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160-01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义卷十一    元 程端学 撰
   僖公
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说卒(御公羊谷梁作禦/)
 左氏曰桓公卒愚谓此为宋子出会葵邱起也○高
 氏曰不书葬者宋子出会诸侯故诸侯并与天王之
 葬皆不会也
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邱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160-0184b.png
 张氏曰宰冢宰周公名孔王之三公食来于周扶风
 雍县东北周城是也康侯胡氏曰宰周公者以冢宰
 兼三公也古者三公无其人则以六卿之有道者兼
 师保之任冢宰或阙则以三公下行端揆之职左氏
 曰宋桓公卒未葬而襄公会诸侯故曰子赵氏曰凡
 诸侯在丧而出以丧行者称子以吉行者称爵志恶
 之浅深也杜氏曰陈留外黄县东有葵邱张氏曰即
 开封雍邱县也刘氏曰七年左氏所云惠王崩襄王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160-0184c.png
 恶大叔带之难惧不立不发丧而告难于齐者实八
 年十二月事也八年盟于洮谋王室者实今葵邱事
 也理或然也高氏曰惠王方崩诸侯不会其丧襄王
 在谅闇之中百官总己方听于冢宰而齐侯既不帅
 诸侯朝之反相会以致天子之宰以天子之宰反来
 下会诸侯大义乖矣夫君子不夺人之丧齐侯为伯
 主当遏密之时大会诸侯又使宋子与会然则所仗
 大义果安在哉榖梁曰礼柩在堂孤无外事今背殡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160-0184d.png
 而出会以宋子为无哀矣义又见隐九年会于防○
 存耕赵氏曰襄王之立非惠王意也惠后犹在王虽
 立恐诸侯之或贰也故桓请王命以盟诸侯而王亦
 出重臣以临之齐虽忠于周而周以齐而轻矣案首
 止桓以定世子之位今襄王已立虽有子带之虑桓
 若率诸侯以朝王而听命焉则一正君而国定矣桓
 公管仲学不知此狃首止之殊盟而亦用之周公徒
 偃蹇于外以声势足以震荡诸侯天子亦依以为一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160-0185a.png
 日之安尔
秋七月乙酉伯姬卒
 伯姬僖公未嫁姊妹也谷梁曰妇人许嫁笄而字之
 死则以成人之丧治之愚谓礼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二十而嫁然则未许嫁者固亦笄而字矣案礼期之
 丧诸侯绝惟姊妹侄不绝不降则僖公当为之服矣
 僖公于时不服则无亲以凶服临葵邱之会则吉凶
 紊矣齐桓夺人之丧而使之盟亦非礼也○高氏曰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160-0185b.png
 公自出会闻伯姬之卒不复归临其丧无亲亲之义
 也莘老孙氏曰春秋内女许嫁而卒惟二尔伯姬子
 叔姬是也
九月戊辰诸侯盟于葵邱
 陆氏曰盟称诸侯者前目后凡之义且明周公之不
 与盟也张氏曰其义与首止同孟子曰五伯桓公为
 盛葵邱之会诸侯束牲载书而不歃血初命曰诛不
 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再命曰尊贤育材以彰有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160-0185c.png
 德三命曰敬老慈幼无忘宾旅四命曰士无世官官
 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五命曰无曲防无遏
 籴无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
 于好左氏曰宰孔先归遇晋侯曰可无会也齐侯不
 务德而勤远略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
 之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君务靖乱无勤于行晋
 侯乃还愚案此盟即会葵邱之事襄王有子带觊觎
 之难桓公率诸侯翼戴天子既会冢宰又自为盟使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160-0185d.png
 天下知有冢嫡有共主而襄王大位得以粗安齐桓
 之功亦大矣然不过假尊王之名以适吾之所便故
 不暇奔惠王之丧听冢宰之命于朝既致冢宰于葵
 邱而又自为盟焉遥制朝政权自己出拂君臣之大
 经此其大罪也大功不可以不与大罪不可以不明
 故圣人直书以示戒其尊君抑臣贵王贱伯之义显
 矣义又见隐元年盟于蔑○胡氏曰孟子之言非与
 桓也当时中国并为十二其乱又甚于春秋其曰五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160-0186a.png
 霸三王之罪人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孟子非美齐
 桓可知张氏曰一命之词三纲所系盖修身正家之
 要自此以下尊贤敬臣子民柔远人怀诸侯之意略
 备其提挈纲领以正率人盖春秋之所未有虽然大
 学之道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桓
 公于易树子以妾为妻之禁终不免躬自犯之固无
 以令诸侯正天下矣况道不足以治心诸侯方服而
 骄其视夫诸侯大会而作诰谓兹朕未知获戾于上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160-0186b.png
 下慄慄危惧若将陨于深渊以谨造邦匪彝慆淫之
 戒者何翅霄壤之殊哉
甲戌晋侯佹诸卒(佹九委切张氏曰左氏谷梁作甲子/不应甲子在戊辰之后合从公羊作)
(甲戌佹公/谷作诡)
 晋侯献公也此书卒为奚齐卓子见杀起也不书葬
 岂鲁从齐桓而不会其葬欤
冬晋里克杀其君之子奚齐(杀公羊作弑/)
 里克世子申生之傅也其君之子里克之君之子也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160-0186c.png
 非居丧称子之义奚齐晋献庶子骊姬所出疑荀息
 欲立奚齐而诸大夫不从故奚齐未立而里克杀之
 奚齐既非嫡嗣而又未立则固其君之子也故不书
 曰弑其君奚齐外传曰骊姬将杀申生而难太子之
 傅里克谋于优施饮里克酒为鸟乌集枯之歌以感
 动里克里克欲中立以免难称疾不朝骊姬遂得以
 成其杀申生之谋及献公卒乃杀奚齐卓子而欲纳
 重耳左氏曰献公卒里克丕郑欲纳文公故以三公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160-0186d.png
 子之徒作乱初献公使荀息傅奚齐公疾召之曰以
 是藐诸孤辱在大夫其若之何稽首而对曰臣竭其
 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
 继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及里克将杀奚齐先告荀
 息曰三怨将作秦晋辅之子将何如荀息曰将死之
 里克曰无益也荀叔曰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
 欲复言而爱身乎虽无益也将焉辟之且人之欲善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160-0187a.png
 谁不如我我欲无贰而能谓人已乎冬十月里克杀
 奚齐于次荀息将死之人曰不如立卓子而辅之荀
 息立公子卓以葬愚谓里克为申生傅当晋献杀申
 生时不以死争而欲中立免难偷生失节矣及晋献
 死乃旋为申生报怨而杀奚齐夫奚齐虽庶孽乃其
 君之子也若不当立宜别立君而处奚齐于一所且
 杀申生者晋献也非奚齐也一旦杀奚齐则是臣报
 君怨非里克杀其君之子而何哉○朱子曰里克事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160-0187b.png
 只以左传所书未见其是非国语载骊姬阴托里克
 之妻其后里克守不定遂有中立之说他当时只难
 里克里克不变太子可安由是观之里克之罪明矣
 又曰他倒了处便在那中立上天下无中立之事自
 家若排得他便用排退他若奈何不得便用自死今
 一许骊姬中立他事便了便是他求生避祸
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啖氏曰凡公及内卿往他国朝聘皆书曰知愚谓如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160-0187c.png
 者往也故上下内外通言之然外诸侯大夫来鲁朝
 聘皆明书之鲁往他国朝聘皆但言如者亦内辞而
 孔子因之也又见桓五年齐郑如纪盖鲁不朝王而
 朝齐伯业愈盛而王纲愈坠矣鲁然则他国可知赵
 氏曰所以伤王室之微著诸侯之不臣也义又见隐
 十一年滕薛来朝○张氏曰庄公十三年柯之盟鲁
 已服齐虽庄公因婚姻一再如齐自此鲁不朝齐者
 几二十年盖桓公伯业未成不责诸侯以朝礼也今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160-0187d.png
 僖公始朝齐见于葵邱之后伯体渐肆诸侯不朝天
 子而朝伯主自是始矣
狄灭温温子奔卫
 杜氏曰盖中国之狄张氏曰温即孟州温县本周畿
 内国成王时司寇苏忿生之邑此见王灵不振畿内
 诸侯狄得灭之此天王出居郑之权舆也义又见隐
 七年戎伐凡伯○高氏曰著狄益炽也伐邢矣入卫
 矣伐晋矣今又灭温灭天子之邑而逼逐天子之大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160-0188a.png
 臣齐侯可不治诸愚谓王畿有事诸侯奔命狄灭温
 桓公若不闻焉其夏乃伐北戎则伯主尊王假而已
 矣
晋里克弑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公羊卓下有子字/)
 卓骊姬之娣所出者此称弑其君卓卓已立也事见
 杀奚齐张氏曰圣人以里克当申生未死之前不能
 以死正諌而中立以求免坐视太子无罪而死以成
 骊姬谗贼之谋及其终也而弑二君夫卓子虽庶孽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160-0188b.png
 既立乎其位则固里克之君也君臣之分已定而犯
 上作乱如此故正名其弑君高氏曰荀息从君于昏
 固不足言然能后身先义亦可为偷生者之劝矣愚
 谓卓已立则里克尝北面事之矣而又杀之非里克
 弑其君而何哉然奚齐卓子躬无大恶而不得其死
 者其父致之也晋献嬖宠孽杀树子幸免其身卒及
 臣子晋国大乱后世君人者可以鉴此矣义又见桓
 二年宋督事○康侯胡氏曰里克是谓持禄容身速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160-0188c.png
 献公杀适立庶之祸者正其弑逆之罪虽欲辞而不
 受其可得乎使克明于君臣大义据经廷诤以动其
 君执节不贰以固太子其济则国之福也其不济则
 死于其职亦无歉矣人臣所明者义于功不贵幸而
 成所立者节于死不贵幸而免克欲以中立祈免自
 谓智矣而亦终不能免等死耳不死于世子而死于
 弑君其亦不知命之蔽哉为人臣而不知春秋之义
 者必陷篡弑诛死之罪克之谓也朱子曰荀息未见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160-0188d.png
 有可取者但始终守节死君之难亦可取尔刘氏曰
 里克能不听优施之谋宁喜能不从孙林父之乱陈
 乞能不随景公之惑则晋无杀世子之祸卫无逐君
 之恶齐无嬖孽之变矣患在偷安苟容逢君之恶故
 春秋正其篡弑之罪也陈平之王吕氏诛少帝也似
 此皆不明于臣之分者也
夏齐侯许男伐北戎
 杜氏曰北戎山戎也未详是否薛氏曰当时患有大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160-0189a.png
 于戎者狄及晋楚是也晋灭虢灭虞狄尝入卫逼邢
 前年伐晋又近灭温召陵之后楚灭弦围许岂可置
 而不图舍强图弱守卫果如是乎所谓不务德而勤
 远略况许方患楚而驱以伐戎非用人之道也义又
 见庄三十年伐山戎
晋杀其大夫里克
 左氏曰九年晋郤芮使夷吾重赂秦以求入齐隰朋
 帅师会秦师纳晋惠公十年夏四月周公忌父王子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160-0189b.png
 党会齐隰朋立晋侯晋侯杀里克以说将杀里克公
 使人谓之曰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
 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对曰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
 加之罪其无辞乎臣闻命矣伏剑而死于是丕郑聘
 于秦且谢缓赂故不及谷梁曰里克弑二君与一大
 夫其杀之不以其罪也里克所为弑者为重耳也夷
 吾曰是又将杀我乎故杀之不以其罪也莘老孙氏
 曰春秋之法虽弑君之贼以其罪讨之则书之为人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160-0189c.png
 不以其罪讨之则为专杀里克虽有弑君之罪夷吾
 尝命为大夫矣又以已私杀之晋杀其大夫耳非讨
 贼也义又见庄二十六年曹杀大夫○康侯胡氏曰
 若惠公既立谓里克曰先君命大夫为世子傅世子
 死非其罪而大夫不恤若奚齐者既有先君之命矣
 而大夫又杀之以及卓大夫虽杀之独不念先君之
 命乎则克必再拜而死不复有言矣惠公乃曰又将
 图寡人是杀之不以其罪也叶氏曰晋里克卫宁喜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160-0189d.png
 皆弑其君者也然不书讨贼之辞而与杀大夫一施
 之何哉所以杀者非讨贼也卓死惠公求入里克实
 迎立焉则惠公固幸卓之死而窃其位者也卫献公
 之入立则固与闻乎弑矣是以求复于喜曰苟反政
 由宁氏祭则寡人此岂可责以讨贼者欤及其得国
 惠公则曰子弑二君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而
 后杀克献公既以政许宁喜而患其专乃与公孙无
 地公孙臣谋攻宁氏免馀杀喜而尸诸朝其讨克与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160-0190a.png
 喜者皆畏其害己而除之者也孔子曰名不正则言
 不顺其极至于刑不中无所措手足使惠献无愧于
 卓与剽归正二罪之臣而诛焉春秋如之何不书曰
 晋人杀里克卫人杀宁喜乎
秋七月
冬大雨雪(雨于付切公羊作雹/)
 公羊曰记异也莘老孙氏曰非常则为灾故志之尔
 ○愚案冬而雨雪常也大雨雪则阴胜阳而极备凶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160-0190b.png
 矣春秋书雨雪者三而言大者二
十有一年春晋杀其大夫丕郑父(丕普悲切公羊作邳/)
 左氏曰十年丕郑之如秦也言于秦伯曰吕甥郤称
 冀芮实为不从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
 蔑不济矣秦伯使泠至报问且召三子郤芮曰币重
 而言甘诱我也遂杀丕郑未详信否义见庄二十六
 年曹杀大夫○苏氏曰丕郑里克之党也惠公既杀
 里克丕郑言于秦伯请出晋君而纳重耳郑则有罪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160-0190c.png
 矣然郑之谋由里克致之也未详信否
夏公及夫人姜氏会齐侯于阳谷
 叶氏曰姜氏声姜也阳谷见三年邦衡胡氏曰鲁以
 文姜哀姜乱内外之限连丧三君而僖公不监往辙
 又与夫人出会则男女之位复不正矣齐桓方务伯
 业不能以礼属诸侯而以乱终之所以不振也参讥
 之○张氏曰男女无别则渎乱生诸侯会伯主而妇
 人与焉君臣之大义中外之大计凡所当讲者必有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160-0190d.png
 所不及而般乐渎乱浸淫日长宜桓公自是以往黄
 亡不救徐救不力女宠盛行伯业遂衰而鲁僖之怠
 弃国政亦自此始矣可不戒哉
秋八月大雩
 义见桓五年
冬楚人伐黄
 左氏曰黄人不归楚贡冬楚人伐黄康侯胡氏曰黄
 人慕义背楚即齐被兵城守更历三时告命已至而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160-0191a.png
 援师不出则失救患分灾禦强暴安与国之义矣罪桓
 公既与盟而又不能救也义又见僖三年徐取舒亦为
 明年灭黄起也○张氏曰中国外裔之势相为消长而
 未有不原于心故曰毋怠毋荒四夷来王桓公怠荒之
 心见于阳榖之会矣楚人占之而遂兴伐黄之师也
十有二年春王三月庚午日有食之
 义见隐三年
夏楚人灭黄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160-0191b.png
 左氏曰黄人恃诸侯之睦于齐也不供楚职曰自郢
 及我九百里焉能害我夏楚灭黄榖梁曰贯之盟管
 仲曰江黄远齐而近楚楚为利之国也若伐而不能
 救则无以宗诸侯矣桓公不听遂与之盟管仲死楚
 伐江灭黄桓公不能救故君子闵之也康侯胡氏曰
 见荆楚之强诸夏之弱责方伯连帅之不修其职使
 小国困于强暴不得其所义又见僖三年徐人取舒
 ○存耕赵氏曰不言奔上下同力死社稷也愚谓周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160-0191c.png
 道衰诸侯横江黄国小而近楚楚人固已视为几上
 肉矣然不有齐桓之盟或可缓数年之命未必见灭
 如是之速也齐桓既与之盟而不救则君子之责有
 所归矣夫齐桓未伯其求诸侯如此之勤也伯业既
 盛而弃江黄如敝屣者何也以德行仁者德愈盛而
 心愈固以力假仁者力尽志溢则怠矣故贵王贱伯
 春秋之大义也
秋七月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160-0191d.png
冬十有二月丁丑陈侯杵臼卒(杵公羊作处/)
 义见隐三年宋公卒又为陈侯居丧出会起文也
十有三年春狄侵卫
 义见隐七年戎伐凡伯○张氏曰楚既灭黄而齐莫
 之恤侵卫之师所以肆行也
夏四月葬陈宣公
 义见隐三年葬宋穆公
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咸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160-0192a.png
 杜氏曰咸卫地东郡濮阳县东南有咸城愚谓次年
 春有诸侯城缘陵事则此会谋城缘陵也义见隐九
 年会于防
秋九月大雩
 义见桓五年
冬公子友如齐
 义见隐七年齐来聘○张氏曰阳谷宁母及咸之会
 其后公子友皆如齐盖伐楚服郑城缘陵之事鲁皆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160-0192b.png
 同之足以见友专鲁政也
十有四年春诸侯城缘陵
 赵氏曰此即上会咸之诸侯不列序者前目后凡耳
 缘陵汉书地理志北海营陵瓒曰春秋谓之缘陵张
 氏曰即潍州乐昌县愚案缘陵经不言国未详何为
 大意讥诸侯僭天子之权著伯者之功过也
夏六月季姬及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鄫似陵切/谷梁作缯)
 季姬僖公妹赵氏曰鲁未嫁女也张氏曰鄫国禹后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160-0192c.png
 姒姓汉属东海郡晋属琅邪在沂州承县东北有鄫
 故城又有鄫山谷梁曰遇者同谋也公羊曰非使来
 朝使来请已也何氏曰男不亲求女不亲许鲁不防
 正其女乃使要遮鄫子淫泆使来请已与禽兽无异
 存耕赵氏曰夫妇之始不正如此书之以见僖公之
 不兄鄫子之不夫季姬之不可以为女矣○孙氏曰
 此年六月季姬鄫子遇于防使鄫子来朝明年九月
 季姬归于鄫是季姬先与鄫子遇于防而后嫁也此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160-0192d.png
 季姬之行不正可知矣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
 杜氏曰沙鹿山名阳平元城县东有沙鹿土山在晋
 地谷梁曰沙山名林属于山为鹿张氏曰汉书元后
 传作麓杜说近是刘氏曰山不可以系国名山大泽
 不以封公羊曰为天下纪异也○莘老孙氏曰王道
 大坏彝伦一斁而天下之人皆反皇极则天见其变
 而日食星孛地见其妖而川竭山崩所以召之在于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160-0193a.png
 天下沙鹿梁山崩虽在于晋不可以晋言也康侯
 氏曰诗称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言西周之将亡也沙
 鹿崩虽不指其事应而事应具存此春秋畏物之反
 常为异使人恐惧修省其垂戒明矣愚谓日星陨食
 山川崩竭系之天下有天下者之责也然诸侯各有
 民社血脉贯通岂可委之天下而不自省哉夫灾异
 固不可指一事而言然沙鹿崩而天王居郑其山在
 晋而晋侯见获于秦他如齐桓卒而伯业衰楚氛益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160-0193b.png
 炽而遂主夏盟此其可见之大略也夫岂天心哉皆
 人事乱纪以召天地灾异而天地灾异复为生民害
 盖感必有应应复为感有天下国家者在于谨人事
 慎所感而已
狄侵郑
 义见隐七年戎伐凡伯
冬蔡侯肸卒
 大意见隐七年滕侯卒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160-0193c.png
十有五年春王正月公如齐
 义见隐十一年滕薛来朝○献可杜氏曰鲁之所朝
 者惟齐晋楚
楚人伐徐
 义见三年徐取舒
三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
丘遂次于匡公孙敖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谷梁无/卫侯二)
(字公羊有之而在陈/侯之上帅公羊作率)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160-0193d.png
 牡丘张氏曰齐地齐语曰筑五鹿中牟盖与牡丘以
 卫诸夏之地注云四塞诸夏之阙也地谱云与匡近
 杜氏曰匡卫地在陈留长垣县西南张氏曰即开封
 府长垣县西南杜氏曰公孙敖庆父之子左氏曰楚
 人伐徐徐即诸夏故也盟于牡丘寻葵丘之盟且救
 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徐诸侯次于匡以
 待之康侯胡氏曰楚都于郢距徐亦远而举兵伐徐
 暴横凭陵之罪著矣徐在山东与齐密迩非有馈粮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160-0194a.png
 越险之难也今书盟于牡丘见诸侯救患之不协矣
 书次于匡见伯主号令之不严矣书大夫帅师而诸
 侯不行见桓德益衰而禦强暴安中国之志怠矣中
 庸曰至诚无息不息则久春秋谨始卒欲有国者敦
 不息之义也义又见庄二十八年救郑○愚案书公
 孙敖帅师见孟氏之专兵亦为下书楚人败徐起文
 也
夏五月日有食之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160-0194b.png
 不书日阙文也义见隐三年
秋七月齐师曹师伐厉
 杜氏曰厉楚与国义阳随县北有厉乡张氏曰即徐
 州徐县在徐楚之间左氏曰伐厉以救徐也十六年
 夏齐伐厉不克救徐而还未详信否愚谓于此可见
 齐之不专于救徐矣义又见隐三年郑伐卫○张氏
 曰兵法攻所必救谓之奇兵然继此楚败徐于娄林
 则厉在所不必救明年而后不克救而还正所谓未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160-0194c.png
 闻巧之久者况同盟不同心而宋已伐同役之曹乎
八月螽(公羊作𧑄/)
 义见桓五年
九月公至自会
 义见桓二年公至自唐○高氏曰公自正月如齐因
 而会盟暴师于外已踰三时以会致者始于此
季姬归于鄫
 先书遇于防使来请已而继书归于鄫则男女之不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160-0194d.png
 正可知○高氏曰去秋与鄫子遇于防因其自请而
 遂许之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相从者也
 今公方自会至而季姬遽归于鄫厥后鄫子所以取
 祸者甚酷岂无自而然哉存耕赵氏曰鲁诸姑之失
 教由诸嫂始也女之失教由母始也文姜哀姜以淫
 恣声姜效之委姬遂狃以为习矣
己卯晦震夷伯之庙
 赵氏曰晦者晦朔之晦公羊曰震之者雷电击夷伯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160-0195a.png
 之庙也杜氏曰夷伯鲁大夫展氏之祖父夷谥伯字
 左氏曰展氏有隐慝焉程子曰夷伯之庙震而言震
 夷伯之庙天应之也张氏曰天之击怒每在于恶熟
 而人不加诛之后君子知天之日监而畏其威所以
 事天也○张子曰凡阴气凝聚阳在内者不得出则
 奋击而为雷霆不善之积盖亦如此
冬宋人伐曹
 义见隐二年郑伐卫○薛氏曰宋人内叛则桓德之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160-0195b.png
 衰襄志之私皆可见矣君举陈氏曰诸夏之相加兵
 于是再见宋襄为之也许氏曰同盟始相攻桓不能
 一矣则何以禁外裔之乱伯德方衰荒服窥夏至是
 而诸侯浸以贰矣威灵之陵夷可不慎哉愚谓齐桓
 图伯四十年閒诸夏莫争外裔稍沮其功大矣及其
 终也人心离贰同盟相伐身亲见之以力假仁其效
 如此
楚人败徐于娄林(娄力侯切/)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160-0195c.png
 杜氏曰娄林徐地下邳僮县东南有娄亭张氏曰在
 泗州临淮县左氏曰徐恃救也愚谓以七国之众不
 能敌楚千里之孤兵春秋书诸侯之盟之次大夫之
 帅师于前书齐曹伐厉宋人伐曹于中书楚人败徐
 于后则齐桓之无志诸侯之解体救徐之不力其情
 自见矣此皆以力假仁之效也
十有一月壬戌晋侯及秦伯战于韩获晋侯
 秦嬴姓伯爵颛帝之后周孝王时分土为附庸邑秦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160-0195d.png
 之六世至襄公将兵救周送平王东迁有功封为诸
 侯叶氏曰秦伐晋惠公逆而请战故书晋侯及秦伯
 言晋之主此战也张氏曰韩后为韩国即同州韩城
 县获见元年秦舍晋君于外已而归之故不言以归
 也左氏曰晋侯之入也秦穆姬属贾君焉且曰尽纳
 群公子晋侯烝于贾君又不纳群公子是以穆姬怨
 之晋侯许赂中大夫既而皆背之赂秦伯以河外列
 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既而不与晋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160-0196a.png
 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晋侯谓庆
 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对曰君实深之可若何公曰不
 孙卜右庆郑吉弗使步扬御戎家仆徒为右乘小驷
 郑入也庆郑曰古者大事必乘其产生其水土而知
 其人心安其教训而服习其道唯所纳之无不如志
 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将与人易乱气狡愤
 阴血周作张脉偾与外彊中乾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君必悔之弗听九月晋侯逆秦师使韩简视师复曰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160-0196b.png
 师少于我斗士倍我公曰何故对曰出因其资入用
 其宠饥食其粟三施而无报是以来也今又击之我
 怠秦奋倍犹未也公曰一夫不可狃况国乎遂使请
 战韩简退曰吾幸而得囚壬戌战于韩原晋戎马还
 泞而止公号庆郑庆郑曰愎谏违卜固败是求又何
 逃焉遂去之梁由靡御韩简虢射为右辂秦伯将止
 之郑以救公误之遂失秦伯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
 反首拔舍从之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太子罃弘与女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160-0196c.png
 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
 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君朝
 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乃
 舍诸灵台大夫请以入公曰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
 丧归焉用之大夫其何有焉必归晋君乃许晋平晋
 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改馆晋侯馈七牢焉晋侯
 归杀庆郑而后入是岁晋又饥秦伯又饩之粟于是
 秦始征河东置官司焉邦衡胡氏曰重耳兄也当立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160-0196d.png
 也夷吾弟也不当立也夷吾赂秦伯以求入篡也秦
 伯不纳重耳而纳夷吾以徼赂是贪而纳篡也晋惠
 背赂而不与故秦穆兴师以伐之厥罪惟均晋侯背
 施逆谏而失民自取获之道也愚谓自晋致戎又不
 自咎而逆战焉经曰晋侯及秦伯战则秦晋之曲直
 罪之重轻皆可见矣书法与桓十七年战于奚同○
 康侯胡氏曰秦伯伐晋而经不书伐专罪晋也谷梁
 曰韩之战晋侯失民矣以其民未败而君获也孙氏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160-0197a.png
 曰晋侯失道不顾人命以起此战春伯获之则又甚
 矣愚谓以诸侯之尊而至于见获一则夷吾之罪二
 则晋献杀世子之馀孽也后世人主可以鉴此矣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160-0197b.png
 
 
 
 
 
 
 
 春秋本义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