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0125-02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
 内则第十二之二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
人脩而兼用之凡五十养于卿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
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瞽亦如之九十者
使人受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
饮食不违寝膳饮从于游可也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0125-0270b.png
十月制九十日脩唯绞紟衾冒死而后制五十始衰六
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煖八十非人不煖九十虽得
人不煖矣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
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七十
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五十不从力政六十
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衰之事弗及也
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凡自七十以上唯衰
麻为丧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0125-0271a.png
者其家不从政瞽亦如之凡父母在子虽老不坐有虞
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国老于东
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
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国之西郊
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夏后氏收而祭燕衣而养
老殷人冔而祭缟衣而养老周人冕而祭玄衣而养老
 (粻知良反绞古交反紟其鸩反本又作衿冒亡报反/煖乃管反朝直遥反下同珍从之从才用反又如字)
 (与音预下同齐侧皆反衰七/回反冔况甫反缟古老反)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0125-0271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记王制有此 孔氏颖达曰记者
 重录之后人因而不去慎疑不敢删易也
 通论陆氏佃曰王制主国故先言养国老于上庠后
 言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内则主
 家故先言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后
 言养国老于上庠主家以言故无所谓少而无父者
 谓之孤一节主国以言故无所谓曾子曰孝子之养
 老也一节主家也故言不从政狭主国也故言不从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0125-0271c.png
 政广所谓家事有以异于国乎无也故内则终之以
 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一节所谓国事者有以
 异于家乎无也故王制终之以父之齿随行兄之齿
 雁行一节 朱氏申曰瞽亦如之以废疾者亦非人
 不养也
 案朱子谓此篇古经而王制汉作是王制采此篇入
 之也注巳前见故此不具
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0125-0271d.png
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终身也者非终
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
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乐音洛下同/养羊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犬马尽然贱喻贵也 孔氏颖达
 曰此因上陈养老之事遂陈孝子事亲之礼饮食忠
 养是孝子事亲之身终也恐人谓孝子事亲至亲身
 终故解言父母虽没终竟孝子之身而行孝道与亲
 在无异至于父母所爱敬犬马之属尽须爱敬况于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0125-0272a.png
 父母所爱敬之人乎 方氏悫曰忠不欺其亲也养
 之以忠则足以养其志矣 陈氏浩曰忠养以上是
 终父母之身爱所爱敬所敬则终孝子之身也
凡养老五帝宪三王有乞言五帝宪养气体而不乞言
有善则记之为惇史三王亦宪既养老而后乞言亦微
其礼皆有惇史(有音又/惇音敦)
 正义郑氏康成曰宪法也养之为法其德行有读为
 又又从之求善言以施行也微其礼者依违言之求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0125-0272b.png
 而不切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五帝三王养老之礼
 五帝养老法其德行三王非但法其德行又从求乞
 善言养气体而不乞言者覆说上五帝宪之法老人
 有善德行则记录之使众人法则为惇厚之史三王
 既法德行又乞善言德行善言皆记之为惇史皆者
 皆三代也 吕氏祖谦曰年之贵乎天下久矣五帝
 三王皆尊德尚齿然五帝时风气未开人情惇厚朝
 夕与老者亲炙其仁义之容道德之光自得于观感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0125-0272c.png
 不言之际三王不及五帝所以有乞言之礼气味稍
 薄矣 张氏怡曰有善则记之所重在惇厚之德也
 故曰惇史三王乞言亦不专恃言微具此礼耳所重
 亦在惇厚之德故亦有惇史
 案五帝虽不乞言而老者有善言则记之故史为惇
 史所重在宪德也三王则有乞言矣然其乞也重烦
 老人酬答不恳其必言故史亦为惇史所重原不在
 言也或曰古人求言必拜此杀其拜跪之礼使老人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0125-0272d.png
 安逸亦通
淳熬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淳之纯反熬/五羔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淳沃也熬亦煎也沃煎成之以为
 名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为酏论养老须饮食如养
 亲之事明八珍之馔并明羞豆糁𩜾之等淳熬八珍
 内一珍之名陆稻陆地之稻以陆稻孰之为饭煎醢
 使熬加于饭上恐其味薄更沃之以膏使味相湛渍
 曰淳熬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0125-0273a.png
淳母煎醢加于黍食上沃之以膏曰淳母(母依注音/模食音嗣)
 正义郑氏康成曰母读曰模(孔疏母是禁止之辞/非膳羞之体故读模)
 象也作此象淳熬 孔氏颖达曰淳母法象淳熬而
 为之食饭也谓以黍米为饭黍皆在陆无在水之嫌
 故不言陆
炮取豚若将刲之刳之实枣于其腹中编萑以苴之涂
之以谨涂炮之涂皆乾擘之濯手以摩之去其皽为稻
粉糔溲之以为酏以付豚煎诸膏膏必灭之钜镬汤以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0125-0273b.png
小鼎芗脯于其中使其汤毋灭鼎三日三夜毋绝火而
后调之以醯醢(炮步交反将读牂子郎反刲苦圭反刳/音枯编必县反又步典反萑音丸苴子)
 (馀反擘必麦反去起吕反皽章善反糔/息酒反又相流反溲所九反镬户郭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炮者以涂烧之为名也将当为牂
 牂牡羊也(孔疏以经云取豚若将则将是豚类/故知将当为牂声相近又字体相似)刲刳
 博异语也(孔疏案易云士刲羊又云/刳木为舟意同而语异)谨当为墐声之
 误也(孔疏谨非泥涂之物/声相近故为墐也)墐涂涂有穰草也(孔疏用/之炮豚)
 (须相黏著故/知涂有穰草)皽谓皮肉之上魄莫也糔溲亦博异语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0125-0273c.png
 也糔读与滫瀡之滫同芗脯谓煮豚若羊于小鼎中
 使之香美也谓之脯者既去皽则解析其肉使薄如
 为脯然唯豚全耳(孔疏案周礼封人有毛炮之豚豚/形小故知全体周礼郑注云毛炮)
 (豚者爓去其毛而炮之豚既毛炮则此牂或亦毛炮/ 案疏豚全有证牂解究无证盖炮之时豚全牂亦)
 (全及为脯则牂/解豚亦解也)豚羊入鼎三日乃内醯醢可食也
 孔氏颖达曰萑乱草也苴裹也编连乱草以裹匝豚
 牂裹之既毕涂之擘谓擘去乾涂也手既擘泥不净
 其肉又热故濯手摩之去其皽膜灭没也小鼎盛膏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0125-0273d.png
 煎熬豚牂膏必没此豚牂也大镬盛汤以小鼎之香
 脯入于大镬汤中镬中之汤无得没此小鼎若汤没
 鼎恐汤入鼎中令食坏也毋绝火者欲令用火微热
 势不绝也
 存异陆氏佃曰将读如字若将刲之犹如麛执之先
 儒谓献麛有成礼如之也为稻粉以下一节释为稻
 粉之法
 案下言付豚不言付牂似将字不必读牂但若将二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0125-0274a.png
 字究无著不如依注读牂也为稻粉皆缘豚牂而设
 故经云以付豚陆谓另作一节非矣盖经下言豚不
 言牂者省文也
捣珍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脢每物与牛若一捶反侧
之去其饵孰出之去其皽柔其肉(脢音每徐亡代反饵/音二本或作皽下句)
 (皽作/饵)
 正义郑氏康成曰脢脊侧肉也(孔疏脊侧肉美今捣/以为珍宜取美处)
 捶捣之也饵筋腱也(孔疏皽为皮膜则饵/为筋腱腱即筋之类)柔之为汁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0125-0274b.png
 和也汁和亦醯醢与(孔疏上炮豚炮牂调以醯醢下/渍亦食之以醯若醢故知捣珍)
 (和亦/醯醢) 陈氏浩曰与牛若一谓与牛肉之多寡均也
 反捶之又侧捶之去其筋饵既孰乃去其皽膜而柔
 之以醯醢 陆氏佃曰异言牛大牲也
 案羊麋鹿麇小牛大不能相称言或以羊与牛或以
 鹿与牛二物相称合捣之必用牛者牛土畜补益最
 多故也
 存异陆氏佃曰此言捣珍则上所谓淳熬等物非珍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0125-0274c.png
 也周官珍用八物即此牛羊麋鹿麇豕狗狼是与饵
 读如合以为饵煎之之饵言去其饵则当以物为饵
 孰之可知
 案周礼膳夫珍用八物不详其名郑注以此淳熬淳
 母炮豚炮牂捣珍渍熬肝膋实之吕原明谓炮不宜
 分益之以糁固本经所有陆氏所云八物亦非本经
 所无与注疏并存可也但以经言捣珍而谓上淳熬
 等物非珍后又谓淳亦珍则自相矛盾须知牛羊麋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0125-0274d.png
 鹿等八者其物也其所以为珍则在乎淳熬淳母炮
 捣八者之精耳至于饵字援下合以为饵则去字如
 何解
渍取牛肉必新杀者薄切之必绝其理湛诸美酒期朝
而食之以醢若醯醷(湛子潜反直荫反/又将鸩反期音期)
 正义郑氏康成曰湛亦渍也 陆氏佃曰期朝谓周
 一朝 陈氏浩曰绝其理横断其文理也
为熬捶之去其皽编萑布牛肉焉屑桂与姜以洒诸上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0125-0275a.png
而盐之乾而食之施羊亦如之施麋施鹿施麇皆如牛
羊欲濡肉则释而煎之以醢欲乾肉则捶而食之(洒所/买反)
 (盐音艳又如字乾而食一本/无而食之三字濡音儒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熬于火上为之也今之火脯似矣
 欲濡欲乾人自由也醢或为醯 孔氏颖达曰作熬
 之法于牛如上所陈若施设于羊亦如牛也食熬之
 时唯人所欲若欲得濡肉则以水润泽而煎之以醢
 也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0125-0275b.png
 通论方氏悫曰曲礼言濡肉齿决盖由制造之异故
 食之不得不异也
 总论郑氏康成曰此七者周礼八珍其一肝膋是也
糁取牛羊豕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稻米二肉一
合以为饵煎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周礼糁食也(孔疏周礼醢人羞/豆之食酏食糁食)
 (故云/然) 孔氏颖达曰三如一谓取牛羊豕之肉等分
 如一稻米二肉一者谓二分稻米一分肉也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0125-0275c.png
 通论陆氏佃曰三如一不异言牛同是三牲之一施
 之也
肝膋取狗肝一幪之以其膋濡炙之举燋其膋不蓼(懞/音)
 (蒙燋又作/焦子消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膋肠閒脂举或为巨 孔氏颖达
 曰举皆也谓炙膋皆燋也 陆氏佃曰上言养老继
 之以此文王世子所谓养老之珍具也
 通论吕氏希哲曰上八者所谓珍用八物也据正文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0125-0275d.png
 淳熬也淳母也炮也捣珍也渍也熬也糁也肝膋也
 注疏非是
 存异陆氏佃曰珍用八物其为品六一捣二渍三熬
 四糁五肝膋六酏言为熬在上为酏在下熬隆于用
 火也周官糁食即此糁酏食即此酏三相参为糁所
 谓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是也两相差池为酏
 所谓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是也然则淳熬淳
 母所谓糗饵粉餈是与其谓之淳亦珍也然进于珍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0125-0276a.png
 凡物以淳为珍
 案周官珍用八物原未详名郑注既以淳熬至肝膋
 当之而此经忽杂糁一节于肝膋之上吕陆诸人遂
 有异同致成聚讼案朱子明言此数节疑有脱误则
 安知糁非原在肝膋之下与酏为类而误录在肝膋
 之上乎况本文原无八珍字面亦何容哓哓也
 总论孔氏颖达曰郑意八珍一淳熬二淳母三四炮
 豚若牂五捣珍六渍七熬八肝膋记文不次故肝膋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0125-0276b.png
 在糁下
取稻米举糔溲之小切狼臅膏以与稻米为酏(酏读为/𩜾之然)
 (反又之/善反)
 正义郑氏众曰为酏以酒酏与稻米为饼 郑氏康
 成曰狼臅膏臆中膏也以煎稻米则似今膏𩛻矣(孔/疏)
 (似汉时膏𩛻以煎稻/米郑举时事以说之)此周礼酏食也此酏当从𩜾(孔/疏)
 (以酏是粥非是膏煎/稻未故改酏从𩜾也)
 案酏是粥不可为豆实后郑既破酏为𩜾仍以为酏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0125-0276c.png
 食酏字从酒则先郑所谓饼即后郑所谓𩛻也
 总论朱子曰内则一篇文理密察法度精详见古先
 圣王所以厚人伦美教化者无所不用其全某疑中
 閒似有难看处如饭黍稷稻粱止大夫于阁三士于
 坫一二节与上下文似不相蒙岂特载此因以著夫
 贵贱品节之差邪又凡养老止玄衣而养老一节疑
 王制之重出不然亦岂先王之成法因子事父母而
 达之天下以及人之老哉又曾子曰一节虽承上章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0125-0276d.png
 养老之文而云然此篇既曰后王命冢宰降德于众
 兆民则是古昔盛时朝廷所下教命恐不应引到曾
 子之言疑是他简脱误在此又凡养老五帝宪至皆
 有惇史一节疑错简恐或当在上文玄衣而养老之
 下又淳熬止以与稻米为酏一节亦疑错简恐或当
 属上文冬宜鲜羽膳膏膻及雉兔皆有芼之下自此
 外数节上下井井有条独此未易晓畅
 案此篇依朱子说分析属之极顺若曾子曰一节则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0125-0277a.png
 谓承上养老之文者得之盖此篇虽多古经亦必曾
 子之徒所录故因记师说以明之其首云后王降德
 亦记者语见此所录皆古王者之教耳不必定是朝
 廷所下教命也
礼始于谨夫妇为宫室辨外内男子居外女子居内深
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阍音/昏)
 正义郑氏康成曰阍掌守中门之禁也寺掌内人之
 禁令也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当夕论夫妇男女及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0125-0277b.png
 内外之别又明妾与适妻尊卑相降之等 刘氏彝
 曰男子居外女子居内各正其德业易曰闲有家闲
 以防之于细微之初 方氏悫曰国之本在家故礼
 始于谨夫妇易基乾坤诗首关雎皆始于谨夫妇之
 意也
男女不同椸枷不敢县于夫之楎椸不敢藏于夫之箧
笥不敢共湢浴夫不在敛枕箧簟席襡器而藏之少事
长贱事贵咸如之(椸同杝以支反枷音嫁县/音元楎音辉笥息吏反)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0125-0277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竿谓之椸楎杙也(孔疏尔雅樴谓/之杙在墙谓之)
 (楎郭璞云植曰楎横/曰椸同类之物也)夫不在敛枕箧等藏之不敢亵
 也咸皆也 陆氏佃曰枕有箧簟席有襡皆器而藏
 之 黄氏震曰夫不在谓夫出也此敛藏之事凡少
 事长贱事贵皆如之 吴氏澄曰夫妇得相亲者且
 如此则非夫妇者其明微厚别又当何如
夫妇之礼惟及七十同藏无閒故妾虽老年未满五十
必与五日之御将御者齐漱浣慎衣服栉縰笄总角拂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0125-0277d.png
髦衿缨綦屦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妻不在妾御
莫敢当夕(閒徐去声皇如字与音预/齐争皆反下皆同浣音浣)
 正义郑氏康成曰及犹至也夫妇七十同藏无閒衰
 老无嫌也五十始衰不能孕也妾闭房不复出御矣
 此御谓侍夜劝息也将御者其往如朝也角字衍拂
 髦或为缪发虽婢妾衣服饮食必后长者人贵贱
 不可以无礼也妻不在妾御莫敢当夕辟女君之御
 日也(孔疏此谓卿大夫/以下故注云女君) 孔氏颖达曰夫妇唯至七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0125-0278a.png
 十同处居藏无所閒别若未七十妇虽六十以下则
 犹閒居妾五十不御则妻虽五十以上犹得与也妾
 恒避女君之御日非但不敢当女君之御日犹不敢
 当夕而往故诗小星云肃肃宵征夙夜在公 方氏
 悫曰将御者必齐漱浣者所以致洁敬也妾御莫敢
 当夕者所以避上僭之嫌也 朱氏申曰年未五十
 尚能孕育五日一御所以广传嗣之道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五日一御诸侯制也诸侯取九女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0125-0278b.png
 侄娣两两而御则三日也次两媵则四日也次夫人
 专夜则五日也天子十五日乃一御(孔疏周礼九嫔/郑注云御女之)
 (法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
 (后当一夕十五日而遍望后反之夫人侄娣卑于两/媵故先大夫一妻二妾则三日御遍士一妻一妾则)
 (二日御遍妾恒避女君之御日即/自当御犹不敢当一夕见星往还) 陆氏佃曰髺用
 组乃笄又曰髺笄用桑长四寸角非衍字总角拂髦
 女未笄之饰今服以御言若未足以当君子也故邦
 君之妻自称曰小童 吴氏澄曰夫妇七十同藏则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0125-0278c.png
 不敢藏于夫之箧笥盖年未七十者
 案周礼无夫人惟言九嫔世妇女御皆不言数曲礼
 言天子有后有夫人有嫔有世妇有妻有妾公侯有
 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皆不言数惟昏义后立六宫
 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与王之三公
 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配郑氏据此谓周
 特设百二十女官与夏之男官相配又据其数以分
 进御之日考白虎通义谓天子诸侯皆娶于三国九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0125-0278d.png
 女法地之九州又言天子娶于四国十二女法天之
 十二月则天子之所御者九嫔止矣周官有六卿无
 三公盖三公三孤不必备大约六卿兼之则三夫人
 亦不必备必德尊望重外则命公侯之夫人为之内
 或九嫔兼之世妇内亦或九嫔兼之如六卿之兼三
 孤外则命卿大夫之妻兼之故周礼春官有世妇曰
 每宫卿二人大夫四人所谓世妇命于奠茧者内世
 妇其他则皆从男子者外世妇则内世妇之无定数
卷四十 第 18a 页
 更可知矣若女御则后嫔进御之日以给使令故曰
 掌叙御于王之燕寝初非王所当御也若君私幸之
 则如卫州吁曰嬖人之子不得与所娶三国侄娣所
 生之子同非如郑氏之说也 又案女子年十五即
 未许嫁亦笄矣岂有既嫁当御而犹总角者陆谓服
 以御谬吴氏割首二句属上章亦谬盖此藏字乃寝
 息之意与上藏字迥别观敬姜于礼老而愈严岂有
 七十即废男女内外之辨而衣服可藏于夫之箧笥
卷四十 第 18b 页
 者
妻将生子及月辰居侧室夫使人日再问之作而自问
之妻不敢见使姆衣服而对至于子生夫复使人日再
问之夫齐则不入侧室之门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
子设帨于门右三日始负子男射女否(见贤遍反下同/姆音茂一音母)
 (复扶又反/齐侧皆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侧室谓夹之室次燕寝也(孔疏夫/正寝在)
 (前燕寝在后侧/室又次燕寝旁)作有感动也夫齐不入若始时使人
卷四十 第 19a 页
 问也(孔疏今虽动作以/齐故亦使人问之)弧者示有事于武帨者事人
 之佩巾表男女也负之谓抱之而使向前也男射始
 有事也 孔氏颖达曰以下论国君至庶人生子之
 礼此一节未生至始生及月辰谓生月之辰初朔之
 日也生子不于夫正室及妻之燕寝必于侧室者以
 正寝燕寝尊故也 辅氏广曰侧室是妾之常居夫
 使人日再问之者爱而不失于狎敬而不失于疏妻
 不敢见虽病不敢忘礼使姆衣服而对虽遽不敢失
卷四十 第 19b 页
 礼 陈氏浩曰姆女师也
 通论方氏悫曰古之人重男女之别非特见于弧帨
 而巳男则寝于床之尊女则寝于地之卑其衣之也
 男以昼服之裳女以夜服之裼其弄之也男以所有
 事之璋女以所有事之瓦
 存异孔氏颖达曰妻居侧室则妾亦当然故春秋傅
 云赵有侧室曰穿是妾之子也 陆氏佃曰言衣服
 则姆代服其服以对与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0125-0280a.png
 案妻常居适室妾常居侧室此只月辰所迁耳疏引
 左傅反混姆衣服而对亦谓姆整洁其衣乃对以示
 敬耳非谓姆可服夫人内子之服也 又案青史氏
 之记曰古者胎教之道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案贾/氏新)
 (书作/蒌)室太师持铜而御户左(案铜谓/律管)太宰持升(案新/书作)
 (斗/)而御户右太卜持蓍龟而御堂下(案此将/卜名)诸官皆
 以其职御于门内比三月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
 太师抚乐而称不习所求滋味非正味则太宰荷升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0125-0280b.png
 不敢煎调曰不敢以待(案新书/作侍)王太子贾谊新书曰
 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
 某太卜曰命云某然后为王太子刘向列女傅曰妇
 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案跸/跛同)不食邪味割不
 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
 令瞽诵诗道正事三条可补记文之缺备录之
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
吉者宿齐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
卷四十 第 21a 页 WYG0125-0280c.png
天地四方保受乃负之宰醴负子赐之束帛卜士之妻
大夫之妾使食子(接方如字郑音捷齐侧皆反/朝直遥反射天地食亦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诗之言承也(孔疏诗含神雾云诗/者持也以手维持则)
 (承奉之义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承陈/氏浩曰仪礼尸酢主人诗怀之亦 义)桑弧蓬矢本
 太古也(孔疏桑与蓬/皆质素之物)天地四方男子所有事也保保
 母保受乃负之代士也醴当为礼声之误也礼以一
 献之礼赐之束帛酬之以币也(孔疏约士昏礼礼宾/酬币之法此士负子)
 (故还用/士礼)士妻大夫之妾时自有子使之(孔疏使其食/子须有乳汁)
卷四十 第 21b 页 WYG0125-0280d.png
 (故知时自/有子者) 孔氏颖达曰此论国君世子生及三日
 负子及食之法 刘氏彝曰男子生必卜求吉士负
 之以行接子之礼俾射人桑弧蓬矢射天地四方者
 明傅先王之道承祖父之付必有德政以达天地四
 方是假桑蓬以申其志焉 方氏悫曰卜士负子既
 得吉卜然后宿齐朝服敬之至也保受乃负之盖士
 之负子特为斯须之礼而已 陈氏浩曰宰宰夫也
 掌具掌其设礼之具也 辅氏广曰醴士而不及射
卷四十 第 22a 页 WYG0125-0281a.png
 人士负我者也射人我所使也固不可同矣诸母则
 择之乳母则卜之者岂非性情之发尚犹可见而气
 血之相宜有不可知者邪 徐氏师曾曰士卑故言
 妻大夫稍尊故止言妾
 通论孔氏颖达曰射礼唯四矢者谓天地非射事所
 及唯禦四方故止四矢 皇氏侃曰士之妻大夫之
 妾随课用一人(案此止乳食之故止一/人若师保则有三母)桓六年左傅
 云卜士负之士妻食之不云有大夫妾文略也 方
卷四十 第 22b 页 WYG0125-0281b.png
 氏悫曰桑非弓干之上者蓬非矢材之劲者取用之
 见有其志未备其事而成人有渐也 陆氏佃曰婴
 儿多类乳母食母岂可不择哉
 存疑郑氏康成曰接读为捷捷胜也谓食其母使补
 虚强气 又曰食子不使君妾适妾有敌义不相亵
 以劳辱事也(案适妾不可解且/妾则何敌义之有) 王氏肃曰以大牢
 接待夫人 刘氏彝曰接者继续之谓诸侯有宗庙
 社稷人民传付非轻夫人始生世子有继续之道故
卷四十 第 23a 页 WYG0125-0281c.png
 接引其子俾有立志 陆氏佃曰醴读如字醴以礼
 之冠礼曰乃醴宾一献之礼(案士冠礼注/亦以醴为礼)
 案接即下接子非接夫人郑王皆误也刘谓继续则
 止可言诸侯世子与下凡接子统大夫士言相碍陆
 谓礼之以醴于义可通但即礼之以酒亦未尝不可
 一献也
凡接子择日冢子则大牢庶人特豚士特豕大夫少牢
国君世子大牢其非冢子则皆降一等
卷四十 第 23b 页 WYG0125-0281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凡接子择日三日之内尊卑必皆
 选其吉焉冢子天子世子也(孔疏下云国君世子大/牢既别言国君世子故)
 (知此冢子谓/天子世子也)冢大也冢子犹言长子通于下也(孔疏/恐冢)
 (子之名唯施天子世子故云通于下知者以/下云其非冢子明庶人大夫士等皆有其号)用特豚
 四者皆谓长子非冢子谓冢子之弟及众妾之子天
 子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庶人犹特豚也(孔疏/士特)
 (豚则庶人全应无牲今以/礼穷与士同故云犹特豚) 陆氏佃曰曰国君世子
 大宰为其接以大牢同于王冢子也是以盛言之尽
卷四十 第 24a 页 WYG0125-0282a.png
 其辞焉耳且推国君而远之使不偪上也又以著自
 庶人积隆至是穷矣盖礼穷则同也 孔氏颖达曰
 此一节论国君以下至庶人以上接子牲牢之异并
 适庶不同
 通论孔氏颖达曰此三日接子之礼牲牢如此若三
 月名子之时则与此异故下文云具视朔食
 案接子即上三日始负此又言择日者或离生日数
 之或并生日数之择其吉者朱子曰或记异闻也孔
卷四十 第 24b 页 WYG0125-0282b.png
 谓三日负子之后又择日似误
异为孺子室于宫中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
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
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
 正义郑氏康成曰异为孺子室于宫中者特埽一处
 以处之诸母众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子师教示以
 善道者慈母知其嗜欲者保母安其居处者士妻食
 乳之而已(孔疏师慈保各有其事/故知上士妻但乳食之)此人君养子之礼
卷四十 第 25a 页 WYG0125-0282c.png
 也他人无事不往为儿精气微弱将惊动也 孔氏
 颖达曰此诸侯选择诸母及养子之法 刘氏彝曰
 宽则容德固多裕则临事不挠慈则仁性丰盈惠则
 恩意浃洽温则言动粹和良则心意纯淑恭则容止
 必庄敬则诚明不散具此八善而加之以畏慎将之
 以寡言妇人之全德也然后可以为子之师焉若夫
 爱子以德时其志意体其寒温察其好恶相其寝兴
 顺其长育者慈母之职也保护其身卫养其气时其
卷四十 第 25b 页 WYG0125-0282d.png
 衣服节其饮食侍其寝寐防其疾苦而专司负之者
 保母之职也 方氏悫曰诸母与曲礼不漱裳之诸
 母同择于诸母将使之为子师也虽非诸母而其德
 如下所言可以为师者亦择之故曰与可者
 通论孔氏颖达曰士不具三母大夫以上则具故丧
 服小功章君子为庶母慈已者郑注独言慈母举中
 以见上下是知大夫有三母也 刘氏彝曰世子国
 之根本弗正厥始终戕其性矣弗淑其习乌能正厥
卷四十 第 26a 页 WYG0125-0283a.png
 性俾近于圣贤哉 吴氏澄曰慈母子之傅也子方
 生而三母已具师傅保之职也及其长则有少师少
 傅少保之官焉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为鬌男角女羁否则男左女右是
日也妻以子见于父贵人则为衣服由命士以下皆漱
浣男女夙兴沐浴衣服具视朔食夫入门升自阼阶立
于阼西乡妻抱子出自房当楣立东面(鬌丁果反徐大/果反乡去声楣)
 (音/眉)
卷四十 第 26b 页 WYG0125-0283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鬌所遗发也夹囟曰角(孔疏囟是/首脑之上)
 (缝故说文云十其字象小儿脑不合/也夹囟两旁当角之处留发不剪)午达曰羁(孔疏/仪礼)
 (注云一从一横曰午今女剪发/留其顶上从横各一相交通达)贵人大夫以上也由
 自也朔食天子大牢诸侯少牢大夫特豕士特豚也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如养礼明卿大夫以下名子
 之法侧室亦南向故有阼阶西阶 方氏悫曰角则
 耦羁则奇取阴阳之相须也或男左而女右取阴阳
 之相类也 陈氏浩曰严氏云夹囟曰角两髻也午
卷四十 第 27a 页 WYG0125-0283c.png
 达曰羁三髻也 徐氏师曾曰大夫以上特为新衣
 命士以下亦皆浣衣以致洁也具视朔食以示丰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夫入门者入侧室之门也(孔疏上/文妻将)
 (生子居侧室至此三月之末/未有妻出之文则恒在侧室)大夫以下见子就侧室
 见妾子于内寝辟人君也 孔氏颖达曰但卿大夫
 之室唯有东房妻抱子出东房与夫相对
 辨正孔氏颖达曰文虽据大夫士天子诸侯亦当然
 也
卷四十 第 27b 页 WYG0125-0283d.png
 案妾以子见父于侧室宜也若妾见子于内寝而妻
 见子反于侧室可乎疑此是妻之正寝妻先复已正
 寝待于房文不具耳故下适寝是往夫之燕寝
 存异徐氏师曾曰楣栋下横木俗谓之楣枋
 案乡射礼记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注五架之屋
 正中曰栋次曰楣前曰𢈧贾疏中脊为栋栋前一架
 为楣楣前接檐为𢈧则栋为中脊楣乃中脊前后二
 架之横栋名朱子释宫所谓中脊之架曰栋次栋之
卷四十 第 28a 页
 架曰楣也徐氏栋下横木之说大误
姆先相曰母某敢用时日祗见孺子夫对曰钦有帅父
执子之右手咳而名之妻对曰记有成遂左还授师子
师辩告诸妇诸母名妻遂适寝(相息亮反咳户才反/还音旋辩音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某妻姓若言姜氏也祗敬也或作
 振钦亦敬也帅循也钦有帅言教之敬使有循也执
 右手明将授之事也记犹识也识夫之言使有成也
 师子师也后告诸母名成于尊也适寝复夫之燕寝
卷四十 第 28b 页
 (案此亦入御而不言/御尊妻不敢亵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母以子见
 父及父名子妻遂适寝之事傅姆在母之前而相佐
 其辞孺稚也夫对妻言讫以一手执子右手以一手
 承子之咳而名之(方氏悫曰孩子咳之则笑故谓之/咳 陈氏浩曰说文咳小儿笑声)
 (父作咳声笑容以示慈爱说案如孔疏则咳当作颏/矣如方说则咳属子如陈 则咳属父但父引子颏)
 (父作笑声而子亦笑其义通也或曰使之/啼笑听其声即知其性情善恶而后名之)妻对夫言
 讫遂左向回还转身西南以子授师也诸妇谓同族
 卑者之妻诸母同族尊者之妻 方氏悫曰左还授
卷四十 第 29a 页
 师顺阳道也 陆氏佃曰夫曰敬有帅妻曰敬有成
 帅之者父道成之者母道也
夫告宰名宰辩告诸男名书曰某年某月某日某生而
藏之宰告闾史闾史书为二其一藏诸闾府其一献诸
州史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夫入食如养礼
 (辩音遍养/羊尚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宰谓属吏也春秋书桓六年九月
 丁卯子同生(孔疏此据卿大夫以下而引春/秋者欲證明子生年月日之事)四闾为
卷四十 第 29b 页
 族族百家也闾胥中士一人五党为州州二千五百
 家也州长中大夫一人皆有属吏(孔疏皆周礼地官/文闾之属吏则有)
 (闾史州之属吏/则有州史也)献犹言也夫入已见子入室也(案妻/已适)
 (寝夫遂入寝/同牢而食)其与妻食如妇始馈舅姑之礼也(孔疏/案士)
 (昏礼妇盥馈舅姑特豚合升侧载右胖载之舅俎左/胖载之姑俎大夫以上则无文以下妾生子见子之)
 (礼如始入室知此养礼/如始入室养舅姑之礼) 孔氏颖达曰此卿大夫以
 下故以名遍告同宗诸男若诸侯则不告也诸男举
 其卑者卑者尚告则告诸父可知书名而藏之谓以
卷四十 第 30a 页 WYG0125-0285a.png
 简策书子名而藏之家之书府州伯则州长也州府
 是州长之府藏 彭氏汝砺曰如养礼敬妻之有所
 出而能不负乎始馈之初意亦示将有为人舅姑之
 端也
 馀论陆氏佃曰据此闾有府史州亦有府史而周官
 不言闾胥州长乡遂之官也其府史胥徒王以委之
 自辟与 黄氏乾行曰命名即告州闾使藏诸府将
 俟其长而就闾塾也以承教训以受征役以稽德行
卷四十 第 30b 页 WYG0125-0285b.png
 以应宾兴皆始于是古法如此安有时过后学老壮
 不均冒年冒籍如后世之弊哉
世子生则君沐浴朝服夫人亦如之皆立于阼阶西乡
世妇抱子升自西阶君名之乃降(朝直遥反/乡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子升自西阶则人君见世子于路
 寝也见妾子就侧室诸侯夫人朝于君次而褖衣也
 (孔疏既在路寝与君同著朝服则是以礼见君合服/展衣注云褖衣者谓子见讫则当进入君寝侍御于)
 (君故服进/御之服也) 孔氏颖达曰此明人君见世子之礼前
卷四十 第 31a 页 WYG0125-0285c.png
 文卿大夫妻见适子之时既有父执右手咳而名之
 及戒告之辞其文既具故于见世子之礼略而不言
 其实世子亦执右手咳而名之及戒告也 陈氏浩
 曰诸侯朝服玄端素裳夫人亦如之者亦朝服也
 彭氏汝砺曰君沐浴朝服重世嗣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凡子生皆就侧室 陆氏佃曰不
 言三月之末嫌缓不言执其右手咳而名之嫌慢皆
 非所以言世子故也上下比义可知
卷四十 第 31b 页 WYG0125-0285d.png
 案贾谊新书曰帝见世子朝服升自阼阶上西乡妃
 抱世子自房出帝执礼称辞命世子曰授太祖太宗
 与社稷于子者三其命也妃曰不敢者再于三命曰
 谨受命拜而退大史以告大祝大祝以告太祖太宗
 与社稷大史出以告大宰大宰以告州伯州伯命藏
 之州府凡诸贵以下至于百姓男女无敢与世子同
 名记有国君世子生无天子世子生亦录之以补其
 阙 又案君世子见于君之路寝庶子见于侧室则
卷四十 第 32a 页 WYG0125-0286a.png
 君之子非妾出者见于君之适寝可知又此篇文重
 在适庶之辨不特妾子名庶子即同适出而非长亦
 谓之适子庶子而其礼不得同于适矣以适有继世
 之责故特命之曰钦有帅若执右手则示之事咳之
 则示之爱人无不有事子无不爱者不嫌同也贾谊
 言天子之妃见世子亦亲抱而诸侯世子乃世妇抱
 者避天子也大夫不世无嫌故妻亲抱之非特以不
 抱尊夫人也若服则孔疏展衣为是既见子而入御
卷四十 第 32b 页 WYG0125-0286b.png
 易褖衣何难孔知其非而不驳疏例不驳注也
适子庶子见于外寝抚其首咳而名之礼帅初无辞(适/丁)
 (历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外寝君燕寝也(案后六寝在内王/六寝在外诸侯寝)
 (在外夫人寝在内此云外者对夫人之寝言非对/侧室言也若专就王寝言则又燕寝内路寝外)
 辞辞者谓钦有帅记有成也 孔氏颖达曰见适子
 庶子威仪依循初世子之法但无戒敕之辞 彭氏
 汝砺曰适子庶子者适夫人所生次子适子亲弟也
卷四十 第 33a 页 WYG0125-0286c.png
 专言适子者君夫人所生适长子专言庶子者妾所
 生抚首谓以手抚循其头也
 通论方氏悫曰适子庶子止见于外寝则世子见于
 路寝可知
 存异郑氏康成曰此适子谓世子弟庶子妾子也
 孔氏颖达曰适子见于外寝庶子则见于侧室但抚
 首咳名无辞之事同故连文云见于外寝其实庶子
 见于侧室也妾之见子不得与夫人同当与卿大夫
卷四十 第 33b 页 WYG0125-0286d.png
 之妻见适子同
 案见子之礼世子于路寝适庶子于燕寝庶子于内
 寝升降秩然又此经蒙上文妻生子而来其为夫人
 之子可知郑氏谓此适子为世子弟是矣谓庶子为
 妾子非也盖连言适者异之乎妾子也又言庶者异
 之乎世子也若曰适之庶子云耳若此庶子果为妾
 子则下公庶子一条为重出矣孔氏谓抚首咳名无
 辞之事同因连文云见于外寝以斡旋郑注然有君
卷四十 第 34a 页 WYG0125-0287a.png
 赐名之众子使有司名之即咳名之事亦不得从同
 也
凡名子不以日月不以国不以隐疾大夫士之子不敢
与世子同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以日月不以国终使易讳不敢
 与世子同名尊世子也先世子生亦勿为改(孔疏春/秋卫襄)
 (公名恶其大夫有齐恶齐恶先卫侯生/与卫侯同名故郑知先生者不改也) 杜氏预曰
 隐疾隐痛疾患不名避不祥也
卷四十 第 34b 页 WYG0125-0287b.png
 通论马氏睎孟曰臣先世子生名不改君子不夺人
 名不夺人亲之所名重其所从来也为臣而与君同
 名则特称字而巳 陆氏佃曰名子不以日月不以
 国不以隐疾正也其又致曲则不以山川曲礼是也
 其又加详焉则不以官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春秋是
 也凡所谓不以名子者国君之礼也故春秋傅曰以
 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
 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
卷四十 第 35a 页 WYG0125-0287c.png
 废二山
 存疑郑氏康成曰隐疾讳衣中之疾难为医也
妾将生子及月辰夫使人日一问之子生三月之末漱
浣夙齐见于内寝礼之如始入室君已食彻焉使之特
馂遂入御(齐侧/皆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内寝适妻寝也礼谓已见子夫食
 而使独馂也(孔疏寻常夫食之后众妾共馂/今以其生子故使之特馂也)如始入
 室始来嫁时妾馂夫妇之馀亦如之(孔疏昏礼夫妇/同牢之后媵馂)
卷四十 第 35b 页 WYG0125-0287d.png
 (夫馀御馂妇馀若妾初嫁来夫/妇共食此妾特馂今亦如之也)既见子可以御此谓
 大夫士之妾也凡妾称夫曰君(孔疏妾贱故/谓夫为君) 孔氏
 颖达曰此论大夫妾生子之礼异于适子之法也宫
 室之制前有路寝次有君燕寝次夫人正寝卿大夫
 以下前有适室次有燕寝次有适妻之寝以其称内
 故知是适妻寝也妻见子遂适夫寝未即进御后夫
 入食如养礼乃进御此云见子遂入御言其异正妻
 也 辅氏广曰妾生子而礼之如始入室特馂以宠
卷四十 第 36a 页 WYG0125-0288a.png
 之然其分不可得而易也 彭氏汝砺曰日一问不
 及妻之再问也漱浣夙齐敬其事也
 通论陆氏佃曰此言漱浣夙齐下言沐浴朝服相备
 也
 案妻寝曰内寝则上外寝为夫寝可知妾所常居在
 适妻寝房侧室故于生子不容复言侧室且曰见于
 内寝明乎所居之非寝不与妻同也 又案漱浣夙
 齐经不言何人以下公庶子准之则其妾也
卷四十 第 36b 页 WYG0125-0288b.png
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
者以其子见君所有赐君名之众子则使有司名之
 正义郑氏康成曰摈者傅姆之属也有司臣有事者
 也 孔氏颖达曰此明君庶子生及三月见父异于
 世子之礼 陆氏佃曰庶子言就侧室则世子不就
 侧室可知其母沐浴朝服则君不沐浴朝服可知
 存疑郑氏康成曰人君尊虽妾不抱子有赐于君有
 恩惠也(孔疏君偏所爱幸/则君自名其子)
卷四十 第 37a 页 WYG0125-0288c.png
 存异孔氏颖达曰前文巳云适子庶子见于外寝异
 于世子今此更重出者以前文庶子与适子连文恐
 事事皆同适子故以此经特见庶子之法案前注云
 凡子生皆就侧室今特云庶子就侧室者举庶子则
 世子可知
 案就侧室妾常居侧室故就而见之与及月辰居侧
 室者异也大夫之庶子犹见于内寝公庶子并不得
 于内寝而于侧室者大夫卑适庶子犹相近君尊适
卷四十 第 37b 页 WYG0125-0288d.png
 庶子相去远也诸侯庶子父在生母无服大夫父在
 为母大功义亦如此 又案天子之妃曰后其世子
 亲抱之帝曰授太祖太宗社稷于子诸侯世子见君
 不言授社稷于子诸侯社稷听命于王非所敢专则
 夫人不亲抱世子避王也大夫士妻抱子卑无嫌也
 郑谓诸侯尊虽妾不抱子不教之骄惰欤又内官不
 过九御其秩赐有常如外官五命赐则六命赐官之
 例四命以下未赐故有赐不赐之异而孔释为君偏
卷四十 第 38a 页
 爱幸不且以淫破义以私乱法乎恐不可训
庶人无侧室者及月辰夫出居群室其问之也与子见
父之礼无以异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夫虽辟之至问妻及见子之礼同
 也庶人或无妾 孔氏颖达曰此论庶人之礼庶人
 无侧室故夫出辟之若有侧室则妻在侧室夫自居
 正寝
凡父在孙见于祖祖亦名之礼如子见父无辞
卷四十 第 38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见子于祖家统于尊也父在则无
 辞有适子者无适孙与见庶子同也(孔疏适子既在/其孙犹为庶孙)
 (无所传重故/与见庶子同)父卒而有适孙则有辞与见冢子同(孔/疏)
 (所生适子其父既卒则适/孙与长子相似当有辞也)父虽卒而庶孙犹无辞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孙见祖之礼卿大夫以下之事
 父之于子有传重之事故有告戒之辞今孙见于祖
 而隔于父故无辞也 应氏镛曰辞者夫妇所以相
 授受也祖尊故有其礼而无其辞
卷四十 第 39a 页
食子者三年而出见于公宫则劬大夫之子有食母士
之妻自养其子(食音嗣下/食母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士妻大夫之妾食国君之子三年
 出归其家劬劳也君有以劳赐之大夫之子食母选
 于傅御之中丧服所谓乳母也士之妻贱不敢使人
  孔氏颖达曰此论国君以下及大夫士适妻养子
 之人尊卑有别 陈氏浩曰子三年则免怀抱故食
 者出还其家见于公宫而告辞
卷四十 第 39b 页
由命士以上及大夫之子旬而见冢子未食而见必执
其右手适子庶子巳食而见必循其首(上时掌反/适丁历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巳食未食急正缓庶之义也 朱
 子曰旬谓十日也别记异闻或不待三月也 张氏
 怡曰未朝食而见冢子重之也执其右手示将授以
 事也适庶子则朝食后见示稍后也不执手但拊循
 其首而巳
 存异郑氏康成曰旬当为均声之误也有时适妾同
卷四十 第 40a 页 WYG0125-0290a.png
 时生子子均而见者以生先后见之(孔疏虽见有先/后同是未食之)
 (前故云/均而见)既见乃食辟人君也天子诸侯尊别世子虽
 同母礼则异矣(孔疏知冢子以下为天子诸侯礼者/以上文适庶均见是大夫士礼此有)
 (食前食后之不同故知是天子诸侯也未与后夫人/礼食先见冢子是急既礼食乃见适子庶子是缓其)
 (礼/异) 陆氏佃曰言子既见之后凡旬一见也 应氏
 镛曰子固以礼见于父父则欲时时见之又不可渎
 故每旬而一见之若庶人则简略易通故不必以旬
 而见 彭氏汝砺曰三月名子自诸侯及庶人之所
卷四十 第 40b 页 WYG0125-0290b.png
 同三日接子诸侯之所独盖诸侯备礼而易行士与
 大夫礼未必备则或待旬焉
 辨正朱子曰此说疑郑失之承记大夫礼而又别其
 冢适庶子之异同冢子之礼仍与前章同唯适子庶
 子为异耳
 案此一节通论命士大夫之见子及冢子适庶之别
 以补前义本文明言自命士以上不应冢子以下忽
 及天子诸侯也郑谓适庶子同见以生先后见之则
卷四十 第 41a 页 WYG0125-0290c.png
 庶子先生反先适子而见矣同见无别先后倒置圣
 人适庶之辨必不然也朱子谓见子或早不待三月
 彭氏谓接子或迟不及三日则接与见二礼本文言
 见不言接彭恐非也陆应之说益琐而拘矣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食/食)
 (上如字下音嗣唯/于癸反鞶步干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俞然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男女
 自幼少教之之事 方氏悫曰教以右手取其强男
卷四十 第 41b 页 WYG0125-0290d.png
 女所同 彭氏汝砺曰同于言而唯直俞婉同于带
 而革劲丝柔则男女之异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韦女用缯
 有饰缘之则是鞶裂与(孔疏言男女鞶囊之外更有/缯帛之物缘而饰之疑而未)
 (定故/称与)诗云垂带而厉纪子帛名裂繻字异意同
 辨正陈氏祥道曰古者革带大带皆谓之鞶内则所
 谓男鞶革带也春秋传所谓鞶厉大带也易言鞶带
 扬子言鞶帨以至许慎服虔杜预皆以鞶为带特郑
卷四十 第 42a 页 WYG0125-0291a.png
 氏以男鞶革为盛帨之囊误也诗言垂带而厉毛苌
 杜预皆以厉为带之垂者特郑氏以而厉为如裂亦
 误
 总论王氏圻曰自此至篇末总言教子之礼以见古
 人男女莫不有教且其教之常预而有渐如此
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
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
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计衣不帛襦裤礼帅
卷四十 第 42b 页 WYG0125-0291b.png
初朝夕学幼仪请肄简谅(后胡豆反数去声数日之数/上声襦又作儒裤苦故反肄)
 (以二/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方名东西也(案数谓十百千万方/谓上下前后南北东)
 (西凡物皆有名于身耳目手足于人/父母兄弟以及器用鸟兽草木皆是)不同席共食蚤
 其别也教之让示以廉耻也数日朔望与六甲也外
 傅教学之师也不用帛为襦裤为太温伤阴气也(陈/氏)
 (选曰亦以/防奢也)礼帅初遵习先日所为也(孔疏行礼动作/皆帅循初日所)
 (为/)肄习谅信也请习简谓所书篇数请习信谓应对
卷四十 第 43a 页 WYG0125-0291c.png
 之言(方氏悫曰必请/乃习不敢专也)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尚左手
 论教男子从幼及长居官至致事之事学幼仪者从
 朝至夕学幼少奉侍长者之仪 方氏悫曰书周官
 保氏六书(案周官保氏郑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计即九数(案周/官注)
 (九数者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赢/不足方程旁要今有重差夕桀句股也)以数必计
 多寡故又谓之计焉
 通论方氏悫曰经曰父之齿随行兄之齿雁行行之
 出入固欲其让也曰衽席之上让而坐下觞酒豆肉
卷四十 第 43b 页 WYG0125-0291d.png
 让而受恶则坐与饮食又欲其让由是推之则无所
 往而不让矣出就外傅曾子问所谓古者男子外有
 傅是矣自学书计而下皆就外傅所学之事朝夕学
 幼仪者至此乃可责以事长之礼若昧爽而朝日入
 而夕之类 陆氏佃曰十年以后有学无教 马氏
 睎孟曰以奇乘耦刚柔杂比以相成曰文以始一二
 而生之至无穷故曰字以可以记事故曰书文言其
 形字言其法书言其用 辅氏广曰襦裤下服不用
卷四十 第 44a 页 WYG0125-0292a.png
 帛然则上服犹用帛也礼帅初者前已教之逊让礼
 之端也朝夕学幼仪者则至是不容有暇也有暇则
 又请习简谅矣
 案尚书大传言年十三入小学白虎通义言八岁入
 小学此言十年就外傅贵贱异与传闻异与或原有
 不必拘者与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
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
卷四十 第 44b 页 WYG0125-0292b.png
不出(冠古乱反衣于既反行/如字又丁孟反弟音悌)
 正义郑氏康成曰先学勺后学象文武之次也(熊氏/安生)
 (曰勺用籥文舞之小者象用干戈武舞之小者武案/朱子言勺即酌也酌之诗言于铄王师似勺为 矣)
 (先儒谓惟清之诗为象似象为文矣礼言下管象左/傅言象箾南籥象吹以管而舞以籥则勺之为武未)
 (可定而象之非/武断可知也)成童十五以上(孔疏以年尚/幼故习小舞)大夏乐
 之文武备者(孔疏大夏禹乐禅代之/后干戈之前故文武备)内而不出谓为
 人谋虑也 孔氏颖达曰二十成人血气强盛无虑
 伤损故可以衣裘帛博学不教者谓广博学问不可
卷四十 第 45a 页 WYG0125-0292c.png
 为师教人内而不出者蕴畜其德在内而不得出言
 为人谋虑 程氏复心曰射有五(案周官注五射者/白矢参连剡注襄)
 (尺井/仪)御有五(案周官注五御者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程子曰
 舞中节射中鹄御中度皆诚也童而习之不特精其
 艺亦可以养其诚 张子曰古者教童子先以舞者
 欲柔其体也心下则气和气和则体柔教胄子必以
 乐欲其体和也学者志则欲立体则欲和 方氏悫
 曰惇行孝弟前之教让学幼仪孝弟之道已知之至
卷四十 第 45b 页 WYG0125-0292d.png
 此惇而行之期于熟也
 通论程子曰古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故未尝有
 不入学者八岁入小学十五择其秀者入大学不可
 教者归之于农三老坐于里门出入察其长幼进退
 揖让之序至于闾里乡党之閒如三百五篇之类人
 人讽诵要之莫非止于礼义之言十三又使之舞象
 然则虽未能深知义理兴起于诗其心固已善矣
 案礼有六吉凶军宾嘉而不别言之者冠昏丧祭乡
卷四十 第 46a 页 WYG0125-0293a.png
 相见士皆有之即宗庙会同愿为小相未尝不可习
 其礼军亦于田猎习之也前已言始教之让礼帅初
 学幼仪而此云始学礼者既成人乃有事于乡国之
 通礼也乐兼声容歌诗习舞皆于平日讲究至于临
 用则必因其时地而后施之故无荒谬僭越之患大
 夏为六乐之一文武具备于既冠后所宜学者非必
 朱干玉戚而后可舞也
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四十始仕
卷四十 第 46b 页 WYG0125-0293b.png
方物出谋发虑道合则服从不可则去五十命为大夫
服官政七十致事凡男拜尚左手(孙音逊/去如字)
 正义郑氏康成曰室犹妻也男事受田给政役也(孔/疏)
 (三十丁壮受其田土供给/征役韩诗说三十受兵)方犹常也无方言学无常
 在志所好也孙顺于友视其所志也物犹事也方物
 言常事也服官政统一官之政也七十致其事于君
 而告老左手阳也 孔氏颖达曰四十壮而仕言年
 壮仕官行其常事无所谦逊出其谋计发其思虑以
卷四十 第 47a 页 WYG0125-0293c.png
 为国也 张子曰博学无方犹知类通达 朱子曰
 方物出谋则谋不过物方物发虑则虑不过物方犹
 对也比方以穷理 方氏悫曰有室则有父道焉理
 男事者父道也孙有自卑之意书曰惟学逊志所取
 之友有贤否则所存之志有远近故以逊友而视其
 志也事人之道有合则有否故有从必有去合否在
 彼有命存焉从去在我有义存焉 辅氏广曰博学
 不教内而不出独善而已博学无方孙友视志则善
卷四十 第 47b 页 WYG0125-0293d.png
 足以及人矣 王氏圻曰四十始仕为士以事人治
 官府之小事也五十为大夫以长人与闻邦国之大
 事也四十而始仕不躁进也七十必致仕不固位也
 中间三十年尽力于王事不负所学也
 馀论程子曰古之为士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始仕
 中閒二十五年有事于学又无利可趋则其志可知
 此所以成德故古之人必四十乃仕然后志定业成
 后世立法自童稚即有汲汲利禄之诱何由向善
卷四十 第 48a 页
 案三十而博学无方先王育才之深使之久而成四
 十始仕先王用才之严不使躁于进
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
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
助奠(婉纡晚反娩音晚又音万枲思里反茧古/典反纴女金反紃音巡共音恭相息亮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出恒居内也婉谓言语也娩之
 言媚也媚谓容貌也(孔疏案九嫔注妇德贞顺妇言/辞令妇容婉娩妇功丝枲则婉)
 (娩合为妇容郑以此上下备其四德以婉为妇言娩/为妇容听从为妇顺执麻枲以为妇功 案郑注周)
卷四十 第 48b 页
 (礼以婉娩为妇容此又分婉为妇言祭义言婉容婉/非言也能言教之俞妇言已在其前矣则周礼注为)
 (当存此以备/一义可也)紃绦也(孔疏纴为缯帛组紃俱绦/也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观于
 祭祀以下当及女时而知(孔疏未嫁之前于庙外观/纳酒浆六者于神坐故云)
 (及女/时)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右手论女子自幼及嫁
 为女事之礼 方氏悫曰听则有所受从则无所违
 皆女德也执麻枲绩事也治丝茧蚕事也织以机纴
 以箴组绶属凡此皆学女事以共衣服之用也观于
 祭祀则欲其习熟是事故也
卷四十 第 49a 页
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有故二十三年而嫁聘则为
妻奔则为妾凡女拜尚右手
 正义郑氏康成曰十五而笄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
 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有故谓父母之丧
 聘问也妻之言齐也以礼聘问则得与夫敌体妾之
 言接也闻彼有礼走而往焉以得接见于君子也奔
 或为衒右手阴也 方氏悫曰笄者妇人首饰盖成
 人之服也夫男子冠则有成人之礼女子笄则当许
卷四十 第 49b 页
 嫁之时矣聘言由彼而问此奔言自此而趋彼
 案有故不特女遭父母丧也男亲迎有吉日而舅姑
 死致命女氏女氏许诺而弗敢嫁亦二十三而嫁也
 通论方氏悫曰嫁止于二十娶必止于三十者阴以
 少为美阳以壮为强故也然经亦举其大略耳故王
 氏谓二十而不嫁则非礼男子三十而娶四十而仕
 推此可知 黄氏震曰朱子周礼九拜辨惟稽首顿
 首为手引头至地三曰空首则头至手不至地矣九
卷四十 第 50a 页 WYG0125-0295a.png
 曰肃拜最轻但俯下手军中拜及妇人拜也案古者
 席地而坐以手引头屈伏向地即为拜其势易也是
 古之拜与今之拜不同军中有介胄妇人有首饰皆
 不可俯伏故但俯手谓之肃拜
 总论张氏怡曰男教之阳德服男事女教之阴德习
 女仪尽天下男女夫妇而曲成之此先王所以降德
 于兆民也
 
卷四十 第 50b 页 WYG0125-0295b.png
 
 
 
 
 
 
 
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