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160-02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义卷十六    元 程端学 撰
   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庶子子/赤庶兄襄仲杀嫡而立之)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榖梁曰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戴氏曰鲁之桓
 宣皆继故而立无所畏惧偃然行即位之礼春秋即
 其实而书之义同桓公即位
公子遂如齐逆女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160-0270b.png
 莘老孙氏曰宣公弑子赤而立又在文公之丧也乃
 遽使大夫逆女于齐书逆所以见弑君之人得志而
 在位则无所不至也高氏曰公子遂盖公族之尊者
 尤不可也愚谓鲁人杀齐之甥而姜氏归矣复以其
 女即其丧而嫁弑逆之贼又使弑逆之贼来逆而不
 辞齐侯之恶亦不可掩矣○康侯胡氏曰太子赤齐
 出也仲遂杀子赤及其母弟而立宣公惧于见讨故
 结婚于齐为自安计越典礼以逆之如此其亟而不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160-0271a.png
 顾者必敬嬴仲遂请齐立接之始谋也其后滕文公
 定为三年丧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国鲁先君莫
 之行也丧礼寖废夫岂一朝一夕之故自文宣莫之
 行矣此所谓罪恶自见者也
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
 公羊曰遂何以不称公子一事而再见者卒名也称
 妇姜见僖二十五年高氏曰不直书夫人妇姜至自
 齐而称遂以者明公子遂不当以夫人归也○石氏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160-0271b.png
 曰文公之丧未期而使公子遂逆女虽不讥丧娶罪
 恶自见矣公子翚弑隐公者也公子遂杀子赤者也
 桓公之立逆女使翚宣公之立逆女使遂斯二人者
 在国以为贼而桓宣以为忠也王氏曰文十八年书
 公子遂叔孙得臣如齐而不书其故已而十月子卒
 则遂及得臣如齐之意可见矣此年书季孙行父如
 齐而不书其故已而书公会齐侯于平州则行父如
 齐之意可见矣前年书夫人姜氏归于齐以其子故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160-0271c.png
 也既而季孙如齐畏夫人之有所诉也宣公即位之
 初公子遂如齐逆女亦齐之甥也忧齐之有所党故
 欲急婚于齐也公榖谓讥丧娶不知丧娶之不足罪
 可罪者丧娶之故也
夏季孙行父如齐
 左氏曰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会高氏曰公既婚矣
 然后季文子如齐纳赂以请列于会盖春秋时凡国
 君不以其道立苟得一预于诸侯之会则他国不得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160-0271d.png
 复讨文子不惮自行者欲假大国之权以定宣公之
 位也文子举动乖错如此义又见隐七年齐来聘○
 康侯胡氏曰经书行父如齐而不言其故谓纳赂以
 请会者传也经有不待传而著者比事以观斯得矣
 下书公会齐侯于平州则知行父请之也又书齐人
 取济西田则知其请盖以赂也虽微传其事著矣
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
 放逐也臣有罪宥之于远也邦衡胡氏曰流放之刑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160-0272a.png
 惟天子得行之讥用天子之刑也木讷赵氏曰天子
 以四海为家大臣有罪而法不至死则放之于荒裔
 舜放驩兜于崇山是也晋诸侯耳越晋境而为他国
 安得荒裔而放之卫岂晋之荒服乎○莘老孙氏曰
 古者诸侯大夫命于天子大夫有罪则请于天子天
 子命杀之可放之可春秋之时诸侯未尝请于天子
 专命之专杀之专放之书曰放其大夫罪其命之专
 放之无礼也论语曰色斯举矣为大夫而见放焉则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160-0272b.png
 亦非贤者矣
公会齐侯于平州
 杜氏曰平州齐地在泰山牟县西张氏曰后汉志琅
 邪国阳都故地有牟台注平州在县西后属沂州沂
 水县左氏曰会于平州以定公位康侯胡氏曰鲁宣
 篡立踰年举国臣子既从之矣若之何位犹未定而
 有待于平州之会也春秋以来弑君篡国者已列于
 诸侯之会则不复致讨故曹人以此请负刍于晋夫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160-0272c.png
 篡弑之贼毁灭天理无所容于天地之閒身无存没
 时无古今其罪不得赦也已列于会而不复讨是率
 中国为戎夷弃人类为禽兽此仲尼所为惧春秋所
 以作也义又见隐九年会于防○张氏曰凡乱臣贼
 子之所以不敢纵其欲者以其犹有伯主大国能讨
 之也齐乃鲁之邻其力足以正鲁而惠公不明于义
 利邪正之辨会平州以定贼子之位则乱贼复何畏
 而不逞哉吕氏曰子赤卒夫人归公即位即逆女于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160-0272d.png
 齐又会齐侯于平州齐人取济西田虽欲不疑于人
 不可得也
公子遂如齐
 左氏曰东门襄仲如齐拜成康侯胡氏曰宣公篡立
 之罪仲遂主谋为首恶初请于齐遂及行父则一再
 见于经矣如齐拜成虽削之可也又冉书于策者于
 以著其始终成就弑立之谋以戒后世人臣或内交
 宫禁以固其宠或外结藩镇以为之援至于杀生废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160-0273a.png
 置皆出其手而人主不悟者其虑深矣此皆直书于
 策而义自见者也义又见隐七年齐来聘
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济西田即僖三十一年所复侵地也榖梁曰言取授
 之也左氏曰齐人取济西田为立公故以赂齐也公
 羊曰曷为赂齐为弑子赤之赂也愚谓鲁授之而书
 齐取者鲁史之本文史讳国恶而但言齐取春秋因
 之以见义也康侯胡氏曰夫齐鲁邻国盟主之馀业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160-0273b.png
 也子赤弑出姜归而宣公立不能声罪致讨务宁鲁
 乱首与之会是利其为恶而助之也弑君篡国人道
 所不容者而货赂公行免于诸侯之讨则王章不可
 复问人类遂以沦胥其祸乃自不知以义为利而以
 利之可以为利而为之也孟子为梁王极言利国者
 必至于弑夺而后餍盖得此意○贯道王氏曰齐惠
 于出姜姊妹也姊妹出于逆臣外孙并戕于逆贼反
 因之以为利无人心矣许氏曰桓公既弑以许田赂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160-0273c.png
 郑宣公既弑以济田赂齐夫负不义于天下所藉以
 行者惟利而已凡非利不取者则亦何义之云择至
 于弑父与君将无不合也是以桓宣之计若出一轨
 春秋志之以见世平则正与法皆胜世变则乱与赂
 俱行自然之符可不戒诸张氏曰使郑庄齐惠不贪
 其利则桓宣亦不能以自立矣故春秋诛其贪利而
 成乱也
秋邾子来朝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160-0273d.png
 义见桓二年滕子来朝
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
 楚子猾夏其恶著矣而郑师助之罪又甚焉义又见
 庄十年荆败蔡师
晋赵盾帅师救陈
 楚郑侵陈而晋人救之善也然盾以大夫而专兵图
 伯则天下礼乐征伐在大夫矣又以序晋灵见弑之
 渐义又见庄二十八年救郑○君举陈氏曰南北之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160-0274a.png
 势于是始也后十五年而宋楚平后五十年而晋赵
 武楚屈建同盟于宋诸夏之君分为晋楚之从矣
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会晋师于棐林伐郑(棐芳尾切/公羊作斐)
 上言赵盾帅师而此言晋师者亦先目后凡无他义
 也杜氏曰棐林郑地荥阳宛陵县东南有林乡叶氏
 曰地棐林见会而后伐也高氏曰著诸侯为盾所致
 也夫征伐自天子出诸侯专犹不可况大夫乎自隐
 桓以来诸侯无大小皆专而行之棐林之会中国政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160-0274b.png
 在赵盾矣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贯道王氏曰晋
 师救陈之后诸侯会之而后伐郑尔怒郑伯而同外
 楚诸侯犹可以义起惜盾不足以任其责也灵公立
 十三年仅盟扈一役与诸侯接馀皆以盾盾既专兵
 欲不逼得乎
冬晋赵穿帅师侵崇(崇公羊/作柳)
 杜氏曰崇秦之与国任氏曰案地谱商有崇国在京
 兆鄠县甘亭左氏曰晋欲求成于秦赵穿曰我侵崇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160-0274c.png
 秦急崇必救之吾以求成焉冬赵穿侵崇秦弗与成
 未详信否愚谓书此见大夫专兵侵伐亦以序晋灵
 见弑之渐义又见庄十年公侵宋○贯道王氏曰侵
 崇赵穿得兵权之始也
晋人宋人伐郑
 康侯胡氏曰宋人弑君王法在所不赦也而晋人与
 之合兵伐郑是谓以燕伐燕庸愈乎义又见隐二年
 郑伐卫○愚案郑附楚以侵中国晋宋伐之有名矣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160-0274d.png
 然赵盾合四国诸侯而不能服郑之心为晋宋者盍
 反已而思乎宋以弑逆而伐人晋以大夫而僭伯宜
 郑之不心服也伐之不服而又伐之兵不以义其能
 振乎
二年春王二月壬子宋华元帅师及郑公子归生帅师
战于大棘宋师败绩获宋华元(华户/化切)
 孔氏曰此华元归生及哀二年赵鞅罕达客主各言
 帅师者皆是将尊师众故并具其文何氏曰大棘宋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160-0275a.png
 地杜氏曰在陈留襄邑县南张氏曰襄邑属拱州左
 氏曰郑公子归生受命于楚伐宋宋华元乐吕禦之
 战于大棘宋师败绩囚华元获乐吕及甲车四百六
 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愚案大棘宋地郑伐宋
 可知也非前年冬晋宋伐郑而郑禦之也而称宋华
 元及郑归生者华元志乎此战也郑附夷狄致晋之
 伐乃不自咎而帅师伐宋固有罪矣华元为逆贼之
 臣亦不自咎喻以辞命而妄兴大众以取败绩坏国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160-0275b.png
 丧民以及其身皆罪也大凡弑逆之贼战而偶胜者
 侥倖耳此其不免者也后世可以鉴此矣义又见僖
 元年获莒拿○朴乡吕氏曰春秋未有书大夫帅师
 而战者书大夫帅师而战自此始自是而后战皆书
 大夫故宋华元郑公子归生晋荀林父卫孙良夫鲁
 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晋赵鞅郑罕
 达齐国书凡皆大夫帅师而战也战不书大夫帅师
 者吴而已大夫之强可知矣春秋书战三十四惟晋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160-0275c.png
 赵鞅郑罕达战于铁及此大棘之战并称帅师者其
 众敌也春秋书获者七惟齐国书及此宋华元书败
 绩者身见获而师又败也大夫生死皆言获郑获宋
 华元生也吴获陈夏齧获齐国书死也盖存之杀之
 皆在既获之后尔
秦师伐晋
 秦称师者众也亦鲁史旧文犹楚始称楚其后渐称
 子称师盖渐与诸夏混矣左氏曰秦师伐晋以报崇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160-0275d.png
 也未详信否愚谓此亦报复之师也义又见隐七年
 戎伐凡伯
夏晋人宋人卫人陈人侵郑
 义同元年伐郑又见庄十年公侵宋○朴乡吕氏曰
 新城之盟郑既从晋是同于病楚也未几而郑乃从
 楚以侵宋晋为是率诸侯之师以伐郑又未几而郑
 归生战于大棘以败宋晋又为是率诸侯之师以侵
 郑且一郑也昔何病楚而今从之昔何从晋而今叛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160-0276a.png
 之哉盖自文十七年伐宋一役始夫诸侯之从晋也
 谓晋之有可依也率诸侯以伐宋将以讨贼也乃受
 其赂立公子鲍而还是立贼也郑由是谓晋不足与
 而从楚以侵宋盖有辞于宋也晋乃庇宋以伐郑郑
 复使归生伐宋晋复党宋以侵郑一动之非义而与
 国叛之敌国侮之彼得以奉辞而我疲于奔命至一
 至再而未已也伯主之举动讵可轻哉
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皋公羊/作獋)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160-0276b.png
 左氏曰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
 其辟九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
 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
 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
 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
 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能有终则社稷
 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
 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160-0276c.png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
 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九月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
 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
 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
 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
 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160-0276d.png
 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禦公徒
 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
 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
 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
 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
 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贻伊戚其我之谓矣宣子使
 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邦衡
 胡氏曰易曰弑父与君其所由来者渐矣盾自文六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160-0277a.png
 年当国盟会侵伐皆盾专之不复有君其来渐矣愚
 谓春秋历书赵盾之事而终之以此鉴戒昭矣义又
 见隐四年卫州吁事○贯道王氏曰灵公之立非盾
 意也故君臣不相能而盾之无君之心久矣盾狡而
 穿愚河曲之役委曲庇之将用之也且使为公婿则
 伏奸贼于君侧有年矣灵公不君与盾为仇此盾之
 所以先事而发也使穿侵崇是与之以兵权也事成
 机熟委君于穿而宿留境上谓非其情可乎穿弑君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160-0277b.png
 而反使之迎成公而立之是庇穿弑而免穿于讨也
 后人见传徒以事成于穿而盾负弑逆亦惑矣康侯
 胡氏曰赵穿手弑其君董狐归狱于盾其断盾之狱
 词曰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以是书断而盾
 也受其恶而不敢辞仲尼因其法而不之革其义云
 何曰亡而越境谓去国而不还也然后君臣之义绝
 反而讨贼谓之复雠而不释也然后臣子之事终不
 然是盾伪出而实与闻乎故也假令不与闻者而纵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160-0277c.png
 贼不讨是有今将之心而意欲穿之成乎弑矣恶莫
 惨乎意今以此罪盾乃闲人子之邪心而谨其渐也
 微夫子推见至隐垂法后世乱臣贼子皆以诡计获
 免君臣父子不相夷以至于禽兽也几希
冬十月乙亥天王崩
 书此为速葬及鲁郊起文也义又见隐三年
三年春王正月郊牛之口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160-0277d.png
 张氏曰郊牛者本养以事天之牛也高氏曰不言伤
 之者牛自伤也宣公弑君篡位无天道矣岂足以对
 越在天乎祭天之牛或伤或死此天示变以警公也
 康侯胡氏曰乃不郊为牛之口伤改卜牛而牛又死
 也不然郊矣礼为天王服斩衰周人告丧于鲁史策
 已书而未葬也祀帝于郊夫岂其时而或谓不以王
 事废天事礼乎春秋已来丧纪寖废有不奔王丧而
 远适他国有不修吊礼而自相聘问固将以是为可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160-0278a.png
 举而不废也卒至汉文以日易月后世不能复其所
 由来渐矣春秋备书其义自见鲁郊与犹三望义并
 见僖三十一年○赵氏曰鲁之僭郊天不从而鲁必
 为之卜而不从者四鼷鼠食牛者三牛口伤者一鲁
 不自咎其僭必将用之凡郊之不从牲之变故皆非
 人力所能为也不郊而犹三望不得僭于天而僭于
 地天地岂有异理天所不享地安得享之
葬匡王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160-0278b.png
 杜氏曰四月而葬速康侯胡氏曰四月而葬王室不
 君其礼略也
楚子伐陆浑之戎(浑户门切又户困切陆/公羊作贲公榖无之字)
 张氏曰陆浑子本允姓居瓜州僖二十二年秦晋迁
 之于伊川在唐为河南陆浑县地宋河南府伊阳县
 北二十里有陆浑县故城康侯胡氏曰楚伐陆浑其
 志何也为陆浑在王都之侧故书于策以谨中外之
 辨禁寇乱之阶愚谓陆浑在伊雒天子不能治诸侯
卷十六 第 17a 页 WYG0160-0278c.png
 不能驱而楚人得以伐之中国不振甚矣义又见僖
 三年徐取舒
夏楚人侵郑
 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秋赤狄侵齐
 张氏曰赤狄狄之别种木讷赵氏曰隈姓潞甲及留
 吁皆赤狄也孔氏曰谓之赤狄白狄者俗尚赤衣白
 衣也地谱洛州春秋赤狄之地义见隐七年戎伐凡
卷十六 第 17b 页 WYG0160-0278d.png
 伯○木讷赵氏曰僖文之世岁有狄患至文十一年
 叔孙得臣败狄于咸狄患顿息狄衰而赤狄兴焉今
 其侵齐始见于经
宋师围曹
 邦衡胡氏曰宋文弑立已为乱而欲治人之乱春秋
 所甚恶也愚谓逆贼逞志以围人之国见王政之坏
 极矣义又见僖十九年宋围曹
冬十月丙戌郑伯兰卒
卷十六 第 18a 页 WYG0160-0279a.png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
葬郑穆公
 木讷赵氏曰葬不月阙文也愚谓月日虽阙然冬卒
 而冬葬盖在三月之内速也义又见隐三年葬宋穆
 公
四年春王正月公及齐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
取向(郯音谈向/舒亮切)
 张氏曰郯己姓国子爵秦有郯郡汉属东海郡故城
卷十六 第 18b 页 WYG0160-0279b.png
 在淮阳军下邳县北杜氏曰莒郯二国相怨故公与
 齐侯共平之向莒邑东海承县东南有向城左氏曰
 平国以礼不以乱以乱平乱何治之有刘氏曰平莒
 及郯义也莒人不肯吾有不义焉伐莒强也取向利
 也非君子之道也君子之道犹射射者正己而后发
 𤼵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张氏曰
 易曰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圣人所以感人
 心而天下和平者此心公正自足以感之也今以宣
卷十六 第 19a 页 WYG0160-0279c.png
 公而平二小国若出于公不必假齐一言而彼己服
 今挟齐为重而彼尚不肯伐莒而齐不与复取向以
 自益春秋深以著宣公此心之不公而终之以为利
 也
秦伯稻卒
 张氏曰秦伯共公也存耕赵氏曰自秦康公罃卒书
 于经而秦同于中国矣于是书共公稻卒义见文十
 八年秦伯卒
卷十六 第 19b 页 WYG0160-0279d.png
夏六月乙酉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左氏曰归生子家也愚案先书归生帅师而终之以
 此见大夫专兵国之祸也鉴戒昭矣义又见隐四年
 卫州吁事
赤狄侵齐
 义见三年
秋公如齐
 义见僖十年但彼犹朝伯主此则朝其立己者耳
卷十六 第 20a 页 WYG0160-0280a.png
公至自齐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冬楚子伐郑
 左氏曰郑未服也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张氏曰
 案楚自去年至十年侵伐郑者凡五至十一年盟郑
 于辰陵而郑又徼事晋于是十二年围郑入之遂败
 晋于邲而后郑服楚晋人之不振有自来矣
五年春公如齐
卷十六 第 20b 页 WYG0160-0280b.png
 义见四年此则去秋与今春两如齐甚矣
夏公至自齐
 踰时而返也义又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子叔姬(张氏曰左氏无子字据高/固及子叔姬来有子字当)
 (从公羊/榖梁)
 子叔姬赵氏曰时君之女也左氏曰逆叔姬卿自逆
 也高氏曰古者三十而娶五十而爵为大夫故大夫
 无出境亲迎者高固为齐正卿而始与鲁为婚又越
卷十六 第 21a 页 WYG0160-0280c.png
 境逆女非礼可知义又见庄二十七年莒庆逆叔姬
叔孙得臣卒
 张氏曰不日阙文也存耕赵氏曰谨三孙之世卿也
 大意又见隐元年益师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啖氏曰大夫非公事与妻出境非礼也时叔姬始嫁
 未合归宁假令合归宁亦不当与高固同来书之以
 明高固之罪也○康侯胡氏曰礼女子有行远父母
卷十六 第 21b 页 WYG0160-0280d.png
 者岁一归宁今见逆踰时未易岁也而叔姬亟来非
 礼也大夫适他国必有君命与公事否则礼法之所
 禁而可犯乎惠公许其臣越礼恣行而莫遏高固委
 其君踰境自如而不忌则人欲己肆矣凡婚姻常事
 不书而书此者则以为非常为后世戒也
楚人伐郑
 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六年春晋赵盾卫孙免侵陈
卷十六 第 22a 页 WYG0160-0281a.png
 左氏曰晋卫侵陈陈即楚故也高氏曰赵盾弑君孙
 免为卫卿反与之比以兵加人之国因见当时习于
 悖乱不知君臣大义也义又见庄十年公侵宋○贯
 道王氏曰向也楚尝侵陈晋一救之陈遂从于侵郑
 陈非忘晋也郑以晋故三年三被楚师晋无一矢之
 救此陈所以畏而平楚也晋不自反偕卫以侵陈讨
 贰晋可知矣木讷赵氏曰晋楚争陈自此始
夏四月
卷十六 第 22b 页 WYG0160-0281b.png
秋八月螽(公羊/作𧑄)
 义见桓五年○康侯胡氏曰傅谓螽为谷灾虐取于
 民之效也军旅数起赋敛既繁戾气应之矣善恶之
 感萌于心而灾祥之应见于事宣公不知舍恶迁善
 以补前行之愆而用兵不息灾异数见年榖不登国
 用空乏卒至于改助法而税民盖自此始矣经于螽
 螟一物之变必书于策以示天人感应之理不可诬
 当慎其所感也
卷十六 第 23a 页 WYG0160-0281c.png
冬十月
七年春卫侯使孙良夫来盟
 义见隐元年盟于蔑○愚案外大夫来盟者五而称
 使者二桓十四年郑伯使其弟语及此孙良夫是也
 直书来盟者三闵二年齐高子僖四年楚屈完文十
 五年宋司马华孙是也凡书使前定也其君使之来
 盟也不书使未前定也大夫至其国随宜以盟者也
 大略如此又当随事见义不可执一而论
卷十六 第 23b 页 WYG0160-0281d.png
夏公会齐侯伐莱
 杜氏曰莱国东莱黄县张氏曰登州黄县有莱山贯
 道王氏曰莱东方之国近于齐齐欲兼之而鲁宣以
 兵助其虐康侯胡氏曰公与齐侯俱不务德合党连
 兵恃强陵弱是以为此举也
秋公至自伐莱
 踰时也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大旱
卷十六 第 24a 页 WYG0160-0282a.png
 义见僖二十一年○张氏曰比年螽旱观其所感可
 见矣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于黑壤
 张氏曰黑壤晋地一名黄父义见隐九年会于防○
 邦衡胡氏曰自文公以来中国无盟主终晋灵之世
 未尝一合诸侯成立五年始有黑壤之会而大夫不
 与焉庶几桓文之事愚谓此会终不能以服楚不旋
 踵而灭舒蓼伐陈矣
卷十六 第 24b 页 WYG0160-0282b.png
八年春公至自会
 冬会春至则正月告朔之礼废矣义又见桓二年公
 至自唐○高氏曰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不举公
 夏会伐莱而秋至冬会黑壤而此年春至其间大旱
 之不恤而区区以侵伐期会为急
夏六月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
 孔氏曰黄齐境公羊曰其言至黄乃复何有疾也何
 言乎有疾乃复讥大夫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
卷十六 第 25a 页 WYG0160-0282c.png
 聘礼曰宾入竟而死遂也若宾死未将命则既敛于
 棺造于朝介将命孙氏曰至黄乃复废君命也○东
 莱吕氏曰昭公如晋亦有疾乃复矣今不云有疾人
 臣不当以疾废君命昭公可以疾止仲遂不可以疾
 止也
辛巳有事于大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万入去籥
 叶氏曰有事者四时之常祭也仲遂公子遂也称仲
 遂见僖十六年季友卒垂见隐八年谷梁曰犹者可
卷十六 第 25b 页 WYG0160-0282d.png
 以己之辞康侯胡氏曰绎者祭之明日以宾尸也杜
 氏曰籥管也吕氏曰万舞文武二舞之总名籥舞文
 武之别名也文舞又谓之羽舞盖文舞吹籥秉翟羽
 也万入去籥者文武二舞俱入于二舞中去羽舞之
 吹籥以其有声也去其有声而用其舞者以仲遂之
 卒知其不可而为之也此正祭之日仲遂卒于垂则
 次日已闻之股肱之痛宾尸之祭为可已也行吉礼
 于方闻丧之时虽用舞而仅去其有声者是知其不
卷十六 第 26a 页 WYG0160-0283a.png
 可而犹为之也○刘氏曰讥世卿言自是世仲氏也
 愚谓春秋有大义兼小义者此章本为犹绎书而因
 以见世卿之义而遂则东门氏之始也遂之后公孙
 归父仲孙婴齐亦执鲁政故志之又案仲遂弑君之
 贼人所当讨奉使未毕中道擅返宣公明正其罪不
 为之服可也既私其立己之恩一切容之俾为上卿
 矣则当以上卿之礼处之闻丧而废绎可也今偃然
 行吉礼以宾尸用乐而仅去其管则宣公既失大义
卷十六 第 26b 页 WYG0160-0283b.png
 又失常礼正张氏所谓由其心之不正而施之宗庙
 朝廷者缪戾如此春秋书之将使后世识君臣之义
 礼乐之情岂徒攻宣公仲遂之恶哉又案周礼乐师
 教国子舞羽吹籥然诗曰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孔氏
 曰籥虽吹器舞时与羽并执明此时舞者不得吹籥
 也吕氏吹籥之说岂即所执之籥欤抑别有所谓吹
 籥者而去之欤
戊子夫人嬴氏薨(嬴公羊谷梁作熊胡/氏曰非也当从左氏)
卷十六 第 27a 页 WYG0160-0283c.png
 嬴氏杜氏曰宣公母高氏曰此文公妾也何以称夫
 人援成风之例著其僭也义见文四年风氏薨○叶
 氏曰鲁之妾母仲子也成风也敬嬴也定姒也定弋
 也自仲子始见于隐公之世春秋犹书惠公仲子之
 赗考仲子之宫以见讥然仲子犹不为夫人鲁之妾
 母为夫人自成风始贯道王氏曰敬嬴私事襄仲故
 仲弑二君立其子遂盖有公子顽之罪也贼以仲卒
 淫嬖以夫人薨国无政也
卷十六 第 27b 页 WYG0160-0283d.png
晋师白狄伐秦
 张氏曰白狄即丹州延州银夏之地秦同壤之国也
 左氏曰春白狄及晋平夏会晋伐秦康侯胡氏曰晋
 主夏盟纠合诸侯靖寇难安诸夏乃其职矣秦人之
 怨起自侵崇其曲在晋责己可也既不知自反释怨
 修睦以补前过已可咎矣乃复兴师动众会白狄以
 伐之晋之罪不已甚乎愚谓搂诸侯以伐诸侯罪也
 况会白狄以伐秦以报私忿乎
卷十六 第 28a 页 WYG0160-0284a.png
楚人灭舒蓼(音了谷/梁作鄝)
 张氏曰或曰地谱上义阳之蓼不与群舒近此即如
 舒鸠舒庸一国也木讷赵氏曰舒蓼一国也舒同宗
 而异国舒蓼舒庸舒鸠皆舒也亦犹狄均曰狄而异
 种舒盖楚之党而舒逼近中国舒灭中国失其南门
 矣左氏曰楚为群舒畔故伐舒蓼灭之义见僖三年
 徐取舒○高氏曰自徐人取舒至是楚人灭舒蓼成
 十七年又灭舒庸襄二十五年又灭舒鸠其属自相
卷十六 第 28b 页 WYG0160-0284b.png
 攻灭而春秋书之者是时楚人势横将为中国忧楚
 骎骎有狎主齐盟患矣
秋七月甲子日有食之既
 义见桓三年
冬十月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
(敬嬴公羊谷梁作顷熊赵氏曰顷恶/谥也宣公追尊其母不应加恶谥也)
 榖梁曰葬既有日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
 制也孙氏曰讥无备也礼平旦而葬日中而虞此言
卷十六 第 29a 页 WYG0160-0284c.png
 庚寅日中而克葬葬之无备可知也其称小君与私
 谥又见文五年葬成风○康侯胡氏曰丧事即远有
 进无退浴于中霤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
 阶殡于客位迁于庙祖于庭塴于墓以吊宾则其退
 有节以虞事则其祭有时不为雨止礼也潦车载蓑
 笠士丧礼也有国家者不能为雨备不亦薄乎
城平阳
 杜氏曰泰山有平阳县张氏曰袭庆府邹县有南平
卷十六 第 29b 页 WYG0160-0284d.png
 阳城许氏曰国有大丧始葬又动众城邑非特不爱
 民力以公为忘亲爱矣义又见隐七年城中丘
楚师伐陈
 左氏曰陈及晋平楚师伐陈取成而还义见庄十年
 荆败蔡师○高氏曰陈以晋卫见侵复弃楚而从晋
 故楚以为讨所以讥其始谋之失然晋不能救陈遂
 复从楚晋之辱也
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卷十六 第 30a 页 WYG0160-0285a.png
 公既以嫡母之礼处庶母则在丧服之中矣而以岁
 之首月远朝强齐非特见公之无哀亦不知有天王
 矣义又见僖十年
公至自齐
 存耕赵氏曰朝正于齐无新岁之戚尚可以告庙乎
 义又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夏仲孙蔑如京师
 蔑榖之子孟献子也胡氏曰岁首月公朝齐夏使大
卷十六 第 30b 页 WYG0160-0285b.png
 夫聘京师黄氏曰比事而观则轻重先后倒置可知
齐侯伐莱
 义见七年伐莱○许氏曰狄比侵齐而齐不敢报莱
 不犯齐而齐亟伐之畏众强而弱微弱如此于此可
 以观惠公之政矣
秋取根牟
 孙氏曰内灭国曰取讳之也刘氏曰根牟者附庸之
 国杜氏曰东夷国琅邪阳都县东有牟乡张氏曰属
卷十六 第 31a 页 WYG0160-0285c.png
 密州安丘县义见庄十年齐灭谭○窃疑此蒙上齐
 侯伐莱之文则根牟为莱邑而齐取之也但无所考
 耳
八月滕子卒
 滕称子见桓二年左氏曰滕昭公卒高氏曰自隐七
 年书滕侯卒至此始书滕子卒者鲁不会其葬而书
 卒为下围滕起大意又见隐七年滕侯卒
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
卷十六 第 31b 页 WYG0160-0285d.png
 扈见文七年义见隐九年会于防○邦衡胡氏曰郑
 自晋灵以来服属于楚至晋成继立始叛楚而归晋
 自宣三年至于是郑无岁不有楚师然不敢叛晋者
 惟晋成是赖故黑壤及此扈之会郑皆在焉黄氏曰
 晋自灵公不能继文襄之业中国无与主盟会皆出
 于大夫至成公方会诸侯于黑壤又会于扈中国赖
 之愚案伯者之功过如此
晋荀林父帅师伐陈
卷十六 第 32a 页 WYG0160-0286a.png
 邦衡胡氏曰文宣以来诸侯权移于大夫虽晋成锐
 意文襄之业再会诸侯卒不能收下移之权今荀林
 父帅师以见诸侯皆再会而大夫专伐尔高氏曰陈
 不会即楚故也楚伐陈晋不能救今乃伐之晋之不
 义甚矣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辛酉晋侯黑臀卒于扈(臀徒/门切)
 杜氏曰卒于境外故书地高氏曰不言卒于会者诸
 侯散而晋侯以疾留于扈也诸侯非王事不出境成
卷十六 第 32b 页 WYG0160-0286b.png
 公会于扈而卒非正也大意见隐七年滕侯卒○莘
 老孙氏曰春秋诸侯卒皆不地外事则略也卒于外
 者八书地者三晋侯卒于扈郑伯卒于鄵宋公卒于
 曲棘不言于师于会而以地言者在其封内也人君
 之卒必于正寝而诸侯非王命奔走于外以死国事
 无所寄托而宗社危殆者必谨志之晋郑宋之君皆
 卒于封内而春秋犹罪之者罪其不卒于正寝也卒
 于封内书地卒于会书会卒于师书师以地为重则
卷十六 第 33a 页 WYG0160-0286c.png
 于会于师又可知也愚案公谷孙氏皆以扈为晋地
 未详是否窃谓书地书会书师皆因鲁史之旧要之
 皆非王事而不卒于正寝耳恐未可以地与会与师
 分优劣也
冬十月癸酉卫侯郑卒
 大意见隐七年滕侯卒○胡氏曰晋成公卫成公皆
 不书葬鲁不会也二国赴丧皆不往会以私怨废礼
 忘亲高氏曰此所谓无其事阙其文者也皆未详是
卷十六 第 33b 页 WYG0160-0286d.png
 否
宋人围滕
 左氏曰宋人围滕因其丧也张氏曰不哀有丧用兵
 围之比事以著其不仁也义又见僖十九年宋围曹
 ○康侯胡氏曰围非将卑师少所能何以不称师阙
 疑愚谓程子谓不知众寡将帅名氏亦曰某人者正
 指此类也益知春秋不可以凡例求矣
楚子伐郑
卷十六 第 34a 页 WYG0160-0287a.png
 高氏曰楚子闻晋侯卒于扈来讨郑伯之贰义见庄
 十年荆败秦师○黄氏曰楚庄之立加兵于郑凡四
 而两书楚子说凡例者纷然盖书楚子者君为将也
 书楚人者大夫为将也閒晋伐郑何可褒而以书楚
 子曲生意义邪
晋郤缺帅师救郑
 义见庄二十八年救郑
陈杀其大夫泄冶(泄息列切张氏曰左氏作泄今左传/本多因唐人讳世字虽偏傍亦然故)
卷十六 第 34b 页 WYG0160-0287b.png
 (改泄为/泄也)
 左氏曰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
 服以戏于朝泄冶谏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且闻不
 令君其纳之公曰吾能改矣公告二子二子请杀之
 公弗禁遂杀泄冶许氏曰书杀泄冶张陈乱之本也
 义又见庄二十六年曹杀大夫
 
 春秋本义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