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一
卷四十一 第 1a 页 WYG1401-059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释文纪卷四十一
            明 梅鼎祚 辑
(四/)
 释彦琮(姓李赵郡柏人入隋东都上林园翻经馆/沙门赋词宏瞻精理通显大业六年卒)
  福田论(大业三年新下令云诸僧道士等有所启/请者并先须致敬然后陈理虽有此令僧)
   (竟不行彦琮乃著福田论以抗之/帝后朝见诸沙门并无致敬者)
论曰昔在东晋大尉桓玄议令沙门敬于王者庐山远
卷四十一 第 1b 页 WYG1401-0598b.png
法师高名硕德伤智幢之欲折悼戒宝之将沈乃作沙
门不敬王者论设敬之仪当时遂寝然以缉词隐密援
例杳深后学披览难见文意聊因暇日辄复申叙更号
福田论云忽有嘉客来自远方遥附桓氏重述前议主
人正念久之抗声应曰客似未闻福田之要吾今相为
论之夫云福田者何耶三宝之谓也功成妙智道登圆
觉者佛也玄理幽寂正教精诚者法也禁戒守真威仪
出俗者僧也皆是四生导首六趣舟航高拔天人重踰
卷四十一 第 2a 页 WYG1401-0599a.png
金石譬乎珍宝劣相拟议佛以法主标宗法以佛师居
本僧为弟子崇斯佛法可谓尊卑同位本末共门语事
三种论体一致处五千之载宏八万之典所说指归唯
此至极寝声灭影尽双林之运刻檀书叶留一化之轨
圣贤间起门学相承和合为群住持是寄金人照于汉
殿像法通于洛浦并宗先觉俱袭旧章图方外而发心
弃世间而立德官荣无以动其志亲属莫能累其情衣
则截于坏色发则落于毁容不戴冠而作仪岂束带而
卷四十一 第 2b 页 WYG1401-0599b.png
为饰上天之帝犹恒设礼下土之王固常致敬有经有
律斯法未殊若古若今其道无滞推帝王之重亚神祗
之大八荒钦德四海归仁僧尼朝拜非所闻也如怀异
旨请陈雅见客曰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
宝曰位老子云域中有四大王居一焉窃以莫非王土
建之以国莫非王臣系之以主则天法地覆载兆民方
春比夏生长万物照之以日月之光润之以云雨之气
六合则咸宗如海百姓则共仰如辰荆蛮革面马牛回
卷四十一 第 3a 页 WYG1401-0599c.png
首蛇尚荷于隋侯鱼犹感于汉帝岂有免其编户假其
法门忘度脱之宽仁遗供养之宏造高大自许卑恭顿
废譬诸禽兽将何别乎必能驾御神通得成圣果道被
天下理在言外然今空事剃除尚增三毒虚改服饰犹
染六尘戒忍弗修定智无取有乖明诲不异凡俗讵应
恃宣读之劳而抗礼万乘藉形容之别而阙敬一人昔
比丘接足于居士菩萨稽首于慢众斯文复彰厥趣安
在如以权道难沿佛性可尊况是君临罔非神降伯阳
卷四十一 第 3b 页 WYG1401-0599d.png
开万龄之范仲尼敷百王之则至于拜谒必遵朝典独
有沙门敢为陵慢此而可忍孰可容乎弊风难革恶流
易久不遇明皇谁能刋正忽起非常之变易招无信之
讥至言有凭幸垂详览主曰吾所立者内也子所难者
外也内则通于法理外则局于人事相望悬绝讵可同
年斯谓学而未该闻而不洽子之所惑吾当为辨试举
其要总有七条无德不报一也无善不摄二也方便无
碍三也寂灭无荣四也仪不可越五也服不可乱六也
卷四十一 第 4a 页 WYG1401-0600a.png
因不可忘七也初之四条对酬难意后之三条引出成
式吾闻天不言而四时行焉王不言而万国治焉帝有
何力民无能名成而不居为而不恃斯乃先王之尽善
大人之至德同沾庶类齐预率宾幸殊草木差非虫鸟
戴圆履方俯仰怀惠食粟饮水饱满衔泽既能矜许出
家慈听入道断粗业于巳往祈妙果于将来既蒙重惠
还思厚答方凭万善之益岂在一身之敬追以善答摄
报乃深徵以身敬收利盖浅良由僧失正仪俗灭馀庆
卷四十一 第 4b 页 WYG1401-0600b.png
僧不拜俗佛巳明言若知可信理当遵立知谓难依事
应除废何容崇之欲求其福卑之复责其礼即令从礼
便同其俗犹云请福未见其润此则存而似弃僧而类
民非白非黑无所名也窃见郊禋总祭唯存仰福为尊
僧尚鄙斯不恭如何令僧拜俗天地可反斯仪罕乖后
更为叙是谓无德不报者也法既渐衰人亦稍末罕有
其圣诚如所言虽处凡流仍持忍铠纵亏戒学尚谈智
典如塔之贵如佛之尊归之则善生毁之则罪积猛志
卷四十一 第 5a 页 WYG1401-0600c.png
始发割爱难而能舍宏愿终期成觉迥而能趣斯故剃
发之辰天魔遥慑染衣之日帝释遥欢妓女聊被无漏
遂满醉人暂剪有缘即结龙子赖而息惊象王见而止
怖威灵斯在仪服是同幼未受具对扬佛旨小不可轻
光扬僧力波离既度释子服心尼陀亦归匿王屈意乃
至若老若少可师者法无贱无豪所存者道然后贤愚
之际默语之间生熟相似去取非易肉眼分别恐不逢
宝信心平等或其值真才满四人即成一众僧既宏纳
卷四十一 第 5b 页 WYG1401-0600d.png
佛亦通在食看沸水之异方遣施僧衣见织金之奇乃
令奉众僧之威德不亦大矣足可以号良福田之最为
圣教之宗是谓第二无善不摄者也若论净名之功早
升云地卧疾之意本超世境久行神足咸叹辨才新学
顶礼诚谢法施事是权宜式非常准谓时暂变其例乃
多则有空藏弗恭如来无责沙弥大愿和尚推先一往
直观悉可惊怪再详典释莫匪通涂不轻大士独兴高
迹警彼上慢之流设兹下心之拜偏行一道直用至诚
卷四十一 第 6a 页 WYG1401-0601a.png
既非三慧讵是恒式因机作法足为希有假宏教化难
著律仪大圣发二智之明制五篇之约废其爵齿存其
戒夏始终通训利钝齐仰耆幼有序先后无杂未有一
出别业而令七众普行不然之理分明可见昔妻死歌
而鼓盆子葬裸而衬土此亦匹夫之节岂槩明王之制
乎况觉典冲邃圣言幽密局执一边殊乖四辨是谓第
三方便无碍者也且复周之柱史久掌王役鲁之司寇
巳居国宰宗归道德始曰无名训在诗书终云不作祖
卷四十一 第 6b 页 WYG1401-0601b.png
述尧舜宪章文武鞠躬恭敬非此而谁巢许之风望古
仍迈夷齐之操拟今尚迥焉似高攀十力远度四流厌
斯有为之苦欣彼无馀之灭不系虑于公庭未流情于
王事自然解脱固异儒者之俦矣是谓第四寂灭无荣
者也至如祭祀鬼神望秩川岳国容盛典书契美谈神
辈为王所敬僧犹莫致于礼僧众为神所礼王宁反受
其敬上下参差翻为正法衣裳颠倒何足相方令神拥
护今来在僧祈请之至会开咒力竟无拜理是谓第五
卷四十一 第 7a 页 WYG1401-0601c.png
仪不可越者也本皇王之奋起必真人之托生上德虽
秘于净心外像仍标于俗相是以道彰缁服则情勤宜
猛业隐玄门则形恭应绝求之故实备有前闻国主频
婆父王净饭昔之斯等咸巳克圣专修信顺每事归依
纵见凡僧还想崇佛不以跪亲为孝计非不孝之罪不
以拜君为敬岂是不敬之愆所法自殊所法巳别体无
混杂制从于此是谓第六服不可乱者也谨按多罗妙
典释迦真说乃云居刹利而称尊藉般若而为护四信
卷四十一 第 7b 页 WYG1401-0601d.png
不坏十善无亏奉佛事僧积功累德然后日精月像之
降赤光白气之感金轮既转珠宝复悬应天顺民御图
握镜始开五常之术终宏八正之道亦宜覆观宿命追
忆往因敬佛教而崇僧宝益戒香而增慧力自可天基
转高比梵宫之远大圣寿恒固同劫石之长久然则雷
霆势极龙虎威隆庆必赖兼共使怒及出言布令风行
草偃既抑僧体谁敢鳞张但恐有损冥功无资盛业竭
诚尽命如斯而巳是谓第七因不可忘者也上巳略引
卷四十一 第 8a 页 WYG1401-0602a.png
吾意粗除子惑欲得博闻宜寻大部客曰主人向之所
引理例频繁仆虽庸闇颇亦承览文总幽明辨包内外
所论祭典尚有迷惑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
测之谓神窃以昩隐神路隔绝人境欲行祠法要藉礼
官本置太常专同太祝纵知鬼事终入臣伍真佛巳潜
圣僧又灭仰信冥道全涉幽神季叶凡夫薄言回向共
规閒逸相学剃剪职掌檀会所以加其法衣主守塔坊
所以蠲其俗役才触王网即坠民贯既同典祀讵合称
卷四十一 第 8b 页 WYG1401-0602b.png
宝朝敬天子固是恒仪苦执强梁定非通识宋氏旧制
其风不远唯应相袭更欲何辞主人曰客知其一未晓
其二请听嘉言少除异想吾闻鬼者归也死之所入神
者灵也形之所宗鬼劣于人唯止恶道神胜于色普该
情趣心有灵智称之曰神隐而难知谓之不测铨其体
用或动或静品其性欲有阴有阳周易之旨盖此之故
殊涂显于一气诚言阙于六识设教之渐断可知焉鬼
报冥通潜来密去标以神号特用兹耳尝试言之受父
卷四十一 第 9a 页 WYG1401-0602c.png
母之遗禀乾坤之分可以存乎气可以立乎形至若巳
之神道必是我之心业未曾感之于乾坤得之于父母
识含胎藏弥亘虚空意带熏种漫盈世界去而复生如
火燄之连出来而更逝若水波之续转根之莫见其始
究之岂觌其终浊之则为凡澄之则为圣神道细幽理
固难详矣神之最高谓之大觉思议所不得名相孰能
穷真身本无迁谢生盲自不瞻睹托想追于旧踪倾心
玩于遗法若欲荷传持之任启要妙之门赖此僧徒膺兹
卷四十一 第 9b 页 WYG1401-0602d.png
佛付假慈云为内影凭帝威为外力玄风远及至于是
乎教通三世众别四部二从于道二守于俗从道则服
像尊仪守俗则务典供事像尊谓比丘比丘尼也典供
谓优婆塞优婆夷也所像者尊则未参神位所典者供
则下预臣颁原典供之人同主祭之役吾非当职子何
错引由子切言发吾深趣理既明矣勿复惑诸在宋之
初暂行此抑彼亦乖真不烦涉论边鄙风俗未见其美
忽遣同之可怪之极客曰有旨哉斯论也蒙告善道请
卷四十一 第 10a 页 WYG1401-0603a.png
从退归
  通极论(并叙于琮著通极者破世俗诸儒不信因/果执 教迹好生异端此理所宗佛理为)
   (极/)
原夫隐显二途不可定荣辱真俗两端孰能判同异所
以大隐则朝市匪諠高蹈则山林无闷空非色外天地
自同指马名不义里肝胆可如楚越或语或默良踰语
默之方或有或无信绝无有之界若夫云鸿震羽孔雀
谢其远飞净名现疾比丘惮其高辩发心即是出家何
卷四十一 第 10b 页 WYG1401-0603b.png
关落发弃俗方称入法岂要抽簪此即染净之门权实
而莫晓倚伏之理吉凶而未悟遂使庄生宗齐一之论
释子说会三之旨大矣哉谅为深远实难钩致窃闻阴
阳合而万物成咸淡和而八珍美何废四时恒序五味
犹别以此言之岂真俗之混淆隐显之云异或有寡闻
浅识则欲智凌周孔微庸薄宦便将位比帝王强自大
以立身谓一人而巳矣不信有因果遂言无佛法轻毁
泥曰贱弃沙门愚袭腐儒戏招冥祸或有始除俗服状
卷四十一 第 11a 页 WYG1401-0603c.png
如德冠天人才挂僧名意似声高海域慠然尊处诩为
极圣岂知十缠犹障三学靡闻不随机而接物竟抱愚
而自守悲夫二子殊途一何舛駮高怀达士孰可然哉
冀欲解纷挫锐假设旗鼓虽复俱有抑扬终以道为宗
主其犹五色绮错近须弥而会同万像森罗依虚空以
总集归根自芸芸之物吞谷实茫茫之海斯诚光赞于
佛道述奖于玄门庶令无我无邪允谦允敬式贻后进
论之云尔
卷四十一 第 11b 页 WYG1401-0603d.png
有梵行先生者高屏尘俗独栖丘壑英明逸九天之上
志气笼八纮之表藉茅枕石落发灰心粪衣殊羊续之
袍绳床异管宁之榻自隐沦西岳数十年矣确乎不拔
澹然无为每窃叹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
苍生扰扰絷以爱罗不可自致清升坐观涂炭复须弃
置林薮分卫人间于是屈迹暂游方践京邑次于灞上
有行乐公子者控龙媒于流水飞鹤盖于浮云绣衣侯
服薰风合气璁勒金鞍争光炫日定知掷果之爱是属
卷四十一 第 12a 页 WYG1401-0604a.png
潘生割袖之宠巳迷汉帝接轸城隅陪曹王之席连镳
池侧追山公之赏道逢先生怪而问曰先生貌若燕赵
之士发如吴越之宾容色似困陈蔡衣制不关楚鲁徐
行低视细语颦眉瓦钵恒持无异颜回之瓢器锡音乍
振何殊原宪之藜杖此地未之睹我尝所不闻敢问先
生何方而至先生静默良久徐而对曰观子驰骋于名
利荒昏于色声戴天犹不测其高履地尚不知其厚吾
闻坎井之内本无吞舟之鳞榆枌之间讵有垂云之翼
卷四十一 第 12b 页 WYG1401-0604b.png
吾非子之徒欤其可识乎试当为子言之幸子暂留高
听吾师也德本深搆树自三祗之初妙果独高成于百
劫之末总法界而为智竟虚空以作身宁唯气禀二仪
道周万物而巳斯故身无不在量极规矩之外智无不
为用绝思议之表不可以人事测岂得以处所论将启
愚夫之视听须示真人之影迹其犹谷风之随啸虎庆
云之逐腾龙感应相招抑惟常理于是降神兜率之宫
垂像迦毗之域氏曰瞿昙种称刹利俗名悉达道字能
卷四十一 第 13a 页 WYG1401-0604c.png
仁乃白净王之太子也家世则轮王迭袭门风则圣道
相因地中三千既殊于洛邑国朝八万有踰于稽岭宗
亲籍甚孰可详焉暨吾师生也坤形六动方行七步五
净雨华满国二龙洒水遍空神瑞毕臻吉徵总萃观诸
百代曾未之有然复孕异尧轩产殊禹契至如黑帝入
梦之兆白光满室之徵徒曰嘉祥讵可拟议身边则金
光一丈眉间则白毫五尺开卐字于胸前蹑千轮于足
下大略以言三十有二非可以龙颜虎鼻八彩双瞳方
卷四十一 第 13b 页 WYG1401-0604d.png
我妙色校其升降者也虽复吕公之相高帝世谓知人
若譬私陀之视吾师未可同日于是崇业大宝正位少
阳甲观洞开龙楼回建至如多才多艺允文允武非关
师保自因天骨或于太子池临泛之辰博望苑驰射之
际力格香象气冠神功试论周武魏文莫之与拟汉帝
夏后宁足涉言父王宿卫甚严喻视弥笃九重禁闼声
闻则四十里三时密殿姬丽则二万人然以道性恬凝
志愿冲固虽居三惑之境不改一心之节历王城之四
卷四十一 第 14a 页 WYG1401-0605a.png
门哀老病之三苦乃自嗟曰人生若此在世何堪脱屣
寻真其于斯矣于时桃则新花落雨青春始仲月则半
轮低阁永夜方深观妓直之似横尸悟宫闼之如败冢
天王捧白马而踰城给使持宝冠而诣阙虽复秦世萧
史周时子晋许由洗耳于箕山庄周曳尾于濮水方兹
去俗何其蔑如是以仙林始抽簪之地禅河起苦行之
迹沐金流之净水游道场之吉树食假献糜座因施草
于是十方智圆六通神足魔兵席卷大业克成独称为
卷四十一 第 14b 页 WYG1401-0605b.png
佛是吾师也法轮则奈国初转僧侣则憍陈始度至于
迦叶兄弟目连朋友西域之大势东方之遍吉二十八
天之主一十六国之王莫不服道而倾心餐风而合掌
于是他化宫里乃宏十地耆阇山上方会三乘善吉谈
无得之宗净名显不言之旨伏十仙之外道制六群之
比丘胸前则吐纳江河掌内则摇荡山谷论劫则方石
屡尽辩数则微尘可穷斯乃三界之大师万古之独步
吾自庸才谈何以尽纵使周公之制礼作乐孔子之述
卷四十一 第 15a 页 WYG1401-0605c.png
易删诗予赐之言语商偃之文学爰及左元放葛孝先
河上公柱下史并驱驰于方内何足道哉自我含灵福
尽法王斯逝遂使北首提河春秋有八十矣应身粒碎
流血何追争决最后之疑竞奉临终之供呜呼智炬消
慈云灭长夜诸子诚可悲夫于是瞻相好于香檀记筌
蹄于贝叶三藏受持四依补处而我师风无坠特恃斯
乎但世道纷华群情矫薄人代今古暨于像运既当徂
北稍复东渐所以金人梦汉明之寝摩腾伫蔡愔之劝
卷四十一 第 15b 页 WYG1401-0605d.png
遗教之流汉地创发此焉迄今五百馀年矣自后康僧
会竺法护佛图澄鸠摩什继踵来仪盛宣方等遂使道
生道安之侣慧严慧观之徒并能销声挂冠翕然归向
缁门繁炽焉可胜道吾少长山东尚素王之雅业晚游
关右慕黄老之玄言俱是未越苦河犹沦火宅可久可
大其唯佛教也欤遂乃希前代之清尘仰群英之远迹
归斯正道拔自沈泥本号离欲之逸民摧邪之大将吾
之俦党其谓此乎公子蹙頞而言曰观先生之辩虽可
卷四十一 第 16a 页 WYG1401-0606a.png
谈天然其所说何太虚诞窃寻佛本启化之辰当我宗
周之运自云娑婆总摄靡所不归或复光照无际声震
有顶或复八部云臻十方辐凑计天竺去我十万里馀
俱在须弥之南并是阎浮之内那忽此间士庶无至佛
所如来亦何独简不赐馀光弗生我秦汉靡载我坟籍
详此二三疑惑愈甚仆闻贞不绝俗隐不违亲所以和
光于尘里披莲于火内至若束带垂缨无妨修德留须
长发足可閒居且道本虚通触无不是何必绝弃于冠
卷四十一 第 16b 页 WYG1401-0606b.png
簪专在于锡钵窃以不伤遗体始著孝心莫非王臣终
从朝命今既赭衣髡发未详其罪不仕天子无乃自高
敢咨先生请当辨析先生曰吾闻大音不入于俚耳其
验兹乎犹欲以寸管窥天小螺量海而我法门夐出非
吾子之能极吾且仰凭神力更为言之吾师化道含宏
灵钧远被但众生缘薄自为限碍耳何关佛威之不大
圣泽之无均其犹日月垂象丽天雷霆发音动地而简
于聋瞽岂光微声小者哉然佛游舍卫有馀二纪三亿
卷四十一 第 17a 页 WYG1401-0606c.png
之家犹不见闻何怪边地十万里乎窃以周孔之生本
惟华夏之邑外此不信其理何邪至于东方朔之升天
淮南王之入箓然乘鸾排雾世有其人求不死于神仙
犹密之而弗载宁解味吾师之道术书之于惇史乎况
值秦皇焚典经籍不全何容守此局文遂无大见然有
惑彼正真甘兹随俗未悟身之非洁岂达命也无常服
玩则数重不止悭贪则一毛难落屑屑顽民可悲之甚
吾巳无保于形骸谁有营于炫好须发既剪我心自伏
卷四十一 第 17b 页 WYG1401-0606d.png
衣惟坏色爱情何起所以五缀而持想六时而系念萧
然物外是曰道流窃闻夏禹疏川则有劳手足墨翟利
物则不吝顶踵杀身以成仁饿死而存义此并有违于
大孝然犹盛美于群书吾养性栖玄立身行道方欲广
济六趣高希万德岂学子拘之于小节顾在肤发之间
哉扇逐荣名馀事从北面之朝也其若效浅禄微唯劳
诺走无暇功高位极常惧危溢不安千仞弃珠一何贱
宝但火内之莲非吾所发染而不染何尔能知公子曰
卷四十一 第 18a 页 WYG1401-0607a.png
先生强誇华以饰非护墙茨而不扫请听逆耳之笃论
略条其弊也四焉仆闻玉树不林于蒹葭威凤不群于
燕雀先生道虽微妙门人独何庸猥或形陋族微或类
卑神闇无三端可以参多士无十亩可以为匹夫堕王
事之不闲耻私门之弗立寄逃役于佛寺之内才容身
于法服之下见人不能叙寒温读经不解立正义空知
高心于百姓背礼于二亲非所以自荣其弊一也仆闻
采椽土阶之俭唐尧之所以字民琼室玉台之盛商辛
卷四十一 第 18b 页 WYG1401-0607b.png
之所以败俗况如来行惟少欲德本大悲只应宴坐于
冢间经行于树下何宜饰九层之刹建七宝之台不悯
作者之劳不惭居者之逸非所以自约其弊二也仆闻
无自伐功老聃之极教不赞巳德唯佛之格言劳谦则
君子终吉克谦则圣人上美必若内德克盛自然外响
驰应宾侣坐致揄扬岂况佛心澄静亡诸得失之咎如
何独许世尊之号不欲推人然彼群经莫二之宗各谈
第一之称自生矛盾将何以通非所以自逊其弊三也
卷四十一 第 19a 页 WYG1401-0607c.png
仆闻情存两宝心慎四知方曰通人之雅怀廉士之高
节或散之于宗族或弃之于山水况玄道清净反俗沙
门而复纵无厌之求贪有为之利劝俗人则令不留髓
脑论䞋施则便无让分毫或胜贵经过或上客至止不
将虚心而接待先陈出手之倍数此乃有识之同疾海
内之共知非所以自廉其弊四也仆直言虽苦可为药
石惟先生高见览以详之先生曰吾子不笑何谓道邪
子但知好其所以同宁知其所以异徒欲圯毁未损金
卷四十一 第 19b 页 WYG1401-0607d.png
刚吾道宏邃岂可轻矣吾闻万机斯总圣皇所以称大
百川是纳巨壑所以为深王则不耻于细民海则无逆
于小水况吾师大道旷无不济有心尽摄未简怨亲自
当品戒德之小大混族类之高下故有除粪庸人翻涉
不生之位应书贵士倒坠无间之狱内秘难识外相孰
知子何自擅为铨衡吾未相许为水镜若但以貌取人
失之远矣遂使叔向伏鬷蔑之语长者悟沙弥之说且
复穷通有运否泰无恒或始荣而后辱或初微而后盛
卷四十一 第 20a 页 WYG1401-0608a.png
异辙纷纶可略言也至如立锥无地非慕尧舜之德馀
苗不绍岂传汤武之圣讵知吞并六国其先好马牧人
约法三章则唯亡命亭长樊灌起贩屠之肆伊吕出厨
钓之间历代因循高门相袭遂为四海强族五陵贵氏
冠冕凌云风流盖世暨若朝阳晞露羡皂隶之难留宿
草负霜混蝼蚁之莫别是知用与不用虎鼠何常寻末
穷本人伦一槩那忽轻以乘轩蔑兹瓮牖虽复才方周
旦亦何足观尝试言之朝市虚烦身心空弊智者同弃
卷四十一 第 20b 页 WYG1401-0608b.png
贤人共鄙但觉斯怀之可入所以避地而归来吾则厌
来苦而知昨非子便耽往欲而惑今是宁自安贫乐道
少贱多能奚用太庙之牺牲竖子之烹雁吾今素质自
居默念无杂不假道于仁义岂乱想于繁华固亦骑遗
牝牡自忘寝膳讵守寒温之小才音义之薄伎修心可
以报德何局定省之仪宏化可以接引宁止俯仰之事
此吾所谓一胜也吾师空閒乐处不唯聚落轻微务纳
岂独珠璎是以栖形五山游神三径或受童土或餐马
卷四十一 第 21a 页 WYG1401-0608c.png
麦赞净心之小施讥杂相之多舍庶令藉此而建善根
因兹而表诚信斯自束修大体供养恒式岂佛身之欲
须乃含生之达志便以凡俗难悟憍嫉未除竞献名宝
利收多福所以玉槃高刹掩日耸于半天绣桷飞甍连
云被于宇内争名好尚善将焉在著相寡识遂及乎斯
虽乖至真之理足感荣华之乐生民唯此为功如来亦
何抑说此吾所谓二胜也吾闻谈无价之奇宝冀欲拯
贫赞不死之神香只将愈疾但众生信邪巫之狂药舍
卷四十一 第 21b 页 WYG1401-0608d.png
正觉之甘露困毒巳深怀迷自久吾师之出世也本许
救济无功知我者希无容缄默使物识真以回向何是
非而自取若夫二佛不并于世两日不共于天厥号无
等庶宏至教非如君子之小圣事谦让之风者巳然至
理同归逐情异说是经称最各应宜闻此吾所谓三胜
也吾闻不趋四民之利莫致百镒之金但大患未亡有
待须养吾称乞士则受之以知足子名施主则倾之以
国城何容责我之贪非不自揣巳之悭蔽是验分财相
卷四十一 第 22a 页 WYG1401-0609a.png
得独应管鲍乎吾闻天王武库出给尚不由臣下况吾
师福物取与宁独任凡僧本虽四辈而来今属三宝而
用为道兴供义乖行福既为十方常住非曰私拟诸巳
自专则法律不许请众则和合无由不知子何德以能
销吾何情而敢擅只惧我之同咎岂欲贪利者哉窃以
粒重七斤投水则烟火腾沸饭馀一钵与人则群类充
满佛犹无吝于饥犬宁有惜于饿乌是知辄用固以招
愆回施许而获益真是众生之薄福则非吾师之褊心
卷四十一 第 22b 页 WYG1401-0609b.png
至于饿鬼不睹川流病人弗觉美味罪关于饿病岂流
味之无也窃闻功臣事主粟帛不次而酬勋明主责躬
苍旻不言而效德子弗能自慨其无感专谤吾师之不
惠持此饕餮何以为人至若郑侯倾产于交游田君布
心于宾客空规豪荡之声势讵拟福田而推扬此吾所
谓四胜也吾虽言不足而理有馀子但惊所未闻惑于
所不见吾之所说子可悟矣公子曰先生虽高谈自雪
终类守株所论报应何其悠眇仆闻开辟混元分剖清
卷四十一 第 23a 页 WYG1401-0609c.png
浊薄淳异禀愚圣派流至如首足之方圆翔潜之鳞羽
命分脩短身名宠辱莫非自然之造化讵是宿业之能
为窃见景行不亏夭身世而婴祸狂悖无礼竟天年而
享福遭堕若斯因果何验且气息则聚生散死形神则
上归下沈万事寥廓百年巳矣何处天宫谁为地狱庸
人之所信达士未之言先生犹或系风请更量也先生
曰公子辨士哉见何庸浅所谈不踰百世所历无越八
荒讵能晓果报之终期察因缘之本际不可局凡六识
卷四十一 第 23b 页 WYG1401-0609d.png
罔圣三明者也吾闻播殖百榖非独水土之功陶铸四
生讵止阴阳之力既有根于种类亦无离于集起窃见
或体合夫妻子孙不孕或身非鳏寡男女莫均至于萤
飞蝉化蜂巢蚁卵非构两精之产岂从二藏之妊若但
禀之于乾坤人亦奚赖于父母一须委运慈孝何归是
知因自参差果方环互支分三报星罗万品或今身而
速受或来世而晚成此理必然亦何而朽窃以赏罚不
滥王者之明法罪福无舛业道之大功政治则五刑罚
卷四十一 第 24a 页 WYG1401-0610a.png
禄位赏幽祗则三涂罪人天福目前可以为鉴诫岂伊
吾之构虚论哉子未陷囹圄谁信有廷尉不游岱宗便
谓无鬼府但善恶积成则殃庆有馀被之茂典尔所未
悉至如疏勒涌泉之应大江横石之感羊公白玉郭巨
黄金骢标鲍宣之马珠降哙参之鹤爰及宣王之崩于
杜伯襄公之惧于彭生白起甘死之徵李广不侯之验
陆抗殃则遗后郭恩祸则止身斯甚昭著孰言冥杳虽
有知无知六经不说然祭神祭鬼三代攸传必也死而
卷四十一 第 24b 页 WYG1401-0610b.png
寂寥何求存以仁行无宁弃儒墨之小教失幽明之大
理子可惜良才大甚愚僻早须归悔体我真言公子曰
先生虽悬河逸辩犹有所蔽仆闻天生烝民刚柔为匹
所以变化形器含养气灵婚姻则自古洪规嫁娶则列
代恒礼罪应不关于子胤道亦无碍于妻妾遂使善慧
许卖华之约妙光纳施珠之信众香六万尚曰法师毗
邪二千犹名大士何独旷兹仇偶拥此情性亢龙有悔
其欲如之品物何以生佛种谁因续此先生之一蔽也
卷四十一 第 25a 页 WYG1401-0610c.png
仆闻猛兽为暴民之业毒虫含伤物之性所以顺气则
秋狝除害则夏苗天道之常何罪而畏至于牛豕充牺
羔雁备礼运属厨人之手体葬嘉宾之腹本天所生非
此焉用然复鸟残自死虎听内律如何阙养形命空作
土尘此先生之二蔽也仆闻天列旗星地安泉郡酒之
为物其来尚久销愁适性独可兹乎所以嵇阮七贤兴
情于斗石之量勋华两圣盛德于钟壶之饮管则藉此
而谈玄于则因兹而断欲闻诸往哲未尝不宴但自持
卷四十一 第 25b 页 WYG1401-0610d.png
之于礼何用阻众独清此先生之三蔽也仆闻八政著
民天之食五味资道器之身降兹呼吸风霞饵饮芝露敢
为生类罔弗由之自可饱食用心无废于道业何假持
斋倦力有乏于勤修此先生之四蔽也先生若改斯蔽
仆亦慕焉先生曰吾闻刚强难化固当尔耳子之蔽乎
自不知其蔽吾之通也子岂识其通由此观之未可与
言道也窃以鄙言无逊尚避至亲邪行不仁犹惭先达
然其男则才离襁褓羡双飞以求娶女则仅辞乳哺怨
卷四十一 第 26a 页 WYG1401-0611a.png
空房而感情苟贪小乐公行世礼积习生常混然谁怪
此而无耻尤类鹑鹊勿将群小之制婚敢非高尚之敦
雅且婚者昏也事寄昏成明非昌显之裁范谅是庸鄙
之危行独有展禽柳下之操可以厉淫夫彭祖独卧之
术可以养和性斯固播之于良书美之于方策况乃吾
师之成教也宏净行之宗经岂复顺彼邪风婴兹欲网
将出六天之表犹无携妓妾既超四空之外焉可挟妻
孥唯有二果白衣系业通许一床居士精而难混但品
卷四十一 第 26b 页 WYG1401-0611b.png
物之生自有缘托何必待我之相配方嗣于吾师独不
闻同一化生士无女业咸屏四大法喜资形此吾所谓
一通也吾闻生死去来本方步蠖显晦上下无异循环
业之所运人畜何准是以卫姬蜀帝之徒牛哀伯奇之
类狐为美女狸作书生抑亦事归难思岂易详也窃以
持戒无畏鬼龙含德不惧蜂虿怖鸽投影猛虎越江我
善则报之以明珠人恶则应之以毒气谅由息之生杀
岂禽兽唯害物邪虽复飞走别形惜身莫异轮回无始
卷四十一 第 27a 页 WYG1401-0611c.png
谁非所亲恕巳为喻亦何不忍讵可宰有生之血肉充
无用之肌肤至若死而归土物我同致所以黄不食鼋
孔犹覆醢况吾仁慈之隐恻孰甘美于肥鲜但五律渐
开双林永制此吾所谓二通也吾闻酒池牛饮著乎在
昔虽百六数穷亦乱国斯起三十五失抑有由之但令
身酩酊是焉可验来生幽暗将复何巳至如文举之樽
不空玄石之瞑难悟盖惟耽酒之狂客曷可以论至道
哉但使深酣则过多微宴则愆薄欲言饮而无失未之
卷四十一 第 27b 页 WYG1401-0611d.png
有也往贤之所严戒良以此乎纵不关物命亦无宜举
酌此吾所谓三通也吾闻戒自禁心斋唯齐志可谓入
道之初行教民之本法但支立而巳身亦何知若纵情
嗜欲终为难满所以节限二时足充四大觉翳螳之附
后见野狼之对前危亡之期既切饥渴之情遂缓自忻
道胜而肥何嗟食短而倦窃以帝王之祠宗庙夫子之
诣伯阳犹须绝味辛荤清居斋室况吾欲亡身而访道
宁复留心于美膳者哉此吾所谓四通也莫谓子所不
卷四十一 第 28a 页 WYG1401-0612a.png
能谓吾为蔽吾之所辩幸子择以从之公子于是接足
叩头百体皆汗魂飞胆丧五色无主既如料虎复似见
龙恍焉若狂莫知所对先生摩顶劳曰吾唯悯物子何
怖邪公子稍乃自安泣而对曰仆本生下邑无闻大觉
之名禀性疏野翻踵外邪之见不遇先生几将祸矣比
承下风之末精义入神仰恃大慈追收前失请容剃落
受业于先生之门也先生曰子悟迷知返善矣哉(广弘/明集)
  辨正论(琮久参传译妙体梵文此土群师皆宗鸟/迹至于字音诂训罕得相符乃著辨正论)
卷四十一 第 28b 页 WYG1401-0612b.png
   (以垂翻/译之式)
弥天释道安每称译梵为秦有五失本三不易也一者
梵言尽倒而使从秦一本失也二者梵经尚质秦人好
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二失本也三者梵经委悉至于
叹咏丁宁反覆或三或四不嫌其繁而今裁斥三失本
也四者梵有义说正似乱词寻检向语文无以异或一
千或五百今并刈而不存四失本也五者事以合成将
更旁及反腾前词巳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然智
卷四十一 第 29a 页 WYG1401-0612c.png
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
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人叵阶乃欲以千载
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二不易也阿难出经
去佛未久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
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人而平
平若是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斯三不易也涉兹五失
经三不易译梵为秦讵可不慎乎正当以不关异言传
令知会通耳何复嫌于得失乎是乃末所敢知也余观
卷四十一 第 29b 页 WYG1401-0612d.png
道安法师独禀神慧高振天才领袖先贤开通后学修
经录则法藏逾阐理众仪则僧宝弥盛世称印手菩萨
岂虚也哉详梵典之难易铨译人之得失可谓洞入幽
微能究深隐至于天竺字体悉昙声例寻其雅论亦似
閒明旧唤彼方总名西域安虽远识未变常语西域杂
戎之裔梵典真圣之苗根既悬殊理无相滥不善谙悉
多致雷同见有戎貌即云梵种实是梵人漫云戎族莫
分真伪良可哀哉语梵虽讹比戎犹别改为梵学知非
卷四十一 第 30a 页 WYG1401-0613a.png
杂戎窃以佛典之兴本来西域译经之起原自东京历
代转昌迄兹无坠久之流变稍疑亏动竞逐浇波鲜能
回觉讨其故事失在昔人至如五欲顺情信是难弃三
衣苦节定非易忍割遗体之爱入道要门舍天性之亲
出家恒务俗有可反之致忽然巳反梵有可学之理何
因不学又且发蒙草创服膺章简同鹦鹉之言放邯郸
之步经营一字为力至多历览数年其道方博乃能包
括今古网罗天地业似山丘志类渊海彼之梵法大圣
卷四十一 第 30b 页 WYG1401-0613b.png
规模略得章本通知体式研若有功解便无滞匹于此
域固不为难难尚须求况其易也或以内执人我外惭
咨问枉令秘术旷隔神州静言思之悯而流涕向使法
兰归汉僧会适吴士行佛念之俦智岩宝云之末才去
俗衣寻教梵字亦沾僧数先披叶典则应五天正语充
布阎浮三转妙音普流震旦人人共解省翻译之劳代
代咸明除疑网之失于是舌根恒净心镜弥朗藉此闻
思永为种性安之所述大启玄门其间曲细犹或未尽
卷四十一 第 31a 页 WYG1401-0613c.png
更凭正文助光遗迹粗开要例则有十条字声一句韵
二问答三名义四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
九异本十各疏其相广文如论安公又云前人出经支
谶世高审得故本难继者也罗叉支越断凿之巧者也
窃以得本关质断巧由文旧以为凿今固非审握管之
暇试复论之先觉诸贤高名参圣慧解深发功业宏启
创发玄路早入空门辨不虚起义应雅合但佛教初流
方音鲜会以斯译彼仍恐难明无废后生巳承前哲梵
卷四十一 第 31b 页 WYG1401-0613d.png
书渐播真宗稍演其所宣出窃谓分明聊因此言辄铨
古译汉纵守本犹敢遥议魏虽在昔终欲悬讨或繁或
简理容未适时野时华例颇不定晋宋尚于谈说争坏
其淳秦凉重于文才尤从其质非无四五高德缉之以
道八九大经录之以正自兹以后迭相祖述旧典成法
且可宪章展转同见因循共写莫问是非谁穷始末僧
鬘惟对面之物乃作华鬘安禅本合掌之名例为禅定
如斯等类固亦众矣留支洛邑义少加新真谛陈时语
卷四十一 第 32a 页 WYG1401-0614a.png
多饰异若令梵师独断则微言罕革笔人参制则馀辞
必混意者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傥见淳质请
勿嫌烦昔日仰对尊颜瞻尚不等亲承妙吼听犹有别
诤论起迷豫炳涅槃之记部党兴执悬著文殊之典虽
二边之义佛亦许可而两间之道比丘未允其致双林
早潜一味初损千圣同志九旬共集杂碎之条寻讹本
诫水鹄之颂俄舛昔经一圣才亡法门即减千年巳远
人心转伪既乏泻水之闻复寡悬河之说欲求冥会讵
卷四十一 第 32b 页 WYG1401-0614b.png
可得乎且儒学古文变犹纰缪世人今语传尚参差况
凡圣殊伦东西隔域难之又难论莫能尽必慇勤于三
复靡造次于一言岁校则利有馀日计则功不足开大
明而布范烛长夜而成务宣译之业未可加也经不容
易理藉名贤常思品藻终惭水镜兼而取之所备者八
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
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
闇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
卷四十一 第 33a 页 WYG1401-0614c.png
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于道术
澹于名利不欲高衒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
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
八也八者备矣方是得人三业必长其风靡绝若复精
搜十步应见香草微收一用时遇良材虽往者而难俦
庶来者而能继法桥未断夫复何言则延铠之徒不迥
隆于魏室护显之辈岂偏盛于晋朝或曰一音遥说四
生各解普被大慈咸蒙远悟至若开源白马则语逐洛
卷四十一 第 33b 页 WYG1401-0614d.png
阳发序赤乌则言随建业未应强移此韵始符极旨要
工披读乃究玄宗遇本即依真伪笃信案常无改世称
仰述诚在一心非关四辩必令存梵讵是通方对曰谈
而不经旁惭博识学而无友退愧寡闻独执管锥未该
穹壤理绝名相弥难穿凿在昔圆音之下神力冥加满
字之间利根迥契然今地殊王舍人异金口即令悬解
定知难会经旨若圆雅怀应合直餐梵响何待译言本
尚亏圆译岂纯实等非圆实不无疏近本固守音译疑
卷四十一 第 34a 页 WYG1401-0615a.png
变意一向能守十例可明缘情叛义诚所未敢若夫孝
始孝终治家治国足宣至德堪宏要道况复净名之劝
发心善生之归妙觉奚假落发剪须苦违俗训持衣捧
钵顿改世仪坐受僧号详谓是理遥觉梵章宁容非法
崇佛为主羞讨佛子之源绍释为宗耻寻释语之趣空
睹经业弗兴敬仰忽见梵僧倒生侮慢退本追末吁可
笑乎像运将穷斯法见续用兹绍继诚可悲夫
  法纯叙赞(纯住西京禅定道场仁寿初卒弟子慧/昂等图其仪质饰以丹青琮褒美厥德)
卷四十一 第 34b 页 WYG1401-0615b.png
   (为之/叙赞)
昂少所慈育亲供上行为之碑文广陈盛事兼以立性
閒穆识悟清爽文藻横被闻于京室(并续高/僧传)
 
 
 
 
 释文纪卷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