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160-019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义卷十二    元 程端学 撰
   僖公
十有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
飞过宋都(陨公羊作霣是公羊作提/误也鹢五历切谷梁作鹢)
 先石后五者犹书言牛一羊一豕一之意也杜氏曰
 是月陨石之月重言是月嫌同日鹢水鸟程子曰退
 飞倒逆飞必有气驱之存耕赵氏曰石静物也而陨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160-0197d.png
 自天鹢进物也而退飞异矣见于宋应在宋也○
 侯
胡氏曰圣人因灾异以明天人感应之理而著之
 于经垂戒后世如石陨于宋而书曰陨石此天应之
 也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苟知其故恐惧修省变可消
 矣宋襄公亡国之馀欲图伯业不自省其德也后有
 盂之执泓之战天之示人显矣圣人所书之义明矣
 可不察哉
三月壬申公子季友卒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160-0198a.png
 此记三桓之始友之后季孙行父季孙宿季孙意如
 季孙斯皆执鲁政至意如而逐昭公是以谨志其卒
 义又见闵元年季子来归大意又见隐元年盆师卒
 ○刘氏曰春秋讥世卿莫甚于鲁鲁之大夫皆世卿
 然莫强于季氏仲氏季氏出昭公而仲氏弑子赤此
 皆世卿能成其祸者也是以春秋书之康侯胡氏曰
 大夫卒而书名则曷为书字闻诸师曰春秋时鲁卿
 有生而赐氏者季友仲遂是也生而赐氏者何命之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160-0198b.png
 世为卿也季子在僖公有翼戴之勤襄仲弑逆在宣
 公有援立之力此二君者不胜私情欲以异赏报之
 也故皆生而赐氏俾世其官经于其卒各以氏书者
 志变法乱纪之端贻权臣窃命之祸其垂戒远矣
夏四月丙申鄫季姬卒(鄫谷梁作缯/)
 高氏曰季姬嫁于鄫才及八月而卒然其所以为鄫
 之祸甚酷故春秋详志之以为后世之戒
秋七月甲子公孙兹卒(兹公羊作慈/)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160-0198c.png
 高氏曰此公子牙之子也世秉鲁政至春秋之终而
 犹未绝存耕赵氏曰以著三桓之子孙也大意又见
 隐元年益师卒
冬十有二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
曹伯于淮
 高氏曰邢侯始与会而在郑许之下者此齐次之也
 淮杜氏曰临淮郡左右张氏曰后汉为下邳国后为
 泗州义见隐九年会于防○朴乡吕氏曰大要为淮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160-0198d.png
 夷而为此会其伯业既衰之时也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张氏曰英氏皋陶后之封楚之与国左氏曰齐人为
 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邦衡胡氏曰楚人病徐
 齐桓不能服楚而伐其与国是迁戮也皆未详信否
 义又见庄三十年齐伐山戎
夏灭项
 杜氏曰项国即汝阴项县张氏曰子爵汉属汝南即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160-0199a.png
 陈州项城县左氏曰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
 取项程子曰灭人之国罪恶大矣在君则当讳故鲁
 灭国书取灭项君在会季孙所为也故不讳愚谓先
 书灭项后书公至自会则大夫擅国政握兵权可知
 此亦昭公客死乾侯之权舆也故曰礼乐征伐自大
 夫出五世希不失矣春秋书此一见王纲大坏而大
 夫灭国二见鲁君失政而三桓擅权三见齐桓未死
 而伯业已坠矣义又见庄十年齐灭谭○君举陈氏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160-0199b.png
 曰灭项失兵权之渐也襄公在晋书邾庶其来奔昭
 公在晋书莒牟来奔春秋之季大夫不禀命者非但
 鲁也郑伯会于夷仪郑公孙舍之帅师入陈蔡侯会
 于召陵蔡公孙姓帅师灭沈春秋必志之也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卞皮彦切公/羊左氏作弁)
 杜氏曰卞鲁国卞县张氏曰在袭庆府泗水县义见
 十一年此则公在会而夫人自出会渎乱极矣○存
 耕赵氏曰夫人前与公会齐侯于阳榖矣今又独会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160-0199c.png
 齐侯于卞失礼成俗习以为常奸与不奸未可知也
 圣人因其会而书之谨礼也惩恶也
九月公至自会
 孙氏曰踰三时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此又见灭项
 会卞而公在会非特踰时而已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东莱吕氏曰桓公虽能用管
 仲攘荆蛮伯诸侯有一匡天下之功然仲木无正心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160-0199d.png
 诚意格君之学徙急于一时之功利卒致五子之乱
 其所以有始无终者家法不正也
十有八年春王正月宋公曹伯卫人邾人伐齐(公羊宋/公下有)
 (会/字)
 左氏曰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齐侯
 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
 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
 宋华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160-0200a.png
 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
 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齐桓公
 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
 亏孝公奔宋十八年春宋公以诸侯伐齐榖梁曰非
 伐丧也愚谓宋襄当齐桓盛时无役不从其事齐如
 此其谨也桓既卒而帅诸侯以伐丧者非特纳孝公
 也急求伯也不度德不量力而求诸侯此其身见执
 国几亡也齐桓帅诸侯尊天子攘僣窃生民息肩四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160-0200b.png
 十年宜其既没而人益思之然死仅踰月而诸侯伐
 之者身不修而家不齐人不心服也吾观齐宋举可
 为永鉴矣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张氏曰长幼有
 定分桓公管仲不能自制其尊卑正否之辨而轾属
 幼少以为乱阶公之君臣既失其制命之义矣今桓
 公未葬长子既立宋襄不能从宜因势顺其少长以
 抚定之使得以终桓公之丧乃成桓之私意帅四国
 之诸侯奉少夺长大乱齐国春秋深罪之也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160-0200c.png
夏师救齐
 称师将卑师众也诸侯非王命不得擅兴师然诸侯
 伐齐而鲁救之犹为彼善于此但僖公之祖桓公见
 杀于齐为子孙者忍救之乎若桓公在时以伯事召
 则仅可耳
五月戊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甗鱼免切/)
 刘氏曰战而言及者主之者也犹曰宋师为志乎此
 战也杜氏曰甗齐地莘老孙氏曰幸其丧乘其乱伐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160-0200d.png
 之以为利宋有罪矣愚谓可见宋之急于图伯也义
 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狄救齐
 高氏曰此非善狄之能救也所以甚恶中国之不知
 义也诸侯伐人之丧不义之甚而狄乃假义名以救
 之愚谓狄人而与中国之事则王纲之坠可知矣○
 邦衡胡氏曰自狄伐邢齐桓救邢仅次聂北而已其
 后侵轶中国无岁不有狄师齐桓未尝一加兵焉至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160-0201a.png
 其卒而宋伐之中国莫与而狄乃救之其齐与狄交
 孚而相亲乎
秋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康侯胡氏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威令加乎四
 海几于改物虽名方伯实行天子之事不能慎终如
 始付托非人柩方在殡四邻谋动其国家而莫之恤
 至于九月而后葬以此见功利之在人浅矣义又见
 隐三年葬宋穆公○存耕赵氏曰五伯桓公为盛葬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160-0201b.png
 不及期何哉管仲既死而寺貂易牙乘时用事使桓
 公不能保其子以此见阉寺之为人国家害甚矣
冬邢人狄人伐卫
 陆氏曰凡外域用兵唯举国号如诸侯列序侵伐盟
 会则称人以便文而君臣同辞愚谓邢既称人则狄
 亦称人以成文耳无他义也夫狄尝伐邢邢至迁国
 则狄者邢之仇也今邢忘其仇而又偕之以伐同姓
 邢之罪大矣亦为其后卫伐邢灭邢起文也义又见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160-0201c.png
 隐三年郑人伐卫及七年戎伐凡伯
十有九年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
 左氏曰宋人执滕宣公高氏曰此宋求伯也庄十六
 年幽之会齐桓始伯滕子与焉既而背之至齐侯卒
 凡三十七年衣裳兵车之会未尝列于其间宋襄既
 有求伯之心而首执滕子以令诸侯也然宋襄图伯
 当以德怀徕之今乃肆已之彊擅执国君以陵轹诸
 夏亦己甚矣孙氏曰五等之国皆诸侯也其或有罪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160-0201d.png
 方伯请于天子天子命之执则执之不得专执也○
 存耕赵氏曰齐桓之伯执不及君已为薄矣宋襄效
 之而执虐人之君以是求伯难以免矣愚谓出乎尔
 者反乎尔故楚人效尤而执宋公矣
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于曹南(公公羊作/人误也)
 范氏曰曹南曹之南鄙莘老孙氏曰曹南之盟盖宋
 襄求伯而为之也曹邾皆称人者宋襄威德未著曹
 邾但使其臣会之义又见隐元年盟于蔑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160-0202a.png
鄫子会盟于邾己酉邾人执鄫子用之(鄫榖梁作缯/)
 鄫子会盟于邾者鄫子往邾国为盟也赵氏曰上言
 会盟下言用之缘盟用之同于牲也愚谓以诸侯执
 诸侯而为牲用见王纲大坏诸侯暴虐而无人心甚
 于禽兽之吞齧矣○胡氏曰诸侯相执犹不可况用
 之为牲乎天子视而不能诛周道陵迟甚矣愚谓齐
 桓既没而诸侯悖乱如此孔子所以有一匡天下之
 言也然王者化及人心遗风馀泽久而未斩伯者使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160-0202b.png
 人革面骨未寒而乱作其祸有甚焉者王伯之效浅
 深远近于斯可见
秋宋人围曹
 左氏曰宋人围曹讨不服也子鱼言于宋公曰文王
 闻崇德乱而伐之军三旬而不降退修教而复伐之
 因垒而降诗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今
 君德无乃犹有所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
 乎无阙而后动康侯胡氏曰盟于曹南口血未乾今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160-0202c.png
 复围曹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知襄公不
 能内自省德急于令诸侯执婴齐非伯讨不足以示
 威盟曹南非同志不足以示信卒于兵败身伤不知
 反求诸己欲速见小利之过也经书襄公不越数端
 而知其操心之若此者仲尼笔削如化工赋像并其
 情不得遁焉非特画笔之肖其形耳愚谓诸侯之国
 天子所封以诸侯围诸侯罪可知矣○君举陈氏曰
 诸夏之书围国自此始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160-0202d.png
卫人伐邢
 报去年之役也张氏曰卫不自省其从宋伐丧之罪
 而以报复为事罪也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冬会陈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张氏曰公羊会上有/公字以诸侯皆称人)
 (考之当从/左氏榖梁)
 范氏曰会无主名内卑者四国称人外卑者康侯
 氏曰楚之得与中国会盟自此始桓公既没中国无
 伯郑伯始朝于楚其后遂为此盟又二年复盟于鹿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160-0203a.png
 上至会于盂遂执宋公以伐宋而楚于是列于陈蔡
 之上矣圣人书此所以著楚人之强伤列国之衰莫
 能抗也愚谓齐桓为盟主者四十年既没而鲁陈蔡
 郑引楚入以盟于齐其罪著矣义又见隐二年盟戎
 于唐○邦衡胡氏曰夫远人可正以法度不然则必
 启其贪婪之心楚自晋文之后争主夏盟至楚灵即
 位遂大求诸侯为会于申执徐子杀庆封诱灭陈蔡
 而戕杀其君臣其后吴越继兴效楚一辙中国遂横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160-0203b.png
 溃幅裂无可奈何而春秋终焉本其由来皆诸侯有
 以启之
梁亡
 张氏曰梁嬴姓国伯爵虞伯翳之后梁地属同州韩
 城县左氏曰梁亡不书其主自取之也初梁伯好土
 功亟城而弗处民罢而弗堪则曰某寇将至乃沟公
 宫曰秦将袭我民惧而溃秦遂取梁公羊曰此未有
 伐者其言梁亡何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160-0203c.png
 ○榖梁曰湎于酒淫于色心昏耳目塞上无正长之
 治大臣背叛民为寇盗梁亡自亡也梁亡郑弃其师
 我无加损焉正名而已矣莘老孙氏曰左氏以梁好
 土功榖梁以梁为淫湎而亡然孔子书梁亡尔不曰
 所以亡盖所取亡之道众一恶不足以尽之为人之
 君而不志于仁危亡之来皆自取之其自取亡之迹
 不必论也陆氏闻于师曰秦人肆其强暴取人之国
 没而不书其义安在曰乘人之危恶易见也灭人之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160-0203d.png
 国罪易知也自取灭亡其意微矣春秋之作圣人所
 以明微也
二十年春新作南门
 榖梁曰作为也有加其度也言新有故也非作也杜
 氏曰鲁城南门也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
 与诸门同改名高门左氏曰书不时也公羊曰门有
 古常也孙氏曰案新延厩不言作此言作改旧可知
 讥其奢泰妨农功改旧制也○康侯胡氏曰讥用民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160-0204a.png
 力于所不当为也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何
 必改作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春秋凡用民力
 得其时制者犹书以见劳民为重事而况轻用于所
 不当为者乎然僖公尝修泮宫复閟宫矣奚斯董其
 役史克颂其事而经不书者宫庙以事其祖考学校
 以教国之子弟二者为国之先务虽用民力不可废
 也其垂教之意深矣
夏郜子来朝(郜占报切/谷梁作邾)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160-0204b.png
 杜氏曰郜姬姓国后汉志济阴成武有郜城义见隐
 十一年滕薛来朝
五月乙巳西宫灾
 薛氏曰西宫鲁之贰室也公羊曰小寝也有西宫则
 有东宫矣何以书记异也存耕赵氏曰必有获谴于
 天也
郑人入滑
 左氏曰滑人叛郑而服于卫夏郑公子士泄堵寇帅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160-0204c.png
 师入滑未详信否高氏曰郑伯与滑伯同等诸侯而
 入滑强陵弱也义见隐二年入向○张氏曰记天王
 出居郑之始衅也
秋齐人狄人盟于邢
 狄称人见十八年左氏曰齐狄盟于邢为邢谋卫难
 也于是卫方病邢莘老孙氏曰前年冬邢狄伐卫以
 救齐于是三国会盟于邢之国都愚谓狄尝伐邢邢
 至迁国齐桓亦尝帅曹宋以救邢矣齐孝不能继志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160-0204d.png
 述事而偕狄以盟于邢邢侯忘宗庙社稷之怨而受
 盟于国都均不孝也且中外杂盟又为不义不孝不
 义原于齐德邢狄见救之小惠邢亦但知合党伐卫
 以报私怨而忘其为不义矣其后齐之不振邢之见
 灭于卫皆不知大义之所致也春秋比事见义垂戒
 远矣义又见隐二年盟戎于唐
冬楚人伐随
 陆氏曰随姬姓侯爵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160-0205a.png
二十有一年春狄侵卫
 张氏曰因邢之盟也存耕赵氏曰邢狄同救齐者也
 卫伐邢则狄侵卫虽曰患难相救而非狄之所得为
 也春秋所以严中外之辨也狄虽侵卫不足以存邢
 适以速邢之亡尔义又见隐七年戎伐凡伯○张氏
 曰齐孝公不能嗣父之业楚狄皆因之以为中国患
 此齐邢之盟所以两书而邢卫并受其祸也
宋人齐人楚人盟于鹿上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160-0205b.png
 莘老孙氏曰三国皆微者尔宋实主之故序其上也
 杜氏曰鹿上宋地汝阴有原鹿县左氏曰宋人为鹿
 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曰小国
 争盟祸也宋其亡乎幸而后败张氏曰欲伯诸侯而
 求之于暴横乱常之楚此春秋所以著襄公之自取
 败辱也义又见隐二年盟戎于唐○存耕赵氏曰尊
 中国攘外裔伯者事也宋欲继齐者也亦尝思召陵
 之盟楚使屈完来盟于师之故乎今乃求诸侯于楚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160-0205c.png
 略不羞与楚伍适以启争长之暴莘老孙氏曰宋国
 小德薄而求诸侯至见执见败几亡其国自兹始焉
夏大旱
 大者非常之辞左氏曰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
 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巫尪何
 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之
 未详信否公羊曰记灾也莘老孙氏曰阴阳不和非
 常为灾之辞也愚谓大意与不雨同而史氏所书详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160-0205d.png
 略轻重或异耳义又见庄三十一年不雨○献可杜
 氏曰春秋书大旱者二此年及宣七年是也皇极不
 立五事不正而咎应之详记灾变所以示戒也
秋宋公楚子陈侯蔡侯郑伯许男曹伯会于盂执宋公
以伐宋(盂音于公羊作/霍榖梁作雩)
 叶氏曰楚子何以先诸侯宋襄欲图伯而会楚子诸
 侯推先楚子也杜氏曰盂宋地左氏曰诸侯会宋公
 于盂子鱼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己甚其何以堪之于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160-0206a.png
 是楚执宋公以伐宋陈岳氏曰联诸侯之会书之明
 与楚国共执之宋既服诸侯复盟于薄以释之则共
 执之义显矣愚谓五伯盟会皆罪也然齐桓犹有攘
 楚之功宋襄不度德量力以图伯反跻楚人于诸侯
 之上其辱身害国固宜然五国诸侯畏楚从令共执
 伐同类罪可知矣彼楚子者南蛮之雄先王之所膺
 击驱逐不与同中国者也尚何责哉春秋书此见中
 国之衰楚人之横由诸侯之自取也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160-0206b.png
冬公伐邾
 义见隐二年郑伐卫
楚人使宜申来献捷
 王氏曰宜申阏氏子西也献捷见庄三十一年杜氏
 曰献宋捷也不言宋者秋伐宋冬来献捷事不异年
 从可知也愚谓诸侯同伐宋而楚独来献捷者主谋
 者楚也刘氏曰中国于四夷则有捷诸侯于天子则
 有献捷康侯胡氏曰诸侯从楚伐宋而鲁独不与故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160-0206c.png
 楚来献捷以胁鲁为鲁者拒其使而不受可也请于
 天子而讨之可也宋先代之后作宾王家方修盟会
 而伏兵车又以军获遗献诸侯横逆甚矣○邦衡胡
 氏曰齐捷戎以内而捷外犹可言也楚捷宋以外而
 捷内不可言也
十有二月癸丑公会诸侯盟于薄释宋公
 高氏曰书会诸侯者以诸侯皆在是故前目后凡且
 见公之续至也任氏曰薄史记作亳汉山阳薄县汤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160-0206d.png
 所都也张氏曰案地谱拱州考城汉薄县即汤都古
 字通用左氏曰会于薄以释之子鱼曰祸犹未也不
 足以惩君愚谓鲁不能告天王明大义以正诸侯与
 楚人执宋公之罪顾以一献捷之威出为会盟求释
 宋公鲁既失义矣五国诸侯从楚之谋俟鲁宋屈辱
 而后释之则五国自损其中国之体矣宋公以诸侯
 而见释于诸侯难以在人上矣况楚人主此谋哉宜
 楚之益无忌惮而中国之益衰也故张氏曰书公会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160-0207a.png
 诸侯于薄释宋公盖以为中国之大耻而罪鲁与诸
 侯之无能为也○康侯胡氏曰此正天下之大变春
 秋所谨也或以为嘉我公之救患误矣
二十有二年春公伐邾取须句(权俱切公羊/作朐后同)
 莘老孙氏曰须句邾邑张氏曰东平府须城县义见
 隐四年莒伐把亦为是年及邾战于升陉起文也
夏宋公卫侯许男滕子伐郑
 左氏曰郑伯如楚宋公伐郑子鱼曰所谓祸在此矣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160-0207b.png
 张氏曰襄公尝困于楚矣疾疢虽甚而德慧术知未
 有以增益其所不能谷梁氏所谓不能反其知以治
 人过而不改而又甚之者也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秋八月丁未及邾人战于升陉(音/刑)
 不言公大夫也杜氏曰升陉鲁地高氏曰邾来伐我
 而鲁遽及邾人战也公伐邾取须句以起此战愚谓
 鲁取邾邑而致寇僖公不反躬自责复其旧邑而驱
 民以战始终皆有罪矣不书邾伐我书法与桓十七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160-0207c.png
 年战于奚同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
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
 不书楚伐宋而书及楚人战书法亦与桓十七年战
 于奚同盖宋公主乎此战也战称公者君行师从师
 不待言也败称师者见师众大败纪实事也杜氏曰
 泓水名左氏曰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
 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160-0207d.png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
 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
 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
 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
 馀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隘而不
 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
 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
 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160-0208a.png
 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
 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孙
 氏曰宋襄无齐桓之资而欲绍齐桓之烈帅诸侯而
 致强楚故盂之会见执受伐今复与楚争郑以起此
 战师丧身伤七月而死为中国羞义又见庄十年荆
 败蔡师○榖梁曰泓之战以为复雩之耻也雩之耻
 宋襄有以自取之也治人而不治则反其知过而不
 改又之是谓之过襄公之谓也刘氏曰宋襄不厄人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160-0208b.png
 于险不鼓不成列此至仁大义虽文王之战不能过
 之春秋恶之以其好战而不务本饰小名而妨大德
 此无异盗蹠之分均为仁出后为义也
二十有三年春齐侯伐宋围缗(缗亡巾切/榖梁作闵)
 杜氏曰缗宋邑高平昌邑县东南有东缗城汉志山
 阳郡东缗县春秋时作缗张氏曰即济州金乡县
 侯
胡氏曰齐伯国之馀业也宋襄既败于泓荆楚之
 势益张齐侯既无尊中国攘外裔恤患灾畏简书之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160-0208c.png
 意又乘其约而伐之此尤义之不得为者也义又
 见隐五年宋伐郑○榖梁曰不正其以恶报恶也
夏五月庚寅宋公兹父卒
 左氏曰宋襄公卒伤于泓故也大意见隐七年滕侯
 卒此又以见宋襄之率意妄作穷困而死也
秋楚人伐陈
 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冬十有一月杞子卒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160-0208d.png
 杞称子见桓二年滕子来朝高氏曰不名者史逸之
 左氏曰杞成公卒大意见隐七年滕侯卒○高氏曰
 入春秋以来始书杞卒
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
夏狄伐郑
 义见隐七年戎伐凡伯
秋七月
冬天王出居于郑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160-0209a.png
 叶氏曰天子以畿内为国诸侯以封内为国诸侯不
 以其道去其封曰出奔天子不以其道去其畿内曰
 出居出之为言耻也若曰虽有其国而不能守焉尔
 天子无外虽去其国谓之居焉愚谓春秋非专以二
 字见义义在一句之间若论字义不得不如叶氏云
 尔左氏曰王将以狄女为后富辰谏曰不可狄固贪
 惏王又启之女德无极妇怨无终狄必为患王弗听
 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昭公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160-0209b.png
 奔齐王复之又通于隗氏王替隗氏颓叔桃子遂奉
 大叔以狄师攻王王御士将禦之王曰先后其谓我
 何宁使诸侯图之王遂出及坎欿国人纳之颓叔桃
 子奉大叔以狄师伐周大败周师获周公忌父原伯
 毛伯富辰王出适郑处于汜大叔以隗氏居温王使
 来告难曰不榖不德得罪于母之宠子带鄙在郑地
 汜敢告叔父臧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问
 官守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康侯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160-0209c.png
 氏曰王者以天下为家京师为室四方归往犹天之
 无不覆也东周降于列国既不能家天下矣又毁其
 室而不保则是寄生之君耳愚谓以天王而出居于
 郑必有失其道而见逐于其臣者而以自出为文何
 哉孔子曰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此春秋所以正本
 也鉴戒昭矣○榖梁曰天王无出出失天下也高氏
 曰且罪诸侯之不赴难也叶氏曰子带之乱方其奔
 齐或放焉或封焉亲爱之而勿杀可矣古之人有行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160-0209d.png
 之者舜也而王不能反召之使得终其恶及其以狄
 伐周则罪在可讨古之人有行之者固公也而王不
 能反避之使得夺其位若惠王者可谓丧匕鬯矣有
 天下而不及此则亦何以王天下哉张氏曰天王出
 居于郑王师败绩于茅戎皆言其自取之以见天难
 忱斯不易维王不可不戒也
晋侯夷吾卒
 大意见隐七年滕侯卒及左方○左氏曰晋惠公卒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160-0210a.png
 怀公命无从亡人期期而不至无赦狐突之子毛及
 偃从重耳在秦弗召乃杀狐突卜偃称疾不出晋公
 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重耳奔狄处狄
 十二年而行过卫及齐及曹及郑及楚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
 而能力晋侯无亲内外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
 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乃送诸秦二十四年正
 月秦伯纳之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二月甲午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160-0210b.png
 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
 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
 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
 高梁高氏曰鲁尚未与晋通而此书惠公卒者以见
 文公之入也惠公立十四年而卒怀公立秦人纳文
 公而杀怀公焉然则文公篡立而不书其入者以晋
 献既杀世子申生则文公自以次当立故也皆未详
 信否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160-0210c.png
二十有五年春王正月丙午卫侯燬灭邢
 朱子曰诸侯灭国未尝书名今经文只隔夏四月癸
 酉一句便书卫侯燬卒恐是因而传写之误左氏曰
 卫人将伐邢礼至曰不得其守国不可得也我请昆
 弟仕焉乃往得仕卫人伐邢二礼从国子巡城掖以
 赴外杀之礼至为铭曰余掖杀国子莫余敢止未详
 信否高氏曰始则邢连狄以伐卫固可罪矣今卫遂
 举兵以灭之抑又甚焉义又见庄十年齐灭谭此灭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160-0210d.png
 同姓甚矣
夏四月癸酉卫侯燬卒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
宋荡伯姬来逆妇
 存耕赵氏曰伯姬公姊妹也杜氏曰伯姬鲁女为宋
 大夫荡氏妻自为其子来逆榖梁曰其曰妇何也缘
 姑言之之辞也莘老孙氏曰亲迎之礼自诸侯达于
 士庶人未有姑而逆妇者宋荡伯姬来逆妇非礼可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160-0211a.png
 知高氏曰夫不亲迎而姑来迎鲁不能以礼正之是
 弃其亲戚也
宋杀其大夫
 义见庄二十六年曹杀大夫
秋楚人围陈
 义见庄十年荆败蔡师
纳顿子于顿
 不言楚人者蒙上围陈之文也胡氏曰楚人围陈而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160-0211b.png
 回后乃纳顿子于顿故不言遂也张氏曰顿姬姓国
 杜氏注汝阴南顿县属陈州愚谓废置者天子大权
 而夷狄行之中夏之衰极矣○康侯胡氏曰中国不
 能修方伯连帅之职而使楚人纳之是外裔仗义正
 诸夏也其责中国深矣此亦正本自治之意也君举
 陈氏曰齐桓公卒楚始与诸夏盟于齐盟于鹿上执
 宋公纳顿子侈然欲废置诸侯春秋之所惧也
葬卫文公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160-0211c.png
 义见隐三年葬宋穆公
冬十有二月癸亥公会卫子莒庆盟于洮
 陆氏曰卫子在丧之称也莒庆莒国大夫杜氏曰洮
 鲁地愚谓诸侯擅盟已无王矣况卫子居丧而出盟
 莒庆以大夫而盟诸侯尤非礼也义又见隐元年盟
 于蔑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己未公会莒子卫宁速盟于向
(速公羊/作遫)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160-0211d.png
 左氏曰公会莒兹丕公宁庄子盟于向存耕赵氏曰
 一事而屡盟不恊也义见隐元年盟于蔑
齐人侵我西鄙公追齐师至酅弗及(酅户主切公/羊榖梁作巂)
 西鄙鲁国之西边也啖氏曰追者寇已去而蹑之也
 陈岳氏曰酅齐地杜氏曰济北榖城县西有地名酅
 下张氏曰后汉属东郡后属东平府东阿胡氏曰侵
 言人追言师者盖不可言公追齐人也左氏曰讨是
 二盟也赵氏曰寇至不知追而不及内之无警备也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160-0212a.png
 愚谓齐孝不能继父之业而遣兵侵掠鲁境固可罪
 矣鲁僖无禦侮之术而致寇又轻身越逐亦可罪也
夏齐人伐我北鄙
 义见隐二年郑伐卫
卫人伐齐
 左氏曰洮之盟故也义见隐二年郑伐卫
公子遂如楚乞师
 遂庄公子仲遂也即东门襄仲乞见八年孙氏曰齐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160-0212b.png
 再伐我故公子遂如楚乞师夫国之大小师之众寡
 皆有王制不可乞也书者恶鲁不能修戎备而外乞
 师于楚人高氏曰是不有天子而道外寇以伐中国
 也○康侯胡氏曰卫人报德以怨伐齐之丧助少陵
 长又迁怒于邢而灭其国不义甚矣公既与其君盟
 于洮又与其臣盟于向是党卫也故齐人既侵其西
 又伐其北齐师固亦非义矣而僖公不能省德自反
 深思远虑计安社稷乃乞楚师与齐为敌是昧于中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160-0212c.png
 外之辨也其书公子遂如楚乞师而恶自见矣叶氏
 曰召陵之盟桓公与我伐楚而楚服今我乃欲以楚
 伐齐而恃之以胜公之谋国可知矣愚谓自此至文
 公薨凡书公子遂之专政专兵亦为杀子赤起也
秋楚人灭夔以夔子归(夔求归切公/羊作隈非是)
 杜氏曰夔楚同姓国建平秭归县张氏曰宋之归州
 秭归及兴平县皆有夔子城程子曰不名者外域小
 国鲁史有所不能知不可得而纪故也左氏曰夔子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160-0212d.png
 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对曰我先王熊挚有疾
 鬼神勿赦而自窜于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秋楚
 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夔以夔子归未详信否刘氏
 曰贪而不义楚罪大矣圣王在上虽远国各有限域
 不相侵夺今楚人灭同姓亦中夏之衰而然也义又
 见僖三年徐取舒
冬楚人伐宋围缗(榖梁/作闵)
 缗见二十三年左氏曰宋以其善于晋侯也叛楚即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160-0213a.png
 晋冬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帅师伐宋围缗义见庄
 十年荆败蔡师
公以楚师伐齐取榖
 以见桓十四年左氏曰公以楚师伐齐取榖置桓公
 子雍于谷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未
 详信否孙氏曰齐天子甥舅之国也公以楚师伐甥
 舅之国固己不可而又取邑公之恶可知○高氏曰
 齐人加兵于鲁鲁欲报之当请命于天子会诸侯以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160-0213b.png
 同讨其罪夫楚豺狼也安可远引其师来入华夏以
 伐亲邻之国乎
公至自伐齐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
二十有七年春杞子来朝
 杞称子见桓二年义见隐二年滕薛来朝
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
卷十二 第 33a 页 WYG0160-0213c.png
秋八月乙未葬齐孝公
 杜氏曰三月而葬速义又见隐三年葬宋穆公
乙巳公子遂帅师入杞
 高氏曰弱国既来朝而用师以报之杞鲁乃舅甥之
 国而伯姬在焉鲁人不义甚矣义又见隐二年莒入
 向○贯道王氏曰案公子遂自为一军始此东门氏
 之恶胚胎于此用见鲁之军政自僖公以来已紊矣
冬楚人陈侯蔡侯郑伯许男围宋
卷十二 第 33b 页 WYG0160-0213d.png
 楚人大夫也叶氏曰楚何以先诸侯主兵也高氏曰
 宋不与楚宗诸侯且有先君之怨又自以为伯国故
 终不与楚楚人前年伐之今又围焉夫楚以南蛮恣
 豺狼之强来犯中国而陈蔡郑许皆中国之诸侯反
 会楚人同伐之伸楚人之强屈中国之义罪昭然可
 见矣义又见庄十年荆败蔡师○愚谓楚之强暴甚
 矣然诸侯之屈服于楚亦其有以自取之也齐桓虽
 没其兵尚强诸侯苟能宗之其势犹足以敌楚而宋
卷十二 第 34a 页 WYG0160-0214a.png
 曹卫邾首伐齐鲁陈蔡郑又引楚人以盟于齐鲁又
 乞楚师以伐齐从约既解楚遂得以凭陵中国今宋
 之被围陈蔡郑许之服役于楚皆始谋之不臧也故
 春秋慎始比事见义焉
十有二月甲戌公会诸侯盟于宋
 叶氏曰此前围宋之诸侯也不序前目后凡也宋公
 犹在围则何以地宋盟于宋国之外是亦宋矣高氏
 曰公畏楚之强而来为此盟亦报乞师之役愚谓夷
卷十二 第 34b 页 WYG0160-0214b.png
 狄搂诸侯以围诸侯僖公不念唇亡则齿寒方且来
 盟于宋其谋国可知矣其罪亦著矣义又见隐二年
 盟戎于唐○叶氏曰楚之得交中国自陈蔡楚郑盟
 于齐始后公虽不会于盂而为薄之盟以释宋公后
 五年伐齐之役乃乞师于楚而楚援之遂以取榖则
 何以得于楚乎晋文公之兴首伐卫以正楚而公为
 之戍卫又责公子买之不卒戍而刺之则公之附楚
 审矣围宋之役初虽不与会而为盟岂有意于救宋
卷十二 第 35a 页 WYG0160-0214c.png
 哉殆亦若戍卫以成楚志尔楚子居申而后使子玉
 去宋是会围非解围也
 
 
 
 
 
 
卷十二 第 35b 页 WYG0160-0214d.png
 
 
 
 
 
 
 
 春秋本义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