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08-02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安集卷八
            元 揭傒斯 撰
 序
  吴清宁文集序
庐陵代为文献之邦自欧公始而天下为之归□溪作
而江西为之变故江汉被文王之化无思犯礼华周感
杞妻之哭而变国俗其所感虽殊而人心之变一也□
卷八 第 1b 页 WYG1208-0211b.png
溪没一十有年学者复靡然弃哀怨而趋和平科举之
利诱之也永新吴清宁以英妙之年际休明之运方策
名进士而独好古文已可谓豪杰之士矣然方今以明
经取士所谓程文又皆复乎古以其所好固无害于所
求也读清宁五七言诗已清润明快古赋已浏亮纯雅
记序已宛委有法而予窃有献焉清宁庐陵人也姑以
庐陵言之欧公天下之宗也百世之师也宜以为归□
溪衰世之作也然其评诗数百年之间一人而已独非
卷八 第 2a 页 WYG1208-0211c.png
子之师乎因二公之盛浚六经之源益溯而求之海内
之名必归子矣  丰水续志序
王顺伯修丰水志之六十有三年邑升为富州又二十
有五年李君肖翁典乡校居五年乃辑淳祐以来城池
人物时政之迹及前志所未备者为续志六卷条敷类
析穷蒐极简将以垂信方来惟东南物产豫章为下故
班孟坚曰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盖自古然矣是
卷八 第 2b 页 WYG1208-0211d.png
书于贡赋之变未尝不再三深致其意使为政者少有
仁恕必能戚焉有动乎中思复其旧其于政教所书必
录其善而遗其不善此居其乡不非其大夫之意亦作
志者之法也君以硕学粹德起文献之家居儒师之位
祠先贤尊景行育人才无所不用其道犹惓惓是书而
岂徒哉后之君子尚求李君之志
  萧孚有诗序
庐陵萧氏世为达官为能臣至临江从事煖有复以政
卷八 第 3a 页 WYG1208-0212a.png
事称而其季弟孚有乃以能诗闻夫为政与诗同心欲
其平也气欲其和也情欲其真也思欲其深纪纲欲明
法度欲齐而温柔敦厚之教常行其中也孚有之诗韦
出也读苏州韦公之诗如单父之琴武城之弦歌不知
其政之化而俗之迁也海内之学韦者吾识二人焉涿
郡卢处道临川吴仲谷处道有爵位于朝有声名在天
下其气完故独得其深厚而时发以简斋仲谷隐者也
其气孤故独得其幽茂疏淡而时振以岑参崔正言今
卷八 第 3b 页 WYG1208-0212b.png
复得孚有焉孚有生文献之家袭富贵之业而性情温
厚辞气閒雅故其为诗周旋俯仰举相似焉此非独善
学韦也亦居相似而性相近也使他日推以为政民有
不忍欺者萧氏之未艾于此可卜焉予闻其师刘君桂
翁亦深造于韦岂其固有所自耶
  孔氏谱序
孔氏世家一卷其派之在江西而显者是为临江三孔
孔之子孙曰克已者是为先圣五十五世孙由江西不
卷八 第 4a 页 WYG1208-0212c.png
远千里拜曲阜陵庙且因以考订其谱牒而收其所
未续者傒斯得与观焉于是悚然敬肃然惧进而告
之曰凡天下之受姓命氏未有非圣贤之后者也凡有
尊祖敬宗之心未有不知重其谱牒者也然徒知重其谱牒而不知求夫尊祖敬宗之实犹无谱牒也犹非其
子孙也而况孔子之世家乎夫孔子鲁之陪臣也去年
千七百有馀岁矣天下至今诵其书讲其道祀之以天
子之礼乐戴之如天地仰之如日月亲之如父母者果
卷八 第 4b 页 WYG1208-0212d.png
何以致是乎衢路庸众寻常之人一有不合于孔子之
教者犹得指而议之而况其子孙乎其为孔子之子孙
亦难矣故笼天下之陆海不足以为其富极天下之爵
禄不足以为其贵穷天下之奇珍异器不足以为其宝
其可富可贵可宝者在闻乃祖之道而凡学孔子者犹必
是为务而况其子孙乎夫谱其谱者尊祖之器也道其
道者尊祖之实也敬之勉之勿徒抱其虚器而号于众
曰吾先圣之子孙也吾惧其有议其后者矣子其慎之
卷八 第 5a 页 WYG1208-0213a.png
天历二年二月丁酉后学揭傒斯敬书
  重修揭氏族谱序
揭氏称汉安道侯之后者我桂阳府君据夹漈通志而
言也旴江之族与我同出乃祖楚司揭氏汝宁之族则
又祖汉阳信侯三者政未知所定也旴江与丰城之始
祖兄弟也今丰城称始祖为旴江府君误矣唐乾宁二
年仆射镇以败上官逢之功加银青光禄大夫持节袁
州诸军事守袁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有劳绩于
卷八 第 5b 页 WYG1208-0213b.png
袁子孙世居袁于豫章旴江为近且我始祖府君其名
政与仆射类岂其兄弟遭五季之乱遂散处诸郡耶是
未可知也然吾先世之雄文盛德在宋由进士而入者
科不乏人自足著白于无穷又岂敢重贻拜汾阳之讥
大德中族兄允中合诸谱而修之今则以宁兄复续而
广之读此者油然孝弟之心凄然霜露之感必有不待
而兴者凡我子子孙孙尚敬之哉
  送刘旌德序
卷八 第 6a 页 WYG1208-0213c.png
凡为进士有谒于予者余必有以告之余亦忝进士之
名也至于庐陵刘君粹衷余知己也方擢高科拜新安
之命而去余乃未有以告之粹衷亦以忧不果上今再
调宣之旌德宰而终不有以告之何也粹衷之所受学
皆贤师所与游皆良友所言皆仁义道德之懿所行皆
孝弟忠信之实举于卿而无忝选于有司而无惭余不
及则有之矣未有能过之者诚无以告之也然上之取
士先德行次经学次文艺次政事其法甚叙其道甚备
卷八 第 6b 页 WYG1208-0213d.png
历二十馀年非不久累七科之士非不多而天下政烦
教弛民情壅塞风俗不兴上之泽不下流日甚一日其
故何哉岂学无贤师游无良友以仁义道德为虚说以
孝弟忠信为曲行特窃其言以取禄位非有躬行之实
欤岂猜贤忌能者尚多怀奸挟诈者益众附之则安富
尊荣违之则贫贱忧辱虽儒者亦委而从之欤抑琐琐
州县上迫大府震以不仁之威压以非理之势虽欲自
竭有所不能虽能有所不容者欤抑任小者不可以谋
卷八 第 7a 页 WYG1208-0214a.png
大任轻者不可以图重守一官则治一官居一职则治
一职非宰相不足以变天下之化易天下之俗虽更七
科柄用者尚寡欤夫何儒者之无益于国也非儒者之
无益于国也不能尽儒者之用焉耳今粹衷之为旌德
也有君子之誉挟进士之号居一邑之长寄百里之命
得于已者有躬行之实待于人者无越分之望是非听
乎理屈伸由乎道乘饥渴之馀反贪暴之风政教之流
必浩浩乎若奔川东注风俗之变必靡靡乎若长风偃
卷八 第 7b 页 WYG1208-0214b.png
草儒者之效吾睹之有日矣余何以告之虽然粹衷所
治一邑耳由一邑而天下是在天子与宰相能用不能
用耳勉哉粹衷无画乎世之不能容不能知不能用也
  通鉴纲目书法序
孔子因鲁史作春秋以为万世之法朱子因司马氏通
鉴作纲目以正百王之统此天地之经君臣之义而圣
贤之心也世之言春秋者自公羊榖梁左氏以下无虑
数十家而义犹有所未明疑犹有所未解者鲁史不可
卷八 第 8a 页 WYG1208-0214c.png
复见且圣人之制作也后之羽翼六经者宜莫如朱子
犹不敢言春秋然纲目之作非深得圣贤之旨者不能
也故朱子不言春秋而知春秋者莫如朱子世之言纲
目亦无虑数十家既有春秋为之义例又有诸史可以
究其始末且去朱子之世为未远而又有亲及其门者
然言愈烦而义愈密非深得朱子之意如朱子之知春
秋者不能言也能言未有若庐陵刘氏纲目书法者其
辞则公羊榖梁其义则春秋而其志则朱子也古之有
卷八 第 8b 页 WYG1208-0214d.png
天下者莫若舜禹汤武然汤有惭德武未尽善舜禹之
后得天下者莫如汉曹氏亲受汉禅威加中国卒不能
夺诸葛孔明汉贼之分元魏据有中国行政施化卒不
能绝区区江左之晋而继之此万世之至公而不可易
焉者而犹或易之此纲目不得不继春秋而作此书法
不得不为纲目而发也此朱子之志也刘氏讳友益字
益友遭宋讫录闭门读书既深于经复长于史其为此书
几三十年寸寸而较铢铢而积微词隐义高见特识既
卷八 第 9a 页 WYG1208-0215a.png
足以启发千载而中有无穷之忧余故曰非深知朱子
之意如朱子之知春秋者不能言能言未有若刘氏纲
目书法者而又曰此朱子之志也于乎后之览是书者
尚求其志哉天历二年六月十日序
  范先生诗序
范先生者讳梈字德机临江清江人也少家贫力学有
文章工诗尤好为歌行年三十馀辞家北游卖卜燕市
见者皆惊异之相语曰此必非卖卜者已而为董中丞
卷八 第 9b 页 WYG1208-0215b.png
所知召置馆下命诸子弟皆受学焉由是名动京师遂
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浦城杨载仲
宏蜀郡虞集伯生齐名而余亦与之游伯生尝评之曰杨仲宏诗如百战健儿范德机诗如唐临晋帖以余为
三日新妇而自比汉廷老吏也闻者皆大笑余独谓范
德机诗以为唐临晋帖终未迫真今故改评之曰范德
机诗如秋空行云暗雨卷雷纵横变化出入无朕又如
空山道者辟谷学仙疲骨崚嶒神气自若又如豪鹰掠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08-0215c.png
野独鹤叫群四顾无人一碧万里差有可彷佛耳晚尤
工篆𨽻吴兴赵文敏公曰范德机汉𨽻我固当避之若
其楷法人亦罕及其居官廉直门不受私谒历佐海北
江西闽海三宪府三弃官养母天下称之尝一拜应奉
翰林文字而有闽海之命不果行至顺元年年五十九
卒其诗道之传庐陵杨中得其骨郡人傅若金得其神
皆有盛名其生平交友之善终始不变者郡人熊辀也
杨中将刻其诗命其子继文请序为书其始末如此呜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08-0215d.png
呼若德机者可谓千载士矣杨中字伯允傅若金字与
砺熊辀字敬舆诗凡若干卷
  书王鼎翁文集序
余旧闻宋太学生庐陵王鼎翁作生祭文丞相文每叹
曰士生于世不幸当国家破亡之时欲为一死而无可
死之地又作为文章以望其友为万世立纲常其志亦
可悲矣然当是时文丞相兴师勤王非不知大命已去
天下已不可为废数十万生灵为无益诚不忍坐视君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08-0216a.png
父之灭亡而不救其死国之志固已素定必不待王鼎
翁之文而后死使文丞相不死虽百王鼎翁亦末如之
何况一王鼎翁耶且其文见不见不可知而大丈夫从
容就义之意亦有众人所不能识者近从其邑刘省吾
得王鼎翁集始见所谓生祭文丞相文既历陈其可死
之义又反复古今所以死节之道激昂奋发累千五百
馀言大意在速文丞相死国使文丞相志不素定一读
其文稍无苟活之心不即伏剑必自经于沟渎岂能间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08-0216b.png
关颠沛至于见执又坐燕狱数年百计屈之而不可然
后就刑都市使天下之人共睹于青天白日之下曰杀
宋忠臣文丞相何其从容若此哉故文丞相必死国必
不系王鼎翁之文其文见不见又不可知而鼎翁之志
则甚可悲矣即鼎翁居文丞相之地亦岂肯低首下心
含垢忍辱立他人之朝廷乎鼎翁德之粹学之正才之
雄诗文之奇古则刘会孟先生言之备矣兹不复论独
论文丞相之心与鼎翁之志云尔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08-0216c.png
  城南宴集诗后序
京师天下游士之汇其适然觏晤为千载谈者之资定
百世通家之本代有之矣或以情附或以义感或以言
求其取友虽岐苟轨于道均可以著简书而托子孙也
城南兹集得朋之义盖备焉以仆愚戆亦俾在列肴核
维旅酒醑惟旨威仪有数长幼有节举盏更属以亲以
友比往风后若劝若惩杂以谈谐终归雅则残月既堕白露在庭觞酌未阑赋诗斯举饮者既不知其醉而不
卷八 第 12b 页 WYG1208-0216d.png
饮者若素嗜焉宾既不知其主而主者亦自忘焉居而
殊方出乃合辙新知旧好吻然靡间则斯会也不已难
乎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昔闻其语今见其人特未知所
以资千载本百世者果安在耳庐山郑君直卿既序其
会集之详于前余复申其交友之乐于后君子所命不敢
废焉
  送胡伯友拜孔林序
胡某伯友吾乡之贤而秀者也好学而笃志尝谓吾受夫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08-0217a.png
子罔极之恩欲一拜孔林而不获焉至顺三年夏以职
事上计京师过任城距曲阜九十里欲往不可得及竣
事将还告予曰吾必一至孔林遂所愿焉幸有以教我
予进而告之曰夫能使我知所以为人之道而尽心焉
者夫子之教也此所谓罔极之恩也服夫子之教尽为
人之道所以报夫罔极之恩也非必造其居里谒其林
庙而后为尽报夫子之道譬之其亲其生养之尽其乐
其没也葬之尽其礼祭之尽其诚其服于身也惟父母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08-0217b.png
之训是承可为真孝子矣其养也葬也祭也其服于身
也悉反是曰必一造其亲之墓而致其哀焉得谓之孝
子矣乎其事圣人也亦然非圣人之学不学非圣人之
言不言非圣人之行不行其服于身也悉反是而岁必
一至孔林而展其礼焉得谓圣人之徒矣乎吾既知
所以为圣人之教所以为人之道吾尽吾知而行吾所
知其报夫子罔极之恩孰大于是舍是人必谓要誉于
乡党朋友而已夫读圣人之书求圣人之学能思其罔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08-0217c.png
极之恩必求其居里谒其林庙斯过人亦远矣虽然吾子其勉之秋八月六日揭傒斯序
  送张掾序
张君用以吏起南阳历澧州升宪府一旦又掾于监察
之庭君用亦荣矣而余窃有言焉夫今之号称风宪者
下而肃政上而台察皆朝廷耳目之寄四海生民之命
以伐奸立善扶网振纪其为职任而得扬扬言天下得
失抉智巧之所讳避莫如监察御史得与监察御史执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08-0217d.png
简牍必可否持是非又莫若为其掾则㞐其任者其责
不既重矣乎以至重之责而惟招人毫发之不慎报
草芥之私顾以售其黜陟之威以逞快其欲心其为害
亦大矣然君用之为人高明果毅人也公而忘私人也
夫高明则情无不察果毅则事无不断公则理无不得
持是以往何忧其不名之立功之成哉然余窃又有献
焉传曰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又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
者直故以小善而掩大恶则为恶者滋以小过而弃大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08-0218a.png
善则为善者惧举不当贤罚不及罪谓之不任故君子
平其心而直其气思其职而竭其力乐其效不计其报
君用其慎之哉君行见吾故人朱仲章亦称高明果毅
公而忘私人也其为我谢焉
  送陈文学序
新授靖州会同县文学旴江陈君将行而通国之人皆
笑之巧者笑之以拙愚者笑之以狂彊者笑之以不奋
扬弱者笑之以不自爱其身其言曰繇旴而靖水陆行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08-0218b.png
几三千里高如梯苍天深若航大海穿虎豹摩虬龙又
何必弊弊焉为一文学哉君方趣装具糗粮倓然若不
闻觅觅然笑且咍行有日矣告余别余曰人之笑子
众矣子无以人之笑而自丧也人之笑子者不知子者
也人之笑子者官卑而地遐也不闻笑子之学也夫文
学虽卑王官也会同虽僻小王邑也吾守王官居王邑
食王禄而行吾之道夫何不可之有子行矣其笃尔行
谨尔言敬尔仪毋蔽尔私毋徇尔财求其可事者事之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08-0218c.png
可友者友之可教者教之以无替王官尼王化竭吾职
而已又安知官之卑地之遐乎且子方盛年而亲未老
政自树立之日苟可以行其道虽寒荒穷发之外将不
暇顾况会同哉子行矣勉旃善自树立官卑地遐非子
之病也今之笑子者将拜子矣
  赠医氏汤伯高序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
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08-0218d.png
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
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
故功恒归于巫败恒归于医效不效巫恒受上赏而医
辄后焉故医之稍欲急于利信于人又必假邪魅之候
为容虽上智鲜不惑甚而沅湘之间用人以祭非鬼
求利益被重刑厚罚而不怨悔而巫之祸盘错深固不
解矣医之道既久不胜于巫虽有良医且不得施其用
以成其名而学者曰以怠故或旷数郡求一良医不可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08-0219a.png
致乌乎其先王之道不明欤何巫之祸至此也人之得
终其天年不其幸欤吾里有徐先生若虚者郡大姓也
年十五举进士即谢归业医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
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乃止历数十年其
学大成著易简归一数十卷辨疑补漏博约明察通彻融
敏咸谓古人复生其治以脉不以證无富贵贫贱不责
其报信而治无不效其不治必先知之惟一用巫乃去
不顾自是吾里之巫稍不得专其巧矣余行数千里莫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08-0219b.png
能及间一遇焉又止攻一门擅一技而已无兼善之者
来旴江得汤伯高该明静深不伐不矜深有类于徐余
方忧巫之祸医之道不明坐视民命之天阏而莫救而
爱高学之有类于徐且试之辄效故并书巫医之行利
害及徐之本末以赠之嗟夫使世之医皆若虚伯高信
之者皆吾里之人巫其能久胜矣乎伯高名尧自号常
静处士若虚名棪闻庐山有郭氏号南寄者亦有名
  夷白先生集序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08-0219c.png
靖州史君郭履以外舅夷白先生郑氏所著须堂集若
干卷请序于豫章揭傒斯序曰莆田郑氏自夹漈先生
以博学闻天下其后百馀年有夷白先生夷白先生早
孤穷学于林皋父先生林皋父先生大奇之年十五六
即弃去日纵饮博豪游市肆间林先生患之一日适过
林先生门先生出遇之召闭斋阁中数月日夜切责诟
辱遂大感悔悉谢绝游从研极经史下至百家外说无
所不涉放笔为文厓崩崖豁幽诡变眩赫然如临百万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08-0219d.png
之兵谋勇捷出宋末以乡赋与计偕不第大臣荐有史
才得召试史馆去之淮汉间与诸健帅豪士游气益横
厉多憾激慷慨之言入国朝辟聘交至杜门不起著古
易观玩等书探圣人之微立后世之的子孙宾客相对
竟日闻一语辄汗下其学行大抵类夹漈先生或谓其
诗文之奇古过之悲夫世复有奇伟博达之士若夷白
先生者乎使先生所遭皆合乎志少尽其用则英光盛
烈不与古人飞驰于汗简哉而林皋父先生亦不泯然
卷八 第 19a 页 WYG1208-0220a.png
于世交称道之矣顾以是托余不亦重可叹哉先生名
钺字伟节云
  纯德先生梅西集序
纯德先生郭君讳堂字德基长乐人也世以明经显号
书橱郭家父正子宋名进士好春秋著春秋传论由是
治春秋者多师郭氏春秋先生少孤母林教育之长通
六经尤长于易著易述治易者复师郭氏易而素尚高
洁登山临水雅歌投壶宾馔无虚日酒酣为文下笔不
卷八 第 19b 页 WYG1208-0220b.png
少休每一篇出争相传写皆效其体闽中居士莫敢与
比先生亦未尝少自矜衍人有一善称之不极不置故
人乐出其下初补太学生宋亡居乡教授至元中以遗
逸起家三为郡文学所至相贺以为得师先生之文益
高道益尊而亦以是终焉闽之贤者黄监簿仲元论先
生曰动静可识近乎时人不绝俗近乎知奖士成名近
乎仁其有道者与郑国史钺曰先生之文流出肺腑
有开元元和风致长短句妙处逼秦晏今翰林学士承
卷八 第 20a 页 WYG1208-0220c.png
旨程公廉问闽海时尤相雅爱亦曰其谈经明白统贯
不刻凿以为异其诗若文和平沉深不琢镂以为工其
为人疏通慷忼谨简易直不矫亢以为高其为子为父
孝以慈其与人交弥久而孚益远而不可忘盖先生之
质全于天先生之文粹于学不求敬而人敬之不求爱
而人爱之不求知而人知之不求传而人传之乌乎此
所以为先生也耶皇庆二年夏先生之子履由太子太
傅府长史出知靖州其行也集先生之诗若文若干卷
卷八 第 20b 页 WYG1208-0220d.png
曰梅西集属余序余能序先生之文耶然余乐其人慕
其道好其文庶几可以托不泯遂序之纯德其门生故
友之所谥云是岁六月朔豫章揭傒斯序
  送程叔永南归序
翰林程公以儒术起家出入三朝德盛望隆为国名臣
为江南第一今天子即位加恩近臣佩相印者以百数
惟公屹然岳立不倚不阿繇是名日登天子以为有大
臣体特超迁三官追赠其考妣官其一子同知南丰州
卷八 第 21a 页 WYG1208-0221a.png
事赐七品服于是宠荣至矣咸以为宜而公惕然踖然
如不胜人益以为难南丰君行且有日又属禁时不得
奉尊酒写万里之怀乃为之辞曰君为郢公之孙翰林
公之子日连衽结鞅而来者非名卿大臣则高人俊士
凡修齐经济之道进退揖让之节忠孝廉恪之本宜皆
饫闻而熟见之矣君藉旴南丰旴属邑今虽别为州犹
乡邦也凡地之险易民之情伪务之缓急得失亦素讲
而深喻之矣君又才高而识远气和而节下机未发而
卷八 第 21b 页 WYG1208-0221b.png
彀释声未振而响应以之剸繁剧解盘错事上而接下
莫不宜惬吾恶能言之君见巷列之树乎其初也既宜
其地而封植之矣又灌以液之援以周之剔其蠹而时
视之靡不曰吾将夏息其阴冬取其材以成室屋矣而
往往不相待焉幸而后之人爱而有之否则撒其藩垣
肆其狂驰牛马触劘樵牧扳援先披其枝后拨其根见
者伤嗟闻者愤惋不亦悲夫人之积德累行食勤衣苦
远者数十世近者百数十年所以厚其子孙厥惟艰哉
卷八 第 22a 页 WYG1208-0221c.png
故周公有鸱鸮之遗鲁人贻閟宫之颂诚知机搆之难
承继之甚不一也今若君之家者亦已寡矣而君又将
有民社之寄焉夫世降不古者亦已久矣吏民之憸巧
豪横之伺候利诱之荡泊臧获之贪黩骄慢小有不诫
则祖宗为辱不亦甚可畏哉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能如
翰林之于郢公则善矣虽然吾何以为君言哉位已高
而意益下官已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取此孙叔
所以治楚也以是三者而行之以诚亦庶乎其善也敢
卷八 第 22b 页 WYG1208-0221d.png
书以引
  送族子时益赴南康主簿序古者内自御史府诸监寺外及郡县皆置主簿内掌印
勾检稽失外关录诸事省署文书今惟县置之然得与
令丞列坐联署相可否关决事其职乃与令等令曰可
主簿曰不可不可行也主簿曰可令曰不可不可行也
凡狱讼期会署文书又必自主簿始以次至于丞若令主
簿不可即尼不行令虽尊亦有所不得专者故令主簿
卷八 第 23a 页 WYG1208-0222a.png
必惟其人族子时益性廉而平气和而清好友行于家忠
孝著于宗族乡党通经学古敏而能下尝以国书教授
临江上下交称其贤今又主簿南康吾知必得其职矣
然子虽贤令非其人则不能以行令贤郡太守佐非其
人亦将有所不行余闻新邑令则蒋君也余尝与之友
读书习律和一平恕贤令也郡太守赵公余亦尝接言
论于朝好古博雅贤守也其佐幕则一君为元僚一君
以宪掾起家廉直明慎贤佐也余知之最有年夫令贤
卷八 第 23b 页 WYG1208-0222b.png
郡守佐又贤子虽有不及犹将容之况以子之贤乎余
不独为子之幸实为南康民之幸吾闻南康有八百毒
龙不深潜远逝则将化其德而从之矣古者主簿之职
勾稽得其当犹有去为御史为卿监令仆者子其勖之
  送李克俊赴长兴州同知序
夫今之所谓善政者亦曰廉而已矣廉非为政之极而
为政必自廉始惟廉则欲必寡欲寡必公公则不匮然
天下皆知廉之为贵也而莫知为之何也禄薄而任重
卷八 第 24a 页 WYG1208-0222c.png
内不足以给其妻子外不足以应其诛求孰能不为之
动哉设有一人焉则自以为度越恒人且万万矣遂乃
傲大府慢同列奴视胥吏而草芥其民及夫怨怒并兴
祸衅交作又自咎曰廉不可为如此人亦曰廉不可为
如此于是改行易节售私骋欲波荡而火焮廉耻之道无
遗矣不败不知夫如是政何由善民何由生哉故知贵
廉而能保其名者恒求一二于千万也吾独于河东李
君克俊之贰长兴也跃然为之善君之先人是为集贤
卷八 第 24b 页 WYG1208-0222d.png
侍读学士𫾻历中外馀四十年天下号为能臣凡为政
之道必讲之有素君又餍饫于诗书沉酣于礼义其平
易足以近民长兴又为浙右上腴食公田之入足以自
给也他日称廉循者实于君有望焉夫廉者固君子之
事也不可以多上人  送刘真叟赴广东宪幕诗序
淮西有贤士曰刘君真叟初从诸生间有能诸声至大
初部使按行至郡其掾方端甫刚直廉正人也雅知人
卷八 第 25a 页 WYG1208-0223a.png
闻君名即言部使者命有司贡焉将用为掾会有令君
以南士罢佥事郑公善明独深惜其才不得用君方闭
门读书大肆于学将就试有司延祐七年春郑公持节
南海道遇故掾张信卿语刘君甚悉召与俱君叹曰士
为知己用用不用命也吾不可以负郑公乃杖策踰梅
关下韶水不远二千里往从之适余遇于章江之上诸
士友为诗以艳其行复请余序所由来然余观刘君以
粹德实学长才修名政恐区区一掾不足以辱刘君而
卷八 第 25b 页 WYG1208-0223b.png
郑公能知人如此能下士如此刘君固不得辞是行也
夫公卿下士可以观其政矣君子见贤人出可以占其
时矣故余不以刘君受知郑公为喜而以郑公能知人
下士为喜不以刘君得一掾为喜而以贤人君子出
应其时为喜刘君勉乎哉余望子于青云之上复系以
诗曰新裁桂楫发龙舒南度梅关谒使车霜气春随五
色笔虹光夜入满船书天涵圣泽鲸波澹雨洗蛮荒瘴
雾虚日晏从容莲幕里知君随地有安居
卷八 第 26a 页 WYG1208-0223c.png
  宋史论序
传曰五帝异乐三王不相袭礼圣人非恶同而好异也
势不能也是故圣人执经以达道君子因时势以立业
经有定位权无常势变化消息与时皆极知此则可以
明古今之故而制当世之务矣集贤大学士枢密院使
大梁王公历观先儒论前史之得失必责以五帝三王
之事乃本司马氏通鉴作历代论史一本陈均宋编年备要作宋史论凡十数万言不为甚高之论而求中行
卷八 第 26b 页 WYG1208-0223d.png
之实不务辞藻之富而求理义之当执经达权得易随
时之义彰善黜恶有春秋责备之法所以求当于古人
垂训于将来也而于宋论尤加详焉其称太祖之得天
下也无异前代而能建过唐之祚接继尧之统者立国
以仁设教以儒此有道之长也所深惜者太祖无娄敬
之臣太宗有鲁桓之行神宗首用王安石以启宗室衰
削之深根哲宗起章惇徽宗任蔡京以致播迁之极辱
高宗为中兴之主而李纲张浚废痼宗泽忧死岳飞杀
卷八 第 27a 页 WYG1208-0224a.png
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徒汇征旅进更为腹心拒绝和
之议弃恢复之几甘宴安于穷陬忘祖宗之大耻孝宗
既非刚明之主徒声北伐之辞宁宗之疾委柄侂胄理
宗之立归德弥远群邪辐辏善类日消不顾唇齿之谋
窃取复雠之美驯至度宗权归似道欺君败国卒至覆
亡三党之祸成于三变四凶之毒继于五鬼反覆小人
之情状痛悼君子之椓丧读之千载之下犹当拊膺扼
腕流涕而永叹也至论其家法规制人才文物则薄唐
卷八 第 27b 页 WYG1208-0224b.png
而陋汉南北并国则帝宋而黜金以王钦若收湿榖蠲
旱租放逋责吕惠卿却西夏丁谓经制施黔虽小人犹
有所取赵普修私怨韩琦刺义勇司马光改助役范纯
仁复青苗刘挚等议调停文彦博吕大防主回河寇准
荐丁谓张浚抑李纲杀曲端引秦桧虽君子而犹有所
憾若此之类不可殚陈皆矫然出于群思众见之中嶷
然立于大公至正之表所谓圣人复起不易吾言矣呜
呼读诗书而不知经权之道时势之宜孔子曰虽多亦
卷八 第 28a 页 WYG1208-0224c.png
奚以为夫国以贤兴以谀衰君以忠安以忌危何自古
人主之悟者恒鲜也以公文学行艺才识器度直内而
方外忧国如忧家身事五朝位历二府雄名硕望将五
十年犹以馀忠遗智托之空言使天下后世之为人君
为人臣者知所龟鉴而为宋成书者亦有所折衷焉虽
然今天下之望于公者其止是哉敢书以为宋史论序
 
 
卷八 第 28b 页 WYG1208-0224d.png
 
 
 
 
 
 
 
 文安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