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60-005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本义卷二    元 程端学 撰
   隐公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杞音起牟/亡侯切)
 孔氏曰杞姒姓公爵夏禹之苗裔武王克殷求禹之
 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九世成公迁陵此年杞国
 未知定是何君当是成公父祖也杜氏曰杞国本都
 陈留雍邱县张氏曰周之三恪国在开封府雍邱县
卷二 第 1b 页 WYG0160-0055b.png
 赵氏曰凡力得之曰取不当取也不是其专夺虽复
 本邑亦无异词叶氏曰凡国曰灭邑曰取无宗庙社
 稷君长属之以为巳有谓之取公羊曰牟娄者杞之
 邑也张氏曰征伐天子之权土地诸侯所受之封莒
 人擅兴兵以伐人又取其地王法所当诛也后仿此
 谷梁曰诸侯相伐取地于是始○孙氏曰二年莒人
 入向天子不能诛故肆然伐杞取牟娄甚之也存耕
 赵氏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为诸侯害不减于
卷二 第 2a 页 WYG0160-0055c.png
 荆吴自入春秋未有入人之国者而莒入向未有取
 人之地者而莒取杞牟娄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使莒
 恣焉而无忌莘老孙氏曰伐而后言取者先声其罪
 以伐之又夺取其邑以为已有也诸侯受天子之地
 以为国失德于民得罪于君则有黜地之罚降爵之
 责非天子虽方伯不得擅黜诸侯之地擅易诸侯之
 封诸侯能有其国不能以其国与人以国与人者犹
 以为罪况不义而取之乎凡书取者皆罪其擅取诸
卷二 第 2b 页 WYG0160-0055d.png
 侯之地以入于已也又曰春秋强者侮弱大者加小
 率然不顾时王之命是故二百四十二年之间其志
 袭者一侵者六十六取者二十一灭者三十一皆所
 以示后世王法也
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州谷梁/作祝)
 州吁不氏与二年无骇同弑下杀上之名完卫桓公
 名也左氏曰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
 美而无子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已子公子州
卷二 第 3a 页 WYG0160-0056a.png
 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
 諌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
 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
 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
 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
 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
 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州吁弑桓
卷二 第 3b 页 WYG0160-0056b.png
 公而立张氏曰弑逆之事人道之大变圣人于易坤
 之初六言其理以为臣子而至于弑君父非一朝一
 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卫国之
 祸始于庄公之宠州吁纵其好兵而不知禁公存之
 时妾上僭夫人失位见于卫诗则乱根之萌久矣殖
 之滋长以致篡弑成于桓公既立之后春秋据事直
 书亦将使读者原祸败之所由起而严履霜之戒也
 夫君臣父子夫妇之分一失其正贻祸后嗣可谓惨
卷二 第 4a 页 WYG0160-0056c.png
 矣愚谓君虽不君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父子不可
 以不孝人而至于弑君不言而罪恶极矣故董子曰
 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
 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诛死之罪
 其实皆以善为之而不知其义此弑君之贼人人得
 而杀之也后仿此○康侯胡氏曰春秋在于端本清
 源以卫绿衣诸篇考之所谓前有谗而不见后有贼
 而不知者庄公是也
卷二 第 4b 页 WYG0160-0056d.png
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此及犹与也后仿此宋公殇公也遇杜氏曰草次之
 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程子曰非周礼
 冬见曰遇之遇杜氏曰清卫邑济北东阿县有清亭
 存耕赵氏曰清水界齐卫之间张氏曰古者诸侯出
 疆朝天子若罢朝卒然相遇则近者为主远者为客
 称先君以相接所以崇礼让绝慢易也春秋诸侯虽
 非相遇而欲从简易则以遇礼相见而不行朝会之
卷二 第 5a 页 WYG0160-0057a.png
 礼故亦曰遇春秋因事而书以讥其非王事出境无
 国君之礼愚案礼父母之丧斩衰不脱绖带不与人
 坐宋公居父丧未及期而出境会遇诸侯隐公亦不
 以其居丧而与之遇皆罪也○康侯胡氏曰古有遇
 礼不期而会以明造次亦有恭肃之心春秋书遇私
 为之约自比于不期而遇者直欲简其礼耳简略慢
 易莫适主矣常山刘氏曰王室衰微典法废坏诸侯
 各逞其欲盟会纷然舍此又简易其事若道路相逢
卷二 第 5b 页 WYG0160-0057b.png
 遇春秋书遇者七
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
 孔氏曰陈国妫姓虞舜之后武王封有虞遏父之子
 满于陈赐姓妫号胡公桓公二十三年即隐之元年
 也杜氏曰陈国陈县张氏曰即陈州宛邱县孔氏曰
 蔡国侯爵姬姓文王子叔度武王封为蔡侯作乱失
 国其子蔡仲成王复封之宣侯二十八年即隐之元
 年也杜氏曰蔡汝南上蔡县张氏曰县属蔡州胡氏
卷二 第 6a 页 WYG0160-0057c.png
 曰蔡卫称人微者也后不复解左氏曰宋殇公之即
 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
 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
 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
 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
 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程子曰搂诸侯以伐郑固为
 罪矣而卫弑其君天下所当诛也乃与修好而同伐
 人其恶甚矣义又见隐二年郑伐卫此则诸侯与大
卷二 第 6b 页 WYG0160-0057d.png
 夫伐人之国也○张氏曰州吁弑逆内怀见讨之惧
 而欲纳交殇公苟能拒其邪说告于王而讨之则一
 举而父子君臣之伦定中国之祸未至如后日之惨
 今乃怵于州吁之邪说合陈蔡以助逆贼之党而首
 修怨于邻国于是冯得以自固于郑而宋国之人不
 复知君臣逆顺之正理自是日从事于兵而弑逆之
 事卒及其身皆殇公不能早辩于此役也
秋翚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翚许/归切)
卷二 第 7a 页 WYG0160-0058a.png
 翚羽父也不氏与二年无骇同大夫帅师见二年后
 不复解刘氏曰会者聚辞也程子曰宋虐用其民卫
 当诛之贼而与之伐人其罪大矣二国搆怨而他国
 与之同伐其罪均也○张氏曰宋殇陈蔡党乱贼以
 虐无辜视弑君之大变不知夷狄禽兽所不为者而
 以为可亲鲁隐又从而翼之遂使中国之人视之为
 常事宋鲁陈卫沦胥继乱学者于此当知圣人伤世
 变扶天理之深旨
卷二 第 7b 页 WYG0160-0058b.png
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音/卜)
 公羊曰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程子曰称卫人众辞
 也举国杀之也杜氏曰濮陈地水名张氏曰濮在曹
 卫之间谷梁曰于濮讥失贼也左氏曰州吁未能和
 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
 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
 可得也厚从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小
 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
卷二 第 8a 页 WYG0160-0058c.png
 陈人执之而请涖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涖杀州
 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羊肩涖杀石厚于陈陆氏曰
 凡作乱自立为君而国人杀之者皆称人以杀言众
 所共弃不君之也且无所累也礼记曰臣弑君凡在
 官者杀无赦杀其人坏其室污其宫而猪焉○莘老
 孙氏曰春秋之法虽弑君自立者有人焉以弑君之
 贼讨则虽君不谓君也杀之虽臣不谓臣也于濮者
 讥远地又以责卫之臣子也康侯胡氏曰于濮者不
卷二 第 8b 页 WYG0160-0058d.png
 但记地而已亦悯卫国之人著诸侯之罪也夫州吁
 二月弑君而不能即讨者由四国连兵欲定其位故
 久然后杀之于濮耳夫以讨贼许众人而以失贼罪
 邻国与贼者寡矣故曰春秋成而乱臣贼子惧存耕
 赵氏曰州吁弑君而立已踰三时几免于讨矣虽奉
 五国以伐郑而不能定其位未能和其民是国人不
 与也董子曰卫人杀州吁齐人杀无知明君臣之义
 守国之政也
卷二 第 9a 页 WYG0160-0059a.png
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公羊曰称人众立之辞也叶氏曰晋桓公弟也左氏
 曰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宣公即位孙氏曰嗣子有常
 位故不言立言立非正也州吁既死卫国无君故国
 人取公子晋而立之诸侯受国乎天子非国人得立
 也故曰卫人立晋○莘老孙氏曰晋国人众立宜其
 有得立之理春秋于疑似之间众人以为功一时以
 为善者圣人必立大辨以正之所以示皇极著王法
卷二 第 9b 页 WYG0160-0059b.png
 也愚谓诸侯之立必嫡长子受命于天子与先君卫
 桓之后未闻嫡长晋为桓弟使天子询可立之君则
 晋在其选况卫桓已死不可责其不受命于先君也
 但立君之权在天子职在方伯司寇择当立之君而
 请于天子天子命之则正也若卫人自立之则天下
 无复有共主而君不得为臣纲矣卫人立晋犹曰卫
 人自立晋矣不辞费而圣人伤世尊王之心昭然可
 见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60-0059c.png
五年春公观鱼于棠(朱子曰左氏矢鱼是将弓矢去射/之如汉武帝射江中鲛之类张氏)
(曰左氏作/矢非也)
 孙氏曰棠鲁地杜氏曰高平方与县北有武唐亭鲁
 侯观鱼台张氏曰在单州鱼台县左氏曰公将如棠
 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
 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
 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
 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夏苗秋狝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60-0059d.png
 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
 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
 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
 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
 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
 略地焉遂往僖伯称疾不从程子曰诸侯非王事民
 事不远出远出观鱼非道也莘老孙氏曰去治所而
 远至于棠以观鱼公之动不以礼而从耳目之娱也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60-0060a.png
 ○谷梁曰礼尊不亲小事卑不尸大功鱼卑者之事
 也公观之非正也孙氏曰观鱼非诸侯之事也天子
 诸侯无非事者动必有为也故孟子曰天子适诸侯
 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
 职者述所职也是故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
 不给隐公怠弃国政观鱼于棠可谓非事者矣啖氏
 曰凡公行书其事者皆非常也
夏四月葬卫桓公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60-0060b.png
 桓谥也卫侯爵而称公者僭也左氏曰卫乱是以缓
 献可杜氏曰卫桓十四月而葬不得五月之正康侯
 胡氏曰谥者行之迹所以纪实德垂劝戒也名之曰
 幽厉虽孝子慈孙不能改也失位见弑何以为桓卫
 本侯爵何以称公义又见三年葬宋穆公○周持敬
 曰案春秋见弑之君二十五有书葬者有不书葬者
 自公谷倡贼讨书葬之说而诸儒从之然竟不可通
 至蔡般许买书葬则又以为圣人宥其罪夫贼讨书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60-0060c.png
 葬惟卫桓齐襄陈灵贼不讨不书葬惟鲁隐闵二公
 窃谓内不书葬则左氏不成丧之说近之外则或不
 来赴或内不会葬耳
秋卫师入郕(音成公/羊作盛)
 公羊曰将卑师众称师郕孔氏曰史记管蔡世家称
 郕叔武文王子武王之母弟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
 文十二年书郕伯来奔则伯爵也杜氏曰东平刚父
 县西南有郕乡张氏曰单州任城县也左氏曰卫之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60-0060d.png
 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未详信否程子曰卫晋
 乘乱得立不思安国保民之道以尊王为先居丧为
 重乃兴戎修怨入人之国书其失道也义又见二年
 莒入向○公羊曰曷为或言帅师或不言帅师将尊
 师众称某帅师将尊师少称将将卑师众称师将卑
 师少称人君将不言帅师书其重者也愚谓此旧史
 之法大略如此然此事本义则在入人之国其他亦
 各有本义后仿此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60-0061a.png
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
 张氏曰考犹考室之考成也仲子见元年康侯胡氏
 曰存则以氏系姓以姓系号没则以谥系号以姓系
 谥者夫人也存不称号没不称谥单举姓字者妾也
 诸侯不再娶于礼无二嫡孟子入惠公之庙仲子无
 祭享之所为别立宫以祀之非礼也初献六羽者始
 用六佾也不谓之佾而曰羽者佾干羽之总称也羽
 以象文德干以象武功妇人无外事则独奏文乐故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60-0061b.png
 谓之羽而不曰佾也君举陈氏曰古者妾祔于妾祖
 姑无妾祖姑则易牲而祔于女君别庙非礼也隐改
 筑而用备乐焉礼未之有也是故书初公羊曰初者
 何始也六羽者何舞也初献六羽书始僭诸公也天
 子八诸公六诸侯四愚谓以诸侯夫人用六羽犹为
 僭今妾用之圣人所以伤周礼之大坏也○尧俞李
 氏曰礼丧服小记云妾母不世祭郑氏释之曰于子
 祭于孙止是则妾母之宜祭者由子之为也君既死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60-0061c.png
 则废之况未为君而有庙乎言仲子正其贱也主书
 者所以讥隐也孙氏曰天王归仲子之赗非礼也此
 又考仲子之宫祭之甚矣夫宗庙有常故公夫人之
 庙皆不书考仲子之宫立武宫立炀宫皆变常也
邾人郑人伐宋
 杜氏曰邾主兵故序郑上苏氏曰凡班序上下以国
 之大小而盟会侵伐以主者先献可杜氏曰兵者古
 人不得已而用之春秋诸侯专之不问乎得已不得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60-0061d.png
 已故主兵者首专伐之罪义又见二年郑伐卫

 杜氏曰螟虫食苗心者公羊曰记灾也康侯胡氏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圣人以是为国之大事也
 故书后仿此○莘老孙氏曰春秋之时天下人物皆
 失其所人伦之逆则至于君篡父弑物理之缪则至
 于焚邱获麟悖戾不和之气上千阴阳天行失其度
 而日为之食星为之陨地道反其常而地为之震山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60-0062a.png
 为之崩四时失其和而大旱不雨无冰雨雹五行错
 其性而大灾大水雨木冰以至禽鱼草木为怪为灾
 则螽螟生蜚𧌒有李梅冬实鸲鹆来巢书之所以见
 人道乱于下而天辰错于上物理失其常则灾异为
 之出当时之乱已不可救后世之君尚足为戒也
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彄苦/侯切)
 彄名字子臧孝公之子隐公之叔父僖伯也高氏曰
 其子臧孙达嗣是为哀伯自是至春秋末臧氏世预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60-0062b.png
 鲁国之政愚谓此记臧氏之始彄之后臧孙达臧孙
 辰臧孙许臧孙纥鲁史记其卒圣人因录之以见世
 卿之始也大意又见元年益师卒
宋人伐郑围长葛
 康侯胡氏曰围环其城也莘老孙氏曰守而取之后
 仿此长葛郑邑杜氏曰颍川长社县北有长葛城张
 氏曰颍昌府长葛县程子曰伐国而围邑肆其暴也
 ○存耕赵氏曰邾郑伐宋宋伐郑围邑不能惩忿于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60-0062c.png
 一时而互为报复奚有穷已康侯胡氏曰书围于此
 而书取于后宋人之恶彰矣春秋志围四十三伐国
 而围邑者四
六年春郑人来输平(输舂朱切/左氏作渝)
 康侯胡氏曰输者纳也平者成也孙氏曰平者释怨
 之辞平四年翚会诸侯伐郑之怨也愚谓圣王在上
 诸侯无怨可平春秋之时列国兵争互为雠隙故郑
 有来鲁输平之事然其输平又非有继好息民之本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60-0062d.png
 心不过为合党相倾之诡计党合则天下愈多事矣
 ○康侯胡氏曰郑人曷为纳成于鲁以利相结解怨
 释仇离宋鲁之党也公之未立与郑人战于狐壤止
 焉元年及宋盟于宿四年遇于清其秋会师伐郑即
 宋鲁为党与郑有旧怨明矣五年郑人伐宋入其郛
 宋来告命鲁欲救之使者失辞公怒而止其冬宋人
 伐郑围长葛郑伯知其适有用间可乘之隙也是以
 来纳成尔然则善之乎曰平者解怨释仇固所善也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60-0063a.png
 输平者以利相结也曷为知其相结之以利也后此
 郑伯使宛来归祊而鲁入其地会郑人伐宋得郜及
 防而鲁又取其二邑是知输平者以利相结也诸侯
 修睦以蕃王室所主者义尔苟为以利不至于篡弑
 夺攘则不厌矣故称输平以明有国者必正其义不
 谋其利杜亡国败家之本也张氏曰郑庄不惮屈已
 求和于鲁所以为败宋入许之权舆鲁隐亦入于其
 术而不悟也君举陈氏曰书郑输平以志诸侯之合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60-0063b.png
 书及郑平以志诸侯之散是春秋之所终始也
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五盖/切)
 外为主称会若此之类是也后仿此杜氏曰泰山牟
 县东南有艾山张氏曰袭庆府奉符县也左氏曰始
 平于齐也义见元年盟于蔑○存耕赵氏曰齐与郑
 为好宋与鲁相睦郑未合鲁故鲁无齐好也庄公以
 隐绝宋使而亟与为平惟恐失其欢心也故托齐为
 艾之盟以固鲁之好鲁既平郑又盟齐则宋之交分
卷二 第 18a 页 WYG0160-0063c.png
 矣郑庄之计行矣未详是否
秋七月
 一时无事必书首月者黄氏曰备四时也程子曰天
 时王月备而后成岁也愚谓亦鲁史之常法圣人因
 之耳后凡书四时仿此○存耕赵氏曰春秋无事书
 首月五十有九庄二十二年书夏五月昭十二年书
 十有二月意者其脱误欤黄氏曰或不书者传授脱
 之愚谓凡夏秋冬无事必书首月本与春无事书首
卷二 第 18b 页 WYG0160-0063d.png
 月同义但春以一岁之始王所颁之正朔而多一王
 字耳
冬宋人取长葛
 杜氏曰上有伐郑围长葛郑邑可知故不言郑也孙
 氏曰天子所封非宋可得取也程子曰宋人之围长
 葛岁且周矣其虐民无道之甚而天子弗治方伯弗
 征郑视其民之危困不能保有赴诉卒丧其邑皆罪
 也宋人强取不可胜诛矣○康侯胡氏曰宋人恃强
卷二 第 19a 页 WYG0160-0064a.png
 围邑久役大众取非所有其罪著矣以王法言不可
 胜诛以天理言不善之积著矣初穆公属国于与夷
 使其子冯出居于郑殇公既立忌冯而伐郑不亦逆
 天理乎其见弑于乱臣岂一朝一夕之故哉案其行
 事而善恶之应可考而知天理之不诬也张氏曰自
 围长葛经年不解志于必取郑庄不赴于天子方伯
 同列以求保其土地人民反结交于鲁以为后日报
 复之计而委长葛于宋稔祸长恶宋殇虽若得志而
卷二 第 19b 页 WYG0160-0064b.png
 后日终受郑庄报复蹙国丧师以及其身春秋所深
 诛也
 
 
 
 
 
 春秋本义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