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第 1a 页 WYG0124-02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七
曲礼下第二之二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
正义孔氏颖达曰自此至曰享总论立男官女官之
事后后也言其后于天子亦以广后嗣也夫扶也言
扶持于王也妇服也言其进以服事君子也以其犹
贵故加以世言之亦广世嗣也嫔妇人之美称可宾
钦定礼记义疏卷七
曲礼下第二之二
天子有后有夫人有世妇有嫔有妻有妾
正义孔氏颖达曰自此至曰享总论立男官女官之
事后后也言其后于天子亦以广后嗣也夫扶也言
扶持于王也妇服也言其进以服事君子也以其犹
贵故加以世言之亦广世嗣也嫔妇人之美称可宾
卷七 第 1b 页 WYG0124-0207b.png
敬也妻之言齐也得与夫敌体也妾之言接也以得
接见于君子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后以配天子夫人视三公其名与
诸侯之妃同世妇视大夫其名与大夫妻同九嫔于
昏义视九卿位在世妇上此在世妇下者异代之制
也 马氏睎孟曰昏义言后宫之治故兼天子后言
之以备六宫之数而妾不预焉曲礼言后宫之位故
止言天子而备六宫之名则虽以后之尊亦曰有后
接见于君子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后以配天子夫人视三公其名与
诸侯之妃同世妇视大夫其名与大夫妻同九嫔于
昏义视九卿位在世妇上此在世妇下者异代之制
也 马氏睎孟曰昏义言后宫之治故兼天子后言
之以备六宫之数而妾不预焉曲礼言后宫之位故
止言天子而备六宫之名则虽以后之尊亦曰有后
卷七 第 2a 页 WYG0124-0208a.png
而妾之贱亦预焉
存异郑氏康成曰妻八十一御妻周礼谓之女御以
其御序于王之燕寝妾贱者 孔氏颖达曰周礼嫔
在世妇上又无妾之文今此所陈与周礼杂而不次
者或记者杂夏殷而言之 胡氏铨曰隋唐以后皇
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则夫人也昭仪昭容
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则九嫔也婕妤
美人才人各九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
存异郑氏康成曰妻八十一御妻周礼谓之女御以
其御序于王之燕寝妾贱者 孔氏颖达曰周礼嫔
在世妇上又无妾之文今此所陈与周礼杂而不次
者或记者杂夏殷而言之 胡氏铨曰隋唐以后皇
后而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则夫人也昭仪昭容
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则九嫔也婕妤
美人才人各九合二十七是代世妇宝林御女采女
卷七 第 2b 页 WYG0124-0208b.png
各二十七是代御妻六尚分典乘舆服御则妾也大
抵踵周官之制
案此节当在后天子之妃曰后节下公侯有夫人节
上脱简在此耳妻者齐也敌体之义天子六宫惟后
与君齐德诸侯三宫惟夫人与君齐德故论语曰邦
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孟子述初命曰毋以妾为妻
是左右媵即不得有妻名况女御乎周礼女御不言
数郑注以昏义之八十一御妻实之不知昏礼御妻
抵踵周官之制
案此节当在后天子之妃曰后节下公侯有夫人节
上脱简在此耳妻者齐也敌体之义天子六宫惟后
与君齐德诸侯三宫惟夫人与君齐德故论语曰邦
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孟子述初命曰毋以妾为妻
是左右媵即不得有妻名况女御乎周礼女御不言
数郑注以昏义之八十一御妻实之不知昏礼御妻
卷七 第 3a 页 WYG0124-0208c.png
妻字乃御女之讹文而八十一之数亦递以三倍加
之非确也且郑注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
士似夏制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是
周制取其数相应岂周公特设此制誇周女宠之盛
与夏多士相配耶况周礼惟九嫔言九世妇女御不
言数郑何所据而以八十一妻为周制乎盖此经文
义谓天子有后夫人嫔妇诸侯有夫人世妇以备内
官名分甚严天子惟后为妻公侯惟夫人为妻馀皆
之非确也且郑注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
士似夏制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是
周制取其数相应岂周公特设此制誇周女宠之盛
与夏多士相配耶况周礼惟九嫔言九世妇女御不
言数郑何所据而以八十一妻为周制乎盖此经文
义谓天子有后夫人嫔妇诸侯有夫人世妇以备内
官名分甚严天子惟后为妻公侯惟夫人为妻馀皆
卷七 第 3b 页 WYG0124-0208d.png
妾耳非谓天子世妇嫔之下又有八十一妻公侯夫
人之下又有三妇九妻也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
典司六典(大音/泰)
正义郑氏康成曰典法也 陈氏浩曰以其所掌重
于他职故曰先 孔氏颖达曰大宰一卿以象天时
大宰既尊故先列之大宰既法于天故同受大名云
六大也上典是守典之典下典是典法之典 叶氏
人之下又有三妇九妻也
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
典司六典(大音/泰)
正义郑氏康成曰典法也 陈氏浩曰以其所掌重
于他职故曰先 孔氏颖达曰大宰一卿以象天时
大宰既尊故先列之大宰既法于天故同受大名云
六大也上典是守典之典下典是典法之典 叶氏
卷七 第 4a 页 WYG0124-0209a.png
梦得曰六者皆有书故谓之六典六典所以奉天道
也天道主之以天官
案公卿辅弼之臣皆寅亮天职故统谓之天官非周
礼之天官六大皆奉天之事大宰即周官之冢宰于
职无所不统大宗即周官之宗伯亦谓之天官者典
礼皆天秩天叙也大史于周官掌六典八法八则而
月令掌天日月星辰之行大祝周礼掌六祝六祈以
接神大士周礼无之而此在卜祝之閒故郑疑为以
也天道主之以天官
案公卿辅弼之臣皆寅亮天职故统谓之天官非周
礼之天官六大皆奉天之事大宰即周官之冢宰于
职无所不统大宗即周官之宗伯亦谓之天官者典
礼皆天秩天叙也大史于周官掌六典八法八则而
月令掌天日月星辰之行大祝周礼掌六祝六祈以
接神大士周礼无之而此在卜祝之閒故郑疑为以
卷七 第 4b 页 WYG0124-0209b.png
神仕者大卜周礼掌三易三兆以占吉凶四者皆属
宗伯而皆以为天官者盖鬼神去人远而与天通故
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盖殷时制也周大宰为天官大
宗曰宗伯宗伯为春官大史以下属焉(孔疏郑注大/傅夏六卿后)
(稷司徒秩宗司马作士共工此所言/上非夏法下异周典故郑疑殷制也)大士以神仕者
(孔疏知非司士及士师乡士之等者以/下别有司士司寇此与卜祝相连也) 吕氏大临
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大宗以下皆
宗伯而皆以为天官者盖鬼神去人远而与天通故
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盖殷时制也周大宰为天官大
宗曰宗伯宗伯为春官大史以下属焉(孔疏郑注大/傅夏六卿后)
(稷司徒秩宗司马作士共工此所言/上非夏法下异周典故郑疑殷制也)大士以神仕者
(孔疏知非司士及士师乡士之等者以/下别有司士司寇此与卜祝相连也) 吕氏大临
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大宗以下皆
卷七 第 5a 页 WYG0124-0209c.png
事鬼神奉天时之官故总谓之天官
案郑氏以为殷制者以周制既未合姑以此拟之非
谓实有可据也盖者疑辞则亦以疑存之可耳又此
特约举官制言天子设官有掌天事者则大宰大宗
大史大祝大士大卜也有掌民事者则司徒司马司
空司士司寇也有掌物用者则六府六工也天事尊
故曰典民事繁故曰众司徒掌教司马掌兵司空掌
役司士掌爵禄以赏善司寇掌刑罚以惩奸而众无
案郑氏以为殷制者以周制既未合姑以此拟之非
谓实有可据也盖者疑辞则亦以疑存之可耳又此
特约举官制言天子设官有掌天事者则大宰大宗
大史大祝大士大卜也有掌民事者则司徒司马司
空司士司寇也有掌物用者则六府六工也天事尊
故曰典民事繁故曰众司徒掌教司马掌兵司空掌
役司士掌爵禄以赏善司寇掌刑罚以惩奸而众无
卷七 第 5b 页 WYG0124-0209d.png
不治矣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正义叶氏梦得曰司徒所奉者地道所掌者邦教有
教不可无政故次以司马有政不可无事故次以司
空有政事则财用足人轻于从善而耻于犯法故次
以司士正群臣之版以诏爵禄终以司寇诘邦国之
禁以刑暴乱五官各率其属而治所以奉地道也
案天子设官之意莫大乎敬天而勤民上一节首举
天子之五官曰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典司五众
正义叶氏梦得曰司徒所奉者地道所掌者邦教有
教不可无政故次以司马有政不可无事故次以司
空有政事则财用足人轻于从善而耻于犯法故次
以司士正群臣之版以诏爵禄终以司寇诘邦国之
禁以刑暴乱五官各率其属而治所以奉地道也
案天子设官之意莫大乎敬天而勤民上一节首举
卷七 第 6a 页 WYG0124-0210a.png
治天事者此一节乃举治民事者五众者司徒养之
则曰民司马治之则曰兵司空用之则曰役司士升
之则曰士司寇涖之则曰隶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周官司士则夏官之属此别为一
官者司士掌群臣之版及卿大夫士庶子之数则所
统者众与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略等矣所以并立为
五官也司徒之众则六乡六遂之属是也司马之众
则六军之属是也司空之众则百工是也司寇之众
则曰民司马治之则曰兵司空用之则曰役司士升
之则曰士司寇涖之则曰隶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周官司士则夏官之属此别为一
官者司士掌群臣之版及卿大夫士庶子之数则所
统者众与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略等矣所以并立为
五官也司徒之众则六乡六遂之属是也司马之众
则六军之属是也司空之众则百工是也司寇之众
卷七 第 6b 页 WYG0124-0210b.png
则士师司隶之属是也故曰典司五众 吴氏华曰
以郯子所言少昊氏之官名则曰祝鸠氏司徒也鴡
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
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名与曲礼五官同
存疑郑氏康成曰众谓群臣此亦殷时制也(孔疏知/非天下)
(众人者以经云五众明官各/有所众如周六官之属也)周则司士属司马大宰
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六官 孔氏颖达曰立
六大以象天之六气又置五官以象地之五行典司
以郯子所言少昊氏之官名则曰祝鸠氏司徒也鴡
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
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名与曲礼五官同
存疑郑氏康成曰众谓群臣此亦殷时制也(孔疏知/非天下)
(众人者以经云五众明官各/有所众如周六官之属也)周则司士属司马大宰
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六官 孔氏颖达曰立
六大以象天之六气又置五官以象地之五行典司
卷七 第 7a 页 WYG0124-0210c.png
五众者言用此五官使各守其所掌上之群众然此
五官亦各有所领群众如大宰领大宗以下也而不
条出其人者略也六典五众者互言也天尊故云典
地卑故云众
案周礼惟司徒为地官馀以四官分四时不可以地
概之且五行生于天而成于地不当第属之地也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
职
五官亦各有所领群众如大宰领大宗以下也而不
条出其人者略也六典五众者互言也天尊故云典
地卑故云众
案周礼惟司徒为地官馀以四官分四时不可以地
概之且五行生于天而成于地不当第属之地也
天子之六府曰司土司木司水司草司器司货典司六
职
卷七 第 7b 页 WYG0124-0210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六府主藏六物之税者司土土均
也司木山虞也司水川衡也司草稻人也司器角人
也司货丱人也(孔疏司土于周为土均主均平地税/之政令司木于周为山虞虞度也主)
(量度山之大小所生之物司水于周为川衡衡平也/掌巡行川泽平其禁令司草于周为稻人掌稼种下)
(地及除草莱司器于周为角人掌以时徵齿角于山/泽之农供为器用司货于周为丱人掌金玉锡石之)
(地为之守禁以时取之以供器物金玉曰货故称货/人立此六官使各主其所掌职 案若玉府之掌金)
(玉玩好兵器孰非器而专举一角人若四监之收秩/薪柴掌葛掌荼掌染草孰非草而专举一稻人乎孔)
(亦顺郑/为说耳) 吕氏大临曰农以耕事贡九榖则司土受
也司木山虞也司水川衡也司草稻人也司器角人
也司货丱人也(孔疏司土于周为土均主均平地税/之政令司木于周为山虞虞度也主)
(量度山之大小所生之物司水于周为川衡衡平也/掌巡行川泽平其禁令司草于周为稻人掌稼种下)
(地及除草莱司器于周为角人掌以时徵齿角于山/泽之农供为器用司货于周为丱人掌金玉锡石之)
(地为之守禁以时取之以供器物金玉曰货故称货/人立此六官使各主其所掌职 案若玉府之掌金)
(玉玩好兵器孰非器而专举一角人若四监之收秩/薪柴掌葛掌荼掌染草孰非草而专举一稻人乎孔)
(亦顺郑/为说耳) 吕氏大临曰农以耕事贡九榖则司土受
卷七 第 8a 页 WYG0124-0211a.png
之山虞以山事贡木材则司木受之泽虞以泽事贡
水物则司水受之圃以树事贡薪刍疏材则司草受
之工以饬材事贡器物则司器受之商以市事贡货
贿则司货受之周官司土则廪人仓人之职司木则
山虞林衡之职司水则泽虞川衡之职司草则委人
之职司器司货则玉府内府之职所入者乃农圃虞
衡工商之民所贡故曰典司六职 王氏安石曰司
徒至司土主地事之官也府者物之所聚也 陈氏
水物则司水受之圃以树事贡薪刍疏材则司草受
之工以饬材事贡器物则司器受之商以市事贡货
贿则司货受之周官司土则廪人仓人之职司木则
山虞林衡之职司水则泽虞川衡之职司草则委人
之职司器司货则玉府内府之职所入者乃农圃虞
衡工商之民所贡故曰典司六职 王氏安石曰司
徒至司土主地事之官也府者物之所聚也 陈氏
卷七 第 8b 页 WYG0124-0211b.png
祥道曰大宰理天道者也司徒以下理人道者也司
土以下职地物者也土工以下饬地财者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亦殷时制也周则皆属司徒
孔氏颖达曰殷既法天地立官又为万物立府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
材
正义郑氏康成曰土工陶旊也金工筑冶凫㮚段桃
也石工玉人磬人也木工轮舆弓庐匠车梓也兽工
土以下职地物者也土工以下饬地财者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亦殷时制也周则皆属司徒
孔氏颖达曰殷既法天地立官又为万物立府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
材
正义郑氏康成曰土工陶旊也金工筑冶凫㮚段桃
也石工玉人磬人也木工轮舆弓庐匠车梓也兽工
卷七 第 9a 页 WYG0124-0211c.png
函鲍韗韦裘也惟草工职亡盖谓作萑苇之器也(孔/疏)
(考工记陶人为甗旊人为簋即土工也筑氏掌为削/削谓书刀冶谓煎金石冶氏掌戈戟故因呼煎金为)
(冶凫氏世能为钟以供乐器㮚氏世能为量器谓豆/区釜钟之属段氏主作钱镈田器桃氏为刃刃刀剑)
(之属此即金工也玉人作圭璧磬人作磬玉及磬出/于石故谓石工也轮谓车轮舆谓车床车难不能一)
(人独成各有所善故轮舆不同弓能作弓者庐能作/戈戟柲者匠能作宫室之属者车谓能作大车及羊)
(车梓谓杯勺笋虡之属此七物并用木故曰木工也/函谓能作甲铠鲍谓能治皮作甲韗谓考工记韗人)
(为皋陶鼓木谓能以皮冒鼓者韦熟皮为衣及韎韐/者裘谓带毛狐裘之属考工记韦裘二职存此物并)
(用兽皮即/兽工也) 孔氏颖达曰既有六府之物宜立六工
(考工记陶人为甗旊人为簋即土工也筑氏掌为削/削谓书刀冶谓煎金石冶氏掌戈戟故因呼煎金为)
(冶凫氏世能为钟以供乐器㮚氏世能为量器谓豆/区釜钟之属段氏主作钱镈田器桃氏为刃刃刀剑)
(之属此即金工也玉人作圭璧磬人作磬玉及磬出/于石故谓石工也轮谓车轮舆谓车床车难不能一)
(人独成各有所善故轮舆不同弓能作弓者庐能作/戈戟柲者匠能作宫室之属者车谓能作大车及羊)
(车梓谓杯勺笋虡之属此七物并用木故曰木工也/函谓能作甲铠鲍谓能治皮作甲韗谓考工记韗人)
(为皋陶鼓木谓能以皮冒鼓者韦熟皮为衣及韎韐/者裘谓带毛狐裘之属考工记韦裘二职存此物并)
(用兽皮即/兽工也) 孔氏颖达曰既有六府之物宜立六工
卷七 第 9b 页 WYG0124-0211d.png
以作为器物工能也言能作器物者也草工谓以萑
苇作盛食之器及苇席之属也立此六工使典制六
府之财物 叶氏梦得曰六者造之于人则曰工见
之于用则曰材治天下至于各成其材此先王所以
裁成辅相以左右民而治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亦殷时制也周则皆属司空
陆氏佃曰考工记曰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
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土
苇作盛食之器及苇席之属也立此六工使典制六
府之财物 叶氏梦得曰六者造之于人则曰工见
之于用则曰材治天下至于各成其材此先王所以
裁成辅相以左右民而治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此亦殷时制也周则皆属司空
陆氏佃曰考工记曰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
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土
卷七 第 10a 页 WYG0124-0212a.png
工盖抟埴之工金工盖攻金之工石工盖刮摩之工
木工盖攻木之工兽工盖攻皮之工草工盖设色之
工若以蓝为青以䓞为紫以茜为红以菉为黄之类
是也或曰草读如字今俗作皂非正也殷人尚质故
设色之工谓之草工
案六材皆当归之府今六府有土木草而无金石兽
六工有土木草而无水器货者水无藉于人工金兽
之材于器货中兼之也 又案先六大立五官以天
木工盖攻木之工兽工盖攻皮之工草工盖设色之
工若以蓝为青以䓞为紫以茜为红以菉为黄之类
是也或曰草读如字今俗作皂非正也殷人尚质故
设色之工谓之草工
案六材皆当归之府今六府有土木草而无金石兽
六工有土木草而无水器货者水无藉于人工金兽
之材于器货中兼之也 又案先六大立五官以天
卷七 第 10b 页 WYG0124-0212b.png
下之贤立天下之政而不尸其功设六府考六工以
天下之材供天下之用而不私其有则此数节虽未
及建官之详而所为治天治人治物者已提其要百
王损益虽殊而大指要莫外此矣
五官致贡曰享(享许/两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贡功也享献也致其岁终之功于
王谓之献也周礼太宰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
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 叶氏梦得曰功罪
天下之材供天下之用而不私其有则此数节虽未
及建官之详而所为治天治人治物者已提其要百
王损益虽殊而大指要莫外此矣
五官致贡曰享(享许/两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贡功也享献也致其岁终之功于
王谓之献也周礼太宰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
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王废置 叶氏梦得曰功罪
卷七 第 11a 页 WYG0124-0212c.png
不进于上则下之情不通黜陟不行于下则上之权
不立故五官各致其贡以通于王六职所分者内事
则献事六大所职者邦治则考治五官所职者众则
献功六府所职者物则献业王于是考其贡而加之
黜陟此所以道揆于上法守于下为治之所以成终
成始也故曰五官致贡曰享贡言其造于下而有所
进享言其通于上而有所舍
存异熊氏安生曰五官五等诸侯 孔氏颖达曰五
不立故五官各致其贡以通于王六职所分者内事
则献事六大所职者邦治则考治五官所职者众则
献功六府所职者物则献业王于是考其贡而加之
黜陟此所以道揆于上法守于下为治之所以成终
成始也故曰五官致贡曰享贡言其造于下而有所
进享言其通于上而有所舍
存异熊氏安生曰五官五等诸侯 孔氏颖达曰五
卷七 第 11b 页 WYG0124-0212d.png
官后一天官二地官三六府四六工五岁终王后之
属致蚕织之功天官以下各献其职之功
辨正孔氏颖达曰五官致贡谓上天子之五官司徒
以下故下云五官之长曰伯大宰总摄群职总受五
官之贡故不入其数若以五官为后以下则下云五
官之长岂有长于后乎熊氏以为五等诸侯亦非也
案此结上四节六大不言贡天事无可贡也六府六
工不言贡治物原以为民总不越民事中也
属致蚕织之功天官以下各献其职之功
辨正孔氏颖达曰五官致贡谓上天子之五官司徒
以下故下云五官之长曰伯大宰总摄群职总受五
官之贡故不入其数若以五官为后以下则下云五
官之长岂有长于后乎熊氏以为五等诸侯亦非也
案此结上四节六大不言贡天事无可贡也六府六
工不言贡治物原以为民总不越民事中也
卷七 第 12a 页
五官之长曰伯是职方其摈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天
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
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长竹丈/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官之长谓为三公者周礼九命
作伯(孔疏即三公加一命/出为分陜二伯者也)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
春秋传曰自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一相处乎内是或为氏曰天子之吏摈者辞也(孔疏/摈谓)
(天子接宾之人天子之/吏亦当言名记者略之)春秋传曰王命委之三吏谓
子同姓谓之伯父异姓谓之伯舅自称于诸侯曰天子
之老于外曰公于其国曰君(长竹丈/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五官之长谓为三公者周礼九命
作伯(孔疏即三公加一命/出为分陜二伯者也)职主也是伯分主东西者
春秋传曰自陜以东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
一相处乎内是或为氏曰天子之吏摈者辞也(孔疏/摈谓)
(天子接宾之人天子之/吏亦当言名记者略之)春秋传曰王命委之三吏谓
卷七 第 12b 页
三公也(孔疏郑引之證呼三/公并为吏之意也)称之以父与舅亲亲之
辞也外自其私土之外天子畿内 孔氏颖达曰自
此至曰孤总论二伯及州牧诸侯称谓畿外之大莫
大于二伯故此先言之五官即司徒以下五官也云
长者三公无职故不在五官之中伯长也言此二伯
为内外官之长是职方者言二伯于是职主当方之
事也若摈者传辞于天子则称此二伯为天子之吏
若三公与王同姓者王呼为伯父伯者长大之名父
辞也外自其私土之外天子畿内 孔氏颖达曰自
此至曰孤总论二伯及州牧诸侯称谓畿外之大莫
大于二伯故此先言之五官即司徒以下五官也云
长者三公无职故不在五官之中伯长也言此二伯
为内外官之长是职方者言二伯于是职主当方之
事也若摈者传辞于天子则称此二伯为天子之吏
若三公与王同姓者王呼为伯父伯者长大之名父
卷七 第 13a 页
乃同姓重亲之称也伯舅异族重亲之名也异族无
父称故呼为伯舅二伯若与九州及四夷之诸侯言
则自谓天子之老系于天子威远国也外者其私土
采地之外也而犹在王畿之内如周公食邑于周向
国外之人其自称曰公也其国采地内也与采地内
臣民言则自称曰君既主分陜又在王朝嫌不正为
采地君故明之也(案于外曰公诸侯之国称之如宰/周公也于国曰君其臣民称之皆)
(曰我君非/其自称也) 方氏悫曰二伯之尊于天子有宾道故
父称故呼为伯舅二伯若与九州及四夷之诸侯言
则自谓天子之老系于天子威远国也外者其私土
采地之外也而犹在王畿之内如周公食邑于周向
国外之人其自称曰公也其国采地内也与采地内
臣民言则自称曰君既主分陜又在王朝嫌不正为
采地君故明之也(案于外曰公诸侯之国称之如宰/周公也于国曰君其臣民称之皆)
(曰我君非/其自称也) 方氏悫曰二伯之尊于天子有宾道故
卷七 第 13b 页
传辞于天子而其人谓之摈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摈呼在朝三公为天子之吏然玉
藻伯曰天子之力臣者谓介传命称天子力臣摈者
受辞传于天子则曰天子之吏案晋文公为二伯左
传僖二十八年王曰叔父不称伯者以州牧之礼命
之也昭九年云伯父惠公又云我在伯父犹衣服之
有冠冕以晋为州牧又为二伯也周公分陜为二伯
诗称王曰叔父者成王以本亲命之也晋文侯仇为
通论孔氏颖达曰摈呼在朝三公为天子之吏然玉
藻伯曰天子之力臣者谓介传命称天子力臣摈者
受辞传于天子则曰天子之吏案晋文公为二伯左
传僖二十八年王曰叔父不称伯者以州牧之礼命
之也昭九年云伯父惠公又云我在伯父犹衣服之
有冠冕以晋为州牧又为二伯也周公分陜为二伯
诗称王曰叔父者成王以本亲命之也晋文侯仇为
卷七 第 14a 页 WYG0124-0214a.png
伯而尚书云父义和不云伯者亲之也
存异朱氏申曰五官即五等诸侯伯其长也
案二伯为六官长记不言六官而言五官者大宰尊
即为长不待言五官中又命一人为二伯也盖三公
即六卿之兼官而二伯即三公之分职顾命召六卿
而召公毕公毛公即三公毕公率东方诸侯召公率
西方诸侯即二伯不必三公止论道不分职亦不必
一公处内二公处外亦不以东伯尊西伯次也朱氏
存异朱氏申曰五官即五等诸侯伯其长也
案二伯为六官长记不言六官而言五官者大宰尊
即为长不待言五官中又命一人为二伯也盖三公
即六卿之兼官而二伯即三公之分职顾命召六卿
而召公毕公毛公即三公毕公率东方诸侯召公率
西方诸侯即二伯不必三公止论道不分职亦不必
一公处内二公处外亦不以东伯尊西伯次也朱氏
卷七 第 14b 页 WYG0124-0214b.png
申以五官为诸侯误
总论游氏桂曰古者封建有官有爵有同姓异姓之
亲曰牧曰伯官也曰公曰子爵也曰伯父伯舅叔父
叔舅亲也天子之三公及二王之后称公馀则以国
大小列为侯伯子男在四夷有子男而无侯伯此其
为爵之法九州各建其牧九牧之职各治其州之诸
侯二伯之职分治九州之牧书曰以倡九牧是也九
州之牧各择其贤侯为之而二伯则三公为之此其
总论游氏桂曰古者封建有官有爵有同姓异姓之
亲曰牧曰伯官也曰公曰子爵也曰伯父伯舅叔父
叔舅亲也天子之三公及二王之后称公馀则以国
大小列为侯伯子男在四夷有子男而无侯伯此其
为爵之法九州各建其牧九牧之职各治其州之诸
侯二伯之职分治九州之牧书曰以倡九牧是也九
州之牧各择其贤侯为之而二伯则三公为之此其
卷七 第 15a 页 WYG0124-0214c.png
分职之法也方三代封建之始其所封者非王之父
兄子弟则其婚姻也非婚姻则谓之庶姓庶者卑之
也其言庶方小侯犹庶姓也国大而爵尊则以伯称
之为二伯者是也国差小而爵差卑则以侯称之为
九州之牧者是也因其国与爵与为伯叔之称所以
皆称父者假以成王言之当时诸侯所谓文之昭也
则其诸父也齐王舅也于周世为婚姻称父云者皆
本其始封而言称舅云者本其婚姻而言此亲亲之
兄子弟则其婚姻也非婚姻则谓之庶姓庶者卑之
也其言庶方小侯犹庶姓也国大而爵尊则以伯称
之为二伯者是也国差小而爵差卑则以侯称之为
九州之牧者是也因其国与爵与为伯叔之称所以
皆称父者假以成王言之当时诸侯所谓文之昭也
则其诸父也齐王舅也于周世为婚姻称父云者皆
本其始封而言称舅云者本其婚姻而言此亲亲之
卷七 第 15b 页 WYG0124-0214d.png
等也古者君臣之际有亲亲之道焉有宾主之道焉
有君臣之道焉三者并行所谓至文也后世君臣之
际尊卑相临亲亲之道丧而君臣之恩乖宾主之道
丧而君臣之礼废恩礼交亡所恃者薄而专从事于
法矣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
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
正义郑氏康成曰每一州之中天子选诸侯之贤者
有君臣之道焉三者并行所谓至文也后世君臣之
际尊卑相临亲亲之道丧而君臣之恩乖宾主之道
丧而君臣之礼废恩礼交亡所恃者薄而专从事于
法矣
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天子同姓谓之叔父异姓
谓之叔舅于外曰侯于其国曰君
正义郑氏康成曰每一州之中天子选诸侯之贤者
卷七 第 16a 页 WYG0124-0215a.png
以为之牧也(孔疏选取贤侯一人牧/加一命使主一州为)周礼曰乃施典于
邦国而建其牧牧尊于大国之君而谓之叔父辟二
伯也亦以此为尊礼或损之而益谓此类也二王之
后不为牧外自其国之外九州之中曰侯者本爵也
孔氏颖达曰殷曰伯此曰牧据周礼也若入天子
之国则自称曰牧牧养也言其养一州之人周礼八
命作牧是也伯不言入天子之国者伯不出故不言
入耳此不云摈于天子者记者略之也自称曰侯若
邦国而建其牧牧尊于大国之君而谓之叔父辟二
伯也亦以此为尊礼或损之而益谓此类也二王之
后不为牧外自其国之外九州之中曰侯者本爵也
孔氏颖达曰殷曰伯此曰牧据周礼也若入天子
之国则自称曰牧牧养也言其养一州之人周礼八
命作牧是也伯不言入天子之国者伯不出故不言
入耳此不云摈于天子者记者略之也自称曰侯若
卷七 第 16b 页 WYG0124-0215b.png
与国内臣民言犹自称为君也(案为牧者必侯故他/国称曰侯其本爵各)
(君其国故其臣民称之/皆曰君亦非自称也) 朱氏申曰九州之长九州
各有其长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牧者九州诸侯之长也各有所封
之国所谓其国者所封之国也于外者非所封之国
也曰公曰侯者以爵称臣民之辞也曰君者以事称
父与舅以姓同异而别也伯与叔以位尊卑而别也
必谓之父与舅尊之亲之之辞也觐礼曰同姓大国
(君其国故其臣民称之/皆曰君亦非自称也) 朱氏申曰九州之长九州
各有其长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牧者九州诸侯之长也各有所封
之国所谓其国者所封之国也于外者非所封之国
也曰公曰侯者以爵称臣民之辞也曰君者以事称
父与舅以姓同异而别也伯与叔以位尊卑而别也
必谓之父与舅尊之亲之之辞也觐礼曰同姓大国
卷七 第 17a 页 WYG0124-0215c.png
则曰伯父其异姓则曰伯舅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其
异姓则曰叔舅则天子所以待天下诸侯大国之礼
视三公小邦之礼视九牧也 黄氏震曰叔父叔舅
次于内之伯也
案郊特牲云天子无客礼又曰诸侯不敢祖天子故
虽同体属在昆弟之称者一以同姓异姓始封之称
称之曰伯父叔父曰伯舅叔舅而于同姓国之卿大
夫但称伯氏叔氏不称父于异姓国之卿但称舅氏
异姓则曰叔舅则天子所以待天下诸侯大国之礼
视三公小邦之礼视九牧也 黄氏震曰叔父叔舅
次于内之伯也
案郊特牲云天子无客礼又曰诸侯不敢祖天子故
虽同体属在昆弟之称者一以同姓异姓始封之称
称之曰伯父叔父曰伯舅叔舅而于同姓国之卿大
夫但称伯氏叔氏不称父于异姓国之卿但称舅氏
卷七 第 17b 页 WYG0124-0215d.png
不称伯叔明杀也此正前所谓朝诸侯分职授政任
功曰予一人之义
存疑孔氏颖达曰二王之后不为牧者以其先祖常
为天子统领海内恐为牧有专权之心
案此以私心度先王也二王之后始皆公不以公为
牧尊之也王会称夏公殷公杞后自降侯伯耳
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榖
于外自称曰王老
功曰予一人之义
存疑孔氏颖达曰二王之后不为牧者以其先祖常
为天子统领海内恐为牧有专权之心
案此以私心度先王也二王之后始皆公不以公为
牧尊之也王会称夏公殷公杞后自降侯伯耳
其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虽大曰子于内自称曰不榖
于外自称曰王老
卷七 第 18a 页 WYG0124-0216a.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九州之外长也天子亦选其诸
侯之贤者以为之子子犹牧也入天子之国曰子天
子亦谓之子虽有侯伯之地本爵亦不过子是以同
名曰子不榖与民言之谦辞榖善也称王老威远国
也外亦其戎狄之中 孔氏颖达曰选贤者为子不
知几国立一人卑不得名为牧又不得谓为父舅其
本爵不过子男若本爵是男亦谓为子举其高者言
之也或有多功益土虽加侯伯之地而爵不得进终
侯之贤者以为之子子犹牧也入天子之国曰子天
子亦谓之子虽有侯伯之地本爵亦不过子是以同
名曰子不榖与民言之谦辞榖善也称王老威远国
也外亦其戎狄之中 孔氏颖达曰选贤者为子不
知几国立一人卑不得名为牧又不得谓为父舅其
本爵不过子男若本爵是男亦谓为子举其高者言
之也或有多功益土虽加侯伯之地而爵不得进终
卷七 第 18b 页 WYG0124-0216b.png
守子男以卑远故也不言入天子国不云摈略之四
夷之君去王远由有归往之义贤始得为长故以王
老为称也
通论陈氏祥道曰治六乡以天子六卿治九州以诸
侯九牧以强其干九州之外疆域虽大爵不过子小
者入天子国止曰人以弱其枝 叶氏梦得曰四海
之外先王所主者略故曰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使之
自长其类而已夷蛮戎狄能自养其类则皆通曰子
夷之君去王远由有归往之义贤始得为长故以王
老为称也
通论陈氏祥道曰治六乡以天子六卿治九州以诸
侯九牧以强其干九州之外疆域虽大爵不过子小
者入天子国止曰人以弱其枝 叶氏梦得曰四海
之外先王所主者略故曰外薄四海咸建五长使之
自长其类而已夷蛮戎狄能自养其类则皆通曰子
卷七 第 19a 页 WYG0124-0216c.png
子言其道足以养人此吴楚虽大亦称子也
存异陆氏佃曰公羊传曰名不若字字不若子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戎狄子男君也男者于外亦曰
子举尊言之 孔氏颖达曰庶众也小侯四夷之君
非为牧者也以其贱故曰众方也若入王国自称曰
某人若牟人介人也六服之内但举伯之与牧不显
其馀诸侯九州之外既举大国之子又举其馀小国
存异陆氏佃曰公羊传曰名不若字字不若子
庶方小侯入天子之国曰某人于外曰子自称曰孤
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戎狄子男君也男者于外亦曰
子举尊言之 孔氏颖达曰庶众也小侯四夷之君
非为牧者也以其贱故曰众方也若入王国自称曰
某人若牟人介人也六服之内但举伯之与牧不显
其馀诸侯九州之外既举大国之子又举其馀小国
卷七 第 19b 页 WYG0124-0216d.png
者以六服诸侯下文别更具显 方氏悫曰庶方小
侯亦九州之外也以其非长故曰庶方以其非大故
曰小虽大不过子而小乃谓之侯者盖五等之爵通
谓之诸侯入天子之国则曰某人则不以其爵称且
贱而略之也于外曰子则称之以爵矣以入内则屈
出外则伸故也小侯亦有男特举子以槩之耳于外
曰子而不言自称则人称之故也自称曰孤而不曰
内外则通内外可知
侯亦九州之外也以其非长故曰庶方以其非大故
曰小虽大不过子而小乃谓之侯者盖五等之爵通
谓之诸侯入天子之国则曰某人则不以其爵称且
贱而略之也于外曰子则称之以爵矣以入内则屈
出外则伸故也小侯亦有男特举子以槩之耳于外
曰子而不言自称则人称之故也自称曰孤而不曰
内外则通内外可知
卷七 第 20a 页 WYG0124-0217a.png
通论吕氏大临曰自称曰孤又下于王老也春秋楚
子称不榖从其称也齐桓公对楚屈完称不榖以自
卑之辞答楚也鲁吊宋灾宋闵公称孤傅曰列国有
凶称孤礼也亦自贬之称也
辨正黄氏震曰叶氏以小侯为附庸恐非盖附庸不
自达于天子亦无子男之爵
总论邵氏渊曰五官致贡曰享以下至此皆因其人
而定其所称之名盖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圣人
子称不榖从其称也齐桓公对楚屈完称不榖以自
卑之辞答楚也鲁吊宋灾宋闵公称孤傅曰列国有
凶称孤礼也亦自贬之称也
辨正黄氏震曰叶氏以小侯为附庸恐非盖附庸不
自达于天子亦无子男之爵
总论邵氏渊曰五官致贡曰享以下至此皆因其人
而定其所称之名盖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圣人
卷七 第 20b 页 WYG0124-0217b.png
所以汲汲于此者非较轻重于一言一字之閒也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
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依本作扆同于岂反见/贤遍反宁徐珍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春见曰朝受贽于朝受享于
庙生气文也秋见曰觐一受之于庙杀气质也朝者
位于内朝而序进(孔疏此内朝即路门外朝对皋门/内三槐九棘之外朝故称内也若)
(对路寝又为外故文王世子云朝于外朝则以官是/也诸侯入庙门更服朝服执贽入应门而行礼故王)
(当宁以待诸侯次/第而进故曰序进)觐者位于庙门外而序入(孔疏其/宿受位)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天子当宁而
立诸公东面诸侯西面曰朝(依本作扆同于岂反见/贤遍反宁徐珍吕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诸侯春见曰朝受贽于朝受享于
庙生气文也秋见曰觐一受之于庙杀气质也朝者
位于内朝而序进(孔疏此内朝即路门外朝对皋门/内三槐九棘之外朝故称内也若)
(对路寝又为外故文王世子云朝于外朝则以官是/也诸侯入庙门更服朝服执贽入应门而行礼故王)
(当宁以待诸侯次/第而进故曰序进)觐者位于庙门外而序入(孔疏其/宿受位)
卷七 第 21a 页 WYG0124-0217c.png
(次在庙门外至上摈进之乃/于位次第而入故云序入也)王南面立于依宁而受
焉(孔疏当依当宁/王皆南面也)夏宗依春冬遇依秋(孔疏阴阳同/各相依也)
觐礼今存朝宗遇礼亡 孔氏颖达曰此论诸侯四
时朝觐宗遇之法依状如屏风以绛为质高八尺东
西当户牖之閒绣为斧文亦曰斧依故觐礼云天子
设斧依于户牖之閒郑注如今绨素屏风有绣斧文
所以示威也尔雅云户牖之閒谓之扆设依于庙堂
户牖之閒当依而立是秋于庙受觐礼也诸侯来朝
焉(孔疏当依当宁/王皆南面也)夏宗依春冬遇依秋(孔疏阴阳同/各相依也)
觐礼今存朝宗遇礼亡 孔氏颖达曰此论诸侯四
时朝觐宗遇之法依状如屏风以绛为质高八尺东
西当户牖之閒绣为斧文亦曰斧依故觐礼云天子
设斧依于户牖之閒郑注如今绨素屏风有绣斧文
所以示威也尔雅云户牖之閒谓之扆设依于庙堂
户牖之閒当依而立是秋于庙受觐礼也诸侯来朝
卷七 第 21b 页 WYG0124-0217d.png
至近郊王使大行人皮弁用璧迎劳诸侯亦皮弁从
使者入受舍听命朝之日庙门外同姓西面北上异
姓东面北上质明诸侯裨冕先释币于齐车之行主
天子衮冕在庙当依前南面而立不迎宾诸侯自庙
门外位天子使上摈进诸侯诸侯入庙门右坐奠圭
玉而再拜所以奠圭玉者卑见于尊奠贽不授也摈
者命升西阶亲授诸侯于是坐取圭玉升堂王受玉
是当依而立之时也王既受玉诸侯降阶并北面再
使者入受舍听命朝之日庙门外同姓西面北上异
姓东面北上质明诸侯裨冕先释币于齐车之行主
天子衮冕在庙当依前南面而立不迎宾诸侯自庙
门外位天子使上摈进诸侯诸侯入庙门右坐奠圭
玉而再拜所以奠圭玉者卑见于尊奠贽不授也摈
者命升西阶亲授诸侯于是坐取圭玉升堂王受玉
是当依而立之时也王既受玉诸侯降阶并北面再
卷七 第 22a 页
拜稽首摈者延之使升成拜是北面曰觐所以同北
面者觐遇秋冬阴杀之时其气质敛故并于一处受
之不布散也当宁而立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
雅云门屏之閒谓之宁屏在路门外近应门郭注云
人君视朝所宁立处王既立宁诸侯次第而进诸公
在西诸侯在东而朝王阳气文舒而布散故分于两
处也地道尊右故诸公在西受朝竟然后入庙受享
也 项氏安世曰朝以行礼觐以献功行礼则异等
面者觐遇秋冬阴杀之时其气质敛故并于一处受
之不布散也当宁而立此为春夏受朝时也宁者尔
雅云门屏之閒谓之宁屏在路门外近应门郭注云
人君视朝所宁立处王既立宁诸侯次第而进诸公
在西诸侯在东而朝王阳气文舒而布散故分于两
处也地道尊右故诸公在西受朝竟然后入庙受享
也 项氏安世曰朝以行礼觐以献功行礼则异等
卷七 第 22b 页
威辨仪物盛朝会之礼以示众庶故君于外而立臣
分班而见也献功则南面而听治北面致之故受之
于内而一其向也朝者正礼之名觐主于见而已
案天子巡守之明岁侯服来朝二岁甸服来三岁男
服来四岁采服来五岁卫服来六岁要服来此诸侯
述职之事不期而自来者也春朝而图天下之事秋
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
侯之虑时会以𤼵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此
分班而见也献功则南面而听治北面致之故受之
于内而一其向也朝者正礼之名觐主于见而已
案天子巡守之明岁侯服来朝二岁甸服来三岁男
服来四岁采服来五岁卫服来六岁要服来此诸侯
述职之事不期而自来者也春朝而图天下之事秋
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
侯之虑时会以𤼵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此
卷七 第 23a 页
天子有命诸侯乃来者也其诸侯之自来者大约东
诸侯多于春南诸侯多于夏西秋北冬也周分九服
而朝止六服者邦畿之内诸侯即公卿无论任六官
者朝夕在廷即无官者亦时有事焉不可以岁计也
外诸侯至卫服已曰宾不享其贽矣至要服则来不
拒去不追故周官曰六服又曰五服也今周礼尽亡
所存止觐礼一篇恐亦不可专指秋觐
通论吕氏大临曰自此至曰盟言朝觐会同聘问盟
诸侯多于春南诸侯多于夏西秋北冬也周分九服
而朝止六服者邦畿之内诸侯即公卿无论任六官
者朝夕在廷即无官者亦时有事焉不可以岁计也
外诸侯至卫服已曰宾不享其贽矣至要服则来不
拒去不追故周官曰六服又曰五服也今周礼尽亡
所存止觐礼一篇恐亦不可专指秋觐
通论吕氏大临曰自此至曰盟言朝觐会同聘问盟
卷七 第 23b 页
誓之所以名也古者谓相见曰朝相问曰聘臣见于
君子见于亲贱见于贵皆谓之朝以朝暮别之则朝
见曰朝暮见曰夕以春秋别之则春见曰朝秋见曰
觐然考之舜典二月东巡守肆觐东后则春亦曰觐
盖朝觐互名至周始以春秋别之又有夏宗冬遇以
备四时之朝又曰春朝以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
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则
四者非独时异事亦异矣此章天子之立有当依当
君子见于亲贱见于贵皆谓之朝以朝暮别之则朝
见曰朝暮见曰夕以春秋别之则春见曰朝秋见曰
觐然考之舜典二月东巡守肆觐东后则春亦曰觐
盖朝觐互名至周始以春秋别之又有夏宗冬遇以
备四时之朝又曰春朝以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
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则
四者非独时异事亦异矣此章天子之立有当依当
卷七 第 24a 页 WYG0124-0219a.png
宁之别其朝位有诸侯北面及诸公东面诸侯西面
之别则朝觐之礼非独事异仪亦异矣 陈氏祥道
曰古者门皆有屏天子设之于外诸侯设之于内礼
台门而旅树旅道也当道而设屏此外门之屏也治
朝在路门之外天子当宁而立宁在门屏之閒此路
门之屏也国语曰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此寝门内
之屏也鲁庙疏屏天子之庙饰此庙门之屏也月令
天子田猎整设于屏外此田猎之屏也
之别则朝觐之礼非独事异仪亦异矣 陈氏祥道
曰古者门皆有屏天子设之于外诸侯设之于内礼
台门而旅树旅道也当道而设屏此外门之屏也治
朝在路门之外天子当宁而立宁在门屏之閒此路
门之屏也国语曰王背屏而立夫人向屏此寝门内
之屏也鲁庙疏屏天子之庙饰此庙门之屏也月令
天子田猎整设于屏外此田猎之屏也
卷七 第 24b 页 WYG0124-0219b.png
案诸侯分东西面立以通姓名谓之朝既朝天子乃
入庙受觐盖庙在应门之外雉门之内(旧说库门/之内小误)觐
礼诸侯前朝受舍于朝注谓舍在文王庙外即此地
也是朝亦兼觐觐亦兼朝特春以朝为重秋以觐为
重耳若屏之制有筑土为之者郭璞所谓小墙当门
中即今照墙此不可移徙者也有刻木为之者郑氏
谓刻为云气虫兽孔谓今之罘罳即今应棚此可移
徙有事设之无事去之者如田猎之屏亦是也若越
入庙受觐盖庙在应门之外雉门之内(旧说库门/之内小误)觐
礼诸侯前朝受舍于朝注谓舍在文王庙外即此地
也是朝亦兼觐觐亦兼朝特春以朝为重秋以觐为
重耳若屏之制有筑土为之者郭璞所谓小墙当门
中即今照墙此不可移徙者也有刻木为之者郑氏
谓刻为云气虫兽孔谓今之罘罳即今应棚此可移
徙有事设之无事去之者如田猎之屏亦是也若越
卷七 第 25a 页 WYG0124-0219c.png
王将入吴背屏而立以诀夫人夫人向屏以送王即
诸侯路寝门之内屏陈分路门寝门为二亦小误
存异陈氏祥道曰周礼司几筵凡大朝觐王位设黼
依依前南乡觐礼天子衮冕负斧依明堂位天子负
斧依南乡而立则天子于朝觐未尝有当宁之礼司
士正朝仪之位王南乡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
面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
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明堂位三
诸侯路寝门之内屏陈分路门寝门为二亦小误
存异陈氏祥道曰周礼司几筵凡大朝觐王位设黼
依依前南乡觐礼天子衮冕负斧依明堂位天子负
斧依南乡而立则天子于朝觐未尝有当宁之礼司
士正朝仪之位王南乡三公北面孤东面卿大夫西
面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
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焉明堂位三
卷七 第 25b 页 WYG0124-0219d.png
公北面诸侯西面诸伯东面诸子东北面诸男西北
面射人掌群臣见王之位诸侯北面焉则诸侯之于
朝觐未尝有北面之礼记之所言非周制也
案陈据司几筵及觐礼说谓朝觐未尝当宁似矣但
天子当宁以待诸侯之至故路门之外外屏之内谓
之宁宁待也及诸侯至则出外屏之外负扆以受朝
则周礼仪礼说为受朝之位此记为待诸侯之位此
注特依文为训故未及依耳不应执一说为定论也
面射人掌群臣见王之位诸侯北面焉则诸侯之于
朝觐未尝有北面之礼记之所言非周制也
案陈据司几筵及觐礼说谓朝觐未尝当宁似矣但
天子当宁以待诸侯之至故路门之外外屏之内谓
之宁宁待也及诸侯至则出外屏之外负扆以受朝
则周礼仪礼说为受朝之位此记为待诸侯之位此
注特依文为训故未及依耳不应执一说为定论也
卷七 第 26a 页 WYG0124-0220a.png
至所引明堂位子男皆北面射人诸侯又北面觐礼
亦数言北面胡谓诸侯未尝北面而以记为非周制
耶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曰会诸侯使大夫
问于诸侯曰聘约信曰誓涖牲曰盟(郤丘/逆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及至也郤閒也涖临也坎用牲临
而读其盟书(孔疏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槃又取血盛以)
(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知坎血加书者/见僖二十五年左传又襄二十六年欿用牲加书是)
亦数言北面胡谓诸侯未尝北面而以记为非周制
耶
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相见于郤地曰会诸侯使大夫
问于诸侯曰聘约信曰誓涖牲曰盟(郤丘/逆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及至也郤閒也涖临也坎用牲临
而读其盟书(孔疏盟之为法先凿地为方坎杀牲于/坎上割牲左耳盛以珠槃又取血盛以)
(玉敦用血为盟书成乃歃血而读书知坎血加书者/见僖二十五年左传又襄二十六年欿用牲加书是)
卷七 第 26b 页 WYG0124-0220b.png
(也知用耳者戎右云赞牛耳知用左者以馘用左耳/也知珠槃玉敦者戎右以玉敦辟盟又玉府共珠槃)
(玉敦是也知口歃血者襄九年左传云新与楚盟口/血未乾是也戎右云赞牛耳又左传云诸侯盟谁执)
(牛耳然则人君/盟当以牛也)聘礼今存遇会誓盟礼亡誓之辞尚
书见有六篇(孔疏六篇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 孔氏颖达曰未
至前所期之日及所期之地而忽相见则并用遇礼
相接故曰遇谓礼易略也既及期又至所期之地则
其礼閒暇故曰会聘问也谓遣大夫往相存问若用
言约束以相见则用誓礼约言语之约束也以不能
(玉敦是也知口歃血者襄九年左传云新与楚盟口/血未乾是也戎右云赞牛耳又左传云诸侯盟谁执)
(牛耳然则人君/盟当以牛也)聘礼今存遇会誓盟礼亡誓之辞尚
书见有六篇(孔疏六篇甘誓汤誓/泰誓牧誓费誓秦誓) 孔氏颖达曰未
至前所期之日及所期之地而忽相见则并用遇礼
相接故曰遇谓礼易略也既及期又至所期之地则
其礼閒暇故曰会聘问也谓遣大夫往相存问若用
言约束以相见则用誓礼约言语之约束也以不能
卷七 第 27a 页 WYG0124-0220c.png
自和好用言辞共相约束以为信故曰誓若约束而
临牲则用盟礼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誓与盟亦
诸侯事
通论吕氏大临曰会遇聘问誓盟皆诸侯之礼也古
者诸侯无事则相朝不相朝则相会不相会则聘有
大事则天子方伯誓之皆所以讲信修睦以交四邻
者也盟诅之事其起于衰世乎周官虽有司盟之官
疑非治世之事此诗所以非屡盟春秋之书盟所以
临牲则用盟礼盟者杀牲歃血誓于神也誓与盟亦
诸侯事
通论吕氏大临曰会遇聘问誓盟皆诸侯之礼也古
者诸侯无事则相朝不相朝则相会不相会则聘有
大事则天子方伯誓之皆所以讲信修睦以交四邻
者也盟诅之事其起于衰世乎周官虽有司盟之官
疑非治世之事此诗所以非屡盟春秋之书盟所以
卷七 第 27b 页 WYG0124-0220d.png
多讥也时有缓遽则仪有详略故会礼详而遇礼略
也问有大小则文有隆杀故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
曰聘小聘曰问也誓有轻重则约有浅深故誓约之
浅盟约之深也期而相见曰会日有期地有所也郤
地者竟上之地也其时缓则礼宜详也不期而相见
曰遇如邂逅适相遇然日无期地无所其时遽则宜
略也公羊传齐景公之唁鲁昭公以人为菑以幦为
席以鞍为几以遇礼相见遇礼非皆然也其略有如
也问有大小则文有隆杀故诸侯使大夫问于诸侯
曰聘小聘曰问也誓有轻重则约有浅深故誓约之
浅盟约之深也期而相见曰会日有期地有所也郤
地者竟上之地也其时缓则礼宜详也不期而相见
曰遇如邂逅适相遇然日无期地无所其时遽则宜
略也公羊传齐景公之唁鲁昭公以人为菑以幦为
席以鞍为几以遇礼相见遇礼非皆然也其略有如
卷七 第 28a 页 WYG0124-0221a.png
此者久无事曰聘聘大礼也小聘曰问礼有杀也约
信曰誓古者举大事以齐众皆有誓舜征有苗禹誓
于师启伐有扈以誓于师汤誓泰誓费誓秦誓皆有
书周官则祭祀师役莫不誓也
辨正方氏悫曰遇者见而非约故未及期相见曰遇
而与周官冬见之遇异矣会者众之所聚故相见于
郤地曰会而与周官时见之会异矣聘言有所与故
使大夫问曰聘而与王制比年之聘异矣盖冬见之
信曰誓古者举大事以齐众皆有誓舜征有苗禹誓
于师启伐有扈以誓于师汤誓泰誓费誓秦誓皆有
书周官则祭祀师役莫不誓也
辨正方氏悫曰遇者见而非约故未及期相见曰遇
而与周官冬见之遇异矣会者众之所聚故相见于
郤地曰会而与周官时见之会异矣聘言有所与故
使大夫问曰聘而与王制比年之聘异矣盖冬见之
卷七 第 28b 页 WYG0124-0221b.png
遇时见之会比年之聘诸侯之所以事天子也未及
期之遇与郤地之会使大夫之聘诸侯之所以交邻
国也此其所以为异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
正义郑氏康成曰臣某侯某啬夫承命告天子辞也
(孔疏并觐礼文啬夫司空属为末摈承命于侯氏末/介传而上上摈以告于天子也音义隐云啬夫主诸)
(侯所赍币帛皮圭之/礼奉以白于天子也)自称曰寡人谦也于臣亦然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寡君之老明诸侯及臣称谓之
期之遇与郤地之会使大夫之聘诸侯之所以交邻
国也此其所以为异
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自称曰寡人
正义郑氏康成曰臣某侯某啬夫承命告天子辞也
(孔疏并觐礼文啬夫司空属为末摈承命于侯氏末/介传而上上摈以告于天子也音义隐云啬夫主诸)
(侯所赍币帛皮圭之/礼奉以白于天子也)自称曰寡人谦也于臣亦然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寡君之老明诸侯及臣称谓之
卷七 第 29a 页 WYG0124-0221c.png
法诸侯谓五等诸侯见天子而摈者将命之辞某侯
某若言齐侯卫侯下某是名若伯子男则云曹伯许
男某也 方氏悫曰某侯所以别其国也继某侯而
又曰某所以别其人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其为州牧则曰天子之老臣某侯
某(孔疏州牧既尊摈者/加天子之老四字)
案此当在九州之长节下统说中国诸侯在州牧之
下者前明言五官之长曰伯摈于天子曰天子之吏
某若言齐侯卫侯下某是名若伯子男则云曹伯许
男某也 方氏悫曰某侯所以别其国也继某侯而
又曰某所以别其人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其为州牧则曰天子之老臣某侯
某(孔疏州牧既尊摈者/加天子之老四字)
案此当在九州之长节下统说中国诸侯在州牧之
下者前明言五官之长曰伯摈于天子曰天子之吏
卷七 第 29b 页 WYG0124-0221d.png
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牧卑于伯岂有摈于天子
反称天子之老者郑孔并误
其在凶服曰适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
曰曾孙某侯某(适音/的)
正义郑氏康成曰凶服亦谓未除丧祭祀称国者远
辟天子(孔疏天子外事言嗣王某谓能继天德而立/也诸侯不得称嗣侯但称曾孙谓是祖父重)
(孙/耳) 方氏悫曰适子孤者以幼而无父自称之也然
亦或称嗣子某故前言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
反称天子之老者郑孔并误
其在凶服曰适子孤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
曰曾孙某侯某(适音/的)
正义郑氏康成曰凶服亦谓未除丧祭祀称国者远
辟天子(孔疏天子外事言嗣王某谓能继天德而立/也诸侯不得称嗣侯但称曾孙谓是祖父重)
(孙/耳) 方氏悫曰适子孤者以幼而无父自称之也然
亦或称嗣子某故前言大夫士之子不敢自称曰嗣
卷七 第 30a 页 WYG0124-0222a.png
子某也天子于内事曰孝王则以国所尊者称之也
诸侯于内事曰孝子则以家所卑者称之也
案诸侯之子必誓于天子乃称世子而嗣位则以子
继世者恒多故曰孝子某侯某祭义曰祭称孝子孝
孙以其义称也诸侯亦有非子而嗣位者如桓之继
隐僖之继闵先君之主亦必入于考庙则不称孝子
故迁庙礼但曰孝嗣侯某敢用嘉币告于皇考某侯
盖考者成也成其为君与成其为父同且祫则上临
诸侯于内事曰孝子则以家所卑者称之也
案诸侯之子必誓于天子乃称世子而嗣位则以子
继世者恒多故曰孝子某侯某祭义曰祭称孝子孝
孙以其义称也诸侯亦有非子而嗣位者如桓之继
隐僖之继闵先君之主亦必入于考庙则不称孝子
故迁庙礼但曰孝嗣侯某敢用嘉币告于皇考某侯
盖考者成也成其为君与成其为父同且祫则上临
卷七 第 30b 页 WYG0124-0222b.png
之以太祖亦不得私其所亲而诸侯亦未必世世父
子相继故诸侯五庙亦不以父祖曾高名之也祭义
曰称曾孙某谓国家也为今之守此土犹以祖之功
德故武王伐纣告所过名山大川曰有道曾孙大田
甫田诸诗祭方社田祖皆曰曾孙者天子之卿大夫
有采地视诸侯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适子孤者摈者告宾之辞杂记云
相告曰孤某须矣彼不云适子此不云名皆文不具
子相继故诸侯五庙亦不以父祖曾高名之也祭义
曰称曾孙某谓国家也为今之守此土犹以祖之功
德故武王伐纣告所过名山大川曰有道曾孙大田
甫田诸诗祭方社田祖皆曰曾孙者天子之卿大夫
有采地视诸侯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适子孤者摈者告宾之辞杂记云
相告曰孤某须矣彼不云适子此不云名皆文不具
卷七 第 31a 页 WYG0124-0222c.png
也称孤称名者皆谓父死未葬之前故杂记云孤某
须矣下则云有苇席既葬蒲席明孤某是未葬也凡
诸侯在丧之称公羊未葬称子某者庄三十二年子
般卒襄三十一年子野卒是也既葬称子者文公十
八年子恶卒经书子卒是也踰年称君者则僖公十
年里克杀其君卓及文公元年公即位是踰年称君
谓臣子称君也若其君自称犹曰子故公羊传文九
年诸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是也案昭十一年楚灭
须矣下则云有苇席既葬蒲席明孤某是未葬也凡
诸侯在丧之称公羊未葬称子某者庄三十二年子
般卒襄三十一年子野卒是也既葬称子者文公十
八年子恶卒经书子卒是也踰年称君者则僖公十
年里克杀其君卓及文公元年公即位是踰年称君
谓臣子称君也若其君自称犹曰子故公羊传文九
年诸侯于其封内三年称子是也案昭十一年楚灭
卷七 第 31b 页 WYG0124-0222d.png
蔡执世子有其时蔡君已死仍称世子者何休云不
许楚之灭蔡犹若君存然文十四年齐商人弑其君
舍成舍为君正商人之弑也襄二十九年吴子使季
札来聘先君未踰年吴称子者贤季子故录之桓十
一年郑忽出奔卫先君既葬而尚称名者何休云直
以丧降称名无馀罪致贬凡以王事出会未踰年皆
称子僖九年会于葵丘宋襄公称子僖二十八年会
于践土陈共公称子定四年会召陵陈怀公称子皆
许楚之灭蔡犹若君存然文十四年齐商人弑其君
舍成舍为君正商人之弑也襄二十九年吴子使季
札来聘先君未踰年吴称子者贤季子故录之桓十
一年郑忽出奔卫先君既葬而尚称名者何休云直
以丧降称名无馀罪致贬凡以王事出会未踰年皆
称子僖九年会于葵丘宋襄公称子僖二十八年会
于践土陈共公称子定四年会召陵陈怀公称子皆
卷七 第 32a 页 WYG0124-0223a.png
未踰年会王事而称子也若未踰年非王事而称爵
者皆讥耳成四年郑伯伐许是也以上皆公羊之义
也其左氏之义君薨未葬未行即位之礼前称子某
子般子野是也其出会诸侯未葬之前称子故僖九
年左氏传云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葵丘之会
宋襄公称子践土之会陈共公称子是也葬虽未踰
年则称君则晋里克弑其君卓齐商人弑其君舍是
也文十八年子恶卒先君葬后称子者杜预云时史
者皆讥耳成四年郑伯伐许是也以上皆公羊之义
也其左氏之义君薨未葬未行即位之礼前称子某
子般子野是也其出会诸侯未葬之前称子故僖九
年左氏传云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葵丘之会
宋襄公称子践土之会陈共公称子是也葬虽未踰
年则称君则晋里克弑其君卓齐商人弑其君舍是
也文十八年子恶卒先君葬后称子者杜预云时史
卷七 第 32b 页 WYG0124-0223b.png
畏襄仲不敢称君故云子也其王事出会则称爵成
四年郑伯伐许是也案桓十三年经书卫惠公称侯
成十三年经书宋公卫侯此并先君未葬而称爵者
贾服注讥其不称子杜预云非礼也僖二十五年会
卫子莒庆盟于洮时先君已葬卫成公犹称子者杜
预云善其成父之志故上系于父而称子服虔亦云
明不失子道成十年晋侯伐郑时厉公父景公患未
薨而厉公出会称爵讥其生代父位不子也此皆左
四年郑伯伐许是也案桓十三年经书卫惠公称侯
成十三年经书宋公卫侯此并先君未葬而称爵者
贾服注讥其不称子杜预云非礼也僖二十五年会
卫子莒庆盟于洮时先君已葬卫成公犹称子者杜
预云善其成父之志故上系于父而称子服虔亦云
明不失子道成十年晋侯伐郑时厉公父景公患未
薨而厉公出会称爵讥其生代父位不子也此皆左
卷七 第 33a 页 WYG0124-0223c.png
氏之义公羊以奚齐僖九年死卓子十年死以卓子
踰年故称君左氏卓子亦九年死但赴告在十年以
葬后故称君左氏公羊二传不同也公羊以成四年
郑伯伐许非王事未踰年而称爵讥之也左氏则以
郑伯伐许为王事虽未踰年得称爵当与公羊异郑
驳异义从公羊义以郑伯伐许为非礼及公羊未踰
年为王事皆称子即宋襄公称子陈共公称子是也
左氏未踰年为王事皆称爵郑驳异义引宋襄公称
踰年故称君左氏卓子亦九年死但赴告在十年以
葬后故称君左氏公羊二传不同也公羊以成四年
郑伯伐许非王事未踰年而称爵讥之也左氏则以
郑伯伐许为王事虽未踰年得称爵当与公羊异郑
驳异义从公羊义以郑伯伐许为非礼及公羊未踰
年为王事皆称子即宋襄公称子陈共公称子是也
左氏未踰年为王事皆称爵郑驳异义引宋襄公称
卷七 第 33b 页 WYG0124-0223d.png
子从公羊说以为称子礼也
存疑孔氏颖达曰外事谓社稷山川在封内者也(案/外)
(神五祀之类皆是/不但社稷山川)
死曰薨复曰某甫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
正义郑氏康成曰死曰薨亦史书策辞(孔疏若异国/史书之则但)
(云卒若告于诸侯则辞当/谦退故杂记曰寡君不禄)某甫且字(孔疏天子曰天/子复诸侯不可)
(云诸侯复故且/以字曰某甫也)既葬见天子曰类代父受国类犹象
也执皮帛象诸侯之礼见也(孔疏春秋之义三年除/丧之后乃见而今云既)
存疑孔氏颖达曰外事谓社稷山川在封内者也(案/外)
(神五祀之类皆是/不但社稷山川)
死曰薨复曰某甫复矣既葬见天子曰类见言谥曰类
正义郑氏康成曰死曰薨亦史书策辞(孔疏若异国/史书之则但)
(云卒若告于诸侯则辞当/谦退故杂记曰寡君不禄)某甫且字(孔疏天子曰天/子复诸侯不可)
(云诸侯复故且/以字曰某甫也)既葬见天子曰类代父受国类犹象
也执皮帛象诸侯之礼见也(孔疏春秋之义三年除/丧之后乃见而今云既)
卷七 第 34a 页
(葬者谓天子巡守至竟亦得见故未执玉帛但执皮/帛象诸侯也若未葬未正君臣故虽天子巡守亦不)
(见/)言谥者序其行及谥所宜使大夫行象聘问之礼
也(孔疏谥以表德必由尊者所裁故将葬之前使人/请于天子若檀弓云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
(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是也请谥使大夫/不得曰聘而曰类言此类聘问之礼而行也)其礼
俱亡 王氏肃曰请谥必以其实为谥类于平生之
行也 何氏胤曰类其德而称之如经天纬地曰文
也
存疑陈氏祥道曰夏后氏殡而致事殷人既葬而致
(见/)言谥者序其行及谥所宜使大夫行象聘问之礼
也(孔疏谥以表德必由尊者所裁故将葬之前使人/请于天子若檀弓云其子戍请谥于君曰日月有)
(时将葬矣请所以易其名者是也请谥使大夫/不得曰聘而曰类言此类聘问之礼而行也)其礼
俱亡 王氏肃曰请谥必以其实为谥类于平生之
行也 何氏胤曰类其德而称之如经天纬地曰文
也
存疑陈氏祥道曰夏后氏殡而致事殷人既葬而致
卷七 第 34b 页
事周人卒哭而致事凡以全父子至恩而已然有父
子之至恩亦必有君臣之至义以至恩废至义君子
之所不敢春秋之时晋襄公既祥将伐卫先且居曰
效尤祸也请朝王臣从师且居以在丧而不朝王为
尤则在丧而朝王其为礼可知也方其朝王也其礼
盖下于先君以皮帛继子男之君其服盖皆吉服特
不免绖而已以皮帛继子男以周礼典命推之可知
也吉服以书之顾命天子麻冕推之可知也不免绖
子之至恩亦必有君臣之至义以至恩废至义君子
之所不敢春秋之时晋襄公既祥将伐卫先且居曰
效尤祸也请朝王臣从师且居以在丧而不朝王为
尤则在丧而朝王其为礼可知也方其朝王也其礼
盖下于先君以皮帛继子男之君其服盖皆吉服特
不免绖而已以皮帛继子男以周礼典命推之可知
也吉服以书之顾命天子麻冕推之可知也不免绖
卷七 第 35a 页
以记之服问推之可知也类者象也有事于上帝而
非事天之常礼曰类于上帝有事于社稷宗庙而非
祭享之常礼曰类于社稷宗庙则嗣君之朝王大夫
之言谥非朝聘之常礼谓之类宜矣 吕氏大临曰
赴于诸侯则曰寡君不禄谦辞某甫字也复称字与
卿大夫士异矣臣不名君也不称爵与天子异矣有
所降也
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使色/吏反)
非事天之常礼曰类于上帝有事于社稷宗庙而非
祭享之常礼曰类于社稷宗庙则嗣君之朝王大夫
之言谥非朝聘之常礼谓之类宜矣 吕氏大临曰
赴于诸侯则曰寡君不禄谦辞某甫字也复称字与
卿大夫士异矣臣不名君也不称爵与天子异矣有
所降也
诸侯使人使于诸侯使者自称曰寡君之老(使色/吏反)
卷七 第 35b 页
正义郑氏康成曰系于君以为尊也此谓诸侯之卿
上大夫 孔氏颖达曰玉藻云上大夫曰下臣摈者
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摈者曰寡大夫此云自称
曰寡君之老则上大夫摈者傅辞及自称于他国亦
曰寡君之老称于已君则玉藻云下臣某 吕氏大
临曰三公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诸侯之卿自称
于诸侯曰寡君之老士大夫家宰亦曰老老长称也
自称天子之老寡君之老比于家臣之长亦谦辞也
上大夫 孔氏颖达曰玉藻云上大夫曰下臣摈者
曰寡君之老下大夫自名摈者曰寡大夫此云自称
曰寡君之老则上大夫摈者傅辞及自称于他国亦
曰寡君之老称于已君则玉藻云下臣某 吕氏大
临曰三公自称于诸侯曰天子之老诸侯之卿自称
于诸侯曰寡君之老士大夫家宰亦曰老老长称也
自称天子之老寡君之老比于家臣之长亦谦辞也
卷七 第 36a 页 WYG0124-0225a.png
陈氏浩曰寡君之老惟上大夫可称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济子/礼反)
(跄本又作鸧或作锵/同七良反僬子妙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行容止之貌也聘礼曰宾入门
皇(孔疏引以證/皇是容仪)又曰皇且行(孔疏又證皇/是行时仪容)又曰众介
北面锵锵焉(案今本/作跄焉)凡行容尊者体盘卑者体蹙
孔氏颖达曰此论天子至庶人行容之貌穆穆威仪
多也皇皇庄盛也济济徐行有节跄跄者容貌舒扬
天子穆穆诸侯皇皇大夫济济士跄跄庶人僬僬(济子/礼反)
(跄本又作鸧或作锵/同七良反僬子妙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皆行容止之貌也聘礼曰宾入门
皇(孔疏引以證/皇是容仪)又曰皇且行(孔疏又證皇/是行时仪容)又曰众介
北面锵锵焉(案今本/作跄焉)凡行容尊者体盘卑者体蹙
孔氏颖达曰此论天子至庶人行容之貌穆穆威仪
多也皇皇庄盛也济济徐行有节跄跄者容貌舒扬
卷七 第 36b 页 WYG0124-0225b.png
僬僬卑尽之貌庶人无容仪并自直行而已
通论吕氏大临曰北幽曰穆则穆穆者雍容深厚之
貌孔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则济济者修饰齐一之
貌书曰笙镛以閒鸟兽跄跄则跄跄者翔举舒扬之
貌僬僬虽无可考大抵庶人趋走促数不为容止之
貌也尊者容重卑者容轻尊者容舒卑者容遽济济
之齐一不如皇皇之庄盛皇皇之庄盛不如穆穆之
深厚则知尊者重且舒也济济之修饰不为跄跄之
通论吕氏大临曰北幽曰穆则穆穆者雍容深厚之
貌孔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则济济者修饰齐一之
貌书曰笙镛以閒鸟兽跄跄则跄跄者翔举舒扬之
貌僬僬虽无可考大抵庶人趋走促数不为容止之
貌也尊者容重卑者容轻尊者容舒卑者容遽济济
之齐一不如皇皇之庄盛皇皇之庄盛不如穆穆之
深厚则知尊者重且舒也济济之修饰不为跄跄之
卷七 第 37a 页 WYG0124-0225c.png
舒扬跄跄之舒扬不为僬僬之促数则知卑者轻且
遽也 崔氏灵恩曰凡容下不得兼上上得兼下故
诗有济济文王其言穆穆鲁侯者诗人颂美举盛以
言 陈氏祥道曰诗曰穆穆鲁侯则穆穆不特天子
而已聘礼曰宾入门皇又曰皇且行则皇皇不特诸
侯而已书曰济济有众则济济不特大夫而已言语
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则天子至士亦
莫不然盖其仪各有所当非一端也
遽也 崔氏灵恩曰凡容下不得兼上上得兼下故
诗有济济文王其言穆穆鲁侯者诗人颂美举盛以
言 陈氏祥道曰诗曰穆穆鲁侯则穆穆不特天子
而已聘礼曰宾入门皇又曰皇且行则皇皇不特诸
侯而已书曰济济有众则济济不特大夫而已言语
之美穆穆皇皇朝廷之美济济翔翔则天子至士亦
莫不然盖其仪各有所当非一端也
卷七 第 37b 页 WYG0124-0225d.png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
人曰妻(妃芳/非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后之言后也夫之言扶孺之言属
妇之言服妻之言齐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曰某一
节论天子以下妃妾及臣子称谓之法妃配也诸侯
以下通有妃义故以妃字冠之特牲少牢是大夫士
礼皆云某妃配某氏尊卑通称也后君也明配至尊
为海内小君天下尊之故继其王言之曰王后也夫
人曰妻(妃芳/非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后之言后也夫之言扶孺之言属
妇之言服妻之言齐 孔氏颖达曰自此至曰某一
节论天子以下妃妾及臣子称谓之法妃配也诸侯
以下通有妃义故以妃字冠之特牲少牢是大夫士
礼皆云某妃配某氏尊卑通称也后君也明配至尊
为海内小君天下尊之故继其王言之曰王后也夫
卷七 第 38a 页 WYG0124-0226a.png
人之名惟诸侯得称论语云邦君之妻邦人称之曰
君夫人是也孺言其为亲属妇言服事其夫妇号亦
上下通称故春秋逆妇姜于齐是诸侯亦呼妇也榖
梁传云言妇有姑之辞服事舅姑故通名妇庶人贱
无别称判合齐体而已通言之则上下通曰妻诗曰
刑于寡妻是天子亦曰妻也 吕氏大临曰天子之
妻所以称后者有继后之辞合二姓之好以继圣人
之后以为天地社稷宗庙之主则有继者也夫人帅
君夫人是也孺言其为亲属妇言服事其夫妇号亦
上下通称故春秋逆妇姜于齐是诸侯亦呼妇也榖
梁传云言妇有姑之辞服事舅姑故通名妇庶人贱
无别称判合齐体而已通言之则上下通曰妻诗曰
刑于寡妻是天子亦曰妻也 吕氏大临曰天子之
妻所以称后者有继后之辞合二姓之好以继圣人
之后以为天地社稷宗庙之主则有继者也夫人帅
卷七 第 38b 页 WYG0124-0226b.png
人之称也夫人帅其嫔妇以事君故诸侯之妃曰夫
人若邦人称之则曰君夫人言君之夫人也大夫曰
孺人士曰妇人丧大记卿之妻曰内子春秋传赵盾
以叔隗为内子是也大夫妻曰世妇士则止曰士之
妻而已未闻有孺人妇人之称况妇人者已嫁之达
称非特士妻之名或古有之考于经傅未之有也庶
人曰妻妻者贵贱同称贵者尚文故其名异贱者尚
质无所改也 刘氏彝曰后者后也德配于天子育
人若邦人称之则曰君夫人言君之夫人也大夫曰
孺人士曰妇人丧大记卿之妻曰内子春秋传赵盾
以叔隗为内子是也大夫妻曰世妇士则止曰士之
妻而已未闻有孺人妇人之称况妇人者已嫁之达
称非特士妻之名或古有之考于经傅未之有也庶
人曰妻妻者贵贱同称贵者尚文故其名异贱者尚
质无所改也 刘氏彝曰后者后也德配于天子育
卷七 第 39a 页 WYG0124-0226c.png
其嗣息以为之后也周南之序曰关雎后妃之德也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然则乐得淑女者其德也
螽斯不妒忌者其行也无思犯礼者其化也躬俭忧
勤者其志也故能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
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
以下自称曰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此上脱前天/子有后一简)
正义郑氏康成曰公侯贬于天子无后与嫔去上中
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然则乐得淑女者其德也
螽斯不妒忌者其行也无思犯礼者其化也躬俭忧
勤者其志也故能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公侯有夫人有世妇有妻有妾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
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自称于其君曰小童自世妇
以下自称曰婢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此上脱前天/子有后一简)
正义郑氏康成曰公侯贬于天子无后与嫔去上中
卷七 第 39b 页 WYG0124-0226d.png
也自称于天子谓畿内诸侯之夫人助祭若时事见
也自称于诸侯谓飨来朝诸侯之时也(孔疏畿内诸/侯之夫人助)
(祭于后得接见天子故得自称老妇言老而服事也/时事见谓若献茧之属畿外诸侯夫人无见天子之)
(礼/)小童若示未成人也子名父母所为也言子通男
女 孔氏颖达曰言公侯举其上者馀从可知下于
天子不得立后故以敌体一人正者为夫人自称于
诸侯谓他国君也君之妻曰小君而云寡者从君谦
也其与夫言自谦称为小童言无所知也世妇以下
也自称于诸侯谓飨来朝诸侯之时也(孔疏畿内诸/侯之夫人助)
(祭于后得接见天子故得自称老妇言老而服事也/时事见谓若献茧之属畿外诸侯夫人无见天子之)
(礼/)小童若示未成人也子名父母所为也言子通男
女 孔氏颖达曰言公侯举其上者馀从可知下于
天子不得立后故以敌体一人正者为夫人自称于
诸侯谓他国君也君之妻曰小君而云寡者从君谦
也其与夫言自谦称为小童言无所知也世妇以下
卷七 第 40a 页
降于夫人故并自称婢子谦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自称于天子曰老妇妇事舅姑者
也诸侯事天子犹子事父则夫人必称妇也寡小君
臣下称诸异邦之辞犹称其君为寡君也小童之称
不见于经传秦夫人告秦伯曰晋君朝以入则婢子
夕以死虽夫人亦称婢子自贬而就下也子之名父
母所命敬亲之命不敢有他称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婢之言卑也于其君称此以接见
通论吕氏大临曰自称于天子曰老妇妇事舅姑者
也诸侯事天子犹子事父则夫人必称妇也寡小君
臣下称诸异邦之辞犹称其君为寡君也小童之称
不见于经传秦夫人告秦伯曰晋君朝以入则婢子
夕以死虽夫人亦称婢子自贬而就下也子之名父
母所命敬亲之命不敢有他称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婢之言卑也于其君称此以接见
卷七 第 40b 页
体敌嫌其当也(孔疏接见之时暂有/体敌嫌若当夫人然) 孔氏颖达曰
古者诸侯相飨夫人亦出故得自称坊记云阳侯杀
缪侯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知前有夫人飨
法也
存异孔氏颖达曰世妇者谓夫人之侄娣其数二人
妻谓二媵及侄娣也凡六人妾者谓六人之外别有
其妾知者以上文云天子八十一御妻之外更有妾
郑注云妾贱者不入百二十人数也
古者诸侯相飨夫人亦出故得自称坊记云阳侯杀
缪侯窃其夫人故大飨废夫人之礼知前有夫人飨
法也
存异孔氏颖达曰世妇者谓夫人之侄娣其数二人
妻谓二媵及侄娣也凡六人妾者谓六人之外别有
其妾知者以上文云天子八十一御妻之外更有妾
郑注云妾贱者不入百二十人数也
卷七 第 41a 页
案诸侯之夫人必命于天子子男之妻则命为世妇
然于其国统曰夫人优之也犹诸侯于国皆曰君死
皆曰公也孔谓夫人之侄娣称世妇何据乎至谓二
媵及娣侄六人为妻尤缪论语曰邦君之妻君称之
曰夫人可称此六人皆曰夫人乎何以二媵之娣侄
皆称夫人而适夫人娣侄称世妇乎盖孔亦知诸侯
一娶九女天子不过十二女而必附郑氏八十一御
妻之说谓诸侯六御妻也夫天子诸侯之降杀如天
然于其国统曰夫人优之也犹诸侯于国皆曰君死
皆曰公也孔谓夫人之侄娣称世妇何据乎至谓二
媵及娣侄六人为妻尤缪论语曰邦君之妻君称之
曰夫人可称此六人皆曰夫人乎何以二媵之娣侄
皆称夫人而适夫人娣侄称世妇乎盖孔亦知诸侯
一娶九女天子不过十二女而必附郑氏八十一御
妻之说谓诸侯六御妻也夫天子诸侯之降杀如天
卷七 第 41b 页
子六卿诸侯三卿天子六宫诸侯三宫一杀七十五
御妻何说耶又案论语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则此自
称于诸侯亦必摈使将命之辞非必与他国君口称
必以相飨实之亦泥公侯之妻命为夫人见天子则
自称老妇伯子男妻命为世妇见天子则自称婢子
礼之等也郑氏以体敌嫌其当又从御妻妻字生义
岂有御女而与君体敌者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于外
御妻何说耶又案论语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则此自
称于诸侯亦必摈使将命之辞非必与他国君口称
必以相飨实之亦泥公侯之妻命为夫人见天子则
自称老妇伯子男妻命为世妇见天子则自称婢子
礼之等也郑氏以体敌嫌其当又从御妻妻字生义
岂有御女而与君体敌者
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自称曰陪臣某于外
卷七 第 42a 页 WYG0124-0228a.png
曰子于其国曰寡君之老使者自称曰某(使色/吏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列国大夫亦谓诸侯之卿也三命
以下于天子为士陪重也使者谓使人于诸侯也某
名也 孔氏颖达曰某士摈者辞也列国五等诸侯
也天子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五等之臣唯
公国一孤四命耳自卿大夫从三命而下其命等于
王之士故入天子之国则摈者称为某国之士也陪
臣者其君已为王臣已今又为巳君之臣故自称对
正义郑氏康成曰列国大夫亦谓诸侯之卿也三命
以下于天子为士陪重也使者谓使人于诸侯也某
名也 孔氏颖达曰某士摈者辞也列国五等诸侯
也天子上士三命中士再命下士一命五等之臣唯
公国一孤四命耳自卿大夫从三命而下其命等于
王之士故入天子之国则摈者称为某国之士也陪
臣者其君已为王臣已今又为巳君之臣故自称对
卷七 第 42b 页 WYG0124-0228b.png
王曰重臣也
通论郑氏康成曰某士者若晋韩起聘于周摈者曰
晋士起是也子有德之称鲁春秋曰齐高子来盟
孔氏颖达曰于外曰子亦摈者辞外谓在他国时也
摈者则称其姓而曰子若此卿为使在他国与彼君
语则称名知者玉藻上下大夫于他国摈皆无称名
之事玉藻又云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注云私
事使谓以君命私行非聘也若晋韩穿来言汶阳之
通论郑氏康成曰某士者若晋韩起聘于周摈者曰
晋士起是也子有德之称鲁春秋曰齐高子来盟
孔氏颖达曰于外曰子亦摈者辞外谓在他国时也
摈者则称其姓而曰子若此卿为使在他国与彼君
语则称名知者玉藻上下大夫于他国摈皆无称名
之事玉藻又云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注云私
事使谓以君命私行非聘也若晋韩穿来言汶阳之
卷七 第 43a 页 WYG0124-0228c.png
田彼以私事使故称名与此相当故知使谓使人于
诸侯也 吕氏大临曰此言诸侯大夫之异称也曰
某士某者国名也自称曰陪臣如管仲平戎于王云
陪臣敢辞是也 胡氏铨曰老谓老成人也王朝则
有国老五官之长曰天子之老是也诸侯则有卿老
国君不名卿老及此是也卿大夫则有家老语云赵
魏老是也
存疑吕氏大临曰臣子与异邦称其君曰寡君故自
诸侯也 吕氏大临曰此言诸侯大夫之异称也曰
某士某者国名也自称曰陪臣如管仲平戎于王云
陪臣敢辞是也 胡氏铨曰老谓老成人也王朝则
有国老五官之长曰天子之老是也诸侯则有卿老
国君不名卿老及此是也卿大夫则有家老语云赵
魏老是也
存疑吕氏大临曰臣子与异邦称其君曰寡君故自
卷七 第 43b 页 WYG0124-0228d.png
称寡君之老此云于其邦者蒙于外之辞亦谓异邦
也 方氏悫曰使者自称曰某则特名之也以其为
陪臣之使故所称如此若夫为诸侯之使则亦曰寡
君之老
案已上所载诸称谓有见于他经他传者有经传别
无正文者或异或同或合或否皆由传闻异辞各记
所见以理推之可矣不必强为之说
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诸侯失地名灭
也 方氏悫曰使者自称曰某则特名之也以其为
陪臣之使故所称如此若夫为诸侯之使则亦曰寡
君之老
案已上所载诸称谓有见于他经他传者有经传别
无正文者或异或同或合或否皆由传闻异辞各记
所见以理推之可矣不必强为之说
天子不言出诸侯不生名君子不亲恶诸侯失地名灭
卷七 第 44a 页 WYG0124-0229a.png
同姓名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之言出诸侯之生名皆有大
恶君子所远出名以绝之春秋传曰天王出居于郑
卫侯朔入于卫是也(孔疏僖二十四年襄王出居于/郑公羊传曰不能乎母谓不能)
(以孝事母也庄六年卫侯朔入于卫公羊传曰犯命/也谓朔未为君时与母谗搆世子伋及为君被逐出)
(奔齐王立公子黔牟朔自/齐入逐黔牟是犯王命)失地灭同姓名亦绝之
孔氏颖达曰此论天子诸侯有罪书出名之事天子
以天下为家不得言出诸侯南面之尊不可称名君
正义郑氏康成曰天子之言出诸侯之生名皆有大
恶君子所远出名以绝之春秋传曰天王出居于郑
卫侯朔入于卫是也(孔疏僖二十四年襄王出居于/郑公羊传曰不能乎母谓不能)
(以孝事母也庄六年卫侯朔入于卫公羊传曰犯命/也谓朔未为君时与母谗搆世子伋及为君被逐出)
(奔齐王立公子黔牟朔自/齐入逐黔牟是犯王命)失地灭同姓名亦绝之
孔氏颖达曰此论天子诸侯有罪书出名之事天子
以天下为家不得言出诸侯南面之尊不可称名君
卷七 第 44b 页 WYG0124-0229b.png
子谓策书君子若孔子书经见天子诸侯大恶书出
书名以绝之君子不亲此恶人故书以罪之也皆据
公羊传义失地名若春秋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以
蔡侯献舞归是也灭同姓名若僖二十五年卫侯燬
灭邢是也 吕氏大临曰天子无外安得而言出然
而言出者德不足以君天下而位号存焉耳天下之
达尊者皆敬之而不名故或称爵或称字贵之也非
此族则名之贱之也故古之诸侯不生名惟死而告
书名以绝之君子不亲此恶人故书以罪之也皆据
公羊传义失地名若春秋庄十年荆败蔡师于莘以
蔡侯献舞归是也灭同姓名若僖二十五年卫侯燬
灭邢是也 吕氏大临曰天子无外安得而言出然
而言出者德不足以君天下而位号存焉耳天下之
达尊者皆敬之而不名故或称爵或称字贵之也非
此族则名之贱之也故古之诸侯不生名惟死而告
卷七 第 45a 页 WYG0124-0229c.png
终然后名之然有生名者德不足以君一国而位号
存焉耳故失地名灭同姓名皆以小人待之也 方
氏悫曰凡此皆谓史之所书也诸侯言其所以名之
恶天子不言所以出之恶者至尊不敢斥也 陈氏
浩曰诸侯义莫大于保国仁莫大于亲亲不能保国
而至于失地不能亲亲而至于灭同姓其名之也宜
矣
通论陈氏祥道曰春秋书天王居于某地者二而不
存焉耳故失地名灭同姓名皆以小人待之也 方
氏悫曰凡此皆谓史之所书也诸侯言其所以名之
恶天子不言所以出之恶者至尊不敢斥也 陈氏
浩曰诸侯义莫大于保国仁莫大于亲亲不能保国
而至于失地不能亲亲而至于灭同姓其名之也宜
矣
通论陈氏祥道曰春秋书天王居于某地者二而不
卷七 第 45b 页 WYG0124-0229d.png
言出诸侯失地而奔者十五灭同姓者三而有不生
名者或出居而事有异同或失地灭同姓而罪有轻
重故也
存疑胡氏铨曰春秋卫侯燬名是时天王居郑卫侯
不顾天王在难而灭邢故生名之诸侯出奔为失地
名者罪之然文公十二年郕伯奔不名别有指春秋
晋灭虢灭虞齐灭纪楚灭夔是皆灭同姓皆不名则
卫燬之名非因灭同姓
名者或出居而事有异同或失地灭同姓而罪有轻
重故也
存疑胡氏铨曰春秋卫侯燬名是时天王居郑卫侯
不顾天王在难而灭邢故生名之诸侯出奔为失地
名者罪之然文公十二年郕伯奔不名别有指春秋
晋灭虢灭虞齐灭纪楚灭夔是皆灭同姓皆不名则
卫燬之名非因灭同姓
卷七 第 46a 页 WYG0124-0230a.png
卷七 第 46b 页 WYG0124-0230b.png
钦定礼记义疏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