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五
卷二十五 第 1a 页 WYG0698-025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二程遗书卷二十五
             宋 朱子 编
  畅潜道本(胡氏注云识者疑/其间多非先生语)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之
学莫大于知本末终始致知在格物则所谓本也始也
治天下国家则所谓末也终也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
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格犹穷也物犹理
卷二十五 第 1b 页 WYG0698-0254b.png
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
不能致也格物者适道之始欲思格物则固已近道矣
是何也以收其心而不放也
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
故曰致知在格物
大学论诚意已下皆穷其意而明之独格物则曰物格
而后知至盖可以意得而不可以言传也自格物而充
之然后可以至圣人不知格物而先欲意诚心正修身
卷二十五 第 2a 页 WYG0698-0254c.png
者未有能中于理者
致知在格物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物有迁迷
而不知则天理灭矣故圣人欲格之
随事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然后可以至
于圣人君子之学将以反躬而已矣反躬在致知致知
在格物
学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
学莫大于平心平莫大于正正莫大于诚
卷二十五 第 2b 页 WYG0698-0254d.png
君子之学在于意必固我既亡之后而复于喜怒哀乐
未发之前则学之至也
心至重鸡犬至轻鸡犬放则知求之心放则不知求岂
爱其至轻而忘其至重哉弗思而已矣今世之人乐其
所不当乐不乐其所当乐慕其所不当慕不慕其所当
慕皆由不思轻重之分也
颜渊叹孔子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
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卷二十五 第 3a 页 WYG0698-0255a.png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此颜子
所以善学孔子而深知孔子者也
有学不至而言至者循其言亦可以入道荀子曰真积
力久则入杜预曰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
趋之管子曰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
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神之极也此三者循其言皆可
以入道而荀子管子杜预初不能及此
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
卷二十五 第 3b 页 WYG0698-0255b.png
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
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
君子不以天下为重而身为轻亦不以身为重而天下
为轻凡尽其所当为者如可以仕则仕入则孝之类是
也此孔子之道也蔽焉而有执者杨墨之道也
能尽饮食言语之道则可以尽去就之道能尽去就之
道则可以尽死生之道饮食言语去就死生小大之势
卷二十五 第 4a 页 WYG0698-0255c.png
一也故君子之学自微而显自小而章易曰闲邪存其
诚闲邪则诚自存而闲其邪者乃在于言语饮食进退
与人交接之际而已矣
人皆可以至圣人而君子之学必至于圣人而后已不
至于圣人而后已者皆自弃也孝其所当孝弟其所当
弟自是而推之则亦圣人而已矣
多权者害诚好功者害义取名者贼心
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
卷二十五 第 4b 页 WYG0698-0255d.png
称性之善谓之道道与性一也以性之善如此故谓之
性善性之本谓之命性之自然者谓之天自性之有形
者谓之心自性之有动者谓之情凡此数者皆一也圣
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而后之学者随文析义求
奇异之说而去圣人之意远矣
自性而行皆善也圣人因其善也则为仁义礼智信以
名之以其施之不同也故为五者以别之合而言之皆
道别而言之亦皆道也舍此而行是悖其性也是悖其
卷二十五 第 5a 页 WYG0698-0256a.png
道也而世人皆言性也道也与五者异其亦弗学欤其
亦未体其性也欤其亦不知道之所存欤
道孰为大性为大千里之远数千岁之日其所动静起
居随若亡矣然时而思之则千里之远在于目前数千
岁之久无异数日之近人之性则亦大矣噫人之自小
者亦可哀也已人之性一也而世之人皆曰吾何能为
圣人是不自信也其亦不察乎
自得者所守固而自信者所行不疑
卷二十五 第 5b 页 WYG0698-0256b.png
学贵信信在诚诚则信矣信则诚矣不信不立不诚不

或问周公勋业人不可为也已曰不然圣人之所为人
所当为也尽其所当为则吾之勋业亦周公之勋业也
凡人之弗能为者圣人弗为
君子之学要其所归而已矣
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
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
卷二十五 第 6a 页 WYG0698-0256c.png
孔子曰枨也欲焉得刚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
欲诱之也诱之而弗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
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
此皆有以使之也然则何以窒其欲曰思而已矣学莫
贵于思唯思为能窒欲曾子之三省室欲之道也
好胜者灭理肆欲者乱常
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此
皆时也未尝不合中故曰君子而时中
卷二十五 第 6b 页 WYG0698-0256d.png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
曰天下之大本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也者言感而遂
通者也故曰天下之达道
学也者使人求于内也不求于内而求于外非圣人之
学也何谓不求于内而求于外以文为主者是也学也
者使人求于本也不求于本而求于末非圣人之学也
何谓不求于本而求于末考详略采同异者是也是二
者皆无益于身君子弗学
卷二十五 第 7a 页 WYG0698-0257a.png
墨子之德至矣而君子弗学也以其舍正道而之他也
相如太史迁之才至矣而君子弗贵也以所谓学者非
学也
庄子叛圣人者也而世之人皆曰矫时之弊矫时之弊
固若是乎伯夷柳下惠矫时之弊者也其有异于圣人
乎抑无异乎庄周老聃其与伯夷柳下惠类乎不类乎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子曰攻乎异
端斯害也已此言异端有可取而非道之正也
卷二十五 第 7b 页 WYG0698-0257b.png
君子以识为本行次之今有人焉力能行之而识不足
以知之则有异端者出彼将流宕而不知反内不知好
恶外不知是非虽有尾生之信曾参之孝吾弗贵矣
学莫贵于知言道莫贵于识时事莫贵于知要所闻者
所见者外也不可以动吾心
孟子曰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此盖言浩
然之气至大至刚且直也能养之则无害矣
伊尹之耕于有莘傅说之筑于傅岩天下之事非一一
卷二十五 第 8a 页 WYG0698-0257c.png
而学之天下之贤才非一一而知之明其在巳而已矣
君子不欲才过德不欲名过实不欲文过质才过德者
不祥名过实者有殃文过实者莫之与长
或问颜子在陋巷而不改其乐与贫贱而在陋巷者何
以异乎曰贫贱而在陋巷者处富贵则失乎本心颜子
在陋巷犹是处富贵犹是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昼夜死生之道也
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
卷二十五 第 8b 页 WYG0698-0257d.png
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何也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
也故言则成文动则成章
学不贵博贵于正而已矣言不贵多贵于当而已矣政
不贵详贵于顺而已矣
意必固我既亡之后必有事焉此学者所宜尽心也夜
气之所存者良知也良能也荀扩而充之化旦昼之所
害为夜气之所存然后可以至于圣人
卷二十五 第 9a 页 WYG0698-0258a.png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心也性
也天也非有异也
人皆有是道唯君子为能体而用之不能体而用之者
皆自弃也故孟子曰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
之不足以事父母夫充与不充皆在我而已
德盛者物不能扰而形不能病形不能病以物不能扰
也故善学者临死生而色不变疾痛惨戚而心不动由
养之有素也非一朝一夕之力也
卷二十五 第 9b 页 WYG0698-0258b.png
心之躁者不热而烦不寒而慄无所恶而怒无所悦而
喜无所取而起君子莫大于正其气欲正其气莫若正
其志其志既正则虽热不烦虽寒不慄无所怒无所喜
无所取去就犹是死生犹是夫是之谓不动心
志顺者气不逆气顺志将自正志顺而气正浩然之气
也然则养浩然之气也乃在于持其志无暴其气耳
中庸曰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曰道不远人
此特圣人为始学者言之耳论其极岂有可离与不可
卷二十五 第 10a 页 WYG0698-0258c.png
离而远与近之说哉
学为易知之为难知之非难也体而得之为难
致曲者就其曲而致之也
人人有贵于已者此其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
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
治而明矣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
以用心与圣人所以至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
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
卷二十五 第 10b 页 WYG0698-0258d.png
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见矣
人之生也小则好驰骋弋猎大则好建立功名此皆血
气之盛使之然耳故其衰也则有不足之色其病也则
有可怜之言夫人之性至大矣而为形气之所役使而
不自知哀哉
吾未见啬于财而能为善者也吾未见不诚而能为善
者也
君子之学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而老子以
卷二十五 第 11a 页 WYG0698-0259a.png
为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其亦自贼其性矣
有求为圣人之志然后可与共学学而善思然后可与
适道思而有所得则可与立立而化之则可与权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视听言动一
于礼之谓仁仁之于礼非有异也孔子告仲弓曰出门
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君子
能如是用心能如是存心则恶有不仁者乎而其本可
以一言而蔽之曰思无邪
卷二十五 第 11b 页 WYG0698-0259b.png
无好学之志则虽有圣人复出亦无益矣然圣人在上
而民多善者以涵泳其教化深且远也习闻之久也
礼记除中庸大学唯乐记为最近道学者深思自求之
礼记之表记其亦近道矣乎其言正
学者必求其师记问文章不足以为人师以所学者外
也故求师不可不慎所谓师者何也曰理也义也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虽圣人复出不易此言孔子
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下愚非性
卷二十五 第 12a 页 WYG0698-0259c.png
也不能尽其才也
君子所以异于禽兽者以有仁义之性也苟纵其心而
不知反则亦禽兽而已
形易则性易性非易也气使之然也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非绝民之欲而强人以不能也所
以防其欲戒其侈而使之入道也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明理也
至显者莫如事至微者莫如理而事理一致微显一源
卷二十五 第 12b 页 WYG0698-0259d.png
古之君子所谓善学者以其能通于此而已
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
盛德者言传文盛者言亦传
名数之学君子学之而不以为本也言语有序君子知
之而不以为始也
孔子之道发而为行如乡党之所载者自诚而明也由
乡党之所载而学之以至于孔子者自明而诚也及其
至焉一也
卷二十五 第 13a 页 WYG0698-0260a.png
闻善言则拜禹所以为圣人也以能问不能以多问寡
颜子所以为大贤也后之学者有一善而自足哀哉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
思曰睿睿作圣思所以睿睿所以圣也
学以知为本取友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信不足以尽诚犹爱不足以尽仁
董仲舒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此董子
所以度越诸子
卷二十五 第 13b 页 WYG0698-0260b.png
尧舜之为善与桀蹠之为恶其自信一也
老子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
后礼则道德仁义礼分而为五也
圣人无优劣尧舜之让禹之功汤武之征伐伯夷之清
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周公在上而道行孔子在下而
道不行其道一也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然而
学者有无思无虑而得者何也曰以无思无虑而得者
卷二十五 第 14a 页 WYG0698-0260c.png
乃所以深思而得之也以无思无虑为不思而自以为
得者未之有也
原始则足以知其终反终则足以知其始死生之说如
是而已矣故以春为始而原之其必有冬以冬为终而
反之其必有春死生者其与是类也
其次致曲者学而后知之也而其成也与生而知之者
不异焉故君子莫大于学莫害于画莫病于自足莫罪
于自弃学而不止此汤武所以圣也
卷二十五 第 14b 页 WYG0698-0260d.png
古之学者为巳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
于丧已
杞柳荀子之说也湍水杨子之说也
圣人所知宜无不至也圣人所行宜无不尽也然而书
称尧舜不曰刑必当罪赏必当功而曰罪疑惟轻功疑
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异乎后世刻核之论矣
自夸者近刑自喜者不进自大者去道远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
卷二十五 第 15a 页 WYG0698-0261a.png
有不进而不退者唯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
极也
事上之道莫如忠待下之道莫若怒
中庸之书学者之至也而其始则曰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盖言学者始于诚也
扬子无自得者也故其言蔓衍而不断优柔而不决其
论性则曰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
则为恶人荀子悖圣人者也故列孟子于十二子而谓
卷二十五 第 15b 页 WYG0698-0261b.png
人之性恶性果恶邪圣人何能反其性以至于斯邪
圣人之言远如天近如地其远也若不可得而及其近
也亦可得而行扬子曰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
如地非也
或问贾谊曰谊之言曰非有孔子墨翟之贤孔与墨一
言之其识末矣其亦不善学矣
必井田必封建必肉刑非圣人之道也善治者放井田
而行之而民不病放封建而使之而民不劳放肉刑而
卷二十五 第 16a 页 WYG0698-0261c.png
用之而民不怨故善学者得圣人之意而不取其迹也
迹也者圣人因其一时之利而制之也
夫人幼而学之将欲成之也既成矣将以行之也学而
不能成其学成而不能行其学则乌足贵哉
待人有道不疑而已使夫人有心害我邪虽疑不足以
化其心使夫人无心害我邪疑则已德内损人怨外生
故不疑则两得之矣疑则两失之矣而未有多疑能为
君子者也
卷二十五 第 16b 页 WYG0698-0261d.png
昔者圣人立人之道曰仁曰义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
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唯能亲亲故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唯能尊贤故贤者在位能者
在职唯仁与义尽人之道尽人之道则谓之圣人
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
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
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志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
人之怨今小道异端亦必诚而后得而况欲为君子者
卷二十五 第 17a 页 WYG0698-0262a.png
乎故曰学者不可以不诚虽然诚者在知道本而诚之

古者卜筮将以决疑也今之卜筮则不然计其命之穷
通校其身之达否而已矣噫亦惑矣
不思故有惑不求故无得不问故不知
世之服食欲寿者其亦大愚矣夫命者受之于天不可
增损加益而欲服食而寿悲哉
见摄生者而问长生谓之大愚见卜者而问吉凶谓之
卷二十五 第 17b 页 WYG0698-0262b.png
大惑
或问性曰顺之则吉逆之则凶
孔子没曾子之道日益光大孔子没传孔子之道者曾
子而已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
传至孟子而圣人之道益尊
孟子曰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
则速孔子也孔子圣之时者也故知易者莫若孟子孟
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春秋无义
卷二十五 第 18a 页 WYG0698-0262c.png
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也敌国不相征也
故知春秋者莫若孟子
礼之本出于民之情圣人因而道之耳礼之器出于民
之俗圣人因而节文之耳圣人复出必因今之衣服器
用而为之节文其所谓贵本而亲用者亦在时王斟酌
损益之尔
 
 
卷二十五 第 18b 页 WYG0698-0262d.png
 
 
 
 
 
 
 
 二程遗书卷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