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0124-006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礼记义疏卷二
 曲礼上第一之二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让而对非礼
(长上声操/七刀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从犹就也长者问当谢不敏若曾
 子之为(案孝经孔子问至德要道曾子辟/席而对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孔氏颖
 达曰操执持也几杖俱是养尊者之物故于谋议之
卷二 第 1b 页 WYG0124-0069b.png
 时持就也 吕氏大临曰问者皆以不能问能以寡
 问多则少者当问长者今长者反问之少者不辞让
 而对则敬不足也 陈氏浩曰谋于长者谓往就长
 者而谋议所为也长者之前当执谦虚不辞让非事
 长之礼
 通论彭氏曰古之养老乞言授几七十杖于朝八十
 不俟朝欲言政者君就之国家优礼贤者犹尔况少
 者乎
卷二 第 2a 页
 馀论陈氏祥道曰辞者无所受于己让者有所推于
 人曾子之谢不敏所谓辞也子路之对率尔非所谓
 让也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在丑夷不争
 (凊七正反/省息井切)
 正义郑氏康成曰安定其床衽省问其安否何如丑
 众也夷犹侪也四皓曰陛下之等夷(孔疏四皓汉时/隐人一东园公)
 (二绮里季三夏黄公四甪里先生高祖令太子击黥/布四皓说建成侯曰诸将皆陛下之等夷莫肯为用)
卷二 第 2b 页
  孔氏颖达曰冬温夏凊是四时之法昏定晨省一
 日之法晨旦也应卧当齐整床衽使亲体安定之后
 退至明旦既隔夜早来视亲之安否如何先昏后晨
 兼示经宿之礼丑夷皆等类之名贵贱相临则有畏
 惮朋侪等辈喜争胜负故戒之以不争 方氏悫曰
 冬则温之以禦其寒夏则凊之以辟其暑昏则定之
 以奠其居晨则省之以问其安 朱子曰温凊定省
 虽有四时一日之异然一日之间正当随时随处省
卷二 第 3a 页
 察其或温或凊之宜也 朱氏申曰于相侪之众相
 抗之等犹且不争则他可知 吴氏澄曰昏定晨省
 所以养其亲在丑夷不争所以安夫亲
 通论吕氏大临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
 不争孝经引此三者此独云在丑夷不争者上下骄
 乱之祸为少而丑夷之争多也孝子一出言举足不
 敢忘父母苟好勇斗很以危父毋一朝之忿忘其身
 以及其亲则所以养亲者安在哉
卷二 第 3b 页
 吕氏祖谦曰孝子以亲之心为心故以亲之体为体
 冬温则当体其温之之理如古人置密室之类是也
 夏凊则当体其凊之之理如古人扇枕之类是也昏
 时则安其父母晨时则鸡鸣而起问其安否在丑夷
 不争此又见孝子涵养之熟顷刻不忘大凡人子在
 父母前固有孝敬之心不在父母前便移易了故起
 争心惟养之熟此心常存所以不争
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闾乡党称其孝也兄
卷二 第 4a 页 WYG0124-0071a.png
弟亲戚称其慈也僚友称其弟也执友称其仁也交游
称其信也
 正义郑氏康成曰三赐三命也(孔疏公羊云命者何/加我服锡者何赐也)
 (是命赐/相将)凡仕者一命而受爵再命而受衣服三命而
 受车马(孔疏约周礼大宗伯文宗伯一命受职职则/爵也三命受位郑云始列位于王朝三命受)
 (位即受/车马)受车马而身所以尊者备矣卿大夫士之子
 不受不敢以成尊比踰于父(孔疏以公侯伯卿三命/ 案此言其父为卿而)
 (子受车马则比于父父非/卿而子受车马并踰于父)天子诸侯之子不受自卑
卷二 第 4b 页 WYG0124-0071b.png
 远于君(孔疏以其父位既尊/不得言不敢比踰也)不敢受重赐者心也如
 此而五者备有焉周礼二十五家为闾四闾为族五
 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僚友官同者执友志同
 者 孔氏颖达曰周礼大宗伯三命受位受位即受
 车马人子受三命之尊谦卑不敢受车马不云不受
 而云不及者心不及于此赐也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慈者笃爱之名兄弟内外通称弟者事长次第之名
 交游汎交也本资信合故称信也 吕氏祖谦曰何
卷二 第 5a 页 WYG0124-0071c.png
 故爵与服受车马不受盖外而为卿大夫内而依然
 是人子爵虽尊在朝廷之上服虽华在朝祭之时用
 时却不同惟车马则偪近父母人子之心所不安也
 虽然大夫不徒行又不可以私废公在朝不妨但至
 门不用 吕氏大临曰五者之称不同各以其所见
 言之州闾乡党观其行者也见其所以敬亲故称其
 孝兄弟亲戚贵其恩者也顺于父母者亲亲之爱必
 隆故称其慈僚友见其有所让者也有逊弟之心故
卷二 第 5b 页 WYG0124-0071d.png
 称其弟友者友其德德莫盛于孝孝者仁之本故称
 其仁交游主于信知其诚心于孝故称其信 朱子
 曰左氏傅叔孙豹聘于王王赐之路豹以上卿无路
 而不敢乘疑此不及车马亦谓受之而不敢用耳若
 尊者之赐又爵秩所当得岂容独辞而不受之邪
 陈氏栎曰孝为百行之原称其孝者出乎乡党州闾
 之公论则孝弟慈信皆孝者之所兼备故各随所见
 而称之
卷二 第 6a 页 WYG0124-0072a.png
 通论吕氏大临曰三赐有车马君之所以宠臣也三
 赐不及车马子之所以敬亲也受位则有车马之赐
 矣受位而不及车马者位在朝廷而车马入于私门
 也坊记云父母存馈献不及车马盖车马家之重器
 也亲之所无子不敢以受于人亲之所有子不敢以
 予于人辟亲而不敢加奉亲而不敢专其义一也事
 宗子者不以富贵入宗子之家虽众车徒舍于外以
 寡约入事宗子犹舍众车徒于外则事亲者车马之
卷二 第 6b 页 WYG0124-0072b.png
 盛宜在所不受也党正以饮酒正齿位一命齿于乡
 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不齿庶子之正于公族虽有
 三命不踰父兄其所以敬于族人之长者犹如是况
 于父母乎能如是则事亲之意诚矣
 存疑胡氏铨曰赐与也三赐货财衣服车马也郑谓
 三赐三命非也大宗伯三命受位不言受车马含文
 嘉九赐一曰车马则非三命公羊说九赐之次则四
 曰车马亦不在三何由三命受车马乎又车马赐由
卷二 第 7a 页 WYG0124-0072c.png
 君命君子辞位不辞禄车马安可辞哉郑误矣 吴
 氏澄曰胡氏盖谓人之所以与人者有三轻则货财
 重则衣服最重者车马为人子者己仕有禄而欲以
 物与人如货财衣服犹可白之父而称尊者之名以
 与之车马重物有父在则人子不敢以之与人也三
 赐不及车马与坊记馈献不及车马同意
 辨正王氏炎曰不敢受重赐者心也而五者备有焉
 反此则其失亦多是以孝子不敢轻受重赐临川王
卷二 第 7b 页 WYG0124-0072d.png
 氏乃曰若谓人子辞让而不敢受则百官牛羊仓廪
 之奉舜未尝辞其说不然礼者圣人之中制天下可
 以通行尧之待舜与舜所受于尧非可律于天下也
 案古者车服所以旌勋庸非有功弗赐也君赐之非
 更有命弗敢即乘也所以荣君赐而致其敬也其平
 日所乘依所当得而自造之耳玉藻曰年不顺成大
 夫不得造车马明常法得自造矣又曰君赐车马乘
 以拜赐衣服服以拜赐君未有命弗敢即乘服也明
卷二 第 8a 页 WYG0124-0073a.png
 常所乘不待赐矣若以车马不可不受不受则大夫
 之有车马者少将大夫之车马皆君之赐乎亦难为
 继矣记所云三赐不及车马盖谓宣力国家功效应
 科于法得赐而辞让弗受不居其成功本之于君父
 故为人臣人子之盛节而名誉著闻若此耳诸家之
 说似有未尽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
敢对此孝子之行也(行下/孟反)
卷二 第 8b 页 WYG0124-0073b.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敬父同志如事父 孔氏颖达曰
 父之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或故往见或路中相
 见也 王氏安石曰心存于父者见父之执犹父也
  吕氏大临曰进退问答不敢专焉敬之至也见父
 之执犹极其敬况于父乎 陈氏浩曰谓之命之也
 通论陈氏祥道曰坊记曰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
 又曰于父之执可以乘其车不可以衣其衣广孝也
 盖父之同类谓之父党父之同志谓之父执见父之
卷二 第 9a 页 WYG0124-0073c.png
 党无容孝也此见父之执广孝也
 馀论吕氏祖谦曰孝子爱亲之心推原使之广涵养
 使之厚若虽知爱亲不能推原涵养则在亲前虽屏
 气下色供洒扫应对劳而不怨离父母便骄很傲戾
 在亲前时不多外面骄很多则连亲前亦愈薄所以
 孝子必于亲爱之心推广之涵养之见父之执退然
 躬弟子之职如此则此心广大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
卷二 第 9b 页 WYG0124-0073d.png
 (夫音扶告/古毒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告面同尔反言面者从外来宜知
 亲之颜色安否有常有业缘亲之意欲知之 方氏
 悫曰出必告者欲亲知其所至之方也反必面者欲
 亲知其所至之时也 陈氏栎曰人子事亲出必告
 以所之还必见其父母之面有常游必有方也有业
 所学必有正业二者恐贻亲之忧辱也 陈氏浩曰
 游有常身不他往也习有业心不他用也
卷二 第 10a 页 WYG0124-0074a.png
 通论戴氏溪曰为人亲者无一念而忘其子故有倚
 门倚闾之望为人子者无一念而忘亲故有出告反
 面之礼生则出告反面没则告行饮至事亡如事存
 也
恒言不称老
 正义王氏子墨曰虑动亲之感也 黄氏干曰教人
 子对父母常言须避老字一则伤父母之心一则孝
 子不忍斥言非谓人子自身称老也 陈氏浩曰恒
卷二 第 10b 页 WYG0124-0074b.png
 言平常言语之间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出必告反必面受命于亲而不敢
 专也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体亲之爱而不敢贻
 其忧也恒言不称老极子之慕而不忍忘也出入而
 无所受命是遗亲也亲之爱子至矣所游必欲其安
 所习必欲其正苟轻身而不自爱则非所以养其志
 也君子之事亲亲虽老而不失乎孺子慕者爱亲之
 至也孟子曰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故髧彼
卷二 第 11a 页 WYG0124-0074c.png
 两髦为孺子之饰苟常言而称老则忘亲而非慕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不称老广敬 孔氏颖达曰老是
 尊称称老是己自尊大非孝子卑退之情 李氏曰
 孝子爱日不以老自称如曰天子之老寡君之老则
 称之不称于常言而已 黄氏震曰不敢自老恐伤
 亲心也
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
肩随之(长知两反/下并同)
卷二 第 11b 页 WYG0124-0074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年长以倍谓年二十于四十者肩
 随者与之并行差退 孔氏颖达曰此谓乡里之中
 非亲非友但年长倍已则以父道事之即父党随行
 也十年以长谓二十于三十者半倍故兄事之则止
 差退而雁行也若二十于二十五者肩随之则齐于
 雁行也 吴氏澄曰此谓道路同行长幼之节父事
 之者王制所谓父之齿随行也谓正当尊者之背随
 其后而行也兄事之者王制所谓兄之齿雁行也谓
卷二 第 12a 页 WYG0124-0075a.png
 斜出其左右而稍向后如飞雁之行次也肩随王制
 所谓朋友不相踰也谓两肩相并而差退不踰越其
 肩也 陈氏浩曰此汎言长幼之节
 通论吕氏大临曰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
 于兄也阙党童子与先生并行孔子知其欲速成疾
 行先长者孟子知其为不弟皆不知敬长之义而已
  张子曰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又视其雅素如何若
 本在兄弟之列则止可兄事之而已 应氏镛曰此
卷二 第 12b 页 WYG0124-0075b.png
 言贵老敬长之道凡年长以倍则执父礼以事之不
 必限以二十也若曰二十崇行孝弟能尽此礼姑自
 此而始则可尔君子推敬亲敬长之心则凡一日之
 长于我者皆吾所当敬而年有高下则敬有等差不
 可毫釐之紊以此反观于一身之间则幼而名二十
 冠而字五十以伯仲而常自省焉以此施于九族之
 内则服有齐斩功缌之异制居有东西南北之异宫
 食有族食世降之异等而常加谨焉近而推之乡则
卷二 第 13a 页 WYG0124-0075c.png
 五十者立侍六十者坐七十者四豆而乡之所敬者
 各不同远而推之国则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
 十杖于朝而国之所敬亦不一所以为文理密察也
  朱子语类问年长以倍则父事之这也是同类则
 可曰他也是说得年辈当如此又问如此则不必问
 德之高下但一例如此否曰德也隐微难见德行底
 人也自是尊敬他又问如此则不必问年之高下但
 有德者皆尊敬之曰若是师他则又不同若朋友中
卷二 第 13b 页 WYG0124-0075d.png
 德行底也自是较尊敬他 戴氏溪曰庸敬在兄斯
 须之敬在乡人彼固有等差也 胡氏铨曰此谓乡
 里之中父兄之党也
 案此节说行下节说坐行坐正自相对若不在行路
 上说则父事兄事不止斯须之敬恐说不去
 馀论郑氏康成曰人年二十弱冠成人有为人父之
 端今四十于二十者有子道内则曰年二十惇行孝
 弟
卷二 第 14a 页 WYG0124-0076a.png
群居五人则长者必异席(长知/两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席以四人为节因宜有所尊 孔
 氏颖达曰群朋友也谓朋友居处法也古者地敷横
 席席容四人则推长者居席端若有五人应一人别
 席因推长者一人异席也 陈氏栎曰此敬长之义
 见于坐席之閒者也 魏氏了翁曰群居之席四人
 为节礼席则异 吴氏澄曰居谓坐也上文言行而
 弟长之礼此言坐而弟长之礼因是推之六人则第
卷二 第 14b 页 WYG0124-0076b.png
 三人以下共下席其第一第二人居上席也七人则
 第二第三居上席之下半其第一则居上席之上半
 也
 通论马氏睎孟曰徐行后长谓之弟疾行先长谓之
 不弟尧舜之道孝弟而已夫孝弟于步趋徐疾之閒
 而圣人之道乃始于此者盖达事长之礼无所往而
 不为顺也推其齿而以父兄事之者谓其愈长而愈
 加敬也长之五年则肩随者不敢与先生并行也其
卷二 第 15a 页 WYG0124-0076c.png
 出也不敢与之并行则其居也可以同席乎盖五人
 之群当有所长推其长者必异席以敬之古人敬长
 如此则民之犯上而踰礼者宜鲜矣
 案宾主礼席皆无同坐法此群居兼饮食讲说言之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敢当其尊处室中西南隅谓之
 奥道有左右中门谓枨闑之中央 孔氏颖达曰主
 犹坐也室户近东南角则西南隅隐奥无事故名为
卷二 第 15b 页 WYG0124-0076d.png
 奥尊者居必主奥人子不宜处之一席四人则席端
 为上独坐则席中为尊尊者宜独不与人共则坐居
 席中卑者不得坐也男女各路路各有中尊者常行
 正路卑者不得行也门中央有闑两旁有枨枨闑之
 中尊者所立故人子不当之而立也 朱子曰古人
 室在东南隅开门东北隅为窔西北隅为屋漏西南
 隅为奥人才进便先见东北隅却到西北隅然后始
 到西南隅此是至深密之地 徐氏师曾曰居必别
卷二 第 16a 页 WYG0124-0077a.png
 室坐必偏席行必近左右立必倚枨闑皆自卑以尊
 其亲也
 存疑郑氏康成曰谓与父同宫者也内则曰由命士
 以上父子皆异宫 孔氏颖达曰四事与父异宫者
 不禁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有命既尊各有臣仆
 子孙应敬已故也
 辨正应氏镛曰父子异宫固各有西南隅之奥然亲
 在而自主之亦有不安焉非特以同宫而避之也若
卷二 第 16b 页 WYG0124-0077b.png
 同宫则父自主之矣且道路之间岂父之所统哉而
 行不敢中者盖无往而不寓其敬亲之意也
食飨不为槩(食音/嗣)
 正义郑氏康成曰槩量也不制待宾客馔具之所有
  孔氏颖达曰大夫士或相往来不制设飨食馔具
 由尊者所裁人子不得辄豫限量多少 张子曰凡
 于父母宾客之奉必极力营办亦不计家之有无不
 为槩量为子者不有其身不有私财凡人子为养又
卷二 第 17a 页 WYG0124-0077c.png
 须使其不知勉强劳苦苟使见其为而不易则亦不
 安矣 陈氏浩曰食飨如奉亲延客及祭祀之类皆
 是不为概量顺亲之心而不敢自为概量也
 存疑熊氏安生曰食飨不为槩为传家事任子孙若
 不传家事则子孙无待宾客之事
 辨正游氏桂曰正义引熊氏说未妥盖傅家正欲省
 事方为子孙裁食飨之量是烦尊者也大概为人子
 假如士庶人朋友相往来苟欲为之设醴必先白父
卷二 第 17b 页 WYG0124-0077d.png
 母乃可而设醴之意又当听于父母也 胡氏铨曰
 食飨不为概此未传家事者㮚氏概而不税
祭祀不为尸
 正义郑氏康成曰尊者之处为其失子道然则尸卜
 筮无父者(朱子曰尸用/无父者为之) 陈氏栎曰尸取主人之子
 行而已父在而已为尸父将北面事之子所不安故
 不为也(案惟主祭者有北面事尸之礼馀子孙与祭/者俱东阶之东西面其父在与祭之列即不)
 (为/尸)
卷二 第 18a 页
 馀论孔氏颖达曰尸用适而无父者非其宗庙之祭
 则其尸不必同姓石渠论云周公祭天用太公为尸
 是用异姓也白虎通又云周公祭太山用召公为尸
 盖天地山川得用公也
 案尸者神像也此尸谓宗庙之尸外祀之尸可异姓
 宗庙之尸必同姓尸必以昭穆从其类也必以正适
 不敢以贱者溤吾亲也天子尸不以公而以卿诸侯
 不以卿而以大夫明嫌之义也大夫士尸以无爵者
卷二 第 18b 页
 避君也又必择皆无父者为之不使父拜其子也将
 祭祀尸服卒者之上服祝从尸主人从祝尸入即席
 东面而坐祝主西面而立皆拜妥尸遂坐而祭焉则
 俨然以神道事之矣故父在不为尸亦不敢当尊之
 意也
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正义郑氏康成曰视听恒若亲之将有教使然(孔疏/父母)
 (虽无声无形然常于心想像似见/形闻声谓父母将有教使已然) 吕氏大临曰视
卷二 第 19a 页
 听于无形声则诚于事亲专心致志可知也 方氏悫
 曰听于无声则常若亲之有所命也视于无形则常若
 亲之在其前也无声且听况闻亲之声乎则召之无诺
 可知矣无形且视况视亲之面乎则颜之无犯从可知
 矣 陈氏浩曰先意承志也
 通论真氏德秀曰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此戒慎乎其所
 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之意乎盖孝子之心惟恐纤芥
 之差须臾之失故其潜观默察至于如此非诚于事亲
卷二 第 19b 页
 者能若是乎 戴氏溪曰此孝子之极至也念念不置
 与亲为一常若亲之在吾前而謦欬于其旁也记曰先
 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自其生也听于无
 声视于无形及其没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念虑
 之积非一日矣 杨氏鼎熙曰听不于有声于无声视
 不于有形于无形分明有潜孚默喻志意相通意
 案或云孝子心与亲融浑合无閒必待想像之下方
 似见形闻声则恐邻于拟议窥测然郑氏所谓恒若
卷二 第 20a 页 WYG0124-0079a.png
 原非拟议窥测也至真氏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则君
 子存养之全功戴氏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则就
 祭祀时说虽理无所不通然不若郑氏注之亲切有
 味也
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孝子不服闇不登危惧
辱亲也(訾音紫闇/乌绀切)
 正义郑氏康成曰登高临深苟訾苟笑为近危辱也
 (孔疏危登高临/深辱苟訾苟笑)人之性不欲见毁訾不欲见笑君子
卷二 第 20b 页 WYG0124-0079b.png
 乐然后笑服事也闇冥也不于闇冥之中从事为卒
 有非常且嫌失礼也男女夜行以烛 孔氏颖达曰
 苟且也相毁曰訾不乐而笑为苟笑彼虽有是非而
 已苟讥毁訾笑之皆非彼所欲必反见毁辱也不服
 闇者不行事于暗中一则为卒有非常二则生物嫌
 故孝子戒之 吕氏大临曰身也者亲之枝也履不
 安以危之是危亲也行不善以辱之是辱亲也登高
 临深危道也苟訾近于谗苟笑近于謟是辱道也服
卷二 第 21a 页 WYG0124-0079c.png
 闇者欺人所不见也登危者行险以侥倖也孝子之
 心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服闇登危是忘
 亲也非特忘之不令之名且将加之是辱亲也 方
 氏悫曰苟訾则为恶于人矣爱亲者其可恶于人乎
 苟笑则为慢于人矣敬亲者其可慢于人乎 朱氏
 申曰不服闇不服闇昧之事不登危不登危险之地
 恐二者为亲之辱
 通论陈氏祥道曰听于无声一倾耳不敢忘父母也
卷二 第 21b 页 WYG0124-0079d.png
 视于无形一举目不敢忘父母也不登高不临深一
 举足不敢忘父母也不苟訾不苟笑一出言不敢忘
 父母也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
 为大听于无声视于无形则善于事亲矣不登高不
 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不服闇不登危则善于守身矣
  又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则不苟訾不苟
 笑不服闇所以全其行不登高不临深不登危所以
 全其体
卷二 第 22a 页 WYG0124-0080a.png
 案不登危比不登高临深进一层高深有形之危也
 行险侥倖无形之高深也行未光明皆属暗昧居非
 坦易即涉险危故记者特举孝子以为法
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忘亲也死为报仇雠 孔氏颖
 达曰家事统于尊财关尊者故无私财 戴氏溪曰
 发肤以上皆亲之体岂敢许友以死粒粟缕丝以上
 皆亲之物岂敢私有其财高者轻死卑者重财皆非
卷二 第 22b 页 WYG0124-0080b.png
 孝也 陈氏浩曰亲在而以身许人是有忘亲之心
 亲在而以财专已是有离亲之志
 辨正吕氏大临曰不许友以死者不敢受其托也先
 儒谓许报雠虽父母没亦不可也患难相死兄弟之
 道也诗云鹡鸰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又曰兄弟阋于墙外禦其侮每有良朋烝也无戎朋
 友以道义相成患难之事无相及故曰无戎也战国
 游侠以气相许结私交报雠怨流俗尚之此先王之
卷二 第 23a 页 WYG0124-0080c.png
 所必诛君子谓之不义者也
 馀论黄氏震曰记礼者汉人杂取后世豪侠之言人
 子发肤以上皆亲之有岂敢私 林氏光朝曰父母
 存不许友以死战国閒传习之语不可以为训
为人子者父母存冠衣不纯素(纯之准/反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为其有丧𧰼也纯缘也玉藻曰缟
 冠玄武子姓之冠也缟冠素纰既祥之冠也深衣曰
 具父母衣纯以青 孔氏颖达曰冠纯谓冠饰衣纯
卷二 第 23b 页 WYG0124-0080d.png
 谓深衣领缘 吕氏大临曰人子之服必尽乎孺子
 之饰者所以说其亲也故髧彼两髦饰其首也衣纯
 以缋以青饰其身也冠衣纯以素孤子之服非所以
 事亲也
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
 正义郑氏康成曰孤子谓年未三十者蚤丧亲虽除
 丧不忘哀也三十壮有室有代亲之端不为孤也当
 室嫡子也 孔氏颖达曰孤子虽除服犹素然深衣
卷二 第 24a 页 WYG0124-0081a.png
 云衣纯以素嫡庶皆然今当室谓嫡子似庶子不同
 者但嫡子内理烝尝外交宗族代亲既备嫌或不同
 故特明之 吕氏大临曰深衣云孤子衣纯以素此
 云孤子当室冠衣不纯采者少而无父者虽人之穷
 然既除丧矣冠衣犹不改素则无穷也先王制礼行
 道之人皆不忍也岂可独遂其无穷之情哉故惟当
 室者行之非当室者不然也深衣之言略矣
 通论马氏睎孟曰孟子曰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
卷二 第 24b 页 WYG0124-0081b.png
 也乐于中者必称于外冠衣不纯素所以为文也孤
 子当室者谓嫡室也冠衣不纯采者异于诸子也盖
 父之于长子冠于阼以著代也服之三年以称情也
 则嫡子之于父其可以不加隆乎 吕氏大临曰当
 室谓为父后者问丧曰童子不缌惟当室缌亦指为
 父后者所谓不纯采者虽除丧犹纯素也唯当室者
 行之非当室者不然也
 案仪礼纯博寸纯以为口缘盖尊者存以多饰为贵
卷二 第 25a 页 WYG0124-0081c.png
 故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若惟具父母则饰少而
 纯以青故不纯素者一堂具庆见天伦之乐事不纯
 采者终身孺慕见至性之笃诚
幼子常视毋诳(诳九/况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视今之示字小未有所知常示以
 正物以正教之毋诳欺 孔氏颖达曰小儿常效习
 长者长者常示以正事不宜示以欺诳 刘氏彝曰
 幼子之性纯明自天未有外物生其好恶者无所学
卷二 第 25b 页 WYG0124-0081d.png
 而不可成也故视之以诚信则诚信笃于其心矣视
 之以诈伪则诈伪笃于其志矣故曰幼子常视毋诳
  杨氏时曰人之生也直是以君子无所往而不用
 其直直则心得其正矣古人于幼子常示毋诳所以
 养其直也 陈氏浩曰常示之以不可欺诳所以习
 其诚 徐氏师曾曰幼子之性本无不诚然习于伪
 则为恶易而为善难常示毋诳然后诈伪不滋而真
 纯可全矣
卷二 第 26a 页
 通论吕氏大临曰书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则不义
 非性矣然以不义成性则习有以移之故习不可不
 慎也古之教子者其始生也择诸母之慈良恭敬慎
 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教之
 之慎如此况可示之诳乎
 馀论孔氏颖达曰曾子儿啼妻云儿莫啼吾当与汝
 杀豕儿闻辄止妻后向曾子说之曾子曰勿教儿欺
 即杀豕食儿是不诳也 黄氏裳曰礼云士无故不
卷二 第 26b 页
 杀犬豕为示幼子小信而干先王大礼哉 吕氏祖
 谦曰人多谓孟母能示子以信不知买肉以实其信
 所以为诳也母当直以前言为诳而语之乃买肉以
 成其诳本是一诳即成两诳大抵所以陷于小人者
 多因要实前言盖实前言三字最是入小人之径路
 案常视毋诳两句对说郑孔得之陈谓示之以不可
 欺诳其义一也常示则日见日闻不习于一毫之伪
 则其诚若固有之矣盖教止于言而示则以意言有
卷二 第 27a 页
 尽意无穷也孟母杀猪事朱子小学亦载入然吕氏
 驳义亦正故附录之
童子不衣裘裳立必正方不倾听(衣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裘太温消阴气使不堪苦不衣
 裘裳便易立必正方不倾听习其自端正 孔氏颖
 达曰童子非成人之名衣犹著也童子体热不宜著
 裘又应给役著裳则不便故童子并缁布襦裤内则
 二十则可以衣裘帛立宜正向一方不得倾头属听
卷二 第 27b 页
 左右 程子曰裘裳成人之服也不衣者不能衣也
 不帛襦裤不帛则是用布也襦今之袄不衣裘帛则
 常所衣者襦裤而已 吕氏大临曰裘裳与冠皆成
 人之服未成人者服亦有所未备也立必正所向之
 方或东向西向或南向北向不使之偏有所向也士
 相见礼云凡燕见于君必辨君之南面若不得则正
 方不疑君疑君者谓斜向之不正方也不倾听者头
 容直
卷二 第 28a 页 WYG0124-0083a.png
 通论戴氏溪曰常示毋诳所以养其心也不衣裘裳
 所以养其体也盖不开其情伪之端以育其正性不
 伤其阴阳之和以长其寿命此古之成人所以多有
 德也立必正方不倾听则敬以直内无倾邪之患矣
  方氏悫曰立必正则坐不至于跛矣听不倾则听
 不至于淫矣后又言毋侧听者侧未至于倾此教童
 子故责之略后教成人故责之详盖不倾则容或侧
 毋侧则不倾可知
卷二 第 28b 页 WYG0124-0083b.png
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负剑辟咡诏之则
掩口而对(长知两反奉芳勇反/辟匹亦反咡如至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提携谓牵将行奉长者之手习其
 扶持尊者辟咡诏之谓倾头与言口旁曰咡掩口而
 对习其向尊者屏气也 何氏休曰口耳之閒曰咡
  孔氏颖达曰非惟教之听立至于步行亦宜教之
 谓儿长大当扶持长者因牵行之时教之奉长者之
 手先使学者令习便也岂但在行在抱时亦须教之
卷二 第 29a 页 WYG0124-0083c.png
 长者或若负剑儿之时而与之语当倾头不正向之
 令气不触儿亦令见长者所为而后习之童子虽未
 能掩口而对长者亦教其为之习向尊者屏气也
 吕氏大临曰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以
 长者之意不可以不承也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
 对以气之逼人人或恶之也 马氏睎孟曰就而携
 之则奉其手近而诏之则掩口而对者事长之礼盖
 自幼稚而已知礼让矣 刘氏曰长者俯与童子语
卷二 第 29b 页 WYG0124-0083d.png
 有负剑之状非真负剑也
 通论方氏悫曰少仪言有问焉则辟咡而对者彼言
 幼者对之之时此言长者诏之之时诏对虽不同其
 所以辟咡之容则一也
 存异郑氏康成曰负谓置之于背剑谓挟之于旁
 胡氏铨曰欧阳子阡表剑汝立于旁 刘氏彝曰长
 者从童子背后而俯首与之语则童子如负长者然
 长者以手挟童子于胁下则如带剑然 黄氏裳曰
卷二 第 30a 页 WYG0124-0084a.png
 婴儿可置于胁下如带剑者岂能教之对长者礼是
 长者或负剑不便屈身但偏就近耳而诏之
 案此童子能行能对则非怀抱之童或负之于背带
 之于胁可知而刘谓若童子背负长者与长者手挟
 童子若带剑负属童子剑属长者则又非也盖剑长
 而室坚不可猝拔必推之背左手下持其室邪俯其
 身右手从脑旁拔其靶乃出今邪俯其身就童子语
 形似之非长者真负剑也又负剑乃拔之𫝑黄谓即
卷二 第 30b 页 WYG0124-0084b.png
 带剑亦非
 总论游氏桂曰古之人所谓匹夫匹妇皆有孝弟之
 行非皆生而知之亦由父兄长者教之使有方也欲
 其长毋诳欺也则自其幼而常视毋诳矣欲其长而
 知事长洒扫应对进退之节也则自其幼而使之堪
 忍劳苦给役便易矣欲其长而视听之正也则自其
 幼而教之正方不倾听矣欲其长而扶持供养也则
 自其幼而教之提携奉手之礼矣欲其长而解事尊
卷二 第 31a 页 WYG0124-0084c.png
 者屏气也则自其幼而教之对长者掩口之礼矣凡
 此不独自其幼而教之也父兄长者又以己身而先
 之焉常视毋诳则先以己之无诳示之也辟咡诏之
 则先以己之辟咡教之也古之教人者苟欲教人先
 正其身至于教子则尤其所当谨者也
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邅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
拱手先生与之言则对不与之言则趋而退(从才用反/下并同拱)
 (俱勇/反)
卷二 第 31b 页 WYG0124-0084d.png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越路与人言尊不二也先生老
 人教学者拱手为有教使趋退为其不欲与已并行
  孔氏颖达曰从谓从行时先生师也谓师为先生
 者言彼先已而生其德多厚也邅逢也疾趋而进就
 之又不敢斥问先生所为故正立拱手而听先生之
 教 吕氏大临曰弟子之于师听教听役而已故正
 立拱手以待也与言则对不与言则退应对进退不
 敢专也 戴氏溪曰礼无二敬从先生而越路与人
卷二 第 32a 页 WYG0124-0085a.png
 言则敬有所分趋进者惧先生之有教令也趋退者
 不敢与先生并行也遇而引避虽足致敬而非所以
 承命也不与言而随行不置亦非所谓承意也
 通论吕氏大临曰先生则他人称之长者则无嫌于
 自称 马氏睎孟曰先生者齿长而有德之称古之
 冠者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乡饮酒之礼主人就先生
 而谋宾尊爵贵德之义也
 存疑胡氏铨曰前云必辞让而对此云则对略道路
卷二 第 32b 页 WYG0124-0085b.png
 也
 案论语问孝而曰有酒食先生馔则先生之称初惟
 属父耳其兼言兄则由父推之谓同为父所生而其
 生先于我也其以称师则又由父兄推之谓教我比
 于生我故自称亦曰弟子也其以称大夫致仕者则
 又由师推之为古致仕大夫士教于乡里也其以称
 乡人之老者则又推之为其年亦近于父也然此亦
 必年与德兼耳若长者则但以年而言 又案相从
卷二 第 33a 页 WYG0124-0085c.png
 则步趋不违所以专致其敬相遇则进退必谨所以
 曲尽其敬与之言与有所问不同问我立志问我所
 长故必谦逊乃对若但与言则直对而已无所用谦
 也胡氏略道路之说非
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长者所视(上时掌反/乡去声)
 正义郑氏康成曰乡长者所视为远视不察有所问
  孔氏颖达曰长者东视则东视西视则西视 戴
 氏溪曰从长者而升高非以远览也所以承教也违
卷二 第 33b 页 WYG0124-0085d.png
 长者所视则志在览物敬长之意失矣况长者欲有
 所问乎 陈氏浩曰高而有向背者为丘平而人可
 陵者为陵乡长者所视恐有问则即所见以对也
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呼火/故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指不呼为惑人 陆氏德明曰
 呼号叫也 方氏悫曰不指为其惑人之见也不呼
 为其惑人之闻也言城者士民之所会而闻见者众
 故也
卷二 第 34a 页 WYG0124-0086a.png
 通论戴氏溪曰论语曰车中不疾言不亲指在车上
 犹不可况于登城乎
 案不指不呼非特不骇人亦以自约其不谨也
将适舍求毋固
 正义郑氏康成曰适舍谓行而就人馆 孔氏颖达
 曰舍谓主人家也 陈氏栎曰将适馆舍有求于主
 人不可有固求必得之心
 存异郑氏康成曰固犹常也求主人物不可以旧常
卷二 第 34b 页 WYG0124-0086b.png
 或时乏无周礼土训辨地物原其生以诏地求其类
  张子曰将适舍求毋固固求休息有似厌怠然
 陈氏栎曰一说将欲退而就舍长者或留之不可固
 求必退 吴氏澄曰暮而求舍馆一宿而已随所在
 而安不敢必求适意之所也
 案郑训固为常所引周礼亦不类若谓不可以我常
 如是而求必遂则可耳又经文由适舍而上堂由上
 堂而入户由入户而即席是适舍者乃自外入非从
卷二 第 35a 页 WYG0124-0086c.png
 内出也陈氏谓先生长者未许而固求必退则似身
 在户内而出就馆舍吴氏谓暮而一宿又似旅行投
 宿恐与下上堂入户皆不类
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屦纪具反闻/音问又如字)
 正义郑氏康成曰声必扬警内人也 陈氏浩曰上
 堂升主人之堂扬其声者使内人知之也 徐氏师
 曾曰复下曰舄单下曰屦古者即席则去屦不以屦
卷二 第 35b 页 WYG0124-0086d.png
 践席 杨氏鼎熙曰言者声彻曰闻 又曰此必师
 弟朋友亲戚无摈介将命者
 存疑熊氏安生曰一人之屦在户内其户外有二屦
 则三人也下文云离坐离立无往参焉则知户内二
 人不得参之故知户外二屦当有三人 孔氏颖达
 曰户外二屦谓两人体敌故乡饮酒宾主皆降脱屦
 堂下以体敌故也若尊卑不同则长者一人脱屦户
 内若内人语闻于户外则非私事外人乃可入也
卷二 第 36a 页 WYG0124-0087a.png
 陈氏浩曰三人而所言不闻于外必是密谋故不入
 存异孔氏颖达曰无非法之私事乃可入 戴氏溪
 曰嫌疑者祸之阶也故礼者所以别嫌疑而免于人
 道之患将上堂声不扬而默上则人得以疑乎我将
 入户言不闻而遽入则我有以窥乎人此二者祸之
 阶也
 案此节自是上堂入户之通礼即由外寝入内寝亦
 然而上他人之堂入他人之户更可知孔氏非法戴
卷二 第 36b 页 WYG0124-0087b.png
 氏祸阶立论不无太过至户外有二屦自谓二人之
 屦熊氏谓户外有二屦一人之屦在户内则有三人
 但自外来者不见户内之屦又乌知其有无乎至熊
 引离坐离立无往参以證则义殊别盖离并也彼二
 人并坐并立我不可出其閒非谓坐与行必不可有
 三人也孔引脱屦堂下以证则事更不同此偶相过
 非宾主行礼且入室非升堂或卑幼自来主人不必
 出迎至户同脱屦入也
卷二 第 37a 页 WYG0124-0087c.png
将入户视必下入户奉扃视瞻毋回户开亦开户阖亦
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奉上声扃古萤/反阖胡臈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言闻则入视必下不干掩人之私
 也奉扃敬也开亦开阖亦阖不以后来变先勿遂示
 不拒人 孔氏颖达曰扃所以关鼎者关户之木亦
 得称扃凡当奉扃之时必两手向心而奉之今入户
 虽不奉扃木以其手对户若奉扃然言恭敬也初入
 时视必下不得回转广有瞻视也若户本开则今入
卷二 第 37b 页 WYG0124-0087d.png
 者不须阖若户本阖则今入者不须开已先入后犹
 有应入者虽已应阖当徐作阖𫝑以待后入不得遂
 阖以拒后人 方氏悫曰视以下为敬上于面则傲
 视近而瞻远视详而瞻略不可回旋恐其掩人之私
 也 陈氏祥道曰阖之所以敬其主于内勿遂所以
 敬其人于外
 存异姚氏舜牧曰户之开阖皆主人事也方主迎客
 而其户或闭必先举手以开户客亦随身与开之既
卷二 第 38a 页 WYG0124-0088a.png
 入主或阖其户客亦举手与阖之皆致不敢当主之
 意但恐犹有后入者则阖之而勿遂耳
毋践屦毋踖席抠衣趋隅必慎唯诺(踖在亦反抠苦侯/反趋七俱反唯云)
 (癸反诺/努各反)
 正义郑氏康成曰趋隅升席必由下也 孔氏颖达
 曰践蹋也既并脱屦户外其人或多若后进者不得
 蹋先入者屦踖犹躐也席既地铺当有上下将就坐
 当从下而升以就已位若𤼵初从上为踖席抠提也
卷二 第 38b 页 WYG0124-0088b.png
 趋犹向也隅犹角也既不踖席当两手提裳之前徐
 徐向席之下角从下而升已位也唯诺应对也坐定
 又谨于应对 吕氏大临曰毋践屦毋踖席敬其物
 所以敬其人也抠衣趋隅必慎唯诺不敢为宾听命
 于先生长者唯所以应也诺所以许也 陈氏浩曰
 抠衣与论语摄齐同 徐氏师曾曰欲便于坐故抠
 衣欲示其让故趋隅此即席之仪也既坐定又当谨
 于应对无往而非敬也
卷二 第 39a 页 WYG0124-0088c.png
 通论戴氏溪曰凡升堂者脱屦于堂下唯祭则否凡
 入户者脱屦于户外有尊长在则否就屦取屦纳屦
 迁屦皆有礼法即席之礼由下以序而升宾客之席
 读书之席饮食之席徒坐之席亦有礼法不失尺寸
 过此则为非礼矣
 存疑郑氏康成曰慎唯诺者不先举见问乃应
 存异孔氏颖达曰玉藻云升席不由前为躐席自是
 不由席前升与此别乡饮酒云宾升席自西方注云
卷二 第 39b 页 WYG0124-0088d.png
 升由下也升必中席彼谓近主人为上故以西为下
 也衣裳也 陈氏浩曰趋由席角而升坐也
 辨正朱子曰毋践屦毋踖席此是众人共坐一席既
 云当己位上即须立于席后乃得当己位上盖以前
 为上后为下也正与玉藻义同乡饮乃是特设宾席
 一人之坐故以西为下西自席下之中升而即席与
 此异也 彭氏曰抠衣则连裳提之训衣为裳非也
 总论孔氏颖达曰自从于先生至唯诺明事师长之
卷二 第 40a 页 WYG0124-0089a.png
 礼
大夫士出入君门由闑右不践阈(闑鱼列反/阈音域)
 正义郑氏康成曰臣统于君闑门橛阈门限也 孔
 氏颖达曰门以向堂为正右在东也主人位在门东
 客位在门西大夫士是臣皆统于君不敢自由故出
 入君门恒从闑东践履也出入不得践履门限一则
 自高二则不净并为不敬 陈氏祥道曰门以向内
 为常由闑右则由闑东也天子适其臣由阼阶大夫
卷二 第 40b 页 WYG0124-0089b.png
 士出入君门由闑右盖天子无适而不为主大夫士
 无时而不纯臣也故宾客公事自闑西私事自闑东
 盖公事则以公礼入私事则以臣礼入 马氏睎孟
 曰由闑右不敢为宾也 朱子曰疏门中有闑两旁
 有枨枨如今衮头相似闑当中碍门者今城门有之
 古人常掩左扉人君多出门外见人当枨闑之閒为
 君位又曰只是自外入右边门中乃君出入之所自
 内出亦右 陈氏浩曰当门之中闑东为右主人入
卷二 第 41a 页 WYG0124-0089c.png
 门而右客入门而左大夫士由右者以臣从君不敢
 以宾敌主也 陈氏栎曰闑之右门之东也
 存异饶氏鲁曰大门两旁之木为枨中閒两扉相合
 处又有一木常设而不动曰闑东西两扉君出入则
 皆由左出以东扉为左入以西扉为左若大夫士出
 入君门则皆由右出以闑西为右入以闑东为右避
 君出入处也 汤氏道衡曰君出入皆由左大夫避
 君出入故由右
卷二 第 41b 页 WYG0124-0089d.png
 案天子五门郭门谓之皋门皋门内谓之库门库门
 内谓之雉门雉门内谓之应门应门内谓之路门诸
 侯三门库门内谓之雉门雉门内谓之路门诗曰乃
 立皋门皋门有伉乃立应门应门将将明堂位言鲁
 库门天子皋门雉门天子应门言其制如之耳书言
 王出在应门之内春秋书鲁雉门灾家语言卫有库
 门诸书皆无言诸侯有皋应二门者郑注诸侯宫门
 外曰皋门朝门曰应门误矣至于三朝内朝在路门
卷二 第 42a 页 WYG0124-0090a.png
 内所谓图宗人嘉事之朝每日视朝退听事于此周
 礼太仆宰夫所谓掌其复逆论语所谓过位升堂皆
 在此也治朝亦名正朝在路门外周礼所谓司士正
 治朝之位玉藻所谓天子皮弁以日视朝诸侯朝服
 以日视朝者皆在此也其左右则为官府治事之所
 天子自此而出为应门为雉门诸侯无应门即雉门
 矣故曰鲁雉门天子应门也雉门天子两观诸侯一
 观鲁亦两观僭也左宗庙右社稷之门亦在雉门以
卷二 第 42b 页 WYG0124-0090b.png
 内故礼运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孔氏
 谓孔子出庙门往雉门榖梁传送女母不出祭门诸
 母兄弟不出阙门范宁谓祭门庙门阙门两观也自
 此又出为库门府库皆在其门内鲁桓僖灾而季桓
 子命藏𧰼魏曰旧章不可无曰财可为也以府库与
 𧰼魏相接也郑谓庙门在库门内亦似小误至于外
 朝则天子在库门外诸侯在库门内而鲁一门内外
 两向故曰库门天子皋门也询万民则在此周礼所
卷二 第 43a 页 WYG0124-0090c.png
 谓朝士掌外朝之法小司寇掌外朝之政是也郑谓
 外朝在雉门外或就诸侯言则可耳至门以向堂为
 正东为右西为左故治朝之位以东为尊王族故士
 虎士在路门右大仆大右小臣在路门左毕公率东
 方诸侯入应门右召公率西方诸侯入应门左王出
 入必以右也诸侯则西一门常掩谓之宾门惟客至
 乃启君臣出入皆于东故曰臣统于君不敢自由也
 朱子说甚明陈用之饶双峰之说皆误
卷二 第 43b 页 WYG0124-0090d.png
 总论孔氏颖达曰此一节明大夫士出入君门之法
凡与客入者每门让于客客至于寝门则主人请入为
席然后出迎客客固辞主人肃客而入
 正义郑氏康成曰每门让下宾也敌者迎于大门外
 聘礼曰君迎宾于大门内为席犹敷席虽君亦然固
 辞又让先入(孔疏聘礼及庙门公揖入于中庭是也/若敌则更出迎不敌则不出迎如此得)
 (君行一臣/行二也)肃进也进客为道之 孔氏颖达曰言凡
 者通贵贱也每门者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
卷二 第 44a 页 WYG0124-0091a.png
 客敌者主人出门外迎客主人逊不先入自谦下敬
 于宾也此云凡与客入谓燕也故下文云至寝门谓
 燕在寝也若相朝飨食皆在庙寝门最内门也主人
 向已应正席今客至内门方请先入敷席者一则自
 谦示不敢逆设席以招贤二则重谨更宜视之礼有
 三辞初曰礼辞再曰固辞三曰终辞客已再辞故主
 人进道客公食大夫礼公揖入宾从是也 陈氏栎
 曰肃客而入俯手揖客而入也
卷二 第 44b 页 WYG0124-0091b.png
 通论孔氏颖达曰聘礼君使卿归饔饩于宾宾迎于
 门外及庙门宾揖俱入是敌礼不重出迎者尊主君
 之命不敢当也聘礼宾见主国大夫及庙门大夫揖
 入不出迎者尊聘君之命不敢当也(案主尊非宾敌/故主入为席宾)
 (即从入主不出迎此卿与大夫宾主本敌而皆/不出迎非主自尊正以尊两君不敢用敌礼也) 吕
 氏大临曰每门逊于客者门不一也有大门有寝门
 若行礼于庙则有庙门敌者则迎于大门之外士冠
 士昏聘礼宾皆行于庙主人迎宾于大门外是也敌
卷二 第 45a 页 WYG0124-0091c.png
 以下则迎于大门之内聘礼公皮弁迎宾于大门内
 是也肃客谓俯手以揖之周官大祝九拜所谓肃拜
 也春秋传曰三肃使者是也(杜预云肃/手至地)
 馀论方氏悫曰寝门在人君则称路门主人请为席
 将以行礼也请起事也于主人之将有为则曰请辞
 止事也于客之不敢当则曰辞 陈氏祥道曰主人
 于宾迎之无不拜每门每曲无不揖此言迎而不言
 拜则拜可知每门让而不言每曲揖则揖可知 刘
卷二 第 45b 页 WYG0124-0091d.png
 氏彝曰子男以上相为宾之礼则如诸公司仪之职
 皆以车迎车送无主人先入为席之事此诸侯大夫
 士相为宾之礼也
 存疑孔氏颖达曰入铺席竟后更出迎客
 案请入为席只是请之之辞客固辞则即俯手肃拜
 而偕入耳孔疏入铺席竟后更出迎客恐未然
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左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
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复/音)
卷二 第 46a 页
 (服/)
 正义郑氏康成曰右就其右左就其左降下也谓大
 夫于君(孔疏谓他国/之大夫也)士于大夫也不敢辄由其阶卑
 统于尊不敢自专也复就西阶复其正也 孔氏颖
 达曰降等卑下之客也不敢亢礼故就主人阶继属
 于主人 方氏悫曰与主共阶则以卑从尊而于礼
 为杀与主异阶则以此敌彼而于礼为亢客若降等
 则为杀矣故就主人之阶 陈氏栎曰东阶在右西
卷二 第 46b 页
 阶在左客降等则不敢抗礼就西阶而杀礼就主人
 之阶从主人后以登卑统于尊不敢以宾自居也
 通论孔氏颖达曰聘礼公迎宾宾不就主人阶公食
 大夫礼公迎宾宾入门左此皆是降等不就主人阶
 者奉已君之命不可苟下主人故从客礼也若君燕
 臣命宰夫为主人则主人与宾皆从西阶升与此异
 又聘礼宾面主国大夫宾亦入门右见私事犹谦若
 降等然 方氏悫曰就主人之阶与大夫士出入君
卷二 第 47a 页
 门由闑右同义
主人与客让登主人先登客从之拾级聚足连步以上
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拾音涉上时/掌切下同)
 正义郑氏康成曰拾当为涉声之误也级等也涉等
 聚足谓前足蹑一等后足从之并连步谓足相随不
 相过重蹉跌也先右先左近于相乡敬也 孔氏颖
 达曰客主至其阶又各让不先升也让必以三三竟
 而客不从故主人先登亦肃客之义主人前升至第
卷二 第 47b 页
 二级客乃升中较一级故云从之拾级聚足者上阶
 法也连步以上者上上堂也在级未在堂后足不相
 过故云连步涉而升堂故云以上 张子曰拾级聚
 足此等事但敬事自至如此非著心安排而到
 通论孔氏颖达曰公食大夫礼公升二等宾升是从
 之也燕礼大射礼宾先升者公以宰夫为主人宾尊
 也聘礼君使卿归饔饩于宾馆卿升一等宾从者卿
 衔主君之命尊也至于宾设醴礼卿宾升一等卿从
卷二 第 48a 页 WYG0124-0093a.png
 升者以宾作主人道之也
 存异吕氏大临曰拾更也射者拾𤼵投壶者拾投哭
 踊者拾踊皆更为之也拾级者左右足更上也 胡
 氏铨曰拾级聚足拾掇也拾物必俯言蹑等级必俯
 视地若拾物然 陈氏浩曰先右先左各顺入门之
 左右也
 案拾级若如吕说则不聚足矣显与经文背胡谓俯
 视地则东西阶宾主不相顾亦非陈谓顺其门则不
卷二 第 48b 页 WYG0124-0093b.png
 应有就东阶诸礼
 总论孔氏颖达曰凡与客入至左足明宾与主送迎
 相让及升堂行步之法
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堂上接武堂下布
武室中不翔(薄平/博切)
 正义郑氏康成曰帷薄之外不见尊者行自由不为
 容也入则容行而张足曰趋堂上不趋为其迫也堂
 下则趋执玉不趋志重玉也聘礼曰上介授宾玉于
卷二 第 49a 页 WYG0124-0093c.png
 庙门外(孔疏引此证宾于堂下有/执玉时不疾趋而为徐趋)武迹也迹相接谓
 每移足半蹑之中人之迹尺二寸布武谓每移足各
 自成迹不相蹑行而张拱曰翔不翔亦为其迫也
 孔氏颖达曰帷幔也薄帘也张足疾趋而行敬也贵
 贱各有臣吏故其敬处亦有远近礼天子外屏诸侯
 内屏卿大夫以帘士以帷臣来朝君至屏而加肃屏
 外不趋也帷薄外不趋谓大夫士外不趋则内可趋
 为敬也堂上迫狭故亦不疾趋下阶则趋故论语云
卷二 第 49b 页 WYG0124-0093d.png
 没阶趋执玉须慎疾趋则或蹉跌失玉故不论堂之
 上下皆不疾趋也堂上不疾趋故迹相接每进六寸
 也 吕氏大临曰凡见尊者以疾行为敬然有不必
 趋者帷薄之外非尊者所见可以纾其敬也有不可
 趋者堂上地迫不足以容步执玉之重或虞于失坠
 也 方氏悫曰趋足容也翔手容也堂上不趋则未
 必不翔室中不翔则不趋可知
 通论孔氏颖达曰尔雅室中谓之时堂上谓之行堂
卷二 第 50a 页
 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出
 庙入庙不以趋为文若迎宾则趋以采齐行以肆夏
 行谓大寝之庭至路门趋谓路门至应门 陈氏祥
 道曰足在体下曰武緌在冠下亦曰武
并坐不横肱授立不跪授坐不立(肱古/横切)
 正义郑氏康成曰不横肱为害旁人不跪不立为烦
 尊者俛仰受之 孔氏颖达曰授立不跪者谓尊者
 立之时卑者以物授尊者不得跪烦尊者俯受若尊
卷二 第 50b 页
 者形短虽卑者得跪以授之 方氏悫曰授立不跪
 者为烦尊者之俯也授坐不立者为烦尊者之仰也
  陈氏浩曰横肱则妨并坐者不跪不立皆为不便
 于受者 徐氏师曾曰立与坐皆谓尊者不立谓跪
 也
 通论陈氏祥道曰公食大夫礼赞者坐取黍兴以授
 宾授立不坐也聘礼贾人坐取圭不起而授上介君
 子不以为非礼者贱不足以为礼也 方氏悫曰少
卷二 第 51a 页
 仪言受立授立不坐则不特授尊者而然虽受卑者
 亦然矣 姚氏舜牧曰授立不跪授坐不立则在受
 者又可知
 案并坐不横肱谓敌体者下二句则皆为尊者言之
 古人跪与坐皆两膝著地而有小异者反蹠坐其上
 而以股就足谓之坐伸腰及其服而挺身直起谓之
 跪跪以致敬而以物授尊者则礼有不同当尊者立
 之时则不必跪若当尊者坐之时则又须跪而不可
卷二 第 51b 页
 立皆以便于受者为礼也
 总论孔氏颖达曰此二节明步趋授受之仪
 
 
 
 
 
钦定礼记义疏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