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上
卷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195-028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三上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尽心章句上注尽心者人之有心为精气主思虑可
否然后行之犹人法天天之执持纲维以正二十八
舍者北辰也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心者
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
心为篇题音义(共求用切亦作拱居勇切)疏(正义曰前篇章首论告子之言性此篇章
卷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195-0284d.png
首以论尽心盖以情性有主于心故次之以尽心也言尽已之心与天道通是道之极者故孟子七篇所
以终于尽心也此篇凡八十五章赵氏分成上下卷此卷即有四十七章而已一章言尽心知性二章言
人必趋命贵受其正三章言为仁由已富贵在天四章言每必以诚恕已而行五章言人有仁端达之为
道六章言远辱不为忧七章言不慕大人何能有耻八章言王公尊贤以贵下贱九章言内定常满贱不
失道达善天下十章言小人待化十一章言人情富盛莫不骄矜十二章言劳人欲以佚之杀人欲以生
之十三章言王政浩浩与天地同道霸者德小民人速睹十四章言明法审令崇宽务化十五章言本性
良能仁义是也十六章言圣人潜隐十七章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尼之道也十八章言孤孽自危故
能显达十九章言容悦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巳二十章言育养贤才乐过万乘二十一章言
卷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195-0285a.png
临莅天下君子之乐尚不与焉二十二章言王政普大二老闻归二十三章言教民之道富而节用二十
四章言能大明者无不照二十五章言好善从舜好利从蹠二十六章言杨墨放荡子莫执一二十七章
言饥不妄食二十八章言下惠不恭二十九章言为仁由已必在究之三十章言仁在性体其次假道三
十一章言放恶摄政伊周有为凡人志异则生篡心三十二章言君子正己以立于世三十三章言人当
尚志善之所由仁与义也三十四章言事有轻重行有小大三十五章言奉法承天政不可枉大孝荣父
遗弃天下三十六章言人性皆同居使之异三十七章言舆服器用人同不殊尊贵居之志气以舒三十
八章言取人之道必以恭敬三十九章言圣人践形四十章言礼断三年孝者欲益富贵怠厌思减其日
四十一章言教人之术莫善五者四十二章言道大难追人能弘道四十三章言穷达卷舒屈伸异变四
卷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195-0285b.png
十四章言学尚虚已四十五章言赏僭及淫刑滥伤害季文三思四十六章言君子布德各有所施四十
七章言振裘持领正罗惟纲其馀三十八章赵氏分在下卷各有叙焉注尽心者至篇题○正义曰云人
之有心为精气主思虑可否然后行之犹人法天者盖以性之得于天心之生于性天莫之为而所以命
人者性也性则湛然自得所以为主者心也则人之心为精气主思虑可否然后行由人法天也云天之
执持维纲以正二十八舍者北辰也者二十八舍案五行天文志云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斗牛女
虚危室壁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凡此四七之星分布四方是二十八舍也然所
以正之者盖在乎北辰论语曰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包注云北辰常不移而众星拱之尔雅释天云
北极谓之北辰郭璞曰北极天之中以正四时然则极中也辰时也以其居天之中故曰北极以正四时
卷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195-0285c.png
故曰北辰又按汉书天文志云中宫太极星其一明者太一之常居也旁三星三公环之匡卫十二星藩
臣皆曰紫宫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
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是众星所拱也)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注性有
仁义礼智之端心以制之惟心为正人能尽极其心以
思行善则可谓知其性矣知其性则知天道之贵善者
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注能存其心养育其正
性可谓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无亲惟仁是
卷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195-0285d.png
与行与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脩身以俟之
所以立命也注贰二也仁人之行一度而已虽见前人
或夭或寿终无二心改易其道夭若颜渊寿若邵公皆
归之命脩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音义(好呼
报切下所好好善好以好利好仁之好皆同行下孟切下之行改行善行行有百行皆同夭与夭同)疏(正义
曰此章言尽心竭性足以承天夭寿祸福秉心不违立命之道惟是为珍者也孟子曰尽其心者至所以立命
也者孟子言人能尽极其心以思之者是能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道矣知存其心养育其性此所以能承
事其天者也以其天之赋性而性者人所以得于天也然而心者又生于性性则湛然自得而心者又得以主
卷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195-0286a.png
之也盖仁义礼智根于心是性本固有而为天所赋也尽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则是知仁义礼智之性知
吾性固有此者则知天实赋之者也如存此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以长育仁义礼智之性是所以事天者
也是性即天也故存心养性是为事天矣又言人之于命虽有或夭或寿但操执其心而不二也既夭寿不二
而脩其身以待其在夭者何如耳如是所以为能立命之本也以其夭寿皆定于未形有分之初亦一而不二
也不可徼求之矣但脩其在我以待之是为立命也如于夭寿而二其心以废其所以脩其在我者则非所以
立命者也商书云我生不有命在天是其意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注莫无也人之终无非命
也命有三名行善得善曰受命行善得恶曰遭命行恶
卷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195-0286b.png
得恶曰随命惟顺受命为受其正也已是故知命者不
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注知命者欲趋
于正故不立于岩墙之下恐压覆也尽修身之道以寿
终者得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注畏压溺死礼所
不吊故曰非正命也已音义(命有三名丁云案此三命事出孝经援神契压乌甲
切)疏(正义曰此章言人必趋命贵受其正岩墙之疑君子远之也孟子曰莫非命至非正命也者孟子言
人之死无非是命也然当顺受其正尽道以生死也书云惠迪吉是其顺受其正之旨也是故知命之君子不
立身于岩墙危险之下以其能压覆人也是以尽其修身之道而死亡者乃为受正命而死也陷于刑狱为桎
卷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195-0286c.png
梏而死者非受正命而死也以其不能尽脩身之道而顺受其命而死也桎足械也梏手械也今刑狱匣手足
者也案孔子云人有三死而非命饮食不节劳逸过度是病其杀之者也居下位而上诬其君耆欲无厌是刑
其杀之也以少犯众以弱侮强是兵其杀之者也又云人有三死而不吊有畏而死者有压而死者有溺而死
者注莫无也至正也○正义曰云命有三行善得善曰受命者如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若决江河而莫
之禦而终得升于帝而崩是也行善得恶曰遭命如淮南子伯牛有癞论语云伯牛有疾孔子自牖执其手曰
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包曰伯牛有恶疾是也行恶得恶曰随命如舜之四凶
之类是也注畏压溺死礼所不吊○正义曰礼于檀弓云死而不吊者三畏压溺郑氏云谓轻身忘孝也畏人
或时以非罪攻巳不能有以说之死之者孔子畏于匡是也压行止危险之下是也溺不乘桥船是也荀子曰
卷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195-0286d.png
夏首之南有人曰涓蜀梁其为人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背而走比至
其家失气而死是亦畏死者也又秦武王时大蛇从身出复入穴五女示之五丁拔蛇压杀五女是压死者也
尾生与女子期于粱下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是溺死者也孟子之言其趋则一也)音义(远于愿切下远
辱同)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
者也注谓脩仁行义事在于我我求则得我舍则失故
求有益于得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
求在外者也注谓贤者脩其天爵而人爵从之故曰求
卷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195-0287a.png
之有道也脩天爵者或得或否故曰得之有命也爵禄
须知己知己者在外非身所专是以云求无益于得也
求在外者也音义(舍音舍下是舍舍大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为仁由已富贵在天者也
孟子言仁义礼智性之所有如就性而求之则得之舍而不求则亡是则仁义礼智求之有益于得者也是求
之在我者也以其仁义礼智有生之初性固有者是为在我者也是为天爵也求之有道则修其天爵而人爵
从之故也既脩其天爵而人爵或有不得者是或得或否是得之有命也是则人爵求之无益于得也是求之
在外者也以其人爵非身所专故为在外者也如论语云求仁而得仁是求则得之之谓也易云舍尔灵龟凶
是舍则失之之谓也诗云恺悌君子求福不回是求之有道者也荀子云君子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已是
卷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195-0287b.png
得之有命者也孟子所以言之以此)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注物事
也我身也普谓人为成人巳往皆备知天下万物当有
所行矣诚者实也反自思其身所施行能皆实而无虚
则乐莫大焉彊恕而行求仁莫近焉注当自彊勉以忠
恕之道求仁之术此最为近也音义(乐音洛下乐在乐善乐其所乐乐道
乐义之乐乐风乐为而乐乐而三乐乐也所乐乐之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每必以诚恕已而行乐在其中
仁之至者也孟子言人之生也万物皆备足于我矣但能反已思之以诚不为物之丧已是有得于内矣有得
卷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195-0287c.png
于内则为乐亦莫大焉以其外物为乐则所乐在物不在于我故为乐也小以内为乐则所乐在已不在物其
为乐也大又言勉彊以忠恕之道而行之以求仁之术为最近故传有云仁者必恕而后行是之谓也斯亦力
行近乎仁之意欤)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
知其道者众也注人皆有仁义之心日自行之于所爱
而不能著明其道以施于大事仁妻爱子亦以习矣而
不能察知可推以为善由用也终身用之以为自然不
究其道可成君子此众庶之人也疏(正义曰此章言人有仁端达之为道
卷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195-0287d.png
凡人用之不知其为宝也孟子言仁义之道人皆有之然而行之而不著则其迹不能彰明习此仁义之道而
不察列其理不能推明终身用而行之而不知其是为道凡如此者非君子者也是则为凡众者矣故孟子以
此悯之)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注人不可以无所羞耻也论语
曰行已有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注人能耻已之无所耻
是为改行从善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之累也疏(正义曰此
章言耻身无分独无所耻斯必远辱不为忧矣孟子言人之不可无其羞耻也人能无耻而尚有羞耻是为迁
善远罪之人终身无复有耻辱累之矣案礼云君子有五耻朝不坐燕不善君子耻之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
卷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195-0288a.png
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馀而民不足君子耻之如此则人可以无耻乎此
孟子所以有此言而救时之弊与)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注
耻者为不正之道正人之所耻为也今造机变阱陷之
巧以攻战者非古之正道也取为一切可胜敌之宜无
以错于廉耻之心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注不耻不如
古之圣贤何有如圣贤之名也音义(错音措)疏(正义曰此章言不慕
大人何能有耻者也孟子言人之所以耻者以其为不正之道也不正之道正宜羞耻而无为之也是为耻之
卷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195-0288b.png
于人为大者也今之人乃造机变阱陷藏兵之巧以为攻战者是为不正之道也是无所用而耻之也如不耻
不若古之圣贤何能有古圣贤之名也注隰朋颇渊○正义曰凡于赵注有所要者虽于文段不录然于事未
尝敢弃之而不明今有以隰朋不及黄帝佐齐桓以有勋颜渊慕虞舜仲尼叹庶几也案杜预春秋传云隰朋
齐大夫也史记注云徐广曰朋或作崩常愧耻不若黄帝之为人后齐桓得之为佐桓公四十一年卒颜渊慕
虞舜案经云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孔子所以曰回也其庶乎屡空是其叹也赵注所以
引而为解文)

  孟子曰古之贤王好善而忘势注乐善自卑若高宗得
傅说而禀命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卷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195-0288c.png
注何独不然何独不有所乐有所忘也乐道守志若许
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矣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
亟见之见且犹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注亟数也若
伯夷非其君不事伊尹乐道尧舜不致敬尽礼可数见
之乎作者七人隐各有方岂可得而臣之者乎音义(亟去
吏切下同数音朔下同)疏(正义曰此章言王公尊贤以贵下贱乐道忘势不以富贵动其心者也孟子曰
至而况得而臣之者乎孟子曰古之贤者之君好人之善而忘巳之势古之为贤士者亦然以其能乐已之乐
而忘人之贵势也如此故有王公大人不致其敬而尽其礼则不得数数见其贤者然而见之且犹尚以为不
卷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195-0288d.png
可而况得臣之而卑下者乎注高宗得傅说而禀命○正义曰案尚书说命篇云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
野得诸傅岩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曰臣下罔有禀命孔安国传云名说禀受也命令也注许由洗耳可谓
忘人之势○正义曰案高士传云许由颖川人也隐箕山尧闻之躬聘为九川长由不赴遂洗耳于河巢父见
之曰吾欲饮牛污吾牛口于是牵牛上流饮之由大惭而隐是也注亟数也至作者七人○正义曰云伯夷伊
尹者此盖本孟子之正文也已说之详矣云作者七人者案论语之文也七人包注云凡七人长沮桀溺丈人
石门荷蒉仪封人楚狂接舆是也王弼云七人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是此七人者也)音
(贱去声)

  孟子谓宋句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
卷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195-0289a.png
人不知亦嚣嚣注宋姓也句践名也好以道德游欲行
其道者嚣嚣自得无欲之猊也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注句践问何执守可嚣嚣也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
矣注尊贵也孟子曰能贵德而履之乐义而行之则可
以嚣嚣无欲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
士得已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注穷不失义不为
不义而苟得故得巳之本性也达不离道思利民之道
故民不失其望也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脩身
卷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195-0289b.png
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注古之人得志
君国则德泽加于民人不得志谓贤者不遭遇也见立
也独治其身以立于世间不失其操也是故独善其身
达谓得行其道故能兼善天下也音义(句古侯切语鱼㩀切嚣五高反
又许骄切离力智切下同见音现)疏(正义曰此章言内定常满嚣嚣无忧可出可处故云以游脩身立世
贱不失道达善天下乃用其宝句践好游未得其要孟子言之然后乃喻者也孟子谓宋句践曰至嚣嚣宋句
践宋人姓宋名句践孟子谓句践曰子好逸游乎我今语以教子之游也言人之知巳亦但嚣嚣然自得人不
知巳亦但嚣嚣然而自得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句践问之曰当何如此可以嚣嚣然自得矣曰尊德乐义至
卷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195-0289c.png
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又与之曰尊贵其德所乐以义以此则可以嚣嚣自得矣盖德有所得于内义有所不为
于外既所贵在德而尽性于内所乐在义而穷理于外是以乐天知命故人知不知斯嚣嚣然自得矣如此故
士穷而在下则不失义而不为苟得达而在上则不离道而常思利民穷不失义而不为苟得故得已之本性
达不离道而常思利民故民不失其所望是以古之人得志遭遇其时则布恩泽而加被于民不得志则脩治
其身以立于世间是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得行其道而兼善天下也言古之人以是者如颜子之徒穷而不
得志则不改其乐而独善其身伊尹之徒得志而泽加于民也)

  孟子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
文王犹兴注凡民无知者也故由文王之化乃能自兴
卷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195-0289d.png
起以趋善道若夫豪杰之才知千万于凡人者虽不遭
文王犹能自起以善守其身正其行不陷溺也音义(知音
智下术智同)疏(正义曰此章言小人待化乃不邪辟君子特立不为俗移故称豪杰自兴者也孟子言必
待文王之化而乃能兴起以从善道者凡民也以其无自知者也若夫才有过于千万人之豪杰者虽不遭遇
文王之化犹能自兴起以从善而正立其身也已)音义(辟音僻)

  孟子曰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注附益也韩魏晋六卿之富者也言人既自有家复益
韩魏百乘之家其富贵已美矣而其人欿然不以足自
卷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195-0290a.png
知仁义之道不足也此则过人甚远矣音义(欿张音坎字林云欲
得也今详此义内顾不足而有所然也下注满欿同)疏(正义曰此章言人情富盛莫不骄亢有若欿然谓不
如人非但免过卓绝乎凡也孟子言人自有富复附益以韩魏晋六卿百乘之家富而贵之如其自视已于仁
义之道欿然不足则超绝有过乎众人远矣注韩魏晋六卿百乘之家○正义曰巳说于梁惠首篇)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注谓教民趋农役有常
时不使失业当其虽劳后获其利则佚矣若亟其乘屋
之类也故曰不怨以生道杀民虽死不怨杀者注谓杀
大辟之罪者以坐杀人故也杀此罪人者其意欲生民
卷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195-0290b.png
也故虽伏罪而死不怨杀者音义(亟音棘辟音辟)疏(正义曰此章言劳人
欲以佚之杀人欲以生之则民不怨者也孟子言国君如使民趋于农耕是以佚道使民是农耕时虽为劳然
后有所获稼则又有以佚乐矣如是则何怨恨其劳乎故曰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又言国君杀戮其罪人者
以其恐有害于民故杀之而意有在于欲生其民也是则罪人被杀虽死且不怨恨杀者也故曰以生道杀民
虽死不怨杀者注若亟其乘屋之类○正义曰已于滕文公说之矣注大辟之罪○正义曰孔云大辟之罪死
刑也前已说)

  孟子曰霸者之民驩虞如也王者之民皞皞如也杀之
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曰迁善而不知为之者注霸者
卷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195-0290c.png
行善恤民恩泽暴见易知故民驩虞乐之也王者道大
法天浩浩而德难见也杀之不怨故曰杀之而不怨庸
功也利之使趋时而农六畜繁息无冻饿之老而民不
知独是王者之功脩其庠序之教又使日迁善亦不能
觉知谁为之者言迁善之大化无过此也夫君子所过
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注君
子通于圣人圣人如天过此世能化之存在此国其化
如神故言与天地同流也天地化物岁成其功岂曰使
卷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195-0290d.png
人知其小补益之者哉音义(驩虞丁云义当作欢娱古字通用耳皞张云皞与昊
同说文胡老切义与浩同古字通用所过者化所存者神陆云言君子所过人者在于政化存其身者在于神
明)疏(正义曰此章言王政皞皞与天地同流霸者德小民人速睹是以贤者志其大者也孟子曰至小补
之哉者孟子言霸者行善政以及民以其恩泽暴见故民驩虞而乐也王者道大故若天浩浩而难知难见者
也故民皞皞然自得而已矣是以王者之民杀之而不怨以其生道杀之故也利而不知为王者之功以其佚
道使之故也自迹观之则君子过之而不守拘其一自妙道观之则其所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者未尝不有存
焉故曰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今夫天地之化者始乎春而终乎冬而万物皆得以移易者也天地之神者
始乎震而终乎艮而阴阳不可测之者是也然则王者之于民所过者以化所存者以神宜其与天地上下同
卷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195-0291a.png
流而无间也则是天地之化以神而存之岂曰使万物知其有小补益哉王者之化亦存以神又岂曰使民知
其有小补益之哉如此故王者之民所以皞皞如也盖虞之为乐必待虞度无患然后为驩则其乐浅皞皞如
也以其使民舒通太平自得而已故于驩虞又有以间矣此孟子所以抑区区之霸而尊崇其王者也)
孟子曰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注仁言政教法度
之言也仁声乐声雅颂也仁言之政虽明不如雅颂感
人心之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注善政使民不
违上善教使民尚仁义心易得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
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注畏之不逋怠故赋役
卷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195-0291b.png
举而财聚于一家也爱之乐风化而上下亲故欢心可
得也疏(正义曰此章言明法审令民趋君命崇宽务化民爱君德故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者也孟子
至善教得民心孟子言仁言为政教法度之言不若仁声乐声雅颂感人心之深也善政使民不违上又不若
善教得民之易也以其善政出于法度之粗有刑威以行之故民有以畏之善教本人之德性有仁恩以怀之
故民有以爱之亦以善政有九职任万民有九两以系万民九职任万民故一曰三农以平地山泽生黍稷秣
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之九谷二曰园圃以育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
八材八材郑司农云珠象玉石金木革羽是也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郑玄云金玉曰货布
帛曰贿嫔妇人之美称也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云疏材百草根实可食者九
卷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195-0291c.png
两系万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
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凡此善政为民财而已善教因民心以教之
故能得民心矣此所以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然而善政非不能得民但得民
财而已又不若善教得民之心矣○盖移风易俗莫大乎乐此礼之文然也孟子所以同其趋焉)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注不学而能性所自能良甚也是人之所能
甚也知亦犹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
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
卷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195-0291d.png
孩笑可提抱者也少知爱亲长知敬兄此所谓良能良
知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注人仁义
之心少而皆有之欲为善者无他达通也但通此亲亲
敬长之心推之天下人也音义(襁褓丁纪享切说文云负儿衣也博物志曰织
缕为之广八寸长一尺二寸以负小儿于背上下音保声类曰褓者小儿被子也少知诗妙切下少而同长知
张丈切下敬长挟长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本性良能仁义是也达之天下恕乎已者也孟子曰人之所不
学而能至达之天下也者孟子言人之所以不学而性自能是谓良能者也所以不待思虑而自然知者是谓
良知者也孩提襁褓之童子无有不知爱其父母及其长大无不知钦顺其兄是则亲爱其亲钦顺其兄是仁
卷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195-0292a.png
义也仁义即良知良能者也言人欲为善者无更于他求也但通达此亲亲敬长之良能良知施之于天下耳
注襁褓者○正义曰释云襁褓负也负儿衣也织缕为之广八寸长二尺以负儿于背上者也是亦知孩提为
二三岁)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
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注舜耕历山之时居木石间
鹿豕近人若与人游也希远也当此之时舜与野人相
去岂远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
能禦也注舜虽外与野人同其居处闻人一善言则从
卷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195-0292b.png
之见人一善行则识之沛然不疑若江河之流无能禦
止其所欲行也疏(正义曰此章言圣人潜隐若神龙亦能飞天亦能潜藏同舜之谓也孟子
言虞舜初起于历山耕时居于木石之间以其近木石故也与鹿豕游以其鹿与豕近于人也然而舜于此其
所以有异于深山之野人不远但能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其从之若决江河之水沛然其势莫之能禦止
之也注圣人潜隐若神龙者○正义曰此盖周易乾卦之文也赵注引之以解其经)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注
无使人为已所不欲为者无使人欲已之所不欲者每
以身先之如此则人道足也疏(正义曰此章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尼之道
卷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195-0292c.png
也孟子言人无为其所不为以其所不为者不义也无欲其所不欲者以其不欲为不善也人能无不义又不
欲其所不善则人道于是足矣故曰如此也)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注人所以有
德行智慧道术才智者以其在于有疢疾之人疢疾之
人又力学故能成德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
也深故达注此即人之疢疾也自以孤微惧于危殆之
患而深虑之勉为仁义故至于达也音义(疢丑刅切孽鱼列切)
(正义曰此章言孤孽自危故能显达膏梁自止多用沉溺是故在上不骄以戒诸侯也孟子言人之所以有德
卷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195-0292d.png
慧术知者常在于疢疾之人也疢疾人之有小疾常沾在身不去者是为疢疾也如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常危
其虑患也常深是若疢疾也此孟子所以执此喻以自解也言孤臣不得于其君者也孽子不得于其亲者也
不得于其君与不得于其亲者故能秉心常危虑患常深以勉力于为道德故能显达也操心常危虑患常深
是人之疢疾常沾在身而不去也是孟子所以为疢疾之人有德慧术智也然而非谓德慧术智必系乎有疢
疾者但常存乎疢疾之人而已盖有得于已谓之德述而行之谓之术然德又以慧连术又以智连之者以其
德以慧明术以智择耳是则所谓智虑生于忧患岂非德慧术智存于疢疾之意有同欤此孟子所以有是言
之而戒当时之人者也)

  孟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注事君求
卷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195-0293a.png
君之意为苟容以悦君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
为悦者也注忠臣志在安社稷而后为悦者也有天民
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注天民知道者也可
行而行可止而止有大人者正已而物正者也注大人
大丈夫不为利害动移者也正已物正象天不言而万
物化成也疏(正义曰此章言容悦凡臣社稷股肱天民行道大人正身凡四科优劣之差者也孟
子曰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孟子言有人事其君以求君之意者是为苟容以悦君者也有安社
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孟子又言有忠臣为安社稷臣者也在于安社稷而后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
卷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195-0293b.png
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言天民为之先觉者志在于行道然而既达而在位可以行其道于天下然后乃行
之也以其若穷而在下未可行其道则亦止而不行矣是其穷达一归于天而已有大人者正已而物正者也
言有大丈夫不为利害之所移动是则自正冶其已而物后自取正于我也凡此是其四科优劣差出也)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
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注天下之乐不得与此三乐
之中兄弟无故无他故不愧天又不怍人心正无邪也
育养也教养英才成之以道皆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
卷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195-0293c.png
天下不与存焉注君子重言是美之也音义(王于况切与音豫怍
音昨重直用切)疏(正义曰此章言保亲之养兄弟无他诚不愧天育养英才吾人能之乐过万乘孟子重为
一章再云者也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至存焉者孟子言君子有三乐而为王天下者不得
与于其间父母皆在兄弟无有他故者以其无嫌隙之事也此乃一乐也存诚于已而仰无以有羞愧于天俯
无以有惭怍于人此乃二乐也已之有德又得天下英才大贤而推已以教而养育之此乃三乐也三乐如此
故孟子又重言之然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以其有天下之乐不若此三乐矣故重言之而美此三
乐也是以舜得天下而无足解忧杨子云纡朱怀金之乐不如颜氏子之乐是亦与此同意也)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中天下而立
卷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195-0293d.png
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注广土众民大国
诸侯也所乐不存欲行礼也中天下而立谓王者所性
不存乃所谓性于仁义者也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
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注大行行之于天下穷居不
失性也分定故不变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
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注
四者根生于心色见于面睟然润泽之猊也盎视其背
而可知其背盎盎然盛流于四体四体有匡国之纲口
卷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195-0294a.png
不言人自晓喻而知也音义(分扶问切下之分同睟音粹见音现盎张乌曩切下
注同又乌浪切陆云盎于背如负之于背)疏(正义曰此章言临莅天下君国子民君子之乐尚不与存仁义
内外充身体履方四体不言蟠辟用张心邪意溺进退无容于是之际知其所不同也孟子曰广土众民至不
言而喻孟子言广土地之大众人民之多以为大国之诸侯君子者心欲好之然其所乐不在此也中天下之
中而立以安四海之民是为之王君子者虽乐于此然而禀天性不在此焉盖君子欲广土众民以其足以行
道于一国故也然其所乐又在于定四海之民而未乐于此一国而已虽乐在于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得
以行道于天下奈何所性不在此焉是所性者特在仁义礼智耳故言于下文是也是则君子所禀天之性虽
大而行道于天下且不能加益其性虽穷居在下且不能损灭其性以其所生之初受之于天有其分定故也
卷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195-0294b.png
故君子所性是仁义礼智四者根生于心显而形诸德容其生于色则睟然润泽见于面又有光辉乎其前盎
盎然见于背又有充实乎其后而旁溢流通乎左右上下四体则一动静一行止固虽不言而人以晓喻而知
其所存是其不言仁而喻其能仁不言义而喻其能义以至礼也智也亦若是矣此所以故云四体不言而喻
荀子曰君子之学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又曰君子至德默然而喻同意)音义(蟠音盘辟
音辟)





  孟子注疏卷十三上

卷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195-0294c.png
  孟子注疏卷十三上考證

  尽心章句上疏一章言尽心知性○监本此句下脱二
章言人必趋命贵受其正共十一字今补入

  又疏十六章言圣人潜隐○监本此句下脱十七章
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仲尼之道也共十七字今补


  又疏四十五章言赏僣及淫刑滥伤害○害监本讹
及今改正

卷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195-0294d.png
  又疏四十六章言君子布德各有所施○施监本讹
思今改正

  又疏其馀三十八章○八监本讹九今改正

  求则得之章求之有道节注是以云求无益于得也○
求监本讹乘今改正

  人不可以无耻章疏此章言耻身无分独无所耻斯必
远辱不为忧矣○尽心章句上疏六章言远辱不为
忧与此不合

卷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195-0295a.png
  耻之于人大矣章注隰朋颜渊疏共四行○本注无隰
朋颜渊而疏中有之疑古注尚多有删节也

  古之贤王章注疏尚书说命篇云高宗梦得说使百工
营求诸野得诸傅岩○(臣邦绥)按此三句乃书序非
说命篇文也又云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曰臣下
罔有禀命尚书云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
乃高宗不言群臣谏王之词此时未得傅说也今疏
欲顺注中得傅说而禀命之文遂以諌王之词为命
卷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195-0295b.png
说之词而次于爰立作相之下牵引经义似误

  仁言不如仁声章疏饬庀八材○庀监本讹化今改正











  孟子注疏卷十三上考證
卷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195-029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

  汉赵氏注 宋孙奭音义并疏

  尽心章句上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
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
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注已说于上篇
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注天下有若文王
卷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195-0295d.png
者仁人将复归之矣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
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
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可以无饥
矣注五鸡二彘八口之家畜之足以为畜产之本也所
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畜导其妻子使养
其老五十非帛不煖七十非肉不饱不煖不饱谓之冻
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注所谓无冻馁
者教导之使可以养老者耳非家赐而人益之也音义
卷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195-0296a.png
(辟音避衣于既切)疏(正义曰此章言王政普大教其常业各养其老使不馁乏二老闻之归身自已所谓
众鸟不罗翔凤来集之类者也孟子曰伯夷辟纣至此之谓也已说于上篇矣此以大同小异更不复说焉然
其类亦孔子所云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覆巢毁卵则凤凰不翔亦此类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
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注易治也畴一井也庶民治其
田畴薄其税敛不踰什一则民富矣食取其征赋以时
用之以常礼不踰礼以费财也故畜积有馀财不可胜
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
卷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195-0296b.png
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
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注水火能生人有不爱者至饶
足故也菽粟饶多若是民皆轻施于人而何有不仁者
也音义(易以䜴切施于䜴切焉于虔切)疏(正义曰此章言教民之道富而节用蓄积有馀焉有不仁
故曰仓廪实知礼节也孟子曰易其田畴至不可胜用也孟子言如使在下者易治其田畴而不难耕作则地
无遗利其在上者又薄其赋敛而无横赋则民皆可令其富足也又食之以时而其用不屈用之以礼而其欲
不穷则财用有馀而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至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又言人民非得其水火则不能生
活然而昏暮之时有击人之门户而求之水火无不与之者以其水火至多矣圣人如能治其天下使民有菽
卷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195-0296c.png
粟亦如水火之多则民人孰不以有馀而补其不足而为仁者乎故曰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此所
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者也注畴一井也○正义曰说文云为耕治之田也不知一井何据)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观于
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注所览大者意
大观小者志小也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注澜水中大波
也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注容光小郤也言大明照幽
微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
章不达注盈满也科坎也流水满坎乃行以喻君子之
卷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195-0296d.png
学必至成章乃仕进者也音义(郤丁去逆切义与隙同)疏(正义曰此章言
能大明者无不照志圣道者成其仁也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至难为言者孟子言孔子登鲁国之东山而所览
者大故小其鲁国以鲁国莫大于东山也登太山而能小其天下亦所览者大而天下亦莫大于太山也如此
故观之于海者难为水也以其水所同归于海者也是以海为百谷王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以其道之所同
出又同归于此者也杨子云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如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亦与此同意观水有术必观
其澜者孟子又言人之观于水以其有术也有术者所谓观水必观其波澜是为能观水者也云此者以其人
之观书亦若是也言观书亦当观其五经而已矣五经所以载圣人之大道者也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者又
言日月之有明凡于幽隐但有容其光者则必照之亦若道之在天下无往而不在也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
卷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195-0297a.png
不行至不成章不达者又言流水为物所流遇于科坎不盈实其科坎则不流进而行也如君子之学志在于
道也不成章则不达而进仕以其君子于道至于成章则充满美在其中畅于四支发于事业为美之至者也
此孟子所以有水为之喻焉)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
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
间也注蹠盗蹠也蹠舜之分故以此别之音义(孳张云与孜同
古字通用下文同蹠张云蹠与蹠同之石切别彼列切)疏(正义曰此章言好善从舜好利从蹠明明求之
常若不足君子小人各一趣也孟子曰至间也者孟子言人之鸡鸣而起孳孳勤笃于为善者乃为舜之徒党
卷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195-0297b.png
也如鸡鸣而起孳孳但勤笃于为利者乃为盗蹠之徒也傥言欲知舜与盗蹠为君子小人之分别无他事焉
特一趋于利一趋于善之间而已注盗蹠○正义曰案李奇汉书传云盗蹠乃是秦之大盗也)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注杨子
杨朱也为我为己也拔己一毛以利天下之民不肯为
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注墨子墨翟也兼
爱他人摩突其顶下至于踵以利天下已乐为之也子
莫执中注子莫鲁之贤人也其性中和专一者也执中
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注执中和近圣人之道然
卷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195-0297c.png
不权圣人之重轻执中而不知权犹执一介之人不知
时变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注所
以恶执一者为其不知权以一知而废百道也音义(为我
之为于伪切注为己及下为其为之不为皆同放丁方往切至也踵之陇切突丁徒忽切穿突也子莫执中陆
云言子等无执中恶乌路切注同)疏(正义曰此章杨墨放荡子莫执一圣人量时不取此术孔子行止唯
义所在者也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至为之孟子谓杨朱所取以为已虽拔己之一毛
以利天下且不为也墨翟兼爱他人虽摩突其顶而至于踵而利天下且以为之子莫执一子莫鲁贤人言子
莫执中和之性而专一者也以其无为巳兼爱之过而已故曰执中为近之言子莫执中为近圣人之道者也
卷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195-0297d.png
如执中而不知权变但若执一介之人不知时变者也然而所以恶疾其执一者是为其有以贼害其道也是
若知举一道而废其百道也故曰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举一而废其百也)
孟子曰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
害之也注饥渴害其本所以知味之性令人强甘之岂
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注为利欲所害亦
犹饥渴得之人能无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
为忧矣注人能守正不为邪利所害虽谓富贵之事不
及逮人犹为君子不为善人所忧患也音义(强其文切)疏(正义
卷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195-0298a.png
曰此章言饥不忘食忍情节欲贱不失道不为苟求能无心害夫将何忧者也孟子曰饥者甘食至不为忧矣
孟子言人饥饿则易为食故以甘之渴者易为饮故以甘之然而不得饮食味之正者也以其但为饥渴害其
本性耳岂独饮食于口腹为有饥渴以害之言人心亦皆有以害之也以其利欲害之故也人能无以饥渴之
害为心之害则所养不及于人亦不足为可忧矣盖无以饥渴为心害则孟子以饥渴之害亦犹利欲之害故
假托而言之也)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注介大也柳下惠执
弘大之志不耻污君不以三公荣位易其大量也音义
(陆云介谓特立之行)疏(正义曰此章言柳下惠不恭用志大也无可无否以贵为贱者也孟子言柳下惠不
卷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195-0298b.png
以三公之荣位而移易己之大志也以其所守之介在道而已是所以不羞小官者焉今夫三公者乃百僚之
师帅也人臣之位极者也衣则服衮圭则执桓圭而世之所谓富贵崇显者无以过也)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
井也注有为为仁义也轫八尺也虽深而不及泉喻有
为者能于中道而尽弃前行者也音义(掘衢物切又其月切轫丁音刅
云义与仞同借用耳先儒以七尺为仞注云八尺曰轫)疏(正义曰此章言为仁由己必在究之九轫而辍
无益成功者也孟子曰今之有为之道者譬如掘井者也掘井至九轫之深而不及泉则止之是弃其前掘井
之功者也喻为仁义之道而不及之则止而不为是亦弃其仁义之道者也孔子曰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卷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195-0298c.png
与此同意注轫八尺也○正义曰案释云七尺曰轫)

  孟子曰尧舜性之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注性之
性好仁自然也身之体之行仁视之若身也假之假仁
以正诸侯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注五霸而能
久假仁义譬如假物久而不归安知其不真有也音义
(恶音乌下恶在恶得皆同)疏(正义曰此章言仁在性体而行仁本性之自然者也汤武利而行仁视之若身
也五霸强而行仁则力假之而已然而久假而行之而不归止安知其非真有也杨子曰假儒衣书服而读之
三月不归孰曰非儒也亦同其旨)

卷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195-0298d.png
  公孙丑曰伊尹曰予不狎于不顺放太甲于桐民大悦
太甲贤又反之民大悦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不贤则
固可放与注丑怪伊尹贤者而放其君何也孟子曰有
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也注人臣秉忠志若
伊尹欲宁殷国则可放恶而不即立君宿留冀改而复
之如无伊尹之忠见间乘利篡心乃生何可放也音义
(与音馀下禁与子与皆同宿留音秀霤)疏(正义曰此章言忧国忘家意在出身志在宁君放恶摄政伊周
有焉凡人志异则篡心生也公孙丑问孟子谓伊尹有言我不迩于不顺已者故放太甲于桐宫而民心大悦
卷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195-0299a.png
及太甲悔改其过而归贤则伊尹又迎而反之以复君位商民大悦且贤者之为人臣也其君有不贤者则固
可以放之与孟子曰如贤者有伊尹爱君之志则可以放君如无伊尹秉忠心以爱君则放君而生篡夺君位
之心者也以为不可矣)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注诗
魏国伐檀之篇也无功而食则谓之素餐世之君子有
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
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注君子能使人化其道德移其习俗身安国富而保其
卷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195-0299b.png
尊荣子弟孝悌而乐忠信不素餐之功谁大于是何为
不可以食禄音义(餐七丹切)疏(正义曰此章言君子正己以立于世世美其道君臣是贵
所过者化又何素餐之谓也公孙丑问孟子曰魏国伐檀之诗有云不素餐兮言无功而食谓之素餐然而君
子有不自耕而食禄者是如之何孟子对之曰君子居处此国其君任用之则安富尊荣言安国保其尊荣子
弟从之则能孝悌忠信是则不素餐兮谁有大于此者言何为而不可食禄注魏国伐檀之篇○正义曰此诗
盖刺在位贫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注齐王子名垫也问士当何事为
事者也孟子曰尚志注尚贵也士当贵上于用志也曰
卷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195-0299c.png
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
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
大人之事备矣注孟子言志之所尚仁义而已矣不杀
无罪不取非有者为仁义欲知其所当居者仁为贵所
由者义为贵大人之事备矣音义(垫丁念切)疏(正义曰此章言人当尚志
于善也善之所由仁与义也欲使王子无过差者也王子垫问曰士何事者王子垫齐王之子名垫也问孟子
曰为士者当以何事为尚也孟子曰尚志孟子答之曰为士者当以志为尚也曰何为尚志王子又问孟子何
以谓之尚志曰仁义而已矣至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又答之曰尚志则以仁义而已矣言能以仁义为尚则为
卷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195-0299d.png
尚志也如杀一人之无罪是为非仁也非己之所有而取求之是为非义也如此非仁非义者亦以所居有恶
疾在于仁所行有恶疾在于义是也如仁以为居义以为行则大人之事亦备矣此孟子所以欲使王子垫于
无过之地也)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
食豆羹之义也注仲子陈仲子处于陵者人以为廉谓
以不义而与之齐国必不受之孟子以为仲子之义若
上章所道箪食豆羹无礼则不受万钟则不辨礼义而
受之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
卷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195-0300a.png
者奚可哉注人当以礼义为正陈仲子避兄离母不知
仁义亲戚上下之叙何可以其小廉信以为大哉疏(正义
曰此章言事有轻重行有大小以大包小可也以小信大未之闻者也孟子言陈仲子以不义虽与之齐国之
大而且不受国人皆信之以为廉是为舍箪食豆羹之小义也人之所尚当以莫大为尚焉者是其知以亲戚
君臣上下之叙者也今陈仲子避兄离母处于陵而不仕是弃亲戚君臣上下之大分而徒取其辞受之小节
而已而信廉之大又安可哉以其非义之本耳宜孟子以是辟之注陈仲子至受之也○正义曰此于前篇已
说矣)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注
卷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195-0300b.png
桃应孟子弟子问皋陶为士官主执罪人瞽瞍恶暴而
杀人则皋陶如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注孟子曰皋陶
执之耳然则舜不禁与注桃应以舜为天子使有司执
其父不禁止之邪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注夫辞也孟子曰夫舜恶得禁之夫天下乃受之于尧
当为天理民王法不曲岂得禁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注
应问舜为之将如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
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䜣然乐而忘天下注孟子曰舜
卷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195-0300c.png
视弃天下如捐弃敝蹝蹝草履可蹝也敝喻不惜舜必
负父而远逃终身䜣然忽忘天下之为至贵也音义(陶音
姚蹝所绮切注同䜣音忻)疏(正义曰此章言奉法承天政不可枉大孝荣父遗弃天下虞舜之道趋将若此
孟子之言揆圣意者也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桃应问孟子曰舜为天子命皋陶
为士官以执罪人舜父瞽瞍杀人则皋陶之士当如何也孟子曰执之而已矣孟子答之但当执而不纵也然
则舜不禁与桃应问曰如是则舜为天子使有司执其父而不禁之邪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孟
子又答之曰夫舜岂得而禁止之哉夫以其法有所受之而已然则舜如之何桃应问曰如是舜不敢禁止皋
陶无执其父则舜将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至忘天下孟子又答之曰舜视天下如捐弃敝蹝而不惜也必将
卷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195-0300d.png
窃负戴其父而逃循海滨而处以逃之且终身䜣然乐而忘去天下是以舜得天下不足解忧惟顺父母可以
解忧也)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注范齐邑王庶子所封
食也孟子之范见王子之仪体声气高凉不与人同还
至齐谓诸弟子喟然叹曰居尊则气高居卑则气下居
之移人气志使之高凉若供养之移人形身使充盛也
大哉居乎者言当慎所居人必居仁也凡人与王子岂
卷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195-0301a.png
非尽是人之子也王子居尊势故仪声如是也疏(正义曰赵
云此章言人性皆同居使之异君子居仁小人处利譬如王子殊于众品者也孟子尝自范邑见齐王之子仪
体声气高爽不与人同乃往归齐而于弟子之间喟然叹息之曰夫居足以移易人之气所养足以移易人之
体以其王子之仪体声气如是者亦以所居所养之大移之使然也大哉居乎言人当慎所居以仁为广居凡
众之人岂非尽人之子与言齐王之子亦人之子也凡人亦人子也下文观宜合此章)孟子曰王
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
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注言王子宫室乘服皆人
之所用之耳然而王子若彼高凉者居势位故也况居
卷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195-0301b.png
广居谓行仁义仁义在身不言而喻也鲁君之宋呼于
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
无他居相似也注垤泽宋城门名也人君之声相似者
以其俱居尊势故音气同也以城门不自肯夜开故君
自发声耳音义(喟邱愧切乘音剩呼丁火故切垤大结切)疏(正义曰此章宜与上章合而为
一不当分而为二也孟子言王子所居宫室与车马之乘衣服之饰是皆与人同所用之也然而王子若彼仪
体声气高凉者必其居势位使之如是与人不同耳言王子所居势位能如此而况居天下之广居以仁为居
者乎且以鲁国之君往宋乃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之身也何其呼声似我君也言此无他事异焉
卷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195-0301c.png
亦以皆居尊势故其声之如是相似也垤泽宋城门之名守者监门之官也是言能以大人之所居者处己而
与大人相似者也)

  孟子曰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
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注人之
交接但食之而不爱若养豕也爱而不敬若人畜禽兽
但爱而不能敬也且恭敬者如有币帛当以行礼而未
以命将行之也恭敬贵实如其无实何可虚拘致君子
之心也音义(食丁音嗣畜张许六切)疏(正义曰此章言取人之道必以恭敬恭敬贵实虚则
卷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195-0301d.png
不应实者谓敬爱者也孟子言人之交接但饮食为备而欢意弗加者非以爱相接者也是为豕交之也犬马
者人所爱而畜养者也如爱诚虽至而敬心弗加者是谓爱而弗敬以为兽畜之也然而恭敬者是币帛之礼
未行之也盖以恭敬为先而币帛从之也如恭敬而无币帛之实以将之是又君子不可以虚拘矣以其礼不
可以徒虚而行耳必以恭敬修于内而为之本币帛以将之而为之末则君子交接之道毕矣)

  孟子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注形谓君
子体猊尊严也尚书洪范一曰猊色谓妇人妖丽之容
诗云颜如蕣华此皆天假施于人也践履居之也易曰
黄中通理圣人内外文明然能以正道履居此美形不
卷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195-0302a.png
言居而言践尊阳抑阴之义也音义(蕣音舜)疏(正义曰此章言体德
正容大人所履者也孟子言人之形色皆天所赋性所有也惟独圣人能尽其天性然后可以践形而履之不
为形之所累矣盖形有道之象色为道之容人之生也性出于天命道又出于率性是以形之与色皆为天性
也惟圣人能因形以求其性体性以践其形故体性以践目之形而得于性之明践耳之形而得于性之聪以
至践肝之形以为仁践肺之形以为义践心之形以通于神明凡于百骸九窍五脏之形各有所践也故能以
七尺之躯方寸之微六通四辟其运无乎不在兹其所以为圣人与然而形与色皆天性乃独践形而不践色
何邪盖形则一定而不易者也色则有喜怒哀乐之变以其无常者也不可以践之矣亦以圣人吉凶与人同
何践之以为异哉是又孟子之深意然也注形谓君子至抑阴之义也○正义曰云洪范一曰猊者盖以五事
卷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195-0302b.png
之一者也孔安国云猊容仪也谓妇人妖丽之容诗云颜如蕣华者此盖有女同车之篇文也注云舜木权也
易曰君子黄中通理者盖坤之卦文也谓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
也是亦以正道履居此美形不言居而言践尊阳而抑阴也)

  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丧犹愈于己乎注齐
宣王以三年之丧为太长久欲减而短之因公孙丑使
自以其意问孟子既不能三年丧以期年差愈于止而
不行丧者也孟子曰是犹或紾其兄之臂子谓之姑徐
徐云尔亦教之孝弟而已矣注紾戾也孟子言有人戾
卷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195-0302c.png
其兄之臂为不顺也而子谓之曰且徐徐云尔是岂以
徐徐之为差者乎不若教之以孝弟勿复戾其兄之臂
也今欲行其期丧亦犹曰徐徐之类也王子有其母死
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者何如也注
丑曰王之庶夫人死迫于适夫人不得行其丧亲之数
其傅为请之于君欲使得行数月丧如之何曰是欲终
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己谓夫莫之禁而弗为
者也注孟子曰如是王子欲终服其子礼而不能者也
卷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195-0302d.png
加益一日则愈于止况数月乎所谓不当者谓无禁自
欲短之故讥之也音义(紾音轸又徒展切)疏(正义曰此章言礼断三年孝者欲益
富贵怠厌思减其月君子正言不可阿情丑欲期之故譬以紾兄徐徐者也齐宣王欲短丧公孙丑曰为期之
丧犹愈于己乎齐宣王欲短三年之丧公孙丑劝之以为期年之丧犹胜于止而不为者矣期年十二月也孟
子曰至而已矣者孟子言如此是若或有紾戾其兄之臂者子以谓之姑且徐徐然紾其兄之臂云尔但当教
之以孝悌不复戾兄之臂也今子欲劝齐王短其三年之丧而且谓为期年之丧亦若徐徐然之谓也王子有
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公孙丑曰若此何如也公孙丑又复问孟子曰王子有母死之者其傅相者
为之请行数月之丧如此者是如之何也以其王子庶生之母死迫于嫡母而不敢终丧者也曰是欲终之而
卷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195-0303a.png
不可得也至弗为者也孟子答之曰是王子欲终夫丧有所禦而不可得而为者也虽加益一日亦足胜于止
而不为者矣今齐宣王欲短三年之丧以其礼所当终之而且谓期年之丧犹愈于己以劝之是谓夫莫之禁
止而自弗为者也此孟子所以不取之也论语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孔子所以责之曰予之不仁也汝
安之则为之乎是亦孟子于此不取公孙丑之意也)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注教民之道有五品有如
时雨化之者注教之渐渍而浃洽也有成德者有达财
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注私独淑善艾治也君子独
善其身人法其仁此亦与教法之道无差也此五者君
卷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195-0303b.png
子之所以教也注申言之孟子贵重此教之道也音义
(渐子廉切亦如字达财陆云周恤之一本作才说云以有善才就开其性理也艾丁音刈治也张五泰切养也)
疏(正义曰此章言教人之术莫善五者养育英才君子所珍圣所不倦其惟诲人者也孟子曰君子之所以
教者五至所以教也者孟子言君子所以教人之道有五品也有如时雨之教者以教人渐渍浃洽如时雨之
泽也是润之以德渐之以仁善有萌芽则诱之使敷秀性有其材则养之使长茂凡此因其大以成大小以成
小是为有若时雨而教者也有成德者以其因固有之德但教而成之也是其能仁不能反者则教之以克己
复礼能勇不能怯者则教之以临事而惧是为有成德者也有达财者以其有材之具而不能用者则教而达
之也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是为有达
卷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195-0303c.png
材之教者也有答问者以其在于咨问之间也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为有答
问之教也有私淑艾者以其独善其身使彼法之也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子不语怪力
乱神凡此之类是有私淑艾之教也故重言之曰此五者之教乃君子之所以教也论语云有教无类同)
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
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曰孳孳也注丑以为圣人之道太
高远将若登天人不能及也何不少近人情令彼凡人
可庶几使日孳孳自勉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
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
卷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195-0303d.png
道而立能者从之注大匠不为新学拙工故为之改凿
废绳墨之正也羿不为新学拙射者变其彀率之法也
彀弩张向表率之正体望之极思用巧之时不可变也
君子谓于射则引弓彀弩而不发以待彀偶也于道则
中道德之中不以学者不能故卑下其道将以须于能
者往取之也音义(几音机彀古候切丁云率循也谓彀张其弩又当循其射道令必中于表
陆云率法也跃如心愿中也能者从之当勤求也率读为律跃如也丁云跃如犹言卓尔陆云跃如心愿中)
疏(正义曰此章言曲高和寡道大难追然而履正者不枉执德者不回故曰人能弘道丑欲下之非也公孙
卷十三上 第 40a 页 WYG0195-0304a.png
丑曰至孳孳也者公孙丑问孟子谓圣人之道则至高至美矣学者跂慕之宜如登天之难以其不可得而跂
及也何不使彼之道几近令人可庶几能及而使之日孳孳自勉而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至
能者从之孟子答之曰大匠之师不为新学拙工改去其绳墨之正羿之善射不为新学拙射更变其彀率之
法彀率张弓向的正体极思用巧之时也君子循循善诱而引人于道不以开发者又且跃如使进而无退也
是其不高不卑但于中道而立教使贤愚智者皆能从而学之也此孟子所以讥于公孙丑也)音义(和胡
卧切)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
以道殉乎人者也注殉从也天下有道得行王政道从
卷十三上 第 40b 页 WYG0195-0304b.png
身施功实也天下无道道不得行以身从道守道而隐
不闻以正道从俗人者也疏(正义曰此章言穷达卷舒屈伸异变者也孟子言天
下有治道之时则当以道从身以施其功实也以其身显而道彰也天下无治道之时则当以身从道而卷藏
守伏也以其道藏则身伏也未闻于此无道之时以道从人而饕富贵也论语云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同
意)

  公都子曰滕更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注滕
更滕君之弟来学于孟子也言国君之弟而乐在门人
中宜答见礼而夫子不答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挟贤
卷十三上 第 41a 页 WYG0195-0304c.png
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
滕更有二焉注挟接也接己之贵势接己之有贤才接
己长老接己尝有功劳之恩接己与师有故旧之好凡
恃此五者而以学问望师之待以异意而教之皆所不
当答滕更有二焉接贵接贤故不答矣音义(更张音庚挟音协)
疏(正义曰此章言学尚虚已师诲贵平是以滕更恃二孟子弗应者也公都子曰至何也公都子问孟子谓
滕君之弟滕更者乐在门人中宜若在所礼敬之然而有所问而夫子不答是如之何也孟子曰挟贵而问至
滕更有二焉孟子答之曰有挟已之贵势而问者有挟已之贤才而问者有挟已之长老而问者有挟已有功
卷十三上 第 41b 页 WYG0195-0304d.png
劳之恩而问者有挟已与师有故旧之好而问者凡恃此互者而问我皆所不答也今滕更有二于此五者之
中以恃已之贵势与恃贤才我所以不答之也挟接也此孟子于滕更所以不答者是亦不屑教之道也奈何
公都子不知以此故有复而问焉)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
不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注已弃也于义所不当弃而
弃之则不可所以不可而弃之使无罪者咸恐惧也于
义当厚而反薄之何不薄也不忧见薄者亦皆不自安
矣不审察人而过进不肖越其伦悔而退之必速矣当
卷十三上 第 42a 页 WYG0195-0305a.png
翔而后集慎如之何疏(正义曰此章言赏僣及淫刑滥伤害不僣不滥诗人所纪是以
季文三思而后行之者也孟子言人君于不可弃去之者而反弃去之是其馀之类无所不弃也不可弃者以
其无罪之人也所以弃之者以其有罪者也故弃之使人有所惧也如尧去四凶之罪是可以弃而弃之者也
其于赏当所厚者反而薄之是其馀之类亦无所不薄也所以厚赏之者以其有功故厚赏之使人有所励也
如舜举八元八凯是所厚而厚之也其于无所不弃无所不薄之君得锐进而为仕则其被退黜亦必急速矣
无他以其君不能鉴其贤否不能信任所以如是矣故诗之商颂所以于殷武之篇有云不僣不滥论语翔而
后集季文子三思而后行也)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注物谓凡物可以
卷十三上 第 42b 页 WYG0195-0305b.png
养人者也当爱育之而不加之仁若牺牲不得不杀也
于民也仁之而弗亲注临民以非己族类故不得与亲
同也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注先亲其亲戚然后仁
民仁民然后爱物用恩之次也疏(正义曰此章言君子布德各有所施事得
其宜故谓之义者也孟子言君子于凡物也但当爱育之而弗当以仁加之也若牺牲不得不杀也于民也当
仁爱之而弗当亲之也以爱有差等也是则先亲其亲而后仁爱其民先仁爱其民然后爱育其物耳是又见
君子用恩有其伦序也故扬子所以事得其宜之谓义也)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
卷十三上 第 43a 页 WYG0195-0305c.png
亲贤之为务注知者知所务善也仁者务爱其贤也尧
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
贤也注物事也尧舜不遍知百工之事不遍爱众人先
爱贤使治民不一一自往亲加恩惠也不能三年之丧
而缌小功之察放饭流歠而问无齿决是之谓不知务
注尚不能行三年之丧而复察缌麻小功之礼放饭大
饭也流歠长歠也齿决断肉置其馀也于尊者前赐食
大饭长歠不敬之大者齿决小过耳言世之先务舍大
卷十三上 第 43b 页 WYG0195-0305d.png
讥小若此类也音义(知者之知音智注知者及下文之知皆同遍正体遍字歠昌悦切)
疏(正义曰此章言君子百行先务其崇是以尧舜亲贤大化以隆道为要者也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
之为急至是之谓不知务者孟子言为之智者以其多知故无所有而不知者也然而但当知要务为急耳为
之仁者以其汎爱故无所有而不爱者也然而但当急亲其贤为之要务是以尧舜二帝之智不能遍知百工
之事但急于知贤之为先务也为仁不能遍爱于众人但能急亲任其贤能使之以治民也今夫不能三年之
丧为不孝之大者也而察缌小功之礼是孝之小者也放饭流歠不敬之大者也问无齿决责其不敬之小者
也如不能以知贤为先务而务遍知百工之事为之先不能以亲贤为急务而务遍爱众人之为急是若执亲
之丧不能去不孝之大者而乃反察孝之小者食于尊者之前不能去不敬之大者而乃反责问不敬之小者
卷十三上 第 44a 页 WYG0195-0306a.png
也如此又安知先后之务为缓急乎盖缌麻三月之服者小功五月之服者也荀子云若挈裘领屈五指而顿
之顺者不可胜数史云纲举而纲疏提其纲则众目张与此同意)






卷十三上 第 44b 页 WYG0195-0306b.png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

卷十三上 第 45a 页 WYG0195-0306c.png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考證

  杨子取为我章疏言子莫执中和之性而专一者也○
而字下监本衍不字今删

  有为者章注喻有为者能于中道而尽弃前行者也○
阁本无能于二字

  孟子自范之齐章疏言王子所居势位能如此○监本
脱子字今补入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章疏子不语怪力乱神○(臣邦绥)
卷十三上 第 45b 页 WYG0195-0306d.png
按此引好古敏求以解私淑艾之义而连及子不语
章于本文无涉想当时误以两章为一章耳

  道则高矣章彀率音义陆氏云率法也丁氏云率循也
谓彀张其弩又当循其射道令必中于表○(臣宗楷)
按此正与赵注弩张向表率之正体望之极思意同
与下跃如紫对丁说为优

  于不可已而己者章注亦皆不自安矣○监本脱不字
今补入
卷十三上 第 46a 页 WYG0195-0307a.png








卷十三上 第 46b 页 WYG0195-0307b.png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