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三上 第 1a 页 WYG0067-06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三上
德清胡渭撰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传曰施功发于积石至于龙门正义曰河源不始于
此记其施功处耳林氏曰孔传云或凿山或穿地以
通流此说不然使自积石而下龙门而上果有凿山
穿地之迹则经无缘略而不载也傅氏曰自积石至
于龙门计应三千馀里禹记河之所径疏阔若此者
禹贡锥指卷十三上
德清胡渭撰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传曰施功发于积石至于龙门正义曰河源不始于
此记其施功处耳林氏曰孔传云或凿山或穿地以
通流此说不然使自积石而下龙门而上果有凿山
穿地之迹则经无缘略而不载也傅氏曰自积石至
于龙门计应三千馀里禹记河之所径疏阔若此者
卷十三上 第 1b 页 WYG0067-0606b.png
以龙门而上积石而下地高而水不为患禹功所不
加故不言也渭按积石龙门见雍州导者循行之谓
先儒皆以为施功故其说多误洪水为帝都切近之
灾龙门未辟而先从事于积石舍近图远无是理也
辩见导弱水下
汉志金城郡河关县下云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
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西域传云盐泽水潜行地
加故不言也渭按积石龙门见雍州导者循行之谓
先儒皆以为施功故其说多误洪水为帝都切近之
灾龙门未辟而先从事于积石舍近图远无是理也
辩见导弱水下
汉志金城郡河关县下云积石山在西南羌中河
水行塞外东北入塞内西域传云盐泽水潜行地
卷十三上 第 2a 页 WYG0067-0607a.png
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后汉县属陇西郡志云
积石山在西南河水出此禹贡之积石也段颎传
自张掖追西羌且斗且行四十馀日至河首积石
山出塞二千馀里唐书侯君集等追吐谷浑王伏
允至星宿川又达柏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
出是皆河关县西南羌中之积石自隋大业二年
平吐谷浑于赤水城置河源郡以境有积石山名
唐仪凤二年改置河源军在鄯州西百二十里(鄯州)
卷十三上 第 2b 页 WYG0067-0607b.png
(即西平郡治湟水县今为西宁卫治)又于浇河故城置积石军在廓
州西南百五十里(廓州治化城县其故城在今西宁卫南一百八十里元和志云)
(积石军西临大涧北据黄河即隋浇河郡所治)而积石之名遂移于塞内
杜氏通典云积石山在今西平郡龙支县南即禹
贡导河积石蔡传承其误曰地志积石在金城郡
河关县西南羌中今鄯州龙支县界也阎百诗为
之辩曰汉河关县宣帝神爵二年置后梁吕光龙
飞二年克河关凡四百五十七年为郡县后没入
州西南百五十里(廓州治化城县其故城在今西宁卫南一百八十里元和志云)
(积石军西临大涧北据黄河即隋浇河郡所治)而积石之名遂移于塞内
杜氏通典云积石山在今西平郡龙支县南即禹
贡导河积石蔡传承其误曰地志积石在金城郡
河关县西南羌中今鄯州龙支县界也阎百诗为
之辩曰汉河关县宣帝神爵二年置后梁吕光龙
飞二年克河关凡四百五十七年为郡县后没入
卷十三上 第 3a 页 WYG0067-0607c.png
吐谷浑遂不复况积石又在其西南羌中乎当在
汉西海郡之外是真当日大禹导河处龙支县近
在今西宁卫东南八十里本汉金城允吾(音铅牙)县
地后汉为龙耆(音支)城元和志积石山在龙支县西
九十八里南与河州枹(音孚)罕县分界枹罕今临洮
府之河州积石山在州西北七十里积石关则又
在西北百二十里所谓两山如削河流经其中是
较禹所导之积石河隔千有馀里岂在其县界者
卷十三上 第 3b 页 WYG0067-0607d.png
乎县界之积石乃小积石山即郦注之唐述山耳
大小积石之名莫明辨于唐人魏王泰曰大积石
山在吐谷浑界小积石山在枹罕县西北张守节
曰河自盐泽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
流至小积石山李吉甫曰河出积石山西南羌中
今人目彼为大积石此为小积石然则蔡传当云
何曰引地志下当云今鄯州西南塞外山也汉在
羌中唐在吐谷浑界今河州枹罕县鄯州龙支县
大小积石之名莫明辨于唐人魏王泰曰大积石
山在吐谷浑界小积石山在枹罕县西北张守节
曰河自盐泽潜行入吐谷浑界大积石山又东北
流至小积石山李吉甫曰河出积石山西南羌中
今人目彼为大积石此为小积石然则蔡传当云
何曰引地志下当云今鄯州西南塞外山也汉在
羌中唐在吐谷浑界今河州枹罕县鄯州龙支县
卷十三上 第 4a 页 WYG0067-0608a.png
界有积石山虽河所经非禹所导者渭按应劭云
析支东去河关千馀里河首积石南枕析支则县
距此山亦千馀里可知矣自东晋之后县为吐谷
浑所据遂以枹罕为华戎之界故唐初太子贤注
后汉书误认龙支之积石为禹贡之积石(后汉桓帝纪延)
(熹二年烧当等八种羌叛寇陇右护羌校尉段颎追击于罗亭破之注云东观记曰追到积石山即)
(与罗亭相近今鄯州三年烧当羌叛段颎追击于积石大破之注云积石山在今鄯州龙支县南即)
(禹贡导河积石是也)而中叶已知其非独杜佑不审耳宋咸
卷十三上 第 4b 页 WYG0067-0608b.png
平四年真宗指甘沙伊凉等州图谓辅臣曰此图
载黄河所出之山乃在积石外与禹贡所述异盖
亦以龙支之积石为禹迹也蔡氏承误以释经学
者宗之故元都实穷河源仍以廓州西南之积石
州为积石(州即唐积石军)而至正中修宋史其河渠志亦
云黄河自贵德西宁之境至积石经河州昔郭景
纯注山海经曰名实相乱莫矫其失习非胜是终
古不悟此之谓矣
载黄河所出之山乃在积石外与禹贡所述异盖
亦以龙支之积石为禹迹也蔡氏承误以释经学
者宗之故元都实穷河源仍以廓州西南之积石
州为积石(州即唐积石军)而至正中修宋史其河渠志亦
云黄河自贵德西宁之境至积石经河州昔郭景
纯注山海经曰名实相乱莫矫其失习非胜是终
古不悟此之谓矣
卷十三上 第 5a 页 WYG0067-0608c.png
汉志冯翊夏阳县下云禹贡龙门山在北刘昭注
补郡国志云太史公曰迁生龙门韦昭谓在县北也
水经注引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后魏志
夏阳县有龙门山隋改县曰韩城故括地志云龙
门山在韩城县北五十里此河西之山东与壶口
隔水相望通典云同州韩城绛州龙门二县有龙
门山即禹所凿是河东亦有龙门山矣然经所谓
龙门在雍域不在冀域杜说本颜师古辩见导山
卷十三上 第 5b 页 WYG0067-0608d.png
水经注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證重源出于积石之
山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山在西羌之中烧当
所居延熹二年烧当犯塞护羌校尉段颎讨之追
出塞至积石山斩首而还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
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径
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
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馀里羌人所居谓之
河曲羌也河水又东自河曲径西海郡南(汉平帝时王莽)
山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山在西羌之中烧当
所居延熹二年烧当犯塞护羌校尉段颎讨之追
出塞至积石山斩首而还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
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河水屈而东北流径
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劭曰禹贡析支属雍
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馀里羌人所居谓之
河曲羌也河水又东自河曲径西海郡南(汉平帝时王莽)
卷十三上 第 6a 页 WYG0067-0609a.png
(讽羌献西海之地置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寻废按汉志金城临羌县西北塞外有仙海盐池古音西与)
(仙同仙海即西海也一名卑禾羌海亦曰青海又曰鲜水海赵充国请治湟狭以西道桥令可至鲜)
(水左右王莽诱塞外羌献鲜水海允谷盐池是也郡治龙夷城在临羌新县西三百十里元和志云)
(鄯州西至西海三百七十里龙夷城即今西北三百五十里威戎城也今为西宁卫西塞外地临羌)
(故城在卫西二百八十里浩亹河南)又东径允川而历大榆小榆谷
北(羌远唐钟存所居也永元中无复聚落隃糜相曹凤上言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有西)
(海盐池之利宜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从之后羌反遂罢按允川)
(在西宁卫西南塞外大小榆谷即唐之九曲也东去积石军三百里水甘草良宜畜牧睿宗时杨矩)
卷十三上 第 6b 页 WYG0067-0609b.png
(为鄯州都督奏请黄河九曲之地以为金城公主汤沐之所吐蕃既得顿兵畜牧又与唐境接近自)
(是复叛至天宝中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复校九曲置浇河洮阳二郡高适作九曲词以美其功)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浇水从东南来注之(河水又径)
(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都不生草木沙州)
(于是号焉按浇经误作洮今据注改正)又东流入西平郡界左合二
川(后汉建安中析金城郡临羌等县置西平郡治西都县后魏置鄯州隋改县曰湟水其故城即)
(今西宁卫治也元和志云湟水县本汉破羌县地)又东径浇河故城北(有古)
(城东西犄角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按南凉秃发乌孤以河南地为浇河郡治此城唐于此复置)
(是复叛至天宝中哥舒翰为陇右节度使复校九曲置浇河洮阳二郡高适作九曲词以美其功)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浇水从东南来注之(河水又径)
(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都不生草木沙州)
(于是号焉按浇经误作洮今据注改正)又东流入西平郡界左合二
川(后汉建安中析金城郡临羌等县置西平郡治西都县后魏置鄯州隋改县曰湟水其故城即)
(今西宁卫治也元和志云湟水县本汉破羌县地)又东径浇河故城北(有古)
(城东西犄角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按南凉秃发乌孤以河南地为浇河郡治此城唐于此复置)
卷十三上 第 7a 页 WYG0067-0609c.png
(浇河郡其东为积石军)又东径石城南(昔段颎击羌于石城投河堕坑而死者八)
(百馀人按后魏石城县废帝改曰化隆唐改曰化城廓州治焉元和志云黄河在县南八十里)又
东北径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百十七里)又东径邯川城南
(有三水导自北山南径邯川注于河按废廓州城东南有邯川城秃发傉檀所置邯川护军也)又
东径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在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在大河北为济渡)
(处魏凉州刺史郭淮破羌遮寒于白土即此矣按临津城在今河州西北一百二十里隋曰临津开)
(大业五年自将伐吐谷浑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即此城也白土城在西宁卫南)又东左
会白土川水(水出白土城西北东南注于河)又东北右会二水(河北)
卷十三上 第 7b 页 WYG0067-0609d.png
(有层山山甚灵秀有石室曰积书岩时见神人往还俗不悟其仙乃谓之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因名)
(唐述山按西宁卫东南八十里有龙支故城本汉允吾县地后汉置龙耆城和帝以曹凤为金城西)
(部都尉屯龙耆是也后魏于此置北金城县西魏改曰龙支元和志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
(石山在鄯州龙支县西九十八里河州枹罕县北七十里黄河在龙支县西南六十里枹罕县北五)
(十里)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五峦俱峙按凤林在今河州北隋志枹罕县有凤林)
(山元和志云在县北三十五里)又东与漓水合(漓水导源塞外羌中东北流径石门)
(山疑即皋兰山门汉元狩三年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是也漓水又东北径枹罕县故城南又东北)
(出峡北注于河地理志曰漓水出白石县西塞外东至枹罕入河也元和志石门山在凤林县北二)
(唐述山按西宁卫东南八十里有龙支故城本汉允吾县地后汉置龙耆城和帝以曹凤为金城西)
(部都尉屯龙耆是也后魏于此置北金城县西魏改曰龙支元和志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
(石山在鄯州龙支县西九十八里河州枹罕县北七十里黄河在龙支县西南六十里枹罕县北五)
(十里)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五峦俱峙按凤林在今河州北隋志枹罕县有凤林)
(山元和志云在县北三十五里)又东与漓水合(漓水导源塞外羌中东北流径石门)
(山疑即皋兰山门汉元狩三年霍去病出陇西至皋兰是也漓水又东北径枹罕县故城南又东北)
(出峡北注于河地理志曰漓水出白石县西塞外东至枹罕入河也元和志石门山在凤林县北二)
卷十三上 第 8a 页 WYG0067-0610a.png
(十八里漓水西去县二百步按枹罕故城即今河州治白石故城在州西)又东径左南
城南(石城南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今在西宁卫东南)又东径赤城北(即河)
(夹岸也秦州记曰枹罕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今河州西北赤岸戍是)又东洮水注
之(沙州记曰洮水出嵹台山东嵹台西倾之异名也其水东北流径吐谷浑中又东北径曾城北)
(又东径临洮县故城北又北径降狄道故城西左会大夏川水又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枹罕)
(东入河是也按曾城即临潭故城在洮州卫西南七十里元和志云城东北二面并枕洮水临洮故)
(城即今岷州卫治降狄道故城即今临洮府西南狄道故城也元和志犬夏县西北至河州七十里)
(大夏川水经县南去县十步近志云大夏河即漓水谬也)又东径金城允吾县
卷十三上 第 8b 页 WYG0067-0610b.png
南湟水从西来注之(允吾金城郡治也西有湟水水出塞外东南流径龙夷城)
(又东南径卑禾羌海北又东径湟中城北又东径临羌县故城北又东径临羌新县故城南又东径)
(西平城北又东径乐都城南又东径破羌县故城南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又东径允吾县)
(北又东径允吾县故城南又东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元和志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
(出青海东北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按兰州本汉金城县允吾浩亹枝阳今皆在其境)
(州西百二十里有允吾故城后汉光和六年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即此河也浩音诰亹音门)
又东径石城南(谓之石城津关骃曰在金城西北今兰州西有石城津)又东
南径金城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梁泉水注之按故城)
(又东南径卑禾羌海北又东径湟中城北又东径临羌县故城北又东径临羌新县故城南又东径)
(西平城北又东径乐都城南又东径破羌县故城南又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又东径允吾县)
(北又东径允吾县故城南又东注于金城河即积石之黄河也元和志湟水名湟河亦谓之乐都水)
(出青海东北乱山中东南流至兰州西南入黄河按兰州本汉金城县允吾浩亹枝阳今皆在其境)
(州西百二十里有允吾故城后汉光和六年金城河水溢出二十馀里即此河也浩音诰亹音门)
又东径石城南(谓之石城津关骃曰在金城西北今兰州西有石城津)又东
南径金城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梁泉水注之按故城)
卷十三上 第 9a 页 WYG0067-0610c.png
(即今兰州治)又东径榆中县北(昔蒙恬为秦北逐戎人开榆中之地金城之属)
(县也章怀太子贤曰榆中在金城县东北)又东径天水北界(苑川水出勇士县南)
(山东北流径牧师苑而北注于河有东西二苑城西城即乞佛所都也按今靖远卫西有苑川城黄)
(河自兰州界东北流越乱山中二百馀里入卫界始泻落巨川如瀑布然土人沿山引水灌田甚广)
又北径武威媪围县东北(今宁夏中卫西南有温围水下流入黄河通鉴)
(晋咸宁五年马隆讨凉州鲜卑度温围水胡三省曰汉武威郡有媪围县此水或因以名媪讹温也)
(又庄浪所本汉武威郡地宋元嘉十六年魏主焘议伐凉州李顺等请自温围水以西至姑臧则此)
(水当出媪围县界县在河西庄浪之东南中卫之西南也)又东北径天水勇士
卷十三上 第 9b 页 WYG0067-0610d.png
县北(今靖远卫西二百里有勇士故城)又东北径安定祖厉县故
城西北(汉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踰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即于此也水出祖厉南山)
(北流注于河按祖厉音罝赖其故城在靖远卫西南一百三十里)又东北径麦田
城西又东北径麦田山西(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按麦田城在靖远卫)
(北晋咸和四年乞伏述延见赵亡惧自苑川迁于麦田即此)又东北高平川水
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垄山苦水谷东北流径高平县故城东又北出秦长城又北径廉)
(城东又北径三水县西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其水又北入于河元和志秦长城在高平县北)
(十里按今平凉府庄浪县西二十里有苦水川自静宁州流入又北入镇原县界为高平川高平故)
城西北(汉武帝元鼎五年幸雍遂踰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即于此也水出祖厉南山)
(北流注于河按祖厉音罝赖其故城在靖远卫西南一百三十里)又东北径麦田
城西又东北径麦田山西(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按麦田城在靖远卫)
(北晋咸和四年乞伏述延见赵亡惧自苑川迁于麦田即此)又东北高平川水
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大垄山苦水谷东北流径高平县故城东又北出秦长城又北径廉)
(城东又北径三水县西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其水又北入于河元和志秦长城在高平县北)
(十里按今平凉府庄浪县西二十里有苦水川自静宁州流入又北入镇原县界为高平川高平故)
卷十三上 第 10a 页 WYG0067-0611a.png
(城在今固原州西二里建武八年光武讨隗嚣进至高平第一城是也)又东北径眴
卷县故城西(地理志曰河水别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河水于此有上河之名按)
(眴卷音旬箘其故城在今宁夏中卫东唐为灵州鸣沙县地)又北径北地富平
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世谓之青山亦称峡口今宁夏卫西南一百四十)
(里有峡口山)又北径富平县故城西(北地都尉治今在灵州所西南)又
北径薄骨律镇城(城在河渚上赫连果园也唐朔方节度治所元和志灵州理回)
(乐县本汉富平县县枕黄河后魏刀雍为薄骨律镇将上表请开富平西三十里艾山旧渠通河水)
(溉公私田四万馀顷人大获其利又薄骨律渠在县南六十里溉田千馀顷灵武县东南至灵州十)
卷十三上 第 10b 页 WYG0067-0611b.png
(八里黄河自回乐县界流入汉渠在县南五十里从汉渠北流四十馀里始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
(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馀顷按五代唐长兴中朔方帅张希崇亦引河渠兴屯田以省)
(漕运民夷爱之今灵州所境田多沃饶恒无暵涸之患赖黄河之灌溉也)又径典农城
东又径北典农城东(二城皆上河典农都尉马参所治也在今灵州所界)又
东北径廉县故城(汉属北地郡其故城当在今所西南)又北与枝津
合(水受大河东北径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无水)又东径浑怀
鄣西(元和志怀远县在灵州东北隔河一百二十里废灵武城在县东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
(蒙恬所筑古谓之浑怀鄣)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山石自然有文若战马之状亦)
(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馀顷按五代唐长兴中朔方帅张希崇亦引河渠兴屯田以省)
(漕运民夷爱之今灵州所境田多沃饶恒无暵涸之患赖黄河之灌溉也)又径典农城
东又径北典农城东(二城皆上河典农都尉马参所治也在今灵州所界)又
东北径廉县故城(汉属北地郡其故城当在今所西南)又北与枝津
合(水受大河东北径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无水)又东径浑怀
鄣西(元和志怀远县在灵州东北隔河一百二十里废灵武城在县东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
(蒙恬所筑古谓之浑怀鄣)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山石自然有文若战马之状亦)
卷十三上 第 11a 页 WYG0067-0611c.png
(谓之画石山今在平罗所东)又北径朔方临戎县西(河水东北径三封县故城)
(东在临戎县西一百三十里按三封属朔方郡其故城在今榆林卫界废夏州西南长泽县北二十里)
又北径临戎县故城西(旧朔方郡治)又东径沃野故城南
(元和志沃野故城在天德军城北六十里即后魏六镇从西第一镇也刀雍上表云臣镇去沃野镇八百)
(里道多深沙轾车往来犹以为难)又北屈南河出焉(见后)又北迤西溢
于窳浑县故城东(朔方西部都尉治自县西北出鸡鹿塞汉甘露三年董忠送呼韩邪)
(单于出鸡鹿塞后汉永元初窦宪出鸡鹿塞伐匈奴是也城今在废夏州西北)又屈而东流
为北河(汉元朔二年卫青绝梓岭梁北河杜佑曰河经灵武郡西南便北流凡千馀里过九原郡)
卷十三上 第 11b 页 WYG0067-0611d.png
(乃东流汉人谓之西河自九原以东汉人谓之北河然北河之名秦已有之史记惠文王后五年游北河)
(昭襄王十八年人之上郡北河是也)东径高阙南(史记赵武灵王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
(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望若阙焉故有高阙之名汉元朔四年卫青败右贤王于)
(高阙即此处也按高阙在废丰州城西黄河外刘煦曰高阙北距大碛口三百里)又东径临
河县故城北(城在今榆林卫西北)又东径阳山南(汉书注曰阳山在河北指)
(此山也北假地名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西皆北假也史记秦使蒙恬北击胡渡河取高阙据阳)
(山北假中是也按阳山即阴山也山在中国之极北故名阴山水北曰阳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谓之阳山)
(徐广云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非也汉书侯应曰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馀里草木茂盛多)
(昭襄王十八年人之上郡北河是也)东径高阙南(史记赵武灵王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
(塞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望若阙焉故有高阙之名汉元朔四年卫青败右贤王于)
(高阙即此处也按高阙在废丰州城西黄河外刘煦曰高阙北距大碛口三百里)又东径临
河县故城北(城在今榆林卫西北)又东径阳山南(汉书注曰阳山在河北指)
(此山也北假地名自高阙以东夹山带河阳山以西皆北假也史记秦使蒙恬北击胡渡河取高阙据阳)
(山北假中是也按阳山即阴山也山在中国之极北故名阴山水北曰阳山在河水之北故亦谓之阳山)
(徐广云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非也汉书侯应曰北边塞至辽东外有阴山东西千馀里草木茂盛多)
卷十三上 第 12a 页 WYG0067-0612a.png
(禽兽本冒顿依阻其中治作弓矢求出为寇是其苑囿也孝武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于幕北建塞徼)
(起亭隧筑外城列屯戍以守之然后边境得用少安计阴山绵亘千馀里直抵辽东非河南所能容益信)
(徐说之谬)又南屈径河目县左(括地志云五原郡河目县故城在北假中北假在河)
(北今属胜州银城县汉书王莽传云五原北假膏壤殖谷)又南合南河(上承西河东径临戎)
(县故城北又东径临河县南又东径广牧县故城北流二百许里东会于河)又南径马阴
山西(史记音义曰五原安阳县北有马阴山)又东南径朔方县故城东
北(汉朔方郡治元和志仆贲故城在夏州朔方县理北即汉朔方县之故城诗所谓王命南仲城彼朔)
(方是也汉武帝元朔二年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校尉苏建筑朔方亦谓此自汉至今常为关中根)
卷十三上 第 12b 页 WYG0067-0612b.png
(植什贲之号盖蕃语也无定河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源出县南百步赫连勃勃于此水之北黑水)
(之南改筑大城名统万城郦道元云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又东转径渠搜
县故城北(朔方中部都尉治在废夏州北此非禹贡之渠搜说见雍州)又东径
西安阳故城(汉属五原郡城在废丰州东北)又东径田辟城南(汉志)
(五原郡成宜县下云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辟辟读曰壁原亭田辟盖皆县界之地名)
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城在废丰州界)又东径原亭城南(五原)
(中部都尉治)又东径宜梁县故城南(五原西南六十里世谓之石崖城今在废)
(丰州东)又东径稒阳城南河阴县故城北(稒阳城即稒阳塞在稒阳)
(之南改筑大城名统万城郦道元云蒸土加功雉堞虽久崇墉若新)又东转径渠搜
县故城北(朔方中部都尉治在废夏州北此非禹贡之渠搜说见雍州)又东径
西安阳故城(汉属五原郡城在废丰州东北)又东径田辟城南(汉志)
(五原郡成宜县下云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辟辟读曰壁原亭田辟盖皆县界之地名)
又东径成宜县故城南(城在废丰州界)又东径原亭城南(五原)
(中部都尉治)又东径宜梁县故城南(五原西南六十里世谓之石崖城今在废)
(丰州东)又东径稒阳城南河阴县故城北(稒阳城即稒阳塞在稒阳)
卷十三上 第 13a 页 WYG0067-0612c.png
(县西北后汉永元初窦宪出鸡鹿塞邓鸿出稒阳塞即此城河阴汉属五原郡)又东径九
原县故城南(秦置九原郡治此汉元朔二年更名五原秦始皇逐匈奴并河以东属之)
(陶山筑亭鄣为河上塞徐广曰陶山在五原北元和志敬本古城在中受降城北四十里郑虔军录)
(曰时人以张仁愿河外筑三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万八百七十二步壕堑深峻亦古之坚守贾)
(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又东径临沃县南又东石
门水南注之(水北出石门鄣东南流径临沃县东注于河按临沃属五原当在稒阳县)
(西)又东径稒阳故城南(五原东部都尉治在榆林卫废胜州西南汉志稒阳)
(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太初三年光禄徐自为出五原塞筑亭障西北至卢朐山谓之光禄塞即)
卷十三上 第 13b 页 WYG0067-0612d.png
(此按中受降城本秦九原郡地唐置天德军元和志云武川城在军北三百里后魏六镇从西第三)
(镇也自北出石门障即光禄城古入匈奴大路)又东径塞泉城南又东径
云中桢陵县南又东径沙南县北(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
(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余以太和中从高祖北巡亲所经涉县在山南北去云中城一)
(百二十里县南六十许里有东西大山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按缘胡山今)
(在山西平卤卫西北黄河西来折而南流处桢陵即废东胜州也其故城在卫西北河东岸沙南故)
(城在西岸榆林塞外唐为胜州地经文当云又南径云中桢陵县西又南径沙南县东则与郦元所)
(见者符矣)从县东屈南径沙陵县西白渠水注之(水出塞外)
(镇也自北出石门障即光禄城古入匈奴大路)又东径塞泉城南又东径
云中桢陵县南又东径沙南县北(河水南入桢陵县西北缘胡山)
(历沙南县东北两山二县之间而出余以太和中从高祖北巡亲所经涉县在山南北去云中城一)
(百二十里县南六十许里有东西大山山西枕河河水南流脉水寻经殊乖川去之次按缘胡山今)
(在山西平卤卫西北黄河西来折而南流处桢陵即废东胜州也其故城在卫西北河东岸沙南故)
(城在西岸榆林塞外唐为胜州地经文当云又南径云中桢陵县西又南径沙南县东则与郦元所)
(见者符矣)从县东屈南径沙陵县西白渠水注之(水出塞外)
卷十三上 第 14a 页 WYG0067-0613a.png
(西南流入河沙陵汉属云中郡)又南径赤城东又南径定襄桐过
县西(河水于二县之间有君子济今在平卤卫西)又南树颓水注之(水出)
(东山西南流至沃阳故城西而南注于河沃阳汉雁门西部都尉治)又南大罗水注
之(水上承树颓河南流西转径武县故城南又西南注于河武县在善无西百五十里)又左
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西流合吕梁洪水而注于河按平卤卫西有吕梁山湳水)
(口当在今河曲县西北天桥峡也)又南径西河圁阳县东圁水注
之(水出上郡白土县圁谷东径圁阴县北人东径圁阳县南人东注于河按今米脂县西北有圁)
(阴故城圁阳当在其东北也圁音银史记晋文公攘戎翟居于圁洛之间即此水)又南诸
卷十三上 第 14b 页 WYG0067-0613b.png
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炎山东径榆林塞入长城又东注于河按榆林塞在废胜州)
(南界亦谓之长榆)又南径离石县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县)
(西南赤沙阜东流合黑水又东合走马水又东入于河离石今永宁州奢延故城在废夏州西南)
又东径土军县西(汉属西河郡今为石楼县)又南径上郡高奴
县东(今肤施县北百里有金明城即汉高奴县也)又南径河东北屈县
西(即夷吾所居邑今吉州北二十里有北屈故县)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
(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又南径皮氏县西(今河津县西有皮氏故城书序祖乙)
(圯于耿即此)北屈故城西十里有风山(元和志风山在慈州吉昌县北)
(南界亦谓之长榆)又南径离石县西奢延水注之(水西出奢延县)
(西南赤沙阜东流合黑水又东合走马水又东入于河离石今永宁州奢延故城在废夏州西南)
又东径土军县西(汉属西河郡今为石楼县)又南径上郡高奴
县东(今肤施县北百里有金明城即汉高奴县也)又南径河东北屈县
西(即夷吾所居邑今吉州北二十里有北屈故县)又南为采桑津(春秋僖公八年)
(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又南径皮氏县西(今河津县西有皮氏故城书序祖乙)
(圯于耿即此)北屈故城西十里有风山(元和志风山在慈州吉昌县北)
卷十三上 第 15a 页 WYG0067-0613c.png
(三十里)风山西四十里有孟门山淮南子曰龙门未
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
高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孟门即
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阨此石经始禹凿
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
倚其中崩浪万寻县流千丈鼓若山腾迄于下口
方知慎子下龙门流驶竹箭非驷马之追也魏土
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
卷十三上 第 15b 页 WYG0067-0613d.png
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以今舆地言之河
自大积石山东北流径陜西西宁卫西南塞外至
河州西七十里入塞(卫在行都司东南入百馀里黄河西自塞外流入经卫之)
(东南与河州分水州在临洮府西一百八十里西至生番界七十里有小积石山两崖如削河流其)
(中西南去大积石山千馀里)又东北径州北合漓水又东北合
洮水(二水已见上文)又东北径兰州西南湟水合浩亹水
自西来注之(州在临洮府北二百十里黄河去州二里关骃所谓金城河也湟水自州)
(西一百八十里入河唐书吐蕃传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
自大积石山东北流径陜西西宁卫西南塞外至
河州西七十里入塞(卫在行都司东南入百馀里黄河西自塞外流入经卫之)
(东南与河州分水州在临洮府西一百八十里西至生番界七十里有小积石山两崖如削河流其)
(中西南去大积石山千馀里)又东北径州北合漓水又东北合
洮水(二水已见上文)又东北径兰州西南湟水合浩亹水
自西来注之(州在临洮府北二百十里黄河去州二里关骃所谓金城河也湟水自州)
(西一百八十里入河唐书吐蕃传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
卷十三上 第 16a 页 WYG0067-0614a.png
(世举谓西戎地曰河湟)又东北径州北(夹河有滩宜播五谷引河灌溉甚为民利)
又东北径金县北(县在兰州东九十里黄河去县六十里)又东北径
靖远卫北(旧名靖虏属陜西都司本汉鹯阴县地后汉建初中赵冲追击叛羌于鹯阴河)
(即此卫北有韦精山黄河自金县乱山中来至卫西南百里乌兰关汉祖厉县地也唐置乌兰县属)
(会州有黄河堰刺史安敬忠所筑以捍河流)又东北径宁夏中卫南(卫属)
(陜西都司黄河去卫十五里地势稍平河流益盛卫东南一百五十里有鸣沙城西枕黄河人马行)
(经此沙随路有声故号鸣沙)又东北径灵州所北(所在宁夏卫南少西九十)
(里本汉灵洲富平二县地旧志云黄河千里一曲自浇河至故眗卷县率东北流至富平始曲两北)
卷十三上 第 16b 页 WYG0067-0614b.png
(流亦谓之河曲)折而北径宁夏卫东南(卫属陜西都司宋为怀远镇乾兴二)
(年李德明城此为兴州以居景祐中元昊升为兴庆府卫西至贺兰山边界六十里北至镇远关边)
(界二百里东至榆林卫界三百五十里黄河去卫四十里元和志保静县西南至灵州六十里本汉)
(富平县地贺兰山在县西五十三里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经灵武县又西北经保静县西)
(乂北经怀远县西又北径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
(像月形南北约长五百馀里真边城之巨防山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灌溉如尽收地)
(利足以赡给军储也顾景范云自宁夏以上民多穿渠溉田而宁夏之利尤博盖上流势少缓无溢)
(决之患且泥沙未甚故引河为宜也)又北径平罗所东(旧名平虏在宁夏卫东北)
(年李德明城此为兴州以居景祐中元昊升为兴庆府卫西至贺兰山边界六十里北至镇远关边)
(界二百里东至榆林卫界三百五十里黄河去卫四十里元和志保静县西南至灵州六十里本汉)
(富平县地贺兰山在县西五十三里东望云山形势相接迤逦向北经灵武县又西北经保静县西)
(乂北经怀远县西又北径定远城西又东北抵河其抵河之处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从首至尾有)
(像月形南北约长五百馀里真边城之巨防山之东河之西有平田数千顷可引水灌溉如尽收地)
(利足以赡给军储也顾景范云自宁夏以上民多穿渠溉田而宁夏之利尤博盖上流势少缓无溢)
(决之患且泥沙未甚故引河为宜也)又北径平罗所东(旧名平虏在宁夏卫东北)
卷十三上 第 17a 页 WYG0067-0614c.png
(一百二十里河去所十五里贺兰山在所西六十里镇远关在所北六十里)又北径榆
林卫西出塞径废丰州西(卫本汉上郡龟兹县地金元为米脂县地名榆)
(林庄明正统二年筑榆林城天顺七年置榆林卫治焉北至边墙十里其外皆战国时云中九原地)
(也黄河自灵州所横城堡西折而北径宁夏平罗入卫界废丰州城在卫西北塞外七百里本汉朔)
(方郡之广牧县后魏为怀朔镇隋始置丰州治九原县明初废杜佑曰丰州西至黄河百三十里北)
(至黄河四十里东北至黄河八十里)折而东径三受降城南(元和志三受降)
(城景云三年朔方总管张仁愿所置也先是朔方军北与突厥以河为界河北岸有拂云堆神祠突)
(厥将入寇必先诣祠祭酹求福因牧马料兵而后渡河时突厥默吸尽众西击突骑施娑葛仁愿奏)
卷十三上 第 17b 页 WYG0067-0614d.png
(请乘虚夺取汉南之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首尾相应绝其南寇之路从之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
(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馀里遥相应接北拓三百馀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堆一)
(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顾景范云中城在废夏州北八)
(百里西城在废丰州北八十里东城在废胜州东北二百里今按东城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后魏)
(尝都此唐置振武军元和六年以韩重华为振武营田和籴水陆运使重华请募人为十五屯屯置)
(百三十人而种百顷令各就高为堡东起振武转而西过云中界极于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际六)
(百馀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少可以罢漕挽之费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
(度支钱千三百万见韩愈送重华归所治序)折而南径废胜州东入塞
(云祠为中城与东西两城相去各四百馀里遥相应接北拓三百馀里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堆一)
(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无复寇掠减镇兵数万人顾景范云中城在废夏州北八)
(百里西城在废丰州北八十里东城在废胜州东北二百里今按东城本汉定襄郡之盛乐县后魏)
(尝都此唐置振武军元和六年以韩重华为振武营田和籴水陆运使重华请募人为十五屯屯置)
(百三十人而种百顷令各就高为堡东起振武转而西过云中界极于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际六)
(百馀里屯堡相望寇来不能为暴人得肆耕其中少可以罢漕挽之费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
(度支钱千三百万见韩愈送重华归所治序)折而南径废胜州东入塞
卷十三上 第 18a 页 WYG0067-0615a.png
其东岸则平卤卫(废胜州城在榆林卫东北四百五十里本汉云中五原二郡地)
(隋置胜州治榆林县元和志云北近榆林即汉之榆林塞云中故城在县东北四十里东受降城在)
(县东北八里榆林关在县东三十里东北临河自夏州朔方县流入又经河滨县东十五步阔一里)
(不通舡楫即河滨关渡处名君子津杜佑曰胜州东至黄河四十里北至黄河五里西北至黄河二)
(十里平卤卫在山西大同府西少南二百四十里明置本汉雁门郡之武州县隋唐以后为朔州地)
(元和志黄河在朔州鄯阳县西三百里辽自河西移置胜州于此曰东胜州其故城在今卫西北元)
(志云唐徙东受降城于绥远烽南即今州治也明洪武初改建左右二卫兵民皆耕牧河套中寇益)
(稀少二十六年城东胜永乐初移就延绥其地遂墟今按自废丰州西至废胜州东黄河三面围绕)
卷十三上 第 18b 页 WYG0067-0615b.png
(之地周数千里谓之河套周曰朔方秦曰新秦汉为朔方郡地隋唐为丰胜三州地明为榆林卫北)
(境自国初舍受降而卫东胜已失二面之险其后又撤东胜以就延绥则外险尽失寇来莫禦天顺)
(六年元孽毛里孩阿罗山孛罗出三部始入居河套屡为边患隆庆中吉能以俺答内附亦来款塞)
因而羁縻之(本朝属理藩院榆林新志曰河套之地南抵边墙北滨黄河远者八九百里六七百里)
(近者亦一二百里唯黄甫川之南焦家坪及娘娘滩羊圈渡口为最近云)又南径府谷
县东其东岸则河曲县保德州(府谷在陜西葭州东少北三百四十)
(里黄河南流径黄甫川东九里入县界又南径县东去县百步河曲在山西太原府西北五百二十)
(八里黄河在县西北府志云自县东北故东胜州境转而西南流八十里至县西北平泉村复转西)
(境自国初舍受降而卫东胜已失二面之险其后又撤东胜以就延绥则外险尽失寇来莫禦天顺)
(六年元孽毛里孩阿罗山孛罗出三部始入居河套屡为边患隆庆中吉能以俺答内附亦来款塞)
因而羁縻之(本朝属理藩院榆林新志曰河套之地南抵边墙北滨黄河远者八九百里六七百里)
(近者亦一二百里唯黄甫川之南焦家坪及娘娘滩羊圈渡口为最近云)又南径府谷
县东其东岸则河曲县保德州(府谷在陜西葭州东少北三百四十)
(里黄河南流径黄甫川东九里入县界又南径县东去县百步河曲在山西太原府西北五百二十)
(八里黄河在县西北府志云自县东北故东胜州境转而西南流八十里至县西北平泉村复转西)
卷十三上 第 19a 页 WYG0067-0615c.png
(流九十里至天桥峡又南流入保德州界偏头关在县东北一百十里东接鸦角山西逼黄河其地)
(东仰西伏因名偏头保德在府西北五百里黄河在州西北一里)迤西径神木县
南又南径葭州东其东岸则兴县(神木在葭州东北一𦣻二十里)
(黄河去县十里葭州在延安府东北五百八十里黄河去州一里兴县在太原府岢岚州西一百五)
(十里黄河在县西五十里元和志岚州合河县黄河在县西二里按今兴县西北五十里有合河故)
(城旧志云山西自河曲至蒲津千五百里俱邻陜西河最狭而于神木渡河为尤易)又南径
吴堡县东又南径绥德州东其东岸则临县永宁
州宁乡县(吴堡在葭州南八十里黄河去县一里绥德在延安府东北三百六十里黄河)
卷十三上 第 19b 页 WYG0067-0615d.png
(去州一百二十里无定河在州城东即古奢延水以溃沙急流深浅不定故名临县在山西汾州府)
(西北三百里黄河在县西八十里永宁州在府西少北一百二十里宁乡在州西南五十里黄河并)
(在其西元和志石州平夷县黄河西去县一百四十五里定胡县黄河去县西二百步按平夷故城)
(即今宁乡县治定胡当在永宁州界永宁本石州明隆庆三年更名)又南径清涧县
东又南径延川县东又南径延长县东其东岸则
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清涧在延安府东北二百三十五里黄河去县百里)
(延川在府东北二百里黄河去县四十五里延长在府东少南百五十里黄河去县三十五里元和)
(志延州延水县黄河在县东八里门山县黄河在县东三十五里按延水故城在今府东北一百十)
(西北三百里黄河在县西八十里永宁州在府西少北一百二十里宁乡在州西南五十里黄河并)
(在其西元和志石州平夷县黄河西去县一百四十五里定胡县黄河去县西二百步按平夷故城)
(即今宁乡县治定胡当在永宁州界永宁本石州明隆庆三年更名)又南径清涧县
东又南径延川县东又南径延长县东其东岸则
石楼县永和县大宁县(清涧在延安府东北二百三十五里黄河去县百里)
(延川在府东北二百里黄河去县四十五里延长在府东少南百五十里黄河去县三十五里元和)
(志延州延水县黄河在县东八里门山县黄河在县东三十五里按延水故城在今府东北一百十)
卷十三上 第 20a 页 WYG0067-0616a.png
(里门山故城在府东南一百八十里石楼在汾州府西少南二百六十里黄河在县西九十里永和)
(在山西平阳府隰州西九十里黄河在县西六十里大宁在州西南九十五里黄河在县西六十八)
(里孟门山在县西南八十里与吉州分山)又南径宜川县东其东岸则
吉州乡宁县(宜川在延安府东南二百八十里黄河去县八十里元和志丹州汾川县)
(西南至州七十里黄河在县北七里河岸顿狭状似槽形乡人呼为石槽盖禹治水凿石导河之处)
(石槽长千步阔三十步悬水奔流鼋鼍鱼鳖所不能游按汾川故城在今宜川县东七十里孟门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黄河西岸山势绵延与吉州孟门山参差相接即文城故县西南三十六里河中)
(之石槽山也吉州在平阳府西二百四十里黄河在州西六十里壶口山在州西南七十里乡宁在)
卷十三上 第 20b 页 WYG0067-0616b.png
(州东南六十里黄河在县西七十九里)又南至韩城县东北龙门山
在焉其东岸则河津县(韩城在西安府同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去县十五里)
(龙门山在县北五十里河津在平阳府蒲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在县西元和志云去县二十五里即)
(龙门口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
(则为龙故曰曝鳃龙门水经注曰其鱼出巩县巩穴每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否则点额而还)
此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所经也
蔡传李复云同州韩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
东临大河濒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起
在焉其东岸则河津县(韩城在西安府同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去县十五里)
(龙门山在县北五十里河津在平阳府蒲州东北二百里黄河在县西元和志云去县二十五里即)
(龙门口三秦记曰河津一名龙门水陆不通鱼鳖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
(则为龙故曰曝鳃龙门水经注曰其鱼出巩县巩穴每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否则点额而还)
此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所经也
蔡传李复云同州韩城北有安国岭东西四十馀里
东临大河濒河有禹庙在山断河出处禹凿龙门起
卷十三上 第 21a 页 WYG0067-0616c.png
于唐张仁愿所筑东受降城之东自北而南至此山
尽两岸石壁峭立大河盘束于山峡间千数百里至
此山开岸阔豁然奔放怒气喷风声如万雷余按旧
说禹凿龙门而不详其所以凿诵说相传但谓因旧
修辟去其龃龉以决水势而已今详此说则谓受
降以东至于龙门皆是禹新开凿若果如此则禹
未凿时河之故道不知却在何处而李氏之学极
博不知此说又何所考也渭按安国传言禹治河
卷十三上 第 21b 页 WYG0067-0616d.png
或凿山或穿地以通流此亦有所本凿山即辟龙
门穿地即凿吕梁也但不当云起自积石耳颖达
复为之说曰释水云河千里一曲一直则河从积
石北行又东乃南行至于龙门计应三千馀里龙
门底柱凿山也其馀平地穿地也言自龙门以下
亦然则其所穿凿更远矣李复谓起自东受降城
较安国所言为近然计东城至安国岭亦有千四
五百里如必须处处穿凿岂人力所能及禹劳民
门穿地即凿吕梁也但不当云起自积石耳颖达
复为之说曰释水云河千里一曲一直则河从积
石北行又东乃南行至于龙门计应三千馀里龙
门底柱凿山也其馀平地穿地也言自龙门以下
亦然则其所穿凿更远矣李复谓起自东受降城
较安国所言为近然计东城至安国岭亦有千四
五百里如必须处处穿凿岂人力所能及禹劳民
卷十三上 第 22a 页 WYG0067-0617a.png
亦不应至此而二孔之妄又无论矣总由以导为
施功遂积误相承而不觉耳至其所谓凿山穿地
者亦只是因旧修辟非本无水道而始开之蔡氏
云云则又疑所不当疑也
孔疏谓积石在龙支又据释水之文故云至龙门
三千馀里然其实不止于此约计有四千三百馀
里若禹贡之积石更在龙支县西南塞外一千二
百馀里则自积石至于龙门当有五千五百馀里
卷十三上 第 22b 页 WYG0067-0617b.png
也龙门以下记河行方向甚详而其上绝不言方
向蔡传云荒远其所略也今按龙门以上禹功所
不加故数千里之河总括为一句河自积石东北
流至宁夏折而北至废丰州折而东至东受降城
折而南方向不一难于属辞故略之非为荒远也
(河自积石至龙门所行皆雍州之域不可谓荒远宋人见朔方西凉不入其版图遂以荒远目之耳)
禹导自积石为中国河其水不复行戎翟之境及
三代之季雍州西北二隅每为戎翟所侵秦汉以
向蔡传云荒远其所略也今按龙门以上禹功所
不加故数千里之河总括为一句河自积石东北
流至宁夏折而北至废丰州折而东至东受降城
折而南方向不一难于属辞故略之非为荒远也
(河自积石至龙门所行皆雍州之域不可谓荒远宋人见朔方西凉不入其版图遂以荒远目之耳)
禹导自积石为中国河其水不复行戎翟之境及
三代之季雍州西北二隅每为戎翟所侵秦汉以
卷十三上 第 23a 页 WYG0067-0617c.png
来屡复屡失大抵河湟之外悉属羌浑云中五原
尽归獯鬻河行其间出且入者再唐之中叶吐蕃
盛强盗有陇西州县远近有司不复传宰相贾耽
乃绘布陇右山南九州具载河所经受为图曰吐
蕃黄河录贞元十四年上之(艺文志有贾耽吐蕃黄河录四卷)其
系之吐蕃者盖本中国河行之地而时为吐蕃所
据耽志存经略故详著之非谓河源之在积石外
者也宋世亦陷吐蕃及西夏元乃混一罔不宾服
卷十三上 第 23b 页 WYG0067-0617d.png
明仍以河州为入塞之始而天顺六年元孽毛里
孩等入居河套羁縻不绝以迄于今汉云中五原
二郡地遂不登版图黄河之行其境者世将不知
为弼成之所及而州县旧迹置之不问矣故余解
导河于大积石以下黄甫川以上备考古记叙次
特详
附论河源
山海经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
孩等入居河套羁縻不绝以迄于今汉云中五原
二郡地遂不登版图黄河之行其境者世将不知
为弼成之所及而州县旧迹置之不问矣故余解
导河于大积石以下黄甫川以上备考古记叙次
特详
附论河源
山海经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
卷十三上 第 24a 页 WYG0067-0618a.png
水实惟帝之平圃南望昆崙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
南四百里曰昆崙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河水出焉
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
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
西流注于大杅是多怪鸟兽又曰积石之山其下有
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郭璞注云下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河水出山东北隅赤)
(水出山东南隅洋水出山西北隅黑水亦出山西北隅无达汜天丑涂大杅皆山名冒犹覆也积石山在)
(今金城河关县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入塞内)
南四百里曰昆崙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河水出焉
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汜天之
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
西流注于大杅是多怪鸟兽又曰积石之山其下有
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郭璞注云下都天帝都邑之在下者河水出山东北隅赤)
(水出山东南隅洋水出山西北隅黑水亦出山西北隅无达汜天丑涂大杅皆山名冒犹覆也积石山在)
(今金城河关县西南羌中河水行塞外东入塞内)
卷十三上 第 24b 页 WYG0067-0618b.png
渭按此第二卷西次三经文也是书山川之方乡
里至不可为典要后世无从测算昆崙疑当在西
域而不知其在何国去玉门阳关凡几许也
又曰海内昆崙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崙之墟方
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
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流入
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
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
里至不可为典要后世无从测算昆崙疑当在西
域而不知其在何国去玉门阳关凡几许也
又曰海内昆崙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崙之墟方
八百里高万仞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
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流入
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
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
卷十三上 第 25a 页 WYG0067-0618c.png
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碧方鸟东(郭注云言)
(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崙山方八百里高万仞谓其墟广轮之高卑耳自此以上二千五百馀里上有醴)
(泉华池去嵩高五万里盖天地之中也见禹本纪吴任臣广注云此文王崇庆疑其重出非有二昆崙也)
按此第十一卷海内西经文也其山即西次三经
之昆崙唯多弱水青水耳海内谓西海之内郭注
云海外复有昆崙者即大荒经之所言也是书非
一时一手作故文多冗复谓此条重出者近是但
考其河行之方乡自昆崙东北隅西流径其北又
(海内者明海外复有昆崙山方八百里高万仞谓其墟广轮之高卑耳自此以上二千五百馀里上有醴)
(泉华池去嵩高五万里盖天地之中也见禹本纪吴任臣广注云此文王崇庆疑其重出非有二昆崙也)
按此第十一卷海内西经文也其山即西次三经
之昆崙唯多弱水青水耳海内谓西海之内郭注
云海外复有昆崙者即大荒经之所言也是书非
一时一手作故文多冗复谓此条重出者近是但
考其河行之方乡自昆崙东北隅西流径其北又
卷十三上 第 25b 页 WYG0067-0618d.png
西南出渤海外又西转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则昆
崙反在积石之东矣有是理乎
又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
山名曰昆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
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
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郭注云弱水其水不胜鸿毛河图玉版亦曰西王母居昆)
(崙之山)
按此第十六卷大荒经文也汉书西域传云条支
崙反在积石之东矣有是理乎
又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
山名曰昆崙之丘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
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
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郭注云弱水其水不胜鸿毛河图玉版亦曰西王母居昆)
(崙之山)
按此第十六卷大荒经文也汉书西域传云条支
卷十三上 第 26a 页 WYG0067-0619a.png
国临西海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
未尝见也后汉书西域传云条支国西有弱水流
沙近西王母所居处据此则海外昆崙当在条支
国西海之南故经有弱水西王母之说范晔西域
传论云甘英临西海以望大秦距玉门阳关四万
馀里而昆崙更在西海之南远斯极矣禹本纪所
云去嵩高五万里者当指此山水经引以说西北
之昆崙非也
尔雅释水曰河出昆崙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
卷十三上 第 26b 页 WYG0067-0619b.png
色黄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郭璞注云虚山下基也潜流地中汨)
(漱沙壤所受渠多众水溷淆宜其浊黄)
按尔雅比山海经差为可据河出昆崙信矣离骚
曰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阆风在昆
崙之上白水其即山下之河源乎然自汉以前但
知昆崙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
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使西域还为天子言于寘(徒贤反)
(漱沙壤所受渠多众水溷淆宜其浊黄)
按尔雅比山海经差为可据河出昆崙信矣离骚
曰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阆风在昆
崙之上白水其即山下之河源乎然自汉以前但
知昆崙在中国西北终未明在外国某地也
史记大宛列传张骞使西域还为天子言于寘(徒贤反)
卷十三上 第 27a 页 WYG0067-0619c.png
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则东流注盐泽盐泽潜
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
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其后
骞死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献天
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崙云太史公曰禹本
纪言河出昆崙昆崙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
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
之后也穷河源乌睹本纪所谓昆崙者乎故言九州
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
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楼兰
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盐泽去长安可五千里其后
骞死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献天
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崙云太史公曰禹本
纪言河出昆崙昆崙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
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
之后也穷河源乌睹本纪所谓昆崙者乎故言九州
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
卷十三上 第 27b 页 WYG0067-0619d.png
敢言之也
按张骞及后使者皆未尝指于寘之山为昆崙武
帝自案古图书以名之耳故太史公云不睹今其
图与书并不传后世必欲求昆崙之墟唯葱岭河
所本者近是山海经之方乡里至不足凭也以理
度之则昆崙当在葱岭之西北而远近终未可知
多方推测奚为乎法言病子长爱奇而子长却不
按张骞及后使者皆未尝指于寘之山为昆崙武
帝自案古图书以名之耳故太史公云不睹今其
图与书并不传后世必欲求昆崙之墟唯葱岭河
所本者近是山海经之方乡里至不足凭也以理
度之则昆崙当在葱岭之西北而远近终未可知
多方推测奚为乎法言病子长爱奇而子长却不
卷十三上 第 28a 页 WYG0067-0620a.png
敢言山海经之所言今人说河源动辄引昆崙以
證是何其好学深思不逮子长远甚而爱奇独过
之也
汉书西域传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
稍分至五十馀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
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馀里南北千馀里东则接汉
阸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
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原一出葱岭山一出于阗(与寘)
(同)于阗在南山下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
卷十三上 第 28b 页 WYG0067-0620b.png
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馀里广
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
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按史叙两源历历如画了无可疑河神物也潜流
所在多有何独至于河而疑之但积石出为中国
河处恨古来无人目验其状耳然盐泽受西域数
大川之水隐沦之脉岂无所发越而遂止揆之以
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
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云
按史叙两源历历如画了无可疑河神物也潜流
所在多有何独至于河而疑之但积石出为中国
河处恨古来无人目验其状耳然盐泽受西域数
大川之水隐沦之脉岂无所发越而遂止揆之以
卷十三上 第 29a 页 WYG0067-0620c.png
理殆非妄言
水经昆崙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郦注曰禹)
(本纪与此同高诱称河出昆山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禹导而通之出积石山按山海经自昆崙至积石一)
(千七百四十里自积石出陇西郡至洛准地志可五千馀里乂按穆天子传天子自昆崙山入于宗周乃)
(里西土之数自宗周瀍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阳纡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阳纡西至河首四千里合)
(七千四百里外国图又云从大晋国正西七万里得昆崙之墟诸仙居之数说不同浅见末闻非所详究)
(不能不聊述闻见以志差违也)其高万一千里河水出其东北陬屈
从其东南流入于渤海(山海经曰南即从极之渊也深三百仞唯冯夷都焉渭按)
(此渤海当在葱岭西塞外凡大泽谓之海渤海即蒲昌雷翥牢兰之类非真海也下文云又出海外南至)
卷十三上 第 29b 页 WYG0067-0620d.png
(积石山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郦注曰余考群书咸言河出昆崙重源潜发沦于蒲昌出于海水径)
(积石而为中国河而经文在此似于不比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郦意以此二十字为错简盖以下文南)
(入葱岭观之则积石反在葱岭之北必无是理也今移在后又东注于泑泽之下则自昆崙而葱岭而蒲)
(昌而积石原委秩然方位悉当矣)又南入葱岭山(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
(身毒之国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馀里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河源潜)
(发其岭分为二水一水西径休循国南在葱岭西又径难兜国北西南去罽宾国三百四十里渭按身毒)
(当作捐毒汉书捐毒国王治衍敦谷东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六十一里至疏勒南与葱岭属无人民西)
(积石而为中国河而经文在此似于不比积石宜在蒲昌海下矣郦意以此二十字为错简盖以下文南)
(入葱岭观之则积石反在葱岭之北必无是理也今移在后又东注于泑泽之下则自昆崙而葱岭而蒲)
(昌而积石原委秩然方位悉当矣)又南入葱岭山(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
(身毒之国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馀里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河源潜)
(发其岭分为二水一水西径休循国南在葱岭西又径难兜国北西南去罽宾国三百四十里渭按身毒)
(当作捐毒汉书捐毒国王治衍敦谷东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六十一里至疏勒南与葱岭属无人民西)
卷十三上 第 30a 页 WYG0067-0621a.png
(上葱岭则休循也西北至大宛千三十里北与乌孙接先儒以为即身毒非也张骞曰身毒国在大夏东)
(南可数千里有蜀物去蜀不远大夏即大月氏所居之地也今捐毒在大月氏之东北西去休循二百馀)
(里岂身毒乎郦注盖承其误氏音支)又西径罽宾国北又西径月氏国
南又西径安息南(城临妫水地方数千里竺枝扶南记曰国土临海上即汉书天竺安)
(息国也凉土异物志曰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禹纪所云昆崙者焉张骞使大宛而穷)
(河源谓极于此而不达于昆崙者也河水自葱岭分源东径伽舍罗国渭桉此中国之河源也其径休循)
(难兜罽宾等国者则西流入西海)河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
(释氏西城记曰蜺罗跂禘出阿耨达山西之北径于阗国)又西径四大塔北(释法显所)
(谓竺刹尸罗国也)又西径陀卫国北(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邑渭按自罽宾至陀卫)
(南可数千里有蜀物去蜀不远大夏即大月氏所居之地也今捐毒在大月氏之东北西去休循二百馀)
(里岂身毒乎郦注盖承其误氏音支)又西径罽宾国北又西径月氏国
南又西径安息南(城临妫水地方数千里竺枝扶南记曰国土临海上即汉书天竺安)
(息国也凉土异物志曰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禹纪所云昆崙者焉张骞使大宛而穷)
(河源谓极于此而不达于昆崙者也河水自葱岭分源东径伽舍罗国渭桉此中国之河源也其径休循)
(难兜罽宾等国者则西流入西海)河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
(释氏西城记曰蜺罗跂禘出阿耨达山西之北径于阗国)又西径四大塔北(释法显所)
(谓竺刹尸罗国也)又西径陀卫国北(是阿育王子法益所治邑渭按自罽宾至陀卫)
卷十三上 第 30b 页 WYG0067-0621b.png
(皆西流注西海之水水经乃拙手所作提挈不清赖有郦注为之发明人始知葱岭之河东西分流不然)
(则似河水自葱岭西行至陀卫而复东行以入葱岭之东大惑不解矣)河水又东径皮
山国北(治皮山城西北去莎车三百八十里渭按自此以下皆东流注盐泽之水)又东与
于阗河合(南源导于阗南山俗谓仇摩置自置北流径于阗国西治西城西去皮山三百八十)
(里东去阳关五千馀里)南河又东径于阗北(汉书西域传曰于阗已东水皆东流)
(渭按南河即于阗河也)又东北径扜弥国北(西去于阗三百九十里南河又东径)
(精绝国北西去扜弥四百六十里)又东径且末国北(又东右会阿耨达大水释氏西)
(则似河水自葱岭西行至陀卫而复东行以入葱岭之东大惑不解矣)河水又东径皮
山国北(治皮山城西北去莎车三百八十里渭按自此以下皆东流注盐泽之水)又东与
于阗河合(南源导于阗南山俗谓仇摩置自置北流径于阗国西治西城西去皮山三百八十)
(里东去阳关五千馀里)南河又东径于阗北(汉书西域传曰于阗已东水皆东流)
(渭按南河即于阗河也)又东北径扜弥国北(西去于阗三百九十里南河又东径)
(精绝国北西去扜弥四百六十里)又东径且末国北(又东右会阿耨达大水释氏西)
卷十三上 第 31a 页 WYG0067-0621c.png
(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其水北流径且末南山又北径且末城西又东北径)
(且末城北左会南河合流东逝通为注宾河又东径鄯善国北故楼兰也其水东注泽泽在国北扜泥城)
(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域记曰南河自于阗东北三千里至鄯善入牢兰海者也渭按泽即牢兰海)北
河又东北流分为二水枝流出焉(上承北河于疏勒之西东北流径疏)
(勒国南又东北与疏勒北山水合)北河自疏勒流径南河之北(疏勒城南)
(去莎车五百六十里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渭按北河即葱岭河也)又东径莎车国
南(渭按汉书莎车国王治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六里南当作北)又东南径温
宿国(北至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东通姑墨二百七十里于此枝河右入北河)又东径姑
墨国南(姑墨川水导姑墨西北赤沙山东南流径姑墨国西又东南注大河大河乂东右会敦薨)
(且末城北左会南河合流东逝通为注宾河又东径鄯善国北故楼兰也其水东注泽泽在国北扜泥城)
(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域记曰南河自于阗东北三千里至鄯善入牢兰海者也渭按泽即牢兰海)北
河又东北流分为二水枝流出焉(上承北河于疏勒之西东北流径疏)
(勒国南又东北与疏勒北山水合)北河自疏勒流径南河之北(疏勒城南)
(去莎车五百六十里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渭按北河即葱岭河也)又东径莎车国
南(渭按汉书莎车国王治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六里南当作北)又东南径温
宿国(北至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东通姑墨二百七十里于此枝河右入北河)又东径姑
墨国南(姑墨川水导姑墨西北赤沙山东南流径姑墨国西又东南注大河大河乂东右会敦薨)
卷十三上 第 31b 页 WYG0067-0621d.png
(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乌孙之东山海经曰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拗泽出)
(于昆崙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者也河水又东径墨山国南渭按汉书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
(十八里于西域为中姑墨国王东至都护治所一千二十一里焉耆国王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山国)
(王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墨山即山国也)又东径注宾城南(渭按此即上文所谓)
(注宾河)又东径楼兰城南又东注于坳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水积)
(鄯善之东北龙城之西南龙城故大国地方千里皆为盐而刚坚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其中洄湍电转)
(为隐沦之脉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
(于昆崙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者也河水又东径墨山国南渭按汉书都护治乌垒城去阳关二千七百三)
(十八里于西域为中姑墨国王东至都护治所一千二十一里焉耆国王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山国)
(王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墨山即山国也)又东径注宾城南(渭按此即上文所谓)
(注宾河)又东径楼兰城南又东注于坳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水积)
(鄯善之东北龙城之西南龙城故大国地方千里皆为盐而刚坚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其中洄湍电转)
(为隐沦之脉即河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又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
卷十三上 第 32a 页 WYG0067-0622a.png
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渭按此二十字错简在前今移置于此海谓蒲昌海)又
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證并间关入塞之始)
(自此经当求实致也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山海经曰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
(流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
按水经叙西域两源较汉书尤为明备唯是积石
一山错简在渤海之下葱岭之上遂来后人之弹
射并其全经而疑之而不知此非其本文乃妄庸
人之所窜易也彼见山海经云河水出渤海西北
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證并间关入塞之始)
(自此经当求实致也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山山海经曰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
(流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
按水经叙西域两源较汉书尤为明备唯是积石
一山错简在渤海之下葱岭之上遂来后人之弹
射并其全经而疑之而不知此非其本文乃妄庸
人之所窜易也彼见山海经云河水出渤海西北
卷十三上 第 32b 页 WYG0067-0622b.png
入积石山遂以此经海外之海为渤海殊不知泑
泽之亦名蒲昌海也彼见此经云河水东入塞过
敦煌酒泉张掖郡南遂谓积石距敦煌辽远而坳
泽最近故移积石于渤海之下使坳泽与敦煌相
接殊不思三郡界中实无河也盖汉世河关以西
皆为羌中地河水所经人莫能睹故聊假三郡之
南以表之非真谓河自盐泽东流入玉门阳关也
杜佑不察此意而以为纂集之不详固其宜矣若
泽之亦名蒲昌海也彼见此经云河水东入塞过
敦煌酒泉张掖郡南遂谓积石距敦煌辽远而坳
泽最近故移积石于渤海之下使坳泽与敦煌相
接殊不思三郡界中实无河也盖汉世河关以西
皆为羌中地河水所经人莫能睹故聊假三郡之
南以表之非真谓河自盐泽东流入玉门阳关也
杜佑不察此意而以为纂集之不详固其宜矣若
卷十三上 第 33a 页 WYG0067-0622c.png
夫道元之注惟渤海以上博引释氏怪诞之说甚
觉无谓至葱岭以下发明颇多其言昆崙墟也曰
浅见末闻非所详究其言积石山也曰宜在蒲昌
海下其言葱岭河也曰河源潜发分为二水其言
蒲昌海也曰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正其谬而补
其阙亦可谓精审之至矣杜佑诋水经并诋道元
岂通论哉
又按山海经有两昆崙一在中国西北帝之下都
卷十三上 第 33b 页 WYG0067-0622d.png
河水出其东北隅者是也一在西海之南西王母
所居弱水之渊环其下者是也水经叙河水主在
西北者言而亦不能确指在某国其曰南流入渤
海者犹盐泽之隐沦也其曰又南入葱岭山者犹
积石之显发也然则自昆崙以至积石有二重源
矣葱岭之显发莫有能言其状者而盐泽潜行地
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则山海经有云积石之
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此盖与梁州之
所居弱水之渊环其下者是也水经叙河水主在
西北者言而亦不能确指在某国其曰南流入渤
海者犹盐泽之隐沦也其曰又南入葱岭山者犹
积石之显发也然则自昆崙以至积石有二重源
矣葱岭之显发莫有能言其状者而盐泽潜行地
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则山海经有云积石之
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此盖与梁州之
卷十三上 第 34a 页 WYG0067-0623a.png
潜水入龙门大石穴下西南潜出者相似盐泽之
伏有奇状则积石之出亦必有奇状惜乎自汉以
来二千馀岁曾未有一验之者也
又按郦注言敦薨之水出敦薨之山而引山海经
以为即西流注于泑泽出昆崙之东北隅实惟河
源者也夫敦薨在焉耆之北匈奴之西乌孙之东
而昆崙近直其西南则昆崙之处所未有明确于
此者是水为河源无疑而葱岭于阗之水皆旁源
卷十三上 第 34b 页 WYG0067-0623b.png
而非正源矣然释氏西域记以阿耨达为昆崙其
山所出之水有北流入牢兰海者苟以为河源有
何不可彼亦一昆崙此亦一昆崙安见敦薨之独
是也间尝综而论之西域之水注盐泽者其源有
四一曰葱岭二曰于阗三曰敦薨四曰阿耨达终
不知何者为正今所急者但当验积石重源之有
无以辨西域吐蕃之是非耳其孰为昆崙孰非昆
崙孰为河源孰非河源愚不敢臆为决也
山所出之水有北流入牢兰海者苟以为河源有
何不可彼亦一昆崙此亦一昆崙安见敦薨之独
是也间尝综而论之西域之水注盐泽者其源有
四一曰葱岭二曰于阗三曰敦薨四曰阿耨达终
不知何者为正今所急者但当验积石重源之有
无以辨西域吐蕃之是非耳其孰为昆崙孰非昆
崙孰为河源孰非河源愚不敢臆为决也
卷十三上 第 35a 页 WYG0067-0623c.png
唐书吐谷浑传太宗时其王慕容伏允数入寇贞观
九年诏李靖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等率兵击之道宗
破伏允于库山俘斩四百伏允西走靖等分军追之
又数破之君集道宗行空荒二千里阅月次星宿川
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旧唐书吐谷浑传侯君集与江夏王道宗趣南路登
汉哭山饮马乌海经涂二千馀里空虚之地又达于
柏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李靖传军次伏
俟城吐谷浑退保大非川靖深入敌境遂踰积石山
九年诏李靖侯君集任城王道宗等率兵击之道宗
破伏允于库山俘斩四百伏允西走靖等分军追之
又数破之君集道宗行空荒二千里阅月次星宿川
达柏海上望积石山览观河源
旧唐书吐谷浑传侯君集与江夏王道宗趣南路登
汉哭山饮马乌海经涂二千馀里空虚之地又达于
柏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焉李靖传军次伏
俟城吐谷浑退保大非川靖深入敌境遂踰积石山
卷十三上 第 35b 页 WYG0067-0623d.png
侯君集传君集道宗历破逻真谷踰汉哭山转战过
星宿川至于柏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乃旋
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按此河源与史汉所谓河源者不同彼河源在西
域此河源只在吐谷浑界积石山流入为中国河
处盖盐泽潜流重源显发禹导河由此始故亦谓
之河源也昔后汉段颎追西羌至河首积石山亦
星宿川至于柏海北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乃旋
师与李靖会于大非川平吐谷浑而还
按此河源与史汉所谓河源者不同彼河源在西
域此河源只在吐谷浑界积石山流入为中国河
处盖盐泽潜流重源显发禹导河由此始故亦谓
之河源也昔后汉段颎追西羌至河首积石山亦
卷十三上 第 36a 页 WYG0067-0624a.png
出塞二千馀里而道宗谓诸将曰柏海近河源古
未有至者何也盖柏海在积石之南颎才及其山
而止未尝度山南也今旧史曰踰积石山又曰北
望积石山观河源之所出则山海经所云山下有
石门河水冒以西南流者皆在其目中矣惜乎一
时皆武人即有记室亦不过词章之士不能谛视
重源證明古志耳
杜氏通典曰水经所云河出昆崙山者宜出于禹本
纪山海经所云南入葱岭及出于阗南山者出于汉
卷十三上 第 36b 页 WYG0067-0624b.png
书西域传而郦道元都不详正所注河之发源亦引
禹纪山经释法显游天竺记释氏西域记所注南入
葱岭一源出于阗山合流入蒲昌海虽约汉书亦不
寻究又水经云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然后
南流入葱岭据此则积石山当在葱岭之北又云入
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并今郡地也夫山水地形
固有定体自葱岭于阗之东燉煌张掖之间华人来
禹纪山经释法显游天竺记释氏西域记所注南入
葱岭一源出于阗山合流入蒲昌海虽约汉书亦不
寻究又水经云出海外南至积石山下有石门然后
南流入葱岭据此则积石山当在葱岭之北又云入
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并今郡地也夫山水地形
固有定体自葱岭于阗之东燉煌张掖之间华人来
卷十三上 第 37a 页 WYG0067-0624c.png
往非少从后汉至大唐图籍相承注记不绝大碛亘
数千里未有桑田碧海之变陵迁谷移之谈此处岂
有河流纂集者不详斯甚西域传云河水一源出葱
岭一源出于阗合流东注蒲昌海皆以潜流地下南
出积石为中国河比禹纪山经犹校附近终是纰缪
此唯凭张骞使大夏见两道水从葱岭于阗合流入
蒲昌海其于阗出美玉所以骞传遂云穷河源也案
古图书名河所出曰昆崙山疑所谓古图书即禹本
纪以于阗山出玉乃谓之昆崙即所出便云是河也
数千里未有桑田碧海之变陵迁谷移之谈此处岂
有河流纂集者不详斯甚西域传云河水一源出葱
岭一源出于阗合流东注蒲昌海皆以潜流地下南
出积石为中国河比禹纪山经犹校附近终是纰缪
此唯凭张骞使大夏见两道水从葱岭于阗合流入
蒲昌海其于阗出美玉所以骞传遂云穷河源也案
古图书名河所出曰昆崙山疑所谓古图书即禹本
纪以于阗山出玉乃谓之昆崙即所出便云是河也
卷十三上 第 37b 页 WYG0067-0624d.png
穷究诸说悉皆谬误孟坚又以禹贡云导河自积石
遂疑潜流从此方出且汉时群羌种类虽多不相统
一未为强国汉家或未尝遣使诣西南羌中或未知
自有河也宁有吐蕃中河从西南数千里向东北流
见与积石山下河相连聘使涉历无不言之吐蕃自
云昆崙山在国中西南则河之所出也又按尚书云
织皮昆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范晔后汉书云西羌
遂疑潜流从此方出且汉时群羌种类虽多不相统
一未为强国汉家或未尝遣使诣西南羌中或未知
自有河也宁有吐蕃中河从西南数千里向东北流
见与积石山下河相连聘使涉历无不言之吐蕃自
云昆崙山在国中西南则河之所出也又按尚书云
织皮昆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范晔后汉书云西羌
卷十三上 第 38a 页 WYG0067-0625a.png
在汉金城郡之西南滨于赐支续汉书云河关西千
馀里河曲羌谓之赐支盖析支也然则析支在积石
之西是河之上流明矣昆崙在吐蕃中当亦非谬而
不谓河之本源乃引葱岭于阗之河谓从蒲昌海伏
流数千里至积石方出斯又班生之所未详也
按吐蕃历周及隋犹隔西羌未通于中国唐贞观
八年始遣使朝贡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
寻复遣使随德遐入朝奉表求婚十五年以文成
馀里河曲羌谓之赐支盖析支也然则析支在积石
之西是河之上流明矣昆崙在吐蕃中当亦非谬而
不谓河之本源乃引葱岭于阗之河谓从蒲昌海伏
流数千里至积石方出斯又班生之所未详也
按吐蕃历周及隋犹隔西羌未通于中国唐贞观
八年始遣使朝贡太宗遣行人冯德遐往抚慰之
寻复遣使随德遐入朝奉表求婚十五年以文成
卷十三上 第 38b 页 WYG0067-0625b.png
公主妻之杜佑所谓聘使涉历从此始也积石秦
汉时为西羌地晋永嘉以后其地为吐谷浑所据
及高宗龙朔三年吐蕃灭吐谷浑积石遂为吐蕃
地自后使命往来皆指吐蕃中水西南来与积石
山下河相连者为黄河而吐蕃亦自言昆崙在国
中西南河之所出矣
唐书吐蕃传穆宗长庆元年以大理卿刘元鼎为吐
蕃会盟使(欧阳忞舆地广记作薛元鼎蔡传从之元史亦作薛恐非)使还踰湟水
汉时为西羌地晋永嘉以后其地为吐谷浑所据
及高宗龙朔三年吐蕃灭吐谷浑积石遂为吐蕃
地自后使命往来皆指吐蕃中水西南来与积石
山下河相连者为黄河而吐蕃亦自言昆崙在国
中西南河之所出矣
唐书吐蕃传穆宗长庆元年以大理卿刘元鼎为吐
蕃会盟使(欧阳忞舆地广记作薛元鼎蔡传从之元史亦作薛恐非)使还踰湟水
卷十三上 第 39a 页 WYG0067-0625c.png
至龙泉谷西北望杀胡川哥舒翰故壁多在湟水至
濛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
千里(元和志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有洪济桥)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
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
同国古所谓昆崙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
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行益远它
水并注则浊故举世谓西戎地曰河湟河源东北直
莫贺延碛尾殆五百里碛广五十里北自沙州西南
入吐谷浑寖狭故号碛尾隐测其地盖剑南之西元
濛谷抵龙泉与河合河之上流由洪济梁西南行二
千里(元和志积石军西南一百四十里有洪济桥)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
胜舟其南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
同国古所谓昆崙者也虏曰闷摩黎山东距长安五
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行益远它
水并注则浊故举世谓西戎地曰河湟河源东北直
莫贺延碛尾殆五百里碛广五十里北自沙州西南
入吐谷浑寖狭故号碛尾隐测其地盖剑南之西元
卷十三上 第 39b 页 WYG0067-0625d.png
鼎所经见大略如此
按旧唐书吐蕃在长安西八千里盖以其都城言
之今元鼎所见紫山东距长安裁五千里度其地
望当在都城东北三千里矣吐蕃自言昆崙山在
国中西南而元鼎所指以为昆崙者乃在其东北
与吐蕃所谓昆崙者相去悬绝是大可疑也
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曰河源古无所见禹贡导河
按旧唐书吐蕃在长安西八千里盖以其都城言
之今元鼎所见紫山东距长安裁五千里度其地
望当在都城东北三千里矣吐蕃自言昆崙山在
国中西南而元鼎所指以为昆崙者乃在其东北
与吐蕃所谓昆崙者相去悬绝是大可疑也
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曰河源古无所见禹贡导河
卷十三上 第 40a 页 WYG0067-0626a.png
止自积石汉使张骞持节到西域度玉门见二水交
流发葱岭趋于阗汇盐泽伏流千里至积石而再出
唐薛元鼎使吐蕃访河源得之于闷磨黎山然皆历
岁月涉艰难而其所得不过如此世之论河源者又
皆推本二家其说怪迂总其实皆非本真意者汉唐
之时外夷未尽臣服而道未尽通故其所往每迂回
艰阻不能直抵其处而究其极也元有天下薄海内
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骑往来如行国中至元十
七年命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都实既
流发葱岭趋于阗汇盐泽伏流千里至积石而再出
唐薛元鼎使吐蕃访河源得之于闷磨黎山然皆历
岁月涉艰难而其所得不过如此世之论河源者又
皆推本二家其说怪迂总其实皆非本真意者汉唐
之时外夷未尽臣服而道未尽通故其所往每迂回
艰阻不能直抵其处而究其极也元有天下薄海内
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骑往来如行国中至元十
七年命都实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都实既
卷十三上 第 40b 页 WYG0067-0626b.png
受命是岁至河州州之东六十里有宁河驿驿西南
六十里有山曰杀马关林麓穹隘举足浸高行一日
至巅西去愈高四阅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图其
城传位置以闻其后翰林学士潘昂霄从都实之弟
阔阔出得其说撰为河源志临川朱思本又从八里
吉思家得帝师所藏梵字图书而以华文译之与昂
霄所志互有详略今取二家之书考定其说有不同
六十里有山曰杀马关林麓穹隘举足浸高行一日
至巅西去愈高四阅月始抵河源是冬还报并图其
城传位置以闻其后翰林学士潘昂霄从都实之弟
阔阔出得其说撰为河源志临川朱思本又从八里
吉思家得帝师所藏梵字图书而以华文译之与昂
霄所志互有详略今取二家之书考定其说有不同
卷十三上 第 41a 页 WYG0067-0626c.png
者附注于下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思西鄙有泉百馀
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
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思本曰河)
(源在中州西南直四川马湖蛮部之正西三千馀里云南丽江宣抚司之西北一千五百馀里帝师撒思)
(加地之西南二千馀里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馀东北流百馀里汇为大泽曰火敦脑儿)群流
奔凑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刺脑儿自西而东连
属吞噬行一日迤逦东骛成川号赤宾河又二三日
水西南来名亦里赤与赤宾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
名忽阑又水东南来名也里术合流入赤宾其流浸
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
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思本曰河)
(源在中州西南直四川马湖蛮部之正西三千馀里云南丽江宣抚司之西北一千五百馀里帝师撒思)
(加地之西南二千馀里水从地涌出如井其井百馀东北流百馀里汇为大泽曰火敦脑儿)群流
奔凑近五七里汇二巨泽名阿刺脑儿自西而东连
属吞噬行一日迤逦东骛成川号赤宾河又二三日
水西南来名亦里赤与赤宾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
名忽阑又水东南来名也里术合流入赤宾其流浸
卷十三上 第 41b 页 WYG0067-0626d.png
大始名黄河然水犹清人可涉又一二日岐为八九
股名也孙斡伦译言九渡通广五七里可度马又四
五日水浑浊土人抱革囊骑过之聚落纠木干象舟
傅髦革以济仅容两人自是两山峡束广可一里二
里或半里其深叵测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名亦耳
麻不莫剌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昆崙也山腹
至顶皆雪冬夏不消土人言远年成冰时六月见之
股名也孙斡伦译言九渡通广五七里可度马又四
五日水浑浊土人抱革囊骑过之聚落纠木干象舟
傅髦革以济仅容两人自是两山峡束广可一里二
里或半里其深叵测朵甘思东北有大雪山名亦耳
麻不莫剌其山最高译言腾乞里塔即昆崙也山腹
至顶皆雪冬夏不消土人言远年成冰时六月见之
卷十三上 第 42a 页 WYG0067-0627a.png
自八九股水至昆崙行二十日(思本曰自浑水东北流二百馀里与怀里)
(火秃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过郎麻哈也又正北流一百馀里又折而西北流二百馀里又折而正北)
(流一百馀里乂折而东流过昆崙山下番名亦耳麻不莫剌其山高峻非常山麓绵亘五百馀里河随山)
(足东流过撒思加阔即阔提地)河行昆崙南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
阔即及阔提二地相属又三日地名哈喇别里赤儿
四达之冲也多寇盗有官兵镇之近北二日河水过
之(思本曰河过阔提与亦西八思今河合亦西八思今河源自铁豹岭之北正北流凡五百馀里而与)
(黄河合)昆崙以西人简少多处山南山皆不穹峻水亦
散漫兽有髦牛野马狼狍羱羊之类其东山益高地
(火秃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过郎麻哈也又正北流一百馀里又折而西北流二百馀里又折而正北)
(流一百馀里乂折而东流过昆崙山下番名亦耳麻不莫剌其山高峻非常山麓绵亘五百馀里河随山)
(足东流过撒思加阔即阔提地)河行昆崙南半日又四五日至地名
阔即及阔提二地相属又三日地名哈喇别里赤儿
四达之冲也多寇盗有官兵镇之近北二日河水过
之(思本曰河过阔提与亦西八思今河合亦西八思今河源自铁豹岭之北正北流凡五百馀里而与)
(黄河合)昆崙以西人简少多处山南山皆不穹峻水亦
散漫兽有髦牛野马狼狍羱羊之类其东山益高地
卷十三上 第 42b 页 WYG0067-0627b.png
亦渐下岸狭隘有狐可一跃而越之处行五六日有
水西南来名纳邻哈剌译言细黄河也又两日水南
来名乞儿马出二水合流入河(思本曰自哈剌河与黄河合正北流二百)
(馀里过阿以伯站折而西北流经昆崙之北二百馀里与乞里马出河合乞里马出河源自威茂州之西)
(北岷山之北水北流即古当州境正北流四百馀里折而西北流又五百馀里与黄河合)河水北
行转西流过昆崙北一向东北流约行半月至贵德
州地名必赤里始有州治官府州隶吐蕃等处宣慰
水西南来名纳邻哈剌译言细黄河也又两日水南
来名乞儿马出二水合流入河(思本曰自哈剌河与黄河合正北流二百)
(馀里过阿以伯站折而西北流经昆崙之北二百馀里与乞里马出河合乞里马出河源自威茂州之西)
(北岷山之北水北流即古当州境正北流四百馀里折而西北流又五百馀里与黄河合)河水北
行转西流过昆崙北一向东北流约行半月至贵德
州地名必赤里始有州治官府州隶吐蕃等处宣慰
卷十三上 第 43a 页 WYG0067-0627c.png
司司治河州又四五日至积石州即禹贡积石五日
至河州安乡关一日至打罗坑东北行一日洮河水
南来入河(思本曰自乞里马出河与黄河合又西北流与鹏拶河合折而西北流三百馀里又)
(折而东北流过西宁州贵德州马岭凡八百馀里与邈水合邈水源自青唐宿军谷正东流五百馀里过)
(三巴站与黄河合又东北流过土桥站古积石州来羌城廓州构米站界都城凡五百馀里过河州与野)
(庞河合野庞河源自西倾山之北水东北流凡五百馀里与黄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过踏白城银川)
(站与湟水浩亹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与洮河合)又一日至兰州过北卜渡
至鸣沙河过应吉理州正东行至宁夏府南东行即
东胜州隶大同路自发源至汉地南北涧溪细流傍
至河州安乡关一日至打罗坑东北行一日洮河水
南来入河(思本曰自乞里马出河与黄河合又西北流与鹏拶河合折而西北流三百馀里又)
(折而东北流过西宁州贵德州马岭凡八百馀里与邈水合邈水源自青唐宿军谷正东流五百馀里过)
(三巴站与黄河合又东北流过土桥站古积石州来羌城廓州构米站界都城凡五百馀里过河州与野)
(庞河合野庞河源自西倾山之北水东北流凡五百馀里与黄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过踏白城银川)
(站与湟水浩亹河合又东北流一百馀里与洮河合)又一日至兰州过北卜渡
至鸣沙河过应吉理州正东行至宁夏府南东行即
东胜州隶大同路自发源至汉地南北涧溪细流傍
卷十三上 第 43b 页 WYG0067-0627d.png
贯莫知纪极山皆草石至积石方林木畅茂世言河
九折彼地有二折盖乞儿马出及贵德必赤里也(思本)
(曰大槩河源东北流所历皆西蕃地至兰州凡四千五百馀里始入中国又东北流过达达地凡二千五)
(百馀里始入河东境内又南流至河中凡一千八百馀里通计九千馀里)
按河源出吐蕃之昆崙自唐贞观后已有是说杜
佑历诋前载刘元鼎从而證明之其说遂牢不可
破唯源发紫山尚未分晓故元遣都实往探之果
九折彼地有二折盖乞儿马出及贵德必赤里也(思本)
(曰大槩河源东北流所历皆西蕃地至兰州凡四千五百馀里始入中国又东北流过达达地凡二千五)
(百馀里始入河东境内又南流至河中凡一千八百馀里通计九千馀里)
按河源出吐蕃之昆崙自唐贞观后已有是说杜
佑历诋前载刘元鼎从而證明之其说遂牢不可
破唯源发紫山尚未分晓故元遣都实往探之果
卷十三上 第 44a 页 WYG0067-0628a.png
得之朵甘思西鄙东北去昆崙有一月程(明太祖实录云)
(邓愈沐英讨土蕃追至昆崙山宣宗实录云李英追安定曲先贼踰昆崙山即都实之所谓腾乞里)
(塔也)然则古书言河出昆崙者皆属虚记即吐蕃自
云昆崙为河之所出亦妄谈而不足信矣
宗泐小传曰洪武十一年太祖以佛书有遗命僧宗
泐领徒三十馀人往西番求之十五年得经还朝泐
有望河源诗自记云河源出自抹必力赤巴山番人
呼黄河为抹处犛牛河为必力处赤巴者分界也其
山西南所出之水则流入犛牛河东北之水是为河
卷十三上 第 44b 页 WYG0067-0628b.png
源予西还宿山中番人戏相谓曰汉人今饮汉水矣
其源东抵昆崙可七八百里今所涉处尚三百馀里
下与昆崙之水合流中国相传以为源自昆崙非也
昆崙名麻琫剌其山最高大四时常雪有神居之番
书载其境内祭祀之山有九此其一也
按宗泐取经还其所涉处南距河源尚数百里则
是所谓抹必力赤巴山亦闻之番人非目睹也犛
其源东抵昆崙可七八百里今所涉处尚三百馀里
下与昆崙之水合流中国相传以为源自昆崙非也
昆崙名麻琫剌其山最高大四时常雪有神居之番
书载其境内祭祀之山有九此其一也
按宗泐取经还其所涉处南距河源尚数百里则
是所谓抹必力赤巴山亦闻之番人非目睹也犛
卷十三上 第 45a 页 WYG0067-0628c.png
牛河者云南之丽江源也盖因朱思本言河源直
丽江宣抚司西北一千五百里故又附会为此说
然都实谓河源自平地涌出而宗泐云出抹必力
赤巴山都实自河源至昆崙行三十日而宗泐云
可七八百里百馀年间见闻异辞吾谁适从哉
玉鏊河源辨曰西域之迹发自张骞骞所历诸国甚
久且远东汉之世大秦条支安息至于海滨四万里
外重译贡献班超遣掾甘英穷临西海而还皆未睹
所谓昆崙也何元使得之易乎禹本纪言河出昆崙
卷十三上 第 45b 页 WYG0067-0628d.png
去嵩高五万里外国图云从大晋西七万里得昆崙
之墟今元使行不及五千里云已踰之何昆崙之近
乎自昔言昆崙者皆在西北元使所图乃在西南何
也然则元使所谓昆崙者果昆崙乎所谓星宿海者
果河源乎未可知也又曰吾尝考之河有两源一出
于阗一出昆崙之墟且汉使亦尝穷河源矣谓出于
阗其山多玉石采来献天子案古图书名其山为昆
之墟今元使行不及五千里云已踰之何昆崙之近
乎自昔言昆崙者皆在西北元使所图乃在西南何
也然则元使所谓昆崙者果昆崙乎所谓星宿海者
果河源乎未可知也又曰吾尝考之河有两源一出
于阗一出昆崙之墟且汉使亦尝穷河源矣谓出于
阗其山多玉石采来献天子案古图书名其山为昆
卷十三上 第 46a 页 WYG0067-0629a.png
崙然非古所谓昆崙也元使所见其殆是乎若昆崙
之墟彼固未之睹也又曰佛图调谓钟山西六百里
外有大昆崙又有小昆崙然则昆崙果非一乎昆崙
之远近不一河源恶乎定曰水经云昆崙在西北河
水出其东北陬东南流入渤海其一源出于阗之南
山北流与葱岭水合东注蒲昌海郭璞云河出昆崙
潜行地下至于阗国复分流岐出合而东注盐泽复
行积石为中国河此定论也予见近世之论河源者
每以一夫之目辄废千古之论故为之辨
之墟彼固未之睹也又曰佛图调谓钟山西六百里
外有大昆崙又有小昆崙然则昆崙果非一乎昆崙
之远近不一河源恶乎定曰水经云昆崙在西北河
水出其东北陬东南流入渤海其一源出于阗之南
山北流与葱岭水合东注蒲昌海郭璞云河出昆崙
潜行地下至于阗国复分流岐出合而东注盐泽复
行积石为中国河此定论也予见近世之论河源者
每以一夫之目辄废千古之论故为之辨
卷十三上 第 46b 页 WYG0067-0629b.png
按文恪以都实所谓昆崙未必真昆崙所谓星宿
海未必真河源不可以一夫之目废千古之论此
言是也至其论昆崙与河源大意谓葱岭之河不
始于葱岭自其西北昆崙之墟潜行地下东出为
葱岭河又东与于阗河合而东注于盐泽盐泽水
复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也其说本山
水二经及郭郦之注颇有根据然昔之言昆崙者
卷十三上 第 47a 页 WYG0067-0629c.png
实有二处一在西北为河源之所出一在西南为
弱水之所环不得云皆在西北也若夫元使所见
之昆崙明在吐蕃中而以为即汉武所名之山误
矣
又按吐蕃之源都实亲见之殆非妄言西域之源
具载于史汉岂为虚记然近世往往疑西域而信
吐蕃何也则以吐蕃之水与积石山下河相连为
有目者所共见而盐泽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为中
卷十三上 第 47b 页 WYG0067-0629d.png
国河者幽閟难知故也理有固然无足怪者故吾
以为欲辨二源之是非其枢要全在于积石积石
之河果为盐泽潜流之南出也则必有卓诡之状
与凡水不同者山海经云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
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泑泽即盐泽郦道元云
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流之上飞禽奋翮
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河水之洑也如是则其南
出于积石自地中而上奋湓溢汹涌之状倍奇于
以为欲辨二源之是非其枢要全在于积石积石
之河果为盐泽潜流之南出也则必有卓诡之状
与凡水不同者山海经云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
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泑泽即盐泽郦道元云
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流之上飞禽奋翮
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河水之洑也如是则其南
出于积石自地中而上奋湓溢汹涌之状倍奇于
卷十三上 第 48a 页 WYG0067-0630a.png
盐泽可知也水经云山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
流而道元绝无所发明则以积石久没于羌中人
不得至其地验其形故无可言也独怪唐人颇有
知大积石者聘使往来身历其地见吐蕃之水自
西南来即以为河源而不能于积石之下详察重
源之有无是为可恨耳元柯九思序河源志云太
祖征西夏取西凉府遂至黄河九渡九渡即也孙
斡伦河也世祖狃于旧闻久谓黄河出吐蕃中特
卷十三上 第 48b 页 WYG0067-0630b.png
以九渡之南导源未悉故遣都实一探之都实往
还驿路毕景奔驰经史遗文绝不留意即如积石
为大禹导河之始汉时东去河关县千馀里今以
朱思本记求之当在河折而东北过西宁州处都
实身历其地而不知而以唐之积石军为积石况
能察重源之有无邪元之君臣不学无术无足深
责后之学者凭一时之记注而直斥史汉为诞妄
则过矣自王文恪著辨以来学者始稍稍寻绎前
还驿路毕景奔驰经史遗文绝不留意即如积石
为大禹导河之始汉时东去河关县千馀里今以
朱思本记求之当在河折而东北过西宁州处都
实身历其地而不知而以唐之积石军为积石况
能察重源之有无邪元之君臣不学无术无足深
责后之学者凭一时之记注而直斥史汉为诞妄
则过矣自王文恪著辨以来学者始稍稍寻绎前
卷十三上 第 49a 页 WYG0067-0630c.png
载然天下之事理有古是而今非者亦有古非而
今是者执一以论即非通人使积石之地果有重
源显发之迹则汉史为是元史为非苟无其迹而
唯西南一大川自吐蕃来数千里与积石之河相
连则亦不可谓非河源矣盖山川出没灵变无方
必得淹通经术之士及一二精于物理者足践其
境目察其形心识其所以然而后可以断古今之
是非非张骞都实辈所能办亦非书生之笔舌所
卷十三上 第 49b 页 WYG0067-0630d.png
能争也
禹贡锥指卷十三上
禹贡锥指卷十三上
卷十三上 第 50a 页 WYG0067-063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
德清胡渭撰
南至于华阴
传曰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易氏曰河自
龙门口又二百里至陜州之西北对河为华州华阴
县蔡氏曰华阴华山之北也
水经注河水自皮氏县西文南出龙门口汾水从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
德清胡渭撰
南至于华阴
传曰河自龙门南流至华山北而东行易氏曰河自
龙门口又二百里至陜州之西北对河为华州华阴
县蔡氏曰华阴华山之北也
水经注河水自皮氏县西文南出龙门口汾水从
卷十三上 第 50b 页 WYG0067-0631b.png
东来注之(汾水出太原汾阳县管涔山西南流至汾阴县北而西注于河详见冀州)昔
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又南径梁山
原东(梁山晋之望也在冯翊夏阳西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又南崌谷水
注之(水出梁山东南注于河昔韩信袭魏王豹以木罂自此渡)又南径高门又
东南径华池南(池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高门东去华池三里)又东南径
司马子长墓北(太史公自叙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昔魏文侯与吴起浮)
(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于此也)又南径子夏石室(在今合阳县东)又南径
汾阴县西(今荣河县北有汾阴故城)又径合阳城东(故有莘邑为太姒之)
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又南径梁山
原东(梁山晋之望也在冯翊夏阳西临于河上山崩壅河三日不流)又南崌谷水
注之(水出梁山东南注于河昔韩信袭魏王豹以木罂自此渡)又南径高门又
东南径华池南(池在夏阳城西北四里许高门东去华池三里)又东南径
司马子长墓北(太史公自叙曰迁生于龙门是其坟墟所在矣昔魏文侯与吴起浮)
(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于此也)又南径子夏石室(在今合阳县东)又南径
汾阴县西(今荣河县北有汾阴故城)又径合阳城东(故有莘邑为太姒之)
卷十三上 第 51a 页 WYG0067-0632a.png
(国诗云在合之阳在渭之涘谓此也城南有瀵水东流注于河即合水县取名焉今县东四十里有)
(合阳故城)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平地开源濆泉上涌大几如输深)
(则不测俗呼为瀵魁与合阳瀵水夹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相潜通其水西南流注于河)又
南径陶城西(元和志云在临晋县北四十里)又南径蒲坂县西(舜所)
(都也今蒲州东南有蒲坂故城)又南径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有)
(夷齐墓)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亦曰雷水西南流注于河左传谓之)
(涑川)又南历船司空与渭水会(今华阴县东北五十里有船司空故城)
又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灌水北流径通谷又东北注于河述)
卷十三上 第 51b 页 WYG0067-0632b.png
(征记所谓潼谷水者也元和志云关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关)以今舆地言之河
自韩城县龙门山南流与汾水合(县志云河自龙门而南距合阳)
(不百里河壖多客土遇潦辄溃)又南径合阳县东其东岸则荣河
县临晋县(合阳在陜西同州东北一百十里黄河去县四十里荣河在山西蒲州东北一)
(百二十里黄河旧在县西五里明时渐徙而东正德二年遂至城下今去县仅七十步临晋在州东)
(北七十里黄河在县西三十里)又南径朝邑县东又南至华阴县
东北与渭水合其东岸则蒲州(朝邑在同州东三十里黄河去县二)
(十八里有临晋关华阴在华州东七十里黄河去县九十里蒲州在平阳府西南四百五十里黄河)
自韩城县龙门山南流与汾水合(县志云河自龙门而南距合阳)
(不百里河壖多客土遇潦辄溃)又南径合阳县东其东岸则荣河
县临晋县(合阳在陜西同州东北一百十里黄河去县四十里荣河在山西蒲州东北一)
(百二十里黄河旧在县西五里明时渐徙而东正德二年遂至城下今去县仅七十步临晋在州东)
(北七十里黄河在县西三十里)又南径朝邑县东又南至华阴县
东北与渭水合其东岸则蒲州(朝邑在同州东三十里黄河去县二)
(十八里有临晋关华阴在华州东七十里黄河去县九十里蒲州在平阳府西南四百五十里黄河)
卷十三上 第 52a 页 WYG0067-0632c.png
(旧在州西蒲津门外明万历八年河决东齧城闉甃石岸以障之今渐徙而西去城十馀里有蒲津)
(关与临晋关夹河相对)又南径雷首山西至潼关卫北(卫在陜西)
(都司东明析华阴地置西至华阴县界一里黄河在卫北一里潼关故城在卫东南四里左传所谓)
(桃林之塞元和志云自灵宝县以西至潼关皆是)折而东是为河曲(春秋文公)
(十二年秦晋战于河曲即此地也)此河水南至华阴之所经雍州
文所称龙门西河者也
穿渠引水非古也自沟洫之制废而灌溉之事兴
利于田而河则病矣关中引水溉田自郑国渠始
卷十三上 第 52b 页 WYG0067-0632d.png
及汉武时用郑当时言穿渠引渭以漕且溉南山
下用番系言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
坂下又用严熊言引洛溉重泉以东为龙首渠宣
房既塞用事者益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
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关中则有灵轵渠成国渠
湋渠六辅渠白渠皆溉田各万馀顷它小渠及陂
山通道者不可胜言故王莽时大司马长史张戎
议曰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
下用番系言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
坂下又用严熊言引洛溉重泉以东为龙首渠宣
房既塞用事者益争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
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关中则有灵轵渠成国渠
湋渠六辅渠白渠皆溉田各万馀顷它小渠及陂
山通道者不可胜言故王莽时大司马长史张戎
议曰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
卷十三上 第 53a 页 WYG0067-0633a.png
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诸郡以至京
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乾燥少水
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
决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
水也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
自利无溢决之害矣盖河水多泥急则通利缓则
淤淀今荣阳之下既有鸿沟华阴以上复有诸渠
分水太多则河流日迟河身日高故水暴至不能
卷十三上 第 53b 页 WYG0067-0633b.png
容汉人知此者鲜唯戎知之
东至于厎柱(渭按厎史记作砥)
传曰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
然在西虢之界渭按西虢今河南府之陜州是也厎
柱在州东四十里黄河中
水经注河水自华阴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黄卷坂傍绝涧涉此坂)
(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谓之函谷关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世谓)
(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堆者也寰宇记云河东县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按函谷关)
东至于厎柱(渭按厎史记作砥)
传曰厎柱山名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中若柱
然在西虢之界渭按西虢今河南府之陜州是也厎
柱在州东四十里黄河中
水经注河水自华阴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黄卷坂傍绝涧涉此坂)
(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卷以济潼矣历北出东崤谓之函谷关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世谓)
(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堆者也寰宇记云河东县风陵是女娲之墓秦汉以来俱系祀典按函谷关)
卷十三上 第 54a 页 WYG0067-0633c.png
(在今河南灵宝县南十一里黄卷潘岳西征赋作黄巷)又东北玉涧水注之
(水南出玉溪北流径阌乡城西而北注于河)又东径阌乡与全鸠涧水
合(水出南山北流注于河述征记云全节地名也其西名桃原古之桃林按图经全节即汉书全)
(鸠里戾太子死处在阌乡县东十里鸠涧西)又东径河北县南(与湖县分河按)
(河北今芮城湖县今阌乡)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水北出薄山南流入于河即渠)
(猪之水也)又东径芮城(芮伯万之故疆也按今芮城县北有河北故城唐贞观十一年)
(河溢坏陜州河北县即此)又东径湖县故城北(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武王)
(伐纣天下既定王及岳滨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三秦记曰桃林塞在长安东四百里若有)
卷十三上 第 54b 页 WYG0067-0633d.png
(军马好行则牧华山休息林下恶行则决河漫延人马不得过矣湖县故城在阌乡县东四十里)
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弘农县山北流入河)又东右合门水(洛水之枝)
(流也东北历阳华山又北径弘农县故城东而北注于河)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陜西)
(七里故名元和志云曹阳墟俗名七里涧在陜县西南七里黄河自灵宝界流入后汉献帝东归至)
(陜议者欲天子浮河东下太尉杨彪曰从此以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从也乃止)又东
径陜县北(河北对茅城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是)
(也河南即陜城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戴延之曰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县水百馀仞临)
(水者咸悚惕焉西北带河水涌起方数十丈盖史记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号山崩壅河所致耳按)
又东合柏谷水(水出弘农县山北流入河)又东右合门水(洛水之枝)
(流也东北历阳华山又北径弘农县故城东而北注于河)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陜西)
(七里故名元和志云曹阳墟俗名七里涧在陜县西南七里黄河自灵宝界流入后汉献帝东归至)
(陜议者欲天子浮河东下太尉杨彪曰从此以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从也乃止)又东
径陜县北(河北对茅城津亦取名焉春秋文公三年秦伯伐晋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是)
(也河南即陜城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戴延之曰城南倚山原北临黄河县水百馀仞临)
(水者咸悚惕焉西北带河水涌起方数十丈盖史记所云魏文侯二十六年号山崩壅河所致耳按)
卷十三上 第 55a 页 WYG0067-0634a.png
(今陜州治即陜县故城古焦国也茅津亦谓之大阳津与虢山俱在州西北三里)又东径
大阳县故城南(城在今平陆县东北地理志谓之北虢)又东沙涧水
注之(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孔安国云傅说隐于虞虢之间即此处也傅岩东北十馀里有颠)
(軨坂左传所谓入自颠軨者也其水南流注于河)又东过砥柱间砥柱山
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
河三穿既决水流疏分指状表目亦谓之三门矣
山在虢城东北大阳城东也(元和志云厎柱山俗名三门山在硖石县)
(东北五十里黄河中硖石本陜县地)河之右则殽水注之(水出河南盘殽山东)
卷十三上 第 55b 页 WYG0067-0634b.png
(北流与石殽水合水出石殽山山有二陵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北陵丈王所避风雨矣殽水又北注)
(于河)又东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导于千崤之山北流注于河河水翼岸夹山巍)
(峰岐举重岭干霄按崤在今河南府永宁县北六十里元和志云自东崤至西崤长三十五里在秦)
(关之东汉关之西崤与殽同)郑玄云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
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
河余按郑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
下五户以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桀出势
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
(于河)又东千崤之水注焉(水南导于千崤之山北流注于河河水翼岸夹山巍)
(峰岐举重岭干霄按崤在今河南府永宁县北六十里元和志云自东崤至西崤长三十五里在秦)
(关之东汉关之西崤与殽同)郑玄云地说河水东流贯砥柱触
阏流今世所谓砥柱者盖乃阏流也砥柱当在西
河余按郑说非是西河当无山以拟之自砥柱以
下五户以上其间一百二十里河水竦石桀出势
连襄陆盖亦禹凿以通河疑此阏流也其山虽辟
卷十三上 第 56a 页 WYG0067-0634c.png
尚梗湍流激石云洄澴波怒溢合有一十九滩水
流迅急势同三峡破害舟船自古所患(汉鸿嘉四年杨焉言)
(从河上下患砥柱隘可镌广之上乃今焉镌之裁没水中不能复去而令水益湍怒害甚平日魏景)
(初二年二月帝遣都督沙丘部监运谏议大夫寇兹帅众五千人岁常修治以平河阻晋泰始三年)
(正月武帝遣监运太中大夫赵国与都匠中郎将河东乐世帅众五千馀人修治河滩事见五户祠)
(铭虽世代加功水流漰渀涛波尚屯及其商舟是次鲜不踟蹰难济故有众峡诸滩之言五户滩名)
(有神祠通谓之五户将军按今陜州东一百六十里有五户滩在河中为湍激之处自此而东河流)
(稍为宽衍)以今舆地言之河自潼关卫北折而东径阌
卷十三上 第 56b 页 WYG0067-0634d.png
乡县北又东径灵宝县北其北岸则芮城县(阌乡在河)
(南陜州西少北一百三十里黄河南去县七里灵宝在州西六十里黄河南去县十里芮城在山西)
(解州西南七十里黄河在县南二十里薄山在县北十五里)又东径陜州北其
北岸则平陆县又东过厎柱(陜州在河南府西三百里平陆在解州东)
(南九十里砥柱山在黄河中西去陜州四十里西北去平陆五十里)唐赵冬曦三门
赋序曰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盖夏后
之所开凿其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
三门也次于其南有孤峰揭起峰顶平阔夏禹之
(南陜州西少北一百三十里黄河南去县七里灵宝在州西六十里黄河南去县十里芮城在山西)
(解州西南七十里黄河在县南二十里薄山在县北十五里)又东径陜州北其
北岸则平陆县又东过厎柱(陜州在河南府西三百里平陆在解州东)
(南九十里砥柱山在黄河中西去陜州四十里西北去平陆五十里)唐赵冬曦三门
赋序曰砥柱山之六峰者皆生河之中流盖夏后
之所开凿其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崖而立即所谓
三门也次于其南有孤峰揭起峰顶平阔夏禹之
卷十三上 第 57a 页 WYG0067-0635a.png
庙在焉西有孤石数丈圆如削成复次其南有三
峰东曰金门中曰三堆西曰天柱河水从黄老祠
前东流湍激蹙于孤石折流而南漱于三门苞于
庙山乃分为四流淙于三峰之下抵于曲隈会流
东注加以两崖夹水盘纡激射天下罕比(都穆曰砥柱在)
(陜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循河至三门集津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水行其间声激)
(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百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
(周数丈蔡氏书传以三门为砥柱州志亦谓砥柱即三门山皆未尝亲履其地故缪误若此按此说)
卷十三上 第 57b 页 WYG0067-0635b.png
(与赵赋小异要之诸峰在当时总为一巨石禹析之以通河三门亦砥柱也后人强生分别耳)此
河水东至厎柱之所经也
厎柱之险不减于龙门自古患之汉武帝时河东守
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馀万石更厎柱之艰败亡
甚多成帝鸿嘉四年使杨焉镌广之而水益湍怒为
害甚于故魏晋之世两经修治功卒不集隋开皇十五
年诏凿厎柱大业七年厎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唐贞
观十一年河溢坏陜州河北县二十年幸河北观厎柱
河水东至厎柱之所经也
厎柱之险不减于龙门自古患之汉武帝时河东守
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馀万石更厎柱之艰败亡
甚多成帝鸿嘉四年使杨焉镌广之而水益湍怒为
害甚于故魏晋之世两经修治功卒不集隋开皇十五
年诏凿厎柱大业七年厎柱崩偃河逆流数十里唐贞
观十一年河溢坏陜州河北县二十年幸河北观厎柱
卷十三上 第 58a 页 WYG0067-0635c.png
令魏徵勒铭是时自洛至陜皆运于陆(行三百里)自陜
至京乃运于水显庆中大匠杨务廉凿栈以挽漕
舟人以为苦开元二十二年从京兆尹裴耀卿言
开三门山北路十八里谓之北运(时于三门东西各置一仓东曰)
(集津西曰盐仓漕舟输其东仓而陆运以输西仓复以舟漕达关中)既避水险而陆
运庸钱亦省数十万缗二十九年陜州刺史李齐
物凿厎柱为门以通漕开山颠为挽路烧石沃醯
而凿之天宝元年上言三门运渠成然弃石入河
卷十三上 第 58b 页 WYG0067-0635d.png
激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门候水涨以人挽舟而
上岁漕经厎柱覆者几半贞元二年陜虢观察使
李泌益凿集津仓山西径为运道属于三门仓遂
罢南路陆运(见食货志按李泌事新书抚杜氏通典而旧书无之或以为疑非也)五
代建都于汴漕不由厎柱非其所急宋乾德初诏
重凿厎柱三门庆历中陜西用兵欧阳修请案裴
耀卿旧迹以通漕运而不果行自是之后无复有
以厎柱为言者矣大抵三门之险非镌凿所能除
上岁漕经厎柱覆者几半贞元二年陜虢观察使
李泌益凿集津仓山西径为运道属于三门仓遂
罢南路陆运(见食货志按李泌事新书抚杜氏通典而旧书无之或以为疑非也)五
代建都于汴漕不由厎柱非其所急宋乾德初诏
重凿厎柱三门庆历中陜西用兵欧阳修请案裴
耀卿旧迹以通漕运而不果行自是之后无复有
以厎柱为言者矣大抵三门之险非镌凿所能除
卷十三上 第 59a 页 WYG0067-0636a.png
尧都平阳冀之岛夷及兖青徐扬荆豫之贡道必
由厎柱或疑其时亦参用陆运以余观之三门之
险不专在厎柱其下兼有阏流为之阻盖自厎柱
以东夹河群山之水并注于河禹功既远泥沙日
积河上激六峰下阻十九滩湍波倍加汹涌昔人
计不及此但欲镌广三门一试于杨焉再试于李
齐物不惟无益而害且滋甚则以镌石落水河身
愈浅三门虽广不能胜百二十里之阏流故也禹
卷十三上 第 59b 页 WYG0067-0636b.png
治河率自下始孔传云或凿山或穿地度禹当日
必先浚阏流而后析厎柱析厎柱者凿山也浚阏
流者穿地也二险并去则贡舟直达帝都不必参
用陆运矣嗟乎世患无神禹耳岂患厎柱之不可
漕哉
又东至于孟津(释文孟津如字渭按孟史记汉书并作盟)
传曰孟津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正义
曰在孟地置津谓之孟津传云地名谓孟为地名耳
必先浚阏流而后析厎柱析厎柱者凿山也浚阏
流者穿地也二险并去则贡舟直达帝都不必参
用陆运矣嗟乎世患无神禹耳岂患厎柱之不可
漕哉
又东至于孟津(释文孟津如字渭按孟史记汉书并作盟)
传曰孟津地名在洛北都道所凑古今以为津正义
曰在孟地置津谓之孟津传云地名谓孟为地名耳
卷十三上 第 60a 页 WYG0067-0636c.png
杜预云孟津河内河阳县南孟津也在洛阳城北都
道所凑古今常以为津武王渡之近世以来呼为武
济渭按河阳本晋邑汉置县属河内郡其故城在今
河南怀庆府孟县西南三十里
左传隐十二年王与郑田有盟杜预曰盟即河阳
县南孟津孔疏于秦誓序云孟者河北地名春秋
所谓向盟是也盟古通作孟其地本在河北阎百
诗曰孟津之渐讹而南也自东汉始考更始二年
道所凑古今常以为津武王渡之近世以来呼为武
济渭按河阳本晋邑汉置县属河内郡其故城在今
河南怀庆府孟县西南三十里
左传隐十二年王与郑田有盟杜预曰盟即河阳
县南孟津孔疏于秦誓序云孟者河北地名春秋
所谓向盟是也盟古通作孟其地本在河北阎百
诗曰孟津之渐讹而南也自东汉始考更始二年
卷十三上 第 60b 页 WYG0067-0636d.png
使朱鲔等屯洛阳光武亦令冯异守孟津以拒之
是时孟津犹在北安帝永初五年羌入寇河东至
河内百姓惊奔南渡河使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
灵帝中平六年何进谋诛宦官使丁原烧孟津火
照城中城中者洛阳城中也则已移其名于河之
南犹蒲津关在蒲州临晋关在朝邑而史记正义
于汉王出临晋关下云即蒲津关在临晋县唐临
晋属蒲州是移河西之关名于河东也黎阳津在
是时孟津犹在北安帝永初五年羌入寇河东至
河内百姓惊奔南渡河使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
灵帝中平六年何进谋诛宦官使丁原烧孟津火
照城中城中者洛阳城中也则已移其名于河之
南犹蒲津关在蒲州临晋关在朝邑而史记正义
于汉王出临晋关下云即蒲津关在临晋县唐临
晋属蒲州是移河西之关名于河东也黎阳津在
卷十三上 第 61a 页 WYG0067-0637a.png
浚县白马津在滑县而通典于黎阳下曰有白马
津则又移河南之津名于河北大抵历代浸久土
俗传讹类如此也渭按延津在延津县北而唐志
新乡县有延津关棘津在胙城县北而寰宇记云
在汲县南七里此皆移河南之津名于河北与前
事相类杜预云河阳县南孟津确不可易又曰在
洛阳城北者谓其地南直洛城居天下之中欲明
都道所凑故举以为言非谓在河之南也西汉时
卷十三上 第 61b 页 WYG0067-0637b.png
河南无孟津孔传不言河阳似以为河南洛北传
出魏晋间手此又一證
林少颖云河自华阴至于厎柱夹两山之间其流
皆湍悍至于孟津然后其势稍缓可以横舟而渡
也渭按大阳县南有茅津秦穆公封殽尸自此济
河不待至河阳始可渡林说非是大河津济处甚
多唯孟津以都道所凑四通五达之衢故其名古
今特著耳
出魏晋间手此又一證
林少颖云河自华阴至于厎柱夹两山之间其流
皆湍悍至于孟津然后其势稍缓可以横舟而渡
也渭按大阳县南有茅津秦穆公封殽尸自此济
河不待至河阳始可渡林说非是大河津济处甚
多唯孟津以都道所凑四通五达之衢故其名古
今特著耳
卷十三上 第 62a 页 WYG0067-0637c.png
水经注河水自大阳县砥柱山东五户滩又东清
水从西北来注之(水出清廉山西东南流径垣县壶城东而注于河当在今垣曲)
(县西)又东与教水合(水出垣县北教山南流径鼓钟山伏入石下谓之伏流水复出)
(而南入于河今垣曲县西四十里有垣县故城)又东与畛水合(水出新安县青要山)
(北流注于河)又东会濝水(水出垣县王屋西山东南流历轵关南而东注于河今济)
(源县西有濝水)又东径平阴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县故晋阴)
(地阴戎之所居三老董公说高祖处陆机所谓皤皤董叟谟我平阴者也湛水篇云湛水出河内轵)
(县西北山东南流当平阴县之东北南入于河今济源县西南有湛水)又东径河阳
卷十三上 第 62b 页 WYG0067-0637d.png
县故城南(春秋书天王狩于河阳十三州志曰治河上河孟津河也)又径临平
亭北(帝王世纪曰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平阴者也按后汉明帝纪原陵注云临平亭南去洛)
(阳十五里)又东径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按洛阳故城)
(汉河南郡治在今洛阳县东北二十里)又东径平县故城北(俗谓之小平河)
(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按汉河南郡有平县即今孟)
(津县西北小平城也杜佑曰在巩县西北有津曰小平津)河南有钩陈垒世传
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河水至斯有盟津之
目论衡曰武王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故孟津亦
亭北(帝王世纪曰光武葬临平亭南西望平阴者也按后汉明帝纪原陵注云临平亭南去洛)
(阳十五里)又东径洛阳县北(河之南岸有一碑北面题云洛阳北界按洛阳故城)
(汉河南郡治在今洛阳县东北二十里)又东径平县故城北(俗谓之小平河)
(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按汉河南郡有平县即今孟)
(津县西北小平城也杜佑曰在巩县西北有津曰小平津)河南有钩陈垒世传
武王伐纣八百诸侯所会处河水至斯有盟津之
目论衡曰武王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故孟津亦
卷十三上 第 63a 页 WYG0067-0638a.png
曰盟津尚书所谓东至于孟津者也(又名富平津晋阳秋云杜)
(预造桥于富平津所谓造舟为梁者也又谓之陶河魏尚书仆射杜畿以帝将幸许试楼船覆于陶)
(河谓此也)以今舆地言之河水自陜州又东径渑池县
北其北岸则垣曲县(渑池在河南府西少北一百六十里垣曲在绛州西南二)
(百十里黄河在县南五里与渑池分水)又东径新安县北又东径洛
阳县北又东径孟津县北(新安在河南府西北七十里黄河去县七十里)
(洛阳河南府治黄河去县二十里绕北邙山之麓孟津县在府东北五十里黄河去县五里有陶渚)
(其西有峡石马渚高渚委粟津皆大河津济处县西北十五里有罗家滩又西为杨家滩柳滩杏滩)
卷十三上 第 63b 页 WYG0067-0638b.png
(及耕子马坟二滩皆在大河中)其北岸则济源县孟县(济源在怀庆府西七)
(十里黄河在县南七十里与新安洛阳分水孟县在府南少西五十五里黄河在县南二十里南对)
(小平津广二里有南城北城中潬城唐贞观十一年河溢毁中潬城帝幸白司马坂观之河阳三城)
(记云北城南临大河长桥架水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潬表里二城南北相望黄河两派贯于)
(三城之间每秋泛溢南北二城皆有濡足之患而中潬屹然如故容斋随笔云河中一洲名曰中潬)
(上有河伯祠水环四周乔木蔚然嘉祐八年秋大水冯襄了无遗迹中潬由是遂废孟县新志云即)
(今河中郭家滩也潬徒旱反)此河水又东至孟津之所经也
自古论河患者皆云孟津而下地平土疏移徙不
(十里黄河在县南七十里与新安洛阳分水孟县在府南少西五十五里黄河在县南二十里南对)
(小平津广二里有南城北城中潬城唐贞观十一年河溢毁中潬城帝幸白司马坂观之河阳三城)
(记云北城南临大河长桥架水南城三面临河屹立水滨中潬表里二城南北相望黄河两派贯于)
(三城之间每秋泛溢南北二城皆有濡足之患而中潬屹然如故容斋随笔云河中一洲名曰中潬)
(上有河伯祠水环四周乔木蔚然嘉祐八年秋大水冯襄了无遗迹中潬由是遂废孟县新志云即)
(今河中郭家滩也潬徒旱反)此河水又东至孟津之所经也
自古论河患者皆云孟津而下地平土疏移徙不
卷十三上 第 64a 页 WYG0067-0638c.png
常失禹故道然吾观孟津以上亦不能无患自杜
预建浮梁之后更三百馀年不闻为水所毁至唐
贞观十一年河溢坏中潬城始见于史逮宋而其
患弥甚史不绝书嘉祐八年大水冯襄中潬之城
遂废推原其故盖隋唐以来厎柱阏流之害倍于
曩时延及孟津河身亦浅水暴至不能容故也宋
世北河淤淀水不通行今南岸滩渚更多非止一
中潬矣(潘季驯两河经略疏曰黄河经行之地唯河南之土最松禹导河入海一经河南其)
卷十三上 第 64b 页 WYG0067-0638d.png
(水未必如今之浊今去禹导河之时复三千馀年流日久土日松土愈松水愈浊故平时之水以斗)
(计之沙居其六一入伏秋则居其八矣以二升之水载八分之沙非极湍急即至停滞故水分则流)
(缓流缓则沙停势所必至也)其所以不至远汜滥者徒以夹河
之山脉未尽地高土坚耳然上流之怒不泄则害
必钟于下流汉明帝诏曰左堤彊则右堤伤左右
皆彊则下方伤孟津之堤所谓左右皆彊则下方
伤者也至荥阳则左堤彊而右堤伤矣治河者欲
使洛汭以东永无溢决其可置孟津厎柱于度外
(计之沙居其六一入伏秋则居其八矣以二升之水载八分之沙非极湍急即至停滞故水分则流)
(缓流缓则沙停势所必至也)其所以不至远汜滥者徒以夹河
之山脉未尽地高土坚耳然上流之怒不泄则害
必钟于下流汉明帝诏曰左堤彊则右堤伤左右
皆彊则下方伤孟津之堤所谓左右皆彊则下方
伤者也至荥阳则左堤彊而右堤伤矣治河者欲
使洛汭以东永无溢决其可置孟津厎柱于度外
卷十三上 第 65a 页 WYG0067-0639a.png
乎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释文伾或作岯音丕又皮鄙反徐扶眉反又敷眉反韦音嚭郭抚梅)
(反或作渭按史记作邳)
传曰洛汭洛入河处山再成曰伾至于大伾而北行
正义曰洛入河处河南巩县东也释山云再成英一
成岯李巡曰山再重曰英一重曰岯传云再成曰伾
与尔雅不同盖所见异也郑玄云大岯在脩武武德
之界张揖云成皋县山也汉书音义有臣瓒者以为
修武武德无此山也成皋县山又不一成今黎阳县
卷十三上 第 65b 页 WYG0067-0639b.png
山临河岂不是大岯乎瓒言当然程氏曰洛既北入
河河之南洛之北其两间为汭汭之为言在洛水之
内渭水入河之间亦名渭汭是其义也黎阳山在大
河垂欲趋北之地经之于河方其自南而东尝即华
阴以记折东之始今其流东已远垂欲折北亦当以
地之极东者记之参揣其叙则黎阳实为惬当而成
皋则为太蚤也渭按巩县汉属河南郡其故城在今
河河之南洛之北其两间为汭汭之为言在洛水之
内渭水入河之间亦名渭汭是其义也黎阳山在大
河垂欲趋北之地经之于河方其自南而东尝即华
阴以记折东之始今其流东已远垂欲折北亦当以
地之极东者记之参揣其叙则黎阳实为惬当而成
皋则为太蚤也渭按巩县汉属河南郡其故城在今
卷十三上 第 66a 页 WYG0067-0639c.png
河南府巩县西南三十里修武武德汉属河内郡修
武故城在今卫辉府获嘉县西北武德故城在今怀
庆府武陟县东成皋汉属河南郡其故城在今开封
府郑州汜水县西北黎阳汉属魏郡其故城在今大
名府浚县东北大伾山在县东南二里
书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召诰曰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史记周本纪
武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武故城在今卫辉府获嘉县西北武德故城在今怀
庆府武陟县东成皋汉属河南郡其故城在今开封
府郑州汜水县西北黎阳汉属魏郡其故城在今大
名府浚县东北大伾山在县东南二里
书序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召诰曰太保乃以庶殷攻位于洛汭史记周本纪
武王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
卷十三上 第 66b 页 WYG0067-0639d.png
左传昭元年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子颍馆于雒
汭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杜
注云雒汭在河南巩县南水曲流为汭郦道元曰
洛汭即什谷张仪说秦云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
史记音义云巩县有鄩谷水者也渭按杜元凯云
水曲流为汭盖洛水自故洛阳城南东流至偃师
县东南折而北径巩县东又北入于河谓曲流为
汭亦无不可也
汭刘子曰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杜
注云雒汭在河南巩县南水曲流为汭郦道元曰
洛汭即什谷张仪说秦云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
史记音义云巩县有鄩谷水者也渭按杜元凯云
水曲流为汭盖洛水自故洛阳城南东流至偃师
县东南折而北径巩县东又北入于河谓曲流为
汭亦无不可也
卷十三上 第 67a 页 WYG0067-0640a.png
薛士龙曰大伾山许慎说今黎阳之黎山是其说
不始于臣瓒矣今按岯二字说文俱无伾字下
引诗以车伾伾坏字下云丘再成者与孔传同并
无薛所称语慎有五经异义或出其中然宋时此
书已亡薛何由见且郑康成生于慎后云大伾在
修武武德之界张揖三国魏人亦云成皋县山成
皋河北岸即修武武德也可见汉魏时未有指黎
山为大伾者实臣瓒倡之郦元犹不从从瓒自颖
卷十三上 第 67b 页 WYG0067-0640b.png
达始此后人胜前人处薛所称疑是徐锴说文系
传语出楚金误为叔重耳志家漫载不复讨论故
辨之
黎阳山一名黎山水经注云黎阳县黎侯国也晋
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
山之名取水在其阳以为名也刘桢黎阳山赋曰
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隋志黎
阳县有大伾山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阳东山
传语出楚金误为叔重耳志家漫载不复讨论故
辨之
黎阳山一名黎山水经注云黎阳县黎侯国也晋
灼曰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其山上碑云县取
山之名取水在其阳以为名也刘桢黎阳山赋曰
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青坛承祀高碑颂灵隋志黎
阳县有大伾山括地志云大伾山今名黎阳东山
卷十三上 第 68a 页 WYG0067-0640c.png
又名青坛山山在卫州黎阳县南七里顾炎武肇
城记云尔雅山一成曰伾孔安国曰山再成曰伾
今观山形当以安国为是山上有青坛汉光武平
王郎还至黎阳筑坛祭告天地百神刘桢赋所谓
青坛承祀高碑颂灵者也浚县新志云大伾山周
五十里高四十丈有奇峰巘秀拔若倚屏幛今按
县北六里又有紫金山在大伾之东北翠石棱棱
山无馀土县东有凤皇山与紫金东西并峙县西
卷十三上 第 68b 页 WYG0067-0640d.png
南一里有浮丘山高三十馀丈县治正跨其上皆
大伾之支陇贾让所谓东山也县西南四十馀里
有同山县西二十里有白祀山县西北二十五里
有善化山即古枉人山俗名上阳三山周三十里
高六十馀丈此皆贾让所谓西山也上阳三山当
指同山白祀枉人而李垂导河书以大伾上阳太
行为三山大谬宋河渠志又有居山汶子二小山
在大山之东北盖即县志所称紫金凤皇也
大伾之支陇贾让所谓东山也县西南四十馀里
有同山县西二十里有白祀山县西北二十五里
有善化山即古枉人山俗名上阳三山周三十里
高六十馀丈此皆贾让所谓西山也上阳三山当
指同山白祀枉人而李垂导河书以大伾上阳太
行为三山大谬宋河渠志又有居山汶子二小山
在大山之东北盖即县志所称紫金凤皇也
卷十三上 第 69a 页 WYG0067-0641a.png
水经注河水自平县故城北又东径巩县北(河水于此)
(有五社津县北有山临城谓之崟原丘其下有穴谓之巩穴直穴有渚谓之鲔渚吕氏春秋武王伐)
(纣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即是处也按五社津在今巩县北五里崟原丘在县西北三十里)洛
水从县西北流注之(洛汭北对琅邪渚入于河谓之洛口清浊异流皦焉殊别)
又东径成皋县北济水从北来注之(河水自洛口又东左径平)
(皋县南又东径怀县南济水故道之所入与成皋分河水按平皋废县在今温县东怀县故城在今)
(武陟县西南)又径黄马坂北(谓之黄马关今在汜水县西十五里)又东径
旋门坂北(今成皋西大坂曹大家东征赋曰望河洛之交流看成皋之旋门者也今在汜)
卷十三上 第 69b 页 WYG0067-0641b.png
(水县西南十里)又东径大伾下(成皋县故城萦带伾阜绝岸峻周河水南对玉门昔)
(汉祖与滕公潜出济于是处也按大伾山在汜水县西一里有大涧九曲一名九曲山西去洛口裁)
(四十里非禹贡之大伾明甚)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方山北流径虎牢)
(城东又北注于河按方山在汜水县南四十里)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按板渚在汜水县东北二十里即板城渚隋大业初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阳入汴是也)又
东径荥阳县蒗荡渠出焉(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
(月弥广水门故处皆在水中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汴渠乃诏王景与将作谒者王昊筑堤修堨起)
(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馀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带十里一水门更相)
(汉祖与滕公潜出济于是处也按大伾山在汜水县西一里有大涧九曲一名九曲山西去洛口裁)
(四十里非禹贡之大伾明甚)又东合汜水(水南出浮戏山世谓之方山北流径虎牢)
(城东又北注于河按方山在汜水县南四十里)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按板渚在汜水县东北二十里即板城渚隋大业初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历荥阳入汴是也)又
东径荥阳县蒗荡渠出焉(汉平帝之世河汴决坏未及得修汴渠东侵日)
(月弥广水门故处皆在水中明帝永平十二年议治汴渠乃诏王景与将作谒者王昊筑堤修堨起)
(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有馀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开涧防遏冲要疏决壅带十里一水门更相)
卷十三上 第 70a 页 WYG0067-0641c.png
(洄注无复溃漏之患顺帝阳嘉中又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古淮口咸曰金堤灵帝建宁中)
(又增修石门以遏渠口水盛则通注津耗则辍流按古荥阳今为荥泽河阴二县地蒗荡渠首受河)
(处即今河阴县西二十里之石门渠是也河渠书言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亦即其处班志河南)
(荥阳县下云有浪汤渠首受泲泲即济也汉人谓济水截河而南故曰首受泲京相璠所谓出河之)
(济宋张洎云即鸿沟也蒗荡渠东南流为荥渎济水为官渡水为阴沟汳水浚仪渠其在大梁城南)
(者为鸿沟鸿沟南流兼沙水之目沙水枝津又为睢水涡水名称不一要皆河阴石门河水为之委)
(别而原同也志家不晓系鸿沟于今荥阳县汉京县地系蒗荡于荥泽县系石门渠于河阴县似各)
(为一水原委不相贯者而人以河阴石门与荥口石门混为一处故详辨之若隋炀引板渚口水入)
卷十三上 第 70b 页 WYG0067-0641d.png
(汴则在汜水县东北二十里汉成皋县地其非古荥阳引河处亦明矣)河水又东北
径卷之扈亭北(左传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竹书纪年晋出公二十二年)
(河绝于扈即于是也按杜预云扈郑地在荥阳卷县西北今原武县西北有扈亭)又东径
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
(八激堤)又东径卷县北(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按卷县故城在原武县西)
(北七里城东有济隧济水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与出河之济会)又东北径武德
县东沁水从西来注之(沁水篇云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东南流径武德)
(县南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又东北径酸枣县西濮水东出
径卷之扈亭北(左传文公七年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竹书纪年晋出公二十二年)
(河绝于扈即于是也按杜预云扈郑地在荥阳卷县西北今原武县西北有扈亭)又东径
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令谒者于岑于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
(八激堤)又东径卷县北(楚庄祀河告成而还即是处也按卷县故城在原武县西)
(北七里城东有济隧济水上承河水于卷县北河南与出河之济会)又东北径武德
县东沁水从西来注之(沁水篇云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东南流径武德)
(县南又东南至荥阳县北东入于河)又东北径酸枣县西濮水东出
卷十三上 第 71a 页 WYG0067-0642a.png
焉(汉孝文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大发卒塞之今无水按酸枣故城在今延津县北十五里济水)
(注云濮水受河于酸枣县汉世塞之即此濮水也)河水又东北通谓之延
津(元和志云滑州灵昌县有延津即灵昌津在县东北二十二里今滑县西南有灵昌废县津在)
(白马津之西南)又东径燕县故城北(河水于是有棘津之名故南津也春秋僖)
(公二十一年晋将伐曹曹在县东假道于卫卫人不许还自南河济即此也按今胙城县东有东燕)
(故城棘津又名石济宋元嘉中垣护之以水军守石济是也)又东淇水入焉(淇水)
(口亦名清河口以淇清二水合流入河故互受其名也详见北过降水下)又东径遮害
亭南(沟洫志曰在淇水口东十八里有金堤堤高一丈自淇口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四)
卷十三上 第 71b 页 WYG0067-0642b.png
(五丈按淇水口贾让云在黎阳南七十馀里遮害亭西十八里是河先合淇水而后经遮害亭也)
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也(按宿胥口在浚县西南遮害亭东详见北过降)
(水下)以今舆地言之河水自孟津县北又东径巩县
北洛水入焉其北岸则温县济水入焉(巩县在河南府东少)
(北一百三十里黄河南去县十里洛水旧于此入河今又东过汜水县至满家沟入河温县在怀庆)
(府东南五十里黄河在县南新志云河旧离城二十里今渐徙而北逼近城隈矣济水古于武陟县)
(东入河后徙流径温县南至平皋入河今故道尽陷河中)又东径汜水县北又
东径荥阳县北其北岸则武陟县沁水入焉(汜水在开)
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也(按宿胥口在浚县西南遮害亭东详见北过降)
(水下)以今舆地言之河水自孟津县北又东径巩县
北洛水入焉其北岸则温县济水入焉(巩县在河南府东少)
(北一百三十里黄河南去县十里洛水旧于此入河今又东过汜水县至满家沟入河温县在怀庆)
(府东南五十里黄河在县南新志云河旧离城二十里今渐徙而北逼近城隈矣济水古于武陟县)
(东入河后徙流径温县南至平皋入河今故道尽陷河中)又东径汜水县北又
东径荥阳县北其北岸则武陟县沁水入焉(汜水在开)
卷十三上 第 72a 页 WYG0067-0642c.png
(封府郑州西一百一十里黄河南去县二十五里荣阳在郑州西七十里黄河南去县二十五里武)
(陟在怀庆府东一百里黄河在县南十五里沁水源出山西沁州沁源县之绵山穿太行而东南流)
(历济源河内修武至武陟县东一里入河名南贾口方舆纪要云明永乐九年沁河溢淹没县境田)
(庐诏修决口以禦之盖沁水多沙而横暴也)又东径河阴县北又东径
荥泽县北其北岸则获嘉县(河阴在郑州西北五十里黄河南去县十)
(里荥泽在州北五十里黄河旧去县十里近时河益南侵直逼县城矣获嘉在卫辉府西南九十里)
(黄河旧在县南六十里明天顺中河自武陟徙入原武而县界之流遂绝)又东径原武
县北(原武在开封府西一百二十里黄河南去县二十里)又东径阳武县北
卷十三上 第 72b 页 WYG0067-0642d.png
(阳武在府西北九十里黄河旧在县北二十三里与新乡分水元至元中河徙出阳武县南而县北)
(之流遂绝)又东径延津县北又东径胙城县北其北岸
则新乡汲县(延津在府西北九十里黄河旧在县北明成化中河徙从县南入封丘界)
(而县北之流遂绝胙城在卫辉府东南三十五里黄河旧在县北一里金明昌五年河徙自阳武灌)
(封丘而东而胙城之流遂绝新乡在府西南五十里黄河旧在县西南元至元九年新乡县广盈仓)
(南河北岸决五十馀步寻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命修完之其后河徙自原武出阳武南而新乡之流)
(遂绝汲县为府治黄河旧在县东南十七里与胙城分水府志云自获嘉县西南四十里至新乡县)
(南又东北至胙城县又北接汲县皆有汉古堤城东南有杏园镇为河津戍守处自金明昌中河徙)
(之流遂绝)又东径延津县北又东径胙城县北其北岸
则新乡汲县(延津在府西北九十里黄河旧在县北明成化中河徙从县南入封丘界)
(而县北之流遂绝胙城在卫辉府东南三十五里黄河旧在县北一里金明昌五年河徙自阳武灌)
(封丘而东而胙城之流遂绝新乡在府西南五十里黄河旧在县西南元至元九年新乡县广盈仓)
(南河北岸决五十馀步寻又崩一百八十三步命修完之其后河徙自原武出阳武南而新乡之流)
(遂绝汲县为府治黄河旧在县东南十七里与胙城分水府志云自获嘉县西南四十里至新乡县)
(南又东北至胙城县又北接汲县皆有汉古堤城东南有杏园镇为河津戍守处自金明昌中河徙)
卷十三上 第 73a 页 WYG0067-0643a.png
(而汲县之流遂绝)又东北至浚县西南古宿胥口大伾山
在其东北其南岸则滑县(浚县在大名府西南一百八十里滑县在府西)
(南二百里黄河旧在浚县东南滑县西北自金明昌中河离汲县而浚滑之流遂绝)此河水
东过洛汭至于大伾之所经也
凡二水并行一盛则一微自然之势也宋元祐初
苏辙上疏有云黄河之性急则通流缓则淤淀既
无东西皆急之势安有两河并行之理此格言也
盖上流宜合而不宜分合则流急而沙去分则流
卷十三上 第 73b 页 WYG0067-0643b.png
缓而沙停而禹顾于大伾之南酾为漯川者则以
河势欲东不得不分之以泄其怒以漯川一道分
河流十之一二不使指大如股亦未为害耳及周
之衰王政不修水官失职诸侯各擅其山川以为
己利于是有荥阳下引河为鸿沟者自是以后日
渐穿通枝津交络宋郑陈蔡曹卫之郊无所不达
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无他河水之入鸿沟者多
则经流迟贮不能冲刷泥沙故也宿胥之塞实鸿
河势欲东不得不分之以泄其怒以漯川一道分
河流十之一二不使指大如股亦未为害耳及周
之衰王政不修水官失职诸侯各擅其山川以为
己利于是有荥阳下引河为鸿沟者自是以后日
渐穿通枝津交络宋郑陈蔡曹卫之郊无所不达
至定王五年河遂南徙无他河水之入鸿沟者多
则经流迟贮不能冲刷泥沙故也宿胥之塞实鸿
卷十三上 第 74a 页 WYG0067-0643c.png
沟致之不然禹功历千馀岁而不敝何独至春秋
一旦变迁也哉
河自孟津以下出险就平兼会济沁伊洛渐有奔
放之势然南岸巩至荥泽山脉不断濒河地形高
卬河不能决而南故广武以东无河患禹但猪荥
波而其事毕矣自鸿沟既开不惟害及禹河而豫
之东境亦被其灾汉平帝之世河侵汴渠岁月逾
甚荥泽塞为平地陶丘不辨壤坟后虽修治而决
卷十三上 第 74b 页 WYG0067-0643d.png
溢时有边韶荥口石门碑云一有决溢弥原淹野
蚁孔之溃害起不测此鸿沟之遗患也故黄文叔
曰蒗荡出河断非禹迹禹之行河本以河湍悍难
行平地故酾二渠以引河而载之高地二渠非得
已也后世不识圣人之意妄凿河为渎或不顺地
阞或附属不理孙故其势易决(考工记凡沟逆地阞谓之不行水属)
(不理孙谓之不行注云沟谓造沟阞谓脉理属读为注孙顺也不行谓决溢也禹凿龙门播九河为)
(此逆阞与不理孙也孙音逊)盖非独蒗荡也其下濮水通河而
蚁孔之溃害起不测此鸿沟之遗患也故黄文叔
曰蒗荡出河断非禹迹禹之行河本以河湍悍难
行平地故酾二渠以引河而载之高地二渠非得
已也后世不识圣人之意妄凿河为渎或不顺地
阞或附属不理孙故其势易决(考工记凡沟逆地阞谓之不行水属)
(不理孙谓之不行注云沟谓造沟阞谓脉理属读为注孙顺也不行谓决溢也禹凿龙门播九河为)
(此逆阞与不理孙也孙音逊)盖非独蒗荡也其下濮水通河而
卷十三上 第 75a 页 WYG0067-0644a.png
酸枣决瓠水通河而瓠子决汴渠亦屡决至王景
治汴凿山开涧十里置门使水更相回注紊乱渠
脉而禹迹益坏矣且所为通淮泗者以舟楫之利
也菏已通矣而何更用通蒗荡哉其曰禹塞淫水
而凿之者春秋战国之世商榷功利而忽远图并
植私徇欲而不顾大经策谋之士托其名于禹而
世不察也河渠书云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
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其在春秋战国
卷十三上 第 75b 页 WYG0067-0644b.png
之际明矣伟哉此论善发禹贡之蕴并可以證徐
州达于河之误昔汉武帝云河乃大禹之所道也
圣人作事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改更唯英主
能为是言周衰列国之君不明斯义苟欲便转输
资灌溉则妄引河流贯注境内狃于一时之小利
而不顾万世之大害穿渠之祸甚于曲防真夏王
之罪人也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上
州达于河之误昔汉武帝云河乃大禹之所道也
圣人作事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改更唯英主
能为是言周衰列国之君不明斯义苟欲便转输
资灌溉则妄引河流贯注境内狃于一时之小利
而不顾万世之大害穿渠之祸甚于曲防真夏王
之罪人也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上
卷十三上 第 76a 页 WYG0067-064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下
德清胡渭撰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释文降如字郑户江反渭按降汉书作洚字之误也)
传曰降水水名入河渭按宋张洎云降水即浊漳也
字或作绛地理志上党屯留县下云桑钦言绛水出
西南东入海郦道元引此文作入漳云绛水发源屯
留下乱漳津与漳俱得通称也通典云漳水横流而
入河在今广平郡肥乡县界大陆城名见冀州河渠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下
德清胡渭撰
北过降水至于大陆(释文降如字郑户江反渭按降汉书作洚字之误也)
传曰降水水名入河渭按宋张洎云降水即浊漳也
字或作绛地理志上党屯留县下云桑钦言绛水出
西南东入海郦道元引此文作入漳云绛水发源屯
留下乱漳津与漳俱得通称也通典云漳水横流而
入河在今广平郡肥乡县界大陆城名见冀州河渠
卷十三上 第 76b 页 WYG0067-0644d.png
书云禹道河至于大伾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
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
地过降水至于大陆二渠其一为漯川自黎阳大伾
山南东北流至千乘入海其一则河之经流自大伾
山西南折而北为宿胥口又东北径邺县东至列人
斥章县界合漳水是为北过降水沟洫志王横曰禹
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
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
地过降水至于大陆二渠其一为漯川自黎阳大伾
山南东北流至千乘入海其一则河之经流自大伾
山西南折而北为宿胥口又东北径邺县东至列人
斥章县界合漳水是为北过降水沟洫志王横曰禹
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
卷十三上 第 77a 页 WYG0067-0645a.png
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宜更开空使缘西山足乘
高地而东北入海即此道也水经所叙漳水自平恩
以下皆禹河之故道河自斥漳又东北径平恩曲周
以至钜鹿其西畔为大陆也汉钜鹿县唐为平乡钜
鹿二县属邢州今属顺德府钜鹿故城即今平乡县
治
正义云地理志降水在信都县案汉书以襄国为
信都在大陆之西或降水发源在此下尾至今之
高地而东北入海即此道也水经所叙漳水自平恩
以下皆禹河之故道河自斥漳又东北径平恩曲周
以至钜鹿其西畔为大陆也汉钜鹿县唐为平乡钜
鹿二县属邢州今属顺德府钜鹿故城即今平乡县
治
正义云地理志降水在信都县案汉书以襄国为
信都在大陆之西或降水发源在此下尾至今之
卷十三上 第 77b 页 WYG0067-0645b.png
信都故得先过降水乃至大陆郑以降读为下江
反声转为共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
县入河此近降水周时国于此地者恶言降故谓
之共此郑胸臆不可从也渭按襄国今为邢台县
县界绝无降源孔说非是郦注浊漳引郑玄尚书
注言降水字不当作绛是也而读降为郕降于齐
师之降以淇水为降水共城为降城则谬又曰今
河所从去大陆远矣馆陶北屯氏河其故道与郦
反声转为共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至魏郡黎阳
县入河此近降水周时国于此地者恶言降故谓
之共此郑胸臆不可从也渭按襄国今为邢台县
县界绝无降源孔说非是郦注浊漳引郑玄尚书
注言降水字不当作绛是也而读降为郕降于齐
师之降以淇水为降水共城为降城则谬又曰今
河所从去大陆远矣馆陶北屯氏河其故道与郦
卷十三上 第 78a 页 WYG0067-0645c.png
以为近是今考地理志馆陶县下云河水别出为
屯氏河东北至章武入海今馆陶临清清平高唐
景州南皮沧州盐山界中并有古屯氏河则屯河
行清河之东大河故渎之西其为禹河故道理或
有之然邺县故大河在东北入海地志有明文禹
河既自宿胥口北行至邺岂复东行至馆陶而与
屯氏相接哉其非禹迹亦明矣
水经注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元和志云在县)
卷十三上 第 78b 页 WYG0067-0645d.png
(西南六十五里)东径长水县故城南(城在今县西)屈从县东北
流陶水注之(水自城北东注于漳)又东径屯留县南又屈径
其城东东北流有绛水注之绛水西出谷远县东
发鸠之谷为滥水(发鸠谷一名盘秀岭又名方山鹿渎山盘石山后魏地形志蓝)
(水出寄氏县盘秀岭南北流入浊漳元和志绛水出屯留县西南方山去县八十四里寰宇记引冀)
(州图谓之鹿渎山屯留新志盘秀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一名盘石山按汉志上党有榖远县在今屯)
(留县界寄氏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蓝水即滥水绛水之上源也或分蓝绛为二水谓蓝出其阳绛)
(出其阴非是)东径屯留县故城南东北流入于漳故桑
流陶水注之(水自城北东注于漳)又东径屯留县南又屈径
其城东东北流有绛水注之绛水西出谷远县东
发鸠之谷为滥水(发鸠谷一名盘秀岭又名方山鹿渎山盘石山后魏地形志蓝)
(水出寄氏县盘秀岭南北流入浊漳元和志绛水出屯留县西南方山去县八十四里寰宇记引冀)
(州图谓之鹿渎山屯留新志盘秀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一名盘石山按汉志上党有榖远县在今屯)
(留县界寄氏故城在县西南七十里蓝水即滥水绛水之上源也或分蓝绛为二水谓蓝出其阳绛)
(出其阴非是)东径屯留县故城南东北流入于漳故桑
卷十三上 第 79a 页 WYG0067-0646a.png
钦云绛水出屯留西南东入漳也(地形志屯留县绛水自寄氏界)
(来入浊漳因名交漳)漳水又东陈水注之(水出西发鸠山东注于漳)漳水
又东北径壶关县故城西(县有壶口关今在黎城县东北太行山上)屈
径其城北历鹿台山与铜鞮水合(元和志鹿台山在襄垣县南二)
(十里浊漳水在县南二十一里)又东径襄垣县故城南(城在今县北)又
东北径潞县北(元和志漳水一名潞水在潞城县北)又东北径望夫
山涅水注之(山在今黎城县东北元和志清漳水在黎城县东北五十里浊漳水在县)
(西北五十六里)又东径磻阳城北仓石水入焉(水出林虑县东北流)
卷十三上 第 79b 页 WYG0067-0646b.png
(至磻阳城东而北注于漳按磻阳城在今林县北八十里)又东径武安县清漳
水自涉县东南来注之世谓之交漳口(元和志清漳水一名)
(涉河在涉县南一里)又东出山径邺县西(故邺城在今临漳县西可四十里西)
(接林县界有太行林虑倚阳天平诸山漳水之所经也)又东径三户津(在故邺城)
(西四十里)又东径武城南(故邺城北漳水上有讲武城曹操所筑盖即此也)又
东北径西门豹祠前(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
(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水以溉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又北径祭陌西(西门)
(豹沉巫处田融以为紫陌在故邺城西北五里)又东径梁期城南(城在故邺城北)
水自涉县东南来注之世谓之交漳口(元和志清漳水一名)
(涉河在涉县南一里)又东出山径邺县西(故邺城在今临漳县西可四十里西)
(接林县界有太行林虑倚阳天平诸山漳水之所经也)又东径三户津(在故邺城)
(西四十里)又东径武城南(故邺城北漳水上有讲武城曹操所筑盖即此也)又
东北径西门豹祠前(昔魏文侯以西门豹为邺令引漳以溉邺民赖其用其后)
(魏襄王以史起为邺令又堰水以溉邺田咸成沃壤百姓歌之)又北径祭陌西(西门)
(豹沉巫处田融以为紫陌在故邺城西北五里)又东径梁期城南(城在故邺城北)
卷十三上 第 80a 页 WYG0067-0646c.png
(五十里)又径平阳城北(括地志云临漳县西二十五里有平阳故城)又东
右径斥丘县北即裴县故城南(元和志成安县浊漳水西自滏阳县)
(界流入斥丘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又东北径列人县故城南右合
白渠故渎(白渠水出魏郡武安县东南流径肥乡县故城北又径列人右会漳津今无水)
(地理志曰白渠东至列人入漳是也按肥乡故城在今肥乡县西二十二里魏分邯郸县地置列人)
(故城在县北三十里列人堤上)又东北径斥漳县南(今曲周县东有斥漳故城)
(元和志漳水在曲周县西二十九里)尚书所谓覃怀厎绩至于衡漳
者也以今舆地言之屯留壶关襄垣潞城黎城(并属)
卷十三上 第 80b 页 WYG0067-0646d.png
(山西潞安府)林县涉县邺县(并属河南彰德府)成安肥乡曲周
(并属直隶广平府)界中皆禹贡降水之所经也
汉志杂采古记故漳绛二水并存实一川也漳绛
本入河及河徙之后漳绛循河故道而下故郦元
云水流间关所在著目信都复见绛名而东入于
海也然汉志信都之绛水则又有别志云故章河
在北东入海禹贡绛水亦入海盖县北故漳即禹
河之故道而绛水出其南则漳水之徙流郦元所
(并属直隶广平府)界中皆禹贡降水之所经也
汉志杂采古记故漳绛二水并存实一川也漳绛
本入河及河徙之后漳绛循河故道而下故郦元
云水流间关所在著目信都复见绛名而东入于
海也然汉志信都之绛水则又有别志云故章河
在北东入海禹贡绛水亦入海盖县北故漳即禹
河之故道而绛水出其南则漳水之徙流郦元所
卷十三上 第 81a 页 WYG0067-0647a.png
谓绛渎者也浊漳注云漳水自南宫县故城西(城在)
(今县西北)又北绛渎出焉今无水故渎东南径九门城
南(城在今藁城县西北二十五里)又东南径南宫城北(元和志绛水故渎在)
(南宫县东南六里)又东南径缭城县故城北(十三州志曰经县东五十)
(里有缭城故县也按河水注云张甲河左渎北径经城东缭城西又径南宫县西又注绛渎即此水)
(也缭城在今南宫县东南经城在今威县北)左径安城南(故信都之安乡也今在冀)
(州东南)又东北径辟阳亭(今冀州东南二十五里有辟阳故城)又北径
信都城东散入泽渚(信都城即今冀州治)西至于信都城(句)
卷十三上 第 81b 页 WYG0067-0647b.png
东连于广川县之张甲故渎同归于海(今枣强县东三十里)
(有广川故城河水注云张甲河右渎自广川县东北径其故城西又东北至脩县东会清河入漳脩)
(与蓨同音条)故地理志曰禹贡绛水在信都东入于海
也(淇水注云清河东径脩县南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又东北径东光会大河故渎又东)
(北径南皮浮阳滹沱别渎注焉浊漳注云漳水会滹沱别渎又东北入清河又东北径章武平舒入)
(海此即信都绛水入海之道也)盖汉时信都之漳水徙从其县南
故地志以此为绛水而目县北之渎曰故漳河其
后漳又复北道故水经叙漳水仍自信都县西东
(有广川故城河水注云张甲河右渎自广川县东北径其故城西又东北至脩县东会清河入漳脩)
(与蓨同音条)故地理志曰禹贡绛水在信都东入于海
也(淇水注云清河东径脩县南又东北左与张甲屯绛故渎合又东北径东光会大河故渎又东)
(北径南皮浮阳滹沱别渎注焉浊漳注云漳水会滹沱别渎又东北入清河又东北径章武平舒入)
(海此即信都绛水入海之道也)盖汉时信都之漳水徙从其县南
故地志以此为绛水而目县北之渎曰故漳河其
后漳又复北道故水经叙漳水仍自信都县西东
卷十三上 第 82a 页 WYG0067-0647c.png
北过下博县而郦元云绛渎今无水唐人遂谓之
枯洚通典云清河郡经城县界有枯洚渠北入信
都郡界是也此渠乃漳水一时之徙流汉志以为
禹贡之绛水大谬而杜佑据以分冀兖之界自后
说经者动称枯洚以證导河之所过皆班固禹贡
二字误之也
大陆地也非泽也以地为泽自班固始安国于冀
州云地名而导河又云泽名前后违戾反若乞灵
卷十三上 第 82b 页 WYG0067-0647d.png
于班固者朱子疑孔传为后人伪撰有以也若尔
雅十薮自当主泽言孙炎解不误颖达引以證经
之大陆则误耳然自禹河徙后去古日益远大陆
不知所在赖有其泽名大陆犹可因泽以表地耳
颖达云泽虽卑下旁带广平之地故统名焉此说
得之
冀州疏曰春秋魏献子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
杜氏嫌钜鹿绝远以为汲郡脩武县吴泽也宁即
雅十薮自当主泽言孙炎解不误颖达引以證经
之大陆则误耳然自禹河徙后去古日益远大陆
不知所在赖有其泽名大陆犹可因泽以表地耳
颖达云泽虽卑下旁带广平之地故统名焉此说
得之
冀州疏曰春秋魏献子田于大陆焚焉还卒于宁
杜氏嫌钜鹿绝远以为汲郡脩武县吴泽也宁即
卷十三上 第 83a 页 WYG0067-0648a.png
脩武然此二泽相去甚远所以得为大陆者以尔
雅广平曰陆但广而平者则名大陆故异所而同
名焉渭按此说允当脩武今获嘉县县西北有吴
泽陂其旁近地即大陆也水经浊漳注曰郑玄注
尚书引地说云大河东北流过绛水千里至大陆
为地腹今淇水东至黎阳入河近所谓降水盖以
淇口应北过降水之文也道元疑之曰黎阳钜鹿
非千里之径是矣而其下又云自宁迄于钜鹿出
卷十三上 第 83b 页 WYG0067-0648b.png
于东北皆为大陆则以南北两大陆联为一地以
应千里之数何其无定见也信如郦言则淇口在
黎阳西南距脩武二百馀里河之所经当先大陆
而后降水矣郑说亦岂可通乎
程氏禹贡论曰古洚渎自唐贝州经城北入南宫
贯穿信都大抵北向而入故河于信都之北为合
北过降水之文又曰大陆地志谓在钜鹿县其地
远在枯洚上流不与经应当以深之陆泽为大陆
应千里之数何其无定见也信如郦言则淇口在
黎阳西南距脩武二百馀里河之所经当先大陆
而后降水矣郑说亦岂可通乎
程氏禹贡论曰古洚渎自唐贝州经城北入南宫
贯穿信都大抵北向而入故河于信都之北为合
北过降水之文又曰大陆地志谓在钜鹿县其地
远在枯洚上流不与经应当以深之陆泽为大陆
卷十三上 第 84a 页 WYG0067-0648c.png
则古河之行贝冀者可用枯洚以应北过降水之
文其径深而入沧者可以谓之至于大陆也今按
程氏所称故河即禹河也据水经浊漳注云绛渎
北径信都城东东连广川县之张甲故渎河水注
云张甲故渎东北至脩县东会清河淇水注云清
河自脩县南又东北过东光县西又东北左与张
甲屯绛故渎合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然则信都
之北为绛渎所入者乃张甲河非漳水也安得谓
卷十三上 第 84b 页 WYG0067-0648d.png
入故河乎绛渎合张甲又东北至脩县合清河又
东北至东光合大河故渎(即王莽河)又东北至阜城合
漳水漳水即禹河故道汉志所云东北至阜城入
大河者也绛渎至此始入故河非信都界深州在
阜城西北纵移大陆于此亦枯洚之上流河之所
行仍先大陆而后降水不与经相应而况大陆在
钜鹿班固孙炎俱有明文其可以意为迁就邪
禹河自汲县东北流入黎阳县界至大伾山西南
东北至东光合大河故渎(即王莽河)又东北至阜城合
漳水漳水即禹河故道汉志所云东北至阜城入
大河者也绛渎至此始入故河非信都界深州在
阜城西北纵移大陆于此亦枯洚之上流河之所
行仍先大陆而后降水不与经相应而况大陆在
钜鹿班固孙炎俱有明文其可以意为迁就邪
禹河自汲县东北流入黎阳县界至大伾山西南
卷十三上 第 85a 页 WYG0067-0649a.png
折而北为宿胥口苏代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
丘虚在朝歌界(今浚县西南有古朝歌城本殷虚卫世家云封康叔居河淇间故商)
(墟即此)顿丘在黎阳界(今浚县西有顿丘故城本卫邑诗曰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即此)时河已徙而东宿胥口塞故秦欲决之以灌二
邑水经河水注云自淇口东至遮害亭(亭在浚县西南五十)
(里)又有宿胥口旧河水北入也淇水注云淇水东
流径枋城南(元和志枋头故城在卫州卫县东一里建安九年魏武在淇水口下大方)
(木为堰遏淇水令入白渠以开运漕故号其处为枋头今在浚县之西南即所谓淇门渡也)右
卷十三上 第 85b 页 WYG0067-0649b.png
合宿胥故渎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
(句)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
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故苏代曰决宿胥之
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淇水又东北径雍榆
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者也按杜注云晋地汲郡朝歌县东有)
(雍城今在浚县西南)又东北径同山东(明一统志同山在浚县西南四十五里新)
(志云其麓绵亘四十馀里有龙脊冈冈之西有山相辅而行西属太行曰达西冈)又北径
其城东东北径帝喾冢西(皇览曰帝喾冢在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其)
(句)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
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故苏代曰决宿胥之
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淇水又东北径雍榆
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雍榆者也按杜注云晋地汲郡朝歌县东有)
(雍城今在浚县西南)又东北径同山东(明一统志同山在浚县西南四十五里新)
(志云其麓绵亘四十馀里有龙脊冈冈之西有山相辅而行西属太行曰达西冈)又北径
其城东东北径帝喾冢西(皇览曰帝喾冢在顿丘城南台阴野中者也其)
卷十三上 第 86a 页 WYG0067-0649c.png
(地有白祠陂同山陂二陂所结即台阴野矣元和志帝喾陵在澶州顿丘县北三十里)又北
径白祠山东历广阳里径颛顼冢西(帝王世纪曰颛顼葬顿丘)
(城南广阳里大冢者是也元和志颛顼陵在顿丘县西北三十五里又有秋山山海经云帝喾所葬)
(浚县新志曰白祀山在县西二十里)又北径顿丘县故城西(古文尚书以为)
(观地盖太康弟五君之号曰五观者也竹书纪年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其故城在今浚县西)
又东北径枉人山东牵城西(春秋定公十三年公会齐侯卫侯于牵杜)
(预曰黎阳东北有牵城即此按枉人山元和志云在黎阳县西北四十五里俗言纣杀比干于此故)
(名寰宇记云在县西北十三里俗名上阳三山明一统志云在浚县西北二十五里内黄县西南六)
卷十三上 第 86b 页 WYG0067-0649d.png
(十里北连跨巨冈左右溪涧不啻数百又按荡水注云宜师沟东径荡阴县南又东径枉人山东北)
(至内黄泽右入荡水汤阴县志云枉人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与浚县接界是一山而跨三县之境)
(也)又东北径石柱冈(枉人山北连跨巨冈石柱之类也)又东过内
黄县南为白沟也(即汉志所谓清河)今按宋李垂上导河
形势书请自汲郡东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阳三山
之间复西河故渎即郦元所谓宿胥故渎也浚县
旧志故渎在县西十里亦曰西河盖禹迹汉时则
流经县东又县北四十里有大齐村相传亦黄河
(至内黄泽右入荡水汤阴县志云枉人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与浚县接界是一山而跨三县之境)
(也)又东北径石柱冈(枉人山北连跨巨冈石柱之类也)又东过内
黄县南为白沟也(即汉志所谓清河)今按宋李垂上导河
形势书请自汲郡东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阳三山
之间复西河故渎即郦元所谓宿胥故渎也浚县
旧志故渎在县西十里亦曰西河盖禹迹汉时则
流经县东又县北四十里有大齐村相传亦黄河
卷十三上 第 87a 页 WYG0067-0650a.png
故道也然淇水自东过内黄县南为白沟而向北
之河道不可得闻据本注云内黄县故城右对黄
泽即贾让所见内黄界中有泽方数十里环之有
堤者也内黄故城在今县西北泽大方数十里当
接安阳县界疑此地亦禹河之所经河徙乃钟为
黄泽耳昔殷王河亶甲居相其子祖乙圯焉而又
迁(书序仲丁迁于嚣河亶甲居相祖乙圮于耿传云相地名在河北祖乙亶甲子圯于相迁于耿)
(河水所毁曰圯)通典相州治安阳县殷王河亶甲居相即
卷十三上 第 87b 页 WYG0067-0650b.png
其地元和志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有故殷城
河亶甲居相筑此则禹河出内黄安阳之间明矣
自此而北则为邺东之故大河洹水注云洹水出
山径邺县南殷墟北竹书纪年曰盘庚即位自奄
迁于此遂曰殷也(奄未详处所)据书序盘庚所迁之殷
在河南与竹书异孔颖达云盘庚后王或有从河
南亳地迁于洹水之南者非盘庚也今按楚语白
公子张曰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
河亶甲居相筑此则禹河出内黄安阳之间明矣
自此而北则为邺东之故大河洹水注云洹水出
山径邺县南殷墟北竹书纪年曰盘庚即位自奄
迁于此遂曰殷也(奄未详处所)据书序盘庚所迁之殷
在河南与竹书异孔颖达云盘庚后王或有从河
南亳地迁于洹水之南者非盘庚也今按楚语白
公子张曰昔殷武丁能耸其德至于神明以入于
卷十三上 第 88a 页 WYG0067-0650c.png
河自河徂亳韦昭云从河内徙都亳也此必盘庚
后王有自亳迁于奄者又有自奄迁于邺南之殷
者故武丁即位时殷都仍在河北寻复徂亳盖亦
圮而迁焉(殷本纪曰武乙复去亳徙河北此即纣都朝歌也武丁自邺南复迁于亳至武)
(乙则又自亳迁于朝歌淇水注引晋书地道记谓武丁迁居沫邑盖误以武乙为武丁耳)禹河
行临漳之东又明矣自此东北历成安至肥乡而
合漳是为北过降水也漳绛至此并为河矣及河
南徙漳绛循河故道而下故东川复有漳绛之目
卷十三上 第 88b 页 WYG0067-0650d.png
水经注云漳水自斥漳县南又东北径平恩县故
城西(平恩故城在今东昌府丘县西旧在曲周县东南五十里金省入曲周丘县志云漳水旧)
(经平恩城西北至曲周今唯经曲周不入县界)又东北径南曲县故城西
(应劭曰平恩县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县也今在丘县西北)又东北径曲周县
故城东(城在今县东北漳水故渎在县东志云漳水旧自县东北入威县其后自魏县东出)
(经流遂为枯渎)又北径巨桥邸阁西(昔武王伐纣发巨桥之粟服虔曰钜鹿水)
(之大桥也)又北径钜鹿县故城东(钜鹿郡治其故城即今平乡县魏收志云)
(平乡县治钜鹿城是也史记项羽救钜鹿军漳南括地志云今俗名柳河在平乡县南元和志云浊)
城西(平恩故城在今东昌府丘县西旧在曲周县东南五十里金省入曲周丘县志云漳水旧)
(经平恩城西北至曲周今唯经曲周不入县界)又东北径南曲县故城西
(应劭曰平恩县北四十里有南曲亭故县也今在丘县西北)又东北径曲周县
故城东(城在今县东北漳水故渎在县东志云漳水旧自县东北入威县其后自魏县东出)
(经流遂为枯渎)又北径巨桥邸阁西(昔武王伐纣发巨桥之粟服虔曰钜鹿水)
(之大桥也)又北径钜鹿县故城东(钜鹿郡治其故城即今平乡县魏收志云)
(平乡县治钜鹿城是也史记项羽救钜鹿军漳南括地志云今俗名柳河在平乡县南元和志云浊)
卷十三上 第 89a 页 WYG0067-0651a.png
(漳水在县西南十里明成化十八年漳河东决入广宗县界是为新漳而旧漳遂涸)又历经
县故城西有薄落津(经县故城在今广宗县东二十里本后汉经县地后魏析)
(置二县此为西经漳水自平乡流入县界即古薄落水战国策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河薄落之水)
(后汉初平四年袁绍击公孙瓒于薄落津郡国志云经县西有漳水津名薄落津也)又径沙
丘台东(纣所成也在钜鹿故城东北七十里按通典平乡县有沙丘台今在广宗县界广宗)
(唐平乡地也)又径铜马祠东(汉光武庙按寰宇记铜马祠在钜鹿县北七里漳水)
(旧在县东唐钜鹿县故城在县南宋北流决入漳水大观元年邢州言河决陷钜鹿县诏迁县于高)
(地即今治其后河复南出漳亦随之故道多塞)皆汉钜鹿县境也昔殷王
卷十三上 第 89b 页 WYG0067-0651b.png
祖乙迁于邢杜佑云即邢州今为顺德府盖亦濒
河之地故其后盘庚又圮而迁子亳殷(书序祖乙圯于耿作)
(祖乙传云圮于相迁于耿殷本纪云祖乙迁于那其说不同按耿在汉河东皮氏县今为河津县地)
(传直以圯为迁未安从史记较长抑或序圯于耿下脱迁于邢三字皇极经世云祖乙践位圯于耿)
(徙居邢此说是也仲丁河亶甲盘庚皆为迁事作书祖乙但圯而不迁何用作书其为迁邢而作无)
(疑矣)禹河行钜鹿之东又明矣以今舆地言之河自
浚县西南折而北历内黄(并属直隶大名府)汤阴安阳临
漳(并属河南彰德府)魏县(属直隶大名府)成安肥乡曲周(并属广平府)
河之地故其后盘庚又圮而迁子亳殷(书序祖乙圯于耿作)
(祖乙传云圮于相迁于耿殷本纪云祖乙迁于那其说不同按耿在汉河东皮氏县今为河津县地)
(传直以圯为迁未安从史记较长抑或序圯于耿下脱迁于邢三字皇极经世云祖乙践位圯于耿)
(徙居邢此说是也仲丁河亶甲盘庚皆为迁事作书祖乙但圯而不迁何用作书其为迁邢而作无)
(疑矣)禹河行钜鹿之东又明矣以今舆地言之河自
浚县西南折而北历内黄(并属直隶大名府)汤阴安阳临
漳(并属河南彰德府)魏县(属直隶大名府)成安肥乡曲周(并属广平府)
卷十三上 第 90a 页 WYG0067-0651c.png
平乡广宗至钜鹿县(并属顺德府)大陆泽在焉此即禹
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之故道也
王横所称西山即贾让所谓放河使北西薄大山
者高地即史迁所谓至大伾引河北载之高地者
也皆在黎阳大伾一名黎阳东山则上阳三山为
黎阳西山可知矣杜佑曰西山者太行恒山也今
按太行在辉县西东距浚县可二百里又东北则
在林县西东距临漳可一百五十里恒山在曲阳
卷十三上 第 90b 页 WYG0067-0651d.png
县西北南距钜鹿可四百里至浚县则八百馀里
其禹河所行在唐卫相洺邢冀深瀛沧诸州之境
安得随二山之足而东北去乎杜说非是程大昌
云禹河自澶相以北皆行西山之麓又云古河之
在贝冀以及枯洚之南率皆穿西山踵趾以行今
按澶非禹河所经自黎阳已行西山之麓不始于
相贝冀界中亦更无西山踵趾殊不可解也或曰
水性就下载之高地是拂其性也疑迁与横之言
其禹河所行在唐卫相洺邢冀深瀛沧诸州之境
安得随二山之足而东北去乎杜说非是程大昌
云禹河自澶相以北皆行西山之麓又云古河之
在贝冀以及枯洚之南率皆穿西山踵趾以行今
按澶非禹河所经自黎阳已行西山之麓不始于
相贝冀界中亦更无西山踵趾殊不可解也或曰
水性就下载之高地是拂其性也疑迁与横之言
卷十三上 第 91a 页 WYG0067-0652a.png
为妄余曰高地非谓高于河之上流也贾让云淇
水口金堤高一丈自是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
亭高四五丈因欲决是堤放河使北入海则亭北
之地固下于河矣禹引河使北岂有难行之理其
曰高地者特以大伾之东地益卑以彼视宿胥口
则宿胥口之地较高耳高地对上文平地而言非
谓高于河之上流也读者其可以辞害意乎
或问禹始引河北载之高地然则水未治以前河
卷十三上 第 91b 页 WYG0067-0652b.png
从何处行曰尧时河从大伾山南东出或决而北
或决而南汜滥兖豫青徐之域即太史公所谓行
平地数为败者也及禹治水乃厮为二渠一引而
北载之高地为大河之经流而馀波循故道以东
者名之曰漯漯川受水不多虽平地不为害先是
全河东注则犹泻杯水于掌上溃溢四出与后世
东郡平原之决当亦相似也(沟洫志云王莽时长水校尉关并言河决)
(率常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稍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为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
或决而南汜滥兖豫青徐之域即太史公所谓行
平地数为败者也及禹治水乃厮为二渠一引而
北载之高地为大河之经流而馀波循故道以东
者名之曰漯漯川受水不多虽平地不为害先是
全河东注则犹泻杯水于掌上溃溢四出与后世
东郡平原之决当亦相似也(沟洫志云王莽时长水校尉关并言河决)
(率常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稍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为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
卷十三上 第 92a 页 WYG0067-0652c.png
(虽时易处犹不能离此上古难识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其南北不过百八十里者可空此)
(地勿以为官亭民室而已)窃意平恩以下本漳水之所行禹穿
地自宿胥口以至邺东引河合漳水入海是谓北
过降水耳清河行漳水之东宋时大河北流合清
河入海辄决而西则清河之地高于漳水之地可
知滹沱行漳水之北自古迄今但闻滹沱决而南
不闻漳水决而北则漳水之地卑于滹沱之地又
可知也漳虽善徙为南北两厓所束终不能远汜
卷十三上 第 92b 页 WYG0067-0652d.png
滥禹引河由此入海所以为圣人之智后世易之
宜其数败也
王横所称周谱如淳注云世统谱谍也今其书已
亡不知体制若何又怪太史公以武帝导河行北
渎为复禹旧迹似不曾见此书尝以问百诗百诗
曰案梁书刘杳传王僧孺被敕撰谱访杳血脉所
因杳曰桓谭新论云太史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
效周谱以此而推当起周代则王横所引即此谱
宜其数败也
王横所称周谱如淳注云世统谱谍也今其书已
亡不知体制若何又怪太史公以武帝导河行北
渎为复禹旧迹似不曾见此书尝以问百诗百诗
曰案梁书刘杳传王僧孺被敕撰谱访杳血脉所
因杳曰桓谭新论云太史三代世表旁行邪上并
效周谱以此而推当起周代则王横所引即此谱
卷十三上 第 93a 页 WYG0067-0653a.png
也太史公曰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
颇可著又曰太史公读春秋历谱谍周谱迁所读
或者于河徙事未及讨论古人读书尽有疏略者
余闻之宿疑顿释因思迁书疏略颇多言北载之
高地而不知大伾以东非高地读周谱而三代世
表不书河徙亦疏略之一端也或曰迁非不知今
所行非禹所穿时武帝自多其功以为复禹旧迹
故因而书之但迁于武帝之事未尝少有所讳何
卷十三上 第 93b 页 WYG0067-0653b.png
独于此为之隐而使禹河之故道不白于天下后
世哉以为疏略者近是虽然禹河至勃碣入海汉
河亦至勃碣入海即以为复禹旧迹亦无不可不
必过降水至大陆而后为复禹旧迹也当今之世
有能回河北行使入于勃海吾亦谓之复禹旧迹
也已
王横云禹河随西山下东北去其言有可證者十
五书序河亶甲居相相城在今安阳内黄二县界
世哉以为疏略者近是虽然禹河至勃碣入海汉
河亦至勃碣入海即以为复禹旧迹亦无不可不
必过降水至大陆而后为复禹旧迹也当今之世
有能回河北行使入于勃海吾亦谓之复禹旧迹
也已
王横云禹河随西山下东北去其言有可證者十
五书序河亶甲居相相城在今安阳内黄二县界
卷十三上 第 94a 页 WYG0067-0653c.png
而其后为河所圯證一也楚语武丁自河徂亳注
云从河内徙都亳河内即邺南殷墟自河徂亳盖
亦为河所圮證二也史记殷本纪祖乙迁于邢其
后盘庚又自邢迁于亳下篇曰今我民用荡析离
居罔有定极盖亦为河所圯钜鹿界明有禹河證
三也(殷去夏不远其所居相殷在汉魏郡界邢在钜鹿界以殷都證禹河最确故首著之)诗
卫风曰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河至大伾山西南折
而北径朝歌之东故谓之北流證四也礼记王制
卷十三上 第 94b 页 WYG0067-0653d.png
曰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盖西河自华阴折
而东为南河又东至大伾折而北是为东河计所
行不满千里故曰千里而近若汉河则东过大伾
山南至白马县之长寿津始折而北西去宿胥口
又一百五六十里则为千里而遥矣證五也史记
卫世家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商墟即
古朝歌城在今浚县西南淇县东北淇水径其西
河水径其东是为河淇之间故淳于髡曰王豹处
而东为南河又东至大伾折而北是为东河计所
行不满千里故曰千里而近若汉河则东过大伾
山南至白马县之长寿津始折而北西去宿胥口
又一百五六十里则为千里而遥矣證五也史记
卫世家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商墟即
古朝歌城在今浚县西南淇县东北淇水径其西
河水径其东是为河淇之间故淳于髡曰王豹处
卷十三上 第 95a 页 WYG0067-0654a.png
于淇而河西善讴證六也战国策苏代曰决宿胥
之口魏无虚顿丘二邑在今浚县西南郦道元云
宿胥故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證七
也史记河渠书曰禹自大伾厮二渠以引其河北
载之高地据贾让言遮害亭东地益下则黎阳西
山之足实为高地證八也汉书沟洫志贾让曰决
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西薄大山东薄金堤
大山即王横之所谓西山證九也叙传曰商竭周
卷十三上 第 95b 页 WYG0067-0654b.png
移正指定王五年事固已知武帝所道非禹旧迹
證十也地理志邺县有故大河在东苟非随西山
下东北去安得至邺證十一也孙炎曰大陆钜鹿
北广河泽河所经盖此泽本禹河之所汇故亦名
广河證十二也水经注漳水北径祭陌西俗巫为
河伯娶妇祭于此陌盖邺本有河故以河伯惑人
證十三也杜佑曰漳水横流至肥乡县界入河曾
曰河自大伾折而北流漳水东流注之地形南
證十也地理志邺县有故大河在东苟非随西山
下东北去安得至邺證十一也孙炎曰大陆钜鹿
北广河泽河所经盖此泽本禹河之所汇故亦名
广河證十二也水经注漳水北径祭陌西俗巫为
河伯娶妇祭于此陌盖邺本有河故以河伯惑人
證十三也杜佑曰漳水横流至肥乡县界入河曾
曰河自大伾折而北流漳水东流注之地形南
卷十三上 第 96a 页 WYG0067-0654c.png
北为从东西为横河从而漳横故谓之横漳證十
四也李垂曰自汲郡东推禹故道出大伾上阳三
山之间复西河故渎證十五也愚以汉时漳水自
平恩以下为禹河之故道亦有可證者五汉书地
理志漳水东北至阜城入大河又𣸦水东至文安
入大河滹沱东至参户合滹沱别从河东至文安
入海是水经所叙漳水自成平以下至章武入海
者在西汉时犹为大河證一也又成平县有滹沱
卷十三上 第 96b 页 WYG0067-0654d.png
河民曰徒骇河与许商所言正合盖漳水自东昌
县会滹沱河又东径弓高阜城至成平世遂谓之
滹沱然漳故徒骇也土俗犹能识之不言漳滹沱
仍曰徒骇證二也水经浊漳注曰鬲般峙其东北
徒骇渎联漳绛则漳绛即徒骇之上流通为一川
證三也唐书地理志清池县西五十里有徒骇河
西堤是浮阳参户之漳水亦古徒骇證四也齐乘
曰河昔北流衡漳注之河既东徙漳自入海安知
县会滹沱河又东径弓高阜城至成平世遂谓之
滹沱然漳故徒骇也土俗犹能识之不言漳滹沱
仍曰徒骇證二也水经浊漳注曰鬲般峙其东北
徒骇渎联漳绛则漳绛即徒骇之上流通为一川
證三也唐书地理志清池县西五十里有徒骇河
西堤是浮阳参户之漳水亦古徒骇證四也齐乘
曰河昔北流衡漳注之河既东徙漳自入海安知
卷十三上 第 97a 页 WYG0067-0655a.png
北流之漳非古徒骇河欤證五也无徵不信庶乎
其免矣
凡河所经之地纳山源大川则河徙而渎不空漳
水循河故道以专达于海是也不然则经流一去
枝渎皆空久之化为平陆矣汉北渎于东光纳清
河于阜城纳漳水王莽时河空而漳清纳流之地
不空则以有二川行其故道也东汉以后之河无
山源之可纳则一空俱空矣宋北流合清河入海
卷十三上 第 97b 页 WYG0067-0655b.png
故金明昌中河徙而清河自若其下流分为二派
一由南清河入淮一由北清河入海及元至元中
河徙而南北清河亦自若今河行汴泗入淮淮泗
之外亦更无山源之可纳他日河复北道则汴空
而淮泗不空此理固甚明也周定王时河徙自肥
乡以下有漳水行其故道犹可推寻其肥乡以上
虽有清淇荡洹诸山源之水皆横绝故河而东入
于白沟不能南北灌注所以多致堙塞反覆参验
一由南清河入淮一由北清河入海及元至元中
河徙而南北清河亦自若今河行汴泗入淮淮泗
之外亦更无山源之可纳他日河复北道则汴空
而淮泗不空此理固甚明也周定王时河徙自肥
乡以下有漳水行其故道犹可推寻其肥乡以上
虽有清淇荡洹诸山源之水皆横绝故河而东入
于白沟不能南北灌注所以多致堙塞反覆参验
卷十三上 第 98a 页 WYG0067-0655c.png
益信漳水东出为禹河之故道非臆说也
汉河堤率谓之金堤文帝时河决酸枣东溃金堤
在今延津县界成帝时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
在今开州界郦道元云河水旧于白马县南泆通
濮济黄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在今滑县界若贾
让所云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西薄大山
东薄金堤者则在今浚县界其言曰黎阳南故大
金堤从河西西北行至西山南头乃折东与东山
卷十三上 第 98b 页 WYG0067-0655d.png
相属此堤盖即让所欲决以放河使北入海者刘
桢黎阳山赋曰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金城即金堤
又在东山之东矣禹引河北载之高地使随西山
下东北去无藉于堤而亦不妨有堤李垂导河书
言曹公所开运渠东北有伯禹古堤盖鲧所作也
而禹修之世遂目之曰禹堤让所谓东薄金堤即
此也鲧用之以防川而河有逆行之患禹因之以
导水而河得就下之宜胜棋所用败棋之著也良
桢黎阳山赋曰南荫黄河左覆金城金城即金堤
又在东山之东矣禹引河北载之高地使随西山
下东北去无藉于堤而亦不妨有堤李垂导河书
言曹公所开运渠东北有伯禹古堤盖鲧所作也
而禹修之世遂目之曰禹堤让所谓东薄金堤即
此也鲧用之以防川而河有逆行之患禹因之以
导水而河得就下之宜胜棋所用败棋之著也良
卷十三上 第 99a 页 WYG0067-0656a.png
庖所宰族庖之刀也而善败则相去远矣
汉志河内共县下云北山淇水所出东至黎阳入
河隆虑县下云国水东北至信成入张甲河过郡
三行千八百四十里魏郡内黄县下云清河水出
南水经淇水出隆虑县西大号山东过内黄县南
为白沟又东北过广宗县东为清河清水出脩武
县北黑山东北过获嘉县又东过汲县北又东入
于河郦注云谓之清河口即淇河口也地理志曰
卷十三上 第 99b 页 WYG0067-0656b.png
清河水出内黄县南无清水可来所有者唯钟是
水耳盖河徒南注清水渎移唯留径绝馀目故东
川有清河之称曹公开白沟遏水北注方复故渎
矣渭按水经隆虑所出之淇水即国水宿胥故渎
乃禹河之所行国水自西来注之势不得东出内
黄县南为清河清河盖禹河下流渐淤决而为此
川犹汉屯氏河之类及周定王时宿胥口塞大河
之水不至国水循宿胥故渎东北径内黄县南为
水耳盖河徒南注清水渎移唯留径绝馀目故东
川有清河之称曹公开白沟遏水北注方复故渎
矣渭按水经隆虑所出之淇水即国水宿胥故渎
乃禹河之所行国水自西来注之势不得东出内
黄县南为清河清河盖禹河下流渐淤决而为此
川犹汉屯氏河之类及周定王时宿胥口塞大河
之水不至国水循宿胥故渎东北径内黄县南为
卷十三上 第 100a 页 WYG0067-0656c.png
清河汉志所谓东北至信成入张甲河行千八百
四十里者也其后故渎又塞清河随淇水至黎阳
入河故淇水口亦名清河口及曹公堰淇口因宿
胥故渎而加其功使东北流为白沟是为复故渎
也苏秦说赵曰东有清河说齐曰西有清河清河
之来已久疑春秋前有之愚尝以鸿沟为禹河致
塞之由今清河又分河于此间则下流缓弱不能
冲刷泥沙邺东河道之塞未必不由此也
卷十三上 第 100b 页 WYG0067-0656d.png
地理志邺县故大河在东北入海水经注宿胥故
渎受河于遮害亭东黎山西者即王横所云禹之
行河随西山下东北去者也自黎阳以下水经所
称大河故渎一名北渎俗谓之王莽河者即周定
王时所徙西汉犹行之至王莽时遂空者也所称
河水自铁丘南东北流至千乘入海者即王景所
治东汉以后见行之河也禹河旧迹久失其传汉
魏诸儒皆以北渎为禹河司马迁知禹引河北载
渎受河于遮害亭东黎山西者即王横所云禹之
行河随西山下东北去者也自黎阳以下水经所
称大河故渎一名北渎俗谓之王莽河者即周定
王时所徙西汉犹行之至王莽时遂空者也所称
河水自铁丘南东北流至千乘入海者即王景所
治东汉以后见行之河也禹河旧迹久失其传汉
魏诸儒皆以北渎为禹河司马迁知禹引河北载
卷十三上 第 101a 页 WYG0067-0657a.png
之高地矣而不知当时所行者非禹河王横知禹
河随西山下东北去矣而不能实指其地名班固
知有邺东故大河矣而不知其上承宿胥口郦道
元知宿胥故渎为白沟矣而不知其下流即邺东
之河杜佑知衡漳至肥乡入河矣而不知其河即
北过降水之河故自大伾以下凡降水大陆九河
逆河之所在皆不得其真独宋程大昌著禹贡论
及山川地理图确然自有其所为禹河者迨考其
卷十三上 第 101b 页 WYG0067-0657b.png
归趣则以河水至千乘入海者为元光改流出顿
丘东南之河而邺东故大河即禹之旧迹孟康以
为王莽河非也今按孟康所谓出贝丘西南自王
莽时遂空者即大河故渎一名北渎者也未尝指
邺东故大河为王莽河且康既知此河出贝丘岂
复与在邺东者混而为一顿丘东南之决河未几
即塞安得以河水为元光改流之道始建国三年
之徙见汉书王莽传而大昌谓禹河空于元光不
丘东南之河而邺东故大河即禹之旧迹孟康以
为王莽河非也今按孟康所谓出贝丘西南自王
莽时遂空者即大河故渎一名北渎者也未尝指
邺东故大河为王莽河且康既知此河出贝丘岂
复与在邺东者混而为一顿丘东南之决河未几
即塞安得以河水为元光改流之道始建国三年
之徙见汉书王莽传而大昌谓禹河空于元光不
卷十三上 第 102a 页 WYG0067-0657c.png
待莽时世恶莽居下流故河迁济竭皆归之本无
此事然则汉人纪汉河亦不足信邪盖唯不知汉
时漳水自平恩以下皆禹河之故道故谓钜鹿去
古河绝远而以枯洚应降水移大陆于深州种种
谬误皆由此出也大昌锐意求禹河动称王横班
固而其言犹方枘圆凿之不相入蔡传随声附和
世儒墨守不移禹河之所以日晦也
又北播为九河
传曰北分为九河以杀其溢在兖州界颜氏曰播布
卷十三上 第 102b 页 WYG0067-0657d.png
也林氏曰凡言为者皆从此而为彼也程氏曰自大
陆以北河播列为九则其地不复平衍而特为卑洼
故也渭按徒骇与冀分水八枝皆在兖域说见兖州
水经注漳水自钜鹿县铜马祠东又北径南宫县
故城西又北绛渎出焉(见北过降水下)漳水又北径堂阳
县西长芦水出焉(衡水自堰分为二水一北出径县故城西其右水东北注出石)
(门谓之长芦水盖变引葭之名也元和志堂阳县长芦水亦谓之堂水在县南二百步县因取名按)
陆以北河播列为九则其地不复平衍而特为卑洼
故也渭按徒骇与冀分水八枝皆在兖域说见兖州
水经注漳水自钜鹿县铜马祠东又北径南宫县
故城西又北绛渎出焉(见北过降水下)漳水又北径堂阳
县西长芦水出焉(衡水自堰分为二水一北出径县故城西其右水东北注出石)
(门谓之长芦水盖变引葭之名也元和志堂阳县长芦水亦谓之堂水在县南二百步县因取名按)
卷十三上 第 103a 页 WYG0067-0658a.png
(堂阳今为新河县其故城在南宫县西北衡水即漳水)漳水又东北径扶柳
县北(今冀州西南有扶柳故城)又北径昌成县故城西(在今冀州西北)
又径西梁县故城东(在扶柳故城西北五十里元和志信都县衡水亦曰长芦)
(水即浊漳水之下流也西北去县六十二里寰宇记长芦枯沟在州西二里漳水在州西北六十里)
又东北径桃县故城北合斯洨故渎(斯洨水首受大白渠东北)
(入衡水衡水又东为表谭渡元和志长芦水在衡水县南二百步按桃县故城亦在冀州西北)又
北径鄡县故城东(在今束鹿县东接深州界元和志衡漳水在鹿城县南)又
右径下博县故城西(城今在深州南元和志云在下博县南二十里)又东
卷十三上 第 103b 页 WYG0067-0658b.png
北历下博城西逶迤东北注谓之九争(元和志长芦桥在下)
(博县南架长芦水)西径乐乡县故城南引葭水注之(城在深州)
(东北引葭即长芦也自此以下衡漳与长芦互受通称)又东北径阜城县北
(此阜城当在今武邑县界)又东北径武邑郡南(魏所置元和志武邑县长芦水)
(北去县三十二里)又东北径武强县北(元和志武强故城在武强县西南二)
(十五里按今县南有武强故城二一魏置一西晋置寰宇记衡漳在武强县南五里)又东北
径武隧县故城南(元和志武隧故城在武强县东三十一里)又东径武
邑县故城北(晋分武邑武隧观津为武邑郡治此当在今武邑县界县志云漳河在县)
(博县南架长芦水)西径乐乡县故城南引葭水注之(城在深州)
(东北引葭即长芦也自此以下衡漳与长芦互受通称)又东北径阜城县北
(此阜城当在今武邑县界)又东北径武邑郡南(魏所置元和志武邑县长芦水)
(北去县三十二里)又东北径武强县北(元和志武强故城在武强县西南二)
(十五里按今县南有武强故城二一魏置一西晋置寰宇记衡漳在武强县南五里)又东北
径武隧县故城南(元和志武隧故城在武强县东三十一里)又东径武
邑县故城北(晋分武邑武隧观津为武邑郡治此当在今武邑县界县志云漳河在县)
卷十三上 第 104a 页 WYG0067-0658c.png
(西北二十里)又东北至昌亭与滹沱河会(衡漳又径东昌县故城北)
(经所谓昌亭又东北左会滹沱故渎谓之合口今武邑县东有东昌废县)又东径弓高
县故城北(在今阜城县西南)又东径阜城县故城北乐成
县故城南(阜城故城在今县东二十二里乐成故城在今献县东南)又东北径
成平县南(衡漳东径建成县故城南成平县故城在北按二城并在今交河县东)又
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汉志成平县有虖沱河民曰徒骇河又乐成县虖沱)
(别水首受虖沱河东至东光入虖沱河此虖沱河即漳水古之徒骇也滹沱别河故渎即虖沱别水)
(自乐成来者志云至东光入虖沱河盖与成平接界处也)又东北合清河谓之
卷十三上 第 104b 页 WYG0067-0658d.png
合口(河水篇曰大河故渎东北至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是也县界清河本西汉大河)
(之经流王莽时河徙清河由此北会漳水故郦元云清漳二渎河之旧道也合口在今青县南二里)
(接沧州界)又东北濊水出焉(濊水东北径参户亭北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又)
(东北注滹沱谓之濊口按青县宋为乾宁军本汉参户县兼得章武地县南有参户故城即郦注所)
(谓参户亭也元和志云一名木门城在长芦县西北四十里青县新志云濊水东北流径天津镇东)
(南十里为大直沽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涘故得厥称长芦县即今县南七十里卫河西岸之)
(长芦镇也)又东北径章武县西又东北径平舒县南东
入海(章武汉属勃海郡唐为鲁城县在沧州北一百里东平舒故城在今大城县界淇水篇云)
(之经流王莽时河徙清河由此北会漳水故郦元云清漳二渎河之旧道也合口在今青县南二里)
(接沧州界)又东北濊水出焉(濊水东北径参户亭北又东径东平舒县故城南又)
(东北注滹沱谓之濊口按青县宋为乾宁军本汉参户县兼得章武地县南有参户故城即郦注所)
(谓参户亭也元和志云一名木门城在长芦县西北四十里青县新志云濊水东北流径天津镇东)
(南十里为大直沽地势平衍群流涨溢茫无涯涘故得厥称长芦县即今县南七十里卫河西岸之)
(长芦镇也)又东北径章武县西又东北径平舒县南东
入海(章武汉属勃海郡唐为鲁城县在沧州北一百里东平舒故城在今大城县界淇水篇云)
卷十三上 第 105a 页 WYG0067-0659a.png
(清河自濊邑北又东北至泉州县北入滹沱又东径漂榆邑故城南入于海按今静海县本汉章武)
(平舒二县地县北有漂榆城清漳合流经此入海寰宇纪云御河自乾宁军东北九十里入潮河合)
(流向东七十里于独流口入海潮河即界河也县东北九十里有小直沽天津卫设焉本汉章武县)
(地元为静海县之海滨镇明永乐二年筑城置卫)本朝改卫为镇小直沽即古沽水后魏志章武
(县有沽水水经云沽水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东入于海是也泉州今为宝坻漷县地小直沽受)
(南北诸水东径天津城北又东南合大直沽而东注于海汉志所云河水东北至章武入海者也海)
(即勃海元和志云在鲁城县东九十里今在静海县东北一百五十里南接沧州折而东北接宝坻)
(县界禹贡之逆河后世则为勃海亦谓之海也)以今舆地言之漳水自钜
卷十三上 第 105b 页 WYG0067-0659b.png
鹿又北历南宫新河冀州(并属直隶真定府)束鹿(属保定府)深
州衡水武邑武强(并属真定府)阜城献县交河青县静
海(并属河间府)大城宝坻(并属顺天府)至天津镇(属河间府)注于
勃海即古徒骇河之故道也
许商云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徒
骇前已悉今德平乐陵齐河济阳庆云海丰界中
有土河志以为徒骇妄也漳水不经此安得有徒
骇且徒骇最北岂反出鬲津之南哉今东光宁津
州衡水武邑武强(并属真定府)阜城献县交河青县静
海(并属河间府)大城宝坻(并属顺天府)至天津镇(属河间府)注于
勃海即古徒骇河之故道也
许商云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县徒
骇前已悉今德平乐陵齐河济阳庆云海丰界中
有土河志以为徒骇妄也漳水不经此安得有徒
骇且徒骇最北岂反出鬲津之南哉今东光宁津
卷十三上 第 106a 页 WYG0067-0659c.png
南皮沧州庆云海丰界中并有胡苏河元和志云
胡苏河在饶安县西五十里寰宇记云一名赤河
自临津流径饶安无棣入海汉志东光县有胡苏
亭水经注云清河东至东光县西南径胡苏亭是
也今宁津县本东光县地其西有胡苏亭盖即在
东光者齐乘以沧州南之大连淀为胡苏河得之
(隋书平原东有豆子䴚通鉴云豆子䴚负海带河地形深阻盖在汉平原勃海河间三郡之交顾炎)
(武肇域记云即今沧州南之大连淀也)鬲津最南最长较诸河差有
卷十三上 第 106b 页 WYG0067-0659d.png
考据今德州北有鬲津枯河(汉志鬲县平当以为鬲津通典鬲县故城)
(在安德县西北元和志鬲津枯河在德州安德南七十里按唐德州治安德今为陵县)东径
陵县北(北接吴桥县界元和志鬲津枯河南去将陵县二十里金志安德县有鬲津河按唐)
(将陵县南至德州治五十里其故城当在今陵县北五十里吴桥志云古鬲津河在县南里许亦名)
(吴川)又东径德平县北(去县十五里北接宁津县界德平本平昌五代唐更名)
又东径乐陵县北(北接南皮县界寰宇记乐陵县有鬲津枯河在县西三里金志)
(乐陵县有鬲津河南皮新志云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又东径庆云县南(金志无棣)
(县有鬲津河其故城在今县东元分无棣于此置西无棣县明永乐初改今名县东南二里有卧龙)
(在安德县西北元和志鬲津枯河在德州安德南七十里按唐德州治安德今为陵县)东径
陵县北(北接吴桥县界元和志鬲津枯河南去将陵县二十里金志安德县有鬲津河按唐)
(将陵县南至德州治五十里其故城当在今陵县北五十里吴桥志云古鬲津河在县南里许亦名)
(吴川)又东径德平县北(去县十五里北接宁津县界德平本平昌五代唐更名)
又东径乐陵县北(北接南皮县界寰宇记乐陵县有鬲津枯河在县西三里金志)
(乐陵县有鬲津河南皮新志云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又东径庆云县南(金志无棣)
(县有鬲津河其故城在今县东元分无棣于此置西无棣县明永乐初改今名县东南二里有卧龙)
卷十三上 第 107a 页 WYG0067-0660a.png
(冈在鬲津河中)又东北径盐山县东南(新志云鬲津河自庆云北入县界)
又东北径海丰县西北(此元东无棣县也明永乐初改今名)又东北
入海(渤海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东南接沾化北接盐山)齐乘以滨州北士
伤河为鬲津云即汉时所辅求代刘雄处今按辅
代雄处为厌次津在今武定州南东汉大河之经
流士伤河在滨州北盖即唐景福后黄河所徙之
道自勃海县西北六十里东北流径无棣县东南
六十里又东北径马谷小山南而东注于海者(见寰)
卷十三上 第 107b 页 WYG0067-0660b.png
(宇记)非辅代雄处也齐乘指此为鬲津未审是否据
许商言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则当
在此地海丰新志云经县西北五十里又东北入
海则徒骇鬲津南北相距太狭殆非也
太史马颊覆釜三河据尔雅次序以许商言證之
当在成平之南东光之北通典云马颊覆釜在平
原郡界又云安德县有覆釜河按郡即德州治安
德所领有蓨县寰宇记云马颊河径蓨县界是也
许商言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则当
在此地海丰新志云经县西北五十里又东北入
海则徒骇鬲津南北相距太狭殆非也
太史马颊覆釜三河据尔雅次序以许商言證之
当在成平之南东光之北通典云马颊覆釜在平
原郡界又云安德县有覆釜河按郡即德州治安
德所领有蓨县寰宇记云马颊河径蓨县界是也
卷十三上 第 108a 页 WYG0067-0660c.png
而又云笃马河即古马颊河人皆斥其谬然唐自
有马颊河出澶州新丰县界东北流至平昌县合
笃马河二水合流并得通称以笃马为马颊不可
谓谬谬在一古字指为九河之第三耳元和志马
颊河在安德县南五十里又在平昌县南十里久
视二年开决亦名新河近志平原商河阳信界中
并有马颊河皆唐之马颊也在鬲津之南与九河
无涉太史河自昔无考而明一统志云在南皮县
卷十三上 第 108b 页 WYG0067-0660d.png
北此臆说沧州志又云覆釜河在庆云县南二十
里即钩盘北派亦不足信齐乘以为太史等河在
漳南清沧二州之间庶几得之(元清州治会川即今青县沧州治清)
(池即今沧州)
简洁钩盘三河据尔雅次序以许商言證之当在
东光之南鬲县之北史记正义云简在贝州历亭
县界舆地广记云简洁在临津金志云南皮县有
洁河按唐历亭县今东昌府之恩县是也简河在
里即钩盘北派亦不足信齐乘以为太史等河在
漳南清沧二州之间庶几得之(元清州治会川即今青县沧州治清)
(池即今沧州)
简洁钩盘三河据尔雅次序以许商言證之当在
东光之南鬲县之北史记正义云简在贝州历亭
县界舆地广记云简洁在临津金志云南皮县有
洁河按唐历亭县今东昌府之恩县是也简河在
卷十三上 第 109a 页 WYG0067-0661a.png
此则出鬲津之南矣大谬庆云新志以县南笃马
河为简河亦非临津今宁津北与南皮接界谓简
洁在此理或有之齐乘曰沧州大连淀南至西无
棣县百馀里间有大河沙河盖即简洁也汉志平
原有般县韦昭曰音逋垣反师古曰尔雅说九河
云钩般郭璞以为水曲如钩流般桓也今土俗用
韦音按般县故城在今德平县东北县南二十里
有盘河后汉初平二年公孙瓒破黄巾于槃河又
卷十三上 第 109b 页 WYG0067-0661b.png
瓒与袁绍相攻瓒引军屯槃河即此后魏志般县
有故般河水经注云笃马河自西平昌县故渠川
派东入般县为般河盖亦九河之一道也通典古
钩盘河在乐陵县东南元和志阳信县北四十里
有钩盘河寰宇记乐陵县东南五十里有钩盘河
金志将陵县有钩盘河近志陵县德平乐陵商河
武定海丰阳信沾化界中并有钩盘八枝自鬲津
而外此河亦有可据齐乘曰东无棣县北有陷河
有故般河水经注云笃马河自西平昌县故渠川
派东入般县为般河盖亦九河之一道也通典古
钩盘河在乐陵县东南元和志阳信县北四十里
有钩盘河寰宇记乐陵县东南五十里有钩盘河
金志将陵县有钩盘河近志陵县德平乐陵商河
武定海丰阳信沾化界中并有钩盘八枝自鬲津
而外此河亦有可据齐乘曰东无棣县北有陷河
卷十三上 第 110a 页 WYG0067-0661c.png
阔数里疑即钩盘河按此河自乐陵分为南北二
派海丰旧志云南派在县南名钩盘河东经沾化
县北又东至久山镇入海新志云北派在县西北
三十里自庆云流入又东北经马谷山前抵土河
口入海今县北盘河村尚以此为名盖北派即齐
乘所谓陷河也或曰陷河即笃马河之别名许商
云在九河南齐乘指此以为古钩盘恐非然许商
亦就上流言之耳鬲津出鬲县笃马出平原鬲在
卷十三上 第 110b 页 WYG0067-0661d.png
平原之西北故曰孙禁所欲开者在九河南笃马
河若其下流入海处则商固未之悉也笃马首受
大河大河溃溢纵其所之遇水即合安知笃马下
流非即钩盘之故道乎
撰水经者不知漳水即徒骇而以王莽河为禹河
故云大河故渎东北径元城县西北沙丘堰至于
大陆北播为九河按汉元城县故城在今大名府
元城县东沙麓之侧沙丘堰北去钜鹿尚百馀里
河若其下流入海处则商固未之悉也笃马首受
大河大河溃溢纵其所之遇水即合安知笃马下
流非即钩盘之故道乎
撰水经者不知漳水即徒骇而以王莽河为禹河
故云大河故渎东北径元城县西北沙丘堰至于
大陆北播为九河按汉元城县故城在今大名府
元城县东沙麓之侧沙丘堰北去钜鹿尚百馀里
卷十三上 第 111a 页 WYG0067-0662a.png
谓播为九河自此始与经自大陆又北之文不合
唐人疑钜鹿广阿东去平原太远故又以深州之
陆泽当禹贡之大陆然自陆泽以东南距鬲县可
三百里禹河亦必不至此始分为鬲津而南入鬲
县也且古之九河并东北出至章武高城柳县之
东(高城县故城在今盐山县南柳县故城在县东)合为逆河至碣石入海
及周定王时河徙自东光南皮浮阳绝八枝而北
合徒骇汉人指此为逆河是九河之所同故王莽
卷十三上 第 111b 页 WYG0067-0662b.png
改勃海郡曰迎河郡南皮县曰迎河亭而其实非
也以意度之徒骇大势北行亦迤东八枝太史最
北宜最短向南则渐加长鬲津最南最长首受大
河当在南宫县界也要之九河所在后人率多附
会其名为某河者未必即古之九河不名为某河
者又未必非古之九河(如濊水浮水无棣沟笃马河之类)冯逡元
九河今既灭难明班固云自兹距汉北亡八枝郦
道元云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斯为实录无事深求
也以意度之徒骇大势北行亦迤东八枝太史最
北宜最短向南则渐加长鬲津最南最长首受大
河当在南宫县界也要之九河所在后人率多附
会其名为某河者未必即古之九河不名为某河
者又未必非古之九河(如濊水浮水无棣沟笃马河之类)冯逡元
九河今既灭难明班固云自兹距汉北亡八枝郦
道元云城地并存川渎多亡斯为实录无事深求
卷十三上 第 112a 页 WYG0067-0662c.png
近志杂乱者勿论即如孔颖达于钦准许商三河
以为言亦未可尽信也
顾景范川渎异同曰黄河自巩洛以东已出险就
平大伾以北地势益广衍大陆则又钟水之区也
乘建瓴之势注沮洳之乡奔腾横溢必不能免禹
因而疏之顺其性之所便从其地之所近而九河
以名此在洚洞之际最为当机而扼要也计初时
汜滥乍平九河必势均力敌既而横流益杀更复
卷十三上 第 112b 页 WYG0067-0662d.png
冬春消减九河之或盈或涸或通或湮亦理所必
有历时既久后人但见安澜之效而忘其弭患之
功遂置九河于度外壅遏逾远淫潦乘之河于是
起而发大难之端矣凡九河之坏也非一朝一夕
之故则九河之兴也抑岂仅一手一足之烈哉故
曰神禹也
同为逆河入于海
传曰同合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于渤海正义曰郑
有历时既久后人但见安澜之效而忘其弭患之
功遂置九河于度外壅遏逾远淫潦乘之河于是
起而发大难之端矣凡九河之坏也非一朝一夕
之故则九河之兴也抑岂仅一手一足之烈哉故
曰神禹也
同为逆河入于海
传曰同合为一大河名逆河而入于渤海正义曰郑
卷十三上 第 113a 页 WYG0067-0663a.png
玄云下尾合名为逆河言相向迎受王肃云同逆一
大河纳之于海其意与孔同苏氏曰逆河者既分为
九又合为一以一迎八而入于海即渤海也薛氏曰
河入海处旧在平州石城县东望碣石其后大风逆
河皆渐于海旧道堙矣程氏曰逆河世之谓渤海者
也逆河之地比九河又特洼下故九水倾注焉虽其
两旁当有涯岸其实已与海水相合不止望洋向若
而已黄氏曰逆河碣石今皆沦于海渭按经所谓海
乃东海在碣石之东而说者以为渤海由不知渤海
大河纳之于海其意与孔同苏氏曰逆河者既分为
九又合为一以一迎八而入于海即渤海也薛氏曰
河入海处旧在平州石城县东望碣石其后大风逆
河皆渐于海旧道堙矣程氏曰逆河世之谓渤海者
也逆河之地比九河又特洼下故九水倾注焉虽其
两旁当有涯岸其实已与海水相合不止望洋向若
而已黄氏曰逆河碣石今皆沦于海渭按经所谓海
乃东海在碣石之东而说者以为渤海由不知渤海
卷十三上 第 113b 页 WYG0067-0663b.png
故逆河后为海所渐耳此先儒之通患唯子瞻士龙
泰之文叔能辨之石城县唐初析平州卢龙县地置
其故城在今直隶永平府滦州南三十里
碣石之东为沧溟经之所谓海也其西则逆河后
世谓之勃海河渠书曰同为逆河入于渤海(沟洫志同)
盖汉人以渤海为海而不知其为逆河遂谓逆河
在南皮浮阳河自章武入海不至碣石矣千年积
泰之文叔能辨之石城县唐初析平州卢龙县地置
其故城在今直隶永平府滦州南三十里
碣石之东为沧溟经之所谓海也其西则逆河后
世谓之勃海河渠书曰同为逆河入于渤海(沟洫志同)
盖汉人以渤海为海而不知其为逆河遂谓逆河
在南皮浮阳河自章武入海不至碣石矣千年积
卷十三上 第 114a 页 WYG0067-0663c.png
谬至苏薛程黄四公而一正蔡氏不收何以为集
传
王横曰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寖
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九河但堙塞耳
而横云为海所渐世莫不痛诋之百诗独为余言
曰九河若作逆河则未为不是余颔之而未有以
见其诚然百诗亦更无所发明也及读薛氏语始
知古人先得我心益叹百诗之敏悟盖横虽博闻
卷十三上 第 114b 页 WYG0067-0663d.png
彊记而讨论不精临文多误如秦决河沟以灌大
梁河沟者鸿沟也而横误以为大河西山不言黎
阳亦其疏漏处逆讹为九即此可證也高忠宪有
言万世之心目固有渐推而愈明论久而后定信
夫
勃海之名古未尝有也韩非子云齐景公与晏子
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少海即勃海景公时已有
之不但此也左传僖四年楚子使言于齐侯曰君
梁河沟者鸿沟也而横误以为大河西山不言黎
阳亦其疏漏处逆讹为九即此可證也高忠宪有
言万世之心目固有渐推而愈明论久而后定信
夫
勃海之名古未尝有也韩非子云齐景公与晏子
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少海即勃海景公时已有
之不但此也左传僖四年楚子使言于齐侯曰君
卷十三上 第 115a 页 WYG0067-0664a.png
处北海北海亦即勃海则桓公时已有之逆河南
岸之地为海所渐当在其前王横云往者犹言昔
者其时之远近不可知而必非谓汉世网罗旧闻
自有所据议者以此事不见于正史疑横言为妄
吾不知其所谓正史者秦汉之史邪抑古史邪如
谓古史则诸侯史记皆为秦所烧世无由见安知
其书与不书如谓秦汉之史则海水西南出数百
里汉书沟洫志固已明载之矣岂必大书特书曰
卷十三上 第 115b 页 WYG0067-0664b.png
某年某月而后为可信乎且变异之事正史无文
而见于它书者多有历阳之国没为湖见淮南子
邛都县陷为邛池长水县沦为谷水海盐县沦为
柘湖武原县沦为当湖并见水经注而正史不书
可尽以其言为妄邪扬州旧有海门县南对太仓
州其海口即江尾也东北境为海水所侵吞食寖
广西南出数十里 本朝康熙初县治遂沦于海
今又过其西四十里矣风涛撞击其声如大炮日
而见于它书者多有历阳之国没为湖见淮南子
邛都县陷为邛池长水县沦为谷水海盐县沦为
柘湖武原县沦为当湖并见水经注而正史不书
可尽以其言为妄邪扬州旧有海门县南对太仓
州其海口即江尾也东北境为海水所侵吞食寖
广西南出数十里 本朝康熙初县治遂沦于海
今又过其西四十里矣风涛撞击其声如大炮日
卷十三上 第 116a 页 WYG0067-0664c.png
夜不绝每沙岸将崩必先有龟坼之痕居人指以
为候辄迁去而县遂废计三十馀年中四十里之
地化为海水过此以往三四百年安知此江尾者
不与勃海同其深广邪天下事固有不可以常理
论者此类是也
许商云九河自鬲以北至徒骇间相去二百馀里
则其同为逆河也虽大当亦不及三百里而今渤
海南北相距有五百里之远则两岸之地其为海
卷十三上 第 116b 页 WYG0067-0664d.png
水所渐者多矣郦道元云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
今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王横之言信
而有徵碣石入海非无證矣此不过借营州以證
碣石而实与横所言之事不同横事在南岸故曰
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寖数百里事当
在春秋之前是逆河变为渤海之由也道元所言
在北岸是碣石沦于海中之由事出汉后故又曰
汉世波襄吞食地广赞水卑耳之溪当同碣石苞
今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王横之言信
而有徵碣石入海非无證矣此不过借营州以證
碣石而实与横所言之事不同横事在南岸故曰
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寖数百里事当
在春秋之前是逆河变为渤海之由也道元所言
在北岸是碣石沦于海中之由事出汉后故又曰
汉世波襄吞食地广赞水卑耳之溪当同碣石苞
卷十三上 第 117a 页 WYG0067-0665a.png
沦洪波也自碣石以西北岸所侵者汉骊成累县
地今为滦州乐亭昌黎地其所吞食南北裁数十
里南岸所渐者汉漯沃琅槐广饶钜定寿光平寿
界今为沾化利津蒲台乐安寿光潍县界其所溢
出南北殆二百馀里古之逆河北起宝坻南界历
静海沧州盐山海丰及沾化北界而止耳窃意禹
时济漯潍淄入海之口去今入海处尚远也
九河之所以入海而无壅者赖逆河之复合为一
卷十三上 第 117b 页 WYG0067-0665b.png
也逆河既渐于海则八枝之亡无日矣淮南水利
考云(百诗谓余此书二卷沭阳胡应恩作盖侍郎琏之后)海水潮汐日二至
每入也以二时其出也亦二时二时之出系湖水
二时之入则海水海水遏湖水不得流者每日有
八时黄沙宁无停乎此最精于物理者然此犹就
清水言之耳若黄河则一石水而六斗泥海之所
入者沙河之所出者亦沙也以沙遇沙如胶之投
漆唯受以广二百馀里之逆河踊跃翻腾而入海
考云(百诗谓余此书二卷沭阳胡应恩作盖侍郎琏之后)海水潮汐日二至
每入也以二时其出也亦二时二时之出系湖水
二时之入则海水海水遏湖水不得流者每日有
八时黄沙宁无停乎此最精于物理者然此犹就
清水言之耳若黄河则一石水而六斗泥海之所
入者沙河之所出者亦沙也以沙遇沙如胶之投
漆唯受以广二百馀里之逆河踊跃翻腾而入海
卷十三上 第 118a 页 WYG0067-0665c.png
而又有碣石以当其冲则潮汐不能踰而西内沙
不停外沙不入此禹河所以千载无患也自逆河
变为勃海而潮汐直抵九河之口九河势分力弱
不足以攻沙外沙日至内沙不出徒骇犹能相敌
八枝立就堙废矣汉人不知此义而唯以九河为
急纵令穿为四五亦不旋踵而淤耳盖逆河既沦
则河不宜分而宜合合则行疾而湍悍力能冲刷
泥沙故周定王时上流虽徙而章武入海之道自
卷十三上 第 118b 页 WYG0067-0665d.png
若宋北流入海之道唯一独流口阔六七百步深
八九丈趋海之势甚迅其明效也
臣瓒曰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则河入海乃在碣
石武帝元光三年河徙从东郡更注勃海禹时不
注也今按武帝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
南(句)流入勃海盖河夺漯川之道至千乘入于勃
海以上句文势不可但已故用此四字足之非河
先不入勃海至元光徙流而始入勃海也寻瓒之
八九丈趋海之势甚迅其明效也
臣瓒曰禹贡夹右碣石入于河则河入海乃在碣
石武帝元光三年河徙从东郡更注勃海禹时不
注也今按武帝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
南(句)流入勃海盖河夺漯川之道至千乘入于勃
海以上句文势不可但已故用此四字足之非河
先不入勃海至元光徙流而始入勃海也寻瓒之
卷十三上 第 119a 页 WYG0067-0666a.png
意盖以禹贡九河同为逆河自碣石入于海故云
禹时不注而不知汉人所谓勃海者其北一半即
逆河之故道也河岂能越勃海而至碣石哉总之
勃海甚广占汉辽西右北平勃海千乘北海东莱
六郡之境跨古冀兖青三州之界自禹时以迄唐
宋河之所入皆勃海也济漯潍淄之所入亦勃海
也但禹河汉河及宋之北流俱自章武入海碣石
正当其冲而东汉以后之河及济漯潍淄诸水其
卷十三上 第 119b 页 WYG0067-0666b.png
入海处则远在碣石之西南耳
冀州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则逆河在碣石之西可
知导山云至于碣石入于海则海在碣石之东又
可知矣导河不言碣石以行至逆河而止耳非省
文也碣石者河海之限勃海者逆河之变也自汉
志云河至章武入海而人不复知有逆河碣石在
章武之东矣然臣瓒云禹时河入海在碣石郦道
元云河之入海旧在碣石又云大禹凿其石右夹
冀州云夹右碣石入于河则逆河在碣石之西可
知导山云至于碣石入于海则海在碣石之东又
可知矣导河不言碣石以行至逆河而止耳非省
文也碣石者河海之限勃海者逆河之变也自汉
志云河至章武入海而人不复知有逆河碣石在
章武之东矣然臣瓒云禹时河入海在碣石郦道
元云河之入海旧在碣石又云大禹凿其石右夹
卷十三上 第 120a 页 WYG0067-0666c.png
而纳河是犹据经而不从志也自唐人指卢龙县
南二十三里之山为碣石则碣石与河不相值而
瓒道元之说弃若土梗矣
黄文叔云禹河自碣石入海此不言已见也盖以
为省文互相备今按禹导山至碣石故言碣石导
河抵逆河知其下已治不复东故不言碣石皆纪
实非故为详略也然则中间相去不太辽阔乎曰
奚有于是碣石距九河之尾裁三百里耳江汉之
卷十三上 第 120b 页 WYG0067-0666d.png
汇彭蠡济之会汶淮之会泗沂去海甚远三危之
去南海更不知几千里皆据身所及而止不复言
海口之地何独疑于此章
章武汉属勃海郡郡治浮阳即今之沧州故孔疏
云郡北距碣石五百馀里(寰宇记沧州东北至平州五百里)河入
海处远在碣石之南禹行碣石不得入河盖远行
通水之处北尽冀州之境然后南回入河而逆上
也近世学者皆宗其说斥瓒道元之谬是何也碣
去南海更不知几千里皆据身所及而止不复言
海口之地何独疑于此章
章武汉属勃海郡郡治浮阳即今之沧州故孔疏
云郡北距碣石五百馀里(寰宇记沧州东北至平州五百里)河入
海处远在碣石之南禹行碣石不得入河盖远行
通水之处北尽冀州之境然后南回入河而逆上
也近世学者皆宗其说斥瓒道元之谬是何也碣
卷十三上 第 121a 页 WYG0067-0667a.png
石在卢龙县南二十三里离海七八十里而河欲
至此入海则必自今天津北行历宝坻界转东自
丰润径滦州废石城县南又东过卢龙县南而南
入于海取道迂远地势益高无是理也(宋人忧河尾入契丹)
(界苏子由曰契丹之水皆南注于海地形北高河无北徙之道)故据导河无碣石
之文以为河不至碣石入海是殆未有以苏薛程
黄之解示之者也诚知勃海即逆河而碣石负海
当逆河之冲则纷纷诸说不攻而自破矣汉志云
卷十三上 第 121b 页 WYG0067-0667b.png
河自羌中积石山东北至章武入海过郡十六(按水)
(经注黎阳以上河水所过有金城天水武威安定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西河上郡河东冯)
(翊河南河内凡十六郡黎阳以下大河故渎所过有魏郡东郡清河平原信都勃海又六郡共二十)
(二郡而班固云过郡十六殊不可晓今考禹河所过有魏郡广平钜鹿信都勃海而无东郡清河平)
(原过郡凡二十一也)行九千四百里以经言之河乃自章武
东出为逆河径骊成至累县碣石山入海又过郡
二(右北平辽西并上二十一为过郡二十三)行三百馀里也自禹告成
之年下逮东周齐桓公之世九河亡其八枝后数
(经注黎阳以上河水所过有金城天水武威安定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西河上郡河东冯)
(翊河南河内凡十六郡黎阳以下大河故渎所过有魏郡东郡清河平原信都勃海又六郡共二十)
(二郡而班固云过郡十六殊不可晓今考禹河所过有魏郡广平钜鹿信都勃海而无东郡清河平)
(原过郡凡二十一也)行九千四百里以经言之河乃自章武
东出为逆河径骊成至累县碣石山入海又过郡
二(右北平辽西并上二十一为过郡二十三)行三百馀里也自禹告成
之年下逮东周齐桓公之世九河亡其八枝后数
卷十三上 第 122a 页 WYG0067-0667c.png
十岁为定王五年己未当鲁宣公之七年而河遂
东徙凡一千六百六十馀岁
地理志勃海郡莽曰迎河南皮县莽曰迎河亭沟
洫志亦云同为迎河入于勃海迎河即逆河说者
谓莽多忌讳改逆曰迎也寰宇记云迎河在清池
县西南二十三里从南皮来清池即浮阳余初不
解逆河何以在此地求之数月始得其故水经淇
水注云清河自东光县西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
卷十三上 第 122b 页 WYG0067-0667d.png
又东北径南皮县故城西又北径浮阳县故城西
又东北滹沱别渎注焉漳水注云衡漳自成平县
南又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又东北入清河谓之
合口盖莽时大河南徙清河自东光县西行其故
渎历南皮浮阳至成平与漳水合水经东汉时作
故指为清河实西汉大河之经流也汉人以九河
播自元城之沙丘堰东北至南皮浮阳县西仍归
大河是谓同为逆河云尔不知禹河自成平东径
又东北滹沱别渎注焉漳水注云衡漳自成平县
南又东左会滹沱别河故渎又东北入清河谓之
合口盖莽时大河南徙清河自东光县西行其故
渎历南皮浮阳至成平与漳水合水经东汉时作
故指为清河实西汉大河之经流也汉人以九河
播自元城之沙丘堰东北至南皮浮阳县西仍归
大河是谓同为逆河云尔不知禹河自成平东径
卷十三上 第 123a 页 WYG0067-0668a.png
二县之北未尝由东光而北历其西九河下尾东
北出抵高城柳县章武之东同合为一大河以入
海南北广二百馀里东西长三百里占地甚多非
逆河纵而九河横东流至二县之西为逆河所截
而各注之也总之大伾以东汉人不详禹河之所
经而以北渎为禹河禹河一差则降水大陆九河
逆河无所不差矣逆河以班志言之似为横绝之
河而郑王以为迎受之河其义较长然终不能指
卷十三上 第 123b 页 WYG0067-0668b.png
言逆河在某地至东坡始云逆河即勃海薛士龙
又因王横之言更定其义云逆河皆渐于海而后
经旨乃大明与郑王之义亦甚协也
河之播而为九也势至此不得不分非禹有意分
之也其同为逆河也势至此不得不合非禹有意
合之也所以名逆者郑义尽之自汉人以勃海为
海而逆河无所容其地唐人亦不明逆河在何处
徐坚初学记曰逆迎也言海口有朝夕潮以迎河
又因王横之言更定其义云逆河皆渐于海而后
经旨乃大明与郑王之义亦甚协也
河之播而为九也势至此不得不分非禹有意分
之也其同为逆河也势至此不得不合非禹有意
合之也所以名逆者郑义尽之自汉人以勃海为
海而逆河无所容其地唐人亦不明逆河在何处
徐坚初学记曰逆迎也言海口有朝夕潮以迎河
卷十三上 第 124a 页 WYG0067-0668c.png
水此义最优至宋而谬论迭出贻惑滋甚矣林氏
曰王介甫谓逆河者逆设之河非并时分流也其
意以同为逆河句释上文播为九河之义如此则
逆河即是九河矣罗泌曰圣人于冀兖间逆设为
河以防暴至之患未至则不妨民耕既至则不堕
民舍程珌曰禹因地之形而逆设为九河凡河之
道则不建都邑不为聚落不耕不牧故谓之逆河
董鼎曰格言云逆河是开渠通海以泄河之溢秋
卷十三上 第 124b 页 WYG0067-0668d.png
冬则涸春夏则泄此皆踵介甫之谬以九河为逆
河而缘饰其辞也陈师道曰逆河者为潮水所逆
行千馀里边海又有潮河自西山来经塘泊按潮
河一名界河在今静海县西北受滹沱易巨马三
水(巨马即涞水)合御河东至独流口入海此河在直沽
口西亦不得指为逆河明丘文庄浚又言当于直
沽入海之后依禹贡逆河法截断河流横开长河
一带收其流而分其水以逆河为横绝之河承西
河而缘饰其辞也陈师道曰逆河者为潮水所逆
行千馀里边海又有潮河自西山来经塘泊按潮
河一名界河在今静海县西北受滹沱易巨马三
水(巨马即涞水)合御河东至独流口入海此河在直沽
口西亦不得指为逆河明丘文庄浚又言当于直
沽入海之后依禹贡逆河法截断河流横开长河
一带收其流而分其水以逆河为横绝之河承西
卷十三上 第 125a 页 WYG0067-0669a.png
汉之误以上诸说总由不知勃海即逆河而求逆
河于勃海之外遂愈求愈远耳
禹贡锥指卷十三中之下
卷十三上 第 125b 页 WYG0067-0669b.png
卷十三上 第 126a 页 WYG0067-067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三下
德清胡渭撰
附论历代徙流
禹酾二渠自黎阳宿胥口始一北流为大河一东流
为漯川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径
滑台城(故郑廪延邑下有延津今谓之延寿津按滑台城在今滑县西南即唐滑州治也北直黎)
(阳相距三十里)又东北径黎阳县南(黎山东北即黎阳故城东岸有鹿鸣津亦曰白)
(马济按黎阳故城在今浚县东北汉沟洫志贾让奏言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北百馀里间)
禹贡锥指卷十三下
德清胡渭撰
附论历代徙流
禹酾二渠自黎阳宿胥口始一北流为大河一东流
为漯川周定王五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径
滑台城(故郑廪延邑下有延津今谓之延寿津按滑台城在今滑县西南即唐滑州治也北直黎)
(阳相距三十里)又东北径黎阳县南(黎山东北即黎阳故城东岸有鹿鸣津亦曰白)
(马济按黎阳故城在今浚县东北汉沟洫志贾让奏言河从河内北至黎阳为石堤激使东北百馀里间)
卷十三上 第 126b 页 WYG0067-0670b.png
(河再西三东迫阸如此不得安息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
(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汎滥期月自定)又东北径凉城县(在滑县东北刘宋置)
(北齐并入白马)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
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一)
(曰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按水经东汉人所撰凡称故渎者皆时已无水戚城以下东)
(光以上河水不至又无他水行其中孟康所云王莽时遂空者唯此耳故谓之大河故渎其自长寿津以)
(西至宿胥口为东汉见行之河则叙入河水东光以北至章武时为清河漳水之所行则叙入清河漳水)
(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汎滥期月自定)又东北径凉城县(在滑县东北刘宋置)
(北齐并入白马)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
入海水经谓之大河故渎(述征记曰凉城到长寿津六十里河之故渎出焉一)
(曰北渎王莽时空故世俗名是渎为王莽河按水经东汉人所撰凡称故渎者皆时已无水戚城以下东)
(光以上河水不至又无他水行其中孟康所云王莽时遂空者唯此耳故谓之大河故渎其自长寿津以)
(西至宿胥口为东汉见行之河则叙入河水东光以北至章武时为清河漳水之所行则叙入清河漳水)
卷十三上 第 127a 页 WYG0067-0671a.png
(并不列大河故渎)大河故渎东北径戚城西(春秋哀公二年晋赵鞅率师纳)
(卫太子蒯聩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顿丘卫国县西戚亭是也为卫之河上邑按杜预云)
(是时河北流过元城界戚在河外晋军已渡河故欲出河右而南今开州西北有戚城)又径繁
阳故城东(城在今内黄县东南繁水之阳繁水即春秋之澶渊杜预云在顿丘县南也亦谓之)
(浮水)又北径阴安县故城西(城在今清丰县北通典顿丘县北有阴安城寰宇记)
(云王莽河在顿丘县北十里)又东北径昌乐县故城东(城在今南乐县西北)
(元和志王莽河西去昌乐县十六里)又东北径平邑郭西(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赵)
(城平邑是也按今南乐县北有平邑故城)又东北径元城县故城西北而
至沙丘堰堰南分屯氏河出焉(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径馆陶县东沟)
(卫太子蒯聩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今顿丘卫国县西戚亭是也为卫之河上邑按杜预云)
(是时河北流过元城界戚在河外晋军已渡河故欲出河右而南今开州西北有戚城)又径繁
阳故城东(城在今内黄县东南繁水之阳繁水即春秋之澶渊杜预云在顿丘县南也亦谓之)
(浮水)又北径阴安县故城西(城在今清丰县北通典顿丘县北有阴安城寰宇记)
(云王莽河在顿丘县北十里)又东北径昌乐县故城东(城在今南乐县西北)
(元和志王莽河西去昌乐县十六里)又东北径平邑郭西(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赵)
(城平邑是也按今南乐县北有平邑故城)又东北径元城县故城西北而
至沙丘堰堰南分屯氏河出焉(大河故渎北出为屯氏河径馆陶县东沟)
卷十三上 第 127b 页 WYG0067-0671b.png
(洫志曰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县分为屯氏河其故渎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屯氏别河故渎又)
(东北径信成县张甲河出焉地理志曰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县者也张甲故渎北绝清河于广)
(宗县又东北至脩县会清河屯氏别河自信成城南东北至绎幕县南分为二渎其北渎东北至阳信县)
(故城北而东注于海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谓之笃马河东北至阳信县故城南东北)
(入海屯氏河故渎东径灵县北又东北径鄃县与鸣犊河故渎合地理志曰河水自灵县别出为鸣犊河)
(者也按屯氏河自馆陶东北至章武入海过郡四行千五百里屯音豚通典魏州治贵乡元城二县贵乡)
(有大河故渎俗曰王莽河元和志王莽河西去贵乡县三里古堰今名惬山在县西九里成帝时河决王)
(东北径信成县张甲河出焉地理志曰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县者也张甲故渎北绝清河于广)
(宗县又东北至脩县会清河屯氏别河自信成城南东北至绎幕县南分为二渎其北渎东北至阳信县)
(故城北而东注于海南渎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谓之笃马河东北至阳信县故城南东北)
(入海屯氏河故渎东径灵县北又东北径鄃县与鸣犊河故渎合地理志曰河水自灵县别出为鸣犊河)
(者也按屯氏河自馆陶东北至章武入海过郡四行千五百里屯音豚通典魏州治贵乡元城二县贵乡)
(有大河故渎俗曰王莽河元和志王莽河西去贵乡县三里古堰今名惬山在县西九里成帝时河决王)
卷十三上 第 128a 页 WYG0067-0671c.png
(延世募人益运土塞河之处以其惬当人情故谓之惬山今在大名府北盖即沙丘堰也馆陶故城在今)
(馆陶县西元和志王莽河在县东四里隋析馆陶地置冠氏县其故城在今冠县北元和志王莽河北去)
(县十八里)大河故渎又东北径发干县故城西又屈径其
北(今堂邑县西南五十里有发干故城寰宇记王莽河在堂邑县北十里)又东径贝丘
县故城南(城在今清平县西南沟洫志宣帝地节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
(埶皆邪直贝丘县恐水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成帝)
(初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郭昌穿直渠后三岁河水更从故第二曲间北可六里复南合今其曲埶复邪直)
(贝丘百姓寒心宜复穿渠东行寰宇记王莽河在清平县南十八里盖即孟康所谓出贝丘西南二折者)
(也二折疑当作三折)又东径甘陵县故城南(城在今清河县东南)又东径
(馆陶县西元和志王莽河在县东四里隋析馆陶地置冠氏县其故城在今冠县北元和志王莽河北去)
(县十八里)大河故渎又东北径发干县故城西又屈径其
北(今堂邑县西南五十里有发干故城寰宇记王莽河在堂邑县北十里)又东径贝丘
县故城南(城在今清平县西南沟洫志宣帝地节中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北曲三所水流之)
(埶皆邪直贝丘县恐水盛堤防不能禁乃各更穿渠直东经东郡界中不令北曲渠通利百姓安之成帝)
(初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郭昌穿直渠后三岁河水更从故第二曲间北可六里复南合今其曲埶复邪直)
(贝丘百姓寒心宜复穿渠东行寰宇记王莽河在清平县南十八里盖即孟康所谓出贝丘西南二折者)
(也二折疑当作三折)又东径甘陵县故城南(城在今清河县东南)又东径
卷十三上 第 128b 页 WYG0067-0671d.png
艾亭城南(风俗记曰甘陵故城直东二十里有艾亭城盖近今博平县界)又东径平
晋城南(未详疑当在博平县北寰宇记王莽河在博平县北十八里)又东北径灵
县故城南别出为鸣犊河(城在博平县东北四十里高唐州西南二十里汉志)
(鸣犊河东北至蓨入屯氏河)大河故渎又东径鄃县故城南(城在今平)
(原县西南五十里)又东径平原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括地)
(志平原故城在平原县东南十里元和志王莽枯河在县南五里盖本在其北县徙而北故水出其南屯)
(氏三渎谓屯氏河及屯氏别河之南北二渎也)北径绎幕县故城东北(寰宇记绎)
晋城南(未详疑当在博平县北寰宇记王莽河在博平县北十八里)又东北径灵
县故城南别出为鸣犊河(城在博平县东北四十里高唐州西南二十里汉志)
(鸣犊河东北至蓨入屯氏河)大河故渎又东径鄃县故城南(城在今平)
(原县西南五十里)又东径平原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括地)
(志平原故城在平原县东南十里元和志王莽枯河在县南五里盖本在其北县徙而北故水出其南屯)
(氏三渎谓屯氏河及屯氏别河之南北二渎也)北径绎幕县故城东北(寰宇记绎)
卷十三上 第 129a 页 WYG0067-0672a.png
(幕故城在平原县西北二十里)西流径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也按鬲县故城)
(在今陵县北左传靡奔有鬲氏即其国也陵县本安德唐德州治州西五十里有长河故城州北五十里)
(有将陵故城元和志王莽枯河在长河县东五里又在将陵县西十里长河即今德州治将陵在州之东)
(北州志云古黄河在州东南二十馀里今谓之黄河崖)又北径脩县故城东(城在)
(今景州南脩音条一作蓨括地志云俗名南条城在今蓨县南十二里)又北径安陵县
西(地理风俗记曰脩县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故县也今吴桥县西北有安陵故城)又东北至
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故城在今东光县东淇水篇云清河自东)
(光县西南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浊漳篇云漳水自阜城县故城北又东北径成平县南又东北入清河)
(谓之合口清河故大河也按魏收志合口在浮阳县西浮阳今沧州漳清合流当在州界)大河自
(在今陵县北左传靡奔有鬲氏即其国也陵县本安德唐德州治州西五十里有长河故城州北五十里)
(有将陵故城元和志王莽枯河在长河县东五里又在将陵县西十里长河即今德州治将陵在州之东)
(北州志云古黄河在州东南二十馀里今谓之黄河崖)又北径脩县故城东(城在)
(今景州南脩音条一作蓨括地志云俗名南条城在今蓨县南十二里)又北径安陵县
西(地理风俗记曰脩县东四十里有安陵乡故县也今吴桥县西北有安陵故城)又东北至
东光县故城西而北与漳水合(故城在今东光县东淇水篇云清河自东)
(光县西南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浊漳篇云漳水自阜城县故城北又东北径成平县南又东北入清河)
(谓之合口清河故大河也按魏收志合口在浮阳县西浮阳今沧州漳清合流当在州界)大河自
卷十三上 第 129b 页 WYG0067-0672b.png
宿胥口徙流至成平合漳水复归禹河故道又东北
历浮阳参户平舒至章武入海也详见播为九河下
以今舆地言之浚县滑县开州内黄清丰南乐大名
元城(并属直隶大名府)冠县馆陶堂邑清平(并属山东东昌府)清河
(属直隶广平府)博平高唐(并属东昌府)平原德州(并属山东济南府)景州
吴桥东光交河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并属直隶河间府北接大城宝)
(坻并属顺天府)诸州县界中皆周定王五年至西汉末大河
历浮阳参户平舒至章武入海也详见播为九河下
以今舆地言之浚县滑县开州内黄清丰南乐大名
元城(并属直隶大名府)冠县馆陶堂邑清平(并属山东东昌府)清河
(属直隶广平府)博平高唐(并属东昌府)平原德州(并属山东济南府)景州
吴桥东光交河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并属直隶河间府北接大城宝)
(坻并属顺天府)诸州县界中皆周定王五年至西汉末大河
卷十三上 第 130a 页 WYG0067-0672c.png
之所行也定王五年岁己未下逮王莽始建国三年
辛未而北渎遂空凡六百七十二岁
蔡传曰周定王五年河徙砱砾砱砾不知在何处
按沟洫志贾让治河奏有荥阳漕渠如淳曰今砾
溪口是也师古曰砾溪溪名即水经所云泲水东
过砾溪者阿谁读误本汉书以今为令又加石作
砱(广韵砱石砱郎丁切)殊足使人喷饭即以砾溪言之水经
济水东至北砾溪南东出过荥阳县北又东(句)南
辛未而北渎遂空凡六百七十二岁
蔡传曰周定王五年河徙砱砾砱砾不知在何处
按沟洫志贾让治河奏有荥阳漕渠如淳曰今砾
溪口是也师古曰砾溪溪名即水经所云泲水东
过砾溪者阿谁读误本汉书以今为令又加石作
砱(广韵砱石砱郎丁切)殊足使人喷饭即以砾溪言之水经
济水东至北砾溪南东出过荥阳县北又东(句)南
卷十三上 第 130b 页 WYG0067-0672d.png
砾溪水注之郦元云水出荥阳城西南李泽泽中
有水即古冯池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
也东北流历敖山南径虢亭北又东北过荥阳县
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
溪矣砾溪口即南砾溪水入济处也古之决口皆
在大伾之东金元时所决渐西至明天顺中河自
武陟徙入原武而获嘉之流遂绝变斯极矣荥阳
今为荥泽县与获嘉相对周时河徙宁遽在此邪
有水即古冯池地理志曰荥阳县冯池在西南是
也东北流历敖山南径虢亭北又东北过荥阳县
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即经所谓砾
溪矣砾溪口即南砾溪水入济处也古之决口皆
在大伾之东金元时所决渐西至明天顺中河自
武陟徙入原武而获嘉之流遂绝变斯极矣荥阳
今为荥泽县与获嘉相对周时河徙宁遽在此邪
卷十三上 第 131a 页 WYG0067-0673a.png
唯汉平帝之世河侵汴济谓徙从砾溪口则可然
亦无砱砾之名也此说当必有所本顷阅王伯厚
河渠考引程氏曰周时河徙砱砾至汉又改向顿
丘东南流程氏疑即大昌及检禹贡论其第十一
篇有云周定王五年河徙故渎汉元光三年河水
徙从顿丘东南流入渤海却无砱砾字又图说莨
荡渠口辨引如淳注亦作今砾溪口不作砱砾则
二字明系杜撰绝无根据诞妄乖谬莫甚于此而
卷十三上 第 131b 页 WYG0067-0673b.png
学者宗之以王伯厚之淹博亦不能正其失而且
累及于程氏地理之学谈何容易
水经大河故渎东北径元城县西北而至沙丘堰
其下文曰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郦注云郭东有
五鹿墟故沙鹿春秋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是也县
北有沙丘堰者不遵其道曰降堰障水也播为九
河自此始及齐桓霸世塞广田居同为一河故自
堰以北馆陶贝丘鬲般以东城地并存川渎多亡
累及于程氏地理之学谈何容易
水经大河故渎东北径元城县西北而至沙丘堰
其下文曰至于大陆北播为九河郦注云郭东有
五鹿墟故沙鹿春秋僖公十四年沙鹿崩是也县
北有沙丘堰者不遵其道曰降堰障水也播为九
河自此始及齐桓霸世塞广田居同为一河故自
堰以北馆陶贝丘鬲般以东城地并存川渎多亡
卷十三上 第 132a 页 WYG0067-0673c.png
今按水经以王莽河为禹河故以沙丘堰为禹迹
推其意似谓古河本东行禹作此堰以障之使北
而九河自此播焉不遵其道是为降水唐人云河
自贵乡县界分为九道宗此说也然禹河不经元
城此堰必非禹所作黄文叔云今澶州临河有鲧
堤自黎阳入北至恩州清河历亭皆有之然则降
水者自元城以北堤堨之水是也盖以堰为鲧所
作或曰元城为战国魏地北与赵接壤贾让云堤
卷十三上 第 132b 页 WYG0067-0673d.png
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齐与赵魏
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遏水使西泛
赵魏赵魏亦为堤以防之沙丘堰者疑赵所作以
障水使不得北而注于齐魏所谓以邻国为壑者
也(史记赵世家肃侯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惠文王十八年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
(魏氏以赵地高而齐魏卑也水经清水注引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
(至轵为南阳东阳春秋晋地战国属卫后属赵)
史记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
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遏水使西泛
赵魏赵魏亦为堤以防之沙丘堰者疑赵所作以
障水使不得北而注于齐魏所谓以邻国为壑者
也(史记赵世家肃侯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惠文王十八年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伐)
(魏氏以赵地高而齐魏卑也水经清水注引马季长曰晋地自朝歌以北至中山为东阳朝歌以南)
(至轵为南阳东阳春秋晋地战国属卫后属赵)
史记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
卷十三上 第 133a 页 WYG0067-0674a.png
大梁城坏其王请降河沟者鸿沟也(即汉志所谓狼汤渠)据
水经注阴沟本蒗荡渠在浚仪县北自王贲断故
渠引水东南出以灌大梁谓之梁沟于是水出县
南而不径其北遂目梁沟为蒗荡渠亦曰鸿沟浚
仪故县在今开封府西北即大梁城魏所都也自
智伯引汾水以灌晋阳世皆知水之可以亡人国
苏代云秦正告魏曰决荥口魏无大梁其后王贲
竟用之以灭魏按荥口水即职方之荥川后世亦
卷十三上 第 133b 页 WYG0067-0674b.png
谓之济水水经注济水自阳武县故城南又南径
封丘县南又东径大梁城北故亦可决之以灌也
贲所引是蒗荡渠非荥渎然水不同而其地则总
在大梁之北王横曰秦攻魏决河灌其都决处遂
大不可复补宜却徙完平处更开空使缘西山足
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灾则似谓贲所引者
大河之经流盖苏代述秦告魏又云决白马之口
魏无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二口一在
封丘县南又东径大梁城北故亦可决之以灌也
贲所引是蒗荡渠非荥渎然水不同而其地则总
在大梁之北王横曰秦攻魏决河灌其都决处遂
大不可复补宜却徙完平处更开空使缘西山足
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灾则似谓贲所引者
大河之经流盖苏代述秦告魏又云决白马之口
魏无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二口一在
卷十三上 第 134a 页 WYG0067-0674c.png
白马一在黎阳横以是谓贲所引者在此间决处
即白马口西山足即宿胥口也然史记明言引河
沟则非大河之经流亦审矣(水经注云河水茜于白马县泆通濮济黄)
(沟故苏代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决河水以水长垣之)
(外者也按黄即外黄外黄城在今杞县东北六十里济阳城在今兰阳县东五十里去魏都尚远且)
(苏代所称皆秦恐喝之辞未尝实见诸行事白马之口楚决非秦决也汉书叙传曰秦决南涯如淳)
(注云秦决河灌大梁遂灭之通为沟入淮泗皆承横之误)近世河徙经开封城
北宋端平元年蒙古决寸金淀灌赵葵军(淀在城北二十)
卷十三上 第 134b 页 WYG0067-0674d.png
(馀里)明崇祯十五年贼决朱家寨堤以灌城(寨在城西北十)
(七里即古大梁城之北)其所引者皆大河之经流也与王贲
地同而水异呜呼不仁者之作俑祸及万世而未
有艾痛哉
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
入勃海(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是一句通鉴考异曰武纪云东南流入勃海按顿丘属东郡勃)
(海乃在顿丘东北恐误因删去入勃海三字盖误以东南二字属下读也)夏五月河水
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元封二年祠
(七里即古大梁城之北)其所引者皆大河之经流也与王贲
地同而水异呜呼不仁者之作俑祸及万世而未
有艾痛哉
汉书武帝纪元光三年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
入勃海(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是一句通鉴考异曰武纪云东南流入勃海按顿丘属东郡勃)
(海乃在顿丘东北恐误因删去入勃海三字盖误以东南二字属下读也)夏五月河水
决濮阳汜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元封二年祠
卷十三上 第 135a 页 WYG0067-0675a.png
泰山至瓠子临决河命从臣将军以下皆负薪塞
河堤作瓠子歌沟洫志孝武元光中河决于瓠子
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
塞止辄复坏是时武安侯田鼢为丞相其奉邑食
鄃郁居河北河决而南则鄃无水灾邑收入多鼢
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彊塞而
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是以久不复塞也后二十
馀岁岁数不登梁楚之地尤甚乃使汲仁郭昌发
卷十三上 第 135b 页 WYG0067-0675b.png
卒数万人塞瓠子决河于是上以用事万里沙则
还自临决河湛白马玉璧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
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揵(如淳曰树竹塞水决之口稍稍布插按树之水)
(稍弱补令密谓之揵以草塞其中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为之揵音其偃反瓠子歌隤林竹兮揵石)
(菑师古曰谓锸石立之然后以土就填塞之也菑亦锸耳音侧其反义与剚同)卒塞瓠子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成帝纪建始四年秋大
水河决东郡金堤(王尊传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率吏民)
还自临决河湛白马玉璧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
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揵(如淳曰树竹塞水决之口稍稍布插按树之水)
(稍弱补令密谓之揵以草塞其中乃以土填之有石以石为之揵音其偃反瓠子歌隤林竹兮揵石)
(菑师古曰谓锸石立之然后以土就填塞之也菑亦锸耳音侧其反义与剚同)卒塞瓠子
筑宫其上名曰宣防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
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成帝纪建始四年秋大
水河决东郡金堤(王尊传尊为东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率吏民)
卷十三上 第 136a 页 WYG0067-0675c.png
(祀水神河伯使巫策祝请以身填金堤)沟洫志河堤使者王延世使
塞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
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元和志揵尾堰在彭州导江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
(作之以防江决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中累而壅水汉成帝时瓠子河决王延世塞之)
(用此法也汉书所谓下淇园之竹以为揵)上曰东郡河决流漂二州(谓兖)
(豫)延世堤防三旬立塞其以五年为河平元年按
元光三年河水决濮阳瓠子沟洫志言之甚详而
顿丘之决口及入海处与中间经过之地皆不可
卷十三上 第 136b 页 WYG0067-0675d.png
得闻今以水经注考之北渎初经顿丘县西北至
是改流盖自戚城西决而东北过其县东南历畔
观至东武阳夺漯川之道东北至千乘入海者也
漯川狭小不能容故其夏又自长寿津溢而东以
决于濮阳则东南注钜野通淮泗而北渎之流微
漯川之水涸矣及武帝塞宣房道河北行二渠则
正流全归北渎馀波仍为漯川顿丘之决口不劳
而塞故志略之程大昌以为元光已后河竟行顿
是改流盖自戚城西决而东北过其县东南历畔
观至东武阳夺漯川之道东北至千乘入海者也
漯川狭小不能容故其夏又自长寿津溢而东以
决于濮阳则东南注钜野通淮泗而北渎之流微
漯川之水涸矣及武帝塞宣房道河北行二渠则
正流全归北渎馀波仍为漯川顿丘之决口不劳
而塞故志略之程大昌以为元光已后河竟行顿
卷十三上 第 137a 页 WYG0067-0676a.png
丘东南非也汉世河两决瓠子一塞于武帝再塞
于王延世河自是不复决而南辄泛滥入平原济
南千乘骎骎乎有向东之势矣
沟洫志云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
氏河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广深与大
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元帝永光五年河决
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成帝初灵鸣犊口又
不利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郡承河下流土壤轻脆
卷十三上 第 137b 页 WYG0067-0676b.png
易伤屯氏河绝未久宜复浚以助大河泄暴下此
思患豫防之道也而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
不足且勿浚后三岁河果决馆陶及东郡金堤灌
四郡三十二县遣王延世塞之后二岁河复决平
原流入济南千乘又遣延世塞之费更不訾鸿嘉
四年勃海信都河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许商与
丞相史孙禁共行视图方略禁以为可决平原金
堤间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至海五百馀里水
思患豫防之道也而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
不足且勿浚后三岁河果决馆陶及东郡金堤灌
四郡三十二县遣王延世塞之后二岁河复决平
原流入济南千乘又遣延世塞之费更不訾鸿嘉
四年勃海信都河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许商与
丞相史孙禁共行视图方略禁以为可决平原金
堤间开通大河令入故笃马河至海五百馀里水
卷十三上 第 138a 页 WYG0067-0676c.png
道浚利此因利乘便之术也而商以为禁所欲开
者在九河南失水之迹不可许公卿皆从商言又
以谷永李寻解光等奏竟止不塞遗患八十馀年
至永平十三年而后已嗟乎商以治尚书善为算
称故丞相御史白遣行视而其方略乃如此欲省
费而费益多欲循九河之迹而九河不可复经术
竟何为哉故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
今者不达事之变
汉书王莽传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
卷十三上 第 138b 页 WYG0067-0676d.png
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
忧水故遂不堤塞(元和志王翁孺墓在元城县东二百步元后之祖也)后汉书
王景传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夏发卒数十万遣景
与王吴脩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馀里明
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
西京旧制渭按司马彪不志河渠东汉以后无可考
据赖有水经注存其所叙当时见行之河自凉城县
忧水故遂不堤塞(元和志王翁孺墓在元城县东二百步元后之祖也)后汉书
王景传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夏发卒数十万遣景
与王吴脩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馀里明
年夏渠成帝亲自巡行诏滨河郡国置河堤员吏如
西京旧制渭按司马彪不志河渠东汉以后无可考
据赖有水经注存其所叙当时见行之河自凉城县
卷十三上 第 139a 页 WYG0067-0677a.png
长寿津东径铁丘南(左传哀公二年卫太子登铁望见郑师京相璠曰铁丘名也杜)
(预曰在戚南元和志铁丘在卫南县东南本汉濮阳县地今在开州西南)又东北径濮阳
县北为濮阳津(故城在南与卫县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房堰按濮阳故城)
(在今开州西南二十里瓠子水注云王景治渠筑堤防遏冲要瓠子之水绝而不通唯沟渎存焉)又
东北径卫国县南(汉东郡有畔观县世祖更名卫国今观城县地及清丰之南境开州)
(之北境皆是)又东径鄄城县北(故城在河南十八里今在濮州东二十里)又东
北径范县之秦亭西(春秋书筑台于秦者也)又东北径委粟津
(河北即东武阳县)左合浮水故渎(上承大河于顿丘县而北出东绝大河故渎又东北)
(至东武阳县东入河)又有漯水出焉(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详见兖州)又东北
(预曰在戚南元和志铁丘在卫南县东南本汉濮阳县地今在开州西南)又东北径濮阳
县北为濮阳津(故城在南与卫县分水城北十里有瓠河口有金堤宣房堰按濮阳故城)
(在今开州西南二十里瓠子水注云王景治渠筑堤防遏冲要瓠子之水绝而不通唯沟渎存焉)又
东北径卫国县南(汉东郡有畔观县世祖更名卫国今观城县地及清丰之南境开州)
(之北境皆是)又东径鄄城县北(故城在河南十八里今在濮州东二十里)又东
北径范县之秦亭西(春秋书筑台于秦者也)又东北径委粟津
(河北即东武阳县)左合浮水故渎(上承大河于顿丘县而北出东绝大河故渎又东北)
(至东武阳县东入河)又有漯水出焉(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详见兖州)又东北
卷十三上 第 139b 页 WYG0067-0677b.png
径东阿县北(河水于范县东北流为仓亭津在武阳县东北七十里按汉东阿故城在今阳)
(榖县东北仓亭津在县西北)又东北径茌平县西(河东北径碻磝城西述征记曰碻磝津名)
(也魏立济州治此即故茌平县按今茌平县南有济州故城即古碻磝城也县西二十里有汉茌平故城)又东
北径四渎津(河水东分济亦曰济水受河也自河入济自济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故有)
(四渎之名按通典卢县东有汉临邑故城卢县今为长清县四渎津当在县界临邑故城东北)又东
北径杨墟县东商河出焉(杨墟平原之隶县城在高唐城西南商河首受河亦)
(漯水及泽水所潭也北径平原县东又径安德平昌般县乐陵朸乡故城南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而)
(榖县东北仓亭津在县西北)又东北径茌平县西(河东北径碻磝城西述征记曰碻磝津名)
(也魏立济州治此即故茌平县按今茌平县南有济州故城即古碻磝城也县西二十里有汉茌平故城)又东
北径四渎津(河水东分济亦曰济水受河也自河入济自济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故有)
(四渎之名按通典卢县东有汉临邑故城卢县今为长清县四渎津当在县界临邑故城东北)又东
北径杨墟县东商河出焉(杨墟平原之隶县城在高唐城西南商河首受河亦)
(漯水及泽水所潭也北径平原县东又径安德平昌般县乐陵朸乡故城南又东北径富平县故城北而)
卷十三上 第 140a 页 WYG0067-0677c.png
(东北注于海元和志云汉鸿嘉四年河水泛滥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通海故以商为名按商河行大河)
(之南漯水之北)河水又东径高唐县界漯水注之(上承于河亦谓之源)
(河详见兖州)又东北径高唐县故城西(城在今禹城县西四十里本齐高唐)
(邑齐赵以河为竟威王曰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渔于河即此河也)又北径张
公城(有津曰张公渡今在平原县南六十里)又北径平原故城东(故城在今)
(县南)又左径安德东而北为鹿角津(今陵县治即安德故城县东南有故)
(鹿角关以津为名与临邑县接界)又东北径般县(故城在今德平县东北)乐陵
(故城在今乐陵县界)朸乡(故城在今商河县西北)厌次县南为厌次河(今武)
(定州东有厌次故城本富平后汉改曰厌次永初二年剧贼毕毫等寇平原厌次令刘雄门下小吏所辅)
(之南漯水之北)河水又东径高唐县界漯水注之(上承于河亦谓之源)
(河详见兖州)又东北径高唐县故城西(城在今禹城县西四十里本齐高唐)
(邑齐赵以河为竟威王曰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渔于河即此河也)又北径张
公城(有津曰张公渡今在平原县南六十里)又北径平原故城东(故城在今)
(县南)又左径安德东而北为鹿角津(今陵县治即安德故城县东南有故)
(鹿角关以津为名与临邑县接界)又东北径般县(故城在今德平县东北)乐陵
(故城在今乐陵县界)朸乡(故城在今商河县西北)厌次县南为厌次河(今武)
(定州东有厌次故城本富平后汉改曰厌次永初二年剧贼毕毫等寇平原厌次令刘雄门下小吏所辅)
卷十三上 第 140b 页 WYG0067-0677d.png
(浮舟追至厌次津即此地也)又径漯阴县故城北(此北漯阴县也按漯水下注云)
(北漯阴城伏琛谓之漯阳城当在今青城县界漯水之北)又东北为漯沃津(在漯沃县)
(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今蒲台县东有漯沃故城)
又东径千乘城北(伏琛所谓千乘北城也今高苑县北有千乘故城未知是北城否)
又东北径利县城北(本作黎城县北今据济水经文改正彼注云地理志齐郡有利)
(县晏谟曰县在齐城北五十里今博兴县东有利县故城)又东分为二水枝津东
径甲下城南东南历马常坈注济(济水注云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东)
(北漯阴城伏琛谓之漯阳城当在今青城县界漯水之北)又东北为漯沃津(在漯沃县)
(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漯沃城故县也今蒲台县东有漯沃故城)
又东径千乘城北(伏琛所谓千乘北城也今高苑县北有千乘故城未知是北城否)
又东北径利县城北(本作黎城县北今据济水经文改正彼注云地理志齐郡有利)
(县晏谟曰县在齐城北五十里今博兴县东有利县故城)又东分为二水枝津东
径甲下城南东南历马常坈注济(济水注云济水东北至甲下邑南东)
卷十三上 第 141a 页 WYG0067-0678a.png
(历琅槐县故城北又东北河水枝津注之漯水注云漯水径千乘县二城间又东北为马常坈乱河枝流)
(而入于海即此水也甲下盖亦千乘县地)河水东北径甲下邑北又东北
入于海(河水入海处当在甲下邑之东北马常坈之北按元和志海在勃海县东一百六十里今)
(分属利津县即古千乘海口利津金析唐蒲台勃海二县置本汉漯沃县地盖南与千乘县共此海口也)
以今舆地言之滑县开州(并属直隶大名府)观城濮州范县朝城(并属)
(山东东昌府)阳谷(属山东兖州府)茌平(属东昌府)禹城平原陵县德平乐陵
商河武定青城蒲台(并属山东济南府)高苑博兴(并属山东青州府)
利津(属济南府)诸州县界中皆东汉以后大河之所行也
(而入于海即此水也甲下盖亦千乘县地)河水东北径甲下邑北又东北
入于海(河水入海处当在甲下邑之东北马常坈之北按元和志海在勃海县东一百六十里今)
(分属利津县即古千乘海口利津金析唐蒲台勃海二县置本汉漯沃县地盖南与千乘县共此海口也)
以今舆地言之滑县开州(并属直隶大名府)观城濮州范县朝城(并属)
(山东东昌府)阳谷(属山东兖州府)茌平(属东昌府)禹城平原陵县德平乐陵
商河武定青城蒲台(并属山东济南府)高苑博兴(并属山东青州府)
利津(属济南府)诸州县界中皆东汉以后大河之所行也
卷十三上 第 141b 页 WYG0067-0678b.png
成帝建始四年河决馆陶入平原济南千乘河平
三年又决平原入济南千乘虽两经脩塞而水道
犹存王莽时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即平原
济南千乘也盖自元城循此道东出馆陶东武阳
绝漯水而东北至高唐又绝漯水东北至千乘入
海也水经所叙长寿至委粟之道皆在东郡界中
殊不合常深以为疑今按永平十三年诏云自汴
渠决败六十馀岁盖河自平帝之世行汴渠东南
三年又决平原入济南千乘虽两经脩塞而水道
犹存王莽时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即平原
济南千乘也盖自元城循此道东出馆陶东武阳
绝漯水而东北至高唐又绝漯水东北至千乘入
海也水经所叙长寿至委粟之道皆在东郡界中
殊不合常深以为疑今按永平十三年诏云自汴
渠决败六十馀岁盖河自平帝之世行汴渠东南
卷十三上 第 142a 页 WYG0067-0678c.png
入淮亦行济渎东北入海与后世南北清河之分
派几相类矣岁月逾甚荥阳以下正流渐微迄于
永平莽时馆陶决口亦必淤浅故王景治河弃而
不用河汴既分遂从漯川导河至东武阳始合莽
时故道此武阳之西所以异也然史称景凿山开
涧防遏冲要则其间多所变更即武阳以东岂尽
与莽时同哉东汉之河起自始建国三年亦言其
大略而已
卷十三上 第 142b 页 WYG0067-0678d.png
王景脩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馀里则
其所治者即东汉以后大河之经流也而史称脩
汴渠又曰汴渠成始终皆不言河盖建都洛阳东
方之漕全资汴渠故惟此为急河汴分流则运道
无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自平帝之后汴流东侵日
月益甚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侵
毁济渠漂数十许县是其时济亦决败矣水经河
水注载王景事在荥阳蒗荡渠下(太子贤曰汴渠即莨荡渠也)
其所治者即东汉以后大河之经流也而史称脩
汴渠又曰汴渠成始终皆不言河盖建都洛阳东
方之漕全资汴渠故惟此为急河汴分流则运道
无患治河所以治汴也自平帝之后汴流东侵日
月益甚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言河决积久侵
毁济渠漂数十许县是其时济亦决败矣水经河
水注载王景事在荥阳蒗荡渠下(太子贤曰汴渠即莨荡渠也)
卷十三上 第 143a 页 WYG0067-0679a.png
则河水当从此决入然荥阳以下南岸山脉已尽
地平土疏随处可以决入不独石门渠口也济隧
亦通河至于岑造八激堤而其流始绝莽时河入
济南千乘则侵济处更多故筑堤自荥阳至千乘
海口千馀里永平十三年诏曰河汴分流复其旧
迹陶丘之北渐就坟壤十五年景从驾东巡至无
盐帝美其功拜河堤使者赐车马缣钱陶丘今定
陶无盐今东平皆济水所经之地也二渠既脩则
卷十三上 第 143b 页 WYG0067-0679b.png
东南之漕由汴入河东北之漕由济入河舳舻千
里挽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
武帝雄才大略足以有为若移其征伐四夷神仙
土木之费以复禹河故道当亦无难而竟不及此
则以疏于讨论执北渎为禹河故也及哀平之世
人始有知禹河之所经者贾让请决黎阳遮害亭
放河使北入海王横请徙河缘西山足乘高地而
东北入海意皆欲复禹河故道而国祚阽危事不
里挽输不绝京师无匮乏之忧矣
武帝雄才大略足以有为若移其征伐四夷神仙
土木之费以复禹河故道当亦无难而竟不及此
则以疏于讨论执北渎为禹河故也及哀平之世
人始有知禹河之所经者贾让请决黎阳遮害亭
放河使北入海王横请徙河缘西山足乘高地而
东北入海意皆欲复禹河故道而国祚阽危事不
卷十三上 第 144a 页 WYG0067-0679c.png
可为矣永平上距平帝时仅六十馀岁故道岂遽
堙灭而王景治河唯从事汴济盖当时所急在运
道就其利便者为之不暇远图耳史称景凿山阜
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滞十里立一水门费以
百亿计财力之充裕若是向使讲求禹河故道而
复之则河流归北汴济不劳而治功施到今五代
以降溃溢横流之祸可以免矣惜乎其不及此也
河虽徙自周定王时而东光以下至章武入海犹
卷十三上 第 144b 页 WYG0067-0679d.png
是徒骇之故道至王莽时始改从千乘入海而景
遂因之禹迹荡然无存君子于此有遗憾焉或曰
景即以复禹河为难王莽河新绝未久岂不可复
乎曰不可漳水之东王莽河之西既有清河又有
屯氏河屯氏别河张甲河鸣犊河等渎津渠交络
冰碎瓦裂若导河行此不久即败景商度地势然
后兴工不复禹河则必用新河固已筹之熟矣
贾让议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曰大汉方
遂因之禹迹荡然无存君子于此有遗憾焉或曰
景即以复禹河为难王莽河新绝未久岂不可复
乎曰不可漳水之东王莽河之西既有清河又有
屯氏河屯氏别河张甲河鸣犊河等渎津渠交络
冰碎瓦裂若导河行此不久即败景商度地势然
后兴工不复禹河则必用新河固已筹之熟矣
贾让议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曰大汉方
卷十三上 第 145a 页 WYG0067-0680a.png
制万里岂与水争咫尺之地盖让欲复禹河故道
故曰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此功一立千载无
患非谓任河之所向虽横流失道亦弃地予之也
李寻解光云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关并
云河决曹卫之域南北不过百八十里可空此地
勿以为官亭民室则其言稍涉孟浪矣建武中张
汜请脩济渠而乐俊沮之永平中议脩汴渠或以
为河流入汴幽冀蒙利故十三年诏述其言曰左
卷十三上 第 145b 页 WYG0067-0680b.png
堤彊则右堤伤左右皆彊则下方伤宜任水势所
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
之患此即李寻解光关并之说也宋神宗之所以
语宰执者意亦如此愚谓斯言不善用之则为害
非细夫故道难复而新河所行颇得地宜两崖完
固势不能远汜滥如贾让所云西薄大山东薄金
堤者任其所之可也若平地横流则亟宜脩塞使
归故道苟任其所之则兖豫青徐数州之地皆为
之使人随高而处公家息壅塞之费百姓无陷溺
之患此即李寻解光关并之说也宋神宗之所以
语宰执者意亦如此愚谓斯言不善用之则为害
非细夫故道难复而新河所行颇得地宜两崖完
固势不能远汜滥如贾让所云西薄大山东薄金
堤者任其所之可也若平地横流则亟宜脩塞使
归故道苟任其所之则兖豫青徐数州之地皆为
卷十三上 第 146a 页 WYG0067-0680c.png
纵横糜烂之区矣所争岂仅万里中之咫尺而已
哉至若田鼢利鄃邑之岁收劝武帝勿塞望气用
数者亦以为然未必非鼢教之言也谷永党于王
氏成帝时河决言修政以应之则灾变自除安知
不阴为元城冢墓计乎此正皋陶谟所谓巧言令
色孔壬盘庚所谓聒聒起信险肤胥动以浮言者
也投诸四裔殄灭之无遗育当施此辈矣
晋书亦不志河渠无可考据今按左传僖四年管
卷十三上 第 146b 页 WYG0067-0680d.png
仲言齐之四履曰西至于河杜氏释例云河自河
东河内之南界东北经汲郡顿丘阳平平原乐陵
之东南入海杜所举有郡而无县河道或小有变
迁亦未可知要其大致则与东汉时同也正义曰
杜之此言据其当时之河耳汲郡以东河水东流
秦汉以来始然古之河道自大伾而北过降水至
于大陆北播为九河计桓公时齐之西境当在九
河之最西徒骇此说良是盖管仲誇实征之所至
东河内之南界东北经汲郡顿丘阳平平原乐陵
之东南入海杜所举有郡而无县河道或小有变
迁亦未可知要其大致则与东汉时同也正义曰
杜之此言据其当时之河耳汲郡以东河水东流
秦汉以来始然古之河道自大伾而北过降水至
于大陆北播为九河计桓公时齐之西境当在九
河之最西徒骇此说良是盖管仲誇实征之所至
卷十三上 第 147a 页 WYG0067-0681a.png
当极其远曰东至于海西至于河者即王制所云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者也燕王谓苏代曰
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贾让曰齐与赵魏以河为
竟则定王五年所徙之河也桓公时禹河尚未改
道杜以东汉之河当四履之河失之远矣吴幼清
云近世河与淮合为一渎不考古者非惟不知禹
河所在虽汉河故道渐莫能知己今以杜氏观之
自西晋之人已不知有汉河何待近世哉
隋志兼综南北朝事而无河渠唐新旧二史亦不志
卷十三上 第 147b 页 WYG0067-0681b.png
河渠事多缺略今按唐有河北道河南道以河画界
其自大伾以东河北卫魏澶博德棣沧七州河南滑
濮济齐淄五州皆濒河之郡也谨摭元和志寰宇记
所载各县界之黄河略为铨次以补史志之阙黄河
自汲县南胙城县北东北径灵昌县北又东北径白
马县北其北岸则黎阳县(灵昌东北至滑州七十里其废址在今滑县西南元)
(和志黄河在灵昌县北十里白马滑州治元和志州城即古滑台城河去外城二十步唐书五行志乾宁)
其自大伾以东河北卫魏澶博德棣沧七州河南滑
濮济齐淄五州皆濒河之郡也谨摭元和志寰宇记
所载各县界之黄河略为铨次以补史志之阙黄河
自汲县南胙城县北东北径灵昌县北又东北径白
马县北其北岸则黎阳县(灵昌东北至滑州七十里其废址在今滑县西南元)
(和志黄河在灵昌县北十里白马滑州治元和志州城即古滑台城河去外城二十步唐书五行志乾宁)
卷十三上 第 148a 页 WYG0067-0681c.png
(三年河涨将毁滑州朱全忠决其堤因为二河夹城而东为害滋甚黎阳西南至卫州一百二十里今为)
(浚县)又东径顿丘县南又东径清丰县南其南岸则濮
阳县(顿丘澶州治元和志黄河在县南三十五里清丰东至澶州二十五里其故城在今县西元和)
(志黄河在县南五十里濮阳东至濮州八十里元和志黄河北去县十五里)又东径临黄
县南其南岸则鄄城县(临黄西至澶州六十七里其故城在今观城县东南元和)
(志黄河南去县三十六里鄄城濮州治其故城在今濮州东二十里元和志黄河在县北二十一里)又
东北径朝城县东其东岸则范县(朝城西北至魏州一百里其故城在)
(今县西元和志黄河在县东二十九里范县西南至濮州四十里其故城在今县东南二十里)又东
径范县北其北岸则武水县(武水东北至博州六十里其故城在今聊城县)
(浚县)又东径顿丘县南又东径清丰县南其南岸则濮
阳县(顿丘澶州治元和志黄河在县南三十五里清丰东至澶州二十五里其故城在今县西元和)
(志黄河在县南五十里濮阳东至濮州八十里元和志黄河北去县十五里)又东径临黄
县南其南岸则鄄城县(临黄西至澶州六十七里其故城在今观城县东南元和)
(志黄河南去县三十六里鄄城濮州治其故城在今濮州东二十里元和志黄河在县北二十一里)又
东北径朝城县东其东岸则范县(朝城西北至魏州一百里其故城在)
(今县西元和志黄河在县东二十九里范县西南至濮州四十里其故城在今县东南二十里)又东
径范县北其北岸则武水县(武水东北至博州六十里其故城在今聊城县)
卷十三上 第 148b 页 WYG0067-0681d.png
(西南元和志黄河在武水县南二十二里)又东径阳谷县北其北岸则聊
城县(阳榖东南至郓州七十五里元和志本属济州天宝十三年济州为河所陷没以县属郓州黄)
(河在县北十二里聊城博州治元和志黄河在县南四十三里按水经河水径茌平县西唐贞观中省入)
(聊城故不言茌平非河改道也)又东径平阴县北又东径长清县北
其北岸则平原县安德县(平阴西南至郓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本属济州天)
(宝十三载州废县隶郓州黄河北去县十里长清东北至齐州八十里元和志本属济州贞观十七年废)
(济州县属齐州黄河北去县五十五里平原属德州元和志黄河在县南五十里安德德州治其故城在)
城县(阳榖东南至郓州七十五里元和志本属济州天宝十三年济州为河所陷没以县属郓州黄)
(河在县北十二里聊城博州治元和志黄河在县南四十三里按水经河水径茌平县西唐贞观中省入)
(聊城故不言茌平非河改道也)又东径平阴县北又东径长清县北
其北岸则平原县安德县(平阴西南至郓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本属济州天)
(宝十三载州废县隶郓州黄河北去县十里长清东北至齐州八十里元和志本属济州贞观十七年废)
(济州县属齐州黄河北去县五十五里平原属德州元和志黄河在县南五十里安德德州治其故城在)
卷十三上 第 149a 页 WYG0067-0682a.png
(今陵县界元和志黄河南去县十八里)又东径临邑县北(临邑南至齐州六十里元)
(和志黄河在县北七十里)又东径临济县北(临济西南至齐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黄)
(河在县北八十里今为济阳县地)又东北径邹平县西北(邹平东南至淄州一)
(百二十里元和志黄河西北去县八十里按唐邹平故城在今齐东县界)其北岸则滴河
县厌次县(滳河东北至棣州八十里元和志黄河在县南十八里滴音商厌次棣州治其故城)
(在今武定州东四十馀里元和志黄河在县南三里)自此以下有新旧二道旧
东北径蒲台县南又东北入海(蒲台西北至棣州七十五里今为蒲台利)
(津二县地元和志黄河西南去县七十三里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二里俗呼)
(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景福后自厌次县界决而
(和志黄河在县北七十里)又东径临济县北(临济西南至齐州一百二十里元和志黄)
(河在县北八十里今为济阳县地)又东北径邹平县西北(邹平东南至淄州一)
(百二十里元和志黄河西北去县八十里按唐邹平故城在今齐东县界)其北岸则滴河
县厌次县(滳河东北至棣州八十里元和志黄河在县南十八里滴音商厌次棣州治其故城)
(在今武定州东四十馀里元和志黄河在县南三里)自此以下有新旧二道旧
东北径蒲台县南又东北入海(蒲台西北至棣州七十五里今为蒲台利)
(津二县地元和志黄河西南去县七十三里海在县东一百四十里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二里俗呼)
(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景福后自厌次县界决而
卷十三上 第 149b 页 WYG0067-0682b.png
东北流径勃海县西北又东北至无棣县东南而东
注于海(勃海县西至棣州七十里其故城在今滨州东寰宇记云黄河在勃海县西北六十里景)
(福二年后河水移道无棣西北至沧州一百二十里其故城在今海丰县西接庆云县界寰宇记云黄河)
(在无棣县东南六十里东北流径马谷小山而东入海盖即景福之改流也马谷小山在海丰县东南昭)
(宗景福上距李吉甫撰志之年约六十馀岁)以今舆地言之浚县清丰观
城聊城平原陵县商河齐东武定蒲台利津(南接滑县开州)
(濮州范县阳谷茌平平阴长清临邑济阳后徙经滨州海丰不入蒲台利津)诸州县界中
注于海(勃海县西至棣州七十里其故城在今滨州东寰宇记云黄河在勃海县西北六十里景)
(福二年后河水移道无棣西北至沧州一百二十里其故城在今海丰县西接庆云县界寰宇记云黄河)
(在无棣县东南六十里东北流径马谷小山而东入海盖即景福之改流也马谷小山在海丰县东南昭)
(宗景福上距李吉甫撰志之年约六十馀岁)以今舆地言之浚县清丰观
城聊城平原陵县商河齐东武定蒲台利津(南接滑县开州)
(濮州范县阳谷茌平平阴长清临邑济阳后徙经滨州海丰不入蒲台利津)诸州县界中
卷十三上 第 150a 页 WYG0067-0682c.png
皆唐历五代以迄宋初黄河之所行也自王莽始建
国三年辛未河徙由千乘入海后五十九岁为后汉
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王景治河功成下逮宋仁宗
景祐元年甲戌有横陇之决又十四岁为庆历八年
戊子复决于商胡而汉唐之河遂废凡九百七十七
岁
魏晋南北朝河之利害不可得闻唐自长寿以来
时有溢决见之于史而无大变迁故不志河渠阎
国三年辛未河徙由千乘入海后五十九岁为后汉
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王景治河功成下逮宋仁宗
景祐元年甲戌有横陇之决又十四岁为庆历八年
戊子复决于商胡而汉唐之河遂废凡九百七十七
岁
魏晋南北朝河之利害不可得闻唐自长寿以来
时有溢决见之于史而无大变迁故不志河渠阎
卷十三上 第 150b 页 WYG0067-0682d.png
百诗云其说有二一程子曰汉火德多水灾唐土
德少河患一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
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故一部唐书所载者仅滑
帅薛平萧仿二事耳(唐会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州帅薛平按故道出黎)
(阳西南遣使请于魏帅田弘正共发卒凿古河十四里经黎阳山东会于故渎名曰新河唐书萧仿)
(传仿为义成军节度使滑州濒河累岁水坏西北防仿徙其流远去树堤自固人得以安)渭按
伊川之意欲明宋多河患以火德故然东汉亦火
德而河患绝少何也且禹功既坏河行未久辄复
德少河患一宋敏求曰唐河朔地天宝后久属藩
臣纵有河事不闻朝廷故一部唐书所载者仅滑
帅薛平萧仿二事耳(唐会要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州帅薛平按故道出黎)
(阳西南遣使请于魏帅田弘正共发卒凿古河十四里经黎阳山东会于故渎名曰新河唐书萧仿)
(传仿为义成军节度使滑州濒河累岁水坏西北防仿徙其流远去树堤自固人得以安)渭按
伊川之意欲明宋多河患以火德故然东汉亦火
德而河患绝少何也且禹功既坏河行未久辄复
卷十三上 第 151a 页 WYG0067-0683a.png
徙远者数百年近者或百馀年或数十年独东汉
之河垂千岁而后变则王景之功不可诬也岂皆
德运为之哉肃代以后强藩跋扈并帝制自为决
道云纵有河事不闻朝廷是也而愚更有说焉河
灾羡溢首尾亘千里之外非一方可治当四分五
裂之际尔诈我虞唯魏滑同患故田弘正从薛平
之请协力共治否则动多掣肘纵有溢决亦迁城
邑以避之而已此河功所以罕纪也据史所书谓
卷十三上 第 151b 页 WYG0067-0683b.png
唐少河患亦未为笃论云
宋初河道与唐五代略同欧阳脩所称京东故道是
也景德元年河决澶州横陇埽(在今开州东)寻复脩塞(大中)
(祥符四年遣使滑州经度两岸开减水河河决通利军合御河坏州城田庐五年知滑州陈尧佐筑大堤)
(叠埽以护州城复于旧河开枝流以分导水势是岁著作佐郎李垂上导河形势书大略欲自汲郡东推)
(禹故道挟御河出大伾上阳三山间复西河故渎北注大名西馆陶东南北合赤河入海又欲自滑州而)
(北以渐派为六渠导入漳河滹沱易水以注于海议者以为不便天禧三年滑州河溢城西北天台山傍)
(俄复溃于城西南岸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泺又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海发丁夫九万人治之四年河塞)
宋初河道与唐五代略同欧阳脩所称京东故道是
也景德元年河决澶州横陇埽(在今开州东)寻复脩塞(大中)
(祥符四年遣使滑州经度两岸开减水河河决通利军合御河坏州城田庐五年知滑州陈尧佐筑大堤)
(叠埽以护州城复于旧河开枝流以分导水势是岁著作佐郎李垂上导河形势书大略欲自汲郡东推)
(禹故道挟御河出大伾上阳三山间复西河故渎北注大名西馆陶东南北合赤河入海又欲自滑州而)
(北以渐派为六渠导入漳河滹沱易水以注于海议者以为不便天禧三年滑州河溢城西北天台山傍)
(俄复溃于城西南岸历澶濮曹郓注梁山泺又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海发丁夫九万人治之四年河塞)
卷十三上 第 152a 页 WYG0067-0683c.png
(垂又言疏河利害命垂与长吏计度垂请自上流洒为二渠北载之高地大伾二山脽股之间复合于澶)
(渊旧道则滑州不治自涸朝议虑其烦扰罢之是岁河复决于天台山天圣五年始塞名曰天台埽自是)
(以后滑州之患大抵移于澶州矣)景祐元年又决横陇遂为大河之
经流迨庆历八年河又决州之商胡埽(在开州东北三十里)而
横陇断流欧阳脩谓之横陇故道今濮州东(河去州六十里)
(自开州入按五代梁龙德三年段凝以唐兵渐逼乃自酸枣决河东注于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水决口)
(日大屡为曹濮患唐同光二年命娄继英塞之未几复坏宋横陇决河盖由此东注郓州治须昌县今东)
(平州西须昌故城是也)东平州西范县东(河去州七十里西接范县界周显德初命)
(宰相李榖治杨刘决河其不复故道者离而为赤河在州西北又有游河金河欧阳脩所谓游金赤三河)
(渊旧道则滑州不治自涸朝议虑其烦扰罢之是岁河复决于天台山天圣五年始塞名曰天台埽自是)
(以后滑州之患大抵移于澶州矣)景祐元年又决横陇遂为大河之
经流迨庆历八年河又决州之商胡埽(在开州东北三十里)而
横陇断流欧阳脩谓之横陇故道今濮州东(河去州六十里)
(自开州入按五代梁龙德三年段凝以唐兵渐逼乃自酸枣决河东注于郓以限唐兵谓之护驾水决口)
(日大屡为曹濮患唐同光二年命娄继英塞之未几复坏宋横陇决河盖由此东注郓州治须昌县今东)
(平州西须昌故城是也)东平州西范县东(河去州七十里西接范县界周显德初命)
(宰相李榖治杨刘决河其不复故道者离而为赤河在州西北又有游河金河欧阳脩所谓游金赤三河)
卷十三上 第 152b 页 WYG0067-0683d.png
(也三河俱上接开州界今堙灭不可考)阳榖县东南(河去县六十里)东阿县北
(县志云黄河故道在县北四十里西南自阳榖界来经铜城南又东经清泠口又东经陵山又东北经杨)
(刘南又东北入长清县界按铜城镇在县北少西三十八里杨刘镇在县北有城旧临河津)皆有
旧黄河即宋横陇决河之所行也自长清而下则与
京东故道合矣(时黄河在长清县北五十五里)至和二年李仲昌议
开六塔河引归横陇故道从之(六塔地名今清丰县西南三十里六塔集)
(是也宋时穿渠自今开州北十七里引商胡决河流经此地东南入横陇故道是为六塔河)嘉祐
(县志云黄河故道在县北四十里西南自阳榖界来经铜城南又东经清泠口又东经陵山又东北经杨)
(刘南又东北入长清县界按铜城镇在县北少西三十八里杨刘镇在县北有城旧临河津)皆有
旧黄河即宋横陇决河之所行也自长清而下则与
京东故道合矣(时黄河在长清县北五十五里)至和二年李仲昌议
开六塔河引归横陇故道从之(六塔地名今清丰县西南三十里六塔集)
(是也宋时穿渠自今开州北十七里引商胡决河流经此地东南入横陇故道是为六塔河)嘉祐
卷十三上 第 153a 页 WYG0067-0684a.png
元年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
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脩河官皆谪窜自
是之后无复言横陇者而京东故道遂废(皇祐二年河决大名)
(府馆陶县之郭固四年塞郭固而河势犹壅议者请开六塔以披其势至和元年贾昌朝欲塞商胡开横)
(陇回大河于故道因遣使行度且诣铜城镇及海口约其高下之势二年欧阳脩奏疏以为横陇堙塞已)
(二十年商胡决又数岁故道已平而难凿安流已久而难回不报已而河渠司李仲昌议欲纳水入六塔)
(河使归横陇旧河诏臣僚详定脩又上疏曰开六塔者云可以全回大河使复横陇故道今六塔止是别)
(河下流已为滨棣德博之患若全回大河其害何如此近乎欺妄之谬也且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
(先下流下流淤高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避高就下水之本性故河流已弃之道自古)
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脩河官皆谪窜自
是之后无复言横陇者而京东故道遂废(皇祐二年河决大名)
(府馆陶县之郭固四年塞郭固而河势犹壅议者请开六塔以披其势至和元年贾昌朝欲塞商胡开横)
(陇回大河于故道因遣使行度且诣铜城镇及海口约其高下之势二年欧阳脩奏疏以为横陇堙塞已)
(二十年商胡决又数岁故道已平而难凿安流已久而难回不报已而河渠司李仲昌议欲纳水入六塔)
(河使归横陇旧河诏臣僚详定脩又上疏曰开六塔者云可以全回大河使复横陇故道今六塔止是别)
(河下流已为滨棣德博之患若全回大河其害何如此近乎欺妄之谬也且河本泥沙无不淤之理淤常)
(先下流下流淤高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之低处此势之常也避高就下水之本性故河流已弃之道自古)
卷十三上 第 153b 页 WYG0067-0684b.png
(难复初天禧中河出京东水行于今所谓故道者水既淤涩乃决天台埽寻塞而复故道未几又决于滑)
(州南铁狗庙今所谓龙门埽者其后数年又塞而复故道已而又决王楚埽所决差小与故道分流然而)
(故道之水终以壅淤故又于横陇大决是则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所复不久终必决于上)
(流者由故道淤而水不能行故也及横陇既决水流就下所以十馀年间河未为患至庆历三四年横陇)
(之水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馀里其后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梗乃决于上流之商胡口然)
(则京东横陇两河故道皆下流淤塞河水已弃之高地京东故道屡复屡决理不可复不待言而易知也)
(今若因水所在增治堤防疏其下流浚以入海则可无决溢散漫之虞已而中书奏开六塔脩又请罢其)
(州南铁狗庙今所谓龙门埽者其后数年又塞而复故道已而又决王楚埽所决差小与故道分流然而)
(故道之水终以壅淤故又于横陇大决是则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所复不久终必决于上)
(流者由故道淤而水不能行故也及横陇既决水流就下所以十馀年间河未为患至庆历三四年横陇)
(之水又自海口先淤凡一百四十馀里其后游金赤三河相次又淤下流既梗乃决于上流之商胡口然)
(则京东横陇两河故道皆下流淤塞河水已弃之高地京东故道屡复屡决理不可复不待言而易知也)
(今若因水所在增治堤防疏其下流浚以入海则可无决溢散漫之虞已而中书奏开六塔脩又请罢其)
卷十三上 第 154a 页 WYG0067-0684c.png
(役时宰相富弼尤主仲昌议疏奏亦不省仲昌垂之子也)
后汉书五行志书河溢者二一桓帝永兴元年秋
河水溢漂害人物而不言某郡一灵帝光和六年
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馀里盖王景治河未久荥
阳以东至千乘海口皆安流如故也魏晋迄隋史
无可考唐书五行志荥阳之下有河灾自长寿二
年决棣州始开元十年博棣二州河决十四年魏
州河溢十五年冀州河溢河患由是渐多唐会要
后汉书五行志书河溢者二一桓帝永兴元年秋
河水溢漂害人物而不言某郡一灵帝光和六年
秋金城河溢水出二十馀里盖王景治河未久荥
阳以东至千乘海口皆安流如故也魏晋迄隋史
无可考唐书五行志荥阳之下有河灾自长寿二
年决棣州始开元十年博棣二州河决十四年魏
州河溢十五年冀州河溢河患由是渐多唐会要
卷十三上 第 154b 页 WYG0067-0684d.png
云元和八年河溢瓠子泛滑州则澶滑之间祸自
此始矣其后岁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过筑
堤置埽开减水河而已殊不知河之淤淀常先下
流下流既淤则上流必决徒治澶滑无益也分水
愈多经流愈缓海沙日进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
棣州河决至坏其城则蒲台以东塞可知已景福
二年河徙从勃海县北至无棣县入海职是故也
迨宋时沧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决于棣
此始矣其后岁月逾甚而其所以治之者不过筑
堤置埽开减水河而已殊不知河之淤淀常先下
流下流既淤则上流必决徒治澶滑无益也分水
愈多经流愈缓海沙日进河沙不出故太和二年
棣州河决至坏其城则蒲台以东塞可知已景福
二年河徙从勃海县北至无棣县入海职是故也
迨宋时沧州海口又淤故大中祥符三年决于棣
卷十三上 第 155a 页 WYG0067-0685a.png
州五年大决河势高民屋丈馀徙州于阳信界中
而澶滑之间岁不得宁矣盖自唐以来治河者皆
不知此理故劳而罔功终有横陇之决然河虽改
流而京东故道犹未尽堙苟疏其壅滞先自海口
讫于德博则故道可复而澶滑之患亦纾王景千
年之旧迹至今存可也横陇既通又不治其下流
而海口先淤游金赤三河亦淤故复有商胡之决
是时纵欲回河亦当先治其下流则横陇故道复
卷十三上 第 155b 页 WYG0067-0685b.png
亦无难而顾从事于六塔北流一闭当夕而败李
仲昌之罪所以不可逭也欧阳公奏云下流梗涩
终虞上决为患无涯此深得大禹治水之旨宋议
河者尚有可采而水官皆不得其人舌敝耳聋不
见成功有以也
河渠志曰初商胡决河自魏之北至恩冀乾宁入于
海是谓北流嘉祐五年河流派于魏之第六埽遂为
二股自魏恩东至德沧入于海是谓东流今按二股
仲昌之罪所以不可逭也欧阳公奏云下流梗涩
终虞上决为患无涯此深得大禹治水之旨宋议
河者尚有可采而水官皆不得其人舌敝耳聋不
见成功有以也
河渠志曰初商胡决河自魏之北至恩冀乾宁入于
海是谓北流嘉祐五年河流派于魏之第六埽遂为
二股自魏恩东至德沧入于海是谓东流今按二股
卷十三上 第 156a 页 WYG0067-0685c.png
河者商胡决河之别派也决口广二百尺行一百三
十里至魏恩博德之境曰四界首河时以合永济渠
者为北流故此有东流之目都转运使韩贽言四界
首古大河所经即沟洫志所谓决平原金堤开通大
河入笃马河至海五百里者也自春以丁壮三千浚
之可一月而毕商胡决河自魏至恩冀乾宁入海今
二股河自魏恩东至德沧入海分为二则上不壅可
以无决溢之患乃上四界首二股河图古大河即王
莽河二股河出其东两绝王莽河而东北入海盖即
十里至魏恩博德之境曰四界首河时以合永济渠
者为北流故此有东流之目都转运使韩贽言四界
首古大河所经即沟洫志所谓决平原金堤开通大
河入笃马河至海五百里者也自春以丁壮三千浚
之可一月而毕商胡决河自魏至恩冀乾宁入海今
二股河自魏恩东至德沧入海分为二则上不壅可
以无决溢之患乃上四界首二股河图古大河即王
莽河二股河出其东两绝王莽河而东北入海盖即
卷十三上 第 156b 页 WYG0067-0685d.png
唐马颊河之故道也考之近志马颊河自清丰县西
南东北流径朝城县东(元和志黄河在清丰县南五十里马颊河首受河水盖即)
(于县西南三十里六塔集与开州接界处也欧阳公曰今六塔止是别河下流已为滨德棣之患是当时)
(已有六塔河东北经滨州入海者六塔河即马颊河之别名但李仲昌所开引商胡北流绝六塔河东南)
(入横陇故道而二股河则派于魏之第六埽东合马颊河而东北至沧州入海此其所以异耳宋朝城县)
(城在今南乐县东二十五里俗称韩张堡东与今朝城县接界)又北径莘县西又北
径堂邑县西又东北径博平县西北绝王莽河而北
南东北流径朝城县东(元和志黄河在清丰县南五十里马颊河首受河水盖即)
(于县西南三十里六塔集与开州接界处也欧阳公曰今六塔止是别河下流已为滨德棣之患是当时)
(已有六塔河东北经滨州入海者六塔河即马颊河之别名但李仲昌所开引商胡北流绝六塔河东南)
(入横陇故道而二股河则派于魏之第六埽东合马颊河而东北至沧州入海此其所以异耳宋朝城县)
(城在今南乐县东二十五里俗称韩张堡东与今朝城县接界)又北径莘县西又北
径堂邑县西又东北径博平县西北绝王莽河而北
卷十三上 第 157a 页 WYG0067-0686a.png
径清平县东又东北径夏津县东南又东北径高唐
州西北(唐为高唐县)又东北径恩县南(唐为历亭县)又东北与
平原县分水又东北绝王莽河径陵县南(唐为安德县)元
和志云马颊河在安德县南五十里是也又东北合笃马
河笃马河自平原流入县界水经注曰屯氏别河南渎
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
(汉志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六十里孙禁欲决金堤令大河入笃马河即此也)东北径
西平昌县故城北(城在今德平县西南后魏去西字元和志平昌县有马颊河在县南)
(十里久视二年开亦名新河盖即安德县南马颊河东北合笃马河之道也)又东北径般
州西北(唐为高唐县)又东北径恩县南(唐为历亭县)又东北与
平原县分水又东北绝王莽河径陵县南(唐为安德县)元
和志云马颊河在安德县南五十里是也又东北合笃马
河笃马河自平原流入县界水经注曰屯氏别河南渎
自平原城北首受大河故渎东出亦通谓之笃马河
(汉志平原县有笃马河东北入海五百六十里孙禁欲决金堤令大河入笃马河即此也)东北径
西平昌县故城北(城在今德平县西南后魏去西字元和志平昌县有马颊河在县南)
(十里久视二年开亦名新河盖即安德县南马颊河东北合笃马河之道也)又东北径般
卷十三上 第 157b 页 WYG0067-0686b.png
县故城北(城在德平县东北德平北接宁津县界宁津志云县南二十五里有土河自陵县流)
(入又东入乐陵界相传即古笃马河)又东径乐陵县故城北(城在今县东寰宇记)
(云马颊河在乐陵县东六十里从滳河县北界来即古笃马河也金志乐陵县有笃马河按二水既合例)
(得通称故笃马亦名马颊水出其东盖县自故城徙而西也)又东北径阳信县故
城南(城在今海丰县界北齐移治马岭城在今阳信县南)又东北入海(渤海在海丰县)
(东北一百五十里庆云海丰皆汉阳信县庆云志云有马颊河自乐陵流入至城东南注鬲津河又云长)
(城岭在县南四十里势如冈陵或谓禹所筑九河堤也按此亦未是禹迹盖宋时东流之所经筑此以为)
(入又东入乐陵界相传即古笃马河)又东径乐陵县故城北(城在今县东寰宇记)
(云马颊河在乐陵县东六十里从滳河县北界来即古笃马河也金志乐陵县有笃马河按二水既合例)
(得通称故笃马亦名马颊水出其东盖县自故城徙而西也)又东北径阳信县故
城南(城在今海丰县界北齐移治马岭城在今阳信县南)又东北入海(渤海在海丰县)
(东北一百五十里庆云海丰皆汉阳信县庆云志云有马颊河自乐陵流入至城东南注鬲津河又云长)
(城岭在县南四十里势如冈陵或谓禹所筑九河堤也按此亦未是禹迹盖宋时东流之所经筑此以为)
卷十三上 第 158a 页 WYG0067-0686c.png
(堤耳海丰新志云钩盘北派在县西北三十里自庆云流入又东北经马谷山前抵土河口入海按此即)
(古笃马河亦名陷河齐乘曰东无棣县北有陷河阔数里西通德棣东入海是也旧志云自乐陵至县界)
(有古黄河堤在县西三里绕城北至东北七里而止旧为大河所经盖即宋东流由笃马河入海处也阳)
(信刘世伟因指其山为禹贡之碣石大谬)以今舆地言之二股河合马颊
河东北至德平县合笃马河又东北经乐陵海丰入
海海丰本无棣与乐陵俱属沧州故韩贽云二股河
自魏恩东至德沧入海也治平二年始命都水监浚
二股五股河以纾恩冀之患熙宁二年从宋昌言程
昉议开二股以导东流裁及六分而北流闭河自其
(古笃马河亦名陷河齐乘曰东无棣县北有陷河阔数里西通德棣东入海是也旧志云自乐陵至县界)
(有古黄河堤在县西三里绕城北至东北七里而止旧为大河所经盖即宋东流由笃马河入海处也阳)
(信刘世伟因指其山为禹贡之碣石大谬)以今舆地言之二股河合马颊
河东北至德平县合笃马河又东北经乐陵海丰入
海海丰本无棣与乐陵俱属沧州故韩贽云二股河
自魏恩东至德沧入海也治平二年始命都水监浚
二股五股河以纾恩冀之患熙宁二年从宋昌言程
昉议开二股以导东流裁及六分而北流闭河自其
卷十三上 第 158b 页 WYG0067-0686d.png
南四十里东决泛滥大名恩德沧永静五州军境三
年令河北转运司开脩二股上流四年北京新堤第
四第五埽决下属恩冀贯御河五年二股河成深十
一尺广四百尺而新堤决口亦塞又以水或横决散
漫常虞遏壅命范子渊于第四第五埽开修直河使
大河还二股故道十年大决于澶州之曹村(在今开州西南)
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派一合南清
年令河北转运司开脩二股上流四年北京新堤第
四第五埽决下属恩冀贯御河五年二股河成深十
一尺广四百尺而新堤决口亦塞又以水或横决散
漫常虞遏壅命范子渊于第四第五埽开修直河使
大河还二股故道十年大决于澶州之曹村(在今开州西南)
河道南徙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分为二派一合南清
卷十三上 第 159a 页 WYG0067-0687a.png
河入淮一合北清河入海凡灌郡县四十五而濮济
郓齐尤甚坏田逾三十万顷元丰元年决口塞诏改
曹村埽曰灵平四年澶州小吴埽大决河复注御河
诏东流已填淤不可复将来更不修闭元祐中复议
回河久之不决而绍圣初吴安持李伟卒行之然东
流堤防未固濒河多被水患元符二年河决内黄口
东流断绝诏大河水势十分北流其共力救护堤岸
是后不复开二股矣
河渠志庆历八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
郓齐尤甚坏田逾三十万顷元丰元年决口塞诏改
曹村埽曰灵平四年澶州小吴埽大决河复注御河
诏东流已填淤不可复将来更不修闭元祐中复议
回河久之不决而绍圣初吴安持李伟卒行之然东
流堤防未固濒河多被水患元符二年河决内黄口
东流断绝诏大河水势十分北流其共力救护堤岸
是后不复开二股矣
河渠志庆历八年河决澶州商胡埽决口广五百五
卷十三上 第 159b 页 WYG0067-0687b.png
十七步皇祐元年河合永济渠注乾宁军今按永济
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
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
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先是大中祥符四年河
决通利军(治黎阳)合御河寻经塞治至是河自州东北
三十里商胡埽决而北径清丰县西(县在今大名府东南九十里)
又北径南乐县西(县在今府东南四十里)又北至大名府东北
渠即古之清河汉志之国水水经之清淇二水曹公
自枋头遏其水为白沟一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
渠一名御河今称卫河者也先是大中祥符四年河
决通利军(治黎阳)合御河寻经塞治至是河自州东北
三十里商胡埽决而北径清丰县西(县在今大名府东南九十里)
又北径南乐县西(县在今府东南四十里)又北至大名府东北
卷十三上 第 160a 页 WYG0067-0687c.png
合永济渠(元城县志卫河在县东北)又东北径冠氏县西北(今冠县北)
(有冠氏故城)又东北径馆陶县西(与平恩县分水今丘县西有平恩故城卫河在)
(县东南四十里)又东北径临清县西(元和志永济渠在临清县城西门外)又东
北径宗城县东(水经注白搆东北径广宗县东为清河其故城在今威县界宋宗城即故)
(广宗今为广宗威县地清河在威县东)又东北径清河县东(今县东有卫河广平)
(府志清河县有黄河故道在县北一里亦名黄芦河北入南宫县界)又东北径夏津县
西北(卫河去县四十里与清河县分水)又东北径武城县西(县西十里有东)
(武城故城水经注云清河径其西也今卫河在县西与清河县分水)又东北径枣强县
西(枣强故城在今县东南熙宁元年都水监言近岁冀州而下河道梗涩致上下埽岸屡危今枣强抹)
(有冠氏故城)又东北径馆陶县西(与平恩县分水今丘县西有平恩故城卫河在)
(县东南四十里)又东北径临清县西(元和志永济渠在临清县城西门外)又东
北径宗城县东(水经注白搆东北径广宗县东为清河其故城在今威县界宋宗城即故)
(广宗今为广宗威县地清河在威县东)又东北径清河县东(今县东有卫河广平)
(府志清河县有黄河故道在县北一里亦名黄芦河北入南宫县界)又东北径夏津县
西北(卫河去县四十里与清河县分水)又东北径武城县西(县西十里有东)
(武城故城水经注云清河径其西也今卫河在县西与清河县分水)又东北径枣强县
西(枣强故城在今县东南熙宁元年都水监言近岁冀州而下河道梗涩致上下埽岸屡危今枣强抹)
卷十三上 第 160b 页 WYG0067-0687d.png
(岸冲夺故道虽创新堤终非久计已而枣强埽决北注瀛)又东径将陵县西北(将陵)
(唐属德州五代周省长河入焉宋景祐元年移将陵治长河镇改属永静军永静今景州也元分将陵地)
(置故城县今卫河在其南与恩县分水又东径德州入吴桥界金志吴桥县有永济渠吴桥本安陵县宋)
(景祐二年废入将陵今卫河在县西二十里也宁津志云县西三十里有古黄河自吴桥入又北入南皮)
(广可二里两岸废堤窿然峭立居人谓之卧龙冈盖即永济渠为宋北流之所经也)又东径蓨
县南(蓨县今为景州州志云卫河在州东二十里)又东北径东光县西(水经)
(注清河自胡苏亭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径东光县故城西寰宇记云永济渠在东光县南二百步南盖)
(唐属德州五代周省长河入焉宋景祐元年移将陵治长河镇改属永静军永静今景州也元分将陵地)
(置故城县今卫河在其南与恩县分水又东径德州入吴桥界金志吴桥县有永济渠吴桥本安陵县宋)
(景祐二年废入将陵今卫河在县西二十里也宁津志云县西三十里有古黄河自吴桥入又北入南皮)
(广可二里两岸废堤窿然峭立居人谓之卧龙冈盖即永济渠为宋北流之所经也)又东径蓨
县南(蓨县今为景州州志云卫河在州东二十里)又东北径东光县西(水经)
(注清河自胡苏亭又东北右会大河故渎径东光县故城西寰宇记云永济渠在东光县南二百步南盖)
卷十三上 第 161a 页 WYG0067-0688a.png
(西字之误东光新志云卫河在县西三里)又东北径南皮县西(水经注清河自南皮)
(县西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清河又东北径南皮县故城西按故城在今县东北卫)
(河在县西二十里与交河县分水元丰五年河溢沧州南皮上下埽通典云无棣沟隋末填废永徽元年)
(薛大鼎为刺史奏开之外引鱼盐于海百姓歌其利)又东北径清池县西而北
与漳水合(水经注清河自浮阳县西又东北浮水故渎出焉详见后清河又东北径浮阳县故)
(城西按浮阳汉勃海郡治唐改曰清池置沧州治焉寰宇记云永济渠在清池县西三十里水经浊漳篇)
(云衡漳自成平县北又东北入清河谓之合口今青县南有合口镇)又东北径乾宁军
东(军在今青县南唐乾宁中析长芦鲁城二县地置乾宁军周置永安县为军治宋改曰乾宁县大观)
(三年升军为清州今为青县卫河在县东寰宇记云御河在乾宁县南十步是也县南二里有中山山岩)
(县西又东北无棣沟出焉东北径盐山东北入海清河又东北径南皮县故城西按故城在今县东北卫)
(河在县西二十里与交河县分水元丰五年河溢沧州南皮上下埽通典云无棣沟隋末填废永徽元年)
(薛大鼎为刺史奏开之外引鱼盐于海百姓歌其利)又东北径清池县西而北
与漳水合(水经注清河自浮阳县西又东北浮水故渎出焉详见后清河又东北径浮阳县故)
(城西按浮阳汉勃海郡治唐改曰清池置沧州治焉寰宇记云永济渠在清池县西三十里水经浊漳篇)
(云衡漳自成平县北又东北入清河谓之合口今青县南有合口镇)又东北径乾宁军
东(军在今青县南唐乾宁中析长芦鲁城二县地置乾宁军周置永安县为军治宋改曰乾宁县大观)
(三年升军为清州今为青县卫河在县东寰宇记云御河在乾宁县南十步是也县南二里有中山山岩)
卷十三上 第 161b 页 WYG0067-0688b.png
(耸峙宋时以黄河所经呼为碣石或鑴铭其上元王充耘据以为禹贡之碣石大谬水经注清河东北过)
(濊邑濊水出焉详见播为九河下)又东北径独流口又东至劈地口
入于海(水经注清河东北至泉州县北入滹沱又东径漂榆邑故城南入于海泉州今宝坻漂榆)
(城在今静海县北熙宁元年都水监言商胡北流于今二十馀年自澶州下至乾宁军创堤千有馀里公)
(私劳扰愿相六塔旧口并二股河道使东流徐塞北流提举河渠王亚等谓黄御河一带北行入独流东)
(砦经乾宁军沧州等入砦边界直入大海其近大海口阔六七百步深八九丈三女砦以西阔三四百步)
(深五六丈其势愈深其流愈猛天所以限契丹议者欲再开二股渐闭北流此乃未尝睹黄河在界河内)
(濊邑濊水出焉详见播为九河下)又东北径独流口又东至劈地口
入于海(水经注清河东北至泉州县北入滹沱又东径漂榆邑故城南入于海泉州今宝坻漂榆)
(城在今静海县北熙宁元年都水监言商胡北流于今二十馀年自澶州下至乾宁军创堤千有馀里公)
(私劳扰愿相六塔旧口并二股河道使东流徐塞北流提举河渠王亚等谓黄御河一带北行入独流东)
(砦经乾宁军沧州等入砦边界直入大海其近大海口阔六七百步深八九丈三女砦以西阔三四百步)
(深五六丈其势愈深其流愈猛天所以限契丹议者欲再开二股渐闭北流此乃未尝睹黄河在界河内)
卷十三上 第 162a 页 WYG0067-0688c.png
(东流之利也元丰四年李立之言自决口相视河流至乾宁军分入东西两塘次入界河于劈地口入海)
(通流无阻宜修立东西堤从之元祐初有回河东流之议范百禄等言昨按行黄河独流口至界河又东)
(至海口熟观河流形势并缘界河至海口铺砦地分使臣各称界河未经黄河行流以前阔一百五十步)
(下至五十步深一丈五尺下至一丈自黄河行流之后今阔至五百四十步次亦三二百步深者三丈五)
(尺次亦二丈乃知水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与汉张戎之论正合自元丰四年河出大吴一向)
(就下渐入界河行流势如倾建经今八年不舍昼夜冲刷界河两岸日渐开阔连厎成空趋海之势甚迅)
(虽遇泛涨非常而大吴以上数百里终无决溢之患此乃下流深快之验也窃谓本朝以来末有大河安)
(流合于禹迹如此之利便者绍圣元年复议回河范祖禹言今之河流方稍复大禹旧迹入界河趋海初)
(无壅厎万壑所聚其来远大必无可塞之理大观二年都水使者吴玠言自元丰间小吴口决北流入御)
(通流无阻宜修立东西堤从之元祐初有回河东流之议范百禄等言昨按行黄河独流口至界河又东)
(至海口熟观河流形势并缘界河至海口铺砦地分使臣各称界河未经黄河行流以前阔一百五十步)
(下至五十步深一丈五尺下至一丈自黄河行流之后今阔至五百四十步次亦三二百步深者三丈五)
(尺次亦二丈乃知水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与汉张戎之论正合自元丰四年河出大吴一向)
(就下渐入界河行流势如倾建经今八年不舍昼夜冲刷界河两岸日渐开阔连厎成空趋海之势甚迅)
(虽遇泛涨非常而大吴以上数百里终无决溢之患此乃下流深快之验也窃谓本朝以来末有大河安)
(流合于禹迹如此之利便者绍圣元年复议回河范祖禹言今之河流方稍复大禹旧迹入界河趋海初)
(无壅厎万壑所聚其来远大必无可塞之理大观二年都水使者吴玠言自元丰间小吴口决北流入御)
卷十三上 第 162b 页 WYG0067-0688d.png
(河下合西山诸水至清州独流砦三叉口入海虽深得保固形胜之策而岁月浸久侵犯塘堤冲坏道路)
(齧损城砦臣奉诏修治禦捍涨溢然筑八尺之堤当九河之尾恐不能敌乞逐旋增修从之按静海县本)
(宋清州地县境有界河亦曰潮河即易滹沱巨马三水所会自文安县流经县西北合卫河入海塘泺既)
(兴文安大城之水多入白河其行界河者唯漳卫耳独流口在县北二十里九域志云乾宁军有独流北)
(独流东二砦俱在军北百二十里即此地也劈地口在县东北又东为三叉口盖即天津卫东北之三岔)
(河志云漳卫水西南自静海县来经卫北其流浊潞水西北自武清县来经卫北其流清至卫东北而合)
(流又东南出小直沽入于海天津亦宋清州地也)以今舆地言之开州大名
(齧损城砦臣奉诏修治禦捍涨溢然筑八尺之堤当九河之尾恐不能敌乞逐旋增修从之按静海县本)
(宋清州地县境有界河亦曰潮河即易滹沱巨马三水所会自文安县流经县西北合卫河入海塘泺既)
(兴文安大城之水多入白河其行界河者唯漳卫耳独流口在县北二十里九域志云乾宁军有独流北)
(独流东二砦俱在军北百二十里即此地也劈地口在县东北又东为三叉口盖即天津卫东北之三岔)
(河志云漳卫水西南自静海县来经卫北其流浊潞水西北自武清县来经卫北其流清至卫东北而合)
(流又东南出小直沽入于海天津亦宋清州地也)以今舆地言之开州大名
卷十三上 第 163a 页 WYG0067-0689a.png
元城(并属直隶大名府)冠县馆陶丘县临清(并属山东东昌府)威县
清河(并属直隶广平府)夏津武城(并属东昌府)枣强(属直隶真定府)故城
(属直隶河间府)恩县(属东昌府)德州(属山东济南府)吴桥景州东光南皮
交河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并属河间府青县静海天津北接顺天府大城宝坻)
(界)诸州县界中皆宋时黄河北流之所经也商胡决
后二十一岁为神宗熙宁二年己酉导东流而北流
闭又十二岁为元丰四年辛酉河复北流哲宗绍圣
初又闭后数岁为元符二年己卯东流断绝河竟北
流盖自仁宗庆历八年戊子下逮金章宗明昌五年
清河(并属直隶广平府)夏津武城(并属东昌府)枣强(属直隶真定府)故城
(属直隶河间府)恩县(属东昌府)德州(属山东济南府)吴桥景州东光南皮
交河沧州青县静海天津(并属河间府青县静海天津北接顺天府大城宝坻)
(界)诸州县界中皆宋时黄河北流之所经也商胡决
后二十一岁为神宗熙宁二年己酉导东流而北流
闭又十二岁为元丰四年辛酉河复北流哲宗绍圣
初又闭后数岁为元符二年己卯东流断绝河竟北
流盖自仁宗庆历八年戊子下逮金章宗明昌五年
卷十三上 第 163b 页 WYG0067-0689b.png
甲寅实宋光宗之绍熙五年而河决阳武出胙城南
南北分流入海凡一百四十六岁
北流初行永济渠其后兼混入漳水河渠志熙宁
元年河溢瀛州乐寿埽元丰五年河溢永静军阜
城下埽元祐五年南宫等五埽危急诏固护绍圣
元年赵称请脩平乡钜鹿埽崇宁三年臣僚言奉
诏措置大河由西路历沿边州军回至武强县循
南北分流入海凡一百四十六岁
北流初行永济渠其后兼混入漳水河渠志熙宁
元年河溢瀛州乐寿埽元丰五年河溢永静军阜
城下埽元祐五年南宫等五埽危急诏固护绍圣
元年赵称请脩平乡钜鹿埽崇宁三年臣僚言奉
诏措置大河由西路历沿边州军回至武强县循
卷十三上 第 164a 页 WYG0067-0689c.png
河堤至深州又北下衡水乃达于冀四年尚书省
言大河北流合西山诸水在深州武强瀛州乐寿
埽俯瞰雄霸莫州万一决溢为害甚大诏增二埽
堤及储蓄以备涨水大观元年邢州言河决陷钜
鹿县诏徙县于高地又以赵州隆平县下湿亦迁
之又冀州河溢坏信都南宫两县宣和二年河溢
信都今按阜城平乡钜鹿武强衡水乐寿信都南
宫等县皆漳水之所经御河不入其界而屡被大
卷十三上 第 164b 页 WYG0067-0689d.png
河决溢之害此北流混入漳水之明验也今广平
府曲周平乡广宗钜鹿县界中并有黄河故道县
志云宋元丰中北流决入漳水遂为大河之所经
又清河县北有黄河故道北入南宫界盖自宗城
清河二县之御河决入赵称言初决南宫再决宗
城三决内黄皆西决则地势西下较然可见即其
事矣其在阜城乐寿者则自枣强之御河决而北
熙宁元年河决冀州枣强埽北注瀛政和五年孟
府曲周平乡广宗钜鹿县界中并有黄河故道县
志云宋元丰中北流决入漳水遂为大河之所经
又清河县北有黄河故道北入南宫界盖自宗城
清河二县之御河决入赵称言初决南宫再决宗
城三决内黄皆西决则地势西下较然可见即其
事矣其在阜城乐寿者则自枣强之御河决而北
熙宁元年河决冀州枣强埽北注瀛政和五年孟
卷十三上 第 165a 页 WYG0067-0690a.png
揆言若修闭枣强上埽决口其费不赀是也然北
流虽混入漳水仍自两行其下流至清池县西还
与之合故徽宗即位张商英议引大河自古漳河
浮河入海盖欲导全河以入漳而废永济之故道
浮河即浮水在今沧州东南水经注所称浮水故
渎也(淇水注云浮水首受清河于浮阳县界东北径高城县之宛乡城北又东径章武县故城)
(又东径箧山北又东北径柳县故城南又东北径汉武望海台又东注于海应劭曰潮汐往来日再)
(今沟无复有水也按今盐山县东北七十里有武帝台)地势东高西下北流
卷十三上 第 165b 页 WYG0067-0690b.png
屡决而西导全河入漳尤合于禹迹但河由界河
趋独流口入海极其通利而顾欲改从久淤之浮
渎至盐山县界入海殊为多事商英亦非知水者
也
漳水故禹河也清河行漳水之南大河故渎之北
去禹河最近治河者欲复禹旧迹莫如导黄河入
白沟以人力为之其可也而况商胡自决北流通
快海口广深此诚千载一遇因祸而为福转败而
趋独流口入海极其通利而顾欲改从久淤之浮
渎至盐山县界入海殊为多事商英亦非知水者
也
漳水故禹河也清河行漳水之南大河故渎之北
去禹河最近治河者欲复禹旧迹莫如导黄河入
白沟以人力为之其可也而况商胡自决北流通
快海口广深此诚千载一遇因祸而为福转败而
卷十三上 第 166a 页 WYG0067-0690c.png
为功在此时矣为当日计但能于魏恩冀沧之境
宽立堤防约拦水势疏其壅积遏其冲要则此河
虽不逮禹功犹得比王景之所治千年可以无患
而朝议纷纭必欲回河使东六塔既败二股更兴
至元丰四年河又北流而神宗之意怠矣王安石
委任程昉范子渊浚川之杷几于以河为戏陈祐
甫援李垂之策请复西河故渎帝爱惜民力亦莫
之许也哲宗即位复议回河大略谓河尾北向恐
卷十三上 第 166b 页 WYG0067-0690d.png
入契丹之地则其界踰河而南彼必为桥梁守以
州郡中国全失险阻而苏辙駮之以为契丹之河
南注于海地形北高河无北徒之道而海口深浚
势无徙移范百禄亦云界河向去深阔加以朝夕
海潮往来渲荡必无浅淀河尾安得直注北界是
亦足以解其惑已而绍圣诸臣力主东流闭断北
口盖借河事以伸其绍述之说意不在河更无足
论元符二年河复决而北地势可知而建中靖国
州郡中国全失险阻而苏辙駮之以为契丹之河
南注于海地形北高河无北徒之道而海口深浚
势无徙移范百禄亦云界河向去深阔加以朝夕
海潮往来渲荡必无浅淀河尾安得直注北界是
亦足以解其惑已而绍圣诸臣力主东流闭断北
口盖借河事以伸其绍述之说意不在河更无足
论元符二年河复决而北地势可知而建中靖国
卷十三上 第 167a 页 WYG0067-0691a.png
初犹有献东流之议者蜩螗沸羹一唱百和自庆
历以来五十馀年凡发言盈庭之日皆坐失机会
之日也卒委其地于金源氏而河益南徙浚滑汲
胙之间化为平陆岂不惜哉
禹河本随西山下东北去贾让请决黎阳遮害亭
放河使北入海是也时不见用而宋之北流实行
其道河入海之路宜近不宜远孙禁议决平原金
堤令入故笃马河行五百馀里入海是也许商阻
卷十三上 第 167b 页 WYG0067-0691b.png
之而宋之东流卒由笃马河入海盖吁谟远犹虽
为人所格而天必从之屈于一时伸于万世惟其
言之当于理而已矣
宋君臣之论治河往往有格言熙宁五年神宗语
执政曰河决不过占一河之地或东或西若利害
无所较听其所趋如何元丰四年又谓辅臣曰水
性趋下以道治水则无违其性可也如能顺水所
向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虽神禹复生不过如
为人所格而天必从之屈于一时伸于万世惟其
言之当于理而已矣
宋君臣之论治河往往有格言熙宁五年神宗语
执政曰河决不过占一河之地或东或西若利害
无所较听其所趋如何元丰四年又谓辅臣曰水
性趋下以道治水则无违其性可也如能顺水所
向徙城邑以避之复有何患虽神禹复生不过如
卷十三上 第 168a 页 WYG0067-0691c.png
此此格言也然施之于商胡北流适得其宜若地
平土疏溃溢四出所占不止一河之地者岂亦当
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乎欧阳修曰河本泥沙
无不淤之理淤常先下流水行渐壅乃决上流低
处故大河已弃之道自古难复此格言也然瓠子
决二十馀岁而武帝塞之河复北行二渠河侵汴
济注淮泗六十馀年而王景治之仍由千乘入海
今横陇之徙裁二十年安见必不可复但北流实
卷十三上 第 168b 页 WYG0067-0691d.png
为利便不当更事横陇耳苏辙曰黄河之性急则
通流缓则淤淀既无东西皆急之势安有两河并
行之理此格言也然吾观古河未有不两行者禹
厮二渠为万世法自参以上则必败宋之二股即
唐之马颊以此为枝渠受河水十之一二亦自无
害但不可令指大如股耳张商英曰治河当行其
所无事一用堤障犹塞儿口止其啼此格言也语
出贾让然让意谓正道常流不可效战国为之曲
通流缓则淤淀既无东西皆急之势安有两河并
行之理此格言也然吾观古河未有不两行者禹
厮二渠为万世法自参以上则必败宋之二股即
唐之马颊以此为枝渠受河水十之一二亦自无
害但不可令指大如股耳张商英曰治河当行其
所无事一用堤障犹塞儿口止其啼此格言也语
出贾让然让意谓正道常流不可效战国为之曲
卷十三上 第 169a 页 WYG0067-0692a.png
防耳若冲激之处溃溢可虞非增卑倍薄何以禦
之任伯雨曰昔禹之行水不独行其所无事亦未
尝不因其变以道之此格言也然必如北流之合
于禹迹者不妨因其势而利导之若注钜野通淮
泗安得不反之使北邪此数说者譬如奕者必胜
之著而低手混施之则全局皆空古今经验之方
而庸医误用之则杀人无算是故治河之道或新
或旧或合或分或通或塞或无事或有事或小有
卷十三上 第 169b 页 WYG0067-0692b.png
事或大有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苟非其人则必
有害孟子所以恶执一也
金始克汴两河悉界刘豫豫亡河遂尽入金境数十
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范成大北使录云浚州城
西南有积水若河盖大河剩水也按宋史隆兴再请
和以成大充金祈请国信使(见范成大传)孝宗隆兴之元
二即金世宗之大定三年四年也时浚州城下仅有
剩水则河离浚滑在隆兴之前可知矣朱子语录一
有害孟子所以恶执一也
金始克汴两河悉界刘豫豫亡河遂尽入金境数十
年间或决或塞迁徙无定范成大北使录云浚州城
西南有积水若河盖大河剩水也按宋史隆兴再请
和以成大充金祈请国信使(见范成大传)孝宗隆兴之元
二即金世宗之大定三年四年也时浚州城下仅有
剩水则河离浚滑在隆兴之前可知矣朱子语录一
卷十三上 第 170a 页 WYG0067-0692c.png
条云元丰间河北流自后中原多事后来南流金人
亦多事近来又北流见归正人说盖其时河尝南流
寻复归北也据金史河渠志大定八年河决李固渡
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新河水六分旧河水
四分十一年河决王村南京孟卫州界多被其害十
二年尚书省奏言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可自河阴广
武山循河而东至原武阳武东明等县孟卫等州增
筑堤岸从之二十年河决卫州及延津京东埽㳽漫
至于归德府诏南北两岸增筑堤以捍湍怒二十一
亦多事近来又北流见归正人说盖其时河尝南流
寻复归北也据金史河渠志大定八年河决李固渡
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新河水六分旧河水
四分十一年河决王村南京孟卫州界多被其害十
二年尚书省奏言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可自河阴广
武山循河而东至原武阳武东明等县孟卫等州增
筑堤岸从之二十年河决卫州及延津京东埽㳽漫
至于归德府诏南北两岸增筑堤以捍湍怒二十一
卷十三上 第 170b 页 WYG0067-0692d.png
年以河移故道令筑堤以备二十六年河决卫州堤
坏其城泛滥及大名其所载不过如此他无可考然
大定二十七年令沿河京府州县长贰官结衔并带
河防自荥阳以下如南京府之延津封丘祥符开封
陈留胙城杞县长垣归德府之宋城宁陵虞城卫州
之汲新乡获嘉徐州之彭城萧丰曹州之济阴滑州
之白马睢州之襄邑滕州之沛单州之单父济州之
坏其城泛滥及大名其所载不过如此他无可考然
大定二十七年令沿河京府州县长贰官结衔并带
河防自荥阳以下如南京府之延津封丘祥符开封
陈留胙城杞县长垣归德府之宋城宁陵虞城卫州
之汲新乡获嘉徐州之彭城萧丰曹州之济阴滑州
之白马睢州之襄邑滕州之沛单州之单父济州之
卷十三上 第 171a 页 WYG0067-0693a.png
嘉祥金乡郓城皆为沿河之地则当时河流之所经
亦大略可睹也虽数有迁徙而汲胙之间如故迨明
昌五年八月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尚书省奏
都水监官见水势趋南不预经画诏各削阶罢职盖
河流至是又一大变矣金吉甫云河至绍熙甲寅南
连大野并行泗水以入于淮于是有南北清河之分
北清河即济水故道南清河并泗入淮今淮安之西
二十里对岸清河口是也按宋光宗绍熙五年甲寅
即金章宗之明昌五年也是岁河从自阳武而东历
亦大略可睹也虽数有迁徙而汲胙之间如故迨明
昌五年八月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尚书省奏
都水监官见水势趋南不预经画诏各削阶罢职盖
河流至是又一大变矣金吉甫云河至绍熙甲寅南
连大野并行泗水以入于淮于是有南北清河之分
北清河即济水故道南清河并泗入淮今淮安之西
二十里对岸清河口是也按宋光宗绍熙五年甲寅
即金章宗之明昌五年也是岁河从自阳武而东历
卷十三上 第 171b 页 WYG0067-0693b.png
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
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二派北派由北清河
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
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
也(详见导沇入海下)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
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
淮者是也(详见徐州贡道下)河汇梁山泺分二派入南北清
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二派北派由北清河
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
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
也(详见导沇入海下)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
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
淮者是也(详见徐州贡道下)河汇梁山泺分二派入南北清
卷十三上 第 172a 页 WYG0067-0693c.png
河自宋熙宁十年始寻经塞治至是复行其道而汲
胙之流遂绝朱子语录又一条云因看刘枢家中原
图黄河却自西南贯梁山泊迤逦入淮来神宗时河
北流故金人盛今却南来故其势亦衰谓此事也(时朱)
(子年六十五)下逮元世祖至元间而河又徙自新乡出阳
武之南凡九十馀岁
自南渡以来河离浚滑势益趋而南至金明昌五
年淫于济泗分派入海汲胙之河遂空其去禹迹
胙之流遂绝朱子语录又一条云因看刘枢家中原
图黄河却自西南贯梁山泊迤逦入淮来神宗时河
北流故金人盛今却南来故其势亦衰谓此事也(时朱)
(子年六十五)下逮元世祖至元间而河又徙自新乡出阳
武之南凡九十馀岁
自南渡以来河离浚滑势益趋而南至金明昌五
年淫于济泗分派入海汲胙之河遂空其去禹迹
卷十三上 第 172b 页 WYG0067-0693d.png
益远矣先是都水监丞田栎言黄河利害云前代
每遇古堤南决多经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
有枯河数道河水流其中者长至七八分北清河
乃济水故道可容二三分而已因欲于北岸墙村
决河入梁山泺故道依旧作两清河分流未及行
而八月河决竟如其言盖是时决势既成栎欲因
而利导之故为此议然前代河行淮济未几即塞
曷尝以是为正道而任其所之也哉金以宋为壑
每遇古堤南决多经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
有枯河数道河水流其中者长至七八分北清河
乃济水故道可容二三分而已因欲于北岸墙村
决河入梁山泺故道依旧作两清河分流未及行
而八月河决竟如其言盖是时决势既成栎欲因
而利导之故为此议然前代河行淮济未几即塞
曷尝以是为正道而任其所之也哉金以宋为壑
卷十三上 第 173a 页 WYG0067-0694a.png
利河之南而不欲其北迨贞祐五年延州刺史乌苏
克锡克言近世河离故道自卫东南流由徐邳入
海以此河南之地为狭窃见新乡县西河水可决
使东北流其南有旧堤水不能溢行五十馀里与
清河合由清州柳口入海(清河即卫河清州今青县柳口静海县志云即)
(杨柳青渡在县北四十五里)此河之旧道也皆有故堤补其缺
罅足矣如此则山东大名等路皆在河南而河北
诸郡亦得其半退足以为备禦之计进足以壮恢
卷十三上 第 173b 页 WYG0067-0694b.png
复之图议者以为河流东南已久决之恐故道不
容衍溢而出遂寝盖国势已蹙实无暇及此矣原
其祸皆宋人筑室道旁不尽力于北流驯致此大
变金何责焉
元至元九年河决新乡县广盈仓岸时河犹在新乡
阳武间也不知何年徙出阳武县南而新乡之流遂
绝据史至元二十三年河决冲突河南郡县凡十五
处二十五年汴梁路阳武等县河决二十二所水道
容衍溢而出遂寝盖国势已蹙实无暇及此矣原
其祸皆宋人筑室道旁不尽力于北流驯致此大
变金何责焉
元至元九年河决新乡县广盈仓岸时河犹在新乡
阳武间也不知何年徙出阳武县南而新乡之流遂
绝据史至元二十三年河决冲突河南郡县凡十五
处二十五年汴梁路阳武等县河决二十二所水道
卷十三上 第 174a 页 WYG0067-0694c.png
一变盖在此时矣元大一统志残缺仅存十之一二
河之所经不可得详(大抵初由涡至怀远入淮如明正统十三年决河所行之道后)
(三十馀岁为泰定元年始行汴渠至徐城东北合泗入淮)谨摭近志各州县界中
见行之河铨次如左黄河自武陟县南东径原武县
北(原武在开封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河去县二十里获嘉新志云河旧在获嘉县南六十里明天顺六)
(年自武陟东入原武不经县界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之黑阳山东径开封城北五里又南行至项城)
(经颍州颍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入淮而故道遂淤永乐九年复疏入故道正统末决荥阳冲张秋又决孙)
(家渡全河南徙景泰中复决张秋徐有贞作九堰八闸浚漕渠四百馀里名广济渠河流始安弘治二年)
(决原武支派为三一自封丘金龙口直冲张秋一出中牟下尉氏一汜兰阳至宿州合汴渠诏白昂修塞)
河之所经不可得详(大抵初由涡至怀远入淮如明正统十三年决河所行之道后)
(三十馀岁为泰定元年始行汴渠至徐城东北合泗入淮)谨摭近志各州县界中
见行之河铨次如左黄河自武陟县南东径原武县
北(原武在开封府西北一百二十里河去县二十里获嘉新志云河旧在获嘉县南六十里明天顺六)
(年自武陟东入原武不经县界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之黑阳山东径开封城北五里又南行至项城)
(经颍州颍上东至寿州正阳镇入淮而故道遂淤永乐九年复疏入故道正统末决荥阳冲张秋又决孙)
(家渡全河南徙景泰中复决张秋徐有贞作九堰八闸浚漕渠四百馀里名广济渠河流始安弘治二年)
(决原武支派为三一自封丘金龙口直冲张秋一出中牟下尉氏一汜兰阳至宿州合汴渠诏白昂修塞)
卷十三上 第 174b 页 WYG0067-0694d.png
(之张秋在山东兖州府东阿县西南六十里运河所经与寿张阳榖二县接界)又东径阳武
县南(阳武在府西北九十里河去县十馀里自此至徐州城东北黄河所行大抵皆汴水故道也元)
(至元二十五年阳武诸县河决二十二所泰定二年决阳武漂民居万六千五百馀家寻复塞治明洪武)
(十五年河决阳武天启元年决脾沙冈由封丘曹单至考城复归旧河)又东径延津县
南(延津在府西北九十里河旧在县北明成化十四年决县西之奡村泛滥七十馀里十五年徙经县)
(南入封丘界)又东径祥符县北(祥符河南布政司开封府治河旧去城四十里宋端)
(平元年赵葵入汴蒙古引军南下决黄河寸金淀水灌之官军多溺死者遂引还明洪武中河决原武东)
县南(阳武在府西北九十里河去县十馀里自此至徐州城东北黄河所行大抵皆汴水故道也元)
(至元二十五年阳武诸县河决二十二所泰定二年决阳武漂民居万六千五百馀家寻复塞治明洪武)
(十五年河决阳武天启元年决脾沙冈由封丘曹单至考城复归旧河)又东径延津县
南(延津在府西北九十里河旧在县北明成化十四年决县西之奡村泛滥七十馀里十五年徙经县)
(南入封丘界)又东径祥符县北(祥符河南布政司开封府治河旧去城四十里宋端)
(平元年赵葵入汴蒙古引军南下决黄河寸金淀水灌之官军多溺死者遂引还明洪武中河决原武东)
卷十三上 第 175a 页 WYG0067-0695a.png
(经城北五里正统十三年河决荥阳东过城西南而城遂隔在河北景泰四年塞之始复故道嘉靖十三)
(年决赵皮寨入淮忽又自夏邑趋东北经萧县出徐州小浮桥下二洪赵皮寨寻塞十九年决野鸡冈由)
(涡口入淮二洪大涸崇祯十五年贼于朱家寨决河以灌城城陷河自陈颍诸州漫入淮泗今河在城北)
(十里朱家寨在城西北十七里)其北岸则封丘县(河旧在县西北四十馀里元时徙经)
(县南去县五十一里至大二年决封丘顺帝至元初复决明弘治二年决原武其支流自荆隆口漫祥符)
(下曹濮冲张秋五年复决荆隆口溃仪封之黄陵冈更犯张秋坏会通河命刘大夏治之七年决陈桥集)
(嘉靖七年复决于此万历五年决荆隆口长垣东明几于沦没荆隆口即金龙口在县西南三十馀里陈)
(桥集在县东南四十馀里与祥符接界)又东径陈留县北(陈留在府东五十里河去)
(县三十里按元大德元年河决杞县蒲口则河当自陈留入杞其后河徙而北则自陈留入兰阳仪封而)
(年决赵皮寨入淮忽又自夏邑趋东北经萧县出徐州小浮桥下二洪赵皮寨寻塞十九年决野鸡冈由)
(涡口入淮二洪大涸崇祯十五年贼于朱家寨决河以灌城城陷河自陈颍诸州漫入淮泗今河在城北)
(十里朱家寨在城西北十七里)其北岸则封丘县(河旧在县西北四十馀里元时徙经)
(县南去县五十一里至大二年决封丘顺帝至元初复决明弘治二年决原武其支流自荆隆口漫祥符)
(下曹濮冲张秋五年复决荆隆口溃仪封之黄陵冈更犯张秋坏会通河命刘大夏治之七年决陈桥集)
(嘉靖七年复决于此万历五年决荆隆口长垣东明几于沦没荆隆口即金龙口在县西南三十馀里陈)
(桥集在县东南四十馀里与祥符接界)又东径陈留县北(陈留在府东五十里河去)
(县三十里按元大德元年河决杞县蒲口则河当自陈留入杞其后河徙而北则自陈留入兰阳仪封而)
卷十三上 第 175b 页 WYG0067-0695b.png
(杞界遂无河矣)又东径兰阳县南(兰阳在府东北九十里河去县十五里)又东
径仪封县南(仪封在府东北一百十五里河去县二十里县东北五十里有黄陵冈与曹县)
(接界元时贾鲁治河功始于此明正德四年河自仪封小宋集决冲黄陵冈埽坝溢入贾鲁河贾鲁河下)
(流淤塞遂南出曹单二县城下直趋丰沛命官塞之按兰阳仪封之河旧出其县北与长垣东明分水金)
(大定十二年尚书省奏请增筑堤岸东明亦在其中二十七年令沿河州县官结衔并带河防而长垣与)
(焉可證也元至元中河屡决汴梁路遂出兰阳仪封之南而长垣东明界中无河矣)又东南径
睢州北(睢州在归德府西一百七十里河去州七十里)又东南径考城县北
径仪封县南(仪封在府东北一百十五里河去县二十里县东北五十里有黄陵冈与曹县)
(接界元时贾鲁治河功始于此明正德四年河自仪封小宋集决冲黄陵冈埽坝溢入贾鲁河贾鲁河下)
(流淤塞遂南出曹单二县城下直趋丰沛命官塞之按兰阳仪封之河旧出其县北与长垣东明分水金)
(大定十二年尚书省奏请增筑堤岸东明亦在其中二十七年令沿河州县官结衔并带河防而长垣与)
(焉可證也元至元中河屡决汴梁路遂出兰阳仪封之南而长垣东明界中无河矣)又东南径
睢州北(睢州在归德府西一百七十里河去州七十里)又东南径考城县北
卷十三上 第 176a 页 WYG0067-0695c.png
(考城在州东北九十里河去县三里多冲决贾鲁河在县北三十里)又东南径商丘县
北其北岸则曹县(商丘归德府治城旧在河北自元至元迄明正德屡经河决城或南)
(或北今河在城北三十里贾鲁河在城北四十里其新集口丁家道口皆河滨冲要也嘉靖三十七年新)
(集河淤河流于是一变四十四年河淤益甚而运大受其病未几河复决新集塞宠家屯东出沛之飞云)
(桥谷亭沙河留城境山一带尽塞河臣潘季驯于三沽故道浚渠筑堤躬行督相不三旬而告成曹县在)
(山东兖州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河在县南四十里黄陵冈在县西南六十里贾鲁河在县西北四十里自)
(黄陵冈至杨青村皆元至正中贾鲁所开也明初犹为运道及弘治中河决冲张秋刘大夏先疏祥符荥)
(泽上流又疏贾鲁旧河四十里然后于黄陵冈东西各筑长堤二百里金龙口亦筑二百里河由归德徐)
(州以达于淮决口始塞名张秋曰安平镇正德四年河决曹县杨家口奔流入单县直抵丰沛由飞云桥)
北其北岸则曹县(商丘归德府治城旧在河北自元至元迄明正德屡经河决城或南)
(或北今河在城北三十里贾鲁河在城北四十里其新集口丁家道口皆河滨冲要也嘉靖三十七年新)
(集河淤河流于是一变四十四年河淤益甚而运大受其病未几河复决新集塞宠家屯东出沛之飞云)
(桥谷亭沙河留城境山一带尽塞河臣潘季驯于三沽故道浚渠筑堤躬行督相不三旬而告成曹县在)
(山东兖州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河在县南四十里黄陵冈在县西南六十里贾鲁河在县西北四十里自)
(黄陵冈至杨青村皆元至正中贾鲁所开也明初犹为运道及弘治中河决冲张秋刘大夏先疏祥符荥)
(泽上流又疏贾鲁旧河四十里然后于黄陵冈东西各筑长堤二百里金龙口亦筑二百里河由归德徐)
(州以达于淮决口始塞名张秋曰安平镇正德四年河决曹县杨家口奔流入单县直抵丰沛由飞云桥)
卷十三上 第 176b 页 WYG0067-0695d.png
(入运八年又自曹县西决从县北东行曹单以北城武以南田庐尽被漂没万历二十九年河决商丘蒙)
(城集东南之萧家口复南徙北去曹县五十里为县境患)又东径虞城县北(虞城在府)
(东北六十里河去县十五里)又东径夏邑县北(夏邑在府东一百二十里河去县二)
(十二里)其北岸则单县(单县在兖州府西南二百十里河去县四十里万历三十年河)
(决单之苏庄冲鱼台丰沛明年复决于此冲入沛县太行堤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于是泇河之议)
(起湖在沛县东北地势洼下)又东径砀山县北(砀山在江南徐州西北一百七十里)
(河旧在县南三十里嘉靖三十七年河徙始出县北)又东径丰县南(丰县在州西北一百)
(城集东南之萧家口复南徙北去曹县五十里为县境患)又东径虞城县北(虞城在府)
(东北六十里河去县十五里)又东径夏邑县北(夏邑在府东一百二十里河去县二)
(十二里)其北岸则单县(单县在兖州府西南二百十里河去县四十里万历三十年河)
(决单之苏庄冲鱼台丰沛明年复决于此冲入沛县太行堤灌昭阳湖入夏镇横冲运道于是泇河之议)
(起湖在沛县东北地势洼下)又东径砀山县北(砀山在江南徐州西北一百七十里)
(河旧在县南三十里嘉靖三十七年河徙始出县北)又东径丰县南(丰县在州西北一百)
卷十三上 第 177a 页 WYG0067-0696a.png
(五十里河去县三十里秦沟在县东三十里华山之北)又东径沛县南其南岸
则萧县(沛县在州西北一百十里萧县在州西五十里沛县西南有齧桑亭瓠子歌曰齧桑浮兮)
(淮泗满即此地也河旧在萧县北五十里去沛甚近及万历三十四年河归故道自是萧去河裁十五里)
(而沛则去河五十馀里矣河渠考云旧河自虞城达萧县北冀门集出徐州小浮桥所谓贾鲁故河也嘉)
(靖三十七年河决秦沟自新桃沟至朱珊渡一带俱淤唯冀门渡以东仅存旧流四十四年大河淤塞自)
(赵家圈泛滥而北萧县境内一望㳽漫朱衡始开新河起夏镇至留城一百四十里以避河水之险而运)
(道以安隆庆四年河决崔家口万历五年复南冲县界)又东径徐州北与泗水
合(徐州在江南布政司西北一千里河自州北东南流至城东北合于泗水泗水自沛县入州境循城)
(而东一曰清河人曰泉河其后为运河亦名闸河元初黄河由涡入淮至泰定元年由汴河决入清河自)
则萧县(沛县在州西北一百十里萧县在州西五十里沛县西南有齧桑亭瓠子歌曰齧桑浮兮)
(淮泗满即此地也河旧在萧县北五十里去沛甚近及万历三十四年河归故道自是萧去河裁十五里)
(而沛则去河五十馀里矣河渠考云旧河自虞城达萧县北冀门集出徐州小浮桥所谓贾鲁故河也嘉)
(靖三十七年河决秦沟自新桃沟至朱珊渡一带俱淤唯冀门渡以东仅存旧流四十四年大河淤塞自)
(赵家圈泛滥而北萧县境内一望㳽漫朱衡始开新河起夏镇至留城一百四十里以避河水之险而运)
(道以安隆庆四年河决崔家口万历五年复南冲县界)又东径徐州北与泗水
合(徐州在江南布政司西北一千里河自州北东南流至城东北合于泗水泗水自沛县入州境循城)
(而东一曰清河人曰泉河其后为运河亦名闸河元初黄河由涡入淮至泰定元年由汴河决入清河自)
卷十三上 第 177b 页 WYG0067-0696b.png
(是遂为大河之经流旧从城东北小浮桥合运河明嘉靖三十七年河决自商丘之新集出丰县之秦沟)
(冲徐州之垞城而小浮桥一带渐淤新河比故道高出三丈有馀停阻泛滥妨运殃民万历初议复老黄)
(河故道潘季驯疏言有五利而不果行迨三十四年河臣李化龙浚旧河自砀山县朱旺口东至小浮桥)
(由是河归故道天启四年大涨灌州城乃迁治于云龙山)又东南径灵璧县北(灵璧)
(在凤阳府宿州东一百十里河去县一百二十里)又东南径睢宁县北其北
岸则邳州(邳州在淮安府西北三百二十里睢宁在州南六十里河去县五十里其地有羊山)
(东北去州三里明万历中潘季驯于羊山龟山土山相接处创筑横堤数十里以防泛滥即此又半戈山)
(冲徐州之垞城而小浮桥一带渐淤新河比故道高出三丈有馀停阻泛滥妨运殃民万历初议复老黄)
(河故道潘季驯疏言有五利而不果行迨三十四年河臣李化龙浚旧河自砀山县朱旺口东至小浮桥)
(由是河归故道天启四年大涨灌州城乃迁治于云龙山)又东南径灵璧县北(灵璧)
(在凤阳府宿州东一百十里河去县一百二十里)又东南径睢宁县北其北
岸则邳州(邳州在淮安府西北三百二十里睢宁在州南六十里河去县五十里其地有羊山)
(东北去州三里明万历中潘季驯于羊山龟山土山相接处创筑横堤数十里以防泛滥即此又半戈山)
卷十三上 第 178a 页 WYG0067-0696c.png
(在县北五十里东去州五里州志云黄河旧统半戈山北崇祯末改流羊山之南水势散漫沙垫厎高于)
(是青墩营张家湾大坝等处屡报口决而邳岁受河患泇河在州西北九十里万历三十一年李化龙所)
(开也源出费峄诸山左合沂武南入于淮孙承宗曰漕河如身然河南之兰阳而上为肩山东之单县而)
(下为腹夏镇而南为股河决兰阳经东长滥曹濮则横决张秋而肩背溃决单县则横截谷亭沽头入昭)
(阳湖而胸腹溃决夏镇之苏庄则东西镇口遂为河夺而股胫溃刘公大夏治其上法在以河避运于是)
(塞黄陵冈以保张秋朱公衡治其中法在以运避河于是开南阳湖以安徐沛近开泇河稍做南阳然南)
(阳之役遏黄河之入沛者归秦沟而疏支河杀薛沙水之势今欲全泇河则朱旺口之大挑何可缓也)
又东径宿迁县南(宿迁在邳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河去县四里)又东径桃
源县北(桃源在府西北一百十里河去县百馀步县西北四十里有九里冈南临黄河)又东
(是青墩营张家湾大坝等处屡报口决而邳岁受河患泇河在州西北九十里万历三十一年李化龙所)
(开也源出费峄诸山左合沂武南入于淮孙承宗曰漕河如身然河南之兰阳而上为肩山东之单县而)
(下为腹夏镇而南为股河决兰阳经东长滥曹濮则横决张秋而肩背溃决单县则横截谷亭沽头入昭)
(阳湖而胸腹溃决夏镇之苏庄则东西镇口遂为河夺而股胫溃刘公大夏治其上法在以河避运于是)
(塞黄陵冈以保张秋朱公衡治其中法在以运避河于是开南阳湖以安徐沛近开泇河稍做南阳然南)
(阳之役遏黄河之入沛者归秦沟而疏支河杀薛沙水之势今欲全泇河则朱旺口之大挑何可缓也)
又东径宿迁县南(宿迁在邳州东南一百二十里河去县四里)又东径桃
源县北(桃源在府西北一百十里河去县百馀步县西北四十里有九里冈南临黄河)又东
卷十三上 第 178b 页 WYG0067-0696d.png
径清河县南与淮水合(清河县在府西少北五十里河去县一里入淮处谓之清)
(口本名泗口自徐城东北至此皆古泗水为河所夺也顾景范云县西三十里有三汊河口泗水至此分)
(为大小二清河大清河经县治东北入淮俗称老黄河今堙其小清河于县治西南入淮即今之清口也)
又东径山阳县北(山阳淮安府治河去县五里清江浦在城西即今运河也旧名沙河)
(宋志楚州北有山阳湾淮流迅急每致沉溺雍熙中漕臣刘蟠议开沙河避淮水之险是也高家堰在府)
(西南四十里)又东径安东县南而东北入于海(安东在府东北六十)
(里河去县二里自清口至此皆古淮水为河所夺也海自盐城县东北径山阳县东折而西北为黄淮入)
(口本名泗口自徐城东北至此皆古泗水为河所夺也顾景范云县西三十里有三汊河口泗水至此分)
(为大小二清河大清河经县治东北入淮俗称老黄河今堙其小清河于县治西南入淮即今之清口也)
又东径山阳县北(山阳淮安府治河去县五里清江浦在城西即今运河也旧名沙河)
(宋志楚州北有山阳湾淮流迅急每致沉溺雍熙中漕臣刘蟠议开沙河避淮水之险是也高家堰在府)
(西南四十里)又东径安东县南而东北入于海(安东在府东北六十)
(里河去县二里自清口至此皆古淮水为河所夺也海自盐城县东北径山阳县东折而西北为黄淮入)
卷十三上 第 179a 页 WYG0067-0697a.png
(海之口其北岸则安东也县志云过县南东流五十里又东北过云梯关折旋入海按云梯关在县东北)
(一百里又东北一百二十里为海岸墩台又东北六十里为大海淮南水利考云海道自兖而北以至于)
(蓟自扬而南以至于广其海口内外皆有山有岛唯淮口独有沙潮落微露其形潮来则翻腾其上势若)
(排天也明隆庆中黄决崔镇以北淮决高堰以东清桃塞海口堙而高宝诸州县几为巨浸于是复起潘)
(季驯再董河道塞崔镇堤归仁而黄水悉归故河筑高堰黄浦而淮水复出清口会黄东入于海海口遂)
(辟)盖自金明昌甲寅之徙河水大半入淮而北清河
之流犹未绝也下逮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会
通河成于是始以一淮受全河之水凡九十五岁
(一百里又东北一百二十里为海岸墩台又东北六十里为大海淮南水利考云海道自兖而北以至于)
(蓟自扬而南以至于广其海口内外皆有山有岛唯淮口独有沙潮落微露其形潮来则翻腾其上势若)
(排天也明隆庆中黄决崔镇以北淮决高堰以东清桃塞海口堙而高宝诸州县几为巨浸于是复起潘)
(季驯再董河道塞崔镇堤归仁而黄水悉归故河筑高堰黄浦而淮水复出清口会黄东入于海海口遂)
(辟)盖自金明昌甲寅之徙河水大半入淮而北清河
之流犹未绝也下逮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己丑会
通河成于是始以一淮受全河之水凡九十五岁
卷十三上 第 179b 页 WYG0067-0697b.png
河一过大伾而东不决则已决则东南注于淮其
势甚易丘文庄以宋熙宁十年河决为入淮之始
非也先是天禧三年河决滑州历澶濮曹郓注梁
山泺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淮矣又先是咸平三
年河决郓州浮钜野入淮泗矣又先是太平兴国
八年河大决滑州泛澶濮曹济东南流至彭城入
于淮矣溯而上之则汉元光三年河决濮阳瓠子
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矣但皆未几即塞其历久
势甚易丘文庄以宋熙宁十年河决为入淮之始
非也先是天禧三年河决滑州历澶濮曹郓注梁
山泺合清水古汴渠东入于淮矣又先是咸平三
年河决郓州浮钜野入淮泗矣又先是太平兴国
八年河大决滑州泛澶濮曹济东南流至彭城入
于淮矣溯而上之则汉元光三年河决濮阳瓠子
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泗矣但皆未几即塞其历久
卷十三上 第 180a 页 WYG0067-0697c.png
而不变至今五百馀岁河淮并为一渎则自金明
昌五年始耳
元顺帝至正四年五月河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
决金堤濒河郡邑皆罹其害水势北侵安山(在砀山县)
(南)延入会通运河朝廷患之会托克托复相躬任其
事用贾鲁言请挽河东行以复故道从之十一年
四月命鲁鸠工七月疏凿成八月决水故河九月
舟楫通行十一月水土工毕河乃复故道南汇于
卷十三上 第 180b 页 WYG0067-0697d.png
淮东入于海欧阳原功撰至正河防记以为是役
也朝廷不惜重费不吝高爵为民辟害托克托能体
上意不惮焦劳不恤浮议为国拯民鲁能竭其心
思知计之巧乘其精神胆气之壮不惜劬瘁不畏
讥评以报君相知人之明此实录非溢美也然鲁
为会通所窘河必不可北其所复者仍是东南入
淮之故道耳鲁巧慧绝伦奏功神速前古所未有
惜乎其大才而小试之也使鲁生汉武之世则导
也朝廷不惜重费不吝高爵为民辟害托克托能体
上意不惮焦劳不恤浮议为国拯民鲁能竭其心
思知计之巧乘其精神胆气之壮不惜劬瘁不畏
讥评以报君相知人之明此实录非溢美也然鲁
为会通所窘河必不可北其所复者仍是东南入
淮之故道耳鲁巧慧绝伦奏功神速前古所未有
惜乎其大才而小试之也使鲁生汉武之世则导
卷十三上 第 181a 页 WYG0067-0698a.png
河入宿胥故渎当无所难不仅如史迁所谓复禹
旧迹者生明帝之世亦必能导河入清河合漳水
至章武入海岂徒与王景等烈哉所遭不偶功成
而乱作遂使庸人以鲁为口实余深痛之兹特为
发愤一道
余阙曰南方之地本高于北河之南徙难而北徒
易自宋南渡至今殆二百年而河旋北议者虑河
之北则会通之漕废当筑堤起曹南讫嘉祥东西
卷十三上 第 181b 页 WYG0067-0698b.png
三百里以障遏之不使之北予则以为河北而会
通之漕不废何也漕以汶而不以河也渭按余阙
此言正与挽河之议相左盖河在梁卫之郊北流
为顺其曰南徙难而北徙易是也谓河北而会通
之漕不废则大非明之中叶河屡贯会通挟其水
以入海而运道遂淤河之不可北也审矣向使河
北而无害于漕则听其直冲张秋东北入海数百
年可以无患奚必岁岁劳费防其北决邪
通之漕不废何也漕以汶而不以河也渭按余阙
此言正与挽河之议相左盖河在梁卫之郊北流
为顺其曰南徙难而北徙易是也谓河北而会通
之漕不废则大非明之中叶河屡贯会通挟其水
以入海而运道遂淤河之不可北也审矣向使河
北而无害于漕则听其直冲张秋东北入海数百
年可以无患奚必岁岁劳费防其北决邪
卷十三上 第 182a 页 WYG0067-0698c.png
日知录云丘仲深大学衍义补言礼曰四渎视诸
侯谓之渎者独也以其独入于海故江河淮济谓
之四渎今以一淮而受黄河之全盖合二渎而为
一也自宋以前河自入海尚能为并河州郡之害
况今河淮合一而清口又合汴泗沂三水以同归
于淮也哉曩时河水犹有所潴如钜野梁山等处
犹有所分如屯氏赤河之类虽以元人排河入淮
而东北之道犹微有存焉者今则以一淮而受众
卷十三上 第 182b 页 WYG0067-0698d.png
水之归而无涓滴之渗漏矣邵国贤作治河论以
为禹之治水至于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其功
可谓盛矣以今观之其所空之地甚广所处之势
甚易所求之效甚小今之治水者其去禹也远矣
而所空之地乃狭于禹所处之势乃难于禹所求
之功乃大于禹禹之导河自大伾以下分播合同
随其所之而疏之不与争利故水得其性而无冲
决之患今夫一杯之水举而注之地必得方尺乃
为禹之治水至于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其功
可谓盛矣以今观之其所空之地甚广所处之势
甚易所求之效甚小今之治水者其去禹也远矣
而所空之地乃狭于禹所处之势乃难于禹所求
之功乃大于禹禹之导河自大伾以下分播合同
随其所之而疏之不与争利故水得其性而无冲
决之患今夫一杯之水举而注之地必得方尺乃
卷十三上 第 183a 页 WYG0067-0699a.png
能容之其势然也河自大伾以上水之在杯者也
大伾以下水之在地者也以在地之水而欲拘束
周旋如在杯之水大禹不能而况他人乎今河南
山东郡县棋布星列官亭民舍相比而居凡禹之
所空以与水者今皆为吾有盖吾无容水之地而
非水据吾之地也固宜其有冲决之患也故曰所
空之地狭于禹禹之治水随地施功无所拘碍今
北有临清中有济宁南有徐州皆转漕要路而大
卷十三上 第 183b 页 WYG0067-0699b.png
梁在西南又宗藩所在左顾右盼动则掣肘使水
有知尚不能使之必随吾意况水无情物也其能
委蛇曲折以济吾之事哉故曰所处之势难于禹
况禹之治水去其垫溺之害而已此外无求焉今
则赖之以漕不及汴矣又恐坏临清也不及临清
矣又恐坏济宁也不及济宁矣又恐坏徐州也使
皆无坏也又恐漕渠不足于运也了是数者而后
谓之治故曰所求之功大于禹由二文庄之言观
有知尚不能使之必随吾意况水无情物也其能
委蛇曲折以济吾之事哉故曰所处之势难于禹
况禹之治水去其垫溺之害而已此外无求焉今
则赖之以漕不及汴矣又恐坏临清也不及临清
矣又恐坏济宁也不及济宁矣又恐坏徐州也使
皆无坏也又恐漕渠不足于运也了是数者而后
谓之治故曰所求之功大于禹由二文庄之言观
卷十三上 第 184a 页 WYG0067-0699c.png
之则河水南趋之势已极而一代之臣不过补苴
罅漏以塞目前之责而已安望其为斯民计百世
之长利哉
潘季驯河防一览曰议者因海壅河高致决堤四
溢遂以浚海为上策不知涨沙当海口之中(嘉隆间云)
(梯关口有涨沙甚大)潮退则见潮长则没无可施功之处纵
乘潮退施功而一没之后浊流淤泥随复如故矣
故海无可浚之理惟当导河以归之海缮治河堤
卷十三上 第 184b 页 WYG0067-0699d.png
俾无旁决则合流势勇沙随水去海口自不虞淤
若堤日缮而决日闻非庳薄不能支即迫近不能
容与杂以浮沙而不能久耳诚多筑缕堤(近河滨者)以
束之又为遥堤(离河六七里)使水有所游荡筑必以真
土则复何患哉如上流听其旁决下流复歧而分
之水势益分则其力益弱安能导积沙以达之海
乎支河一开正河必塞近事良可鉴也
袁黄曰昔陈平江(瑄)宋司空(礼)之治会通河也驱
若堤日缮而决日闻非庳薄不能支即迫近不能
容与杂以浮沙而不能久耳诚多筑缕堤(近河滨者)以
束之又为遥堤(离河六七里)使水有所游荡筑必以真
土则复何患哉如上流听其旁决下流复歧而分
之水势益分则其力益弱安能导积沙以达之海
乎支河一开正河必塞近事良可鉴也
袁黄曰昔陈平江(瑄)宋司空(礼)之治会通河也驱
卷十三上 第 185a 页 WYG0067-0700a.png
汶水逆流至南旺北至安民山地降九十尺因析
六分之水北达临清(为闸十有七)南至沽头地降百十
有六尺因析四分之水南接徐沛(为闸二十有一)贮六分
之水者其闸长贮四分之水者其闸短后人以意
增损而水之分数紊矣紊而常淤固其宜也顾不
此之察乃更闸而东焉当时故闸由茶山而南地
甚峻势如建瓴故入河无碍后更夏镇以南地平
而水缓黄强清弱每会必淤此河渠之一坏也徐
卷十三上 第 185b 页 WYG0067-0700b.png
州吕梁二洪其流甚驶其石如牙永乐间运道初
开人恶其伤舟欲稍平之宋司空不可盖欲藉山
之险激水之流使泥沙先下而河流不壅后人相
继磨其崖石而吕梁无洪矣无洪则水平而河身
渐高此河渠之再坏也至淮河入海之处平旷无
山而海沙逆上尤易壅塞陈平江就山阳之满浦
坊(在淮安府城西北四里)累石为山蜿蜒千尺即古锯牙遗
制(锯牙见宋史)水得翻腾踊跃以入海俗谓之矶觜取
开人恶其伤舟欲稍平之宋司空不可盖欲藉山
之险激水之流使泥沙先下而河流不壅后人相
继磨其崖石而吕梁无洪矣无洪则水平而河身
渐高此河渠之再坏也至淮河入海之处平旷无
山而海沙逆上尤易壅塞陈平江就山阳之满浦
坊(在淮安府城西北四里)累石为山蜿蜒千尺即古锯牙遗
制(锯牙见宋史)水得翻腾踊跃以入海俗谓之矶觜取
卷十三上 第 186a 页 WYG0067-0700c.png
相激而名今皆没于土中此河渠之三坏也(矶觜之制)
(下布七星桩桩上甃以石石有笋笋相入缝有锭锭三肤灌以糯汁砌以油灰长千尺袁氏以为陈)
(平江所创或云天顺间遣都水郎中督工于满浦坊作石锯牙未知孰是矶觜为治河要策万历初)
(漫入水中微露形迹今清江浦尚有之其浊流不入运河河不劳挑浚者矶觜之力也)
顾氏(一柔字刚中无锡人景范之父)山居赘论曰大河之流自汉
至今迁移变异不可胜纪然孟津以西则禹迹具
存以海为壑则千古不易也自孟津而东由北道
以趋于海则澶滑其必出之途由南道以趋于海
卷十三上 第 186b 页 WYG0067-0700d.png
则曹单其必经之地冲澶滑必由阳武之北而出
汲县胙城之间冲曹单必由阳武之南而出封丘
兰阳之下此河变之托始也由澶滑而极之或出
大名历邢冀道沧瀛以入海或历濮范趋博济从
滨棣以入海由曹单而极之或溢钜野浮济郓(谓济)
(宁东平)挟汶济以入海或经丰沛出徐邳夺淮泗以
入海此其究竟也要以北不出漳卫南不出长淮
中间数百千里皆其纵横糜烂之区矣又曰自阳
汲县胙城之间冲曹单必由阳武之南而出封丘
兰阳之下此河变之托始也由澶滑而极之或出
大名历邢冀道沧瀛以入海或历濮范趋博济从
滨棣以入海由曹单而极之或溢钜野浮济郓(谓济)
(宁东平)挟汶济以入海或经丰沛出徐邳夺淮泗以
入海此其究竟也要以北不出漳卫南不出长淮
中间数百千里皆其纵横糜烂之区矣又曰自阳
卷十三上 第 187a 页 WYG0067-0701a.png
武而入封丘河益东南流荆隆口直东则经长垣
东明出曹濮直趋大清河矣较之出徐沛合淮泗
以入海者道为径易夫河行之道宜直不宜纡入
海之口宜近不宜远河之两岸宜阔而归流宜深
(归流即俗语所谓落槽也)平水则宜置斗门且多置之用王景
更相回注之意使不至旁溢河未必不可东也(后世)
(遥堤之法即两岸宜阔之意缕堤之法即归流宜深之意滚水石坝及格堤之法即斗门回注之意)
虽然大河东则会通河废会通河不废则大河不
卷十三上 第 187b 页 WYG0067-0701b.png
可得而东两者不并立矣此大河所以屡决而东
终抑之使南也与
川渎异同曰淮水清而流疾恒无壅决之患患自
河合淮始也河从北来河之身比淮为高故易以
遏淮淮从西来淮之势比清江浦又高(河渠考云泗州淮身)
(视清江浦高一丈有馀自高趋下势常陡邀)故易以齧运然而河不外
饱则淮不中溃淮并流而北其势盛力足以刷河
淮却流而南其势杀河且乘之以溃运矣病淮必
终抑之使南也与
川渎异同曰淮水清而流疾恒无壅决之患患自
河合淮始也河从北来河之身比淮为高故易以
遏淮淮从西来淮之势比清江浦又高(河渠考云泗州淮身)
(视清江浦高一丈有馀自高趋下势常陡邀)故易以齧运然而河不外
饱则淮不中溃淮并流而北其势盛力足以刷河
淮却流而南其势杀河且乘之以溃运矣病淮必
卷十三上 第 188a 页 WYG0067-0701c.png
至于病运者莫如河利河即所以利运者莫如淮
黄运两河之枢机实自淮握之则今日之治淮乃
治河治运之先务也然则何以治之曰吾亦以淮
治淮而已高厚其堤防使淮无所旁出修明平水
之制使淮不至涨溢此陈平江之治淮所以二百
年无事者与河渠考云隆庆四年淮决于高堰河
亦决于崔镇漕臣王宗沐修塞之(宗沐决河记云是年淮决高堰)
(河蹑淮后径趋大涧口破宝应黄浦口入射阳湖清口遂淤海口几为平陆)万历三年
卷十三上 第 188b 页 WYG0067-0701d.png
高堰复决于是山盐高宝兴泰诸处悉为巨浸黄
水蹑淮之后浊流西溢浸及凤泗清口填淤海口
亦复阻塞而漕黄交病矣河臣潘季驯以为高堰
者淮扬之门户而黄淮之关键也欲导河以入海
势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决则浊流停滞清口亦
堙河必决溢上流水行平地而邳徐凤泗不免皆
为巨浸是淮病而黄病黄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势
也于是筑高堰长八十里起自武家墩(在高堰北十馀里)
水蹑淮之后浊流西溢浸及凤泗清口填淤海口
亦复阻塞而漕黄交病矣河臣潘季驯以为高堰
者淮扬之门户而黄淮之关键也欲导河以入海
势必藉淮以刷沙淮水南决则浊流停滞清口亦
堙河必决溢上流水行平地而邳徐凤泗不免皆
为巨浸是淮病而黄病黄病而漕亦病相因之势
也于是筑高堰长八十里起自武家墩(在高堰北十馀里)
卷十三上 第 189a 页 WYG0067-0702a.png
经大小涧(大涧在高堰南十三里又南五里即小涧也大涧口为冲决要处筑石堤以护)
(之长数百丈)历阜陵湖(在堰西南二十馀里)周家桥(北去堰四十馀里)翟
坝(在周家桥南二十馀里为山阳盱眙接界处或曰周桥翟坝长二十五里与高邮南北金门两)
(闸及西堤四十里石工相对周桥翟坝决则高邮南北冲溢无时矣)以捍淮之东侵
又以淮水北岸有王简张福二口淮水每从此泄
入黄河致淮水力分而清口淤浅且黄水泛涨亦
往往由此倒灌入淮于是并筑堤捍之(堤在清口西三里后)
(议者又以束淮太迫于张福堤洼处黄韶王简二口置减水二闸淮溢则纵之外出黄溢则遏其内)
卷十三上 第 189b 页 WYG0067-0702b.png
(侵王简口亦曰王家口)使淮无所出黄无所入全淮毕趋清
口会黄以入海而河与漕俱治盖高堰之筑始于
汉末之陈登修治于明初之陈瑄而复于季驯云
(隆庆四年王宗沐修筑高堰卑薄无所加随即圯坏至是经理始尽制焉)二十一年淮
复决于高良涧(在淮安府西南七十里志云九十里)凡二十二口旋
筑塞之明年黄水大涨清口沙垫阻遏淮水不能
东下于是挟上源阜陵诸湖与山溪之水暴浸泗
州陵州城渰没科臣张企程请导淮分注江海以
口会黄以入海而河与漕俱治盖高堰之筑始于
汉末之陈登修治于明初之陈瑄而复于季驯云
(隆庆四年王宗沐修筑高堰卑薄无所加随即圯坏至是经理始尽制焉)二十一年淮
复决于高良涧(在淮安府西南七十里志云九十里)凡二十二口旋
筑塞之明年黄水大涨清口沙垫阻遏淮水不能
东下于是挟上源阜陵诸湖与山溪之水暴浸泗
州陵州城渰没科臣张企程请导淮分注江海以
卷十三上 第 190a 页 WYG0067-0702c.png
救祖陵二十三年淮复决高堰高良涧诸处寻筑
塞之明年河臣杨一魁以黄淮冲溢乃议分黄导
淮辟清口沙七里达淮之经流建武家墩泾河闸
(泾河在宝应县北三十里)以泄淮之旁溢又建高良涧减水石
闸子婴沟(在宝应南六十里)周家桥减水石闸一自岔河
下泾河一自草子湖(在宝应县西南五十里)宝应湖下子婴
沟俱通广洋湖(在宝应县东南四十里)及射阳湖入海犹虑
淮水宣泄不及南注各湖为患又开高邮西南之
卷十三上 第 190b 页 WYG0067-0702d.png
茆塘港(在州西南六十里)通邵伯湖开金家湾下芒稻河
(在扬州府东三十里)入江以杀淮涨(一魁所举行大抵本企程之说)自是淮
患渐平虽时有决溢而培固高堰增置坝闸之外
无所为治淮长策矣季驯两河议曰高堰去宝应
高丈八尺有奇去高邮高二丈二尺有奇高宝堤
去兴化泰州田高丈许或八九尺其去堰不啻卑
三丈有奇矣昔人筑堰使淮不南下而北趋者亦
因势而导之不然淮一南下因三丈馀之地势灌
(在扬州府东三十里)入江以杀淮涨(一魁所举行大抵本企程之说)自是淮
患渐平虽时有决溢而培固高堰增置坝闸之外
无所为治淮长策矣季驯两河议曰高堰去宝应
高丈八尺有奇去高邮高二丈二尺有奇高宝堤
去兴化泰州田高丈许或八九尺其去堰不啻卑
三丈有奇矣昔人筑堰使淮不南下而北趋者亦
因势而导之不然淮一南下因三丈馀之地势灌
卷十三上 第 191a 页 WYG0067-0703a.png
千里之平原安得有淮南数郡俨然一都会邪万
历二十一年淮漫高堰堤上且数尺周家桥口原
自通行又加决焉决高良涧至七十馀丈南奔之
势若倒海高宝邵伯诸湖堤一日崩者百十馀处
于时泗城亦复灌溢而所减之水不过尺许则以
淮南之地自高宝而东则下由邵伯而南则又昂
自兴盐以东滨海诸盐场比内地亦复昂也泗州
之地比高堰为下与高宝诸州县皆若釜厎然安
卷十三上 第 191b 页 WYG0067-0703b.png
能免淮之浸哉今高堰一带修守不严奸商盐贩
之徒无日不为盗决计泗州之人未究利害之源
但见高堰增筑势必遏淮以入泗惟恐堰之不速
溃也且淮之旁流日多则正流日弱于是刷沙无
力而黄水益横清口就淤势不得不倒灌淮南决
堤堰而败城郭委运道于茫无畔岸中矣善乎先
哲之言曰禦黄如禦敌淮日退则黄日进论者以
导淮为秘计而不察其为弱淮之先徵也淮之患
之徒无日不为盗决计泗州之人未究利害之源
但见高堰增筑势必遏淮以入泗惟恐堰之不速
溃也且淮之旁流日多则正流日弱于是刷沙无
力而黄水益横清口就淤势不得不倒灌淮南决
堤堰而败城郭委运道于茫无畔岸中矣善乎先
哲之言曰禦黄如禦敌淮日退则黄日进论者以
导淮为秘计而不察其为弱淮之先徵也淮之患
卷十三上 第 192a 页 WYG0067-0703c.png
曷有穷已邪
元末河复北徙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而运道坏
明洪武初命徐达自曹州东引河至鱼台入泗以
通运永乐九年又命宋礼自曹疏河经濮州东北
入会通河是北流犹未绝也迨迁都之后仰给于
会通者重始畏河之北北即塞之弘治中两决金
龙口直冲张秋议者为漕计遂筑断黄陵冈支渠
而北流于是永绝始以清口一线受万里长河之
卷十三上 第 192b 页 WYG0067-0703d.png
水(焦弱侯云明兴河之自汴出者犹有六其二入淮其四合漕以入于淮出荥泽者至寿入淮出)
(祥符者至怀远入淮出长垣者至阳谷入漕出曹州者至鱼台入漕出仪封者至徐之小浮桥入漕)
(出沛之南者从飞云桥入漕出徐沛之中境山之北者从溜沟入漕是犹有禹分之遗意也其后或)
(塞或微而以一徐受全河之灌矣顾宁人云丘仲深谓以一淮受黄河之全然考之先朝徐有贞治)
(河犹疏分水之渠于濮汜之间不使之并趋一道自弘治六年筑黄陵冈以绝其北来之道而河流)
(总于曹单之间乃犹于兰阳仪封各开一口而泄之于南今复塞之故河之在今日欲北不得欲南)
(不得唯以一道入淮淮狭而不能容又高而不利下则频岁决邳宿以下以病民而妨运而邳宿以)
(下左右皆有湖陂河必从而入之吾见刘贡父所云别穿一梁山泺者将在今淮泗之间而生民鱼)
(祥符者至怀远入淮出长垣者至阳谷入漕出曹州者至鱼台入漕出仪封者至徐之小浮桥入漕)
(出沛之南者从飞云桥入漕出徐沛之中境山之北者从溜沟入漕是犹有禹分之遗意也其后或)
(塞或微而以一徐受全河之灌矣顾宁人云丘仲深谓以一淮受黄河之全然考之先朝徐有贞治)
(河犹疏分水之渠于濮汜之间不使之并趋一道自弘治六年筑黄陵冈以绝其北来之道而河流)
(总于曹单之间乃犹于兰阳仪封各开一口而泄之于南今复塞之故河之在今日欲北不得欲南)
(不得唯以一道入淮淮狭而不能容又高而不利下则频岁决邳宿以下以病民而妨运而邳宿以)
(下左右皆有湖陂河必从而入之吾见刘贡父所云别穿一梁山泺者将在今淮泗之间而生民鱼)
卷十三上 第 193a 页 WYG0067-0704a.png
(鳖之忧殆未已也)阳武以下河之所经缮完故堤增卑倍
薄但期不害于漕而汉之下策转为明之上策矣
至于黄淮既合则唯以堰闸为务堰者高家堰(家一)
(作加)闸者淮南诸湖闸口也堰闸以时修固则淮不
南分助河冲刷黄沙使海口无壅故潘尚书季驯论
治河之要曰河之性宜合不宜分宜急不宜缓合
则流急急则荡涤而河深分则流缓缓则停滞而
沙淤此以堤束水借水攻沙为以水治水之良法
卷十三上 第 193b 页 WYG0067-0704b.png
也又曰通漕于河则治河即以治漕会河于淮则
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
以治海(自汉以来治河者莫不以分水为长策唯张戎之论不然潘公深得其意)观其
所言若无赫赫之功然百馀年来治河之善卒未
有如潘公者盖会通必不可废则河唯宜注淮以
入海虽有贾鲁之才智亦无所施故邵文庄有治
之以不治乃所以深治之之说古语云守病不治
常得中医此之谓也
治淮即以治河合河淮而同入于海则治河淮即
以治海(自汉以来治河者莫不以分水为长策唯张戎之论不然潘公深得其意)观其
所言若无赫赫之功然百馀年来治河之善卒未
有如潘公者盖会通必不可废则河唯宜注淮以
入海虽有贾鲁之才智亦无所施故邵文庄有治
之以不治乃所以深治之之说古语云守病不治
常得中医此之谓也
卷十三上 第 194a 页 WYG0067-0704c.png
自河合淮入海潘公所以治之者有二要焉一在
海口一在高堰按淮南水利考云海口本自无淤
近日之淤以黄沙而然正口减半入旁口旁口数
十道不啻也盖海水潮汐日二至每入也以二时
其出也亦二时二时之出系淮水二时之入则海
水海水遏淮水不得流者每日有八时黄沙能无
停乎又闻诸海滨之夫曰海之深不知其几千万
丈而沙出其上人工所去每日不能尺寸而潮汐
卷十三上 第 194b 页 WYG0067-0704d.png
一至顷刻而平况未可施功邪由是观之云梯关
海口渐淤亦由旁口之太多苟非借水攻沙而恃
人力以通之则海口终不能开也高家堰者郡志
云后汉建安中太守陈登所筑阎百诗曰此堰不
见于史籍考三国志登尝为典农校尉巡土田之
宜尽凿溉之利登固精于水利者又尝为广陵太
守虞溥江表传云治射阳则此堰距治所甚迩登
筑堤以障淮水理势宜然也由是观之汉世河未
海口渐淤亦由旁口之太多苟非借水攻沙而恃
人力以通之则海口终不能开也高家堰者郡志
云后汉建安中太守陈登所筑阎百诗曰此堰不
见于史籍考三国志登尝为典农校尉巡土田之
宜尽凿溉之利登固精于水利者又尝为广陵太
守虞溥江表传云治射阳则此堰距治所甚迩登
筑堤以障淮水理势宜然也由是观之汉世河未
卷十三上 第 195a 页 WYG0067-0705a.png
合淮尚不听其南奔况今欲藉此清湍以刷沙乎
苟非以堤束水使淮并力东注则自清口以至海
口终不能无壅也是故河之出海旁口日多则正
口日塞淮之会河支流益分则经流益弱皆潘公
之所禁也易曰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善治水者必
有道以处此矣
太史公天官书曰中国山川东北流其维首在陇
蜀尾没于勃碣(汉书天文志云勃海碣石)一行言山河两戒以
卷十三上 第 195b 页 WYG0067-0705b.png
河济为北纪江淮为南纪由此观之禹河从勃碣
入海上应天文下协地理汉武帝所谓圣人作事
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更改者也殷本纪载汤
诰之言曰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
修万民乃有居四渎之由来尚矣尔雅江河淮济
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刘熙释名曰渎独
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自王莽时河徙从千乘
入海而北去碣石远矣然犹未离乎勃海也自金
入海上应天文下协地理汉武帝所谓圣人作事
为万世功通于神明恐难更改者也殷本纪载汤
诰之言曰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
修万民乃有居四渎之由来尚矣尔雅江河淮济
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刘熙释名曰渎独
也各独出其所而入海也自王莽时河徙从千乘
入海而北去碣石远矣然犹未离乎勃海也自金
卷十三上 第 196a 页 WYG0067-0705c.png
明昌中河徙而河半不入勃海矣元至正中又徙
而河全不入勃海矣河南之济久枯河或行其故
道今又与淮浑涛而入海淮不得擅渎之名四渎
亡其二矣世习为固然恬不知怪愚尝为杞人之
忧万一清口不利海口愈塞加之以淫潦而河淮
上流一时并决挟阜陵洪泽诸湖冲荡高堰人力
仓卒不能支势必决入山盐高宝诸湖(明隆庆四年万历三)
(年淮挟湖水以东两决于高堰山阳高宝兴盐诸境悉为巨浸)而淮南海口沙壅
卷十三上 第 196b 页 WYG0067-0705d.png
更甚于曩时怒不得泄则又必夺䢴沟之路直趋
瓜洲南注于江至通州入海四渎并为一渎拂天
地之经奸南北之纪可不惧与欲绝此患莫如复
禹旧迹然河之南徙日以远矣浚滑汲胙之间无
河新乡获嘉亦无河矣贾让李垂之策将安所用
之或曰金温萨克苏请于新乡县西决河水使东
北合清河至清州柳口入海其说不可行乎曰今
新乡流绝欲自武陟之东浚其故道约一百三四十
瓜洲南注于江至通州入海四渎并为一渎拂天
地之经奸南北之纪可不惧与欲绝此患莫如复
禹旧迹然河之南徙日以远矣浚滑汲胙之间无
河新乡获嘉亦无河矣贾让李垂之策将安所用
之或曰金温萨克苏请于新乡县西决河水使东
北合清河至清州柳口入海其说不可行乎曰今
新乡流绝欲自武陟之东浚其故道约一百三四十
卷十三上 第 197a 页 WYG0067-0706a.png
里更于新乡县西决河使东北流凿生地五十馀
里劳费不訾民何以堪且荥阳以下每决必溃右
堤未闻有决左堤而北者疑此地北高南下新乡
县西之故道去清河虽近未必能导之使北也然
则河竟将若何曰封丘以东地势南高而北下河
之北行其性也徒以有害于运故遏之使不得北
而南入于淮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卒无宁
岁故吾谓元明之治运得汉之下策而治河则无
卷十三上 第 197b 页 WYG0067-0706b.png
策何也以其随时补苴意在运而不在河也设会
通有时而不用则河可以北先期戒民凡田庐冢
墓当水之冲者悉迁于他所官给其费且振业之
两岸之堤增卑倍薄更于低处创立遥堤使暴水
至得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诸事已毕然后纵河
所之决金龙注张秋而东北由大清河入于勃海
殊不烦人力也盖禹河本有可复之机一失之于
元封再失之于永平三失之于熙宁至明昌以后
通有时而不用则河可以北先期戒民凡田庐冢
墓当水之冲者悉迁于他所官给其费且振业之
两岸之堤增卑倍薄更于低处创立遥堤使暴水
至得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诸事已毕然后纵河
所之决金龙注张秋而东北由大清河入于勃海
殊不烦人力也盖禹河本有可复之机一失之于
元封再失之于永平三失之于熙宁至明昌以后
卷十三上 第 198a 页 WYG0067-0706c.png
事无可为居今日而规复禹河是犹坐谈龙肉终
不得饱也河之离旧愈远则反本愈难但得东北
流入勃海天文地理两不相悖而河无注江之患
斯亦足矣求如西汉之河不可得即如宋之北流
亦不可得而况降水大陆之区也呜呼禹河其不
复矣乎
禹贡锥指卷十三下
卷十三上 第 198b 页 WYG0067-0706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