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842-05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奇器图说卷三

  明 邓玉函 撰





卷三 第 1b 页 WYG0842-0513b.png
卷三 第 2a 页 WYG0842-0514a.png
  起重

  说

  假如有石重五百斤欲起之使高先用立架一具如围
中之□次于横梁之□系系秤之索如□秤头之□为
举重之索秤尾之□为人坠之索秤杆长十有一尺秤
头至□为一尺秤头过□至□为十尺□为人力□为
石重夫□至□既为一尺是为一分□至□既为十尺
是为十分以十分而举一分故一人之力可起五百斤也
卷三 第 2b 页 WYG0842-0514b.png
卷三 第 3a 页 WYG0842-0514c.png
  说

  假如途次猝无立架止用直木三根或四根以索𦂳缚
一头竖之三根作三足形四根作四足形以秤杆中心
系索系在上端中央以秤杆前端一尺者系重物以后
端十尺尽处系人用力之索更便也



卷三 第 3b 页 WYG0842-0514d.png
卷三 第 4a 页 WYG0842-0515a.png
  说

  假如有石若干重欲起之先作三足形立架上收下开
上端收处平安短铁横梁梁上系滑车一具下系滑车
一具𦂳钳石上用索一端从上滑车转垂而下即从下
滑车内转轮而上复过上滑车而下或即用人力曳之
可矣如石太重则滑车上下各加一具或加二具亦无
不可愈多愈轻人力愈可少也如石仍太重难起即于
两竖架上安一辘轳在内辘轳两端各十字相反安四
卷三 第 4b 页 WYG0842-0515b.png
椿木用人力转其滑车内所转之索更便且力甚劲也
两法总具上图中






卷三 第 5a 页 WYG0842-0515c.png
卷三 第 5b 页 WYG0842-0515d.png
  说

  假如有石太重即用六滑车并十字辘轳法仍或不起
则以辘轳改作大轮如上图用人转轮重可起也





卷三 第 6a 页 WYG0842-0516a.png
卷三 第 6b 页 WYG0842-0516b.png
  说

  假如石为钜重难起即用六滑车并辘轳改作大轮矣
或仍不起则从旁再置一架平安十字大轮用四人递
转架上立安大轮所转之索其力愈大断无不起之理




卷三 第 7a 页 WYG0842-0516c.png
卷三 第 7b 页 WYG0842-0516d.png
  说

  假如照前有四足架上用滑车系其重两旁架上各安
辘轳一具其转辘轳之柄却在架外系重两索俱从滑
车上转垂而下分缠两辘轳上以人力各相转动重自
起矣



卷三 第 8a 页 WYG0842-0517a.png
卷三 第 8b 页 WYG0842-0517b.png
  说

  假如作屋作墙起运砖石泥土之物即不大重然或桶
或筐一人可运五六筐桶其法上用夜乂平架两头各
安滑车一具每滑车贯长索一根其两索各一端定缚
长杆一根将所用筐桶诸物钩悬杆上下用两辘轳各
将前垂长索一端系定安置架上如物力不大重不大
多则人转辘轳足矣倘物或太多太重则于两辘轳中
而更安一大轮大轮另有索旁系一辘轳上其辘轳另
卷三 第 9a 页 WYG0842-0517c.png
是一架一人转此单辘轳曳动大轮之索则双辘轳自
转诸物俱运上矣






卷三 第 9b 页 WYG0842-0517d.png
卷三 第 10a 页 WYG0842-0518a.png
  说

  用一长架有横桄如梯状两头各安两立柱下端安一
滑车样大榾辘上端安一辘轳但辘轳之制分作四分
如南瓜瓣样其中相架梯长短作戽子不拘多少一如
水车戽子之制戽子中实以土泥诸物一人用力转动
上端瓜瓣辘轳则诸戽可以流水而上矣


卷三 第 10b 页 WYG0842-0518b.png
卷三 第 11a 页 WYG0842-0518c.png
  说

  长架同前或不用戽子止用桶相联而转上用螺丝转
法如上图亦便





卷三 第 11b 页 WYG0842-0518d.png
卷三 第 12a 页 WYG0842-0519a.png
  说

  先作一行轮行轮者人从轮中行而不止以动他轮者
也行轮本轴安铜轮有齿如□以转有齿大轮如□大
轮本轴则有或铜或铁螺丝转如□其□螺丝转𦂳靠
亦是螺丝转如□但□螺丝转大于□螺丝转数倍为
牝而□乃其牡耳□螺丝转两端各系起重之索如□
其索各上系于傍架滑车如□上端滑车并悬两傍两
层共是四个如□下端滑车并悬两个如□有重石如
卷三 第 12b 页 WYG0842-0519b.png
□系置滑车直贯至牝螺丝转两端则以一人如□行
于大轮之内而石自起矣






卷三 第 13a 页 WYG0842-0519c.png
卷三 第 13b 页 WYG0842-0519d.png
  说

  先作一大架如□次作一十字搅轮如□上安小轮周有长齿
如□安架之一边于对边架上安太平轮周有齿与小轮周之
长齿相合如□太平轮立轴上端亦安小轮齿横安如□又于
架之上横梁中安一大轮有齿与立轴小轮横齿相合如□
即于横梁大轮轴上系起重之索一端如□其一端从架上别
安滑车上转贯而过如□直至于重如□以人力各搅转十字
轮如□则重起矣傥滑车平安一远架上又可作引重法也
卷三 第 14a 页 WYG0842-0520a.png
卷三 第 14b 页 WYG0842-0520b.png
  引重

  说

  先为方架如□次用辘轳一人转之如□但此辘轳如
瓜瓣样有六齿𦂳靠辘轳齿立安大轮轮周有齿与辘
轳之齿相合如□大轮之轴斜安铁螺丝转如□𦂳靠
此螺丝转竖一立轴轴下端亦平安斜铁螺丝转如□
上端安小轮有齿如□小轮𦂳靠有平安大轮如□周
有齿与小轮齿相合大轮同轴下端有小滑车如辘轳
卷三 第 15a 页 WYG0842-0520c.png
状上缠索三回如□以一端系重以一端用一人曳之
如□则重行矣






卷三 第 15b 页 WYG0842-0520d.png
卷三 第 16a 页 WYG0842-0521a.png
  说

  先为方架如□架之前端安立轴如□中有大轮如□
轮周有螺丝转齿如□轮上有立齿如□立轴下端有
星轮如□𦂳靠星轮两旁各有立柱亦各安星轮如□
两旁星轮上有缠索之搰辘如□𦂳靠螺丝转大轮安
立轮如□立轮之齿与大轮上立齿相合立轮之轴有
长螺丝转如□其长螺丝转𦂳靠有大立轮亦是螺丝
转齿如□立轮两旁系系重之索如□前端立轴大轮
卷三 第 16b 页 WYG0842-0521b.png
之外有螺丝转之柄如□以一人转之则重行矣凡重
之下有长辊木如□递辊递支而前






卷三 第 17a 页 WYG0842-0521c.png
卷三 第 17b 页 WYG0842-0521d.png
  说

  先为大平车下有活安长辊木如□车前端两旁安有
斜柱上有轴两端各有十字木椿如□于其前再为两
车各如其制如□如□但其前两空车用时暂柅不动
待载重之车至近然后起而移之前也



卷三 第 18a 页 WYG0842-0522a.png
卷三 第 18b 页 WYG0842-0522b.png
  说

  为大轮一轴两轮并列轴之中系大桶或系别重以长
杆系轴上轴不转而两轮转一人肩杆而曳之或于杆
头安横桄一人推之皆可行也

  说

  为两小轮中有轴系杆木杆之中悬大桶或别重一人
肩而曳之或用横桄推之皆可

卷三 第 19a 页 WYG0842-0522c.png
卷三 第 19b 页 WYG0842-0522d.png
  转重

  说

  先为立柱中央作方曲拐形如□立柱上下直对要正
旁拐立枝为手所转处中为小轴外贯木筒或竹筒便
可转也或于下端作轮或于上端作轮以为转他重之
机惟人所作立柱两端尽处各为铁钻安于架之铁臼
中则其转也无不利矣

卷三 第 20a 页 WYG0842-0523a.png
卷三 第 20b 页 WYG0842-0523b.png
  说

  先为大轮有齿如□安两柱中次为辘轳周围有齿与
大轮齿相合如□一人在柱外转其柄则重可转也或
人力不胜则于辘轳一端近柱处安飞轮一具如□飞
轮者已似无用而实能以重助他人之力者也故辘轳
转之不足加一飞轮则人力必大胜矣


卷三 第 21a 页 WYG0842-0523c.png
卷三 第 21b 页 WYG0842-0523d.png
  取水

  说

  先为大立轮中藏水戽如□转水至槽池中如□大立
轮同轴又有次立轮有齿如□再为龙尾车三具以次
而上如□如□如□第一龙尾车下端有小鼓轮亦有
齿如□与次立轮之齿相合上端又有旁齿小轮如□
则于第二龙尾车下端轮齿相合第二龙尾车上端与第三
龙尾车下端轮齿各以次相合则水自上矣(龙尾车之制详具泰西水法中)
卷三 第 22a 页 WYG0842-0524a.png
卷三 第 22b 页 WYG0842-0524b.png
  说

  先为大立轮层累而上为三有齿之轮与三龙尾车上
端轮齿各相合柱下为平轮轮之齿各以立板作之外
端弯曲如杓样向水势冲处水冲其杓杓杓相推则大
立柱自转而三龙尾车自然依次而上水矣但龙尾车
各从池水槽中转旋恐漏水不便故于池中先作空筒
上下各长于槽严安槽中龙尾车自筒中旋转庶不致
已贮之水下漏为微妙耳
卷三 第 23a 页 WYG0842-0524c.png
卷三 第 23b 页 WYG0842-0524d.png
  说

  先为飞轮之架次于飞轮轴之两端各安一铁曲柄但
一端向上则一端向下必使相反故以一端系于恒升
车取水竿顶可上可下之木以一端用人力转之则水
升矣飞轮者助人用力之轮也

  恒升车之制亦详具泰西水法中


卷三 第 24a 页 WYG0842-0525a.png
卷三 第 24b 页 WYG0842-0525b.png
  说

  井中水不能上先作风车以代人畜风车有轴即在井
上以转井中取水之戽者也但此图水戽之制非此中
常用之戽乃是长筒直贯井底筒底有轴筒中有索贯
诸皮球如鸡子样上下俱小以便筒中上下状若联珠
其数不拘多少惟视索垂井底水中折转从筒中而上
直至井上池中环连不绝为度盖以风轮转轴轴转皮
球之索从筒底轴递转而上递塞其水直从筒中递涌
卷三 第 25a 页 WYG0842-0525c.png
而上而后吐之井上池中也其作球作筒之法详如图
旁散形风车之制多端详后转磨诸图中






卷三 第 25b 页 WYG0842-0525d.png
卷三 第 26a 页 WYG0842-0526a.png
卷三 第 26b 页 WYG0842-0526b.png
  说

  为长槽前宽后窄于其中平安一轴其前端安一木杓
杓上有环系槽前上端横木上槽前下端有小长板如
□杓入水则满至高处则因下端小长板所靠不得不
倒而吐矣

  向余曾自作一引水器一名鹤饮一名活桔槔其制
一一与此相合但此前端用杓更为妙耳

卷三 第 27a 页 WYG0842-0526c.png
卷三 第 27b 页 WYG0842-0526d.png
  说

  先为四方立架视天平杆两端水筒所至高处覆水为
度如□其下于架之中央水中用方石安铁窠如□中
为立柱下有铁钻立柱下端安立板大轮如□少上安
半规斜轮一角渐次而下一角渐次而上如□于半规
轮之上另有枢轴在下半规轮轴中央如□其枢轴少
上中开长孔横安转轴如□以贯天平杆之中心使之
可上可下枢轴上端则安在架之上梁勿令动也如□
卷三 第 28a 页 WYG0842-0527a.png
再于天平杆两畔近半规轮上弦行处护以圆木如□
或护竹皮使其滑泽无滞其天平杆两尽头处各安戽
筒如□但须于杆旁横安小杆系筒如□始无碍于杆
身而覆水槽中之为便耳




卷三 第 28b 页 WYG0842-0527b.png
卷三 第 29a 页 WYG0842-0527c.png
  说

  先为两立柱之架如□立柱上端有轴次为大木杓如
□旁有两耳中贯横木如□其杓柄为水出之槽即贯
在立柱架上轴内可以转旋上下如□耳中所贯横木
有索系于旁立桔槔之前端后端有垂木中凿多孔便
安木柄随人高低可用力也此器取水甚多桔槔杆另
立巧法任人意为之

卷三 第 29b 页 WYG0842-0527d.png
卷三 第 30a 页 WYG0842-0528a.png
  说

  先为行轮人行其中如□行轮中轴两端各安曲拐一
边曲在上一边曲在下如□曲拐方孔之中杆上安滑
车如□于滑车贯处为立圈下端定在恒升车取水杆
头如□行轮转动两边自然一低一昂水可递引而上



卷三 第 30b 页 WYG0842-0528b.png
卷三 第 31a 页 WYG0842-0528c.png
  说

  先为星轮如□星轮者轮周作大圆齿间中与齿相等
亦作圆孔与大星光芒四射相似故名星轮星轮之外
作鼓厢如□鼓厢者上下总一圆圈两旁以木板厢之
其形似鼓故名鼓厢鼓厢下面底中开一小孔入水如
□鼓厢上面开一方孔如□方孔中安一方屑上方下
圆方屑两旁各安小滑车使方屑易上易下也如□其
安鼓厢及安方屑上下之架如□于方屑方孔之前开
卷三 第 31b 页 WYG0842-0528d.png
孔向上斜安孔筒如□以便出水先将星轮安置鼓厢
之中务使星轮两旁与轮周齿端圆处𦂳靠鼓厢圈板
为则其星轮之轴直出两旁架外有曲柄如□便人运
也或另作水转之轮以转此星轮亦无不可盖鼓厢之
架安置水中下面小孔自然入水乃以星轮递转而上
至方屑圆头垂处水不能再过而前则惟有从斜孔筒
中出水而已

卷三 第 32a 页 WYG0842-0529a.png
卷三 第 32b 页 WYG0842-0529b.png
  转磨

  说

  为大轮周有齿中有辐条如□惟有车轴斜安则轮自
然斜转矣次于斜轮两旁立架顶上安一横梁如□以
一人手攀其梁而足踏辐条之上欲上不能而轮则必
自转也如□轮外另安小轮有齿与大轮之齿相合小
轮之轴连于转磨之枢齿各相得磨则无不转也用力
少而人不大劳此其一种
卷三 第 33a 页 WYG0842-0529c.png
卷三 第 33b 页 WYG0842-0529d.png
  说

  为大行轮一具行轮之说已见于前第此轮极大可容
两人并行耳行轮两旁各安有齿小轮递转枢则两磨
可俱转也一见自明故不细赘




卷三 第 34a 页 WYG0842-0530a.png
卷三 第 34b 页 WYG0842-0530b.png
  说

  磨中之枢下安铁曲拐如□枢下端再安十字木杆杆
末各安铅柁如□枢下安铁钻入铁窠中如□于曲拐
中安木桄两端各为转环如□一端转环安人手曳桄
上如□其人手所曳之桄上端安于架上立桄亦有转
轴如□一人斜曳其手中之木可前可后而枢端下面
十字铅柁为之助力则磨自可转矣倘或磨重于对旁
再增一曲拐再用一人对曳如前法尤有馀力
卷三 第 35a 页 WYG0842-0530c.png
卷三 第 35b 页 WYG0842-0530d.png
  说

  磨悉如常惟旁有立柱安大立辘轳系缠垂重之索如
□辘轳之上安平轮周有悬齿以转转磨枢之立轮如
□下有十字杆待重垂下至地用人力推杆则重可复
上如□于立柱之旁另有立架上横以梁如□横梁中
开长孔安三小滑车如□垂重之上有小立筐中安两
小滑车如□立柱大辘轳所缠之索平转从旁立小架
滑车之下而过如□从而上之过梁上第一在左之滑
卷三 第 36a 页 WYG0842-0531a.png
车折转而下又从小立筐下一滑车之下折转而上过梁
上第二在右之滑车折转而下又从小立筐上一滑车而
下折转而上过梁上第三在中之滑车折转而下始系定
于小立筐上端小梁上如□小立筐下端小梁有环垂重
之上有钩钩于环内如□重下则磨自转矣所以必用此
许多小滑车者总令垂重迟迟而下不易到地其磨可多
转耳垂重下又加小重者欲人视之多寡自为增损云尔
(此自转磨也向余曾臆想作此试之甚便今得此实先得我心之同然但此迟迟垂重之法初则梦想不及也)
卷三 第 36b 页 WYG0842-0531b.png
卷三 第 37a 页 WYG0842-0531c.png
卷三 第 37b 页 WYG0842-0531d.png
  说

  盖或人多远行此磨载之车上如上图两磨安于两头
中安一大立柱下安平轮有齿如□其轮轴下端有铁
钻安车中平木中央铁窠内轮齿两旁各安有齿小轮
平转两边磨中之枢其立柱于平轮之上平安横木中
央开孔而上上端安有横梁如□横梁两头长过于车
各安下垂立柱如□以马转两立柱则两磨可自转也
其车行各可载他辎重故甚便之

卷三 第 38a 页 WYG0842-0532a.png
  余意横梁若作十字则用四风扇或直竖车上或亦周
垂车外又可作风磨也






卷三 第 38b 页 WYG0842-0532b.png
卷三 第 39a 页 WYG0842-0532c.png
  说

  为大轮外周安横桄如□内有长轴两端安两立轮各
有齿转两磨立枢灯轮之齿如□用三人手攀横梁足
踏轮周横桄则两磨转矣傥止用一磨则一人足矣在
人酌而为之耳



卷三 第 39b 页 WYG0842-0532d.png
卷三 第 40a 页 WYG0842-0533a.png
  说

  大轮转两磨灯轮之枢如□总用常法惟大轮轴为大立
柱柱下端有铁钻入地臼窠中柱半身处安大木平架中
开圆孔柱从孔中透出上去以转动便利为度如□柱上
半身安十字两层横桄各有立档如□四立档外各挂一
大方布框如□布框可展可收向风吹处则自然展开受
风过则自收递展而递相受风故两磨可自转也布框每
面有两索斜系如□者恐风大布力不能当易至损耳
卷三 第 40b 页 WYG0842-0533b.png
卷三 第 41a 页 WYG0842-0533c.png
卷三 第 41b 页 WYG0842-0533d.png
  说

  其下悉是常法惟是大轮齿不得遽及磨枢灯轮之齿
故各再加两灯轮立轴上再安有齿之轮庶易及磨枢
耳其上风扇则为长三角形如□两面以薄木板为之
更易受风其力尤大也



卷三 第 42a 页 WYG0842-0534a.png
卷三 第 42b 页 WYG0842-0534b.png
  说

  馀皆同前惟方板风扇垂在轮下上以四斜枨撑轮为
少异耳





卷三 第 43a 页 WYG0842-0534c.png
卷三 第 43b 页 WYG0842-0534d.png
  说

  馀悉同止是立柱平安十字周作轮形如□于轮上周
围以木板作方风扇如□每扇一面各有一索系𦂳风
来则板直立受其吹而自转然有索系则又不能前去
过风则又自然少垂不阻风也



卷三 第 44a 页 WYG0842-0535a.png
卷三 第 44b 页 WYG0842-0535b.png
  说

  馀悉常法惟是上层周围有墙每面少开一方以受风
入如□其立柱则上至屋顶转枢柱安十字木板上下
长横少弱耳




卷三 第 45a 页 WYG0842-0535c.png
卷三 第 45b 页 WYG0842-0535d.png
  说

  馀如常止立柱上安八风扇为异其风更大也





卷三 第 46a 页 WYG0842-0536a.png
卷三 第 46b 页 WYG0842-0536b.png
  说

  馀俱如常惟于转磨枢灯轮之立轮安长铁轴于架外
作曲拐方形如□于铁轴尽处定安十字木两头悉是
铅柁使重而易转以助人力有如飞轮于曲拐方形转
处贯以铁环两端各系以索其索一端系木杆中环上
如□其杆下端则定在地上有环可转如□两人对曳
其杆一来一往则飞轮助力磨之转甚便且省力也视
人周行磨外节劳不啻数倍矣
卷三 第 47a 页 WYG0842-0536c.png
卷三 第 47b 页 WYG0842-0536d.png
卷三 第 48a 页 WYG0842-0537a.png
卷三 第 48b 页 WYG0842-0537b.png
  解木

  说

  先为水轮并架如□水轮轴一端出架外连以曲拐如
□曲拐之上连有立铁杆两头有环下端环贯曲拐之
末上端环贯锯之下档木上锯齿居中两旁连档立柱
则各上下两立槽中如□外水轮转则曲拐一上一下
而锯齿亦随之一上一下矣此解法也但能使木来就
锯则其中尤有巧法须细详之盖木置架上架两头有
卷三 第 49a 页 WYG0842-0537c.png
四立柱之夹木如□架又总安一长槽中下有小圆棍
木数个如□木之未解左端尽处有索系于架下斜齿
铁轮之轴如□旁有长杆尖头有铁乂以起斜齿之齿
如□者则又定在远旁大转木之下端如□大转木上
端有小杆亦斜连于锯下档之下如□锯一上则带转
木上端小杆亦上转木亦必少少斜转而上有铁乂之
长杆势必起一斜齿而自出其上矣锯一下转木亦必
少少斜转而下则乂杆又入第二齿下矣以此起齿即
卷三 第 49b 页 WYG0842-0537d.png
以此缠轴之索故木自来就锯也又恐斜轮齿上而复
回则又以短乂小铁杆𦂳随而疾阻之如□此皆微机
妙不容言





卷三 第 50a 页 WYG0842-0538a.png
卷三 第 50b 页 WYG0842-0538b.png
  说

  先为立柱架安大水轮如□水轮同轴另安有齿之轮如□
一边齿转灯轮灯轮助以飞轮如□飞轮与灯轮同轴轴之
一端有铁曲拐上连曳锯之木如□又水轮有齿之轮一边
转小灯轮同轴又有小灯轮递转旁安有齿小轮如□有齿
小轮递转上小灯轮小灯轮同轴有锯齿铁轮如□锯齿铁
轮之轴则系转木就锯之索者也其阻齿勿回之乂则以锯
上端之木旁转而上下之如□其消息与第一图略相同
卷三 第 51a 页 WYG0842-0538c.png
卷三 第 51b 页 WYG0842-0538d.png
  说

  安锯置木之架图自分明不细赘惟是架中两旁各有长
辐条之大轮如□其辐条尽头须各挨入人搅大轮之辋
少许使人搅轮上旁安之小木桩易挂转也两轮通为一
轴轴缠转木之索使木来就锯其人搅两轮亦通贯一轴
但轴之中作曲铁拐贯两长铁杆直贯于转锯上下之
长横梁上如□两轴外各安曲柄相对两人搅之锯自
可转而每轮一周木桩可转一辐条木亦自来就锯也
卷三 第 52a 页 WYG0842-0539a.png
卷三 第 52b 页 WYG0842-0539b.png
  说

  解法用人如常第架上后端立两有力之竹弓如□则
省人力多多矣览图自明无容多解





卷三 第 53a 页 WYG0842-0539c.png
卷三 第 53b 页 WYG0842-0539d.png
  解石

  说

  假如有石欲解成几板则有架如□于架近一头处安
立轴上安有齿平轮如□平轮转旁灯轮如□灯轮又
转小立轮上如□小立轮轴外有曲拐如□曲拐之端
贯直铁杆两端有环如□一端环贯曲拐之末一端之
环则贯曳锯之长木杆下端长木杆上端有轴可转木
杆立贯锯于两头活滑车榾辘中如□锯或二或三俱
卷三 第 54a 页 WYG0842-0540a.png
精铁为之第无齿耳两曳锯长木杆下端连以铁杆两
端有环如□以一马转立轴平轮则曲拐往来锯自行






卷三 第 54b 页 WYG0842-0540b.png
卷三 第 55a 页 WYG0842-0540c.png
卷三 第 55b 页 WYG0842-0540d.png
  转碓

  说

  先为架安碓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如□下各以臼承之
如□次为飞轮中大外小共三轮如□飞轮长轴两旁
各出架外安曲柄如□轴之两旁安小铁桩相错上下
如□其铁桩相对每碓各有擒碓枝之桔槔小杆如□
一碓两碓一人从一旁转轮则碓自然上下如碓多则
两旁两人转之自足也
卷三 第 56a 页 WYG0842-0541a.png
卷三 第 56b 页 WYG0842-0541b.png
  书架

  说

  先为大轮外形同鼓厢如□内为有齿之轮相等者共九轮
八面各一中央一轮又于八轮之内各安相等八小轮俱有
齿中央轮动则八小轮自转而八大轮随之其详旁有散图
如□其书安置八大轮一旁轴上有座有轴其详亦旁有
散图如□大轮安置架上如□欲某本书大轮一转则某
书自来就人而馀书虽已转过仍各上下自如不随轮而颠倒也
卷三 第 57a 页 WYG0842-0541c.png
卷三 第 57b 页 WYG0842-0541d.png
  曰晷

  说

  先以小缸承水于底钻一小孔徐徐出水上安小搰辘
长转轴出墙外搰辘上缠以索下端系重木如□然亦
不必太重上端系小重如□墙外轴端定安日晷如□
水徐徐下则重木亦必徐徐下而日晷以时转矣此省
便法也

卷三 第 58a 页 WYG0842-0542a.png
卷三 第 58b 页 WYG0842-0542b.png
卷三 第 59a 页 WYG0842-0542c.png
  代耕

  说

  先为两辘轳架如□两辘轳系两长索贯犁其中如□
两人递转辘轳之索一人扶犁往来自可耕也

  向余在计部观政时曾以臆想作此不期与此图甚
相合也可谓先得我心之同然矣


卷三 第 59b 页 WYG0842-0542d.png
卷三 第 60a 页 WYG0842-0543a.png
卷三 第 60b 页 WYG0842-0543b.png
卷三 第 61a 页 WYG0842-0543c.png
卷三 第 61b 页 WYG0842-0543d.png
卷三 第 62a 页 WYG0842-0544a.png
  水铳

  图(凡三)

  说(从散形图为之说者)

  先铸两铜筒如□其容之广从二寸或至十寸任人意
为之其高少或一尺多或一尺有半内容务上下相等
其底要最坚厚其气眼如□有鞴或在旁或在底或在
底旁少许但在底更便旁安管少弯曲向上如□各有
小鞴如□上有两乂总管如□𦂳压合于两弯管上无
卷三 第 62b 页 WYG0842-0544b.png
丝毫漏隙为则鞴共四个气眼入水处两个弯管出入
处两个另有柁二具如□其柄以铁为之其柁则铜柁
用两层铜柁周围以满铜筒之容为度铜柁两层中间
用软皮数层挤实为则两铜筒俱安一铜锅内要极稳
勿动为则锅底要平如无铜锅坚大木桶亦可于两铜
筒之上安横梁如□两旁中央安两铁孔是两柁所由
上下者居中有铁天平立柱其柱顶头有小转轴眼上
横安天平长木担于两柁上下处用环连于担上两端
卷三 第 63a 页 WYG0842-0544c.png
多设平木桩以便多人攀举又有直角小管如□贯于
总管出水上口之外要最严密又要可周旋转动使之
四面八方去也就中有小圆槽施以短钉务令可转而
不可上其必用槽用钉者水力最大不则冲之去矣此
管上又有直角管但其嘴少长于□为□其长少亦三
尺愈长其出愈远但嘴必少弱于管身为出水之势耳
直角长管与短管相贯处亦必用槽用钉如前法此管
则一人用手可转或上或下或正或斜皆可向有火处
卷三 第 63b 页 WYG0842-0544d.png
施放之也此器有二种或定在一处如第一图或用船
车无轮者如第二图其法皆同又有一种其器同但在
有轮车上不用横梁止用杠子天平如第三图任人意
精详作之耳其运水之法排定多人人人可接递皮袋
之水至于盛筒锅内周转无穷必用皮袋运水者视他
器便且不破坏耳

  此水铳可以灭火可以禦火可以防火乃新有之器
其能力最便最大最奇诸器所难比其功用者也盖
卷三 第 64a 页 WYG0842-0545a.png
仓卒之际火力正胜人不可近但有此器则五六人
可代数百人之用又不空费一滴之水不拘多高多
远皆可立到有似大雨喷空无处不沾不但可灭已
燄之火仍可预阻未燃之火况有图有说作此不难
工力价值且不甚费凡城邑村坊悉当置此二三具
其于捍患禦灾最有裨也已作小样试之良验有志
于仁民者其尚广为传造焉

卷三 第 64b 页 WYG0842-0545b.png








  奇器图说卷三

卷三 第 65a 页 WYG0842-054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诸器图说

  明 王徵 撰

  引水之器二图说引

  田高水下苦难逆灌爰制引器用利高田厥器凡
二一名虹吸一名鹤饮虹吸引之既通不假人力
而昼夜自常运矣鹤饮虽用人运然视他水器则
犹力省而功倍焉矧其制简易尤便作者故并图
卷三 第 65b 页 WYG0842-0545d.png
说之如左







卷三 第 66a 页 WYG0842-0546a.png
卷三 第 66b 页 WYG0842-0546b.png
  虹吸图说

  刳木为筒筒之容或方或圜圜径寸方径不及寸者分
之二毋薜毋暴毋齘筒之长无定度竑井及泉以为度
筒之下端横曲尺有二寸而为之口口迤而上高数寸
口之容弱于腹之容惟阞口之内有舌开阖戚速而无
倚于围筒之上端出井及寻横曲二尺有奇乃垂垂四
尺奇迤而下长及常而为之管管视筒之腹惟惌筒之
曲若审惟朴属为良筒之围肉以寸绲縢之敜以油灰
卷三 第 67a 页 WYG0842-0546c.png
之齐腛涂其郤毋俾针芒之或耗筒两端有檠相以施
约无甐无杌而止管入以籥惟严假鞴鼓之度水冲于
管遄捎其籥则霤吐如趵突也以终古

  薜破裂也暴坟起不坚致也齘切齿怒亦偪窄之意
竑量也阞谓三分之一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惌小孔
也审两木交凑处朴属附著坚固也绲绳也縢约束
也敜塞也齐与剂同腛厚也甐坏杌动也遄速也捎
除去也泉水之上出者曰趵突

卷三 第 67b 页 WYG0842-0546d.png
  铭

  尔躬匡梴尔腹渊然一气孔宣厥瀵斯泉载沃载涟惠
我㽦田祝尔万年

  字音

  薜卜革反暴音剥齘音薤阞音勒惌音远敜音聂
腛音屋甐音吝捎音萧梴音延㽦音匀


卷三 第 68a 页 WYG0842-0547a.png
卷三 第 68b 页 WYG0842-0547b.png
  鹤饮图说

  为长槽或以巨竹或以木其长无度竑水浅深以为度
尾杀于首三之一首施戽惟朴属为良戽之容则以觳
戽臀施木刀如棹末之制俾与木无忤中其槽设两耳
函轴乃于岸侧菑两楹高地仅尺俾毋杌楹之巅对设
以轵贯轴其中惟活昂其尾入之戽也水满则首一昂
而流之奔于槽外也其孰禦视桔槔之功挈无虚而捷
也可省夫力十之五

卷三 第 69a 页 WYG0842-0547c.png
  戽水戽所以盛水者也觳受一斗二升臀谓下面覆
处菑树立也楹柱也轵小穿也

  铭

  冽彼下泉泽蔑及亩尔奋尔力遑恤濡首载沉载浮爰
噏爰呕吁嗟尔云劳矣匪尔之劳谁其长此禾黍

  字音

  臀徒门反菑音恣

卷三 第 69b 页 WYG0842-0547d.png
  转硙之器三图说引

  硙必须物也每叹人若畜用力甚艰爰制三器代以节
之一名轮激一名风动一名自转轮激虽用一人拨转
然坐运可无太劳且疾视常硙以倍若风动自转二器
则凭机自动其不用人也全矣故并图说之如左



卷三 第 70a 页 WYG0842-0548a.png
卷三 第 70b 页 WYG0842-0548b.png
  轮激图说

  为巨轮一径六尺有奇准田车朴属微至如其制轊亦
准独牙之外施齿或金或木惟坚齿杀其末长五寸间
同之毂外端施曲柄一六分其巨轮之崇捎三以为小
轮之径厥牙少弱于巨轮齿与间则视巨轮莫二无毂
无辐为井木施硙周函之无杌无仄硙盘之侧坎其地
为㨊穴立县巨轮其中以半期利转无阂而止巨轮齿
与硙周轮齿之相亲也必一一无爽为吊一人坐运约
卷三 第 71a 页 WYG0842-0548c.png
省夫力十之九

  微至至地者微也轮圆乃能若是轊轴也牙读作迓
谓轮輮也或又谓之罔杀其末谓衰小之也间两齿
相离之中也捎三除去六分中之三分也仄仄侧意
坎陷也㨊长圆孔也吊精至之名

  铭

  操独柄者人耶递相亲者轮耶居重驭轻观磨而化者
其无垠耶

卷三 第 71b 页 WYG0842-0548d.png
  字音

  轊音卫






卷三 第 72a 页 WYG0842-0549a.png
卷三 第 72b 页 WYG0842-0549b.png
  风硙图说

  为层楼一座上七下八方径各长丈有三尺楼上层不
围下层三面围墙一面门楼下安硙以台台高三尺硙
上扇中凿方孔深三寸用安将军柱下端将军柱长丈
有二尺上端安铁钻俗所谓六角六面是也其尖入上
横梁横梁当四方之最中处安铁窠窠即为柱尖入处
柱下端为方枘相硙上扇中所凿方孔为之将军柱从
楼板中央贯上直至横梁横梁下尺许以下楼板上尺
卷三 第 73a 页 WYG0842-0549c.png
许以上始安风扇风扇凡四每扇横长六尺上下五尺
坚木为框中加十字木枨一面用席障之边皆以索连
之框上先于将军柱楼板上尺许以上横梁下尺许以
下安夹风扇木轮二各厚尺许周围除安将军柱外宽
仍尺许各十字凿五寸深槽槽视风扇框厚薄为之风
扇入槽以里仍两端为孔安上即用索𦂳束柱上勿令
活动为则风扇可卸可安楼之制照寻常硙亦寻常用
者无他谬巧止借风力省人畜之力云耳此盖西海金
卷三 第 73b 页 WYG0842-0549d.png
四表先生所传而余想像损益图说之若此观者肯广
为传制或于民生日用不无小补云






卷三 第 74a 页 WYG0842-0550a.png
卷三 第 74b 页 WYG0842-0550b.png
  准自鸣钟推作自行磨图说

  先以坚木为夹轮柱二根厚四寸宽六寸高视轮为度
轮凡四名之甲乙丙丁甲轮之齿凡六十乙齿四十八
丙齿三十六丁之齿则二十四与硙周轮齿相对乙丙
丁之轴皆有齿数皆六甲轮轴则独无齿然有副轮径
弱于正轮者尺有五副轮者贯索而垂重所以转诸轮
因而转其磨者也而转副轮则又另有一机其垂而下
也与正轮同体而下其上也则副轮转而正轮分毫无
卷三 第 75a 页 WYG0842-0550c.png
挂且其转上之法甚活妇人女子可转也此为全体轮
架安定旁安其磨磨上扇周施齿如丁轮但与丁轮齿
相间无忤则磨行矣凡甲轮转一周可磨麦一石若索
可垂深数转则又不止一石而已第作此觉难非富厚
家不能如止用两轮则轻便殊甚是在智者自精详焉



卷三 第 75b 页 WYG0842-0550d.png








卷三 第 76a 页 WYG0842-0551a.png
卷三 第 76b 页 WYG0842-0551b.png
  准自鸣钟推作自行车图说

  车之行地者轮凡四前两轮各自有轴轴无齿后两轮
高于前轮一倍共一轴轮死轴上轴中有齿六皆坚铁
为之即于轴齿之上悬安催轮凡四名之甲乙丙丁丁
齿二十四丙三十六乙四十八甲六十甲轴无齿乙丙
丁各轴皆有齿齿皆六甲轮以次相催而丁催轴齿则
车行矣其甲轮之所以能动者惟有一机承重愈重愈
行之速无重则反不能动也重之力尽则复有一机斡
卷三 第 77a 页 WYG0842-0551c.png
之而上傥遇不平难进之地另有半轮催杆催之若所
称流马也者其机难以尽笔总之无木牛之名而有木
牛之实用或以乘人或以运重人与重正其催行之机
云耳曾制小样能自行三丈若作大者可行三里如依
其法重力垂尽复斡而上则其行当无量也此车必口
授轮人始可作故亦不能详为之说而特记其大略若
此云

卷三 第 77b 页 WYG0842-0551d.png








卷三 第 78a 页 WYG0842-0552a.png
卷三 第 78b 页 WYG0842-0552b.png
  轮壶图说

  以文木为椟椟之制上下两层上层高四寸下层高二
尺三寸上层为活盖中藏更漏两槽及各筒用盛铅弹
俱有机其盖前面掩上二寸内藏十二时辰小牌下二
寸明露容小木人于中可自前行应时拨动其牌垂时
以示人也木人之行则机系于下层椟中总轮之架总
轮之架安椟下层中央空处外有门二扇可开可阖椟
宽长二尺六寸侧则各一尺二寸其中央安轮架空处
卷三 第 79a 页 WYG0842-0552c.png
宽可一尺两旁各八寸一安钟一安鼓门各从侧面开
闭下层两端留二寸作足以三寸作抽匣三个即依中
间一尺两旁各八寸为之其轮架之制先为两铁柱以
次递安其轮轮皆以精铁为之首锯齿小轮为丁次丙
轮次乙轮次甲轮甲之齿六十乙齿四十八丙齿三十
六乃乙丙丁三轮之轴之齿则均用六数不多也甲轴
独无齿然有索直上贯于木人之足而以铅重垂而下
坠所为转木人之总枢也甲动催乙乙催丙丙催丁而
卷三 第 79b 页 WYG0842-0552d.png
丁之所催者则另有十字分左分右之拨齿盖诸轮递
催转行甚速而拨齿于中一似左推右阻故使之迟迟
其行者此微机也轮壶之妙全在于此此难悉以笔楮
亦未可尽图绘至两旁鼓钟安置之法与夫更漏递自
传报之法皆有机为连络亦俱未便图说总之此壶作
用全在于轮轮则转动木人木人因而自行击鼓报时
又能带动诸机时至则擂鼓撞钟又能按更按点一一
自报分明不似昔人所为悬羊饿马不甚清楚也此于
卷三 第 80a 页 WYG0842-0553a.png
明时惜阴二义或者不无少补比之璇玑刻漏铜壶之
制似亦易作向曾制一具在都中见者多人当亦谅其
匪妄也

  铭

  泰圆毂转坱轧无垠两轮递运万象更新眷彼昼夜终
古相因流光难追往哲竞辰嗤予小子岁月空沦爰制
斯器寸阴是珍义取叶壶名被以轮韫椟而藏静远嚣
尘应时传响发若有神斡旋元化密衍丝纶屋漏有天
卷三 第 80b 页 WYG0842-0553b.png
日月为邻可襄七政可利四民可资整旅可藉怡真能
大能小触类引伸晦明风雨天路永遵考钟伐鼓晷漏
毕陈闻声动念警我因循铭之座右蚤夜惟寅





卷三 第 81a 页 WYG0842-0553c.png
卷三 第 81b 页 WYG0842-0553d.png
  代耕图说

  以坚木作辘轳二具各径六寸长尺有六寸空其中两
端设轵贯于轴以利转为度轴两端为方枘入架木内
期无摇动架木前宽后窄前高后低每边两枝则前短
而后长长则三尺有奇短止二尺三寸两枝相合如人
字样即于人字交合处作方孔安其轴两人字相合安
轴两端又于两人字两足各横安一枨木则架成矣架
之后长尽处安横桄桄置两立柱长八寸上平铺以宽
卷三 第 82a 页 WYG0842-0554a.png
板便人坐而好用力耳先于辘轳两端尽处十字安木
橛各长一尺有奇其十字两头反以不对为妙辘轳中
缠以索索长六丈度六丈之中安一小铁环铁环者所
以安犁之曳钩者也两辘轳两人对设于三丈之地其
索之两端各系一辘轳中而犁安铁环之内一人坐一
架手挽其橛则犁自行矣递相挽亦递相歇虽连扶犁
者三人乎而用力者则止一人且一人一手之力足敌
两牛况坐而用力往来自如似于田作不无小补此余
卷三 第 82b 页 WYG0842-0554b.png
在计部观政时承松毓李老师之命而作业已试之有
效也者故图之因并记之若此






卷三 第 83a 页 WYG0842-0554c.png
  新制连弩图说引

  闻昔武侯有连弩法亲授姜维想当日木门道万弩齐
发射死魏大将张合者或即其制乃其制失传久矣近
世有从地中掘得铜弩者制作精细无比今之工匠不
能造然特弩之机耳而人辄以为全弩也故卒莫解其
用徵愚偶得见之叹服古人想头神妙如许再四把玩
因了悉其运用机括僭为增损一二且易铜为铁不但
简质易作更觉力劲而费省似于今之行阵甚便也敬
卷三 第 83b 页 WYG0842-0554d.png
图说之如左







卷三 第 84a 页 WYG0842-0555a.png
卷三 第 84b 页 WYG0842-0555b.png
  诸机皆精铁为之必如式方准厚俱三分令其莹滑此
式一定弩之大小任之






卷三 第 85a 页 WYG0842-0555c.png
卷三 第 85b 页 WYG0842-0555d.png
卷三 第 86a 页 WYG0842-0556a.png
  连弩散形图说

  先用坚木为弩床一具长三尺阔二寸厚三寸前端入
三寸许凿半圆小孔安弩背惟𦂳后端入三寸许从正
面居中凿一孔宽三分长五寸孔中取滑泽用利诸机
旋转孔上面以铁片平裹中留一寸小孔两旁准木孔
务莹平无阂而止又从侧面照式凿二轴孔眼一面圆
一面方期入末不致动摇其安机法先安鹅头居中以
其尖出铁孔上下旋转为准次安鹤嘴在后以上承鹅
卷三 第 86b 页 WYG0842-0556b.png
头取平而鹅头之尖出铁孔中直立为准又次安鸡腰
在前以鸡腰中穴顺其自然平彀鹤嘴为准三者俱准
如式然后钩弩弦扣满挂鹅头出孔尖上两边排箭或
二或三多不过六弩伏地中箭向前列各弩联络多多
益善又有微机伏敌来路敌来一触其机则万弩齐发
骤莫能禦矣其发弩之机与一连二二连四以至百千
连发机括须用口傅颖楮莫克悉也间用此式扩而大
之可作千步弩别有图说兹不具载
卷三 第 87a 页 WYG0842-0556c.png








卷三 第 87b 页 WYG0842-0556d.png








  诸器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