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二
 礼运第九之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人兼此气性纯也(孔疏天地之/德阴阳之交)
 (是气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是性) 孔氏颖达曰此以下言人感天地
 鬼神而生圣人还因天地鬼神作其法则以化人所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以人情万物可知也天以覆为德地以载为德人感
 覆载而生是天地之德也据其气谓之阴阳据其形
 谓之天地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二气交乃生是阴阳
 之交鬼谓形体神谓精灵形体与精灵相会然后物
 生故曰鬼神之会秀谓秀异人感五行秀异之气故
 有仁义礼知信 张子曰天地之德所谓天地之性
 人为贵也禀五行之气以生最灵于万物是其秀也
 神之言申鬼之言归凡生即申也要终即归也神之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WYG0125-0086a.png
 盛极于气鬼之盛极于魄一体兼此始终阴阳之交
 鬼神之会五行之气物生皆然而人为备 陈氏浩
 曰天地鬼神五行皆阴阳也德指实理言交指变合
 言会妙合而凝也形生神发皆其秀而最灵者故曰
 五行之秀气 徐氏师曾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而
 实造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此天地之实理而为生
 人之本也理一而已动而为阳阳变交阴静而生阴
 阴合交阳此实理之流行而为生人之机也由是二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WYG0125-0086b.png
 气凝聚阴灵为鬼聚而成魄阳灵为神聚而成魂此
 实理之凝成而人道于是乎生矣形生而四肢百骸
 无有偏塞五行之质之秀也神发而聪明睿知无有
 驳杂五行之气之秀也此实理之全具而人之所以
 灵于物也 董氏应旸曰天地之德人得是理以成
 性下三句人得是气以成形而理即具焉阴阳之交
 体未成时鬼神之会形已成者五行之秀形生而神
 发矣形生是阴神发是阳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WYG0125-0086c.png
 案天地之理浑藏于二气之中所谓无极之真也语
 其气之本然曰阴阳语其气之成能曰鬼神语其气
 之成质曰五行所谓二五之精也德以赋畀言交以
 变合言会以凝聚言秀以纯全言所谓妙合而凝也
 乾健而不息坤顺而有常天地之气阳变阴合鬼屈
 神伸五气顺布万物化生而于其间又有偏全纯杂
 其偏者杂者为物全者纯者为人故人者即天地健
 顺之德阴阳变合之交鬼神屈伸之会而五行纯全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WYG0125-0086d.png
 之秀气也
 通论刘氏彝曰天地之气阴阳也阴阳消长迭相出
 入而成四时四时终始更相变化而成五行五行者
 四时之气凝结而成也大之为山岳河海小之为动
 植羽毛其于人也内之为五脏外之为五事性之为
 五常类之为五品其作于教化也则与天地合其德
 与阴阳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能使五行不失其
 性然非七情之所能致也不曰中和之至德哉礼之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WYG0125-0087a.png
 为用其如是夫 陈氏淳曰人受阴阳二气而生此
 身莫非阴阳如气阳血阴脉阳体阴头阳足阴面阳
 背阴口之语默目之寤寐鼻息之呼吸皆有阴阳不
 特人如此凡万物皆然中庸言鬼神体物不可遗天
 地间无一物不是阴阳则无一物不具鬼神 又曰
 自二气言之神是阳之灵鬼是阴之灵灵云者只是
 屈伸往来恁地活耳自一气言之方伸而来属神已
 屈而往属鬼其实二气只是一气 姚氏舜牧曰人
卷三十二 第 4b 页 WYG0125-0087b.png
 生天地间必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阴阳同其屈伸
 往来而保合五行之秀气方无愧于人故圣人作则
 其道亦不外是
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
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窍苦吊反/播彼佐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秉犹持也窍孔也言天持阳气施
 生照临于下地持阴气出内于山川以舒五行于四
 时此气和乃后月生而上配日若臣功成进爵位也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WYG0125-0087c.png
 (孔疏此气谓五行之气/凡月体之生本于日光)一盈一阙屈伸之义也(孔疏/盈若)
 (臣进受高位是其伸阙若/臣退就下位是其屈也)必三五者播五行于四时
 也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孔疏尚书/洪范文)
 合为十五之成数也(孔疏积一二三/四五总为十五) 孔氏颖达曰
 上言人禀天地阴阳鬼神五行而生此又明天地之
 德五行之气不重陈阴阳鬼神以皆天地中物也天
 持阳气垂县日星以施生照临于下地持阴气而开
 窍于山川以出纳其气气有阴阳皆出于地地体秉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WYG0125-0087d.png
 阴故虽阳气亦谓之阴也播散五行之气于四时春
 木夏火秋金冬水土无正位分寄四时若四时不和
 日月乖度寒燠失所则月不得依时而生必五行四
 时调和道度不失而后月依时而生也盈谓月光圆
 满阙谓月光亏损 陈氏祥道曰天以清秉阳在天
 成象日星是也地以浊秉阴在地成形山川是也天
 地既位于上下则播五行于其中故天一生水播于
 冬天三生木播于春地二生火播于夏地四生金播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WYG0125-0088a.png
 于秋天五生土播于四时之閒其所播者和然后月
 生如其数积自一至五为十五生数极而月盈又积
 十五成数极而月阙也阴阳之义配日月不言日何
 也盖月有盈阙之常又有薄蚀之变得其常则四时
 和及其变则四时乖故观月之生而己矣 项氏安
 世曰五行言十干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
 癸水也四时言十二支寅卯辰春巳午未夏申酉戌
 秋亥子丑冬也布五行于六支为三十日晦朔一周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WYG0125-0088b.png
 也三五盈三五阙则三十日矣 吴氏澄曰天有日
 月星辰日明于昼而生月星明乎夜而丽辰皆县象
 于天以照地之形于下地有水火土石山者土石之
 起而藏火川者土石之陷而行水皆开窍于地以通
 天之气于上月有盈阙非如日星之一定故别言之
 布五行之十干于四时之十二支则为六十其全数
 也三十者六十之中半中半则和和则月生即日星
 山川以验阴阳月之盈阙即鬼神之屈伸也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WYG0125-0088c.png
 案尚书五行传晦而月见西方谓之脁脁则王侯荼
 朔而月见东方谓之朒亦谓之仄慝则王侯萧汉书
 君舒缓则臣骄慢故日行迟月行疾君肃急则臣恐
 惧故日行疾月行迟此皆不和而月不生之验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迭/大)
 (计反又田结反竭义作/揭其列反还音旋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竭犹负戴也言五行运转更相为
 始也(孔疏负谓背负戴谓头戴物在人上谓之负戴/气之过去者下亦负戴之春木负戴水夏火负)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WYG0125-0088d.png
 (戴木秋金负戴火/冬水负戴金也) 许氏慎曰竭负举也 孔氏颖
 达曰前既论天地此更论五行之动竭是担竭之名
 五行转运迭相负竭若春木王则水终谢夏火王则
 木终谢也还相为本若孟春则寅月为诸月之本仲
 春则卯月为诸月之本也 刘氏彝曰春木盛而生
 火夏火盛而生土夏季土盛而生金秋金盛而生水
 冬水盛而生木五行相生终而又始天地之常理也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克以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WYG0125-0089a.png
 成其性以竭其才故静则相生天之道也动则相竭
 地之道也其相生皆以气之盛者为本而盛过于中
 阴阳之气不和是以有相克之义然后不失其和而
 日月五星山川万物罔不顺其序而遂其生也 陈
 氏祥道曰竭犹休也休则有王故竭则有盈一行直
 行一时之月为本则四时皆为末 方氏悫曰交相
 为用则迭相竭相竭如此则相生相克可知五行播
 为四时四时合为十二月积阳成暑积阴成寒阳生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WYG0125-0089b.png
 子中阴生午中各以所生之气为本 马氏睎孟曰
 四时者五行之运十二月者四时之积故还相为本
 盛德所在即本也 周氏谞曰木竭则火盈火竭则
 金盈如春木为本则水火土金皆末也 陆氏佃曰
 竭尽也水王则金竭木王则水竭王文公曰此立而
 彼竭也 吴氏澄曰五行之动句总包下四者动运
 转而不一定也 陈氏浩曰已往者为见在者所竭
 见在者为将来者所本 徐氏师曾曰春木王夏火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WYG0125-0089c.png
 来竭之秋金王冬水来竭之此盛而彼衰是迭相竭
 也此五行各循其序动静不同时生成不同方天地
 阴阳之分分之所以一定而不移也春木之王乃夏
 火之本夏火之王乃秋金之本是还相为本也此五
 行互为其根动静无二机生成无二理天地阴阳之
 合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
 案竭者立于此而无不举之意郑氏负戴言其前陆
 陈休尽言其后盖生而不息者天之道也德立于此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WYG0125-0089d.png
 而所生者已举其中如木立则火已蕴土立则金已
 蕴而所生者日盛即生之者之力尽如木盛而水涸
 火盛而木灰其竭乃所生者竭之也然而递相生则
 竭而无竭矣故苏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又案还相为本与下还相
 为宫还相为质同义盖五行之中各有五行如木榆
 柳青是木中之木枣杏赤是木中之火桑柘黄是木
 中之土柞楢白是木中之金槐檀黑是木中之水故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WYG0125-0090a.png
 四时取火异用若金若土俱有五色是每时每月各
 有一行以为主而四行亦从之也
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声宫商角徵羽也其阳管曰律
 阴管曰吕布十二辰始于黄钟管长九寸下生者三
 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终于南吕更相为宫凡六
 十律也 孔氏颖达曰举阳律则阴吕从之故十二
 管十一月始于黄钟管长九寸为第一宫下生林钟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WYG0125-0090b.png
 为徵上生太蔟为商下生南吕为羽上生姑洗为角
 林钟为第二宫上生大蔟为徵下生南吕为商上生
 姑洗为羽下生应钟为角大蔟为第三宫下生南吕
 为徵上生姑洗为商下生应钟为羽上生蕤宾为角
 南吕为第四宫上生姑洗为徵下生应钟为商上生
 蕤宾为羽上生大吕为角姑洗为第五宫下生应钟
 为徵上生蕤宾为商上生大吕为羽下生夷则为角
 应钟为第六宫上生蕤宾为徵上生大吕为商下生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WYG0125-0090c.png
 夷则为羽上生夹钟为角蕤宾为第七宫上生大吕
 为徵下生夷则为商上生夹钟为羽下生无射为角
 大吕为第八宫下生夷则为徵上生夹钟为商下生
 无射为羽上生仲吕为角夷则为第九宫上生夹钟
 为徵下生无射为商上生仲吕为羽上生黄钟为角
 夹钟为第十宫下生无射为徵上生仲吕为商上生
 黄钟为羽下生林钟为角无射为第十一宫上生仲
 吕为徵上生黄钟为商下生林钟为羽上生太蔟为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WYG0125-0090d.png
 角仲吕为第十二宫上生黄钟为徵下生林钟为商
 上生大蔟为羽下生南吕为角是十二宫各有五声
 凡六十声南吕最处于末也夫十二律之变至于六
 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也宓羲作易纪阳气之
 初以为律法建日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大蔟为商
 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
 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之正故各统一日其馀以次
 运行当月者各自为宫而商徵以类从焉京房易云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WYG0125-0091a.png
 十二律得位者(案阴居阴/阳居阳)五卦(案黄钟太蔟姑/洗林钟南吕)生五
 子五五二十五并本五为三十失位者(案阳居阴/阴居阳)
 卦(案大吕夹钟仲/吕夷则无射)生三子三五十五并本五为二十
 不得不失者(案处阴阳/交际之间)二卦(案蕤宾/应钟)生四子二四为
 八并本二为十合为六十黄钟七律自为宫各统一
 日其馀五十三律随所生日六七等为其日之宫则
 周一期日数 朱子曰五声相生至于角位隔八下
 生当得宫前一位以为变宫五声之正至此而穷又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WYG0125-0091b.png
 自变宫隔八上生当得徵前一位以为变徵馀分不
 可损益而其数又穷故立均之法至是而终孔氏以
 本文但云五声十二管故不及二变止为六十声若
 增二变二十四声则合为八十四调 又曰十二律
 各有正声而旋相为宫则正声初无定位当高者或
 下当下者或高则宫商失序而声不谐于是有半律
 子声之法如黄钟正声九寸则子声四寸半当上生
 而所生者短则下取此声适合下生之数又以正律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WYG0125-0091c.png
 下生则复得其本法而于本律又适合上生之数
 又曰黄钟惟本宫用正律若他律为宫则黄钟之为
 徵商羽角二变者但用变律汉志谓黄钟至尊不为
 役也 方氏悫曰五声比而为六律六律偶而为十
 二管阳旋而左阴旋而右益阴而生律损阳而生同
 各以所生之音为宫故曰旋相为宫 陈氏祥道曰
 先王因天地阴阳之气而辨十有二辰因十有二辰
 而生十有二律统之以三故黄钟统天林钟统地大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WYG0125-0091d.png
 蔟统人所以象三才生之以人故黄钟生林钟林钟
 生大蔟大蔟生南吕之类所以象八风律左旋而生
 吕则为同位所以象夫妇吕右转而生律则为异位
 所以象子母六上所以象天之六气五下所以象地
 之五行其长短有度其多寡有数其轻重有权其损
 益有宜始于黄钟终于仲吕黄钟太蔟姑洗损阳以
 生阴林钟南吕应钟益阴以生阳蕤宾夷则无射又
 益阳以生阴大吕夹钟仲吕又损阴以生阳黄钟至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WYG0125-0092a.png
 姑洗阳之阳也林钟至应钟阴之阴也皆阳息阴消
 之时故阳常下生而有馀阴常上生而不足蕤宾至
 无射阴之阳也大吕至仲吕阳之阴也皆阳消阴息
 之时故阳常上生而不足阴常下生而有馀自子午
 以左皆上生以右皆下生郑以黄钟三律为下生蕤
 宾三律为上生是也班固谓律下生吕上生误矣书
 曰声依永律和声律非五声不能辨声非十二律不
 能和五声非变不能尽旋之为十二宫析之为八十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WYG0125-0092b.png
 四声皆五位为五音至六为变宫至七为变徵及八
 宫复旋矣阳尽变以造始故每律异名阴体常以效
 法故止三钟三吕而已钟者物所聚也吕者物所正
 也律述也所以述阴阳六律亦曰六始以始阴也六
 吕亦曰六閒曰六同吕其体閒其位同其情也而皆
 以述阴阳故统曰十二律也 蔡氏元定曰黄钟九
 寸皆用九数九丝为毫九毫为釐九釐为分九分为
 寸黄钟林钟大蔟得全寸南吕姑洗得全分应钟蕤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WYG0125-0092c.png
 宾得全釐大吕夷则得全毫夹钟无射得全丝至仲
 吕之实十三万一千七十二以三分之不尽二算其
 数不行此律之所以终于十二也十二律各自为宫
 以生五声二变其黄钟林钟太蔟南吕姑洗应钟六
 律则五音具足蕤宾至仲吕六律则取黄钟至应钟
 六律之声少下不和故有变律其声视正律稍高以
 非正律故不为宫五音宫与商与角徵与羽相去各
 一律则音节和至角与徵羽与宫相去乃二律则音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WYG0125-0092d.png
 节远故角徵之间近徵收一声比徵少下谓之变徵
 羽宫之间近宫收一声比宫少高谓之变宫所以济
 五声之不及也变宫十二在羽声后宫声前变徵十
 二在角声后徵声前共八十四声若黄钟宫起至夹
 钟羽并用黄钟起调黄钟毕调馀十一律旋宫是为
 六十调 杜氏佑曰还宫之法先以本管为均八音
 相生或上或下取五声令足若黄钟大吕大蔟之均
 为宫皆用正律夹钟之均为宫四正声一子声黄钟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WYG0125-0093a.png
 为羽正声长用子声林钟为角子声短仍用正声姑
 洗之均为宫四正声一子声大吕为羽用子声仲吕
 之均为宫正声三子声二黄钟为徵大蔟为羽用子
 声蕤宾之均为宫正声三子声二大吕为徵夹钟为
 羽用子声林钟之均为宫正声三子声二大蔟为徵
 姑洗为羽用子声夷则之均为宫正声二子声三夹
 钟为徵仲吕为羽黄钟为角用子声南吕之均为宫
 正声二子声三姑洗为徵蕤宾为羽大吕为角用子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WYG0125-0093b.png
 声无射之均为宫正声一子声四仲吕为徵黄钟为
 商林钟为羽大蔟为角俱用子声应钟之均为宫正
 声一子声四蕤宾为徵大吕为商夷则为羽夹钟为
 角俱用子声凡子声如正声之半
 案史记及律吕新书大约宫商角徵羽者五音递降
 之序宫徵商羽角者五音相生之序黄钟大吕大蔟
 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
 律相间之序黄钟林钟大蔟南吕姑洗应钟蕤宾大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WYG0125-0093c.png
 吕夷则夹钟无射仲吕十二律相生之序宫音最浊
 商次浊角清浊半徵次清羽最清宫数最多故为君
 商次之故为臣角次之故为民君臣皆以治民也徵
 又次之为事有民而后有事也羽最少为物有事而
 后用物也其数黄钟长八寸十分一以一寸分十分
 而有其一大吕七寸五分十分二以一分分十釐而
 有其二大蔟七寸十分三夹钟六寸五分三分一姑
 洗六寸十分四仲吕五寸九分三分二蕤宾五寸六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WYG0125-0093d.png
 分三分二林钟五寸十分四夷则五寸零三分二南
 吕四寸十分八无射四寸四分二分二应钟四寸二
 分三分二其法如黄钟八十一为宫则林钟五十四
 为徵太蔟七十二为商南吕四十八为羽姑洗六十
 四为角此正声也若由角三分去一则应钟四十二
 馀九分分之六为变宫在羽后宫前由变宫又三分
 益一则蕤宾五十六馀九分分之八为变徵在角后
 徵前此变声也其旋相为宫有臣过君民过臣事过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WYG0125-0094a.png
 民物过事则不用全律而以半声应之如林钟五十
 四为宫则太蔟去半三十六为徵南吕四十八为商
 则姑洗去半三十二为羽应钟四十二六分为角此
 均法也若用之祭祀则去商声不用而徵即下生羽
 又以夹钟为天宫林钟为地宫黄钟为人宫祀天则
 去地宫祀地则避天宫宗庙则避天地二宫于是有
 隔二八隔三八以相生者此用法也先儒递傅大略
 如此然十月之律应钟才四寸馀而十一月之律遽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WYG0125-0094b.png
 长至九寸自黄钟大吕至无射应钟但有递降而无
 递升祭不用商声而谓徵即生羽则但有下生而无
 上生且不改其三分损益之法则实商而名之以羽
 实羽而名之以角隔二八三八以相生则实商而名
 之以徵实羽角而名之以商其故皆不可解盖音律
 之义惟管子地员篇淮南子古乐篇司马迁律书班
 固汉书律历志为得其详此不能具载大扺以还宫
 之妙尽声之变至其用之则二变閟而不用以今乐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WYG0125-0094c.png
 工尺等验之亦去乙凡不用高低相转七调皆然而
 所谓某声中某律者亦止指此月之中气而言非执
 此分寸以为中也
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味酸苦辛咸甘也和之者春多
 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孔疏周礼/食瞖文)是谓
 六和(孔疏四时四味皆/有滑有甘为六) 孔氏颖达曰每月各以其
 物为质是十二月之食还相为质也 陈氏浩曰还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WYG0125-0094d.png
 相为质如春三月以酸为质夏三月以苦为质而六
 和皆相为用也
 存疑方氏悫曰五味调而为六和衍而为十二食十
 二食六谷六牲也若牛宜稌羊宜黍豕宜梁各以其
 所宜者为质 周氏谞曰十二食即周官鼎十有二
  吴氏澄曰家语下相为质作相为主今按此质当
 作主五味为六和之十二食所负戴则每食各有酸
 苦甘辛咸还相为十二食之主而味之数亦各有六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WYG0125-0095a.png
 十
 案五味应四时五行则十二食自当以十二月之食
 之说为合方氏六谷六牲周氏十二鼎说虽恰符十
 二之数然于还相为质之义犹未合也吴氏又从十
 二推出六十如六十律之例亦支离无谓要知孔说
 本确何庸节外生枝
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色六章画缋事也周礼考工记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WYG0125-0095b.png
 曰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
 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孔疏初画曰/画成文曰缋)
 (若画作土必黄而方画作天则无定色随四/时色而为之画火则为圜形似半环龙水物) 孔氏
 颖达曰周礼月令食与衣唯有四时之异无十二月
 之分故熊氏云此异代法或每时三月故云十二也
  陈氏浩曰还相为质如月令春衣青夏衣朱各主
 其时之一色而馀色閒杂也
 存疑孔氏颖达曰章獐也獐山物(案獐一兽何足以/槩山华虫雉也可)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WYG0125-0095c.png
 (以鸟兽蛇三/者当之乎)鸟兽蛇所谓华虫也 方氏悫曰十二
 衣六冕六服是也质以取正为义五味五色各有正
 也故以质言之 周氏谞曰十二衣即舜之十二章
  吴氏澄曰五色为六章之十二衣所负戴则每衣
 各有青赤黄白黑还相为十二衣之质而色之数亦
 各有六十
 案方氏以六冕六服为十二衣不知周礼天子六服
 同冕则冕与服不足十二之数也且与还相为质说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WYG0125-0095d.png
 不符陈氏以十二衣为十二章则自九章七章以次
 降杀如何还相为质欤孔氏谓月令食与衣帷有四
 时之异每时三月为十二陈氏申之谓味春以酸为
 主夏以苦为主色春以青为主夏以赤为主则意所
 谓还相为宫者春以角为主夏以徵为主夏季以宫
 为主故月令曰其音角其音徵于夏季言律中黄钟
 之宫欤姑存之以俟知者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者也(别彼列反被皮/义反又扶义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言兼气性之效 王氏肃曰人
 在天地閒如五藏之有心人乃有生之最灵其心五
 藏之最圣也 孔氏颖达曰上论人禀天地五行气
 性而生此下论禀气性之有验天上地下人居其中
 动静应天地如人腹内有心动静应人也万物悉由
 五行而生而人最得其妙气明仁义礼知信为五行
 之首五行各有味有声有色而人并食之别之被之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味声色在五行为著而人气性兼有之故曰五行之
 端 项氏安世曰天地之心仁而已矣天地之至仁
 寓之于人才有人形即有仁心故曰人者仁也仁人
 心也复所以见天地之心以其有生意也凡果实之
 心皆曰仁人亦作仁故天地之心亦名曰仁 陈氏
 祥道曰物之体常在外而心常在中故人者天地之
 心 方氏悫曰天地散而为五行故仁之端则木之
 性所立也义之端则金之性所立也以至火之于礼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水之于知土之于信亦若是已矣五行滋而为五味
 人以养其口感而为五声人以养其耳形而为五色
 人以养其目然后人得而生焉味色亦有别独于声
 言别以其微妙尤宜致别也 朱子语类问人者天
 地之心朱子曰如天道福善祸淫善者人皆欲福之
 恶者人皆欲祸之 又曰教化皆是人做故人为天
 地之心 蒋氏君实曰鸟俯而啄仰而四顾味有所
 不辨也五味六和惟人能辨而食之瓠巴鼓瑟游鱼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出听物万一然耳声有所不别也五声六律惟人能
 别而听之生而羽毛以禦寒暑物莫不然色不能自
 择也五色六章惟人能择而被之盖囿于形而共人
 者为物任其知以役物者为人人具耳目备口体视
 明听聪饮食有具服用有适得于天者本如是而已
 情欲一恣性天梏亡养一指而失肩背是自失其所
 以食味者也好郑声而厌雅乐是自失其所以别声
 者也舍正色而好奸色是自失其所以被色者也不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WYG0125-0097a.png
 有圣人何以因天理之自然制人情之或过哉 吴
 氏澄曰五行之性在两间不可见人得以生而为仁
 义礼知信然后其端可见 徐氏师曾曰此结上文
 言元亨利贞之理赋而为仁礼义知之性所谓天地
 之帅吾其性是人之性即天地之心也水火木金土
 之气凝而为貌言视听思之官所谓天地之塞吾其
 体是人之形即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于此见
 天地生物独厚于人人为至贵独灵于物所当尽性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WYG0125-0097b.png
 践形节欲以无负天地生养之意可也
 通论马氏睎孟曰前言天地之性以其性之所受之
 中也此言天地之心以其为人所处之中也前言五
 行之秀言其精而不杂也此言五行之端以其本而
 非末也 汤氏三才曰前言德会交气溯人所禀受
 造化是活的人是造化做就的此言心端则天地五
 行做不来的都要人做转觉天地五行是定的人是
 活的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WYG0125-0097c.png
 案此以上原人情皆出于天地以明治人情所以必
 承天道之意
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
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
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柄本又作枋兵命反/量去声畜许又反下)
 (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地以至于五行其制作所取象
 也礼义人情其政治也四灵其徵报也量犹分也鬼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WYG0125-0097d.png
 神谓山川也山川助地通气之象也器所以操事田
 人所捊治也(孔疏操事若手秉耒耜以耕田/捊谓以手捊聚即耕种耘锄也) 孔氏
 颖达曰则法也本根本也人既是天地之心故圣人
 作法则必用天地为根本若祭帝于郊祭社于国也
 (案天地为本所该甚广/郊社特祭礼其一端耳)端首也用阴阳为端首若赏
 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也柄若剑戟须柄而用之圣人
 为教春生夏长秋敛冬藏是法四时也纪纲纪也日
 行有次度星有四方列宿部分昏明敬授人时是法
卷三十二 第 26a 页 WYG0125-0098a.png
 日星也量犹分限也天之运行每三十日为一月圣
 人制教亦随人才分是法月为限量也山川助地以
 通气为地之徒属圣人象之立群臣助己以施教为
 己徒属也质体也五行循回周而复始圣人为教亦
 循环不已是法五行也执礼义为器用以治人情如
 田得耒耜之耕也圣人法天地以治人情故天地应
 以徵报四灵并至圣人畜之如人养牛马然 方氏
 悫曰圣人作则以天地为之始人物为之终其序如
卷三十二 第 26b 页 WYG0125-0098b.png
 此 胡氏铨曰柄以斟酌言以四时斟酌和气也
 应氏镛曰天地以全体言道之大原出于天言大本
 之先立也阴阳以气化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开端
 造始之可见者也四时以运化言太昊执规炎帝执
 衡当权操柄之可握者也日星纪运乎天之度验其
 次舍以分时令如纲有纪以分其目一月周匝乎天
 之度视其晦朔以课事功如物有量以揆其平鬼神
 布列于天地之閒造化之用也以之为徒则开合变
卷三十二 第 27a 页 WYG0125-0098c.png
 化常与之并行五行变合于阴阳之内造化之体也
 以之为质则亭毒胚胎不昧其所主有其质而无其
 具则善不能自遂故因其自然固有之礼义以为器
 而品节防范之道无不周有其器而无其地则功无
 所可施故因其可与为善之人情以为田而脩治垦
 除之功无不至四灵盖物之变化而有神者能尽致
 而为畜则德之所感可知已 吴氏澄曰上言人以
 天地阴阳五行而生此言圣人制礼以治人亦取法
卷三十二 第 27b 页 WYG0125-0098d.png
 于天地阴阳五行也 徐氏师曾曰徒如徒侣之相
 依上二者作则之要下皆事之则也九者备则休徵
 应之矣
 通论郑氏康成曰此则春秋始于元终于获麟包之
 矣吕氏说月令而谓之春秋事类相近焉(孔疏谓春/秋元年以)
 (后获麟以前包天地阴阳星辰日月之等书元气之/始则天地也书春时之始则四时也书王政教之始)
 (则礼义也熊云书无冰是阳大雨雹是阴书恒星书/日书月书沙鹿梁山崩是鬼神雨木冰宣榭火等是)
 (五行获麟是四灵为畜也吕不韦说十二月之令谓/为吕氏春秋事之伦类与孔子所脩春秋相附近焉)
卷三十二 第 28a 页
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
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
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可守也五行以为
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
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睹丁/古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可举者物天地所养生也可睹情
 以阴阳通也(孔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通也)可劝事以四时成也可
 列事以日与星为候兴作有次第也有艺艺犹才也
卷三十二 第 28b 页
 十二月各有分犹人之才各有所长也艺或为倪可
 守山川守职不移也可复下竟复由上始也考成也
 器利则事成奥犹主也(胡氏铨曰左/傅国有奥主)田无主则荒由
 用也四灵与羞物为群 孔氏颖达曰此覆明前经
 诸事治理皆应则万事成也天地生养万物今本天
 地为政故万物可举而兴人情与阴阳相通今法阴
 阳为教故人情无隐生长敛藏随时无失故民不假
 督励而自劝敬授人时早晚无失故民东作西成事
卷三十二 第 29a 页
 有次第月各有分人各有长随才而教则人竭所长
 而有功鬼神各有分职而不移今引鬼神为徒属则
 事无失业五行周而复始为教法之则事必不绝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礼义器之利者故所治之事
 必成田以人为主情用圣人为主则不荒废矣四灵
 众物之长长既至则其属并至得以充庖厨是饮食
 有用也 张子曰自天地为本至四灵为畜一理也
 特细别耳事天治人与夫接物无所不用其极能用
卷三十二 第 29b 页
 其极则其馀不足治矣 方氏悫曰以天地为本则
 万物皆末本既得则末斯从故物可举言持之在我
 也阴阳者万物之情以阴阳为端则情可探而见以
 四时为柄则人顺时之后先因时之动静而不敢辞
 以日星为纪则昼之所参夜之所考各得其序月以
 为量则兴事造业各有数以致其能五行以为质则
 代废代兴周而复始故事可复四灵以为畜则人之
 日用者易致故饮食有由言人因之以致用也 马
卷三十二 第 30a 页 WYG0125-0100a.png
 氏睎孟曰法象莫大乎天地故以为本而阴阳日月
 鬼神皆天地之别也圣人作则仰法天俯察地而近
 取人情礼义出于人情而先王因以为治情之具也
 其法备其治详宜有休徵应之故终以四灵为畜焉
  又曰天地之大端在阴阳人情之大端亦在阴阳
 喜为阳怒为阴 董氏师让曰万物生息于天地之
 閒以天地为本则万物虽多而无所逃为善阳之类
 为恶阴之类以阴阳为端则物情大槩可见 陆氏
卷三十二 第 30b 页 WYG0125-0100b.png
 佃曰阴阳为端若观其所聚观其所感观其所恒而
 天地万物之情可见四时为柄若春诵夏弦春率民
 耕秋率民敛日星为纪若日在北陆而藏冰龙见而
 雩 黄氏曰由从也从于礼之义饮食之礼达则物
 无暴殄信及豚鱼礼化明备也 叶氏适曰圣人发
 正于天理收功于人情如良农之善稼也五谷之报
 必厚矣听而弗治长稂莠也治而弗达杂稊稗也不
 本其情而责其成废田者也如是则人岂能心服于
卷三十二 第 31a 页 WYG0125-0100c.png
 圣人而恃为奥主哉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
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
故人情不失(獝陆云矞又作獝家语獝作䎀狘作□/鲔音伟淰音审獝况必切狘许月切)
 正义郑氏康成曰淰之言闪也(孔疏淰是水中之形/状闪是人在门中或)
 (见或不/见也)獝狘飞走之貌失犹去也龟北方之灵信则
 至矣(孔疏龟为水虫水主信故信则至水为/信则土为知然水土二行俱有信知) 孔氏
 颖达曰此更解上四灵之事淰水中惊逝獝惊飞狘
卷三十二 第 31b 页 WYG0125-0100d.png
 惊走鱼鲔从龙鸟从凤兽从麟其长既来故其属见
 人不惊也龟知人情龟既来应故人各守其行其情
 不失也上三灵言其长来而族至龟独言其感信而
 至与上相互也 方氏悫曰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
 兆吉凶龙能变化故谓之四灵 陈氏浩曰鲔鱼之
 大者龟能前知人有所决以知可否故不失其情之
 正
 案上于四灵独言饮食有由以礼始饮食人情大欲
卷三十二 第 32a 页 WYG0125-0101a.png
 存焉故也龟非可食而能知吉凶悔吝故以人情不
 失别言之
 馀论叶氏适曰圣人尽人道之正则彼动物之杰不
 得自遂其雄狡而一将听命于人于是虫鱼鸟兽无
 不顺若而人之饮食生养亦未有苟为温饱而不知
 其所由来者故夔言凤皇来仪周公言遗我大宝龟
 孔子言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此言物之听
 命于人也后世不度其德之厚薄而取必于异物之
卷三十二 第 32b 页 WYG0125-0101b.png
 有无如汉之神雀五凤黄龙君臣歆艳以为祥嗟夫
 是人反听命于物也
 
 
 
 
 
钦定礼记义疏卷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