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208-02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文安集卷七
            元 揭傒斯 撰
 书
  上李秦公书
五月吉日豫章揭傒斯谨再拜奉书平章国公阁下夫
士志为上时次之位次之农不以水旱怠其耕商不以
寒暑辍其负贩故能致千金之产登百榖于场况士之
卷七 第 1b 页 WYG1208-0205b.png
致于道者乎不逢于今必显于后有其时有其位道行
于天下天也无其时无其位道不行于天下亦天也君
子无与焉故士之所患者志不立道不明不敢计其时
与位也因其时求其位以行其道此士之志也而不敢
必乎天也士苟志于道生乎今之世可谓得其时矣然
犹往往以不得其位为患其信之不笃而欲必于天者
从而为之言曰上之人不能用夫士且怨且愤呜呼过
矣尝观夫用舍之际矣或一人荐之而百人阻之不能
卷七 第 2a 页 WYG1208-0205c.png
使之不用且大明其道于天下或百人举之而一人抑
之卒罢而归致老死而无闻夫一人至寡也百人至多
也用舍系焉而无所容于力非天也耶上之人苟能知
其力之所至不能夺天之所与不能畀天之所不与贤
者进而用之不贤者退而黜之不置一毫疏戚爱憎薄
厚之心于其间惟以国家得人为务如是而犹有不信
乎道上犹有遗才之恨者未之闻也尝观士之志立矣
道明矣得其时与位矣而不能见知于其君道终莫能
卷七 第 2b 页 WYG1208-0205d.png
以行虽行而不远噫何其道之难行也耶伏惟阁下学
富而德广志勤而行实不以摧困拆辱而易其节不以
富贵显荣而改其度尊为天子之旧学信为天子之腹
心位崇乎公相功施乎社稷名声昭乎四海可谓得其
时与位而道信行矣又力能进退天下之士而无一毫
疏戚薄厚爱憎之心置其间一务于为国而得人天下
之士莫不颙颙然厉其志修其道以待时之用已然以
一人之明笼天下之士岂必能保其固无遗才耶亦举
卷七 第 3a 页 WYG1208-0206a.png
其所知倡于其上而已耳仆少贫粗袭祖父业年十五
六即挟其所有奔走衣食于四方乘惊湍绝峻崿触冒
乎炎埃雨雪之间或过午而未食或既夕而犹迈人情
态之变风俗政化之异本末逆顺之由盖备尝而毕
览之矣至于国家内外之体补偏救弊之术亦尝求其
说而熟虑之矣然未始敢以告之人者疏远鄙贱之士
虽告而不信徒取诟病焉耳既无上下之援可自取爵
位而力行之又无知己之人可相告语事苟利于时不
卷七 第 3b 页 WYG1208-0206b.png
必由已出然终默默自悼行年三十有九蠢然而无闻
近始因缘亲戚计可无旅食之忧遂自豫章附舟五千
里而至京师虽童仆不敢携一人恐重以累诸人也凡
平生寓之目属之耳体于身藏于心不敢以告之人者
阁下皆已行之矣其未行者必次第而行之仆何敢踰
涯越分而进以贻教玉人之讥夫翰林皆极天下之选
不以愚不肖过相荐引私窃自幸事苟有集庶几由是
而至于可为之地以自见其平生之所志万一不然亦
卷七 第 4a 页 WYG1208-0206c.png
可藉手以归曰吾尝获荐于翰林矣吾尝获登李公之
门矣益厉其志修其道垂之简帙传之子孙乐夫天之
所以命我者用之舍之不敢求必于天也惟阁下少垂
察焉傒斯恐惧再拜  与尚书右丞相书
傒斯再拜尚书右丞相阁下傒闻因众者可以显立功
忘已者可以广得贤千尺之松不蔽其根者独立无辅
也森木之林鸟兽群聚者众材咸济也是故自用无朋
卷七 第 4b 页 WYG1208-0206d.png
专欲无成得众者昌寡助者亡此贤愚同智古今一轨
者也易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夫泰之为卦君子道长
之时也君子当道长之时其进尤必引其类则吉是进
而不引其类虽当泰之时犹凶也人方安居暇食若无
事于贤一旦风飞云会加之百官之上立于庙堂之内
以数尺之身任天下之责方寸之心关天下之虑虽有
周孔之智贲育之勇未闻能独成其功也此仆与阁下
不能无情伏惟阁下聪明强毅卓荦宏大诵圣人之书
卷七 第 5a 页 WYG1208-0207a.png
行古人之事为政知王道之本好贤有虚已之实生民之
所仰望君子之所依归又当天子锐精求治之时身任
鼎铉之寄以求治之时当鼎铉之地而生民有仰望之
情君子有依归之心诚阁下垂名立功报国显亲之秋
也然方今进贤用能之当否在阁下富民理财之能否
在阁下斟酌庶务之宜否在阁下天子之所属寄生民
之所责望在阁下其任亦甚重且难矣夫上有宰相下
有参佐百官而独责任于阁下者以阁下明王道识治
卷七 第 5b 页 WYG1208-0207b.png
体知本末之所先后经权之所异宜也此春秋所以责
备于贤者耳由今观之孰若一上下齐彼已旁罗俊乂
广览英贤因其材而分任之而坐居其成功则功可大
名可久福可致而祸可销也不然一身且未知所计况
为朝廷计哉然凤凰鸑鷟非凡木可栖绝奇异能非常
调可致悬千金之赏不患无徙木之人市千里之骨何
忧无绝足之马诚能推诚折节激昂鼓舞则士必乐为
用士乐为用何功不成且进贤者非所以市私恩也将
卷七 第 6a 页 WYG1208-0207c.png
以佐天子理万民也忠以出之信以行之忠信之人天
必祐之毋患乎贤之不为用但尽其求贤之道而已牛
之肯綮逢庖丁之刃则解木之盘错遇匠石之斤则离
毋患乎事之难行但尽其用贤之道而已进一君子则
君子之类应任一小人则小人之类应此善败祸福之
由不可不审且慎也惟阁下察焉傒斯再拜  答胡汲仲书
傒斯顿首汲仲簿公执事傒斯比猥以陋薄之见汎浮
卷七 第 6b 页 WYG1208-0207d.png
之辞渎冒于执事意甚悔之既无及已连月滞留于外
不得朝夕访问不图宏大更枉还答又以俗迫雨坐山
疃者连旬不得上谢知执事于我如何哉然贤者之待
不肖不肖之望于贤皆不可谓之无意也苟有忠告则
肝胆相呈心口相宣不当蓄嫌畏挟蒙背若市井涂路
之人也故有所祈不敢默默遂止以执事好古之敏信
道之笃知足以知之勇足以行之可谓魁杰特达出群
之士至于商略人物言论风采颇若无人来书有云为
卷七 第 7a 页 WYG1208-0208a.png
众所推谬当斯文之托仆窃以为过矣夫衰周之世文
武几坠孔子以天纵之圣出为天下万世之宗且曰十
室之邑必有忠信其自居者好学而已孟子当战国之
时辟杨墨排纵横揭孔氏之道而明之若扫秽翳开日
月之光疏百川益河海之深及其辩也曰不得已今幸
与执事居休明之世吾道光盛贤士辈出礼乐非甚崩
大坏际天所覆无不顺轨虽有孔孟犹不当骜然自任
略无辞让之色使执事所学之道所居之世诚当孔孟
卷七 第 7b 页 WYG1208-0208b.png
之任必待后世之人推尊而光显之不当自道若此且
以执事自处为何如时哉今年夏见青田陆如山谓执
事自许直继孟子非知道之士不能为是言者犹或不
识执事所言之旨由今而言则信有之矣夫孔孟大圣
也大贤也当斯文之托者若孔孟可矣而孔子曰攻乎
异端斯害也已孟子曰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然
每与执事商论则甚尊信佛老氏至欲合三氏而为一
则当斯文之托者道固应如是乎此皆甚不可者也或
卷七 第 8a 页 WYG1208-0208c.png
谓执事有师道而无友道诚知言哉传曰如有周公之
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此之谓也来书又
云前乎千古圣贤相传之道由诗若文而知后乎千古
亦将由诗若文而知今之道予读其言而悲之自汉以
来继述之文多可读之文少夫道有本文有体尊卑大
小长短疏戚华实正伪截乎若天地山川之不可相陵
昭乎若日月星辰之不可相踰离乎若飞潜动植之不
可相移惟适当而已耳近见执事序黄成性文章言辞
卷七 第 8b 页 WYG1208-0208d.png
夸大皆非事实其所称举皆公卿大臣之事非学道在下
者所宜言抑亦自任之素不知其言之过也且文者古
圣贤不得已者之所托也而今世行道之士不惟其事
尚欲托之此而垂后不亦甚可悲夫仆之才不足以知
执事仆之言不足以晓左右所以闻之父师之训有与
执事戾者聊为僣越申言之前言敢以为执事之忠后
之言敢以为执事之望尚冀致之用以幸学者以示来
世则大愿也优柔之教敢不敬承闻将就天台之阙不
卷七 第 9a 页 WYG1208-0209a.png
知何时定行当于江浒一别  与萧维斗书
傒斯再拜论德萧公阁下仆性分粗谬昏戆绝不通时
事与人交不计隆薄能否辄以古道相期待俗下诟病
日甚不止终愧悔今复妄有谒于阁下焉惟天生贤哲
常旷数百载不一二见及有其人或又废于庸主格于
谗忌尽于懦怯畏慎弗克卒其大业仆甚痛之自来京
师目睹耳听口诵心语惟公全才学富义精仁熟谦让
卷七 第 9b 页 WYG1208-0209b.png
克谨去就有节名与实侔位与德称有古大贤之风束
帛之聘累光丘园每聘必增其帙每召必优其礼其尊
德乐道右贤尚能崇信慕向若汉高帝之于四皓可谓
隆矣然四皓不出则已一出则能割至尊之爱定天下
之本建万世之名翛然而来浩然而归来不见其所难
去不见其所穷何其裕哉且今天下非汉高之草创皇
太子聪明仁孝过于惠帝上亲信笃爱无高帝之惑溺
昔之储贰不得与国家之政今则无所不领宜若公者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08-0209c.png
知无不言言无不从然天下之贤士未振者不闻有所
举天下之政令有阙者不闻有所陈愔愔默默日以怀
去为务又不能借一事决去就使天下有识之士蹀足
揽掔裴徊四顾而失望仆诚愚鄙未达其故抑尝举之
而未用陈之而未行邪则去就可以兆矣道行于天下
谓之达道不行于天下谓之穷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今公居达之时行穷之事尤所未喻且
天之生斯人也岂徒欲宠荣其身体利泽其子孙而已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08-0209d.png
亦欲使生民之有知也公诚能高卧空山远引遐陬则
为巢许务涓之徒可为严陵鲁连之徒亦可虽欲骖风
驷霞谈诡变眩如偓佺安期羡门卢敖徐福之徒亦可
今业已出矣食其禄而居其位矣何乃若是恝恝邪窃
为公计莫若摅肝沥胆激昂慷慨极论天下之贤士求
当今政令之得失典章文物之损益君储切身之急务
疏而陈之苟其说行则从容可为二疏之事不行则挂
冠神武拂衣而去矣上不负朝廷之知下不觖天下之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08-0210a.png
望天下之士莫不想望风槩咨嗟太息曰萧公真贤矣
哉朝廷之尊贤下士必自公始则公进为国家之荣退
为斯道之隆生为万全之人没有无穷之名不亦休乎
又不得已则引年谢病而去耳或曰公不得已而起而
身冒大名被至恩夙夜战掉兢剽犹惧不持若夫进贤
补过则揆谏之司吾所职者辅迪是宜且言之而中则
吾之归未可期言而不中则僇辱所归况若公者进退
语默必有其时岂庸竖贱走所能察识哉仆益惑焉夫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08-0210b.png
公之出处非若彼旅进旅退之人旅进旅退之人虽千
万不为天下轻重公实有万世之系焉不可不暴白于
天下后世后世使之有则也念之念之时不再矣仆近
行河济之间有过而歌者曰我行河济兮瞻彼泰山圣
之不待兮我道孔艰进不汝信兮退即汝谖河兮济
分道靡靡兮乃抚枻送而和之曰泰山巍巍吾其跂
而河水瀰瀰吾其济而圣人虽远吾斯轨而因录其词
并书以献惟公念生才之难遭时之不易悯斯民之无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08-0210c.png
知贷狂瞽之不察视中道而导之归幸甚幸甚傒斯再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08-0210d.png
 
 
 
 
 
 
 
 文安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