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67-038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六
              德清胡渭撰
淮海惟扬州
 传曰北据淮南距海(渭)按海岸虽自东北迤西南而
 经云东渐于海则青徐扬之海皆主东言可知也传
 于青兼言北既为失之而于扬专言南则失之愈甚
 通典曰扬州北距淮东南距海旧曰南距海今改为
 东南自晋以后历代史皆云五岭之南至于海并是
卷六 第 1b 页 WYG0067-0380b.png
 扬州之地案禹贡物产贡赋职方山薮州浸皆不及
 五岭之外且荆州南境至衡山之阳若五岭之南在
 九州封域则以邻接宜属荆州岂有舍荆而属扬此
 近史之误也杜氏此言良是改南为东南视传为优
 其所距者即秦汉南海郡之揭阳县唐潮阳郡今潮
 州府是也南海郡治番禺其极东界为揭阳县王莽
 改县曰南海亭盖至此始为南海而揭阳以北犹为
卷六 第 2a 页 WYG0067-0381a.png
 东海故知扬州之海经亦主东言也
黄文叔云扬州吴越之域地尽南海皆扬土也杜


佑分岭南为古南越以为非禹贡九州之域何所


据依哉禹贡冀北界标碣石而著岛夷则地穷沙


漠凡今云朔燕蓟诸夷居于山者皆是也扬南界


表海而著岛夷则地穷涨海凡瓯闽交广诸夷居


于山者皆是也是盖声教所暨闻盛德而皆徕臣


为唐虞之盛安有四海之内而非禹贡九州之域

卷六 第 2b 页 WYG0067-0381b.png
(渭)按说文岛海中有山可依止也云朔燕蓟瓯


闽交广之地皆不在海中安得谓之岛夷且云朔


燕蓟杜氏已列在冀域瓯闽亦列在扬域独交广


为南越耳交广南距海谓海内皆九州之域可也


若北海西海不知所极匈奴为北海内地西域三


十六国皆西海内地岂亦在九州之域者哉此不


足深辨唯裴骃史记集解于略定扬越下引张晏


曰扬州之南越(颜师古汉书叙例张晏字子博中山人次张揖苏林之后如淳孟康)

卷六 第 3a 页 WYG0067-0381c.png

(之前皆三国魏人)而晋太康地志云交州本属扬州取交


趾以为名虞之南极也二说相承已久习非不悟


今駮正如左


古有百越之称一在禹贡扬州之域史记秦始皇


本纪二十五年王剪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


置会稽郡东越列传秦并天下废闽越王无诸及


越东海王摇以其地为闽中郡是也一即南越又


名扬越在五岭之南扬荆梁三州之徼外秦始皇

卷六 第 3b 页 WYG0067-0381d.png
本纪三十三年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


梁地(索隐曰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曰陆梁)为桂林象郡南海


以适(读曰谪)遣戍是也汉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


中故地都冶(徐广曰今候官)又立摇为东海王都东瓯(徐广)


(曰今永宁)此皆句践之后在扬域地理志以会稽为吴


分者是也(汉会稽郡有冶县师古曰本闽越地)战国策蔡泽云吴起


为楚南收扬越史记吴起列传楚悼王时相楚南


平百越南越列传云秦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

卷六 第 4a 页 WYG0067-0382a.png

林南海象郡又云汉立尉佗为南越王使和集百


越太史公自序云汉既平中国而佗能集扬越以


保南藩贾谊过秦论云南取百粤(与越同)之地以为


桂林象郡晁错上书云扬粤之地少阴多阳秦之


戍卒不能其水土严安上书云秦使尉佗屠睢将


楼船之士南攻百越此百越即扬越秦时号陆梁


地地理志以苍梧郁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南


为粤分者是也(汉分秦三郡地为七郡属交州)扬越犹于越闽越

卷六 第 4b 页 WYG0067-0382b.png
骆越之类字义古无可考安见为扬州之南越邪


自张晏倡为此说而颜师古张守节皆从之师古


曰本扬州之分故云扬越守节曰夏禹九州本属


扬州故云扬越学者翕然宗之至杜佑作通典始


于九州之外别列南越且云岭南邻接荆州不当


舍荆而属扬今按两广舆图唯南雄韶州广州惠


州四府地在古扬州之徼外而自肇庆以西至浔


州绵地千馀里皆在古荆州之徼外南宁以西至

卷六 第 5a 页 WYG0067-0382c.png

安南则又在古梁州之徼外矣禹分九州扬地不


当斗入西南数千里据后汉献帝纪建安十八年


复禹贡九州注云省交州以并荆州益州则南越


纵在九州之域亦当分系荆梁张晏魏人乃不谙


故事而以南越专属扬州又误中之误(据扬雄交州箴曰爰)


(自开辟不羁不绊周公摄祚白雉是献则自周以前南越未尝通中国况有其地乎)太康地


志虽有交州本属扬州之说然沈约萧子显撰宋


齐州郡志并不言交广为禹贡某州之域至唐人

卷六 第 5b 页 WYG0067-0382d.png
修晋书始据太康地志于交广二州直书曰禹贡


扬州之域(隋书同)而其说遂牢不可破然神功元年


狄仁杰上疏以为北横大漠南阻五岭天所以限


戎狄而隔中外是亦不从晋书至杜氏于九州之


外别列南越颇协经义而世犹不信愚请以一事


折之舜以青州越海分齐为营今五岭横绝南北


曷不分扬之南境自为一州冀州南北太广分卫


为并燕以北为幽今扬南之广大不啻如翼北曷

卷六 第 6a 页 WYG0067-0383a.png

不分后世交广之地增置二州而乃止于十有二


乎近史之误明甚它如南交之宅交阯之抚苍梧


之崩韶石之奏传记淆讹贻惑后人尤不可以无


辨详见朔南暨下


殷割淮南江北之地以益徐故尔雅云江南曰扬


州盖视夏之扬为小然其西又得禹贡荆州之地


何以知之按导水文汉至大别入江而尔雅云汉


南曰荆州盖汉水之名至大别山而止其曰汉南

卷六 第 6b 页 WYG0067-0383b.png
者谓大别以西汉水之南也曰江南者谓大别以


东江水之南也荆扬之界当于此分然则殷扬州


之境缩于北而赢于西与夏之扬广狭适相当矣


周礼东南曰扬州其薮泽川浸不殊于禹贡特未


知与殷制异同如何耳


扬州有古汪芒氏之封春秋时可考者蓼六越楚


(东境是)吴蒋弦黄舒宗巢舒庸舒鸠英桐钟离濮(左传)


(昭元年吴濮有衅杜注云吴在东濮在南今建宁郡南有濮夷)凡十七国战国时

卷六 第 7a 页 WYG0067-0383c.png

初属越后楚灭越而有其地秦并天下置九江鄣


郡会稽闽中南海(东境今潮阳郡是)汉复置扬州(领郡国七)


汉魏晋并因之(晋领郡国二十二)唐为淮南道之广陵(扬州)


淮阴(楚)钟离(濠)寿春(寿)永阳(滁)历阳(和)庐江(庐)


(舒)蕲春(蕲)弋阳(光)等郡江南东道之丹阳(润)


(常)吴郡(苏)吴兴(湖)馀杭(杭)新定(睦)新安(歙)会稽


(越)馀姚(明)临海(台)缙云(处)永嘉(温)东阳(婺)信安(衢)


建安(建)长乐(福)清源(泉)漳浦(漳)临汀(汀)潮阳(潮)

卷六 第 7b 页 WYG0067-0383d.png
郡江南西道之豫章(洪)鄱阳(饶)浔阳(江)临川(抚)


(吉)宜春(袁)南康(虔)等郡按以上通典所列无可


更定者以今舆地言之浙江江西福建皆是江南


则江宁扬州庐州安庆池州太平宁国徽州镇江


常州苏州松江十二府滁和广德三州其凤阳府


则凤阳临淮定远寿州霍邱盱眙天长淮安府则


山阳盐城河南则汝宁府之光州光山固始湖广


则黄州府之罗田蕲水蕲州广济黄梅广东则潮

卷六 第 8a 页 WYG0067-0384a.png

州府皆古扬州域也


淮水自今河南汝宁府息县南东流经光山县北


是为扬域又东经光州北又东经固始县北又东


北经江南凤阳府颍州北又东经霍邱县北颍上


县南又东经寿州北与豫分界又东北经五河县


东南又东经泗州南盱眙县北又东北经淮安府


清河县南又东经山阳县北又东经安东县南而


东北注于海与徐分界

卷六 第 8b 页 WYG0067-0384b.png
海自山阳县东北折而东南历盐城兴化如皋县


东又南至通州东为江水入海之口其南岸则太


仓州也自州东又东南历上海县金山卫东又南


历浙江镇海象山县折而西历宁海县东又西南


历黄岩太平乐清瑞安平阳县东又南历福建福


宁州东又西南历罗源连江长乐福清县东又西


南历莆田惠安同安县南又西南历海澄漳浦诏


安县东南又西历广东澄海县南又西至潮阳县

卷六 第 9a 页 WYG0067-0384c.png

南扬州之海于斯极矣昔周宣王命召公平淮夷


帅师自江汉循流而下故其诗曰江汉浮浮武夫


滔滔又曰于疆于理至于南海淮夷者淮南之夷


南海即扬东南所距之海韩退之南海神庙碑云


广州治东南海道八十里扶胥之口黄木之湾此


番禺之海也潮州刺史谢上表云州南近界涨海


连天此揭阳之海也诗所谓至于南海者亦至揭


阳而止耳岂必踰岭以至番禺哉左传僖四年楚

卷六 第 9b 页 WYG0067-0384d.png
子使屈完言于齐侯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注


云楚界犹未至南海因齐处北海遂称所近盖夸


大之辞其襄十三年子囊述共王之德曰抚有蛮


夷奄征南海征与处不同盖楚至悼王时吴起为


楚南收扬越楚地始踰岭而濒南海共王则征之


而已此却非夸大之辞


扬之南界经无可见据通典以潮阳隶古扬州盖


自江西大庾岭东南群山绵亘以达于广东潮州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67-0385a.png

府之揭阳即扬之南界也大庾岭在南安府大庾


县南八十里(县本汉豫章郡南壄县地)南接广东南雄府保昌


县界(县亦南壄县地)水经注以为五岭之最东亦名东峤


汉书谓之塞上南越相吕嘉破汉将军韩千秋于


石门送汉节至于塞上即此地也后汉志名台领


山唐以后又称梅岭其西为聂都山赣水所出与


湖广郴州宜章县接界裴渊广州记曰五岭大庾


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也此与水经注小异桂阳即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67-0385b.png
骑田而无都庞有揭阳颜师古云岭者西自衡山


之南东穷于海一山之限耳而别标名则有五盖


依裴氏五岭讫揭阳揭阳山一名揭岭在今揭阳


县西北百五十里南北二支直抵惠州府兴宁海


丰二县界山南揭阳故城汉县也今西自越城骑


田萌渚陂陁相属直趋大庾岭又循脊而下东包


揭阳属之海堧与江西福建分险唐一行所谓南


戒山河至衡阳东循岭徼达东瓯闽中以限蛮夷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67-0385c.png

者是也星传谓南戒为越门


扬之西界经亦无可见今据通典所隶郡县约略


言之盖自河南光山县与豫分界其南为湖广之


罗田蕲水蕲州广济(旧谓九江在黄州黄梅界故光山以下并属荆今以洞庭)


(为九江当属扬也)踰江而南则为江西之瑞昌又西南为


武宁宁州万载萍乡永新永宁又东南为龙泉崇


义大庾皆与荆分界处也

彭蠡既猪阳鸟攸居(释文蠡音礼渭按攸汉书作逌后同)
 传曰彭蠡泽名随阳之鸟鸿雁之属冬月所居于此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67-0385d.png
 泽正义曰日之行也夏至渐南冬至渐北鸿雁九月
 而南正月而北左思蜀都赋所云木落南翔冰泮北
 徂是也此鸟南北与日进退随阳之鸟故称阳鸟林
 氏曰攸居者水退其地可居也蔡氏曰阳鸟谓雁也
 今惟彭蠡洲渚之间千百为群吴氏曰彭蠡泽跨豫
 章鄱阳之境广数百里受歙信饶抚之水及洪东境
 之水猪者名鄱阳湖流出名扬澜左蠡虔吉袁筠之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67-0386a.png
 水及洪西境之水皆会过南康至湖口县入江(渭)
 地理志豫章彭泽县西有彭蠡泽今江西湖口彭泽
 都昌三县皆汉彭泽县地湖口彭泽属九江府都昌
 属南康府吕览云禹为彭蠡之障乾东土谓斯役也

彭蠡泽后称彭蠡湖在今江西南昌府城东北一


百五十里饶州府城西四十里南康府城东五里


九江府城东南九十里周回四百五十里浸四郡


之境亦曰鄱阳湖以中有鄱阳山而名俗因号在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67-0386b.png
都昌者为东鄱湖在南昌者为西鄱湖湖又随地


而异名其在星子县东南接南昌界者曰宫亭湖


水经注云庐山南岭下有神庙号曰宫亭庙故彭


湖亦有宫亭之称湖中有落星石周回百馀步高


五丈其在都昌县西南者曰扬澜湖又北曰左里


湖通典云地在章江之左因名元和志云扬澜湖


北曰左里一作左蠡今县西南九十里有左里城


是也其在馀干县西北者曰担石湖通典云鄱阳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67-0386c.png

郡西百七十里至担石湖是也舆程记云自湖口


县入彭蠡湖经大孤山至南康府百二十里又二


百五十里至南昌府自县而东南渡湖抵饶州凡


三百七十里鄱阳山本名力士山亦名石印山东


南去鄱阳县百五十里汉为历陵县地湖中又有


康郎山在馀干县北八十里为风帆之表帜大孤


山在九江府德化县东南四十里与南康分界水


经注云有孤石介立湖中周回一里竦立百丈矗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67-0386d.png
然高峻特为瑰异疑即谓此山唐顾况诗大孤山


尽小孤出盖彭泽县之小孤山与此遥相望也


彭蠡所受有九水刘歆云湖汉等九水入彭蠡是


也或曰十川郦道元云赣水总纳十川注于彭蠡


是也汉志豫章郡赣县下云豫章水出西南北入


大江(赣县今赣州府治如淳曰音感)雩都县下云湖汉水东至彭


泽入江行千八百九十里(雩都故县在今县东四里)又鄱阳县


有鄱水(鄱阳故城在今饶州府鄱阳县东六十里)馀干县有馀水(今馀汗县)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67-0387a.png

(即其故城应劭曰汗音干)艾县有脩水(艾县故城在今宁州西一百里)南城县


有盱水(南城今建昌府治)建城县有蜀水(建城今高安县瑞州府治)


春县有南水(宜春今袁州府治)南壄县有彭水(南壄故县在今南安)


(府南康县西南)又长沙国安成县有庐水(安成故城在今吉安府安福县)


(西五十里)皆入湖汉水湖汉水与豫章水源异而流同


故志并云入江彭水即豫章水之上源非有二水


是湖汉豫章与鄱馀脩旴蜀南庐为九水也水经


注则湖汉豫章总谓之赣水其言曰赣水出豫章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67-0387b.png
南野县西一名豫章水(山海经云汉水出聂都山东北流注于江入彭泽班)


(固称南野县彭水所发东入湖汉水庾仲初谓大庾峤水北入豫章注于江者也固又云豫章水出)


(赣县西南而北入江盖控引众流总成一川虽称谓有殊言归一水矣雷次宗云虽十川均流而此)


(源最远故独受名焉今按次宗豫章记十川者赣庐牵淦盱浊馀鄱僚循也此源谓赣水也赣即豫)


(章湖汉牵即南水浊当作蜀循当作脩淦僚则汉志所无郦元悉从雷记聂都山在南安府崇义县)


(西南六十里王象之曰章水所经非所出也府志云章水出湖广郴州南三十六里黄岑山自宜章)


(县流入崇义县界经聂都山汉志谓之彭水是如彭豫章实一水在南壄为彭行至赣为豫章犹禹)


(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导沇水东流为济随地而异名也)东北流径南野县北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67-0387c.png

(赣川石岨水急行难倾波委注六十馀里)又北径赣县东右会湖汉水


(水出雩都县西北流径金鸡石又西北径赣县东西入豫章水按刘澄之云赣县东南有章水西有)


(贡水县治二水之间二水合赣字因以名县郦元非之然近世皆宗其说以豫章为章水湖汉为贡)


(水二水合流自县至万安县凡十八滩唯黄公滩最险俗讹称惶恐滩)又西北径庐


陵县西庐水注之(此汉庐陵县也故城在今吉安府泰和县北三十里)又东


北径石阳县西又东径其县南(今庐陵县北六十里有石阳故城晋)


(庐陵郡治也)又东北过汉平县南(晋太康元年改汉平曰吴平)又东


北径新淦县西牵水注之又与淦水合(牵水西出宜春县东)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67-0387d.png
(径吴平县又东径新淦县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通称也又淦水出其县下注于赣水按汉志)


(新淦县注应劭曰淦水所出西入湖汉师古曰淦音绀又古含反今临江府清江县东六十里有新)


(淦故城)又北径南昌县西(县即今南昌府治)旴水注之(水出南城)


(西北流径南昌县南西注赣水)又与浊水合(水出康乐县东径建成县又东至南昌县)


(东入赣水按今瑞州府新昌县东有康乐故城本汉建成县地)又北径县城西(县本)


(秦庐江南部汉高帝六年始命灌婴以为豫章郡治城即灌婴所筑也)又东北径郡


北为津步(水之西岸有盘石谓之石头)又北径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


(而陂冇龙形连亘五里)又北径椒邱城又北径鄡阳县(今鄱阳县)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67-0388a.png

(西北一百二十里有鄡阳故城鄡音口尧反)馀水注之(水东出馀汗县北至鄡阳注赣)


(水)又与鄱水合(水出鄱阳县东西径其县南又西注于赣)又有僚水入


(水导源建昌县东北径昌邑而东出豫章大江谓之慨口今南康府建昌县西六十里有昌邑)


(城豫章大江谓赣水非浔阳江也)又北过彭泽县西循水注之(水出)


(艾县东北径永循县又东北注赣水今南康府安义县西南四十里有永修废县汉志云脩水东北)


(至彭泽入湖汉行六百六十里)赣水总纳十川同凑一渎俱注彭


蠡而北入于江(大江南赣水总纳洪流东西四十里清潭远涨绿波凝净而会注于)


(江川)以今舆地言之赣水自湖广郴州宜章县流入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67-0388b.png
江西崇义县界历上犹南康(并属南安府)赣县(赣州府治)


安泰和庐陵吉水永丰(并属吉安府)峡江新淦清江(并属)


(临江府)丰城至南昌入彭蠡湖(并属南昌府)又北历星子


都昌(并属南康府)德化湖口(并属九江府)注于大江春夏时


彭蠡浩荡无涯及乎霜降水涸则赣州如带而已


此水自昔有南江之称郑康成说三江云右会彭


蠡为南江南史王僧辩传陈霸先自岭南起兵讨


侯景出南江行至湓口胡三省云赣水谓之南江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67-0388c.png

唐张九龄都督洪州有望南江入始兴郡路诗又


自豫章南还江上作云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


豫章水之为南江其来已久非宋人臆说也


林少颖云治水下言阳鸟攸居九州无此例古之


地名取诸鸟兽如虎牢犬邱之类多矣左传昭二


十年公如死鸟杜注云死鸟卫地以是观之安知


阳鸟之非地名乎郑有鸣雁在陈留雍邱县汉北


边有雁门郡皆以雁之所居为名阳鸟意亦类此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67-0388d.png
盖雁之南翔所居故取以为地名(渭)按此当与桑


土既蚕三苗丕叙作一例看不必致疑阳鸟为地


名终无根据影响揣度之言亦何足信邪


金吉甫云禹猪彭蠡废其旁地为芦苇以备浸淫


故阳鸟居之如汉筑堤去河各二十五里以防泛


滥其后民颇居作其间故河水涨溢之时动成漂


没以此知神禹废彭蠡之滨以居阳鸟其为民防


患之意盖深(渭)按此说近理而实不然鸿雁之居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67-0389a.png

以近水远人为得所易渐之初六曰鸿渐于干六


二曰鸿渐于磐皆近水地也故吉九三曰鸿渐于


陆则失其所矣故凶横流之际彭蠡入江处必有


淤淀泽水㳽漫冬夏不殊鸿雁之来唯可陆居及


禹疏浚之后下流通利因为陂以障之水潦大至


亦不过抵陂而止背秋涉冬则两涯涸如平野苇


花芦叶到处可栖矣想禹治彭蠡功毕适当鸿雁


来宾之候故因所见而纪其事阳鸟攸居正在陂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67-0389b.png
中霜降水涸自成芦苇之区非禹特废其旁地以


为芦苇也(夏小正正月雁北乡月令仲春始雨水然则水发之时雁去已久矣故知经特)


(就当日所见书之昔惟陆居今乃遵渚非彭蠡既猪之明效与)

三江既入震泽底定
 正义曰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也具
 区在西古文以为震泽苏氏曰豫章江入彭蠡而东
 至海为南江岷江江之经流会彭蠡以入海为中江
 汉自北入江会彭蠡为北江三江入海则吴越始有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67-0389c.png
 可宅之土而水所钟者独震泽而已曾氏曰具区之
 水多震而难定故谓之震泽震即三川震之震若今
 湖翻底定者言厎于定而不震荡也易氏曰三江自
 入于海不通震泽而经何以言震泽厎定盖江湖在
 今日虽无相通之势而当时洪水实有横流之理想
 其际震泽与江水莽为一壑自大禹疏导而三江入
 海震泽乃厎于定自然之势也(见王天与渭尚书纂传)按苏氏
 三江之说人或疑之及阅徐坚初学记引郑康成书
 注以證三江曰左合汉为北江右会彭蠡为南江岷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67-0389d.png
 江居其中则为中江故书称东为中江者明岷江至
 彭蠡与南北合始得称中也始知苏氏所说东汉时
 固已有之马中锡云斯言也百世以俟圣人可也

金吉甫云大江之南西偏莫大于彭蠡东偏莫大


于震泽二患既平则扬之土田皆治矣故特举二


泽以见扬之告成若其南偏率是山险浙亦山溪


计不劳施功故馀不书也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67-0390a.png

禹贡三江之不明误自班固始汉志会稽吴县下


云南江在南东入海毗陵县下云北江在北东入


(今本汉书脱上一北字此据宋本增入后汉志亦云北江)丹阳芜湖县下云


中江出西南东至阳羡入海皆扬州川也盖北江


为经流至江都入海中江由吴松入海南江合浙


江入海皆北江之枝渎也导水明言汉自彭蠡东


为北江江自彭蠡东为中江诚如班氏所言则芜


湖之中江何以知为江水之所分毗陵之北江何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67-0390b.png
以定为汉水之所独乎以此当禹贡三江之二虽


愚者亦知其非矣


孔传于本经云言三江已入致定为震泽导漾传


云自彭蠡江分为三入震泽遂为北江而入海正


义曰言三江共入震泽出泽复分为三此水遂为


北江而入于海郑玄以为三江既入入于海不入


震泽也导江传又云有北有中南可知正义引汉


志三江以證之(渭)按班固所说南北中之名虽同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67-0390c.png

而实非禹贡之三江孔传说与之合又欲讳其所


自出掩抑摧藏半吞半吐其为伪撰无疑或曰传


果出魏晋间手曷不用郑注曰此说起自东汉代


棘下生作传不得入东汉语并不得全录班志君


当亮彼苦心也


汉志丹阳石城县下云分江水首受江东至馀姚


入海过郡二行千二百里(石城县故城在今池州府贵池县西七十里)


此即南江之源委过郡二谓丹阳会稽也其在吴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67-0390d.png
县南者即吴松江乃中江之下流班氏不知分江


水至馀姚入海者即古之南江遂误以松江当之


耳水经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又东北出


居巢县南(古巢国也按居巢汉属庐江郡今为无为州属庐州府)又东至石


城县(晋属宣城郡)分为二其一过毗陵县北为北江(详见)


(导江)其一为南江(地理志曰江水自石城东出径吴国南为南江按志以分江水系石)


(城南江系吴县至郦元始贯穿为一条)南江东与贵长池水合(水出县南)


(郎山北流为贵长池)又东径宣城之临城县南又东合泾水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67-0391a.png

(按吴分汉陵阳泾二县地置临城县其废阯在今青阳县南韦昭云泾水出芜湖)又东与


桐水合(按桐水出广德州西南白石山西北流径建平县南盖即旧入南江处左传所谓桐)


(汭也晋时南江已堙故杜预云西北入丹阳湖今桐水自建平又西北入高淳界注丹阳湖也)


东径安吴县(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置)又东旋溪水注之(水出陵阳)


(山下北径安吴县东又北注南江)又东径宁国县南(晋太康元年分宛陵置)


又东径故鄣县南安吉县北(按故鄣今为广德州安吉后汉分故鄣南)


(乡置今为安吉州属湖州府)又东北为长渎历湖口(南江东注于具区谓)


(之五湖口按经文此下有东则松江出焉江水岐分谓之三江口盖注也而混入于经何以知之南)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67-0391b.png
(江既入太湖而东为松江则无更从馀姚入海之理故知郦元曲为此说以应汉志南江在吴南之)


(文也)又东至会稽馀姚县东入于海(今馀暨之南馀姚西北浙江与)


(浦阳江同会归海但水名已殊非班固所谓南江也郭景纯曰三江者岷江松江浙江也然浙江出)


(南蛮中不与岷江同作者述志多言江水至山阴为浙江今南江枝分历乌程县南通馀杭县则与)


(浙江合故阚骃十三州志曰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也按馀杭乃姚字之误班固所谓南江者实松)


(江也阚骃所谓江水至会稽与浙江合者即分江水水经谓之南江者也或以为北江大谬郦元笃)


(信班固故不能无疑于此)今按大江自西南来至石城枝分为


分江水至馀姚入海又东北流至芜湖枝分为永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67-0391c.png

阳江由吴松入海其经流则东径毗陵至江都入


海毗陵江都最北故谓之北江石城馀姚最南故


谓之南江芜湖吴县居二江之中故谓之中江虽


与禹贡导江之义不合而辨方命名次第秩然与


郭景纯之松江浙江源异而流则同也盖中江贯


震泽松江即其下流不得复析为南江南江首受


石城之大江其自湖口泄入具区者乃枝流而东


至馀姚入海者其正流也郦元恐违汉志反以历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67-0391d.png
乌程县南者为枝流而中江尽于荆溪南江即是


吴松矣非古人命名之本意也


郦道元云江水自石城东入为贵口东径石城县


北今考池州府志分江水贵池水皆在贵池县西


贵池水入江处名曰贵口盖分江之流久已中绝


故其水还注于江而自湖口以东历乌程县南通


馀姚与浙江合者其故道亦无可考盖从乌程县


南以东达馀姚则必经今归安德清石门界中至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67-0392a.png

海宁由浙江以入海(海在海宁县南十里有捍海塘县东南至馀姚石棋山六)


(十里)海宁地独高境内诸水皆北流故宋元嘉及梁


大通中以沪渎不通尝欲穿渠引吴兴之水以泻


浙江而功卒不立盖水性就下地势有所阻故也


南江必衰周时吴越以人力为之易致壅塞历世


久远不可得详而南江即分江水与松江之非南


江则固可以理断也


汉志中江出芜湖西南者即今芜湖之县河(本中江俗)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67-0392b.png
(称县河流经市中东连黄池入三湖至银林止)高淳之胥溪(在县东南三十里俗称胥)


(河)溧阳之永阳江(在县北上承溧水即濑水)宜兴之荆溪也(自溧)


(阳流径县南又东北汇为洮湖又东入震泽寰宇记云荆溪即汉志芜湖之中江也)汉魏间


芜湖水已不复东故水经有北江南江而无中江


韩邦宪广通坝(音霸俗作坝非)考曰广通镇在高淳县东


五十里(与溧阳接界即宋邓步镇)世所谓五堰者也西有固城


石臼丹阳南湖受宣歙金陵姑孰广德及大江水


东连三塔湖长荡湖荆溪震泽中有三五里颇高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67-0392c.png

阜春秋时吴王阖庐伐楚用伍员计开渠以运粮


今尚名胥溪及傍有伍牙山云(土音员讹为牙)左传襄公


三年楚子重伐吴克鸠兹至于衡山(杜注鸠兹吴邑在丹阳芜)


(湖县东衡山在吴兴乌程县南大平府志云芜湖县东三十里故芜湖城即春秋吴鸠兹也亦曰皋)


(夷)哀公十五年楚子西子期伐吴及桐汭(杜注宣城广德)


(县西南有桐水出白石山西北入丹阳湖汭水曲也)盖由此道镇西有固城


邑遗址则吴所筑以拒楚者也自是湖流相通东


南连两浙西入大江舟行无阻矣而汉唐来言地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67-0392d.png
理者遂以为水源本通汉书地理志云中江出芜


湖县西南至阳羡入海后汉书郡国志云中江在


芜湖县西孔颖达书义疏亦引汉史为證盖皆指


吴所开者为禹贡三江故道耳邦宪字子成高淳


县人嘉靖乙未进士官屯田员外郎著为此论真


前人所未发或曰胥溪为吴开出何典记曰河渠


书云于楚西方则通渠汉川云梦之际东方则通


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盖通江于淮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67-0393a.png

即夫差所开之邗沟通湖于江即阖庐所开之胥


溪也韩氏之言信而有徵矣石城分江水亦是此


类古时大江与震泽元不相通安得以后世凿引


之枝流当禹贡三江之二哉


越语子胥曰吴之与越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韦


昭注云三江松江钱唐浦阳江也言此二国之民


三江绕之迁徙非吴则越也又范蠡曰与我争三


江五湖之利者非吴邪三江亦当从韦解然此但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67-0393b.png
可以解国语耳禹合诸侯于会稽事在摄位之后


治水时浙江并未施功安得以此为禹贡之三江





水经沔水下篇注引郭景纯曰三江者岷江松江


浙江也(璞先有水经注三卷今不传此所引盖出其中)愚谓以此当国语


之三江更长于韦何也汉志毗陵县季札所居北


江在北是岷江正环吴之境而韦独遗之郦元云


浙江于馀暨东合浦阳江是浦阳钱唐浑涛入海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67-0393c.png

而韦强分为二故以岷江易浦阳较长也然终不


可以释禹贡盖松江乃震泽之下流而浙江则禹


功所不及且以松江为中江浙江为南江与导水


之文相背戻归熙甫三江论主景纯说吾不敢以


为然也舍康成子瞻固无可从者矣


职方氏荆州曰其川江汉扬州曰其川三江此正


与禹贡同盖荆州未会彭蠡故但称江汉及至扬


州则江汉与彭蠡参会故有三江之目二经若合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67-0393d.png
符节或因职方与五湖连举又班志以芜湖之中


江吴县之南江为扬州川遂以三江口当之大非


水经注松江上承太湖东径笠泽流七十里江水


岐分谓之三江口吴越春秋称范蠡去越乘舟出


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者也此亦别为三江五湖


虽称相乱不与职方同庾仲初(名阐东晋人)扬都赋注


曰今太湖东注为松江下七十里有水口分流东


北入海为娄江东南入海为东江与松江而三也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67-0394a.png

三江口者始见于吴越春秋郦氏固云不与职方


同诸家亦未有以此当禹贡之三江者也唯陆德


明释文于三江既入下引吴地记(晋顾夷撰见隋书经籍志)


仲初说同而孔疏主班固之三江不取其说曰今


南人以大江不入震泽震泽之东别有松江等三


江案职方扬州宜举州内大川其松江等虽出震


泽入海既近周礼不应舍岷山大江之名而记松


江等小江此言良是其后张守节解夏本纪始以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67-0394b.png
三江口为言至蔡传则排弃苏氏而专主仲初相


沿至今牢不可破推寻其故盖自唐以后吴越间


为财赋之薮及五代时钱镠保有此一方徵敛颇


急而松江入海之口亦渐淤塞宋元祐中宜兴人


单锷著吴中水利书以浚松江为第一义南渡都


临安仰给于浙西者尤重时人熟见习闻遂觉扬


州之水无大且急于松江者而以为禹时亦然因


专主仲初之说元明以来浙西之财赋甲于天下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67-0394c.png

而松江之淤塞日甚凡言吴中水利者皆引禹贡


以自重蔡传又立于学官为士子所诵习于是扬


州之大川以太湖入海之支港当之而康成子瞻


之言弃如粪土矣


杨慎曰禹贡之三江当于上流发源求之徐铉注


说文云江出岷山至楚都名南江至浔阳为九道


名中江至南徐州名北江入海郭璞山海经注岷


山大江所出也崃山南江水所出也崌山北江水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67-0394d.png
所出也三江皆发源于蜀而注震泽禹贡纪其源


而及其委耳今按说文五音韵谱无江出岷山等


语唯黄氏韵会江字引释名下有徐按云云与此


同盖出铉弟锴说文系传非铉语也(徐坚初学记略同疑唐以)


(前已有此说)如锴所言则南江与扬全无交涉安得书


三江其所引山海经注即江赋所谓源二分于崌


崃者也山海经又云岷三江首大江出岷山北江


出曼山南江出高山是又一三江矣要皆在梁州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67-0395a.png

之域用脩蜀人欲举扬州之三江而移之蜀乃云


当于上流发源求之不知三江以会彭蠡得名故


特书于扬若发源之三江曷不于梁书之且东为


北江中江皆在彭蠡以下用脩其忘诸乎谓皆注


震泽尤谬丹铅著述大抵如此陈晦伯之正杨所


以作也


蔡传云苏氏三江之说若可依据然江汉会于汉


阳合流数百里至湖口而后与豫章江会又合流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67-0395b.png
千馀里而后入海不复可指为三矣苏氏知其说


不通遂有味别之说禹之治水本为民去害岂如


陆羽辈辨味烹茶为口腹计邪(渭)按江汉合彭蠡


谓之三江经纪其合不纪其分也何必更指为三


苏氏味别之说自予人以可攻之隙然误亦有所


从来唐书许敬宗为高宗论济水曰古者五行皆


有官水官不失职则能辨味与色?而出合而更


分皆能识之苏说本此非出自陆羽辈也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67-0395c.png

蔡传又云或曰江汉之水扬州巨浸何以不言曰


禹贡书法费疏凿者虽小必记无施劳者虽大亦


略江汉荆州而下安于故道无俟浚治故在不书


况朝宗于海荆州固备言之是亦可以互见矣此


正禹贡之书法也(渭)按禹治水先扬而后荆唯扬


之三江既入故荆之江汉得朝宗于海今乃云荆


州固备言之是亦可以互见不成颠倒邪禹贡所


纪皆成功而施功即在其中怀襄之世大江自彭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67-0395d.png
蠡以东岂无泛溢剖判之后未经疏凿其入海处


亦必多潮沙壅塞管子荀子淮南子皆云禹疏三


江正谓此耳凡言三江者皆有大江在而蔡氏主


庾仲初则大江不与焉遂以为无施劳者虽大亦


略其可信乎


三江孔颖达主班固陆德明兼举韦昭顾夷而无


所专主蔡沈主庾仲初归有光主郭璞是数者余


既一一辨之矣今更有要言不烦可以折聚讼之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67-0396a.png

纷纷者富顺熊过云黄帝正名百物未尝假借后


世乃通之耳窃谓禹主名山川亦然南方流水通


呼为江北方流水通呼为河故传记多随俗之称


而禹贡则无所假借唯水之出自河者众不可胜


名则总其数而谓之河九河是也众水之会而入


于江者混为一川大小相敌则亦总其数而谓之


江三江九江是也然漯亦河之别而不名河江之


别曰沱汉之别曰?则其名有所不轻与矣而况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67-0396b.png
松江为震泽之下流钱唐浦阳之出自浙东者哉


夫江河者百川之宗也非江而被以江名是犹吴


楚僣王春秋之所诛绝也禹贡职方岂有是与总


之三江纪其合不纪其分苟以派别者当之则必


与导水之义有碍故或以为错误或以为衍文而


圣经亦不足信矣诸说唯苏轼同郑康成为无病


以其非异派也先儒曾旼程珌易祓夏僎程大昌


黄度陈普王充耘皆主苏说近世蔡传单行而郑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67-0396c.png

晓周洪谟马中锡邵宝张吉章潢郝敬袁黄亦以


苏说为是此心此理之同终不容泯也传曰三卿


为主可谓众矣有诸君子以为之證明吾何惧而


不从乎


孔传云震泽吴南太湖名山海经浮玉之山北望


具区注云太湖也尔雅十薮吴越之间曰具区注


云具区今吴县西南太湖即震泽也今按周礼扬


州泽薮曰具区班固以为即震泽盖泽自吴西南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67-0396d.png
境东出为松江一名笠泽在今吴江县界北去吴


五十里水经注云笠泽在吴南松江左右国语越


伐吴吴禦之笠泽越军江北吴军江南者是也孔


郭指此为太湖则误矣越绝书曰太湖周三万六


千顷水经注引韦昭曰方员五百里卢熊苏州府


志引颜真卿石柱记曰四万八千顷王鏊姑苏志


曰东西二百馀里南北一百二十里占苏湖常三


(唐志云占苏湖常宣四州之境考宣州界无太湖志误)今按苏之吴吴江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67-0397a.png

湖之乌程长兴常之宜兴武进无锡此七县者皆


濒太湖杨脩五湖赋云头首无锡足蹄松江负乌


程于背上怀大吴以当胸数言可作图经也湖中


有七十二山其最著者曰包山(山有洞室入地?行俗谓之洞庭江)


(赋云包山洞庭巴陵地道?达旁通幽岫窈窕是也)夫椒山(左传哀元年吴伐越败之于夫)


(椒杜注云吴县西南太湖中椒山也)胥母山(越绝书阖闾旦食于纽山昼游于胥母史记正)


(义谓之莫釐山卢熊府志云莫釐山本名胥母山即今所称洞庭东山也)大雷山小雷


(五湖赋云大雷小雷湍波相逐)三山(张玄之吴兴山墟名云三山在太湖中白波天合三)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67-0397b.png
(点黛色)其上源西北有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由常


州之百渎以下西南有苕霅诸水由湖州之七十


二溇以入焉百渎在宜兴者七十四在武进者二


十六七十二溇在乌程者三十八在长兴者三十


(见王同祖太湖考七十二溇本在湖州之境近世割湖面全属苏川故吴江县志有七十二溇)


(云皆在西南受湖州入太湖之水其实溇属湖州者尚多吾友归安郑元庆茝畦语余曰按程大昌)


(修湖溇记云湖溇三十六其九属吴江其二十七属乌程宋绍兴二年知湖州王回修之改二十七)


(溇名曰丰登稔熟康定安乐瑞庆福禧和裕阜通惠泽吉利泰兴富足固益济而皆冠以常字今乌)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67-0397c.png

(程诸溇之外尚有大钱小梅二港而长兴有三十四港无一名溇者总计苕霅水入湖之口共七十)


(二不专名溇亦不尽属湖州也余窃谓港即是溇大钱小梅二港通三十六溇计之得三十八恰与)


(大湖考之数相符盖吴江之九溇割乌程以往属而长兴则依然如故特以俗呼为港遂忘其为溇)


(耳)皆所以宣通脉络杀其奔冲之势而归于太湖


者也其下流为松江江水东北流岐分为三江口


史记正义云震泽在苏州西南四十五里三江者


在苏州东南三十里名三江口一江西南上七十


里至太湖名曰松江古笠泽江一江东南上七十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67-0397d.png
里至白蚬湖(今在吴江县东南四十里)名曰上江亦曰东江一


江东北下三百馀里入海名曰下江亦曰娄江于


其分处号曰三江口松江东历夏驾浦又东为青


龙江至南跄浦口入海(浦在上海县东)而太湖枝津则有


昆山之刘家河常熟之白茆港两县境中又有三


十六浦在常熟者二十四水入杨子江在昆山者


十二水入于海皆所以决壅滞而防泛滥使民田


无漂没之忧者也今东坝坚固宣歙金陵九阳江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67-0398a.png

之水虽不入太湖而东江久已淤塞松江日渐浅


隘诸港浦亦多堙废湖水不能速达于海事与禹


时不同此筹水利者所以汲汲于下流之疏浚与


(王同祖三江考曰朱长文吴郡续图经云昆山塘自郡城娄门至昆山入海即娄江指今之刘家港)


(盖谓松江东口入海者为东江刘家港入海者为娄江太湖东入吴江县长桥合庞山湖者为松江)


(三江之迹具存东江未尝塞也然娄江自吴县东南迤逦而来过昆山东南至嘉定界入海曰吴淞)


(江口甚明虽其支流有与刘家河相通者而非江之正道岂遂可指刘河为娄江哉按今太湖自吴)


(江长桥东北合庞山湖者又东南分流出白蚬江入急水港淀山湖迤东入海者为东江此单锷水)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67-0398b.png
(利书所谓开白蚬江使水由华亭青龙江入海者是也但淀湖之东已塞不复径趋入海而北流仍)


(合松江故曰东江已塞耳自庞山湖过大姚浦东北流入昆山县界经昆山南又东南过石浦出安)


(亭江过嘉定县黄渡入青龙江由江湾青浦入海者为娄江其安亭江在宋时已塞单锷所谓开安)


(亭江使水由华亭青龙江入海是也渭按松江自吴县西南下七十里为三江口则娄江之分派必)


(不自娄门始昆山塘之非娄江也明矣但其下流或合刘家河入海未必如单锷所言由青龙江入)


(海耳东江久废难考水经注云吴记曰一江东南行七十里入小湖为次溪自湖东南出谓之谷水)


(径由拳县故城下即吴之柴辟亭故就李乡春秋之槜李城也又东南径嘉兴县城西又东南径盐)


(官县故城南又东出五十里有武原乡故越地也秦于其地置海盐县县南有秦望山谷水于县出)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67-0398c.png

(为澉浦以通巨海此即庾仲初所谓东南入海为东江者也其分江入海皆在今浙江嘉兴府界中)


(近世由淀山湖注青龙江入海者疑是后来之改道非古谷水之所经也谓东江已塞亦不误曹胤)


(儒海塘考云自唐开元以来修筑捍塘禦咸潮以便耕稼起杭之盐官迄吴淞江长一百五十里而)


(东江遂堙无考斯言得之矣)


周礼扬州浸曰五湖据国语史记吴越春秋则即


是太湖虞翻曰太湖东通松江南通霅溪西通荆


溪北通滆湖东连韭溪(吴郡续图经云在嘉兴)凡有五道故


名五湖韦昭曰五湖者胥湖蠡湖洮湖滆湖就太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67-0398d.png
湖而五实一湖也前说较长张勃郦道元张守节


陆龟蒙李宗谔诸家之说虽名称各殊道里互别


然皆在太湖上下二三百里之间唯李善以洞庭


彭蠡震泽巢湖鉴湖为五湖司马贞以具区洮滆


彭蠡青草为五湖夫洞庭青草在荆域而以为五


湖之一则显与职方相背矣不可从(韩非子谓洞庭为五湖犹)


(言五渚耳此洞庭自为五湖与扬之五湖无涉)


具区五湖明是两处而孔传谓太湖名震泽正义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67-0399a.png

为之辞曰馀州浸薮各异而扬州浸薮同处论其


水谓之浸指其泽谓之薮此说非也叶少蕴云凡


言薮者皆人所资以为利故曰薮以富得民而浸


则但水之所钟也扬州之薮为震泽今平望八赤


震泽之间(平望镇在吴江县南四十五里八赤市在县南二十里震泽镇在县西南八十)


(五里)水㳽漫而极浅其蒲鱼莲芡之利人所资者甚


广亦或可堤而为田与太湖异所以谓之泽薮然


积潦暴至无以泄之则溢而为害所以谓之震泽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67-0399b.png
黄子鸿申其义曰今土人自包山以西谓之西太


湖水始渊深自莫釐武山以东谓之南湖水极滩


浅盖即古之震泽止以上流相通后人遂混谓之


太湖误矣(渭)按此辨周官之薮浸极其明晰盖自


莫釐武山以东至平望八赤之间松江左右笠泽


之地皆古具区禹贡谓之震泽者也(郑茝畦曰乌程有震泽上)


(下二乡今南浔上林轧村滨湖一带数十里皆是亦即古具区禹贡所谓震泽者也故颜鲁公作石)


(柱记其辞甚简必以震泽太湖两处见之)班志曰在吴西亦未当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67-0399c.png

禹贡长笺曰按职方具区即禹贡震泽孔氏书传


郑氏周礼注所云在吴南者是也但以为即五湖


则未然职方氏诸州皆有泽薮不应扬州水国反


独无之而与浸同处孔郑所云吴南者汉吴县治


之南也吴县治之南为今吴江至嘉兴一带禹时


怀襄未平三吴一壑具区当于其地求之若五湖


即今太湖自环吴县境之西北岂可合之为一哉


具区之源当与太湖俱来苕霅而水草所钟浅而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67-0399d.png
易溢太湖水西来泛滥则泽水奔腾震荡自底定


之后始可陂障沮洳数十百里民仰其利故尔雅


谓之薮职方谓之泽薮而五湖则别之曰浸迨乎


日久填淤生殖渐繁遂成沃壤汉后诸儒求其地


而不得遂合五湖而一之正义又曲为之说岂知


三代以前固有泽浸不同者哉吾意今吴越之交


凡滨湖而沃衍者皆古震泽地特世代荒远川隰


更移故其迹不可详耳抑非独此也尔雅周礼所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67-0400a.png

载诸州泽薮如阳纡貕养大陵甫田焦穫等今皆


变为原陆不能定其所在盖川浸通流终古不改


薮泽稀水最易淀淤历数千年而堙没不可考无


足怪者奚独具区为然邪


以大江为三江而其水不入震泽则震泽之厎定


与三江绝不相谋而各为一事矣及观易氏之言


而知既字之义仍可与下句联属也古时三江不


与震泽通而横流之际江水溢入震泽此理之所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67-0400b.png
有问水从何处入曰即今高淳溧水之间鲁阳五


堰之地是已(京口本不通江自秦始皇凿京岘山以泄王气其水乃与江通故禹时横)


(流唯此处可入)傅同叔云自宜兴航太湖经溧阳至邓步


凡两日水路自邓步登岸岸上小市名东坝自东


坝陆行十八里至银林复行水路百馀里乃至芜


湖入大江银林之港邓步之湖止隔陆路十有八


里今按此十八里中有三五里高阜而苦不甚高


平时可以遏水之东入或遇暴涨则宣歙金陵之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67-0400c.png

水皆由荆溪入太湖此高阜者不足以遏之五堰


之所以作也而况怀襄之世大江泛溢挟宣歙金


陵之水以来浙西诸郡其能不沦为大壑乎但此


灾与孟门之洪水相似宇宙所不再见而又无古


书如尸子等者以證之世或不能无疑耳


傅同叔云班固所说中江古盖有之尧水横流为


震泽害禹因塞之也自是不复有中江震泽亦不


被其害矣故曰三江既入震泽厎定(渭)按芜湖中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67-0400d.png
江水古不入震泽胥溪开而后通五堰筑而复塞


非本通而禹塞之且禹唯道大江入海不使横溢


由银林邓步以南而震泽固已厎定未尝有所塞


也如傅氏所言则经当书曰三江既塞震泽厎定


矣语云差若毫釐缪以千里


胥溪禹时未有殆无可疑然银林邓步之间地不


甚高暴涨便能溢入非独胥溪一窦可以泄水也


如所患惟在此窦则塞之而已奚必更筑五堰哉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67-0401a.png

韩邦宪云正统六年江水泛涨上坝大决苏常潦


甚国税无所出又嘉靖庚申辛酉大浸稽天决下


坝溧阳宜兴而下势若怀襄夫高阜之上加以两


坝之坚厚而暴涨尚能决之则尧时滔天之水未


有所障此高阜者能遏之使不东乎胥溪之有无


可不论也


大江入震泽自战国时有此说墨子曰禹治天下


南为江汉淮汝东流注之五湖盖误以后世沟通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67-0401b.png
江湖之道为禹迹也沈括梦溪笔谈曰江汉至五


湖自隔大山其末乃绕出五湖之下流径入于海


何缘入于五湖又震泽之源皆山环之了无大川


震泽之东乃多大川亦莫知孰为三江者(渭)按江


湖虽为大山所隔然银林邓步之间江水实有通


湖之理均此芜湖中江水也谓自古有然则非谓


后世所通则是谓平时分受则非谓横流溢入则


是欧阳永叔云胜者所用败者之棋也易置之而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67-0401c.png

已信夫或曰分江水亦通震泽将若之何曰此水


禹时亦必不入震泽乃后人沟通之耳想山中有


地特高易致断绝故今自贵池以东旧迹不可复


寻其地势与银林邓步不同虽当横流大江水亦


不能溢入也


禹贡书既不尽与下句联属如弱水既西泾属渭


汭是也程泰之云必谓既之一字为起下文则弱


水未西其能越秦陇而乱泾渭乎此语诚足解颐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67-0401d.png
然扬州两既玩其文势当皆与下句联属得易氏


之义始无遗憾


五堰皆在今溧水县境周应合景定建康志云唐


景福三年杨行密将台濛作五堰拖轻舸馈粮而


中江之流始狭其后东坝既成遂不复东惟永阳


江水入荆溪(志又云银林堰在溧水县东南一百里长二十里自银林少东曰分水堰)


(长十五里又东五里曰苦李堰长八里又五里曰何家堰长九里又五里曰余家堰长十里所谓鲁)


(阳五渭堰也)按元和志当涂县有芜湖水在县西南八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67-0402a.png

十里源出县东南之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则


似元和以前此地已置堰故水不东经溧阳而西


北入江台濛特因而加筑之耳然五堰虽成而胥


溪之水尚通周必大南归录云由邓步东坝银澍


可通舟至固城黄池其明證也(澍当作淋舆地纪胜云旧以石窒五)


(堰路又液铁以锢石故曰银淋今讹为林)明初因五堰之旧迹而立为


东坝韩邦宪曰洪武二十五年浚胥溪建石闸启


闭命曰广通镇至永乐元年始改筑上坝自是宣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67-0402b.png
歙诸水希入震泽而坝犹低薄水间漏泄舟行犹


能越之正德七年增筑坝三丈自是水尽壅高淳


之圩田日就圮嘉靖三十五年复自坝东十里许


更筑一坝(即古分水堰处今谓之下坝)两坝相隔湖水绝不复


东矣然东坡奏议云五堰既废宣歙金陵之水或


遇暴涨皆由宜兴之荆溪以入震泽则平时之水


虽无堰亦入大江而不入太湖可知矣乍来乍去


何以谓之江中江之名徒浪传耳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67-0402c.png

禹治泽陂之使猪焉而已故曰九泽既陂雷夏大


野荥波是也唯菏泽言导乃分杀其下流今震泽


云厎定亦只是不震荡未见有分杀下流之意想


其时松江深阔与今之沙涨茭塞者大异故不烦


疏导而水自归海也其壅滞不知起于何代尝考


宋书元嘉二十二年扬州刺史始兴王浚上言二


吴晋陵义兴四郡之水同注太湖而松江沪渎壅


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欲从武康纻溪(今为)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67-0402d.png
(德清县地)开河直出海口一百馀里以是知松江之壅


滞自晋宋间始矣又梁书吴兴郡屡以水灾失收


有上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中大通二年诏遣前


交州刺史王弁(一作奕)假节发吴郡吴兴义兴三郡


人丁就役而不果行盖亦沪渎不通故欲于太湖


之上流分杀其势也自是之后不闻有以吴中水


利为言者历五代至宋而松江之壅滞日甚郏亶


单锷之徒并有著书讲究最悉其策下流者曰先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67-0403a.png

开江尾茭芦之地也曰凿吴江堤为木桥千所也


曰开白蚬安亭二江也曰通白茅港及三十六浦


也策上流者曰五堰必不可废也曰开夹苧于渎


使北下江阴之大江也曰决松江之千墩金城诸


汇开无锡之五泻堰以泄太湖而入于北江也导


海盐之芦沥浦以分吴淞而入于海也纷纷诸说


无非为松江壅滞水害民田而多方设策以救之


耳而归熙甫之论则异于是曰吴松江自湖口距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67-0403b.png
海不远有潮泥填淤反土之患湖口膏腴往往为


民所围占故松江日隘议者不循其本别浚港浦


以求一时之利而松江之势愈失仅与支流无辨


或至指大于股岂非治水之过与单锷书为苏子


瞻所称然欲修五堰开夹苧于渎绝西来之水不


入太湖殊不知扬州薮泽天所以猪东南之水今


以人力遏之夫水为民之害亦为民之利就使太


湖可涸于民岂为利哉余以为治吴之水宜专力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67-0403c.png

于松江松江既治则太湖之水东下而他水不劳


遗力矣然而松江之役有二难江尾涨塞几成平


陆欲即开浚滟沙泥淤浮泛动荡难以施工一也


奸民豪右围占湖田以遏水道方事之兴浮言四


布百计阻挠二也有此二难虽以夏原吉周忱崔


恭毕亨之开济明敏而卒不能复禹之迹况其下


焉者哉夫苟能复禹之迹则宣歙金陵之水不足


为浙西诸郡患如其未能则东坝断不可废而高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67-0403d.png
淳之民相怨一方无已时百诗尝谓余曰废东坝


者多出于坝上之人至追咎苏轼单锷之言行废


高堰者出于泗州之人至恐潘季驯以毁陵之罪


殊可痛疾善乎欧阳公有言天下事不能全利而


无害惟择利多害少者行之其此坝与堰之谓哉


虽然坝上坝下之民均吾赤子也韩邦宪云以苏


松常湖诸郡所不能当之水而独一高淳为之壑


税又弗捐民何以堪之此亦平心之论(子成尝倡减税议得)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67-0404a.png

(蠲米八百馀石邑人德之)盖浙西诸郡财赋甲于天下权轻重


而为之高淳不得不代受其患而其税则固可减


也轻一县之税以慰民心而取偿于数大郡其所


得不已多乎书曰无党无偏王道平平为政者当


如此矣

筱簜既敷厥草惟天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释文筱西了反簜徒)
(党反或作昜他莽反夭于娇反乔其娇反徐音骄)
 传曰筱竹箭簜大竹水去已布生少长曰夭乔高也
 涂泥地泉湿也正义曰释草云筱竹箭郭璞曰别二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67-0404b.png
 名也又云簜竹李巡曰竹节相去一丈曰簜孙炎曰
 竹阔节者曰簜郭璞曰竹别名是筱为小竹簜为大
 竹夭是少长之貌诗曰桃之夭夭是也乔高释诂文
 诗曰南有乔木是也王氏(炎)曰南方地暖故草皆少
 长而木多上竦河朔地寒虽合抱之木不能高也兖
 徐言草木皆居厥土之下凡土无高下燥湿其性皆
 然兼山林言之若扬之涂泥惟言沮洳之多山林不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67-0404c.png
 与故先草木也

尔雅上句曰乔如木楸曰乔郭注云楸树性上竦


诗南有乔木是也邢疏云木枝上竦而曲卷者名


乔如木楸上竦者亦曰乔

厥田惟下下厥赋下上上错
 传曰田第九赋第七杂出第六王氏(炎)曰土涂泥故
 其田下下大抵南方水浅土薄不如北方地力之厚
 也金氏曰古人尚黍稷田杂五种故虽水潦旱乾而
 各有所收涂泥之土其田独宜稻不利他种故第为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67-0404d.png
 最下厥赋第七又有时杂出于七等之上则人功亦
 稍修矣自唐以来则江淮之田号为天下最漕饷皆
 仰给于东南

今天下号为财赋之薮者江东浙西数百里之地


苏松常嘉湖五郡而已五郡或濒太湖或夹松江


自唐宋以来其田日增大率围占江湖以为之者


也禹之治河也空其旁近地以居水故水潦大至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67-0405a.png

而得所猪其于震泽亦当若是绍兴二十三年諌


议史才言浙西民田最广平时无甚害者太湖之


利也近年濒湖之地多为兵卒侵据累土增高长


堤弥望名曰坝田旱则据之以溉而民田不沾其


利涝则远近泛滥不得入湖而民田尽没此上流


围田之害也其下流则吴南古有笠泽在松江左


右春秋时此泽尚存不知何代始变为田其地盖


即叶少蕴所云平望八赤震泽之间水㳽漫而极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67-0405b.png
浅与太湖相接可堤而为田者也在今吴江县界


(五代梁开平三年吴越分吴县之松陵镇置吴江县)故苏子瞻云若欲吴松


江不塞吴江一县之民可尽徙于他处庶上源宽


阔清水力盛沙泥自不能积何致有湮塞之患单


锷云松江涨塞是以三春霖雨则苏湖常秀皆忧


㳽漫虽增吴江一邑之赋顾三州逋失者不赀围


田之贻害如此笠泽既尽为田仅存松江衣带之


水上源狭隘水不清驶故江尾之潮沙日积茭芦

卷六 第 51a 页 WYG0067-0405c.png

丛生而太湖之水入海逾缓矣好利者因其塞而


堤之以为田潮沙茭芦之地悉成陇亩元潘应武


曰淀山湖中有山寺宋时在水中心归附后权势


占据为田今山寺在田中虽有港溇皆浅狭潮水


湖水不相往来归熙甫云旁江之民积占茭芦指


以告佃为名所纳升斗之税所占即百顷之田而


税又多吏胥隐没昔宋时围田皆有禁约今奸民


豪右占田以遏水道更经二三年无吴松江矣此

卷六 第 51b 页 WYG0067-0405d.png
又下流壅寒以邻为壑五郡同菑者也盖自江左


偏霸限于一方务尽地力以给军兴而不睱计久


远此与战国时大河堤内之地利其填淤肥美耕


田筑室于其中其弊正同而后之论垦田者谓人


功之修浙西最盛不知扬州土涂泥故田下下而


围田之土则涂泥之尤者十年之中不能五稔而


又累及于上流得不偿失田之日增民之所以日


困也乌足道哉然宋时两浙之田每亩税不过一

卷六 第 52a 页 WYG0067-0406a.png

(见杜宗桓上巡抚侍郎周忱书按熙宁三年郏亶上水利书曰国朝之法一夫之田为四十亩)


(出米四石此即杜说所自出)民犹易办自景定公田之法行(丞相)


(贾似道主其议)浙西于是乎多官田下逮元明籍没之田


愈多皆按其租簿以为输额而浙西之税粮天下


莫比矣邱文庄浚云韩愈谓赋出天下而江南居


十九以今观之浙东西又居江南十九而苏松常


嘉湖五府又居两浙十九也即苏州一府计之以


准其馀垦田九万六千五六百顷居天下八百四

卷六 第 52b 页 WYG0067-0406b.png
十九万六千馀顷田数之中而出二百八十万九


千石税粮于天下二千九百四十馀万石岁额之


内其科徵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盖苏州一府


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故税粮为


五郡之冠夫夺民之产以为官田而重税之殊非


为民父母之道然其所夺者皆豪家富人之田与


小民无涉小民佃官田亦与输豪家富人之租不


甚相远而私田之赋自若也迨其后版籍淆讹逋

卷六 第 53a 页 WYG0067-0406c.png

租无算国家有官田之名而无官田之实有司考


成坐此为累至嘉靖二十六年嘉兴知府赵瀛创


议田不分官民税不分等则一切以三斗起徵苏


松常三府从而效之自官田之七斗六斗(始官租每亩有)


(多至一石以上者宣德五年诏递减三分二分故止于七斗)下至民田之五升


通为一则而州县之额各视其所有官田之多少


轻重为准多者长洲至亩科三斗七升少者太仓


亩科二斗九升矣顾宁人云国家失累代之公田

卷六 第 53b 页 WYG0067-0406d.png
而小民乃代官佃纳无涯之租赋事之不平莫甚


于此(宋世尝以官田鬻诸民矣令官租不入议变法者唯当请于朝鬻此田以充帑而粮则与)


(民田同科斯为无弊之道彼赵瀛者轻于创议流毒无穷何其不思之甚邪但当时不闻有鬻田之)


(事而此田遂作民田不知谁为其主窃意承平既久法弛民玩其时所谓官佃皆奸豪赂吏胥诡名)


(为之故积年逋租有司不能督责及变法之后不惟他人分任其租税而彼竟得擅官田为已产以)


(传其子孙此又不平中之不平者也)嗟乎田犹是下下之田也而赋


则不啻倍蓰于上上三江震泽之区昔之民溺于


水今之民溺于赋溺于水者禹从而拯之使登于

卷六 第 54a 页 WYG0067-0407a.png

衽席溺于赋者日脧月削如水益深数百年于此


矣而卒未有拯之者有能恻然于东南民力之竭


而为之旷然壹变其法使水复厎定之迹而赋不


失则壤之规斯真所谓功不在禹下者矣

厥贡惟金三品
 传曰三品金银铜也正义曰金既总名而云三品黄
 金以下惟有银与铜耳故谓金银铜也(渭)按史记平
 准书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汉书食货
 志古者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黄
卷六 第 54b 页 WYG0067-0407b.png
 白赤即金银铜郑康成谓铜三色非也

汉志豫章鄱阳县武阳乡右十馀里有黄金采师


古曰采者谓采取金之处也(初学记引王隐晋书云鄱阳乐安出黄金)


(凿土十馀丈披沙沙中所得者大如豆小如粟米)山海经曰会稽之山其


上多金玉又曰馀句之山多金玉后汉书永平十


一年漅湖出黄金庐江太守取以献临江府志云


金溪县东有金窟山相传为前代采金处是山阴

卷六 第 55a 页 WYG0067-0407c.png

馀姚巢县金溪亦出黄金矣然其著者在鄱阳通


典鄱阳郡贡麸金十两(陈藏器云麸金出水沙中毡上淘取或鹅鸭腹中得)


(之)犹易办也而马端临土贡考言遇圣节天下进


奉金一千三百两而江东路独当一千皆出自饶


州乾道间洪文敏公(洪迈谥)奏减七百两然视唐之


数且三十倍矣按史记货殖传云豫章出黄金然


廑廑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更偿也言其地


虽名出金而不多民采取之不足以偿其功费也

卷六 第 55b 页 WYG0067-0407d.png
近世黄金一直白金十岁供千两其何以堪之


扬州之银矿最著者有二所今皆为江西地一在


今饶州府德兴县县本汉馀汗县地唐为乐平县


地元和志云乐平县东百四十里有银山每岁出


银十万两收税七千两亦名银峰山宋马志开宝


本草曰生银出饶州乐平诸坑银铆中状如硬锡


文理粗错自然者真程迥厅事记曰唐贞观中权


万纪言宣饶银大发帝斥之盖谓银峰也总章初

卷六 第 56a 页 WYG0067-0408a.png

用邓远议置埸榷银号曰邓公场至宋天圣间山


穴倾摧而银课未除范仲淹守郡奏罢之唐于县


置德兴场取其地产银惟德乃兴之义南唐因以


名县云一在临江府金溪县县本唐临川县之上


幕镇其东二里有银山唐尝置监于此周显德二


年南唐立金溪场复置炉以烹银矿宋初废升埸


为县今银山西里许为白马坞盖南唐李煜时采


银埸也

卷六 第 56b 页 WYG0067-0408b.png
地理志云吴东有章山之铜吴王濞传云吴有豫


章郡铜山韦昭曰此有豫字误也但当云章郡今


故章此说是也地理志云丹阳故鄣郡元封二年


更名有铜官其属故鄣县即今江南广德州鄣章


古字通桓宽盐铁论曰丹章(丹阳章郡)有金铜之山孟


康注食货志曰赤金今丹阳铜也元和志当涂县


北十里有赤金山出好铜与金类淮南子食货志


所谓丹阳铜也南陵县西南八十五里有铜井山

卷六 第 57a 页 WYG0067-0408c.png

出铜又县西一百十里有利国山出铜供梅根监


及宛陵监每岁共铸钱五万贯(渭)按越绝书云若


耶之溪涸而出铜淮南子云苗山之铤许慎曰铤


铜铁璞也高诱曰苗山利金所出苗山者会稽山


之别名也是越中亦有铜山而名不甚著史称吴


濞铸山以富其国钱布天下故丹阳有铜官而会


稽无铜官信惟章山之产为多矣


食货志黄金方寸而重一斤(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卷六 第 57b 页 WYG0067-0408d.png
圜函方轻重以铢孝文铸四铢钱孝武更铸五铢


钱五铢行独久王莽窃国废五铢钱自造钱货六


品小钱重一铢直一最大者重十二铢直五十黄


金重一斤直钱万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一千


五百八十他银一流直千渭按此汉世金银铜相


直之数也律历志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平


准书一黄金一斤臣瓒曰秦以一镒为一金(孟康曰二)


(十四两曰镒按赵岐孟子注云古者以一镒为一斤一镒是为二十四两也与孟康说同汉书张良)

卷六 第 58a 页 WYG0067-0409a.png

(传汉王赐良金百镒服虔云二十两曰溢与孟康说异未知孰是溢镒通)汉以一斤为


一金是汉之金已减于秦矣古者黄金皆以完质


相授无剪凿镕销之事有当予万钱则以此方寸


重一斤者授之是为一金故东方朔曰酆镐之间


号为土膏贾亩一金文帝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


韦贤赐黄金百斤玄成诗曰厥赐祁祁百金洎馆


也钱之轻重无常今且以五铢计之十枚重二两


二铢百枚重一斤四两二十铢千枚重十三斤八

卷六 第 58b 页 WYG0067-0409b.png
(今世所传五铢钱大抵皆隋物也每千重四斤二两当由今称重于古三之二耳孔颖达云今)


(一百二十斤于古称三百六十斤)黄金一斤直钱万则每两直六


百二十五为铜八斤二两有奇矣银一流直钱千


则每两直百二十五为铜一斤十两有奇矣金一


两才抵银五两则金视今颇贱而铜一斤十两换


银一两则铜视今亦甚贵矣自晋宋以降金渐少


而价日昂元史云至大银钞一两准至元钞五贯


白银一两赤金一钱(此赤金即黄金之最美者)是金价十倍于

卷六 第 59a 页 WYG0067-0409c.png

银也明初直又减洪武中每金一两当银四两或


五两永乐中当银七八两崇祯中十换江左至十


三换金愈贵则政愈乱君子可以观世变焉近制


铜钱每千约重八斤有奇直银一两金一钱则金


之直银一倍于汉银之直铜四倍于汉金银益贵


而铜乃极贱矣虞夏三品相直之数不可得而闻


然古之善理财者大率以铜钱权百货之轻重而


又以金银权铜钱之轻重遇有用钱之多者即以

卷六 第 59b 页 WYG0067-0409d.png
金银代之其或金银少则当予金银者亦以钱代


(汉书惠帝纪注师古曰诸赐金不言黄者一斤与万钱)使三品互相流通


公私绰乎其有馀而百货之贵贱常得其平此足


国富民之道也


黄金之为物生于天地之间百鍊而不耗虽遇改


铸亦无亏损故古时黄金最多上下通行陶朱公


以黄金千镒进庄生赵肃侯以千镒使苏秦约诸


侯齐威王使淳于髡之赵亦赍千镒齐馈孟子兼

卷六 第 60a 页 WYG0067-0410a.png

金百镒宋七十镒薛五十镒平原君以千金为鲁


连寿越赐虞卿百镒严仲子奉聂政母百镒汉文


帝赐周勃黄金至五千斤宣帝赐霍光至七千斤


而武帝以公主妻栾大至赍金万斤卫青出塞斩


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梁孝王薨藏


府馀黄金四十馀万斤馆陶公主近幸董偃令中


府曰董君所发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


白之王莽禁列侯以下不得挟黄金输御府受直

卷六 第 60b 页 WYG0067-0410b.png
至其将败省中黄金万斤者为一匮尚有六十匮


黄门钩盾藏府中尚方处处各有数匮而后汉光


武纪言王莽末天下旱蝗黄金一斤易粟一斛是


民间亦未尝无黄金也董卓死坞中有金二三万


斤银八九万斤昭烈得益州赐诸葛亮关羽张飞


金各五百斤银千斤南齐书萧颖胄传长沙寺僧


业富沃铸黄金为龙数千两埋土中历相传付称


为下方黄铁梁书武陵王纪黄金一斤为饼百饼

卷六 第 61a 页 WYG0067-0410c.png

为簉至有百簉银五倍之自此以后则罕见于史


舜典疏云汉魏赎罪皆用黄金后魏以金难得金


一两收绢十匹今律乃赎铜(自汉文帝至此本日知录)然则黄


金之耗减实自南北朝始也宋太宗问学士杜镐


曰两汉赐予多用黄金而后代遂为难得之货何


也对曰当时佛事未兴故金价甚贱此固其一端


矣然摹画宫阙涂饰器服有销金泥金贴金剔金


及为丝为线之类名号非一皆耗金之由也草木

卷六 第 61b 页 WYG0067-0410d.png
子云金一为箔无复再还元矣故齐武帝禁不得


以金银为箔宋世亦屡申销金之禁良有以也且


海内产金之地无几凿山披沙积累于铢两之微


其得之甚难矣而用金之费不啻如上所言浮图


宫阙器服之外又加以和戎之岁币通番之款市


掖庭之私藏权门之赂遗皆一入而不复出金安


得不日耗乎夫金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但使菽粟


布帛公私充羡金少亦非所忧而或倡为开采之

卷六 第 62a 页 WYG0067-0411a.png

说则贻害不可胜道元时采金之处益多至求之


内地不足而移其患于滇中滇出金亦少蛮方甚


以为苦嗟乎投珠抵璧之风不可再见矣昔有言


我治天下十年当使黄金与土同价者彼独何人


而乃竟为绝德邪


古者白金为中币亦以完质相授无剪凿镕销之


事银一名鋈说文鋈白金也诗小戎曰阴靷鋈续


又曰鋈以觼軜又曰厹矛鋈錞则器物亦有以银

卷六 第 62b 页 WYG0067-0411b.png
为饰者秦制币二等黄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而


银为器饰宝藏不为币汉初因之至武帝造白金


三品银复为币唐宋时上下通行之货亦皆以钱


唯岭南田银迨金之季年宝泉日贱民间但以银


市易上下用银由此始也近世权百货以行于海


内者唯银最为流通其数当亦不减于昔而每患


其寡则以两税之折色岁输白金存留者少而上


供者多民间之银一往而不返也古未有以钱为

卷六 第 63a 页 WYG0067-0411c.png

田赋者自唐杨炎两税之法行始以钱当租庸之


岁入矣亦未有以银准钱而为赋者自明正统末


仓粮折输变卖无不以银而钱遂不行于上矣夫


以钱为赋责农之所无当时尚有钱荒之患况地


之产银倍少于铜而岁输白金动以千万计彼田


野之氓不为商贾不为官不为盗贼银奚自而来


哉势必贱鬻谷帛以赴公程遇凶年则举倍称之


息将有如聂夷中诗所云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

卷六 第 63b 页 WYG0067-0411d.png
榖者民何以为生故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纵令


馀粮栖亩野蚕成茧而正供无办衣食不充财终


不可得而阜也


铜之为用甚广一曰铸币管子云先王以珠玉为


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刀布即铜钱也又


云禹始以历山之金铸币以赡民于厄汤以庄山


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𥼷卖子者食货志云太公


立九府圜法钱圆函方轻重以铢单穆公曰古者

卷六 第 64a 页 WYG0067-0412a.png

天降灾戾于是乎量货币权轻重以救民师古云


凡言币者皆所以通货物易有无故金之与钱皆


名为币是也二曰铸律度量衡律历志云凡律度


量衡用铜者所以同天下也铜为物至精不为燥


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雨暴露改其形是以用铜


是也三曰铸乐器钟镈钲镯錞于之类凡金奏之


所用是也四曰铸鼎左传云夏之方有德也贡金


九牧铸鼎象物郊祀志云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

卷六 第 64b 页 WYG0067-0412b.png
于荆山下是也五曰铸兵左传楚子赐郑伯金盟


曰无以铸兵注云古者以铜为兵食货志贾谊言


收铜勿令布以作兵器韩延寿传取官铜物候月


蚀铸作刀剑钩镡是也铜虽下品而其用于世也


视金银尤为切要是以先王宝之后世唯铸币为


多而耗铜之事更有三焉一曰铸佛像吴志刘繇


传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魏书释老志天安


中造释迦立像用赤金十万斤是也二曰铸柱董

卷六 第 65a 页 WYG0067-0412c.png

安于治晋阳公宫令舍之堂皆以鍊铜为柱荆轲


击秦王于殿上中铜柱是也三曰铸人物始皇聚


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魏明帝


铸铜人二号曰翁仲又置黄龙凤凰各一他如铜


马铜驼之属是也是皆衰世之事非先王之法而


民间所用之铜器日新月异尚不在其数此铜之


所以益少钱之所以渐恶而唐宋峻禁铜之令亦


补偏救敝之一术与

卷六 第 65b 页 WYG0067-0412d.png
周礼扬州曰其利金锡考工记曰吴粤之金锡是


锡亦扬州之美利也而禹贡无之未详何故说文


五色之金黄为长青曰铅赤曰铜白曰银黑曰铁


而锡则曰银铅之间是为五金之间色矣窃意五


金之名起自秦汉以后唐虞之世铅铁自称铅铁


周礼锡与金对言可见铅铁锡皆不名金三品之


中不容有锡也考工记凫氏为钟㮚氏为量段氏


为镈器桃氏为刃皆以锡齐(才细反)金为之食货志

卷六 第 66a 页 WYG0067-0413a.png

言秦始以银锡为器饰宝藏而不为币则周以银


锡为币可知汉武帝以少府多银锡乃造银锡白


金如淳曰杂铸银锡为白金也参考诸书锡次于


银亦用之不可阙者铅铁皆贡而锡独无殊不可


晓岂宝藏之兴各有其时禹时扬州之锡卝未开


抑或开而犹未盛行于世邪

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释文瑶音遥琨音昆马本作琨韦昭音贯渭按筱簜史记)
(作竹箭)
 传曰齿象牙革犀皮羽鸟羽毛旄牛尾木楩梓豫章
卷六 第 66b 页 WYG0067-0413b.png
 正义曰瑶琨玉肃云美石次玉者也诗云元龟象齿
 知齿是象牙也说文云齿口龂骨也牙牡齿也隐五
 年左传云齿牙骨角牙齿小别统而名之齿即牙也
 考工记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宣二年左传云犀兕尚
 多弃甲则那是甲之所用犀革为上革之所美莫过
 于犀知革是犀皮也说文云兽皮治去其毛为革革
 与皮去毛为异耳说文云羽鸟长毛也知羽是鸟羽
卷六 第 67a 页 WYG0067-0413c.png
 南方之鸟孔雀翡翠之属其羽可以为饰故贡之也
 说文云犛西南夷长旄牛也此犛牛之尾可为旌旗
 之饰经传通谓之旄牧誓云右秉白旄诗云建旐设
 旄皆谓此牛之尾故知毛是旄牛尾也直云惟木不
 言木名故言楩梓豫章此三者是扬州美木故传举
 以言之所贡之木不止于此曾氏曰周礼太宰之职
 享先王则赞玉爵内宰之职后祼献则赞瑶爵礼记
 曰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大夫公
 刘之诗曰何以舟之维玉及瑶则知瑶者玉之次也
卷六 第 67b 页 WYG0067-0413d.png
 琨按说文云石之美者则琨次于瑶又可知矣

孔传云瑶琨皆美玉说文云瑶玉之美者琨石之


美者按真玉亦有差等瑶或是玉之次者于诗礼


分别玉瑶之义亦未有害也但不当以为玉之美


者耳若琨则未有以为玉者传谬薛士龙云瑶今


珧字蜃甲似玉者大非金吉甫云琨即今昆山石


恐亦未必然要之瑶琨不如美玉而优于怪石则

卷六 第 68a 页 WYG0067-0414a.png

可以理断也


周礼扬州曰其利竹箭尔雅曰东南之美者有会


稽之竹箭焉郭注云筱也邢疏云筱是竹之小者


可以为箭干竹谱云箭竹高者不过一丈节间三


尺坚劲中矢江南诸山皆有之会稽所生最精好


刘逵吴都赋注云箭竹细小而劲实可以为箭通


竿无莭江东诸郡皆有之然通典抚州贡箭簳百


万茎则江西亦有是竹矣周礼掌节凡邦国之使

卷六 第 68b 页 WYG0067-0414b.png
节以英簜辅之郑注云以竹为函加以画饰盛节


器也蔡传云簜可以为符节误矣郭注尔雅簜竹


引仪礼簜在建鼓之间谓箫管之属与孔传大竹


解不合人皆疑之渭按筱定是小竹簜大而节更


疏然亦有小者吴都赋注引异物志曰筼筜生水


边长数丈围一尺五六寸一节相去六七尺或相


去一丈庐陵界有之始兴以南又多此竹阔节而


大至围尺五六寸周官符节之函盖取诸此也箫

卷六 第 69a 页 WYG0067-0414c.png

管之材大于箭干王褒洞箫赋曰原夫箫干之所


生兮于江南之邱墟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


扶疏李善注云江图曰慈母山出竹作箫笛有妙


声丹阳记曰江宁县慈母山临江生箫管竹玉褒


赋云于江南之邱墟即此处也其竹圆异众处自


伶伦采嶰谷后得此奇故历代常给乐府而呼鼓


吹山罕稀也言节稀而相去标竹之扶疏也此竹


盖簜属之最小者仪礼所谓簜在建鼓之间者也

卷六 第 69b 页 WYG0067-0414d.png
筱中实故中箭干簜中虚故大者中节函小者中


箫管郭注不误人泥孔传大竹之说反以为非耳


林少颖云齿革羽毛谓凡鸟兽之体可以为器饰


者皆是孔氏以齿为象牙革为犀皮毛为旄牛尾


似不必如此拘定渭按周礼角人掌以时徵齿角


凡骨物羽人掌以时徵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以


当邦赋之政令掌皮秋敛皮冬敛革左传臧僖伯


曰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此皆

卷六 第 70a 页 WYG0067-0415a.png

谓平常鸟兽近地之所生者若夫荆扬之贡即不


尽如二孔所举亦必贵美之材他州所无故禹特


令贡之不然则徵诸甸服而已足矣舍近取远何


为也哉


象犀孔翠之属皆出岭南故有据此以为今两广


云贵交趾之地本在禹贡九州之内者而其实非


也盖诸侯之贡有献其土之所出者亦有市取其


附近之所出以献者荆扬南抵五岭商旅往来百

卷六 第 70b 页 WYG0067-0415b.png
货流通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远方之珍奇不难致


也鲁颂曰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


金淮夷在徐域三者皆非其产也而淮夷献之齿


革羽毛之贡从可知己

岛夷卉服(释文卉徐许贵反)
 传曰草服葛越正义曰释草云卉草舍人曰凡百草
 一名卉知卉服是草服葛越也葛越南方布名用葛
 为之左思吴都赋云蕉葛升越弱于罗纨是也苏氏
卷六 第 71a 页 WYG0067-0415c.png
 曰岛夷绩草木为服如今吉贝木绵之类渭按地理
 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馀国又会稽海外有东
 鳀(音题)人分为二十馀国皆以岁时来献见盖即此之
 岛夷百草总名卉卉服殆非一种去古已远不可得
 详葛越吉贝木绵亦仿像言之而已

岛夷在扬州东南海中孔传云南海岛夷误由以


州界为南距海也吴幼清云东海南海岛上之夷


分东南为二亦未当薛士龙云岛夷朝鲜瓯骆之

卷六 第 71b 页 WYG0067-0415d.png
属朝鲜在东北瓯骆非岛居者唯古倭人东鳀诸


国可以当之韩退之送郑尚书帅岭南序云海外


杂国若耽浮罗流求毛人夷亶之洲林邑扶南真


腊干陀利之属东南际天地以万数今按林邑以


下在西南海中不得言东南此等距扬海绝远告


成时并未来贡也


汉志会稽郡有冶县师古曰本闽越地志云东鳀


在会稽海外今直福建东南诸国是也后汉东夷

卷六 第 72a 页 WYG0067-0416a.png

传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馀国其


大倭玉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


其地大较在会稽东冶之东鱼豢魏略曰倭在带


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度海千里复有国皆


倭种盖倭国有二其在带方东南者即汉之倭人


后汉书所谓倭在韩东南大海中者也度海千里


复有倭者即汉之东鳀人后汉书所谓大倭王国


直会稽东冶之东者也东鳀今为日本按唐书日

卷六 第 72b 页 WYG0067-0416b.png
本古倭奴也直新罗东南在海中岛而居东西五


月行南北三月行左右小岛五十馀皆自名国而


臣附之故后汉时称大倭王云


旧唐书云婆利国有古贝草缉其花以为布粗者


名古贝细者名白文昌杂录陈襄曰闽岭以南


多木绵土人竞种之采其花为布号吉贝南史言


林邑等国出古贝木其华成对如鹅毳抽其绪纺


之以作布与苧不异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盖俗

卷六 第 73a 页 WYG0067-0416c.png

呼古为吉耳王氏日记云卉服蔡传兼以木绵为


言邱文庄亦以为唐虞时岛夷或以充贡而中国


未有也故嫔妇之治止于丝枲民未有其服官未


有其调也宋元间种始传入中国关陜闽广首获


其利闽广通商舶关陜接西域故也今按唐虞时


果已充贡岂有历代传记略无及之者元史食货


志亦不之载是当再考也渭按卉服非一种犹皮


服之不可专指为貔为豹若罴也说者以葛越为

卷六 第 73b 页 WYG0067-0416d.png
中国所有而必求一异物以当之故有吉贝木绵


之说要之二者皆未可定且吉贝出闽中古贝出


林邑婆利尚不知是一是二又安见其果为当日


之所贡邪


以皮卉为岛夷所服然则淮夷蠙珠暨鱼亦将为


自佩此珠自食其鱼乎大抵汉儒解经逐句立说


不能贯穿前后故往往有此弊

厥篚织贝
卷六 第 74a 页 WYG0067-0417a.png
 正义曰郑玄云贝锦名诗云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凡
 为织者先染其丝乃织也则文成矣礼记曰士不衣
 织吴氏曰染其丝五色织之成文者曰织贝不染五
 色而织之成文者曰织文

孔传云织细纻贝水物夫既以织贝为二物矣但


曰织安知其为细纻乎林少颖云古人以珠贝为


货珠既入篚则贝亦可以入篚(渭)按蠙珠不入篚


其玑组入篚者玑贯于组以组为主亦服贡故篚

卷六 第 74b 页 WYG0067-0417b.png
之不可与贝同论也又按虞夏之世珠玉为器饰


宝藏而不为货贡龟则尊之曰纳锡其不为货可


知贝亦未闻为货为货自夏始桓宽盐铁论曰币


与世易夏后氏以玄贝易震之六二曰亿丧贝书


盘庚曰同位具乃贝玉顾命大贝在西房传云大


贝如车渠(陆德明云渠车辀也)伏生书大传云散宜生之江


淮取大贝如大车之渠郑康成书传云闳夭之徒


求盈箱之贝以赂纣周书王会云若人玄贝孔晁

卷六 第 75a 页 WYG0067-0417c.png

注曰若人吴越之蛮玄贝班贻贝也王应麟补注


曰尔雅玄贝贻贝注黑色贝也汉食货志言秦并


天下龟贝始不为币则周固以贝为货此玄贝所


以贡也禹致贡在尧时犹未尚贝作锦名为是贝


有玄黄紫白之文象五色之织故取以名焉汉世


美锦出成都则又不在扬而在梁矣左思蜀都赋


云贝锦斐成濯色江波是也


苏氏云吉贝文斑烂如贝亦引诗贝锦为证故蔡

卷六 第 75b 页 WYG0067-0417d.png
传谓南夷木绵之精好者亦谓之吉贝海岛之夷


以卉服来贡而织贝之精者则入篚焉王明逸云


吉贝之名但昉见于南史不可因布名吉贝而遂


以为织贝之精者且篚属通州实非出于岛夷也

厥包橘柚锡贡(释文橘均必反柚由究反)
 传曰小曰橘大曰柚其所包裹而致者锡命乃贡言
 不常正义曰橘柚二果其种本别以实相比则柚大
 橘小小曰橘大曰柚犹诗传云大曰鸿小曰雁亦别
卷六 第 76a 页 WYG0067-0418a.png
 种也此物须之有时故待锡命乃贡与荆州纳锡大
 龟豫州锡贡磬错皆为非常并在篚下颜氏曰柚似
 橘而大其味尤酸橘柚皆不耐寒故包裹而致之苏
 氏曰橘柚常贡则劳民害物如汉永平唐天宝荔枝
 之害矣故锡命乃贡张氏曰必锡命乃贡者供祭祀
 燕宾客则诏之口腹之欲则难于出令也

说文曰柚条也似橙而酢橙橘属郭璞尔雅注曰


柚似橙实酢生江南金吉甫曰沈存中谓本草柚

卷六 第 76b 页 WYG0067-0418b.png
皮甘今所谓柚其皮极苦而橙皮甘古之柚盖橙





叶梦得曰橘性极畏寒今吴中橘亦惟洞庭东西


两山最盛地必面南为属级次第便受日陈襄


洞庭四面皆水也水气上腾尤能辟霜所以洞庭


柑橘最佳(渭)按今浙东江西橘柚更多福建多且


美皆在扬域唐时杭台洪贡柑橘而苏常湖无之


然古今事变不同震泽为禹功所及以洞庭言亦

卷六 第 77a 页 WYG0067-0418c.png

未为不可也


考工记曰橘踰淮而化为枳此地气然也屈原橘


颂曰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王逸注云言橘受天命


生于江南不可移徙种于北地则化而为枳也吕


氏春秋曰江浦之橘云梦之柚史记曰蜀汉江陵


千树橘汉志巴郡朐忍鱼复二县有橘官故蜀都


赋云户有橘柚之园然则荆梁之域皆产橘柚而


独扬贡之者盖扬产特美禹时扬已令贡之此物

卷六 第 77b 页 WYG0067-0418d.png
不常供须用颇少故后至荆梁不复使贡也孔传


谓包匦之包亦橘柚而正义曲为之说曰文在篚


上者荆州橘柚为善以其常贡扬州则不常也王


肃云橘柚锡命而后贡之不常入当继荆州乏无


也谓扬少而荆多且善殊为颠倒至于截包字为


句而以为橘柚犹以织贝之织为细纻也其谬妄


不待辩而可见矣


郑康成说锡贡云此州有锡而贡之或时无则不

卷六 第 78a 页 WYG0067-0419a.png

贡锡所以柔金也此盖据职方言扬州产锡故以


此文当之然则豫州之锡贡亦为金锡之锡邪豫


不闻产锡也且贡锡而谓之锡贡又系于厥包橘


柚之下其不通甚矣圣经岂有是乎

沿于江海达于淮泗(释文沿悦专反郑本作松松当为沿马本作均渭按史记亦作均集)
(解郑玄云均读曰沿)
 传曰顺流而下曰沿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淮入泗
 正义曰文十年左传云沿汉溯江溯是逆沿是顺故
 顺流而下曰沿沿江入海顺也自海入淮自淮入泗
卷六 第 78b 页 WYG0067-0419b.png
 逆也易氏曰扬之贡在北者可径达淮泗在南者邗
 沟未开无道入淮必沿江海以达淮泗也(渭)按此经
 蒙徐之文曰达于淮泗则由菏入济可知矣经叙东
 南四州之贡道首尾相衔层层脱卸化工也非画笔
 也

陈大猷曰循行水涯曰沿水之险者莫如江海遇


风涛多沿岸而行所以独言沿不言浮以著具险

卷六 第 79a 页 WYG0067-0419c.png

也此说亦通然吴语夫差曰余沿江溯淮又越师


沿海溯淮以绝吴路则沿对溯言明是顺逆之辞


与左传沿汉溯江同当仍旧说


扬之贡道自常熟县北之大江顺流而下至太仓


州北七鸦浦入海而东北经通州东又北经如皋


兴化盐城山阳县东而西入淮口溯流而上历安


东县南山阳县北又西至清河县西南之清口入


泗所谓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也(清口本名泗口今其道为黄河所夺)

卷六 第 79b 页 WYG0067-0419d.png
左传哀九年吴城邗(音寒)沟通江淮杜注云于邗江


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一作宋)口入淮


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吴越春秋吴将伐齐自


广陵掘江通淮亦曰渠水汉志江都县有渠水首


受江北至射阳入湖是也又名中渎水水经注中


渎水首受江于江都县县城临江昔吴将伐齐北


霸中国自广陵城东南筑邗城城下掘深沟谓之


韩江亦曰邗溟沟自广陵出山阳白马湖径山阳

卷六 第 80a 页 WYG0067-0420a.png

城西又东谓之山阳浦又东入淮谓之山阳口是


也山阳本汉射阳县属临淮郡晋义熙中改曰山


阳县射阳湖在县东南八十里县西有山阳渎即


古邗沟其县北五里之北神堰即古末口也


林少颖云禹时江淮未通故扬之贡必由江入海


以达于淮泗至吴王夫差掘沟通水与晋会于黄


池然后江淮始通说本苏传今按沟通江淮事在


左氏哀九年黄池之会则在十三年即吴语所云

卷六 第 80b 页 WYG0067-0420b.png
夫差起师北征为深沟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


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者也一自江通淮一


自淮通济本二役亦二地东坡误合为一


朱子偶读漫记曰孟子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此但作文取其字数以足对偶而云尔若以水路


之实论之便有不通而亦初无所害于理也说者


见其不通便欲强为之说然亦徒为穿凿而卒不


能使之通也如沈存中引李习之来南录云自淮

卷六 第 81a 页 WYG0067-0420c.png

沿流至于高邮乃溯于江因谓淮泗入江乃禹之


旧迹故道宛然但今江淮已深不能至高邮耳(今按)


(来南录中无此语未详其故)此说甚似其实非也按禹贡淮水


既专达于海故得列于四渎若如此说则禹贡当


云南入于江不应言东入于海而淮亦不得为渎


矣且习之沿溯二字似亦未当盖古今往来淮南


只行邗沟运河皆筑埭置闸储闭潮汐以通漕运


非流水也故自淮至高邮不得为沿自高邮以入

卷六 第 81b 页 WYG0067-0420d.png
江不得为溯而习之又有自淮顺潮入新浦之言


则是入运河时偶随淮潮而入有似于沿意其过


高邮后又迎江潮而出故复有似于溯而察之不


审致此谬误今人以是而说孟子是以误而益误





阎百诗四书释地曰左传哀九年吴城邗沟通江


淮杜注明谓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


北至末口入淮乃引江达淮与孟子排淮入江者

卷六 第 82a 页 WYG0067-0421a.png

不合直至隋文帝开皇七年丁未开山阳渎炀帝


大业元年乙丑开邗沟皆自山阳至扬子入江水


流与前相反盖孟子后九百馀岁其言始验若预


为之兆者亦属异事


汉志江都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水经注中


渎水首受江自广陵至山阳入淮是其水乃自南


入北非自北入南也即以邗沟既开时言之孟子


云淮注江亦误然班固言渠水入湖而不言入淮

卷六 第 82b 页 WYG0067-0421b.png
颇有分刌撰水经者乃云淮水过淮阴县北中渎


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郦道元遂以为此水直至


山阳口入淮而其说牢不可破矣窃疑高邮宝应


地势最卑若釜厎然(潘季驯两河议曰高家堰去宝应高丈八尺有奇去高邮)


(高二丈二尺有奇)䢴沟首受江水东北流至射阳湖而止


杜预云自射阳西北至未口入淮此不过言由江


达淮之粮道耳路可通淮而水不入淮也水经殆


不如地志之确

卷六 第 83a 页 WYG0067-0421c.png

郦道元云晋永和中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引


江入埭则邗沟之首受江处固已改矣而水之北


流如故也据史所称则南流当起隋世又程大昌


云邗沟南起江而北通射阳湖以抵末口入淮者


吴故渠也隋开皇七年开山阳渎以通漕运比射


阳末口则为西矣八年数道伐陈燕营舟师乃不


出淮而出东海则山阳之渎虽稍增广犹不胜战


舰至大业初大发淮南兵夫十馀万开邗沟自山

卷六 第 83b 页 WYG0067-0421d.png
阳至杨子入江三百馀里水阔四十步可通龙舟


而后淮始达江也(宋史河渠志一诏云邗沟曾为吴王濞所开广不知何据)


是言之则淮湖之水南流入江实自炀帝大业初


始盖沟阔至四十步而又变曲为直北水南奔浩


瀚倍常江流反为其所遏而不能北入朱子所以


云自高邮入江不得为溯也李习之不知水流已


改故其来南也有溯江之说与古时闇合在当时


却相反

卷六 第 84a 页 WYG0067-0422a.png

吴幼清云江北淮南地高于水虽曰沟通江淮二


水之间掘一横沟两端筑堤壅水在沟中若欲行


舟须自江中拽舟上沟行沟既尽又拽舟下淮江


淮二水实未尝通流也(渭)按后世堰闸之法可以


随时启闭舟至则开舟过则闭今运河诸闸皆然


不闻有拽舟之事邗沟当亦如此且左氏明言沟


通江淮何以云未尝通流邪


或问吴自哀九年沟通江淮之后十年伐齐十一

卷六 第 84b 页 WYG0067-0422b.png
年又伐齐十二年会鲁于橐皋十三年会晋于黄


池国语云夫差既退使告劳于周曰余沿江溯淮


掘沟深水出于商鲁之间其所沿溯者非即邗江


至末口之道乎曰非也射阳以南之水引江以通


湖不可谓之江射阳以北之路由湖以达淮不可


谓之淮其所称沿江溯淮盖即禹贡扬州之贡道


耳何以知之邗沟之开杜注但云通粮道其水未


必能深广观隋开皇中山阳渎既开而犹不胜战

卷六 第 85a 页 WYG0067-0422c.png

舰则吴人所乘馀皇戈船之类不可由此渎明矣


故哀十年公会吴伐齐左传云徐承帅舟师将自


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十三年黄池之役于


越入吴国语云越师沿海溯淮以绝吴路向使伐


齐由邗沟则徐承何独帅舟师汎海其自会而归


越师欲绝其路亦必溯江而不溯淮矣故知吴王


沿江溯淮仍用禹贡扬州之贡道也


近世言海运者皆以禹贡为口实且谓事始于秦

卷六 第 85b 页 WYG0067-0422d.png
今按主父偃上书言秦使天下蜚刍挽粟起于东


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北河在秦九原郡界


与东海无涉唯唐人实用海运开元二十七年以


李适为幽州莭度河北海运使(见唐会要)杜甫诗云渔


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又云幽燕盛用武供给亦劳哉吴门持粟布汎海


淩蓬莱此元人海运之鼻祖也元法用平厎海船


运粮自江出海北抵直沽行一万三千馀里初更

卷六 第 86a 页 WYG0067-0423a.png

两月后乃仅月馀省费不訾然风涛叵测人舟漂


溺无岁无之而议者谓虽有此患视河漕之役所


得实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明人亦尝用之寻


被漂溺遂罢盖都幽燕者脱有意外之梗不得已


而出于斯以纾朝夕之急是或一策若夫扬州之


贡道则自江口以至淮口汎海不过六七百里并


岸而行本不甚险岂可与元人同日而语议者乃


藉口禹贡欲复海运委民命于不测之渊以偷取

卷六 第 86b 页 WYG0067-0423b.png
一时之便仁人君子为之寒心嗟乎勃碣之间膏


壤千里水田可兴农政可修(说见第十九卷甸服下)太平之


基万世之利端在于此谋国者慎无轻言海运哉

 禹贡锥指卷六