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a 页 WYG0449-07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七
           宋 李幼武 纂集
   谢良佐 上蔡先生
  字显道上蔡人释褐登第授秦州教建中召对除
  书局官后复去为筦库以飞语坐系诏狱禠官
习举业已知名往扶沟见明道明道语人曰此秀才展
 拓得开将来可望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b 页 WYG0449-0718b.png
见明道受学甚笃明道一日谓之曰尔辈在此相从只
 是学某言语故其学心口不相应盍若行之请问焉
 曰且坐伊川每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
明道又谓谢子虽小鲁直是诚笃理会事有不透其颡
 有泚愤悱如此
朱公掞以諌官召过洛见伊川显道在坐公掞不语伊
 川指显道谓之曰此人为切问近思之学
胡文定云先生初以记问为学自负该博对明道举史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2a 页 WYG0449-0718c.png
 书不遗一字明道曰贤却记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
 谢闻此语汗流浃背面发赤明道却云只此便是恻
 隐之心及看明道读史又却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谢
 甚不服后来省悟却将此事做话头接引博学之士
谢子与伊川别一年往见之伊川曰相别又一年做得
 甚工夫谢曰也只去个矜字曰何故曰子细点检得
 来病痛全在这里若按伏得这个罪过方有向进处
 伊川点头胡文定公问矜字罪过何故恁地大谢曰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2b 页 WYG0449-0718d.png
 今人做事只要誇耀别人耳目浑不关自家受用事
 有底人食前方丈便向人前吃只蔬食菜羹却去房
 里吃为甚恁地
知命虽浅近也要信得及将来做田地就上面下工夫
 余初及第时岁前梦入内廷不见神宗而太子涕泣
 及释褐时上晏驾哲宗嗣位如此等事直不把来草
 草看却万事真实有命人力计较不得吾平生未尝
 干人在书局亦不谒执政或劝之余对曰他安能陶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3a 页 WYG0449-0719a.png
 铸我自有命在若信不及风吹草动便生恐惧忧喜
 枉做却闲工夫枉用却闲心力信得命便养得气不
 挫折(语/录)
游子问谢子曰公于外物一切放得下否谢子谓胡子
 曰可谓切问也胡曰何以答之曰实向他道在上面
 做工夫来胡曰如何做工夫曰凡事须有根屋柱无
 根拆便倒树木有根虽剪枝条相次又发如人要富
 贵要他做甚必须有用处寻讨要用处病根将来斩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3b 页 WYG0449-0719b.png
 断便没事
或问谢子于势利如何曰打透此关十馀年矣当初大
 故做工夫㨂难舍底弃却后来渐渐轻至今日器物
 之类置之只为合要用却无健羡底心
问太虚无尽心有止安得合一曰心有止只为用他若
 不用则何止吾丈莫已不用否曰未到此地除是圣
 人便不用当初曾发此口被伊川一句坏了二十年
 曾往见伊川伊川曰近日事如何某对曰天下何思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4a 页 WYG0449-0719c.png
 何虑伊川曰是则是有此理贤发得太早在问当初
 发此语时如何曰见得这个事经时无他念接物亦
 应副得去问如此却何故被一句转却曰当了须有
 不透处当初若不得他一句救拔便入禅家去矣伊
 川直是会锻鍊得人说了又却道恰好著工夫也
昔日作课簿以记日用言动视听是礼与非礼者又云
 旧多恐惧常于危阶上习(并语/录)
儒异于禅正在下学处颜子工夫真百世轨范舍此应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4b 页 WYG0449-0719d.png
 无入路无住宅三二十年不觉便虚过了
春秋大约如法家断例也折以中道耳恐因是及中庸
 因中有权与取两者之中之说
进学加功处若欲少立得住做自家物须要自用法术
 乃可得之迩来学者何足道能言真如鹦鹉也富贵
 利达今人少见出脱得者非是小事如禅家透声色
 关切须勉之
透得名利关便是小歇处然须藉穷理工夫至此方可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5a 页 WYG0449-0720a.png
 望有入圣域之理不然休说万无见道之理
某缘早亲有道复为克已之学遂于世味若存若亡昨
 经忧患仕意浸薄矣
学之所贵有诸已为难闻詹君辈勇猛精进殊可喜能
 更觑得破一切物累尤佳若觑不破则未论行险侥
 倖而气已弱志已丧矣有志于道者不可不戒真当
 朝夕点检令了了也(并手东/胡文定)
冯忠恕问陈叔易言伊川尝许良佐有王佐才以是质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5b 页 WYG0449-0720b.png
 于和靖和靖曰先生无此语先生晚年显道授渑池
 令来洛见先生留十馀日先生谓焞如见显道试问
 比来所得如何焞即往问焉谢曰良佐每常闻先生
 语多疑惑今次见先生闻先生语判然无疑所得如
 此具以告先生先生曰某见得他也是如此虽甚喜
 之但不闻此语耳(记善/录)
谢先生监西竹木场朱子发震自太学与弟子权偕往
 谒之坐定子发进曰某愿见先生久矣今日之来无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6a 页 WYG0449-0720c.png
 以发问不识先生何以见教先生曰好待与贤说一
 部论语子发私念日刻如此何由亲领其讲说已而
 具饭酒五行只说他话及茶罢乃掀髯曰听说论语
 首举子见齐衰者与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
 作过之必趋又举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
 席也皆坐子曰某在斯某在斯子张问曰与师言之
 道与曰固相师之道也夫圣人之道无微显无内外
 由洒扫应对进退而上达夫道本末一以贯之一部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6b 页 WYG0449-0720d.png
 论语只恁地看(语录/后跋)
谢子见河南夫子而归尹子送焉问曰何以教我谢曰
 吾徒朝夕从先生见行则学闻言则识譬如有人服
 乌头者方其服也颜色悦泽筋力强盛一旦乌头力
 去将如之何尹子反以告夫子夫子曰可谓益友矣
论颜子具体而微者合下来有恁地气象但未彰著耳
 孟子强勇以身任道壁立万仞谁敢正觑看非孟子
 恁地手脚也撑拄此事不去虽然犹有大底气象未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7a 页 WYG0449-0721a.png
 能消磨得尽不然藐大人等语言不说出来孔子云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当时诸国君相怎生当得他圣
 人恁地礼数是他只管行礼又不与你计较长短与
 上大夫言便訚訚与下大夫言便侃侃冕者瞽者见
 之便作过之便趋盖其德全盛自然到此不是勉强
 做出来与孟子全别
朱子云先生为人英果明决强力不倦克已复礼日有
 程课所著论语说及门人所记遗语皆行于世如以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7b 页 WYG0449-0721b.png
 生意论仁以实理论诚以常惺惺论敬以求是论穷
 理其命意皆精当而直指穷理居敬为入德之门则
 又最得明道教人之纲领尝宰德安府之应城胡文
 定以典学使者行部过之不敢问以职事顾因介绍
 请以弟子礼见入门见吏卒植立庭中如土木偶人
 肃然起敬遂禀学焉其同时及门之士亦皆称其言
 论闳肆善启发人今读其书尚可想见也厶自少时
 妄意为学即赖先生之言以发其趣而平生所闻先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8a 页 WYG0449-0721c.png
 生行事又皆高迈卓绝使人兴起凛然常惧其一旦
 泯灭而无传也
上蔡论语却有启发人处虽其说或失之过然识得理
 后却细密商量令平正也
蔡说孝弟非仁也孔门只说为仁上蔡却说知仁只
 要见得此心便以为仁上蔡之说一转而为张子韶
 子韶一转而为陆子静上蔡所不敢冲突者子韶尽
 冲突子韶所不敢冲突者子静尽冲突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8b 页 WYG0449-0721d.png
蔡说仁说觉分明是禅
论语上蔡解极多看得见时他只有一两个𦂳要底字
上蔡所见透彻无隔碍处
蔡说诗须先识得六义体面而讽诵以得之此却是
 会读诗
上蔡语录上卷极亲切暇日试涵泳之当自有味不必
 广求愈令随语生解不得脱洒耳
跋语录云先生学于程门笃志力行于诸公间所见最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9a 页 WYG0449-0722a.png
 为超越
问上蔡议论莫太过曰上蔡好于事上理会理却有过
 处
上蔡高迈卓绝言论宏肆善开发人其语虽不能无过
 然却是确实做工夫来
问人之病痛不一各随所偏处去上蔡才高所以病痛
 在矜字曰此说是也然谢氏谓去得矜字后来矜依
 旧未去说道理好扬扬地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9b 页 WYG0449-0722b.png
伊川之门上蔡自禅门来其说亦有差又曰如今人说
 道爱从高妙处说便入禅去自上蔡以来已然
上蔡大率张皇不妥帖
上蔡观复斋记中说道理皆是禅学意思观他说复与
 伊川异似以静处如云见此消息不下工夫之类乃
 是谓儒佛不同而所以不同但是下截耳龟山亦如
 此
张南轩云上蔡论语序前面说得甚好但后面说与天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0a 页 WYG0449-0722c.png
 地同流处太多适所以启学者想像不帖实之心
   游酢 广平先生
  字定夫建州建阳人元丰六年登进士第调越州
  萧山尉侍臣荐为太学录除博士拟知河清县范
  忠宣守颍昌辟为府教授范再相除太博除齐州佥
  丁忧服除再调泉州佥上皇即位召还为监察御
  史出知和州岁馀主祠知汉阳军再乞祠后知舒
  州再知濠州罢归家寓历阳宣和五年卒年七十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0b 页 WYG0449-0722d.png
  一
公与兄醇俱以文行知名于时所交皆天下豪英公虽
 少而一时老师宿儒咸推先之伊川以事至京师一
 见谓其资可适道时明道知扶沟县兄弟方以唱明
 道学为已任设庠序聚邑人子弟教之召公来职学
 事公欣然往从之得其微言于是尽弃其学学焉
龟山云伊川称游君德宇粹然问学日进政事亦绝人
 远甚于师门见称如此其所造可知矣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1a 页 WYG0449-0723a.png
筮仕之初县有疑狱十馀年不决公摄邑事一问得其
 情而释之精练如素官者人服其明
自幼不群读书一过辄成诵比壮益自力心专目到不
 为世儒之习诚于中形于外仪容辞令灿然有文望
 之知为成德君子也其事亲无违交朋友有信莅官
 遇僚吏有恩意人乐于自尽而无敢慢其令者惠政
 在民戴之如父母故去则见思愈久而不忘若其道
 学足以觉斯人馀润足以泽天下遭时清明不究所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1b 页 WYG0449-0723b.png
 用士论共惜之
先正忠肃公之与先生游也笑谈论议书疏辞章昔所
 亲见而闻之者至今尚能诵之其雍雍俯仰之间又
 能并得其深微之意使闻者恍然若将复见其人焉
 (朱子撰/祠堂记)
公之清德重望皎如日星虽奴𨽻之贱皆知之其流风
 馀韵足以师世范俗
公事业不得大施独有中庸论孟说垂于世考其师友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2a 页 WYG0449-0723c.png
 所称味其话言所传则夫造道之深流风之远有可
 得而推者矣
伊川曰游酢非昔日之游酢也固是颖然资质温厚又
 曰游酢读西铭已能不逆于心言语外立得个意思
 便道中庸矣
游酢杨时先知学禅已知向里没安泊处故来此却恐
 不变也(同/上)
吕居仁曰定夫后更学禅大观间某以书问之云儒道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2b 页 WYG0449-0723d.png
 以为顺此父子君臣夫妇朋友兄弟则可以至于圣
 人佛道去此则可以至于圣人吾丈既从二程学后
 又从诸禅游则二者之论必无滞阂敢问所以不同
 何也游答云佛书所说世儒亦未深考往年尝见伊
 川云吾之所攻者迹也然迹安所从出哉要之此事
 须亲至此地方能辨其同异不然难以口舌争也定
 夫言前辈往往不曾看佛书故诋之如此之甚而其
 所以破佛者自不以为然也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3a 页 WYG0449-0724a.png
问定夫记程先生语中一物不该非中也一事不为非
 中也一息不存非中也何哉为其偏而已矣朱子曰
 便是此说中字不著中字之义不如此他说偏字却
 是一偏一偏便不周遍却不妨如定夫记此语不亲
 切不似程先生每常说话缘他夹杂王氏学当时王
 氏学盛行熏炙得甚广
 
 
宋名臣言行录 外集卷七 第 13b 页 WYG0449-0724b.png
 
 
 
 
 
 
 
 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