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1400-04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释文纪卷四
            明 梅鼎祚 辑
(二/)
 孙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人廷尉卿领著作)
  喻道论
或有疑至道者喻之曰夫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
化浑然无端是以有方之识各期所见鳞介之物不达
卷四 第 1b 页 WYG1400-0456b.png
皋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识流浪之势自得于窞井者则
怪游溟之量翻翥于数仞者则疑冲天之力缠束世教
之内肆观周孔之迹谓至德穷于尧舜微言尽乎老易
焉复睹夫方外之妙趣寰中之玄照乎悲夫章甫之委
祼俗韶夏之弃鄙俚至真绝于漫习大道废于曲士也
若穷迷而不迁者非辞喻之所感试明其旨庶乎有悟
于其闻者焉
夫佛也者体道者也道也者导物者也应感顺通无为
卷四 第 2a 页 WYG1400-0456c.png
而无不为者也无为故虚寂自然无不为故神化万物
万物之求卑高不同故驯致之术或精或粗悟上识则
举其宗本不顺者履殃放酒者罹刑淫为大罚盗者抵
罪三辟五刑犯则无赦此王者之常制宰牧之所司也
若圣王御世百司明达则向之罪人必见穷测无逃刑
之地矣使奸恶者不得容其私则国无违民而贤善之
流必见旌叙矣且君明臣公世清理治犹能令善恶得
所曲直不滥况神明所莅无远近幽深聪明正直罚恶
卷四 第 2b 页 WYG1400-0456d.png
祐善者哉故毫釐之功锱铢之衅报应之期不可得而
差矣历观古今祸福之證皆有由缘载籍昭然岂可掩
哉何者阴谋之门子孙不昌三世之将道家明忌斯非
兵凶战危积杀之所致邪若夫魏颗从治而致结草之
报子都守信而受骢骥之锡齐襄委罪故有坠车之祸
晋惠弃礼故有弊韩之困斯皆死者报生之验也至于
宣孟悯翳桑之饥漂母哀淮阴之惫并以一餐拯其悬
馁而赵蒙倒戈之祐母荷千金之赏斯一获万报不踰
卷四 第 3a 页 WYG1400-0457a.png
世故立德闇昧之中而庆彰万物之上阴行阳曜自然
之势譬犹洒粒于土壤而纳百倍之收地谷无情于人
而自然之利至也
或难曰报应之事诚皆有徵则周孔之教何不去杀而
少正卯刑二叔伏诛邪答曰客可谓达教声而不体教
情者也谓圣人有杀心乎曰无也答曰子诚知其无心
于杀杀固百姓之心耳夫时移世异物有薄淳结绳之
前陶然太和暨于唐虞礼法始兴爰逮三代刑网滋彰
卷四 第 3b 页 WYG1400-0457b.png
刀斧虽严而犹不惩至于君臣相灭父子相害吞噬之
甚过于豺虎圣人知人情之固于杀不可一朝而息故
渐抑以求厥中犹蝮蛇螫足斩之以全身痈疽附体决
之以救命亡一以存十亦轻重之所权故刑依秋冬所
以顺时杀春蒐夏苗所以简胎乳三驱之礼禽来则韬
弓闻声睹生肉至则不食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其于蜫
虫每加隐恻至于议狱缓死眚灾肆赦刑疑从轻宁失
有罪流涕授钺哀矜勿喜生育之恩笃矣仁爱之道尽
卷四 第 4a 页 WYG1400-0457c.png
矣所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德被而功不在我日用而
万物不知举兹以求足以悟其归矣
或难曰周孔适时而教佛欲顿去之将何以惩㬥止奸
统理群生者哉答曰不然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
名之耳故在皇为皇在王为王佛者梵语晋训觉也觉
之为义悟物之谓犹孟轲以圣人为先觉其旨一也应
世轨物盖亦随时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
尾其致不殊即如外圣有深浅之迹尧舜世夷故二后
卷四 第 4b 页 WYG1400-0457d.png
高让汤武时难故两君挥戈渊默之与赫斯其迹则胡
越然其所以迹者何尝有际哉故逆寻者每见其二顺
通者无往不一
或难曰周孔之教以孝为首孝德之至百行之本本立
道生通于神明故子之事亲生则致其养没则奉其祀
三千之责莫大无后体之父母不敢夷毁是以乐正伤
足终身含愧也而沙门之道委离所生弃亲即疏刓剔
须发残其天貌生废色养终绝血食骨肉之亲等之行
卷四 第 5a 页 WYG1400-0458a.png
路背理伤情莫此之甚而云弘道敦仁广济群生斯何
异斩刈根本而修枝干而言不殒硕茂未之闻见皮之
不存毛将安附此大乖于世教子将何以袪之答曰此
诚穷俗之所甚惑倒见之为大谬咨嗟而不能默已者
也夫父子一体惟命同之故母齧其指儿心悬骇者同
气之感也其同无间矣故唯得其欢心孝之尽也父隆
则子贵子贵则父尊故孝之为贵贵能立身行道永
厥亲若匍匐怀袖日御三牲而不能令万物尊巳举世
卷四 第 5b 页 WYG1400-0458b.png
我赖以之养亲其荣近矣夫缘督以为经守柔以为常
形名两绝亲我交忘养亲之道也既已明其宗且复为
客言其次者夫忠孝名不并立颖叔违君书称纯孝石
碏戮子臣节乃全传曰子之能仕父教之忠策名委质
二乃辟也然则结缨公朝者子道废矣何则见危授命
誓不顾亲皆名注史笔事标教首记注者岂复以不孝
为罪故谚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明其虽小违于此
而大顺于彼矣且鲧放遐裔而禹不告退若令委尧命
卷四 第 6a 页 WYG1400-0458c.png
以寻父屈至公于私戚斯一介之小善非大者远者矣
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殊域祝发文身存亡不反而
论称至德书著大贤诚以其忽南面之尊保冲虚之贵
三让之功远而毁伤之过微也故能大革夷俗流风垂
训夷齐同饿首阳之上不恤孤竹之胤仲尼目之为仁
贤评当者宁复可言悖德乎梁之高行毁容守节宋之
伯姬顺理忘生并名冠烈妇德范诸姬秉二妇之伦免
愚悖之讥耳率此以谈在乎所守之轻重可知也昔佛
卷四 第 6b 页 WYG1400-0458d.png
为太子弃国学道欲全形以遁恐不免维絷故释其须
发变其章服既外示不及内修简易于是舍华殿而即
旷林解龙衮以衣鹿裘遂垂条为字藉草为茵去栉梳
之劳息汤沐之烦顿驰骛之辔塞欲动之门目遏玄黄
耳绝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于累胸中抱一载
平营魄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游志
三四出入十二门禅定拱默山停渊淡神若寒灰形犹
枯木端坐六年道成号佛三达六通正觉无上雅身丈
卷四 第 7a 页 WYG1400-0459a.png
六金色焜耀光遏日月声恊八风相三十二好姿八十
形伟群有神足无方于是游步三界之表恣化无穷之
境回天舞地飞山结流存亡倏忽神变绵邈意之所指
无往不通大范群邪迁之正路众魔小道靡不遵服于
斯时也天清地润品物咸亨蠢蠕之生浸毓灵液枯槁
之类改瘁为荣还照本国广敷法音父王感悟亦升道
场以此荣亲何孝如之于是后进笃志之士被服弘训
思齐高轨皆由父老不异所尚承欢心而后动耳若有
卷四 第 7b 页 WYG1400-0459b.png
昆弟之列者则服养不废既得弘修大业而恩纪不替
且令逝没者得福报以生天不复顾歆于世祀斯岂非
兼善大通之道乎夫东邻宰牛西邻礿祀殷美黍稷周
尚明德兴丧之期于兹著矣佛有十二部经其四部专
以劝孝为事慇勤之旨可谓至矣而俗人不详其源流
未涉其场肆便瞽言妄说辄生攻难以萤烛之见疑三
光之盛芸隙之滴怪渊海之量以诬罔为辨以果敢为
名可谓狎大人而侮天命者也(弘明/集)
卷四 第 8a 页 WYG1400-0459c.png
  喻道论支道林
支道林者识清体顺而不对于物玄道冲济与神情同
任此远流之所以归宗悠悠者所以未悟也
  喻道论于道邃(邃燉煌人绰以邃比阮咸或曰咸/有累骑之讥邃有清泠之誉何得)
  (为匹孙绰曰虽迹有洼/隆高风一也喻道论云)
近洛中有竺法行谈者以方乐令江南有于道邃识者
以对胜流皆当时共所见闻非同志之私誉也(并高/僧传)
  道贤论(绰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贤为道贤论)
卷四 第 8b 页 WYG1400-0459d.png
   竺法护匹山巨源(竺昙摩罗刹此云法护先/月支人姓支详支遁赞)
护公德居物宗巨源位登论道二公风德高远足为流
辈矣
   帛法祖匹嵇叔夜(帛远字法祖河内人晋惠时/化被关陇为秦州刺史张辅)
    (所害州人管/蕃赞之也)
帛祖舋起于管蕃中散祸作于钟会二贤并以俊迈之
气昧其图身之虑栖心事外轻世招患殆不异也
   竺道潜比刘伯伦(潜见/后)
卷四 第 9a 页 WYG1400-0460a.png
潜公道素渊重有远大之量刘伶肆意放荡以宇宙为
小虽高栖之业刘所不及而旷大之体同焉
   支遁方向子期
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于法兰比阮嗣宗(兰高阳人精/勤有风力)
兰公遗身高尚妙迹殆至人之流阮步兵傲独不群亦
兰之俦也
   竺法乘比王浚冲(乘未详何许人事竺法护后/到燉煌立寺延学大化西行)
卷四 第 9b 页 WYG1400-0460b.png
法乘安丰少有机悟之鉴虽道俗殊操阡陌可以相准
  康僧会像赞
会公萧瑟寔惟令质心无近累情有馀逸厉此幽夜振
彼尤黜超然远诣卓矣高出
  支孝龙赞(孝龙淮阳人高论适时/与阮瞻等呼为八达)
小方易拟大器难像桓桓孝龙克迈高广物竞宗归人
思效仰云泉弥漫兰风肸响(传作盘/桓误)
  康法朗赞(朗中山人研寻/经论讲法相系)
卷四 第 10a 页 WYG1400-0460c.png
人亦有言瑜瑕弗藏朗公囧囧能韬其光敬终慎始研
覈微章何以取證冰坚履霜
  刘元真赞(元真中州人早有才/解之誉竺道潜师之)
索索虚衿翳翳閒冲谁其体之在我刘公谈能雕饰照
足开矇怀抱之内豁尔每融
  于法威赞(于法开弟子法/威清悟有枢辨)
易曰翰白诗美蘋藻斑如在场芬若停潦于威明发介
然遐讨有洁其名无愧怀抱
卷四 第 10b 页 WYG1400-0460d.png
  竺道壹赞(壹见/后)
驰辞说言因缘不虚惟兹壹公绰然有馀譬若春圃载
芬载敷条柯猗蔚枝干森疏(世说注驰骋游说/言固不虚森作扶)
  释道安赞(绰为名德沙门论目云释道安/博物多才通经名理又为之赞)
物有广赡人固多宰渊渊释安专能兼倍飞声汧垄驰
名淮海形虽革化犹若常在(并高/僧传)
  竺法汰赞(汰见/后)
凄风拂林鸣弦映壑爽爽法汰校德无怍事外萧洒神
卷四 第 11a 页 WYG1400-0461a.png
内恢廓实从前起名随后跃(名德沙/门题目)
  支悯度赞(度见/后)
支度彬彬好是拔新俱禀昭见而能越人世重秀异咸
竞尔珍孤桐峄阳浮磬泗滨(世说/注)
 罗含(字君章桂阳耒阳/人历廷尉长沙相)
  更生论
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万物之总名人者何天中之
一物因此以谈今万物有数而天地无穷然则无穷之
卷四 第 11b 页 WYG1400-0461b.png
变未始出于万物万物不更生则天地有终矣天地不
为有终则更生可知矣寻诸旧论亦云万兆悬定群生
代谢圣人作易巳备其极穷神知化穷理尽性苟神可
穷有形者不得无数是则人物有定数彼我有成分有
不可灭而为无彼不得化而为我聚散隐显环转于无
穷之涂贤愚寿夭还复其物自然贯次毫分不差与运
泯复不识不知遐哉邈乎其道冥矣天地虽大浑而不
乱万物虽众区已别矣各自其本祖宗有序本支百世
卷四 第 12a 页 WYG1400-0461c.png
不失其旧又神之与质自然之偶也偶有离合死生之
变也质有聚散往复之势也人物变化各有其往往有
本分故复有常物散虽混淆聚不可乱其往弥远故其
复弥近又神质冥期符契自合世皆悲合之必离而莫
慰离之必合皆知聚之必散而莫识散之必聚未之思
也岂远乎若者凡今生之生为即昔生生之故事即故
事于体无所厝其意与巳冥终不自觉孰云觉之哉今
谈者徒知向我非今而不知今我故昔我耳达观者所
卷四 第 12b 页 WYG1400-0461d.png
以齐死生亦云死生为寤寐诚哉是言
  孙盛与罗君章駮更生论书(盛字安国太原/人历秘书监)
省更生论括囊变化穷寻聚散思理既佳又旨味辞致
亦快是好论也然吾意犹有同异以今万物化为异形
者不可胜数应理不失但隐显有年载然今万化犹应
多少有还得形者无缘尽当须冥远耳目不复开逐然
后乃复其本也吾谓形既粉散知亦如之纷错混淆化
为异物他物各失其旧非复昔日此有情者所以悲叹
卷四 第 13a 页 WYG1400-0462a.png
若然则足下未可孤以自慰也
  答孙安国书
获书文略旨辞理亦兼情虽欣清酬未喻乃怀区区不
已请寻前本本亦不谓物都不化但化者各自得其所
化颓者亦不失其旧体孰主陶是载混载判言然之至
分而不可乱也如此岂徒一更而已哉将与无穷而长
更矣终而复始其数历然未能知今安能知更盖积悲
忘言咨求所通岂云唯慰聊以寄散而已矣(并弘/明集)
卷四 第 13b 页 WYG1400-0462b.png
 孙放(字齐庄盛子/仕长沙相)
  西寺铭序
长沙西寺层构倾颓谋欲建立时有童子持纸花插地
故寺东西相去十馀丈于是建刹正当花处(初学/记)
 康泓
  单道开赞(燉煌人绝谷饵松升平初渡江入罗/浮终敕置尸石室北间康泓为传赞)
萧哉若人飘然绝尘外轨小乘内畅空身玄象晖曜高
步是臻餐茹芝英流浪岩津(高僧传若萧法/苑作肃 作善)
卷四 第 14a 页 WYG1400-0462c.png
 袁宏(字彦伯陈郡阳/夏人历吏部郎)
  单道开赞(宏为南海太守登罗浮至石室曰法/师业行殊群正当如蝉蜕耳乃为赞)
物㒞招奇德不孤立辽辽幽人望岩凯入飘飘灵仙兹
焉游集遗屣在林千载一袭(高僧/传)
 桓玄(字敬道谯国人袭父/温封南郡公篡号楚)
  与远法师劝罢道书
夫至道缅邈佛理幽深岂是悠悠常徒所能习求沙门
去弃六亲之情毁其形骸口绝滋味被褐带索山栖朹
卷四 第 14b 页 WYG1400-0462d.png
石永乖世务百代之中庶或有一髣髴之间今世道士
虽外毁仪容而心过俗人所谓道俗之际可谓学步邯
郸匍匐而归先圣有言未知生焉知死而令一生之中
困苦形神方求冥冥黄泉下福皆是管见未体大化迷
而知反去道不远可不三思运不居人忽焉将老可复
追哉聊赠至言幸能纳之
  释慧远答桓南郡书(远见/后)
大道渊玄其理幽深衔此高旨实如来谈然贫道出家
卷四 第 15a 页 WYG1400-0463a.png
便是方外之宾虽未践古贤之德取其一往之志削除
饬好落名求实若使幽冥有在故当不谢于俗人外似
不尽内若断金可谓见形不及道哀哉哀哉带索枕石
华而不实管见之人不足羡矣虽复养素山林与树木
何异夫道在方寸假练形为真卞和号恸于荆山患人
不别故也昔闻其名今见其人故庄周悲慨人生天地
之间如白驹之过隙以此而寻孰得久停岂可不为将
来作资言学步邯郸者新无功失其本质故使其人匍
卷四 第 15b 页 WYG1400-0463b.png
匐而归百代之中有此一也岂混同以通之贫道巳乖
世务形权于流俗欲于其中化未化者虽复沐浴踞傲
奈疑结何一世之荣剧若电光聚则致离何足贪哉浅
见之徒其惑哉可谓下士闻道而大笑之真可谓迷而
不反也贫道形不出人才不应世是故毁其陋质被其
割截之服理未能心冥玄化远存大圣之制岂舍其本
怀而酬高诲贫道年与时颓所患未痊乃复曲垂光慰
感庆交至檀越信心幽当大法所寄岂有一伤毁其本
卷四 第 16a 页 WYG1400-0463c.png
也将非波旬试娆之言辞拙寡闻力酬高命盖是不逆
之怀耳
  与僚属沙汰僧众教(玄辅政教僚属远与玄/书因广立条制玄从之)
夫神道茫昧圣人之所不言然惟其制作所弘如将可
见佛所䝿无为慇勤在于绝欲而比者陵迟遂失斯道
京师竞其奢淫荣观纷于朝市天府以之倾匮名器为
之秽黩避役钟于百里逋逃盈于寺庙乃至一县数千
猥成屯落邑聚游食之群境积不羁之众其所以伤治
卷四 第 16b 页 WYG1400-0463d.png
害政尘滓佛教固已彼此俱弊实污风轨矣便可严下
在此诸沙门有能伸述经诰畅说义理者或禁行修整
奉戒无穷恒为阿练若者或山居养志不营流俗者皆
足以宣寄大化亦所以示物以道弘训作范幸兼内外
其有违于此者皆悉罢道所在领其户籍严为之制速
申下之并列上也唯庐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简之例
  慧远与桓太尉论料简沙门书
佛教陵迟秽杂日久每一寻思愤慨盈怀常恐运出非
卷四 第 17a 页 WYG1400-0464a.png
意混然沦湑此所以夙宵叹惧忘寝与食者也见檀越
澄清诸道人教实应其本心夫泾以渭分则清浊殊流
枉以直正则不仁自远推此而言符命既行必二理斯
得然令饰伪取容者自绝于假通之路信道怀真者无
复负俗之嫌如此则道世交兴三宝复隆于兹矣贫道
所以寄命江南欲托有道以存至业之隆替寔由乎人
植檀越当年则是贫道中兴之运幽情所托巳冥之在
昔是以前后书疏辄以凭寄为先每寻告慰眷怀不忘
卷四 第 17b 页 WYG1400-0464b.png
但恐年与时乖不尽檀越盛隆之化耳今故咨白数条
如别疏
经教所开凡有三科一者禅思入微二者讽味遗典三
者兴建福业三科诚异皆以律行为本檀越近制似大
同于此是所不疑或有兴福之人内不毁禁而迹非阿
练若者或多诵经讽咏不绝而不能畅说义理者或年
已宿长虽无三科可记而体性贞正不犯大非者凡如
此辈皆是所疑今寻檀越所遣之例不应问此而外物
卷四 第 18a 页 WYG1400-0464c.png
惶惑莫敢自宁故以别白夫形迹易察而真伪难辨自
非远鉴得之信难若是都邑沙门经檀越视听者固无
所疑若边局远司识不及远则未达教旨或因符命滥
及善人此最其深忧若所在执法之官意所未详又时
无宿望沙门可以求中得令送至大府以经高鉴者则
于理为弘想檀越神虑巳得之于心直是贫道常近之
情故不能不及耳若有族姓子弟本非役门或世奉大
法或弱而天悟欲弃俗入道求作沙门推例寻意似不
卷四 第 18b 页 WYG1400-0464d.png
塞其清涂然要须咨定使洗心向味者无复自疑之情
昔外国诸王多参怀圣典亦有因时助弘大化扶危救
弊信有自来矣檀越每期情古人故复略叙所闻
  与八座桓谦等论沙门应致敬事书(元兴中玄为/太尉以震主)
   (之威欲令道人设拜于已因陈何庾旧事/谓理未尽故与八座等书八座桓谦等答)
玄再拜白顿首八日垂至旧诸沙门皆不敬王者何庾
虽已论之而并率所见未是以理屈也庾意在尊主而
理据未尽何出于偏信遂沦名体夫佛之为化虽诞以
卷四 第 19a 页 WYG1400-0465a.png
茫浩推于视听之外然以敬为本此出处不异盖所期
者殊非敬恭宜废也老子同王侯于三大原其所重皆
在于资生通运岂独以圣人在位而比称二仪哉将以
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者故尊其神器而
礼寔惟隆岂是虚相崇重义存君御而巳哉沙门之所
以生生资存亦日用于理命岂有受其德而遗其礼沾
其惠而废其敬哉既理所不容亦情所不安一代之大
事宜共求其衷想复相与研尽之比八日令得详定也
卷四 第 19b 页 WYG1400-0465b.png
桓玄再拜顿首敬议(推于视听彦琮集作推乎视听存/乎王者作存于王者故尊其神器)
(弘明集作敬尊其神/器君御一作弘御)
  桓谦等答桓公论沙门不应致敬事书(谦为玄/从兄)
中军将军尚书令宜阳开国侯桓谦等惶恐死罪奉诲
使沙门致敬王者何庾虽论意未究尽此是大事宜使
允中实如雅论然佛法与老孔殊趣礼教正乖人以发
肤为重而髡削不疑出家弃亲不以色养为孝土木形
骸绝欲止竞不期一生要福万劫世之所贵已皆落之
卷四 第 20a 页 WYG1400-0465c.png
礼教所重意悉绝之资父事君天属之至犹离其亲爱
岂得致礼万乘势自应废弥历三代置其绝羁当以神
明无方亦不以涯检视听之外或别有理今便使其致
恭恐应革者多非惟拜起又王者奉法出于敬信其理
而变其仪复是情所未了即而容之乃是在宥之弘王
令以别答公难孔国张敞在彼想巳面咨所怀道宝诸
道人并足酬对高旨下官等不谙佛理率情以言愧不
足览谦等惶恐死罪
卷四 第 20b 页 WYG1400-0465d.png
  与王中令论沙门应致敬事书(并王令答/往复八道)
沙门抗礼至尊正自是情所不安一代大事宜共论尽
之今与八座书向已送都今付此信君是宜任此理者
迟闻德音(任弘明/集作在)
  王谧答桓太尉书(谧见/后)
领军将军吏部尚书中书令武冈男王谧惶恐死罪奉
诲及道人抗礼至尊并见与八座书俱承高旨容音之
唱辞理兼至近者亦粗闻公道未获究尽寻何庾二旨
卷四 第 21a 页 WYG1400-0466a.png
亦恨不悉以为二论漏于偏见无晓然厌心处真如雅
诲夫佛法之兴出自天竺宗本幽遐难以言辩既涉乎
教故可略而言耳意以为殊方异俗虽所安每乖至于
君御之理莫不必同今沙门虽意深于敬不以形屈为
礼迹充率土而趣超方内者矣是以外国之君若莫降
礼良以道在则贵不以人为轻重也寻大法宣流为日
谅久年踰四百历代有三虽风移政易而弘之不异岂
不以独绝之化有用于陶渐清约之风无害于隆平者
卷四 第 21b 页 WYG1400-0466b.png
乎故王者拱已不悢悢于缺户沙门保真不自疑于诞
世者也承以通生理物在乎王者考诸理归实如嘉论
三复德音不能巳巳虽欲奉酬言将无寄犹以为功高
者不赏惠深者忘谢虽复一拜一起亦岂足答济通之
德哉公眷眄未遗猥见逮问辄率陈愚管不致嫌于所
奉耳愿不以人废言临白反侧谧惶恐死罪(有用弘明/作有日用)
  难王中令
来示云沙门虽意深于敬而不以形屈为礼难曰沙门
卷四 第 22a 页 WYG1400-0466c.png
之敬岂皆略形存心忏悔礼拜亦笃于事爰暨之师逮
于上座与世人揖跪但为小异其制耳既不能忘形于
彼何为忽仪于此且师之为理以资悟为德君道通生
则理宜在本在三之义岂非情理之极哉
来示云外国之君莫不降礼良以道在则贵不以人为
轻重也难曰外国之君非所宜喻而佛教之兴亦其旨
可知岂不以六夷骄强非常教所化故大设灵奇使其
畏服既畏服之然后顺轨此盖是本惧鬼神福报之事
卷四 第 22b 页 WYG1400-0466d.png
岂是宗玄妙之道邪道在则贵将异于雅旨岂得被其
法服便道在其中若以道在然后为贵孰如君言圣人
之道道之极也君臣之敬愈敦于礼如此则沙门不敬
岂得以道在为贵哉
来示云历年四百历代有三而弘之不异岂不以独绝
之化有日用于陶渐清约之风无害于隆平者乎难曰
历代不革非所以为證也曩者晋人略无奉佛沙门徒
众皆是诸蕃且王者与之不接故可任其方俗不为之
卷四 第 23a 页 WYG1400-0467a.png
检耳今主上奉佛亲接法事事异于昔何可不使其礼
有准日用清约有助于教皆如君言此盖是佛法之功
非沙门傲诞之所益也今笃以祇敬将无弥浓其助哉
来示云功高者不赏惠深者忘谢虽复一拜一起岂足
答通济之恩难曰夫理至无酬诚如来示然情在罔极
则敬自从之此圣人之所以缘情制礼而各通其寄也
若以功深惠重必略其谢则释迦之德为是深邪为是
浅邪若浅邪不宜以小道而乱大伦若深邪岂得彼肃
卷四 第 23b 页 WYG1400-0467b.png
其恭而此弛其敬哉
  王谧答桓太尉难
难曰沙门之敬岂皆略形存心忏悔礼拜亦笃于事哉
答曰夫沙门之道自以敬为主但津涂既殊义无降屈
故虽天属之重形体都尽也沙门所以推宗师长自相
崇敬者良以宗致既同则长幼成序资通有系则事与
心应原佛法虽旷而不遗小善一介之功报亦应之积
毫成山义斯著矣(一介弘明/作一分误)
卷四 第 24a 页 WYG1400-0467c.png
难曰君道通生则理应在本在三之义岂非情理之极
哉答曰夫君道通生则理同造化夫陶铸敷气功则弘
矣而未有谢惠于所禀厝感于理本者何良以冥本幽
绝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是以夫子
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之谓也
难曰外国之君非所应喻佛教之兴亦其旨可知岂不
以六夷骄强非常教所化故大设灵奇使其畏服答曰
夫神道设教诚难以言辨意以为大设灵奇示以报应
卷四 第 24b 页 WYG1400-0467d.png
此最影响之实理佛教之根要今若谓三世为虚诞罪
福为畏惧则释迦之所明殆将无寄矣常以为周孔之
化救其甚弊故言迹尽乎一生而不开万劫之涂然远
探其旨亦往往可寻孝弟仁义明不谋而自同四时之
生杀则矜慈之心见又屡抑仲由之问亦似有深旨但
教体既殊故此处常昧耳静而求之殆将然乎殆将然
(劫一作物/同一作周)
难曰君臣之敬愈敦于礼如此则沙门不敬岂得以道
卷四 第 25a 页 WYG1400-0468a.png
在为䝿哉答曰重寻高论以为君道运通理同三大是
以前条巳粗言意以为君人之道窃同高旨至于君臣
之敬则理尽名教今沙门既不臣王侯故敬与之废耳
难曰历代不革非所以为證也曩者晋人略无奉佛沙
门徒众皆是诸蕃且王者与之不接故可任其方俗不
为之检耳答曰前所以云历有年代者正以容养之道
要当有以故耳非谓巳然之事无可改之理也此盖言
势之所至非㦎然所据也诸蕃不接王者又如高唱前
卷四 第 25b 页 WYG1400-0468b.png
代之不论或在于此邪
难曰此盖是佛法之功非沙门傲诞之所益今笃以祇
敬将无弥浓其助哉答曰敬寻来论是不诬佛理也但
傲诞之迹有亏大化诚如来诲诚如来诲意谓沙门之
道可得称异而非傲诞今若以千载之末淳风转薄横
服之徒多非其人者敢不怀愧今但谓自理而默差可
遗人而言道耳前答云不以人为轻重微意在此矣
难曰若以功深惠重必略其谢则释迦之德为是深邪
卷四 第 26a 页 WYG1400-0468c.png
为是浅耶若浅邪不宜以小道而乱大伦若深邪岂得
彼肃其功而此弛其敬哉答曰以为释迦之道深则深
矣而瞻仰之徒弥笃其敬者此盖造道之伦必资行功
行功之美莫尚于此如斯乃积行之所因来世之关键
也且致敬师长功犹难抑况拟心宗极而可替其礼哉
故虽俯仰累劫而非谢惠之谓也
  重难王中令
省示犹复未释所疑因来告复粗有其难夫情敬之理
卷四 第 26b 页 WYG1400-0468d.png
岂容有二皆是自内以及外耳既入于有情之境则不
可得无也若如来言王者同之造化未有谢惠于所禀
厝感于理本是为功玄理深莫此之大也则佛之为化
复何以过兹而来论云津涂既殊则义无降屈宗致既
同则长幼成序资通有系则事与心应若理在巳本德
深居极岂得云津涂之异而云降屈邪宗致为是何邪
若以学业为宗致者则学之所学故是发其自然之性
耳苟自然有在所由而禀则自然之本居可知矣资通
卷四 第 27a 页 WYG1400-0469a.png
之悟更是发莹其末耳事与心应何得在此而不在彼
又云周孔之化救其甚弊故尽于一生而不开万劫之
涂夫以神奇为化则其教易行异于督以仁义尽于人
事也是以黄巾妖惑之徒皆赴者如云若此为实理行
之又易圣人何缘舍所易之实道而为难行之末事哉
其不然也亦以明矣将以化教殊俗理在权济恢诞之
谈其趣可知又云君臣之敬理尽名教今沙门既不臣
王侯故敬与之废何为其然夫敬之为理上纸言之详
卷四 第 27b 页 WYG1400-0469b.png
矣君臣之敬皆是自然之所生理笃于情本岂是名教
之事邪前论已云天地之大德曰生通生理物存乎王
者苟所通在斯何得非自然之所重哉又云造道之伦
必资功行积行之所因来世之关键也拟心宗极不可
替其敬虽俯仰累劫而非谢惠之谓请复就来旨而借
以为难如来告以敬为行首是就敬之重也功行者当
计其为功之劳耳何得直以珍仰释迦而云莫尚于此
邪惠无所谢达者所不惑但理根深极情敬不可得无
卷四 第 28a 页 WYG1400-0469c.png
耳臣之敬君岂谢惠者邪(是就弘明/作是敦)
  王谧重答桓太尉
奉告并垂重难具承高旨此理微细至难厝言又一代
大事应时详尽下官才非拔幽特乏研析且妙难精诣
益增茫惑但高旨既臻不敢默已辄复率其短见妄酬
来诲无以启发容致祗用反侧愿复询诸道人通才蠲
其不逮公云宗致为是何邪若以学业为宗致者则学
之所学故是发其自然之性耳苟自然有在所由而禀
卷四 第 28b 页 WYG1400-0469d.png
则自然之本居可知矣今以为宗致者是所趣之至道
学业者日用之筌蹄今将欲趣彼至极不得不假筌蹄
以自运耳故知所假之功未是其绝处也夫积学以之
极者必阶粗以及妙鱼获而筌废理斯见矣公以为神
奇之化易仁义之功难圣人何缘舍所易之实道而为
难行之末事哉其不然也亦以明矣意以为佛之为教
与内圣永殊既云其殊理则无并今论佛理故当依其
宗而立言也然后通塞之涂可得而详矣前答所以云
卷四 第 29a 页 WYG1400-0470a.png
仁善之行不杀之旨其若似可同者故引以就此耳至
于发言抗论津径所归固难得而一矣然愚意所见乃
更以佛教为难也何以言之今内圣所明以为出其言
善应若影响如其不善千里违之如此则善恶应于俄
顷祸福交于目前且为仁由已弘之则是而犹有弃正
而即邪背道而从欲者矣况佛教喻一生于弹指期要
终于永劫语灵异之无位设报应于未兆取之能信不
亦难乎是以化暨中国悟之者鲜故本起经云正言似
卷四 第 29b 页 WYG1400-0470b.png
反此之谓矣公云行功者当计其为功之劳何得直以
珍仰释迦而云莫尚于此邪请试言曰以为佛道弘旷
事数弥繁可以练神成道非惟一事也至于在心无倦
于事能劳珍仰宗极便是行功之一耳前答所以云莫
尚于此者自谓拟心宗辙其理难尚非谓礼拜之事便
为无取也但既在未尽之域不得不有心于希通虽一
介之轻微必终期之所须也公云君臣之敬皆是自然
之所生理笃于情本岂是名教之事邪敬戢高论不容
卷四 第 30a 页 WYG1400-0470c.png
间然是以前答云君人之道窃同高旨者意在此也至
于君臣之敬事尽揖拜故以此为名教耳非谓相与之
际尽于形迹也请复重伸以尽微意夫太上之世君臣
巳位自然情爱则义著化本于斯时也则形敬蔑闻君
道虚运故相忘之理泰臣遇冥陶故事尽于知足因此
而推形敬不与心为影响殆将明矣及亲誉既生兹礼
乃兴岂非后圣之制作事与时应者乎此理虚邈良难
为辨如其未允请俟高亮
卷四 第 30b 页 WYG1400-0470d.png
  三与王中令书
来难手笔甚佳殊为斐然可以为释疑处殊是未至也
遂相玫难未见其巳今复料要明在三之理以辨对轻
重则敬否之理可知想研微之功必在苦愈㭊耳八日
已及今与右仆射书便令施行敬事尊主之道使天下
莫不敬虽复佛道无以加其尊岂不尽善邪事虽巳行
无预所论宜究也想诸人或更有精㭊耳可以示仲文
(谓殷/仲文)
卷四 第 31a 页 WYG1400-0471a.png
  三难
比获来示并诸人所论并未有以释其所疑就而为难
殆以流迁今复重伸前意而委曲之想足有以顿白马
之辔知辨制之有耳夫佛教之所重全以神为䝿是故
师徒相宗莫二其伦凡神之明闇各有本分分之所资
禀之有本师之为功在于发悟譬犹荆璞而莹拂之耳
若质非美玉琢磨何益是为美恶存乎自然深德在于
资始拂莹之功实已末焉既怀玉在中又匠以成器非
卷四 第 31b 页 WYG1400-0471b.png
君道则无以伸遂此生而通其为道者也是为在三之
重而师为之末何以言之君道兼师而师不兼君教以
弘之法以齐之君之道也岂不然乎岂可以在理之轻
而夺宜尊之敬三复其理愈所疑骇制作之旨将在彼
而不在此错而用之其弊弥甚想复领其趣而遗其事
得之濠上耳
  王谧三答桓太尉
重亏嘉诲云佛之为教以神为贵神之明闇各有本分
卷四 第 32a 页 WYG1400-0471c.png
师之为理在于发悟至于君道则可以伸遂此生通其
为道者也示为师无该通之美君有兼师之德弘崇主
之大礼析在三之深浅实如高论下官近所以脱言鄙
见至于往反者缘顾问既萃不容有隐乃更成别辨一
理非但习常之惑也既重研妙旨理实恢邈旷若发蒙
于是乎在承巳命庾恒施行其事至敬时定公私幸甚
下官瞻仰所悟义在击节至于濠上之诲不敢当命也
(实如高论弘/明有二句)
卷四 第 32b 页 WYG1400-0471d.png
  与远法师使述沙门不敬王者意书(隆安六年玄/遗书慧远言)
   (沙门当致敬/王者远答书)
沙门不敬王者既是情所不了于理又是所未谕一代
大事不可令其体不允近与八座书今示君君可述所
以不敬意也此便当行之于事一二令详遣想君必有
以释其所疑耳王领军大有任此意近亦同游谢中书
面共咨之所据理殊未释所疑也今郭江州取君答可
旨付之
卷四 第 33a 页 WYG1400-0472a.png
  慧远答桓太尉书(远既答玄书复以朝士名贤徒/咸尽所怀而理蕴于情遂著沙)
   (门不敬王者论五篇书象/教皮编作远答王谧 误)
详省别告及八座书问沙门所以不敬王者意义在尊
主崇上远存名体徵引老氏同王侯于三大以资生运
通之道故且重其神器若推其本以寻其源咸禀气于
两仪受形于父母则以生生通运之道为弘资存日用
之理为大故不宜受其德而遗其礼沾其惠而废其敬
此檀越立意之所据贫道亦不异于高怀求之于佛教
卷四 第 33b 页 WYG1400-0472b.png
以寻沙门之道理则不然何者佛经所明凡有二科一
者处俗弘教二者出家修道处俗则奉上之礼尊亲之
敬忠孝之义表于经文在三之训彰于圣典斯与王制
同命有若符契此一条全是檀越所明理不容异也出
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
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求
宗不由于顺化故不重运通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故
不贵厚生之益此理之与世乖道之与俗反者也是故
卷四 第 34a 页 WYG1400-0472c.png
凡在出家皆隐居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服章
不得与世典同礼隐居则宜高尚其迹夫然故能拯溺
族于沈流拔幽根于重劫远通三乘之津广开人天之
路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
不失其敬若斯人者自誓始于落簪立志成于暮岁如
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
固巳协契皇极大庇生民矣如此岂坐受其德虚沾其
惠与夫尸禄之贤同其素餐者哉檀越顷者以有其服
卷四 第 34b 页 WYG1400-0472d.png
而无其人故澄清简练容而不杂此命既宣皆人百其
诚遂之弥深非言所喻若复开出处之迹以弘方外之
道则虚襟者挹其遗风漱流者味其馀津矣若澄简之
后犹不允情其中或真伪相冒泾渭未分则可以道废
人固不应以人废道以道废人则宜去其服以人废道
则宜存其礼礼存则制教之旨可寻迹废则遂志之欢
莫由何以明其然夫沙门服章法用虽非六代之典自
是道家之殊制俗表之名器名器相涉则事乖其本事
卷四 第 35a 页 WYG1400-0473a.png
乖其本则礼失其用是故爱夫礼者必不亏其名器得
之不可亏亦有自来矣夫远遵古典者犹存告朔之饩
羊饩羊犹可以存礼岂况如来之法服邪推此而言虽
无其道必宜存其礼礼存则法可弘法可弘则道可寻
此古今所同不易之大法也又袈裟非朝宗之服钵盂
非廊庙之器军国异容戎华不杂剃发毁形之人忽厕
诸夏之礼则是异类相涉之象亦窃所未安檀越奇韶
挺于弱年风流迈于季俗犹参时贤以求其中此而推
卷四 第 35b 页 WYG1400-0473b.png
之必不以人废言贫道西垂之年假日月以待尽情之
所惜岂存一巳苟吝所执盖欲令三宝中兴于命世之
运明德流芳于百代之下耳若一旦行此佛教长沦如
来大法于兹泯灭天人感叹道俗革心矣贫道幽诚所
期复将安寄缘眷遇之隆故殚其所怀执笔悲懑不觉
涕泗横流矣
  重答远法师书
知以方外遗形故不贵为生之益求宗不由顺化故不
卷四 第 36a 页 WYG1400-0473c.png
重运通之资又云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
主之恭而不失其敬若如来言理本无重则无缘有致
孝之情事非资通不应复有致恭之义君亲之情许其
未尽则情之所寄何为绝之夫累著在于心滞不由形
敬形敬盖是心之所用耳若乃在其本而纵以形敬此
复所未之喻又云佛教两弘亦有处俗之教或泽流天
下道洽六亲固以协赞皇极而不虚沾其德矣夫佛教
存行各以事应因缘有本必至无差者也如此则为道
卷四 第 36b 页 WYG1400-0473d.png
者亦何能违之哉是故释迦之道不能超白净于津梁
虽未获须陀故是同国人所蒙耳就如来言此自有道
深德之功固非今之所谓宜教者所可拟议也来示未
能共求其理便大致慨然故是未之喻也想不惑留常
之滞而谬情理之用耳
  许沙门不致礼诏(玄既篡位为楚下诏停沙/门致敬嗣之等因启奉诏)
门下佛法宏诞所不能了推其笃至之情故宁与其敬
耳今事既在巳苟所不了且当宁从其略诸人勿复使
卷四 第 37a 页 WYG1400-0474a.png
礼也便皆使闻知
  卞嗣之袁恪之答桓玄启(嗣之字敬祖济阴冤句/人 恪之字元祖陈郡)
   (阳夏人见/袁氏谱)
十二月三日侍中臣卞嗣之给事黄门侍中臣袁恪之
言诏书如右神道冥昧圣诏幽远陛下所弘者大爰逮
道人奉佛者耳率土之民莫非王臣而以向化法服便
抗礼万乘之主愚情所未安拜起之礼岂亏其道尊卑
大伦不宜都废若许其名教之外阙其拜敬之仪者请
卷四 第 37b 页 WYG1400-0474b.png
一断引见启可纪识谨启
  报卞嗣之袁恪之
何缘尔便宜奉诏(大亨二年十二月四日门下通事令/史臣马范 按玄讨道子元显大赦)
(改元大亨自署太尉是时未僭王称楚至后永始元年/则篡为帝矣此四启报非一时事当由辑者统叙尔)
  再启
侍中臣嗣之等启事重被明诏崇冲挹之至履谦光之
道愚情眷眷窃有未安治道虽殊理至同归尊君尊亲
法教不乖老子称四大者其尊一也沙门所乘虽异迹
卷四 第 38a 页 WYG1400-0474c.png
不超世岂得不同乎天民陛下诚欲弘之于上然卑高
之礼经治之典愚谓宜俯顺群心永为来式请如前启
谨启(经一作化弘明/请如前所启)
  再报
置之使自巳亦是兼爱九流各遂其道也
  三启
侍中祭酒臣嗣之言重被诏如右陛下至德圆使吹万
自巳九流各徇其美显昧并极其致灵泽幽流无思不
卷四 第 38b 页 WYG1400-0474d.png
怀群方所以资通天人所以交畅臣闻佛教以神慧为
本导达为功自斯巳还盖是敛粗之用耳神理缅邈求
之于自形而上者虔肃拜起无亏于持戒若行道不失
其为恭王法齐敬于率土道宪兼隆内外咸得矣臣前
受外任听承疏短乃不知去春已有明论近在直被诏
便率其愚情不惧允合还此方见斯事屡经神笔宗致
悠邈理析微远非臣驽钝所能击赞沙门礼巳行之前
代今大明既升道化无外经国大伦不可有阙请如先
卷四 第 39a 页 WYG1400-0475a.png
所启摄外施行谨启
  三报
自有内外兼弘者何其于用前代理卿区区惜此更非
赞其道也
  四启
侍中祭酒臣嗣之言重奉诏自有内外兼弘者圣旨渊
通道冠百王伏读仰叹非愚浅所逮尊主祗法臣下之
节是以拳拳频执所守明诏超邈远略常均臣短暗不
卷四 第 39b 页 WYG1400-0475b.png
达追用愧悚辄奉诏付外宣摄遵承谨启(永始元年十/二月二十四)
(日上/元始) (永始弘明集作元始误玄僭位无/并弘明集沙门不应拜俗事参校)
 王谧(字稚远洽从/子历司徒)
  与慧远书(司徒王谧护军王默等并钦远风德遥/致师敬谧修书云远答之人皆称公善)
   (诱/)
身年始四十而衰同耳顺
  慧远答王谧书(尺牍作佛图/澄答谧误)
古人不爱尺璧而重寸阴观其所存似不在长年耳檀
卷四 第 40a 页 WYG1400-0475c.png
越既履顺而游性乘佛理以御心因此而推复何羡于
遐龄耶聊想斯理久已得之为复酬来信耳(刘义庆世/说新语)
 
 
 
 
 
 
卷四 第 40b 页 WYG1400-0475d.png
 
 
 
 
 
 
 
 释文纪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