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1226-085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白云集卷六

  明 唐桂芳 撰

  记

  重修兴安府孔子庙记(兴安即徽)

  制作礼乐莫隆于周公而孔子以空言配之无乃过耶
周公殁无善治孟子殁无真儒未尝不以孔子之徒并
称也在昔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后升孔子为先
卷六 第 1b 页 WYG1226-0858b.png
圣群弟子为先师贞观秩祀庆历置学几满天下噫盛
哉龙凤元年大丞相统军下太平克应天首谒夫子庙
行舍菜礼二年立三老堂以尊遗佚博士院以蓄英才
凡讲明治道悉资匡弼郡县署知府知县员领庙学事
凛弗敢坠六年冬佥事黄公行郡兴安所至学校荆榛
妥灵无位牲杀不享公慨然刻意兴崇初府学大成殿
前教授陆君德原创造徵材西蜀运甓姑苏高敞雄峙
为东南最意有数焉而岿然独存两庑三门灾肇工某
卷六 第 2a 页 WYG1226-0859a.png
月某日落成某月某日言言翼翼丹垩飞动观者增气
饬夫子像四国公十哲以次十有四人华衮端圭俨坐
相向又迁紫阳书院多士恋慕规亭曰思贤用寓不忘
鲁圣人父母之邦虽当刘项干戈之世而弦诵不绝故
曰曲阜阙里也今紫阳文公之专祠婺源其阙里兵兴
以来将十馀䙫大山长谷之中往往服方领习矩步躬
修齐之学明进退之机曾不以死生祸患丧其守先生
之流风馀韵尚或见于此欤入其里巷行避路而耕让
卷六 第 2b 页 WYG1226-0859b.png
畔庞眉长者价僎俎豆雍容乡饮以咏教化之有成则
思贤之心庸有既耶公名某字德芳莅政矫矫屹不可
犯是役也知府魏公均祥劝相有方宜牵联得书云

  溪山一览亭记

  元帅汪公仲玉负城之东构屋数十楹扁其揖客之位
曰思隐梯山而上迂回诘曲又规亭三间榜曰溪山一
览日奉尊府君啸歌其上时府君八十馀精神坚悍如
五六十许人琴书拥前甘旨徐进一门之内恭大字小
卷六 第 3a 页 WYG1226-0859c.png
雍雍于于何其祥也俄有泉出于亭之后味腴色莹咸
以为孝感好事者又名曰老人泉一日寓书槐塘上使
予记之予曰新安溪山之国神明之乡也其溪山之好
公一览而自得之奚待予记予之记异于是地以山显
山由人重苟不因人而重则金谷园林崇山峻岭不过
猿啼鹤唳荒榛委茀而已山自北来磅礴绵亘若手指
而森布之可数者三十六降而舒徐平衍曰云郎昂为
雄峰如人跛倚睨视谚曰大牛山或曰大人山谚龈龈
卷六 第 3b 页 WYG1226-0859d.png
不可更云西而凭陵八面曰灵山延而曰黄罗或锐或
凹如卓笔如马鞍东而融结完密曰问政南而奔走起
伏曰城阳紫阳则嶞然长岿然高以正山之脉络如此
水自东来鄣山之区潴而为乳溪疏而为东港油油妥
妥杀于西溪北而箬岭之下洄波急湫重洲叠渚折而
纳于西溪之口西而浚为汤池汇为昌溪冲颓急险势
若雷吼故与西溪会水之支派又如此公凭栏而休之
隐几而思之北望黄山则轩辕氏之炼丹也云郎则越
卷六 第 4a 页 WYG1226-0860a.png
国公之陵寝也东望问政则聂师道之封剑也南望城
阳则许宣平之故宅也紫阳则我文公先生之庐也一
时贵富荣华轩轩磊磊俱已芜没澌尽圣如轩辕贤如
文公高风遗躅未容企及王侯如越国神仙如许聂亦
可寄声名于穹壤间风清铁马月明鹤驭精神上下岂
无百岁之归乎公名同聪明骁勇越国世家其运筹决
胜所向无敌可谓无忝厥祖矣且不徒恃于武也閒居
暇日与士大夫优游乡人不知其所以学买田卜筑曰
卷六 第 4b 页 WYG1226-0860b.png
知本堂又教四方有志之学者建商山书院藏书数千
卷割田数百亩又奉亲经营于斯亭皆可纪也孟子曰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吾老矣将以竟天下
之一览可不可乎公笑曰可

  游钓石记

  去年冬予访周彦明于灵山时余患病痏不良于行不
得游方坞所谓茅三间者今年春郑希贡偕彦明陈自
新郑以孝强余游茅三间又未识钓石之为胜翌晓芒
卷六 第 5a 页 WYG1226-0860c.png
屩踏雨沙径瑟瑟绝无泥滓彦明命女奴挈榼酒请饮
钓石以别余始获据石上而诸君相次坐列其高十数
丈其阔如高之二其色黝黑其制甚方如印然而不刓
如台然而不陂不倚呜乎天造地设钟英于是久矣奈
何郁而弗彰也荆棘草莽樵夫牧竖日相过焉而不顾
一旦幸遇吾徒笑歌徙倚而托迹文字间用贶于世者
则石之遇舍固有时哉画之者以孝侍而从者程氏子
若渊购是石者鲍尚絅因其好可以想见其为人盖余
卷六 第 5b 页 WYG1226-0860d.png
友云

  延薰轩记

  己丑春予归自南闽三卜室大氐槐塘之濒最后得地
心园幽阻旷夷谈者以为有隐君子之趣焉奈据坎傃
兑九夏炎熇歊歊不易度于是命工搆木为架以松枝
杂置其上虽浓阴蓊郁清风未肯留焉窗后有两树左
者不幸为大雷雨折秃右者尚依依葱茜可喜自是南
薰经断垄泊丛筱略无蔽塞直抵于树树偃蹇摇撼不
卷六 第 6a 页 WYG1226-0861a.png
自支时时散凉气分馀韵以入于坐榻焉予因叹苟非
雷雨折秃则树之左袒者清风专为己设几不为我有
然后知造物之阴厚者顾不多欤客有从旁难曰是风
也长养披拂殊异秋冬之为当舜时君臣明良民安物
阜是风实来冷然着于丝桐成王之时四海无虞制礼
作乐是风实来铿然形于咏什今干戈劓刖髡灼于摧
伤零落之馀是风之来殆虚其应或者不可乎予曰不
然南薰遇其时圣贤娱于已以及于民不遇其时岂不
卷六 第 6b 页 WYG1226-0861b.png
能自娱于已欤渊明在宋武之时北窗高卧自谓羲皇
上人独非晋之季世耶客不能答遂执笔题其轩曰延
薰且为记

  三峰精舍记

  我先君长于先兄敏仲二十有二年先兄敏仲长于仲
十有九年不幸己丑夏先君弃背则为父子者四十有
二年丙申秋先兄继往则为兄弟者五十年矣仲幼羸
多疾先君爱之甚不忍舍去奇辞奥旨必倾心为之尽
卷六 第 7a 页 WYG1226-0861c.png
以故仲之学先君之教也尝侍先君先兄坐筠轩中先
君作筠轩记有曰霜筠万枝影落上下何其壮也因自
叹父子兄弟商确文字间今日未知其难遇异日即其
境思其人低回有不可及之恨然后知其为难遇也仲
遭乱以来每过城南旧居炎埃瓦砾未尝不佩服遗训
潸然涕泣客授槐塘十数年凡三迁晚始得心园之地
前列三峰岈互起伏故榜曰三峰精舍用怀吾先父兄
焉虽然世人重其外者必戕于内举天下之物不足以
卷六 第 7b 页 WYG1226-0861d.png
动之惟能孝其亲者大舜为然慕舜而不至学者也吾
家先君贤者也先兄又贤者也彝伦攸叙恩义两融人
视之为贤父兄我敬之为严师友今也亲终杯圈口泽
存焉琴瑟书策手泽存焉兵燹之馀俱以乾没兄丧连
案同业传服岂能有其彷佛者山巍然高以大剜奇削
巧晴烟暧翠千态万状朝而拱挹暮而仪刑千载一日
如见吾父兄也眉山苏氏抱特立之资蕴超卓之学假
木山以文字自娱岂真泥于物哉呜呼吾祖待补公与
卷六 第 8a 页 WYG1226-0862a.png
先君先仲父侈以三峰自况彼一时也吾父子兄弟再
以三峰自僣此一时也某衰白长儿文虎次儿文凤颇
志于学以绍先世此又一时也不知造物者将穷其躬
耶抑裕其后耶山君有灵试从而诘之

  白石山房记

  同里洪质夫氏以图及书遣其子烨自家来槐塘走百
馀里致其父之命曰先世居歙南之叶村壬辰浊乱其
屋燔焉其人歼焉乃卜筑岩下题曰白石山房先生不
卷六 第 8b 页 WYG1226-0862b.png
吝其肯记诸按图崚增崭绝者岩也云气黯淡往往下
岩半不可目逆天晴稍稍山自云中出剜奇削巧纵手
摹心识又不可竟土名通判岩意者有是公择是而潜
焉最是天子墓不晓何代君地势平衍且十数亩细辛
黄连茂密丛生采药者纪其神验异他产君之筑坐通
判岩下而对大葬山即天子墓也两水凑合诸峰环挹
水中有无鳞鱼素不经香饵间持竿以渔一掷即得山
多夜光木性钟离火冷焰夜能烛物凿池可以莲辟地
卷六 第 9a 页 WYG1226-0862c.png
可以兰可以菊规亭可以坐可以吟可以奕客至饮食
可以信宿其坞犬牙峭崄石廉利不类在人境昔程万
八遂穷幽邃茅茨两家曰龚曰顾男婚女嫁不减朱陈
有一老方巾踉蹡出类迎客状俄而黄馘齯齿杂然上
坐者祖父也意气恬熙略不知世变程留三日归告好
事者追踪不复得虽所传不经然桃源辟秦其龚顾者
亦桃源之徒也非欤质夫聪明洞达以才能称先是统
乡兵摄镇抚寻授昌化县尉丁时劻勷明哲自保有丈
卷六 第 9b 页 WYG1226-0862d.png
夫子四人率精敏可念吾计洪氏之兴未艾也不特此
白石山房而买田建覆船书院尤可书也呜呼梅福弃
南昌尉而遇仙君以尉昌化厌嚣嗜寂安知不同解石
仙往来于二山巅耶质夫名相今年五十有三少予三


  稼友轩记

  同里吴彦冲好学能诗卜居潭水之上潭深可数百尺
渊渟清冽亘石为底以故乐之而不厌署其轩曰稼友
卷六 第 10a 页 WYG1226-0863a.png
两年客授棠樾常所往来诘旦治行敢以记为托且曰
广大甫幼侍先君走东南年壮气锐谓功名可戾契致
初不自知其何如也二亲弃背干戈峥嵘生意益落度
无可努力遂薙田数十亩手足皲瘃甘于困苦而不振
若今虽廪粟亟馈以舒朝夕忧然念子姓遨嬉将坠于
学辞之决而去之果矣子无吝一言予曰田已井授家
无阻饥六经既作人无异说井田废常产失六经熄常
心亏此三代之所以不可及也呜呼彦冲儒者也当以
卷六 第 10b 页 WYG1226-0863b.png
儒道告之樊迟请学稼夫子胡为非之陈相负耒耜孟
子胡为辟之圣贤扶世立教士之志大农之业专惟恐
其沦于卑近而昧其远且大者吾愿以心为田仁为榖
种忠信为根株树而立之礼义为枝叶沃而茂之物欲
为稂莠又从而爬梳之不须耰锄以丰登不假雨露以
秀实奚翅富人之稼少秕不腐而君子所以异者如是
于是彦冲释犁披袯襫以谢曰稼乎稼乎吾尚友古之


卷六 第 11a 页 WYG1226-0863c.png
  重建蔺将军祠记

  时至亡隋此何时邪天下极乱之时也大则连州跨境
窃取名号小则千百为伍以效鲸鲵为人上者方事盘
游暌暌莫之制然春秋书天王出居于郑甚言乎分之
不可一日紊也则夫守土谨节于一时若蔺将军者岂
非难哉将军讳亮歙人隋开皇九年并黟歙入海宁以
隶婺州遂废歙置新安镇文帝爱将军之勇命将兵守
之经炀帝淫虐致大业之乱僻处一隅屹如保障鸠辑
卷六 第 11b 页 WYG1226-0863d.png
和洽恍不识干戈之苦其植德于人人者甚厚距城十
五里曰浦口嵌岩峭峙歙海宁两港合流奔驶乡人尚
识之曰将军屯兵于此旧有祠宇芜秽弗治洪武己酉
弥月不雨主歙簿维扬缪君仲礼沿省檄营漕浦口重
念民生多艰微粒食何以给赋税支力役练日斋韨稽
首曰苟甘泽随霔以兆有秋愿复神位六月辛巳乃雨
丙戌丁亥又雨七月丙申又雨沟浍㶁㶁良苗奋兴迅
雷闪电白昼晦冥雨必自南来咸曰将军炳灵用答于
卷六 第 12a 页 WYG1226-0864a.png
我簿考工有日紫阳方士黄持敬以记为诿仲为儿时
未遭逆燹城西门有蔺将军庙金帽锦袍挽弓以射河
西五鬼山阴阳家傃之不利射以厌胜则拔山盖世之
气亦可概见呜呼新安灵显故国王侯一门香火鼎盛
将军捍大业之乱与灵显特后先耳馁而不饲岂人情
也哉声敲铁骑月明溪上意英雄不死必往来乎其间
也予作迎享送神辞三章使髫白岁时歌之

  有将军兮貌魁奇金花帽兮红锦衣弯弓弦兮月半规
卷六 第 12b 页 WYG1226-0864b.png
神左右兮郁祈祈曾伏兵兮敞岩扉水粼粼兮山巍巍
朝而上兮玄猿啼暮而下兮白鹤与飞神彷佛兮来归
路曼曼兮畴依

  有将军兮蔺氏当亡隋兮季世凛英武兮捍乡里神之
灵兮洒甘雨电摇帜兮击雷鼓水洋洋兮悉沮洳易荒
沴兮为丰稔奠桂醑兮荐禾黍神之醉饱兮我心喜

  浦之口兮两水间石礌礌兮山巉巉树枝樛兮不可攀
虎伏坐兮鬼撼櫰倏而来兮忽而还烟暝暝兮两班班
卷六 第 13a 页 WYG1226-0864c.png
走旗旝兮马嘶寒誓慕蔺兮心漙漙

  方山楼后记

  曩昔休宁陈自新客授郑翰林家塾予退老槐塘上每
见未尝不道程君姓名又未尝不以方山楼记为请丙
午冬予寓溪东孙君安卿拿舟坑口群峰攒蹙乱石峭
拔侔剑戟状溪流平布有鱼浮湛意与游者相乐自新
袖示朱赵二先生所为文章盛称楼居之胜计其道里
仅咫尺耳因循欠一登览迄今松篁猿鹤疏烟冷翠恍
卷六 第 13b 页 WYG1226-0864d.png
堕清梦岁且尽自新诒书来速记予以雁荡天下名山
自古图经未曾记述虽谢灵运为永嘉守着屐山水佳
处不知有雁荡由及岭而遽返也论者以自岭外遥睇
之绝无怪特至谷中则巍然嵚然玲珑刻峭似沙水蚀
齧触处象形呜呼岂可臆度而想像哉朱先生曰吴大
帝庙于层巘曰孙王山楼之所枕得非地势融结坡回
路转如桃源避世别一仙境机杼相闻轧轧有声乎赵
先生曰屋前有山端重若屏得非不跛倚踞肆觚棱有
卷六 第 14a 页 WYG1226-0865a.png
截弗磷弗刓如越南山正方而崇类屏者故曰方山其以是
欤虽然滕王阁之壮观固非兹楼比也而王勃铺叙殆尽以
身历其地韩吏部文扫八代委靡之习而曰江山之好尚
能赋之亦以不得寄目为恨焉君名某字国英号静翁胄
出忠壮苗裔雅乐山趣以静为体以寿为效其能讲明夫
子所谓仁知之旨非耶况二先生与之莫逆诸公贵人孰
不交誉之何时登元龙百尺幸勿以馀子相视君必曰可

  宜亭记

卷六 第 14b 页 WYG1226-0865b.png
  天地之大廓乎有容无所往不利其宜也人生其间时
有否泰才有通塞然后谓之宜与不宜形焉考之昔贤
司空图曰量才揣分耄而聩当三宜休孔戣曰年至为
丞不能进退郎官负二宜去是宜也烛几决疑固出于
人心之本然亦有迫于事势之不得已也宜乎宜乎岂
易云乎哉建德钱德宜吴越王钱镠之苗裔几世孙讳
某举义兵歼方腊反宋朝立庙谥惠济惠显两侯庙在
淳安之蜀口又几世孙融堂先生讳时折节改行以儒
卷六 第 15a 页 WYG1226-0865c.png
术著德宜重罹浊乱寓歙小沟迁乳滩自蜀口分今居
柘原万山峭拔最泉石幽处规凿为池而构亭其中植
蒲与莲日偕客裴回而笑歌焉且曰地偏宜隐景物宜
意老去宜閒署厥颜曰宜亭间干方思诚以记为托思
诚尝授学于予其言可徵遂记之夫宜顺适之美名吴
越王勋德与五代相为终始其详已载史氏惠济惠显
不以时之否泰而尽忠融堂先生不以才之通塞而力
学无所往不利其宜也而德宜独断断然泥其时拘其
卷六 第 15b 页 WYG1226-0865d.png
才以为不可为而不为自甘以肥遁其志必有所宜矣
德宜名深酷好写梅弟名清字德枢能咏亭胜记曰宜
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德宜勉旃

  澄潭泛舟图记

  夫人妙龄气溢其视泰山邱垤沧海杯勺举不足摇诸
中者由经涉少知虑浅老而思之有悔焉不悔焉何也
韩退之登陟华山峻绝不易下继以恸哭常为好奇之
悔苏子瞻艰难瘴烟中出元符庚辰渡海北归有兹游
卷六 第 16a 页 WYG1226-0866a.png
奇绝冠平生之句曾不少悔以遭谪官较处安之时异
二先生当以气胜岂可优劣论哉予幼侍先兄敏仲获
与张君定甫交或篝灯紫阳策杖南山题诗水西日以
为凡乙丑夏苦雨霶𩃱洪涛澎湃城不冒有咫定甫买
舟载酒渔梁三人醉眼模糊而不自知明日水落岸壅
沙㾗始相顾失色于是金碧溪绘图先兄记之先君又
跋以申履险之悔浊乱以来先君弃背先兄定甫俱以
物故予逆数渔梁拿舟时忽忽四十四年欲蹈往迹父
卷六 第 16b 页 WYG1226-0866b.png
兄故旧无一人在者且追其乐不可得敢忘悔以负先
君之训耶戊申七月既望偶会杨鉴泉吕德昭于岩镇
长空无云晴色烂然德昭驾船以偿清兴予笑曰子瞻
赤壁之赋尚以二客不能从况鉴泉德昭清姿雅韵可
嗣渔梁故事耶自澄潭经上下渡油油湛碧而波不惊
艳艳光扬而月初吐衣袽而有备杯槃以自适使先兄
定甫可以复生其乐当何如耶鉴泉妙画过碧溪远甚
第予白发摧颓才谫识薄不逮父兄为可恨耳德昭命
卷六 第 17a 页 WYG1226-0866c.png
吾儿文奎饬纸笔以记请乃记之

  重修紫阳书院记

  郡县古未有书院也始于白鹿岳麓者四风俗清纯圜
冠方领之士往往依山林即幽旷以宫以田以讲圣贤
之绝学盖不以科目得失累其中邃道义而薄词章则
书院之设凛凛乎不可尚也汉东胡侯善雄才硕德尝
贰临川典衡阳政称神明元年春朝京考功奏为东南
最特拜新安守以衡阳未满代也新安股肱郡意向甚
卷六 第 17b 页 WYG1226-0866d.png
侯下车未久葺坏植仆励精致治一日伏谒徽国太师
朱文公祠下顾瞻栋挠风雨欲压诘诸生兴创之由诸
生罗列进曰紫阳书院三燬三复一燬再燬兹不复述
三燬壬辰浊乱莽焉荆棘之区庚子部使者黄公庭桂
契卜东关鸠材就工阅六月成恊谋知府魏珍歙县丞
胡拱辰董役则张珽唐仲也后八年仲巳退于郊侯念
之不肯置命耆老仇荣辅赍府檄就隐所委职祠吏明
日躬诣黄堂辞谢不报时县丞赵普觉孳孳以重建为
卷六 第 18a 页 WYG1226-0867a.png
己任祁门县丞吴子固适来摄邑事替襄弘多初穆陵
宸翰出兵燹之馀沦落山麓水涘普觉率丁壮数百縻
以长绳载以巨木辘轳轧轧历险弗循如蹴平陵于是
宸翰屹立大门之内士民聚观摩挲游息侯益以伦堂
之楹鳷昂鳞次黝垩涂塈乍左乍右轮奂一新俎豆揭
虔牲肥酒冽神其肸蚃济济从迈莫不咏侯之贤如鲁
僖焉诸生请曰子稔知颠末可碑之以文仲窃谓圣贤
之道与元气相为久长时有隆污元气未尝不贯其中
卷六 第 18b 页 WYG1226-0867b.png
时乎东迁彼一庚戌也时乎南渡此一庚戌也夫子不
生万世纲常何以赖文公不生笺注诸经何以明哉新
安阙里紫阳为山之重吏部韦斋先生寓闽南印章曰
紫阳书堂文公曰紫阳书楼皆不忘桑梓也二先生尚
尔宜后人尸而祝之以为讲学之地也呜呼文公之道
覆帱天下若菽粟布帛岂可一日无者矧遗风馀教犹
未泯乎继有作者必有感于斯侯字明善构鼓楼警昕
夕浚陂闸虞旱暵衡阳临川屡建庙学兴石鼓书院自
卷六 第 19a 页 WYG1226-0867c.png
有记不特书是年丁未十月唐仲记

  止斋记

  洪武八年冬十月邦侯钦承圣命讲乡饮礼汪止斋与
予坐分东西止斋踰阶而揖以予目瞽也退而请曰艮
也见人之纷拿隳突胡不自安乃以止斋为号如董安
于西门豹之佩韦佩弦也予老矣其肯为我记之上天
下地乾坤者天地之象阳三连为乾阳主动健之义也
阴六断为坤阴主静顺之义也作易圣人曰始万物莫
卷六 第 19b 页 WYG1226-0867d.png
盛乎震终万物莫盛乎艮何也震之初爻则乾之一阳
故震为长男蛇虫惊蛰草木发生春之卦也非动无以
成其机艮之初爻则坤之三阴故艮为少男蛰虫坏户
草木归根冬之卦也非静无以固其守譬犹山静也山
泽通气其静中有动乎水动也静深有本其动中有静
乎静为山体动则气通动为水体静则气聚有此理也
世之人朝听政动也夜安身静也日出作动也日入息
静也疲其昼以待夜之所息休其夜以补昼之所劳有
卷六 第 20a 页 WYG1226-0868a.png
此理也漏尽而不知止常人也知止而不殆君子也道
家者修真鍊性原其始而不知其所始卒归于偷生佛
家者明心见性究其终而不知其所终卒归于幻化圣
人之道穷天地亘古今动静兼该本末两尽圣人之道
天地之道也止斋当时隆平资产丰裕礼文繁缛壬辰
以来虽遭淆乱善于隐伏效庞德公不入城府久之后
生小童日勘铅椠置周易一部几格间读艮卦曰行其
庭不见其人将忘人矣艮其背不获其身又忘我矣故
卷六 第 20b 页 WYG1226-0868b.png
卦上下皆艮艮其趾其腓其限其身其辅敦艮吉自下
而上其义悉备天下之物岂有一物不止其所哉虽然
陶渊明不休官彭泽赋归栗里则何由作止酒之诗止
者畜也非畜养也止斋倘悟此饮食取其适口何必膏
粱也衣服取其蔽体何必绣縠也器物取其质朴田园
取其荒顿岂有一毫过分也哉先儒云读华严经不如
读一艮卦吾儒之学异端之术岂可同年语哉作止斋


卷六 第 21a 页 WYG1226-0868c.png
  岑溪清隐图记

  夫水中可居为洲未闻水中可居为山也阳外主刚为
山则艮之象也阴外主柔为水则坎之象也坎下艮上
岂非山下出泉而蒙之象乎予行天下见京口之金山
番易之落星洞庭之君山昌国之补陁烟波万顷汪洋
浩溔而金山落星君山补陁虽大小不伦其形峭拔其
势𡰈兀若浮水面然新安山水雄江左东西山环拥束
而为溪浅狭粼粼怪石森剑戟不堪输载南则渟滀深
卷六 第 21b 页 WYG1226-0868d.png
靓商贾往来舟尾相衔谚谓东西九堨溉灌不如南港
之利涉潜通两浙之货殖也岑山距城可十馀里山当
休歙二水要冲屹乎中流不跛倚不侧弁昔浮屠缔构
于其巅署曰周流屋毁不存至正中隐士郑师山钓而
遨焉左丞余公庭心书曰郑公钓矶二公秉节凛凛殆
与山俱高方士良世居溪濒吾儿文虎未仕江安时讲
授厥家未始不道士良之为人恂恂向善劬书不辍乡
郡推择为府史予每遇士良道旁磬折执弟子礼甚迩
卷六 第 22a 页 WYG1226-0869a.png
来盲废杜门却轨将二䙫矣一旦袖示杨天鉴所作岑
溪清隐图暨汪仲鲁氏叙文愿邀予言士良既从文虎
游耳目荐熟吾意必来请也士良省侍朝夕在亲膝下
其调膳温凊油油翼翼虽无画可也第虑婉画乔迁或
异境或邻封展而玩之使吾释故园之思者画其可少
乎哉盖为他日计也汉方仙翁子孙散处歙睦间纵谱
系失传皆其苗裔也倘有登钓台则望白云村而知方
干所居岂无登钓矶而望洁林兹非士良之所居者乎
卷六 第 22b 页 WYG1226-0869b.png
士良勤以励已廉以养心庶几无忝清隐之号矣士良
勉旃

  东白轩记

  天地者传舍也光阴者过客也人之志趣不同向慕亦
异纷纭挥霍昼或不足夜以继之所谓闻鸡起舞有志
功名者也秉烛夜游有志游衍者也东坡先生刚肠直
道不容于时谪宦黄州岂不谓江山怪特波涛汹汹烟
霏草木凄其萧瑟悯往古之英雄吊当今之陈迹而安
卷六 第 23a 页 WYG1226-0869c.png
在哉曹操驾楼船治水军雅以吴非我敌也周瑜年且
富黄盖裨将大风助顺一炬而燎之白首书生相传口
熟于是乎天下安危之日远矣先生浩然胸次与世俱
忘独壮瑜志孟秋之夕月轮似昼棹翻素影杯吸清晖
客主问答铺叙成文枕籍舟中则尚梦也东方既白则
已觉矣不知赤壁之山赤壁之赋环奇诡异孰为伯仲
耶论者使人如罾蛟捕虎其目未旋而手已失之矣同
里曹从善自幼萍梗江湖重遭淆乱乃归乡里搆屋城
卷六 第 23b 页 WYG1226-0869d.png
南隅榜曰野航东西飘泊若不系之舟何所止乎偶读
是赋深契于心命之曰东白子其荐为记之夫梦者精
神之所会也犹昼之有夜也觉者寤也犹夜之有昼也
从善学问日积吟哦日工将辞幽侧而渐进乎高明矣
泰山之上有日观泰山者东岳也日者寅宾旸谷亦东
方也泰山之高睹日之出其燄燄盖满于六合矣迩授
贯酸斋于补陀观日行观于山不若观于水其光耀数
万丈其动荡数万顷与日光相发也赤壁之东白近水
卷六 第 24a 页 WYG1226-0870a.png
滨故也从善敏于爱日尤宜勉之

  拱璧轩记

  天台四万八千丈洞庭七十二峰何造物者独私于天
台洞庭者哉吾闻南闽有山如俎豆西广有山如马肝
柳州阳德所钟少人而多石所以限要荒者与中国异
不惟产诸物也歙西灵山壮丽峭拔俗称八面灵山盘
踞数十里每当天阴雷声虺虺在山半人行山上岩花
野草苾芬太甚故曰灵山同里程德远构楼爽垲面方
卷六 第 24b 页 WYG1226-0870b.png
审势位乎兑命曰腾秀哆户傃胜位乎艮题曰拱璧德
远告曰腾秀有记先生既述之矣可无意于拱璧乎再
四恳益勤予曰易八卦震为东离为南兑为西终万物
者莫盛乎艮艮为北山之象也天地间至圆者天之象
至方者地之象璧体圆象乎天也圭体方象乎地也宝
不能自著璧藏于山含于石山有玉而山辉川有珠而
川媚至宝之所宅也今夫灵山重叠似楼台方整似棋
局未有似乎璧者何居曰不然桂林一枝一枝扶疏其
卷六 第 25a 页 WYG1226-0870c.png
馀皆桂也昆冈片玉片玉孚尹其馀皆玉也冀北空群
岂无逸足乎阳春寡和岂无善讴乎一邱一壑尚堪娱
情千林万壑果无适兴乎昔东坡以苍璧拟诸山而诗
人以水旋邱如璧以拟诸水论至是其义夥矣至正初
予纳交令先祖仲僖端厚简默恂恂好善积之而愈深
植之而弥固德远膺其世泽绳其祖武持身如拱璧保
家如拱璧盖不以金玉为宝而以善人为宝也德远勉


卷六 第 25b 页 WYG1226-0870d.png
  为善堂记

  为善最乐者东平王四字符也为善者前石岩平章公
二字符也平章尝为广信太守得郡从事之贤曰吴公
万里为人侃侃好善不怠大书以宠异之至今重罹兵
燹堂与字俱存其孙真悚息特来请记仲惟至正初天
下极治人才项背相望大名昭焯如达兼善赵子温秦
裕之兄弟乌克逊旺沁道通公仅六人石岩则道通公
号也干卿与予善所以于诸公相知最深呜呼其忍言
卷六 第 26a 页 WYG1226-0871a.png
诸夫善者恶之对也善可为也恶不可为也曩从学高
邮龚子敬先生有云善本心生恶从外来善恶皆发于
心盖窃疑之后读集注言性本善故顺之而无不善本
无恶故反之而后为恶则先生之言岂欺我哉为善最
乐夫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与曾子心广体胖
仲舒所谓安处善乐循理同涂合辙在学者引伸触长
固不待章分而句析也吴氏世以衣冠显其曾祖南窗
公于人乐善不翅已出历仕以婺源州同知告老万里
卷六 第 26b 页 WYG1226-0871b.png
公自广信再任致仕徽州路府判一门父子金紫煌煌
乡人不荣其富而荣其贵且寿皆为善已试之良方而
未食其报者有俟于后之人也若力田乃穑有秋若药
乃康厥躬若器乃利于用予悉记其人物交游之深及
仲受学之由反覆著明以见承平之盛况吴为世臣乎
真冔冔好学克亢其宗故喜而畀之以刻堂戺

  孝友堂记

  夫孝友之道出于秉彝之固有岂自外至哉故人之事
卷六 第 27a 页 WYG1226-0871c.png
父与兄因其性之本然尽其职之当然为人子为人兄
弟初不自知其孝友也而人见其孝友然后孝友之名
立焉圣天子即位励精图治凡有选任必尽其方虽郡
邑掾史必以抵业之家贤良子弟为之蠲田二顷泛役
为例于是槐川程君伯达暨其族子用中俱以故家子
充府史时守侯王公御厚以政事称嘉伯达之贤凡民
情事多访焉时本都暨毗都酒醋课程之弊民甚苦之
王公因其言遂申除额民甚德之未几考满赴京有南
卷六 第 27b 页 WYG1226-0871d.png
北对迁之例伯达得迁西安府用中迁同州相去二百
馀里而王公亦守西安又获二天之庇矣无何伯达物
故王公亦终而用中亦丧羁魂之凄凉无可为主者伯
达有子华字德远忧浮颜色痛摧肝肺即日趣装往长
安将取父丧焉用中之父志亨身老而孙弱念德远之
行贫无以为赆而心事之苦有难于言者德远义形于
色许以取用中丧俱载焉或者难之长安居西北形胜
风气寒冱曾未逾岁皮皴足裂辛苦万状不独道经潼
卷六 第 28a 页 WYG1226-0872a.png
关崎岖峭拔而舟泛淮河渡扬子大江蛟龙窟宅俗传
蛟龙恶腥闻簸浪鼓祸德远拜曰皇天后土愿鉴微忱
驾滹沱之水车裹伏波之马革倏尔过险乙卯三月还
乡吊者赙者填门塞巷莫不多德远之功而以孝友揭
诸堂志亨感德独厚请记以赠予曰死生者昼夜之道
也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以人之不能葬其丧原隰裒
矣兄弟求矣以兄弟能葬丧矣德远不惮江湖之险以
全父子之恩斯可矣又能因父子之恩并全宗族之义
卷六 第 28b 页 WYG1226-0872b.png
岂不庶几乎朱寿昌葬宗族十数丧石曼卿三丧未举
范尧夫以麦五百斛助之古人之不可及者德远其勖
之哉

  重建茆田灵显庙碑记

  谈者丛谓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封侯固有幸不幸存焉
若庙食非功德丰衍根于人心者不遑尸而祝之三代
以还五德资生皆圣贤之子孙汉高祖起于沛上蹶项
灭秦自是以降天下殆纷纷矣呜呼隋失其鹿天命未
卷六 第 29a 页 WYG1226-0872c.png
有所属为豪隽者岂容坐视而不之救保乡邑抚疮痍
宁谧和喣彼悯不治我仁堪依事变之来亦不得已也
灵显以兵捍于歙既而礼义孚浃威武炤焯宣杭睦婺
饶暨歙凡六州莫不累化以推盟主一旦唐太宗辅高
祖即位长安真命有归纳款称臣惠此六州区区邻境
谁解倒悬乎绘象崇祠而曰土神筳篿鸡卜默祷斯应
奚翅庙食封侯之比也茆田距城三十里遗庙壬辰燬
于兵燹丙申同里闵义善程文募檀者家寖复旧规斧
卷六 第 29b 页 WYG1226-0872d.png
斤于山其材荐滋埏埴于陶其质甚良工力必齐匠艺
必精由是殿陛廊庑靡不如式栋甍峥嵘丹垩翔焕言
言翼翼弗侈弗陋吉辰令节村氓妇女饲蚕而丝耨田
而租乍旸乍雨不愆时度或炙或烹牛羊肥腯鼓钟镗
鞳吹笙间簧紫髯扬扬红袍玉带为子为孙为侯为将
金刀宝剑夜吐光芒战血不蚀倏化为碧周还肸蚃既
歌且舞锡福孔多疫疠不兴垂髫戴白惕焉稽颡愿乞
神休永永无斁生而拨乱反正没而禦灾恤患丕光伟
卷六 第 30a 页 WYG1226-0873a.png
烈虽祀之千百世可也予尝访茆田之址昂然而高偃
然而伏状如穹龟以负于上蜿然而长缭然而曲形如
蟠蛇以护于外所谓玄武者也亘石可数十丈洼深坎
圆又类马蹄土人往往以神跃马陷迹意乾坤橐籥之
气未必俟人搥凿而成也蜀先主的卢彰著于檀溪兹
甚相协而不可诬者是耶非欤虽然隋唐之交神既炳
灵骇于见闻而融恩沦于骨髓武德四年巳立生祠朝
夕揭虔用贶不忘不待今像设庙貌而已歙十姓九汪
卷六 第 30b 页 WYG1226-0873b.png
本其谱系未央九成果安在哉故不得不备述之以谂
来者

  重建乳溪道院记

  上古有死而无葬中古有葬而无墓祭后世尤重墓祭
得非由野祭之说而启之也与邱墟莽苍荆棘从横缔
构祠宇以寓其霜露之思必树木主以栖神魂营土竁
以藏体魄然后子孙之心安焉苟读后山思亭记而孝
弟之情不油然而生者未之信也河南为衣冠之望俱
卷六 第 31a 页 WYG1226-0873c.png
东汉仙翁之苗裔诜诜散处歙睦间不特绩邑之有方
氏也初府君庆云以田园广袤殷富起家不幸无嗣于
是命胡有庆归后于我时远事湮弗可徵倘宗族有善
继之者决不诵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也既而方氏奋蛰
月增岁益垂髫龋齿携持保抱而资产勃勃呜乎方氏
兴矣胡氏微矣可胜慨哉鄣山之区乳水之濒庆云埋
玉曰子曰孙祔殡于兹署曰乳溪道院藩而篱焉翰而
垣焉基而堂焉有桥幽幽有舟浮浮虽洛阳之牡丹西
卷六 第 31b 页 WYG1226-0873d.png
蜀之海棠徂徕之松淇园之竹莫不环奇丽巧纁红翔
碧丝者奕者抃而歌者醉而渔者扬扬意都甚壬辰俶
扰兵燹延烧宗文曰以祖宗视之荣枯不伦两家皆其
子孙也以子孙推之盛衰攸异三世皆其祖考也储粮
购材以鸠群工以绳以刋以陶以塈不愆新图不替旧
观合二氏以烝尝之一日予邂逅东关瞽目使童稚扶
掖以进俄有使客跃马大呼曰子非唐先生乎下马揖
升阼阶坐公馆从容请曰善也乳溪道院有记舒公道
卷六 第 32a 页 WYG1226-0874a.png
原已述之矣子可吝于一言乎予笑曰聋者不与于五
音盲者不交于五色岂可强人之所不能乎诘旦请荐
勤予曰天地之生万物形化气禅犹父母之于子孙也
冬至祭始祖一阳为气复之始季秋祭祢五阴为形成
之始所以圣人麻冕以定服昭穆以定祭惟恐谱系之
不明也而于族氏加谨焉老聃指李以为姓范蠡变陶
以为姓范文正改朱以为姓邹昕据朱以为姓氏族纷
纷天下何算也善字兼善识趣不凡有器局立然诺以
卷六 第 32b 页 WYG1226-0874b.png
科律累功得补部奏差输忠服役大丈夫吐气之秋闻
尊翁宗闻七帙有四与予同患子夏邱明之疾理家凛
凛有矩式万一过家上冢告于父兄择子姓中笃厚者
为胡氏立后溯流而穷源揣末而寻本胡氏者本也源
也他日以吾文书诸素壁徘徊瞻仰其气化形化者亦
道教之所尚也文岂徒然哉

  茧瓮记

  雪林佥宪公自婺源抵兴安之明日诿予撰天池一息
卷六 第 33a 页 WYG1226-0874c.png
记予袖衔一通诣行轩以献公读之喜溢眉睫且曰燕
处用茧瓮题其楣外固中宽缠绵补葺其大如瓮殆类
扶桑之茧然子缀以文将朝夕览之以娱情焉予家世
学诗见斯干考室如竹苞如松茂如跂翼如矢棘如鸟
革如翚飞未闻以茧瓮为喻蜀之先有蚕丛氏论者房
驷储精与蚕同气其说然矣蚕衣被生灵公之政也经
纬女工公之文也盆缲独绪公之诗也一纫五采公之
志也今偃卧一室大江之南虽无马毛猬缩人肤起粟
卷六 第 33b 页 WYG1226-0874d.png
地炉炽肉觥筹交错酒酣歌刺刺亦可少释孤愤虽然
公之心廓大有容公之才瑰奇无敌居庙堂之上何异
山林服金紫之贵不翅裘褐方将以宇宙为传舍日月
为枢机星辰为棋局烟云为画本荣悴两忘隐显一致
陋冰蚕之茧局醯鸡之瓮盖奚足为公发哉予卜黄山
之麓瓮牖萧然吴蚕三眠老不作茧承命以文特强颜
耳考工有记兹不悉书

  文会堂记

卷六 第 34a 页 WYG1226-0875a.png
  丁酉冬予辟地坑上旅琐甚郁无知己程伯祥别墅可
二里外间睹颜面作长揖退未尝道文字事辛丑春聘
吕德昭家塾德昭学于予能古今诗声号于人人以故
郑子明王元昭咸来会文字之乐殆勃然矣伯祥有子
名元从旁谛听以仰讲贯之益署其堂曰文会德昭请
至一再而不懈诿予记之予曰大伦有五父子兄弟焉
谓之天合君臣夫妇朋友焉谓之人合天合有不可舍
之理人合有可去之义朋友相规以过相资而善友之
卷六 第 34b 页 WYG1226-0875b.png
于人大矣哉子舆氏不徒曰会友而必曰以文今为生
枝举之可乎文自六经极矣庄骚高峙可并云汉悲壮
可泣鬼神论中庸者或短之下至二马扬雄班固莫不
浑浑奔放可喜求一言几乎道鲜矣汉之仲舒唐之昌
黎确有定见又下至关洛考亭明经载道绍千古单微
之绪成一代魁礨之儒未可文章律之斯堂天都金竺
黄罗诸峰森布左右清溪迤逦若带牙签缥帙几千卷
翰墨如晋诗句如唐彪分胪列可乱抽以试不待阅市
卷六 第 35a 页 WYG1226-0875c.png
而竟也第交游之际凭言检行果益者之友与乃友之
损者与君子易疏小人易亲君子内重外轻不肯贬抑
其道求售于人小人反是惟恐枘凿冰炭不雷同于已
日侵月轶涂塞耳目甘于委靡不自振也可哉生字士
元今年廿有五岁隆师访友意向弥笃事亲之隙教其
子曰乐善甫六龄聪明颇称其家儿寻知程氏之兴未
艾也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生其懋勉之予重吕
请于是乎书

卷六 第 35b 页 WYG1226-0875d.png
  鉴泉轩记

  癸巳夏予卧病浯溪上儿曹文虎购药于市时天鉴寓
天宁绘平章清和公像且曰烦起居而翁善自调啬病
间吾将访焉虽未识天鉴之为人彼此怀抱悬悬癸卯
冬胥会歙庠敛衽致辞曰走也癸巳迄今十有一年欲
丐子一言而不果卜筑古岩之高岭爱其地势幽峭树
阴掩翳轩前有泉一泓渟深莹洁虽九夏繘之弗枯乃
以晦庵先生诗揭其颜曰鉴泉子以为何居予曰天一
卷六 第 36a 页 WYG1226-0876a.png
生水论者洪荒之始混沌未判滔滔汨汨皆水也殊不
知水火木金土以微著为渐一湿一燥二气五行轇轕
乎其中譬如方诸取水则金为水母气类有相含者不
可诬也今君舍天鉴更以鉴泉则泉为湿之流金为燥
之凝妍媸必照毫发可数未尝不周其用若专归美鉴
之明泉之清则泉未尝不明鉴未尝不清也呜呼鉴自
鉴泉自泉岂通论乎予畴昔泛渔浦之舟溯浙江之潮
中秋届期冰轮悬空金旺潮生清光万里月又为水之
卷六 第 36b 页 WYG1226-0876b.png
精者也如是则鉴泉取义未为过矣虽然晦庵先生师
罗仲素仲素所传出杨龟山龟山程门高弟吟咏水诗
如半亩方塘一鉴开以水喻道与川上观澜岂容异趣
鉴非真鉴也以水喻鉴也后之学者服膺斯言痛加揩
磨澄澈矧可他求曰心而已矣天鉴杨姓名光相台人
父沁庵老人曾任天临儒学官天鉴游戏水墨尤精于
图形沉静寡言绝无衒耀一水一石不许促迫乃其故
态及点晴润色殆如脱活人咸以天鉴静得之功如此
卷六 第 37a 页 WYG1226-0876c.png
予重念乱离契阔十有一年相知之久虽欲默而不得
默也作鉴泉记是年冬十月唐仲书

  重脩紫阳书院记

  凡有天下郡县莫不兴崇庙学独宋初称四大书院历
兹以往殆纷纷矣或父母之乡或讲学之地或仕宦怀
其遗爱则专而祠之尸而祝之以示不忘意有攸在也
齐国文公以真知实践之学绍圣贤不传之绪其性理
精微著于六经四书出处大节编于年谱不复书书院
卷六 第 37b 页 WYG1226-0876d.png
颠末特加详焉淳祐间理宗赐额紫阳书院一建于城
南门知府韩公思轩魏公靖斋也再迁于南阜山长张
公仲文也三迁于东关佥宪黄公德芳知府魏公均祥
也自庚子迄于己未二十䙫矣知县陈侯则威冔冔儒
者也咨始惟勤役力有方以篿以筳以协吉日县丞邓
侯循理业许以为已责陶瓦坚致伐木孔良中堂靓深
尽除朽蠹斗栱四出清风栖檐两庑树之栏楯屹立三
门辉映翼翼言言公具玄衮金龙蜿蜒蘋藻荐馨不謟
卷六 第 38a 页 WYG1226-0877a.png
不渎一日邑教石仲玉训导俞希尹汪子实奔走来乞
文仲曰文公书院有四建安考亭仕宦之邦也崇安武
夷讲学之地也婺源晦庵父母之乡也殊不知其先府
君吏部公讳松号韦斋尉尤溪而文公生虽转徙不常
其寓南闽婺源本歙黄墩之世家也所以韦斋印章曰
紫阳书堂崇安甥馆曰紫阳楼意公父子拳拳不忘山
川钟秀其神必灵幽明一致其魂必归故曰曲阜夫子
之阙里也紫阳文公父母之乡也则专而祠之尸而祝
卷六 第 38b 页 WYG1226-0877b.png
之其制礼之当然者也侯由胄学发身秉性刚决不屈
于物廉以养心忠以报国下车以来民怀其爱吏畏其
威所谓烈丈夫者非公其谁耶其可敬也已其可歌也


  忠显双庙碑记

  昔唐之兴高祖太宗削平隋乱以有天下迨乎玄宗内
外乂安可谓盛矣一旦禄山搆兵渔阳人心危惧拱手
而莫之救张巡许远忠臣也未会于睢阳群丑继迹以
卷六 第 39a 页 WYG1226-0877c.png
反旷日持久于是巡先斩六大将以示威其策固已高
矣既会睢阳远长者悉尊巡之为其捕禽鼠煮铠弩甚
而杀人以相食巡非忍人也孤城备竭支缀喘息虞援
师而不至天果以全节付巡远而巡远死焉惜哉当时
血食双庙是也歙西距城可三十里土名曰潜口山自
灵山而降腾踔奋迅雅称神明之居焉宋皇祐里人自
北商而还遂奉神妥侑于此茅茨欹昃炉烟冷落未遇
乐施之者淳祐乡相吉国程公言于朝穆陵敕赐庙额
卷六 第 39b 页 WYG1226-0877d.png
曰忠显加封号曰威烈英烈又得进士汪景文崇信益
虔大阐威灵雨旸疾疫默祷丕应前元至正壬辰俄值
兵燹而庙燬潜市汪山献图徵工刻意土木祠人弗戒
载煨烬焉时事劻勷未有纪律出入村僮恣撒庐伍古
陈詹希玄募缘汪山捐已堂屋三间以创正殿穹檐以
覆之巨柱以擎之兽脊跂焉鳞瓦次焉有詹恢助造三
门玲珑爽垲峻峙闳壮汪氏节之肖越国附祀于庑之
左而右庑未就于是希玄复裒赀以营葺之三教僧义
卷六 第 40a 页 WYG1226-0878a.png
和同协劝相寝室孔安庖传攸洁鸿钟贲鼓靡不毕具
洪武九年夏四月既望希玄以节之请致辞曰砻石光
滋乞予一言将镵以垂永久仲谢不获乃言曰生当封
侯死当庙食其封侯时有显晦命有通塞幸不幸存焉
其庙食非忠贞扶社稷光芒贯日月不可幸而致也或
以为颜真卿守平原与巡之功其有优劣哉二十四郡
有真卿帝尚未之识睢阳若无巡远捍蔽则贼乘势而
往江淮保障非唐之所有矣资江淮以中兴巡远之功
卷六 第 40b 页 WYG1226-0878b.png
也岂下于平原者哉按初巡守睢阳诏拜巡河南节度
使至德二年禄山反肃宗特拜御史中丞及死天子悯
之俱赠大都督以愧后之为人臣者庙之兴而复废废
而复兴适遭气运之偶然而不系神之轻重也节之昆
季世有令德为越国裔孙表忠循孝两甚恊之希玄骎
骎好善有谋有为释褐义和厥绩颇著非惟四方之人
欲书之而仲亦乐书焉

  丛桂堂后记

卷六 第 41a 页 WYG1226-0878c.png
  甲午夏予辟暑宝山一日汪君以元来访读予平章山
堂公画象记足地曰辞气古奥殆不为世俗之文某虽
老愿缔友焉明日载酒于方塘之隐次戊戌春予侨坑
上以元邀予过其家剧谈古今用沃孤愤犹未知丛桂
之蓊茂也癸卯秋吴彦冲受以元币聘教督诸孙侄时
丛桂盛放彦冲速周彦明氏与予偕往则以元华构适
成署厥堂曰丛桂彦冲己为之记以元曰天香逆鼻将
纾子之奇思于是拾级后山山阴早寒草木飒飒类风
卷六 第 41b 页 WYG1226-0878d.png
雨声有桂大可围五六尺高可度百寻衢枝纵横幽花
点缀少焉明月流空清风匝地攀援淹留歌招隐士以
寓八公之思其上可坐可卧其密如翠幄其峙如木天
倘使石曼卿见之必巢而饮吾徒正不必慕之也因而
叹曰稠墅鱼龙之裔为新安著姓按家乘提刑先生系
出槐塘我乡丞相掇巍科登台辅其从子状元又上春
官可谓荣矣提刑以才略由甲科发身于丞相为从兄
弟曰桂籍者乃其世袭也今丛桂建炎间手植距以元
卷六 第 42a 页 WYG1226-0879a.png
几二百馀祀长养爱护愈久弥芳巧与三槐相映以符
有德信然矣走也游吴入天平山谒范文正公祠具刻
窦谏议阴德录于时美之者有灵椿丹桂之什思以元
白发康强克亢古道不作巽愞脂韦态有子而诸孙妷
芝兰郁勃吾知汪氏之兴未艾也谏议那能颛美哉重
念以元乱离往复之际予最故故为后记写生堂壁

  晚翠轩后记

  天地间四时有先后万物有荣悴亦随其先后焉且桃
卷六 第 42b 页 WYG1226-0879b.png
李开于春非桃李搀先春气使之然也松柏秀于冬非
松柏殿后冬气使之然也岁事峥嵘霜雪贸贸以松柏
较诸桃李零落草莽了无踪迹独松柏坚贞相持岁寒
为宜晚翠之得名也曩予拿舟经番阳时先兄润甫方
赞郡治篝灯夜饮从容而曰自婺源升番阳纷纭簿书
二十馀祀发虽未白而心实倦矣每思故乡乌聊山麓
东邻有泉一泓傥凿渠引泉则有涓滴声手植松柏则
有苍翠色构亭扁曰晚翠汝其记之不幸壬辰淆乱先
卷六 第 43a 页 WYG1226-0879c.png
兄奄弃宣城今伯和先兄第三子也有司以才谞贡于
礼部除黄州兰溪泊官聪明旷达因时进退即解印归
隐故乡卜筑仍扁其轩曰晚翠记曰思其所乐所嗜人
子纯孝慨望不及为之徘徊俯仰不忍舍其亲焉昔吏
部朱公韦斋号也其子文公先生复请记张南轩大贤
桥梓则而象之不害其同也新安志以唐氏诗书之族
莫盛表城门先君子徽州路儒学教授致仕年八十有
一而终先叔两广宪史先兄再调宣城俱未遂故乡之
卷六 第 43b 页 WYG1226-0879d.png
愿伯和明哲善保急流勇退英誉蔼郁不特荣其身而
显其祖父矣噫日之卯酉日之蚤晚也人之老幼人之
早晚也以生始李八百言之予明年七十三伯和五十
稚孙扶掖爱敬往来乡人尚推诗书之盛则岁寒之操
盖可徵矣于是乎书

  绩溪戴氏谱系图记

  夫天谱之者谁而在于易圣人谱之者谁而在于书秦
汉以降谱之者谁而在于史是非一家之谱天下之谱
卷六 第 44a 页 WYG1226-0880a.png
也庶人之谱一家之谱也姓之为言生也因生以命姓
李耳是也因功以赐姓镏敬是也因上以得姓扬雄是
也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屈原帝高阳之苗裔譬诸木
焉本固而末茂水焉源深而流长未有舍本而逐末弃
源而徂流者武王克商封微子于宋七世而曰戴公此
戴姓之权舆也或缀或分或湮或振或以删经而附列
正经或以讲席而坐夺重席具载传记杂出姓氏之编
有足徵也绩溪之谱处士玉甫辑之既而廷伟图之今
卷六 第 44b 页 WYG1226-0880b.png
考其故先世自江西袁州徙于新安其居绩溪则自汀
州通判杰公始宋高宗南渡迄于前元剔历中外判寿
春评大理荣登科目为进士为待补掌教黉宫为教授
为纠正若今仲义以喜山司佥荐于朝授乐平州判官
坚以孝弟力田荐任上高县丞仲庸举茂才任清忠书
院山长簪组相传代不乏人昔贤谓以金玉遗子孙未
必能尽守简册未必能尽读惟仁厚存心忠信律己孝
友洽于家庭行谊孚于乡曲虽不期远而愈远王氏三
卷六 第 45a 页 WYG1226-0880c.png
槐窦氏五桂芬芳蓊郁岂易量哉予与舒君道原忝总
角交玉甫以女妻其父彦洪则玉甫外祖也道原之学
博极而精究夫岂无自来哉磨砻浸灌得于外家者深
矣一日道原偕戴氏子元达访予城南携谱相示谓当
有言故不辞而为之记



卷六 第 45b 页 WYG1226-0880d.png








  白云集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