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0124-023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八
 曲礼下第二之三
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
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号户/刀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显諌为夺美也(孔疏夺/君美也)显明也
 谓明言其君恶不几微也逃去也君臣有义则合无
 义则离子于亲至亲无去志在感动之 孔氏颖达
卷八 第 1b 页 WYG0124-0230d.png
 曰君臣有离合之义则待放而去父子天然理不可
 逃虽不听则当号泣而随之冀有悟而改也不云几
 谏者略耳 方氏悫曰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义
 有所不为仁有所不忍臣之于君三谏不听尚复留
 是固位也固位者义所不为子之于亲三谏不听苟
 遂绝则伤恩矣伤恩者仁所不为逃之以全其身义
 之尽也随之以感其心仁之至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案庄二十四年曹羁出奔陈公羊
卷八 第 2a 页 WYG0124-0231a.png
 传云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
 也曹伯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何休云谏有五一曰
 讽谏孔子是也(案定十二年公羊传云孔子以季氏/之强谓季孙曰家不藏甲邑无百雉)
 (之城季孙闻/之堕费邑)二曰顺谏曹羁是也(案此即上谏曹/君无以敌戎事)
 曰直谏子家驹是也(案昭二十五年公羊传云昭公/将弑季氏子家驹谏曰诸侯僭)
 (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是不辟君僭而言之)四曰争谏子反请归是也
 (案宣十五年公羊传云楚庄王围宋子反华元乘堙/相对语华元谓子反云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子)
 (反谓华元吾军有七日之粮子反劝楚王/赦宋而归频谏不听乃引师去楚王亦归)五曰戆谏
卷八 第 2b 页 WYG0124-0231b.png
 百里子蹇叔子是也(案僖三十三年公羊传云秦穆/公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諌)
 (穆公不从百里子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凡谏讽谏为上戆谏为下又曰
 檀弓云事君有犯故此论其微事亲无犯故此论其
 犯亦互言耳
 馀论陈氏祥道曰谏不至于三而去则为屑去过三
 而不逃则为屑就然孔子之于鲁百里奚之于虞未
 尝谏而去龙逢之于夏比干之于殷则死于谏而不
 去何也盖事有轻重势有可否君子以礼为守以义
卷八 第 3a 页 WYG0124-0231c.png
 为衡迹虽不同其道一也
 存异李氏格非曰为人臣之礼无显谏而泄冶以谏
 死故书曰陈杀其大夫泄冶称陈国以杀有罪也泄
 冶之罪何显谏也三谏不听则逃之可也
 案此一节记君亲有过臣子处之之异朱子纲目于
 死谏者例书爵与之以泄冶为有罪而书杀非春秋
 之旨微子懿亲无可去之道其去以存宗祀亦不可
 据以为三谏而去正法也
卷八 第 3b 页 WYG0124-0231d.png
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
世不服其药
 正义郑氏康成曰尝度其所堪不服其药慎物齐也
  孔氏颖达曰父子相承至三世是慎物调齐矣
 通论吕氏大临曰孔子之所慎齐战疾疾者危事也
 危而不谨取祸之道也况君亲之疾乎药不瞑眩厥
 疾弗瘳则攻疾之药未尝无毒好恶或失其性齐量
 或失其宜寒热补泻或反其用小则益病甚则至于
卷八 第 4a 页
 丧身为人臣子者不尝试而用之不忠不孝莫大焉
 此许世子止以不尝药被弑君之名也医至三世治
 人多矣用物熟矣功已试而无疑然后服之亦谨疾
 之道也 方氏悫曰君于平居无事之时其膳也膳
 夫品尝之太子亲视之亦曰致其谨而已则于有疾
 之时尤所不可忽也医之为术苟非祖父子孙传业
 则术无自而精术之不精可服其药乎周官司徒以
 世事教能者良以此也虽然经之所言亦道其常而
卷八 第 4b 页
 已若失非传业而或自得于心者未及三世固在所
 取也故周官医师以十全为上或传之非其人虽三
 世亦所不取也故孔子言无恒之人不可以作巫医
儗人必于其伦(儗鱼/起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儗犹比也伦犹类也比大夫当于
 大夫比士当于士不以其类则有所亵
 通论方氏悫曰禹稷颜回时不同矣孔子俱以为贤
 者为其道之伦而儗之也夷惠伊尹迹不同矣孟子
卷八 第 5a 页
 俱以为圣者为其心之伦而儗之也子夏以有若似
 孔子徒儗之以貌而已不知圣贤之德不伦也公孙
 丑以管仲比孟子徒儗之以位而已不知王霸之业
 不伦也
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问国君之年
长曰能从宗庙社稷之事矣幼曰未能从宗庙社稷之
事也问大夫之子长曰能御矣幼曰未能御也问士之
子长曰能典谒矣幼曰未能典谒也问庶人之子长曰
卷八 第 5b 页
能负薪矣幼曰未能负薪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既不敢言年又不敢斥至尊
 所能(孔疏齿路马有诛而至尊体贵故臣不可轻言/君年及形长短与才技所堪故依违而对但云)
 (闻之谦不/敢言见也)国君以下皆言其能则长幼可知谒请也
 谓能摈赞出入以事请告也礼四十强而仕五十命
 为大夫(孔疏引此释所以不问大夫/士庶人之身而问其子之义) 孔氏颖达曰
 远方异域人来不知王年大小问朝廷之臣答之必
 有礼法古者谓数为若干故仪礼数射算云若干纯
卷八 第 6a 页
 若如也干求也言事不定常如此求之也国君幼少
 新立而他人问其臣不言闻之及衣辟天子也国保
 宗庙社稷故以所保答之问大夫之子者亦他国人
 问于大夫之臣也天子诸侯继世象贤其年不定故
 问其年大夫五十乃爵故不问大夫而问其子举其
 所能则长幼可知问士之子问士之属吏也士贱无
 臣但以子自典告也(案天子元士受地当亦有臣仪/礼特牲家有司是也此云无臣)
 (盖指未受/地者言)庶人谓府史之属 熊氏安生曰庶人年
卷八 第 6b 页
 无长幼亦问其子者顺上大夫士言之 陈氏浩曰
 若如也干字从一从十凡数未定者或如一或如十
 颜注食货志干个也当如此个数意亦近之 又曰
 御谓御车也御者六艺之一幼则未能
 通论吕氏大临曰少仪问国君之子幼则曰能御未
 能御此章则以能御未能御为大夫之子长幼盖射
 御之学无贵贱之异也少仪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
 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于乐人未能正于
卷八 第 7a 页
 乐人此章言御不言乐者乐舞射御皆在所学少仪
 以国君之子言御故于大夫之子言乐互文也士有
 隶子弟则士之子将命典谒其职也 方氏悫曰若
 干者干犹数也数其多少故曰干约其数故曰若则
 与投壶所言同义自国君而下贵贱虽各不同莫不
 有为以用事此重轻尊卑劳逸之别也 陈氏祥道
 曰社稷之事德也御才也典谒事也负薪力也德不
 足则至于才才不足则至于事事不足则又至于力
卷八 第 7b 页
 上下之势然也叔孙穆子问庚宗妇人之姓对曰余
 子长矣能奉雉而从我矣然则于庶人之子对之以
 力亦若此也 胡氏铨曰春秋传曰会于沙随之岁
 寡君以生亦是问君之年
 存疑郑氏康成曰御犹主也书曰越乃御事谓主事
 者(孔疏官有世功子学/父业故有御事之因) 孔氏颖达曰少仪云问士
 之子长幼长曰能耕幼曰未能负薪谓士禄薄子以
 农事为业与此不同者亦有田无田之异此所言是
卷八 第 8a 页 WYG0124-0234a.png
 有田者故言典谒(案记者各据所见闻故彼/此互异不必强为之说也) 叶氏
 梦得曰国君之有土地人民其道主于忠孝故以宗
 庙社稷为对大夫非有土地人民而其职则帅人而
 尊上故以能御为对士则无往而不事人故言主典
 谒庶人则无时而不为人役故言主负薪此礼意存
 于称谓之閒也
 存异孔氏颖达曰人君十五而养子是十五以上为
 长十四以下为幼大夫子卑长幼以二十为限
卷八 第 8b 页 WYG0124-0234b.png
 案郑训御事为主事陈氏浩训御六艺之一驳陈者
 谓御虽艺之一而执役尤卑士子且典谒而大夫子
 但执御乎且少仪问国君之子长幼长曰能从社稷
 之事幼曰能御未能御岂国君之子乃执御乎驳郑
 者又谓君为政臣从政从犹随人主则专断岂长则
 能从事幼则能主事耶盖君之车惟御最亲君不在
 车不敢旷左则御居君位而式晋公路常以卿大夫
 适子为之后世凡君所近用皆谓之御则君子之能
卷八 第 9a 页 WYG0124-0234c.png
 御大约是可副贰于君大夫子之能御大约是可任
 用于君也礼王及群后之子皆入学其教不外六德
 六行六艺可谓国君之子不当执御耶况据驳郑者
 说少仪幼者能御理不当以主事言则陈说是也郑
 说附存以备一义
问国君之富数地以对山泽之所出问大夫之富曰有
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问士之富以车数对问庶人之
富数畜以对(数地数畜之/数色主反)
卷八 第 9b 页 WYG0124-0234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在其所制以多少对宰邑士也
 食力谓民之赋税 孔氏颖达曰问谓问其臣也云
 富者非问其多金帛问最所优饶者也不问天子率
 土之物莫非王有也诸侯止一国故问之数地谓数
 土地广狭山泽所出谓鱼盐蜃蛤金银锡石之属随
 有而对也有宰明有采地食力谓食下民租税之力
 祭器衣服不假谓四命大夫也衣服祭服也四命大
 夫得自造祭器衣服若三命以下有田者造而不备
卷八 第 10a 页 WYG0124-0235a.png
 士有地不多亦无邑宰故以车数对畜谓鸡豚之属
 闾师云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
 通论应氏镛曰天子富有四海固不必问其富国君
 受封于上有常制取赋于下有常奉亦不必言惟山
 泽所产无常其宝藏兴废原乎天其封殖浚导资乎
 人故数其所出以对既见其宝藏不穷且示其不求
 多于常赋之外也大夫有家臣受采地曰有宰则见
 其不亲猥务曰食力则见其不争民利祭器衣服不
卷八 第 10b 页 WYG0124-0235b.png
 假则见其不侈于奉已而厚于奉先也士以车数见
 其命赐之厚庶人数畜见其畜牧之勤君子不苟于
 求富故财不妄取不骄于居富故财不滥用问对之
 閒盖有深意寓焉 游氏桂曰书五福二曰富后世
 学者以为五福不言贵贵非福也不知先王之制贵
 者必富贱者必贫富贵贫贱离而为四后世不能制
 禄之失也古者制公侯伯子男之爵则有公侯伯子
 男之地之富制大夫之爵则有大夫之地之富制士
卷八 第 11a 页 WYG0124-0235c.png
 之爵则有士之车马之数之富庶人无爵而有田则
 有鸡豚狗彘之富所谓因爵以制其禄以驭其富也
 后世不然有封君之富而无一级之爵有公侯之贵
 而或乘牛车者皆失所以制禄之说也此经或受国
 则以地对或受官则以官对或受器则以器对或有
 车则以车对有田则以畜对若此者各视其爵以知
 其禄视其禄以知其富视其富以知其礼古人所以
 家天下正一统者用此道也
卷八 第 11b 页 WYG0124-0235d.png
 存疑孔氏颖达曰上士三命得赐车马副车随命中士
 乘栈车无副车
 案副车随命说不见所据巾车职虽有士乘栈车说
 而无中士明文又彼疏谓士无贰车与此疏同然据
 仪礼既夕记云贰车白狗摄服是士有贰车之明證
 也彼疏谓在丧故用之而未能明其所以用之之故
 或自为曲护之辞也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
卷八 第 12a 页 WYG0124-0236a.png
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
 正义郑氏康成曰祭四方谓祭五官之神于四郊也
 勾芒在东祝融后土在南蓐收在西玄冥在北诗云
 来方禋祀(孔疏引诗论成王年丰报祭招来四/方之神禋洁祭祀證四方之义也)方祀
 者各祭其方之官而已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 孔
 氏颖达曰自此至告于宗子论天子以下祭祀尊卑
 不同并神有废置之事天地有覆载大功天子主有
 四海故得总祭天地以报其功 吕氏大临曰自天
卷八 第 12b 页 WYG0124-0236b.png
 子达于庶人皆得祭其先惟于士言者举轻以明重
 且言士有不得祭者也
 案此统言祭祀之礼上可以该乎下下不可以僭乎
 上也天子自天地至其先无不祭也诸侯则不敢祭
 天地并四方山川亦不全惟其方与国之山川大夫
 不及山川士则五祀并有不全者矣
 通论孔氏颖达曰祭山川者周礼兆五帝于四郊四
 望四类亦如之也祭五祀者春祭户夏祭灶季夏祭
卷八 第 13a 页 WYG0124-0236c.png
 中霤秋祭门冬祭行也诸侯既不得祭天地又不总
 祭五方之神惟祀当方故云方祀祭山川者王制云
 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是也大夫不得方祀
 及山川直祭五祀而已五祀见月令大宗伯五祀以
 为五官者以其在五岳之上此五祀在山川之下又
 与大夫同祭故知是户灶等士祭其先不言岁遍者
 以士祭先祖岁有四时更无馀神故也 陈氏祥道
 曰先王之礼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与宜小者
卷八 第 13b 页 WYG0124-0236d.png
 别则曲礼天子祭天地至于士祭其先王制天子祭
 天地至于大夫祭五祀皆所以适其尊卑小大之宜
 也四方周礼所谓以羽舞舞四方之祭祀以副辜祭
 四方百物是也山川周礼所谓以血祭祭五岳以狸
 沈祭山林川泽王制所谓名山大川是也诸侯方祀
 春秋传所谓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是也山川王制所
 谓名山大川在其竟内是也于天子言天地则日月
 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之类举矣于天子言四方
卷八 第 14a 页 WYG0124-0237a.png
 诸侯言方祀则社稷之类举矣言山川则林泽丘陵
 坟衍之类举矣于士言祭先则天子之先王诸侯之
 先公大夫之先祖举矣仪礼言士祷五祀则士祭五
 祀矣此不言者以大夫主于五祀士主于祭先故也
  方氏悫曰天子言祭天地则知诸侯之祭社稷天
 子言祭四方则知诸侯之方祀为一方天子言祭山
 川于四方之下则知四方之山川也诸侯言祭山川
 于方祀之下则亦一方之山川而已大夫言祭五祀
卷八 第 14b 页 WYG0124-0237b.png
 则不及山川可知士言祭其先则又不及于五祀可
 知祭天地则天下之事故于天子言之方祀则一国
 之事故于诸侯言之五祀则一家之事故于大夫言
 之祭先则一身之事故于士言之盖德有隆杀故所
 祭之神有大小业有广狭故所祭之神有远近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盖殷时制也祭法曰天子立七
 祀诸侯立五祀大夫立三祀士立二祀谓周制也(孔/疏)
 (天子诸侯大夫同云祭五祀既无等差故疑殷制王/制大夫祭五祀既有尊卑等级疑是周礼故引祭法)
卷八 第 15a 页 WYG0124-0237c.png
 (五祀解之与此不同是有地大/夫祭五祀无地大夫祭三祀也) 应氏镛曰他书论
 五祀之礼自天子至士大略皆同独祭法谓天子增
 至于七而大夫止于二故儒者疑焉然此篇亦谓士
 祭其先而不及五祀要之当时之士有上中下亦未
 可槩言由中以及乎上其力可为则礼必备士丧礼
 之所祷是也在下而未及乎中其力未裕而其礼或
 阙曲礼与祭法之所言是也其曰士祭其先与王制
 之所谓庶人祭于寝者等耳亦自天子之至贵等而
卷八 第 15b 页 WYG0124-0237d.png
 下之以至下士之至微者欤
 存疑孔氏颖达曰天神有六祭之一岁有九昊天上
 帝冬至祭之一也苍帝灵威仰立春之日祭之于东
 郊二也赤帝赤熛怒立夏祭之于南郊三也黄帝含
 枢纽季夏六月土王祭之于南郊四也白帝白招拒
 立秋祭之于西郊五也黑帝汁光纪立冬祭之于北
 郊六也王者各禀五帝之精气而王天下于夏正之
 月祭于南郊七也四月龙星见而雩总祭五帝于南
卷八 第 16a 页 WYG0124-0238a.png
 郊八也季秋大飨五帝于明堂九也四时迎气祭五
 天帝于四郊各以当方人帝配之月令春曰其帝太
 昊夏曰其帝炎帝季夏曰其帝黄帝秋曰其帝少昊
 冬曰其帝颛顼明为配天及告朔而言之其雩祭亦
 然故月令孟夏云大雩帝命祀百辟卿士既云祀百
 辟卿士则五方人帝天子亦雩祀之其夏正郊感生
 之帝周以后稷配之其于明堂总享五帝以文王武
 王配之此谓祭天配以人帝也地神有二岁有二祭
卷八 第 16b 页 WYG0124-0238b.png
 夏至之日祭昆崙之神于方泽一也夏正之月祭神
 州地祗于北郊二也案括地象云地中央曰昆崙其
 东南方五千里曰神州以此言之昆崙在西北别统
 四方九州其神州者是昆崙东南一州耳于神州中
 更分为九州则禹贡九州是也其配地之神孝经纬
 既云后稷为天地之主则后稷配天南郊又配地北
 郊则周人以喾配圆丘亦当配方泽也岁遍者谓五
 方之帝迎气雩祀明堂及郊虽有重者诸神总也
卷八 第 17a 页 WYG0124-0238c.png
 辨正程子曰六天之说起于谶书帝者气之主也岂
 有上帝而别有五帝之理此因周礼言祀昊天上帝
 而后又言祀五帝亦如之故诸儒附此诸说正与今
 人说六子乾坤之外甚底是六子譬如人之四肢只
 是一体耳学者大惑也 杨氏复曰天帝一也以一
 字言则祀天飨帝之类以二字言则格于皇天殷荐
 上帝之类以四字言则惟皇上帝昊天上帝之类以
 气之所主言则随时随方而立名如青帝赤帝黄帝
卷八 第 17b 页 WYG0124-0238d.png
 白帝黑帝之类其实则一天也前乎郑康成如郑众
 如孔安国注书并无六天之说郑康成后出分为六
 天又皆以星象名之谓昊天上帝者北辰也谓五帝
 者大微宫五帝座是也夫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草木
 非地则星象非天天固不可以象求也以象求天是
 何异于知人之有形色貌象而不知有心君之尊也
 况又附以纬书如北辰曜魄宝之类尤为不经且郑
 注周礼昊天上帝谓即天皇大帝又析月令皇天为
卷八 第 18a 页 WYG0124-0239a.png
 北辰曜魄宝上帝为大微五帝前后乖违是以王肃
 群儒引经传以排之然以五人帝为五帝则非也夫
 有天地则有五行四时有五行四时则有五帝帝者
 气之主也易所谓帝出乎震是也果以五人帝为五
 帝则五人帝之前其无司四时者乎郑则失矣王亦
 未为得也夫祀天祀五帝皆圣人制礼之条目非分
 而为六也天犹性也帝犹心也五帝犹仁义礼智信
 之心随感而应者也其实则一天也 又曰四方注
卷八 第 18b 页 WYG0124-0239b.png
 疏此一条谓五官之神祭法一条谓山林川谷丘陵
 之神舞师一条谓四望之神大宗伯一条谓蜡祭四
 方百物之神月令一条谓四方五行之神大司马一
 条谓祭四方之神详考诸说惟舞师帅而舞四方之
 祭祀谓四望也其说为近盖四方即四望而又有不
 同四望者郊之属是也四方者四时山川之祀而望
 祭之如左氏曰望郊之属是也四方者四时各望祭
 于其方如天子祭四方岁遍是也通而言之则同时
卷八 第 19a 页 WYG0124-0239c.png
 合祭四方谓之望如舜即位同时告祭曰望于山川
 岁二月东巡狩亦曰望秩于山川是也诸侯方祀亦
 云岁遍何也诸侯之国虽居一方然国内又各有东
 西南北亦随四时望祭于其方也望祭四方则五官
 之神五行之神山林川泽之神皆在其中矣固不可
 又分而为四也大宗伯以副辜祭四方百物亦谓之
 四方何耶案以血祭祭五岳以副辜祭四方百物礼
 固不同所谓祭四方百物言祭四方之内百物之神
卷八 第 19b 页 WYG0124-0239d.png
 耳鼓人鼓兵舞帗舞疏云百物之小神是也非祭四
 方也
 案祭天有九冬至南郊季秋大飨明堂二者大祭南
 郊古制明堂古亦有之但神农曰天府黄帝曰合宫
 以合祀天神其在季秋宗祀文王以配上帝则周公
 以义起耳孟春祈榖仲夏雩祀孟冬祈年及即位而
 𩔖出征而𩔖巡狩而柴大故而旅皆因事而举非常
 祭也南郊北郊天地分祭即位出征巡狩天地合祭
卷八 第 20a 页 WYG0124-0240a.png
 盖王者之事天地与事父母同父母殡宫异尸异几
 忌日亦分祭庙祭则同尸同几天地以覆载生成论
 则分故圜丘方泽牲玉皆异以天统地地承天而论
 则合故凡告祭则同其从祀则南郊主日配月北郊
 主社配稷祈年祈榖及风雨星辰大社及五岳四渎
 山川王社止圻内山川大飨大旅止及五帝不及地
 祗其配位则圜丘虞夏以黄帝配殷以帝喾配周初
 亦以喾配周公定礼乃定以始祖配祈榖祈年以后
卷八 第 20b 页 WYG0124-0240b.png
 稷配也祭地有五北郊亦通名社以祭全载之地当
 祭之时主社配稷而社不置稷大社祭九州之地王
 社祭畿内之地皆置稷以为民祈报也祭地大祭一
 北郊方泽也变祭一大灾𩔖社稷也此皆与稷同祭
 若大封而告于大社出征宜于社归献俘于社大会
 同宜于社反释奠于社日食伐鼓于社不及稷矣巡
 狩出征与天同告又告社载社主以行大蜡祈禳兼
 大社王社耕耤止及王社以诸侯亦耕助及其国社
卷八 第 21a 页 WYG0124-0240c.png
 也方祀有六迎春东郊迎夏南郊夏季祀中央土迎
 秋西郊迎冬北郊五者皆分祭秋祭四方报成万物
 则合祭也大会同而祀方明则非常祭矣迎气之祭
 祭天太暤等五帝而以伏羲配木神农配火轩辕配
 土金天配金高阳配水祭天勾芒五神而以重配勾
 芒黎配祝融勾龙配后土该配蓐收修与熙配玄冥
 诸侯迎气则止及五神五臣不及天帝也郑氏分南
 北郊与圜丘方泽为二不如王肃南郊即圜丘北郊
卷八 第 21b 页 WYG0124-0240d.png
 即方泽之说为确而祖纬书多立之名宜后儒訾其
 缪妄然如王子雍有五人帝五人臣无天五帝五神
 亦非笃论盖有日月即有日月之神有山川即有山
 川之神乌得谓四时五行独无四时五行之神乎杨
 氏谓社即地并无北郊亦不确盖中国九州固地而
 全举之则九州之外皆地此茫茫大地非王者主其
 祭而谁主之析言之则大社王社固地而州社里社
 亦地盖天尊地亲父尊母亲父为后之子止一人而
卷八 第 22a 页 WYG0124-0241a.png
 庶子亦母其母天非天子不敢祭地则里社里正亦
 得率里人祀之也注疏五帝及昆崙神州诸说先儒
 辨之详矣此疏皆本郑氏周礼注说言之于大雩明
 堂诸祭尽舍昊天而祀五帝又造为帝喾配圜丘武
 王配明堂之说俱于古制不符至感生帝之说两汉
 以前未闻有此自周礼注创为此说六朝而下历世
 遵行祀法大坏聂崇义号称知礼犹以宋符火德当
 祀赤帝为说其他又无论矣
卷八 第 22b 页 WYG0124-0241b.png
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
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其渎神也废举谓若殷废农祀
 弃后不可复废弃祀农也后有德者继之不嫌也(孔/疏)
 (农即柱也有农功故曰农弃/即后稷也为稷官故曰稷)淫祀无福谓妄祭神不
 飨 孔氏颖达曰此明祭有常典不可辄擅废兴
 通论方氏悫曰可以废而废之可以举而举之者存
 乎义因所废而莫敢举因所举而莫敢废者存乎礼
卷八 第 23a 页 WYG0124-0241c.png
 盖礼有经义有权故也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在人则为谄于礼则为淫 叶氏梦得曰举废皆当
 于法后固不可改使有不当其可姑仍其失而不之
 正乎农之功必有不若弃者则农固不得不废若柱
 之为社世未有能过之者则虽欲迁而不可故汤特
 为之作夏社以晓天下此礼所以言有其举之有其
 废之者谓各有名而非苟作者也不然如鲁人之祀
 爰居跻僖公何以书于春秋使后有作者能以礼正
卷八 第 23b 页 WYG0124-0241d.png
 之孔子岂不许乎 吕氏祖谦曰淫祀不止丛祠及
 祀典非正者凡非所当祀如诸侯祭天季氏旅泰山
 之𩔖皆淫祀也古人初不以福自嫌自后世有徼福
 之心者多故看得福为可徼耳 吕氏大临曰废之
 莫敢举如已毁之宗庙已变置之社稷不可复祀也
 举之莫敢废如已脩之墠坛而辄毁已正之昭穆而
 辄变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如法不得祭与不当祭而
 祭之者也鲁立武宫立炀宫是举其废也跻僖公是
卷八 第 24a 页 WYG0124-0242a.png
 废其举也鲁之郊禘与祀文王祀爰居祭非其所祭
 也淫过也以过事神神弗享也故无福福者百顺之
 名也
 馀论陈氏祥道曰周官大宰祭祀以驭其神大祝禁
 督逆祀命者礼记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
 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
 爵夫逆祀命而有所举则在所禁逆祀命而有所废
 则在所督不敬者在所削不孝者在所绌此人臣所
卷八 第 24b 页 WYG0124-0242b.png
 以谨常祀而无渎礼也春秋传曰不可以閒成王周
 公之命祀盖以此也
 案有举有废乃先圣王釐正祀典其去取为万不可
 易之法故不敢妄为举废两有字中有经制一定之
 义非漫然废举之谓
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索所/百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牺纯毛也肥养于涤也索求得而
 用之
卷八 第 25a 页 WYG0124-0242c.png
 通论孔氏颖达曰此皆上兼下下不得僭上左传云
 圣王致力于神奉牲曰博硕肥腯是天子得以肥也
 又公羊帝牲必在涤三月稷牛惟具稷牛有灾故临
 时得别求之是天子诸侯得有索牛也此大夫士谓
 天子大夫士也若诸侯大夫即用少牢士则用特牲
 其丧祭大天亦得用牛士亦用羊豕故杂记云上大
 夫之虞也少牢卒哭成事祔皆大牢下大夫之虞也
 特牲卒哭成事祔皆少牢是也据此诸侯不得用牺
卷八 第 25b 页 WYG0124-0242d.png
 牛祭义云天子诸侯有养兽之官牺牷祭牲必于是
 取之盖诸侯对卿大夫亦得云牺若对天子则称肥
 耳其大夫牲体完全亦有牺牲之称故上云大夫牺
 赋为次但不毛色纯耳案楚语观射父云大者牛羊
 必在涤三月小者犬豕不过十日此大夫索牛士羊
 豕既不在涤三月当十日以上但不知其日数耳
 方氏悫曰天子以牺牛则虽肥而或伤(案伤则诸侯/亦不用疑当)
 (作/厖)亦在所不用矣诸侯但取其肥而已不必牺也大
卷八 第 26a 页 WYG0124-0243a.png
 夫但取其具而已又不必肥也至于士虽索牛亦不
 得用惟羊豕可也祭义言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
 故得有牺肥之牛也于大夫言索者以无养兽之官
 必索而后得之故也
 案天子诸侯大牢礼牛羊豕具大夫少牢礼有羊兼
 有豕士特牲礼则惟豕耳然天子亦有止用一牛者
 郊特牲及犆礿也诸侯亦有时止用少牢者易所谓
 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也
卷八 第 26b 页 WYG0124-0243b.png
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敢自专谓宗子有故支子当摄
 而祭者也五宗皆然 孔氏颖达曰支子庶子也祖
 祢庙在适子之家而庶子贱不敢辄祭之若滥祭亦
 是淫祀支子虽不得祭若宗子有疾则庶子代摄可
 也犹宜告宗子然后祭
 通论吕氏大临曰古者有大宗有小宗别子为祖继
 别为宗百世不迁者大宗也继祢继祖继曾祖继高
卷八 第 27a 页 WYG0124-0243c.png
 祖五世则迁者小宗也宗子上继于祖祢族人兄弟
 皆宗之其所以主祭祀治宗事如有国有家之重冠
 笄取妻必告死必赴况于祭乎所宗乎宗子者皆支
 子也支子不敢祭如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
 诸侯尊者之祭非卑者所敢尸也故宗子为士庶子
 为大夫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
 某荐其常事则支子虽贵可以用其禄而不敢专其
 事也宗子去在他国则支子摄主以祭其礼有杀焉
卷八 第 27b 页 WYG0124-0243d.png
 不厌祭不旅不假之𩔖是也其辞曰孝子某使介子
 某执其常事此所谓必告于宗子言告而后敢行事
 也 程子曰古所谓支子不祭者惟使宗子立庙主
 之而已支子虽不祭至于齐戒致其诚意则与主祭
 者不异可与则以身执事不可与则以物助但不别
 立庙为位行事而已后世如欲立宗子当从此义虽
 不祭情亦可安若不立宗子徒欲废祭适足长惰慢
 之志不若使之祭犹愈于已也
卷八 第 28a 页 WYG0124-0244a.png
 存疑吕氏大临曰宗子既祭其祖祢则支子不得别
 祭所以严宗庙合族属故曰庶子不祭祖与祢明其
 宗也若已为宗子而弟有子其子欲祭其父必从祖
 祔食祭于宗子之家乎将就其宫而祭使其子自主
 之乎从祖祔食祭于宗子之家止谓殇与无后见曾
 子问及小记盖殇与无后必宗子主之则是子有不
 得事其父矣傅曰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兄弟
 生而异宫所以尽人子之私养及其没也反不得主
卷八 第 28b 页 WYG0124-0244b.png
 其祭于义可乎盖异宫者必祭于其宫使其子主祭
 其祭必告于宗子而后行不得而专亦所以明其宗
 也宗子有祭必先与焉卒祭而后祭其父故曰支子
 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方氏悫曰言支则知宗之为
 本言宗则知支之为庶支子不祭公祭也祭必告于
 宗子私祭也谓祭其先也凡此所以明其宗重其本
 而已
 案宗法之正本乎庙庙礼之正视其祭五宗既立族
卷八 第 29a 页 WYG0124-0244c.png
 众属之一尊支子而祭则宗乱矣故礼首禁之既云
 不祭矣而又有祭必告于宗子之说故郑以为摄尔
 方吕私祭之说非不深体人子至情不知宗子之弟
 即别子其适子即别子之宗所谓继祢者为小宗而
 其兄弟宗之也并于继祖之宗有不必告矣若高曾
 祖则自有继高之宗继曾之宗继祢之宗岂有宗子
 存而妄为私祭者况祭有常期物有常品宗子因时
 告孝牲醴有制支子助祭其旁亦足申其爱慕朱子
卷八 第 29b 页 WYG0124-0244d.png
 云支子私祭上及高曾非所以严大宗之正
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
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
尹祭槁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
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
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鬣力辄反腯徒忽反翰户旦/反槁苦老反脡肥顶反芗音)
 (香萁音姬韭音久/咸音咸鹾才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号牲物者异于人用也元头也武
卷八 第 30a 页
 迹也腯亦肥也春秋传作腯腯充貌也翰长声也尹
 正也商犹量也脡直也稻菰蔬之属也丰茂也大咸
 曰鹾今河东云币帛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祭庙牲
 币告神之法凡祭谓贵贱悉然牛肥则脚迹㾗大豕
 肥则毛鬣刚大羊肥则毛细而柔弱鸡肥则其鸣声
 长雉肥则两足开张趾相去疏也兔肥则目开而视
 明也自牛至兔八物惟牛云一头豕以下不云数者
 皆从其所用而言并宜云若干也尹祭者裁截方正
卷八 第 30b 页
 而用之一云正谓自作之论语云市脯不食言不正
 也槁乾也商量也乾鱼商度燥湿得中而用之脡直
 也鲜鱼煮熟则脡直若馁则败碎不直也清涤者古
 祭用水谓之玄酒言其甚清皎洁也清酌者此酒甚
 清可斟酌也榖秫者曰黍秫既软而相合气息又香
 故曰芗合芗萁者粱谓白粱黄粱明粢者稷粟也明
 白也此等诸号若一祭并有则举其大者牲牢酒齐
 而言不应诸事皆道故少牢礼称敢用柔毛刚鬣嘉
卷八 第 31a 页
 荐普淖是也或惟鸡犬或惟鱼兔及水酒韭盐之祭
 则各举其美号故士虞礼祝辞云尹祭也 成氏伯
 玙曰尊鬼神之用故异其名 陈氏祥道曰凡祭宗
 庙之礼鼎俎笾豆簠簋所荐必美其名者谓圣人袭
 祖先之遗芳体天地之大德作为政教以和阴阳用
 正性命万物各遂其生享其丰厚不敢忘本是以祭
 祀之礼物美其名以昭盛德犬曰羹献者犬博则湆
 膏可以充铏以为献也粱曰芗萁者白粱黄粱非独
卷八 第 31b 页
 米之香烈可以充君荐神至于萁梗亦有芳芗也嘉
 蔬者畦畛而种待水以生者皆曰蔬而稻惟其善也
 量币者币帛以将其诚不敢过也不敢不及也 胡
 氏铨曰古者葱韭皆曰本汉使曰百本䪥五十本葱
 量度量 项氏安世曰牛豕豚羊鸡雉兔皆以其形
 声之美者为号独犬曰羹献者其形声不足言也羹
 之而献其味耳芗合以其实之升于量者言芗萁以
 其秆之登于场者言嘉蔬以其苗之植于地者言明
卷八 第 32a 页 WYG0124-0246a.png
 粢以其饭之盛于器者言然古本无稷曰明粢一句
 或与黍同号耳颗大者言其实颗细者言其穗各取
 其盛者言之脯曰尹祭左胊右末横陈之也槁鱼曰
 商祭槁者不必佳必择而用之也鲜鱼曰脡祭濡鱼
 进尾右鳍左腴陈之也 易氏祓曰易其常名以为
 美称其致美于牲齍乃所以致敬于鬼神示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羹献食人之馀也萁语辞 孔氏
 颖达曰羹献者人将所食羹馀以与犬食之肥则可
卷八 第 32b 页 WYG0124-0246b.png
 献祭鬼神也 吕氏大临曰醴酒皆有清有糟糟未
 泲者也既泲为清酒之精者也谓之酌
 案周礼春官大祝辨六号曰神号曰鬼号曰示号曰
 牲号曰齍号曰币号牲齍币与鬼神示之号并列则
 其号重矣鸡必振翼乃鸣故曰翰音易翰音登于天
 是也凡飞鸟趾閒皆无幂故栖于𣗳雉不𣗳宿而趾
 特疏故名之黍稷皆今小米黍粒圆而大色黄性最
 黏故曰芗合稷似黍差小性硬色白凿之洁白故曰
卷八 第 33a 页 WYG0124-0246c.png
 明粢粱干高于黍味最美气最香故曰芗萁粱陆稻
 稻水稻蔬疏也稻之行列宜疏以透风也犬食人之
 馀不可谓之美名萁为语辞说亦未当
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在床曰尸在棺曰柩
 正义郑氏康成曰异死名者为人亵其无知若犹不
 同然也自上颠坏曰崩薨颠坏之声卒终也不禄不
 终其禄死之言澌也精神澌尽也尸陈也言形体在
卷八 第 33b 页 WYG0124-0246d.png
 也柩之言究也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短折不禄一
 节论死后称谓尊卑不同之事生时尊卑著见可识
 死荫为野土嫌若轻亵故为制尊卑之名明其犹有
 贵贱之异也崩者譬若天形坠压四海必睹王者登
 假率土咸知故曰崩薨者崩之馀声声远劣于形压
 诸侯之死知者亦局也卒毕竟也大夫是有德之位
 仕能至此亦是毕了平生故曰卒也士禄以代耕而
 今遂死是不终其禄澌是消尽无馀之目庶人生无
卷八 第 34a 页
 令誉死绝馀芳精气一去身名俱尽故曰死凡人初
 生在地病困而气未绝之时下置于地复其初生冀
 脱死重生若其气绝更还床上既未殡敛陈列在床
 故曰尸白虎通云失气亡神形体独陈是也三日不
 生敛之在棺死事究竟于此故曰柩 刘氏彝曰崩
 如天之崩则万物失其所覆也薨陷也如地之陷则
 一国失其所载也卒终也施德立义由此而终也禄
 所以崇道而育德而身既亡是不禄也死者澌也如
卷八 第 34b 页
 冰之消而复为水如云之尽而复为气无穷已也人
 则亡矣其为德犹存也故立等降以称其灵则事亡
 犹事存也 吕氏大临曰柩久也比化者无使土亲
 肤故在棺欲其久也
 通论胡氏铨曰春秋书天子诸侯大夫之死曰崩薨
 卒舜陟方乃死天子亦曰死 吕氏大临曰尊卑之
 死其名不可以无别敬之至也天子居崇高之位如
 山如陵故曰崩诗云山冢崒崩卒终也君子曰终者
卷八 第 35a 页
 全而归之之义也大夫君子也故曰卒不禄伤其不
 幸之辞也至庶人则穷矣不可有异名曰死自诸侯
 至于士皆其臣民之称者若诸侯之薨讣于他国则
 曰寡君不禄自卑之辞也书于他国之史则曰某侯
 某卒内外异辞也大夫死讣于同国他国之大夫士
 皆曰死亦尊卑内外异辞也尸者未大敛柩者已大
 敛之称也故丧礼未殡奠于尸已殡奠于柩书名亦
 曰某之柩所以别也 陈氏祥道曰书于尧舜禹汤
卷八 第 35b 页
 曰殂曰落曰死曰没而已至周乃曰崩则崩薨卒之
 称周制也大夫谓之卒而春秋外诸侯亦谓之卒者
 略于外故也士云不禄而礼诸侯薨讣于诸侯亦谓
 之不禄者谦于外故也夫有始则有终此性命自然
 之理也君子曰终与卒同义一草木之槁曰死一禽
 兽之毙亦曰死小人曰死则与万物同𩔖而已
羽鸟曰降四足曰渍死寇曰兵(降户江反/渍辞赐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降落也渍谓相瀸污而死异于人
卷八 第 36a 页 WYG0124-0248a.png
 也春秋传曰大灾者何大渍也死寇异于凡人当飨
 禄其后 孔氏颖达曰羽鸟飞翔之物今云降落是
 死也四足牛马之属若一个死则馀者更相染渍而
 死故曰渍此鸟兽死异名也死寇曰兵谓父祖死君
 之寇而子孙为名也兵器仗之名言其为器仗之用
 也故君恒禄恤其子孙春飨孤子是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兵者死于寇难之称也有兵死而
 可褒者如童汪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勇于死难者
卷八 第 36b 页 WYG0124-0248b.png
 也有兵死而可贬者如冢人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
 战阵无勇者也
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父曰皇考母曰皇妣
夫曰皇辟(妣必履反/辟婢亦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更设称号尊神异于人也皇君也
 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辟
 法也妻所取法也 孔氏颖达曰王父祖父也王母
 祖母也
卷八 第 37a 页 WYG0124-0248c.png
 案吕氏大临曰宗庙祭祀尊而神之有君道焉故皆
 曰皇也君亦曰辟则臣之所取法也
 通论陈氏祥道曰诗曰皇皇后帝又曰皇王维辟天
 王祔而臣子加之以帝尊之与天同也祖父死而子
 孙加之以皇夫死而妻加之以辟尊之与君同也周
 官大祝所谓鬼号此也丧礼未卒哭则以生事之既
 卒哭则以鬼事之则其称皇祖考皇祖妣以至曰妣
 曰嫔皆卒哭之礼也
卷八 第 37b 页 WYG0124-0248d.png
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寿考曰卒短折曰
不禄
 正义郑氏康成曰嫔妇人有法度者之称也曰卒曰
 不禄谓有德行可任为大夫士而不为者老而死从
 大夫之称少而死从士之称
 通论郑氏康成曰周礼九嫔掌妇学之法教九御妇
 德妇言妇容妇功 孔氏颖达曰父母妻生时所称
 不言祖及夫者以生时无别称也考妣嫔谓非祭时
卷八 第 38a 页 WYG0124-0249a.png
 所称也前言宗庙之祭加其尊称故父母并曰皇也
 此生死异称出尔雅文言其别于生时若通而言之
 亦通也尚书云大伤厥考心又云聪听祖考之彝训
 仓颉篇云考妣延年又云嫔于虞诗云曰嫔于京周
 礼九嫔并非生死异称矣 张子曰妣者比也所以
 配先考之德妻死曰嫔夫死曰辟嫔者妇人之美称
 不特施之祭祀而已 陈氏祥道曰生曰父曰母曰
 妻亲之也死曰考曰妣曰嫔敬之也生则主亲死则
卷八 第 38b 页 WYG0124-0249b.png
 主敬生而敬之以考妣嫔之称亦不害其为亲之也
  吕氏大临曰寿考曰卒短折曰不禄与大夫曰卒
 士曰不禄之文异者彼论其爵此论其德也 方氏
 悫曰寿言数之有所延考言德之有所成蚤死谓之
 短中绝谓之折
天子视不上于袷不下于带国君绥视大夫衡视士视
五步凡视上于面则敖下于带则忧倾则奸(上时掌反/绥依注音)
 (妥他果反/敖五报反)
卷八 第 39a 页 WYG0124-0249c.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袷交领也天子至尊臣视之目不
 过此绥读为妥妥视谓视上于袷视国君弥高也衡
 平也平视谓视面视大夫又弥高也士视得旁游目
 五步之中也视大夫以上上下游目不得旁也凡视
 敖则仰忧则低倾或为侧辟头旁视心不正也 孔
 氏颖达曰此论天子以下其臣视君尊卑有异之事
 袷谓朝祭服之曲领臣视天子过袷则慢供奉至尊
 须承候颜色又不得下过于带国君诸侯也臣视君
卷八 第 39b 页 WYG0124-0249d.png
 不得平看于面当视面下袷上也若大夫之臣视大
 夫平看其面也士之属吏视士亦不得高面下带而
 得旁视左右五步也倾欹侧也若视尊者而欹侧旁
 视流目东西则似有奸恶之意也庾氏曰国君绥视
 妥颓下之貌前执器以心为平故以下为妥此视以
 面为平故妥下于面则上于袷也
 案张子曰视有高下视高则气亢视下则心柔柔其
 心则听言敬且信 刘氏彝曰臣之事君敬尽其心
卷八 第 40a 页 WYG0124-0250a.png
 则五事罔有弗正然于视瞻苟无等降在礼为愆矣
 故视于天子诸侯大夫士各不同焉 朱氏申曰敖
 者阳之所作忧者阴之所伏奸者邪之所生
 通论孔氏颖达曰凡视过高则敖定十五年邾子执
 玉高其容仰高仰骄也视过下则似有忧定十五年
 鲁公受玉卑其容俯卑俯替也 吕氏大临曰执器
 有上衡平衡盖奉者主于当心故以当心为衡视者
 主于视面故以视面为衡执器以高为敬故卑者弥
卷八 第 40b 页 WYG0124-0250b.png
 下视以下为敬故尊者弥下义各有所当也士相见
 礼凡与大人言始视面中视抱卒视面无改此衡视
 也大人即大夫若父则游目毋上于面毋下于带事
 亲主爱察其色不纯以敬故异于君也上于面者其
 气骄知其不能以下人矣下于带者其神夺知其忧
 在乎心矣视流则容侧必有不正之心存于胸中矣
 此君子之所以谨也
 存疑陆氏佃曰不敢言视天子恭也国君大夫放此
卷八 第 41a 页 WYG0124-0250c.png
 绥视以所视绥之远近为节衡视以所视衡之远近
 为节绥视游目远于袷矣衡视游目又远于绥矣直
 言士视五步耳与上相备也然则天子国君大夫游
 目亦不过此
 案先儒俱以人视天子视国君为说但不知视天子
 者诸侯耶大夫耶士庶耶岂视君者臣民贵贱一节
 耶玩本文先以天子视国君视大夫视士视分言之
 后以凡视总言之疑谓天子之视端凝平正上不上
卷八 第 41b 页 WYG0124-0250d.png
 于人之袷下不下于人之带妥下也国君稍俯下于
 天子止及心之上大夫又俯上止及心士更俯上及
 心之下所见之地亦止五步俯仰虽殊而总之不上
 于面不下于带则一也盖袷之高及耳又上则上于
 面而敖矣视五步极俯更下则下于带而忧矣
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
言朝(肄以/二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肄习也君有命大夫则与士展习
卷八 第 42a 页
 其事谓欲有所𤼵为也官谓版圆文书之处府谓宝
 藏货贿之处库谓车马兵甲之处朝谓君臣谋政事
 之处惟君命所在就展习之也 孔氏颖达曰自此
 至以礼一节论臣事君所在皆当谨习其事君命谓
 君有教命有所营为也言犹议也 吕氏大临曰先
 时豫虑思不出其位皆所以虔君命也居是位也不
 敢以侵他事治是事也不敢以有他虑此所以志无
 所分政无不举也
卷八 第 42b 页
 存异刘氏彝曰凡君有命将兴作于大事也则大夫
 与士豫习其所宜以俟旨任期不辱命也故在官者
 豫治其官言缉版图文书以待兴作也在府者豫治
 其府言考宝藏贿货以待匪颁也在库者豫治其库
 言治车马兵甲以待徵令也在朝者豫虑于朝言极
 其谟谋政要也经曰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故
 君使其臣得志则慎虑而从之否则孰虑而从之
 陈氏祥道曰官者听治之所在府库者财器之所藏
卷八 第 43a 页
 朝者政事之所出周礼大府泉府玉府之属皆言府
 特大府曰万民之贡以充府库盖以藏其文书财物
 则谓之府以其贮车械则谓之库故天文东壁为文
 府西奎为武库此府与库之辨也
 案官者卿大夫日治事之所在路门外两旁所谓外
 有九室九卿朝焉者是也六官之政大率于此行之
 而刘氏专以缉版图文书供兴作言之固矣府库藏
 物之所在库门内两旁周礼有大府玉府内府外府
卷八 第 43b 页
 之职而无库名本篇六府不言库月令言审五库之
 量不言司库何官是府即库府以藏物为名库即其
 藏之之地也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入
 则何所不入颁财以法式授之则何所不出玉府掌
 王金玉玩好兵器内府掌受货贿良兵良器凡好赐
 予则共之外府掌邦布之出入以供财用之币赍赐
 予之财用是文武之器用未尝分贮且记文亦止据
 现在者言而刘谓在府豫治其宝藏货贿以待匪颁
卷八 第 44a 页
 在库豫治其车马甲兵以待徵令陈氏谓府藏文书
 财物为文库贮车械为武又固矣盖在官谓治事之
 时则大臣为要在府谓计其出入会要之时在库则
 入其物出其物之时乃有司之职非大臣之事也在
 朝则复逆之时谟谋匡弼皆于是乎在大约在治朝
 及内朝居多若外朝则閒一举耳
朝言不及犬马辍朝而顾不有异事必有异虑故辍朝
而顾君子谓之固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辍竹/劣反)
卷八 第 44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辍犹止也辍朝而顾心不正志不
 在君也固谓不达于礼也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谓
 于朝廷言无所不用礼 孔氏颖达曰异事非常也
 臣于朝矜庄严恪视不流目若忽止朝回顾此非见
 异事则心有异虑也若无异事异虑忽止朝而顾君
 子谓此为固陋不达礼也 吕氏大临曰非所治者
 皆异事也非所谋者皆异虑也二者非奸则野也故
 君子谓之固固野陋也君子不逆人以奸也 沈氏
卷八 第 45a 页
 焕曰朝廷之上不言功名之大小则问官爵之崇卑
 利禄之厚薄此何等风俗哉今公卿大夫在朝之士
 所言者皆礼问者以是对者亦以是可见礼乐明于
 上风俗厚矣 吴氏澄曰谓在朝议礼问此一礼则
 对以此一礼也
 案人臣宜守礼以昭在朝之节在朝所言道揆法守
 皆是言犬马则失之鄙鄙非礼也天威不违颜咫尺
 安敢他顾他顾亦非礼也为言为问为答一以礼为
卷八 第 45b 页
 归则无非礼之失矣
大飨不问卜不饶富
 正义郑氏康成曰富之言备也备而已勿多于礼也
  孔氏颖达曰礼数有常不得丰饶使之过礼 方
 氏悫曰大飨谓王飨诸侯
 通论陈氏祥道曰飨之礼有小大春秋之飨孤子诸
 侯之飨聘卿与大夫士之相飨非大飨也明堂之飨
 帝宗庙之享先王王飨诸侯两君相见然后谓之大
卷八 第 46a 页 WYG0124-0253a.png
 飨先王之于帝也亲之与祖考同故均谓之大飨其
 于宾也敬之与人鬼同故亦谓之飨飨宾之礼所乘
 则齐车所即则宗庙所用则祭器不蠲则除之凶服
 则禁之祼以郁鬯尚以玄酒设以庭燎乐则肆夏牲
 则房烝故大司乐之大飨不入牲其他皆如祭礼春
 秋传曰鲁有禘乐宾祭用之则飨宾谓之大飨宜矣
 周官大宰祀五帝祀大神示享先王皆前期十日而
 卜日又大宗伯凡祀大神享大鬼祭大示帅执事而
卷八 第 46b 页 WYG0124-0253b.png
 卜日春秋书卜郊卜牛而记曰君召牛纳而视之择
 其毛而卜之又曰明王祀天地之神明无非卜筮之
 用则祭祀无不用卜矣然则不问卜者特飨宾之礼
 也考之大射燕觐之礼前期有戒而已则飨不问卜
 可知飨礼几设而不倚爵盈而不饮殽乾而不得食
 凡以训恭俭而已则不饶富可知然则飨之为仪其
 他皆如祭祀之礼而不问卜者如祭祀享日之事也
 不问卜前期之事也享之备物至于昌形盐莫不
卷八 第 47a 页 WYG0124-0253c.png
 具焉谓之不饶富者非不富也不饶而已 方氏悫
 曰大飨经之所言者凡十有一而其别则有五遍祭
 五帝一也祫祭先王二也天子飨诸侯三也两君相
 见四也凡飨宾客五也若月令季秋言大飨帝礼器
 郊特牲言大享腥所谓遍祭五帝之大飨也礼器又
 言大飨其王事大飨之礼不足以大旅所谓祫祭先
 王之大飨也郊特牲又言大飨尚腵脩所谓天子飨
 诸侯之大飨也郊特牲又言大飨君三重席而酢仲
卷八 第 47b 页 WYG0124-0253d.png
 尼燕居言大飨有四坊记言大飨废夫人之礼所谓
 两君之大飨也杂记言大飨卷三牲之俎所谓凡飨
 宾客之大飨也此所言大飨不问卜即天子飨诸侯
 之大飨而已盖先王之于祭祀无所不问卜在天者
 则卜日在人者则卜尸在物者则卜牲且谓以人交
 神幽明异道非致一以通之则或吉或凶无自而知
 矣若夫以人交人何卜之有天子飨诸侯不问卜则
 两君相见之大飨与凡飨宾客之大飨从可知矣
卷八 第 48a 页 WYG0124-0254a.png
 陆氏佃曰问卜谓若尝之日涖卜来岁之芟社之日
 涖卜来岁之稼
 存异郑氏康成曰祭五帝于明堂莫适卜也 孔氏
 颖达曰此大飨总祭五帝其神非一若一一卜其牲
 日恐吉凶不同总一卜而已若祫之大飨则周礼宗
 伯享大鬼皆卜不得云不问卜故郑知祭五帝于明
 堂与月令季秋大享帝同也然雩总祭五帝问卜者
 以雩为百榖求雨非一帝之功故每帝适卜也至于
卷八 第 48b 页 WYG0124-0254b.png
 大飨之时岁功总毕配以文武祭报其功不须每帝
 皆卜故惟一卜 吕氏大临曰大飨冬日至祀天夏
 日至祭地也因天地阴阳之至日月素定故不问卜
 若季秋大飨既无素定之日如冬夏至之比又不问
 卜是以私亵事上帝不敬莫大焉至敬不坛扫地而
 祭牲用犊酌用陶匏席用稿秸视天下之物无以称
 其德以少为贵焉故不饶富
 案陈以此大飨为两君相飨方氏谓王享诸侯则得
卷八 第 49a 页 WYG0124-0254c.png
 之郑以此大飨为祀五帝吕氏改为冬至祭天夏至
 祭地皆非也考之周礼天地名禋祀五帝名大旅孔
 子言大飨不足以大旅大旅不足以飨帝明分为三
 等祭五帝大旅也飨帝祭天地也则郑以大旅为大
 飨吕以飨帝为大飨其误明矣周礼大例天神曰祀
 地示曰祭人鬼曰飨故祠礿烝尝皆曰以享先王四
 时之閒祀追享朝享皆宗庙之名也馀惟季秋宗祀
 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曰大飨盖以其祀于明堂之
卷八 第 49b 页 WYG0124-0254d.png
 大庙故被以宗庙之名王飨诸侯诸侯相飨皆于大
 庙皆用祭器故亦被以宗庙之名然惟礼重而物备
 始名大飨郊以特牲物不备矣所贵在诚故曰惟圣
 人为能飨帝易曰圣人亨以飨上帝而大亨以养圣
 贤故祭天可名飨不可名大飨也若聘礼之飨养老
 之飨孤子之飨则对燕礼食礼而言与此更相去远
 矣
凡挚天子鬯诸侯圭卿羔大夫雁士雉庶人之挚匹童
卷八 第 50a 页 WYG0124-0255a.png
子委挚而退野外军中无挚以缨拾矢可也妇人之挚
椇榛脯脩枣栗(鬯敕亮反匹依注作鹜/音木鸭也椇俱羽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挚之言至也天子无客礼以鬯为
 挚者惟用告神为至也童子委挚而退不与成人为
 礼也说者以匹为鹜野外军中非为礼之处用时物
 相礼而已缨马繁缨也拾谓射韝妇人无外事见以
 羞物也椇榛木名椇枳也有实今邳郯之东食之(案/罗)
 (氏愿曰崔豹古今注云枳椇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饧/实形卷曲核在实外人君燕食庶羞有椇语云枳椇)
卷八 第 50b 页 WYG0124-0255b.png
 (来巢言其味甘故飞鸟慕而巢之又以其形钩曲故/四代之俎商以椇一作枸诗云南山有枸对下楰是)
 (苦楸则枸/是甘果也)榛实似栗而小 孔氏颖达曰鬯者酿黑
 黍为酒其气芬芳调畅故因谓为鬯也天子吊临适
 诸侯必舍其祖庙以鬯礼于庙神以表天子之至故
 郑注鬯人亦然也诸侯谓公侯伯也公侯伯用圭子
 男则用璧以朝王及相朝聘表于至也不言璧略也
 羔小羊取其群而不党雁取其候时而行飞有行列
 雉取性耿介惟敌是赴羔雁生执雉则死持亦表见
卷八 第 51a 页 WYG0124-0255c.png
 危致命也士挚冬雉夏腒也野鸭曰凫家鸭曰鹜鹜
 不能飞腾如庶人但守耕稼而已童子见先生或寻
 朋友既未成人不敢与主人相授受拜伉之仪但奠
 委其挚于地而自退辟之然童子挚悉用束脩故论
 语云自行束脩以上谓童子也凡用牲为挚主人皆
 食之故司士云膳其挚不直云军中而云野外者若
 军在都邑宜依旧礼若非军中而在野外亦申时物
 或缨或拾或矢随所有也举一隅耳土地无正币则
卷八 第 51b 页 WYG0124-0255d.png
 时物皆可也妇人惟初嫁有挚以见舅姑椇即今之
 白石李形如珊瑚味甜美脯抟肉无骨而曝之脩取
 肉锻治而加姜桂乾之如脯所以用此六物者椇法
 也榛至也脯始也脩治也枣早也栗肃也妇人有法
 始至脩身蚤起肃敬也故后夫人以下皆以枣栗为
 挚取其蚤起战栗自正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白虎通云雉取其不可诱之以食
 挠之以威死不可畜士行威介守节死义不当移案
卷八 第 52a 页
 庄二十四年左传云女挚榛栗枣脩以告虔是榛为
 虔义又案昏礼妇见舅以枣栗见姑以腵脩其榛椇
 所用无文
 案吕氏大临曰贱当事贵少当事长不肖当事贤事
 之必有养贽用禽者所以致其养也孤执皮帛诸侯
 执圭璧孤与诸侯臣之贵者挚亦以禽则偪于下矣
 皮帛可制以为衣裘圭璧则宝货因以比德焉所以
 异于诸侯而为之等也天子惟告于鬼神用鬯以为
卷八 第 52b 页
 挚诗云秬鬯一卣告于文人是也宗伯以玉作六瑞
 以等邦国虞书辑五瑞此诸侯之挚独云用圭者言
 其略也圭璧既受必反之贵德而贱货也书云颁瑞
 于群后是也宗伯以禽作六挚以等诸臣虞书亦云
 三帛二生一死挚此孤卿大夫士庶人之挚也羔雁
 雉鹜虽皆可膳之物然先王因之以寓其义卿委蛇
 委蛇退食自公羔羊之义也大夫陈力就列道合则
 从不可则去雁之义也羔雁以生者卿大夫以道去
卷八 第 53a 页
 就不若士死以服事也士执雉者耿介不回以死服
 事者也 陈氏祥道曰礼云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
 相见也欲民之无相亵也又云君子于其所尊不敢
 质也故贵至于邦君贱至于庶人以至妇人童子相
 见不依摰不足以为礼摰而不称德不足以为义此
 玉帛禽兽榛栗枣脩之用所以不一也仪礼士于士
 无辞贽有还贽大夫于士无还贽终辞贽君于其臣
 则受之于外臣则使摈还之大夫于尝为臣者亦然
卷八 第 53b 页
 士贽授受于庭贵者授受于堂大夫士于君婿于舅
 则奠贽士尝臣于大夫亦奠贽童子于所奠则委贽
 此礼之杀也周官膳夫祭祀致福者受而膳之以贽
 见者亦如之则受之所以纳其德也膳之所以用其
 德也若玉帛则非膳夫所受聘礼宾见主君以圭璋
 不以贽讶者讶宾不以贽及宾即馆讶将公命乃见
 之以其贽宾既将公事复见讶以其贽 又曰天子
 无客礼于天下而有贽礼于鬼神周礼鬯人凡王吊
卷八 第 54a 页
 临共介鬯则天子之鬯以介致之而已天子宗庙之
 灌以圭瓒巡守之灌以大璋中璋边璋其执镇圭以
 朝日犹诸侯执圭璧以朝君皆贽瑞也士相见礼下
 大夫相见以雁饰之以布上大夫相见以羔饰之以
 布先儒谓饰以缋天子之卿大夫饰以布诸侯之卿
 大夫昔鲁侯会晋师于瓦范宣子执羔赵简子中行
 文子皆执雁鲁于是始尚羔盖鲁礼之失至此乃复
 正也士相见冬用雉夏用腒雉不饰以布以士卑也
卷八 第 54b 页
 不维以索以用死也用死与士死制同意夏用腒与
 夏宜腒鱐同意周礼庶人执鹜工商执鸡此言庶人
 匹鹜之为物有驯扰而无散迁谓之匹可也士相见
 礼庶人见于君不为容进退走孟子曰庶人不傅贽
 为臣则庶人见君无贽鹜之为贽特施于下其君者
 也工商亦然士冠然后奠贽于君遂以贽见于乡大
 夫乡先生是未冠不预乎礼也然或贤与多闻不可
 不进以成人之事故又有童子之贽焉其制与成人
卷八 第 55a 页
 同所以优其德其委与成人异所以卑其年周官掌
 客在野在外杀礼君子之为礼不以在野在军而或
 废亦不以物不足而求备故以缨拾矢各适其宜而
 已然不若备物之为善故曰以缨拾矢可也昏礼妇
 见舅姑执笲枣栗盖枣取其赤心榛栗取其坚实脯
 脩取其正治士昏礼不言椇榛特牲少牢大夫士之
 祭亦枣栗而已特笾人有枣栗又有榛实盖具椇榛
 枣栗者盛礼也 叶氏梦得曰玉有璧有圭圭则锐
卷八 第 55b 页
 而象天用璧则圆而象天体子男亦君人者也有君
 之体而不足于用故执璧公侯则德位盛大非不足
 于用也故执圭羔雁则物而已矣不可以无饰故饰
 之以缋布布言其道有以被人而缋言居位之有文
 章也雉则文明之物故无所用饰庶人质野则无所
 事于文也童子则始学者也束脩以见师长委摰而
 退野外军中无贽则无所行也缨拾矢而相见不谓
 之简委之而退辟与成人为礼也不谓之简礼以趋
卷八 第 56a 页
 时为大也若夫妇人则其道主于事人其职专于中
 馈故摰以椇榛脯脩枣栗
纳女于天子曰备百姓于国君曰备酒浆于大夫曰备
埽洒
 正义郑氏康成曰姓之言生也天子皇后以下百二
 十人广子姓也酒浆埽洒贱妇人之职 孔氏颖达
 曰言备王之后妃以下生广子姓故云百姓也致女
 于诸侯为辞转卑诗云惟酒食是议是也埽洒不敢
卷八 第 56b 页
 同诸侯弥贱也惟及大夫不及士士卑故也 马氏
 睎孟曰纳女者嫁女之家谦辞也备百姓者以嗣续
 为重备酒浆者以祭祀为重备埽洒者以宾客为重
 通论吕氏大临曰纳女之辞女氏昏辞也不敢以伉
 俪自期备妾媵之数而已自卑之义也古者因生以
 赐姓凡赐姓者皆天子之别子其族贵盛尧典所谓
 平章百姓郊特牲云大庙之命戒百姓是也皆所以
 广继嗣此纳女于天子所以谓之备百姓也周官酒
卷八 第 57a 页
 人浆人之属有女酒三十人女浆十有五人吕公纳
 女于高祖曰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古之遗语也
 方氏悫曰酒浆者奉祭祀之物不如是不足以配国
 君故曰备酒浆埽洒者有家之事不如是不足以配
 大夫故曰备埽洒凡此皆主人之谦辞耳故每言备
 备者所以备其乏也 陆氏佃曰备百姓则百斯男
 太姒之事也曰备酒浆诸侯宜有礼乐之事焉曰备
 埽洒下于夫人有事人之道而已
卷八 第 57b 页
 存疑郑氏康成曰纳女致女也婿不亲迎则女之家
 遣人致之此其辞也 孔氏颖达曰婿不亲迎则女
 之家三月庙见使人致之
 案昏礼之正皆以男下女故六礼一曰纳采二曰问
 名必先纳其采择之礼而后问女为谁氏出及其长
 幼将以加诸卜筮也主人对曰吾子有命且以备数
 而择之某不敢辞于天子则曰备百姓之数于国君
 则曰备酒浆之数于大夫则曰备埽洒之数此主人
卷八 第 58a 页 WYG0124-0259a.png
 答问名之辞而郑孔以为既嫁三月之致女说未确
 
 
 
 
 
 
 
卷八 第 58b 页 WYG0124-0259b.png
 
 
 
 
 
 
 
钦定礼记义疏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