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十五
卷七十五 第 1a 页 WYG0126-043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五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乡饮酒义者
  以其记乡大夫饮宾于庠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
  此于别录属吉事仪礼有其事此记释其义也但
  此篇有四事一则三年宾兴贤能二则乡大夫饮
  国中贤者三则州长习射饮酒四则党正蜡祭饮
卷七十五 第 1b 页 WYG0126-0432b.png
  酒知合有四事者以郑注乡人为乡大夫士为州
  长党正又云君子谓乡大夫饮国中贤者下又云
  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亦是党正饮酒之事下又
  云合诸乡射亦是州长习射之礼乡则三年一饮
  州则一年再饮党则一年一饮所以然者天子六
  乡诸侯三乡各有乡大夫而乡有乡学取致仕在
  乡之大夫为父师致仕之士为少师在学中名为
  乡先生使之教乡中之人每年入学三年业成必
卷七十五 第 2a 页 WYG0126-0433a.png
  升于君若天子之乡则升学士于天子若诸侯之
  乡则升学士于诸侯凡升之必用正月将升之时
  必先为乡饮酒之礼乡大夫与乡先生谋事择学
  士最贤者使为宾次者为介又次者为众宾乡大
  夫为主人与之饮酒而后升之故周礼乡大夫职
  云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
  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以礼礼宾之若州一
  年再饮者是春秋习射因而饮之以州长为主人
卷七十五 第 2b 页 WYG0126-0433b.png
  也若党一年一饮者是岁十二月国于大蜡祭而
  党中于学饮酒子贡观蜡是也此则党正为主人
  也此乡饮酒之义说仪礼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宾
  贤能之礼郑知诸侯之乡大夫者以乡饮酒礼云
  磬阶閒缩霤注云大夫而特县方宾乡人之贤者
  从士礼也若天子之大夫特县则钟磬并有也若
  诸侯之州长则士也故仪礼乡射是诸侯州长经
  称鹿中记云士则鹿中也 吕氏大临曰乡饮酒
卷七十五 第 3a 页 WYG0126-0433c.png
  者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也因饮酒而射焉则
  谓之乡射此篇凡六章初言尊让絜敬所以免人
  祸也次言学术道者将以得身次言先礼后财则
  民敬让次言尊长敬老而孝弟之行立次言五行
  者足以正身安国次言古之制礼法象天地皆所
  以推明圣人制作之意也
  通论刘氏彝曰乡饮酒之礼岁则一行于党再行
  于州三年一行于乡所以行其三物充乎五品以
卷七十五 第 3b 页 WYG0126-0433d.png
  砺其德行以观其贤能以采其髦俊以不尽性于
  中和为愧为耻为邦闾之指笑也此乡饮酒之礼
  所以为王道之范围风俗之砥砺也
  馀论陈氏祥道曰酒者人之所以养阳而人情无
  节则乱故先王有礼以制之书云有正有事无彝酒
  则非时而饮皆禁也又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
  于周则不特非时而群饮者又戒也盖酒之于人始乎
  治常卒乎乱始乎安常卒乎危不能节之则养之适所
卷七十五 第 4a 页 WYG0126-0434a.png
  以害之故节之以其时节之以其礼而乡饮之所由作矣
  存疑吕氏大临曰乡人凡有聚会当行此礼恐不特四
  事也论语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亦指乡人而言之
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
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絜也
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盥音管觯之豉/反絜与洁通)
 正义郑氏康成曰庠乡学也州党曰序剔举也今礼
 皆作腾拜至谓始升时拜拜宾至 孔氏颖达曰迎
卷七十五 第 4b 页 WYG0126-0434b.png
 宾庠门之外者谓乡大夫若州长党正则于序门外
 也主人将献宾以水盥手而洗爵扬觯既献后举觯
 酬宾之时亦盥洗所以致其絜敬之意也宾与主人
 升堂后主人于阼阶上北面再拜是拜至也拜至讫
 洗爵而升宾于西阶上北面再拜拜主人洗也拜受
 者宾于西阶上拜受爵也拜送者主人于阼阶上拜
 送爵也拜既者宾饮酒既尽而拜也皆所以致其恭
 敬之心也 吕氏大临曰以谨逊之道尊宾始见于
卷七十五 第 5a 页 WYG0126-0434c.png
 拜迎庠门之外三揖三让而后升以洁清之道接宾
 则见于盥洗扬觯之际极其所致宾主之敬则见于
 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之节 陈氏祥道曰进而
 礼之以致其尊退而礼之以致其让而三揖至于阶
 三辞以升堂则进退之节也盥洗则在人者絜也扬
 觯则在器者絜也夫是之谓致絜拜至而后拜送此
 主也拜洗而后拜受此宾也至于受而饮饮而尽则
 为拜既而其礼盖亦宾而已盖拜者屈之而使卑在
卷七十五 第 5b 页 WYG0126-0434d.png
 我者卑则于人为尊而无侮矣夫是之谓致敬也
 马氏睎孟曰入三揖而后至阶主所以致尊于宾三
 让而后升宾所以致让于主 彭氏曰三揖者将进
 揖一也当陈揖(案陈谓/堂涂)二也当碑揖三也三让如曲
 礼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是皆致尊让也
 馀论孔氏颖达曰案州长职云春秋射于州序党正
 云属民饮酒于序是州党曰序有室谓之庠无室谓
 之序乡学为庠州党为序学记云党有庠者谓乡人
卷七十五 第 6a 页 WYG0126-0435a.png
 在州党但于乡之庠学不别立也则州党曰序必是
 无室但有虞氏之庠周以为乡学夏后氏之序周以
 为州党之学明夏时之序则有室周时州党之学则
 无室也序名虽同其制则别又乡学虽为序亦有东
 西墙谓之序故乡饮酒或云序东西州学虽为序据
 其序内亦有堂称故乡射或云堂东堂西也 方氏
 悫曰学所以明人伦而人伦之序成于相齿故乡饮
 之礼必行之于学行之于学而此止言庠门者以养
卷七十五 第 6b 页 WYG0126-0435b.png
 贤敬老为主故也王制言耆老皆朝于庠非谓是乎
 案孟子言乡党莫如齿王制言习乡尚齿则惟三年
 大比其为宾者必贤能也或贤能中亦以齿未可知
 礼曰朝廷同爵则尚齿义可推耳
尊让絜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
絜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
乱之祸矣斯君子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
 (远于/万反)
卷七十五 第 7a 页 WYG0126-0435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道指此礼 孔氏颖达曰君子之
 相接尊让絜敬如此其至虽有争慢之心无从而生
 而尊让絜敬之俗成矣礼行而至于成俗则天下之
 人皆将远于斗辨而免于人祸 又曰先王之制礼
 也有道非苟为繁文饰貌升降之末者也 陈氏祥
 道曰夫有所尊有所让则相从以义而不敢争有所
 絜有所敬则相推以诚而不敢慢粲然而文之以接
 欢然而恩之以爱不期于斗而已无暴不期于辨而
卷七十五 第 7b 页 WYG0126-0435d.png
 已无乱 方氏悫曰斗者力相攻之谓辨者言相敌
 之谓不斗则无暴之祸不辨则无乱之祸且暴人者
 人恒暴之乱人者人恒乱之惟君子无暴乱之行所
 以免于人祸也
 案尊让絜敬道也争慢斗辨暴乱人祸非道也圣人
 制此乡饮酒礼以尊让絜敬之道故无非道之祸焉
 下宾主共之至象四时皆道也
乡人士君子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尊有玄酒贵
卷七十五 第 8a 页 WYG0126-0436a.png
其质也羞出自东房主人共之也洗当东荣主人之所
以自絜而以事宾也(上共字如字/下共音恭)
 正义郑氏康成曰卿大夫士饮国中贤者亦用此礼
 也共尊者人臣卑不敢专大惠羞燕私可以自专也
 絜犹清也 孔氏颖达曰乡大夫等设酒尊于东房
 之西室户之东在宾主之间示宾主之共有此酒也
 酒虽主人所设宾亦以此酢主人故云宾主共之北
 面设尊玄酒在左谓在酒尊之西地道尊右贵其质
卷七十五 第 8b 页 WYG0126-0436b.png
 素故也羞出自东房谓主人供于宾也荣屋翼也设
 洗于庭当屋之东翼示主人自絜以事宾也 吕氏
 大临曰玄酒水也饮之始也饮始于水极味于酒凡
 酒之设皆尚玄酒质之为贵不忘本也羞出自东房
 主人致味以养宾故曰主人共之而不以与宾共也
 洗当东荣主人自絜以事宾宾虽亦就此洗不曰宾
 主共之者明所以敬人者各自尽也 陈氏祥道曰
 东者主人位而主所献者为主共西者宾之位而宾
卷七十五 第 9a 页 WYG0126-0436c.png
 所酬者为宾共惟夫宾与主和献酬而皆有共也此
 尊所以间于房户之中以见意与
 存疑郑氏康成曰乡人乡大夫也士州长党正也君
 子谓卿大夫士 陆氏佃曰乡人士君子乡人之中
 有士君子之行者也周官所谓贤能是与 孔氏颖
 达曰乡大夫等惟有东房方氏悫曰玄酒者以黑
 黍和于水而为之其为色则幽其为味则淡贵其质
 也(案不如水/之说确) 贾氏公彦曰荣即今之抟风屋翼荣
卷七十五 第 9b 页 WYG0126-0436d.png
 者与屋为荣饰翼者与屋为翅翼也
 案乡人所该甚广士则乡人之秀而君子则有德有
 位之通称注谓士为州长党正以指侯国则可若王
 朝则乡大夫为上大夫卿州长为中大夫党正为下
 大夫不得谓州长党正为士也其谓主人为乡大夫
 者亦专本乡法而言若州射党祭则又州长党正为
 主人恐不得拘也其在侯国则乡大夫者乡人也有
 饮国中贤能之礼州长者士也有习射乡饮之礼党
卷七十五 第 10a 页 WYG0126-0437a.png
 正者亦士也有蜡祭乡饮之礼乡大夫者有宾兴贤
 能乡饮之礼总谓之乡饮饮有献酬拜洗拜受拜送
 拜既之礼故曰宾主共之羞则宰夫授之而已故曰
 主人共之 又案聘礼记云卿馆于大夫大夫馆于
 士而聘礼君使臣还玉于馆宾退负右房则大夫士
 亦有右房不唯有东房也乡饮酒时宾席牖前南面
 三宾席在宾西皆南面若但有东房无右房则一室
 中宾已坐于西北三宾之席直无地可容矣故乡大
卷七十五 第 10b 页 WYG0126-0437b.png
 夫不唯有东房不得舍经从疏也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
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僎一作/全郑读)
 (遵今/如字)
 正义郑氏康成曰阴阳助天地养成万物之气也三
 宾象天三光者系于天也三光三大辰也天之政教
 出于大辰焉(孔疏公羊云大辰者何大火也伐为大/辰北辰亦为大辰故尔雅云大辰房心)
 (尾也大火谓之大辰北极为之北辰是三大辰也何/休云大火与伐天子所以示民时之早晚天下取以)
卷七十五 第 11a 页 WYG0126-0437c.png
 (为正故谓之大辰辰时/也天之政教出于大辰) 孔氏颖达曰此明宾主介
 僎坐位之义三宾众宾也四面之坐主人东南象夏
 始宾西北象冬始僎东北象春始介西南象秋始其
 四时不离天地阴阳之内而坐即是宾主介僎之所
 象也 吕氏大临曰三宾者众宾之长者也其所以
 辅宾犹三光之辅天也 方氏悫曰天地者阴阳之
 体阴阳者天地之用故宾主象天地介僎象阴阳也
 三宾众宾之所观法而瞻仰者故象三光也后言介
卷七十五 第 11b 页 WYG0126-0437d.png
 僎象日月则此言阴阳盖主日月耳介僎之辅宾主
 犹日月之运阴阳以成天地之光也故取象于日月
 阴阳之义三让而后成礼犹月三日而后成魄也夫
 魄阴也而礼由阴作故以况之且阳道饶而主进阴
 道乏而主退则让亦阴事也四面之坐则宾主介僎
 各坐于一方之面也夫有天地以为之体必有阴阳
 以为之用有阴阳之用然后三光之象垂三光之象
 垂然后有盈亏之理月有盈亏之理然后四时之序
卷七十五 第 12a 页 WYG0126-0438a.png
 成故取象之序如此 陆氏佃曰成魄谓望后三日
 且月以生明为进生魄为退退让之事也
 馀论陈氏浩曰或谓介有刚辨之义僎有巽入之义
 各从其类义或然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古文礼僎皆作遵 孔氏颖达曰
 三日成魄者谓月尽之后三日乃成魄此谓月明尽
 之后而生魄非必月三日也魄谓明生旁有微光也
 初以前月大则月二日生魄前月小则月三日乃生
卷七十五 第 12b 页 WYG0126-0438b.png
 魄 方氏悫曰三光日月星也既象日月又象三光
 者盖介僎两而三宾三以象参两之数
 辨正朱子曰魄者月之有体而无光处也故书言哉
 生明旁死魄皆谓月三日月初生时也凡言既生魄
 即谓月十六日月始阙时也今此篇两言月三日而
 成魄疏知其谬而曲徇之故其说相戾之甚
 案仪礼宾若有遵者席于宾东一人举觯乃入宾介
 皆降揖让升是遵乃宾之尊非主之辅郑以僎为遵
卷七十五 第 13a 页 WYG0126-0438c.png
 大误盖天子不以公为宾而以卿为宾诸侯不以卿
 为宾而以大夫为宾为近则有嫌降一等则无嫌也
 既不以为宾故后入本尊于宾故席于宾东乡饮酒
 礼亦然必其爵齿皆尊于宾因不为正宾故后入也
 若僎则卑于主介以辅宾必不可无僎以辅主则可
 有可无但有之则备故又谓之全耳三宾为众宾之
 长席举三宾者因众宾无算主人献众宾众宾之长
 升拜受者三人故特表此三宾以识敬或以宾介僎
卷七十五 第 13b 页 WYG0126-0438d.png
 为三宾尤误也三光注疏作三大辰为是方氏指日
 月星为三光则既曰设介僎以象日月又曰立三宾
 以象三光不赘而复乎三日成魄惟陆氏佃得之盖
 日君象月臣象惟望日去日最远故盈望后三日稍
 近故已成魄至晦朔全近日则纯魄晦后三日始稍
 远故哉生明也此正谓三宾近宾而礼杀犹三卿近
 君而礼杀皆如月之让日耳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
卷七十五 第 14a 页 WYG0126-0439a.png
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
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主人者
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
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仁以德厚者也
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凝犹成也宾者接人以义言宾来
 以成人之德 孔氏颖达曰宾在西北天地严凝之
 气著主在东南天地温厚之气著介在西南象阴之
卷七十五 第 14b 页 WYG0126-0439b.png
 微气僎在东北象阳之微气 张子曰坐有位者礼
 主于尊贤而已若宾主正对则兼主于敬主故宾主
 不相对坐以见尊贤之义虽四时之坐皆有义其实
 欲明其尊贤也 吕氏大临曰东北至于东南生气
 也生气温厚而主仁故自孟春至于孟夏生气之所
 生万物之所以发生天地之盛德气也主坐于东南
 僎坐于东北仁之序也西南至于西北杀气也杀气
 严凝而主义故自孟秋至于孟冬杀气之所行万物
卷七十五 第 15a 页 WYG0126-0439c.png
 之所以收敛天地之尊严气也宾坐于西北介坐于
 西南义之序也饮酒之义所以致主之养而尊宾也
  方氏悫曰秋敛冬藏义也故严凝为义春作夏长
 仁也故温厚为仁介僎者所以辅宾主而接人者也
 接人则宾主之先故坐于阴阳所始之地宾主则坐
 于阴阳之盛地焉主人必三揖仁之至也宾必三让
 义之尽也以接人以仁为盛德温厚则接人以义为
 严凝尊严可知 叶氏梦得曰主人以仁接宾故在
卷七十五 第 15b 页 WYG0126-0439d.png
 东南若宾则主人所尊其位则主人所择而居也故
 先言坐宾于西北而后言接人以义若介先宾以通
 其意于主僎先主人以通其意于宾阴阳辅天地而
 天地以成功介僎辅宾主而宾主以成礼其居始生
 之地不亦宜乎
 案设席之次宾在牖前南面主席阼阶上西面介在
 西阶上东面僎在主人北亦西面若众宾则在宾西
 有遵则在宾东皆南面后世宾东南面主西北面皆
卷七十五 第 16a 页 WYG0126-0440a.png
 侧席相向谬矣
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
礼礼以体长幼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
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
 正义郑氏康成曰圣通也所以通宾主之意也将犹
 奉也术犹艺也得身者谓成已令名免于刑罚也言
 学术道则此说宾贤能之礼 方氏悫曰宾主之际
 其精至于仁义相接其粗至于俎豆有数非知礼之
卷七十五 第 16b 页 WYG0126-0440b.png
 精者莫之能兴故曰圣也圣之事既立然非将之以
 敬则亦怠而废礼矣故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者
 天地之序乡饮主于序齿故曰礼以体长幼曰德各
 得其体岂他求哉故曰德也者得于身也学术道者
 将以得身也 马氏睎孟曰因事以见圣即圣以行
 礼因礼以成德此始终之序学术道者所以穷理得
 身者所以尽性礼足以穷理尽性故圣人务焉
 案有事主以仁为事宾以义为事也有数俎豆有爵
卷七十五 第 17a 页 WYG0126-0440c.png
 者各以命数无爵则如下六十三豆七十四豆也圣
 通明也既立宾主以象天地而俎豆多寡又以爵以
 齿则义益通贯而显明故曰圣又敬以行则有本有
 文而礼成矣乡饮之礼如党正属民固以齿而宾兴
 养老之时爵同则尚齿贤同亦尚齿是皆体长幼也
 术道行道之方制此礼使人由之皆使人得其性之
 固有也朱子谓此节牵附迂滞不足深究而诸儒之
 说愈支故就经姑申其说而馀尽汰之
卷七十五 第 17b 页 WYG0126-0440d.png
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
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而贱
财也卒觯致实于西阶上言是席之上非专为饮食也
此先礼而后财之义也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
争矣(荐亦作𧲛同哜才细反/啐七内反为于伪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非专为饮食言主于相敬以礼也
 致实谓尽酒也酒为觞实祭荐祭酒哜肺于席中惟
 啐酒席末也 孔氏颖达曰祭荐者主人献宾宾即
卷七十五 第 18a 页 WYG0126-0441a.png
 席祭所荐脯醢也祭酒者既祭荐又祭酒也此是宾
 敬重主人之礼哜肺者祭酒后兴取俎上之肺哜齿
 之尝主人之礼也啐酒者饮主人酒而入口成主人
 之礼也席末谓席西头也乡饮酒礼云祭脯醢奠爵
 右取肺郤左手右绝末以祭尚左手哜之兴加于俎
 坐捝手遂祭酒哜肺在前祭酒在后此先云祭酒者
 哜是尝哜之名祭酒是未饮之称故祭酒与祭荐相
 连表其敬礼之事言此席之设本不为饮食盖主人
卷七十五 第 18b 页 WYG0126-0441b.png
 敬重于宾故设席耳祭荐祭酒哜肺敬主人之物故
 在席中啐酒则入于己故在席末于席上祭荐祭酒
 是贵礼席末啐酒是贱财也卒觯主人酬宾宾卒立
 以据觯也致实谓致尽其所实之酒于西阶上不就
 席啐才始入口故犹在席末卒觯则尽爵故远在西
 阶上前文方论设席之礼故言是席之正此覆说前
 席故变文言席之上上亦正也卒觯论其将欲卒觯
 之时致实论其尽酒之体先礼则贵后财则贱亦互
卷七十五 第 19a 页 WYG0126-0441c.png
 相通 方氏悫曰祭荐祭酒必祭其先而后饮食之
 也肺者据周人所贵祭荐祭酒则神之也故曰敬礼
 哜肺则味之矣故曰尝礼啐酒则饮之矣故曰成礼
 啐酒献宾之觞卒觯则酬宾之时也主献宾宾酢主
 主酬宾三事既备则献酒之礼毕矣故曰卒觯西阶
 则宾所有事之阶也席之正则有别于席之末席之
 上则有别于席之下西阶上即席之下也先礼则敬
 让后财则不争 叶氏梦得曰啐酒于席末既为贱
卷七十五 第 19b 页 WYG0126-0441d.png
 财则祭脯醢以敬礼哜肺以尝礼皆居席之正是为
 贵礼也宾辞于西阶上既为后财则羞出东房洗出
 东荣虽非席之上犹为先礼也盖乡饮酒之礼非专
 为饮食而已其啐爵也其卒觯也皆避其席亦所以
 防酒祸也贵礼而先之则民敬让贱财而后之则无
 酒祸而民不争圣人所务盖如此
 案敬礼尝礼成礼皆是宾敬主人而主人之所以敬
 宾者即此可见 又案祭独哜肺者以周礼重肺祭
卷七十五 第 20a 页 WYG0126-0442a.png
 必先肺哜肺则遍尝可知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
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
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
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
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弟音悌下同行下孟反/所谓孝之孝当作教)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说乡饮酒谓党正国索鬼神而
卷七十五 第 20b 页 WYG0126-0442b.png
 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之礼也其
 乡射则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之礼也谓
 之乡者州党乃乡之属也或则乡之所居州党乡大
 夫亲为主人焉如今郡国下令长(孔疏郡治之下及/王侯有国治之下)
 (满万户以上之令/不满万户之长)于乡射饮酒从太守相临之礼也
 (孔疏令长似州长党/正太守似乡大夫) 孔氏颖达曰乡饮酒礼宾贤
 能则用处士为宾其次为介其次为众宾皆以年少
 者为之此正齿位之礼其宾介等皆用年老者为之
卷七十五 第 21a 页 WYG0126-0442c.png
 其馀为众宾宾内年六十以上者于堂上宾席之西
 南面坐若不尽则于介席之北东面北上坐其五十
 者则立于西阶下东面北上示有陪侍之义非即在
 六十者旁同南面立也所以立于阶下者示其听受
 六十以上之政事役使以明尊敬长老也三豆至六
 豆者以十年加一豆非正礼故不得为笾豆偶也其
 五十者二豆而已故乡饮酒礼众宾立于堂下者皆
 二豆其宾介之豆无正文当依众宾之年而加之也
卷七十五 第 21b 页 WYG0126-0442d.png
 豆是供养之物故云明养老立侍是陪侍之仪故云
 明尊长入门而能行孝弟出门而能尊长养老也合
 诸乡射者谓春秋二时聚合其民于州长教之以乡
 射之礼也教之乡饮酒之礼者谓十月党正饮酒教
 之以乡饮酒之礼也(案本文义谓乡饮固行饮礼即/乡射亦行饮礼故曰合诸乡射)
 (教之乡饮酒之礼疏分/两句为两时两事误)仪礼乡饮酒篇无正齿位之
 礼今云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故知是党正正齿位
 之礼此谓初饮酒之时正齿位及其末皆以醉为度
卷七十五 第 22a 页 WYG0126-0443a.png
 杂记云一国之人皆若狂是也州长党正射饮而并
 谓之乡者以州党属乡故云乡之属也乡之所居州
 党行饮酒射之礼则乡大夫代此州长党正为主人
 故得称乡射乡饮酒也若乡之州党乡所不居则乡
 大夫不得为主人亦不得称乡射乡饮酒但谓之州
 射党正饮酒可也 方氏悫曰六十者坐则七十以
 上亦坐可知五十者立则四十以下亦立可知听政
 者听上之人有所正听役者听上之有所使也必五
卷七十五 第 22b 页 WYG0126-0443b.png
 十以下则立六十以上则坐者盖五十曰艾艾则服
 官政之时固宜立侍以听政役六十曰耆耆则指使
 之时固宜坐以加政役于人也尊长在仪养老在物
 故坐立之不同所以明尊长豆数之不一所以明养
 老也民知尊长则能入弟民知养老则能入孝民入
 而孝弟于其家出而尊长养老于其国则教成矣国
 岂有危疑之祸乎射义曰卿大夫之射也必先行乡
 饮酒之礼故云合诸乡射也 吕氏大临曰饮酒之
卷七十五 第 23a 页 WYG0126-0443c.png
 礼老者加豆有至于六也(案正荐之豆以明礼故有/定数加豆以优老故以年)
 (为差此加/字甚明) 陈氏祥道曰笾桃梅之属地产也豆麋
 鹿之属天产也地产所以养其阴则天产所以养其
 阳而老者阴也养阴必以阳故言豆而不及笾
 存疑陈氏祥道曰射所以观德饮所以尚齿王制曰
 耆老皆朝于庠元日习射尚功习乡尚齿是乡有习
 射尚齿矣而郑以党主饮州主射而乡大夫亲为主
 者不已误耶盖莫非饮也有饮于乡而正齿位者有
卷七十五 第 23b 页 WYG0126-0443d.png
 饮于党而正齿位者莫非射也有射于乡以观德者
 有射于州以观德者以党不若州之众故虽有饮而
 无射州不若乡之大故虽有射而无饮而有齿者亦
 未必有其德此党正言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
 民而饮酒于序以正齿位而州长言春秋以礼会民
 射于序也乡则有射有饮而两全焉而记之所言者
 皆乡而已 胡氏铨曰乡党篇云乡人饮酒杖者出
 斯出矣杖者亦谓五十六十者而此经下亦云少长
卷七十五 第 24a 页 WYG0126-0444a.png
 以齿则乡饮岂无正齿位之礼乎窃谓此是乡大夫
 非党正也然则乡射亦不得谓之州长射矣若寔州
 党则谓之州射党正饮酒可也何得谓之乡乎 赵
 恭父问此篇自乡饮酒之义而下先儒以为记乡大
 夫饮宾于庠序之礼自乡饮酒之礼而下先儒以为
 记党正饮酒于庠序以正齿序之位今详考其文前
 有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云云固足以见宾兴之
 意后有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亦足以證
卷七十五 第 24b 页 WYG0126-0444b.png
 序齿之事但某窃疑仪礼所载乡饮只是乡大夫兴
 其贤能而以礼宾之不知说礼何取于党饮而记为
 是义朱子曰此无他义只是作记者并举之耳 陈
 氏浩曰坐者坐于堂上立者立于堂下豆当从偶数
 今但十年而加一豆非正礼也 方氏悫曰唯六十
 非肉不饱故六十以上始有豆数也前言俎豆有数
 而此不及俎者以俎大而豆小由其礼之小故止举
 器之小者以明之也
卷七十五 第 25a 页 WYG0126-0444c.png
 案郑专以六十者坐节为党正蜡祭属民饮酒正齿
 位之礼遂疑宾贤能正齿位二礼迥异又以卿大夫
 之射必先行乡饮酒之礼遂疑乡饮乡射二礼必合
 殊不知王制言命乡简不率教元日习射尚功习乡
 尚齿则简不肖亦行乡饮矣何必专宾贤能乎宾贤
 能而贤同则以齿能同则以齿何必宾贤能不尚齿
 乎卿大夫射必先行饮礼岂士射不先行饮礼如孔
 子射于矍枂有扬觯以尊贤能非无饮礼也若饮有
卷七十五 第 25b 页 WYG0126-0444d.png
 不射者以投壶代之或并无投壶如陈敬仲饮桓公
 酒之类是饮射二礼可分可合也但以饮而射则饮
 重以射而饮则射重仪礼可徵也而饮亦有重有轻
 士君子行之则重乡人无爵德则假是礼行之而仪
 文不备其礼稍轻如正饮必有正豆加豆假是礼行
 者则有正豆无加豆惟六十以上乃有三豆四豆之
 加亦其一端也 又案疏据六十者三豆推言五十
 者二豆是二豆乃五十以下之正豆六十以上乃有
卷七十五 第 26a 页 WYG0126-0445a.png
 加豆五十以下有正豆无加豆也所谓正豆者乡饮
 酒礼宾介于设折俎之先荐脯醢众宾辩有脯醢是
 也所谓加豆者彻俎后说屦升坐乃羞是也仪礼乃
 羞疏引此三豆至六豆以證之宾介有俎有豆有加
 豆众宾则有豆无俎故谓六十以上始有加豆则可
 谓六十非肉不饱始有豆数则不可且乡饮以宾贤
 能习射正齿位皆礼之大者乌得谓俎大豆小目为
 礼之小止举器之小者以明之如方氏说乎
卷七十五 第 26b 页 WYG0126-0445b.png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易以/䜴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乡乡饮酒也易易谓教化之本尊
 贤尚齿而已 孔氏颖达曰王者以尊贤尚齿为教
 化之本易取简易之义重言易易犹言荡荡平平取
 语顺也 吕氏大临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其文则
 摈相习之其义则君子知之脩其文达其义然后可
 以化民成俗也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
 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者皆见于饮酒之礼而可以
卷七十五 第 27a 页 WYG0126-0445c.png
 化民成俗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易谓
 易行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
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别彼/列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速谓即家召之别犹明也 孔氏
 颖达曰主人亲自速宾并往速介而众宾不须往速
 自从宾介而来宾介至门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不
 须拜自入门是宾介贵于众宾也 方氏悫曰宾三
卷七十五 第 27b 页 WYG0126-0445d.png
 宾也三宾贵于众宾而介则辅三宾者也故主人或
 亲速之或不亲而使之自从或不拜而使之自入故
 曰贵贱之义别矣
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
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辨
(省所领反/杀色戒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繁犹盛也小减曰省辨犹别也尊
 者礼隆卑者礼杀尊卑别也 孔氏颖达曰主人于
卷七十五 第 28a 页 WYG0126-0446a.png
 宾三揖三让拜其来至又酌酒献宾宾酢主人主人
 又酌而自饮以酬宾是辞让之节其数繁多也介酢
 主人则止主人不酬介是及介省矣主人献众宾于
 西阶上受爵坐祭立饮不酢主人而降西阶东面是
 于宾礼隆众宾礼杀也 吕氏大临曰介之升也不
 三揖三让不拜洗主人不之阼阶拜送不哜肺不啐
 酒不告旨不自酌酢授主人爵主人不举酬省于宾
 可知及众宾则升受坐祭立饮不酢其拜受者众宾
卷七十五 第 28b 页 WYG0126-0446b.png
 之长三人馀则不拜省于介可知于一等之中寖有
 省焉此所以辨隆杀也 方氏悫曰主酌宾为献宾
 答主为酢主又答宾为酬是礼也三宾则备之至于
 介则省酬焉至于众则又省酢矣升而受爵之时惟
 祭酒得坐及饮酒则立盖饮酒所以养己以其卑不
 敢坐而当其养故也前言贵贱之义此言隆杀之义
 贵贱指其人隆杀指其礼因其人之贵则礼为之隆
 因其人之贱则礼为之杀故其义先贵贱而后隆杀
卷七十五 第 29a 页 WYG0126-0446c.png
 也
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
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
其能和乐而不流也(间间厕/之间)
 正义郑氏康成曰工谓乐正也乐正既告备而降言
 遂出者自此至去不复升也流犹失礼也立司正以
 正礼则礼不失可知 孔氏颖达曰工入升歌鹿鸣
 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主人献之献工也吹
卷七十五 第 29b 页 WYG0126-0446d.png
 笙之人入于堂下奏南陔白华华黍每一篇一终主
 人献之谓献笙人也间代也笙歌已竟而堂上与堂
 下更代而作也堂上人歌鱼丽则堂下笙由庚为一
 终堂上歌南有嘉鱼则堂下笙崇丘为二终堂上歌
 南山有台则堂下笙由仪为三终鱼丽言太平年丰
 物多此采其物多酒旨所以优宾南有嘉鱼言太平
 君子有酒乐与贤者共之此采其能以礼下贤者与
 之燕乐南山有台言太平之治以贤者为本此采其
卷七十五 第 30a 页 WYG0126-0447a.png
 爱友贤者为邦家之基由庚崇丘由仪今亡其义未
 闻合乐三终者谓堂上下歌瑟及笙并作也若工歌
 关睢则笙吹鹊巢合之歌葛覃则笙吹采蘩合之歌
 卷耳则笙吹采蘋合之故乡饮酒云乃合乐周南关
 睢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也周南召南王后
 国君夫人房中之乐歌关睢言后妃之德葛覃言后
 妃之职卷耳言后妃之志鹊巢言国君夫人之德采
 蘩言国君夫人之不失职采蘋言卿大夫妻能循法
卷七十五 第 30b 页 WYG0126-0447b.png
 度工告乐备遂出者谓乐工先告乐正乐正告宾以
 乐备乃降立西阶东北面自此遂出也一人谓主人
 之吏举觯示将行旅酬也将留宾旅酬恐有懈惰故
 主人使相礼者一人为司正以监之 陈氏祥道曰
 升歌堂上之乐笙入堂下之乐记曰歌者在上匏竹
 在下贵人声也歌之者一篇为一终鹿鸣燕嘉宾歌
 之以示事四牡劳使臣之来歌之以示劝宾既至而
 无礼乐以文之则亦不足以示情此皇皇者华所以
卷七十五 第 31a 页 WYG0126-0447c.png
 继作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者乃其意也南
 陔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洁白也白华以示其德
 南陔以示其行外有行而内有德不得其时而饮之
 亦不足以行礼此华黍所以继作也其诗曰时和岁
 丰宜黍宜稷者乃其意也示事示劝示情主人之所
 以事人示德示行示礼主人之所以成已故主人献
 之若夫相代而为间歌相同而为合乐则无所献矣
 以其不特于主人故也鱼丽作于上以见物多而礼
卷七十五 第 31b 页 WYG0126-0447d.png
 能备礼能备则其道得矣故下有由庚以继之诗曰
 由庚万物得由其道是也南有嘉鱼作于上以见至
 诚而乐相与则其功大矣故下有崇丘以继之诗曰
 崇丘万物得极其高大是也南山有台作于上以见
 得贤也自况能立太平之基则天下宜矣故下有由
 仪以继之诗曰由仪万物之生各得其宜是也二南
 者王化之本正始之道也用之乡人焉使乡大夫以
 之教其民用之邦国焉使诸侯以之教其臣 又曰
卷七十五 第 32a 页 WYG0126-0448a.png
 升歌笙入皆继之以主人献之以礼节乐于其始也
 间歌合乐必继之以一人扬觯乃立司正以礼节乐
 于其终也作乐以行礼由礼以节乐宾主之情斯和
 乐而不流矣
 案仪礼乡饮酒卒歌主人献工注一人工之长者也
 凡工贱不为之洗又曰大师则为之洗大射礼燕礼
 皆然 又案燕礼合乐遂歌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
 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是六诗皆歌也孔疏谓笙吹
卷七十五 第 32b 页 WYG0126-0448b.png
 召南三诗未闻所据但合乐三终乃堂上下歌瑟及
 笙并作笙诗自小雅六诗而外不知合乐时吹笙又
 是何诗况笙诗有声无辞鹊巢三篇则有辞矣姑仍
 疏以存其说可也
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
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少诗召反/弟音悌)
 正义郑氏康成曰遗犹脱也忘也 孔氏颖达曰旅
 酬之时宾主人之党各以少长为齿以次相旅至于
卷七十五 第 33a 页 WYG0126-0448c.png
 执掌罍洗之人以水沃盥洗爵者皆豫酬酒之限是
 弟长无遗也主人酬介介酬众宾虽据旅酬之时少
 长以齿终于沃洗因遂连言无算爵见无不周遍乡
 饮酒记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不与无算爵然后与
 是也 马氏睎孟曰终于沃洗逮贱之谓也少长以
 齿能弟长也终于沃洗能无遗也 朱子曰弟长而
 无遗弟悌也敬顺之意言能使少者皆承顺以事长
 者而无所遗弃也
卷七十五 第 33b 页 WYG0126-0448d.png
降说屦升坐脩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
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下/朝)
 (字直遥反莫/音暮说脱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朝夕朝莫听事也不废之者既朝
 乃饮先席则罢其正也终遂犹充备也 孔氏颖达
 曰无算爵前皆立而行礼未彻俎故未说屦至此彻
 俎之后乃说屦升堂坐也脩爵无数谓无算爵也朝
 后乃行饮酒之礼礼毕乃治私家之事是朝不废朝
卷七十五 第 34a 页 WYG0126-0449a.png
 莫不废夕此谓乡饮酒礼若党正饮酒一国若狂无
 不醉也饮毕主备礼拜而送宾节制文章终竟申遂
 不有阙少故知安燕而不乱
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
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
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正义孔氏颖达曰此总结上五种之事 方氏悫曰
 五行行之于一身则身正而无邪施之于一国则国
卷七十五 第 34b 页 WYG0126-0449b.png
 安而无危天下之本在国故曰国安而天下安天下
 安则王道成矣 胡氏铨曰前言正席次言司正正
 礼此言正身盖席正然后礼正礼正然后身正身正
 则国正国正则天下安矣故继之以国安而天下安
 也
乡饮酒之义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
月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
日月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卷七十五 第 35a 页 WYG0126-0449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日出于东僎所在也月生于西介
 所在也 孔氏颖达曰此覆说乡饮酒礼之义有所
 法象之事前文天地共言此则析言之宾者主之所
 尊敬故以宾象天主供物以养宾故以主象地前经
 介僎象阴阳据其气此云日月言其体僎在东北象
 日出介在西南象月出 吕氏大临曰饮酒之礼莫
 先于宾主立宾象天立主象地礼之经也其次立介
 僎以辅之辅之者纪也其次立三宾以陪之陪之者
卷七十五 第 35b 页 WYG0126-0449d.png
 参也政教之立必有经有纪有参然后可行也其或
 言立或言设也立则本于创始之时设则见于既陈
 之后因宾而后用介因主而后用僎则是立宾立主
 于前乃设介设僎于后也礼之所制如此故用之于
 事则足以为政之本体之于道则足以为教之本
亨狗于东方祖阳气之发于东方也洗之在阼其水在
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亨普/萌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祖犹法也狗所以养宾阳气主养
卷七十五 第 36a 页 WYG0126-0450a.png
 万物海水之委也太古无酒用水而已 孔氏颖达
 曰烹狗东方覆说前文羞出自东房也洗之在阼水
 在洗东覆说洗当东荣也尊有玄酒亦覆上文 吕
 氏大临曰天地之间海居于东东则左也故洗在阼
 水在东有左海之义 陈氏祥道曰牲用狗者狗之
 为物有所守而善择人者也非其人则在所去故古
 之人于燕飨饮食皆用之 方氏悫曰凡植物皆地
 产足以养人之阴凡动物皆天产足以养人之阳天
卷七十五 第 36b 页 WYG0126-0450b.png
 产不特狗也而特烹狗者阳之辰穷于戍至阳之畜
 也东方者得阳之中烹至阳之畜于阳中之方又得
 其宜矣水则盛之于罍者盖酌之于罍而涤之于洗
 故其水在洗东洗既在东水又在洗之东者凡以祖
 天地之左海也左亦东也以方言之则曰东以体言
 之则曰左
宾必南乡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南
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西方者秋
卷七十五 第 37a 页 WYG0126-0450c.png
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北方者冬
冬之为言中也中者藏也是以天子之立也左圣乡
仁右义背藏也(乡许亮反下/同背音佩)
 正义郑氏康成曰春犹蠢也蠢动生之貌也圣之言
 生也假大也愁读为揫揫敛也察犹察察严杀之貌
 也南乡乡仁贵长大万物也察或为杀 孔氏颖达
 曰圣之言生也东方产育万物故为春为圣养育万
 物长之使大亦为仁五行春为仁夏为礼今春为圣
卷七十五 第 37b 页 WYG0126-0450d.png
 夏为仁者春夏皆是生长俱有仁恩之义中者藏也
 北方主智亦为信以五行言之则为信以生长敛藏
 言之则万物所归藏也 吕氏大临曰天子南面而
 立左则东方东方圣也左之则尊之也乡则南方南
 方仁也乡之则宗之也右则西方西方义也右之则
 用之也背则北方北方藏也背之则违之也天子之
 立如是而坐宾亦南乡者尊宾之至也 马氏睎孟
 曰春木为仁而夏曰仁何也天地之仁至乎夏而尽
卷七十五 第 38a 页 WYG0126-0451a.png
 矣天地之义至乎冬而极矣故乐记曰春作夏长仁
 也秋敛冬藏义也长者大之而已秋者敛也万物至
 秋而敛则其成体可察也义者仁之节秋者春夏之
 节也故曰守义中者万物复归其根也藏者不露其
 形也以秋为揫敛则知春夏为发散也以冬为中藏则
 知春夏为外发也 项氏安世曰圣管万善故象春
 仁济万善故象夏义制万事故象秋中藏万理故象
 冬圣以德言未及于用也故左之义以事言天下之
卷七十五 第 38b 页 WYG0126-0451b.png
 大用也故右之乡仁以应物背藏以反身也凡道备
 于身为圣施于物为仁形于事为义存于心为中名
 虽有四其实一也考其次序固人道之当然推其方
 位亦天理之自然也
 案此节有脱误若移下主人必居东方三十一字置
 产万物者圣也上宾必南乡四字属南方者夏上则
 明顺矣圣知本藏于冬而发于春仁育本见于春而
 大于夏言各有当也
卷七十五 第 39a 页 WYG0126-0451c.png
介必东乡介宾主也主人必居东方东方者春春之为
言蠢也产万物者也主人者造之产万物者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献酬之礼主人将西宾将南介覸
 其间也主人者造之礼之所共由主人出也 孔氏
 颖达曰介宾主者主人献宾将西行就宾宾又南行
 将就主人介在西阶之上以介覵隔宾主之间也主
 人造之产万物者释所以主人居东方之意东方产
 育万物主人供客所须故造为产万物之象
卷七十五 第 39b 页 WYG0126-0451d.png
 存异方氏悫曰言宾必南乡以见主之北乡言介必
 东乡以见僎之西乡 陆氏佃曰介必东乡介宾主
 也据此坐乡东北明矣然则主人面西北宾面东南
 僎面西南皆可知
 案上文云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主人坐于东
 南而坐僎于东北言其方也此又云宾必南乡介必
 东乡主人坐于东方言其乡也后世遂沿为侧坐相
 向则误矣观仪礼献宾时云宾升席自西方记云主
卷七十五 第 40a 页 WYG0126-0452a.png
 人介升席自北方降自南方则其席之正而宾南乡
 介东乡主人西乡皆可得而推之矣郑注仪礼云宾
 席牖前南面主人席阼阶上西面介席西阶上东面
 众宾席于宾席之西是四面之坐礼经甚明
月者三日则成魄三月则成时是以礼有三让建国必
立三卿三宾者政教之本礼之大参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礼者阴也大数取象法于月也
 孔氏颖达曰乐既为阳故礼为阴月是阴精故礼之
卷七十五 第 40b 页 WYG0126-0452b.png
 数取法于月也乡饮酒立三宾亦象国立三卿故曰
 政教之本 吕氏大临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三者物之所由致是故礼有三让宾有三宾国有三
 卿上法于月则三日成魄三月成时政教所本礼之
 所以法也 马氏睎孟曰大国三卿周官所谓设其
 参是也
 射义第四十六
  正义孔氏颖达曰案郑目录云名射义者以其记燕
卷七十五 第 41a 页 WYG0126-0452c.png
  射大射之礼观德取士之义此于别录属吉事案此
  篇中有乡射又云不失正鹄正则宾射然则乡射宾
  射俱有之目录惟云燕射大射者此篇广说天子诸
  侯大射燕射之义不专于乡射宾射也射起自黄帝
  易系辞云古者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
  天下是弓矢起于黄帝虞书云侯以明之是射侯见
  于尧舜至周则具矣
  通论孔氏颖达曰礼射有三一大射是将祭择士之
卷七十五 第 41b 页 WYG0126-0452d.png
  射二宾射诸侯来朝天子或诸侯相朝而与之射三
  燕射谓息燕而与之射天子诸侯大夫三射皆具士
  无大射士无臣祭无所择也射人云士射豻侯二正
  是士有宾射乡射记云士布侯画以鹿豕是士有燕
  射也其侯司裘职云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畿
  内诸侯大射止张熊侯豹侯若畿外诸侯大射亦张
  三侯远尊得伸也一曰大侯天子以熊皮饰之二曰
  糁侯豹鹄而麋饰三曰豻侯胡犬皮饰侯若畿内卿
卷七十五 第 42a 页 WYG0126-0453a.png
  大夫则麋侯也畿外卿大夫射侯无文盖降君一等
  则糁侯豻侯其鹄三分侯中而居其一以虎熊豹麋
  之皮饰其侧又方制之以为□谓之鹄鹄者取名于
  鳱鹄小鸟而难中故以中之为隽其侯道虎九十弓
  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列国之诸侯大射大侯亦九
  十糁七十豻五十远尊得伸可同耳其天子以下宾
  射王射三侯五正诸侯二侯三正卿大夫一侯三正
  士豻侯二正郑云五正者中朱次白次苍次黄玄居
卷七十五 第 42b 页 WYG0126-0453b.png
  外三正损玄黄二正或以朱绿二侯者三正一侯者
  二正而已天子宾射用五正三正二正之侯诸侯宾
  射用三正之侯卿大夫用二正之侯士亦用二正之
  侯畿外诸侯以下宾射其侯无文约大射礼文之意
  诸侯既同天子张三侯则宾射亦同天子用五正三
  正二正其卿大夫射亦三正二正之侯士射二正之
  侯天子以下燕射则尊卑皆用一侯天子熊侯白质
  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
卷七十五 第 43a 页 WYG0126-0453c.png
  豕其耦射人云王六耦诸侯四耦卿大夫士三耦谓
  畿内也若畿外诸侯以下则皆三耦也天子大射则
  在庙宾射则在朝诸侯亦在朝天子燕射则在寝诸
  侯亦在寝惟诸侯大射不显畿内畿外之异郑云大
  射于太学其诸侯宾射若在国则亦在朝与天子同
  若在国外相会则在境此三射之外又有乡射谓卿
  大夫贡贤能之后行乡射之礼而询众庶是也又有
  州长射于州序之礼又有主皮之射凡主皮之射有
卷七十五 第 43b 页 WYG0126-0453d.png
  二一是卿大夫从君田猎无侯张兽皮而射之二是
  庶人无侯亦张皮而射之是也又有习武之射故司
  弓矢云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质者是也 吕氏大临
  曰射者男子所有事也天下无事则用之于礼义故
  有大射乡射之礼所以习容习艺观德而选士天下
  有事则用之于战胜故主皮呈力所以禦侮克敌也
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
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
卷七十五 第 44a 页 WYG0126-0454a.png
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长丁/丈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别尊卑老稚然后可以观德行
 也 孔氏颖达曰仪礼大射在未旅前具牲狗及设
 折俎行一献此等皆燕法故云先行燕礼明君臣之
 义者谓臣于堂下再拜稽首升成拜君答拜以臣尽
 竭其力致敬于君君施惠以报之也明长幼之序者
 党正饮酒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是也 吕氏大临
 曰诸侯之射必先行燕礼者大射也卿大夫之射必
卷七十五 第 44b 页 WYG0126-0454b.png
 先行乡饮酒之礼者乡射也射者男子之事必饰之
 以礼乐者所以养人之德使之周旋中礼也盖燕与
 乡饮酒皆燕也因燕以娱宾不可以无礼故有大射
 乡射之礼礼不可无义故明君臣之义长幼之序焉
故射者进退周旋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
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中/行)
 (并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内正外直习于礼乐有德行者也
卷七十五 第 45a 页 WYG0126-0454c.png
 正鹄之名出自此也 孔氏颖达曰此言射者内志
 审正则射能中故见其外射则可以观其内德射的
 谓之正欲明射者内志须正也谓之鹄者鹄直也欲
 使射者外体之直 吕氏大临曰礼射必先比耦故
 一耦皆有上射下射皆执弓而挟矢其进也当阶及
 阶当物及物皆揖其退也亦如之其行有左右其升
 降有先后其射皆拾发其取矢于楅也始进揖当楅
 揖取矢揖既搢挟矢揖退与将进者揖其取矢也有
卷七十五 第 45b 页 WYG0126-0454d.png
 横弓郤手兼弣顺羽拾取之节焉卒射而饮胜者袒
 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决拾加弛弓升饮相揖如
 初则进退周旋必中礼可见矣夫先王制礼岂苟为
 繁文末节使人难行哉亦曰以善养人而已盖君子
 之于天下必无所不中节然后成德也射一艺也容
 比于礼节比于乐发而不失正鹄是必有乐于义理
 久于恭敬用志不分之心然后可以得之则其所以
 得之者其德可知矣故曰可以观德行矣 方氏悫
卷七十五 第 46a 页 WYG0126-0455a.png
 曰进退者升降之节周旋者揖让之容能中礼者以
 其先行礼故也内志正然后持弓矢审外体直然后
 持弓矢固惟固也故其力能至惟审也故其巧能中
  马氏睎孟曰凡此所谓其容体比于礼也
其节天子以驺虞为节诸侯以狸首为节卿大夫以采
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
时也采蘋者乐循法也采蘩者乐不失职也是故天子
以备官为节诸侯以时会天子为节卿大夫以循法为
卷七十五 第 46b 页 WYG0126-0455b.png
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
功成而德行立德行立则无暴乱之祸矣功成则国安
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狸力之反乐/音洛行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驺虞采蘋采蘩今诗篇名狸首逸
 下云曾孙侯氏是也(孔疏仪礼郑注狸之言不来也/射诸侯首不朝者故以是名篇)
 乐官备者谓驺虞曰壹发五豝喻得贤者多也吁嗟
 乎驺虞叹仁人也(孔疏壹发而得五豝若君/一求而得五贤断章取义)乐会时
 者谓狸首曰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乐循法者谓采蘋
卷七十五 第 47a 页 WYG0126-0455c.png
 曰于以采蘋南涧之滨循涧以采蘋喻循法度以成
 君事也乐不失职者谓采蘩曰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孔氏颖达曰射人云驺虞九节狸首七节采蘋采
 蘩皆五节乡射注云五节歌五终四节四拾其一节
 先以听也若然则九节者五节先以听七节者三节
 先以听皆以四节应乘矢拾发也 陈氏祥道曰大
 射奏狸首閒若一乡射奏驺虞閒若一王之五节先
 以听诸侯三节先以听尊者先以听则多卑者先以
卷七十五 第 47b 页 WYG0126-0455d.png
 听则寡盖所以优尊者欲其先知之审也然则王射
 以驺虞大夫士之乡射亦以驺虞者乡射之询众庶
 亦欲官备于天子也 方氏悫曰节者乐歌之节也
 王氏谓天子以驺虞为节者乐仁而杀以时诸侯以
 狸首为节者乐御而射以礼盖射所以习武虽先王
 所不敢忘亦所不敢黩也习而不已其弊必至于黩
 焉亦在乎有以节之而已设官分职天子之事也故
 以备官为节制节谨度诸侯之事也故以时会天子
卷七十五 第 48a 页 WYG0126-0456a.png
 为节服法服道法言卿大夫之事也故以循法为节
 保禄位守祭祀士之事也故以不失职为节 马氏
 睎孟曰驺虞为节以至不失职为节所谓其节比于
 乐也 吕氏大临曰狸首田之所获物之至薄者也
 自曾孙侯氏而下言诸侯以燕射会其士大夫物薄
 诚至君臣相与习礼而天子之德莫大于好生好生
 继天者也诸侯之德莫大于奉朝事奉朝事事君者
 也卿大夫之事莫大于法先王法先王守道者也士
卷七十五 第 48b 页 WYG0126-0456b.png
 之德莫大于敬事敬事死命者也先王制礼作乐以
 养人所以薰沐渐渍日迁于善而不自知也
是故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
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
德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数色角反下/同行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选士者先考德行乃后决之以射
 男子生而有射事长学礼乐以饰之 孔氏颖达曰
 诸侯继世而立卿大夫有功乃升非专以射而选但
卷七十五 第 49a 页 WYG0126-0456c.png
 既为诸侯卿大夫更以射辨其才艺高下非谓直以
 射选补而用之也男子生有悬弧之义因为射事更
 饰以礼乐则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是也凡事之
 中能穷尽礼乐而可数为之以兴立人之德行者莫
 如射故圣王务重焉 方氏悫曰或先行燕礼或先
 行乡饮酒礼所谓饰之以礼或以驺虞为节或以狸
 首为节所谓饰之以乐
是故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
卷七十五 第 49b 页 WYG0126-0456d.png
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多者得与于
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不得与
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
庆而益地数有让则削地故曰射者射为诸侯也是以
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君臣习礼乐而以流
亡者未之有也(比毗志反下同中/丁仲反与音预)
 正义郑氏康成曰岁献献国事之书及计偕物也(孔/疏)
 (汉时谓郡国送文书之使为计吏其贡/献之物与计吏俱来故谓计偕物也)三岁而贡士
卷七十五 第 50a 页 WYG0126-0457a.png
 旧说云大国三人次国二人小国一人流犹放也书
 曰舜流共工于幽州(陆氏佃曰流亡即/孟子流连荒亡) 孔氏颖达
 曰中多者得与于祭此谓大射也案书传云古者诸
 侯之于天子也三年一贡士一适谓之好德再适谓
 之好善三适谓之有功有功者天子赐以衣服弓矢
 再赐以秬鬯三赐以虎贲百人号曰命诸侯一不适
 谓之过再不适谓之敖三不适谓之诬一绌以爵再
 绌以地三绌而地毕注云凡十五年郑以此知三岁
卷七十五 第 50b 页 WYG0126-0457b.png
 而贡士也 方氏悫曰助祭者助天子行礼乐之事
 也比谓礼乐相比而不失必曰比于礼乐而后曰中
 多则知不比于礼乐而偶中者亦不可以言中矣
 存疑胡氏铨曰三岁一贡士盖书传之说窃案经意
 止谓岁献即贡士尔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庶士小大
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君臣相与尽志
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天子制之而诸侯务
卷七十五 第 51a 页 WYG0126-0457c.png
焉此天子之所以养诸侯而兵不用诸侯自为正之具
 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曾孙之诗诸侯之射节也四正
 正爵四行也四行者献宾献公献卿献大夫乃后乐
 作而射也(孔疏此大射礼若燕射/则说屦升堂坐后乃射)莫处无安居其官
 次者也御犹侍也以燕以射先行燕礼乃射也则燕
 则誉言国安则有名誉 吕氏大临曰国家閒暇诸
 侯与其卿大夫尽志于射以习礼乐是诸侯以礼乐
卷七十五 第 51b 页 WYG0126-0457d.png
 养其群臣也诸侯贡士于天子试之以射以中之多
 寡为赏罚则诸侯皆勉习礼乐以事天子是天子以
 礼乐养诸侯也 方氏悫曰天子制射礼于上诸侯
 务之于下以使之习听礼乐则所以养之也养之以
 礼则不争养之以乐则无怨不争无怨则兵不用矣
 诸侯自为正之具者以射求正诸已故也
 存异陆氏佃曰四正盖天子诸侯大夫士之正据射
 人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诸侯以四耦射三侯三正
卷七十五 第 52a 页 WYG0126-0458a.png
 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
 正(案如陆说则具举字难解且兼天子/大夫士则上曾孙侯氏句亦难解)
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司马使子
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
者不入其馀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
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
礼不从流俗脩身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
者半序点又剔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不变旄期称
卷七十五 第 52b 页 WYG0126-0458b.png
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廑有存者(矍俱縳反相息亮/反贲读偾将子匠)
 (反与音预觯之䜴反弟音悌好呼报反下同俟死绝/句者不二字一句下同不陆读否吕如字属下句廑)
 (音/仅)
 正义郑氏康成曰矍相地名先行饮酒礼将射乃以
 司正为司马子路执弓矢出延射则为司射也延进
 也出进观者欲射者也贲读为偾犹覆败也亡国亡
 君之国者也与为人后者与犹奇也后人者一人而
 已既有为者而往奇之是贪财也子路陈此三者而
卷七十五 第 53a 页 WYG0126-0458c.png
 观者畏其义则或去也公罔之裘之发声也射毕又
 使此二人举觯者古者于旅也语谓说义理也三十
 曰壮耆耋皆老也流俗失俗也处犹留也八十九十
 曰旄百年曰期颐称犹言也行也者不言有此行不
 可以在此宾位也 孔氏颖达曰孔子使子路为司
 射之官出门而延进观者及欲射之人败军之将无
 勇亡国之大夫不忠且无知公罔氏也裘名也序氏
 也点名也至将旅时使二人举觯誓众不在此位者
卷七十五 第 53b 页 WYG0126-0458d.png
 问众人有此诸行不若有则可在此宾位也此记所
 陈惟约乡射礼案乡射司射比众耦于堂西此出延
 者盖观者既多庭中不容故出延之入乃比耦也以
 初观者在门外未有宾主之礼故誓恶者令不入以
 乡饮酒礼差之射礼毕旅酬之时乃是二人举觯故
 乡射礼毕司马反为司正乐正升堂复位宾取俎西
 之觯酬主人主人酬大夫自相旅毕君使二人举觯
 于宾与大夫则当此公罔之裘序点二人举觯之节
卷七十五 第 54a 页 WYG0126-0459a.png
 也但众宾射事既了皆在宾位主人以礼接之不复
 斥言其恶但简其善者耳旄期之老不复能射而得
 在位此老人本观礼虽不能射与在宾中故知旅酬
 之时其人犹在也 吕氏大临曰乡射之礼先行乡
 饮酒至于将射以司正为司马故曰射至于司马也
 记云既旅士不入明未旅士犹可入而与射故子路
 执弓延射有入不入及去者入者之辞也卒射司马
 反为司正然后行旅酬卒旅然后使二人举觯于宾
卷七十五 第 54b 页 WYG0126-0459b.png
 与大夫射事既卒则众宾皆在宾位故公罔之裘与
 序点举觯以众宾皆在宾位故有不在此位及去者
 处者存者之辞也宾在门外则司马誓之使恶者不
 入宾在宾位则二人举觯而语不复斥恶但使善者
 处耳 方氏悫曰如堵墙言其周围而固密也司正
 以治礼名之司马以治兵名之燕礼事也射兵事也
 方燕之时则名之为司正及射之时则名之为司马
 亦各从其类也以将射也故执弓矢以延之以将旅
卷七十五 第 55a 页 WYG0126-0459c.png
 也故扬觯而语焉又各以其类也不谓有如此者否
 则发问之辞也言能如此然后可以在此位也旄与
 耄同孟子曰反其旄倪 马氏睎孟曰败军之将亡
 国之大夫二者可以死而不死则非忠也舍巳之亲
 而与为人之后者则非孝也去与入半言圃之外者
 去与处半言圃之内者廑者仅也盖公罔之裘语之
 以略序点语之以详略故责之以轻而处者半详故
 责之以重而存者少 刘氏敞曰与为人后者庶子
卷七十五 第 55b 页 WYG0126-0459d.png
 而夺其宗则篡其祖也嫡子而后其族则轻其亲也
 诸父诸兄诸弟而后其子兄弟则乱昭穆也异姓而
 后于人则背其姓也周衰此等盖多此仲氏之所恶
 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延或为誓序点或为徐点壮或为
 将旄期或为旄勤今礼扬皆作腾
 存异陆氏佃曰扬觯将以饮不胜者乡射云不胜者
 进北面坐取丰上之觯立卒觯是也公罔之裘扬觯
卷七十五 第 56a 页 WYG0126-0460a.png
 以待初射之用序点又扬觯以待再射之用乡射曰
 设丰实觯如施之此当实序点所扬之觯也夫礼必
 再射以求幸中故序点所言又进于公罔之裘一等
 (案郑谓扬觯是于旅也语则射毕而合语时/也故欲求好学好礼之人陆谓是罚爵似误)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已之志也故心
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为人
父者以为父鹄为人子者以为子鹄为人君者以为君
鹄为人臣者以为臣鹄故射者各射已之鹄故天子之
卷七十五 第 56b 页 WYG0126-0460b.png
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诸侯也射中则得为诸侯
射不中则不得为诸侯(舍音舍/中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大射将祭择士之射也以为某鹄
 者将射还视侯中之时意曰此鹄乃为某之鹄吾中
 之则成人不中之则不成人也得为诸侯谓有庆不
 得为诸侯谓有让也 孔氏颖达曰鹄则上下俱同
 无复君臣父子之别而言以为父鹄者是升射之时
 既身为人父则念云所射之鹄是为人父之鹄中则
卷七十五 第 57a 页 WYG0126-0460c.png
 任为人父不中则不任为人父故为人父者以为父
 鹄为人子以及君臣皆放此 吕氏大临曰射之为
 艺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所以父子君臣各以已为
 之鹄射者各射已之鹄故虽诸侯之射亦以中则得
 为诸侯不中则不得也故谓之射侯古之射者志于
 中也其专如是岂特志于中鹄中侯已哉中父之鹄
 则反求所以中为人父之道中子之鹄则反求所以
 中为人子之道是乃所以充其类绎其志也 方氏
卷七十五 第 57b 页 WYG0126-0460d.png
 悫曰绎若抽绎之绎言其绎于内而明于外舍若趋
 舍之舍言其舍于此而之于彼诗不云乎舍矢既均
 又曰舍拔则获射固有舍意
 馀论朱子曰射中则为诸侯不中则不得为诸侯此
 等语皆难信书谓庶顽谗说侯以明之然中间若有
 羿之能又如何以此分别恐大意略以射审定非专
 以此去取也
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
卷七十五 第 58a 页 WYG0126-0461a.png
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
不得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
进爵绌地是也(与音/预)
 正义郑氏康成曰泽宫名也士谓诸侯朝者诸臣及
 所贡士也皆先令习射于泽已乃射于射宫课中否
 也诸侯有庆者先进爵有让者先削地 孔氏颖达
 曰泽者盖于宽閒之处近水泽而为之也非惟祭而
 择士馀射亦在其中故书傅论主皮射云向之取也
卷七十五 第 58b 页 WYG0126-0461b.png
 于圃中勇力之取也今之取也于泽宫揖让之取也
 是主皮之射亦近于泽也司弓矢云泽共射椹质之
 弓矢有庆者先进爵有让者先绌地进则爵轻于地
 故先进爵而后益地也退则地轻于爵故先削地而
 后绌爵也
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天地四方者男
子之所有事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有事然后敢用榖
也饭食之谓也(饭扶晚反/食音嗣)
卷七十五 第 59a 页 WYG0126-0461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男子生则设弧于门左三日负之
 人为之射乃卜食子也 孔氏颖达曰男子生而有
 为射之志故长大重之桑弧蓬矢取其质也所以用
 六者射天地四方也礼射惟四矢象禦四方之乱三
 日射罢而后用榖以食子也 方氏悫曰天地四方
 谓之六合以上与下为合东与西为合南与北为合
 故也以射六合故以六矢射之射之则以射人代之
 而已六合男子之所有事也生而必射以示其有事
卷七十五 第 59b 页 WYG0126-0461d.png
 之志射而后食以示其受禄之道 陈氏浩曰宇宙
 内事皆已分内事皆男子之志也
射者仁之道也求正诸己巳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
怨胜已者反求诸已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
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正义郑氏康成曰诸犹于也必也射乎言君子至于
 射则有争也下降也饮射爵者亦揖让而升降胜者
 袒决遂执张弓不胜者袭说决拾郤左手右加弛弓
卷七十五 第 60a 页 WYG0126-0462a.png
 于其上而升饮君子耻之是以射则争中 孔氏颖
 达曰仪礼大射云耦进上射在左并行当阶北面揖
 及阶揖升堂揖皆当其物北面揖及物揖射毕北面
 揖揖如升射是射时升降揖让也经文揖让而升谓
 饮射爵时揖让非射时也 方氏悫曰胜饮不胜则
 材养不材之意也材养不材仁之道也君子当仁不
 让于此安得不争乎 陈氏浩曰为仁由已射之中
 否亦由已非他人所能与也故不怨胜已而反求诸
卷七十五 第 60b 页 WYG0126-0462b.png
 身
孔子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
者其唯贤者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
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
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正音征/夫音扶)
 正义郑氏康成曰何以言其难也声谓乐节也画布
 曰正栖皮曰鹄正之言正也鹄之言梏也梏直也言
 人正直乃能中也发或为射发犹射也的谓所射之
卷七十五 第 61a 页 WYG0126-0462c.png
 识也言射的必欲中之者以求不饮女爵也辞养让
 见养也 孔氏颖达曰何以射者言人之射何以能
 使射中与乐节相应也何以听者言何以能听此乐
 节使与射中相合也言射中乐节两相应会作何法
 以为之至极难矣循声而发谓射者依循乐声而发
 矢不失正鹄言中也射中与乐节相会唯贤者乃能
 诗小雅宾之初筵之诗郑注声谓乐节驺虞九节之
 属画布曰正则宾射也栖皮曰鹄则大射也所射之
卷七十五 第 61b 页 WYG0126-0462d.png
 识谓记识之处即正鹄之中也 吕氏大临曰君子
 责己重而责人轻我之不中则反求诸已曰非病也
 不能也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循声而发发而不
 大正鹄者惟贤者能之非不肖者所能也此责己
 之重也彼之不中则曰非不能也病也老也酒者所
 以养老与病也揖让而升以礼相下以饮其不胜者
 此责人之轻也
钦定礼记义疏卷七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