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八
卷十八 第 1a 页 WYG0160-03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义卷十八    元 程端学 撰
   成公(名黑肱宣公子母穆姜/)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义见文公即位
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
 义见葬桓公
无冰
卷十八 第 1b 页 WYG0160-0304b.png
 义见桓十四年○宋氏曰宣公末年三桓强盛成公
 年幼三桓得政故冬暖无冰也昔吴归晋寿阳已东
 常雨已西常旸司马宣王问挚虞对曰寿阳已东属
 吴吴新破人民悲愁故常雨寿阳已西属晋晋新得
 吴君臣喜乐故常旸春秋志灾异际天人非所谓广
 记备言也
三月作丘甲
 作者始作也丘甲者每丘出甲士一人甲士者二十
卷十八 第 2a 页 WYG0160-0305a.png
 四步卒之长也增甲士则增步卒矣左氏曰为齐难
 故作丘甲杜氏曰周礼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
 丘四丘为甸出长毂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康侯胡氏曰此司马法一乘之赋也唐太宗问李靖
 楚广与周兵制靖曰周制一乘步卒七十二人甲士
 三人以二十五人为一甲凡三甲共出七十五人然
 则一丘所出十有八人积四丘而具一乘耳今作丘
 甲者即丘出一甲是一甸之中共百人为兵矣其数
卷十八 第 2b 页 WYG0160-0305b.png
 增三之一益兵备敌重困农民非为国之道贯道王
 氏曰变乱王制竭用民力其后郑有丘赋襄公作三
 军哀公用田赋其来有渐休者少而役者多矣○叶
 氏曰先王赋于民有二有国赋有军赋国赋常赋也
 太宰所谓九赋敛财贿者是也军赋非常赋也有军
 旅之事则征之县师所谓受法于司马以作其众庶
 及牛马车辇使皆备旗鼓兵器而稍人作其同徒輂
 辇者是也然其为法不可得而详矣学者所言自丘
卷十八 第 3a 页 WYG0160-0305c.png
 出牛马至甸为一乘然后甲士步卒具焉者司马穰
 苴之法也然而司马法甸而后出车一乘甲士三人
 而周官或谓甸为乘自天子建国至于大夫皆以乘
 为差则甸固乘之所出司马法盖本于周特其损益
 不可知尔周制有言六畜车辇者则牛马在焉有言
 六畜兵器者则甲士在焉刘氏曰鲁不务广德而务
 广力不务益义而务益兵以王者之制论之则作丘
 甲之罪大矣王者之制诸侯不得擅税赋其民税为
卷十八 第 3b 页 WYG0160-0305d.png
 足食也赋为足兵也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然而不得
 擅者先王之税既足以食矣先王之赋既足以用矣
 今不循先王而以意为准必乱之道也愚谓先王之
 制莫重于井田井田所出税与赋而已宣公初税亩
 而倍税成公作丘甲而益兵倍税则民困于财益兵
 则民困于力财力并困民乃死亡国以民为本宜鲁
 之先亡也春秋书此为后世鉴而好事者犹以厚敛
 强兵为务悲夫
卷十八 第 4a 页 WYG0160-0306a.png
夏臧孙许及晋侯盟于赤棘
 许臧文仲之子宣叔也杜氏曰赤棘晋地左氏曰闻
 齐将出楚师盟于赤棘未详信否义见隐元年盟于
 蔑○康侯胡氏曰季孙当国恨齐人之纳归父又惧
 晋侯之或见讨也故往结此盟成公即位未有施舍
 已责逮鳏寡救困乏之事既作丘甲又远与晋寻盟
 岂固本保邦之道乎书及晋侯盟非特备齐惧晋盖
 三桓怀忿怼君父之心将有事于齐罪可见矣邦衡
卷十八 第 4b 页 WYG0160-0306b.png
 胡氏曰大夫及诸侯盟见大夫之强也自公子遂及
 齐侯盟后益甚故仲孙何忌及邾子又甚非惟恶大
 夫之强亦恶诸侯之失其御也
秋王师败绩于茅戎(茅公羊谷梁作贸/)
 杜氏曰茅戎戎别种也左氏曰晋侯使瑕嘉平戎于
 王单襄公如晋拜成刘康公徼戎将遂伐之叔服曰
 背盟而欺大国此必败背盟不祥欺大国不义神人
 弗助将何以胜不听遂伐茅戎败绩程子曰王师于
卷十八 第 5a 页 WYG0160-0306c.png
 诸侯不言战诸侯不敢抗王也此理也其抗王道之
 失也圣人于此一编经世变存王道之意无不具常
 山刘氏曰王者不能以义征四方乃轻举以致败岂
 不曰自取之乎圣人立法以垂后世示之以意而已
 一书王师败绩于茅戎而尊王之义与王自取败之
 道咸得而见矣○高氏曰此志王室衰弱之甚也王
 师败绩于茅戎而诸侯恬然莫之顾皆不臣也
冬十月
卷十八 第 5b 页 WYG0160-0306d.png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
 左氏曰元年冬臧宣叔令修赋缮完具守备曰齐楚
 结好我新与晋盟晋楚争盟齐师必至虽晋人伐齐
 楚必救之是齐楚同我也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二
 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康侯胡氏曰初鲁事齐谨甚虽
 易世而聘会不绝也及与晋侯盟于断道而后怨隙
 成再盟于赤棘而后伐吾北鄙齐侯之兴是役非义
 矣鲁人为鞍之战岂义乎同曰愤兵务相报复则罪
卷十八 第 6a 页 WYG0160-0307a.png
 自见矣贯道王氏曰春秋纪兵争之所自成也义又
 见隐二年郑伐卫
夏四月丙戌卫孙良夫帅师及齐师战于新筑卫师败

 杜氏曰新筑卫地左氏曰卫侯使孙良夫石稷宁相
 向禽将侵齐与齐师遇石子欲还孙子曰不可以师
 伐人遇其师而还将谓君何若知不能则如无出今
 既遇矣不如战也石城子曰师败矣子不少须众惧
卷十八 第 6b 页 WYG0160-0307b.png
 尽子丧师徒何以复命皆不对又曰子国卿也陨子
 辱矣子以众退我此乃止且告车来甚众齐师乃止
 次于鞫居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
 未详信否愚谓书孙良夫帅师大夫专兵也书及齐
 师战良夫主此战也良夫专兵轻进以取败辱国害
 民罪莫大焉卫侯使之战以致败亦罪也齐侯侵虐
 邻国虽得胜于一时遂来鞍之败绩亦罪也义又见
 隐二年郑伐卫○康侯胡氏曰齐师侵虐而卫主此
卷十八 第 7a 页 WYG0160-0307c.png
 战何也卫侯初与晋同盟于断道矣又使世子臧与
 晋同伐齐矣又使孙良夫石稷将侵齐矣及与齐师
 遇石稷欲还良夫不可遂战于新筑故齐师虽侵虐
 而此战则卫主之也春秋善解纷贵远怨而恶以兵
 刃相接也君举陈氏曰卫大夫帅师自此始大夫强
 也良夫为世卿至林父出其君入于戚以叛
六月癸酉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
会晋郤克卫孙良夫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鞍齐师败
卷十八 第 7b 页 WYG0160-0307d.png
(鞍音安首公/羊谷梁作手)
 侨如得臣之子宣伯也婴齐叔肸之子子叔声伯也
 杜氏曰鞍齐地谷梁曰鞍去齐五百里孔氏曰鞍与
 袁娄不知其处远近无以验左氏曰孙桓子还于新
 筑不入遂如晋乞师臧宣叔亦如晋乞师皆主郤献
 子晋侯许之七百乘郤子曰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
 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请
 八百乘许之郤克将中军士燮佐上军栾书将下军
卷十八 第 8a 页 WYG0160-0308a.png
 韩厥为司马以救鲁卫臧宣叔逆晋师且道之季文
 子帅师会之师从齐师于莘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
 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
 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
 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
 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
 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相见也齐高固
 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击桑本焉以徇
卷十八 第 8b 页 WYG0160-0308b.png
 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
 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
 余姑剪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于矢流
 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
 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
 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
 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
卷十八 第 9a 页 WYG0160-0308c.png
 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
 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
 注韩厥梦子馀谓已曰且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
 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
 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母张丧
 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
 俛定其右逢丑父与公易位将及华泉骖絓于木而
 止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
卷十八 第 9b 页 WYG0160-0308d.png
 故不能推车而及韩厥执絷马前再拜稽首奉觞加
 璧以进曰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曰无令舆师陷入
 君地下臣不幸属当戎行无所逃隐且惧奔辟而忝
 两君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丑父使公下如
 华泉取饮郑周父御佐车宛茷为右载齐侯以免韩
 厥献丑父郤献子将戮之呼曰自今无有代其君任
 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郤子曰人不难以死免其
 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乃免之齐侯免求
卷十八 第 10a 页 WYG0160-0309a.png
 丑父三入三出每出齐师以帅退入于狄卒狄卒皆
 抽戈楯冒之以入于卫师卫师免之遂自徐关入齐
 侯见保者曰勉之齐师败矣康侯胡氏曰大国三军
 次国二军此时鲁之旧制犹存尺地一民皆属公室
 成公初立主幼国危为季孙一怒埽境内兴师四卿
 并出然后政自季氏出矣四卿皆书非详内也坚冰
 之戒亦明矣贯道王氏曰齐伐鲁败卫合其争也祸
 之所自起也其罪大矣然四国大夫逼齐侯以战而
卷十八 第 10b 页 WYG0160-0309b.png
 败其师大夫强矣鲁创增军制五卿分帅四卿出而
 一居守仲孙蔑也于是三家之势成鲁不可救矣四
 国败齐而为盟七卿者卒皆乱国义又见隐二年郑
 伐卫○朴乡吕氏曰使举上介也而文公之末年书
 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将称元帅也而成公之二年
 书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战
 何也曰用以见大夫之争强也于是卫将书孙良夫
 曹书公子首晋于是有六军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
卷十八 第 11a 页 WYG0160-0309c.png
 骓赵旃皆为卿征伐皆在大夫矣董子曰齐顷公桓
 公之孙浸伯之馀尊故难使会同而易使骄奢即位
 九年未尝一与会同之事有怒鲁卫之志而不从诸
 侯于清丘断道春往伐鲁顾反伐卫当是时方乘胜
 而志广大国往聘慢而弗敬晋鲁俱怒内悉其众外
 党与好卫曹四国相辅大困之鞍大辱身几亡国为
 天下笑张氏曰案兵法争恨小故不忍忿怒者谓之
 忿兵今晋为盟主兴师讨齐非有救乱诛暴之名而
卷十八 第 11b 页 WYG0160-0309d.png
 起于一怒之愤书晋鲁主战见晋鲁曹卫之大夫为
 志乎此战虽得一朝之胜不足道也
秋七月齐侯使国佐如师己酉及国佐盟于袁娄(袁谷/梁作)
(爰/)
 榖梁曰袁娄去齐五十里未详信否左氏曰晋师从
 齐师击马陉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
 可则听客之所为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
 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对曰萧同叔
卷十八 第 12a 页 WYG0160-0310a.png
 子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吾
 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
 何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以
 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
 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
 吾子疆理诸侯而曰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
 利无顾土宜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
 义何以为盟主其晋实有阙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
卷十八 第 12b 页 WYG0160-0310b.png
 同欲焉五伯之伯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
 合诸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曰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子
 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不然寡君之命使臣
 则有辞矣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
 者畏君之震师徒挠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不泯其
 社稷使继旧好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
 不许请收合馀烬背城借一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
 其不幸敢不唯命是听鲁卫谏曰齐疾我矣其死亡
卷十八 第 13a 页 WYG0160-0310c.png
 者皆亲昵也子若不许雠我必甚唯子则又何求子
 得国宝我亦得地而纾于难其荣多矣齐晋亦惟天
 所授岂必晋晋人许之对曰群臣率赋舆以为鲁卫
 请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
 是听禽郑自师逆公秋七月晋师及齐国佐盟于袁
 娄使齐人归我汶阳之田公会晋师于上鄍赐三帅
 先路三命之服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
 之服孙氏曰齐顷数病诸侯以起此战信不道矣然
卷十八 第 13b 页 WYG0160-0310d.png
 鲁出四卿会晋卫曹败齐侯于鞍盟国佐于袁娄此
 又甚焉愚谓齐侯使国佐如师赂以求免也齐侯自
 恃其强以伐人及其穷蹙则使重臣求免四国大夫
 专兵雪忿偶得一胜则逞无穷之欲二者皆足为永
 鉴矣○案自宣十七年晋卫曹邾同盟于断道而四
 国之党成十八年归父奔齐成元年臧孙许盟晋侯
 于赤棘鲁复背齐而从晋党与既众加以私忿于是
 大起甲兵以伐齐盖王道不明惟党与力是崇是逞
卷十八 第 14a 页 WYG0160-0311a.png
 民不聊生故春秋详书其始末如此其亦深切著明
 矣
八月壬午宋公鲍卒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又为宋公盟蜀与三年称宋公
 起文也
庚寅卫侯速卒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又为楚郑伐丧与卫人盟蜀及
 三年称卫侯起文也
卷十八 第 14b 页 WYG0160-0311b.png
取汶阳田
 汶阳汉志鲁国汶乡县颜师古曰即汶阳田兖州泗
 水县东南有汶阳故城孙氏曰汶阳田鲁地也齐人
 侵之今齐从晋故复取之不言取之齐者明本非齐
 地左氏曰晋师及齐国佐盟于袁娄使齐人归我汶
 阳之田公羊曰汶阳田者何鞍之赂也康侯胡氏曰
 取者得非其有之称不曰复而曰取何也恃大国兵
 力一战胜齐得其故壤而不请于天王以正疆理则
卷十八 第 15a 页 WYG0160-0311c.png
 取之不以其道与得非其有奚异乎若在封域之中
 则先王所锡先祖所受经界世守不可乱矣不然则
 侵小得之春秋固有兴灭继绝之义必有处也鲁在
 战国时地方五百里孟子语慎子曰如有王者作在
 所损乎在所益乎经于汶阳书取义可知矣义又见
 僖三十一年取济西田○张氏曰取汶阳田见疆埸
 之令不出于王矣
冬楚师郑师侵卫
卷十八 第 15b 页 WYG0160-0311d.png
 左氏曰宣公使求好于楚庄王卒宣公薨不克作好
 公即位求盟于晋会晋伐齐卫人不行使于楚而亦
 受盟于晋从于伐齐故楚令尹子重为阳桥之役以
 救齐将起师子重曰君弱群臣不如先大夫师众而
 后可且先君庄王属之曰无德以及远方莫如惠恤
 其民而善用之乃大户已责逮鳏救乏赦罪悉师王
 卒尽行冬楚师侵卫康侯胡氏曰二国称师著其众
 也贯道王氏曰楚师以救齐出侵卫以卫之谋伐齐
卷十八 第 16a 页 WYG0160-0312a.png
 也楚居丧而伐人之丧郑弃诸姬用南蛮以伐同姓
 楚不足责也郑罪甚矣义又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十有一月公会楚公子婴齐于蜀
 杜氏曰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康侯胡氏曰
 鲁以姬姓降班失列与荆楚之大夫会危辱至此愚
 谓鲁诸侯之望也首会婴齐宜有丙申之盟也故黄
 氏曰是会也鲁倡之楚主之义又见隐二年公会戎
 于潜○存耕赵氏曰晋厚鲁而鲁首负晋又何责于
卷十八 第 16b 页 WYG0160-0312b.png
 列国之卿使鲁不先会楚未遽至是也
丙申公及楚人秦人宋人陈人卫人郑人齐人曹人邾
人薛人鄫人盟于蜀(鄫谷梁作缯/)
 会书公子婴齐盟书楚人者亦前见之意又诸国皆
 称人故书楚人因鲁史之文无他义也高氏曰秦人
 序于诸国之上见楚之主盟也列齐于郑下不以尊
 卑序之者齐以败绩勤楚故自贬抑于会如此也程
 子曰楚为强盛陵轹中国诸侯苟能保固疆圉要结
卷十八 第 17a 页 WYG0160-0312c.png
 邻好岂有不能自存之理乃惧而服从与之盟约见
 其衰弱也愚谓宋卫之君未葬而宋人卫人即吉会
 盟亦非礼也○叶氏曰共王立婴齐欲以威胁中国
 而争长故与郑兴侵卫之师公惧欲附楚于是先诸
 侯而与之会共王立而弱未知诸侯之复能从楚也
 而我与晋方为伐齐之役故婴齐始以卿出悉师以
 侵卫方是时使中国有主婴齐必为之所矣而鲁之
 君十国之大夫方且拱手而不敢违则楚人几何不
卷十八 第 17b 页 WYG0160-0312d.png
 横行于天下乎此春秋之所以谨也苏氏曰楚自城
 濮之败不敢竞于晋庄王虽入陈围郑及宋而未尝
 合诸侯及蜀之盟诸侯从之者十一国晋不敢争也
 其后四十三年晋赵武楚屈建合诸侯于宋然后晋
 楚之从得交相见又八年楚灵王求诸侯于晋晋人
 许之然后诸侯始得从楚皆蜀之盟启之也义又见
 隐元年盟于蔑及二年公及戎盟于唐
三年春王正月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伐郑
卷十八 第 18a 页 WYG0160-0313a.png
 杜氏曰宋卫未葬而称爵以接邻国非礼也愚谓郑
 从楚人以伐周之同姓晋得其伐矣然楚郑伐卫而
 晋不救十一国盟楚而晋若不闻楚师既去而后伐
 郑晋之过也鲁宋卫曹从晋伐郑是矣然其始也不
 坚事晋以敌楚盟楚未几而复从晋伐郑且楚为渠
 魁而郑其胁从者也乃舍楚而事郑鲁宋卫曹之过
 也使楚复兴问罪之师则四国无辞以对矣盖是时
 弱者畏强诸侯但与其来者而不知夷夏之大义保
卷十八 第 18b 页 WYG0160-0313b.png
 国之大法故春秋比事见义为有国家者之深戒又
 以见王政不作而小国不能以自安也岂但讦人之
 过也哉○木讷赵氏曰诸侯冬从楚而春从晋冬盟
 郑而春伐郑何诸侯之不自安不自信也伯主之不
 作也郑之从楚久矣使晋有志于抗楚而服郑曷若
 移鞍之役于今日乎移七大夫之势以迫楚楚必怖
 移八百乘之兵以伐郑郑必服今兵力既尽于齐诸
 侯既属于楚而区区搂诸侯以从楚之馀以伐郑宜
卷十八 第 19a 页 WYG0160-0313c.png
 其不得郑也
辛亥葬卫穆公
 六月而葬缓也盖卫侯从晋伐郑故也义见隐三年
 葬宋穆公此则又见先君未葬而卫人会盟于蜀卫
 侯背殡出师不临先君之丧也
二月公至自伐郑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甲子新宫灾三日哭
卷十八 第 19b 页 WYG0160-0313d.png
 公羊曰新宫者宣公之宫也杜氏曰三年丧毕神主
 新入庙故谓之新宫崔氏曰称新宫者当时之辞也
 高氏曰宣公篡立之罪生不加诛死方立庙遽有火
 灾春秋志此示有天道献可杜氏曰三日哭非礼之
 正若以为礼则常事不书宫庙灾臣子哀痛可矣三
 日之义岂正乎
乙亥葬宋文公
 七月而葬僭天子之礼也义见隐三年葬宋穆公此
卷十八 第 20a 页 WYG0160-0314a.png
 又见先君未葬而宋人会盟于蜀宋公背殡出师不
 临先君之丧也
夏公如晋
 康侯胡氏曰宣公薨至是三年之丧毕矣宜入朝京
 师见天子受王命然后归而即政可也嗣守社稷之
 重不朝于周而朝于晋其行事亦悖矣义又见僖十
 年公如齐
郑公子去疾帅师伐许
卷十八 第 20b 页 WYG0160-0314b.png
 左氏曰许恃楚而不事郑郑子良伐许未详信否高
 氏曰疲命于晋楚而以伐人君子是以恶郑也义又
 见隐二年郑伐卫○木讷赵氏曰楚越许而后至郑
 许弱不能抗楚折而归之今郑无谋亦折而从之又
 连年伐许是自彻藩篱以开楚寇也
公至自晋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秋叔孙侨如帅师围棘
卷十八 第 21a 页 WYG0160-0314c.png
 杜氏曰棘汶阳田之邑在济北蛇丘县张氏曰即兖
 州龚丘县也左氏曰取汶阳之田棘不服故围之
 侯
胡氏曰复故地而民不听至命上将用大师环其
 邑何也鲁于是初税亩作丘甲税役日益重棘虽复
 归故国所以不愿为之民也欤成公不知薄税敛轻
 力役修德以来之而肆其兵力虽得之必失之矣俱
 未详信否○叶氏曰内邑未有言围者至成三年始
 见侨如围棘取汶阳之田不服犹之可也至昭之十
卷十八 第 21b 页 WYG0160-0314d.png
 三年叔弓帅师围费吾大夫之邑而不能服则丑矣
 吾大夫之邑以一军围之犹之可也至定之十年叔
 孙州仇仲孙何忌围郈以二军围之则丑矣吾大夫
 之邑以二军围之犹之可也至昭之二十六年定之
 十二年公围成则国之为国者无几丑不足言也
大雩
 义见桓五年
晋郤克卫孙良夫伐廧咎如(廧在良切咎古刀切廧公/羊作将谷梁作墙)
卷十八 第 22a 页 WYG0160-0315a.png
 杜氏曰廧咎如赤狄别种左氏曰晋郤克卫孙良夫
 伐廧咎如讨赤狄之馀焉廧咎如溃未详信否愚谓
 晋不修德以绥诸侯攘强楚而毙毙焉惟狄之务搂
 与国以伐之其为国可知矣
冬十有一月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丙
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
 左氏曰晋侯使荀庚来聘卫侯使孙良夫来聘公问
 诸臧宣叔曰中行伯之于晋也其位在三孙子之于
卷十八 第 22b 页 WYG0160-0315b.png
 卫也位为上卿将谁先对曰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
 中中当其下下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
 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上下如是古之
 制也卫在晋不得为次国晋为盟主其将先之丙午
 盟晋丁未盟卫邦衡胡氏曰先书晋卫来聘次书及
 二子盟二子奉命来聘而专为盟故于来聘言使孙
 氏曰二子来聘不能以信相结反要鲁以盟非伉而
 何故言聘言盟愚谓诸侯未尝朝聘天子而使大夫
卷十八 第 23a 页 WYG0160-0315c.png
 结同列之私党已干先王之典况其君本使来聘而
 专盟二子之罪大矣鲁不能以礼却之鲁之罪也政
 在大夫可知矣义又见隐七年齐来聘元年盟于蔑
 ○朴乡吕氏曰鲁要盟也未详是否君举陈氏曰聘
 而遂盟之于是始
郑伐许
 康侯胡氏曰一岁之中而再动干戈于邻国不既甚
 乎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卷十八 第 23b 页 WYG0160-0315d.png
四年春宋公使华元来聘
 左氏曰通嗣君也愚谓宋共丧服未除而遣使交聘
 尤非礼也义又见隐七年齐来聘
三月壬申郑伯坚卒(坚公羊作姬/)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此又见其冬郑伯不服丧而伐
 许也
杞伯来朝
 杞前称子今称伯未详左氏曰归叔姬故也未详信
卷十八 第 24a 页 WYG0160-0316a.png
 否义见隐十一年滕薛来朝
夏四月甲寅臧孙许卒
 讥世卿也大意见隐元年益师卒
公如晋
 一岁一朝伯国诸侯事天子之礼亦未之有也义又
 见僖十年公如齐○高氏曰公连岁如晋者以尝即
 楚故也
葬郑襄公
卷十八 第 24b 页 WYG0160-0316b.png
 贯道王氏曰未五月而葬速也郑费将以伐许也义
 又见隐三年葬宋穆公
秋公至自晋
 高氏曰踰时而返义又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冬城郓(公羊作运/)
 孔氏曰郓有东郓西郓此西郓也昭公所出居者东
 郡廪丘县东有郓城后汉志属廪丘又见文十二年
 张氏曰即济南府郓城县义见隐七年城中丘
卷十八 第 25a 页 WYG0160-0316c.png
郑伯伐许
 程子曰称郑伯见其不复为丧以吉礼从戎愚案郑
 至此三伐许罪自见矣况居丧乎义又见隐二年郑
 伐卫○董子曰父卒未踰年即以丧举师也春秋以
 薄恩且失其子心其先君襄公伐丧叛盟得罪诸侯
 继其业者宜矜善以覆之今又重之父伐人丧子以
 丧伐人父不义于人子失恩于亲也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卷十八 第 25b 页 WYG0160-0316d.png
 叔姬宣公女成公姊妹也杜氏曰出也义见宣十六
 年郯伯姬来归此又为八年叔姬卒而九年杞伯来
 逆丧起文也○康侯胡氏曰春秋于内女其归其出
 详录之者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男子生而愿为之
 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而
 不能为之择家与室则夫妇之道苦淫僻之罪多矣
 王法所重人伦之本录之详为后世戒也存耕赵氏
 曰郯伯姬杞叔姬易世皆出人伦之变也
卷十八 第 26a 页 WYG0160-0317a.png
仲孙蔑如宋
 左氏曰报华元也义见隐七年齐来聘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榖(首公羊作秀/)
 榖见庄七年义见文十一年会于承筐
梁山崩
 杜氏曰梁山在冯翊夏阳县北张氏曰同州韩城县
 有禹贡梁山尔雅云梁山晋望康侯胡氏曰诗奕奕
 梁山韩侯受命韩国之镇也后为晋所灭而大夫韩
卷十八 第 26b 页 WYG0160-0317b.png
 氏以为邑焉义见僖十四年沙鹿崩
秋大水
 义见桓元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左氏曰定王崩愚谓书此为十二月盟于虫牢六年
 取鄟卫侵宋邾来朝鲁侵宋楚伐郑婴齐行父聘晋
 及七年鲁三望诸侯同盟等事起文而虫牢之盟又
 其甚者也义又见隐三年
卷十八 第 27a 页 WYG0160-0317c.png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
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献可杜氏曰晋齐序于宋上杞伯序于诸侯之下者
 以强弱为大小也杜氏曰虫牢郑地陈留封丘县北
 有桐牢左氏曰许灵公愬郑伯于楚六月郑悼公如
 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戌及子国故郑伯归使公子偃
 请成于晋八月郑伯及晋赵同盟于垂棘冬同盟于
 虫牢郑服也未详信否康侯胡氏曰天王崩赴告已
卷十八 第 27b 页 WYG0160-0317d.png
 及以所闻先后而奔丧礼也而九国诸侯会盟不废
 见其皆不臣春秋恶盟誓于恶之中又有恶焉者此
 类是也义又见庄十六年同盟于幽
六年春王正月公至自会
 非天子之事踰年而返则不得视正朔矣义又见桓
 二年公至自唐○高氏曰书公至自会者非奔天王
 之丧也
二月辛巳立武宫
卷十八 第 28a 页 WYG0160-0318a.png
 公羊曰武宫者何武公之宫也高氏曰武公乃伯禽
 九世孙献公之子于公为十一世祖毁之已久而辄
 立者盖武公敖在宣王时南征北伐佐王师有功而
 谥曰武焉至成公时季孙行父自多其功一旦出私
 意再为立宫同于世室与伯禽为二祧盖僭天子之
 礼若文武之二祧也故明堂位曰鲁公之庙文世室
 武公之庙武世室圣人于此书立武宫以著季氏僭
 乱妄作之由孙氏曰宗庙有常故不言立此言立武
卷十八 第 28b 页 WYG0160-0318b.png
 宫非礼可知也○常山刘氏曰王制曰诸侯五庙二
 昭二穆与太祖之庙五祭法曰诸侯立五庙一坛一
 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
 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
 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然则诸侯宗庙古有彝典过
 则毁之不可复立也武宫其毁之久矣而辄立之非
 礼明矣张氏曰观春秋书法与癸法之论庙制则武
 宫之立与炀宫同于失礼违制断为可知明堂位之
卷十八 第 29a 页 WYG0160-0318c.png
 言其为俗儒之论明矣甚矣其乱圣制而误后学也
取鄟(音专又市脔切/)
 灭而书取见宣九年康侯胡氏曰鄟微国也义见庄
 十年齐灭谭
卫孙良夫帅师侵宋
 大夫专兵以侵同盟之国罪自见矣义又见庄十年
 公侵宋
夏六月邾子来朝
卷十八 第 29b 页 WYG0160-0318d.png
 义见隐十一年滕薛来朝○高氏曰鲁取鄟而邾子
 遂来朝其强弱可知矣且天王新即位不朝而朝鲁
 此可见惟陵我是畏也
公孙婴齐如晋
 左氏曰子叔声伯如晋命伐宋未详信否义见隐七
 年齐来聘
壬申郑伯费卒(费音秘/)
 左氏曰郑悼公卒大意见隐七年滕侯卒此又为楚
卷十八 第 30a 页 WYG0160-0319a.png
 伐丧起文也
秋仲孙蔑叔孙侨如帅师侵宋
 左氏曰孟献子叔孙宣伯侵宋晋命也未详信否义
 见庄十年公侵宋○朴乡吕氏曰二卿并书与前四
 卿并书之意同当时大夫专擅各自帅师而公家微
 矣是故侵宋之事小而专权之患大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左氏曰楚子重伐郑郑从晋故也康侯胡氏曰郑能
卷十八 第 30b 页 WYG0160-0319b.png
 去逆效顺是改过迁善也婴齐为是帅师又因其丧
 而伐之不义甚矣义又见庄十年荆败蔡师○愚案
 楚书大夫帅师始此见蛮荆之盛同于中国也然楚
 国之权亦在大夫而楚渐衰矣
冬季孙行父如晋
 义见隐七年齐来聘○许氏曰仲孙蔑叔孙侨如季
 孙行父有如必书相望于春秋者大夫强也
晋栾书帅师救郑(救公羊作侵非也/)
卷十八 第 31a 页 WYG0160-0319c.png
 左氏曰晋栾书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楚师还义见
 庄二十八年救郑
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
乃免牛(鼷音兮/)
 李巡曰鼱鼩鼠一名鼷鼠说文云小鼠尔雅云有螫
 毒者或谓之甘口鼠愚闻有其诚则有其神故神不
 歆非类惟德馨香祀时成公幼弱三桓擅政兵烦税
 重神怒人怨况僭郊乎鼷鼠食郊牛角天示谴也不
卷十八 第 31b 页 WYG0160-0319d.png
 知变惧而又食其角天谴深矣圣人书此为后世鉴
 与卜郊不从及郊牛伤大意略同
吴伐郯(音谈/)
 陆氏曰吴姬姓子爵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之后武
 王克商封其曾孙周章于吴为子至寿梦而僭称王
 寿梦元年成公之六年也张氏曰其地为吴郡今平
 江也左氏曰吴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国不振旅蛮
 夷入伐而莫之或恤无吊者也夫有上不吊其谁不
卷十八 第 32a 页 WYG0160-0320a.png
 受乱吾亡无日矣黄氏曰吴郯相去本隔江淮二水
 而伐之者吴始大也初吴本受盟于楚自楚之申公
 巫臣自晋适吴通吴于晋教之射御战陈以叛楚蛮
 夷之属于楚者吴尽取之至是而又陵中国楚之患
 渐息而吴之扰方始许氏曰伐郯之役兵连上国于
 是始见于春秋志入州来著十五年之所以会于钟
 离也义又见庄十年荆败蔡师○戴氏曰荆之始见
 也入蔡吴之始见也伐郯中国莫之问故骎骎焉交
卷十八 第 32b 页 WYG0160-0320b.png
 乱中国
夏五月曹伯来朝
 左氏曰曹宣公来朝义见隐十一年滕薛来朝
不郊犹三望
 高氏曰免牛则不郊矣复书不郊者以吴曹事隔其
 文故为三望起也义见僖三十一年
秋楚公子婴齐帅师伐郑
 左氏曰楚子重伐郑师于泛康侯胡氏曰楚军旅数
卷十八 第 33a 页 WYG0160-0320c.png
 起频年伐郑所谓罪自见也义又见庄十年荆败蔡
 师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郑(公/羊)
(谷梁无齐/侯二字)
 左氏曰诸侯救郑郑共仲侯羽军楚师囚郧公钟仪
 献诸晋晋人以钟仪归囚诸军府未详信否义见庄
 二十八年救郑
八月戊辰同盟于马陵
卷十八 第 33b 页 WYG0160-0320d.png
 杜氏曰马陵卫地阳平元城县东南有地名马陵左
 氏曰寻虫牢之盟且莒服故也未详信否义见庄十
 六年
公至自会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吴入州来(公羊谷梁作莱/)
 孙氏曰州来微国杜氏曰楚邑淮南下蔡县是也张
 氏曰属寿州愚案楚始封不至淮南寿州本侵小得
卷十八 第 34a 页 WYG0160-0321a.png
 之非楚邑也特是时属楚耳孙说是也左氏曰楚围
 宋之役师还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田王许之申
 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吕所以邑也是以为赋以御北
 方若取之是无申吕也晋郑必至于汉王乃止子重
 是以怨巫臣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取以行子
 反亦怨之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杀巫臣之族子阎
 子荡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子重
 取子阎之室使沈尹与王子罢分子荡之室子反取
卷十八 第 34b 页 WYG0160-0321b.png
 黑要与清尹之室巫臣自晋遗二子书曰尔以谗慝
 贪惏事君而多杀不辜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巫
 臣请使于吴晋侯许之吴子寿梦说之乃通吴于晋
 以两之一卒适吴舍偏两之一焉与其射御教吴乘
 车教之战陈教之叛楚寘其子狐庸焉使为行人于
 吴吴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马陵之会吴入州
 来子重自郑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蛮
 夷属于楚者吴尽取之于是始大通吴于上国邦衡
卷十八 第 35a 页 WYG0160-0321c.png
 胡氏曰吴入春秋不踰一年而再伐国见强吴之莫
 制矣义又见吴伐郯○东莱吕氏曰通吴诚足以病
 楚而纾晋之忧然楚病而晋亦病矣借助于强暴未
 有不贻其患者
冬大雩
 义见桓五年
卫孙林父出奔晋
 杜氏曰林父良夫之子也义见僖二十八年元咺奔
卷十八 第 35b 页 WYG0160-0321d.png
 晋又为十四年归卫起文也
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杜氏曰齐服事晋故晋来语鲁使还二年所取田左
 氏曰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季文子
 饯之私焉曰大国制义以为盟主是以诸侯怀德畏
 讨无有贰心谓汶阳之田敝邑之旧也而用师于齐
 使归诸敝邑今有二命曰归诸齐信以行义义以成
 命小国所望而怀也信不可知义无所立四方诸侯
卷十八 第 36a 页 WYG0160-0322a.png
 其谁不解体诗曰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
 三其德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
 犹丧妃耦而况霸主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
 以长有诸侯乎诗曰犹之未远是用大谏行父惧晋
 之不远犹而失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孙氏曰鲁之
 土地天子所封非晋侯可得而制也晋侯使归之于
 齐是鲁国之命制在晋也故曰晋侯使韩穿来言汶
 阳之田归之于齐康侯胡氏曰汶阳之田本鲁田也
卷十八 第 36b 页 WYG0160-0322b.png
 鲁人恃大国之威以兵力胁齐得其故地而不正疆
 理于天王则取之不以其道也郤克战胜令于齐曰
 反鲁卫之侵地齐既从之今复有命俾归诸齐则归
 之不以其道也而齐人贪得晋有二命穿也列卿无
 所谏止皆罪矣
晋栾书帅师侵蔡
 许氏曰侵蔡报伐郑大国争衡而小国受兵春秋矜
 焉义又见庄十年公侵宋
卷十八 第 37a 页 WYG0160-0322c.png
公孙婴齐如莒
 邦衡胡氏曰自宣四年公欲平郯莒之怨而莒不肯
 至是婴齐如莒则鲁与莒通好矣故是年之冬鲁会
 晋伐郯也书者以见鲁与郯则伐莒今与莒则伐郯
 惟利是嗜专恣之甚也义又见隐七年齐来聘
宋公使华元来聘
 左氏曰宋华元来聘聘共姬也杜氏曰婚聘不使卿
 今华元将命故书之义又见隐七年齐来聘
卷十八 第 37b 页 WYG0160-0322d.png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
 杜氏曰寿荡意诸之父东莱吕氏曰公子公孙乃同
 族兄弟而为君纳币岂所谓远嫌邪康侯胡氏曰公
 孙寿卿也纳币使卿非礼也礼不可略亦不可过惟
 其称而已略则轻大伦过则溺私爱宋公之请鲁侯
 之嫁皆致其厚者也而不知越礼踰制岂所以重大
 婚之礼哉经悉书之为后法也义又见文二年公子
 遂纳币
卷十八 第 38a 页 WYG0160-0323a.png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左氏曰晋赵婴通于赵庄姬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
 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
 能不能舍我何害弗听八年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
 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徵六月晋讨赵
 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
 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
 矣三代之令王皆数百年保天之禄夫岂无辟王赖
卷十八 第 38b 页 WYG0160-0323b.png
 前哲以免也周书曰不敢侮鳏寡所以明德也乃立
 武而反其田焉义见庄二十六年曹杀大夫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锡左氏作赐疑误/)
 啖氏曰称天子误也公羊曰元年春王正月正也其
 馀皆通矣啖说近是盖天子天王虽同然春秋二百
 四十二年之中惟此称子尔故知误也召伯见文五
 年此其后也锡赐也左氏曰召伯桓公康侯胡氏曰
 成公即位丧服已毕而不入见既更五服一朝之岁
卷十八 第 39a 页 WYG0160-0323c.png
 矣而不如京师又未尝敌王所忾而有功也何为来
 赐命乎罪邦君不王天子僭赏也义又见庄元年荣
 叔锡桓公命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啖氏曰叔姬虽出犹书卒为丧归杞故也愚谓又为
 明年二月伯姬归宋起文也
晋侯使士燮来聘
 左氏曰晋士燮来聘言伐郯也以其事吴故公赂之
卷十八 第 39b 页 WYG0160-0323d.png
 请缓师文子不可曰君命无贰失信不立礼无加货
 事无二成君后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燮将复之
 季孙惧使宣伯帅师会伐郯义见隐七年齐来聘
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人伐郯
 薛氏曰吴伐郯而不能救服吴则伐之诸侯无所措
 手足矣康侯胡氏曰晋之为盟主可见矣鲁既知其
 不可而不敢违其不能立亦可知矣义又见隐二年
 郑伐卫
卷十八 第 40a 页 WYG0160-0324a.png
卫人来媵
 孙氏曰媵伯姬也唯王后三国媵此年卫人来媵九
 年晋人来媵十年齐人来媵康侯胡氏曰媵者何诸
 侯有三归嫡夫人行则侄娣从二国来媵亦以侄娣
 从凡一娶九女所以广继嗣三国来媵非礼也夫以
 礼制欲则治以欲败礼则乱而诸侯一娶十有二女
 备书三国以明踰制为后戒也
九年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
卷十八 第 40b 页 WYG0160-0324b.png
 榖梁曰夫无逆出妻之丧而为之也陆氏曰礼有妇
 既练而反未练而出然则出妇有反归之礼但女嫁
 未三月而死犹葬于女氏之党今叔姬生未反于杞
 而死反葬故曰非礼也○李氏曰礼妇人未庙见则
 归葬于女之党以未成妇于其祖者不可以祔其姑
 也叔姬既绝矣生不奉其祭祀死岂可成妇于祖宗
 乎是则鲁不应使之也杞不应逆之也把鲁之不正
 均也
卷十八 第 41a 页 WYG0160-0324c.png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

 蒲见桓三年左氏曰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
 晋人惧会于蒲以寻马陵之盟季文子谓范文子曰
 德则不竞寻盟何为范文子曰勤以抚之宽以待之
 坚强以御之明神以要之柔服而伐贰德之次也义
 见庄十六年○贯道王氏曰甚哉晋之无策也盟而
 可保诸侯虫牢足矣何必马陵马陵足矣何必于蒲
卷十八 第 41b 页 WYG0160-0324d.png
 德不足以怀威不足以震惟恃区区歃血之信以为
 固人心其可厚诬邪盟之相要不足信久矣五年之
 中凡三为同不即人心甚矣张氏曰自此郑鲁皆有
 叛晋之心执郑盟鲁纷纷甚矣治人不治反其智同
 盟岂所以一诸侯哉
公至自会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二月伯姬归于宋
卷十八 第 42a 页 WYG0160-0325a.png
 书此为行父致女三国来媵起文又见伯姬有杞叔
 姬之服而嫁也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
 刘氏曰致之者成之也何氏曰古者妇人三月而庙
 见祭于祢成妇之义也父母使人操礼致之孙氏曰
 使卿非礼也
晋人来媵
 义见卫人来媵
卷十八 第 42b 页 WYG0160-0325b.png
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
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左氏曰楚人以重赂求郑郑伯会楚公子成于邓秋
 郑伯如晋晋人讨其贰于楚也执诸铜鞮栾书伐郑
 贯道王氏曰既执其君又伐其国甚矣义又见隐二
 年郑伐卫此则执诸侯以伐诸侯矣○许氏曰使晋
 能制楚不致危郑讨郑可也今楚溃莒入郓晋不能
卷十八 第 43a 页 WYG0160-0325c.png
 救而禁郑之贰于楚春秋之义自反以尽其道而后
 责人矣高氏曰自邲之战郑之从楚者十年其后晋
 侯数伐郑更虫牢马陵之会然后郑伯受盟及蒲之
 会所以寻前日之盟也而晋人乃执辱郑伯又使栾
 书伐之明年又使卫侵又会诸侯伐郑方是时楚适
 备吴未暇争郑故郑之在晋者亦五年及楚一求成
 于郑而郑伯甘心于楚者盖追怒晋之不德弗恤小
 国之难而轻辱其君故与楚伐许侵宋同挠中国凡
卷十八 第 43b 页 WYG0160-0325d.png
 二十年间诸侯之师侵伐会盟曾无虚岁是祸也实
 晋有以启之盖以不信蒲之盟故尔
冬十有一月葬齐顷公(顷音倾/)
 义见隐三年葬宋穆公
楚公子婴齐帅师伐莒庚申莒溃楚人入郓(公羊作运/)
 刘氏曰郓莒之附庸也任氏曰东郓也杜氏曰城阳
 姑幕县南有员亭即郓也张氏曰郓州须城县黄氏
 曰莒今密州在吴鲁之东楚越吴鲁而伐之国小而
卷十八 第 44a 页 WYG0160-0326a.png
 溃楚又乘胜入郓左氏曰晋侯使申公巫臣如吴假
 道于莒与渠丘公立于池上曰城已恶莒子曰僻陋
 在夷其孰以我为虞对曰夫狡焉思启封疆以利社
 稷者何国蔑有唯然故多大国矣唯或思或纵也勇
 夫重闭况国乎九年十一月楚伐莒围渠丘渠丘城
 恶众溃奔莒戊申楚入于渠丘莒人囚楚公子平楚
 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楚师围莒莒城亦恶
 庚申莒溃楚遂入郓莒无备故也未详信否愚案公
卷十八 第 44b 页 WYG0160-0326b.png
 子婴齐专兵伐莒莒既溃又入郓其罪大矣然莒能
 治其国家使民效死勿去则莒虽小犹未至于溃也
 楚一加兵而即溃则莒之为国亦可知矣若郓之小
 其能支乎义又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秦人白狄伐晋
 左氏曰诸侯贰故也康侯胡氏曰经所谨者中外之
 辨也晋尝与白狄伐秦秦亦与白狄伐晋族类不复
 分矣武王伐商庸蜀微卢彭濮皆与焉岂亦不谨乎
卷十八 第 45a 页 WYG0160-0326c.png
 除天下之残贼而出民于水火之中虽殊方绝域以
 义驱之可也中国友邦自相侵伐已为不义又与非
 我疏戚者共焉不亦甚乎晋杀其世臣而诸侯皆贰
 秦狄交伐比事以观可谓深切著明矣义又见隐七
 年伐凡伯
郑人围许
 左氏曰郑人围许示晋不急君也是则公孙申谋之
 曰我出师以围许为将改立君者而纾晋使晋必归
卷十八 第 45b 页 WYG0160-0326d.png
 君未详信否张氏曰君在外而兴师以复怨大臣之
 罪也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城中城
 中城叶氏曰内城也杜氏曰鲁邑也在东海廪丘县
 西南前说近是康侯胡氏曰经世安民视道之得失
 不倚城郭沟池以为固也城非春秋所贵而书城中
 城其为儆守益微矣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非欤曰百
 雉之城七里之郭设险之大端也谨于礼以为国辨
卷十八 第 46a 页 WYG0160-0327a.png
 尊卑分贵贱明等威异物采凡所以杜绝陵僭限隔
 上下者乃体险之大用也独城郭沟池之足恃乎义
 又见隐七年城中丘
 
 
 
 
 
卷十八 第 46b 页 WYG0160-0327b.png
 
 
 
 
 
 
 
 春秋本义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