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352-058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蜀鉴卷十
            宋 郭允蹈 撰
  西南夷始末下
 吐蕃南诏为唐深患其忧不特以蜀也天宝初分天
 下为十道剑南节度西坑吐蕃南抚蛮獠治益州统
 六军屯十二州之境关系亦重矣次第南夷之始末
 而以吐蕃之寇蜀者附之
卷十 第 1b 页 WYG0352-0585d.png
唐武德元年以西㸑蛮弘达为昆州刺史
 两㸑蛮自曲州靖州西南昆州曲轭晋宁喻献安宁
 距龙和城通谓之西㸑白蛮自弥鹿升麻二川南至
 步头谓之东㸑乌蛮延袤二千馀里土多骏马犀象
 明珠隋末㸑玩入朝文帝诛之诸子没为奴唐高祖
 即位以子弘达为昆州刺史令持其父尸归葬益州
 刺史段纶因遣使招谕其部落皆来降 曲州即汉
 朱提郡升麻在汉建宁郡唐为郎州靖州在曲州之
卷十 第 2a 页 WYG0352-0586a.png
 侧
武德四年昆弥遣使内附
 昆弥即汉之昆明也以西瀰河为境即叶榆河也巂
 州治中吉弘纬通南宁至其国说之来降自是岁与
 牂柯使偕来
武德七年以韦仁寿检校南宁州都督
 西南夷内附朝廷遣使抚之类皆贪纵远民患之仁
 寿既受命将兵五百人至西瀰河周历数千里蛮夷
卷十 第 2b 页 WYG0352-0586b.png
 望风归附仁寿承制置七州十五县各以其豪帅为
 刺史蛮夷悦服各遣子弟入贡上大悦命仁寿徙镇
 南宁以兵戍之
太宗贞观三年蛮酋谢元深来朝
 西㸑之南有东谢蛮居黔州西三百里是岁东谢酋
 长谢元深南谢酋长谢强来朝诏以东谢为应州南
 谢为庄州𨽻黔州都督牂柯酋长谢能羽及充州蛮
 入贡诏以牂柯为牂州中书侍郎颜师古因是上言
卷十 第 3a 页 WYG0352-0586c.png
 昔周武王时远国入朝太史次为王会篇今蛮夷入
 朝如元深寇服不同可写为王会图诏可
贞观二十二年西洱河大首领杨同外等入朝
 松外蛮尚数十部大者五六百户小者二三百凡数
 十姓赵杨李董为钜族皆擅山川不能相君长有城
 郭文字领知历数自夜郎滇池以西皆庄桥之裔有
 稻麦粟豆丝麻薤蒜以十二月为岁首巂州大都督
 刘伯英上疏松外诸蛮率暂附亟叛请击之西洱河
卷十 第 3b 页 WYG0352-0586d.png
 天竺道可通也太宗以梁建方发蜀十二州兵进讨
 酋帅双舍拒战败走杀获十馀万群蛮震骇走保山
 谷建方谕降者七十馀部户十万九千署首领蒙和
 为县令馀众感悦西洱河蛮亦曰河蛮道繇朗州走
 三千里建方遣奇兵自巂州道千五百里掩之其帅
 杨盛大骇建方振旅还大首领杨同外杨剑松外首
 领蒙羽皆入朝授官秩
贞观二十三年击西㸑蛮开蜻蛉梇栋为县
卷十 第 4a 页 WYG0352-0587a.png
 㸑蛮之西有徒莫祗蛮俭望蛮于是内属以其地为
 傍望览兵求五州𨽻朗州都督泉蛮地与蜻蛉弄栋
 接亦𨽻朗州
高宗永徽二年朗州道总管赵孝祖讨白水蛮
 蛮酋秃磨蒲等据险拒战孝祖皆击斩之会大雪蛮
 饥冻死亡略尽孝祖言贞观中讨昆州鸟蛮始开蜻
 蛉弄栋为州县弄栋之西有小勃弄大勃勃弄二川
 常扇诱弄栋欲使之反其勃弄以西与黄瓜叶榆西
卷十 第 4b 页 WYG0352-0587b.png
 洱河相接人众殷寔多于蜀川今因破白水之兵请
 随便西讨抚而安之敕许之
永徽六年巂州道总管曹继叔破胡丛显养车鲁等蛮
于斜山拔十馀城
显庆元年西瀰蛮酋长阳栋附等率众内附
 栋附与显和蛮酋长王郎祁郎昆黎盘四州酋长王
 伽冲等帅众来归
麟德元年置姚州都督府
卷十 第 5a 页 WYG0352-0587c.png
 于昆明之弄栋川置
咸亨三年以梁积寿为姚州总管将兵讨叛蛮昆明蛮
内附
 置殷敦总三州
永隆元年筑茂州安戎城
 吐蕃寇河原黑齿常之击却之先是剑南募兵于茂
 州西南筑安戎城以断吐蕃通蛮之路吐蕃以生羌
 为乡导攻陷其城以兵据之由是西瀰诸蛮皆降于
卷十 第 5b 页 WYG0352-0587d.png
 吐蕃吐蕃尽得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
 巂等州南邻天竺诸夷之盛莫与为比
武后垂拱五年诏发兵自雅州开山出袭吐蕃陈子昂
上书諌
 太后欲发梁凤巴蜑自雅州开山通道出击生羌因
 袭吐蕃正字陈子昂上书以为雅州边羌自国初已
 来未尝为盗今一旦无罪戮之其怨必甚且惧诛灭
 必蜂起为盗西山盗起则蜀之边邑不得不连兵备守
卷十 第 6a 页 WYG0352-0588a.png
 兵久不解西蜀之祸自此结矣臣闻吐蕃爱蜀富饶
 欲盗之久矣徒以山川阻绝障隘不通势不能动今
 国家乃乱边羌开隘道使其收奔亡之种为乡导以
 攻边是借寇兵而为贼除道举全蜀以遗之也蜀者
 国家之宝库可以兼济中国今执事者乃徒侥倖之
 路以事西羌得其地不足以稼穑财不足以富国徒
 为縻费无益圣德况其成败未可知哉夫蜀之所恃
 者险也人之所以安者无役也今国家乃开其险役
卷十 第 6b 页 WYG0352-0588b.png
 其人险开则便寇人役则伤财臣恐未见羌戎已有
 奸盗在其中矣且蜀人尪劣不习兵战山川阻旷去
 中夏远今无故生西羌吐蕃之患臣见其不及百年
 蜀为戎矣既而役不果兴
武后延载元年永昌蛮酋董期内附
 天授中遣御史寿春裴怀古安集西南蛮至是永昌
 蛮帅部落二十馀万户内附
圣历元年蜀州刺史张东之乞罢戍姚州不纳
卷十 第 7a 页 WYG0352-0588c.png
 蜀每岁遣兵五百人戌姚州路险远死亡者多蜀州
 刺史张东之上言以为姚州本哀牢之国荒外绝城
 山高水深国家开以为州未尝得其盐布之税甲兵
 之用而空竭府库驱率平人受役蛮夷肝脑涂地臣
 窃为国家惜之请废姚州以𨽻巂州岁时朝觐同之
 蕃国泸南诸镇亦皆废省于泸北置关百姓非奉使
 无得交通往来疏奏不纳
遣御史唐九徵击姚州叛蛮破之
卷十 第 7b 页 WYG0352-0588d.png
 九徵为姚巂道讨击使虏以铁絙(居登/切)梁漾濞二水
 通西瀰蛮筑城戍之九徵毁絙夷城建铁柱于滇池
 以勒功
睿宗景云元年姚巂蛮反攻御史李知古杀之
 姚州群蛮先附吐蕃摄监察御史李知古请发兵击
 之既降又请筑城列置州县重税之因诛其豪杰掠
 子女为奴婢群蛮怨怒蛮酋引吐蕃攻知古杀之由
 是姚巂路绝
卷十 第 8a 页 WYG0352-0589a.png
玄宗开元三年西南夷寇边遣将军李立道讨之
 发戎泸夔巴梁凤等州兵三万人拜旧屯兵讨之
开元十七年巂州都督张守素破西南蛮拔昆明及盐

开元二十六年吐蕃救安戎城
 初仪凤中吐蕃陷安戎城而据之其地险要唐屡攻
 之不克剑南节度使王昱筑两城于其侧顿军蒲婆
 岭下运资粮以逼之吐蕃大发兵救安戎城昱众大
卷十 第 8b 页 WYG0352-0589b.png
 败死者数千人昱脱身走粮仗军资皆弃之贬昱为
 高要尉而死 安戎城在今茂州见上注蒲婆岭一
 名蓬婆岭
册南诏蒙归义为云南王
 南诏本哀牢夷乌蛮别种也夷语王为诏居姚州之
 西永昌之间东距㸑东南属交趾西北与吐蕃接北
 抵益州东北际黔巫王都羊苴(徐嗟/切)(弥嗟/切)城先有
 六诏莫能相一历代因之以分其势蒙舍最在南故
卷十 第 9a 页 WYG0352-0589c.png
 谓之南诏至皮逻阁浸强大而五诏微弱乃赂王昱
 求合六诏为一朝廷许之仍赐名归义于是以兵威
 胁服群蛮不从者灭之遂击破吐蕃徙居大和城其
 后卒为边患 城距龙尾城十里夷语山陂陀为和
 故谓之大和城也
开元二十八年复取安戎城吐蕃入寇发关中兵救之
 剑南节度使张宥文吏不习军旅军政悉委副使章
 仇兼琼兼琼入奏事盛言安戎城可取上悦之以兼
卷十 第 9b 页 WYG0352-0589d.png
 琼为节度使兼琼潜与安戎城中吐蕃结谋开门纳
 唐兵尽杀吐蕃将卒使监察御史许远将兵守之至
 是吐蕃寇安戎发关中兵救之吐蕃引去安戎改为
 平戎
天宝十载南诏反陷云南郡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
之败绩
 杨国忠荐鲜于仲通为剑南节度使仲通性褊急失
 蛮夷心故事南诏常与妻子俱谒都督云南太守张
卷十 第 10a 页 WYG0352-0590a.png
 虔陀皆私之又多所徵求南诏王阁罗凤忿怨发兵
 反陷云南取夷州三十二仲通将兵八万讨南诏分
 二道出戎巂州至曲靖州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
 仲通不许因其使进军至西洱河与战大败士卒死
 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閤罗凤敛战尸筑为京观
 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閤罗凤遂北臣于吐
 蕃吐蕃号曰东帝閤罗凤刻碑于国门言不得已叛
 唐之故
卷十 第 10b 页 WYG0352-0590b.png
天宝十三载剑南留后李宓击南诏败没
 宓将兵七万击南诏閤罗凤诱之深入至太和城闭
 壁不战宓粮尽士卒罹瘴疫及饥死什七八乃引还
 蛮追击之宓被擒全军皆没杨国忠隐其败更以捷
 闻益发中国兵讨之前后死者几二十万人无敢言
 者
天宝十四载南诏陷越巂会同军
 安禄山反南诏乘乱陷越巂会同军据清溪关寻传
卷十 第 11a 页 WYG0352-0590c.png
 骠国皆降之 寻传与骠皆蛮名骠在南诏国南
代宗广德元年吐蕃陷松维保三州
 吐蕃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入长安上幸陜自凤翔以
 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陷松维保三州及云山新筑
 二城西川节度使高适不能救于是剑南西山诸州
 亦入于吐蕃矣明年节度使严武破吐蕃南鄙兵七
 万拔当狗城又拔盐川城
大历十二年吐蕃寇黎雅州西州节度使崔宁击破之
卷十 第 11b 页 WYG0352-0590d.png
又大破之于望汉城
大历十四年吐蕃南诏入寇遣神策都将李晟等击破
之追击于大渡河
 南诏异牟寻新立与吐蕃悉众二十万三道入寇一
 趋茂州踰没川扰灌口一趋扶文掠方维白坝一侵
 黎雅掠邛徕关曰吾欲取蜀以为东府诸将不能禦
 虏连陷州县刺史弃城走士民窜匿山谷上忧之发
 禁兵四千人使李晟将之发邠陇范阳兵五千使将
卷十 第 12a 页 WYG0352-0591a.png
 军曲环将之以救蜀东川出军自江油趣白坝与山
 南兵合击吐蕃南诏破之范阳兵追及于七盘又破
 之遂克维茂二州李晟追击于大度河外又破之吐
 蕃南诏饥寒殒于崖谷死者八九万人吐蕃悔怒杀
 诱导使之来者异牟寻惧筑羊苴咩城延袤十五里
 徒居之吐蕃封之为日东王
德宗贞元三年云南王异牟寻请内附
 初閤罗凤陷巂州获西泸令郑回回通经术閤罗凤
卷十 第 12b 页 WYG0352-0591b.png
 爱重之及异牟寻为王以回为相号清平官云南有
 数十万众吐蕃每入寇常以为前锋赋敛重数又夺
 其险要地立城堡岁徵兵助防云南苦之回说异牟
 寻自归于唐曰中国尚礼义有惠泽无赋役异牟寻
 潜遣人因诸蛮求内附韦皋奏宜招纳之以离吐蕃
 之党分其势上令皋先作边将书以喻之微观其趣
贞元四年云南遣使入见
 异牟寻未敢自遣使先遣其东蛮鬼王骠旁且等入
卷十 第 13a 页 WYG0352-0591c.png
 见且献黄金丹砂金示顺革丹赤心也德宗嘉之赐
 以诏书韦皋令其属崔佐时随至羊苴咩城时吐蕃
 使者亦在异牟寻夜迎之佐时宣天子意异牟寻内
 畏吐蕃顾左右失色遂与佐时盟洗载书于西瀰水
 发兵攻吐蕃使者杀之
吐蕃寇西川韦皋遣人拒破之
 吐蕃亦发云南兵云南内虽附唐外未敢叛吐蕃亦
 发兵数万屯于泸北韦皋知云南计方犹豫乃为书
卷十 第 13b 页 WYG0352-0591d.png
 遗云南王使东蛮转攻吐蕃吐蕃始疑云南遣兵二
 万屯会川以塞云南趣蜀之路皋遣黎州刺史韦晋
 等与东蛮连兵禦之破吐蕃于清溪关外 会川属
 巂州即卢峰关清溪关亦在巂州
贞元五年韦皋将兵击吐蕃于台登谷复巂州
 巂州邛部台登之间有勿邓蛮勿邓南七十里有两
 林蛮皆谓之东蛮勿邓苴梦冲为大鬼主数为吐蕃
 侵猎两林都大鬼至苴那时乞兵于韦皋以攻吐蕃
卷十 第 14a 页 WYG0352-0592a.png
 皋遣将刘朝彩出铜山道吴鸣鹤出清溪道邓英俊
 出定蕃栅道进逼台登城吐蕃追壁西贡川据高为
 营苴那时战甚力分兵大破吐蕃青海城二节度
 军于北谷斩首二千级尽复巂州之境苴梦冲内附
 吐蕃断南诏使路皋以兵召至琵琶川斩之
贞元八年韦皋攻吐蕃维州获其大将论莽热
贞元十年剑南西山羌蛮来降云南袭吐蕃于神川大
破之
卷十 第 14b 页 WYG0352-0592b.png
 诏加韦皋押近界羌蛮及西山入国使吐蕃与回鹘
 争北庭大战微兵万人于云南异牟寻辞以国小请
 发五千人异牟寻遣五千人前行自将数万人踵其
 后昼夜兼行袭吐蕃于神川大破之取铁桥等十六
 城遣使来献捷
遣使立异牟寻为南诏王
 先是贞元初李泌劝德宗和回纥且请招云南以断
 吐蕃之右臂曰云南自汉以来臣事中国杨国忠无
卷十 第 15a 页 WYG0352-0592c.png
 故扰之使叛臣于吐蕃苦于吐蕃赋烦役重未尝不
 一日思为唐臣也其后韦皋遗云南王书欲与共袭
 吐蕃驱之云岭之外独与云南筑大城于境上置戍
 相保永同一家至是异牟寻遣其弟献地图上贡及
 吐蕃所给金印请复号南诏诏以袁滋为册使赐以
 银窠金印异牟寻北面跪受册印因与使者宴出玄
 宗所赐器物笛工歌女滋曰南诏当深思祖考子子
 孙孙尽忠于唐
卷十 第 15b 页 WYG0352-0592d.png
 胡氏曰李邺侯思捍吐蕃故力劝德宗与回纥和亲
 而招云南大食天竺以分吐蕃之势此后吐蕃稀为
 边患然唐室之祸乃卒起于云南以此知中国当以
 自治为强于非我族类者画郊圻固封守来则不拒
 不来不强然后不召患于藩篱之外矣
韦皋进南诏奉圣乐
 骠国者在永昌南二千里西接东天竺亦与波斯婆
 罗门接距西舍利城二十日行西舍利者中天竺也
卷十 第 16a 页 WYG0352-0593a.png
 南属海比南诏以兵强地接常羁制之闻南诏归唐
 有内附心异牟寻遣使杨加明诣韦皋请献夷中歌
 曲且令骠国进乐人于是皋作南诏奉圣乐
贞元十一年南诏攻吐蕃昆明城取之
 昆明近巂州
贞元十三年吐蕃入寇巂州刺史曹高仕破之于台登
城下
贞元十五年吐蕃击南诏及巂州韦皋与异牟寻发兵
卷十 第 16b 页 WYG0352-0593b.png
禦之
贞元十七年韦皋大破吐蕃于雅州
 吐蕃寇麟州上𠡠韦皋深入吐蕃以分其势纡北边
 患皋遣兵二万分出九道攻维保松州及栖鸡老翁
 城大破吐蕃于雅州转战千里拔城七遂围维州及
 昆明吐蕃救维州西川兵据险设伏以待之虏众
 大败擒其将论莽热维州昆明竟不下引兵还
南诏大破吐蕃于泸水
卷十 第 17a 页 WYG0352-0593c.png
 韦皋屯重兵于巂州扼西泸吐蕃路吐蕃谋以兵袭南诏
 以八万人围巂州皋命部将武免等屯巂州约南诏
 有急进军吐蕃引众五万自曩贡川分二军攻云南
 一军自诺济城攻巂州异牟寻先欲攻东蛮皋报巂
 州实往来道捍蔽数州虏百计窥故严兵以守之东
 蛮庸敢怀贰乎免接兵巂州虽南诏境亦所在屯戍
 吐蕃惩野战数北乃屯三泸水遣间诱濒泸诸蛮复
 城悉摄悉摄吐蕃险要也蛮酋潜导南诏与皋部将
卷十 第 17b 页 WYG0352-0593d.png
 杜毗等夜绝泸破虏屯斩五百级又破之于泸西吐蕃
 君长共计不得巂州患未艾也
文宗大和三年南诏入成都
 异牟寻既死子寻閤劝立寻閤劝死子劝龙晟立元
 和十一年为弄栋王嵯颠所杀嵯颠遂专国政于是
 西川节度使杜元颖治无状障候弛沓相蒙戍卒反
 为卿导袭巂戎二州又陷邛州自邛州引兵径抵成
 都又寇东川节度使郭钊兵弱不能战以书责嵯颠
卷十 第 18a 页 WYG0352-0594a.png
 嵯颠复书曰杜元颖侵扰我故兴兵报之耳与钊修好
 而退蛮留成都西郭十日其始慰抚蜀人市肆安堵
 将行乃大掠子女百工数万人及珍货而去嵯颠自为
 军殿及大度水谓人曰此南吾境也听汝哭别乡国众
 皆恸哭赴水死者以千计嵯颠遣使上表曰杜元颖不
 恤军士军士竞为乡导祈诛虐帅倘诛之不遂无以
 慰蜀土之心愿陛下诛之贬元颖循州司马
太和五年吐蕃维州副使悉怛谋请降西川节度使李
卷十 第 18b 页 WYG0352-0594b.png
德裕表其状不受
 南诏入寇蜀中残弊西川节度使李德裕至镇吐蕃
 维州副使悉怛谋请降德裕遣维州刺史虞藏俭入
 据其城具奏其状且言欲遣生𦍑三千烧十三桥捣
 西戎腹心是韦皋没身恨不能致者也事下尚书省
 集百官议皆请如德裕策牛僧孺曰吐蕃之境四面
 各万里失一维州未能损其势比来修好约罢戍兵
 中国禦戎守信为上彼若来责失信怒气直辞不三
卷十 第 19a 页 WYG0352-0594c.png
 日至咸阳桥此时西南数千里外得百维州何所用之
 徒弃诚信有害无利此匹夫所不为况天子乎上以为
 然诏德裕以其城归吐蕃执悉怛谋及与偕来者悉
 归之吐蕃尽诛之于境上极其惨酷德裕由是怨僧
 孺益深会昌初德裕为相上疏云维州据高山绝顶
 三面临江在戎虏平川之冲是汉地入兵之路初河
 陇尽没唯此独存吐蕃潜以妇人嫁此州门者二十
 年后两男长成窃开垒门引兵夜入遂为所陷号曰
卷十 第 19b 页 WYG0352-0594d.png
 无忧城从此得并力于西边更无虞于南路凭陵近
 甸旰食累朝韦皋欲经略河湟须此城为始万旅尽
 锐急攻数年虽擒论莽热而还城坚卒不可克臣初
 到西蜀外扬国威内葺边备其维州熟臣信令空壁
 来归臣始受其降南蛮振摄山西八国皆愿内属其
 吐蕃合水栖鸡等城既失险阨自须抽归可减八处
 镇兵坐守千馀里旧地且维州未降前一年吐蕃犹
 围鲁州岂顾盟约臣受降之初指天为誓面许奏闻
卷十 第 20a 页 WYG0352-0595a.png
 各加酬赏当时不与臣者望风疾臣诏臣执送悉怛
 谋等令彼自戮臣宁忍以三百馀人命弃信偷安累
 表陈论乞垂矜恻荅诏严切竟令执还将吏对臣无
 不陨涕蕃帅即以此人戮于境上绝忠款之路快凶
 虐之情乞追奖忠魄各加褒赠诏赠悉怛谋右卫将军
 其后大忠初杜悰复取维州 维州今威州
 司马公曰唐新与吐蕃修好而纳其维州以利言之
 则维州小而信大以害言之则维州缓而关中急然
卷十 第 20b 页 WYG0352-0595b.png
 则为唐计者宜何先乎悉怛谋在唐则为向化在吐
 蕃不免叛臣其受诛也又何矜焉且德裕所言者利
 也僧孺所言者义也
 胡氏曰司马公之言过矣使维州本非唐地既与之
 和弃而不取姑守约信可矣本唐之地为吐蕃所侵
 乃欲守区区之信举险要而弃之可乎僧孺所谓虏
 不三日至咸阳特以大言怖文宗非事实也夫夺吾
 之地而约我以盟此正蒲人所以要孔子者非信也
卷十 第 21a 页 WYG0352-0595c.png
 取我故地乃义所当为司马公不以义断之而以利害
 为言又斥德裕为利取僧孺为义是皆无所据矣故
 以维州归吐蕃弃祖宗土宇縳送悉怛谋沮归附之
 心僧孺以小信妨大计也下维州遣兵据之洗数十
 年之耻追奖悉怛谋赠以官秩德裕以大义谋国也
 此二人是非之辨也
太和六年李德裕筑仗义禦侮柔远城
 德裕建筹边楼按南道山川险要与蛮相入者图之
卷十 第 21b 页 WYG0352-0595d.png
 左西道与吐蕃接者图之右其部落众寡馈餫远
 迩曲折咸具乃招习边事者与之商订凡虏之情伪
 尽知之料择州兵士无敢怨又请甲人于安定弓人
 河中弩人浙西器械犀利又率户二百取一人使习
 战缓则农急则战谓之雄边子弟总十一军筑仗义
 城以制大度清溪关之阻作禦侮城以控荣经犄角
 势作柔远城以扼西山吐蕃复邛徕关徙巂州治台
 登以夺蛮险旧制岁抄运内粟赡黎巂州起嘉眉道
卷十 第 22a 页 WYG0352-0596a.png
 阳山江而达大度乃分饷诸戍常以盛夏至地苦瘴
 毒辇夫多死德裕命转邛雅粟以十月为漕始先夏
 而至以佐阳山之运馈者不涉炎月远民乃安又奏
 遣使诣南诏索所掠人口得数千人而还上命德裕
 脩塞清溪关以断南诏入寇之路德裕上言通蛮细
 路至多不可塞惟重兵镇守可保无虞但黎雅以来
 得万人成都得二万人精加训练则蛮不敢动矣边
 兵又不宜多须力可临制时北兵皆归本道惟河中
卷十 第 22b 页 WYG0352-0596b.png
 陈许三千人在成都有诏来年以归蜀人恟惧德裕
 奏乞郑滑五百人陈许千人以镇蜀且言蜀兵脆弱
 新为蛮寇所困皆破胆不堪征戍若壮兵尽归则与
 杜元颖时无异蜀不可保恐议者云蜀经蛮寇以来
 已自增兵向者蛮寇已迫元颖始捕市人为兵约三
 千馀人徒有其数实不可用郭钊募壮兵仅约百馀
 人臣复召募得二百馀人此外皆元颖旧兵也恐议
 者又闻一夫当关之说以为清溪可塞臣访之蜀中
卷十 第 23a 页 WYG0352-0596c.png
 老将清溪之旁大路有三小径无数皆东蛮临时为之
 开通若言可塞则是欺罔朝廷要须大度水北更筑一
 城迤逦接黎州以大兵守之方可况闻南诏以所掠蜀
 人二千及金帛赂遗吐蕃若使二虏知蜀虚实连兵入
 寇诚可深忧其朝臣建言者盖由祸不在身望人责
 一状留入堂案它日败事不可令臣独当国宪朝廷
 皆从其请德裕乃练士卒葺堡障积粮储以备边蜀
 人粗安德裕又奏蜀兵羸疾老弱者从来终身不简
卷十 第 23b 页 WYG0352-0596d.png
 臣命立五尺五寸之度简去四千四百馀人复简募
 少壮者千人以慰其心所募北兵已得千五百人与
 土兵参居转相训习日益精练又蜀工所作兵器徒
 务华饰不堪用臣今取工于别道以治之无不坚利
宣宗大中十三年南诏僣号寇陷播州
 初韦皋开清溪道以通群蛮使入贡又选群蛮子弟
 聚之成都教以书数以羁縻之既而军府厌于廪给
 又蛮使入贡利于赐与所从傔人浸多杜悰奏减其
卷十 第 24a 页 WYG0352-0597a.png
 数南诏丰祐怒入贡不时颇扰边境子酋龙立乃自
 称皇帝国号大礼遣兵陷播州
懿宗咸通三年南诏攻陷邕州寇巂州
 杜宗上言南诏强盛西川兵食单寡未可轻与之绝
 且应遣使吊祭上从之会南诏寇巂州遂不行
咸通四年南诏陷交趾经略使蔡袭死之
咸通五年南诏寇邕州官军陷没
咸通七年高骈大破南诏蛮复取交趾
卷十 第 24b 页 WYG0352-0597b.png
咸通九年建定边军于邛州以李师望为节度使
 凤翔少尹李师望上言巂州控扼南诏为其要冲成都
 道远难以节制请建定边军屯重兵于巂州以邛州
 为理所朝廷从之以师望为巂州刺史充定边军节度
 眉蜀邛雅嘉黎等州观察统押诸蛮并统领诸道
 行营制置等使师望利于专制方面故建此策其实
 邛距成都才六百十里巂距邛千里其欺罔如此
咸通十一年南诏入寇遂入成都
卷十 第 25a 页 WYG0352-0597c.png
 初南诏遣使来李师望欲激怒南诏以求功遂杀之
 朝廷徵师望以窦滂代之滂贪残又甚于师望故蛮
 寇未至而定边已困矣是月南诏酋龙倾国入寇进
 入巂州安再荣守清溪关蛮攻之再荣退屯大渡河
 北与之隔水相射九日八夜蛮密分军伐木开道逾
 雪坡奄至沐源川窦滂遣将帅五百人拒之举军覆
 没十二月蛮诈为我败卒至江岸呼船以济众乃觉
 之遂陷犍为纵兵焚掠凌荣二州之境后数日蛮军
卷十 第 25b 页 WYG0352-0597d.png
 大集于凌云寺与嘉州对岸遂陷嘉州酋龙诈遣人
 约和语未毕乘船茷争渡窦滂单骑宵遁再荣等进
 兵乘夜攻之蛮大惊引去进陷黎雅邛州军资储峙
 散于乱兵之手蛮至城已空通行无碍矣西川之民
 争走入成都所占地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盎以自芘
 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节度使卢耽召彭州
 刺史吴行鲁共脩守备选兵三千人号曰突将蛮至
 眉州耽遣使与之约和蛮报曰我辈行止只系雅怀
卷十 第 26a 页 WYG0352-0598a.png
 进军新津卢耽遣使告急于朝以纾一朝之患朝廷
 命支详为宣谕通和使蛮长驱而北陷双流遣人负
 䌽幕至城南云欲张陈蜀王厅以居骠信(蛮谓/君王)
 (为骠/信)遂抵成都城下前一日卢耽遣王昼至汉州
 诇援军时兴元六千人凤翔四千人已至汉州会窦
 滂以四千人自导江奔汉州就援军以自存王昼以
 兴元资简兵三千馀人军毗桥与蛮战不利退保汉
 州窦滂欲西川陷没以分其责每款留官军不使遽
卷十 第 26b 页 WYG0352-0598b.png
 进二月朔蛮合梯冲四面攻成都城上以钩镮挽之
 使近投火沃油焚之攻者皆死蛮敛兵约和遣使迎
 支详时颜庆复以援军将至详谓蛮使曰受诏约和
 今云南乃围成都则与曩日异矣且朝廷所以和者
 冀其不犯成都也蛮复进攻城初韦皋招南诏以破
 吐蕃既而蛮诉以无甲弩皋使匠往教之数岁蛮中
 甲弩皆精利朝廷以颜庆复为东川节度使凡援蜀
 诸军皆受庆复节制庆复至新都蛮分兵拒之庆复
卷十 第 27a 页 WYG0352-0598c.png
 大破蛮军杀二千馀人蜀民数千人争操芟刀白棓以助
 官军呼声震野蛮步骑数万复至宋威以二千人会
 战蛮军大败死者五千馀人退保星宿山威进军沱
 江驿距成都三十里蛮遣其臣杨定诣支详请和亦
 依违荅之官军至城下与蛮战夺其升仙桥是夕蛮
 自烧攻具遁去颜庆复始教蜀人筑壅门城穿堑引
 水满之植鹿角分营铺蛮知有备自是不复犯成都
 矣
卷十 第 27b 页 WYG0352-0598d.png
僖宗乾符二年南诏寇西川陷黎州入邛徕关节度使
高骈追至大度河大破之
 南诏作浮梁济大度河防河兵马使黄景复俟其半
 济击之蛮败走断其浮梁蛮以中军多张旗帜当其
 前而分兵潜出上下流合二十里济袭破诸城栅夹
 攻景复景复阳走而设伏以待之蛮兵大败归至之
 罗谷遇国中发兵继至新旧相继遂寇大渡河与景
 复战连日援兵不至景复遂溃蛮乘胜陷黎州入邛
卷十 第 28a 页 WYG0352-0599a.png
 徕关攻雅州成都惊扰大为守备以高骈为西川节
 度使骈先遣使走开成都门曰吾在交趾破蛮三十
 万众蛮闻我来逃窜不暇今春气向暖十万人蕴积
 城中生死共处污秽郁蒸将成疠疫不可缓也蛮方
 攻雅州闻之引兵去骈又奏南蛮小丑易以支吾所
 发鄜坊等兵并乞勒还既至成都明日发步骑五千
 追南诏至大度河擒其酋长数十人至成都斩之修
 复邛崃关大度河诸城栅又筑城于戎州马湖镇号
卷十 第 28b 页 WYG0352-0599b.png
 平夷军又筑城于沐浴川皆蛮入蜀之要道也各置
 兵数千戍之自是蛮不复入寇骈又筑成都罗城周
 二十五里凡九十六日而毕骈又遣僧景先说南诏
 先是西川遣使至南诏骠信皆坐受其拜骈以其俗
 尚浮屠故遣景先往骠信果迎拜信受其言 沐浴
 川嘉州接蛮境分两路川在东南路清溪关在巂州
乾符四年南诏酋龙卒子法立请和许之
 酋龙嗣位以来为边患殆二十年中国为之虚耗而
卷十 第 29a 页 WYG0352-0599c.png
 其国中亦弊酋龙谥景庄皇帝子法立好畋猎酣饮
 委国事于大臣岭南西道节度使辛傥奏南诏请和
 且言诸道兵戌邕州岁久馈饷疲弊请许其和使嬴
 瘵息肩诏许之但留荆南宣歙数军馀减十七朝廷
 既许南诏和无表但令督爽牒中书请为弟而不称
 臣督爽蛮官也诏百官议之礼部侍郎崔澹等以南
 诏骄僭无礼高骈不达大体反因一僧呫嚅卑辞诱
 致其使若从其请恐垂笑后代骈上表与澹等辨诏
卷十 第 29b 页 WYG0352-0599d.png
 谕解之郑畋卢携共议携欲和亲畋不可携怒拂衣
 起袂罥砚堕地破之上闻之曰大臣相诟何以仪刑四
 海遂皆罢之
 初南诏陷安南敕徐泗分兵八百人戌桂州约三年
 一代观察使崔彦曾性严刻都押牙尹戡等用事
 戍桂州者已六年屡求代还戡言于彦曾以军帑空
 虚发兵所费多请更留旧戍卒一年彦曾从之戍
 卒闻之怒都虞侯赵可立等作乱杀都将王仲甫
卷十 第 30a 页 WYG0352-0600a.png
 推粮料判官庞勋为主朝廷讨之数平乃定黄巢于
 是继起而唐亡
 范正献公曰边塞自古迭为中国患由秦以来未有
 得志于南蛮者也盖以瘴毒险阻不得天时地利所
 恃者人和而已而民从役皆知必死如往弃市则是
 三者皆亡矣明皇之末南诏盛强至于懿宗陷安南
 围成都中国首尾疲于奔命其后庞勋之乱起于桂
 北之戍黄巢之寇本于徐方之馀唐室之衰宦者蛊
卷十 第 30b 页 WYG0352-0600b.png
 其内南诏扰其外财竭民困海内大乱而因以亡矣
 蛮夷非能亡中国也而中国之亡蛮夷常为资是以
 圣王不重外而轻内不勤远而忘迩恐征伐不息变
 生于内而摇其本也
 论曰汉武帝穷荒极远郡县四夷以一时之侈心而
 基后世之多事彼固不知三代圣王之盛德远虑也
 南夷在蜀徼外叛服不常而汉之威令足以震詟之
 汉之官吏足以厌服之至于武侯而南征四郡深入
卷十 第 31a 页 WYG0352-0600c.png
 不毛将以绝后顾之虞非特藉其资以给军用而已
 王业偏安不得已也然天威所临至于今能使之褫
 魄丧胆北向厥角不幸而为永嘉李氏窃㨿纵獠于
 蜀蜀人被南夷之祸者几三百年时无武侯而武帝
 开边之患于是乎惨矣至唐而鲜于仲通辱国丧师
 蠢尔小丑遽有轻中国之心三入蜀境而南诏之患
 与吐蕃回纥等惟我艺祖远法三代玉斧画河不贪
 其土而蜀于是鲜有腹心之疾凡我疆吏谨固封圻
卷十 第 31b 页 WYG0352-0600d.png
 壹是皆以砥砺廉隅为安边之本孰谓其不行于蛮
 貊哉虽百世而无南夷之忧可也
 
 
 
 
 
 蜀鉴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