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124-068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五
 月令第六之六
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夏小正初昏南门/见时有养夜织女)
 (正北乡则旦日在尾/淮南子作招摇指亥)
 正义郑氏康成曰孟冬者日月会于析木之津(孔疏/析木)
 (寅次/之号)而斗建亥之辰也 高氏诱曰尾东方宿燕之
 分野 孔氏颖达曰冬中也阳气在中也或曰冬终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124-0684b.png
 也四时之终也于月建亥亥该也该阖于亥三统历
 十月节日在尾十度昏危十四度中旦翼初度中十
 月中日在箕七度昏室十度中旦轸五度中元嘉历
 十月节日在心二度昏危一度中旦张八度中十月
 中日在尾十二度昏危十三度中旦翼八度中
 案此谓立冬后三十日也十月为阳月于卦为坤嫌
 于无阳故特以阳名之月建亥而日在寅亥与寅合
 也唐月令十月之节日在房昏虚中晓张中斗建亥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124-0685a.png
 位之初十月中气日在尾昏危中晓翼中斗建亥位
 之中通书立冬日在氐五度小雪日在房三度今时
 宪书立冬日在氐二度小雪日在房初度古法析木
 初尾十度终斗十一度今法初房一度终箕一度
其日壬癸(淮南子上有/其位北方)
 正义郑氏康成曰壬之言任也癸之言揆也日之行
 东北从黑道闭藏万物月为之佐时万物怀妊于下
 揆然萌芽又因以为日名焉 孔氏颖达曰律历志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124-0685b.png
 怀妊于壬陈揆于癸 陈氏祥道曰壬数六癸数五
 同于为水为智 张氏虙曰壬癸属冬以冬盛德在
 水也
其帝颛顼其神玄冥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黑精之君水官之臣自古以来
 著德立功者也颛顼高阳氏也玄冥少皞氏之子曰
 脩曰熙 张氏虙曰汉魏相传北方之神颛顼乘坎
 执权而司冬颛之言专也阴盛则静而专顼之言正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124-0685c.png
 也冬气升而其位正故帝曰颛顼春为苍天知冬为
 玄南为明方知北为冥故神曰玄冥 彭氏廉夫曰
 水北方玄深而冥昧故取为神之名主冬而位北
 案颛顼天水德之帝玄冥天水气之神高阳与脩熙
 则人帝人官之配食于此者也
其虫介
 正义戴氏德曰介虫三百六十而龟为之长 郑氏
 康成曰介甲也象物闭藏地中龟鳖之属 高氏诱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124-0685d.png
 曰象冬闭固皮漫胡也 朱氏申曰冬则后而智介
 虫属焉以其性辨也 吴氏澄曰北方斗牛女虚危
 室壁七宿有龟之象故凡物之甲者皆属水 卢氏
 翰曰北方玄武七宿水属其类为介故冬则其虫介
其音羽律中应钟
 正义郑氏康成曰三分商去一以生羽羽数四十八
 (孔疏商数七十二三分之为二十四者三去其一故/四十八其数最少声最清清者最贱物比于人亦为)
 (贱/也)属水者以其为最清物之象也冬气和则羽声调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124-0686a.png
 乐记曰羽乱则危其财匮孟冬气至则应钟之律应
 应钟者姑洗之所生三分去一律长四寸二十七分
 寸之二十姑洗长七寸一分强三分之为二寸七分
 强者三去其一得此数周语应钟均利器用俾应复
 (孔疏应当也言阴当代阳用事百物可种藏则均/利百工之器俾应复者阴阳用事终则有始也)
 高氏诱曰阴应于阳转成其功万物聚藏故曰应钟
  汉志曰羽聚也聚藏万物而宇覆之曰应钟者阴
 气应无射该藏万物而杂阳阂种也 班氏固曰万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124-0686b.png
 物应阳而动下藏钟聚也 韦氏昭曰十月应钟坤
 六三也管长四寸七分阴应阳用事万物钟聚百嘉
 具备时务均利百官程度庶品皆使应其礼复其性
  陈氏祥道曰应钟建亥之律始事者阳效法者阴
 阳始而倡之阴成而应之阴阳之道如是止矣故曰
 应钟 朱子曰管子云凡听羽如鸣鸟在树太史公
 云羽动肾而和正智闻羽声使人整齐而好礼 又
 曰应钟长四寸六分六釐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124-0686c.png
 存疑王氏乔桂曰应钟长四寸八分自无射降九分
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数六下唐月今有其性/智其事听朽淮南子作腐)
 正义郑氏康成曰水生数一成数六但言六亦举其
 成数(孔疏易天一生水于北地六成/水于北但言六以成为功也)咸朽水之臭味
 也凡咸朽者皆属焉气若有若无为朽 孔氏颖达
 曰水所以在北方者从盛阴之气所以润下者阳下
 从阴也皇氏云水数一得土五而成故六冬味咸臭
 朽者水之气味在气则朽在口则咸也 马氏睎孟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124-0686d.png
 曰冬以阴极生水水之成形而润下润下作咸故味
 咸物以水化则其气为朽故臭朽
其祀行祭先肾
 正义郑氏康成曰冬阴盛寒于水祀之于行从辟除
 之类也祀之先祭肾者阴位在下肾亦在下肾为尊
 也行在庙门外之西为軷壤厚三寸广五尺轮四尺
 (孔疏軷坛东西为广南北为轮庙门外西常祀行神/之坛若国外祖道其坛随路所向而广轮之数亦同)
 (也/)祀行之礼北面设主于軷上乃制肾及脾为俎奠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124-0687a.png
 于主南(孔疏主以菩/刍棘柏为之)又设盛于俎东祭肉肾一脾再
 其他皆如祀门之礼(孔疏皆逸/中霤礼文) 高氏诱曰行门内
 地也冬守在内故祀之一作井水给人冬水王故祀
 之也祭先肾行属水自用其藏也 张氏虙曰凡有
 功于人则祀之冬与夏为对人之生不在家则在路
 灶赖其养于家行资其庇于路其祀于冬者役车其
 休之时也 朱氏申曰行者人之所以往冬则阳复
 而阴往也祭先肾不取相胜者以阴静而物辨也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124-0687b.png
 存异张氏虙曰肾当作心水所胜也
 案扬雄蔡邕刘安皆谓冬祀井盖井水灶火皆功在
 养人而夏火冬水亦于义为合行即井也易曰往来
 井井盖祀井于汲道之旁故云行欤若行道之神出
 祖则祭之无常时不当以列于五祀中也但生民诗
 言取羝以軷以兴嗣岁则周于岁暮实祀行盖行者
 往来之道而岁暮亦往来之交故于此祀之然观诗
 别举其文则似不在五祀中扬蔡诸家祀井之说亦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124-0687c.png
 或以此与春先脾夏先肺秋先肝皆食其所胜而中
 央不先肾冬不先心者五行惟水最卑五脏惟心最
 贵心为君主之官最尊不可屈故以居中之位配之
 而最卑者亦不敢以干尊故但自食其所藏也张虙
 说非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雉入大水夏/小正作玄雉)
 (入于淮唐作/野鸡入于淮)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记时候也大水淮也大蛤曰蜃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124-0687d.png
  高氏诱曰传曰雉入于淮为蜃虹阴阳之交气是
 月阴壮故不见 方氏悫曰冰即水也水以阳释冰
 以阴凝也冻气闭而阳不能熙也孟冬重阴之始故
 冰冻皆于此始焉 马氏睎孟曰雉火属蜃水属阳
 不胜阴而并与迁焉故化虹以阴干阳则见此时阳
 升阴降而弗通故藏 张氏虙曰水冰地冻皆气凝
 也雉之为蜃雉不自知由得水而然也虹天地之淫
 气见于春乘阳也藏于冬伏阴也 朱氏申曰阴阳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124-0688a.png
 极乎辨故虹不见 陈氏浩曰虹非有质而曰藏者
 亦言其气之下伏耳
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
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吕氏春秋作宏以弇淮南/子有北宫御女击磬石其)
 (兵/铩)
 正义郑氏康成曰玄堂左个北堂西偏也铁骊色如
 铁黍秀舒散属火寒时食之亦以安性也彘水畜器
 闳而奄象物闭藏也 高氏诱曰玄堂向北堂左个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124-0688b.png
 西头室也玄黑皆顺水色也宏大弇深象冬闭藏也
  孔氏颖达曰黑深而玄浅旂色浅衣色深玉亦用
 自然之色也 张氏虙曰冬为玄英故取以名冬所
 居此当亥上十月位也寒气不可过故食火榖以减
 之寒气不可抑故食当方之牲以存之
 案黍南方之榖而宜黑坟冬食之从其宜也彘坎畜
 坎一阳在阴中冬之象也阳在内故器中宽阴在外
 故上下窄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124-0688c.png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
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
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
 正义郑氏康成曰死事谓以国事死者若公叔禺人
 颜涿聚者也(孔疏公叔禺人见左传哀十一/年颜涿聚见左传哀二十三年)孤寡其
 妻子也有以惠赐之大功加赏 高氏诱曰迎冬于
 北六里之郊水气用事其先人有死王事以安社稷
 者赏其子孙有孤寡者矜恤之 孔氏颖达曰因杀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124-0688d.png
 气之盛故赏死事以财禄供给其妻子 朱氏申曰
 赏军帅武人所赏者犹寡赏死事而恤其孤寡所赏
 者为多盖秋为少阴而冬为重阴故也
 案仲春养幼少存诸孤顺生气之盛也孟冬赏死事
 恤孤寡感杀气之盛也
 存疑张氏虙曰念死事之人虑其孤寡不得所养从
 而赏之顺时之政于是为至
 案赏与恤分二义盖死事之子孙不孤寡者则赏之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124-0689a.png
 其孤寡者则恤之恤视赏其惠又有加也高说甚明
 张氏混而一之误
是月也命大史衅龟筴占兆审卦(苪城/曰句)吉凶是察(句/)
党则罪(句/)无有掩蔽(筴初革反又吕氏春秋作命大/卜祷祀龟筴审卦兆以察吉凶)
 (于时有阿上乱法者/则罪之无有掩蔽)
 正义郑氏康成曰筴蓍也周礼龟人上春衅龟谓建
 寅之月秦以亥月为岁首使大史衅龟筴与周异矣
 今月令曰衅祠 高氏诱曰周礼太卜掌三兆之法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124-0689b.png
 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又掌三易之法一曰
 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龟曰兆筴曰卦故命大卜
 祷祀龟策占兆审卦以知吉凶于是有阿意曲从取
 容于上以乱法度者必察知之则行其罪罚无敢强
 匿者 方氏悫曰物有衅则妖作以血涂之祓除其
 衅故谓之衅龟以卜而有兆筴以筮而有卦兆有象
 故言占卦有数故言审占兆审卦则吉凶可得而知
 必于岁首者欲以知一岁之吉凶也 陆氏佃曰衅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124-0689c.png
 龟筴筴亦衅也吉凶是察者占人所谓以八簭占八
 颂以八卦占簭之八故也 吴氏澄曰兆谓龟所坼
 之兆卦谓筮所得之卦既命大史衅其龟筴乃以龟
 卜之观卜之所遇为何兆以筴筮之观筮之所值为
 何卦于是推占其兆测审其卦以定吉凶何如也
 马氏曰曲承曰阿私附曰党掩自上掩之蔽从旁蔽
 之
 存疑张氏虙曰阿党之察亦系之太史者如董狐赵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124-0689d.png
 盾之书南史崔杼之书其阿党之罪毫无掩蔽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占兆龟之繇文也吉凶谓易也审
 省录之而不衅筮短贱于龟也阿党谓治狱吏以私
 恩曲挠相为也 孔氏颖达曰非但衅此龟筴又衅
 此占兆繇文易六十四卦有吉有凶故曰卦吉凶是
 正审察狱吏阿党之事则在下犯罪之人狱吏不能
 掩蔽
 辨正邱氏光庭曰孔云衅占兆之书非也周礼有衅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龟无衅兆兆辞存于竹帛何容以血涂之哉尔雅占
 视也占系人不系兆也易经三占广大悉备岂短贱
 于龟乎筮短龟长乃不善筮者之言耳
 案或谓阿党则罪所谓假于卜筮以疑众者杀也存
 之以备一义
是月也天子始裘(夏小正王始/裘在九月)
 正义郑氏康成曰九月授衣至此可以加裘矣 高
 氏诱曰始犹先也裘温服优尊者故先服之 张氏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虙曰陨霜而冬裘具故司裘以仲秋献良裘季秋献
 功裘至此天子始服之以顺时为重也
 通论陆氏佃曰蔡邕云祀天则大裘然则祭地不大
 裘明矣故曰掌为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
 案夏暑而冬寒天之道也夏葛而冬裘圣之制亦人
 之情也
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
 正义高氏诱曰天地闭冰霜栗烈以成冬也 孔氏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颖达曰十月地气六阴俱升天气六阳并谢天体在
 上六阳归于虚无故曰上腾地体在下阴气下连于
 地故曰下降 马氏睎孟曰天地定位而其气升降
 于四时交于南而辨于北故夏曰南交冬曰上腾也
 各得其所而不相与故曰不通然通之理未尝息也
 寒暑相推而未有穷则所谓不通时焉而已 陈氐
 浩曰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
 通论张氏虙曰天地交泰故春言和同天地不交否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故冬言闭塞和同之时天下皆知春之为春不必诏
 告也闭塞之时天下虽知之而或有不谨则无以为
 藏即无以为发故特命有司人苟知闭藏之义则事
 事物物皆不敢肆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使有司助闭藏之气门户可闭闭
 之窗牖可塞塞之
 案将申闭藏之令故先命之如此
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案司徒今/作有司)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124-0691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盖藏谓府库囷仓有藏物积聚谓
 刍禾薪蒸之属 方氏悫曰闭塞之时盖藏之事不
 可慢也故命百官谨之仲秋已命有司趣民多积聚
 至此又循行之无有不敛欲其无遗利也
 案盖藏积仓府库之在官者故命有司谨之积聚囷
 仓窖窦之在民者故命司徒循行之无有不敛以顺
 天地之闭塞也
坏城郭戒门闾脩键闭慎管籥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124-0691b.png
谨关梁塞蹊径(键其辇反/蹊音奚)
 正义郑氏康成曰坏益也键牡闭牝也(孔疏锁器入/者谓之牡受)
 (者谓之牝若/兽之牝牡然)管籥搏键器也(孔疏似乐器之管籥/搢于锁内搏取其键)
 封疆谓使有司循其沟树及其众庶之守法也(孔疏/掘沟)
 (堑而种树木/令人可守之)要塞边城要害处也梁桥横也蹊径禽
 兽之道也 高氏诱曰要塞所以固国关梁所以通
 涂塞绝蹊径为其败田 孔氏颖达曰城郭当须牢
 厚故言坏门闾备禦非常故云戒键闭或有破坏故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124-0691c.png
 云脩管籥不可妄开故云慎封疆理当险阻故云固
 边竟防拟盗贼故云备要塞理宜牢固故云完关梁
 禁禦奸非故云谨蹊径细小狭路故须塞 朱氏申
 曰城郭既补矣又坏之谨之至也门闾出入或有不
 虞故言戒管籥犹今门锁不容有伪故言慎封疆限
 于内故言固边竟接于外故言备边必有塞必有要
 不可亏故言完关以禦暴梁以济险不可慢故言谨
 蹊径非人所由不可以通故言塞凡此皆以顺时之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124-0691d.png
 闭塞也
 存疑何氏子季曰键是门扇之后树两木穿上端为
 孔闭将关门以内孔中者 朱氏申曰键闭犹今门
 镮不能无坏故言脩
 案上四句谨于内下五句谨于外王公设险以守其
 国道固然也至此因时以饬之
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厚薄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
薄之度贵贱之等级(茔吕氏春秋作营棺椁下淮南子/有衣衾字贵贱之等级淮南子作)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贵贱尊卑/皆有等级)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亦闭藏之具顺时饬正之也辨
 衣裳谓袭敛尊卑所用也所用又有多少 高氏诱
 曰纪数也棺椁衣衾尊者厚卑者薄营度也丘坟垄
 冢也贵者高大贱者卑小 孔氏颖达曰郑注冢人
 云汉律列侯坟高四尺关内侯以下各有等差又注
 檀弓云坟高四尺盖周之士制 方氏悫曰丧在人
 而我以礼纪之谓之丧纪辨衣裳已下皆其事也服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有轻重则布有精粗不可不辨大小高卑冢人所谓
 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也 朱氏申曰厚薄主礼言贵
 贱主人言 马氏睎孟曰丧人之终事也冬岁之终
 时也以岁之终时节人之终事不亦宜乎夫丧人所
 自尽而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则衣衾棺椁丘垄孰
 不欲致美以为悦然莫为之节则富者僭于有馀贫
 者慊于不足而将不安其性命之情故先王视贵贱
 之等级而制为礼数以纪之使孝子仁人各随其分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而不敢踰也然后得尽其心焉 徐氏师曾曰厚施
 于贵非以美没礼薄施于贱非以薄为道皆分所当
 然也
 案棺天子厚二尺四寸椁厚一尺递降至庶人棺厚
 四寸椁五寸衣衾天子百二十称递降至士三十称
 丘垄天子高一丈至士四尺凡礼之厚薄皆以其人
 之贵贱为等级所当饬正之者也
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案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
行其罪以穷其情(致如字旧读/致当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霜降而百工休至此物皆成也工
 师工官之长效功录见百工所作器物也主于祭器
 祭器尊也度谓制大小也程谓器所容也淫巧谓奢
 伪怪好也荡谓动摇生其奢淫勒刻也刻工姓名于
 其器以察其信知其不功致也功不当取材美而器
 不坚也 孔氏颖达曰命百工陈列所造之器案此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124-0693a.png
 器旧来制度大小及容受程限多少勿得有过制之
 巧摇动在上生其奢侈之心苟功力密致斯为上矣
 每物之上刻所造工匠之姓名于后以考其诚信与
 否若用材精美而器不坚固则必行罪以穷其诈伪
 之情也 方氏悫曰功工所成者效犹呈也祭器未
 成不造燕器故陈祭器焉 黄氏震曰诚即功致者
 也不当即不功致者也
 通论马氏睎孟曰度其器之洪纤曲直者有度会其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124-0693b.png
 功之久近勤惰者有程古之人虽小物其用功也无
 所不用其极致者功之至也然不可过过则淫巧先
 王所禁也故季春监工日号因其作而戒之此工师
 考工又于其成而戒之
是月也大饮烝
 正义郑氏康成曰十月农功毕天子诸侯与其群臣
 饮酒于大学(孔疏此大饮是天子礼豳风跻彼公堂/称彼兕觥是诸侯礼毛传云公堂学校)
 (也/)以正齿位(孔疏约/党正文)谓之大饮别之于他其礼亡今
卷二十五 第 19a 页 WYG0124-0693c.png
 天子以燕礼郡国以乡饮酒礼代之烝谓有牲体为
 俎也党正职曰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而饮
 酒于序以正齿位亦谓此时也(孔疏引以證大饮是/十月正齿位之事)
 诗云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
 兕觥受福无疆是颂大饮之诗(孔疏两尊曰朋升公/学校之堂举兕觥以)
 (罚失礼臣下庆君/命受福无疆也) 高氏诱曰烝俎实谓有肴烝也
  孔氏颖达曰国语王公立饫则有房烝此既大饮
 飨礼当用房烝半体之俎也 马氏睎孟曰是月岁
卷二十五 第 19b 页 WYG0124-0693d.png
 功既登物之可荐者众君子可以饮酒燕乐矣
 存异陈氏浩曰因烝祭而与群臣大为燕饮也
 案如陈说则当先云烝而后及大饮令先大饮而后
 烝是以大饮之馀为烝也有是理乎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
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劳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周礼所谓蜡祭也天宗谓日月
 星辰大割大杀群牲也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也五
卷二十五 第 20a 页 WYG0124-0694a.png
 祀门户中霤灶行也或言祈年或言大割或言腊互
 文劳农以休息之党正属民饮酒正齿位是也 高
 氏诱曰祈求也宗尊也公社国社后土也生为上公
 死为贵神先祠公社乃及门闾先公后私之义也是
 月农夫空閒故劳犒休息之不役使也 孔氏颖达
 曰社以上公配祭故云公社此等之祭总谓之蜡若
 细分之则天宗公社门闾谓之蜡其祭皮弁素服腊
 先祖五祀谓之息民其祭黄衣黄冠天子诸侯大饮
卷二十五 第 20b 页 WYG0124-0694b.png
 在蜡祭前党正属民饮酒在蜡祭后以同在此月故
 郑于大饮引其义證之熊谓大饮当在蜡祭后非也
 蔡邕云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案左传
 虞不腊是周亦有腊名凡蜡皆在亥月皇氏谓各以
 岁终则夏季冬已脩耒耜具田器不得谓休息也
 方氏悫曰天宗尊而不亲在致义以求之故曰祈公
 社门闾亲而不尊在致味以祭之故曰大割先祖五
 祀众而不一故曰腊腊在丑月而此行之亥月或异
卷二十五 第 21a 页 WYG0124-0694c.png
 代礼与休大息小休久息暂事有大小则时有久暂
 合而言之一也
 存疑高氏诱曰天地四时皆为天宗万物非天不生
 非地不载非春不动非夏不长非秋不成非冬不藏
 书曰禋于六宗此之谓也
 案虞书先言类上帝次言禋六宗则六宗内不应有
 天且此记言天宗而不言六其非六宗审矣高说未
 确又天子有大社有王社诸侯有国社有侯社此公
卷二十五 第 21b 页 WYG0124-0694d.png
 社即侯社也门亦五祀之一而此别言其在家则一
 家之门也在国则国门也在闾则闾门也上而公社
 下而里社无不祭则大而国门小而闾门无不祭皆
 举一以该之也五祀高氏谓句芒五官辨已见前
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将去/声)
 正义高氏诱曰习肄之也角犹试也 方氏悫曰武
 言其道故讲之使明射御言其事故习之使熟角则
 相抵而已 马氏睎孟曰亥之时其为阴也大矣讲
卷二十五 第 22a 页 WYG0124-0695a.png
 武以厉其威习射御以考其艺角力以视其才皆阴
 事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为仲冬将大阅简习之亦因营室
 主武士也(孔疏春秋说营/室主军士之粮)凡田之礼唯狩最备夏小
 正十一月王狩(孔疏仲冬教战/所须此备拟之)
 案周礼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不见于月令唯驱兽
 无害五榖略似于苗然在孟夏非苗时也则此讲武
 于孟冬正秦制耳安见其仲冬必大阅而以为预习
卷二十五 第 22b 页 WYG0124-0695b.png
 其事乎预习其事且记而大阅之正反不见乎或以
 为此即大阅当在仲冬脱简在此亦非也秦以亥正
 故于戌月即行大阅所谓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
 戎观月令所记田猎莫重于此可知先儒必以月令
 与周礼相附合故说多凿
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敢侵削
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
 正义郑氏康成曰因盛德在水收其税 高氏诱曰
卷二十五 第 23a 页 WYG0124-0695c.png
 虞官师长也天子曰兆民兆大数也税敛重则民怨
 矣 方氏悫曰水虞即周礼泽虞渔师即周礼䱷人
 命是二官各以其职也失时之罪小故仲秋言行罪
 无疑取怨之罪大故孟冬言行罪无赦 张氏虙曰
 鱼至冬而美故冬取鱼民皆取鱼故有水泉池泽之
 赋 朱氏申曰自此犯彼谓之侵减彼益此谓之削
 通论马氏睎孟曰先王之时泽有虞川有衡皆为之
 厉禁以平其守而共其奠以时入之颁其馀于万民
卷二十五 第 23b 页 WYG0124-0695d.png
 则剥下益上岂其欲哉 黄氏震曰收其赋又禁其
 扰恐不若泽梁无禁之相安也
 馀论张氏虙曰后世泽之萑蒲舟鲛守之海之蜃蛤
 祈望守之守之严则征之严而民始失利矣月令戒
 其侵削取怨亦恐有司苛取以病民乎
 案文王泽梁无禁而周公定周礼则有禁者山林薮
 泽宝藏兴焉货财殖焉不为之制则不为天地留其
 有馀非撙节爱养之道且民取之而多得则必启其
卷二十五 第 24a 页 WYG0124-0696a.png
 骄淫取之而有得有不得则必生其争竞皆足以长
 奸而召乱然后知圣人之综理周密正所以辅相而
 裁成也然则文王之无禁非欤曰商辛之虐甚矣如
 燬之伤不如是不足以稍苏之也孟子之告齐宣王
 意亦如此有禁者法之经无禁者时之权也以公物
 之心而尽物之性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其庶几
 乎
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
卷二十五 第 24b 页 WYG0124-0696b.png
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
小兵时起土地侵削(淮南子下有十月/官司马其树檀)
 正义郑氏康成曰行春令则寅之气乘之行夏令则
 已之气乘之行秋令则申之气乘之也民流亡象蛰
 虫之动立夏巽用事巽为风故大风申宿直参伐为
 兵而申阴气尚微故兵小(孔疏春秋记参伐主/斩刈示威行伐也) 高
 氏诱曰春阳散越故冻不密而地气发泄民多流亡
 象阳布散也夏阳炎温故盛冬不寒而蛰虫复出于
卷二十五 第 25a 页 WYG0124-0696c.png
 洪范恒燠之徵秋金令干水不当霜而霜不当雪而
 雪故曰不时邻国来伐土地侵削于洪范恒寒之徵
 也 朱氏申曰冻闭不密以行东风解冻之令也地
 气上泄以行地气上腾之令也 陈氏浩曰行春令
 为寅木之气所泄行夏令为己火之气所损行秋令
 为申金之气所淫也
 通论方氏悫曰风者四时之所有而阳作则暴孟夏
 行春少阳之令故但来格而已此行夏盛阳之令故
卷二十五 第 25b 页 WYG0124-0696d.png
 又多焉霜雪不时寒气迟也小兵时起金气盛也土
 地侵削揫敛之致也
 案唐月令有是月也祭神州地祗于北郊是月也命
 有司祭司寒是月也命有司祭司中司命司人司禄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辟中旦轸中(辟必亦反又日在/斗淮南子作招摇)
 (指/子)
 正义郑氏康成曰仲冬者日月会于星纪(孔疏星纪/丑次之号)
 而斗建子之辰也 孔氏颖达曰十一月建子子孳
卷二十五 第 26a 页 WYG0124-0697a.png
 也律历志孳萌于子三统历大雪日在斗十二度昏
 壁五度中旦角三度中冬至日在牛初度昏奎十度
 中旦亢七度中元嘉历大雪日在箕十度昏氐九度
 中(案氐当/作室)旦轸八度中冬至日在斗十四度昏东壁
 八度中旦角七度中
 案此谓大雪后三十日也十一月于周为正月斗北
 方木宿六星形如北斗故亦谓之斗广二十五度月
 建子而日在丑子与丑合也东壁西方水宿二星广
卷二十五 第 26b 页 WYG0124-0697b.png
 七度轸南方水宿四星似张广十七度唐历十一月
 之节日在箕昏营室中晓轸中斗建子位之初十一
 月中气日在南斗昏东壁中晓角中斗建子位之中
 通书大雪日在尾八度冬至日在箕六度今时宪书
 大雪日在尾二度冬至日在箕二度孟子言千岁之
 日至可坐而致盖古虽三正迭用而造历必以甲子
 为历元元正则馀无不正矣曰日至阳气之始生也
 不言冬至周以为春正非冬也唐尧甲子冬至日在
卷二十五 第 27a 页 WYG0124-0697c.png
 虚一度日入而昴中虞书所谓日短星昴是也秦庄
 襄元年差二十七度至日在牛三度而此言斗者斗
 度宽牛度狭仲冬之节犹在斗十四度故约言之耳
 汉元和三年日在斗二十一度晋太元九年在斗十
 七度宋元嘉十年日在斗十四度唐开元十二年在
 斗九度唐月令所云是也宋统天历在斗二度元授
 时历退在箕十度明大统历在箕五度本朝康熙甲
 子犹在箕三度而今乾隆已在箕二度矣大约七十
卷二十五 第 27b 页 WYG0124-0697d.png
 年而差一度二千一百十七年而差一辰积二万五
 千四百十年有奇而差一周此岁差也举日至而其
 馀中节可仿此推之星纪古法初斗十一度终女七
 度今法初箕二度终斗二十二度
 存疑高氏诱曰斗北方宿吴之分野
 案星纪吴越之野玄枵齐之野高氏以仲冬星纪属
 吴以季冬玄枵属越岂别有所授耶抑因星纪终于
 女玄枵亦始于女故混二次而为一遂分吴越为二
卷二十五 第 28a 页 WYG0124-0698a.png
 野耶然齐之分野又将归之何所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

 正义班氏固曰钟动也阳气聚黄泉之下万物萌动
 也 郑氏康成曰黄钟者律之始也九寸仲冬气至
 则黄钟之律应周语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孔/疏)
 (六气阴阳风雨晦明九德六府三事六府金木水火/土榖三事天事正德地事利用人事厚生阳气伏于)
 (地下万物始萌所以遍养此六气九功之德也功案/六府三事九功也郑以九德言其即疏所谓九 之)
卷二十五 第 28b 页 WYG0124-0698b.png
 (德/与) 高氏诱曰钟聚也阳气聚于下阴气盛于上万
 物孳萌聚于黄泉之下也 孔氏颖达曰汉志黄者
 中之色钟种也五色黄莫盛焉阳气始种于黄泉孳
 萌万物为六气元也 陈氏祥道曰黄钟建子之律
 也黄之为色则阴之盛钟之为器则阴之聚阴盛而
 极则阳生之矣阴盛而止则阳散之矣由阴终于亥
 阳始于子也 朱子曰正黄钟九寸变黄钟八寸七
 分八釐一毫六丝二忽
卷二十五 第 29a 页 WYG0124-0698c.png
 通论韦氏昭曰十一月黄钟乾初九也名黄者重元
 正始之义也黄钟阳之变也管长九寸径三分围九
 分林钟坤初六阴之变也坤之始也故长六寸九六
 为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
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鹖户/割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记时候也鹖旦求旦之鸟交犹
 合也 高氏诱曰始坼冻裂也鹖旦山鸟阳物也是
卷二十五 第 29b 页 WYG0124-0698d.png
 月阴盛故不鸣虎阳中之阴阴气盛以类发也 方
 氏悫曰孟冬水始冰至此益壮孟冬地始冻至此冻
 甚而坼鹖旦夜鸣阴类也鸣而求旦则求阳也感微
 阳之生而不鸣得所求也虎阴物而交亦感阳生也
  张氏虙曰寒气增于地之上故冰益壮暖气生于
 地之下故冻者坼
天子居玄堂大庙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
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卷二十五 第 30a 页 WYG0124-0699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玄堂大庙北堂当大室 张氏虙
 曰此当子上十一月位也
 案玄者水之色亦曰堂者北辰之地天子之尊位在
 焉故也居亦于大庙之大室开其北闭其东西南之
 户
饬死事(朱子曰吕氏春秋淮南子唐/月令皆无此三字当为衍文)
 存疑郑氏康成曰饬军士战有必死之志 孔氏颖
 达曰因杀气之盛故饬之
卷二十五 第 30b 页 WYG0124-0699b.png
 案死事与丧大记复而后行死事意同盖承孟冬饬
 丧纪来孟冬饬之此又饬之者盖王道之始在养生
 丧死之无憾故慎重如此
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毋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
固而闭地气沮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
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沮上声又沮吕氏春秋作/且唐月令无命之曰句)
 正义高氏诱曰有司于周为司徒掌邦土与民人之
 教阴气在上民人空闭无所事作 孔氏颖达曰阴
卷二十五 第 31a 页 WYG0124-0699c.png
 气凝固阳须闭藏若起土功开盖物发室屋起大众
 则泄阳气也人所次舍曰房天地于此时拥蔽万物
 不使宣露与房舍相似令地气泄漏是开发天地之
 房也非但蛰死人疫国且有大丧随其后 马氏睎
 孟曰自内渐外谓之沮自下达上谓之泄寒气方盛
 而发其所闭则温气乘之故蛰必死民必疫又随以
 丧盖阴主屈阳主伸时不宜畅也 方氏悫曰阳生
 于子至于丑阴犹执而纽之况在于子而可以畅之
卷二十五 第 31b 页 WYG0124-0699d.png
 乎 姚氏舜牧曰畅达也时月当闭而我畅之命之
 曰畅月与后命之曰逆同义见失时之甚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而犹汝也畅犹充也大阴用事尤
 重闭藏 皇氏侃曰丧逃亡也人为疾疫皆逃亡也
  孔氏颖达曰命之曰畅月言此月为充实之月当
 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也 朱子曰畅月谓阳久屈而
 得伸也 陈氏浩曰言所以不可发泄者以此月万
 物皆充实于内故也 张氏虙曰黄钟动而万物潜
卷二十五 第 32a 页
 起则天地之房其隐然萌动者原未尝不畅非闭塞
 之令所能遏也命之名而曰畅岂苟乎哉
 案阴包于外故言固阳动于中故言闭以固而闭言
 毋发动以顺阴之固于外而阳乃闭于内也沮者固
 之反泄者闭之反阴沮洳而不坚则阳且泄而易散
 蛰之出民之疫皆以阳易泄故而虫必死民且丧则
 以微阳不能敌盛阴也
是月也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
卷二十五 第 32b 页
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
 正义郑氏康成曰奄尹主领奄竖之官于周则为内
 宰掌治王之内政宫令讥出入及开闭之属重闭外
 内闭也省妇事所以静阴类也淫谓女工奢伪怪巧
 物也贵戚姑姊妹之属近习天子所亲幸者(孔疏内/宰主领)
 (奄官身非奄也命奄官之正长申明王之内政常察/门闾之事谨慎房室之处其门闾房室皆有外内门)
 (户必重叠闭之此月阴气既静故减省妇/之事顺阴类也务在质素毋得过为淫巧)  方氏
 悫曰周官酒人浆人之类皆有奄郑谓精气闭藏者
卷二十五 第 33a 页
 尹则其正也宫中之令国有常典以闭藏之月故申
 之省省察之也妇以化治丝枲为事巧过则淫淫则
 伪饰生焉贵近皆禁疏贱可知 马氏睎孟曰贵戚
 易奢近习易骄欲法之行自贵近始
 通论黄氏干曰周制内宰宫正宫伯皆士大夫为之
 而又统于冢宰凡嫔御奄寺皆在所统汉初中常侍
 大长秋犹参用士人为之东汉以后专用宦官而宫
 壸之事大臣无复与知矣 郝氏敬曰周礼奄人之
卷二十五 第 33b 页
 制最善卿大夫至庶人在官者不下七万有奇而奄
 止四十七人未有为官长者宫宰之制掌之内宰宫
 伯皆大夫士为之故先王之世宫府如一是书以奄
 为尹内宫之事毋有不禁权不已重欤此秦作法之
 弊赵高所以专制也此称奄尹是直以奄为尹内宰
 宫正之职移而属之奄矣秦风首章未见君子寺人
 之令次章乃云既见君子见由寺人也司马欣奏事
 七日不得见之兆形矣贵戚近习无不禁已开赵高
卷二十五 第 34a 页 WYG0124-0701a.png
 柄政之渐君子见微知著可不谨哉
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糵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
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酋音/揫齐)
 (如字湛音沈又音尖/齐剂同贷音二忒通)
 正义郑氏康成曰酒熟曰酋大酋酒官之长于周为
 酒人(孔疏郑注周礼引此大酋为酒正此又以大酋/为酒人者酒正掌酒之政令及酒出入之事不)
 (亲监/督也)必齐谓熟成也湛渍也炽炊也火齐生熟之调
 也物犹事也差贷谓失误有善有恶也古者穫稻而
卷二十五 第 34b 页 WYG0124-0701b.png
 渍米曲至春而为酒(孔疏谓春而/成非春始酿)诗云十月穫稻为
 此春酒以介眉寿 高氏诱曰大酋于周礼为酒正
 掌酒之政令以式法度授酒材六物秫稻曲糵水火
 也 孔氏颖达曰六物秫稻一曲糵二湛炽三水泉
 四陶器五火齐六 吴氏澄曰秫说文稷之黏者案
 黍全黏曰秫而稻粱之黏者亦曰秫此稻既别出则
 秫乃黍稷粱之统名
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卷二十五 第 35a 页 WYG0124-0701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顺其德盛之时祭之也今月令渊
 为深 高氏诱曰以皆有功于人故祈祀之 董氏
 师让曰四海水所聚大川名源江源岷山河源昆崙
 淮源桐柏济源沇水渊泽水所钟井泉人所汲仲冬
 水归于泽而复其本故祀之 陈氏浩曰冬令方中
 水德至盛故为民祈而祀之
 通论应氏镛曰夏之祈火胜水弱遵其流委而广其
 润泽也此之祈盛德在水钟其渊源厚其渟畜也
卷二十五 第 35b 页 WYG0124-0701d.png
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
不诘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收敛尤急之时人有取者不罪
 所以警惧其主也王居明堂礼曰仲冬之月命农毕
 积聚系收牛马 高氏诱曰诘诛也 方氏悫曰孟
 冬既命百官谨盖藏又命有司循行积聚矣至此犹
 不收藏积聚马牛畜兽犹放佚是游惰之民不听令
 者也不为之诘不亦宜乎
卷二十五 第 36a 页 WYG0124-0702a.png
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
相侵夺者罪之不赦(道音/导)
 正义郑氏康成曰务收敛野物也大泽曰薮(孔疏水/钟曰泽)
 (水希曰薮中有水处谓/之泽旁无水处谓之薮)草木之实为蔬食(孔疏山林/蔬食榛栗)
 (之属薮泽蔬/食菱芡之属) 高氏诱曰无水曰薮有水曰泽野虞
 掌山泽之官不赦必罚之也 方氏悫曰于农隙时
 而能取野物以资人用固宜教道之而无遏其欲若
 侵夺人之所有则是强暴之徒尔罪之不赦不亦宜
卷二十五 第 36b 页 WYG0124-0702b.png
 乎 吴氏澄曰必教道之以非农人所素习故也
 通论张氏虙曰上节游惰之民为人所取上未尝加
 问恶其游惰也此勤力之民为人侵夺上为之罪其
 人喜其勤力也上之示民好恶者如此
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
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
 (齐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争者阴方盛阳欲起也荡谓物动
卷二十五 第 37a 页 WYG0124-0702c.png
 萌芽也宁安也(高氏诱曰荡诸蛰伏者/皆动摇也定犹成也) 方氏悫曰
 诸生万物之生气也方冬之时盛德在水而阳作之
 生气欲发故荡君子斋戒掩蔽其身以处于内以身
 欲宁故也去声色不特止之禁耆欲不特节之君子
 之齐戒有加无己也外则养其形而无劳内则养其
 性而无悖安形性故事欲静也凡此以微阳方生阴
 未退听争而未定故君子齐戒以待其定也 王氏
 炎曰阴方极盛一阳来复阴欲拒之是以争然一阳
卷二十五 第 37b 页 WYG0124-0702d.png
 在内而为主五阴在外终必顺之则定而无争也君
 子知阴阳争则草木之归根者欲萌昆虫之蛰藏者
 欲出不可无以养其微阳况于身心岂得不静以处
 之齐戒以静其心掩藏以静其身外去声色内禁耆
 欲以安形性则身静而心亦静矣所以然者阴阳方
 争当静以待其定定则阳反而阴顺在一己可以养
 其身心达之天下亦可以遂万物之情也 徐氏师
 曾曰视仲夏尤谨者养阳尤重于养阴也 彭氏廉
卷二十五 第 38a 页 WYG0124-0703a.png
 夫曰夜漏六十五刻昼漏三十五刻是日短之至
 通论张氏虙曰夏之日至阴方来而与阳遇冬之日
 至阳方来而与阴遇未止其所故争夫天地造化阴
 阳消息自然之运何尝有争其争以人度之耳昆虫
 草木生于春夏者死于秋冬显然可见故曰生死分
 若自死而生则起于萌芽之微初无可见之迹故惟
 言诸生荡而已然此论时令则然若君子所以治身
 其至诚涤虑退藏于密固无分于冬夏而身不止毋
卷二十五 第 38b 页 WYG0124-0703b.png
 躁且欲宁焉于声色不但止之而且去之耆欲不但
 节之而且禁之外养其形内养其性其一归于静者
 更重于夏日至之时也月令一篇圣人所以顺阴阳
 之序相天地之宜上为国家计下为生民计无遗憾
 矣未见修身养心之要至此然后知圣人齐戒之诚
 入于至静而无间修身养心之要诚不苟也 陈氏
 浩曰此皆与夏至同而有谨之至者仲夏之阴犹微
 阳未至于甚伤此时之阴犹盛微阳当在于善保故
卷二十五 第 39a 页 WYG0124-0703c.png
 也 马氏睎孟曰夏为正阳阴始间之冬为正阴阳
 始间之有争道焉于冬至曰诸生荡见阳足以胜阴
 于夏至曰死生分见阴之来不过与阳为敌而已
 陆氏佃曰冬言以待夏言以定待始事定终事也
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结吕氏春/秋作纡)
 正义郑氏康成曰又记时候也芸香草也水泉动润
 上行 高氏诱曰荔马荔一名铁扫帚根可为刷
 孔氏颖达曰芸香草故应阳气而出结犹屈也蔡氏
卷二十五 第 39b 页 WYG0124-0703d.png
 云蚯蚓出穴屈首下向阳气气动则宛而上首故其
 结而屈也熊氏云鹿是阳兽夏至得阴气而解角麋
 是阴兽冬至得阳气而解角盖鹿情淫而游山角解
 从阳退也麋情淫而游泽角解从阴退也时有早晚
 故夏小正十一月十二月俱陨麋角 方氏悫曰凡
 物之气感阴者腥感阳者香芸荔皆香草蚯蚓感正
 阳之气而后出故微阳虽生而犹结焉结未解也是
 月也阴于此极故冰益壮阳于此始故水泉动壮其
卷二十五 第 40a 页 WYG0124-0704a.png
 形然动其气然也 张氏虙曰蚯蚓在穴气动则交
 存疑郑氏康成曰荔挺马䪥也 高氏诱曰挺出挺
 然而出也
 案郑以挺上属高以挺下属未知孰是姑并存之
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其坚成之极时 高氏诱曰竹
 木调韧又斧斤入山林之时也 方氏悫曰万物之
 材阴盛则坚阳盛则柔阴盛极于此故伐取之木大
卷二十五 第 40b 页 WYG0124-0704b.png
 故言伐竹小故言取 张氏虙曰箭又竹之小者
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先时权所建作者也天地闭藏
 而万物休可以去之 方氏悫曰设官所以待事无
 事之官特旷官尔制器所以待用无用之器特虚器
 尔夫阳为实阴为虚阳生矣罢而去之所以应天地
 之实也
涂阙廷门闾筑囹圄此以助天地之闭藏也
卷二十五 第 41a 页 WYG0124-0704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顺时气也 高氏诱曰阙门阙也
 于周为象魏皆涂塞之使坚牢也 方氏悫曰阙人
 所由以出入廷人所处以听事涂以土涂之筑则不
 止于缮矣 吴氏澄曰门各家庙寝之门闾二十五
 家巷口之门阙廷畚土以补其凹陷门闾埏埴以塞
 其罅隙皆涂也
 通论张氏虙曰月令自入秋来凡所动作施为无非
 示收藏之义至冬又从而闭藏矣今于仲冬之末反
卷二十五 第 41b 页 WYG0124-0704d.png
 覆之总括之以一阳既生物皆向荣气不可少泄正
 易所谓至日闭关商旅不行者惟持养之深则其锐
 无挫保护之坚则其锋不折助天地之闭藏乃所以
 助天地之发达也
 案脩旧曰缮更新曰筑可仍旧者孟秋已令缮之必
 更新者至此乃营筑之然土功之事惟囹圄独后城
 郭宫室以卫人之生囹圄以禁人未必皆死而有死
 之道焉先王之所不忍急也
卷二十五 第 42a 页 WYG0124-0705a.png
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
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
水泉咸竭民多疥疠(氛音分雨去声又淮南子下/有十一月官都尉其树枣)
 正义郑氏康成曰行夏令则午之气乘之行秋令则
 酉之气乘之行春令则卯之气乘之也氛雾冥冥霜
 露之气相乱也雷发声午属震震气动也酉宿值昴
 毕毕好雨雨汁者水雪杂下也子宿值虚危虚危内
 有瓜瓠(孔疏天文志瓜/瓠四星在危东)水泉咸竭大火为旱也疥疠
卷二十五 第 42b 页 WYG0124-0705b.png
 之病孚甲之象 高氏诱曰夏火炎上故国旱清浊
 相干故氛雾夏气发泄故雷动声秋水之母也冬节
 白露故雨汁金用事以干水故瓜瓠不成虫食榖心
 曰螟春木生虫故也阳气炕燥故水泉竭水木相干
 气不和故多疥疠 方氏悫曰氛雾旱气所致雷发
 声盛阳薄之也雪与雨杂下严凝之气未固也瓜瓠
 不成柔脆为金气所伤也孟冬言小兵此言大兵气
 有浅深故也孟夏言蝗虫为灾此言为败灾以气言
卷二十五 第 43a 页 WYG0124-0705c.png
 败以事言夏阳主气冬阳主事各以其类也水泉竭
 感发散之气故也疥疠虚阳作之也 陈氏浩曰行
 夏令为午火之气所仇行秋令为酉金之气所淫行
 春令为卯木之气所泄也
 案火气胜水故旱郁蒸故氛雾气能上升达于冷际
 故雷秋宜雨冬宜雪二气杂故汁昴为旄头又金气
 胜故大兵木气盛风生虫故蝗为败甚于灾也疥疠
 亦风疾
卷二十五 第 43b 页 WYG0124-0705d.png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日在婺女淮南/子作招摇指丑)
 正义郑氏康成曰季冬者日月会于玄枵(孔疏玄枵/子次之号)
 而斗建丑之辰也 孔氏颖达曰十二月建丑丑纽
 也律历志纽牙于丑三统历小寒日在婺女八度昏
 娄十一度中旦氐十二度中大寒日在危初度昏昴
 二度中旦心五度中元嘉历小寒日在牛三度昏奎
 十五度中旦亢九度中大寒日在女十度昏胃四度
 中旦氐十三度中
卷二十五 第 44a 页
 案此谓小寒后三十日也十二月丑商为正月地辟
 于丑商取地统用之月建丑而日在子丑与子合也
 娄西方金宿三星直而不勾广十一度氐东方土宿
 四星似斗而侧广十六度唐月令十二月之节日在
 南斗昏奎中晓亢中斗建丑位之初十二月中气日
 在须女昏娄中晓氐中斗建丑位之中通书小寒日
 在斗十二度大寒日在斗四度今时宪书小寒日在
 斗八度大寒日在女四度玄枵古法初女八度终危
卷二十五 第 44b 页
 十五度今法初斗二十三度终虚九度
 存疑高氏诱曰婺女北方宿越之分野(案说见/仲冬)
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大

 正义班氏固曰吕拒也阳始欲出阴旅抑拒难之也
  郑氏康成曰大吕者蕤宾之所生也三分益一律
 长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百四季冬气至则大吕
 之律应周语曰元间大吕助宣物也(孔疏汉志曰吕/旅也阴大旅助)
卷二十五 第 45a 页
 (黄钟宣气而聚/物也聚一作牙) 高氏诱曰万物萌生动于黄泉未
 能达见此去阴即阳助其成功故大之曰大吕也
 韦氏昭曰十二月大吕坤六四也管长八寸八分阴
 系于阳以黄钟为主故曰元閒不名其初臣归功于
 君之义也 陈氏祥道曰大吕建丑之律也阴律之
 始所以助阳而行者功于是为大故曰大吕 朱子
 曰大吕管长八寸三分七釐六毫
 存疑王氏乔桂曰大吕长四寸五分由黄钟益六分
卷二十五 第 45b 页
 阳尚微也
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雁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乡音向雊音豆夏小正作雉/震呴鸡桴粥在正月吕氏春)
 (秋作乳雉雊淮/南子作鸡呼卵)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记时候也雊雉鸣也诗云雉之
 朝雊尚求其雌 高氏诱曰雁在彭蠡之泽是月北
 乡将归至北漠也鹊阳鸟随阳而动故始巢乳雉雊
 乳卵也 孔氏颖达曰易说二月惊蛰候雁北乡鹊
卷二十五 第 46a 页 WYG0124-0707a.png
 始巢视此为迟诗纬推度灾复之日鹊始巢视此为
 早易通卦验小寒虎始交立春雉雊鸡乳亦视此为
 迟皆以气有早晚不同故也 马氏睎孟曰雁北乡
 顺阳而复也雉火畜感于阳而有声鸡木畜丽于阳
 而有形 陆氏佃曰夏小正云乡者何也乡其居也
  黄氏震曰雁此月方北乡后月乃归 彭氏廉夫
 曰雁为随阳之鸟冬至日已南至故反而向北夏至
 日已北至故运而向南鹊营巢门知避方此时冬将
卷二十五 第 46b 页 WYG0124-0707b.png
 告终春将更始又识时而知营构
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旂衣黑衣服玄
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正义郑氏康成曰玄堂右个北堂东偏 张氏虙曰
 此当丑上十二月位也
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磔竹/百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此难阴气也难阴始于此者阴气
 右行此月之中日历虚危有坟墓四司之气为厉鬼
卷二十五 第 47a 页 WYG0124-0707c.png
 将随强阴出害人也(孔疏石氏星经虚北有司命二/星司禄二星司危二星司中二)
 (星史迁云四司鬼官之长/又危东南有坟墓四星)旁磔于四门磔攘也出犹
 作也作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送犹毕也(孔疏/寒实)
 (未毕意/欲毕之) 高氏诱曰大难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
 腊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旁磔犬羊于四
 方出土牛今乡县立春节出劝耕送土牛于东门外
 是也 孔氏颖达曰季春唯国难仲秋唯天子难此
 则下及庶人故云大难此时强阴已盛年岁已终阴
卷二十五 第 47b 页 WYG0124-0707d.png
 若不去凶邪恐来岁更为人害其时月建丑土能尅
 水故特作土牛以毕送寒气 马氏睎孟曰难皆以
 除阴慝季春毕春气仲秋达秋气则曰难而已至季
 冬送寒气则称大难者阴慝之盛未有甚于此时也
 大难故旁磔磔非一方不特九门而已 方氏悫曰
 牛土畜又以土为之水方用事欲胜水必以土也迎
 为入送为出故以出言
 通论陈氏祥道曰季冬大难旁磔然后出土牛驱除
卷二十五 第 48a 页
 之终事也出土牛乃告民出五种计耦耕又耕农之
 始事也
 馀论张氏虙曰东汉志季冬立土牛六头于国都郡
 县城外丑地以送大寒又于立春之日立青幡施土
 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后世唯存立春之制而无
 季冬之制矣(案此言其常耳若立春于/季冬则亦季冬出之矣)
征鸟厉疾(夏小正有鸣/弋玄驹贲)
 正义郑氏康成曰杀气当极也征鸟题肩也齐人谓
卷二十五 第 48b 页
 之击征或名曰鹰仲春化为鸠(孔疏征鸟鹰隼之属/其取鸟捷疾严猛也)
  陆氏佃曰为其将复为鸠物不极不反也
 存疑高氏诱曰征犹飞也厉高也言是月群鸟飞行
 高且疾也 张氏虙曰征鸟过鸟为寒所逼行于空
 中皆猛厉迅疾也
 存异孔氏颖达曰亦命有司之辞
 案此句当在雉雊鸡乳下乃记候之脱简耳孔谓亦
 命有司之辞非也
卷二十五 第 49a 页
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祗(吕氏春秋作天/地之神祗唐月)
 (令作天子乃蜡/百神于南郊)
 正义郑氏康成曰四时之功成矣故毕祀之帝之大
 臣句芒之属天之神祗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高氏
 诱曰帝之大臣功施于民若益稷之属皆是也天曰
 神地曰祗是月岁终报功凡祀典诸神毕祀之也
 方氏悫曰自孟冬祈来年于天宗割祠于公社至是
 一岁之祀毕故曰乃毕也
卷二十五 第 49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孟月祭其宗此月可以祭其佐
 孔氏颖达曰孟冬祭岳渎因祭众山川至此更祭众
 山川孟冬祭先啬神农并祭五帝及大臣五帝为宗
 句芒等为佐天神人鬼山川等皆有宗有佐皆孟冬
 祭其宗此又祭其佐也 方氏悫曰祗者同出而有
 别之称日月之类虽同出于天而有别故亦可谓之
 祗 黄氏震曰天曰神地曰祗此总言之地亦统于
 天也
卷二十五 第 50a 页 WYG0124-0709a.png
 案此三祀周礼各有其方各有其时此言季冬乃毕
 秦礼也毕遍举也孟冬祭岳渎祭五帝经皆无文何
 以知孟冬祭其宗季冬祭其佐且如孔疏是宗一祭
 佐再祭也于义又何居乎盖此乃承前祈年于天宗
 节而统举之犹言靡神不举耳正不必一一实之也
 至于天之神祗则吕览明有地字此以为阙文可以
 为省文可亦不必为凿说也五帝说亦与天宗注不
 符
卷二十五 第 50b 页 WYG0124-0709b.png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必亲往视渔明渔非常事重
 之也(孔疏尝麻尝稻皆不亲往/以鱼非常祭之物故重之)此时鱼洁美 马氏
 睎孟曰宗庙之牲必亲猎则渔必宜亲往 张氏虙
 曰冬月鱼性定故充肥 陈氏浩曰猎而亲杀为奉
 祭也渔而亲往为奉先也
 案夏不渔鱼方别孕也秋不渔鱼未成也周礼鳖人
 秋献龟鱼乃鱼之埋藏于土泥中者故以矠得之而
卷二十五 第 51a 页 WYG0124-0709c.png
 名狸物非渔也至孟冬獭祭鱼虞人入泽梁乃听民
 取之而君犹不取至此以鱼最美将荐寝庙故命渔
 师始渔而天子亲往顺阳气之始升且重祭事也季
 春荐鲔为继事矣故不言始渔然季春天子乘舟此
 但亲往观之不乘舟者冰方盛舟或未可乘也
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腹吕氏春秋/作复或作复)
 正义郑氏康成曰腹厚也(孔疏形体腹/长故为厚)此月日在北
 陆(孔疏陆道也女虚危/是北方七宿之道)冰坚厚之时也 高氏诱曰
卷二十五 第 51b 页 WYG0124-0709d.png
 复冻重累也入入凌室也诗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
 日纳于凌阴 孔氏颖达曰小寒冰犹未盛大寒乃
 盛故云方也 张氏虙曰盛无处不冰也腹坚言其
 坚达于水之腹也 方氏悫曰坚达于内非特形于
 水面而已
 通论苏氏轼曰十二月阳气蕴伏其盛在下则纳冰
 于地中二月四阳作阳始用事则启冰而庙荐之至
 于四月阳气毕达阴气将绝则冰于是大发食肉之
卷二十五 第 52a 页 WYG0124-0710a.png
 禄老病丧浴无不受冰皆以节阳气之盛 胡氏安
 国曰藏冰开冰亦圣人辅相燮调之一事非专恃此
 为治也 方氏悫曰冰以阳熙以阴凝夫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盛闭塞而阳无所泄则气戾
 不和为愆阳为伏阴然则凿冰非特为备者亦以达
 阳气也
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
 正义郑氏康成曰冰既入而令田官告民出五种明
卷二十五 第 52b 页 WYG0124-0710b.png
 大寒既过农事将起也耜者耒之金也广五寸田器
 镃錤之属 高氏诱曰出出之于窌简择之也计会
 也耦合也 孔氏颖达曰耒以木为之长六尺六寸
 底长尺有一寸中央直者三尺有三寸句者二尺有
 二寸其底向前曲接耜则以金铁为之 方氏悫曰
 耦耕二人相耦而耕也
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正义马氏睎孟曰匏竹利制阴物也自季秋合吹至
卷二十五 第 53a 页 WYG0124-0710c.png
 此大合而罢焉则阳事始故也 陆氏佃曰于此言
 罢著季春大合乐未罢也 张氏虙曰季春大合乐
 固有吹矣乐以导和此大合吹而罢所以毕一岁之
 事也 朱氏申曰以乐成于其终也 王氏曰凡声
 阳也易曰雷出地奋豫在天为雷在人为乐古历惊
 蛰为正月节雷将动矣是月送阴迎阳出土牛以送
 阴大合吹以迎阳不用他乐者何也吹者人气也故
 用以迎阳(案礼为阴乐为阳就乐论又舞/为阳吹为阴马王各有取也)
卷二十五 第 53b 页 WYG0124-0710d.png
 存疑郑氏康成曰岁将终与族人大饮作乐于大寝
 以缀恩也言罢者此用礼乐于族人最盛后年若时
 复然也凡用乐必有礼用礼则有不用乐者王居明
 堂礼季冬命国为酒以合三族君子说小人乐(孔疏/三族)
 (父子及身小记云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也君子谓卿/大夫士小人谓凡庶郑知与族人大饮者以明堂礼)
 (合三族知之也知作乐者以本文言大合吹也知于/大寝以与宗人图事必于路寝也曰以缀恩者大传)
 (言缀之以食/而弗殊也) 孔氏颖达曰以一年停顿故曰罢
 辨正王氏曰大合吹即罢可以知其无燕矣
卷二十五 第 54a 页 WYG0124-0711a.png
 案春夏皆用乐秋冬止用吹者君子礼乐斯须不去
 断无禁乐之理而吹较舞为凝静故于秋冬用之此
 冬将终故大合吹而罢明有终也郑据明堂礼亦止
 命国为酒以合三族未尝言天子与族人为大饮也
 文王世子言族食世降一等则天子与族人大饮诚
 有之然言世降一等则一年中齐衰四会食大功三
 会食小功再会食缌麻一会食古人称同高祖庙未
 毁者为族则于族人亦无停顿一年之礼岂郑孔所
卷二十五 第 54b 页 WYG0124-0711b.png
 云乃五服以外所谓系之以姓而弗别缀之以食而
 弗殊者与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共音恭/燎力召)
 (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四监主山林川泽之官大者可析
 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薪施炊爨柴以给燎春秋
 传曰其父析薪今月令无及百祀之薪燎 高氏诱
 曰薪燎聚薪与柴置璧与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烟气
卷二十五 第 55a 页 WYG0124-0711c.png
  董氏师让曰周官有燔柴槱燎之祭故收以待用
  张氏虙曰季夏已命四监收秩刍以养牺牲至此
 又命收秩薪柴以供燔燎 方氏悫曰收之所以备
 来岁之用也
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
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几音/祈)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日月星辰运行于此月皆周匝
 于故处也次舍也纪会也而犹汝也言专一汝农民
卷二十五 第 55b 页 WYG0124-0711d.png
 之心令之豫有志于耕稼之事不可徭役徭役之则
 志散失众也 高氏诱曰次宿也月遇日相合为纪
 夏数得天故于是月言几终将更始于正月也 孔
 氏颖达曰去年季冬日次玄枵每月移次此月穷尽
 还次玄枵去年季冬月与日相会玄枵每月一辰此
 月穷尽复会于玄枵二十八宿随天而行每日过一
 度此月复其故处与去年季冬早晚相似一年三百
 五十四日未满三百六十五日之正终故曰几终然
卷二十五 第 56a 页 WYG0124-0712a.png
 此月终岁且更始也在上之人当专一女农民之事
 无得兴起造作有所使役也此是制礼者总为戒约
 之词凡不云乃命某官者放此 陆氏佃曰次言象
 纪言历变穷言回回无穷也 方氏悫曰阳大而为
 之主故以次言阴小而有所系故以纪言
 案天本无度而曰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者
 以日所不及天者计之也天亦无形而指日月所经
 之二十八宿以为形必三百六十五日三时而后日
卷二十五 第 56b 页 WYG0124-0712b.png
 所躔与往岁如一则以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
 一耳天与日月五星皆升于东中于南入于西晦于
 北而曰天左旋日月五星右旋者主日也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人之作息皆视乎日故以日为主也日出
 于东故纪日行之宿由苍龙始天行速则日转而左
 日行迟则日转而右故记日不及之度曰角一度角
 二度皆自东而北而西而南而复东所以纪日也日
 之行天每日一周而不及一度则一岁而天之行较
卷二十五 第 57a 页 WYG0124-0712c.png
 日多一周矣月亦每日一周天而不及十三度有奇
 则二十九日有奇而不及日者已一周而与日会所
 谓玄枵星纪十二辰每辰有三十度九十六分度之
 四十二所以纪月也一时为八分一日九十六分三
 时则二十四分总之日从日晨昏是也月从月弦望
 晦朔是也岁时从天四立二分二至是也此三者历
 之大法也天有馀日月不足闰也者补日月之不足
 以从天之有馀此圣人辅相裁成之妙道也先儒反
卷二十五 第 57b 页 WYG0124-0712d.png
 谓日行迟月行速又谓日一日一周天月一月一周
 天星一岁一周天约算家捷法以为言使人愈不明
 其理矣
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正义郑氏康成曰饬国典和六典之法也(孔疏六典/治典教典)
 (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也饬调和饬正之) 马氏睎孟曰此所谓平在朔
 易也先王之时岁终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
 其致事于是饬国典之未宜者改之以经邦治论时
卷二十五 第 58a 页 WYG0124-0713a.png
 令之未协者正之以授民事至正月始和布焉所谓
 待来岁之宜也 方氏悫曰物有常宜宜在随时而
 已然非一人能为也故以共言之 彭氏廉夫曰国
 典之宜饬正者天子与臣下共饬之时令之当酌论
 者天子与臣下共论之于今岁之末豫待来岁之宜
 易所谓终则有始天行也 吴氏澄曰国典经国之
 典法常而一定者也时令随时之政令变而从宜者
 也国典有定故饬正其旧而已时令无常故须商论
卷二十五 第 58b 页 WYG0124-0713b.png
 所宜而行来岁之宜谓时令也论时令必先饬国典
 者时之所宜虽不同要无一不出于国典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周礼以正月为之(孔疏太宰职正/月之吉始和布)
 (治/)建寅而县之(孔疏小宰云正岁/而观治象之法)今用此月则所因
 于夏殷也(孔疏以王者损/益不出三代故)
 案周至正月布之则冬亦必预饬论之郑疑谓夏殷
 礼非也吴谓典有常令无常得之孟春命太史守典
 奉法而于此先饬之论之守法者臣制法者君也而
卷二十五 第 59a 页 WYG0124-0713c.png
 君不敢自贤也必与公卿大夫共饬论之而后宜
乃命大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
之飨乃命同姓之邦共寝庙之刍豢命宰历卿大夫至
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
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
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正义郑氏康成曰列国有大小赋之牺牲大者出多
 小者出少此所与诸侯共之者也刍豢犹牺牲此所
卷二十五 第 59b 页 WYG0124-0713d.png
 与同姓共之者也历犹次也卿大夫采地亦有大小
 其非采地以其邑民之多少赋之此所与卿大夫庶
 民共之者也民非神之福不生虽有其邦国采地此
 赋要由民出 高氏诱曰诸侯异姓者寝庙祖庙也
 亲同姓故使共之宰于周为太宰掌建邦之六典八
 法以御其众故命之咸皆献致也 孔氏颖达曰诸
 侯同王南面专王之土故命之出牲以共事天地异
 姓同姓俱祭也先王寝庙与同姓国共之故别命同
卷二十五 第 60a 页 WYG0124-0714a.png
 姓国共之也天地不用犬豕社稷有豕而不用犬宗
 庙备六牲则草食榖食者具矣故以刍豢言之不言
 士省文也诸侯有国大夫有采庶人无邑而出赋税
 以与邑宰是亦献其力诸侯大夫赋税所来皆由民
 出也宰小宰也 陆氏佃曰诸侯必大宰赋之而言
 大史相备也于大祭举轻小祭举重如是而后可知
 历而数之则小宰之事也 方氏悫曰以神道言曰
 牺牲以人道言曰刍豢于天地社稷尊之于寝庙亲
卷二十五 第 60b 页 WYG0124-0714b.png
 之于山林名川亦曰牺牲为远也庶民亦远也飨者
 祭之义祀者祭之道刍豢者祭之物祭非备物不足
 以致义非致义不足以合道亦互相备而已 吴氏
 澄曰历土田之数谓枚数臣民之土田以定其数之
 多少 黄氏震曰谓民皆得尽其力然后举以事神
 无愧耳如必尽天下之供输以为祭不几于扰也哉
 案治莫急于礼礼莫重于祭而圣人之祭凡以为民
 也故于季夏曰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之神以祠
卷二十五 第 61a 页 WYG0124-0714c.png
 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于季冬曰民咸献其力
 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勤民即所
 以事神故圣人之于鬼神也无私祈而鬼神之于圣
 人也亦无私福
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
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
时雪不降冰冻消释(淮南子下有十二/月官狱其树栎)
 正义郑氏康成曰行秋令则戌之气乘之行春令则
卷二十五 第 61b 页 WYG0124-0714d.png
 辰之气乘之行夏令则未之气乘之也九月初尚有
 白露月中乃为霜介虫丑为鳖蟹也夭少长也此月
 物甫萌芽季春乃句者毕出萌者尽达胎夭多伤生
 气早至不充其性也固疾生不充性成久疾也命之
 曰逆言众害莫大于此也季夏大雨时行故水潦
 高氏诱曰金气白故白露冬降金为兵革故四境之
 民入城郭以自保春温仁也与寒气不和故胎夭伤
 时雪当降而不降冰冻不当消释而消释皆火气温
卷二十五 第 62a 页 WYG0124-0715a.png
 干时之徵也 方氏悫曰冬之序为后而言早者秦
 以亥正也介虫之性辨于物以敛藏之气不厚故为
 妖冬岁终而行岁始之令故命曰逆 陆氏佃曰冬
 气闭固故疾亦固 陈氏浩曰行秋令为戌土之气
 所应行春令为辰土之气所应行夏令为未土之气
 所应
 总论顾氏临曰月令当取其体天行事之大意如赏
 以春夏刑以秋冬此是因天时整顿大纲若他时有
卷二十五 第 62b 页 WYG0124-0715b.png
 合即施行者亦岂一一待那时方行如夫子遇迅雷
 风烈必变若柳子厚论之又须说平时何尝不敬岂
 待迅雷风烈方敬也月令但是顺天加重非是寻常
 都不理会其言行某令则某应诚有拘处然子厚之
 辨又失之太放 彭氏廉夫曰月令本不韦所拟议
 制作而不及施行其书不过以赏刑生杀启闭出纳
 内外象天之春秋生杀开阖惨舒而以礼乐祭祀随
 宜参错其间泛而读之似有得于圣人对时育物裁
卷二十五 第 63a 页 WYG0124-0715c.png
 成辅相之道而圣人所为脩齐治平之要了无所得
 七月以后大抵与上半年逐月相配如孟春毋置城
 郭则孟秋命补城郭仲春养幼少则仲秋养衰老仲
 春不可以内则仲秋无不务内仲夏门闾毋闭则仲
 冬毋发室屋季夏收秩刍则季冬收秩薪柴馀事亦
 多如此
 案吕氏月令大抵因秦法而以经术缘饰之其所为
 经术只在春木主生夏火主长秋金主敛冬水主藏
卷二十五 第 63b 页 WYG0124-0715d.png
 上讲究于先王建中立极大经大法皆未之及即如
 周礼以时分者吉礼莫大于冬至圜丘夏至方泽春
 分朝日秋分夕月宗庙之春祠夏礿秋尝冬烝而月
 令未及也宾礼莫大于春朝夏宗秋觐冬遇及时巡
 之至于四岳而月令未及也军礼莫大于春蒐夏苗
 秋狝冬狩之教振旅治兵而月令皆未及也后世必
 以周礼强相附合或非其月或非其时故其说不免
 于凿
卷二十五 第 64a 页 WYG0124-0716a.png
 
 
 
 
 
 
 
 
卷二十五 第 64b 页 WYG0124-0716b.png
 
 
 
 
 
 
 
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