也○郑锷曰论语有
 仪封人左传有颍谷封人祭封人萧封人说者皆谓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093-0324b.png
 典封疆之官然以经考之有掌固掌修城郭沟池树
 渠之固有司险掌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
 阻固又有掌疆之官官虽阙而康成以疆为界则所
 掌者封疆之界矣此封人若为掌封疆之官则宜与
 掌固等并列今列于地官专以设社壝饰牛牲为职
 则非典封疆之官明矣○徐卿曰封人掌设王之社
 壝乃列于比长之后者盖民为贵社稷次之
掌设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093-0325a.png
 史氏曰封人掌设坛壝唯王有社壝而于国则设社
 稷之壝也夫坛也坛在中而外为堳埒故谓之壝举
 壝则知有坛矣畿封植其所宜木严其界限使无犯
 (○郑锷曰考大司徒于邦国都鄙言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又言制其地域而封沟之俱谓聚土为封则知)
 (康成聚土之说为是司徒制封沟之封制其法也封/人为聚土之封为其事也惟其为聚土之事故于王)
 (社则掌设其壝又为畿封而植木以为表于诸侯国特/之社稷亦掌设其壝为之封土以表其界之所在非)
 (王社之畿与诸侯国之封为然造都鄙表封域亦然/盖俱循大司徒所立之法而为坛壝堳埒与小封疆)
 (也○愚按疏说/畿封兄大司徒)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093-0325b.png
凡封国设其社稷之壝
 郑康成曰封国建诸侯立其国之封(○贾氏曰禹贡/徐州贡土五色)
 (注云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立社是封诸侯立社稷之法)
封其四疆造都邑之封域者亦如之
 史氏曰封其四疆为建国设也封其域为建都邑设
 也○唐氏曰如是则内诸侯之制与外诸侯同也○
 郑锷曰说者谓天子有社稷诸侯受命于天子则有
 社稷封人掌设王社壝而不及稷乃为诸侯兼设社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093-0325c.png
 稷之壝何耶余以为王自为立社曰王社为民立社
 曰大社诸侯自为立社曰侯社为民立社曰国社观
 小宗伯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则天子之制有
 社而稷从之自汉以来谓之大社大稷若夫王自为
 立社四方各以其色之土上冒以黄明为天子之有
 土是为地示而稷无预焉封人所设之社壝谓地兹
 所以不立稷也至若诸侯之有功德者天子乃取王
 社之土各因其方苞以白茅使之立社稷是为侯社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093-0325d.png
 封人不为设壝也惟其为民立社则必立稷乃为之
 设其社稷之壝使之有土谷之神则知务农重谷矣
 (○史氏曰王社侯社皆不置稷者王与诸侯以宝上/地为任也大社国社有稷侑之者民以食为天也)
 ○陈氏曰祭社必及稷以其同功均利以养人祭必
 有配而社配以勾龙稷配以柱商时又易柱以弃其
 功利足以侔社稷王与诸侯皆三社二稷其位则中
 门之右社主阴故也其位则北面社向阴故也其饰
 则不屋记所谓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是也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093-0326a.png
 其表则木传所谓夏以松商以柏周以栗是也其主
 则用石为之其列则社东而稷西先儒之说盖有所
 受先王之制社稷春有祈秋有报孟冬大割祠春祈
 歌载芟秋报歌良耜此祭之常也凡天地大灾之类
 祭大故大灾之弥祀君行有宜宫成有衈此祭之不
 常者也祭之常者用甲其他则惟吉而已祭之牲以
 大牢其遇天灾则用币而已考之于礼王之祭南面
 其服也希冕其牲用黝其祭血祭其樽大罍其乐应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093-0326b.png
 钟其舞帗舞其鼓灵鼓凡此皆因礼乐以致其义
令社稷之职
 郑康成曰将祭之时令诸有职事于社稷者(○郑锷/曰诸侯)
 (当守社稷之职又虑其废而不祀封人则令之使无/敢废职如是则其国之民亦为社事而单出里为社)
 (田而竭作为社祭而共粢盛亦不敢失其职○刘氏/曰封人既设其壝令匠人设五方之土筑其坛焉)
 史氏曰大司徒设属所以教民者已备然后得以立
 社稷之坛壝奉社稷之牲牢所谓先成民而后致力
 于神然均是神也曷先于社稷盖有国有家者当以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093-0326c.png
 土地为重孟子言诸侯之宝必以土地居首记亦曰
 家主中霤国主社岂非国家所重有在于土地乎
凡祭祀饰其牛牲设其楅(音/福)衡置其纼(持忍/反)共其水稿
(古老/反)
 王昭禹曰饰谓饰以文绣○陈氏曰小子凡沈辜侯
 禳饰其牲羊人凡祭祀饰羔校人饰币马饰黄驹曲
 礼曰饰羔雁者以缋(○郑康成曰饰/谓刷治洁清之)○郑康成曰楅
 设于角衡设于鼻如椵状也(○史氏曰衡/以系其纼也)○郑司农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093-0326d.png
 曰纼著牛鼻绳以牵牛者今时谓之雉与古者同名
 皆谓夕牲时也○郑康成曰水稿给杀时洗荐牲也
 (○贾氏曰水以/洗牲槁以荐牲)
 薛氏曰祭祀以牲为大故王于命官而养则斋戒沐
 浴而朝之其于卜日则择毛色而育之至于祭之日
 则亲牵牲而入于太庙未入则迎于门既入则执其
 纼以鬼神之所歆享者在是也夫以万乘之尊而从
 事于牵牲之礼一毫不备则无以严天子之礼饰其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093-0327a.png
 牲者崇其仪也设楅衡者防其触也置其纼以备用
 也共其水稿以致洁也○王氏曰封人言掌设王之
 社壝封疆而树之则以饰土事为职故使之饰牛牲
 以牛土畜故也
歌舞牲及毛炮之豚
 郑康成曰谓君牵牲入时随歌舞之言其肥香以歆
 神也(○郑司农曰歌舞/其牲云博硕肥腯)毛炮之豚爓去其毛炮之以
 备八珍○郑锷曰说者谓所饰者牛牲则所歌舞者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093-0327b.png
 亦牛牲耳又及毛炮之豚何也八珍之物炮豚居其
 二其法则取豚而刲之实枣于其中而炮之糔溲以
 稻粉调以醯醢然后成祭祀则用荐羞之豆实此致
 美之尤至安得不歌舞以致之
凡丧纪宾客单旅大盟则饰其牛牲
 易氏曰丧纪有奠牛宾客有牢礼积膳之牛军旅共
 犒牛大盟有载书之牛其牲皆如祭祀之饰敬其事
 也○郑锷曰夫牲取可以为礼足矣乃每每致饰然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093-0327c.png
 后用何哉盖文有馀而物不足失之伪物有馀而文
 不足失之野欲华实相副则饰不可阙
鼓人中士六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贾氏曰主教六鼓四金以是教官故在此○陈君举
 曰鼓人舞师不𨽻宗伯而𨽻司徒盖亦野用之也凡
 野事则为之
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以和军旅以正田役
 郑康成曰音声五声合和者○贾氏曰单出曰声杂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093-0327d.png
 比曰音○史氏曰鼓专于阳金为西方之物有阴之
 义凡进皆鼓凡节皆金阴阳之义不可偏废也○
 锷
曰此教六鼓四金则不止于鼗又况小师掌教鼓
 鼗瞽矇亦掌播鼗注专指为教视瞭不可也若教视
 瞭亦不过奏乐之际可节声乐耳乃若军旅田役安
 用彼为哉○贾氏曰节声乐者雷鼓灵鼓路鼓晋鼓
 也和军旅者即鼖鼓鼓军事也正田役者鼛鼓鼓役
 事也○史氏曰声乐之作缀兆舒疾以是节之军旅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093-0328a.png
 之起坐作进退以是和之田役之兴往来甘苦以是
 正之
教为鼓而辨其声用
 郑锷曰能知声者或不能为器能制器者或未必能
 知声鼓人知声者也韗人为鼓者也为鼓者大小长
 短傥不中度则知声者欲其声不爽可得哉故上言
 教击鼓之法此言教为鼓而用之之法然则教为鼓
 者教韗人为之先儒谓教击鼓者大小之数则失之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093-0328b.png
 矣○易氏曰以六鼓声用考之惟雷鼓专用于天神
 鼛鼓专用于役事若灵鼓用于社祭至冥氏则用之
 以驱猛兽矣路鼓用于鬼享至大司马则用之于教
 战大仆则用之以待达穷者与遽令矣以至辟雍作
 乐之鼖鼓维镛仲春蒐田军将执晋鼓则又鼖鼓不止
 乎军事晋鼓不止乎金奏矣要之声用各有所主所
 以不客不辨
以雷鼓鼓神祀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093-0328c.png
 郑康成曰雷鼓八面鼓也神祀祀天神也(○刘执中/曰按大司)
 (乐雷鼓礼天神/是鼓神祀也)郑锷曰天神变化无方雷者天之
 声故名雷者以鼓神祀则宜
以灵鼓鼓社祭
 郑康成曰灵鼓六面鼓也(○刘执中曰按大司乐灵/鼓礼地示是鼓社祭也)
 郑锷曰地道有形可见而灵者神之降而有验故名
 灵者以鼓社祭则宜言鼓神祀鼓鬼享不言地示乃
 曰鼓社祭何也记曰社祭土而主地盖社者地神之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093-0328d.png
 尤贵言社则地示见矣观大宗伯掌天神人鬼地示
 之礼亦只言以血祭祭社稷意盖类此
以路鼓鼓鬼享
 郑康成曰路鼓四面鼓也鬼享享宗庙也(○刘执中/曰按大司)
 (乐路鼓礼人鬼/是鼓鬼享也)郑锷曰先王之道大而无所不通而
 路者道之大故名路者以鼓鬼享则宜
 史氏曰天神之祀用雷鼓雷固无形主乎阳后土之
 祀用灵鼓灵固异神主乎阴宗庙之祀用路鼓路固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093-0329a.png
 为大主乎祖
以鼖鼓鼓军事
 郑锷曰国之大事莫大于戎鼖鼓长八尺鼓四尺中
 围加三之一其声尤大鼖大也(○史氏曰军事/欲与众共闻也)字或
 为贲贲亦大也故宜用以鼓军○易氏曰大司马所
 谓诸侯执贲鼓是也
以鼛鼓鼓役事
 郑锷曰用民之力宜缓不宜急鼛鼓长寻有四尺倨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093-0329b.png
 句磬折其声尤缓字或为皋皋亦缓也(○史氏曰鼛/高也役事亦)
 (欲与众/共闻也)故宜用以鼓役事○贾氏曰诗云鼛鼓弗胜
 起役止役皆用鼛鼓也
以晋鼓鼓金奏
 郑锷曰金奏者西方之声阴之属也阴以退为主阳
 气导之乃进晋鼓长六尺六寸左右端广六寸中尺
 厚三寸穹者三之一上三正其名曰晋晋进也以进
 为义故宜用以鼓金奏○史氏曰金奏编钟以是𤼵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093-0329c.png
 之乐之始作进而未已也○贾氏曰作乐则先击钟
 故钟师以钟鼓奏九夏注云先击钟次击鼓则是击
 钟后即击鼓故曰以晋鼓鼓金奏○王氏详说曰路鼓
 用之于鬼享至司马教战则王执路鼓矣晋鼓用之
 于金奏至司马教战则军将执晋鼓矣鼖鼓用之于
 军事至辟雍作乐则鼖鼓维镛矣灵鼓用之于社祭
 至大司乐用之于祭地示是又不止于社祭也路鼓
 既用之于人鬼又用之于教战至大仆建路鼓于大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093-0329d.png
 寝门之外是又不止于人鬼与教战学者当知六鼓
 之为用不必知六鼓之为制
以金錞(音/淳)和鼓以金镯(直角/反)节鼓以金铙(女交/反)止鼓以
金铎(待洛/反)通鼓
 王氏详说曰四金之名三见于大司马惟錞之名不
 见于经内见于汉之大予乐
 郑康成曰錞錞于也圜如碓头大上小下乐作鸣之
 与鼓相和○陈氏曰国语曰战以錞于丁宁儆其民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093-0330a.png
 也又黄池之会吴王亲鸣钟鼓丁宁錞于振铎则兵
 法固用錞矣○王昭禹曰以金錞和鼓唱而和之○
 郑康成曰镯钲也形如小钟军行鸣之以为鼓节司
 马职曰鼓行鸣镯○贾氏曰按诗钲人伐鼓郑注以
 为军行所用与此不同者以其动静俱用故也○王
 昭禹曰以金镯节鼓鼓行而节之
 郑康成曰铙如铃无舌有秉执而鸣之以止击鼓司
 马职曰鸣铙且却○贾氏曰按左传一鼓作气再而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093-0330b.png
 衰三而竭哀公传陈书曰吾闻鼓而巳不闻金矣是
 进军之时击鼓退军之时鸣铙○王昭禹曰以金铙
 止鼓鼓退而止之
 郑康成曰铎大铃也振之以通鼓司马职曰司马振
 铎○贾氏曰此是金铃金舌故曰金铎在军所振言
 通鼓者两司马振铎军将已下即击鼓故云通鼓也
 ○王昭禹曰以金铎通鼓鼓作而通之
 项氏曰四金惟金錞用于乐馀皆军事此以大小序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093-0330c.png
 錞大于镯其形圆镯小如钟镯无舌铎有舌
 郑锷曰古人之制有鼓以作乐必有金以止之其说
 以为鼓之击也无以和之则其声单出而无铿锵之
 美必和之以金錞鼓之鸣也无以节之则其声大长
 而无节奏之次必节之以金镯鼓有时欲其止铙鸣
 则击者必休息而不作鼓有时欲其通铎鸣则击者
 必急疾而不徐四金用于六鼓犹阴之于阳水之于
 火相齐相成说者谓錞有淳和之意故可以和鼓镯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093-0330d.png
 有独立之意故可以节鼓铙有尧然而高之意故可
 以止鼓铎有络绎不绝之意故可以通鼓理或然也
凡祭祀百物之神鼓兵舞帗(音/拂)舞者
 黄氏曰祭祀百物之神所谓国索鬼神而祭祀者○
 郑锷曰或谓祭祀用舞固不止于兵帗此所鼓者二
 舞何也天神地示人鬼皆鼓人所当鼓而不及百物
 之神彼其神之小者有用兵舞帗舞之时虽止于二
 舞鼓人亦当鸣鼓以作之也神之小者或能为人捍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093-0331a.png
 患故用兵舞或能为人除去不祥故用帗舞兵舞本
 用于山川帗舞本用于社稷小神之功或近似之所
 以得而用焉○易氏曰舞师言凡小祭祀则不兴舞
 今以兵帗而用于百物之神何欤苟有功于民载于
 祀典则非小祭祀也
凡军旅夜鼓鼜
 郑康成曰鼜夜戒守鼓也司马法曰昏鼓四通为大
 鼜夜半三通为晨戒旦明五通为𤼵煦○郑锷曰军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093-0331b.png
 旅所止尤以防夜为急鼓人之鼓鼜所以警之也其
 鸣之鼜所以致其忧戚之意(○薛氏曰鼓军鼓者○/鼖鼓也鼜其声也)
军动则鼓其众
 贾氏曰军动谓行前向陈时○项氏曰鼓其众作士
 气也经曰鼓人皆三鼓曹刿曰一鼓作气
田役亦如之
 贾氏曰田猎围合之时必击鼓象对敌故大司马云
 鼓遂围禁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093-0331c.png
 史氏曰所以作士气也
救日月则诏王鼓
 项氏曰日为月胜故食于朔月不受日光故食于望
 是皆阳为阴所胜故鼓以救之助阳气也王亲鼓之
 鼓人诏之耳○贾氏曰大仆云军旅田役赞王鼓注
 云佐击其馀面又云救日月亦如之按上解祭日月
 与天神固用雷鼓则此救日月亦宜用雷鼓八面故
 大仆戎右俱云赞王鼓得佐击馀面也○王昭禹曰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093-0331d.png
 日月之薄蚀阴阳之进退人事何与其间哉而古人
 有救日月之礼盖其以裁成辅相为事则阴阳之运
 有不由其道日月之明有不用其行必反之裁成辅
 相之事焉王之于日春朝不废朝王之于月秋暮不
 废夕则其于救日月而鼓之固王之事有司特诏之
 而已
大丧则诏大仆鼓
 郑康成曰始崩及窆时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093-0332a.png
 王昭禹曰自雷鼓至通鼓则鼓人之所辨白凡祭祀
 至亦如之则鼓人之所鼓自救日月至大仆鼓则鼓
 人之所诏
舞师下士二人胥四人舞徒四十人
 郑康成曰舞徒给繇役能舞者以为之○贾氏曰掌
 教野人之舞亦是教官之类乐师亦教舞不在此者
 彼教国子学乐必须合于礼故入春官也
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093-0332b.png
祭祀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教皇舞帅而舞旱暵
之事
 贾氏曰掌教野人国有祭山川等则舞师帅领往舞
 ○王昭禹曰兵舞干舞也山川为国阻固故以干舞
 之干之言捍也○史氏曰帗舞执五采缯加帗○王
 昭禹曰社稷土谷之神所以生养人者欲其无灾害
 之厉民而有帗除之功帗有祓除之义也故教帗舞
 帅而舞社稷之祭祀○郑康成曰羽析白羽为之形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093-0332c.png
 如帗四方祭祀谓四望○王昭禹曰四方为国翼蔽
 故以羽舞之羽有翼蔽也○黄氏曰山川之在四郊
 者蜡则其民得祭之四方郑康成以为四望四望非
 州党所得祭记曰顺成之方其蜡乃通诗曰以社以
 方是则四郊之民各祭其方王则通祭之王制山川
 社稷四方则国子舞此州党之祭故使舞徒舞谓之
 野舞野舞舞师教之舞师所以列于乡官者以此
 郑康成曰皇析五采羽为之亦如帗(○史氏曰皇舞/执五色如翟也)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093-0332d.png
 ○郑康成曰旱暵之事谓雩也暵热气也○郑锷
 旱暵出于非常故不言祭祀而言事偶有是事则染
 羽为凤皇之形以舞焉不象凤者凤雄而皇雌所以
 召阴而却阳也(○易氏曰皇舞用于旱暵/之事则有阴阳相济之义)○郑康成
 曰帗舞羽舞皇舞形制皆同○陆佃曰有山川阻固
 然后可以保社稷有社稷然后可以有事于四方有
 事干四方然后可以待变事此舞师之舞先后为序
 也○贾氏曰按乐师六舞并有旄舞施于辟雍人舞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093-0333a.png
 施于宗庙此无此二者以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
 酎祭祀之舞亦不得用卑者之子乐师教国子故有
 二者此教野人故无旄舞人舞○王氏详说曰兵舞
 用之山川矣司干云掌舞器而及于祭祀宾飨是不
 止于山川也羽舞用之四方矣籥师云掌羽舞及于
 宾客飨食是不止于四方也此鼓人亦云祭祀百物
 之神鼓兵舞帗舞者亦所以见其用之不一也但此
 见于地官以地事与民事为主故耳山川社稷四方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093-0333b.png
 地事也旱暵民事也
凡野舞则皆教之
 郑康成曰野舞谓野人欲学舞者○易氏曰教之备
 乡遂之舞所以待国事○郑锷曰四十人学舞之外
 有野人学舞者亦当教之以待阙人亦用之也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
 黄氏曰蜡祭百神与山川社稷四方有舞自馀坊庸
 表畷之属不舞旱而祭其神舞祭百辟卿士不舞州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093-0333c.png
 祭社舞党祭禜族祭酺不舞故曰凡小祭祀不兴舞
 郑曰王玄冕所祭非也王祭不使舞徒舞○易氏曰
 鼓人于祭祀百物之神教兵舞帗舞此言不兴舞者
 谓其神虽在祀典而功不足以形容也
牧人下士六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六十人
 郑康成曰牧人养牲于野田者诗曰尔牧来思何蓑
 何笠或负其糇三十维物尔牲则具○贾氏曰牧人
 掌牧六牲以共祭祀亦是地事故在此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093-0333d.png
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共祭祀之牲牷
 郑康成曰六牲谓牛马羊豕犬鸡(○黄氏曰牛人主/牛则牧人惟牧马)
 (羊豕犬鸡五牲而已/其曰六牲备言之耳)○史氏曰祭祀之牲贵于牧养
 阜蕃者不以瘠薄待神祇祖考圣人之孝心也○
 锷
曰非徒责以阜蕃又欲阜蕃其物盖物者毛色之
 称校人职曰种马一物戎马一物无羊诗曰三十惟
 物尔牲则具皆指毛色为物○郑司农曰牷纯也(○/愚)
 (按康成以牷为体完具若以/下文用庞对牷司农之说是)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093-0334a.png
凡阳祀用骍牲毛之阴祀用黝牲毛之
 史氏曰凡祀分阴阳者以天地则天阳而地阴以日
 月则日阳而月阴以宗庙则昭阳而穆阴○易氏曰
 骍者赤色之盛(○刘氏曰周人尚/赤故以骍为尊)黝者黑色之微○
 郑锷曰用骍岂徒色之赤哉必欲其毛纯乎赤用黝岂
 徒色之黑哉必欲其毛纯乎黑牧人毛之然后五官
 奉之是礼官之事亦牧人之事○陈氏曰大宗伯牲
 币各放其器之色则天以苍不以骍地以黄不以黝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093-0334b.png
 盖阳祀以骍为主不必皆骍阴祀以黝为主不必皆
 黝牧人所言亦大率而已诗曰来方禋祀以其骍黑
 则四方有用骍黑者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山川
 其舍诸则山川有用骍者○郑锷曰祭祀用物必有
 其由其一以礼神其一以祀神祀神之物从其类故
 阳骍而阴黝礼神之物象其功故天苍而地黄大宗
 伯言其礼神者故以礼言牧人言其祀神者故以祀
 言礼经之文本无牴牾也说者疑礼记祭法言燔柴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093-0334c.png
 于泰坛祭天瘗埋于泰折祭地其文则俱用骍犊又
 与此用骍用黝之文不合余以为此乃为礼学者之
 过经之文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
 也其下乃云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康成失
 其句读以用骍犊之文连上读之其说曰地阴祀用
 黝牲与天俱用犊连言耳安有天地异位骍黝异色
 而于经文只连言耶注疏之学此类多矣(○方氏曰/赤为阳之)
 (盛而苍与青乃其类黑为阴之盛而黄与白/乃其类若是则祀天之牲不必苍亦从其类)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093-0334d.png
望祀各以其方之色牲毛之
 郑康成曰望祀五岳四镇四渎○郑锷曰各仿其方
 之色岂徒东青西白南赤北黑哉必欲其毛之纯乎
 青白赤黑也
凡时祀之牲必用牷物
 黄氏曰时祀之牲总结上阳祀阴祀望祀皆四时所
 常祀山川四方百物包于其中矣此特见或骍或黝
 或各以其方之色皆用纯对下文外祭毁事用尨耳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093-0335a.png
  易氏曰养牲为有素故必用牷物
凡外祭毁事用尨可也
 郑康成曰外祭谓表貉及王行所过山川用事者(○/易)
 (氏曰按校人云凡将事于四海山川则饰黄驹何用/尨之有考之肆师与祝侯禳于畺及郊是畺郊外祭)
 (也侯禳毁事也岂与/所过山川者例言)毁谓副辜侯禳毁除殃咎之属
 ○杜氏曰尨谓杂色不纯
 郑锷曰四时常祀牲必用牷祀既有常则物可预备
 外祭毁事牲或用尨事出非常则物或难得然牲以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093-0335b.png
 牷为贵用尨出于不得已故亦仅可而已
凡祭祀共其牺牲以授充人系之
 郑锷曰上既谓之牷物此又谓之牺牲盖牷全也牺
 亦全也牷之为全者谓色之纯牺之谓全者谓体之
 具(○郑氏曰牺毛羽完具也周景王时宾/起见雄鸡白断其尾曰鸡惮其为牺)牺体具矣
 色或不纯牷则体全而色亦全也四时常祀用牷则
 不止于色之必纯其体亦必全也凡祭祀之牺则体
 具而毛或不纯亦无害此其语所以不同○郑康成
卷二十 第 23a 页 WYG0093-0335c.png
 曰授充人者当殊养之(○易氏曰系之充人洁/之也所以致敬于神也)
凡牲不系者共奉之
 郑康成曰谓非时而祭祀者(○贾氏曰若上文凡/外祭毁事用尨可也)
 王氏曰共奉之则非特共其牲又奉其事○史氏曰
 非时之祀共奉之而已不暇系于充人也
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二十人徒
二百人
 郑康成曰主牧公家之牛者诗云谁谓尔无牛九十
卷二十 第 23b 页 WYG0093-0335d.png
 其犉犉者九十其馀多矣○贾氏曰郑引诗者證经
 牛多故徒有二百人牧之也
掌养国之公牛以待国之政令
 郑锷曰周制有公家之牛有私家之牛祭祀以为牺
 牲者公牛也车辇出于乡遂之民者私牛也(○黄氏/曰此与)
 (九职之牧分授牧田以养/国牛故言公牛以别于民)○史氏曰祭祀之物牛曰
 一元大武以六牲之中牛最大天地之牛角茧栗宗
 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则牛者无所不用○王
卷二十 第 24a 页 WYG0093-0336a.png
 昭禹曰六牲之奉属于五官羊人犬人鸡人止言共
 以有牧人养之也牛人养之而又共之未成牲谓之
 牛而牛人之所养不特以为牲故自享牛求牛牢礼
 积膳膳羞之牛皆以牛言之○贾氏曰政令则诸侯
 所须牛及牧人之事则供送之(○史氏曰政令凡祭/祀所用无所不掌也)
凡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职人而刍之
 郑康成曰享献也献神之牛谓所以祭者也(○史氏/曰享牛)
 (谓所合供者若/牧人时祀之牲)求终也终事之牛谓所以绎者也宗
卷二十 第 24b 页 WYG0093-0336b.png
 庙有绎者孝子求神非一处○郑锷曰求索也记曰
 直祭祝于主索祭祝于祊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
 此乎或诸远人乎是故祭之明日则索祭之亦谓之
 绎祭祭亦用牲则求牛为索祭之牛明矣(○刘氏小/传曰享牛)
 (者享神之牛凡求读如逑逑配也配神者之牛以郊/礼言之享牛所谓帝牛求牛所谓稷牛周书召诰用)
 (牲于郊牛二○史氏曰求牛谓非时而须若牧人外/祭毁事之尨是矣○黄氏曰求牛亦刍之备非时之)
 (须耶牧人所谓/凡牲不系者)○郑节卿曰牛有卜而后用者有用
 而不必卜者享牛卜而后用求牛用而不卜○黄氏
卷二十 第 25a 页 WYG0093-0336c.png
 曰职如字不必改充人司门各共其职牧人备言之
 矣此省文耳(○郑康成曰职读为樴樴谓之杙可以/系牛樴人谓牧人充人○贾氏曰充人)
 (置樴入地之时樴樴然作声故以声名其官凡牲堪/祭者则牛人选入牧人临祭之前牧人乃授充人乃)
 (系养之今若即以樴人为充/人则隔牧人故连牧人言之)
 郑康成曰刍牲之刍牛人择于公牛之中而以授养
 之
凡宾客之事共其牢礼积膳之牛
 郑康成曰牢礼飧饔也积所以给宾客之用若司仪
卷二十 第 25b 页 WYG0093-0336d.png
 职曰主国五积膳所以间礼宾客若掌客云殷膳大
 牢○史氏曰既以生馈之又以熟进之
飨食宾射共其膳羞之牛
 史氏曰飨食宾射讲礼之时用也○贾氏曰飨者烹
 大牢以饮宾献依命数食者亦烹大牢以食食礼九
 举七举五举亦依命数无酒献酬耳皆在于庙以速
 宾射者谓大射及与宾客射于朝天子诸侯射先行
 燕礼皆有殽俎故有牛也膳羞之牛谓献宾时宰夫
卷二十 第 26a 页 WYG0093-0337a.png
 所进俎是也○王氏详说曰既曰积膳之牛又曰膳
 羞之牛积膳谓共宾也膳羞谓献宾也○郑康成曰
 羞进也所进宾之膳燕礼小臣请执幂者与膳羞者
 至献宾而膳宰设折俎王之膳羞亦犹此
军事共其犒牛
 郑司农曰犒师之牛(○项氏曰若郑商/以牛十二犒秦师)
丧事共其奠牛
 郑康成曰谓殷奠遣奠也丧所荐馈曰奠○贾氏曰
卷二十 第 26b 页 WYG0093-0337b.png
 丧中自未葬巳前无尸饮食直奠停置于神前故谓
 之奠朝夕之奠无尊卑皆脯醢酒而已无牲体殷大
 也唯小敛大敛朔月月半荐新祖奠及遣奠时有牲
 体大遣奠亦有马牲
凡会同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与其牵徬以载公任

 黄氏曰兵车辇也○王昭禹曰先王之时军旅之赋
 取具于民矣此凡会同军旅行役共其兵车之牛则
卷二十 第 27a 页 WYG0093-0337c.png
 公牛也马牛车辇取具于民者乃私牛也○郑康成
 曰牵徬在辕外挽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牵居其徬
 曰徬任犹用也(○史氏曰牵徬载任/引重致远之时用也)○黄氏曰载公
 任器则私任器出于民
凡祭祀共其牛牲之互与其盆簝(音/老)以待事
 郑司农曰互谓楅衡之属(○郑氏曰互若今屠家县/肉格○贾氏曰始杀解体)
 (未荐之时/县于互)盆簝皆器名盆所以盛血簝受肉笼也○
 易氏曰以待事则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皆待之为有
卷二十 第 27b 页 WYG0093-0337d.png
 素
 史氏曰观周官牛人所共非祭祀则宾客燕享军旅
 初非为食用礼曰天子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
 羊士无故不杀犬豕所谓故其祭祀之时欤
充人下士二人史二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郑康成曰充犹肥也养系牲而肥之○刘执中曰牧
 人虽掌六牲犹牧之草野以适其性乃克阜蕃然未
 之刍也迨将用以为牲而系之于充人
卷二十 第 28a 页 WYG0093-0338a.png
掌系祭祀之牲牷祀五帝则系于牢刍之三月享先王
亦如之
 郑康成曰牢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齧○史氏曰
 系于牢者充人所躬亲也○易氏曰充人受牛人牧
 人所授者而系之也
 郑康成曰养牛羊曰刍三月一时节气成○王昭禹
 曰记曰三月系又曰帝牲必在涤三月传曰刍豢远
 不过三月近不过旬浃在三耳系于牢之时也
卷二十 第 28b 页 WYG0093-0338b.png
凡散祭祀之牲系于国门使养之
 郑康成曰散祭祀谓司中司命山川之属○王昭禹
 曰五帝之祀先王之享宗庙人鬼之大者谓之正祭
 祀则非是谓之散祭祀宜矣犹舞非正舞则谓之散
 舞车非正车则谓之散车○郑康成曰国门谓城门
 司门之官○郑司农曰使守门者养之○王氏详说
 曰诗曰尔牧来思以薪以蒸是以牧人兼薪刍之事
 也此系于国门使养之且使守门之人而兼牧人之
卷二十 第 29a 页 WYG0093-0338c.png
 事此所以见隆古盛时之无閒事也且莫閒于牧人
 尤莫閒于守门之人以其閒而复役以他事而不以
 侵官离局为嫌者意有在矣
展牲则告牷
 王昭禹曰展察视之也告牷告其色之纯也肆师言
 祭祀展牺牲则展牲者肆师也充人则告牷而已
硕牲则赞
 王昭禹曰硕大也所以告其体之充若左传奉牲以
卷二十 第 29b 页 WYG0093-0338d.png
 告曰博硕肥腯是已盖君牵牲封人告硕而充人则
 赞之馈食之礼宗人视牲告充则硕牲为赞封人明
 矣
 王氏详说曰祭义云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
 及岁时斋戒沐浴而躬朝之祭祀牺牲于是乎取之
 钦之至也君召牛纳而视之则有视牲之礼矣择其
 毛而卜之则有卜牲之礼矣吉然后养之则有养牲
 之礼矣皮弁素积朔月月半君巡牲则有巡牲之礼
卷二十 第 30a 页 WYG0093-0339a.png
 矣至于夕牲展牲牵牲射牲割牲无非礼之所寓赞
 牲者太宰毛牲者宗伯奉牲者五官之长赞射牲者
 射人歌舞牲者封人何特于充人而疑之知此则知
 祭礼之重矣
 
 
 
 
卷二十 第 30b 页 WYG0093-0339b.png
 
 
 
 
 
 
 
 周礼订义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